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


关键字:生理学名词解释 笔记

1绪论
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部分所实现的调节。

体液调节:一般主要指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或某一器官组织所进行的调节作用。

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反馈调节:由受控部分发生信息而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调节方式。

神经—体液调节: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为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使反射传出道路的延伸,这种调节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正反馈:指受控部分发生信息反过来加强控制部分活动的调节方式。

负反馈:指受控部分发生信息反过来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调节方式。

慢性动物实验:是以完整、清醒的动物为研究对象,保持外界环境尽可能接近于自然状态、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观察的一种实验方法。

急性动物实验:在麻醉条件下,采用一定的手术暴露出所要研究的体内器官进行直接观察;或将动物的某一器官取出来置于适宜的人工环境中进行观察的动物实验。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于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的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为种族共有的,是一种初级的神经活动。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2细胞的基本功能
单纯扩散: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小分子物质,在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主动转运:细胞膜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的耗能过程。

吞噬:固体物质被细胞摄入的过程。

胞吐: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被细胞排除的过程。

兴奋性:活的组织细胞在接受外界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的能力。

刺激:能被细胞、组织或机体所感受到而引起反应的环境变化。

反应:刺激引起机体内部代谢过程以及外表活动的改变称为反应。

兴奋:指机体或组织、细胞受到刺激反应时,由安静状态变为活动状态,或有弱活动变为强活动,这种反应称兴奋。

抑制:指机体或组织、细胞受到刺激发生反应时,由活动变为安静

,或由活动较强变为活动较弱的反应。

阈强度: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上刺激:刺激的强度大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下刺激:刺激的强度小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刺激:刺激的强度等于阈强度的刺激。

受体:主要指细胞膜上某些蛋白质分子,它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能诱发细胞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

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极化:生理学中,通常将静息时细胞膜两侧保持内负外正的状态称膜的极化状态。

去极化:以静息电位为准,膜电位由静息时的负值向零电位变化的过程。

复极化:膜电位发生除极后,在恢复到原来静息时极化状态的过程。

超极化:如果膜电位从原来静息电位水平下降到更低水平(即更负),称为膜的超极化。

反极化:膜电位发生倒转,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的过程。

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来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了一次迅速而短暂、并可沿细胞膜作远距离扩布的电位波动。

后电位:神经纤维的峰电位下降支在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以前,膜两侧电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缓慢的变化,称为后电位。

阈电位:刺激导致细胞膜除极达到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水平称阈电位。

绝对不应期:在组织细胞受到刺激发生兴奋后的一个较短时间内,无论给予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产生新的兴奋的时期。此期组织细胞兴奋性为零。

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后,组织的兴奋性逐渐恢复,用较强的刺激,组织细胞可能产生新的兴奋,这一时期称相对不应期,此期兴奋性小于正常。

局部兴奋:阈下刺激也能引起膜去极化,但这种去极微弱,达不到阈电位水平,只局限于受刺激的部位称为局部兴奋。

电紧张性扩布:局部兴奋可以向周围扩布,但随扩布距离的增加,其除极幅度迅速减小以至于消失,这种方式称为电紧张性扩布。

时间总和:细胞膜的同一部位先后接受两个阈下刺激,在前一个局部反应尚未消失之前,后一个刺激的局部反应可以叠加在前一局部反应之上,这种总和为时间总和。

空间总和:细胞膜的临近部位,两个阈下刺激所产生的局部反应,通过电紧张扩布互相叠加起来。

局部电流:在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与之相邻的安静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产生电荷移动,形成的电流称局部电流。

跳跃式传导:有髓神经纤维,由于髓鞘不导电,其兴奋时,动作电位只能在朗飞结处产生,兴奋传导只能是从一个朗飞结跳跃倒下一个朗飞结

而进行,故称跳跃式传导。

量子式释放: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中,递质的释放是以囊泡为单位“倾囊”释放入接头间隙,称量子式释放。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肌肉张力增加而无肌肉长度缩短的一种形式。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肌肉长度缩短而无肌肉张力变化的一种形式。

单收缩:实验条件下,给予肌肉单个刺激,先是产生一次动作电位,接着出现一次迅速而短暂的肌肉收缩,这种形式的肌肉收缩称为单收缩。

强直收缩:实验条件下,给予肌肉的刺激频率达到一定数值时,可是各个单收缩发生融合;这种收缩形式称强直收缩,包括不完全和完全强直收缩。

前负荷:肌肉收缩之前就加到肌肉上的负荷,它使肌肉具有了一定初长度。

最适前负荷:能使肌肉产生最大张力的前负荷。

后负荷:肌肉开始收缩时遇到的负荷。

肌肉收缩能力:指决定肌肉收缩力量的是与前、后负荷无关的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和内在能力。

张力—速度曲线:指前负荷不变而改变后负荷的情况下,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与缩短速度的关系曲线。

钠泵:是细胞膜上一种特殊蛋白质,能分解ATP释放能量,利用此能量进行Na、K的逆浓度差的跨膜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是一种实质上需要耗能但并不直接由ATP或其他供能物质消耗的物质跨膜转运形式。`

“全或无”现象:神经纤维的“全或无”现象有两点,其一是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要么不产生,如果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即动作电位幅度不依赖刺激强度变化而变化;其二是动作电位传导过程中,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衰减。

锋电位:神经或骨骼肌细胞构成动作电位主要部分的脉冲样电位变化。

电压门控通道:指由所在膜两侧跨膜电位改变决定其开闭的通道蛋白质。

化学门控通道:只有某种特定化学物质决定其开放的通道。

兴奋—收缩耦联:把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衔接起来的中介过程。

终板电位:终板膜上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是由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上的N型胆碱能受体结合,使终板膜的离子通道开放而产生的。

3血液
内环境:生理学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稳态:生理学中将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血量:人体内血液的总量。正常成人血量占体重的7%—8%。

循环血量:人体的血液大部分在心血管中流动,这部分血量称循环血量。

储存血量:体内血液小部分存留于肝、肺、脾及皮下静脉丛等储血库中,这些血量称储存血量。

血清:将血液从血管抽出后注

入未加抗凝剂处理的试管中,血液凝固一段时间后,所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血浆:血液除去血细胞外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全血:及血液,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构成。

血浆晶体(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小分子晶体物质(高分子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

等渗溶液:以血浆渗透压为标准,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较稳定的悬浮于血浆而不易下沉的特性。用血沉来衡量。

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由一定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的大小用渗透脆性来表示。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大,表示其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小,越容易发生破裂溶血;反之亦然。

红细胞沉降率:将抗凝血静置于一支分血池中,红细胞在1小时内下沉的距离称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彼此以凹面相贴重叠在一起的现象。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它能促进红系组细胞增值分化,促进前体细胞增值分化和促进骨髓释放网织红细胞。

趋化性:吞噬细胞具有朝向或背离某些化学物质游走的特性,称化学趋化性,简称趋化性。

血细胞渗出:所有白细胞借助于变形运动穿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中,这一过程称血细胞渗出。

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生理性止血:小血管损伤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生理性止血。

出血时间:用以小撞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流出来,然后测定出血延续时间即为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血液流出体外起到发生凝固所需时间。

外源性凝血:在血管外组织释放的因子Ⅲ参与下,由因子Ⅲ释放入血而导致因子Ⅹ激活的凝血过程。

内源性凝血:完全依赖血浆中的凝血因子,由Ⅻ因子激活而导致因子Ⅹ激活的凝血过程。

纤溶: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血型: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凝集原: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性糖蛋白,起着抗原作用。

凝集素:血浆中的一种抗体,为γ球蛋白。

红细胞的凝集:相对应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红细胞聚集成簇,这种现象称凝集。

等张溶液:不同物质的等渗溶液不一定都能使红细胞的体积和形态保持正常。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态的盐溶液称为等张溶液。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凝过程的物质。

溶血:红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逸出,失去其正常功能,称为溶血。

4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按一定方

向周而复始流动。

工作细胞:具有收缩功能的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

自律细胞:心内特殊传导组织中具有自动节律性兴奋的细胞。

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的产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的特性。

窦性心率: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波动。

异位心率:以窦房结以外的部位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波动。

房室延搁:兴奋在房室交界区的速度传导很慢,所需时间较长。

期前收缩:心室在有效不应期后,受到额外刺激提前发生收缩。

代偿间歇:指期前收缩之后出现的一段较长时间的心室舒张期。

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搏出量:一侧心室收缩一次所搏出的血液量。

心排血量:每分钟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

心力储备:心排血量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心电图:用心电图机载体表记录到的整个心脏生物电活动的图形。

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动脉血压:动脉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脉搏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

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收缩压:在心缩期血压升高所能达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在心舒期血压降低所能达到的最低值。

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所遇到的阻力。

动脉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发生周期性波动,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

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

血流速度: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

心率:心脏在1分钟内发生心动周期的次数。

搏功:心脏收缩一次所做的功。

每分功:心脏收缩一分钟所做的功,等于搏功乘以心率。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的百分比。

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心室舒张末期心室腔内的容积。

心指数:按每平米体表面积算出的心排血量。

最大舒张电位:自律细胞动作电位3期复极末的膜电位。

血流量:在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截面的血量。

5呼吸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外呼吸:肺通气与肺换气合称外呼吸。

内呼吸: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运动:呼吸及收缩舒张所造成的胸廓的扩大与缩小。

平静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 12~18次/分。

用力呼吸:机体活动时深而快的呼吸。

胸式呼吸:以肋间外肌舒

缩为主的呼吸运动。

腹式呼吸:一膈肌舒缩为主的呼吸运动。

肺内压:指肺泡内的压力。

胸内压:指胸膜腔内的压力。

弹性阻力: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的弹性组织产生的一种对抗变形的力,即回位力。

顺应性: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的可扩张性。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肺泡内表面的液—气界面,存在着的一种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物质。

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补吸气量:平静吸气末,在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

补呼气量:平静呼气末,在尽力呼气所能呼入的气体量。

余气量:最大呼气末,肺内仍存留而不能再呼出的气体量。

肺总量:肺能容纳的最大气量。

深吸气量:在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体量。

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末仍留存于肺内的气体量。

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用力呼气量:在作一次深吸气后以最快的速度呼出气体,分别测量第1、2、3、秒末呼出的气体量,并计算其所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每分通气量: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最大通气量:最大限度的做深而快的呼吸,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无效腔:从鼻到肺泡凡是没有气体交换功能的管腔。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气体扩散速率: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的容积。

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

Hb氧容量:100ml血流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

Hb氧含量:100血流中Hb实际结合的O2量。

Hb氧饱和度:Hb氧含量占Hb氧容量的百分数。

紫绀:当体表表浅毛细血管床中去氧Hb含量达5g/100ml血液以上时,皮肤、粘膜呈浅蓝色。

氧离解曲线:表示血中与血氧饱和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呼吸中枢:中枢神经系统中与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有关的神经细胞群。

肺牵张反射:肺扩张引起吸气被抑制和肺缩小引起吸气的呼吸运动反射。

6消化和吸收
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是指食物经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基本电节律(慢波):是指在安静状态下胃肠平滑肌可以发生自动而缓慢,有一定节律性的去极化波。

胃肠激素:是指胃肠道粘膜中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

蠕动:是指食管肌肉顺序收缩产生一种先前推进的波形运动。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是指胃粘液与HCO3—共同构成一道抵抗胃酸侵蚀的屏障。

胃粘膜屏障:胃粘膜上皮细胞腔面膜和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构成胃腔与胃粘膜上皮细胞之间的一道生理屏障,

容受性

舒张:食物刺激口腔,咽和食管,引起胃底、胃体肌肉反射性舒张,使胃容积扩大以容纳和储存食物的方式称为容受性舒张。

胃排空:是指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胆盐的肠—肝循环:肝脏分泌的胆盐大部分在回肠被重吸收入血,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被肝细胞重新分泌出来进入小肠。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机械性消化:是指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运动,将食物磨碎与消化液混合,并使之不断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是指通过消化酶的作用,将食物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的过程。

分节运动:是指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的活动。

局部反射:是指局部刺激通过壁内神经丛,反射引起胃肠运动和腺体的分泌。

肠—胃反射:是指小肠上部受到食糜刺激后,引起的抑制胃液分泌和胃运动的反射活动。

肠抑胃素:是指由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所释放的、可抑制胃运动和胃液分泌的一组激素。

7.能量代谢和体温
能量代谢:通常指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

食物的氧热价:某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O2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食物的热价:指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

呼吸商:指单位时间内CO2的产生量和O2的消耗量的比值。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指人们进食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比进食前多,进食能使机体产生“额外”能量消耗的现象。

基础代谢率:指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体温:指体核温度,及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辐射散热:是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外界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传导散热: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递给与它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蒸发散热:指机体的热量通过体表水分蒸发向体外放散的方式。每蒸发1g水可带走2.4KJ热量。

对流散热:指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不感蒸发:指机体不论环境温度的高低,体内水分均可直接透过皮肤和粘膜表面,在未形成明显水滴前就蒸发掉的一种散热方式。

行为性体温调节:指人体通过一定的行为来保持体温相对稳定。

调定点:指恒温动物体温的规定值,它存在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人类调定点的数值是约37oC,当体温偏离此数值,则信息传入视前区下丘脑前部,通过改变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活动,时体温恢复到调定点温度。

基础代谢:指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时指人在温度适宜的房间内,处于安静、清醒和空腹状态。

8.尿的生成和排除
近球细胞:是

入球小动脉中层的肌上皮样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可分泌肾素。

致密斑:是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靠近入球小动脉的上皮细胞,为高柱状,核密集且染色深,使这一局部向小管腔内呈斑状隆起,故称致密斑。它是小管液中Na+含量变化的感受器。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是指当动脉血压在10.7~24.0KPa(80~180mmHg)范围内波动时,肾脏可以通过入球小动脉的收缩或舒张,保持血流量基本恒定的现象或特征。这一现象在去除神经体液因素影响后仍然存在。

原尿:是指血浆流经肾小球时通过滤过膜被滤入到肾小囊内的液体。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两侧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每分钟)所生成的原尿量。

滤过分数:是指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滤过的动力。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肾小囊内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和。

肾小管重吸收:是指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某些成分重新返回血液的过程。

肾小管的分泌: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其新陈代谢产生的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到小管腔内的过程。

肾糖阈:是指尿液刚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浆葡萄糖浓度或者说不出现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

渗透性利尿:是指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引起小管液的渗透压增大是水重吸收减少而发生的利尿现象。

Na+—H+交换:肾小管细胞内的H+通过管腔膜分泌到小管液中时,是与Na+进行交换的,即在载体蛋白的参与下,将H+排除细胞外的同时,将Na+转运入细胞内,即形成所谓的Na+—H+交换。

球—管平衡:是指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如何变动,近球小管始终将肾小球滤液的65%~70%重吸收的现象。

尿崩症:是指下丘脑—垂体束发生病变,引起血管升压素合成、释放障碍,将会出现尿量明显增多,称为尿崩症。

水利尿:是指大量饮入清水后所引起的尿量增多现象。

血浆清除率:是指肾脏在单位时间(每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的某种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为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ml/min)。

尿失禁:是指当脊髓排尿中枢与大脑皮层失去联系时,主观意识不能控制排尿的现象。

尿潴留:是指当脊髓排尿中枢或排尿反射时的反射弧受损时或尿道梗阻,膀胱内尿液充满而不能排除的现象。

9感觉器官的功能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专门感受刺激的特殊结构。

感觉器官:某些特殊分化了的感受细胞与它们的非神经性附属结构所组成的感受装置。称为感觉器官。

感受器电位:感受器在刺激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局部电位称为

感受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

感受器的适应:感受器的适应是指当一定恒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仍持续作用,但传入神经上的电脉冲频率逐渐下降的现象,这是主观感觉可减弱或消失,。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是指感受器受刺激时,把刺激的能量转换成神经信号的作用。在各种感受器的传入神经上的传输信号都是动作电位。

感受器的编码作用:感受器在换能过程中,能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转移为不同序列和组合的神经动作电位,这种作用称为编码作用。

视力:是指眼对物体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及分辨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也称视敏度)。

瞳孔对光反射:是指当用不同强度的光线照射眼球时,瞳孔的大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反射活动。强光时瞳孔缩小,弱光时瞳孔扩大。

近点:是指眼经过充分调节后,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

视野:是指单眼固定的注视前方一点不动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色盲:是指眼缺乏辨别某种颜色的能力。

暗适应:是指当人突然从亮处进入暗处,开始看不清任何东西,经过一段时间逐渐看清的现象。

屈光不正:是指眼的折光系统或眼球形态异常,眼在静息状态时平行光线不能聚焦于视网膜上称为屈光不正。它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眼震颤:眼球发生不随意的颤动现象称为眼震颤。它主要由半规管受刺激引起,常被用来判断前庭机能是否正常。

听阈:通常人耳可感受16—20000Hz振动频率的声音。对于其中每一种频率都有一个刚好所能引起听觉的振动强度,称为听阈。

前庭反应:是指来自前庭器官的传入冲动,除与运动觉和位置觉的引起有关外,还引起各种姿势调节感应和自主神经反应,这些反应统称为前庭反应。

10.神经系统的功能
轴质运输:轴突内轴质经常流动借以运输物质称轴质运输。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通过末梢经常释放某些物质,持续的调整被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持久的结构,生化和生理变化,这一变化与神经冲动无关。称为营养性作用。

突触:神经元间相互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的局部除极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的局部超极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易化:突触后神经元的局部除极化,如果能达达到阈电位,虽不能产生动作电位,也能提高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是之容易产生动作电位,称为易化。

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膜释放的具有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突触延搁

:兴奋通过突触时,需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与后膜受体结合以及产生突触后电位等一系列过程,因而耗时较长,称为突触延搁,也称中枢延搁。

突触后抑制: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引起的中枢抑制称突触后抑制。

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交互抑制:传入神经在兴奋一个中枢神经元的同时,发出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进而是另一个中枢神经元产生抑制,称为侧支抑制,又称为交互抑制。

反射中枢: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与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调节有关的神经细胞群。

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丘脑感觉接替核发出的纤维点对点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特定感觉区,此专一感觉传入通路称为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丘脑髓板内核群等弥散性的投射到大脑皮质各区的非专一性感觉传入通路称为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经典感觉传入通路在经过脑干时,发出许多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在网状结构内经过多次短轴突神经元转换,抵达丘脑的髓板内核群,这一投射称为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牵涉痛:由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一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

牵张反射:与中枢保持正常联系的肌肉,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受牵拉的肌肉回反射性收缩,称为牵张反射。

肌紧张:是由缓慢持续的牵拉肌腱所引起的牵张反射,被牵拉的肌肉表现为轻度而持续的收缩。

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被牵拉的肌肉迅速而明显的缩短。

脊休克:将动物的脊髓与延髓的联系切断,横断部以下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这一现象称为脊休克。

去大脑僵直:将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

锥体系:是指锥体束及发出锥体束的皮质神经元,锥体束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

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管理躯体运动的下传系统。

紧张性作用:平时自主神经纤维上经常都有低频的神经冲动传指效应器,以维持效应器一定程度的活动状态,称为紧张性作用。

生物规律:机体内的各种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节律称生物规律。

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接受环境变化而获得新的经验的神经活动过程。


记忆:是将学得的经验加以储存和“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

习惯化:是指一种刺激反复出现,不引起任何奖赏或惩罚,将使行为反应逐渐减弱以至消退。

联合性学习:是两个事件在时间非常靠近地重复发生,最后在脑内逐渐形成联系,条件反射的建立,就属于这一类学习。

主要半球:左侧半球在语言功能上占优势,一般称为主要半球。

大脑半球功能侧向化:人类两侧半球功能不对称的现象,称为大脑半球功能侧向化。

异相睡眠:脑电波呈去同步化快波的睡眠时相称为异相睡眠。

脑电波:大脑皮质神经元持续的自发产生较缓慢的节律性电位变化,称自发脑电活动,此种脑电活动即脑电波。

α波阻断:睁眼或接受其他刺激时,α波立即消失而呈现快波,这一现象称为波阻断。

中枢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不仅表现为兴奋过程,还存在抑制过程,称为中枢抑制。

后放:在反射活动中,停止刺激传入神经后,传出神经仍继续发放冲动,使反射活动能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放。

辐射: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可以通过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这种联系方式,称为辐射。

聚合:许多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同一个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这种联系方式,称为辐射。

第一体感区:全身体表感觉在大脑皮层的投射区,主要位于中央后回,称为第一体表感觉区。

胆碱能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

肾上腺能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纤维称为肾上腺能纤维。

操作式条件反射:有些条件反射较复杂,须通过完成一定的动作或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建立起来,称为操作式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指声、光、嗅、触等具体的信号。

第二信号:指语言、文字的抽象信号。

脑电图:通过适当的仪器把脑电波记录下来即称为脑电图。

皮质诱发电位:指感觉传入系受刺激时,在大脑皮质某一局限区域所引导出的电位变化。

突触前抑制:由于轴—轴突触活动,使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变小,由此所致的抑制过程称突触前抑制。

屈反射:当肢体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肢体的屈肌收缩,肢体屈曲,称屈反射。

对侧伸反射:当指体皮肤受到较强刺激时,则在一侧肢体屈曲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直的反射活动,称对侧伸反射。

11.内分泌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系统称内分泌系统。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传递信息并发挥调节作用的高效能

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靶器官:能被激素选择性作用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旁分泌: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称为旁分泌。

神经内分泌:某些神经内分泌细胞(如下丘脑促垂体区的肽能神经元)能合成神经激素,并通过轴质运输至末梢而释放,称为神经内分泌。

允许作用:某些激素本身并不能对某器官、组织或细胞直接发生作用,但它的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能够产生效应的必要条件,这种现象称为激素的允许作用。

第二信使:将激素(第一信使)所携带的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使之产生生理效应的细胞内信使,称为第二信使。

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促体区的肽能神经元所分泌的肽类激素称为下丘脑调节肽。

垂体门脉系统:垂体上动脉的分支在下丘脑的正中隆起及漏斗柄上部形成初级毛细血管从后在会合成小静脉,沿垂体柄下行至腺垂体,再次形成次级毛细血管丛。这一类似肝门脉系统,具有两级毛细血管网的血管系统称为垂体门脉系统。

下丘脑—垂体束: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等处的神经细胞发出较长的轴突延伸到神经垂体,构成下丘脑—垂体束。

G蛋白:在受体与腺苷酸环化酶之间存在着一种起耦联作用的调节蛋白,即鸟苷酸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

生长素介质:生长素作用于肝、肌肉、肾、心与肺等组织,使这些组织产生一种具有促生长作用的肽类物质,称为生长素介质。

促激素:通常指腺垂体分泌的能促进其靶腺组织增生和分泌的激素的总称,包括TSH,ACTH,FSH,LH。

长反馈:靶腺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至下丘脑和腺垂体,对下丘脑和(或)腺垂体起反馈作用。这种调节由于其线路较长,所以称为长反馈。

应激反应:当机体受到创伤,手术、疼痛、感染、休克等应激刺激时,均可使血液中ACTH浓度急剧增高,唐皮质激素也大量分泌,这一现象称为应激反应。

应急反应:当机体遭遇紧急情况时,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远距分泌:多数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而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远距分泌。

自分泌:某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后,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自身,称为自分泌。

激素作用的特异性:激素能选择性的作用于相应的靶组织,靶细胞,称为激素作用的特异性。

12.生殖
生殖:是生物体产生新的子代个体以实现种系延续的重要生命活动。

副特征:又称第二特征,是指两性在青春期开始出现的一系列与性有关的生理特征。

妊娠黄体:如果排出的卵子受精,则月经黄体继续发育可维持约5个

月,称为妊娠黄体。

双重细胞学说:卵泡在发育过程中,内膜细胞产生雄激素,然后在颗粒细胞内转变为雌激素,说明雌激素的合成分泌与两种细胞有关,也称为雌激素分泌的双重细胞学说。

月经周期:每月一次的子宫内膜剥脱,出血称为月经,这种现象呈周期性变化,故称为月经周期。

着床:指胚泡通过与子宫内膜相互作用而植入子宫的过程。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妊娠早期胎盘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可使月经黄体转变为妊娠黄体,时之继续分泌雌、孕激素,维持妊娠顺利发展。

雄激素结合蛋白质:是睾丸支持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它与睾酮和双氢睾酮结合并将其转运至生精小管内,提高生精小管内雄激素的浓度,有利于生精过程。

精子获能:精子必须在女性的生殖道内停留一段时间,方能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这称为精子获能。

月经:每月一次的子宫内膜剥脱,出血并经阴道流出,称为月经。

月经黄体:排卵后残存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内膜细胞增生,并因含脂类物质而呈黄色,称黄体。如果排出的卵子未受精,黄体维持8~10天开始退化,此为月经黄体。

排卵:在腺垂体分泌的LH作用下,成熟卵泡破裂向腹膜腔排出卵子和卵泡液,此过程称为排卵。

妊娠:是新个体产生的过程,包括受精、着床、妊娠的维持、胎儿的生长以及分娩。

受精:是指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过程。

顶体反应:当获能的精子到达卵细胞附近或与其周围的颗粒细胞接触时,精子头部的顶体酶被释放出来,以溶解卵子外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使精子进入卵细胞,称为顶体反应。

分娩:是成熟的胎儿离开母体子宫经阴道自然娩出的过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