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代中国行政区划

清代中国行政区划

清代中国行政区划
清代中国行政区划

清代中国行政区划

直隶省(治顺天府)

顺天府

州:通州、昌平州、涿州、霸州、蓟州

县: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固安县、永清县、东安县、香河县、三河县、武清县、宝坻县、宁河县、顺义县、密云县、怀柔县、房山县、文安县、大城县、保定县、平谷县、漷县保定府

州:祁州、安州

县:清苑县、满城县、安肃县、定兴县、新城县、唐县、博野县、望都县、容城县、完县、蠡县、雄县、束鹿县、高阳县、新安县

正定府

州:晋州

县:正定县、获鹿县、井陉县、阜平县、栾城县、行唐县、灵寿县、平山县、元氏县、赞皇县、无极县、藁城县、新乐县

大名府

州:开州

县:大名县、元城县、南乐县、清丰县、东明县、长垣县、魏县

顺德府

县:邢台县、沙河县、南和县、平乡县、广宗县、钜鹿县、唐山县、内邱县、任县

广平府

州:磁州

县:永年府、曲周县、肥乡县、鸡泽县、广平县、邯郸县、成安县、威县、清河县

天津府

州:沧州

县:天津县、青县、静海县、南皮县、盐山县、庆云县、兴济县

河间府

州:景州

县:河间县、献县、阜城县、肃宁县、任邱县、交河县、宁津县、吴桥县、东光县、故城县承德府

州:平泉州

县:滦平县、丰宁县、隆化县

厅:围场厅

朝阳府

县:建昌县、阜新县、建平县、绥东县

宣化府

州:蔚州、延庆州、保安州

县:宣化县、赤城县、万全县、龙门县、怀来县、西宁县、怀安县、蔚县、永宁县

卫:延庆卫

永平府

州:滦州

县:卢龙县、迁安县、抚宁县、昌黎县、乐亭县、临榆县

直隶州

赤峰州

县:林西县、开鲁县

遵化州

县:玉田县、丰润县

易州

县:涞水县、广昌县

冀州

县:南宫县、枣强县、新河县、武邑县、衡水县

赵州

县:柏乡县、隆平县、高邑县、宁晋县、临城县

深州

县:武强县、饶阳县、安平县

定州

县:曲阳县、深泽县

直隶厅:张家口厅、独石口厅、多伦诺尔厅

奉天省(治奉天府)

奉天府

州:辽阳州、复州

县:承德县、抚顺县、开原县、铁岭县、本溪县、盖平县、海城县、辽中县厅:金州厅

锦州府

州:义州、宁远州

县:锦县、广宁县、绥中县

厅:锦西厅、盘山厅

新民府

县:镇安县、彰武县

兴京府

县:通化县、怀仁县、辑安县、临江县

长白府

县:安图县、抚松县

海龙府

县:东平县、西丰县、西安县、柳河县

昌图府

州:辽源州

县:奉化县、康平县、怀德县

洮南府

县:靖安县、开通县、安广县、醴泉县、镇东县

直隶厅:法库厅、营口厅、凤凰厅、庄河厅、辉南厅

吉林省(治吉林府)

西南路道(治长春府)

府:长春府、吉林府

州:伊通州、濛江州

县:农安县、长岭县、桦甸县、磐石县、舒兰县、德惠县、双阳县

西北路道(治滨江厅)

府:新城府、双城府、宾州府、五常府

厅:榆树厅、滨江厅

县:长寿县、阿城县

东南路道(治延吉府)

府:延吉府、宁安府

厅:东宁厅、珲春厅

县:敦化县、穆棱县、额穆县、汪清县、和龙县

东北路道(治临江府)

府:临江府、密山府

厅:虎林厅

州:绥远州

县:方正县、桦川县、富锦县、饶河县

黑龙江省(治龙江府)

龙江府

呼兰府

绥化府

海伦府

嫩江府

黑河府

胪滨府

兴东道

直隶厅:讷河厅、瑷珲厅、呼伦厅、肇州厅、大赉厅、安达厅

江苏省(治江宁府)

江宁府

县:上元县、江宁县、句容县、溧水县、江浦县、六合县、高淳县

淮安府

县:山阳县、阜宁县、盐城县、清河县、安东县、桃源县

扬州府

州:高邮州、泰州

县:江都县、甘泉县、扬子县、兴化县、宝应县、东台县

徐州府

州:

县:铜山县、萧县、砀山县、丰县、沛县、宿迁县、睢宁县

苏州府

县:吴县、长洲县、元和县、昆山县、新阳县、常熟县、昭文县、吴江县、震泽县厅:太湖厅、靖湖厅

松江府

县:华亭县、娄县、奉贤县、金山县、上海县、南汇县、青浦县

厅:川沙厅

常州府

县:武进县、阳湖县、无锡县、金匮县、江阴县、宜兴县、荆溪县、靖江县

镇江府

县:丹徒县、丹阳县、金坛县、溧阳县

厅:太平厅

直隶州

通州

县:如皋县、泰兴县

海州

县:赣榆县、沭阳县

太仓州

县:镇洋县、崇明县、嘉定县、宝山县

直隶厅:海门厅

安徽省(治安庆府)安庆府

县:怀宁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庐州府

州:无为州

县:合肥县、舒城县、庐江县、巢县

凤阳府

州:宿州、寿州

县:凤阳县、怀远县、定远县、凤台县、灵璧县

颍州府

州:亳州

县:阜阳县、颍上县、霍丘县、太和县、涡阳县、蒙城县徽州府

县: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

宁国府

县:宣城县、宁国县、泾县、太平县、旌德县、南陵县池州府

县:贵池县、青阳县、铜陵县、石棣县、建德县、东流县太平府

县:当涂县、芜湖县、繁昌县

直隶州

广德州

县:建平县

滁州

县:全椒县、来安县

和州

县:含山县

六安州

县:英山县、霍山县

泗州

县:盱眙县、天长县、五河县

山西省(治太原府)

太原府

州:岢岚州

县:阳曲县、太原县、榆次县、太谷县、祁县、徐沟县、交城县、文水县、岚县、兴县

汾州府

州:永宁州

县:汾阳县、孝义县、平遥县、介休县、石楼县、临县、宁乡县

潞安府

县:长治县、长子县、屯留县、襄垣县、潞城县、壶关县、黎城县

泽州府

县:凤台县、高平县、阳城县、陵川县、沁水县

平阳府

州:吉州

县:临汾县、洪洞县、浮山县、岳阳县曲沃县、翼城县、太平县、襄陵县、汾西县、乡宁县蒲州府

县:永济县、临晋县、虞乡县、荣河县、万全县、猗氏县

大同府

州:浑源州、应州

县:大同县、怀仁县、阳高县、山阴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

朔平府

州:朔州

县:右玉县、左云县、平鲁县

宁武府

县:宁武县、偏关县、神池县、五寨县

直隶州

辽州

县:和顺县、榆社县

沁州

县:沁源县、武乡县

平定州

县:盂县、寿阳县

解州

县:安邑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

绛州

县:垣曲县、闻喜县、绛县、稷山县河津县

隰州

县:大宁县、蒲县、永和县

霍州

县:赵城县、灵石县

忻州

县:定襄县、静乐县

代州

县:五台县、崞县、繁峙县

保德州

直隶厅:归化城厅、萨拉齐厅、清水河厅、丰镇厅、托克托厅、宁远厅、和林格尔厅、兴和厅、陶林厅、武川厅、东胜厅

山东省(治济南府)

济南府

州:德州

县:历城县、章丘县、邹平县、淄川县、长山县、新城县、齐河县、齐东县、济阳县、禹城县、临邑县、长清县、陵县、德平县、平原县

东昌府

县:聊城县、堂邑县、博平县、茌平县、清平县、莘县、冠县、馆陶县、高唐县、恩县

泰安府

州:东平州

县:泰安县、肥城县、新泰县、莱芜县、东阿县、平阴县

武定府

州:滨州

县:惠民县、青城县、阳信县、海丰县、乐陵县、商河县、利津县、沾化县、蒲台县

兖州府

县:滋阳县、曲阜县、邹县、泗水县、宁阳县、滕县、峄县、汶上县、阳谷县、寿张县

沂州府

州:莒州

县:兰山县、郯城县、费县、沂水县、蒙阴县、日照县

曹州府

州:濮州

县:菏泽县、单县、钜野县、郓城县、曹县、成武县、定陶县、朝城县、观城县、范县

登州府

州:宁海州

县:蓬莱县、黄县、福山县、栖霞县、招远县、莱阳县、文登县、荣成县、海阳县

莱州府

州:平度州

县:掖县、潍县、昌邑县

青州府

县:益都县、博山县、临淄县、博兴县、高苑县、寿光县、乐安县、临朐县、安丘县、昌乐县、诸城县

直隶州

临清州

县:武城县、丘县、夏津县

济宁州

县:金乡县、鱼台县、嘉祥县

胶州

县:高密县、即墨县

河南省(治开封府)

开封府

县:祥符县、陈留县、杞县、通许县、尉氏县、洧川县、鄢陵县、中牟县、兰封县、新郑县、密县

归德府

州:睢州

县:商丘县、宁陵县、鹿邑县、夏邑县、永城县、虞城县、考城县、柘城县

陈州府

县:淮宁县、商水县、西华县、项城县、沈丘县、太康县、扶沟县

河间府

县:洛阳县、偃师县、宜阳县、新安县、巩县、孟津县、登封县、永宁县、渑池县、嵩县彰德府

县:安阳县、临漳县、汤阴县、林县、武安县、内黄县、涉县

卫辉府

县:汲县、新乡县、获嘉县、淇县、辉县、延津县、濬县、滑县、封丘县

怀庆府

县:河内县、济源县、原武县、修武县、武陟县、温县、孟县、阳武县

南阳府

州:邓州、裕州

县:南阳县、南召县、唐县、泌阳县、桐柏县、镇平县、内乡县、新野县、舞阳县、叶县汝宁府

州:信阳州

县:汝阳县、正阳县、上蔡县、新蔡县、西平县、遂平县、确山县、罗山县

直隶州

许州

县:临颍县、襄城县、郾城县、长葛县

郑州

县:荥泽县、荥阳县、汜水县

陕州

县:灵宝县、卢氏县、阌乡县

汝州

县:鲁山县、郏县、宝丰县、伊阳县

光州

县:光山县、固始县、息县、商城县

直隶厅:淅川厅

陕西省(治西安府)

西安府

州:耀州

县:长安县、咸宁县、咸阳县、兴平县、临潼县、高陵县、鄠县、蓝田县、泾阳县、三原县、盩厔县、渭南县、富平县、醴泉县、铜官县

厅:孝义厅、宁陕厅

同州府

州:华州

县:大荔县、朝邑县、颌阳县、澄城县、韩城县、华阴县、蒲城县、白水县

凤翔府

州:陇州

县:凤翔县、岐山县、宝鸡县、扶风县、郿县、麟游县、汧阳县

汉中府

县:南郑县、褒城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凤县、宁羌县、沔县、略阳县

厅:佛坪厅、定远厅、留坝厅

兴安府

县:安康县、平利县、洵阳县、白河县、紫阳县、石泉县

厅:汉阴厅

延安府

县:肤施县、安塞县、甘泉县、安定县、保安县、宜川县、延川县、延长县、定边县、靖边县

榆林府

州:葭州

县:榆林县、怀远县、神木县、府谷县

直隶州

乾州

县:武功县、永寿县

商州

县:镇安县、洛南县、山阳县、商南县

邠州

县:三水县、淳化县、长武县

鄜州

县:洛川县、中部县、宜君县

绥德州

县:米脂县、清涧县、吴堡县

甘肃省(治兰州府)

兰州府

州:狄道州

县:皋兰县、金县、渭源县、靖远县

平凉府

州:静宁州

县:平凉县、华亭县、隆德县

巩昌府

州:岷州

县:陇西县、安定县、会宁县、通渭县、宁远县、伏羌县、西和县

厅:洮州厅

庆阳府

州:宁州

县:安化县、合水县、环县、正宁县

宁夏府

县:宁夏县、宁朔县、平罗县、中卫县

厅:宁灵厅

西宁府

县:西宁县、碾伯县、大通县

厅:贵德厅、循化厅、丹噶尔厅、巴燕戎格厅

凉州府

县:武威县、镇番县、永昌县、古浪县、平番县

厅:庄浪厅

甘州府

县:张掖县、山丹县

厅:抚彝厅

直隶州

泾州

县:崇信县、镇原县、灵台县

固原州

县:平远县、海城县

阶州

县:文县、成县

秦州

县:秦安县、清水县、礼县、徽县、两当县

肃州

县:高台县

安西州

县:敦煌县、玉门县

直隶厅:化平川厅

浙江省(治杭州府)

杭州府

州:海宁州

县:钱塘县、仁和县、富阳县、余杭县、临安县、於潜县、新城县、昌化县嘉兴府

县:嘉兴县、秀水县、嘉善县、海盐县、石门县、平湖县、桐乡县

湖州府

县:乌程县、归安县、德清县、长兴县、武康县、孝丰县、安吉县

宁波府

县:鄞县、慈溪县、奉化县、镇海县、象山县、南田县

绍兴府

县:山阴县、会稽县、诸暨县、余姚县、萧山县、上虞县、嵊县、新昌县台州府

县:临海县、黄岩县、天台县、仙居县、宁海县、太平县

金华府

县:金华县、兰溪县、东阳县、永康县、义乌县、武义县、浦江县、汤溪县衢州府

县:西安县、龙游县、江山县、常山县、开化县

严州府

县:建德县、桐庐县、淳安县、寿昌县、遂安县、分水县

温州府

县:永嘉县、瑞安县、乐清县、平阳县、泰顺县

厅:玉环厅

处州府

县:丽水县、青田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龙泉县、庆元县、云和县、景宁县、宣平县

直隶厅:定海厅

江西省(治南昌府)

南昌府

州:义宁州

县:南昌县、新建县、丰城县、进贤县、奉新县、靖安县、武宁县

饶州府

县:鄱阳县、馀干县、乐平县、浮梁县、德兴县、安仁县、万年县

广信府

县:上饶县、玉山县、弋阳县、贵溪县、铅山县、广丰县、兴安县

南康府

县:星子县、都昌县、建昌县、安义县

九江府

县:德化县、德安县、瑞昌县、湖口县、彭泽县

建昌府

县:南城县、新城县、南丰县、广昌县、泸溪县

抚州府

县:临川县、金谿县、崇仁县、宜黄县、乐安县、东乡县

临江府

县:清江县、新淦县、新喻县、峡江县

瑞州府

县:高安县、新昌县、上高县

厅:铜鼓厅

袁州府

县:宜春县、分宜县、萍乡县、万载县

吉安府

县:庐陵县、泰和县、吉水县、永丰县、安福县、龙泉县、万安县、永新县、永宁县

厅:莲花厅

赣州府

县:赣县、雩都县、信丰县、兴国县、会昌县、安远县、长宁县、龙南县

厅:定南厅、虔南厅

南安府

县:大庾县、南康县、上犹县、崇义县

直隶州

宁都州

县:瑞金县、石城县

湖北省(治武昌府)

武昌府

州:兴国州

县:江夏县、武昌县、嘉鱼县、蒲圻县、咸宁县、崇阳县、通城县、大冶县、通山县

汉阳府

州:沔阳州

县:汉阳县、汉川县、孝感县、黄陂县

厅:夏口厅

黄州府

县:黄冈县、黄安县、蕲水县、罗田县、麻城县

蕲州

县:广济县、黄梅县

安陆府

县:钟祥县、京山县、潜江县、天门县

德安府

州:随州

县:安陆县、应城县、云梦县、应山县

荆州府

县:江陵县、公安县、石首县、监利县、松滋县、宜都县、枝江县

襄阳府

州:均州

县:襄阳县、宜城县、南漳县、枣阳县、榖城县、光化县

郧阳府

县:郧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保康县、郧西县

宜昌府

州:归州

县:东湖县、长阳县、兴山县、巴东县、长乐县

施南府

县:恩施县、宣恩县、来凤县、咸丰县、建始县、利川县

直隶州

荆门州

县:当阳县、远安县

直隶厅:鹤峰厅

湖南省(治长沙府)

长沙府

州:茶陵州

县:长沙县、善化县、湘潭县、湘阴县、宁乡县、浏阳县、醴陵县、益阳县、湘乡县、攸县、安化县

宝庆府

州:武冈州

县:邵阳县、新化县、城步县、新宁县

岳州府

县:巴陵县、临湘县、华容县、平江县

常德府

县:武陵县、桃源县、龙阳县、沅江县

衡州府

县:衡阳县、清泉县、衡山县、耒阳县、安仁县、常宁县、酃县

永州府

州:道州

县:零陵县、祁阳县、东安县、宁远县、江华县、永明县、新田县

辰州府

县:沅陵县、泸溪县、溆浦县、辰溪县

沅州府

县:芷江县、黔阳县、麻阳县

永顺府

县:永顺县、龙山县、保靖县、桑植县

直隶州

澧州

县:石门县、安乡县、慈利县、安福县、永定县

桂阳州

县:临武县、嘉禾县、蓝山县

郴州

县:宜章县、兴宁县、永兴县、桂阳县、桂东县

靖州

县:会同县、通道县、绥宁县

直隶厅:南州厅、乾州厅、凤凰厅、永绥厅、晃州厅

四川省(治成都府)

成都府

州:简州、崇庆州、汉州

县:成都县、华阳县、双流县、温江县、新繁县、金堂县、新都县、郫县、灌县、彭县、崇宁县、新津县、什邡县

重庆府

州:合州、涪州

县:巴县、江津县、长寿县、永川县、荣昌县、綦江县、南川县、铜梁县、璧山县、大足县、定远县

厅:江北厅

保宁府

州:巴州、剑州

县:阆中县、苍溪县、南部县、广元县、昭化县、通江县、南江县

顺庆府

州:蓬州、广安州

县:南充县、西充县、营山县、仪陇县、邻水县、岳池县

叙州府

县:宜宾县、庆符县、富顺县、南溪县、高县、筠连县、珙县、兴文县、隆昌县、屏山县、长宁县

厅:马边厅、雷波厅

土司:沐川长官司、蛮夷长官司、平夷长官司、泥溪长官司

夔州府

县:奉节县、巫山县、云阳县、万县、开县、大宁县

龙安府

县:平武县、江油县、石泉县、彰明县

土司:阳地隘口长官司

宁远府

州:会理州

县:西昌县、冕宁县、盐源县、昭觉县

厅:盐边厅、越巂厅

土司:沙麻宣抚司、瓜别安抚司、木里安抚司、威龙州长官司、普济州长官司、昌州长官司、河东长官司、阿都长官司、阿都副长官司、马喇长官司、邛部长官司

雅州府

州:天全州

县:雅安县、名山县、荣经县、芦山县、清溪县

土司:董卜韩胡宣慰司

嘉定府

县:乐山县、眉县、洪雅县、夹江县、犍为县、荣县、威远县

厅:边厅

潼川府

县:三台县、射洪县、盐亭县、中江县、遂宁县、蓬溪县、乐至县、安岳县

绥定府

县:达县、东乡县、新宁县、渠县、大竹县、太平县

厅:城口厅

康定府

县:河口县、稻成县

厅:里化厅

巴安府

县:安乡县、盐井县

厅:三坝厅

登科府

州:德化州、白玉州

县:石渠县、同普县

土司:乍丫、察木多、得荣、江卡、贡觉、桑昂、杂瑜、三岩、甘孜、章谷、道坞、瞻对直隶州

邛州

县:大邑县、浦江县

绵州

县:德阳县、绵竹县、梓潼县、安县、罗江县

资州

县:资阳县、内江县、仁寿县、井研县

县:汶川县

土司:瓦寺宣慰司、静州长官司、岳希长官司、实大关长官司、陇木长官司

忠州

县:酆都县、垫江县、梁山县

酉阳州

县:秀山县、彭水县、黔江县

眉州

县:丹棱县、彭山县、青神县

永宁州

县:古蔺县、古宋县

直隶厅:松潘厅、石砫厅、理番厅(梭磨宣慰司、从噶克长官司、卓克采长官司、丹坝长官司)、懋功屯务厅(懋功屯、抚边屯、章谷屯、崇化屯、绥靖屯、鄂克什安抚司、绰斯甲布安抚司)

福建省(治福州府)

福州府

县:闽县、侯官县、长乐县、福清县、连江县、罗源县、古田县、屏南县、闽清县、永福县福宁府

县:霞浦县、福鼎县、福安县、寿宁县、宁德县

延平府

县:南平府、顺昌县、将乐县、沙县、永安县、尤溪县

建宁府

县:建安县、瓯宁县、建阳县、崇安县、浦城县、松溪县、政和县

邵武府

县:邵武县、光泽县、建宁县、泰宁县

汀州府

县:长汀县、宁化县、清流县、归化县、连城县、上杭县、武平县、永定县

漳州府

县:龙溪县、海澄县、南靖县、漳浦县、平和县、诏安县、云霄县

兴化府

县:莆田县、仙游县

泉州府

县:晋江县、南安县、惠安县、安溪县、同安县

直隶州

龙岩州

县:漳平县、宁洋县

永春州

县:德化县、大田县

台湾省(治台湾府)

台湾府

县:台湾县、彰化县、云林县、苗栗县

厅:埔里社厅

县:安平县、嘉义县、恒春县、凤山县

厅:澎湖厅

台北府

县:淡水县、新竹县、宜兰县

厅:基隆厅

直隶州

台东州

广东省(治广州府)

广州府

县:南海县、番禺县、顺德县、东莞县、从化县、龙门县、新宁县、增城县、香山县、新会县、三水县、清远县、新安县、华县

肇庆府

州:德庆州

县:高要县、四会县、新兴县、高明县、广宁县、开平县、鹤山县、封川县、开建县

韶州府

县:曲江县、乐昌县、仁化县、乳源县、翁源县、英德县

惠州府

州:连平州

县:归善县、博罗县、长宁县、永安县、海丰县、陆丰县、龙川县、河源县、和平县

潮州府

县:海阳县、丰顺县、潮阳县、揭阳县、饶平县、惠来县、大埔县、澄海县、普宁县

厅:南澳厅

高州府

州:化州

县:茂名县、电白县、信宜县、吴川县、石城县

雷州府

县:海康县、遂溪县、徐闻县

廉州府

县:合浦县、灵山县

琼州府

州:儋州

县:琼山县、澄迈县、文昌县、定安县、会同县、乐会县、临高县

直隶州

罗定州

县:东安县、西宁县

南雄州

县:始兴县

连州

县:阳山县

嘉应州

县:长乐县、兴宁县、平远县、镇平县

阳江州

县:阳春县、恩平县

钦州

县:防城县

崖州

县:感恩县、昌化县、陵水县、万县

直隶厅:佛冈厅、赤溪厅、连山厅

广西省(治桂林府)

桂林府

州:永宁州、全州

县:临桂县、兴安县、灵川县、阳朔县、永福县、义宁县、灌阳县

厅:龙胜厅、中渡厅

柳州府

州:象州

县:马平县、雒容县、罗城县、柳城县、怀远县、来宾县、融县

厅:安化厅

庆远府

州:河池州、东兰州

土州:南丹土州、那地土州、东兰土州

县:宜山县、思恩县

土县:忻城土县

土司:永定长官司、永顺正长官司、永顺副长官司

思恩府

州:滨州

县:武缘县、迁江县、上林县

厅:那马厅

土司:白山土司、兴隆土司、定罗土司、旧城土司、都阳土司、古零土司、安定土司泗城府

州:凌云县、西林县

县:西隆州

平乐府

州:永安州

县:平乐县、恭城县、富川县、贺县、荔浦县、修仁县、昭平县

厅:信都厅

梧州府

县:苍梧县、藤县、容县、岑溪县、怀集县

浔州府

县:桂平县、平南县、贵县、武宣县

南宁府

州:新宁州

土州:归德土州、果林土州、土忠州

县:宣化县、隆安县、永淳县

太平府

州:左州、养利州、宁明州、龙州

土州:太平土州、安平土州、万承土州、茗盈土州、全茗土州、龙英土州、结伦土州、结安土州、镇远土州、都结土州、思陵土州、土江州、土思州、下石西土州、上下冻土州

县:崇善县

土县:罗白土县、罗阳土县

厅:明江厅、凭祥厅

土司:上龙土司

镇安府

州:奉议州

土州:向武土州、都康土州、上映土州

县:天保县

直隶州

郁林州

县:博白县、北流县、陆川县、兴业县

归顺州

土州:下雷土州

县:镇边县

直隶厅:百色厅(恩隆县、恩阳州判、上林土县、下旺土司)、上思厅(迁隆峒土司)

云南省(治云南府)

云南府

州:嵩明州、晋宁州、安宁州、昆阳州

县:昆明县、富民县、宜良县、呈贡县、罗次县、禄丰县、易门县

大理府

州:赵州、邓川州、宾川州、云龙州

县:太和县、云南县、浪穹县

土司:十二关长官司

丽江府

州:鹤庆州、剑川州

县:丽江县

厅:中甸厅、维西厅

楚雄府

州:南安州、镇南州、姚州

县:楚雄县、广通县、定远县、大姚县

永昌府

县:保山县、永平县

厅:龙陵厅、腾越厅

土府:孟定土府

土州:镇康土州、湾甸土州

土司:潞江安抚司、孟连长官司、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盏达副宣抚司、陇川宣抚司、芒市安抚司、猛卯安抚司、户撒长官司、腊撒长官司

顺宁府

州:云州

县:顺宁县

厅:缅宁厅

土司:耿马宣抚司

曲靖府

州:霑益州、陆凉州、罗平州、马龙州、寻甸州、宣威州、

县:南宁县、平彝县

东川府

县:会泽县

厅:巧家厅

昭通府

县:恩平县、靖江县

厅:大关厅、鲁甸厅

澂江府

州:新兴州、路南州

县:河阳县、江川县

临安府

州:石屏州、阿迷州、宁州

县:建水县、通海县、河西县、嶍峨县、蒙自县

广南府

州:土富州

县:宝宁县

开化府

县:文山县

厅:安平厅

普洱府

县:宁洱县

厅:威远厅、思茅厅、他郎厅

土司:车里宣慰司

直隶州

武定州

县:元谋县、禄劝县

广西州

县:师宗县、丘北县、弥勒县

元江州

县:新平县

镇雄州

直隶厅:永北厅(华坪县、永宁土府、蒗蕖土州)蒙化厅、景东厅、镇沅厅、镇边厅

贵州省(治贵阳府)

贵阳府

州:开州、定番州、广顺州

县:贵筑县、贵定县、修文县、龙里县

厅:罗斛厅

安顺府

州:镇宁州、永宁州

县:普定县、清镇县、安平县

厅:郎岱厅、归化厅

都匀府

州:麻哈州、独山州

县:都匀县、清平县、荔波县

厅:八寨厅、丹江厅、都江厅

镇远府

州:黄平州

县:镇远县、施秉县、天柱县

厅:清江厅

思南府

县:安化县、婺川县、印江县

思州府

县:玉屏县、青溪县

铜仁府

县:铜仁县

遵义府

州:正安州

县: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仁怀县

厅:赤水厅

石阡府

县:龙泉县

黎平府

县:开泰县、永从县

厅:古州厅、下江厅

大定府

州:威宁州、平远州、黔西州

县:毕节县

厅:水城厅

兴义府

州:贞丰州

县:普安县、安南县、兴义县

厅:盘州厅

直隶州

平越州

县:甕安县、湄潭县、馀庆县

直隶厅:松桃厅

新疆省(治迪化府)迪化府

县:迪化县、阜康县、孚远县、奇台县、昌吉县、绥来县伊犁府

县:绥定县、宁远县

温宿府

县:温宿县、拜城县

焉耆府

县:新平县、轮台县、婼羌县

疏勒府

县:疏勒县、伽师县

莎车府

州:巴楚州

县:叶城县、皮山县

厅:蒲犁厅

直隶州

库车州

县:沙雅县

和阗州

县:于阗县、洛浦县

直隶厅:镇西厅、吐鲁番厅(鄯善县)、哈密厅、库尔喀喇乌苏厅、塔尔巴哈台厅、精河厅、乌什厅、英吉沙尔厅

内蒙古地方

科尔沁部

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科尔沁左翼前旗

扎赉特部

旗:扎赉特旗

杜尔伯特部

旗:杜尔伯特部旗

郭尔罗斯部

旗: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

喀喇沁部

旗:喀喇沁右旗、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右翼左旗

土默特部

旗: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

敖汉部

旗:敖汉旗

奈曼部

旗:奈曼旗

巴林部

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

札鲁特部

旗:札鲁特左旗、札鲁特右旗

翁牛特部

旗:翁牛特左旗、翁牛特右旗

阿鲁科尔沁部

旗:阿鲁科尔沁旗

克什克腾部

旗:克什克腾旗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知识讲解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 2. 演变特点: (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 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 )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 )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 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 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治为目的为主,加强中央集权,遏制地方割据;维护了农耕经济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思想上

中国历代政区层级变迁研究综述

中国历代政区层级变迁研究综述 1100013273 城市与环境学院端木一博摘要:梳理近代以来有关政区层级发展历程的研究发展脉络,认为关于政区层级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描述中国历代政区层级数目变迁的概况;分析不同时期政区层级的均衡情况;探索政区层级的变迁机制等。结合研究发展脉络探讨此类研究的借鉴意义,认为已有研究仍局限在梳理历史现状,解释原因等方面,其研究广度有待进一步扩展。 关键词:行政区划;政区层级;变迁;研究综述 一、引语 中国政区层级的变迁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比较有趣的研究话题,政区层级不断膨胀和紧缩的历程,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历史时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并且可以对现在的政区划分起到指导作用。 相比于历代政区的范围、区位、划界等需要大量历史图文资料支撑的研究来说,政区层级的研究具有尺度宏观、特征突出、文献充足等特点,比较容易研究,只需要耐心梳理便可以掌握其发展脉络。相对来说,政区层级研究是政区研究中比较成熟的部分,许多结论学界早已达成共识。因此,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已经很少做此方面的专项研究,相关文献并不太多。但是在林林总总的政区研究文献中,也零散分布着许多与政区层级相关的研究内容,这为政区层级研究的综述也带来的一定的挑战。本文拟通过总结概括近代以来对政区层级演变过程的研究,结合零散分布于断代史、政区变迁史等研究中的相关内容,梳理下政区层级研究发展的脉络,以加深对历代政区划分演变过程的宏观理解。 总结来说,关于政区层级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描述中国历代政区层级变迁的概况;选取某些阶段梳理政区层级特征;探索政区层级的变迁机制等研究内容。 二、中国历代政区层级变迁的概况 战国时期,各国大多开始设郡,作为县之上的政区单元,这标志着中国政区的层级开始出现。自此,中国政区层级经历了秦汉时期的郡县二级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州郡县三级制、隋至唐前期的州县二级制、唐开元至五代时期的道州县三级制、两宋和金时期的路州县三级制以及元以来以省领道路府州县等的三级或多级制等阶段。(谭其骧,1987) 事实上,在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将整个政区层级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秦以来郡县二级制向三级制的转化阶段;二是隋以来州县二级制向道州县三级制的转化阶段;三是元以来省路府州县多级制向省县二级制的简化阶段。(周振鹤,1995) 周振鹤将这三个阶段视为二级制与三级制之间的循环过程,将中国政区层级演变历程概括为“两千年的三循环”历程。(周振鹤,1998)不过,有学者指出,以县级政区为基点,应该只有两个大循环,一是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二是隋至民国时期。这两个循环都是由二级制开始,回到二级制。(华林甫,2014)可以看出,早期的政区层级研究多具有贯通古今的特点,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于政区的界定较为机械,严格按照正式区划,较少考虑实际情况的出入;未对一级政区进行行政区和监察区的区分,如西汉、唐、宋等时期的三级制的一级政区都曾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仅具有监察功能等。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资料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 划演变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 2.演变特点: (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 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

中国行政区划明细

全国共4个省级直辖市,23个省,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华北地区: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西省(晋)内蒙古自治区(蒙) 东北地区:辽宁省(辽)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 华东地区:上海市(沪)江苏省(苏)浙江省(浙)安徽省(皖)福建省(闽)江西省(赣)山东省(鲁) 中南地区: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海南省(琼) 西南地区:重庆市(渝)四川省(川)贵州省(黔)云南省(滇)西藏自治区(藏) 西北地区:陕西省(陕)甘肃省(甘)青海省(青)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台湾省(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北京市(16市辖区,2县) 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 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 天津市(15市辖区,3县) 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 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蓟县 河北省(11地级市;36市辖区,107县,6自治县,22县级市) 石家庄市(共6个市辖区,12县,5县级市) 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新华区井陉矿区裕华区井陉县 正定县栾城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 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辛集市 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 唐山市(共6个市辖区,6个县,2个县级市)

路南区路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南区丰润区滦县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唐海县 遵化市迁安市 秦皇岛市(共3个市辖区,3个县,1个民族自治县) 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青龙满族自治县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 邯郸市(4个市辖区,14个县,1个县级市) 邯山区丛台区复兴区峰峰矿区邯郸县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肥乡县永年县 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武安市邢台市(2个市辖区,15个县,2个县级市) 桥东区桥西区邢台县临城县内丘县柏乡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宁晋县巨鹿县新河县 广宗县平乡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南宫市沙河市 保定市(3个市辖区,18个县,4个县级市) 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满城县清苑县涞水县阜平县徐水县定兴县唐县高阳县容城县 涞源县望都县安新县易县曲阳县蠡县顺平县博野县雄县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 高碑店市 张家口市(4个市辖区,12个县) 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下花园区宣化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 万全县怀来县涿鹿县赤城县崇礼县 承德市(3个市辖区,5个县,3个民族自治县) 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兴隆县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沧州市(2个市辖区,9个县,1个民族自治县,4个县级市) 新华区运河区沧县青县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 廊坊市(2个市辖区,5个县,1个民族自治县,2个市) 安次区广阳区固安县永清县香河县大城县文安县大厂回族自治县霸州市三河市 衡水市(1个市辖区,8个县,2个县级市) 桃城区枣强县武邑县武强县饶阳县安平县故城县景县阜城县冀州市深州市 山西省(11地级市;23市辖区,85县,11县级市)

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元代行省幅员十分广阔,即使小省也有数十万平方公里之巨,而且行省长官握有军、民、财政大权,加之行政区划层级既多义复杂,为了防止分裂割据现象的发生,唯一的手段只有利用犬牙相入的原则。因此,元代的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最重要的几条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 例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又越过南岭而有广西;江西行省也越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 一体;中书省直辖地又称“腹里”,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而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遥邀直到福建山地。只有四川行省稍成四塞之国,但其北面屏除秦岭并不属该行省,难于养成长期割据的气候。 行省这样划分就使所有凭借山川之险的因素完全消解。因此元代行省幅员虽广,分权虽大,但是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也就不易产生分裂局面。对比唐代的道和元代的省,我们就会发现,两个朝代的划界方法正好完全相反。唐道的分划是以横向为主,元省的分划却以纵向为重。 中国的主要山川都呈东西走向,而唐代的道是以山川形便来划分的,所以唐初的1O道,大都是横长竖短,河南道由山东半岛到豫西山地;江西道从东海之滨到贵州高原,横向长度都在1000公里以上,纵向却只400一500公里,岭南道、山南道、淮南道、陇右道也都是既扁且宽。只有河东道、河北道、剑南道是既狭且长,但这也是山川所限,河东道位于太行与黄河之间,河北道为渤海和太行所限。元代分省的意愿与唐代分道相反,既要便于军事上实行由北向南的控制,又要破除山川之险,省的形状也自然与道完全相反。陕西、湖广、江西、江浙四省南北长而东西短,正与江南、岭南二道的横向布置相径庭。而中书省又把山东、山西(唐河东道)与河北合在一起,却是变纵向为横向。 后人对元代划分行省的方法,大多予以贬斥。清人储大文说:“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 平心而论,储氏此说尚未完全触及要害,他还来提到最不合理的合岭南、岭北为一,合太行山东西为一两事。而且合江南、江北为一是明代的事,元初虽一度有过,但后来已纠正。合浙东、浙西为一,本非元代之过,唐代和北宋时浙东、

历代行政区划

历代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有效地控制各个地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的条件、政治经济的状况、民族和人口的分布、历史的传统以及军事的需要,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若干行政区,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 即使在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的级次和名称也不是一定相同的,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沿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萌芽时期(先秦)、 郡县制时期(秦、汉)、 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 道(路)制时期(唐、宋)、 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萌芽时期: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 夏、商两代和西周,都还没有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无论是“方国”,还是“诸侯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与夏、商、周王朝之间都只是松散的臣属关系。 春秋以后,县、郡的出现才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 所谓的九州、五服、九畿之说虽是后人杜撰的先秦行政区划,但也反映出战国及之后人们的地理视野不断扩大。

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或幽、并) 五服:“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 九畿: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畿 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带有国防作用。 郡县制时期: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到魏晋时期实施州制行政区划制度,郡县制经历了秦、汉四百多年。 《汉书·地理志》云:“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内史,领京畿诸县,不在36郡内。 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砀郡、三川、颍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邪、广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以上为始皇二十六年所置36郡。 州制时期: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企图实现《尧典》中所谓“肇十有二州”的古制。 三国时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改汉十三州为九州。不久,魏文帝曹丕又改为十二州。置有司隶、豫、兖、青、徐、雍、凉、冀、并、幽、荆(汉荆州北部)、扬(汉扬州北部) 三国时共有州17(其中荆、扬各有二州),郡167,县1206。 西晋全国共有州21,统郡、国173,县1232。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大纲 一、行政区划层级的变化 1、秦汉的两级制向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转变 2、隋唐前期的州、县二级制向唐后期至宋辽金的道、州、县三级制转变 3、元代的多级制向明清的省、府、县三级制转变 二、行政区划幅员的变化 1、县级政区的幅员变化 2、统县政区的幅员变化 3、高层政区的幅员变化 三、行政区划边界的变迁 1、山川形便的原则 2、犬牙相制的原则 知识点汇总 T01:郡县制的起源 知识点说明:介绍了郡和县的历史起源及发展,指出郡县制并非老早就有,也非起于秦始皇统一中国。 T02:分封制和郡县制 知识点说明:介绍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形式和性质,应避免将两者混为一谈,两者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但郡县制并非直接继承分封制,两者之间有个延续的过程。 T03:基层政区、统县政区、高层政区 知识点说明:介绍了行政区划的不同层级政区的特点以及各自演变的规律。 T04:山川形便、犬牙相制 知识点说明:介绍了历史上行政区划边界划定的两个基本原则,以及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于这两个原则的运用以及背后所体现的政治背景。 正文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今天我们讲的这一讲是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行政区划当中生活,但是不一定有人会注意到行政区划变迁的历史,因为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专门的学问。我们今天大概把中国两千五百年以来的行政区划变迁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刚刚统一中国就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这个会议有两项议程,一是议帝号,二是定制度。议帝号就是秦始皇把自己的称号定为皇帝,他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所以就把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起来,叫做皇帝,他就称为秦始皇帝。这个帝号的议定就是表示皇权专制的出现,另外一个定制度,就是确定如何来划分全国的行政区划。最终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个郡之下设若干县。这个制度虽然在秦统一之前就已经在局部地区实行,但是在统一的国家中却是第一次实行。因为统一的国家也是秦始皇第一次缔造的。 行政区划在全国的实行,表明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所谓的中央集权制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一种分权形式。中央政府把全国的领土划分为不同层级的行政管理区域,在各个

简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说课材料

简述中国古代行政区 划的变迁

简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一、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萌芽时期 从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一一夏朝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 立郡县制为止。 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有效地控制被统治阶级,需要实行分区分级管理,于是产生了形成各种各样行 政区划的可能性。但是,并不是产生国家的同时也必然出现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更有效地控制各个地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条件、政治经济状况、民族与人口的分布、历史文化传统和军事上的需要,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若干行政区,由中央派员组织管理,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也就是说,直至郡县制的出现才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 二、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建立——郡县制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直至东汉未年,被州制时代所取代,相继沿革400余年。 县本是天子、诸侯直属土地中的邑,其首领称为“县人”。春秋前期,秦、晋、楚等大国在新兼并的邻国土地上设立一种特殊行政区,称之“县”。在古文中,县即古悬字,意为新设之县,远离诸侯国都,悬于诸侯统治中心之外。郡、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均出现于春秋时期,县早而郡晚,县小而郡大,县近而郡远,县重而郡轻。所以,郡的地位实际低于县。因为此时置郡大多于边远荒辟之地,地旷人稀,经济发展落后于县。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有效地控制,从而废除分封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

中国各省行政区划知识讲解

中国各省行政区划 【北京市】 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 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 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 【天津市】 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 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 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蓟县 【河北省】 石家庄市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新华区井陉矿区裕华区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井陉县正定县栾城县 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 元氏县赵县 唐山市路北区路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南区丰润区遵化市迁安市滦县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唐海县秦皇岛市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邯郸市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峰峰矿区武安市邯郸县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肥乡县永年县 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邢台市桥东区桥西区南宫市沙河市邢台县临城县内丘县柏乡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宁晋县巨鹿县新河县 广宗县平乡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 保定市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满城县清苑县涞水县阜平县徐水县定兴县唐县 高阳县容城县涞源县望都县安新县易县曲阳县

蠡县顺平县博野县雄县 张家口市桥西区桥东区宣化区下花园区宣化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万全县怀来县 涿鹿县赤城县崇礼县 承德市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兴隆县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沧州市运河区新华区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沧县青县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 献县孟村回族自治县 廊坊市安次区广阳区霸州市三河市固安县永清县香河县大城县文安县大厂回族自治县 衡水市桃城区冀州市深州市枣强县武邑县武强县饶阳县安平县故城县景县阜城县 【山西省】 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 大同市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阳高县天镇县 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大同县 阳泉市城区矿区郊区平定县盂县 长治市城区郊区长治县襄垣县屯留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潞城市 晋城市城区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泽州县高平市 朔州市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怀仁县 晋中市榆次区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介休市 运城市盐湖区临猗县万荣县闻喜县稷山县新绛县绛县垣曲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永济市河津市 忻州市忻府区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

古代行政区划名称

古代行政区划名称 1.古代地区名 【西河】秦晋之间的一段黄河。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如,《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如,《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如,《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如,《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再如,《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如,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如,《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如,《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如,《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如,《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如《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 一部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也就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调整史。行政区划的设置以政治为首要考虑因素,并尽可能做到兼顾自然、经济因素;在中央集权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则往往只考虑政治因素,而不考虑其它,这就是行政区划设置的政治主导原则。 行政区划有四个要素:层次、幅员、边界、行政中心,历史时期这四个要素均发生过很大的变化。【先秦】 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无所谓地方行政区划。进入春秋中叶以后,随着诸侯国发展中央集权,地方行政区划——郡县制的萌芽开始出现。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正式确立。 县:县是最早的地方行政区划,出现在春秋时期,来源一是新开辟的边区,二是新吞并的小国。春秋时期的县有几个特点:1、保留有分封制的残余,如可以分赐臣子,县尹可以世袭,食县邑可以互换等;2、县的大小悬殊,大者如国,小者如乡邑;3、多在边境地区设置,有军事重镇性质。一县之长称尹、公、大夫等,后称令。 郡:郡也出现在春秋时期,略晚于县,最初都设在边远荒僻之处,经济开发程度低于县,且郡县互不统隶。后因边郡地大,于是分置数县;内地事多,于是数县上置郡统之,以郡统县的制度才逐渐形成。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正式确立。

一郡之长称守。【郡县时代】 秦彻底取消了分封制,两汉则既有受中央控制的郡,也有分封的王国。秦汉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 组织架构: 秦代为中央辖郡和内史,郡辖县。郡置守、尉、监三员,分别主民政、军事、和监察。内史由中央直接管理。县置令。汉时郡级政区有郡、王国,县级政区有县、侯国、邑、道。王国是分封的诸侯国,侯国是列侯的食邑,邑是皇太后、公主的食邑,境内有少数民族的称道。 郡级长官中,西汉郡设太守、都尉两员,东汉内地郡撤都尉,仅设太守;边区郡仍保留都尉,且分辖县,地位与郡同级。县级长官中,侯国长官称相,其余称令(万户以上)或长(万户以下)。 其它: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原内史一地人口众多,政事纷繁,因此分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辖区,治所长安。西域都护府:两汉在西域地区设置的军政合一的行政机构,治乌垒城。 【州郡时代】 〈一〉初创时期 汉初各郡吏治由中央直接监察,但到了武帝时期郡大为增加,

简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简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一、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萌芽时期 从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一一夏朝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为止。 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有效地控制被统治阶级,需要实行分区分级管理,于是产生了形成各种各样行政区划的可能性。但是,并不是产生国家的同时也必然出现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更有效地控制各个地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条件、政治经济状况、民族与人口的分布、历史文化传统和军事上的需要,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若干行政区,由中央派员组织管理,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也就是说,直至郡县制的出现才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 二、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建立——郡县制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直至东汉未年,被州制时代所取代,相继沿革400余年。 县本是天子、诸侯直属土地中的邑,其首领称为“县人”。春秋前期,秦、晋、楚等大国在新兼并的邻国土地上设立一种特殊行政区,称之“县”。在古文中,县即古悬字,意为新设之县,远离诸侯国都,悬于诸侯统治中心之外。郡、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均出现于春秋时期,县早而郡晚,县小而郡大,县近而郡远,县重而郡轻。所以,郡的地位实际低于县。因为此时置郡大多于边远荒辟之地,地旷人稀,经济发展落后于县。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有效地控制,从而废除分封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 秦分天下为36郡,标志着郡县制作为我国最早的一种行政制度已正式确立。三、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发展——州制时代 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代,长达四百余年,州一直为我国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 在东晋与南朝还实行一种特殊的地方政区划制度,即侨州、郡、县制。该制度是为安置西晋永嘉之乱后的北方移民,笼络人心,维护统治。侨州、郡、县制度是东晋南朝地方行政中的一个特殊问题,它搞乱了地方正常的行政区划,不利于行政统一和国家的有效管理,也加速了州制的变革,直至隋朝建立后,侨州、郡、县才彻底废除。 四、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变革——道路制时代 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从而使唐代地方行政体制由州、县两级制转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这表明我国唐宋时代的地方行政区划进入道路制时代,先后长达600年左右。 辽朝所采用的州县制基本上承袭唐代制度,州设刺史,县设县令,京城所在地称府。又在州之上以五京为中心,分成5道:即上京、东京、中京、西京、南京,亦称五京道。后又受宋代行政制度影响,表现在道一级所设行政机构就仿效宋代路一级行政机构,采取三权分立制度,所设总管府掌一道之军权,似宋路中

安徽历代行政区划图

安徽历代行政区划图

安徽历代行政区划 安徽历史悠久,早在二、三十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原始社会晚期,生活在今皖中、皖西和皖北的居民属夷族系统,皖南大部分地区为越族栖息地,大别山以南靠湖北、江西长江沿岸属三苗族。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夏商见于史籍的有涂山、南巢、六、英、虎方、林方、人方。西周王朝在今皖西北分封一些小国,如焦、夷、沈、胡等,而以东仍是分散的氏族部落方国。春秋大国争霸,这些封国和方国先后沦为吴、越、楚所有。战国后期,安徽全境并归强楚,楚畏秦逼,亦由湖北辗转迁都至今寿县。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涉及今安徽的有九江郡、泗水郡、砀郡、颍川郡、会稽(吴)郡,

可考的县有25个。 东、西汉时期 西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安徽郡县分隶淮南、荆、淮阳、梁等国。景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众建诸侯而小其国,王侯食邑略如郡县。武帝设十三部刺史,安徽分属扬、豫、徐三州。扬州辖丹阳、九江、庐江3郡和六安国,徐州辖临淮郡、楚国,豫州辖沛、汝南两郡和梁国,共74县。东汉沿袭西汉旧制,稍作调整而已,扬州辖丹阳、九江、庐江3郡,豫州辖汝南郡、陈国、沛国、梁国,徐州辖彭城国、下邳国,共69县。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安徽为魏、吴分割。魏属豫州辖安丰、汝南、谯3郡和梁国、沛国,徐州辖下邳郡、彭城国,扬州辖庐江、淮南两郡,置39县。吴属扬州辖丹阳、新都、庐江3郡,置19县。西晋安徽仍属扬、徐、豫三州。扬州辖淮南、庐江、丹阳、宣城、新安5郡;徐州辖临淮郡、彭城国、下邳国;豫州辖汝阴、安丰两郡和沛国、谯国、梁国。共设74县。东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建制置废无常,地方归属不定,加之侨置郡县,因此安徽区划比较混乱。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 演变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 2.演变特点: (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 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治为目的为主,加强中央集权,遏制地方割据;维护了农耕经济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思想上巩固了统一和认同意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⑵消极:①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②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地方行政权力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宋明两代最为明显。)③过度限制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 4. 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具体表现。

中国政治制度史:论述秦汉至明清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名称、内容及变迁情况

中国政治制度史:论述秦汉至明清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名称、内容及变迁情况。 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有效地控制各个地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的条件、政治经济的状况、民族和人口的分布、历史的传统以及军事的需要,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若干行政区,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 即使在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的级次和名称也不是一定相同的,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沿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萌芽时期(先秦)、 郡县制时期(秦、汉)、 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 道(路)制时期(唐、宋)、 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萌芽时期: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 夏、商两代和西周,都还没有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无论是“方国”,还是“诸侯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与夏、商、周王朝之间都只是松散的臣属关系。 春秋以后,县、郡的出现才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 所谓的九州、五服、九畿之说虽是后人杜撰的先秦行政区划,但也反映出战国及之后人们的地理视野不断扩大。 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或幽、并) 五服:“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 九畿: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畿 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带有国防作用。 郡县制时期: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到魏晋时期实施州制行政区划制度,郡县制经历了秦、汉四百多年。 《汉书·地理志》云:“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内史,领京畿诸县,不在36郡内。 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砀郡、三川、颍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邪、广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以上为始皇二十六年所置36郡。 州制时期: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企图实现《尧典》中所谓“肇十有二州”的古制。 三国时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改汉十三州为九州。不久,魏文帝曹丕又改为十二州。置有司隶、豫、兖、青、徐、雍、凉、冀、并、幽、荆(汉荆州北部)、扬(汉扬州北部)三国时共有州17(其中荆、扬各有二州),郡167,县1206。 西晋全国共有州21,统郡、国173,县1232。 隋设郡为190,县1255。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中国个省级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新郑市实验中学左晓玲 【教材分析】 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也是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材内容虽然比较单一,但涉及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错综复杂。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须反复运用地图,读图、拼图、填图,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通过层层活动使学生熟记各省的名称及其位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国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简称及行政中心所在地。通过讲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快人心等事实,向学生表明: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利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本节识记的知识: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理解的知识: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能力培养: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中国政区图是本节能力培养的主线。 【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我是遵循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并努力实践着“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处处皆学问”,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用地理的头脑细细地品位生活。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识记了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位置和行政中心。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获得完全是在自由的前提下,以主动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把知识融入特定的活动情境中,不失为一种教学的好方法。 【教学目标】 .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重点】我国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分布。 【教学难点】我国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做一幅中国政区拼图版并熟悉中国政区图的形状和方位。 .学生课前查找我国省区简称来历的资料;查找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 .中国区划拼图游戏磁性黑板或多媒体投影中国政区区划拼图版拼图游戏。 .多媒体或小黑板展示我国省级行政区简称三字经、中国行政单位顺口溜、猜谜活动谜语。

n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演变的规律

试探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演变的规律 颜杰坤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蟠龙园邮编:511500 摘要:行政区划为国家政权建设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的行政区划有着历史悠久。行政区划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它在政治方面考虑多, 经济方面考虑少,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两者成互动关系,即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互动规律;跟随政治的需要而不断改变管理层次,同时管理幅度也不断反作用于管理层次,这就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互动的规律;行政区划作为一种制度,惯性很大,每个时期的行政区划都可以从前面找到其渊源,它的变化要经过长时间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从长时间考察变化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这就是历史稳定性与改革创新性互动规律。探讨其变化规律, 可以为今后的行政区划改革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行政区划;历史;演变规律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就应该从它的历史演变总结出规律以指导今后的行政区划改革。 一、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互动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政治制度基础,政治制度是经济基础的集中反映。经济具有不断发展的特性,政治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政治制度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当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时,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当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时,就阻碍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变政治制度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行政区划就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具体地讲,就是国家根据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将全国的地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行政区划以国家或次级地方在特定的区域内建立一定形式、具有层次唯一性的政权机关为标志。行政区划明显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 经济基础在中国历史上的改变主要体现为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此同时,作为政治制度的行政区划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并且变化的脚步与经济发展的轨迹有重大的联系。行政区划与经济重心的互动,体现了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的互动规律。 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从远古到西晋,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行政区划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南北经济从同步发展进而到北方经济迅速超过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地理条件更适合原始农业的发展,孕育了夏商周文明。在战国秦西汉时期,我国北方经济高度发展,尤其是关中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呈现出北方经济衰退和南方经济发展的局面,但是北方经济力量仍超过南方。行政区划在全国的分布情况明显与经济重心一致。秦朝至西晋,经济重心在北方,北方的行政区划数量和分布密度超过南方;经济重心有南移的趋势,行政区划的分布是北方的比例逐渐降低,南方的比例渐渐上升,但是北方的比例始终对南方占有优势。 从西晋末年到隋唐五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与行政区划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特点是全国经济重心第一次在北方失而复得,并开始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北方和南方基本平衡到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使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成为不可逆转之势。在这一时期的北方,我国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知识讲解

学习资料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 2.演变特点: (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 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治为目 仅供学习与参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