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意识理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Consciousness, Rationality and Creativity

意识理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Consciousness, Rationality and Creativity

意识理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Consciousness, Rationality and Creativity
意识理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Consciousness, Rationality and Creativity

意识 理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蒋宗礼张晓霞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100022)

摘要:创新意识是不断创新的动力,“理性”是创新的基础,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学科方法学和典型的学科方法、以及适合学科特点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是支撑“理性”思维和“理性”实践的三大基础。利用知识的载体属性,积极推行研究性教学,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品牌人才的培养为催化剂,不断提升教育水平。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性、知识的载体属性

中国图书分类号:G40-012.1

Consciousness, Rationality and Creativity Cultivation

Jiang Zong Li Zhang Xiao Xia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2)

Abstract: For creating something new, the consciousness is the engine; rationality is the base. The three bases for rational thought and practice are the foundation in theory, typical methods and methodology of the discipline, and the suitable thinking ability and thought fashion. Understanding and taking use of the convey property of knowledge, you can take research in the classes. This can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ity. Taking the outstanding students as a spur, we can promot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Key words: creativity cultivation; rationality; the convey property of knowledge

尽管我们在告别20世纪前曾经努力探寻过“面向21世纪的教育”问题,但是,当我们被历史的车轮带入新世纪后,这个问题依然压在我们的心头而挥之不去。是的,当整个世界都在研究可持续发展,制订并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更是成为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教育观念。作者认为,强化创新意识,增强教育中的理性成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的一个有力措施。

此外,除理论、实验外,计算已成为科学的第三种形态,而它的重要支撑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不仅自身发展迅速,而且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基础技术学科,与其良好的结合,会使一些老学科重新焕发出青春来。该学科表现出的更新异常迅速、应用面急剧扩张的发展特征,强烈地要求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将以计算机学科的教育为例,从四个方面讨论意识、理性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 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将在未来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激发其创新的欲望。

1、现代社会需要创新能力,要强化其培养意识

培根时代,人们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因为那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科学技术进步非常缓慢,创新只是几个“大发明家”、“大科学家”的任务,一般的人能运用已经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就足够了。到了今天,社会生产力的高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人们已经难以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去应付他所遇到的问题。所以,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生在学校里一是要学会做人,二是要学会思维,第三才是学习必要的知识。实际上,这三者正是人们能够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工作的基础。而且三者的重要性从高到低按此顺序排列。对计算机学科来说,今天流行的系统,甚至今天流行的技术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过时的。所以,能够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现代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必须指出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幼儿教育时开始,并且在后续的各个教育阶段进行不断的深化。虽然有关创新的各个方面,在教育的不同阶段,无论从使用的方法还是表现出的形式来看,都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是为最终的结果服务的。为此,首先应该在教育各个阶段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意识。

2、“创新意识”是不断创新的动力

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开始。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许多年来,我国选派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学生去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无论是数学、物理、还是化学,每年都能取得大量的“金奖”、“银奖”。但是,我们的科学家还没有获得过一项诺贝尔奖,我们的计算机科学家还没有获得过图灵奖。虽然有许许多多的原因,但其中教育中强调“共性”,忽视“个性”,“个性”中的“理性”成分不足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教育没能使一大批学生建立起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信念,他们创新欲望显得是那样的不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有意识的、信心十足的行为和无意识的(或者是意识较淡薄、信心不足的)行为是不一样的,而且所能取得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这种现象在研究生前的教育中尤为突出,这使得研究生阶段的创新及创新教育显得非常吃力。当然,目前研究生教育中部分存在的培养被定位于一般的工程实现、工具使用、已有结果再验证的现象也是阻碍研究生创新及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问题。

影响鼓励学生建立创新的意识和欲望的原因之一是对创新的理解问题。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创新”实际上被看成了重大的发明创造。他们难以想象,如何去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更不用说对幼儿和中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了。不集小溪,难以成江河。事实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从点滴做起的。1998年4月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博伊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发表的《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中就强调要“使‘研究为本的学习’成为标准”、“建立探索为本的新生年”、努力给学生提供“塑造顶峰体验”的机会。

经验表明,创新能力虽然不是教出来的,但确实是逐渐培养出来的。教育需要从一点一滴入手,逐渐地引导学生建立创新的意识,鼓励学生满怀信心地去不断探索,从逐渐的积累中形成创新能力。

二、 增加理性成分,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1、“理性”是创新的基础

仅仅有意识还不够,还必须强调学习、工作、探索中的“理性”成分。因为只有有了“理性”,行为才能是更有效的、瞄准目标的行为。这也是活动在高水平上进行,并且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和基础。

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有这样的经验:对同一件事情,无论是大是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想法、处理方式、方法是不一样的,大科学家和一般的科学工作者也会不一样,他们甚至还会受到所在学科的影响。究其原因,是他们头脑中所具有的“理性”成分不一样而导致了他们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不一样。尤其是在高层的、更复杂的问题的求解中,“理性”成分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这里有一组数据更能说明“理性”的重要性:人类大约用20万年学会使用轮子,用5000年发明用蒸汽推动轮子,但近50年,人类却掌握了如此之多的高难技术,以至于将当今社会称为“知识爆炸”的社会。所以,教育中的理性成分的强化程度,决定了现代教育成功的程度。

所谓“理性”,通俗地讲,就是要求人们在明确的思想指导下,沿着较清晰的运行路线,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特定的活动。对学习来说,首先就是要在读书时,致力于对其实质的充分领会和精髓的真正掌握。并且能灵活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包括已经具有的经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凭一时的想象或者一时的灵感发现,更不是漫无目标地凭“感觉”去试。当然,丰富的知识、良好的素质、较强的能力,是“理性”的基础。

2、“理性”需要扎实的基础

虽然知识在问题求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是绝对作用,至少不是全部的。扎实的理论基础、学科方法学和典型的学科方法、以及适合学科特点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是支撑该学科的人员进行“理性”思维和“理性”实践的三大基础。这正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柔性化教育的核心所在。

首先,理论是多年来经验的总结,是问题描述和求解的精髓,是未来的实践少走弯路和更“理性”的保证。例如,典型的数学理论是对许多具体问题的描述和求解的抽象;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的方法论更是对世界物质运动、发展及其探索方法的最精辟的总结。所以,我们说,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多是较低水平上的实践。当一类实践被升华为理论后,它还能对今后的实践起到指导作用。这一指导作用就是“理性”成分的表现。

其次,作为实现“理性”思维和“理性”实践的另一基础,学科方法学和典型的学科方法主要反映出人能力的强弱和素质的高低。与具体技术知识的掌握相比,如同“白菜”与“种子”和“种植技术”相比类似。我们经常讲,要挖掘课程的深层,不要浮在表面,不要死读书就是指的这一点。从技校、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教育虽然处于不同的层次,它们追求的具体目标也有所不同,但对支配“理性”思维和“理性”实践的内容掌握的要求是相同的,因为这正是现代教育的内核。

第三,对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入领会和对学科方法学和典型的学科方法的掌握程度,依赖于适应学科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反过来,后者又是以前两者为基础的,并且是在前两者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所以说,它们是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

关于这三大基础的教育,有时会遇到一些干扰。例如: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系统的界面越来越“友好”,一方面,这给人们对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容易使人忽视“掌握计算机技术”对不同人的不同含义,从而导致了“实用主义”教育观点和浮躁情绪占有一定市场的。一些学生和教师误认为掌握计算机技术就是“会用”计算机,会上网,会将计算机联入网络,会写主页,会装计算机……等等。他们认为学一些基础理论知识是枯燥的、无意义的。甚至有人认为大学物理这一重要理工科基础对计算机专业无用的。实际上,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今天流行的系统可能在几年后,甚至在学生毕业时就被新的系统所取代,如果我们将精力大量地投入到这些流行系统的具体使用上,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已经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了。面对这种现象,专家告诫我们,与职业教育不同,学科教育不应该包括特定产品的训练。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重要的不仅仅使学生知道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所以然,通过对所以然的掌握,使他们更“理性”,创新能力更强。

三、充分认识知识的载体属性,积极发挥其载体作用

在三大基础中,基础理论的教育相对较容易一些,而其它两大基础的教育则难以从理论到理论地通过“说教”来实现。为此,摆正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充分认识知识的载体属性,并且积极地发挥其载体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介绍和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将学科最基本的方法和方法学、问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等传授给学生,加大对学生进行学科特需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方法的培养力度,强化对学生进行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掌握、设计、实现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对教育的理性成分的强化。所有这些能力的获得,并不是简单的一两门课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逐步深化的、有目的、下意识的修养过程。

然而,强化对知识的载体属性的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为此,需要将知识型教学改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对知识发现过程的模拟,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感受知识的创新过程,感受到大师们的理性思维,以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从中吸取更丰富的营养。这就是说,在选择了适当的载体后,一方面要求教师下功夫探求课程更深层次的内容,做到真正地驾驭这些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在学习具体知识的同时,更要努力去学习相关的方法,决不可以浅尝则止。

例如:计算机学科特需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方法的培养,主要可以利用以数学分析、离散数学、形式语言为代表的一套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构成的梯级训练系统来完成。图1是这个梯级训练系统的示意图。

中学数学数学分析离散数学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

具体.静止变量.运动离散.抽象形式.模型

(基本运算系统) (计算系统)

运算范围实数抽象集合

特征孤立、单一的计算一般、形式化的计算

图1 “计算机思维”梯级训练系统及其过程

通过这一系统的教育,可以看出,考虑的运算对象从具体、静止的变成了形式和模型化的,计算则从孤立、单一的变成了一般的、形式化的。后者正是计算机系统所追求的。考虑的对象的不同,所需要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就不同,正是在这种不断升华的过程中,逐渐地培养出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逻辑思维方法的掌握。在形式语言之后,可以开设算法理论、形式语义、高等逻辑等方面的课程,通过在计算的更高层面上探讨更深入的问题来深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逻辑思维方法的掌握。

要强化对知识的载体属性的利用,必须根据学科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知识构成课程体系。一般来讲,选择知识载体要注意科学性、学科性、适用性等三个方面。

四、 强化品牌意识,努力培养优秀人才

教育还应该建立培养优秀人才的强烈意识,通过积极地推行品牌人才培养战略来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功能。

事实上,毕业生就是一个学校的产品。与工厂要打造各自的品牌产品一样,学校在人才市场中也必须建立起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品牌人才。这就是所谓的品牌人才培养战略。

品牌人才培养战略包括教育思想观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管理体系、教育方法、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等。学校推行品牌人才培养战略的具体内容可以是不同的,品牌的特征也可以是不同的。推行品牌人才培养战略,决不是仅仅强调几个优秀学生的培养,而是希望在这种思想的带动下,至少从“榜样的力量”、“潜能的挖掘”等方面达到整体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之目的。此外,以下几部分是应该注意的:

意识与信心:与建立创新意识的必要性相同,首先也要在教师和学生中树立品牌人才的意识,只有有了这个意识,建立起做/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信念,才能为之奋斗。前面已经提到,有意识的行为和无意识的行为是不同的,而且将会取得大不相同的结果。从而推行品牌人才培养战略,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当然,要想成功,还需要有信心。

特征与定位: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专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并确定自己的品牌人才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应能反映出学校、学科专业的教学和人才特色,表现出自己坚持的教育观念,甚至可以表现出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社会定位。显然,研究型大学和非研究型大学应该是有区别的。

教:为了培养出自己的品牌人才,应该执行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是重基础,还是重应用技术;是研究型,还是应用开发型;是学术型,还是工程型。可以根据这些来定义自己的教学重心。另外,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达到为了“不教”而教的境界。比如说,要求教师给出相应的课程教学设计,掌握自己所授的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推行研究型教学等。

学:就学生方而言,也要根据自己的基础,学校的特点和条件,尽可能多地培养自己的学科能力。最基本的要求是在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学本质、学方法、学思维。最高的境界是为“不学”而学,也就是为研究、创新而学。

管:在管理方面,一定要执行高标准、严要求。实际上对多数人来说,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惰性,如果能加强规范化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就会使更多的人成长为“品牌人才”。各行各业都一样,管理是可以出效益,出质量的。同样,管理的松散和落后,是可以让品牌丢失的。

此外,由于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的氛围、科学的教育体系、先进的课程体系、梯级人才系统的利用、“环境”的建立、学生/教师评价标准的合理化等等问题,都是推行品牌人才战略的相关内容。

总之,强化“意识”,多一些“理性”,多挖掘一些内涵,少一些生搬硬套,充分地发挥各方面的潜能,一定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来。

参考文献:

[1] 博伊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 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2002年7月

[2] 钱德沛曾明. 网络时代的中国计算机教育,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3] 本书编委会.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一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4] 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10月

[5]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6] Tony Greening. 麦中凡等译. 21世纪计算机学科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7] 黄金愈. 素质教育在美国.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作者:蒋宗礼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本科组组长

全国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张晓霞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副研究员

邮编:100022

电话:67392508(O)67391064(H)

Email:jiangzl@https://www.doczj.com/doc/b18378452.html,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 什么是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 创新意识的特征 ①新颖性。创新意识或是为了满足新的社会需求,或是用新的方式更好的地满足原来的社会需求,创新意识是求新意识。 ②社会历史性。创新意识是以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需要为出发点的,而这种需要很大程度上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在阶级社会里,创新意识受阶级性和道德观影响制约。人们的创新意识激起的创造活动和产生的创造成果,应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创新意识必须考虑社会效果。 ③个体差异性。人们的创新意识和他们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兴趣爱好、情感志趣等相应,它们对创新起重大推进作用。而这些方面,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创新意识既要考察社会背景,又要考察其文化素养和志趣动机。

创新意识的构成 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 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因素,他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持进行创造性活动。 创造兴趣能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是促使人们积极控求新奇事物的种心理倾向。 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有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使创造成功。 创造意志是在创造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心理因素,创造意志具有目的性、顽强性和自制性。 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不同,创新意识是引起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创新意识是创造人才所必需具备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造人才的起点只有注意从小培养创新意识,才能为成长为创造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部门应以此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才有希望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强国。 创新意识的作用 第一,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在今天,创新能力实际就是国家、民族发展能力的代名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能

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课题

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 《平阳少艺校教导处》作者:陈碎林 一、课题的提出 创新教育一直以来受到教育界有关人士的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已成为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第三次全教人开幕式上,江总书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把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使命,任务交给了教育。在这之前,江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江总书记在讲话中还直截了当地要求我们必须改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呆板的教学制度。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为重点。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创新,在于创造性的劳动。大家知道,我国的学生在校文化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非常强,无论在国内或是国际的各项比赛中,成绩都非常出色,同样一类题目,中国学生已经做过成百上千道了,而外国学生才只知道一些皮毛。但著名美籍华人学者杨振宁博士在比较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不同之时,也曾发现中国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这种现象在我们温州地区的学生中,也常有发现,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对于我们小学常识课上的手工制作,科技制作小组等等活动中,如果老师没有讲到的,学生不知如何入手,主动学习,实践的能力不强,产生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学校的教育往往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针对实际,在校领导的关心下,组成课题组,集中了我校的精兵强将,对其做更进一步的探索。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认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前提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问题。因此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并使之不断完善,所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的探索,必然会有力地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其次,以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探索,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着重要影响。美国科学家认为,有着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型的人才的新发现、新发现、新成果,对整个美国的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泰勒( C?W?Taylor)提出,创造的劳动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的潜在的创造性(creatirity),那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可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培养具有21世纪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对我们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存着重大的意义。 最后,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性的人才也是我们素质教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必背知识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必背知识 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辨证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特征: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辨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意义: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A 尊重书本知识,但不迷信;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 B 尊重权威,但不迷信;名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C 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原因)理论依据: 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 (1)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2)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 (3)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亡和灭亡。 ●内涵: ①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②辩证法对每一种既存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

新的。 本质: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知识拓展】任何事物都存在着肯定与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进其灭亡的方面。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维持其原有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旧事物变成了新事物。 2.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关系: 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①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②要创新就必须要有批判和发展 3.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的方法论要求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破旧) (2)注意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立新) 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依靠科技创新) 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依靠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⑴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⑵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依靠实践创新)(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 ①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 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4、创新的意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谁在创新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而时代需要发展,需要进步。这些都需要科学和技术的支持。这时候,创新的分量显得尤其重要。大学生,作为创新洪流中的中流砥柱,学会开发并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是很重要的。 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在今天,创新能力实际就是国家、民族发展能力的代名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能力大小的最客观和最重要的标志。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被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其实开头提到的内容可能误导了大家的思维。所谓创新意识,并不一定是指要在科学上发明创造。它包括包括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心理。创新动机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他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持进行创造性活动。创新兴趣能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是促使人们积极控求新奇事物的种心理倾向。创新心理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有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使创新成功。 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先确定动机。科学上来讲,创新动机是指创新主体对某种创新目标的渴求或欲望。创新活动的动机是创新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创新活动的动机是指推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力量.它是个体去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活动动力;它是引起和维系人的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某一目的的愿望或惫念。动机是人活动的推动者,体现着所需要的客观事物对人的活动的激励作用。创新活动的动机不同于普通的行为动机,它必须是最强烈、最不可动摇的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行为动机,才能确保创新活动的成功。首先,动机具有唤起创新活动的始动功能。恩格斯曾经说过:“就个人来说,他的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可见创新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对创新活动起发动作用.为了使动机在实际上有始动功能,必须有达到一定目标的动机诱因,它是更为具体明确的,可直接接触并感到它的存在的一种诱导式动机。山西樱山县骨髓炎医院院长杨文水,面对来自全国各地12万封骨翻炎患者的求治信,强烈的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责任感激发他创立了不截肢骨髓炎治疗方法,使5000多名患者免去了截肢的痛苦。这说明,明确的、崇高的、强烈的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其次,强烈的创新动机引导创新活动达到目标。思维创新的动机一旦引起创新行为,就能使创新活动具有稳定而完整的内容,使人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使思维变得敏捷,能够持久而顽强地进行创造活动。许多科研工作者,他们为了完成创新成果,经常会没日没夜地工作,特别是地质工作者.他们为了找到新的矿藏,经常风餐露宿,就是那种强烈的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的动机,为科学事业牺牲自己一切的动机支持着他们.。还有,动机对思维创新活动有强化功能。一个人对成功和失败的体验影响着他的活动志向。若一次创新活动成功,就可以使新的创新行为不断出现,这就是强化。相反.创新的失败,新的创新活动可能不再出现,这就是负强化。所以,动机对人的创新行为起着以正负强化形式出现的调节控制作用。所以我们要努力调解这种强化功能,像爱迪生一样,千百次努力永不放弃。 基于动机对创新活动的作用,我们意识到培养和激发思维创新动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应考虑培养和激发思维创新的动机。求知是促进人进行创新活动的重要动机。求知欲是一种认识需要,这种需要促使人们去探索,而探索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缺乏论据的怀疑,对未曾预料到的现象出现的惊奇;对尚不理解的问题的追求,都是强烈求知欲的表现。而为了满足自己强烈的求知欲,会有意无意地促使人们去进行创新活动。还有,价值观决定其行为的方向,而抱负水准则决定其创新思维活动达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使学生成为适合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作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种教学实践来实现: 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并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展开。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撑起整个地球”。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支点呢?要以学生的发展为 出发点,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和热情。教师以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在课堂中引导、鼓励,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学习的探索者,给他们提供表现思考、探索、创造的机会和舞台,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让他们享受自己思考的成果,让课堂充满生机二是让阅读自学和讨论成为创新意识及水平培养的有效途径,拓宽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自学,自己先找问题,自己先解决。这个过程正是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过程。有人对学生之间的相互研讨学习有这样形象的说法:“两个人交换一个苹果,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思想,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研讨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带着疑问展开讨论。

三是以开放性教学及现代教学手段为依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意识。当前开放的社会需要的是开放型、创新型的人才,课堂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实践广泛相结合,注重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相关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与体验,增强学生的应用水平及动手实践水平,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水平的培养注入活力。 此外,还可通过声、光、电等有效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分析、去加工信息实现自主学习与发展,使学生将原先很难或无法得到的直接经验,通过媒体作用而取得替代的感性经验,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的特点文/林祖荣《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试验本)于1996年审查通过,1997年开始在江西省、山西省、天津市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力量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大纲进行了修改,并于2000年春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以下简称修订本)。同时,教育部决定,从2000年秋季开始,试验范围由原来的两省一市扩展到九省一市(黑龙江、辽宁、天津、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河南、青海)。此次修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根据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课程改革的方向。大纲修订本从多方面体现了这一特点。大纲修订本在“课程目的”和“课程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如在课程目的中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要“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目标中进一步强调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要“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进行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要“初步形成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习惯,能运用所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这些表述都是试验本中没有或者是不够明确的。大纲修订本在知识要求方面,还将试验本要求“知道生物学基础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改为“了解并关注生物学基础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这里尽管只改了几个字,但体现了观念上的区别。“知道”只是对已有的知晓,“了解并关注”则不仅是知晓,还要形成一种习惯,带有发展性的要求。[!--empirenews.page--] 课程目的和课程目标是学科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大纲修订本的这些要求,既统领大纲,也为教材的编写以及学科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和要求。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上,大纲修订本在必修和选修中都安排了“研究性课题”,这是试验本中没有的,也是以往任何版本的大纲所没有的。大纲明确指出,“这些课题要求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有些课题需要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完成”。要求“教师要在课题研究活动中着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尤其要鼓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纲修订本安排的研究性课题在必修本中有:“调查近期报刊杂志等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并做交流报告”“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收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在班级内交流”等5项。在选修中有:“收集有关生物工程产业发展的信息,并做交流报告”“调查生物工程制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并写出调查报告”“收集有关生态农业的信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设计一个农业生态系统”“通过调查,对一个社区的生态系统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等4项。研究性课题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需要教与学传统方式的改变,需要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结论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与科学研究、掌握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的。[!--empirenews.page--] 在教学内容中,大纲还增加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物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和发明的内容,如必修本中的“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等。这些内容的增加,有利于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认识的模式,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二是反映当代生物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方面的内容,如选修本中的“生物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现代免疫学的应用”“人类基因组研究”等。在这些成就中,可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从优化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等方面,明确阐述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欲望和能力。 关键词:创新实践兴趣能力 实践磨炼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发展个性、锻炼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设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成为“学历+素质+技能”的“适应型”人才。而创新是一个名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身为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祖国发展前进的使命,更应不断培养自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创新与实践在我们身边是什么样的? 本学期的13周-16周我们对本校以及外校进行了一次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调查,发放问卷以及与同学的深入交流,更多的了解了我们对创新和实践的理解和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在创造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知行反差 1、对创新的认知已相对充分。现代的大学生都认为创新和实践活动非常重要。同意“创新和实践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本研究中,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课外实践,也对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知。这表明当代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在大学生努力创新是有意义的事,创新能力已成为每个大学生参与明天竞争的资本。他们都认为大学的学习成绩不代表什么。约80%的同学认为大学更多的是学习能力。普遍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满意。因此,在校学生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认识现状相对令人满意。 2、在创新的“知、行”上反差明显。上文说到在校学生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认识现状相对令人满意。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贯彻实施上做的尚不尽如人意。我们在调查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性活动的实践情况时发现:表示没有参加过有关创新实践的活动的学生占90%,正在进行中的7%。从此结果中可以看出,90%以上的学生都对科技竞赛缺乏参与。因此可以看出,从不参加的学生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中寨小学:马燕君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适时有效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自悟、自得,从而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谐发展。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和解题策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索→猜测→检验→探索→猜测→检验→……其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鼓励“猜测”和“探索”,可以说是“新课标”中的灵魂”。“新课标” 虽然仅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中提到“重视学生检验的习惯”,但我认为,作为数学检验习惯和数学检验能力的培养,理应贯穿数学教学内容的全部,理应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而且如果把探索、猜测和检验有机结合起来,将构成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解题策略。这种解题策略可公式化为:探索→猜测→检验→探索→猜测→检验→……,这种解题策略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解题策略中的“猜测”当然不是毫无依据的瞎猜,而是在探索(至少是初步探索)基础上有一定根据的猜测。既然是猜测,就不一定正确,就有必要进行检验。通过检验,又必然出现两种可能:猜测正确和猜测有误。如果猜测正确(经得起检验),则问题获得解决;倘若猜测有误,就应分析探索猜错的原因,探索改善的途径,并进一步作出新的较为合理的猜测。对新的猜测当然又必须进行新的检验,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求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就是“探索→猜测→检验→探索→猜测→检验→……”的解题策略。 试看下面的例子: 一个笼子里有鸡兔两物,数一数有28个头,有100个足,问鸡兔各几只?这种“鸡兔同笼”的问题,一般都是用“假设法”求解的,但“假设法”的思路(逻辑思维)难以被一般的小学生理解,如果我们运用“探索→猜测→检验→探索→猜测→检验→……”这一解题策略。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小学低年级学生也能理解和掌握的下列解答。 探索:因为100÷4=25,所以0<兔的只数<25。 猜测:取0~25的中间数13作为兔的只数,则鸡的只数为28-13=15(只) 检验1:总足数=4×13+2×15=82 探索:因为82<100,所以13<兔只数<25。 猜测2:取13~25的中间数19作为兔只数,则鸡的只数为28-19=9(只) 检验2:总足数=4×19+2×9=94。 探索:因为94<100,所以19<兔只数<25。 猜测3:取19~25的中间数22作为兔的只数,则鸡的只数为28-22=6(只) 检验3:总足数=4×22+2×6=100,正好符合题意。 所以笼中有兔22只,有鸡6只。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与大学生发展自我的关系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与大学生发展自我的关系 所谓创新,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利用已有的条件、知识和技能对原有事物加以改进革新,改变事物发展的方法、途径、环境、元素乃至创造出新的事物。而实践则是人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狭义上来讲则是人改造自然和社会和处理问题的行为,所谓实践能力就是人利用知识和技能改造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实践能力则是人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上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能力。此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实践能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推动创新精神的实现与发展;创新精神是实践能力进步与发展的加速器,加速人实践能力的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是当代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高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接班人的重任,在近几年都重视起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大学人才培养还有以下重要影响: 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我发展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大学生在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此二者有助于学生将平时课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拥有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实践能力有助于一个大学生更好地在校园里发展自我。 1、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将课堂学习与应用实践结合在一起。现如今学校里的大学生基本上全部都是九零后。与80后学生相比他们的特点十分鲜明:既有个性鲜明化发展,敢于担当,对于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人际交往网络化等时代特色,同时也有自私、心理脆弱,挫折承受能力差等缺点。对于90后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对自己的学习没有明确的规划。但对于一些优秀的同学来说他们平时在上课时将老师倾囊相授的理论加以吸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就是创新精神给学生的影响。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再通过实践进行知识巩固,并通过实践结果反过来促进自己对理论认识的深刻性和具体性的了解。 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促进大学生健康生活,拓展人际关系。90后学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高,他们不再以成绩的高低来评判人,更注重能力的发展。在富有创新精神的同学来看,一个学校的学习并不是死板地按照学校的规定在寝室、课堂、食堂“三点一线”的乏味生活中进行。他们会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在其中加入许多自己喜欢的元素来丰富自己的学校生活,使之更加精彩。而富有实践能力的学生则能更有条理的将自己的生活规划的更加合理,并将之在付诸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因此,富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总是可以比其他学生更合理的规划自己在学习、生活、运动、情感上的时间,从而调理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这样的学生在90后学生看来是富有人格魅力的。首先他们的生活多彩又不乏合理规划,这样的生活会吸引其他同学的羡慕进而进行模仿;第二,富有创新精神的同学往往好奇心强,在面对人家交往时常常会主动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数学素质教育与教学环境、教法思想密切相关。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面对21世纪的接班人,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们不断思索和探讨的问题。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离不开教学环境、教法思想的更新变革。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诱发创新欲望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意味着创新不是那些社会精英的专利,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创造。只要有创造的意识、创造的行动,就会取得创造的成果。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帅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作为班级“特殊”的一员参加学生的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坚持每一个正常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造性的成绩。这就体现了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坚信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教师通过自己艺术化的服务,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真诚、接受、理解的气氛,创造一种心灵放松、自主学习氛围,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从而建立起能培养和鼓励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二、教学方法科学化,创设创新条件 1 鼓励质疑问难。让学生会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永远是·种对未知的探求、创造的过程。质疑问难是创造的种子。“疑”是经过深入思考,主动探究才能产生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生发新见解,这是激发创新的重要条件。尤其要鼓励学生不满足已有的结论,不相信唯一正确的解释,不迷信权威的仲裁,不屈服于外在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见,善于在不疑之处质疑,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如: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在学完用面积单位去测量物体的大小后,有的学生提出,用面积单位去测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宜昌市杨岔路小学张敏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又进一步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于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机会创新和实践。

语文教师要从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的高度来更新教学观念,变“以教定学”的“主导型教育”模式为“以学定教”的“主体型教育”模式。真正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和时间去创新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二.教师要经常向学生讲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使学生乐于创新和实践,从而变为一种自觉行为。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改变在语文学习中对教师的依赖性,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动去创新和实践,进而达到语文教学“自读自悟,自主求知,不教而会”这一最高境界。 三.语文教师自己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要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给学生作创新的表率,让学生有学习的榜样。试想,一个因循守旧、思想保守、墨守成规的教师又怎能培养出一批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呢? 四.重视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自学能力的培

[在展现思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在展现思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培养创新意 识 [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思维活动能力,并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速发展这些思维能力,是 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中,不仅应该充分揭示思维过程,而且要注重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架桥铺路。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过程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展现数学思维过程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因为数学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接收、储存和应用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训练和发展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在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的“授”与“受”,就是思维的展现过程。因此,通过展现思维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课标下数学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 一、在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中,概念的形成,是经过前人长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成果。由于这些数学的成果最终是以逻辑推理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导致人们看不到他被发现、创造的艰难历程,也看不到为了获得这些成果而使用的非逻辑思维。在课堂上,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对直接给出的概念作一些解释后,就立即进入运用概念的解题阶段。这种回避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学生对问题的感知而失去整体领悟的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对问题一知半解。这是因为,概念的形成实质上是一种思维过程,即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显得至关重要。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时,笔者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从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将一个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可以得一个什么图形。”学生通过实践,明确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然后,又要求学生观察,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长方形的长和宽或正方形的边长各相当于圆柱体的什么。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公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过程后,笔者出示下题: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边长为12.56厘米的正方形,这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与实践水平的培养 我们教师观点不更新或更新的不彻底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应该让这种水平的培养根植于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 (一)以学生为主,以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应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先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实际中有些做法却和这种想法存有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中往往存有着这样两种现象: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虚假的主体性或肤浅的主体性。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主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自主、合作、主动、互动。 比如在教学《梯形的理解》,教师首先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观察后自己概括梯形的定义,学生因为思维不严密,这样概括: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梯形。显然,这个定义不准确,教师不急于肯定或否定:“其他同学,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观察后修改: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个定义仍然不严密,教师这时巧妙引导,发挥了主导作用,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图形是不是梯形,为什么?”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最终得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一方面弄清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区别,同时又明确了梯形定义中的两个重要知识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和四边形)为判定梯形做好了铺垫。 显然这个环节的设计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这种主体性的发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在这种前提下,要想培养学生创新水平和实践水平,还应该采取一些具体的策略。 (二)创新水平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1、“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可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问题需要的却是创造的想象力。所以,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同时也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性

浅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性 浅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的一个大问题。新时期,大学生要想赢得市场,就必须要有创新意识。本文针对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着重阐述了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现代就业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一、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认识和理解 当代国际知识管理专家艾隶顿对创新的定义是:创新是“新思想行动”,首先是能产生新思想。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的原理和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它要使学生在系统、牢固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各自的创新能力,并把这一能力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其想法的科学性和现实性。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曾表示,实践能力培养是目前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们今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因为即使有了好的想法和点子,如果不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其功能,就无法判定它的正确率和有效性。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创新符合人的自然发展规律,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追求真理精神的体现,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更是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由于我国现存教育体制的弊端,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一部分习惯于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早已变得懒惰僵化,考前死记硬背,考后所有淡忘的过程。除了上课,他们很多时间在网吧的电脑前虚度,长时间的电脑游戏,网络聊天和视频观看,使他们学习的思维反应能力更加迟钝,兴趣也缺乏。作业不是摘抄网上,就是其他同学的,没有消化吸收的空间和时间。他们懒于思考,疏于总结经验教训,只要通过考试就万事大吉。创新意识淡薄,更不用说实践能力了,因而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成为各大高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_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于培养他们会用并习惯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面对一切的意识和习惯,培养一种遇到新问题、新困难是知难而上,敢于面对和迎接挑战的勇气、精神和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创新”是有中求新求异。这里的新就是指新意,可以是与别人不一样的,突出与众不同。“创”即通过旧的知识,新的结合,获得新的结果的过程,“创新”的结果可以是一种新观点,新的思想、新的构思,新的思维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于培养他们会用并习惯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面对一切的意识和习惯,培养一种遇到新问题、新困难是知难而上,敢于面对和迎接挑战的勇气、精神和信心。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1 以学生为主,以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有机协调的系统,重教轻学,课堂教学中缺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之,重学轻教,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或轻视教师的主导性,也不可能有好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才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中,不仅考虑到教师怎样教,而且考虑到学生怎样学。使教学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特别是能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不回避问题,随时根据学生学的情况调整教学,加强提问的启发性,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力求服务与指导相结合。真正做到北师大的周玉仁教授所提倡的: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 2 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2.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创新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于转变。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作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灵感、数感和情感;要善于帮助学生观察世界、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要善于培养他们求异求真的习惯和自信心。教师还要具有多元化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认知结构,要具有创新教育的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如科学设计教学活动、整合信息、组织指导的能力等;要充分认识到只有改变过去那种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以平等、宽容、鼓励的态度对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_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开题报告 [日期:2004-04-08] 来源:崇川区教研室虹桥小学作者: [字体:大中小]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要在各科教学中精心设计,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意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极大妨碍了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质疑。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生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无论是创新还是动手操作都是现有教育中忽视了的或者说不太重视的两个方面。教育在“三个面向”,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创新离不开动手操作,另一方面动手操作中也会滋生出创新的成份。数学课堂应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人格的发展。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探索其规律为同类研究实践与理论依据。其意义是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促进教师自身创新能力,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理论依据和课题的界定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只有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才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给予高度重视;才会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21世纪要求的人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的:“人们对讨当今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能够激发和调动的创造力的潜力。”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思维的培养。 德国心理学家思斯特·卡尔西在《人论》一书中论证了这样一个命题:“人性本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无限的创造性活动。”我们所有的人都具有惊人的创造力,所以,我们的教育就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人类已经形成的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他们去发现新的知识。按社会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教育的过程,就是使人逐渐以生物实体转化为社会实体的过程,也就是逐渐使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只有通过创造教育,才能使人由一定水平的社会实体转化为更高水平的社会实体,使人走向自我的完善。 创造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宗旨的教育。创造和创新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现在所提的创造教育或创新教育,创新能力或创造能力,可以视为同义语。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良好思维品质,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数学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有两个显著标志:其一,思维产物是新颖的,有价值的;其二,思维过程也是新颖的。对学生来说,尽管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发现或许是人们久已熟知的,所创造的产物并无社会价值,但对其自身来说,也许是某种新东西的发现或发明,对其智力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是有价值的,其思维过过程是创造性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9—22岁的学生正是处于创造性思维的最佳培养期,初中生正好处于这个年龄段,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求异,质疑探索,让学生成为科学知识的“再发现者”;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完整过程,形成较完整的创造性思维结构,能创造性地解决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三.实验与研究的原则 1.普遍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普遍性。 2.层次性原则,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3.差异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 4.基础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承。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深厚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 5.活动性原则,即要注重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调查研究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结果,要在学生活动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6.激励性原则,即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孩子的创新往往源于兴趣、爱好,源于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因此,教育者要支持孩子的求新、求异、质疑和问难,鼓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诱导和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培养的研究。 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人为本,实践创新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 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五.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解决如何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创造思维能力培养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探究其规律为同类研究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通过研究提高学生创造力,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促进教师自身创新能力,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的规律和方法2.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完善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培养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3.探索各种途径,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去创造,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4.探讨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教师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思维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5.在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探索“问题解决”的非常规解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总结出一套适合创新教育,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创世纪人才的教学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有关资料,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新形势的要求为方向,探索评价培养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科学方法,迅速摸清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2、行动研究法:尝试用多种手段探索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3、经验总结法:总结在实验中的成功经验,吸取教训,并在研究中收集资料便于今后总结解题。 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总结经验,逐步扩展,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八.研究措施 1,实验前评估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 2,在每周两节教研活动时抽出时间进行研究,每次一位教师进行专题发言。 3,利用每位教师定期举行的研讨课,进行交流探讨。 4,实验后进行全阶段的效果测评与成果总结。 九.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课题负责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研究专长,为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在小学数学教研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经验。 参与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均为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多数成员在省、市、区获得优课一等奖,撰写论文在全国、省、市、区发表,他们积极进取,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是一个结构合理,具有较为先进教学理念的良好科研集体。 课题组成员来自全区8所学校,随着实验的展开,还将扩展到全区更多小学,这将为课题材研究提供广阔的空间。 十.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1年1月—2001年10月 收集有关理论资料。 成立课题研究组,论证课题可行性,提出具体的研究方法。学习有关理论,为实验提供依据和指导,制定研究计划。 2、实验阶段:2001年11月—2003年9月 实验点展开实验,对教学模式进行尝试。 参与课堂教学试验的教师每学期举行研讨课。 课题组进行综合研讨和评价,以点带面,扩展全区多所学校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及时反馈信息和调控进程,收集积累资料,学年末作阶段性总结。 3、总结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9月 学生典型总结,课题目标与效果全面总结,课题组根据以上的总结和分析材料,写出综合性的实验报告,汇编实践与体会论文集及案例集等,进行结题评审。 十一.课题组成员名单 课题负责人:李济元王涤张桂明袁爱均 子课题负责人:张华陈建芳杨谷萍陈洁淳成海滨陆建霞祁志华周淼顾娟葛美娟 开题论证 该课题针对小学数学传统教学忽视知识发生过程,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弱和创新意识淡薄的弊端,着重探索适和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性和重大的实际意义。开课报告对课题的认识,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措施,研究的步骤等都作出了比较细致规范的阐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建议课题组进一部加强学习,突出重点。在实施中研究内容及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开题报告 鹤峰县实验小学于2007年9月向湖北省教研室申报立项,承担湖北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课题研究活动。11月获得正式立项。 该项研究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的精神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目的的教研活动。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课题的理论支撑 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课堂“有效学习”的内涵 (1)课堂有效学习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学习而言的。 (2)“有效课堂教学”就其内涵来说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它的外延涵盖有效的课前准备(解读课标、背景分析、资源整合,有效预案等)、有效的教学实施(即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正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的前提、生动而有趣的学习情境是有效课堂的关键、丰富而开放的课堂活动是有效课堂的主线、灵活而多样的作业练习是有效课堂的保证、课后的有效反思是有效课堂的助推剂。有效课堂教学应呈现精细的教学环节。“关注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在育人目标的大前提和课程标准的规范下,40分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