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指导(简答题、论述题)1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指导(简答题、论述题)1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指导(简答题、论述题)1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指导(简答题、论述题)1

三、简答题

1. 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

答:(1)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2. 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

答:(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和边缘学科;(2)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3)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4)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5)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3.简述行政环境的特点。

(1)复杂性;(2)约束性;(3)特殊性;(4)不稳定性。4.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其次,这种多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5.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

(1)组织成员的同一性程度;(2)团队精神;(3)对人的关心程度;(4)组织的一体化的程度;(5)风险承受程度;(6)民主程度;(7)报酬标准;(8)重视结果;(9)控制程度。

6.简述里格斯公共行政的三种模式及其主要特点。

里格斯将公共行政分为三种模式:一是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公共行政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的家长制,任人推亲,实行等级森严的世卿世禄制度;二是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在大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民主行政,官员一发任命,依法行政;三是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公共行政模式,它既有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也有工业社会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是两者混合体。

7.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

(1)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2)政府职能的强制性特点;(3)政府职能的系统性特点;(4)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5)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

8.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外部性问题;(2)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3)公共物品的提供;(4)无知和非理性;(5)不平等问题。

9. 政府干预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不能互相代替;(2)政府干预经济仅界定在弥补和防止市场失效的范围;(3)政府干预也必须讲究成本收益;(4)发展中国家政府一般对市场的干预比发达国家广泛得多,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10. 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①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②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③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的不足的职能;④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

11. 政府文化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意识形态职能;(2)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职能;(3)发展文学艺术和体育卫生职能;(4)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职能;(5)清除那些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且有害的文化产品的职能。

12.简述行政体制的特点。

(1)鲜明的政治性;(2)较强的稳定性;(3)严格的系统性;(4)相对的滞后性:(5)历史的继承性。

13.简述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体制的特点。

(1)中国地方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的执行机关。(2)各级地方政府由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3)

各省、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自治区有自治权,香港特别

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有高度自治权。(4)各级地方政

府必须接受上级和同级的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领导,执行党

的常委会和委员会所做的决定和制定的政策。政府的主要领

导成员是党的常委会成员。

14.行政区划体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政治原则;(2)尊重历史传统的原则;(3)有利于

发展的原则;(4)有效管理的原则;(5)民族自治原则。

15.简述完整制的优点和缺陷。

完整制的优点:(1)有利于一个公共组织或一个公共部门

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2)政令统一,权力集中。(3)

高度自主,有独立的决策权,有利于调动本地区或本部门的

积极性。(4)可以因地制宜地确定行政目标,制定政策,

反应灵活。

缺陷:(1)资源有限,不宜办大事;上级也不能进行统

筹安排;(2)高度自主,容易出现各自为政。(3)缺乏全

局观念,只顾局部利益。

16.简述分离制的优点和缺陷。

分离制的优点:(1)有利于整个公共行政系统的资源整合,

团结协作,统筹兼顾。(2)有利于整个公共行政系统的统

一领导和统一指挥。(3)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强调部门职

能。(4)有分有合,集中集权与分权的优点。缺陷:(1)

多元领导有可能造成下级无所适从。(2)人与事分离,不

利于对公务员的领导和使用。(3)难于协调,容易出现文

山会海。

17.简述层级制的优点和缺陷。

层级制的优点:(1)层级节制,一级管一级,权力关系清

楚,有利于领导和指挥。有利于提高效率。(2)责任明确,

有利于监督。(3)行政目标统一,有利于对公务员的绩效

考评。(4)有利于推行决策。

缺陷:(1)如果层级过多,信息传递缓慢或失真,造成

决策失误。(2)节制严格,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3)

容易出现家长制和依附性上下级关系。

18.简述机能制的优点和缺陷。

机能制的优点:(1)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2)

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3)分权管理,

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缺陷:(1)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对社会

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2)分工过细,

会造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

19.简述公共组织部门划分的标准。

一般按下列三种标准划分公共组织部门:(1)是按管理职

能和职能目标来划分行政部门。(2)是按地区划分行政部

门。(3)按公共行政管理的不同环节来划分公共行政管理

部门。

20.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组织性;(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

性;(5)志愿性。

21.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

面?

(1)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2)监督市场;(3)

中介作用;(4)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5)监督政府。

22.简述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1)补助;(2)减免税收;(3)委托公共事务;(4)法

律管制;(5)辅导监督。

23.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

(1)合法权力;(2)奖惩权力;(3)专业知识权,又称

为专家权;(4)归属权,又称关系的权力。

24.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种类。

(1)政治责任;(2)法律责任;(3)行政责任;(4)道

德责任。

25.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主要内容。

(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

关的决定;(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3)

负责制定公共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

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6)做好协调工作。

26.行政领导者素质主要有哪些方面构成?

(1)政治素质;(2)文化素质;(3)道德素质;(4)心

理素质;(5)身体素质。

27.简述人事行政的特点。

(1)法治化;(2)专业化;(3)职业化;(4)现代化。

28.人事行政专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1)国家公务员职业专业化;(2)人事行政理论专业化;

(3)人事行政机构专业化;(4)人事管理方法专业化。

29.简述人事行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德才兼备原则;(2)知人善任原则;(3)公平竞争

原则;(4)功绩原则;(5)依法管理原则。

30.人力资源主要具有哪些特征?

(1)人力资源的时效性;(2)人力资源的时代性;(3)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4)人力资源的再生性;(5)人力资

源的增值性。

31.简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团

结的重要保证。人事制度历来是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地位;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

条件;(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不断开发和培养公共

部门人力资源,是造就一支优秀公务员队伍的重要途径。

32.简述机关行政的特征。

(1)机关行政的事务性;(2)机关行政的综合性;(3)

机关行政的时效性。

33.简述机关行政的作用。

(1)发动作用;(2)枢纽作用;(3)保障作用;(4)效

率作用;(5)联系作用。

34.简述机关行政的主要内容。

(1)机关日常工作程序的管理;(2)会议管理;(3)公

文与档案管理;(4)行政经费管理;(5)机关总务后勤管

理。

35.简述行政决策的特点。

(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殊性;(2)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

(3)行政决策目的的非赢利性;(4)行政决策的合法性;

(5)行政决策地域效力的普遍性;(6)行政决策执行的强

制性。

36.简述行政决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科学预测原则;(2)信息原则;(3)可行性原则;

(4)满意原则;(5)成本效益原则;(6)公平与民主原

则;(7)法制原则;(8)实现公共利益的原则。

37.简述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包含的内容。

(1)领导决策系统;(2)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3)专

家咨询系统;(4)信息支持系统。

38.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2)确定决策目标;

(3)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决策

方案;(5)分析方案;(6)选择方案;(7)实施决策方

案,完善决策;(8)评估决策。

39.政府决策目标的产生有哪几种?

(1)立法机关确立的决策目标;(2)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

方针、路线和政策;(3)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机关下达的

具体决策目标;(4)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粗略

目标;(5)针对组织本身的发展所确定的决策目标。

40.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应把握哪些要点?

(1)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2)行政执

行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3)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

性质很强的活动,是务实性的、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它需要

通过一定的具体步骤或实际行动来落实政策。(4)行政执

行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5)行政执行活动还具有强制性。

41.简述行政执行的特点。

(1)综合性;(2)目的性;(3)具体性;(4)强制性;

(5)灵活性。

42.简述行政执行的原则。

(1)忠实决策的原则;(2)迅速有力的原则;(3)创新

灵活的原则;(4)计划安排的原则;(5)团结协作的原则。

43.简述改善行政沟通的途径。

(1)全面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2)明确沟通目的,建立

沟通的规章制度,使行政沟通规范化;(3)建立信息反馈

系统进行信息的核查和监督。

44.简述行政协调必须遵循的原则。

(1)依法协调的原则;(2)统筹兼顾,顾全大局的原则;

(3)求同存异,动态协调的原则;(4)公正合理,实事求

是的原则。

45.简述行政监督的特点。

(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2)监督对象的双重性八3)行

政监督内容的双向性;(4)行政监督主体的层次性;(5)

法律地位的独立性。

46.行政监督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监督主体依法行使监督权,不受其他机关、团体和个

人的干涉。(2)各监督主体实施监督活动所需的人员、经

费、技术手段和信息等不受任何监督对象的制约和影响。

47.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有哪几种类型?

(1)执政党的监督;(2)权力机关的监督;(3)行政机

关的监督;(4)司法机关的监督;(5)社会监督。

48.社会监督的有效性具有的两个前提是什么?

一是公共行政的透明度,即政务公开。二是社会监督必须与

国家权力体系的监督相结合。

49.法制监督具有哪些特征?

(1)法制监督是权力分配的均衡;(二)监督的对象是行

使行政权力的主体;(3)监督的范围具有广泛性;(4)监

督方式和手段具有多样性;(5)以权力制约权力。

50.简述权力机关监督的主要内容。

(1)政治监督;(2)法律监督;(3)工作监督。

51.简述舆论监督的特点。

(1)监督方式的公开化;(2)监督表达形式的直接性;(3)

监督效应的及时性;(4)监督效果具有社会效应。

52.公共财政具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政府是公共财政的分配主体;(2)公共财政分配的目

的,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3)公共财政具有强制性和补

偿性。

53.简述公共财政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1)将资源配置于无法按付费原则经由市场配置的公共部

门;(2)将资源配置于具有自然垄断倾向而不宜由市场配

置的非竞争性商品和行业;(3)将资源配置于具有高风险,

且预期收益不确定,但对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

业;(4)将资源配置于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私人部门无

力投资的基础产业和部门。

54.简述公共财政调节收人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1)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2)调节部门及产业

间的收入分配关系;(3)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55. 简述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1)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不同;(2)规范人们行为的范围

和程度不同;(3)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56. 简述法治行政的特点。

- 1 -

(1)职权法定;(3)法律保留;(3)法律优先;(4)依据法律;(5)职权与职责统一。

57. 简述行政立法的原则。

(1)以人民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重的原则;(2)依法立法原则;(3)民主立法原则;(4)科学立法原则。

58. 我国行政立法要求处处以人民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重的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1)人民权力至上;(2)人民政治参与;(3)个体权利为重点;(4)权利救济。

59.行政法规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1)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2)行政法规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制定;(3)行政法规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制定;(4)行政法规具有法的效力。

60.简述行政规章的基本特点。

(1)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是特定的行政机关,即有权制定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的机关;(2)行政规章的制定根据是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决定、命令的授权;(3)行政规章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制定;(4)行政规章具有法的属性。

61.简述行政方法的内容。

(1)基本手段;(2)行政程序;(3)技术方法。

62.行政方法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1)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保证;(2)科学的行政方法是政府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地开展行政工作的关键;(3)科学的行政方法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保证;(4)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5)科学行政方法是建设高效廉洁政府,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6)科学的行政方法可以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可以加强政府的合法性。

63.标杆瞄准的类型。

(1)内部标杆瞄准;(2)外部竞争对手标杆瞄准;(3)行业内标杆瞄准;(4)跨行业标杆瞄准;(5)内外部综合标杆瞄准。

64.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必要性。

(1)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降低公共行政的投人和成本,减少资源的消耗,实现公共利益;(2)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行政目标的达成度;(3)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公共组织的各种要素组合的科学合理程度;(4)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公共行政活动的社会效益的大小。65.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3)测定行政效率的社会效益标准;(4)测定行政效率的规范性标准。

66.简述传统的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

(1)行政费用测量法;(2)行政职能测量法;(3)标准比较法;(4)公共组织要素评分测量法。

67.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一般性指标包括哪些内容?

(1)经济指标;(2)效率指标;(3)公平指标;(4)效能指标。

68.我国正确地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2)平等原则;(3)公平分配的原则;(4)机会均等、能者优先的原则。//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及“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与此前的收入分配主要原则———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相比较,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在初次分配中也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69.简述行政改革的取向。(1)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2)以精简机构为取向;(3)

以调整组织结构为取向;(4)以调整权力关系为取向;(5)

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取向。

70.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对策,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进行广泛深入

的调查研究,占有第一手资料;(2)行政改革政策应该以

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为原则;(3)公众参与制定政策;

(4)制定政策一定要充分考虑和利用行政改革的一切有利

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时,也要充分研究不利条件,

充分估计这些不利条件在行政改革的过程中所起的负作用。

四、论述题(要点)

1.试论述公共行政的作用。

答:(1)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2)公共行政是执行

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3)公共行政是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4)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国社

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5)公共行政

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

要。

2.试述公共行政环境的作用。

(1)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2)公

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3)公共行政环境的发展

变化必然导致公共行政的发展变化;(4)公共行政对公共

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

3.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

(1)政府成本过高;(2)政府的低效率;(3)资源配置

的低效率;(4)寻租;(5)造成另一种不公平。

4.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

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正确处理政府

与市场之间的关系;(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4)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5)正确处理

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6)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的

关系。

5.你如何理解行政体制?

(1)经济体制决定并制约行政体制,行政体制也影响和制

约经济发展;(2)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是政

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3)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

权的划分和公共组织设置,以及对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

部门职权的配置;(4)科学技术推动行政体制的变革;(5)

文化对行政体制的重要价值作用。

6.试述行政体制的作用。

(1)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

(2)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大幅度地全面地促进社会发展,

提高国家的竞争力;(3)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造就大批的

优秀的国家各级各类公务员;(4)科学的行政体制是公共

行政民主化的保证;(5)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确保公民的

各种权利和生命与财产。

7.试述公共组织的特点。

(1)政治性;(2)社会性;(3)服务性;(4)权威性;

(5)法制性;(6)法制性。

8.试述公共组织的作用。

(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2)政

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3)

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4)政府是国民经

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

供者。

9.什么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试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的关系。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管理

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

数额。//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必须适当。一般来说,管理

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

相反,管理幅度越小观管理层次越多。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

次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决定的。如还

要看工作性质、人员素质、领导能力和技术手段等因素来决

定。

10.试述行政领导在公共行政中起的重要作用。

(1)行政领导是政治领导的贯彻执行;(2)行政领导是公

共行政协调统一的保证;(3)行政领导贯穿于公共行政的

全过程;(4)行政领导对行政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11.如何理解行政领导责任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

的?

首先,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即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

机关所处的法律地位和担任的行政领导职务,这是行政领导

者行使职权、履行责任的前提。其次,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

职权,即来自于行政职位的权力,它是行政职位所具有的一

种由法律规定的权力,是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的必要依据。

第三,行政领导者要履行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者在国家

行政机关中处于一定的职位,具有一定的职权,就要承担国

家所委托的一定工作任务,并对国家负有责任,这就是行政

领导者的行政领导责任。

12.试述行政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

(1)抽象思维与决断能力;(2)人际关系的能力;(3)

技术能力。

13.试分析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

心地位;(2)行政决策主导着公共行政管理的全过程;(3)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4)行政

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

14.试述行政执行的作用。

(1)行政执行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

(2)行政执行效果是检验、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途径;

(3)行政执行是实现公共行政职能的必要形式;(4)行政

执行是衡量公共组织及其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志。

15.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

面?

(1)行政指挥是保证行政执行活动协调一致的重要手

段;(2)行政指挥是高效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的根本保证;

(3)行政指挥是高质时地达成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

(4)行政指挥是保证各种行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必要条

件;(5)行政指挥是衡量行政领导者的政策水平和组织与

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

16.试述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2)法定权威原则;(3)果断有力

原则;(4)准确权变的原则;(5)合理授权原则。

17.试述行政沟通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行政沟通是实现行政决策化、民主化的重要基础;(2)

行政沟通是行政执行各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3)行

政沟通是行政检查和监督的重要依据;(4)行政沟通是所

有行政人员参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18.试述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

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

力、团结一致的目的;(2)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

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3)行政协

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

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

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

行;(4)行政协调有助于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

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

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

19.试述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行政监督。

(1)行政监督主体由三方面主体构成;(2)行政监督的内

容是指行政过程中的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的行为和与其相

关联的机制;(3)从形式特征方面。行政监督是一种“整

体性”的监督活动;(4)从价值特征方面。揭示行政监督

是一种“整体配置效益”和“效率与质量均衡性”的监督。

20.试分析行政监督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社会团

体和个人干涉的原则;(2)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

究的原则;(3)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

(4)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5)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

原则。

21.试述行政监督的作用。

(1)行政监督能有效地强化和改善公共行政,提高行政效

能,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建设;(2)行政监督是健全社会主

义法治,进一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有效

制度;(3)行政监督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

重要保障。

22.试述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

(1)提高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宗旨;(2)行政效率是

检查和衡量公共组织和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的一个

重要标准;(3)行政效率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23.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理解行政改革?

(1)行政改革是个政治过程;(2)行政改革的目的是为了

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

务;(3)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机构,重新配

置行政权力;(4)行政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

的关系。

24.你认为行政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行政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

展;(2)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3)行政

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高效、公

平、廉洁为目标;(4)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

障;(5)行政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

25.试述行政改革的阻力。

(1)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行政改革的成败;(2)政治因素

对行政改革的限制与制约;(3)在行政系统内部行政官僚

集团的反对;(4)传统的保守程度决定了行政改革的艰难

程度;(5)用人惟亲和家长制对行政改革的负面影响。

26.试述行政改革的动力。

(1)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的推动;(2)经济基础变革

的要求;(3)社会演变的要求;(4)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

(5)新思想、新价值的推动。

27.对于行政改革的对策,结合教材,谈谈你的看法?

(1)政治保障是进行行政改革的前提;(2)加强宣传,

制造行政改革舆论;(3)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政策;

(4)制定进行行政改革的法令和政策,使行政改革有法律

保证和强制力;(5)恰当地选择行政改革的突破点,恰当

地选择发动改革;(6)行政改革要尽快地取得效果,提高

行政效率和为公众服务的质量。

- 2 -

公共危机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题) 26 1、事故灾难预防工作的主要环节有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和()。 A、加强教育培训 B、遵循市场原则 C、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 D、加大资金投入 答案:C 2、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之内上报至国务院。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答案:A 正确答案:B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 A、基本原则 B、基本政策 C、基本思路 D、基本方针 答案:D 4、按照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特大事故一次死亡( )。 A、1-2人 B、3-9人 C、10-29人

D、30人以上 答案:C 5、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关键是做好()。 A、领导体制 B、组织体制 C、一案三制 D、信息体制 答案:C 6、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 A、分级管理 B、分类管理 C、分层管理 D、分群管理 答案:A 正确答案:B 7、 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 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答案:A 正确答案:D 8、 ()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A、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 B、突发事件的处理

C、突发事件的运行 D、突发事件的善后 答案:A 9、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的建设目标。 A、决策智能化 B、检查经常化 C、处理及时化 D、责任明确化 答案:A 10、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提一桶水来救火,大家就会冷静下来,跟着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大家同样会效仿,争先恐后地逃跑。这个行为就成为()。 A、紧急规范 B、模范作用 C、带头作用 D、群体作用 答案:C 正确答案:A 11、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可进行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这是指()。 A、权力优先性 B、紧急处置性 C、程序特殊性 D、社会配合性 答案:B 12、经济安全危机中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风险、财政风险和( )。 A、流动性风险 B、资金风险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指导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指导 期末复习指导手册中的练习题一定要认真做一做。期末复习以期末复习指导手册内内容为主,教材为辅。最后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综合练习部分参考答案 第一章 简答题 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通过哪两方面体现出来?P7第二段 答: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可通过美术和教育两方面体现出来。……使儿童的绘画失去儿童特有的天真、稚拙和淳朴。 论述题 2. 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定位?P16-22 每一点需要适当扩展 第二章 简答题 2. 改革开放后,中国学前美术教育开始注意到哪些方面的问题?P31 答:1. 这一阶段,一大批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对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 在美术教育中,既注意造型教学本身的体系和系统,也注意各科间的相互联系,及美术活动与各种其他活动联系、与整个教育的联系。 3. 在美术教育中,不仅注意幼儿美术知识经验的积累,技能技巧的联系,而且注意发挥幼儿的创造性、独立性、自主性,重视情感因素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美术教育对幼儿情感的培养。 4. 在美术教育中,不仅注意全班幼儿集体的美术活动,而且注意个别化的美术活动,重视个别儿童的兴趣、需要与个性的发展。 论述题 2. 谈谈当下幼儿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参考答案) 尽管少儿美术教育取得了空间的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少儿美术教育繁荣的后面,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误区?经济利益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美术教育的真正目是什么?当前美术教育的现状如何?中国的少儿美术教育该如何不断完善走向成熟? 什么是儿童美术教育 儿童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

毛概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其次,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最后,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的巨大勇气。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所以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2.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内在的辩证关系。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都是围绕实事求是的。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教训。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实现了平稳过渡,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至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4.怎样理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继续解放生产力? 答: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一旦形成则是相对稳定的。所以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展开,生产关系就会逐渐落后于生产力,这时就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和调整,解除对生产力的制约和束缚,实现解放生产力的目标。这是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其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油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改革,继续不断的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5.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互相协调和互相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为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哪三个转变? 答:(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020年公共行政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公共行政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3 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4 公共行政的民主性;5 公共行政的公平性;6 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2.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答: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和边缘性学科;2. 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 3. 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 4.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的广泛性; 5. 公共行政学是发展性。 3.简述行政环境的特点。答:1)复杂性;2)约束性;3)特殊性4)不稳定性。 4.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目答: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其次,这种我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5.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组织成员的同一性程度;2团队精神;3 对人的关心程度;4 组织的一体化的程度;5 风险承受程度;6 民主程度;7 报酬标准;8 重视结果;9 控制程度。) 6.简述里格斯公共行政的三种模式及其主要特点。答:里格斯将公共行政分为三种模式:一是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是主要特点是公共行政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的家长制,任人惟亲,实行等级森严的世卿世禄制度;二是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在

大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民主行政,官员一发任命,依法行政;三是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公共行政模式,它既有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也有工业社会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是两者混合体。 7.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2政府职能强制性特点;3 政府职能系统性特点;4 政府职能不可替代性的特点; 5 政府职能服务性特点。 8.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外部性问题;2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3 公共物品的提供4 无知和非理性;5 不平等问题。/ 9.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不能互相代替;2政府干预经济仅界定在弥补和防止市场失效的范围;3 政府干预也必须讲究成本收益;4 发展中国政府一般对市场的干预比发达国家广泛得多,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10.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不足的职能;2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4改善收入分配;5 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 11.简述政府文化职能的主要内容。意识形态职能;2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职能;3 发展文学艺术和体育卫生职能;4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职能;5 清除那些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且有害的文化产品的职能。 12.简述行政体制的特点。鲜明的政治性;2较强的稳定性;3 严格

《宪法学》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

电大法学专科《宪法学》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题库 电大法学专科《宪法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库 简答题题库 32.简述宪法实施的监督及其内容。 参考答案:宪法实施的监督是为了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而对一切违宪活动所进行的审查和纠正。(2分) 内容包括: (1)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2分) (2)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2分) (3)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2分) 33.简述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的主要依据。 参考答案: 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的主要依据有: (1)从历史因素看,实行单一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1分) (2)从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来看,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2分) (3)从我国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分布的情况来看,建立单一制的国家有利于民族的团结。(2分) (4)从我国资源分布的情况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来看,建立单一制的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2分) (5)根据我国尚未完全统一和少数民族多的特点,我国需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具有灵活性的单一制国家。(1分) 31.简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含义。 参考答案:

宪法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 (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3分) (2)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违反宪法的法律无效。(3分) (3)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2分) 32.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表现。参考答案: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表现是: (1)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级人大代表都是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的代表组成的。(3分)(2)从人民代表大会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统一体系。(3分) (3)从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划分是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则。(2分) 32。如何理解宪法规范的科学性?参考答案: 所谓宪法规范的科学性是指宪法的各项规定必须真实的反映现实的社会关系,使宪法具有严密的完整的科学体系。(2分)首先,取决于宪法在指导思想上的正确性;(2分) 其次,它要真实的反应并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使之规范化、条文化;(2分) 再次,还要求宪法必须概念清晰、含意严谨、明确界限分明、做到解释的排他性,避免使用时产生歧义。(2分) 33.简述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的主要依据。参考答案: (1)从历史因素看,实行单一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1分) (2)从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来看,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2分) (3)从我国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分布的情况来看,建立单一制的国家有利于民族的团结。(2分) (4)从我国资源分布的情况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来看,建立单一制的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2分)

毛概简答题及论述题答案

毛概简答题及论述题答案 欧阳学文 1.第一题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 ①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党带领人民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为了更好发挥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效能。两者一脉相承、有机统一。 ②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就是我国经济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既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制度安排、体制机制。

③治理能力则是我们运用这些制度和体制机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有了好的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 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四个现代化”后我们党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第二题如何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一、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1.新常态形成的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外部因素和内在条件互相作用的结果,是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变化过程。 ①外部因素影响: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受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拖累效应影响,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结构调整之中。

②内在条件变化: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转换是由内在条件决定的。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根本原因,是由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出现新变化所导致的。 2.新常态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①是速度变化。本质上说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将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低排放、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②是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层级低、产业素质低、产品档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的顽症和痼疾,也是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根源所在。③是动力转换。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动力之源。④是多重风险。 二、科学把握新常态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认识新常态,深刻领会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所贯穿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防止形而上学倾向。 2.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公共行政学论述题汇总

公共行政学论述题汇总 论述题: 1.简述公共行政的作用。 答:1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2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3公共行政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4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5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要。 简述公共行政环境的作用。 答:1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2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3公共行政环境的发展化必然导致公共行政的发展变化;4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 3.试析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 答:1政府成本过高;2政府的低效率;3资源配置的低效率;4寻租;5造成另一种不公平。 4.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答: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4正确处理政府坏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5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6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5.你如何理解行政体制? 答:1经济体制决定并制约行政体制,行政体制也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2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3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的划分和公共组织设置,以及对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4科学技术推动行政体制的变革;5文化对行政体制的重要价值作用。 6.简述行政体制的作用。 答:1)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2)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大幅度地全面地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3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造就大批的优秀的国家各级各类公务员;4科学的行政体制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保证;5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确保公民的各种权利和生命与财产。 7.试述公共组织的特点。 答;1政治性;2社会性;3服务性;4权威性;5法制性。 8.试述公共组织的作用。 答: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9.什么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试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答: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必须适当。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决定的。如还要看工作性质、人员素质、领导能力和技术手段等因素来决定。 10.试述行政领导在公共行政中起的重要作用。 答:1行政领导是政治领导的贯彻执行;2行政领导是公共行政协调统一的保证;3行政领导贯穿于公共行政的全过程;4行政领导对行政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11.如何理解行政领导责任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 答:首先,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即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法律地位和担任的行政领导职务,这是行政领导者行使职权、履行责任的前提。其次,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权,即来自于行政职位

公共危机管理简答题

1、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是什么 基本内涵:公共危机管理应是:政府或其他社会公共组织通过监测、预警、预防、预控、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保护公民的人生安全和财产,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全。 特征:1.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2. 公共危机的可预防性——通过监测危机管理对象,采取预防措施,可防止危机爆发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 3. 公共危机管理的外部环境是开放的、非竞争的。 4. 公共危机管理的处置具有应急性。 5. 公共危机管理依法行政,以强制力作为管理的基础。 6. 公共危机管理的对象和预测具有不确定性。 7. 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和预案具有不确定性。 8. 公共危机管理要受公众的监督和约束。 9. 公共危机管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10. 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国际性。 2、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的构成内容是什么 答:信息收集子系统、信息加工子系统、决策子系统、警报子系统、咨询子系统 3、公共危机控制处理的难点是什么 答:1.决策 2.人员配置3.物资调配4.协调沟通 4、公共危机的善后处理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1.恢复机构的正常运作2.资料记录与保存3.事故调查 4.清算损失 5.补偿损失6稳定人心 5、简述公共危机管理评价的目的。 答:1,确认危机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如何,以确认危机的实际损失程度 2,基于已经取得的危机信息,判断危机进一步恶化或扩散的概率有多大 3,确认危机可能带来的后遗症,其影响程度如何 4,确定利益相关者未来可能对企业做出何种反应,其变数如何。 6、公共危机管理者应树立哪些正确的危机管理理念 答:1,全局性的宏观决策理念2,科学决策理念3公开透明的决策理念4事前决策的理念 5效率至上的决策理念 6沟通交流的决策理念7 技术创新的决策理念 7、简述公共危机管理预案的作用。 答:1,能够增强危机决策的科学性2,能够增强应对危机决策的时效性 3,能够增强危机指挥的规范性4,能够增强危机指挥的权威性 8、公共危机控制处理的策略有哪些 答:1,危机中止策略2,危机隔离策略(1危害隔离2人员隔离) 3,危机消除策略4,危机利用策略 9、公共危机管理善后处理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公共危机后的安抚机制2,公共危机后的转变机制3,公共危机后的重建机制4,公共危机后的社会心态恢复机制5,公共危机后的社会调整机制 10、公共危机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答:1危机的经过调查2危机的危害调查3危机的原因调查

行政管理期末复习论述题

在本案例中,2004年7月,姚沟镇短时间内骤降暴雨,长江下游水位超过了警戒线,可能危及全镇人生命,全镇面临着严峻得防汛形势。为及时发现堤垸隐情,调度全镇防汛、排汛工作,确保全镇得财产、人生身安全,姚沟镇镇府将求全镇主要得党政负责人都安排在工作岗位上,也包括主管全镇财政得财政所所长程所长。而从2003年10月至今,按照上级制定得财政体制改革要求,镇财政所归县财政局管辖。7月防汛工作最繁重得时候,程所长接到县财政局通知,要求第二天参加全县各乡镇财政所所长会议,并强调会议很重要,不能请假。可第二天姚沟镇发现一处防汛险情,程所长获悉后边排除险情边请示镇长派人接替她组织排险工作,但镇长认为程所长最熟悉当地情况,要求她请假不参加会议,先把险情排除。但程所长给县财政局局长说明情况请假,局长不批。那么程所长该怎么做呢?这实际上就就是一个典型得条块冲突问题。那么我们就以此案例来分析下,条块冲突究竟该如何解决。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下条块冲突得定义。条:就是指有中央直属部委自上而下得一种指挥机制,例如在此案例中,上级县财政局与姚沟镇财政所就属于“条”;而“块”则指以地方行政当局统管得某一区域全部行政行为得一种描述,例如此案例中,镇长与程所长就属于“块”得关系。在地方条块结构中,主要有三种关系:省与地级市得条块关系,地级市与县市得条块关系,县市与乡镇得条块关系。本案例就属于最后一种类型。那么,条块冲突究竟就是怎么产生得呢?大体来瞧,除了就是因为行政性分权得局限性、一根针穿到底得历史传统与党政关系得不规范外,主要还由于我国政府管理系统中存在得“指责同构”所导致,即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级得政府在纵向职能与机构设置上高度统一。在这个案例当中原本镇财政所归镇政府管辖,03年根据上级制定得财政体制改革要求,镇财政所归县财政局管辖。我们可以瞧到在姚沟镇所属得条块关系中,垂直管理被加强了,条条内自上而下得统筹力度加强了,这样管理职能就出现了重复交叉,因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条块之间及上下级权限如何划分就难以理清,因此就容易出现条块冲突。可以说多重领导就是导致条块冲突得主要原因。 此案例中,从“条”来瞧,财政所所长归县财政局管辖,县财政局通知程所长必须去开会,程所长要遵从;另一方面,从“块”来瞧,镇财政所也要听从镇政府得指示,镇长要求她留下来组织排除险情,程所长也没有理由拒绝,并且防汛事务都带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一旦事态严重可能危及全镇人人身财产安全,一点疏漏都可能得不偿失,并且,程所长对当地情况最为熟悉,如果程所长来处理,更利于把握与事态得发展,更好得调度全镇得防汛工作,所以程所长就是处理防汛事务得最佳人选。所以我认为程所长应该留下来组织排除防汛工作,即使县财政局不让她请假。因为事有轻重缓急之分,与开会相比,防汛事务显然重要与紧急很多,姚沟镇就是非常需要熟悉当地情况得人留下来处理防汛工作得,一旦处理不善就得不偿失,造成无法挽回得损失。而开会,虽说事关整个乡镇下一步得财政体制改革成功与否,但这并不属于紧急事务,可以找人代替参加,然后把会议内容与情况反馈给程所长就好,程所长再像财政局局长说明下自己得情况,如果局长不能理解,给她相应处罚得话,也就是牺牲小我拯救大我。 像这样得条块冲突得例子在我们国家数不胜数,人们也普遍意识到条块冲突得弊端,例如降低了行政效率,不容易分清领导责任,往往有利得事同级政府与上级条条都来争,而不利得事情都互相推诿。那么条块冲突能够避免吗?我们知道中国政府就就是处于这样得条块分割体系中得,这就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所决定得,就就是这样得条条块块把中国分割成不同得领域,中国地广人多,所以这样得条块体系就是非常得庞大与复杂得,那么这些条条块块在处理行政事务时就难免会有冲突,所以条块冲突时无法避免得,只能尽力减少与缓与。就难免我们该怎么减少条块冲突呢?我国就是一个地域大国与人口大国,如何理顺条块关系,划分各级政府得管理权限,就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与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得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变革我国现有得条块关系。 首先我国应该健全法律制度,通过法律来明确条块之间得地位、性质,让行政管理走向法治化。需要通过立法形式详细确立条条之间,条块之间各职能部门得法律地位,相互关系,使各方得责任与权限更明确,避免互相扯皮与推诿。并且,要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条块运行方式、范围注重政府职能运行过程中得程序化。这样就能减少我国政府管理过程中得条块冲突得出现。在此案例中,虽然也有成文得法规,说明镇财政所归县财政局管辖,但在管理范围上不够明确,也没说明镇政府对镇财政所得管辖范围与权限,所以导致同一时间内,县财政局与镇政府对程所长有不同得指示,而且都各不退让,程所长就出于两难境地了。 其次,政府需要深化机构改革,这样才能理顺条块之间得权能,实现政府职能得配置优化。实际上,条块关系可以瞧做政府管理体系中集权与分权矛盾得表现,反映着政府部门职能及利益关系。条块冲突得发生可以反映出这些条块中所存在得问题,常常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相关。在这个案例中,从垂直管理来瞧,把原有得管理镇财政所得职能得行使主体由姚沟镇政府简单得划分给县财政局,没有涉及职能转变与优化。我国当前正处于自上而下得行政机构改革与结构转型得时期,利益分化与整合之间得不平衡而引发得社会冲突日益突出,需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其中很重要得一点就就是变纵向管理为主为横向协调为主,变指挥命令单一行政管理手段为主为把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相结合,坚持调节服务为主。在此案例中,如果县财政局能弱化自己对镇财政所得指挥命令,而就是改为协调服务倾听,那么就能减少这样条块冲突得发生,提高行政效率。 此外,权力应与责任相统一。在中国目前得条块关系中,各层级政府以及同一条条上下级之间在权力与责任得安排上不尽合理,下级政府及条条得权力有限,而责任无限。于就是,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与条条手中,而责任却要由下级政府与条条承担。并且决策应与执行相一致,在我国得政府体制中,中央政府缺少独立于地方政府之外得属于自己得执行系统,办什么事情都要交给地方政府去执行。这种决策与执行得二元化,容易造成中间梗阻,导致中央权力地方化。为了体现中央权力得中央性,应该有自己得执行系统,在某些领域与范围通过垂直管理得条条来施行决策,而不能事事都干预地方政府。

国开行管专科《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A)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题库

国开行管专科《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A)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题库 备注:资料整理于2017年4月28日,适用于国开行政管理专科学员;资料涵盖期末考试全部简答题及论述题;为方便学员考试试题已经排序。 1.半总统制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经全民投票当选的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又掌握行政权,总理是名义上的政府首脑。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和总理。这样,政府实际上有两行政首长。总理领导政府,对议会负责,而不对总统负责。 总统是实际的权力中心,他不对任何机关负责,但是他有很多权力。他有召集议会特别会议、签署法令、发布命令、公布法律等权力,负责制定外交政策。他有权任命总理和各部部长,主持内阁会议,发布总统咨文。 议会通过谴责案即对政府不信任投票案或对政府的政策进行否决时,总理必须向总统提出总辞职。总统有解散议会的权力,也有否决议会通过的法案,将重要法案提交全民公决的权力。同时,总统又是国家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指挥军队的权力。 2.部长会议体制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部长会议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选举产生,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它对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要服从它的决定,无权与它抗衡,也无权将它解散。 部长会议由部长会议主席、第一副主席、副主席、各部部长、各国家委员会主席和其他有关人员组成。它有权按照宪法来领导和管理国家一切政务。 部长会议主席团是其常设机构,由部长会议主席、第一副主席和副主席组成,人数较少。部长会议主席团集体掌握国家行政权力,集体决策,实行会议制,不实行政府首脑负责制。 3.法制监督具有哪些特征? (1)法制监督是权力分配的均衡;(2)监督的对象是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3)监督的范围具有广泛性;(4)监督方式和手段具有多样性;(5)以权力制约权力。 4.非营利组织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 (1)非营利组织是公共行政的外延与扩大,它可以弥补政府管理能力的不足;(2)非营利组织重视公共价值,尤其是公平、民主、效能、廉洁和公共利益等公共价值;(3)它更强调公共服务,而不像传统的公共组织强调管理与管制;(4)它的组织更民主、更开放;(5)参与机制的建立。 5.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2)监督市场;(3)中介作用;(4)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5)监督政府。 6.根据公共组织内外部环境,一般可制定的管理战略有哪几种? 第一种管理战略是极小—极小战略。这是将公共组织的内部的弱点与外部环境的威胁结合起来的战略。它就是将公共组织的弱点减少到极小,将环境的威胁减少到极小,并将两者结合使公共组织的损失降到最小的战略。 第二种管理战略是极小—极大战略。这是将公共组织内部的弱点与外部环境的机会结合起来的战略。它就是将公共组织的弱点减少到最小,而最大地利用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并将两者讲话起来的战略。 第三种管理战略是极大—极小战略。这是将公共组织的优势与外部环境的威胁相结合的战略。它就是将公共组织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将外部环境的威胁减到极小,并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战略。 第四种战略是极大—极大战略。这是将公共组织的优势与外部环境的机会结合的战略。就是将公共组织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最大地利用外部环境的的机会,并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战略。 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人事制度历来是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地位。任何一个国家必须通过有效的公共行政来维持政权的稳定,而一切公共行政都需要人来推行。因此,选拔数量适当的合格的人来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就成为国家政权能否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政府机关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和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政府的合法性。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家发展经济,一靠财力,二靠人 1

公共危机管理论述题题目及答案

论述题 1.2007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出我国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试述其具体含义。 P41 ①关于统一领导,是指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地方政府分级负责,依法开展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统一由党委领导,这是由我国目前的政治架构决定的,也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实需要。很多公共危机具有起因复杂、应对牵涉部门多、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其应对需要广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统一由国务院来领导能够很好地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统一领导,便于快速高效地决策和调动资源,减少管理环节,减少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②关于综合协调,是指政府成立专门的公共危机管理机构,协调不同部门共同应对公共危机。由于公共危机具有综合性和联动性等特点,所以需要多个部门在信息、技术、物资以及救援队伍等方面的相互合作。 ③关于分类管理,是指根据公共危机的不同性质和专业应对要求进行专业处置,以达到科学应对和提高公共危机管理效率。我国目前一般把公共危机根据性质分为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应根据不同类别和不同的专业知识要求,建立起相应的专业应急机构,救援体系和队伍,并主要由它们承担不同类别的公共危机管理工作。④关于分级负责,是指对不同层级的公共危机,各级政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其自身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分级开展公共危机管理工作。在我国目前的公共危机管理中,按照公共危机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一般)。当公共危机管理涉及两个及以上行政区域的,就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⑤属地管理为主,是指在我国存在“条块分割”的情况下,强调条块结合和“条”要配合“块”,由产生公共危机的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效地发挥二者的优势。垂直机构的地方部门应该听从地方政府的统一指挥,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公共危机管理工作。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复习指导(论述题)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复习指导(论述题) (2012-1-6 17:53:47) 收藏 标签: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复习指导分类:每日闲谈 论述题(1题,20分) 1.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它居于中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中的内层,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 阶级专政形式。(5分)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首先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指的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全体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享有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人民民主专政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它表明我国实行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还规定工人阶级是中国的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建立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5分)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政治制度。它体现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其他具体政治制度之中,并且贯穿这些制度的全过程。(5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2分) 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是坚持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权。(2分)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只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人民有权行使国家权力,但就“如何行使”以及“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去行使”等具体问题却没有作详细的规定。这需要由其他的制度来具体规定和实施(1分)。 2.联系实际说明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或者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在宪法中予以确认,并且规定了人民行使主权的方式。(4分) 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平等享有的权利。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首要前提和直接表现,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确保公民能够享受各种权利和自由。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应当地在宪法中确认了人权保障原则。(4分) 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牵制、彼此约束、互相监督,以保障国家权力正常运行并进而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但也主张国家机关的职能分工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首先,社会主义国家设立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此基础上一般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独立行使(其中立法权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其次,作为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再次,各级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执行国家法律的时候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4分) 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治理的一种思想理念、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我国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0章)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制度规;(6)资金设备;(7)技术;(8)信息沟通;(9)团体意识;(10)环境。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正式组织的特征有: (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的形成;(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是:(1)自发性。(2)聚性。(3)不稳定性。(4)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性的统一。 二、论述题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1)行政权力不断扩,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3、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5)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4、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 (1)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与运行的规律;(2)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3)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4)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5)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专业课]《公共行政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行政学》重要知识点 (务求背诵) (仅限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公共行政学 第二章: 1、公共行政环境 第三章: 1、政府职能 2、市场体制 3、市场失效 第四章: 1、行政体制 2、中央政府体制 3、地方政府体制 4、行政区划体制 第五章 1、分离制 2、层级制 3、公共组织结构 4、管理层次 5、管理幅度 6、非营利组织 第六章 1、行政领导 2、行政领导者 3、委任制 4、考任制 5、选任制 6、行政领导责任 7、选任制 8、行政领导责任 第七章 1、人事行政 第八章 1、机关行政 第九章 1、行政决策 2、程序性决策 3、非程序性决策 4、经验决策 5、行政决策参与 第十章 1、行政执行 第十一章 1、舆论监督 2、社会监督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1、行政道德 2、行政立法 3、行政法规 4、行政规章 5、行政复议 第十四章 1、政府全面质量管理 第十五章 1、行政效率 2、公共组织绩效评估 第十六章 1、行政改革 2、政府再造 二、简答题 公共行政的特点---P4 行政环境的特点----P26 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哪些?---P57

行政体制的特点---P72 行政体制的作用---P73 公共组织的作用---P88 行政领导的作用---P113 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主要内容---P123 人事行政的特点---P139 机关行政的作用---P169 行政决策必须遵循的原则---P185 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硬把我的要点有哪些---P204 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P208 行政监督的原则----P232 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有哪几种类型?---P234 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P256 法治行政的特点---P283 行政改革的原则---P347 三、论述题 公共组织的特点---P86 行政决策的特点---P184 行政监督的作用---P234 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P330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原则---P341 行政改革的原则---P347 行政改革的取向---P349 行政改革的阻力---P351 执行改革的动力---P354 行政改革的对策—P357

公共危机管理考试试题及复习资料

公共危机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题) 26 1、事故灾难预防工作的主要环节有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和()。 A、加强教育培训 B、遵循市场原则 C、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 D、加大资金投入 答案:C 2、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之内上报至国务院。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答案:A 正确答案:B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 A、基本原则 B、基本政策 C、基本思路 D、基本方针

答案:D 4、按照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特大事故一次死亡( )。 A、1-2人 B、3-9人 C、10-29人 D、30人以上 答案:C 5、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关键是做好()。 A、领导体制 B、组织体制 C、一案三制 D、信息体制 答案:C 6、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 A、分级管理 B、分类管理 C、分层管理 D、分群管理 答案:A 正确答案:B

7、 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 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答案:A 正确答案:D 8、 ()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A、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 B、突发事件的处理 C、突发事件的运行 D、突发事件的善后 答案:A 9、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的建设目标。 A、决策智能化 B、检查经常化 C、处理及时化 D、责任明确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