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接工艺评定管理规定修订

焊接工艺评定管理规定修订

焊接工艺评定管理规定修订
焊接工艺评定管理规定修订

焊接工艺评定管理规定

修订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目录

1 管理目标 (1)

2 管理职责 (1)

3 岗位职责 (2)

4 焊接材料的选用 (4)

5 焊接人员资格 (5)

6 季节性施工保障 (5)

7 焊接工艺评定的管理 (6)

8 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审 (8)

9 焊接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的编审 (9)

10 焊接技术交底流程 (10)

11 焊前模拟练习 (12)

12焊接过程工艺的管理 (12)

13 建立焊接停点控制流程 (13)

14 焊接技术资料的管理 (15)

15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15)

附录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现行有效规范标准 (24)

1 管理目标

1.1 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规范、标准及技术措施的贯彻率100%;1.2 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1.3 分项工程受监范围内管道焊口焊接接头表面质量合格率100%,优良品率≥98%;

1.4 分项工程受监范围内管道焊口无损探伤一次当量合格率≥95%,合格率100%;

1.5 建筑、安装工程焊接接头焊口(缝)合格率达100%;

1.6 无损探伤、金属检验及热处理施工准确率达100%。

2 管理职责

2.1项目部(焊接)

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质保体系文件及焊接管理制度的编制及实施;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及技术方案措施的审核及实施;焊接监督范围内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进厂检验和验收签证;

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人员资质培训与资格审查;

主持新材料、新工艺的焊接工艺评定以及焊接工艺规范(WPS)的制定;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主持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各类记录、报告及技术文件资料的竣工移交工作。

2.2 中心试验室

负责工程受监范围内管道焊口(缝)的无损探伤检验(包括:RT、UT、PT、ET、MT检验以及厚度测试);

负责金属技术监督范围内合金零部件(包括合金焊口(缝))的光谱检验、硬度检验以及金相分析检验等;

负责管道焊口的焊前预热、消氢处理以及焊后热处理工作;

参与焊接质量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

2.3 专业工程处

负责工程项目建筑安装过程中的焊接工作。

3 岗位职责

3.1项目部焊接技术负责人

负责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及焊接管理制度的编制及实施;

负责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及技术方案措施的审核及实施;

主持新材料、新工艺的焊接工艺评定以及焊接工艺规范(WPS)的制定;主持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主持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各类记录、报告及技术文件资料的竣工移交工作;

主持焊接质量问题的分析调查及技术措施的制定;

主持焊接、检验及热处理规范标准、技术性指导文件的宣贯。

3.2 专业工程处焊接技术人员

认真执行规范标准,结合工程焊接施工特点参与编制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负责焊接技术的作业交底工作,对焊工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

负责受监范围内承重结构及承压管道焊口试验检验项目的委托(包括:RT、UT检验等)以及焊接材料领用的审核签发;

参与新材料、新工艺的焊接工艺评定工作,参与焊接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及处理;

检查、记录、整理焊接技术资料(包括:焊接检验记录报告、验评记录报告以及焊接记录图等);

负责施工过程焊接质量的监督检查及二级验收(工地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 专业工程处焊接质检人员

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检查焊接施工过程中技术措施、规范标准的执行情况,贯彻质量否决权;

负责分项工程焊接质量的检查验收及等级评定工作;

检查、了解和掌握焊工技术状况,对于焊接资质超过有效期的焊工,应及时委托复试;

认真做好焊接工程专检记录及验评记录报告。

3.4 焊接检验人员(包括:NDT及理化检验人员)

严格执行国家、国家电力公司以及有关部门颁发的检验试验规范标准及其他技术性文件;

必须经过国家电力部门/劳动部门专业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合格有效;

严格按照焊接技术人员确定的焊接位置进行检验,及时准确,不错检、漏检和误判;

认真做好试验检验记录、报告等技术资料的整理工作,不伪造不涂改,确保内业技术资料与工程施工同步进行。

3.5 焊工/热处理工

严格执行焊接、热处理工艺规范,严格按照焊接作业指导书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施工;

必须经过国家电力部门/劳动部门专业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合格有效;

认真做好焊接施工过程的自检工作,自检记录应与焊接施工同步。

3.6 焊材库管理人员

认真做好焊接材料入库前的检查和验收工作,认真填写验收记录;

负责焊接材料的分类、标识及存放,定期进行检查、清点和记录,对于库存超过1年的焊条应及时会同主管部门检验和试验;

焊材库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各种焊接材料的烘干、保管和使用要求,应根据“焊材领用申请单”,做好焊接材料的烘干、保管和使用发放工作,并认真填写“焊接材料烘干记录”、“焊接材料使用发放记录”;

定期检查焊材库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并认真做好“焊材库温度和湿度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关管理部门处理;

认真做好焊接材料的回收记录,协助焊接技术人员做好焊接材料的回收管理。

4 焊接材料的选用

电焊条的种类繁多,每种焊条均有一定的特性和用途。即使同一类别的焊条,由于不同的药皮类型,所反映出的使用特性也是不同的。选用焊接材料时,应考虑被焊工件的理化性能、工件条件(结构形状及刚度)、施工条件的不同,还要考虑生产效率及经济性等因素。

4.1 同种钢材焊接时,焊缝金属性能和化学成分应与母材相当,其工艺性能应良好;

4.2 异种钢材焊接时,两侧钢材均为非奥氏体不锈钢时,可选用成份介于二者之间或与合金含量低的一侧相配的焊条(焊丝),两侧之一为奥氏体不锈钢时,可选用含镍量较高的不锈钢焊条(焊丝);

4.3 从等强度的观点出发,选择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焊接材料;

4.4 当母材化学成分中碳或硫、磷等有害杂质较高时,应选择抗裂性和抗气孔能力较强的焊接材料,如低氢型焊条等;

4.5 工件在承受动载荷和冲击载荷情况下,除了要求保证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外,对冲击韧性、塑性均有较高的要求,此时应选用低氢型、钛钙型或氧化铁型焊条;

4.6 工件在腐蚀介质中工作时,必须分清介质种类、浓度、工作温度以及腐蚀类型(一般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等),从而选择合适的不锈钢焊条;

4.7 形状复杂或大厚度的工件,由于其焊缝金属在冷却收缩时产生的内应力大,容易产生裂纹,因此,必须采用抗裂性好的焊接材料,如低氢型焊条、高韧性焊条或氧化铁型焊条等;

4.8 在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都可以满足的地方,鉴于碱性焊条对操作技术及施工准备要求高,故应尽量采用酸性焊条;对于在密闭容器内或通风不良场所焊接时,应尽量采用低尘低毒焊条或酸性焊条;

4.9 对焊接工作量大的结构,有条件时应尽量采用高效率焊条,如铁粉焊条、高效率不锈钢焊条及重力焊条等,或选用底层焊条、立向下焊条之类的专用焊条,以提高焊接生产率。

5 焊接人员资格

5.1 焊接施工人员包括焊工、热处理工、探伤工、质检员、焊材保管员和焊接工程师;

5.2 为了适应工程的需要,提高焊接质量水平,参加工程建设的焊工必须经过焊接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类别的资格证书;焊工上岗前必须具有与所从事焊接材料相应的合格的焊样;没有合格焊接项目(焊样)的,不得上岗作业;

5.3 所有热处理人员均需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并取得资质证书,且处在相应的有效期内的热处理上岗证书者担任,并具有丰富的热处理经验;

5.4 焊接检验(包括无损探伤、金属检验)必须经过电力部门/劳动部门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专业资质证书后,方可担任相应专业的检验工作;

5.5 射线检验、超声波检验结果的评定工作必须由II级及以上资质人员担任;射线探伤底片的审核必须由具有丰富经验的II级及以上人员担任;

5.6 质检员和焊接工程师应取得电力系统颁发的质量检验员合格证书和国电公司颁发的工程师证书,并参加过类似机械工程建设。

6 季节性施工保障

6.1 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严禁露天焊接施工;

6.2 焊接时允许的最低环境温度如下:碳素钢:-20℃、普通合金钢:-10℃、中高合金钢:0℃;

6.3 如果自然的环境温度不满足以上的要求,可以在焊接施工现场采取措施局部加热取暖;

6.4 焊接高合金钢或厚壁钢材时,可以提高预热温度20-50℃,焊后保温缓冷;

6.5 焊接接头、坡口及其附近200mm范围内有水、雪、霜、浮锈、油污等杂物时,必须清除杂物,坡口及其附近15mm范围内应露出金属光泽,母材上无裂纹、夹层、重皮等缺陷;

6.6 施工中,没有特殊情况,严禁用火焰切割方法加工坡口,经火焰切割过的坡口,必须经过磨削加工,淬硬性材料还须经过表面探伤检验合格。

7 焊接工艺评定的管理

7.1 焊接工艺评定是指导焊工考核和焊接施工的科学依据,因此在工程项目焊接施工前必须由工程项目焊接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新材料、新工艺进行焊接工艺评定,以确保焊接工程施工质量;

7.2 焊接工艺评定的项目应齐全,应能覆盖整个工程项目的焊接施工(包括特殊焊件);

7.3 应严格按照SD340-89《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规定的要求执行(2004年将颁布新的焊接工艺评定规程,则应按新规程的要求执行);

7.4 应根据已经评定确认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组织编制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焊接作业指导书、焊接工艺卡(WPS)或焊接工程一览表,以指导具体的焊接施工生产实际;

7.5 工程正式开工前在公司焊接技术管理委员会的主持下完成本工程中所有的焊接工艺评定项目,并编制《焊接工艺评定目录汇总》;

7.6 焊接工艺评定流程见下页。

8 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审

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焊接施工的主要技术文件,是工程前期焊接技术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工作。

《焊接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部技术管理部门组织焊接工程技术人员编写,焊接专责工程师审核,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并报公司技术处备案。

8.1 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结合实际,内容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作用;

8.2 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应在熟悉审查焊接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以及自然条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8.3 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按照火电工程基本建设计划、设计图纸规定的工期和质量;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资源少耗的原则,拟订周密的施工准备,确定合理的施工工序,科学地分配人力、技术、资料和机具,统筹地安排投入和产出过程;

8.4 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下述内容:

8.4.1 工程概况

(1)工程焊接专业有关的机组设备状况,如机组的容量、参数、焊接施工特点。

(2)焊接工程一览表

工程全部承压受监焊口的状况,应包括分项工程名称、钢材、规格、设计焊口数量、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前予热和焊后热处理要求、焊接检验要求等。

8.4.2 工程焊接施工的技术依据

包括: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应执行的规范、规程、标准;上级有关文件的名称、编号。

8.4.3 工程焊接组织的一般内容

(1)工程焊接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

(2)焊接专业对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办公室、工具房、焊材库、培训间等)。

(3)焊接力能布置(氧气、乙炔、空气、焊接及热处理电源等)。

(4)工程焊接劳动力曲线。

(5)焊接机械设备需用表。

8.4.4 工程焊接技术管理

(1)选定的焊接工艺及使用范围(焊前准备、予热、焊接、焊后热处理)。

(2)焊接工艺评定的组织和管理。

(3)焊工技术培训计划。

(4)工程焊接工艺管理。

(5)焊接接头质量检验的范围和标准。

(6)工程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方案。

8.4.5 工程焊接质量管理

(1)质量目标

(2)质量保证体系

(3)工程质量管理的程序、方法、保证措施8.4.6 重要部件和项目的焊接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8.4.7 工程焊接安全技术措施

8.4.8 工程降耗节约措施

9 焊接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的编审9.1 目的

焊接方案及技术措施是工程焊接施工的技术依据,可以是工程阶段的,也可以是针对某项工程的,但更多的是针对具体施工项目的。

9.2 编制依据

焊接技术措施的编制依据是安装(制造)图纸,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上级对工程技术文件的要求等。

9.3 焊接作业指导书是焊接施工的执行性文件,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9.4 焊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必须以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为基础和依据,不可随意或凭经验行事;

9.5 焊接技术措施由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按照工程验收确定等级,工地一级验收以下的工程项目焊接技术措施,由一般技术人员编制,工地专责工程师审批;属专业公司级以上的验收项目和焊接技术难度较大的工程项目,由专责工程师编制焊接技术措施,报项目部职能部门焊接专业人员审核后,由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

9.6 焊接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编制时应遵守BPCC-03-4.9-05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内容:

9.6.1 工程概况

与焊接有关的工程概况,如温度、压力等参数、钢种、规格和焊接结构特点及种类,主要工作量和计划工期。

9.6.2 技术依据

指工程应遵循的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上级有关技术文件及相关标准等。

9.6.3 焊接工艺

选定的焊接工艺方法,焊接材料和焊接电源的种类与应用范围。

9.6.4 工程焊接的各项要求和标准

按照焊前准备、焊接和焊后顺序写明。

9.6.5 质量检查

明确检查的责任、顺序、方法、质量等级和标准,分为外观检查和内在质量检验,分两部分列出检查的数量和质量标准。

9.6.6 工程焊接安全技术措施

9.7 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作业指导书的范围应至少包括:

锅炉受热面本体范围内受监承压管道分项工程焊接作业指导书;

热力系统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包括主蒸汽、再热蒸汽及主给水管道的焊接);

中、低压管道的焊接作业指导书(包括汽、水、油系统管道的焊接等);

钢结构工程焊接作业指导书;

电气铝/铝合金母线焊接作业指导书;

建筑钢筋工程焊接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金属检验作业指导书(包括光谱分析、硬度检验、金相检验);

无损探伤作业指导书(包括射线检验、超声波检验、涡流检验、磁粉检验、渗透检验以及测厚检验);

9.8 焊接技术措施应在开工前1个月编写批准完毕。

10 焊接技术交底流程

10.1 必须严格执行焊前技术交底制度;

10.2 按照作业指导书,在焊工正式施焊前,由技术人员向焊工进行技术交底;

10.3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名称、规范、材质、焊材的选用、对口尺寸、点固焊要求、氩气流量、电流大小、预热要求、焊后清理、容易形成的缺陷及克服的办法、焊缝外形尺寸要求等,交底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使焊工更容易执行和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