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新苏教版2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版】

2017-2018新苏教版2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版】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有趣的七巧板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

第五单元厘米和米

我们身体上的“尺”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第七单元观察物体

第八单元期末复习

第1单元课题: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

第1课时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体验怎样写更简便及能够用简便的方法正确计算三个数的连加、连减。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将两个竖式合并成一个竖式。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口算。

4+8+5 17-8-4 8+7+3

17-8-6 20+17+2 61-20-30 选择其中的任意的算式,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用竖式计算。

49+36= 80-13=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情预判: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只?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19+27+26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4)、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1 9 4 6 1 9

+2 7 +2 6 +2 7

──────

4 6

+2 6

2.试一试。

出示:90-25-28=

先分步用两个竖式计算,再用简便写法计算。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竖式写得对不对。

集体交流。

小结:在遇到一般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时,可以用竖式计算。竖式可以分开写,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简便写法。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用简便写法列出的连加、连减的竖式,学生可以直接计算,把每一步的得数填在括号里。

2.“想想做做”第2题

选择上面一行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说出:跳绳的有37人,踢毽子的有48人,踢球的有14人。提问:括线表示什么意思?要求什么问题?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三部分合起来,用连加计算。

4.“想想做做”第4题

(1)引导:求一共摘了多少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2)你知道从多少个里面运走60个?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

第1单元课题: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

第2课时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计算出加减混合运算的结果,知道哪些算式可以口算,且能口算的要口算。能够根据信息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问题。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在混合运算中,遇到能口算的要口算。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出示连加、连减的算式。

72-16-25= 14+57+2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情预判: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出示例2.

读题,说一说:求还剩多少只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板书:38+42-33= 提问:这是什么样的算式?

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你能根据前面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用竖式算一算吗?

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指名交流。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追问:你们计算的顺序都是这样的吗?你是怎样写的呢?

追问:还有其他的写法吗?

学生齐读两组算式,教师再次板书。

3 8 8 0 3 8

+ 4 2 –3 3 +4 2

──────

8 0 4 7 8 0

–3 3

──

4 7

提问:你认为哪种写法简便些?(学生交流)

试一试。

出示60-38+40=

你会计算吗?下面请大家先计算第一步,板书:

6 0

-3 8

──

2 2

接下来应该算什么?(22+40)

指出:在计算中,遇到能口算的就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

30+40= 45+20= 81-30= 64-4= 49-6=

3+74= 26+70= 53-10= 97-70= 82+5=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2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哪一步可以口算。

3.“想想做做”第4题

求还剩多少棵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答:用减法计算,用原来的减去吃了的。

求现在一共有多少棵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答:把剩下的和又买来的合起来。

4.“想想做做”第5题

求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怎样想?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独立完成,交流算式。

求女生栽树多少棵?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你是怎样想的呢?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

第1单元课题:练习一第3课时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三个数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提高计算水平。

2.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简单接触同样多的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准备。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三个数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教学难点:思考题中的“怎样才能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出示口算卡片)

4+26= 35-7= 35+6=

45-20= 68+9= 70-8=

比一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让学生开火车口答。

二、基本练习

1.出示教材第5页第2题。

让学生先算一算,然后交流: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提问:你的竖式是怎样写的?哪些可以直接口算?

(其中第1题第二步口算,第2题第一步口算,第3题第二步口算。)提醒学生:能口算的就口算。

2.出示教材第5页第3题。

(1)提问:算出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完成后,交流:有用一步计算的吗?是哪些情况?

指出:当第一步算出是整十数时,第二步加法可以口算。这样更简便。

(2)我们来看右图中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在连加算式中,如果发现两个数相加得整十数时,可以先算,这样更简便。

三、综合练习

1.出示教材第5页第4题。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求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提问:算式怎样写?学生独立完成。

2.出示教材第5页思考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讨论:怎样才能使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提示:相同数量的部分先不考虑。

讨论:28、30和22、24,怎样使这四个数变成相等的两部分呢?

出示:□+□=□+□

你能说出怎样交换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指出:只要将30和22一组或者将24和28一组,就可以使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

第1单元课题: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

第4课时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过程中,感悟同样多的不同思维角度,探究求同样多的多种解题策略。

2.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求同样多的策略。

教学难点:将策略用数学思想、数学语言准确表达。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彩珠,小军和芳芳已经穿好了一些。看,现在,小军穿了8个,芳芳穿了12个。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请大家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

引导:先摆8个代表小军的,教师示范。再摆12个代表芳芳的。

小组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小军再穿上4个彩珠就和芳芳同样多。

把芳芳的彩珠拿走4个就和小军同样多。

拿出芳芳的2个彩珠给小军。

比较上面的过程,你能说一说吗?

第(1)、(2)种是把相差的部分添上或拿走。

第(3)种是从多的里面拿出一部分给少的。

讨论:你知道拿走的一部分是多少吗?得出:是4个的一半,也就是2个。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动手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然后根据问题,观察比较。

在图中将第一行的小棒拿几根摆到第二行呢?

学生动手拿一拿。交流结果。

2.“想想做做”第2题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一说,然后回答问题。

引导:能从第二行中拿几个到第一行,使两行同样多吗?为什么?

(2)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读题,独立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求一共养了多少只鸡你会怎样想这个问题?

提问:要求卖掉多少只鸡后,鸡和鸭同样多就是求什么?

4.“想想做做”第4题

(1)要求左边比右边多摆了多少盆怎样想?

(2)知道左边比右边多摆了8盆,可以怎样做?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

第1单元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第5课时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学会解答这类实际问题。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谈话:小朋友们,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花儿,你想看吗?

出示:红花7朵,蓝花5朵。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

一共有多少朵花?

追问: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

红花比蓝花多几朵?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教师示范操作。

红花比蓝花多2朵,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

学情预判: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出示例题,提出问题。

(1)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后出示问题:小华做了多少朵?小平做了多少朵?

在解决问题前我们先来猜一猜:谁做的最多?谁做的最少?你是怎样想的?

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要求小华做了多少朵?需要哪些信息?齐读。

读了这两个信息,你能知道小华做了多少朵吗?你是怎么想的?

组织学生进行活动。

引导学生操作。

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请你用刚才解决第(1)题的方法和同桌一起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同桌两人一起操作。

组织交流:你们是怎样摆的?怎样想的?

提问:拿走3个,就是“少摆3个”怎样列式呢?板书:11-3=8(朵)(4)这又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另一个知识: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用减法算。

比较两题的联系与区别。

为什么求小华做了多少朵花用加法算,求小平做了多少朵花用减法计算呢?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

(小华摆的花片多,比11多3,所以用11+3来计算,小平摆的花片少,比11少3,所以用11-3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根据要求画一画,再解答。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指导学生看图,帮助学生理解图意。让学生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想想做做”第3、4、5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加法

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减法

五、作业

《补》

第1单元课题:练习二第6课时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明确计算的要求,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

16-7= 100-40= 6+80= 67—7= 63—20=

57—5= 70+19= 60—8= 3+8= 15-5=

2.用竖式计算:

47+22= 50-17= 75-22= 15+25=

23+34= 26+31= 58-24= 80-64= 提问:什么样的算式可以口算?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第1题。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哪些可以口算?

2.完成第2题。

这几组题有什么规律吗?

提问:第(3)题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观察:从左往右,每次少5,反之,从右往左,每次多5。

指导学生检查,从左开始,再算一算,是否正好等于35.

3.完成第3题。

读题,要求红旗有多少面选择哪两个条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

求绿旗呢?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第4题。

读一读,这里只有一个条件,怎样解决问题呢?小军说:我拍的比小芳少。

你能知道什么?这个数比20小。

猜一猜:可能少几呢?

求小军最多拍了多少下?这些数中,最大是几。

要求的数越大,去掉的数就越小。

20-1=19(下)

同理解答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

2.完成第5题。

独立解答第(1)小题,提问:怎样求一共的人数?参加三项活动,就把这三项活动的人数合起来。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出:在提问题时,先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然后确定加法就是求一共是多少,减法一般就是求相差多少的问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2单元课题: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第1课时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多边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知道什么是边数。

教具准备:多边形若干个,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从没有去过的地方,那就是有趣的“图形王国”。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出示例题图:里面的图形非常多,你认识哪些图形,能找一找吗?

交流:我找出了有三角形。

你知道它有几条边吗?

你能从中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吗?

你能帮老师再找出一个边数相同的图形吗?你知道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4条边的图形。

学生尝试找图形,没有找到4条边的学生,用手指在图中描一描。

小结:像这样有4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

板书:四边形:4条边。

2.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用手沿着四周摸一摸,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

它们有4条边,也可以称为四边形。

认识五边形。

继续交流:你还能找到几条边相同的图形?

出示五边形,让学生数一数边的条数,说一说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板书:五边形:5条边。

学生齐读。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五边形。

3.认识六边形。

还有几条边的图形?

出示六边形,让学生一起数一数边数,提问:你能说一说它的名称吗?

交流:有6条边的是六边形。板书:六边形:六条边。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分小组讨论,汇报。

指名上来指一指、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在钉子板上围一围。你能围出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吗?

同桌比一比,看看围得对不对。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读题,出示第(1)个图形示范在图中写上6,表示有6条边,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如何分辨一个图形是几边形?

4.“想想做做”第4题

(1)拿出准备好的图形,动手剪一剪,说说你剪出的是什么图形?

(2)交流:正方形剪下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

让学生将得到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

5.“想想做做”第5题

拿出一个四边形,仿照图中的样子,将这个图形分成四部分。

动手摆一摆,小组讨论你能找出几个四边形?

交流结果。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

第2单元课题: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第2课时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图形的名称,能从实物中找到这种图形。

2.在拼图形、画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之间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图形的名称,能从实物中找到这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三角形,钉子板,长方形框架。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学情预判: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认识平行四边形。

出示情境图中的三个图。让学生在实物图中找出平行四边形。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从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出示篱笆画面,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从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

你找到了吗?说一说是什么图形?

指出:它们都是四边形。

分别给一个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平行四边形?

拼平行四边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把相同的三角尺。学生动手拼一拼,同桌交流,集体展示。带领全班学生一起看拼出的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在黑板上画出来。

提问:在拼出的这些图形中,你认识哪些图形,哪个图形你不认识?

指着平行四边形图问:谁认识这个图形?

集体拼一拼,并板书:平行四边形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说说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再给它图上颜色。

2.“想想做做”第2题

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内互相展示,并交流围的方法。对应的边要一样长。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

3.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木框,引导学生观察:在拉的过程中木框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联系。

4.用小棒摆出平行四边形。

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再用8根小棒摆一摆,交流。

5.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指名比一比,看看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

请你们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贴在黑板上展示。

6.“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观察图形,思考:它们都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这些三角形都相同吗?

让学生能从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画一画。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吗?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五、作业

《补》

第2单元课题:练习三第3课时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参与对图形的围、搭、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加深对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难点:将不是平行四边形的改成平行四边形。

教具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两个任意的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剪刀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出示第4题。

提问:你看到是什么图形?

你能把这些图形改成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说,教师示范操作。

提问:其他的点可以改动吗?

指出:可以任意改动一个点将它变成平行四边形。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第1题。

(1)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沿着长边对折,展开后,再折入一个角,成为一个五边形。

提问:现在是几边形?

再将另一个角的入。

这又是几边形?你会折吗?学生照样子折一折。

按照教材照样子继续折一折。

启发:你还能继续往下折吗?组织学生先小组讨论、交流,

2.完成第2题。

小结:四边形,把不靠在一起的两点连接,画一条线,分成了2个三角形。

五边形,从一点出发,依次连接两点,画出两条线,分成了3个三角形。

六边形,从一点出发,依次连接两点,画出三条线,分成了4个三角形。

3.完成第3题。

拿出准备好的两个三角形,拼一拼。组织交流。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第5题。

拿出长方形和剪刀。

示范折出一条线。

你猜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然后用剪刀沿着这条线剪下来。再动手拼一拼。

指导学生动手试一试,剪的结果可有多种方法,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2.完成第6题。

出示准备好的如第6题图的三个图形。

提问:你能拼成什么图形?

指出:可以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

指出:平面图形有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

五、作业

《补》

第2单元课题:有趣的七巧板第4课时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七巧板,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

2.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拼图。

教具学具准备: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小朋友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拼了许多漂亮的图形,想不想欣赏一下?

学生欣赏七巧板拼成的各种图案。

揭示课题:

你街知道这些漂亮的图形都是用什么拼成的吗?知道它为什么叫七巧板吗?(它有七块)不仅仅因为如此,更因为它有趣,能拼出许许多多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七巧板”。

介绍七巧板的由来。

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智力玩具,用它可以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也称“七巧图”。七巧板流传到国外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被称为“唐图”。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认识七巧板。

提问:一副七巧板有几块?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哪几块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在组长的带领下合作完成探索。

提问: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七巧板中的“巧”是什么意思?因为七巧板会变,只要大家开动脑筋,七巧板就会不停地“变”,想不想试试?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场“魔术比赛”。

2.用两块拼

你会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来拼一个正方形吗?拼之前先想想,你准备用哪两块来拼呢?

师参与小组活动,适时点拨,同桌互相交流。

拼一拼,拼完后互相检查看看是否拼成了正方形。

追问:用这两块三角形还能拼成什么图形?拼拼看。

小结: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拼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