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学读书笔记

诗学读书笔记

诗学读书笔记
诗学读书笔记

《诗学》读书笔记

所读原著为《诗学诗艺》,作者分别为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的贺拉斯,赫久新译。版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以下摘要均选自《诗学诗艺》中的《诗学》。摘要部分按原著章节进行整理。

摘要一:使用模仿的艺术家,所描述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而这些人又必然具有或好或坏的特性(因为所有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精神和品格都具有善恶的差别,他们的特性几乎总是落入这种或那种类型)。这些人,或者比我们更好,或者不如我们,或者与我们是一样类型。(第6页)

悲剧和喜剧也有同样的差别;因为喜剧的目标是把人描述得比我们今天的人更坏,而悲剧则把人描述得比我们今天的人更好。(第7页)

摘要二:模仿是我们的天性,音调感和节奏感也是我们的天赋本能,而韵律显然是节奏的一个部分。起初,这些天生富有才智的人开始使用模仿,在他们最初努力的基础上,经过一步步发展,终于从即席创作中产生了诗歌。(第11页)

按照诗人个人的性情,诗歌随即分为两种不同类型。比较严肃的诗人,描述高尚的行为和高尚的人所做出的行为;而比较轻浮的诗人,则描写人们的卑劣行为。前一种人写赞美诗和颂诗的时候,后一种人却开始了恶语谩骂。(第11页)

摘要三:在一定程度上,史诗与悲剧相同,史诗也用威严的韵文来描述严肃的行为。然而,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史诗采用单一的格律和叙述性的形式。另一点不同的是它们篇幅长短的差异:悲剧尽可能延长情节,但控制在一个白天能演出完毕的时间之内,或者稍微超过一些,而史诗则不受行为、时间的限制。起初悲剧也和史诗一样,没有时间的限制。至于结构成分,有些两者都有,有些是悲剧所独有的。因此,任何能够辨别悲剧好坏的人,也能够辨别史诗的好坏。因为史诗的成分,悲剧都具备,而悲剧的成分,在史诗里却不是都能找得到。(第15页) 摘要四:悲剧是对于一个值得认真关注的行为的描述,行为本身具有完整性,具有一定意义;在语言中,通过各种适当的艺术形式,使行为得到强化,成为剧中的各个部分;描述的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通过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第16页)

既然是通过人的行为表演来描述内容,那么,第一,形象的装饰是悲剧的基本部分;第二,必须有唱段和语言,这是指描述的媒介。(第16-17页)

悲剧是行为的模仿,而这个行为是由某些人来表达的,按照我们定义的行为特征,它必须要展示出性格和思想方面与众不同的特点。思想和性格是行为的两个自然成分,所有人物的成败都取决于这两个因素。行为的模仿,就是悲剧的情节。另一方面,我所说的情节,是指事件的有序安排。性格使我们能够定义参与者的本性,思想体现

在他们的语言里,当他们证明一个论点或表达一种意见的时候,就显露出他们的思想。(第17页)

因此,所有悲剧都具有了六个要素,它们是情节、性格、语言、思想、戏景和唱段。这些要素决定了一部悲剧的性质。(第17页)

在这六个要素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因为悲剧不是对人的描述,而是对人的行为、生活、快乐和烦恼的描述。而快乐和烦恼与行为密切相关。生活的目的是行为的目标,而不是一个品质。确实,他们的性格使他们成为自己,而正是由于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幸福或不幸。表演悲剧不是为了描述性格,尽管性格与行为有关。所以,事件和情节才是悲剧的目标。在一切事物中,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如果在悲剧中没有行为,就不能成为悲剧,但如果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第18页)

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悲剧影响我们情绪的两个最重要的方法:“反转”和“发现”,这

两者是情节的基本要素。(第18页)

悲剧的第三个特性是思想。这是一种说话能力,在任何特定的条件下,使人物说出可以说或适合说的话。(第19页)

摘要五:隐喻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名字,应用到这个事物上。从这个种类转移到那个属性,从那个属性转移到这个种类,或者从一个属性转移到另一个属性,或者也可以是类推事物。(第59页)

摘要六:过于明显地使用这个技巧,就是可笑的。每一种语言的使用,都要有个适当的限度。任何人不适当地使用隐喻词、不熟悉的借用词和其他这类新奇词,都会造成同样的结果,只能引起笑话。

(第63页)

摘要七:对一节诗的指责,有五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合理、缺乏道德精神、前后矛盾、技术上有缺陷。(第79页)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对诗歌和悲剧的看法。纵观全书,他对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都很全面。其中对悲剧和诗歌的态度和技巧的见解,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首先是对悲剧的定义(见摘要四第一段),从内容到表现形式再到效果及起到的作用,都全面地概括了。后面单独讲到的“六要素”,涉及到了悲剧的性质。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悲剧中最重要的是情节,情节是悲剧的灵魂。对此,我有点异议。

情节确实很重要,它是支撑整部作品的结构和框架。在看过作品之后,在人们脑海里印象深刻的是作品的情节,但是触动极深的却是主题。例如希腊的悲剧《俄狄浦斯》,它的情节安排十分巧妙,但是让人们感叹不已的是命运的不可抗拒和命运的悲剧。尽管刚生下来就被送走,但是仍没有摆脱杀父娶母的、注定的人间悲剧。所以,我认为,情节是为主题服务的,主题是作品的灵魂。

“悲剧的第三个特性是思想。这是一种说话能力,在任何特定的条件下,使人物说出可以说或适合说的话。”悲剧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其主题的净化作用和人们情感的升华。但是悲剧首先面对的,却是其前面的观众和读者,所以言语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是悲剧感染人的关键。例如《窦娥冤》,从张家父子的百般骚扰和诬告,到最后的

含冤而去和平反,窦娥的语言始终符合自己当时的身份和语言习惯,包括行刑时的诅咒,咋一看颇具浪漫主义色彩,但是却能被观众普遍接收并能随着剧情的继续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不能不说,其间主角张驴儿、婆婆的表现和说话应对和执行官衙役的行为表现,都让观众相信这是真的且融入其中。

“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悲剧影响我们情绪的两个最重要的方法:‘反转’和‘发现’,这两者是情节的基本要素。”反转,即事物从一个状态转向相反的方面。当人们在绝处逢生时,生机活力和希望都会骤涨;当人们满怀希望大步前进时,迎面而来的狂风骤雨又会把人们的希冀浇得支离破碎。反转,起得就是这个作用。而发现,则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活佛济公》中的《挖心》情节安排即是如此。先是俊生迷恋狐妖,妖挖其心令其死;后有其妻得知济公有活人之方,吃下脏馒头后吐心,使其还生。生而死,死而生,完全是两重天式的体验。而惊险刺激之后,更能引起人们的嗟叹和感慨。而其中的反转和发现,恰恰起到了影响、主导人们情绪的作用。

除了对悲剧全方位探讨之外,亚里士多德对诗歌的措辞和风格也进行了讨论。他说,过度使用技巧和词都是可笑的。每一种语言的使用,都应有个适当的限度。

例如汉赋发展到后期,大多是辞藻华丽,极讲究铺陈而不重内涵,最终发展不下去而转向短小精悍却颇有哲理内涵的短赋上面去了。而魏晋时期的诗歌,尤其是竹林七贤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是晦涩难懂的。前者过度讲求辞藻,后者多用隐喻,但是过了度,效果就篇二:诗学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诗学》句子摘录 1,言语的美在于明晰而不至流于平庸。

2,诗人应尽可能地把要描写的情景想像成就在眼前,犹如身临其境,极清晰地看到要描

绘的现象。

3,关于性格的刻画,诗人应做到:一,性格应该好。二,性格应该适宜。三,性格应该

相似。四,性格应该一致。

4,刻画性格,就像组合事件一样,必须始终求其符合必然或可然的原则。情节中不应该

有不合理的内容,有也应该放在剧外。

5,悲剧模仿比我们好的人,诗人应该向优秀的肖像画家学习,他们画出了原型特有的形

貌,在秋得相似的同时,把肖像画得比人更美。

6,恐惧和悲悯可以出自戏景,也可以出自情节本身。使人从这些恐惧和悲悯体验情感的

快感。

7,悲剧不应表现好人由顺境转入败逆之境。因为遭受不幸的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悲剧应

表现好人由败逆之境转入顺境。

8,突转和发现是情节的两个成分,第三个成分是苦难。

9,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

10,情节既然是对行动的摹仿,就必须摹仿一个单一而完整的行动。事件的结合要严密

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若是挪动或删减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就会使整体松裂和脱节。

11,若要显得美,就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各部分排列要适当,而且要有一定的,比

是得之偶然的体积。因为美取决于顺序和体积。

12,只要剧情清晰明朗,作品的篇幅要以容纳可表现人物从败逆之境转入顺达之境一系

列可然或必然的原则依次组织起来的事件为

13,所谓性格,就是通过它,我们判断行动者的属类。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必然表现他们

的属类。因为人的成功和失败取决于自己的行动。

14,每个人都能从摹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所有的句子长短、语调最适合讲话,符合责

任属性的格律。

《诗学》一书,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一般认为成书于公元前335年。

书中的“诗人”,指悲剧作者和史诗作者。

世所公认,《诗学》是研究故事的开山之作。

p63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

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

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李按:艺术摹仿生活。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老师提出的“摹仿”学说,得到一

个很好的运用。这句话中有两点值得我们研究通俗小说的人重视:要写行动而不是叙述;行

动要引发读者的感情。

这一段文字的另外一种译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悲剧是对某种严肃、完美和宏大行为的摹仿,它借助于富有增华功能的各种语言形式,

并把这种语言形式分别用于剧中的某个部分,它是以行动而不是以叙述的方式摹仿对象,通

过引发痛苦和恐惧,以达到让这类感情得以净化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论诗》,崔延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649. p64

没有行动就没有悲剧。

李按: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行动就没有小说。

悲剧中的两个最能打动人心的成分是属于情节的部分,即突转和发现。

新手们一般在尚未熟练掌握编排情节的本领之前,即能娴熟地使用言语和塑造性格。

李按:有一些小说作者也是如此。当然,娴熟地使用语言也不容易。我见过的有这本领的人也不很多。

p65 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悲剧的灵魂。

性格的重要性占第二位。第三个成分是思想。第四个成分是言语。

李按:通俗小说也差不多是这样。可能有个因素要插队,这就是“题材”。

p74 一个完整的事物由起始、中段和结尾组成。

李按:这话实在,实在得就跟“太阳落下去天很快就黑了”一样,可惜,据我所知,有一些小说作者,只想了个“起始”就动笔,根本就不在乎“中段”和“结尾”的安排。

p79 事件的结合要严密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若是挪动或删减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就会使总体松裂和脱节。如果一个事物在整体中的出现与否都不会引起显著的差异,那么他就不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李按:有文不加点,也有情节不可加点。

p97 这些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是十分的公正,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当事人的品格应如上文所叙,也可以更好些,但不能更坏。

李按:这是亚里士多德对悲剧主人公设置的指导性意见。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发现了千年万年后编织故事的人还不得不遵循的真理。

p89 突转,指行动的发展从一个方向转至相反的方向;我们认为,此种转变必须符合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即使置身于顺达之境或败逆之境的人物认识到对方原来是自己的亲人或者仇敌。

最佳的发现与突转同时发生。

突转和发现是情节的两个成分,第三个成分是苦难。

李按:我把“突转”叫做“预期的打破”。“发现”可以说是“发现新颖事实”,这事实可能影响人物的命运或情感。

p98 诗人则被观众的喜恶所左右,为迎合后者的意愿而写作。

李按:很多人以为这现象出现才几十年时间。呵呵,古已有之,这古嘛,还是古希腊。 p105 组织情节要注重技巧,使人即使不看演出而仅听叙述,也会对事情的结局感到悚然和产生怜悯之情。那些用戏景展示仅是怪诞、而不是可怕的情景的诗人,只能是悲剧的门外汉。

李按:不要把怪诞当创新。

接着要讨论的是,哪些事情会让人产生畏惧和怜惜之情。此类表现互相斗争的行动必然发生在亲人之间、仇敌之间或者非亲非仇者之间。如果是仇敌对仇敌,那么除了人物所受的折磨外,无论是所做的事情,还是打算作出这种事情的企图,都不能引发怜悯。如果此类事情发生在非亲非仇者之间,情况也是一样。李按:仇敌对仇敌,就好比是我说的“鬼子打鬼子”。

p112 刻画性格,就像组合事件一样,必须始终求其符合必然或可然的原则。

情节的解显然也应是情节本身发展的结果,而不应借“机械”的作用。

p118

现在讨论发现的种类。第一种是由标记引起的发现。由于诗人缺少才智,此种发现尽管

最少艺术性,却是用得最多的。

第二种是由诗人牵强所致的发现,因而也没有多少艺术性可言。

第三种是因为回忆引起的发现,其触发因素是所见到的事物。

第四种是通过推断引出的发现。

还有一种的复合的、由观众的错误推断引起的发现。

在所有的发现中,最好的应出自事件本身。这种发现能使人吃惊,其导因是一系列按可

然的原则组合起来的事件。只有此类发现不要人为的标示和项链的牵强。

李按:发现的关键是“发现新颖事实”,如果发现的事实十分突出,意义十分重要,对其

方法的艺术性的要求可以稍低一些。

p125

至于故事,无论是利用现成的,还是自己编制,诗人都应先立下一个一般性大纲,然后

再加入穿插,以扩充篇幅。

李按:写大纲,写大纲。盖楼之前要先设计,出蓝图,做沙盘,然后再开工。否则,要

么是楼歪歪,要么是楼脆脆,要么是联排狗窝。

p131 一部悲剧由结和解构成。剧外事件,经常再加上一些剧内事件,组成结,其余的剧内事

件则构成解。所谓结,始于最初的部分,止于人物即将转入顺境或逆境的前一刻;所谓解,

始于变化的开始,止于剧终。许多诗人善结不善解,这是不够的;诗人应该谙熟贯通二者的

门道。

诗人应该记住我们说过多次的话,写悲剧不要套用史诗的结构。所谓“史诗的结构”,指

包容很多情节的结构。

李按:海明威说,一切蹩脚的作者都喜欢史诗式写法。

有很多小说作者也是善结不善解。搞得虎头蛇尾,让人大失所望。

p150

创新词即诗人自己创造,一般人从来不用的词。

李按:每年都会出现很多创新词,只有不到1%的创新词生命力超过1年。大部分创新是

“生造”。

p156

言语的美在于明晰而不至流于平庸。用普通词组成的言语最明晰,但却显得平淡无奇。

使用奇异词可使言语显得华丽并摆脱生活用语的一般化。所谓“奇异词”,指外来词、隐喻词、

延伸词以及任何不同于普通用语的词。但是,假如有人完全用这些词汇写作,他写出的不是

谜语,便是粗劣难懂的歪诗。

使用所有类型的奇异词都要注意分寸,因为若是为了逗人发笑而不恰当地使用隐喻词、

外来词和其他类型的奇异词,其结果也同样会让人觉得荒唐。

最重要的是要善于使用隐喻词。惟独在这一点上,诗家不能领教于人。

李按:“技术”是可以通过训练学会的东西。“艺术”就是不能教的东西,只能靠领悟、

意会、参详。不过我一贯以为,没有技术就没有艺术。任何高级艺术,都饱含大量而复杂的

技术。

p280。下面这3句不是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是注译者陈中梅的解释。

在公元前五至四世纪??政府鼓励公民观剧,对荷包羞涩者,还常常给予必要的资助。

李按:在这一点上,我政府最有古希腊精神。

一部作品之所以被誉为杰作,是因为它具体地体现了一些可供人分析、总结、参考和借鉴的东西。李按:这是悲剧制作者和研究者从理性的角度看。悲剧的消费者则非是。

诗人的工作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技术性的,写诗需要用到大量的本行知识。既然写诗是有章可循的,诗人就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哦技巧。

李按:我们只谈技术,有些人就以为我们不懂艺术。我知道,莎士比亚没有读过《诗学》,也写出了最伟大的悲剧。我也知道,人类历史上,像莎士比亚这样的天才,可能也就只有莫扎特、林肯等寥寥数人而已。篇三:《空间的诗学》读书笔记 090345 贾聿哲读《空间的诗学》

090345 贾聿哲

巴什拉的《空间的诗学》一书,写在他的“元素精神分析学”系列之后,“巴什拉在对想象力进行精神分析学研究时发现,在诗歌想象的领域中,人抛弃对世界的认识论态度或实用态度,从而遇见无知最原始的形象,即元素的形象。”(《空间的诗学》中译本引言第4页译者注)而在整本书中,作者却使用了三种体系的标准,现象学、精神分析学、心理学,并说明在本书中其重要性依次递减。作者所做的是从现象学角度研究一些最初的形象:“我们想要研究的实际上是很简单的形象,那就是幸福空间的形象。在这个方向上,我们的探索可以称作场所爱好。我们的探索目标是确定所拥有的空间的人性价值,所拥有的空间就是抵御敌对力量的空间,受人喜爱的空间”。(《空间的诗学》中译本引言第23页)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幸福是孤独的,受庇护的,是一种蜷缩着的幸福,内心的安定,而不是其它种种。“在体验一个形象的时候,我们认可了孤独。”(《空间的诗学》中译本第133页)

通读全本下来,作者所说的与其说是“空间的诗学”,不如说是“诗学中的空间”。这里的“空间”并不是物质上或通常建筑学中所指“空间”,而是指阅读诗歌所产生内心的空间,即作者所谓“语言空间”。而“阅读诗歌在本质上是梦想”。(《空间的诗学》中译本第16页)空间不是形象,更不是存在。“孤立的形象,发展这一形象的句子,诗歌形象闪耀其中的诗句甚或诗节,一起组成了一个个语言空

间”。(《空间的诗学》中译本引言第14页)此处“空间”只存在于我们心中。空间被形象所主宰,而是存在的朋友。

所有的形象都是以诗歌或小说为依据,探究所用方法是“共鸣”与“回响”,前者是读者对作者所描述的形象的认知,后者则是读者对形象的自己所独有的再创作。在诗歌形象方面,读者被形象所召唤,所吸引,所感动;另一方面,读者藉由自己的过去和潜意识也会使形象进一步提升其价值。“主客二分被重新划分,彼此映射,不停地来回颠倒。”(《空间的诗学》中译本引言第5页)

这是一个想象力主宰的世界。不需要挖掘形象的根源,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到场”,故而不需要心理学家与精神分析学家科学严谨的追根溯源,只是用想象力让自己沉浸在形象里。在想象力面前,每一个新的形象就是一个新的世界,因而细节不是无关紧要的,“细节优于全景。一个简单的形象如果是新颖的,就会打开一个世界。”(《空间的诗学》中译本第145页)而想象力一旦关注某个形象,“它就抬高这个形象的价值。”

作者首先用两个章节论述“家宅”。而后的第三到七章其实可以看作是在“家宅”这一形象处于特殊情况下的具体论述。抽屉、鸟巢、贝壳、角落和缩影,不过是家宅的变体,栖居着我们孤寂的灵魂与梦想。最后三章则是对“存在”的深入论述。

家宅,是“最初的壳”,融合了梦想与过去。寻求庇护感产生于我们的“过去”,而不仅仅是记忆,更不是真实的曾经存在的物质历史。更多的源于一种人类的甚至动物本能的潜意识。而我们的梦想也

是如此。在此,作者提出两个观点:1,家宅是垂直的;2,家宅是集中的。前者是由于地窖和阁楼的存在,使家宅有了非理性与理性的两极,从而有了梦想的高度或深度,进而产

生垂直性;后者则是由于潜意识中蜷缩的幸福、对庇护的寻求、集中的孤独所造成的。至此,作者已完成了对家宅,这一内心庇护所空间上的压缩。在第二章则开始将这一空间放大,将宇宙放入家宅。作者将世界简化为家宅与宇宙(或者说非家宅)以突出对比,在于宇宙严酷环境的对抗中,家宅的抵抗使其成为具有人性价值的存在,提供保护的价值得以提升,于是家宅“收缩了起来”。然而,我们在梦想中居住的家宅,或者说居住我们梦想的家宅是可以无限延展的,“梦中的家宅必须拥有一切”,这和家宅的收缩并无矛盾,内心越是缩小,梦想越是自由、放大,家宅自然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家宅是之后一切研究的基础。

抽屉。箱子和柜子。这是隐秘的形象,将内心收藏起来。无关禁不起推敲的隐喻,这仅仅是一个关闭着的,值得思考的形象。立面满装着的不仅是回忆,更有想象中的、比实际体验的更多的财富。

鸟巢是家宅的变体,原始的庇护的形象。它从内部开始被建造,满载着梦想与惊奇,信赖与幸福。贝壳的庇护与其形状(螺旋形)密不可分,而历史上有关进化的论述使贝壳更加神秘,水凤凰,灵魂复活的载体。

角落所提供的庇护更具有稳定性,也是较之前两者更为我们所经常体验的。角落里浓缩着被遗忘的、孤独的回忆,从而存在一个独立于外界世界的世界,使我们沉迷其中。

缩影使我们从事物内部发现其美。缩影不也是一种角落,一种心灵的栖息么?但是价值在压缩中丰富。“他进入了一个缩影,于是形象立刻开始增多,变大,逸出”(《空间的诗学》中译本第167页)另一方面,在声响的缩影中,“夸张”使我们进入其中,新形象所创造的的新世界。

广阔性,更是一个内心空间的维度,我们用各种感官去感受它,用心比用眼睛看得更宽广。广阔性使我们的内心空间与世界和谐相接。

存在的内与外我们永远不能确切把握,我们只能不断靠近存在却不能确定我们就在它的核心。就像一个定义一旦说出便立刻需要更正,存在与不确定不断互相渗透。

最后一章,存在是圆的,“不来自任何先前的经验”“是元心理学的”(《空间的诗学》中译本第256页)里克尔的圆形的树的存在成为此书的结尾。

上世纪60年代的行为研究,西方学术界以场所的概念替代传统的空间概念,建筑学从视觉艺术到人的认知研究,从空间设计到场所设计,是一个重大飞跃。而实际上,更早就有建筑师关注人的内心的渴求。路易斯·康曾在指导学生做修道院设计开始前两个礼拜,让学生假设之前没有任何已建成修道院做参考,讨论其本质。曾有学生提出为了创造一种仪式感而把修道院的餐厅布置在半英里以外,虽然这让业主(一位修士)说他宁可在他的床上吃饭。这种在设计过程中对内心潜意识的追随在卒姆托身上或许体现的更为直白:“当我设计摸个建筑时,我发现自己频频陷入一些模糊不清的久远记忆中,然后我便努力回想这些记忆中的建筑情景真正是什么样子,它对于那时的我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也努力去思考它现在如何帮助我复苏一种充满活力的环境,其中全然遍布着很多东西,每一样都要有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和形式。虽然我无法勾画出任何特定的形式,但是已有足够丰富的暗示可以使我相信:这是我以前见过的。不过同时,我也很清楚它是崭新不同的,而且我们无法直接参考以往的某件建筑作品,尽管它可能泄露人们心底满载记忆的思绪。”(彼得·卒姆托《思考建筑》中译本第8页)

建筑设计或许很大一部分是对人的行为的设计。在人的社会性之外,巴什拉在探索诗歌形象的同时也深入探索了作为孤独个体的人的内心梦想,甚至于潜意识,或称之为灵魂。在我们的内心指引我们对外界物质环境做出反应的同时,外界物质环境也在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内心。近几十年世界迅速发展,城市空间也不断变化,人的生存、居住方式与之互相影响,而这样的发展方向除了对经济等的作用,是否也是人内心对生存状态的选择。失去了地窖与阁楼,城市里的摩天大楼没有传统家宅的内在高度,没有根。在一切“速食”的今天,这本

书给我们一个安静思考的空间,究竟我们要如何协调建筑的技术与灵魂,使我们的内心空间

更加靠近幸福。篇四:《诗学》笔记参考

这大概就是现在传的很火的那份笔记的电子版了,已经复印了手抄版的同学可以考虑不

要印这个,内容都是一样的,不过是弄成电子版了,大多的内容是09某好学生的笔记,加了些

本学期的内容,本宅上课态度也不够认真, 仅供参考下, 看书吧, 加油亲们.

第一章诗摹仿

1.诗(有音乐或无音乐):一种艺术仅以语言摹仿,所用的是无音乐伴奏的话语或者格律

文,

【节奏,音调,话语,其中话语是必要的】或混用诗格或单用一种诗格【制作,制造,

不同于创造;诉诸语言、诉诸听觉的文学作品。

2.摹仿:(司空见惯的“诗”的创作方法)大致等于文学创作,文艺作品的制作,即被命

名为摹仿;是把具体事件“变成”作品的过程和方法,与临摹不同。悲剧、喜剧、酒神颂和

史诗在当时被人们认为是摹仿的方式制约的,也是古希腊人认为的“诗”,即文学作品。·差

别在于:摹仿的媒介不同,对象不同,方式不同

3.模仿的媒介:是抽象的。话语和音调(语言,可以写成文字的部分)

4.以下谈及无音乐伴奏或参与的纯语言的作品。在古希腊,这种作品没有被命名,或没

有一个总称。这应该是指无格律的“散文”和有格律但无音乐的诗。

·格律体:有固定节奏,韵律的“声音”,即诗格,以十四行为例.

本学期补充一: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组成,每行11个音节,韵式为abba abba cde

或者abba abba cdc cdc.另一个类型为莎士比亚体,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每行十个音节。

韵式为abab cdcd efef gg ·散文体:例如拟剧,苏格拉底对话

·音步:英诗中重读与非重读音节的特殊组合,一个音步的音节数量可能为两个或三个。

【史诗用六音步格写

△亚里士多德强调摹仿媒介的话语;比如对话和拟剧,无节奏,无音调,但是也称作诗。

△古希腊人默认只要用了格律的就可以被称为诗,但是亚里士多德不认同,同样用六部格律

的方式,要以摹仿的对象来界定可不可以被称为诗。

本学期补充二:

诗通过节奏,话语,语调来展现,应为在古代文学阅读是不普遍的。

诗人:悲剧,喜剧,史诗的创作者,对诗人进行了诠释和定义,认为诗人应该是用格调

声音去展现,而不仅是用话语,格律就行了,而且诗人还应该在模仿对象上有相应的要求,比

如:荷马和恩培多克勒比较,荷马是诗人,但是后者不是,因为对象是自然科学,总之,亚

里士多德在声音中强调了模仿的媒介,从很大的程度上定义了诗人,在声音方面的要求更高,

更侧重于声音的重要性,可能是因为(笔者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对艺术作品的表达,更多

的依赖于口头和声音。

小结:

1诗的分类:有音乐的——戏剧、酒神颂、史诗等等,天经地义的诗,

无音乐的仅logos——对话,拟剧

2.诗的定义,用logos模仿的艺术,logos 是重要的元素,成分,有无音乐、格律、无

所谓。但是logos模仿制作的不一定都是诗,以模仿的对象来划分诗。(第二章)

3,诗的类别划分,不是依照剧情内容的模仿的对象,而是依据形式和外壳(有无音乐)

第九章开头。

4为什么没有讨论抒情诗,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行动不为诗。

第二章摹仿的对象

1.创作者创作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诗人所创作的诗)摹仿的对象→行动中的人【①崇

高,高贵严肃②卑俗,滑稽③普通人

2.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悲剧的摹仿对象好人

·悲剧六要素:戏景、性格(高贵/低俗)、情节、言语、唱段、思想

·悲剧和喜剧以摹仿的人物的性格来划分

·行动:行动既不同于生产,也不同于纯度很高的思辨活动

·行动中的人:行动的主体是人(智力健全的人)是一种受思考和选择驱动的,有目的

的实践活动。【一定要有长度,要有行动。古希腊并不重视抒情诗,不被正统的西方文学所认

可。在浪漫主义运动之后才开始有所改变。重视长篇的诗】符合对悲剧的定义,要有一定长

度。

第三章摹仿的方式

叙述:用同一种媒介的不同表现形式摹仿同一个对象【史诗的做法→讲述,叙述人小说

的方式第三人称“他”

扮演:进入角色【以本人的口吻,(行动中的人)再现第一人称“我”

△(史诗)叙述便是一个人扮演无数个角色;(戏剧)而在古希腊演剧时还保留着一个演

员扮演多个角色的表演方式,合唱队(歌队)有一部分的讲述作用、

△epic在希腊文中有两个叙述和史诗两种意思

希腊文dran(扮演)drama(戏剧) 所以在传统的戏剧中是不可以讲述的,而在布莱希特的戏剧里会出现一个“报幕员”,相

当于在戏剧中加入了叙述,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奇怪的戏剧,所引发的误解。

“史诗剧”=“叙述剧”【史诗本身是一种文体,并非中文意义上的长篇巨作

△戏剧和史诗的文本上,区分于格律,史诗相对单调

第四章诗产生的原因

·诗产生的原因:人的天性①从孩提时候人就有摹仿的本能②能从摹仿的成果中得到快

感(求知→内涵;美感→形式)

·诗由诗人的性格形成两大类:(悲剧)严肃的,比如颂神诗、赞美诗;(喜剧)滑稽的,

比如讽刺诗

·悲剧和喜剧的起源:荷马不仅是严肃作品的最杰出大师,而且还是第一位为戏剧勾勒

出轮廓的诗人,他以戏剧化的方式表现滑稽可笑的事物,而不是进行辱骂。他的《马耳吉忒

斯》同喜剧的关系,就如同他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同悲剧的关系一样。

·悲剧和喜剧都是由即兴表演发展而来的。

△埃斯库罗斯执着于两个人的对手戏,后期增加第三个演员。减少了歌队的合唱,但是

仍然占很大部分;索福克勒斯启用了第三名演员,合唱成分明显减少,以情节为主。

第五章

1.喜剧摹仿低劣的人,表现的是一种滑稽,而不是让人痛苦。

2.关于喜剧的(发展)起源:出现了喜剧诗人时,喜剧已经基本定型,谁最先使用面具

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一无所知;有情节的喜剧最早出现在西西里。在雅典诗人中,克拉忒斯

首先编制出能反映普遍性的剧情,即情节。

3.格律:

·长度:悲剧的时间限制在“太阳的一周”或者稍长于此的时间内【①三一律中时间为

一天的来源②演出时间不宜太长,一天之内演完】;史诗无需顾虑时间限制

·成分:悲剧具有史诗所具有的全部成分,而史诗则不具备悲剧所具有的全部成分

·对象:摹仿严肃的人物而言,史诗“跟随”悲剧;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只用一种

格律,并且只用叙述的方式

第六章悲剧定义

1.悲剧的定义:(王)悲剧是一个戏剧行动的创新,需要戏剧进行者(对象)的品格崇高,整体布局完整,拥有体裁宏伟,每个组成部分,分开应用令人悦耳各文类的语言(媒介,文体类型,格律)

(陈)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行动(这里的行动是指摹仿的对象)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dran,扮演,肢体,形体】而不是叙述,通过印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一个严肃完整修饰的是行动

·严肃品格高尚

·一定长度相当的长度,相应的长度

·一个 one 一个行动强调一个

·完整修饰的是行动,并非指零部件的齐全,而是行动要做完,比如《雷雨》中必须要交代完全,要有一个结局,是一种时间结构,而非格律等其他部分的完整

※行动:罗译本翻译为动作。指人物的肢体动作,演员的动作,表演层面的

※戏剧理论中:行动是摹仿的对象;扮演是方式;动作是表演

·得到疏泄戏剧的作用,审美后果:医疗作用,宣泄负面情绪

2.悲剧六要素:戏景(摹仿方式)、性格、情节、言语、唱段、思想

·戏景:opsis,人物的装扮(视觉元素),属于摹仿的方式,来自扮演,可泛指一切与视觉有关的演出实际,不单是布景

·言语:指格律文的合成本身

·情节:是对行动的摹仿;这里说的情节指事件的组合(在戏剧中,行动、情节、事件可以基本划等号)

·性格:定义,指的是这样一种成分,通过它,我们可以判断行动者的属类

·思想:能够恰如其分的表现见解的能力。包括一切必须通过话语产生的效果,其种类包括求证和反驳,情感的激发,以及说明事物的重要或不重要。【人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对手论辩。

△情节、性格、思想:第一文本,来自编剧

戏景、言语、唱段:第一文本+第二文本,来自演出实践

·普菲斯特:第一文本(文字)第二文本(场景,音乐,灯光等)

△事件的组合(情节)是成分中最重要的,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而性格是为了行动才需要的配合。【性格:摹仿对象的好与坏,即是否严肃。摹仿行动的时候表现人物的严肃与不严肃。性格展示抉择。性格的性质:行动的造因,决定人物的品质,显示人物的抉择

第七章

※完整划一:一个物体如果有了应该具有的一切,即包容了组成这个事物所必须的一切要素和部分,这个物体便是完整划一的。

·现代美学中:关于时间的概念。结构:时间的问题。情节的编制,时间的流程

·戏剧中缺少了一个“中介”的讲述者,所以需要按照时间轴的顺序流逝,很少有倒叙。但是时间顺序是固定的,单向流程的。经典戏剧是一种严格的时间艺术,要打破这样的结构必须要加入一个中介,讲述者→解构。但是小说很早就出现了倒叙,意识流等手法。

·亚里士多德:从头发展到尾,并且时间是单向发展的;“划一”:一个行动,单一,没有时间的同时或交叉出现混乱

·从结构上讲:开头结尾指的是时间的开始和结束,是行动的开端,而非文本的。亚里

士多

德的潜意中规定:行动的开端和文本的开端是一致的

※情节的长度:悲剧定义中的一定长度。以事物本身的性质来看,越长越好;作品要以能容纳下一系列按照可然必然的原则依次组织起来的事件为宜,有相应的长度。

第八章

※整一:并非一个人一天的行动便是整一的。【比如《俄狄浦斯王》中,除了追查凶手之外,俄狄浦斯一定还有其他的行动,比如吃饭睡觉等,但与其中的行动没有逻辑关系,是可有可无的】

△按照时间的流程(并去掉一些没有逻辑的东西),要有逻辑

△在西方的逻辑中,是要一条线的,对于唱片叙事的史诗(小说类)和戏剧的要求是一致的;而中国的小说,则常是花开两朵,两件事同时发生,有交汇点,先讲一件再讲一件。

第九章

1.诗人的职责:描述在逻辑中应该发生的事,并非时间从开始到结尾的流程中发生的所有事都要被描述(从现有的故事中选取有逻辑的情节,行动)

·历史与史诗的区别:前者记叙已经发生的事(具体事件,素材);后者秒速可能发生的事(带有普遍性的,逻辑、规律)。诗更加严肃,并附有哲学性,需要从行动中辨别出写什么 2.讽刺诗→喜剧(有情节的,有逻辑性的),先虚构出情节,然后虚构名字,不会直接点名讽刺某人某事

·而悲剧,通常选择历史人名,已经发生过的人和事

·引发的一个现实:希腊戏剧并非全部取材于历史和神话,有些人的故事是虚构的·关于悲剧题材的选择:不论是否虚构,但要符合必然性,可能性,逻辑性→标准。事情的真假是无从考证的,历史上的事也并非所有人都明了,一个剧是好是坏,情节上要编的符合逻辑。

3.诗人,情节(行动)的编造者,并符合逻辑

4.在历史和诗的区别中,也会有交叉。比如一个诗人写了发生过的事,该如何去辨别的依据,诗人描写的是符合逻辑的行动,而非编年史

5.情节(行动)的简单和复杂之分:

·简单行动:连贯整一,其中的变化没有突转和发现便随的行动

·复杂行动:指其中的变化有发现或突转,或有此二者便随的行动

△突转:行动的发展从一个方向转至相反的方向

发现:从知到不知的转变(人和人之间的真实身份,亲人或仇敌;或某人曾经做过某事)※回到第九章:谈论什么样的剧是好的

“在简单情节和行动中,以穿插式的为最次”→没有按照可然和必然的原则连接起来的情节→什么才算是有“可然和必然的原则”

在十七章提到如何编剧:先立下一个一般性的大纲,然后再加入穿插,以扩充篇幅。二者的矛盾,前后的“穿插”是否是一个词,亚里士多德教我们编最次的剧?

·第九章注释:穿插式中性词,穿插式的则明显有贬义

·第四章注释:epeisodion这个词做“场”的解释,另一个意思是“穿插”

→场=穿插:理解为先立下一个大纲之后,扩充篇幅使他变成一场一场的戏。

※到底什么才是最次的编剧:打乱了时间的单向性;或场和场之间关系不严格。·场和场之间不是按照可然和必然的联系,有几种可能性:

①加入长篇独白,唱段,打戏等→情节停滞。而优秀的诗人写这种戏是为了照顾演员②埃斯库罗斯的戏,很喜欢用大场面,注重剧场性,压倒了戏剧性

③为了比赛目的,戏剧情节被拉的很长,不得不打乱事件的顺序

6.不仅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要引发恐惧和怜悯

事件最好的效果是意外的、但不能是纯外力的偶然,要在意料之中因果之中。在情节中的部分一定要有合理的逻辑。第二十四章提到:编组故事不应用不合情理的事,情节中最好没有此类内容,即便有了,也要放在布局之外。

△诗要解释的是必然性的问题。“偶然性”的问题要交予神学的领域,比如命运。不能去追问悲剧为什么就发生在这个人的身上,这是不能在文学领域中解释的事。

第十章

复杂行动/简单行动:这些应出自情节本身,是前事的必然或可然的结果。这些事件之间的是前因后果(因果,逻辑),还是此先彼后(时间顺序)大有区别。

第十一章突转发现苦难

1. 发现和突转引发怜悯和恐惧,反应人物的幸和不幸

2. 发现:①一方的身份是固定的,发现是另一个人的事;②双方相互发现

3. 情节的成分除了突转和发现,第三个成分是苦难

※第十八章悲剧的分类从观众的角度“卖点”

①复杂剧:突转和发现,“情节剧”

②苦难剧:人物所遭受的苦难,苦情,取得同情怜悯

④格剧:品格高尚的人,善有善报大团圆,悲喜剧

④??剧:(戏景?穿插?)由穿插式的可能性可以退出包括了照顾演员,(拼凑)或者注重场景(范围大过戏景)

第十二章希腊悲剧的基本结构

开场白(),场*(悲剧中介于两次完整的合唱之间的整个部分),退场(是悲剧中的一个完整的部分,其后再无歌队的合唱),以及合唱

第十三章对苦难剧的讨论?悲剧的功效

1. 怜悯与恐惧:探讨如何制造怜悯和恐惧之情,即悲剧的效果,复杂悲剧最佳

2. 悲剧摹仿的对象:四种可能性

a. 好人顺境→逆境

b.坏人逆境→顺境

c.极恶之人顺境→逆境

d.一般的人(俄狄浦

斯)由于犯了错,得到严重的后果

而abc都不能同时产生怜悯和恐惧,实际上bc不属于悲剧摹仿的范畴,ac是完人,神或恶魔,无灵肉。

△怜悯的对象是遭受了不该遭受不幸之人,恐惧的产生是因为遭受不幸之人和我们是一样的人。

△一般的人(悲剧)=好人(古典悲剧)+一般的人(正剧)

坏人(喜剧)=坏人(滑稽的人)

3. 结构:最好的是写一个一般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产生悲剧效果)

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和当时古希腊悲剧的评判标准并不完全一致。当时喜剧已经更加受到欢迎

4. 单一纯粹的美感。译本中所说的“双线”,罗译本中的“双重结局”,不赞成好人和坏人

在同一部悲剧中,类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不是最高的。

第十四章

1. 恐惧和怜悯可以出自戏景,也可以出自情节本身的构合,后者更佳;从悲剧中得到的快

感,怜悯与恐惧得以释放

2. 得出的结论:发生在亲人之间最容易引发恐惧和怜悯

3. 行动的产生:列举:a.人物知情,杀死亲人(没有悲剧效果)b.人物先杀了亲人,时候

才发现(不会让人反感)c.事先不知情,动手之前知情然后停手(最佳)

第十五章篇五:《诗学》笔记

《诗学》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的开篇便指出诗的艺术实际上是摹仿,这是关于诗的艺术的首要原理(在译者的注释中指出作者所说的摹仿,指的是诗的创作过程。而从其随之所举的酒神颂的例子,可看出作者所认为的摹仿,在很大程度上与作品中的戏剧性相关。关于这点,在其后文关于荷马的评价中有更明晰的体现)。在这里,他说明一个人之所以能被称为“诗人”,并不在于他使用某种格律进行写作,而在于他是摹仿者。格律不是诗的主要因素,摹仿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摹仿是人的天性,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看事物本身却不一定。因为我们一面在看,一面在求知,在进行判断。这种由辨识所带来的快感要求作品与观者的经验符合,但又不完全一致(关于这点效果,在其后对于悲剧创作的指导说明部分,有更为具体深入的阐释)。这里,作者举了图像为例。即是否可由此认为,绘画艺术也是摹仿?那么摹仿就是艺术这个科的性质,而在其下各属之间不具区别功能?于是当摹仿与人天性具有的节奏感和音调感结合,诗便诞生了。

在“摹仿”这个共同的基础上,诗下分多个种,各种之间的差别产生自三方面:摹仿所用的媒介、所取的对象、所采的方式。诗依其固有性质分为两种,一种摹仿高尚的行动,一种摹仿下劣的行动。进行前一种摹仿的诗人是比较严肃的,进行后一种的则是比较轻浮的(作者认为人的品格从行动中体现,看来此观点不但适用于作品中的人物,也适用于进行创作的诗人)。由于摹仿对象的不同,形成了两种诗,每种诗在各自的发展中发现了适当的格律。在这里,作者对荷马进行了推崇和辩护。因为所作的严肃的诗,荷马被认为是一名“真正的诗人”,而他作品中不严肃的,则被作者称为“滑稽诗”,而不是讽刺诗,并因为其“戏剧化”的特点而被看作是开了喜剧的先河。同样,其严肃的作品则开了悲剧的先河。在作者看来,戏剧性地摹仿是荷马作品的特色,这使他有别于以往的诗人。由此,悲剧和喜剧出现,诗人们因为各自的品格或从史诗转向悲剧,或从讽刺诗转向喜剧,并发展形成了各自的模式。此刻,作者还进一步指出,转向后的两种体裁比转向前的更高。

戏剧化是悲剧和喜剧区别于其它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对话,并因此发现并采用了适合谈话腔调的短长格。作者认为悲剧发展自酒神颂的临时口占。当酒神颂里歌唱式的问答变成对话,格律相应变为短长格,悲剧就具有了自身的性质。同样出自严肃的人之手,悲剧与颂神诗、史诗之类的差别主要就在于摹仿所用的媒介和所采的方式方面。

在书中,作者不止一次地将悲剧与史诗作比较,并指出前者更好,因为更能引发快感。一来悲剧比史诗短。在作者看来,体积与美有着必然联系。悲剧的时限一方面是由于比赛时间决定的,另一方面取决于它所摹仿的对象——一个行动,而史诗可以叙述多个行动。这样,悲剧在情节上就比史诗更为集中。二来悲剧比史诗使用了更多的媒介,更具形象感。不过作者指出,即使不做演出只看文本,悲剧在印象方面也是优于史诗的。这大概是因为悲剧所采用的对话形式,比叙述性的史诗更直接、生动,戏剧化的效果。另外,作者提到,一名好的史诗诗人应该尽量少地用自己的身份说话,因为这样便不是摹仿了(这里他又提到荷马)。同时,他认为诗人化身为所摹仿的人物说话,也不是摹仿。那么,如何判断人物不是在“代言”呢?我想,一是可以通过动作来代替语言,二是让人物的所作所为都显得合情合理,这就涉及到悲剧创作的核心内容了。

作者在关于悲剧创作的阐释中,反复提及两个词:合理、整一。合理指的是逻辑方面,主要关系到悲剧创作最重要环节——布局。作者以随意涂抹的色块和素描为例,说明合理的组织对美的重要。对于悲剧来说,情节安排要有条不紊,事件相继出现,“突转”一定是有因

果联系的,“发现”也以从情节本身产生的合乎可然律的最佳。人物的言行都是在当时当景下自然而然发生的,让他说话让他行动的是布局而不是诗人。要让观众觉得事情就该是这样的,一切都是可信的,即使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真实性方面的要求。比如人物的言行方式要符合其身份和地位,一个精神正常的人物不可出现强烈的性格反差。另外还涉及到表演时的细节,比如进退场方位。整一是说一部悲剧作品表现的是整一的行动,其各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便不是整体中的有机部分。这就要求在大纲拟定后,所进行的穿插都要是有关联的。这样一来使得情节集中,同时也与时间因素有关。达到了合理与整一,就好比按照一份完美的图纸制造了一部机器,只要开始,它自会协调地运转下去(在西方的理念里,这种条理性好像一直就存在着。把一切都纳入一个框架再看,世界本身也就是一个系统)。

最后来谈谈悲剧的艺术效果——怜悯和恐惧。这在我看来,意为悲剧应该能引发观众思考,从而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人们发生情感的天然倾向是想同的,通过对人面对不同情况会产生的情感反应的分析,作者确定了悲剧的最佳套数。选那种比一般人好一点儿的人去遭受厄运,因为犯错而突然由顺境陷入逆境。不幸的后果会令观众反思,造成此后果的行动,以及行动中附带表现出的性格。好一点儿的因为一时之错倒了如此大霉,那自己呢?这会让观众警醒,进而自省。自省的行为,为那个时代的哲学家所推崇。再说杀人的情节,作者说最好的是动手之际“发现”彼此是亲属从而罢手。杀人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情,但那种紧张后的放松,大难不死的侥幸,却能引发思考。结局的安排也是这样。作者反对悲剧中出现善恶各报的双重结局和那种化干戈为玉帛的结尾。我想这是因为在他的观念里,悲剧并不是用来

布道的,而是要启发观众对自我进行思考和审视。

柏拉图认为诗源自灵感。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技巧也能成诗。柏拉图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因为他们会使人丧失理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怜悯与恐惧之情受理性指导,与一般人相差太多的人不会引起人们的恐惧,与一般人相似的则会令人们反思自身。相比于老师那些极富政治性目的的论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则像是一本创作指导教科书,从原理到种类到成分,分析、比较、说明运用,甚至连艺术批评那一环都想到了。他把诗从高高在上的殿堂拉了下来,并指出了通向其的道路。

在阐释与论证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力求严密、周全,总是尽力照顾到各种情况,并十分注重例证。不过大概因为手稿失落、抄本流转以及当时人们的认识面等缘故,含糊、疏漏甚至前后矛盾的情况在书中还是存在的。至于后人由此作而发展出的“三一律”,在读完此书后,我觉得那应该算是“误读”的产物了。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与感悟赏析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赏析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摘抄好词: 视死如归、忠勇双全、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舍生忘死、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威风凛凛、意气风发、爱生如子、孜孜不倦、滴水穿石、志存高远、手足情深、 锲而不舍、文质彬彬、两袖清风、冰清玉洁、不耻下问、持之以恒、学而不厌、 精益求精、通宵达夜、精忠报国、碧血丹心、一言九鼎、忧国忧民、忠心耿耿、 虚怀若谷、礼贤下士、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才华横溢、兰质蕙心、才高八斗、 著作等身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摘抄好句: 1、五星花鲜红鲜红的,就像一颗颗灿烂的小红星点缀在一片绿叶之中,十分好看。 2、红星闪闪放光芒,党旗飘飘指方向。七一党徽耀长空,党的光辉万年长。风 雨兼程壮华夏,九十年拼搏辉煌。江山赞歌齐飞扬,祝福祖国更强壮。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赏析.jpg 3、历史的接力棒传入我们新一代人手中,历史给了我们足够的选择,过平平坦 坦的生活。我们应把这交付于我们手中的祖国带向更昌盛富强的时代,让我们用

生命,来创造历史的另一个辉煌! 4、每个人的信仰是不同的。但是,信仰一个政党,加入一个先进的组织,这是 人生最高尚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值得信仰是因为她有光辉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5、几许艰辛,几多跋涉,多少党员抛头颅洒热血,多少党员沐风栉雨,无怨无 悔。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不断强大,我们的企业蒸蒸日上,企业员工应努 力践行娇子品牌文化,为川渝中烟品牌发展出谋划策。 6、朋友,我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而骄傲,无论是迎着朝阳走进教室,还是 披着晚霞离开校园,每当仰望那鲜红的太阳,我心潮激荡,我们沐浴着太阳的光辉,让我们放声幸福的歌唱;读后感·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放飞火红的 希望 ! 7、和随机的影像被描述为红星、火环和白甜圈,网上传送到阴谋论网站至溶解。 8、历史的脚步,在这里驻足;革命的航船,从这里起航。 9、走进七月,所有的花都在绽放中吐露芬芳,所有的心都在祝福歌唱。党哺育 我们快乐成长,党教导我们天天向上,我们一定不忘党的培养,为国贡献更多力量!

金匮要略读书笔记

金匮要略读书笔记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金匮要略》治疗肾系疾病用药规律 张仲景《金匮要略》为治疗肾系疾病提供了众多良方,这此方药历经千年的临床检验,疗效卓着,至今仍被广泛运用。 1.功效类别统计 所统计的13方包括:五苓散、猪苓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茯苓甘草汤、牡蛎泽泻散、柴胡桂枝干姜汤、越婢汤、防己茯苓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1选药范围广泛,使用相对集中 补益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共出现56味次,占全部的78. 87%。可见,《伤寒杂病论》治疗肾系水肿是以补益、解表、利水、温里4类药为主组方的。 2. 2补益实为补气健脾利水 疾病的发生尽管复杂,但不外正邪两个因素。正气虚弱是发病的条件,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肾系水肿病的发生亦正是脏腑虚损与外邪侵袭相互斗争的结果。究其根本,脏腑虚损的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机为脾肾气化机能虚弱。脾主运化水湿,为升降出入之枢,脾健则运,交通上下,溉濡四旁,脾土伤败,易致水湿泛滥,术芪之类健脾益气,气行则水调。该类药有:白术、黄芪、阿胶、大枣、甘草、白芍。 2. 3解表祛邪实为疏风宣肺、发表利水 肺主皮毛,为水上之源,一旦外邪阻遏,肺气宣肃失职,不能通调水道,泛溢肌肤则发为水肿,故疏风宣肺,因势利岛,使肺气畅达,肃降有权,三焦通利,亦即“开鬼门”之意。“腰以上肿,发汗乃愈”即指此而台。该类药有:麻黄、桂枝、细辛、生姜、柴胡。 2. 4温里实为补肾温阳利水

肾系水肿病乃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其中,尤以肾为根本,而水为至阴,乃肾阳命火不足所致。肾阳不足,命火式微,可致肾不能气化,脾不能运化,肺不能布化,三焦之气闭塞,决渎之官无权。《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所以,肾阳命火不足是导致水肿的根本原因,补肾温阳利水,亦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唐容川谓:肾为水脏,水中含阳,化生元气。”气为阳之微,宜取温润平调之意,叶天士指出“此温字,乃温养之义,非温热竞进之谓。”得温可以行水,兼润可以固肾保精。该类药有:附子、干姜利水渗湿实为“洁净府” 利水渗湿是治疗肾病水肿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亦即《素问》“治于权衡,去苑陈莝”之意。主治在里在下之水邪为患,使水邪从小便而去,此亦即《素问》“洁净府”之意,是《伤寒杂病论》治疗水肿的原则。该类药有:茯苓、猪苓、泽泻。 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 1清热生津法 本法适用于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上、中消证。表现为口渴多饮,虽饮而渴不解,伴口舌干燥,脉大滑实等症,方以白虎加人参汤为主,可随症加入花粉、葛根、麦冬等。正如《金履要略》云:“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中白虎汤清肺胃之热,加人参益气健脾以生津,此方为后世治疗糖尿病主方之一。 2温阳化气 《金匮要略》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论述了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化气助阳以摄水的下消证治。表现为渴饮无度,尿频无制,舌淡苔白,脉多沉细。方用八味肾气丸补肾阳之虚,恢复其蒸津化气之功,则消渴自止。

《名人传》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

《名人传》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 好句摘抄: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止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 当全世界都在哭泣的时候是不应当嬉笑的。为了一个人的诞生而举行庆祝是缺乏知觉的人的行为。应当保留你的欢乐,在一个充分地生活了的人死去的时候发泄。 生命还须前进。动,便是生。 贝多芬在画上显得很年轻,似乎不到他的年纪,瘦削的,笔直的,高领使他头颈僵直,一副睥睨一切和紧张的目光.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会使我屈服。 他是英雄,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那种人凭借强力,在虚荣或个人野心的驱策下,能为人类酿造巨大的灾害。这里指的只不过是“人类的忠仆”,只因为具有伟大的品格;他伟大是因为能倾心为公众服务! 贝多芬在手记里如此写道:“顺从,彻底地顺从于你的命运:你已经不再是为自己而存在,而是为他人而存在;对于你来说,只有在艺术中才能找到幸福。啊,上帝,请赐予我战胜自己的力量吧!” 雄狮般的面容、紧咬着的牙床、不满愤怒和痛苦的皱纹,

而凌驾于这一切之上的,是意志力,一种拿破仑般钢铁般的意志力。 他用一句豪言壮语浓缩了他的一生,这句话已经成为一切勇敢的心灵的箴言:“用苦难赢取欢乐。” 《贝多芬传》摘抄及赏析 贝多芬伴着失聪的双耳谱写出了千百名曲;米开罗琪罗在岁丧母的悲痛下雕琢百千佳作,终逝世于工作室中;托尔斯泰在战争的烈火中释放满心怒火; 1.“……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贝多芬真是可怜已极。得知道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我当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心爱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固然我曾发愿要超临这些祸害,但又如何可能?” 【赏析】这是贝多芬写给友人阿芒达牧师的信。耳聋对于音乐家来说是无法弥补的灾难,不但影响工作,而且使他从此过着孤独凄凉的生活,还可能受到敌人的污蔑。这段话概括了贝多芬由于耳聋引起的一切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体会到世界的可怜和自私。 2.“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

《黄帝内经》读后感作文5篇

《黄帝内经》读后感作文5篇 #《黄帝内经》读书心得1 #这本书是讲中医养生的。将黄帝内经里的理论,运用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天地自然有一定的规律,经络运行也有固定的规律,人们日常的活动需要遵循天地自然的规律,才能让经络正常运行,身体才会健康。有时身体不舒服并不一定需要吃药或打针,而是通过调整日常活动和习惯,顺应了自然规律,就会让身体的自愈力治愈身体。除了这一点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心情和价值观,保持愉悦的心情,工作生活玩乐都适度,不过度耗费身体的元气,不舍命追求什么,自己能努力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尽力即可。生活也是要建立在“活给自己看”的基础上,而不是跟别人对比中获得快乐。自己能做到能得到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还有几个简单的食疗方子,和中医养生的误区。是一本很实用的中医养生启蒙书。 看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关于自己身体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我嘴唇发紫是因为任脉有淤血不通畅;如果要喝茶最适合中国人的是全发酵茶,比如红茶黑茶;精神上如果总是有问题那肯定是源自生理的原因,需要调养身体;吃饭不能吃的过饱因为会耗损精气去消化食物;要想补肾,首先晚上要早睡, 11 点前睡着,需要戒甜食,和吃点有黏性的东西像糯米糕

一类的食物;枸杞是催心火催欲的药,不是补肾补肝的;搓耳朵要从下往上搓,可以补肾。 话说我打算试试里面的食疗方子,一个是姜枣茶, 12 颗枣拇指大的姜切片,煮水常喝,可以暖胃。二是吃点核桃,要吃熟的,去皮的,撒点盐,吃着很香,就能补肾。 #《黄帝内经》读书心得2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最早、地位最高的中医巨著、中医养生学之源的国学瑰宝,自古至今,引起了无数人对它的崇拜、深思,但《皇帝内经》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典,其思想博大精深,泛泛而读,往往只能似是而非。最近,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对于其养生思想颇有一些体会。现在,人们生活空气污染、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里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进而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疾病”,而且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何为养生,就是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 《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养生学之源,可见受推崇程度非同一般,其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就是说上等的医生不是去治疗已经得了的病,而要在没有得病之前,就让它不得病。对于未病先防,《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学生的读书笔记六篇

中学生的读书笔记六篇 我们看了一本书名字叫《会跳舞的坎肩儿》,讲述了一只会跳舞的火狐狸红霞为了自己的愿望而牺牲了自己。从前,森林里有只被誉为舞蹈皇后的火狐名字叫红霞,好用有一身排红的皮毛。每当翩翩起舞时,他身上的毛就散发出绚丽的红光如同傍晚的霞光。 如今,森林老了,全身萎缩了。曾经广袤、繁荣的林海取失了,只剩下一小片稀疏的森林,勉强苟延残喘一般过活。唉!不过过去一百年,生机勃勃的森林衰败了。火狐红霞对自己的好朋友文利说自己要去参加全世界的舞蹈大赛。于是,红霞跑到了一家店里藏起来度夜一天,一个非常喜欢跳舞的小女孩来了,于是,红霞决定教她舞蹈红霞经过了三天三夜小女孩终于像红霞一样跳的美丽,可是红霞却不行了她看自己没希望了,于是,把希望全放在了小女孩身上。红霞死了以后,在临死前告诉她让她的妈妈用自己的皮毛做成,马夹。最终完成了红霞的心愿。 我的感受:我要是主人工红霞,我会给一个好心人在夜光下跳一段舞蹈,当他被我的舞蹈吸引住以后,她个人会收养我,他让我参加舞蹈大赛,这样,我不仅被人人成为舞蹈皇后,而且人人见了我都说:你瞧,那只狐狸多厉害身上可以发出红光。 我看到了:火狐红霞被锁在高大的水晶盒里,已经六天

了,六天来,他没有喝一滴水,没有吃一粒粮食,尽管这样,红霞每天晚上,依然会在小羽来之前跳一段舞。读了这一段,让我知道了,动物为了我们人类而牺牲自己,何况我们人类。 昨天,我读完了这本《埃米尔擒贼记》。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居住在德国新城的小男孩,他叫埃米尔。一天,他的妈妈把他送到了车站,并千叮咛万嘱咐他千万别把给外婆的140马克弄丢了。埃米尔点点头,就上了火车。后来,一个小偷趁他熟睡之际,偷走了埃米尔的140马克。埃米尔醒来之后发现并跟踪了他。后来,埃米尔在柏林的一站下了车,开始一路地跟踪他。埃米尔在跟踪的时候,结识一了一些好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埃米尔成功地抓到了小偷,拿回了自己的140马克,另外还收到了柏林警局奖励的1000马克。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还觉得意犹未尽。喇叭男孩古斯塔夫,教授,小礼拜二和一些可爱的侦查员们都令我感到吃惊。没想到柏林的男孩们都这么勇敢,这么有智慧,这么团结。我也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没水喝。他们之所以没有水喝了就是因为他们不团结。你如果只想靠自己一个人成功的话,那根本就不可能。现实社会是残酷的,它弊病丛生,什么样的人都有。就像文中的那个小偷一样,他为了140马克,为了欺骗一个小孩子,光是姓名就有三个,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如果没有教授他们的帮忙,恐怕那个小偷早就逃之夭夭了。我很是佩服柏林的

读书笔记摘抄50字大全5篇

读书笔记摘抄50字大全5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书笔记摘抄50字大全范文,可以借鉴的哈。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笔记50字一《苹果树上的外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安迪却没有,这令他很难过,然而有一天,安迪的外婆不声不响地从天而降,坐在了苹果树上。她的打扮很奇怪,戴着一顶用羽毛装饰的帽子,长裙下边露出镶着白色花边的裤子,外婆带着安迪去游乐场,套野马,海上冒险。 她的脑袋里总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嘿,这个外婆可真有趣! 后来,安迪邻居家又搬来了一位新奶奶,她有许多事情需要安迪帮忙,安迪很幸福。最让我惊叹的是安迪的这一段时间里竟然会有那么多巧合! 后来又一想,故事没有了巧合,就没有了“生命”。《宝葫芦的秘密》读书笔记50字二《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很好看。 这本书的故事以“我”从小就梦想拥有万能的宝葫芦,到后来如愿以偿拥有宝葫芦,想怎样就怎样,无所不能,从开始时的新奇刺激到后来烦恼无穷无尽。故事在最后,笔锋

一转,原来拥有万能的宝葫芦只不过是一个梦而已。 虽然全书叙述的只是一个梦,却非常有趣,生动活泼。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天上不可能掉馅饼,真正的幸福是要靠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的。 可爱的鼠小弟读书笔记50字三可爱的鼠小弟这本书很好看,里面的小老鼠很诚实杯子打破了主动向妈妈承认错误,也很聪明。我们应该像他一样要做个诚实的孩子。 小鹿学长跑读书笔记50字四今天我读了《小鹿学长跑》。 清早,太阳公公还没露出笑脸,小鹿就开始练习跑步了。很多小动物都还在睡懒觉,可是,小鹿已经呼吸着树木里的清新空气,越跑越快了。小鹿每天坚持练习长跑,身体锻炼得非常强健,所以,小鹿一次次逃脱了凶猛老虎的追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偷懒,只有坚持,才能学到真本领。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50字五《窗边的小豆豆》的主人公是一个无忧无虑,身心健康的小女孩。尽管她因为淘气,一年级就被退学了,但她还是那样的开朗。小豆豆这个女孩吸引住了我们,让我们跟小豆豆一起快乐,烦恼,难过……小豆豆的一言一行全部在一行行文字之间流露出来,让你不知不觉得爱上了这本书,爱上了一个叫“小豆豆”的女孩。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摘抄赏析1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伟巨著,它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是一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的恢弘史诗。 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画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纪的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争与和平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展现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 场面壮观,结构清晰,具有强烈时代感。体会最深的是,这部小说人物形象十分鲜明、富有个性。如安得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定,有较强的社会活动本事;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本事,更侧重于道德梦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气质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

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我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当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期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我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我的《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向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可是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感情。 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欢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 《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非常独特,它是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我国古代文化当中,被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 说到生命活力,我们经常会用这样的一些词汇:魄力,精神,胆识,意志,聪明等,这些都是代表我们生命活力的词,代表我们领导力的词。 什么叫魄力?在中医里,魄是肺的神,肺的神明。所谓"神"又是什么意思呢?神是精足了以后的外现。所以"魄"是肺气足的体现。而魄力的"力"就关系到我们的另一个脏器——肾。在中医看来,我们的力量都来源于腰,都来源于肾。所以,"有魄力"指的是肺和肾两个脏器的精气非常充足,所以做事才能气壮山河,才能够出大手笔。而肺和肾这两个脏器在中医里又居于先天的范畴,关涉到我们的本能,所以我们说的魄力是学不来的,它是我们身体当中的本能的一种外现。如果你魄力不够,只能说明你先天肺气不足,肾精不足。 在中国,许多人对中医常识都有一种耳熟能详的感觉。比如说老百姓并不懂医学,但是他们每天都在运用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用古话说,这叫做"日用而不知",就是天天在用,却不知其中道理,介绍两个例子。 我们中国人练功的时候,我们打大自然太极时,第一个动作通常是"两腿分开,与肩同宽".那么先伸左脚和先伸右

脚有没有不同?中医认为,左肝右肺,左边为肝气,右边为肺气。左边为肝,主血。所以一定是先伸左脚,先开血脉。因为血的运行比气的运行要慢,这样气血才能平衡。为什么还要"两脚与肩同宽"?就是要打开大腿内侧的三条阴经,然后脚尖再微微内扣,大腿外侧的三条阳经也就随之开启。如果两边阴阳经没有感觉,这个站立姿势对练功就没有任何意义。 为什么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夏天,我们的阳气全部浮越在体外,身体内部形成了一个寒湿的格局,人体的脾胃是最虚的,消化能力也是最弱的,所以我们在夏天要吃一些姜,古人还有一句话是"上床罗卜,下床姜".下床姜,就是当人起床以后,可以吃一些姜类的,温热的,宣发的东西,在中医里,生姜经常来入药的,它是助阳的,助生发的。所以可以吃一些姜来使你的阳气更加振奋。 冬天的时候,我们的阳气全部收敛了,身体的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内热的格局,"上床萝卜"就是指在晚饭时应该多吃萝卜,因为萝卜是顺气的,它能够增强人的消化能力,让人在夜里有一个很好的睡眠。 这些道理,我们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领悟到的。所以,日常生活中,只要把这些细节问题都掌握了,身体的很多问题都能解决。这也是《黄帝内经》中所倡导的一种养生之道。简单的说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锻炼身体。

《心流》读书笔记6篇

《心流》读书笔记6篇 《心流》读书笔记6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流》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流》读书笔记1 最近用三天时间仔细阅读了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一书,英文原版名称为“flow”,此书的副标题为“最优心理学体验”。书中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智慧的光芒,也解答了好多困扰我多年的心理疑问,更是一本能够提升我们生活幸福感的指南。 ”心流”一词指的是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并且在做完这件事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给大家举一些常见的例子可能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种体验,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打球、游泳、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时候。 书中采用了大量的案例来阐述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的状态,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

分析如何进入心流状态,获得最优的体验。下面就选取书中的一些有启发之处与大家分享。 1、为什么幸福感如此的难能可贵? 幸福如此难能可贵,主要要从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异说起。其他动物的心灵只能容纳环境中确实存在的,并且与自身切身相关、靠直觉判断的资讯。比如一只饥饿的老虎智能注意到猎物的资讯,而一只吃饱后的老虎则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温暖的阳光上面......除了人之外,其他动物都不会自作自受,它们的进化程度还不足以感受悲伤、沮丧这些复杂的情绪,只要没有外在的干扰,它们就能保持自身的和谐稳定,体验到人类所说的“心流”。而人类的神经系统过于发达,这无疑有利于我们的生存,但却也是我们感知更多苦恼的罪魁祸首。也可以说,自然选择出的生理机制只是服务于人类的生存繁衍,从来没有考虑过增加幸福感。 2、是什么在阻碍我们获得幸福感? 幸福并非只发生在一瞬间,它与运气和概率无关,用金钱买不到,也不能依仗权势强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在事物的阐释。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取决于一个人在内心如何阐释这件事。比如同样是遇到堵车,有的人就会变得脾气暴躁,感觉似乎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毫无耐心的按着喇叭或者破口大骂,虽然这些做法对于解决问题无一点用处,但有些

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精品文档 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1、安利柯啊!你因为冬天来了而快乐,但你不要忘记,世间有许多元衣无履,无火暖身的小孩啊!因为要想教室暖些,有的小孩用进出血长着冻疮的手,拿着许多薪炭到远远的学校里。在世界上,全被埋在雪中的学校也很多。在那种地方,小孩都牙根震抖着,看着不断下降的雪,怀着恐怖。雪积得多了,从山上崩下来,连房屋也会被压没的。你们因为冬天来了欢喜,但不要忘了冬天一到世间,就有许多要冻死的人啊! 、代洛西听见先生这样说,就抱了那小孩的头颈,用了响亮的声音说:“来得很好!”格拉到利亚小孩也热烈地吻代洛西的烦。我们都拍手喝彩。先生虽然 说:“静些静些!在教室内不可以拍手!”而自己也很欢喜。格拉动利亚小孩也欢喜。一等到先生指定了座位,那个小孩就归座了。 、父亲年纪大了,并区因为一向辛苦,面容更老。一家生计全负在他肩上。他于日间在铁路工作以外,又从别处接了书件来抄写,每夜执笔伏案到很迟才睡。近来,某杂志社托他写封寄杂志给走户的封条,用了大大的正指字写,每五百条写费六角。 、我将滑稽画册给他看。他不觉一一装出画上的面式来,引得父亲也大笑了。回去的时候,他非常高兴,以至于忘记 1 / 12 精品文档

了戴他的破帽。我送他出门,他又装了一次兔脸给我看,当做答礼。他名叫安东尼阿拉勃柯,年纪是八岁零八个月。 、驼背的耐利,昨日也在看兵士的行军,他的神气很可怜,好像说:“我不能当兵立了。”耐利是个好孩子,成绩也好,身体小而弱,连呼吸都似乎困难。他母亲是个矮小白色的妇人,每到学校放课总来接她儿子回去。最初,别的学生都要嘲弄耐利,有的用革囊去碰他那突出的背。耐利毫不反抗,且不将人家以他为玩物的话告诉他母亲,无论怎样被人捉弄,他只是靠在座位里无言地哭泣。 、他真是一个有趣的小孩。一进门就脱去了被雪打湿了的帽子,塞在袋里,阔步地到了里面,脸像苹果一样,注视着一切。等走进食堂,把周围陈设打量了一会儿,看到那驼背的滑稽画,就装了一次兔脸。他那兔脸,谁见了也不能不笑的。 、说着,恋恋地看我。校长先生被妇人们围绕着,头发好像比以前白了。学生们也比夏天的时候长大强壮了许多。才来入一年级的小孩们不愿到教室里去,像驴马似的倔强,勉强拉了进去,有的仍旧逃出,有的因为找不着父母,哭了起来。做父母的回了进去,有的诱骗,有的叱骂,先生们也弄得没有法子了。 、人从四方集拢来,原来老人被雪球打伤了眼了!小孩们立刻四面逃散。我和父亲站在书店面前,向我们这边跑来 2 / 12 精品文档 的小孩也有许多。嚼着面包的卡隆、可莱谛、“小石匠”、收集旧邮票的卡洛斐,都在里面。老人已被人围住,警察也赶来了。也有向这里那里跑着的人。 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1、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摘抄加赏析精选5篇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摘抄加赏析精选5 篇 艾青的诗如寒冬里的阳光,照在中国大陆上,照在被黑暗所奴役着的人脸上,是如此的温暖!他的诗给当时久经压迫的人民带来希望;给祖国千千万万的青年带来动力。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艾青诗选读书笔记摘抄加赏析,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摘抄加赏析1 《艾青诗选》这本书的封面,有着一副图:干旱的土地,一眼望去没有一点绿色,枯黄的树,生长杂乱的枝干,我知道当时的人们过的很辛苦,糟糕。 打开书,一股书香味扑鼻而来,带领着我进入书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创作于抗日战争初期。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世界里,在绝望中无力的嘶喊着,想为国家做点什么,却无能为力。而作者也是如此。

这篇诗的开头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只鸟。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是渺小的,短暂的。鸟是辛勤的,它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它的使命就是得学会飞翔,围绕着这祖国飞翔,直到它死去的那一刻也要为祖国歌唱。但是在国家有危险的时候,它也要尽力为祖国歌唱。“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饱受折磨的鸟,显然它已经唱不出优美的歌声,可是它仍在歌唱着,这是它用生命发出来声音,抒发了对土地义无反顾的执着和不放弃。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础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的描述: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遭受暴风雨的打击,悲愤满怀和奋力抗击的形象,与下文鸟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只鸟儿在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时,将自己也与着土地融为一体,投身怀抱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愿意为祖国献出生命之情。 “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看似是排比,其实“暴风雨所击打”,“无休止吹刮着”,“悲愤的河流”这些告诉我们,当时艾青所魂牵梦萦的他热爱的土地,正遭受着打击,满是伤痕累累。 “河流”“风”,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悲愤”“激怒”,表现出人民对侵略中国的暴行表示愤怒,和意志昂扬的战斗精

《黄帝内经》读后感范文

《黄帝内经》读后感范文 自古至今,养生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早在古代很多医学古籍中就有相关记载,并一直延用至今。下面是为大家的《黄帝内经》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黄帝内经》一书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当然其在中医学领域的经典地位更是家喻户晓的了。它作为一部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医学生应该好好研读的,它在养生方面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它指导我们如何才能顺应自然以达到健康和谐的状态。 《黄帝内经》给我印象最深启示最多的就是它的前几篇,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这几篇论述都在养生的原则和总纲上做了精当的论述,其中一些理念极具现实意义,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必谨先之。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其中蕴含的养生之道确实可以让人受益无穷的。很早就听过“天人合一”的理论,原来觉着很飘渺甚至有些故弄玄虚,在读过《黄帝内经》之后发现,人体就是法效天地生成的,因此,只有真的只有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在读过《黄帝内经》后,我结合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状况综合分析了一下,发现自己没能做到《黄帝内经》所提及到的理念。首先我觉得自己的作息习惯不仅没有类天地之道,相反,还有悖天地之道,既然要“法于阴阳”那一定得做到日出我起,日落我息,但实际情况是晚上熬夜熬到好久才睡,上午很晚才起床,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发现

气虚无力。我个人身体一向还是很好的,体质不错,因此我一向不注重这些,认为这些离我还很远,老了在养生也不迟,在读完此书后我发现养生要从现在做起,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大到情志,小到作息习惯在生活中我以前不注重自己情绪调节的,当然也很少注意自己的作息习惯,现在普遍大家都睡得很晚,殊不知这些都是背离阴阳之道的,而且平时也不注意情绪和精神的调节,在读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时才发现对精神的调节以及对情绪的控制对健康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看来这些谨小慎微的地方如果不注意真的会出现很严重的状况。另外现在正值春季,平时也没注意什么,在看过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后,知道春天气机是生发,条达,舒畅的,因此内心也应该是这样的。“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些也就提醒我们应该内心恬淡,而且应该到外面出去走走,这才符合养生的大道。 另外,纵观《黄帝内经》,它不是一时一家之作,融合了几代人的心血,它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它也作为一部国学经典流传于世,该书巧妙运用以岐伯和黄帝等人的对话形式,使一些理念深入浅出,很精当的阐述了阴阳五行,四时气候,五运六气一些理念。《黄帝内经》读后,我的感受虽然没有很深,但确实得到一些体会,我想这就是收获吧,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按照这些感受去生活,虽不能达到上古之人境界,但还是大有裨益的。因为《黄

读书笔记高中六篇

读书笔记600字高中【六篇】 【篇一】呐喊读书笔记600字高中 《呐喊》是鲁迅先生是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所作,作品真实的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 *族生活的 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其实在读完《呐喊》 人们的思想进行彻底的教育。 我对《呐喊》中的阿Q正传,比较感兴趣,尤其是阿Q 今发达的21世纪,也几乎没有象啊Q 是空想。 如今,像这样发达的21 昧的国* 区别,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是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文章中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的文字间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这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在经过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他坚定把自己的心变成一片沃土,而母亲已在这片沃土上洒了第一把种子。

文中,作者朴实的一句话应当成为名言: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儿都是要加倍的。难道,我们的母亲天生就是来为我们承担苦难的?难道,你真忍心自己的母亲成为这世上最痛苦的母亲?难道,你真的愿意让你的母亲在夜深人静时肚子哭泣?母亲深深地爱着我们,她们为了自己的儿女默默地奉献着,而我们又该为自己的母亲做些什么呢? 史铁生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顽强地艰难地一步步走了过来,因此,文坛上多了一名新秀。当他的第一篇文章被发表的时候,他想与母亲分享快乐,但已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了。母亲没有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是恪守的教诲,她只想让儿子活下去,简单快乐地活下去,此时此刻,作者也感受到了母亲坚忍的一直和毫不张扬的爱。 《我与地坛》给予了我们警示—要勇敢面对挫折,珍惜亲情,正确对待人生,不要轻言放弃,要懂得理解,坚强等等,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又加深了理解。 【篇三】《喜福会》读书笔记600字 运的航行,控制不了剧情的发展; ”。君, 是的,母亲最后成为了一只天鹅,拥有了自己向往的生活,而那根仅留在箱底的天鹅毛,至死也没敢送给女儿,她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当爱已无声的时候,我们还能错过什么?打个电话,送个平安,说声妈妈,我爱你! 【篇四】《西游记》读书笔记 本书作者是罗贯中,他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的历尽艰险、斩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这,就是《四大名着》中的《西游记》。

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大全

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大全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打开智慧之窗的钥匙;书,是一位益友。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摘抄好词好句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 第一篇 《家》 (1)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虎头虎脑眉清目秀面红耳赤白净柔嫩满面红光 满头银发目光炯炯双目如潭火眼金睛浓眉大眼 慈眉善目气宇轩昂高大魁梧英姿飒爽衣着得体 (2)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眉开眼笑破涕为笑捧腹大笑笑逐颜开满面春风 洋洋得意和颜悦色悠然自得容光焕发神采飞扬 气势汹汹神情沮丧愁眉苦脸没精打采泪流满面 (3)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 心花怒放满心欢喜归心似箭心旷神怡心潮起伏 心悦诚服心事重重忧心忡忡心如刀绞悲痛欲绝 怒火中烧心惊胆战心慌意乱心急如焚心灰意冷 (4)描写人物的句子 她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 这孩子黑虎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他那红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他地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李老师有一头漂亮得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那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地光环。 我地同学萧红,梳着一条大辫子,黑亮黑亮的,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看起来蛮漂亮的。 (1)描写态度的词语 勤奋刻苦认真专注钻研踏实勤恳虚心好学 发奋苦读脚踏实地不耻下问精益求精刨根问底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如饥似渴持之以恒一丝不苟 (2)专心学习的词语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屏息凝视目不转睛专心致志 津津有味掩卷沉思神情专注 (3)描写学习的佳句 小飞坐在座位上,埋头只顾写呀写呀,笔底下好像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涌流出来,用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一篇竟全写好了。 晓鸿恰好面对窗户坐着,午后的阳光射到她的圆脸上,使她的两颊更加红润;她拿笔的手托着腮,张大的眼眶里,晶亮的眸子缓慢游动着,丰满的下巴微微上翘——这是每当她想出更巧妙的方法来解决一道数学题时,为数学老师所熟悉、喜爱的神态。 每当我做作业时,笔尖沙沙响,好像小鸟在对我唱歌,又好像在鼓励我:“你要不怕困难,勇攀高峰。” 她站了起来,回答得那么准确,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似乎早有准备似的。 她抑扬顿挫地朗诵着,声调优美,娓娓动听,举座动容。 他这个调皮鬼,书念得太快了,劈劈啪啪,像是炒花生米一样。

读书笔记摘抄加点评

读书笔记摘抄加点评 【篇一:文章摘录与赏析。(可做读书笔记、旁注等)】 故都的秋---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 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 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 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 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 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 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这是一篇表现大自然美好风光的散文。作品紧扣“故都的秋”来描写。写出了故都的秋味,秋声,秋色,秋风,秋雨等。在具体表现时, 作者不去写古往今来人们常赞叹的,北京“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 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而是集中笔墨, 去写北京的街旁、院落中随处可见的秋景。如:“即使不出门”,“向 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北国的槐树,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还有秋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接着,作者又写了 北 国的秋风,秋雨,秋天的果树,进一步表现了北国秋色的清丽,幽静,从而抒发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怀恋故乡的感情。 - --- - ---- --- ----- -- -- ------- - ------- - ------- ---- ---- ---- ---- -- --- 优美 文段和赏析。 1.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 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 委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 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 大的空间。 赏析:人,只有量力而行,该放就放,当止则止,才能在轻松快乐 的节奏中,收获真正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医学类书籍及读书笔记

医学类书籍及读书笔记 医学类书籍及读书笔记一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这个困扰医者几千年的问题,孙思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给了我们标准答案 ——“大医精诚”。所谓行大医者以解决众生疾苦为大,然而只有具备精诚者,可承大医之名。“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 在漫漫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医”,例如:扁鹊救世济人敢于直言,华佗则是广施人道不分贵贱,孙思邈则是为民救世的精诚,李时珍遍尝百草著书济世,而叶天仕却是谦逊好学树医德…自古以来行医者便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将“大医精诚”奉为圭臬,更是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上述的名医均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代表。也正因为他们毕生恪守着这样的信念,才真正成为“历代医学家和百姓景仰的伟大先师”。 贫苦与羞辱多加的中国近代,中华民族被列强推向了生存的边缘,连温饱都已成了问题,何言求医问药。悲惨万象深深刺痛着每位医者的心。许多国外和本国的医生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只身来到这片硝烟弥漫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生命谱写着“医魂”!也许纷飞的炮

火将他们掩埋,也许汩汩的时光将他们的名字冲淡,但他们有一个共同而不朽的称呼“医生”。“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与此”。在一千多年前,孙思邈如是说,而一千年后的今天,千千万万的医者依旧是如是行。“SARS”带来的白色恐怖,让劫后余生的我们依感心寒。赞美的言语略显苍白,优美的诗歌变得平淡,风停了,鸟儿也不唱了,河水静悄悄地流着。原来它们怕惊扰了长眠与此的医魂们。为了抢救人民的生命,为了毕生的信念,在SARS那样无硝烟的战争中,他们献上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医生,担负着“上以疗君亲之族,下以救贫贱之厄”之重任。古往今来,在社会生活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而新时代中,我们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现实。当代科学对某些疾病的局限性和病人的期待之间的矛盾,以及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和病人要求之间的矛盾,把医生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些医疗纠纷层出不穷。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勇往直前,还是明哲保身呢?在我们刚刚步入神圣医学殿堂的那一刻,“医学生誓言”早以给了我们回答:“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救死扶伤,不 辞辛苦,执着追求……”这亦是当代对“大医精诚”的诠释。我们曾庄严宣誓,是对历代医魂宣誓,以自己的灵魂起誓,而我们要做的是履行诺言,要铭记的是“性命相托”的重任。医患关系紧张归结为医疗体制的不完善和医德医风问题,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医德医风建设则成为我们要认真学习、体会的首要工作。对我而言,刚从大学毕业步入工作岗位,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实践的锻炼,才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大全(共6篇)

篇一:《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让教育充满爱 --读《爱的教育》 关庙小学高军建 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 可以说,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 这也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 它告诉我们:教育就是爱的别称,教育孩子就是爱孩子。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者,传播爱心,不仅仅是我们的一份责任,更是我们对学生、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爱是融融春风,即使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让教育永远充满爱! 篇二:《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爱的教育》(原文是cuore,翻译为心)是通过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亲人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 在这本书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卖炭者与绅士》还有《义快的行为》这两节,第一节写了一个父亲对他儿子诺琵斯的爱,诺琵斯骂培谛的父亲是个“叫花子”,诺琵斯的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琵斯向培谛和他父亲道歉,虽然培谛的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琵斯的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琵斯道歉,从这里可以知道,诺琵斯的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爱来熏陶他的儿子,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