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工程综合实验

环境工程综合实验

环境工程综合实验
环境工程综合实验

环境工程综合实验-SBR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前言

环境工程综合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一个综合性实验。开课时间为大四上学期,通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和积累,大家可以充分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实验设计,操作以及数据分析,从而得到实验结果,并且利用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说明。

由于实验设备的局限,在实验方案确定以后,全班分组进行操作,共同完成实验的测定,同时也加强了团队间的交流。

通过这次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能用自己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一、实验目的

1.本实验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模仿实验,通过收集校园内的生活污水,采用SBR工艺对其进行处理;

2.通过本实验,让学生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有较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SBR工艺的操作和调控,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N,PH,温度等;

3.掌握并能熟练测定常规水质指标:DO,COD,NH

4

4.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污水处理常规构筑物以及其作用:SBR反应器等;

5.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出原因,并且对其进行解决,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一)工艺设备

本实验主要研究在不同工况下SBR工艺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实验中运用的工艺设备具体有:

SBR反应器

SBR是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的简称。它是近年来在国内外被引起广泛重视和研究日趋增多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目前已有一些生产性装置在运行之中。主要运用在以下几个污水处理领域: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主要有味精、啤酒、制药、焦化、餐饮、造纸、印染、洗涤、屠宰等工业的污水处理。

所谓SBR工艺又称程序式活性污泥法或间遏式活性污泥法,它的运行方式

按进水、曝气、沉淀滗水、排泥、待机多工序在一池完成,省却二沉池和污泥循环,投资省,抗负荷冲击强,因为SBR对进水有几十倍的“稀释”能力。

在SBR运行工序中,通过曝气推流及沉淀滗水,完成硝化反硝化,从而去除NH3-N。

NH3-N去除过程如下

NH4+——NO2-——NO3-——NO2-——N2

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

在好氧条件下,好氧型亚硝化菌把NH4+作用生成NO2-,之后NO2-又在硝化菌的作用下生成NO3-,在这一系列的反应过程中需要补加碱度,完成硝化除NH4反应。再由缺氧型兼性菌把NO3-还原成NO2-,NO2-再由反硝化菌作用生成无害的N2,最终完成除氨氮反应。

除氨反应步骤多,参加菌种多,反应条件又分好氧条件和缺氧条件;而亚硝酸、硝酸菌生长周期又长,且占总菌群数量又少(5%),所以除氨氮慢,所需时间长。

硝化反应耗氧量是除COD 4.54倍,还会消耗大量碱度(1mgNH4+耗碱度7.14mg/L),反硝化时又要补充有机碳(污水中缺),更增加处理成本。由于反应速度慢,生长周期长,条件要求苛刻,更加大成本,这就形成了化肥污水的处理难点。投资大,处理费高,技术要求更高,这就是化肥企业排水中NH3-N极少有企业能处理达标的原因。(虽有少量企业可以达标,不是大量掺水,就是花费较高处理费用换来的。)

而亚硝化反应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的缺点。

亚硝化反应过程如下

NH4+——NO2-——N2

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

(二)SBR反应器

SBR工艺由按一定时间顺序间歇操作运行的反应器组成。SBR工艺的一个完整操作过程,亦即每个间歇反应器在处理废水时的操作过程包括如下5个阶段:进水期—反应期—沉淀期—排水徘泥期—闲置期。SBR的运行工况以间歇操作为特征。其中自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徘泥至闲置期结束为一个运行周期。在一个运行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体积的变化及运行状态等都可以根据具体污水的性质、出水水质及运行功能要求等灵活掌握。

(三)SBR工艺的主要性能特点

SBR作为废水处理方法具有下述主要特点:在空间上完全混合,时间上完全推流式,反应速度快,为获得同样的处理效率SBR法的反应池理论明显小于连续式的体积,而且池越多,SBR的总体积越小。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占地面积小,造价低,设备费管理运行费用低。静置沉淀,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运行方式灵活,可生成多种工艺路线。同一反应器仅通过改变运行工艺参数就可以处理不同性质的废水。由于进水结束侯,原水与反应器隔离,进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对反应器不再有任何影响,因此工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高。间歇进水、排放以及每次进水只占反应器的2/3左右,其稀释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工艺对进水冲击负荷的耐受能力。

另一方面,SBR法能有效地控制丝状菌的过量繁殖,这一特征是由于缺氧好氧并存、反应中底物浓度大、泥龄短、比增长速率大决定的。

(四)检测方法

为了能及时反映工艺运行状况,应分若干小组,每天一组去检测工艺运行参

数,起代表性的指标有DO、COD、、MLSS、SV30、SVI,,随时了解工艺运行情况。

其中COD 采用密封法测定,NH3-N采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定,MLSS采用滤纸重量法测定,SV是活性污泥在100ml的量筒内静置沉30min测得,SVI值根据SV和MLSS进行计算得到。

具体的实验装置为:

1、COD测定:COD测定仪(DRB200 消解器、DR2010 分析仪、预制试剂管13mm)、

COD消解液、硫酸汞;

2、NH3-N 测定:721分光光度计,比色皿,比色管,纳什试剂,酒石酸钾钠;

3、DO测定:溶解氧测定仪;

4、温度测定:温度计;

5、污泥沉降比及污泥浓度测定:称量瓶、漏斗、量筒;

6、PH测定:PH 试纸;

7、其他:洗耳球、各种型号移液管、蒸馏水、滤纸、DHG—9145A型电热恒温鼓

风干燥箱、量杯、取样瓶、药匙、锥形瓶、玻璃棒、分析天平、试管架。三、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是运用实验室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模型,对一般的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进行模拟,以使同学对生活污水的一般处理步骤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本实验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活性污泥的培养阶段,活性污泥取来后,放入SBR反应器中进行培养。以生活污水和葡萄糖作为营养源。按照所调工况,对实验进行各个阶段的操作。

在培养期间,需要观察活性污泥的生长情况,每天需采集一次污泥样品,,以及30分钟污泥沉降比(SV30)和污泥浓度的测定。

通过这些数据判断其生长是否良好,有无发生污泥膨胀现象,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还需对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数据进行测定,主要的测定项目有:溶解氧DO, 进出水的COD、NH3-N等,根据这些数据的一些变化来判断工况运行的是否正常以及污泥是否已经培养完成。

活性污泥培养期间,第一天全组成员需到齐,一起学习相关测定方法

之后每天派2~3人负责测定具体项目。

第二天:陈嫚陈彩英

第三天:周子昊石锐

第四天:蒋晓旭马强苏超鹏

第五天:韦朝强张秀武

第六天:王正宋梦泽

记录每天的数据

第二个实验阶段为污水的正式处理阶段。(第七天)

待污泥培养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本阶段的实验。由于SBR属于在时间上进行推进的反应器,其各个阶段的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工艺流程

SBR 法工艺流程,一个池体大致分为进水期、反应期、沉降期、

排放期和闲置期5 个阶段,在这5 个阶段完成均化、初沉、生物沉解、

终沉等活性污泥处理过程。由污水进水水质、出水要求来确定各阶段运

的行时间、混合液的体积化,运行状态以及曝气量。

图1 SBR 法工艺流程图

SBR 法是一种按连续进水、间歇排水周期循环,间歇曝气式活性

污泥污水处理技术。从废水的流入开始到待机时间结束为一个周期,一

切过程都在一个设有曝气或搅拌装置的SBR 反应池内进行,不必另外

设置沉淀池和污泥回流泵等装置。SBR 工艺对污染物质降解是一个时

间上的推流过程,集反应、沉淀排水于一体,是一个好氧、缺氧、厌氧

交替运行的过程,因此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效果。将废水中的氮化合物转

化成硝酸盐,进而转化成氮气,使出水的含氨氮量大大的降低,能够有

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SS)和BOD5。

1)进水阶段:在进水之前,反应池中残存着高浓度的活性污泥混

合液。进水阶段即污水注入阶段,反应池起到了调节和均质的作用,此

阶段可曝气或不曝气。

2)反应阶段:反应阶段是最主要的一道工序,它是停止进水后的

生化反应过程,根据需要可以在好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两

种条件下交替进行,但一般是以好氧为主,以去除氮、磷、BOD5。

3)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沉淀阶段停止曝气,澄清出水、浓缩污

泥。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进入排水阶段,利用排水装置将经过沉淀后

的上清液排出反应池。

4)闲置阶段:排水结束到第二次进水的间隔为闲置阶段。在此期

间,应轻微或间断的曝气,避免污泥的腐化。闲置后,污泥处于内源代

谢阶段,吸附的能力增强,加强了去除作用。

表1 SBR 反应器的运行程序

参考图表

待实验操作过程结束后,需要对各个测定数据进行相关处理比较。

检测项目有COD BOD5 TN NH3-N TP

根据处理结果,对各实验过程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计算去除率以及污泥负荷(MLSS)

关于实验的安排的一些具体问题:

1.组员应将实验内容以及本文相关的资料通读、熟悉之后才能进行实验。

2.从校园收集的生活污水。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推荐从女生宿舍或青工楼旁的排水渠获取。或从花江污水处理厂获取。

3.关于活性污泥的培养以及试运行的说明。

活性污泥培养的具体方法参考以前做过的实验。

另:

本次实验组成员:周子昊(组长)陈嫚石锐韦朝强张秀武马强蒋晓旭陈彩英苏超鹏王正宋梦泽

环境工程实验设计吸附过滤离子交换等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过实验学习掌握颗粒自由沉淀的试验方法。 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淀的规律,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时间-沉淀率(t-E)、沉速-沉淀率(u-E)和C t/ C o~u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原理 沉淀是指从液体中借重力作用去除固体颗粒的一种过程。根据液体中固体物质的浓度和性质,可将沉淀过程分为自由沉淀、沉淀絮凝、成层沉淀和压缩沉淀等4类。本实验是研究探讨污水中非絮凝性固体颗粒自由沉淀的规律。实验用沉淀管进行。设水深为h,在t时间内能沉到深度h颗粒的沉淀速度vh/t。根据给定的时间t o计算出颗粒的沉速u o。凡是沉淀速度等于或大于u0的颗粒在t0时就可以全部去除。设原水中悬浮物浓度为C o则 沉淀率=(C o-C t)/C0×100% 在时间t时能沉到深度h颗粒的沉淀速度u: u=(h×10)/(t×60) (mm/s) 式中:C0——原水中所含悬浮物浓度,mg/l C1————经t时间后,污水中残存的悬浮物浓度,mg/l; h ——取样口高度cm; t ——取样时间,min。 三、实验步骤 1、做好悬浮固体测定的准备工作。将中速定量滤纸选好,放入托盘,调烘箱至 105±1℃,将托盘放入105℃的烘箱烘45min, 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冷却 30min,在1/10000天平上称重,以备过滤时用。 2、开沉淀管的阀门将软化淤泥和水注入沉淀管中曝气搅拌均匀。 3、时用100ml容量瓶取水样100ml (测得悬浮物浓度为C0)记下取样口高度, 开动秒表。开始记录沉淀时间。

4、时间为 5、10、15、20、30、40、60 min时,在同一取样口分别取100 ml 水样,测其悬浮物浓度为(C t)。 5、一次取样应先排出取样口中的积水,减少误差,在取样前和取样后必须测量 沉淀管中液面至取样口的高度,计算时采用二者的平均值。 6、已称好的滤纸取出放在玻璃漏斗中,过滤水样,并用蒸馏水冲净,使滤纸上 得到全部悬浮性固体,最后将带有滤渣的滤纸移入烘箱,重复实验步骤(1)的工作。 7、浮物固体浓度计算 悬浮性固体浓度C mg/l={(W1-W2)×1000×1000}/v 式中:W1——滤纸重; W2——滤纸+悬浮性固体的重量; V ——水样体积,100 ml。

《环境化学实验》指导书(环科+环工)16学时

实验一不同水域水碱度的分析 实验项目性质:设计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环境化学及实验 实验计划学时: 4学时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 水中碱度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地表水的碱度,基本上是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含量的函数,所以总碱度被当作这些成分浓度的总和。当水中含有硼酸盐、磷酸盐或硅酸盐等时,则总碱度的测定值也包含它们所起的作用。废水及其他复杂体系的水体中,还含有有机碱类、金属水解性盐类等,均为碱度组成成分。在这些情况下,碱度就成为一种水的综合性特征指标,代表能被强酸滴定的物质的总和。 碱度的测定值因使用的终点pH值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只有当试样中的化学成分已知时,才能解释为具体的物质。对于天然水和未污染的地表水,可直接用酸滴定至pH为8.3时消耗的量,为酚酞碱度。以酸滴定至pH为4.4-4.5时消耗的量,为甲基橙碱度。通过计算,可以求出相应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和氢氧根离子的含量;对于废水、污水,则由于组分复杂,这种计算无实际意义,往往需要根据水中物质的组分确定其与酸作用达到终点时的pH值。然后,用酸滴定以便获得分析者感兴趣的参数,并做出解释。 1.方法的选择 用标准酸滴定水中碱度是各种方法的基础。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即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根据电位滴定曲线在终点时的突跃,确定特定pH值下的碱度,他不受水样浊度、色度的影响,适用范围较广。用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控制性试验及例行分析。二法均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选用。 2.样品保存 样品采集后应在4℃保存,分析前不应打开瓶塞,不能过滤、稀释或浓缩。样品应用于采集后的当天进行分析,特别是当样品中含有可水解盐类或含有可氧化态阳离子时,应及时分析。 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水域水碱度的意义

实验室建设方案

土壤、水农业环境检测实验室 建设方案 年月日

目录 一、测试项目 二、现有条件 三、标准和方法 四、实验室建设方案和内容 五、费用预算 六、项目实施进度 七、项目预期目标

一、测试项目 土壤速效氮、磷、钾;土壤有机质;土壤、水酸碱度;土壤、水 中的全盐含量。 二、现有条件 40m2房间一间。 三、标准和方法 1 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2 土壤中速效磷的测定——0.5mol/L NaHCO3法。 3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 4 土壤中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溶重法(外加热法)。 5 土壤、水酸碱度的测定-电位测定法。 6土壤、水-水溶性盐分(全盐量)的测定—电导法。 (具体方法见附件) 四、实验室建设方案和内容 1、实验台、柜、通风柜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单价 备注 (元) 1 中央台3600*1500*850 1 10000 钢木结构,实芯理化板台 面 带试剂架3米 1 900 水槽和水龙头各2 800 2 实验边台2400*750*800 1 3500 钢木结构,实芯理化板台 面 3 天平台1200*700*800 1 2000 钢木结构,大理石台面 4 通风柜1200*750*2350 1 8500 钢木结构,具通风系统 5 药品柜900*400*1800 1 1200 铝木结构 6 器皿柜900*400*1800 1 1200*2 铝木结构 合计29300

2、仪器设备 序号名称规格单价 (元)数量总价 (元) 用途 1 紫外可见分光光 度计200-1100nm,波长 准确度:0.5 nm 37000 1 37000 P 2 红外消解炉可控温、20管14800 1 14800 有机质 3 火焰光度计WGH-1A 8500 1 8500 K 4 震荡器恒温往复震荡5800 1 5800 P\K 5 天平1/1000 6500 1 6500 6 天平1/10000 11000 1 11000 7 酸度计(配相应电 极) PH-3系列2200 1 2200 PH测定 8 电导仪Delta 326 3850 1 3850 全盐测定 9 培养箱BPX-524800 1 4800N 10 烘箱电热鼓风3000 1 3000 11 冰箱大冷藏3000 1 3000 12 电炉可调四联1000W 200 1 200 13 土壤筛(1-9)套400 1 400 14 土钻(取土器)套400 1 400 15 研钵中号100 2 200 16 蒸馏水制取设备套15000 1 15000 合计116650 3、玻璃器皿及试剂 序号规格单价 (元)数量总价 (元) 用途 氢氧化钠500g/分析 纯6.8 1瓶 6.8 见附件方 法 盐酸分析纯9 1 9 硼酸分析纯12 1 12 阿拉伯胶28 1 28 甘油21 1 21 碳酸钾分析纯12 1 12 硫酸亚铁分析纯8 1 8 碳酸氢钠分析纯11 1 11 酒石酸氧锑钾分析纯85 1 85 钼酸铵分析纯175 1 175 抗坏血酸分析纯7.5 1 7.5 磷酸二氢钾分析纯17.5 1 17.5 硫酸分析纯10 1 10

环境工程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交通环境工程课程实验 开课实验室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年级2012级专业班交通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开课时间2014 至2015 学年第 2 学期

实验内容、操作步骤: 一、实验内容 分小组在学府大道六公里至五公里的一断面进行交通量、车速、交通噪音调查记录,以15s为一间隔,持续三小时。调查完毕后统计15s内的平均车速,平均噪音以及交通量,将调查数据导入电脑进行数据分析评价,得到的720组调查数据如下: 时间14:30开始交 通 量 平均 车速 平均 噪声 交 通 量 平均 车速 平均 噪声 交 通 量 平均 车速 平均 噪声 交 通 量 平均 车速 平均 噪声 1 3 57 79.6 5 61 71. 2 11 56 84.6 10 56 77.3 2 12 59 77.1 14 48 7 3 7 45 76.9 12 57 79.8 3 19 56 74.8 12 59 76. 4 4 46 76.7 9 52 76.5

5 9 57 75.1 13 4 6 71.3 19 45 75.4 13 48 69.7 6 4 51 69.3 6 4 7 72.5 5 51 71 1 8 41 78.5 7 3 50 73.2 8 51 75.6 2 49 70.6 11 47 76.3 8 15 59 75.3 10 56 78.6 1 48 84.1 4 49 71.2 9 14 57 80.1 12 57 71.8 1 52 76.3 6 60 73 10 17 46 75.3 7 61 75.3 19 58 70.2 3 58 76.4 11 14 42 76.3 5 57 69.9 15 51 85.7 13 47 79.7 12 6 44 74.7 2 51 72.5 11 49 76.7 2 44 71.3 13 4 47 68.5 18 48 74.3 7 41 68.9 9 49 72.5 14 10 65 79.4 9 51 77.6 5 49 84.6 9 41 75.6 15 18 57 68.7 7 54 79.7 2 51 76.9 5 53 73.1 16 12 54 76.5 3 54 69.6 18 44 76.7 8 57 69.7 17 11 49 78.6 18 62 72.5 3 46 78.3 13 59 78.5 18 2 44 74.7 15 59 71.8 3 49 75.4 12 56 76.3 19 13 54 79.7 11 51 75.3 13 56 71 11 47 71.2 20 9 51 84.1 7 49 69.9 11 57 70.6 16 57 73 21 14 57 70.5 4 60 72.5 11 52 84.1 7 51 76.4 22 11 43 73.4 2 52 74.3 2 59 80.4 6 50 79.7 23 11 45 79 19 54 77.6 3 48 70.2 3 59 71.3 24 13 54 77.8 5 56 79.7 9 41 85.7 12 57 72.5 25 10 49 72.7 2 59 69.6 15 47 76.7 19 46 75.6 26 11 60 70.6 1 48 72.5 11 49 68.9 10 42 78.6 27 11 43 84.1 1 56 79.6 6 60 79.6 9 44 71.8 28 1 41 76.3 19 54 77.1 3 58 77.1 4 47 75.3 29 1 42 70.2 15 51 74.8 4 47 74.8 3 65 69.9 30 16 51 85.7 11 41 79.2 10 44 79.2 15 57 72.5 31 10 49 76.7 7 43 75.1 12 49 75.1 14 54 74.3 32 14 65 68.9 5 42 69.3 7 41 69.3 17 49 77.6 33 9 59 84.6 2 41 73.2 8 53 73.2 14 44 79.7 34 5 48 76.9 18 41 75.3 8 57 75.3 6 54 69.6 35 4 50 76.7 3 36 80.1 7 59 80.1 4 51 72.5 36 2 56 78.3 3 63 75.3 12 56 75.3 10 57 71.8 37 4 58 75.4 13 54 76.3 9 47 76.3 18 43 75.3 38 18 41 71 11 46 74.7 11 57 74.7 12 45 69.9 39 19 60 80.9 11 55 68.5 12 51 68.5 11 54 72.5 40 7 52 77.7 2 56 79.4 8 50 79.4 2 49 74.3 41 3 54 81.2 3 57 68.7 10 59 68.7 13 60 77.6 42 17 56 77.3 9 45 76.5 4 57 76.5 9 43 79.7 43 10 59 79.8 15 46 78.6 18 46 78.6 14 41 69.6 44 16 48 76.5 11 51 74.7 12 42 74.7 11 42 72.5 45 14 56 77.8 6 53 79.7 10 44 79.7 11 51 79.6 46 6 54 69.7 3 49 84.1 7 47 84.1 13 49 77.1 47 14 51 78.5 4 39 70.5 9 65 70.5 10 65 74.8 48 11 41 76.3 10 61 73.4 10 57 73.4 11 59 79.2

最新a环境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a环境工程学实验指 导书

《环境工程学实验》 指导书 杨红刚 刘艳丽 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2007年2月

目录 实验一曝气设备充氧性能测定实验┅┅┅┅┅┅┅┅┅┅┅┅┅┅┅┅3实验二混凝实验┅┅┅┅┅┅┅┅┅┅┅┅┅┅┅┅┅┅┅┅┅┅┅┅3实验三有害固体废物固化实验┅┅┅┅┅┅┅┅┅┅┅┅┅┅┅┅┅┅9实验四可燃固体废物热值的测定┅┅┅┅┅┅┅┅┅┅┅┅┅┅┅┅11实验五天然及污染水体综合处理分析技术┅┅┅┅┅┅┅┅┅┅┅┅13实验六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测定┅┅┅┅┅┅┅┅┅┅┅┅┅┅┅┅┅15 实验七碱液吸收气体中SO2实验┅┅┅┅┅┅┅┅┅┅┅┅┅┅┅┅19 实验八环境噪声测试(由杨红刚老师提供)

实验一曝气设备充氧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强理解曝气充氧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2.了解掌握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的测定方法; 3.测定曝气设备氧的总转移系数Kl a。计算充氧能力Q s。 二、实验原理 曝气是人为地通过一些设备,加速向水中传递氧的过程。常用的曝气设备分为机械曝气和鼓风曝气两大类。无论哪一种曝气设备,其充氧过程均属传质过程。空气中的氧向水中转移的机理为双膜理论。当气液两相作相对运动时,其接触面(界面)的两侧分别存在着气体边界层(气膜)和液膜边界层(液膜)。氧在气相主体内以对流扩散方式通过气膜,最后以对流扩散方式转移到液相主体—水中,由于对流扩散的阻力比分子扩散的阻力小得多,所以氧的转移阻力集中在双膜上(主要来自液膜)。 根据传质原理,氧向水中转移的速率与水中亏氧量及气液接触面面积呈正比。其基本方程式为: dc/dt=-KL a(C s-C) 变量分离积分整理后,得曝气设备总转移系数: KL a=-2.303/(t-t0)*lg(C s-C0)/(C s-C t) 式中:KL a—氧总转移系数(1/分或1/时) t、t0—曝气时间(分) C0—曝气初时池内溶解氧浓度实验时使C0=0 C s—曝气池内液体饱和溶解氧值(mg/l)

环境工程专业--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一-1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目的】 (1) 学会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利用基准物质对其进行浓度标定的方法。 (2) 基本掌握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实验原理】 NaOH 容易吸收空气中的CO 2而使配得的溶液中含有少量Na 2CO 3,配制不含Na 2CO 3的NaOH 标准溶液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用NaOH 饱和水溶液(120:100)配制。Na 2CO 3在NaOH 饱和水溶液中不溶解,待Na 2CO 3沉淀后,量取上层澄清液,再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可得到不含Na 2CO 3的NaOH 标准溶液。 作为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有很多,如:草酸、苯甲酸、氨基磺酸、邻苯二甲酸氢钾等。本实验中,利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P)作为基准物质,酚酞做指示剂,其滴定反应如下: COOH COOK NaOH COOK COONa H 2 O 设此时消耗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mL),邻苯二甲酸氢钾(KHP)的质量为m (g),则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c (mol/L)可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100022 .204NaOH KHP NaOH ??= V m c 【实验过程】 1实验准备 1.1仪器准备 25 mL 碱式滴定管;250 mL 锥形瓶;1000 mL 的容量瓶;250 mL 烧杯;10 mL 移液管;电子天平;分析天平。 1.2试剂准备 (1) NaOH ; (2) 邻苯二甲酸氢钾(KHP):基准试剂,于105 ℃ ~ 110℃干燥至恒重; (3) 酚酞指示剂(2 g/L 乙醇溶液)。

2实验步骤 2.1 NaOH饱和溶液的配制 称取120 g NaOH于250 mL烧杯中,加入100 mL水,搅拌。 2.2 0.10 mol/L NaOH溶液的配制 量取5.6 mL NaOH饱和溶液的上清液,转入10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充分摇匀。 2.3 0.10 mol/L NaOH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0.4 g ~ 0.5 g邻苯二甲酸氢钾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20 mL ~ 30 mL水,温热使之溶解,冷却后加1~2滴酚酞,用0.10 mol/L 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所耗用的NaOH溶液的体积,平行标定3份。 3结果分析 表1-1 测定结果 【注意事项】 (1) 用来配制NaOH溶液的水应在使用前加热煮沸,放冷使用,以除去其中的CO2。 (2) NaOH溶液的配制时,一定要待Na2CO3沉淀后再取NaOH饱和溶液上清液。 【思考题】 (1) 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 响? (2) 称取NaOH及邻苯二甲酸氢钾各用什么天平?为什么? 【参考文献】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修订版 王宝学杨同张磊编

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8 年3 月 3

试验是岩石力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辅助课堂教学,直观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本指导书是根据我校“2005年教学大纲”,并结合我校的实验条件而编写,主要内容有:1、岩石天然含水率、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试验;2、岩石比重试验; 3、岩石密度试验; 4、岩石耐崩解试验 5、岩石膨胀试验; 6、岩石冻融试验; 7、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8、岩石压缩变形试验, 9、岩石抗拉强度试验(巴西法),10、岩石抗剪强度试验(变角剪法),11、岩石三轴压缩及变形试验,12、岩石弱面抗剪强度试验,13、岩石点载荷指数测定试验,14、岩石纵波速度测定试验,15、岩石力学伺服控制刚性试验;16、岩石声发射试验。 本指导书的内容主要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2001);《水利电力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LJ204-81,SLJ2-81;同时参考了国际岩石力学会《岩石力学试验建议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试验方法标准》以及《露天采矿手册》等,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文中如有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王宝学、杨同、张磊 2007年12月

岩石物理性质试验 (1) 一、岩石天然含水率、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试验 (1) 二、岩石比重(颗粒密度)试验 (5) 三、岩石密度试验 (10) 四、岩石耐崩解试验 (17) 五、岩石膨胀试验 (20) 六、岩石冻融试验 (28) 岩石力学性质试验 (33) 七、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33) 八、岩石压缩变形试验 (39) 九、岩石抗拉强度试验(巴西法) (46) 十、岩石抗剪强度试验(变角剪切) (51) 十一、岩石三轴压缩及变形试验 (56) 十二、岩石弱面剪切强度试验 (68) 十三、点载荷指数的测定 (75) 十四、岩石纵波速度测定 (78) 十五、岩石力学伺服控制刚性试验 (80) 十六、岩石声发射试验 (86)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讲义

《环境工程实验》指导书盐湖系环境工程教研室

目录 实验一实验理论认识课 实验二水样的采集及水质基本指标的测定 实验三水样悬浮固体与浊度的测定 实验四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实验五水中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实验六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常见阴离子含量实验七含重金属酸性废水处理实验 实验八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实验九混凝实验 实验十噪声监测实验 实验十一烟气分析实验 实验十二离子交换软化实验 实验十三废水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十四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实验十五有害气体吸附实验 实验十六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测定 实验十七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 实验十八活性炭吸附实验 实验十九过滤与反冲洗实验 实验一实验理论认识

一、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能力是现代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科技人员最佳智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基本的实验技术,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验准备、运行启动、调试和运行控制,到检测分析、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实验参数进行归纳、计算和得出结论等全过程。 2、实验要求 (1)实验预习 (2)实验操作 (3)实验报告 二、实验安排 1、实践认识课 循环实验: 2、水样的采集及水质基本指标测定 3、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4、水中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5、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常见阴离子 6、含重金属酸性废水处理实验 7、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8、离子交换软化实验 9、废水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10、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11、噪声监测实验

12、有害气体吸附实验 13、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测定 14、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三、有关循环实验所用仪器的介绍和认识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总有机碳TOC 分析仪 3、离子色谱仪 4、便携式紫外线强度检测仪 5、便携式臭氧检测仪 6、多功能水质分析仪 7、水份测定仪 8、含重金属酸性废水处理实验成套设备 9、颗粒自由沉淀实验成套设备 10、无级调速六联搅拌机 11、便携式溶解氧测量仪 四、数据处理 实验二水样的采集及水质基本指标测定 一、废水样品的采集 为了采集到有代表性的废水,采样前应该了解污染源的排放规律和废水中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在采样的同时还应测量废水的流量,以获得排污量数据。 1 .采样部位 (1)从排放口采样

环境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环境工程学实验指 导书

《环境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混凝沉淀实验 实验名称:混凝沉淀实验 实验类型: 设计性实验 学时: 4学时 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专业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混凝现象及过程,掌握混凝的净水机理及影响混凝效果 的主要因素。 2. 针对某一废水,由学生在给出的三种混凝剂中任选两种,实 验比较后确定自己认为合适的混凝剂。 3. 确定每种混凝剂的最佳投药量、pH值、搅拌速度及其它等三 种操作条件。 二、实验要求 1、学生学会测试不同废水的浊度水质指标; 2、根据废水水质选择所用的混凝剂类型; 3、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所选混凝剂对废水的去除效率; 4、实验前先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实际提供的实验设备与试剂调整自己的方案并执行,得出自己的结论。锻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

根据研究,胶体微粒都带有电荷。天然水中的粘土类胶体微粒以及污水中的胶态蛋白质和淀粉微粒等都带有负电荷。微粒一般由胶核、固定层和扩散层组成。胶核和固定层一般称为胶粒,胶粒与扩散层之间有一个电位差,此电位称为ζ电位。胶粒在水中受几方面的影响:①带相同电荷的胶粒之间产生的静电斥力;②为例在水中作的不规则运动,即“布朗运动”;③胶粒之间的范德华引力;④水化作用,由于胶粒带电,将极性水分子吸引到它的周围形成一层水化膜,水化膜同样能阻止胶粒间相互接触。因此胶体微粒不能相互聚结而长期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能够压缩双电层,降低ζ电位,静电斥力减少,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入水中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吸附架桥作用,也有沉淀网捕作用。这样投加了混凝剂之后,胶体颗粒脱稳后相互聚结,逐渐变成大的絮凝体后沉淀。 四、实验所需仪器、设备、材料(试剂)(黑体,小4号字) 六联或磁力搅拌器1台 pH酸度计1台或pH 试纸 光电浊度计1台 温度计1支 250ml烧杯6个 ml烧杯1个,1000ml量筒1个 针管和移液管各1个

环境工程学实验讲义-2012

高等学校教材 环境工程学 实验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学实验室

目录 实验室实验 实验一沉淀实验 (2) 实验二混凝实验 (6) 实验三静态活性炭吸附实验 (8) 实验四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 ..11 实验五气浮实验.............................................. (12) 实验六逆流气浮实验................................................. . (14) 实验七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 (16) 实验八污泥脱水实验 (20)

实验一沉淀实验 一、目的 通过沉淀实验,熟悉沉淀类型及各自特点,掌握沉淀曲线测试与绘制方法。 二、原理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斯笃克斯)公式。悬浮物浓度不太高,一般在600~700mg/L以下的絮状颗粒的沉淀属于絮凝沉淀,沉淀过程中由于颗粒相互碰撞,凝聚变大,沉速不断加大,因此颗粒沉速实际上是一变速。浓度大于某值的高浓度水,颗粒的下沉均表现为浑浊液面的整体下沉。这与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完全不同,后两者研究的都是一个颗粒沉淀时的运动变化特点,(考虑的是悬浮物个体),而对成层沉淀的研究却是针对悬浮物整体,即整个浑液面的沉淀变化过程。成层沉淀时颗粒间相互位置保持不变,颗粒下沉速度即为浑液面等速下沉速度。该速度与原水浓度、悬浮物性质等有关而与沉淀深度无关。但沉淀有效水深影响变浓区沉速和压缩区压实程度。为了研究浓缩,提供从浓缩角度设计澄清浓缩池所必需的参数,应考虑沉降柱的有效水深。此外,高浓度水沉淀过程中,器壁效应更为突出,为了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状态,沉淀柱直径一般要≥200mm,而且柱内还应装有慢速搅拌装置,以消除器壁效应和模拟沉淀池内刮泥机的作用。 三试验设备材料 1. 沉淀用有机玻璃柱,内径d=150mm,高H=1600mm,内设搅拌装置转速1rpm,上设溢流管、取样口、进水管及放空管; 2. 配水系统一套(每套系统为两套沉淀装置供水),包括小车、污泥泵、水箱等; 3. 计量水深用标尺、计时用秒表; 4. 悬浮物定量分析用电子天平、定量滤纸、称量瓶、烘箱、抽滤装置、干燥器等装置; 5. 取样用100ml比色管、100ml量筒、瓷盘等。 四试验方法和步骤 1. 检查沉淀装置连接情况、保证各个阀门完全闭合;各种用具是否齐全。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河南城建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班级学号 姓名 专业环境工程 实习类别认识实习 时间 指导教师

前言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环境,它是以“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之一,是按照其固有规律发生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客观属性和人类的主观要求之间,自然环境的客观发展过程和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因而,自然环境不仅是被利用的对象,而且也是被改造的对象。自然环境正是在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和改造过程中,才逐渐被转变为更适合于人类活动的生存环境,而新的生存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人类的生存环境凝聚着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体现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性质和水平,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目前我们所理解的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人民,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为此,环境科学首先是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所引起的较近期的直接影响,并预测较长期的间接影响;在研究中,不仅要考虑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改造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也要考虑生产关系的制约作用。

作为就读于环境工程的学生,我们对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更应有深层次的认识。我们首先就是要对当前的环境及污染的产生和治理有较为明确的认识。为此,学校安排组织了环境工程专业一周的认识实习,以加强对本专业更多的认识与了解。 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认识实习可使学生加深对环境工程实际情况的认识,了解一些污水厂的运行管理知识,及当代治理水污染的新技术、新方法、专业发展趋势、发展前景等,增强感性认识,为今后将要进行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以期达到熟悉专业、热爱专业、献身专业的目的。在这次实习活动中,通过带队老师带领我们去污水处理厂现场光看一下其基本处理方法、工艺流程及各处理构筑物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污水厂运行管理及各岗位工作职责。参观污水处理厂,由指导教师带队采取集中实习方式,系统地参观平顶山市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和平顶山中平能化集团七矿污水处理厂,由厂技术人员做讲解。实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纪律,遵纪守法、文明实习、注意安全。服从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安排,尊重实习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不允许一切不礼貌行为的发生,文明实习,注意维护河南城建学院形象。实习期间我认真写出实习日志,把每天的实习内容、实习收获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为写好实习报告积累资料。实习结束后,总结出了这篇实习报告,算是给自己这次认识实习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由于这是第一次实习,加上自己能力不足,难免在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希望老师能予以纠正,以促进我今后的学习。

化工原理实验教程-环境工程

化工原理实验教程 合肥工业大学 2011年9月

前言 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程应用科学,它利用自然科学的原理来考察、研究化工单元操作中的实际问题,研究强化过程的方法,寻找开发新技术的途经。化工原理课程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其发展离不开实验研究与数学模型分析,所以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化工、制药、环境、食品、生物工程等院系或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属于工程实验范畴,与一般化学实验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工程特点,每个实验项目都相当于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单元操作,通过实验能建立起一定的工程概念,同时,随着实验课的进行,会遇到大量的工程实际问题,对理工科学生来说,可以在实验过程中更实际、更有效地学到更多工程实验方面的原理及测试手段,发现复杂的真实设备与工艺过程同描述这一过程的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认识到对于一个看起来似乎很复杂的过程,一经了解,可以只用最基本的原理来解释和描述。因此,在实验课的全过程中,学生在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得到培养和提高,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教学实验,达到以下目的: 1.验证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理论与经验公式,将书本知识转变为感性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理论对实验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巩固和加深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 2.通过实验环节熟悉化工单元操作设备的结构、性能,掌握测试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在实验环节中学习如何根据实验任务制订实验方案,学会如何控制和测量操作参数,如何获得准确、完整的数据,以及如何整理、分析实验数据与结果,从而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教学计划的变更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对化工原理课程和实验教学新的要求,我室在原有实验装置的基础上新添置了“液-液萃取塔的操作及其传质单元高度的测定”和“流化床干燥器的操作及其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两个实验,各套实验数据均采用计算机处理,可直接得到实验结果与图表,以直观地验证实验过程的准确性。由于各专业教学要求有所不同,实验内容也可有不同,但至少要选做五至七个实验,即使同一个实验,其具体的实验任务也可有所侧重,每个实验全过程包括四个环节: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与实验报告编写等四个环节,每个学生均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实验。 本实验教程由魏凤玉、刘雪霆、何兵、路绪旺、姚路路等编写,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文中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2011年9月于斛兵塘

《环境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环境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混凝沉淀实验 实验名称:混凝沉淀实验 实验类型: 设计性实验 学时: 4学时 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专业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混凝现象及过程,掌握混凝的净水机理及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2. 针对某一废水,由学生在给出的三种混凝剂中任选两种,实验比较后确定自己认为合适 的混凝剂。 3. 确定每种混凝剂的最佳投药量、pH值、搅拌速度及其他等三种操作条件。 二、实验要求 1、学生学会测试不同废水的浊度水质指标; 2、根据废水水质选择所用的混凝剂类型; 3、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所选混凝剂对废水的去除效率; 4、实验前先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实际提供的实验设备与试剂调整自己的方案并执行,得出自己的结论。锻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 根据研究,胶体微粒都带有电荷。天然水中的粘土类胶体微粒以及污水中的胶态蛋白质和淀粉微粒等都带有负电荷。微粒一般由胶核、固定层和扩散层组成。胶核和固定层一般称为胶粒,胶粒与扩散层之间有一个电位差,此电位称为ζ电位。胶粒在水中受几方面的影响:①带相同电荷的胶粒之间产生的静电斥力;②为例在水中作的不规则运动,即“布朗运动”;③胶粒之间的范德华引力;④水化作用,由于胶粒带电,将极性水分子吸引到它的周围形成一层水化膜,水化膜同样能阻止胶粒间相互接触。因此胶体微粒不能相互聚结而长期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可以压缩双电层,降低ζ电位,静电斥力减少,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入水中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吸附架桥作用,也有沉淀网捕作用。这样投加了混凝剂之后,胶体颗粒脱稳后相互聚结,逐渐变成大的絮凝体后沉淀。 四、实验所需仪器、设备、材料(试剂)(黑体,小4号字) 六联或磁力搅拌器1台 pH酸度计1台或pH 试纸 光电浊度计1台 温度计1支 250ml烧杯6个 2000ml烧杯1个,1000ml量筒1个 针管和移液管各1个 FeCl3、Al2(SO4)3、FeSO4、NaSiO3 各1瓶 30%的NaOH溶液和10%HCl溶液500ml各1瓶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答案

1.使用油镜时,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 油镜指的是为了减少高倍镜的折光,在物镜和玻片之间滴上松节油等。所以油镜其实就是给高倍镜物镜和玻片之间加油。而所有高倍镜之前都先要用低倍镜观察,是因为低倍镜下好找目标。低倍镜放大10倍,高倍镜放大40倍,油镜放大100倍,先用低倍镜、高倍镜,既便于找到目标,又方便调焦距。 要使显微镜视野明亮,除采用光源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加大聚光器光圈,同样设置下低倍物镜比高倍物镜视野亮 把材料切薄一点透光较好 使用滤光片,增加反差和清晰度。 向上调节聚光器。 2.怎样区别活性污泥中的几种固着型纤毛虫 大多数情况下,会遇到钟虫、柄纤毛虫、累枝虫等。三种虫形态均类似钟的形状,钟虫每个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连接;柄纤毛虫类似钟虫,量很大,只是在根部汇聚在一根柄上,可以理解成一根柄上分出很多个钟虫;而累枝虫就像是树,一根柄上分出很多个柄,然后很多个柄上又分出很多个“钟虫”。 用压滴法制作标本片时注意什么问题 4.涂片为什么要固定,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如果不固定的话你进行染色后水洗去多余染料的同时会将菌体一并冲走 注意的就是不要弄死细胞咯!不知道你用什么方法,如果是用火,那就是不要烧死它们,用载玻片背面靠近火源,过两次就好。Over 一般我都是用酒精灯的外焰烤的但是要注意温度。温度过高挥出现变形细胞。温度已载玻片接触手背,手背不觉得烫为宜。加热只水分蒸发完全后,再在酒精灯外焰上通过两到三次,就成了。 革兰氏染色法中若只做1~4步,不用番红染液复染,能否分辨出革兰氏染色结果?为 什么?

革兰氏染色在微生物学中有何实践意义? 细菌大多可以按照革兰氏法划分,在杀菌方面自然管用, 还有实验方面, 比方说,实验需要G阳性细菌作为研究材料,如果最后需要杀死细菌获取什么代谢产物,已知是G 阳性细菌,那就有目的地杀除了,摒除了盲目手段。 6.培养基是根据什么原理配制成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中的不同成分各起什么作用 是按照微生物生长的营养需求及其相互比例配制的。牛肉膏和蛋白胨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蛋白质、核酸和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琼脂只为培养基提供半固体的支撑结构,不提供微生物生长的营养。 有时,也根据所培养的微生物的特殊需要配制培养基,如特别提供某种营养素,或专门缺乏某种营养素,使微生物得以鉴别、分离。 配制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问题 按配方计算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用量→称量,(一般动作要迅速一些,因为其中可能有些成分容易吸潮)→溶化(将称好的各种成分溶解在水中,如果是固体培养基,需要使用凝固剂,如琼脂等,熔化时,注意搅拌,防止糊底)→调pH→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倒平板 分离活性污泥为什么要稀释? 答: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类繁杂,数量庞大。如果不经稀释就直接做分离培养,则培 养基上的菌落会因为数量过多而互相连结,分不清楚了,就达不到分离目的。 用一根无菌移液管接种几种浓度的水样时,应从那个浓度开始,为什么? 答:应该从低浓度开始。从低浓度开始到高浓度是不会改变高浓度水样的浓度,如果从 高浓度开始则会影响低浓度水样 要使斜面的线条致密,清晰,接种时应注意哪几点? 不要在已划线的地方重复划线,不要太用力划破培养基

环境工程学实验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学实验》教学大纲 (水污染部分)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416 实验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学实验(水污染部分) 英文名称:Experime nt of En vir onmen tai Engin eeri ng (Water Polluti on) 课程总学时:36 总学分:1分实验学时:36时(20学时)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 二、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实验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水质净化、水污染控制工程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实验,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水质净化和水污染防治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加强动手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污水的化学、物理、生物处理方法的原理、工艺流程等,掌握水质净化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实验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水处理实验原理及实验设备的结构性能;掌握水处理指标分析方法,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完成一整套的报告分析及实验结论。 基本要求:掌握水处理实验原理及应用;了解水处理实验模型的性能结构原理;掌握实验中各技术指标的分析测定程序及实验方法;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会自己动手操作大型实验设备,具备基本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与纪录,实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的能力,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五、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方式:考查。从考勤、预习抽查、实验过程表现、实验报告等四方面考核, 各占比例5%、10%、20%、65%。 六、实验指导书 李燕城主编《水处理实验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七版次)

h环境工程学实验指导书讲解学习

环境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苏州科技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心实验室 2013年7月

学生实验守则 环境工程学实验目的在于将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验证增强动手能力、掌握操作技能、测量方法和培养分析实验数据、整理实验成果及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进行实验必须遵守: 一、遵守上课时间,不得迟到及无故缺课。因故不能上课者必须及时请假并进行补课; 二、实验课前必须预习实验讲义中有关内容,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仪器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记录表格等; 三、进入实验室内必须严肃认真、不得喧哗。不得乱动其它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四、开始实验之前,要先对照实物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弄清实验步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然后再进行实验。实验小组成员应互相配合,精心操作、细心观察、认真进行数据测量; 五、实验过程中应按照教师要求及时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认真整理,以便检验实验的正确性; 六、爱护仪器设备和其它公共财物,如有损坏,应查清责任,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视损失情况酌情赔偿; 七、实验完毕应报告指导教师,经许可后将仪器设备恢复原状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八、实验报告应力求书写工整,图表清晰,成果正确。并写上同实验小组成员的名称,以便教师检验。如有不符合要求者,应重做;

实验一 混凝实验 分散在水中的胶体颗粒带有负电荷,同时在布朗运动及表面水化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不能依靠其自身的重力而发生自然下沉,而向这种水中投加混凝剂,通过电性中和或吸附架桥作用,而使胶粒脱稳,颗粒相互凝聚在一起形成矾花。 混凝处理的效果不仅与混凝剂的投量有关,同时还与被处理水的PH 、水温及处理过程中的水力条件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水和废水混凝处理的最佳混凝条件(投药量、pH 及水力条件)的确定方法; 2、加深对混凝机理的理解; 3、了解混凝过程中凝聚和絮凝的作用及其表现特征; 4、了解絮体的产生及其聚集增大的基本过程; 5、深入理解不同混凝剂混凝效果的差别及pH 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胶体颗粒带有一定的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斥力是胶体颗粒长期处于稳定的分散悬浮状态的主要原因,胶粒所带的电荷即电动电位称ξ,ξ位的高低决定了胶体颗粒之间斥力的大小及胶体颗粒的稳定性程度,胶粒的ξ位越高,胶体颗粒的稳定性越高。 胶体颗粒的ξ位通过在一定外加电压下带电颗粒的电泳迁移率计算: HD K πημξ= 式中:K ——微粒形状系数,对于圆球体6=K ; π ——系数,为3.1416; η——水的粘度(Pa ·S ),(此取S Pa ?=-110η); μ ——颗粒电泳迁移率(cm V s m ///μ) ;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

环境工程基础实验指导 主编:张庆乐 泰山医学院 实验一废水悬浮固体和浊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悬浮固体和浊度的测定方法。 2.实验前复习第二章残渣和浊度的有关内容、悬浮固体的测定 (一)原理 悬浮固体指剩留在滤料上并于103- 105C烘至恒重的固体。测定的方法是将水样通过滤料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料,将所称重量减去滤料重量,即为悬浮固体(总不可滤残渣)。 (二)仪器和试剂 1.烘箱

2.分析天平 3.干燥器 4.孔径为0.45um滤膜及相应的滤器或中速定量滤纸。 5.玻璃漏斗 6.内径为30- 50mm称量瓶 (三)实验步骤 1.将滤膜放在称量瓶中,打开瓶盖,在103—105C烘干2小时,取出冷却后盖好瓶盖称重,直至恒重(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0005g )o 2.去除漂浮物后,振荡水样,量取均匀适量水样(使悬浮物大于2.5mg),通过面称至恒重的滤膜过滤;用蒸馏水洗残渣3-5次。如样品中含油脂,用10mL石油醚分两次洗残渣。 3.小心取下滤膜,放入原称量瓶内,在103—105C烘箱中,打开瓶盖烘2h,冷却后盖好盖称重,直至恒重为止。 (四)数据处理 悬浮固体(mg/L)= (A _B ) * 1000 * 1000 ■V 式中:A――悬浮固体+滤膜及称重瓶重(g)B ——滤膜及称重瓶重(g) V ——水样体积(mL (五)注意事项 (1)树叶、木棒、水草等杂质应先从水中去除。 (2)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振荡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再过滤。 (3)也可采用石棉坩锅进行过滤。 (六)思考题 1.进行称重之前对水样如何进行预处理? 2.为什么控制温度在103- 105C? 3. 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和浊度有无关系? 4.分析产生测定误差的原因? 三、浊度 (一)原理 浊度是由水中含有的泥沙、粘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等悬浮物质造成的。水体浑浊会影响阳光的透射,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浊度以度为单位。1mg 一定粒度的白陶土(或硅藻土)在1000mL水中产生的浊度,称为1 度。 测定水样浊度可用分光光度法、浊度仪法和目视比浊法。 样品收集于具塞玻璃瓶内,应在取样后尽快测定。如需保存,可在4°C冷暗处保存24h,测试前要激烈振摇水样并恢复到室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