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常见考点

初中常见考点

初中常见考点
初中常见考点

初中常见考点

一. 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1. 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规则

(1)单音节词和少数以-er,-ow结尾的双音节单词,比较级在后面加-er,最高级在后面加-est。

①单音节单词

small→smaller→smallest short→shorter→shortest

tall→taller→tallest great→greater→greatest

②少数以-er,-ow结尾的双音节单词

clever→cleverer→cleverest narrow→narrower→narrowest

(2)以不发音e结尾的单音节单词,比较级在原形后加-r,最高级在原级后加-st。

large→larger→largest nice→nicer→nicest able→abler→ablest

(3)以一个辅音字母结尾的闭音节(即:辅音+元音+辅音)单词中,先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比较级加-er,最高级加-est。

big→bigger→biggest hot→hotter→hottest fat→fatter→fattest

(4)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双音节词,把y改为i,比较级加-er,最高级加-est。

easy→easier→easiest heavy→heavier→heaviest

busy→busier→busiest happy→happier→happiest

(5)其他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级在前面加more,最高级在前面加most。

beautiful→more beautiful→most beautiful

different→more different→most different

easily→more easily→most easily

(6)有少数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是不规则的,必须熟记。

good→better→best well→better→best bad→worse→worst

ill→worse→worst old→older/elder→oldest/eldest many/much→more→most

little→less→least far →further/farther→furthest/farthest

2. 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的用法

(1)“甲+be+(倍数)+形容词比较级+than+乙”表示“甲比乙…”或“甲比乙…几倍”。

Tom is taller than Kate.

This room is three times bigger than that one.

(2)“甲+实意动词+(倍数)+副词比较级+than+乙”表示“甲比乙…”或“甲比乙…几倍”。

I got up earlier than my mother this morning.

He runs three times faster than his brother.

3. 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的用法

(1)“主语+be+the+形容词最高级(+单数名词)+in/of...”表示“……是……中最……的”。

Tom is the tallest in his class./of all the students.

This apple is the biggest of the five.

(2)“主语+实意动词+(the)+副词最高级+in/of...”表示“……是……中最……的”。

I jump (the) farthest in my class.

二.句子成分

注:主语、谓语、宾语、系动词、表语、补语是一个句子的主干成分;定语和状语是一个句子的修饰性成分。

1.主语:句子所陈述的对象。

2.谓语:主语发出的动作。一般是有动作意义的动词。

3. 宾语:分为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属于动作的承受者。

4. 系动词:表示状态或状态变化的动词,没有实际的动作意义。如be, 感官系动词(look, sound, smell, taste 和feel)、保持类系动词(keep, stay 和remain)、状态变化类系动词(become、get、turn 和go)等。

5. 表语:紧跟系动词后面的成分。

6.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

7. 状语:修饰形容词、副词、动词或句子的成分。

8. 补语:分为宾语补足语和主语补足语。是对宾语和主语的补充说明,与其有主动或被动的逻辑关系。

例如:You should keep the room clean and tidy. (clean and tidy是宾语补足语。)

This kind of food tastes delicious.(delicious是表语。)

三. 句子类型

1. 简单句的基本形式是由一个主语加一个谓语构成。

2. 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从句构成。

3.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用并列连词连在一起构成的句子,叫做并列句,其基本结构是“简单句+并列连词+简单句”。

四. 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

1.“主语+ 谓语”(即“主谓”句型)

例:They arrived in Harbin yesterday morning.

2.“主语+ 谓语+ 宾语”(即“主谓宾”句型)

例:I study English.

3.“主语+ 谓语+ 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即“主谓双宾”句型)

例:Our teacher taught us English.------“us”(间接宾语)“English”(直接宾语)。

4.“主语+ 谓语+ 宾语+ 宾语补足语”(即“主谓宾宾补”句型)

例:He asked her to go there.-----“to go there”(补语—补充说明宾语做什么)。

5.“主语+ 系动词+ 表语”(即“主系表”句型)

常用的系动词有be, keep,lie, remain, stand, become, fall, get, go, grow, turn, look, feel, seem, smell, sound, taste, 等。

例:I am a teacher. 我是一名老师------“a teacher”(表语—即表明主语的身份)。

五. had better用法

had better+动词原形表示“最好做……”,变否定句时在had better后加not。例如:

You had better catch a bus.

You’d better not catch a bus. (You had= You’d )

六. 动名词(doing)

动名词相当于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做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等。

1. 作主语Fighting broke out between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2. 作宾语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your radio a little, please? (mind doing sth 介意做某事)Would you mind my closing the window? (mind one's doing 介意某人做某事)

3. 作表语Babysister’s job is washing,cooking and taking care of the children.

4. 做定语 a washing machine 一台洗衣机

七. 介词by的用法

1. 意为“在……旁”,“靠近”。

Some are singing and dancing under a big tree. Some are drawing by the lake.

2. 意为“不迟于”,“到……时为止”。

Your son will be all right by supper time.

How many English songs had you learned by the end of last term?

3. 表示方法、手段,可译作“靠”、“用”、“凭借”、“通过”、“乘坐”等。

The monkey was hanging from the tree by his tail and laughing.

The boy’s father was so thankful that he taught Edison how to send messages by railway telegraph.

4. 表示“逐个”,“逐批”的意思。

One by one they went past the table in the dark. (他们一个一个得在黑暗中经过这张桌子。)

5. 表示“根据”,“按照”的意思。

What time is it by your watch?

6. 和take , hold等动词连用,说明接触身体的某一部分。

I took him by the hand.

7. 用于被动句中,表示行为主体,常译作“被”、“由”等。

English is spoken by many people.

八. used to 的用法

1. used to do sth意为过去常常做某事。否定句是didn’t use to do sth

When I was a child, I didn’t use to like apples.

疑问形式是Did you use to do sth ?

Where did you use to live before you came here?

2. 含有used to 的句子的反意疑问句用didn’t +主语。

——He used to smoke, didn’t he?

Yes, he did./ No, he didn’t.

九. 虚拟语气

如果我们所说的不是事实,而只是一种假设、愿望、建议或是一种实现不了的空想就用虚拟语气。

注意:条件句分两种,真实条件句和虚拟条件句。

只有在虚拟(非真实)条件句中,才用虚拟语气;而在真实条件句中,要用陈述语气.

(1)If it is sunny tomorrow , we’ll go to the zoo.

(明天天气好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并非虚拟、幻想,因此是真实条件句,适用“主将从现。”)

(2)If I were you , I would go at once.

虚拟语气表示和现在的事实相反,从句用一般过时,主句用“should/would/could/ might +动词原形。例如:If I had time, I would go for a walk.

If I were invited, I would go to the dinner party.

If I won a million dollars in the lottery, I would put it in the bank.

If I were you , I’d wear a shirt and tie.

注意:在虚拟语气的句子中,be动词只能用were,不能用was。

十. must/might/could/can't

1. must

(1)must 表示主观看法,意为“必须”。

如:You must stay here until I come back.

Must I hand in my homework right now?

对must引导的疑问句,肯定回答为must,否定回答为needn’t 或don’t have to .

如:—Must I finish my homework? —No, you needn’t.

(2)must也可以表示有把握的推测,意为“ 一定,肯定”,用于肯定句。

如: The light is on, so he must be at home now.

其否定形式mustn’t表示“禁止,不许”。

如:You mustn’t play with fire.

You mustn’t be late.

2. could

(1)can的过去式,意为“能、会”,表示过去的能力。

如:He could write poems when he was 10.

(2)could在疑问句中,表示委婉请求的语气,此时could没有过去式的意思。

如:Could you do me a favour?

—Could I use your pen? —Yes, you can.(注意回答)

3. might

might为may的过去式。might表示推测时,表示可能性低于may(此时might没有过去式的意思),当请求讲时,比may的语气更委婉。

He is away from school. He might be sick.

Might I use your dictionary?

4. can

(1)表示能力,一般译为“能、会”,尤其指生来具备的能力。

如:She can swim fast, but I can’t .

(2)表示许可,常在口语中。

如:You can use my dictionary.

(3)表示推测,意为“可能”,常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此时can’t译为“不可能”。

如:—Can the news be true?

—No, it can’t be our teacher. He is on a visit to the Great Wall.

初中物理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 1.本学科试题卷共6页,四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 2.第三大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各题中要求解答的物理量,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只写数值而无单位的,不能得分。 3.本卷中取g=10N/kg。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用来研究通电直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装置是()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 B. 利用超导体可以制成发热效率极高的发热丝 C.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D. 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4.下列使用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5.以下涉及家庭电路中的一些做法,符合要求的是() A.电冰箱和照明电灯是以串联方式接入电路的 B.洗衣机必须使用三孔插头 C.使用测电笔时,手应与笔尖金属电极接触 D.电路中应尽可能选择粗的熔丝 6.北京时间08年9月27日下午16时43分,中国“神七”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出舱后翟志刚抬头仍然看到天上的一轮红日,但周围的其它景象应是()A.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 B.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且星闪烁. C.一片明亮,无法看见星星. D.一片天蓝色,能看见地球和星星. 7.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只相当于地球上的1/6。你认为下列情况在月球上可能发生的是() A B C D

初三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中考复习试题 20** 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1 第 1 卷(选择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 无效.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 的字母代号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每 小题 2 分,计 2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 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 2.图中的几种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1000 W 的是 ( ) 3.嫦娥一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从西昌成功发射,精确入轨;11 月 5 日,嫦娥一号成功 “牵手”月球,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火箭发射时燃气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B.火箭发射上升时动能转化它的重力势能 C.围绕月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 D.卫星内部工作系统所需的能量由卫星两翼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 4.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 代.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其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实验图及其应用图的是() A .①③

B .① ④ C.②③ D.② ④ 5、如图所示的压路机,关于它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碾子由钢铁制成,利用了钢铁硬度大的特性

中考复习试题B.碾子质量很大,是为了增大对路面的压强 C.碾子很粗很宽,是为了减小对路面的压强 D.橡胶轮胎外表制有花纹,是为了增大与路面的摩擦6.如图所示的各种事例中,跟大气压无关的是() 水杯倒置水没流出用滴管吸取 药液 用吸盘挂钩挂 物品 用锋利的菜 刀切菜B 图 1 D A C B C D 7.汶川地震中,滚滚的山石挡住了道路。增援人员要用撬棒撬开 山石,分别沿如图所示的四个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 A.沿 F 方向B.沿 F 方向C .沿 F 方向 D .沿 F 方向 8.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 一个“凸透镜” ,使叶脉放大了.这种情形下,叶脉应该位于“凸透镜”的()A.焦距以内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D.二倍焦距以外 9.下列关于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雨笼山峦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谷底 10. 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B.光电池和 VC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C.光导纤维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D.移动通信是利用微波传递信号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题号一 题二 题 三 题 四 题 总 分 得分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空 1 分,计 8 分) 1、仔细分析右表中的数据,你会发现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等因素有关。成语“悦 空气( 15℃)空气 (几种物质中的 声速25℃) v(m/s) 软木煤油 ( 25℃)铁棒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总结

1. 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 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 3.6×106焦耳。 3. 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 (A);t→秒)。 5. 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8. 计算电功率公式: (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 I→安(A) 9. 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 ;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 I→安(A);R→欧

初中物理中考基础必考点总结

1.光速(电磁波速):C=3×108m/s=3×105k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空气中) 3.人耳区分回声:≥0.1s ( ≥ 17m ) 4. 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3×105Pa≈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1.0g/c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手机锂电池电压:3.7V 14.人体安全电压:≤ 36V(不高于36V) 15.动力电路电压:380V 16.家庭电路电压:220V 17.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103kg/m3 (3)1度=1kw·h=3.6×106J (4)1L= 1dm3= 10—3m3 (5)1mL= 1cm3= 10—6m3 (6)1L=1000mL (7)1m= 10dm= 102cm= 103mm= 106um= 109nm 1dm=10—1m=0.1m ; 1cm=10—2m ; 1mm=10—3m ; 1um=10—6m ;1nm=10—9m (8)1m2 = 102dm2 = 104cm2 = 106mm2 1dm2 =10—2m2 ; 1cm2=10—4m2 ; 1mm2=10—6m2 (9)1m3 = 103dm2 = 106cm3 = 109mm3 1dm3 =10—3m3 ; 1cm3=10—6m3 ; 1mm3=10—9m3 (10)1s=(1/3600)h 1min=(1/60)h ①伽利略:伽利略理想实验: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将会继续保持同样的速度沿直线永恒运动下去。最早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最早提出惯性。 ②牛顿:【力的单位:N】,牛顿三大定律,光的色散。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③帕斯卡:【压强的单位:Pa, 1 Pa=1牛/米2=1N/m2 】,帕斯卡裂桶实验。 ④托里拆利: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强的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3×105Pa。 ⑤阿基米德:一是: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二是:杠杆平衡问题,杠杆原理(F1L1=F2L2)。 ⑥焦耳:热和机械功的当量关系。焦耳定律(Q=I2Rt)。【功和能的单位:J,1J=1牛·米=1N·m】 ⑦瓦特:蒸汽机,【功率的单位:W,1W=1J/S】⑧安培:安培定则,【电流的单位:A】 ⑨伏特:【电压的单位:V】⑩欧姆:欧姆定律(I=U/R)【电阻的单位:Ω】 ⑿奥斯特:奥斯特实验,电流的磁效应(电生磁)⒀法拉第:电磁感应(磁生电) 1.长度:课桌高约0.8m,一层楼高约3m,教室门高约2m,一张纸厚(头发直径)约0.1mm,一枚硬币厚 约2mm,一只新铅笔18cm,成人步幅约75cm ,地球半径6400km,物理课本宽18cm,长约26cm。 2.时间:正常人脉搏跳动1次约1s(一分钟跳70次左右),呼吸一次约2s~3s,我国国歌时长约46秒, 橡皮从课桌落下的时间约0.4秒,中学生百米赛跑约15秒(优秀运动员可达到10秒)。 3.速度:中学生步行速度约1~1.5米/秒,自行车速度约5米/秒,高速公路小轿车可达到33m/s。 地铁运行速度约11~22m/s.中学生百米赛跑约8m/s。 4.声:繁忙的交通区域响度在70~80dB,正常说话40~50 dB。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5.质量:一枚邮票约50mg,一根粉笔(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3g,一元硬币(一块橡皮)大约6克,

初中化学常见的元素符号

常见的元素符号: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锰钡碘 H He Li Be B , C N O F Ne , Na Mg Al Si P , S Cl Ar K Ca 。Mn Ba I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金正,非负,单质零,氢+1,氧-2,正负总价与为零。 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2价;氟氯溴碘-1价,通常氧就是-2价; 铜+1,+2铝+3; 铁有+2,+3 硅+4; 2,4,6硫 2,4碳; 氮磷-3,+5最常见;2,4,6,7锰变价;单质中元素零价要记清。 化学式:单质: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氯气Cl2氖气Ne碳 C 铜Cu铁Fe 化合物:氧化物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锰MnO2三氧化二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亚铁FeO氧化镁MgO氧化钙CaO三氧化二铝Al2O3氧化汞HgO氧化铜CuO 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铜Cu(OH)2氯化钠NaCl氯化镁MgCl2氯化铝AlCl3 氯化钾 KCl氯化铁FeCl3氯化亚铁FeCl2氯化锌ZnCl2 氯化钡BaCl2氯化铜CuCl2氯化银AgCl(盐酸盐) 碳酸钙CaCO3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碳酸钡BaCO3 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铁Fe2(SO4)3硫酸钠Na2SO4硫酸镁MgSO4 硫酸铝Al2(SO4)3硫酸铜CuSO4硫酸锌ZnSO4硫酸钡BaSO4 硝酸银AgNO3硝酸汞Hg(NO3)2硝酸锌Zn(NO3)2硝酸钡Ba(NO3)2 硝酸铝Al(NO3)3硝酸铁Fe(NO3)3硝酸铜Cu(NO3)2硝酸钙Ca(NO3)2 硝酸根氢氧 根 碳酸 根 硫酸 根 磷酸 根 铵根 高锰酸 根 锰酸 根 符号NO 3OH CO 3 SO 4 PO 4 NH 4 MnO 4 MnO 4 离子符号NO 3-OH-CO 3 2-SO 4 2-PO 4 3-NH 4 +MnO 4 -MnO 4 2- 化合价表示法 -1 NO3 -1 OH -2 CO 3 -2 SO 4 -3 PO 4 +1 NH 4 -1 MnO 4 -2 MnO 4 -1硝酸、氢氧根,-2碳酸、硫酸根,-3记住磷酸根,+1价的就是铵根。 常见的离子:钾离子 K+ ,钙离子 Ca2+ ,钠离子 Na+ ,镁离子 Mg2+铝离子 Al3+ ,锌离子 Zn2+ ,铁离子 Fe3+ ,氢离子 H+ 铜离子 Cu2+ ,汞离子 Hg2+ ,银离子 Ag+ ,氧离子 O2- 氟离子 F- ,硫离子 S2- ,氯离子 Cl- ,亚铁离子 Fe2+ 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某一原子的实际质量 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无单位)化学用语 一、记住27种元素的名称与符号。 H He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氢氦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

2020中考物理模拟试题试卷及答案

2020年初中升学模拟考试 九年物理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温馨提示:请考生把所有的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答题要求见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共30分,其中1—9题为单选,每题2分;10—13题为 多选,每题3分,每题选项全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m/s 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2kg 2.下列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夏天,输水管外壁出现小水珠B.干燥的冬天,结冰的衣服上的冰慢慢消失C.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C.拨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 4.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玻璃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B.柳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绿光 C.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小于入射角 D.有些超市收银员所用的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识别钞票真伪的 5.下列四幅图片中,能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是()A.墙壁上的吸盘B.升空的孔明灯C.飞行的飞机D流线型车头

6.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排球运动员用力击球时,手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B.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 C.汽车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惯性突然消失 D.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7.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电导线周围一定存在磁场 B.磁场是由疏密不同的磁感线组成的 C.改变电流大小,可以改变电动机转动的方向 D.任何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都能产生感应电流 8.电动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但违规改造、非正常使用和内部故障都可能引起自燃,下列情况不可能引起自燃的是() A.换用高电压蓄电池B.电源开关断路 C.充电时电流过大D.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灯L1标有“6V6W”,灯L2标有“3V 3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2断开,S1接b,灯L1可以正常发光 B.S2断开,S1接a,灯L2实际功率为3W C.S2断开,S1接a,灯L2更亮 D.S2闭合,S1接b,灯L2更亮 10.如图所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C.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变大 D.当物距为4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 11.如图所示,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 B.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

初中物理中考常用公式_总结

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v t =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V m = ρ 浮力公式: F 浮= G – F F 浮= G 排=m 排F 浮=ρ水gV 排 F 浮=G

p=S F p=ρgh 帕斯卡原理:∵p1=p2 ∴2 2 1 1 S F S F = 或 2 1 2 1 S S F F = F1L1=F2L2 或写成:1 2 1 F F = 滑轮组: F = n 1 G总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n=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n=2 ∴F = 2 1 G s =2 h 机械功公式: W=F s

P =t W 机械效率: 总有用 W W = η 热量计算公式: Q = c m △t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 放= mq t Q I = 欧姆定律: R U I =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2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I U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21 2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21 2 1R R P P =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 =I 1+I 2 分流原理:12 2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

最新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最新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1、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①像与物等大 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 ③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 6、光的折射规律: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7、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 = 3×108 m/s 8、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9、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0、近视眼矫正应佩带凹透镜,远视眼矫正应佩带凸透镜 1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1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4、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非晶体熔点: 温度不断上升。 15、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 16、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②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③沸腾是在一定温度

初中化学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归纳总结

化学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归纳 符号周围数字的理解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亦是中考的一个热点和考点。它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元素、分子、原子、物质之间的关系,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和化合价的实质;理解离子和原子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下面仅就初中化学中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归纳如下: 一、符号(化学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只表示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的个数。 通式为:mX──表示个分子(原子或离子)。 例:① 2H ──2个氢原子;【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只表示原子的个数】图示理解为:●●(“●”表示一个氢原子) 注意:千万别理解为两个氢元素。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② 2H2O ──2个水分子;【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只表示分子的个数】 ③ 2Mg2+──2个镁离子;【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只表示离子的个数】 ④ 2SO42-──2个硫酸根离子;【离子符号(原子团) 前面的数字只表示离子的个数】 二、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只表示一个(或每个)粒子中某元素原子的个数或原子团的个数。 通式为:X m──表示一个分子(或原子团)中原子的个数为m. 例:① H2──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只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 图示理解为:●●。注意与2M的区别。 ② 2H2O──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前面的2只表示2个水分子,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2和省略的1则表示在这2个水分子中,每一个水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用图示可直观、简洁地表示为: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③ SO4──1个硫酸根原子团中含有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原子团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只表示1个原子团中原子的个数】 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的组成部分,不能把原子团符号当成化学式。 三、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只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 通式为:X m+──表示一个X离子带m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 例:① Mg2+──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② SO42-──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不要理解为两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四、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只表示某物质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例:──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初中物理中考模拟试卷

初中物理中考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3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7题是单 选题,每小题2分;8—10题是多选题,每小题3分,漏选得2分,不选、多 选或错选得0分) 1.学习物理时经常要进行估测,下面是小英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A.体重大约是450 N B.身体的平均密度大约是1.0×103kg/m3 C.脉搏跳动约60次/min D.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0mm 2.关于图1中四种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兵乓球的作用是将微小的实验现象放大 B.图乙中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 C.图丙的实验可探究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D.图丁中利用声纳系统捕鱼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4.下列各例中,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 A.验钞机可通过验钞票上的荧光标记,来检验钞票的真伪 B.某种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的高温,达到攻击的目的 C. 光纤通信实际上是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反射形成的 D.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红外线传递信息的 5.如图4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得分评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6.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 如图所 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 由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A .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B .省力、费距离的杠杆 C .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 D .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 7.某日,小明家火线上的熔丝熔断,估计是电路某处短路. 根据所学知识,他断开闸刀开关和所有用电器的开关,将一只普通白炽灯L 接到图7所示位置进行相关检查. 当再闭合闸刀开关S 和灯L 1的开关S 1时,如果 A .灯L 正常发光,说明L 1支路无故障 B .灯L 正常发光,说明L 1支路短路 C .灯L 发光较暗,说明L 1支路短路 D .灯L 不发光,说明L 1支路短路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手击打排球时,手对排球的作用力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 B .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的过程中,重力对苹果做功,苹果的重力势能增加 C .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D .宇宙飞船的返回舱在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的气压增大而降低 C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 .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10.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A .电压表V 示数变大,电流表A 2示数变小 B .电流表A 1示数变小,小灯泡亮度变暗 C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2示数的比值变大 D .电流表A 1示数与电流表A 2示数的差值不变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2..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参见图9)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 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3.各种形式的能之间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请按表中示例完成表格。 得分 评卷人 肱二头肌 肘关节 前臂骨骼 L S 1 S 2 L 1 L 2 S

初中物理中考考点常考生活中的物理常识汇总

初中物理中考考点常考生活中的物理常识汇总 厨房中的物理常识 电学方面 ①电饭煲煮饭、电炒锅烧菜、电水壶烧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②排气扇(抽油烟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③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④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⑤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⑥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力学方面 ①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②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③菜刀的刀刃抹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④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⑤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热学方面 (1)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①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②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③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④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⑤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⑥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⑦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

初中物理中考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1题图 3题图 4题图 2.关于磁体和磁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悬挂起来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附近 B.铁、铜、铝等金属材料都能够被磁化 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D.通电导体周围一定存在磁场 3.如图所示,将底面半径为2R的圆柱形薄壁容器(不计容器重)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高为h、密度为ρ(ρ<ρ水)、半径为R的实心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 A.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ρgh B.注水前,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ρgh/2 C.若注入与木块等质量的水,那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ρgh/4 D.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3πR2ρh 4.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 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 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 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 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5.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B.物体只有静止时才有惯性; C.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6.下列各种现象,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A.北方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B.春天冰雪消融 C.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 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盛有甲、乙两种液体,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后(无液体溢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F甲、F乙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A.F甲=F乙F甲′<F乙′ B.F甲<F乙F甲′=F乙′ C.F甲>F乙F甲′=F乙′ D.F甲=F乙F甲′>F乙′ 8.小伟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小灯泡的功率.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lA”,灯泡标有“2. 5V 1.25W”字样.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0~20Ω B.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1A 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1.25 W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25 W 二、多项选择题 1.小敏设计了一种“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记录器”,如图甲,拍摄照片记录机动车辆闯红灯时的情景.工作原理:当光控开关接收到某种颜色光时,开关自动闭合,且当压敏电阻受到车的压力,它的阻值变化(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引起电流变化到一定值时,继电器的衔铁就被吸下;光控开关未受到该种光照射自动断开,衔铁没有被吸引,工作电路中的指示灯发光.已知控制电路电压为6V,继电器线圈电阻10Ω,当控制电路中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1)

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

初中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 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3)1/R=1/R1+1/R2 [ R=R1R2/(R1+R2) ]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W=UIt=Pt W=Q=I2Rt (纯电阻公式)

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知识点必背必记

初中物理 一、必记知识点 1.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们的的密度相同,比热容也是相同, 3.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超声:频率高于20000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爆,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5.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6.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 7.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8.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1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输送电压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原因是: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10.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1.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话筒,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12.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 13.磁感应线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14、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G(ρ液=ρ物)悬浮 ③F浮<G(ρ液<ρ物)下沉 二、常见物理实验结论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f=示数,水平匀速或匀速直线) a、保持压力不变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b、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影响压强大小(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观察对物体的形变程度) a、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b、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杠杆平衡条件(调杠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初中化学常见的元素符号

常见的元素符号: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锰钡碘H He Li Be B , C N O F Ne , Na Mg Al Si P , S Cl Ar K Ca 。Mn Ba I 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金正,非负,单质零,氢+1,氧-2,正负总价和为零。 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2价;氟氯溴碘-1价,通常氧是-2价; 铜+1,+2铝+3;铁有+2,+3 硅+4; 2,4,6硫 2,4碳; 氮磷-3,+5最常见;2,4,6,7锰变价;单质中元素零价要记清。化学式: 单质: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氯气Cl2氖气Ne碳 C 铜Cu铁Fe 化合物:氧化物: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锰MnO2三氧化二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 氧化亚铁FeO氧化镁MgO氧化钙CaO三氧化二铝Al2O3 氧化汞HgO氧化铜CuO 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铁(红褐色)Fe(OH)3氢氧化铜(蓝色)Cu(OH)2 盐:氯化钠NaCl氯化镁MgCl2氯化铝AlCl3 氯化钾 KCl氯化铁FeCl3氯化亚铁FeCl2氯化锌ZnCl2 氯化钡BaCl2氯化铜CuCl2氯化银AgCl(盐酸盐) 碳酸钙CaCO3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碳酸钡BaCO3 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铁Fe2(SO4)3硫酸钠Na2SO4硫酸镁MgSO4 硫酸铝Al2(SO4)3硫酸铜CuSO4硫酸锌ZnSO4硫酸钡BaSO4 硝酸银AgNO3硝酸汞Hg(NO3)2硝酸锌Zn(NO3)2硝酸钡Ba(NO3)2 -1硝酸、氢氧根,-2碳酸、硫酸根,-3记住磷酸根,+1价的是铵根。

初三物理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初三物理中考模拟试卷及 答案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苏州市立达中学,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物理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3. 04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关于科学家与他们的重大发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B.欧姆发现欧姆定律 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D.阿基米德发现电流的磁场2.下列常见的物体通常情况下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汽油和盐水B.黄铜和石墨C.人体和大地D.塑料和陶瓷 3.以下能源中都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水能B.天然气、风能C.水能、太阳能D.煤、生物质能 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5.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D.严冬,冰雕逐渐变小 6.关于下列估计,比较合理的是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cm B.一本物理书的宽度约是1m C.一部手机的质量约是1kg D.一台ipad的质量约是10g 7.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三孔插座是为了节能B.三脚插头内有一根导线与用电器的外壳相连 C.熔丝烧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D.安全电压为220V 8.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①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 ②假如没有了导体的电阻,导线将无法导电 ③假如没有了磁体周围的磁场,世界上就再也不会有电流的产生 ④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也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 ⑤假如没有了电磁波,我们将无法进行信息交流。其中合理的是 A.①④B.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9.下列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粘在了一起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碎纸屑 C.用吸管从瓶里吸出饮料D.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 10.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各电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 A.A 1、A 3 示数不变,A 2 、V示数变小 B.A 1、V示数不变,A 2 、A 3 示数变小 C.A 1、A 2 、V示数不变,A 3 示数变小

初中物理中考常用公式总结完整版

初中物理中考常用公式 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v t =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 计算 ] F 浮=G – F F 浮= G 排=m 排F 浮=ρ水gV 排 F 浮=G

p =S F p =ρgh 帕斯卡原理: ∵p 1=p 2 ∴2 211 S S = 或 1 2 1 F = F 1L 1=F 2L 2 或写成:1 2 21 L L F F = 滑轮组: F = n 1G 总 s =nh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1 G s =2 h W =F s P =t W 机械效率: 总 有用W W = η×100%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保证 △t >0)燃料燃烧时放热 Q 放= mq W = U I W = U I 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2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P = W /t P = I U 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21 21R R U U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