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五节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五节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五节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五节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五节课

职业定位

第一节: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必要性

第二节:大学生应如何给自己进行职业定位

第三节: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给职业定位

第四节:职业定位时因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职业定位:求职成功的关键

规划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是职业定位、第二是外部环境分折、第三是确定目标、第四是实施策略、第五是反馈评估第一节: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必要性

现在毕业生在一起说的最多的第一句话应该是你签约了吗?。

这就表明大学生对择业、就业的极大关注。就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毕业生将有一种焦急、无奈和迷惘的心态。可能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认为毕业了,要找一份工作这个事实,所以花时间、花精力主动求职。但是,在求职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毕业生是屡战屡败,毕业前无法了结签约的意愿,甚至在毕业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几经选择、几经犹豫不决,其原因并不是他们素质低、能力差,而是面对用人单位、面对就业岗位无所适从,不知道什么样的用人单位适合自己的事业发展,什么样的工作岗位是展示自己的平台。究其原因在于当今大学生缺乏对自己了解,缺乏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或是就不重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几经碰壁,还赤心不改。

由此可见,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没有进行自己职业生涯规划,不但导致毕业生择业的盲从和失败,更重要的是将影响到个人事业的发展和人生前途。所以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职业定位和规划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在校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节:大学生应如何给自己进行职业定位

首先你是不是应该搞清楚自己在社会分工的大舞台上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符合你本人。简单地说就是做本色演员。

做本色演员是职业定位的最高原则

职业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两者的统一。

自我定位就是确定我是谁,我是什么性格类型的人?我天生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

社会定位就是我在社会的角色定位。我在社会大分工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也就是我应该从事什么职业?

给自己定位难,难在三个方面:

首先,不了解自己。有些人从没有认真地思考和了解自己,一味地用社会的热点来给自己定位。有些人过去似乎了解自己,但环境发生了变化时,就可能迷失了自己。如:高中升入到大学时,从校园到社会就业的时,从一个单位跳槽到另一个单位时,从国外到国内就业的时候等等: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人的位置也变了,很难给自己定位。

其次,心理因素在作怪。很多人在定位的时候会受到自己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作出理性的选择。我们常常看到择业中的

从众现象或逆反现象;很多人过于自尊或过于自卑,由于个人所在地区、所受的文化熏陶和家庭教育方式以个人经历的不同,在职业定位时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心理的影响,在各种矛盾中徘徊。

第三,干扰因素太多,个人难于处理。有时候自己的定位会受到很多的干扰,以至于无法实现。比如高考报志愿时,可能会受到家长的制约;毕业求职时会受到就业政策的制约等等;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突发因素的干扰等,常常使你如入迷雾之中,找不准位置,也看不清方向。

尽管毕业生不了解社会,不了解职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确定自己的位置。不过,只要你按照以下两个方面去思考,就会让问题变得清楚一些。

不论你如何定位,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技能、经验和专业,这也是社会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其次,要考虑自己的个性特点、工作的性质、地点、共事的人群以及他人的期望。举个例子:一个普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想选择三种工作:一是去一家大公司做跨国业务,二是去一家企业做销售,三是留校做辅导员。怎样给自己定位呢?他给自己列了一个清单:专业:国家贸易;

经验:曾经在一家小公司打工,做过业务员;

技能:善于沟通,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弱;

个性:喜欢和人打交道,喜欢看到实效;乐于冒险,追求新意和挑战;有时耐性不足;

希望从事的工作:受人尊重、有自由度;能够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刚开始工资可以不高,但有发展空间,多劳多得;父母希望自己有份稳定的工作;同学认为自己有能力接受挑战。

通过这样的比较,他认为自己应该定位在第二个选择。但是他有遇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选择哪些行业,做哪种销售呢?

这就是我们要谈的另一个问题:如果你发现你可以选择很多种职业,如何给自己定位呢?可以采用下面的办法:把自己放在各种位置上,然后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问问自己能不能承受这个位置所面对的一切问题,二是愿意不愿意选择它指引的道路。

于是他又列了一个清单:

大企业:管理规范,比较容易做,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是自由度不大;

小企业:管理不规范,工作富有挑战,拓展空间较大,提升较快,但是比较辛苦;

IT:工作富有新意,有风险,待遇较高,未来可以在这个领域变动,但是工作辛苦,未来不可预测,稳定感不足;

医药业:工作刚开始很难,但未来发展的道路比较清晰,可是自己不是学医的,可能未来的发展会受阻。

通过这个清单,这位毕业生认为:在IT业的中小企业做销售是自己比较愿意接受的,因为对自己来讲,发展空间小比工作辛苦和工作稳定更难以接受。这位同学就是这样认识自己,给自己作出职业定位的。

通过列出清单,就能够帮助自己认识自己,如果只是在头脑里思维,常常不能理出头绪,写出来就能帮助你明确思维的内容。

甲和乙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不久甲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甲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甲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抱怨总经理用人不公平。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点什么,缺什么呢?……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总经理说:请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乙很快从集市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卖。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乙又跑去,回来说有10袋。价格多少?乙再次跑到集上。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吧,你可以看看甲是怎么做的。

甲很快从集市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经理看。这个农民过会儿还将弄几筐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赀。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可能会要,所以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作样品,而且还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总经理看了一眼红了脸的乙,说:请他进来。

甲由于比乙多想了几步,于是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正如我们经常分析某某演员扮演一个角色很成功的原因,是因为演员的性格特质与角色很相似、是本色演员一样,职业成功的秘诀也是做

本色演员。

做本色演员得心应手,容易成功;做非本色演员很辛苦,不容易成功。

所以,要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必须既准确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和天赋,又充分了解各种不同的职业。

首先,要确定自己的性格类型和天赋。

自己虽然知道自己的性格表现、特点。由于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有限,缺乏客观的横向比较,无法确定自己的性格在人群中处于什么位置:内向型还是外向型?感觉型还是直觉型?思维型还是情感型?知觉型还是判断型?有的人认为自己很感性,但她不知道真正感性的人是怎么样的,更不知道我这样的性格特点在性格类型学的性格分类中属于什么类型。有一个女孩的描述非常经典,她的原话就是这样的:其实自己还是比较了解自己的,但往往旁观者清;事实上最了解自己的还是自己,但自己看自己往往隔着一层雾。如果是这样,你应不应该找一位专家来帮你拨开这层雾。

再者,一个人也很难充分了解各种不同的职业。现在总共有2万多种不同的职业。一个人不可能对每种职业一一尝试,所掌握的关于各种职业的资讯也很少。

可能有一部分人会找一些职业定位顾问专家来给自己定位。其实哪些职业定位顾问他们也是通过性格与天赋测试,面对面的沟通、或电话沟通,来把握一个人的核心性格和天赋。

所以只要大家能够认真的了解自己、分析市场,我想你们一

定会对自己一个比较好的定位。

第三节: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给职业定位

我们常常看到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或者因不合用人单位口味而屡遭拒绝,或者在几种选择面前犹豫不决,左挑右选。大家都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我该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

毕业生希望给自己进行职业定位,但又担心自己的职业定位影响了未来的选择和发展,于是许多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抱着边走边瞧,边走边跳的想法,没有认真地想一想职业定位的问题,也没有认真地做个职业生涯规划,因而难免走不少弯路。

一位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分到了法院工作,尽管同学和朋友都认为他的工作不错,但他一直不愿意好好的干,在法院他的能力提高很慢,也没有得到提升。他自己把很多精力都放在、研究证券上,希望有一天能够一夜暴富,或者进入证券公司做个红马甲。四年过去了,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独自一人请假到上海、北京人才市场推销自己,告诉别人自己如何善于分析,有怎样的知识经验。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接受单位提供的工资待遇大大低于他的预期,大的证券公司他又进不去,转了一圈以后他才发现,自己原来的设想是不现实的。于是他重新回到法院,决心从头开始。然而,这四年的时间对于他在法院的发展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