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奥数上册有余数的除法

五年级奥数上册有余数的除法

五年级奥数上册有余数的除法
五年级奥数上册有余数的除法

五年级奥数上册:第四讲带余数的除法

(完整版)三年级奥数有余数的除法练习

把一些书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要使小朋友分得的本数最多,这本书分到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种是全部分完,还有一种是剩余,并且剩余的本数必须比小朋友的人数少,否则还可以继续分下去。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解决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先确定余数,如果余数已知,就可以确定除数,然后再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求出被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要记住: 1、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练习题:(整数范围内) 1、()÷6=8……(),被除数最大是几? 2、()÷()=8……1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3、()÷4=7……(),被除数最大是几? 4、()÷()=3……2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5、()÷8=3……(),被除数最小是几? 6、()÷()=4……4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7、28÷()=()……4中,除数最大是几? 8、()÷7=()……()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大是几? 9、()÷()=()……4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10、149除以一个两位数,余数是5,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11、一个三位数除以15,商和余数相等,请写出符合条件的最小的三位数。 12、有一个除法算式,它的余数是9,除数和商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例2:算式□÷6=□……□中,不告诉你被除数,商是多少,你能写出它的余数有哪几个吗? ◇我试试: 1、算式□÷7=□……□中,你能写出它的余数有哪几个吗? 2、算式□÷9=5……□中,被除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3、算式□÷□=13……8中,除数最小是几?被除数最小是几? ★例3:23÷□=□……5中,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1、27÷□=□……3中,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五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奥数经典例题一(含解析)

五年级奥数精典例题一 例1: 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4千米。两车相遇时距全程的中点20千米。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20×2÷(72-64)=40÷8=5(小时)……相遇时间 (72+64)×5=136×5=680(千米) 答:两地之间相距680千米。 解析:在相同的时间内,甲的速度快,行的路程多,比全程的一半多20千米,而乙则比全程的一半少20千米,所以甲应该比乙多行20×2=40(千米)。而甲1小时比乙多行72-64=8(千米),多少小时甲比乙多行40千米呢?40÷8=5(小时),这就是他们行驶的时间,即相遇时间。 例2: 甲、乙、丙三人中,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两人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2分钟遇到甲,A、B两地相距多远?解答:(50+70)×2=240(米) 240÷(60一50)=24(分钟) (60+70)×24=3120(米) 答:A、B两地相距3120米。 解析:丙与乙相遇时,甲与丙还相距一段路程,这段路程甲、丙还要行2分钟相遇,说明甲、丙还相距(50+70)X2=240(米)。由于乙、丙相遇处在同一位置,所以240米也是甲、乙相距的路程,即甲、乙的路程差,根据路程差÷速度差=时间,列式240÷(60-50)=24(分),这也是乙、丙的相遇时间,就可求出全程。 例3:

3头牛和4只羊一天共吃草77千克,6头牛和5只羊一天共吃草130千克。每头牛、每只羊每天各吃草多少千克? 解答:(77×2-130)÷(4×2-5)=24÷3=8(千克) (77-8×4)÷3=45÷3=15(千克) 答:每头牛每天吃草15千克,每只羊每天吃草8千克 解析:本题中,牛的头数和羊的只数都不相同,这样比较时不能直接消去一个量。我们观察比较发现,后面条件中的6头牛是前面条件中3头牛的两倍。把前面的牛的头数和羊的只数各扩大2倍得6头牛和8只羊,吃的草也扩大2倍是154千克。这样再与后面比较就可以消去牛吃的草。 例4: 五(2)班同学去公园划船。如果租来的船每条船坐4人,则有7人不能上船;如果每条船坐5人,则多一条船。五(2)班租了多少条船?共有学生多少人? 解答:设租了x条船。 4x+7=5(x-1) 4x+7=5x-5 X=12 4×12+7=55(人) 答:五(2)班租了12条船,共有学生55人。 解析:解答这道题目,可以用盈亏问题的思路来思考,如果用列方程来解答,同样很合适。 前后两种安排座位的方法总人数是不变的。如果设租了X条船,那么总人数既可以表示为(4x+7)人,也可以表示为5(x-1)人,就可以列出方程。例5: 在平行的轨道上两列火车齐头并进。快车车长320米,每秒行25米,慢车车长280米,每秒行20米,问:以并头并进经过多少时间快车完全超过慢车?

(完整)五年级数学奥数题..

1. 有一座桥,过桥需要先上坡,再走一段平路,最后下坡,并且上坡、平路及下坡的路程相等.某人骑电动车过桥时,上坡、走平路和下坡的速度分别为11米/秒、22米/秒和33米/秒,求他过桥的平均速度. 解析:假设上坡、平路及下坡的路程均为66米,那么总时间=66÷11+66÷22+66÷33=6+3+2=11(秒),过桥的平均速度=66×3÷11=18(米/秒) 2.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会讲故事,王先生开车去拜访这位老和尚,汽车上山以30千米/时的速度,到达山顶后以60千米/时的速度下山.求该车的平均速度. 解析:设两地距离为:[]30,6060=(千米),上山时间为:60302÷=(小时),下山时 间为:60601÷=(小时),所以该飞机的平均速度为:()6022140?÷+=(千米)。 3. 汽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到达后立即以48千米/时的速度返回甲地。求该车的平均速度。 解析:想求汽车的平均速度=汽车行驶的全程÷总时间 ,在这道题目中如果我们知道汽车行驶的全程,进而就能求出总时间,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此我们不妨采用“特殊值”法,这是奥数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在很多题目中都有应用。①把甲、乙两地的距离视为1千米,总时间为:1÷72+1÷48,平均速度=2÷(1÷72+1÷48)=57.6千米/时。 ②我们发现①中的取值在计算过程中不太方便,我们可不可以找到一个比较好计算的数呢?在此我们可以把甲、乙两地的距离视为[72,48]=144千米,这样计算时间时就好计算一些,平均速度=144×2÷(144÷72+144÷48)=57.6千米/时。 4. 一只蚂蚁沿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由A 点开始爬行一周. 在三条边上它每分钟分别爬行50cm ,20cm ,40cm (如右图).它爬行一周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厘米? 解析:假设每条边长为200厘米,则总时间=200÷50+200÷20+200÷40=4+10+5=19(分钟),爬行一周的平均速度=200×3÷19=113119(厘米/分钟)。 5. 赵伯伯为了锻炼身体,每天步行3小时,他先走平路,然后上山,最后又沿原路返回.假设赵伯伯在平路上每小时行4千米,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在每天锻炼中,他共行走多少千米? 解析:上山3千米/小时,平路4千米/小时,下山6千米/小时。假设平路与上下山距离相等,均为12千米,则首先赵伯伯每天共行走12448?=千米,平路用时12246?÷=小时,上山用时1234÷=小时,下山用时1262÷=小时,共用时64212++=小时,是实际3小时的4倍,则假设的48千米也应为实际路程的4倍,可见实际行走距离为48412÷=千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奥数题启蒙(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奥数题启蒙(含答案)1、有大、中、小三筐苹果,小筐装的是中筐的一半,中筐比大筐少装16千克,大筐装的是小筐的4倍,大、中、小筐共有苹果多少千克。 解:设小筐装苹果X千克。 4X=2X+16 2X=16 X=8 8×2=16(千克) 8×4=32(千克) 答:小筐装苹果8千克,中筐装苹果16千克,大筐装苹果32千克。 2、参加校学生运动会团体操表演的运动员排成一个正方形队列,如果要使这个正方形队列减少一行和一列,则要减少33人,参加团体操表演的运动员有多少人? 解:设团体操原来每行X人。 2X-1=33 2X=34 X=17 17×17=289(人) 答:参加团体操表演的运动员有289人。

3、有两根绳子,长的比短的长1倍,现在把每根绳子都剪掉6分米,那么长的一根就比短的一根长两倍。问:这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各是多少? 1+1=2 1+2=3 解:设原来短绳长X分米,长绳长2X分米。 (X-6)×3=2X-6 3X-18=2X-6 X=12 2X=2×12=24 答:原来短绳长12分米,长绳长24分米。 4、甲乙两数的和是32,甲数的3倍与乙数的5倍的和是122,求甲、乙二数各是多少? 解:设甲数为X,乙数为(32-X)。 3X+(32-X)×5=122 3X+160-5X=122 2X=38 X=19 32-X=32-19=13 答:甲数是19,乙数是13。 5、30枚硬币,由2分和5分组成,共值9角9分,两种硬币各多少枚?

9角9分=99分 解:设2分硬币有X枚,5分硬币有(30-X)枚。 2X+5×(30-X)=99 2X+150-5X=99 3X=51 X=17 30-X=30-17=13 6、搬运100只玻璃瓶,规定搬一只得搬运费3分,但打碎一只不但不得搬运费,而且要赔5分,运完后共得运费2.60元,搬运中打碎了几只? 2.60元=260分 解:设搬运中打碎了X只。 3×(100-X)-5X=260 300-3X-5X=260 8X=40 X=5 答:搬运中打碎了5只。 7、弟弟有钱17元,哥哥有钱25元,哥哥给弟弟多少元后,弟弟的钱是哥哥的2倍? 解:设哥哥给弟弟X元后,弟弟的钱是哥哥的2倍。 (25-X)×2=17+X 50-2X=17+X

四年级奥数有余数的除法

补充:有余数的除法讲义 知识点拨: 一、定义回顾: 一般地,如果a是整数,b是整数(b≠0),若有 a÷b=q……r, 也就是: a=b×q+r,( 0≤r<b) 我们称上面的除法算式为一个带余除法算式。 二、定理: 1.余数的加法定理 a与b的和除以c的余数,等于a,b分别除以c的余数之和,或这个和除以c的余数。 例如:23,16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1,所以23+16=39除以5的余数等于4,即两个余数的和3+1. 当余数的和比除数大时,所求的余数等于余数之和再除以c的余数。 例如:23,19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4,故23+19=42除以5的余数等于3+4=7除以5的余数,即2. 2.余数的乘法定理 a与b的乘积除以c的余数,等于a,b分别除以c的余数的积,或者这个积除以c 所得的余数。 例如:23,16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1,所以23×16除以5的余数等于3×1=3。 当余数的和比除数大时,所求的余数等于余数之积再除以c的余数。 例如:23,19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4,所以23×19除以5的余数等于3×4除以5的余数,即2. 例题精讲: 【模块一:带余除法的定义和性质】 【例 1】 (第五届小学数学报竞赛决赛)用某自然数a去除1992,得到商是46,余数是r,求a和r. 【变式】一个两位数除310,余数是37,求这样的两位数。 【例 2】 (2003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试题)有两个自然数相除,商是17,余数是13,已知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之和为2113,则被除数是多少? 【变式】两个整数相处商是12,余数是6,已知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差是204,

除数是多少? 【例 3】 (2000年“祖冲之杯”小学数学邀请赛试题)三个不同的自然数的和为2001,它们分别除以19,23,31所得的商相同,所得的余数也相同,这三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 (2004年福州市“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一个自然数,除以11时所得到的商和余数是相等的,除以9时所得到的商是余数的3倍,这个自然数是_________. 【例 4】 (1997年我爱数学少年数学夏令营试题)有48本书分给两组小朋友,已知第二组比第一组多5人.如果把书全部分给第一组,那么每人4本,有剩余;每人5本,书不够.如果把书全分给第二组,那么每人3本,有剩余;每人4本,书不够.问:第二组有多少人? 【变式】一个两位数除以13的商是6,除以11所得的余数是6,求这个两位数. 【模块二:定理的应用】 【例 5】有一个整数,除39,51,147所得的余数都是3,求这个数. 【变式1】两位自然数ab与ba除以7都余1,并且ab abba 【变式2】学校新买来118个乒乓球,67个乒乓球拍和33个乒乓球网,如果将 这三种物品平分给每个班级,那么这三种物品剩下的数量相同.请问学校共有多少个班? 【变式3】 (2000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试题)在除13511,13903及14589时能剩下相同余数的最大整数是_________. 【例 7】 (2003年南京市少年数学智力冬令营试题) 20032与22003的和除以7的余数是________. 【巩固】 (2004年南京市少年数学智力冬令营试题)在1995,1998,2000,2001,

小学五年级经典奥数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学五年级经典奥数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1、有10分和20分的邮票共18张,总面值为2.80元,问10分和20分邮票各有多少张? 2、小兔妈妈采蘑菇,晴天每天可采16只,雨天每天只能采11只,它一共采了195只,平均每天采13只,这几天中有几天下雨?几天晴天? 3、五年一班有52人做手工,男生每人做3件,女生每人做2件,已知男生比女生多做36件,求五年一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4、学校组织暑假旅游,一共用了10辆车,大客车每辆坐100人,小客车每辆坐60人,大客车比小客车一共多坐了520人,问大小客车各几辆? 5、一架飞机飞行于两城之间顺风需要6小时30分,逆风时需要7小时,已知风速是每小时26千米,求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6、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如果两人同向而行,经过13分钟,甲赶上乙。如两人相向而行,经过3分钟两人相遇。已知乙每分钟行25千米,问AB两地相距多少米? 7、有大、中、小卡车共42辆,每次共运货315箱,已知每辆大卡车每次能运10箱,中卡车每辆每次运8箱,小卡车每辆每次可运5箱,又知中卡车的辆数和小卡车同样多,求大卡车有多少辆? 8、蜘蛛有8只脚,晴蜓有6只脚和2双翅膀,蝉有6只脚和一对翅膀,现在有这三种小虫共16只,共有110条腿,14对翅膀,问每只小虫各有多少只?

9、学校组织新年联欢会,用于奖品的铅笔、圆珠笔、钢笔共232支,价值100元,其中铅笔的数量是圆珠笔的4倍,已知每支铅笔0.2元,每支圆珠笔0.9元,每支钢笔2.1元。三种笔各值多少元? 10、一个两位数,个位数是十位上的数的3倍,若把这个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对调,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的大54,求原两位数。 11、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和为10,如果把十位的数字与个位上数字对调,新数就比原数少36,求原来的两位数? 12、有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字之和是16,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之和,若把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那么新数比原数在594,求原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奥数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奥数题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五年级上册数学奥数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奥数题 2017-01-02 如何学好小学数学 如何学好小学数学 微信号 功能介绍如何学好小学数学 1、25除以一个数的2倍,商是3余1,求这个数. [4] 2、学校今年绿化面积1800平方米,比去年的绿化面积的2倍还多40平方米,去年绿化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3、洗衣机厂今年每日生产洗衣机260台,比去年平均日产量的2.5倍少40台,去年平均日产洗衣机多少台 [3] 4、化肥厂用大、小两辆汽车运47吨化肥,大汽车运了8次,小汽车运了6次正好运完,大汽车每次运4吨,小汽车每次运多少吨 [3] 5、一匹布长36米,裁了10件大人衣服和8件儿童衣服,每件大人衣服用布2.4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6、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从相距12千米的两地同时背向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距272千米 [4] 7、饲养场共养4800只鸡,母鸡只数比公鸡只数的1.5倍还多300只,公鸡、母鸡各养了多少只 8、哥哥和弟弟的年龄相加为35岁,哥哥比弟弟大3岁,哥哥和弟弟各多少岁 [4]

9、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2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6千米,求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10、小张买苹果用去7.4元,比买2千克橘子多用0.6元,每千克橘子多少元 [4] 11、学校图书馆购买的文艺书比科技书多156本,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的3倍还多12本,文艺书和科技书各买了多少本 [4] 12、甲有书的本数是乙有书的本数的3倍,甲、乙两人平均每人有82本书,求甲、乙两人各有书多少本. [4] 13、一只两层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3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搬60本到下层,那么两层的书一样多,求上、下层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4] 14、有甲、乙两缸金鱼,甲缸的金鱼条数是乙缸的一半,如从乙缸里取出9条金鱼放人甲缸,这样两缸鱼的条数相等,求甲缸原有金鱼多少条. [4] 15、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比计划时间早到1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40千米,比计划时间迟到1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5] 16、同学们种向日葵,五年级种的棵数比四年级种的3倍少10棵,五年级比四年级多种62棵,两个年级各种多少棵 17、电视机厂生产一批电视机,如果每天生产40台,要比原计划多生产6天,如果每天生产60台,可以比原计划提前4天完成,求原计划生产时间和这批电视机的总台数. [5] 19、一把直尺和一把小刀共1.9元,4把直尺和6把小刀共9元,每把直尺和每把小刀各多少元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

五年级下册数奥试题 姓名班级得分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0.36-7.98-5.02-4.36 117.8÷2.3-4.88÷023 9.56×4.18-7.34×4.18-0.26×4.18 1、有123名小朋友,把他们分成12人一组或7人一组,恰好分完,而无剩余。又知总的组数在15组左右。那么,12人的多少组?7人的有多少组? 2、张妮5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8.5分,每次考试的满分是100分,为了使平均成绩尽快达到92分以上,那么张妮要再考多少次满分? 3、父亲与三个儿子年龄和是108岁,若再过6年,父亲的年龄正好等于三个儿子年龄的和。问父亲现年多少岁? 4、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80个,正好按期完成任务。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实际每天加工了100个,这样,不仅提前4天完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00个。他们实际加工零件多少个? 5、一个水池能装8吨水,水池里装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两管齐开,20分钟能把一池水放完。已知进水管每分钟往池里进水0.8吨,求出水管每分钟放水多少吨? 6、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 7、把一条大鱼分成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鱼尾重4千克,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

的重量加鱼身一半的重量,而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这条大鱼重多少千克? 8、体育室买回5个足球和4个篮球需要付287元,买2个足球和3个篮球需要付154元。那么买一个足球、一个篮球各付多少元? 9、有5元的和10元的人民币共14张,共100元。问5元币和10元币各多少张? 10、某人从A村翻过山顶到B村,共行30.5千米,用了7小时,他上山每小时行4千米,下山每小时行5千米。如果上下山速度不变,从B村沿原路返回A村,要用多少时间? 11、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16千米,乙骑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甲离出发点62.4千米处与乙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乌龟与兔子赛跑,兔子每分钟跑35千米,乌龟每分钟爬10米,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经在自己前50米。问兔子还需要多少长时间才能追上乌龟? 13、在一个6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兄妹两人同时在同一起点都按顺时针方向跑步,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若两人速度不变,还是在原出发点同时出发,哥哥改为按逆时针方向跑,则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两人跑一圈各要几分钟? 14、静水中,甲乙两船的速度分别是每小时20千米和16千米,两船先后自某港顺水开出,乙比甲早出发2小时,若水速是每小时行4千米,甲开出后几小时追上乙?

新人教五年级上册总复习五年级奥数题精选及答案

新人教五年级上册总复习奥数题精选 姓名:学校:班级分数: 1、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有15人参加数学小组,18人参加航模小组,有10人两个小组都参加。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2、某班45个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数学得满分的有10人,数学及语文成绩均得满分的有3人,这两科都没有得满分的有29人。那么语文成绩得满分的有多少人? 3、50名同学面向老师站成一行。老师先让大家从左至右按1,2,3, (49) 50依次报数;再让报数是4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接着又让报数是6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问:现在面向老师的同学还有多少名?

4、在游艺会上,有100名同学抽到了标签分别为1至100的奖券。按奖券标签号发放奖品的规则如下:(1)标签号为2的倍数,奖2支铅笔;(2)标签号为3的倍数,奖3支铅笔;(3)标签号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可重复领奖;(4)其他标签号均奖1支铅笔。那么游艺会为该项活动准备的奖品铅笔共有多少支? 5、有一根长为180厘米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隔3厘米作一记号,每隔4厘米也作一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问绳子共被剪成了多少段? 答案: 1,因为10人2组都参加,所以只参加数学的5人,只参加航模的8人,加上那10人就是23人,40-23=17,2个小组都不参加的17人 2,同理,数学满分10人,2科都满分的3人,于是只是数学满分的7人, 45-7-29=9,这个就是语文满分的人(如果说只是语文满分的则需要减去3) 3,50÷4取整12,50÷6取整8,但是要注意,报4倍数的同时可能是6的倍数,所以还要算出4和6的公倍数,有50÷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4(取整),所以,应该是50-12-8+4=34 4,100÷2=50,100÷3=33(取整),还是算出2和3的公倍数100÷6=16(取整),然后找出即没不被2整除,也不被3整除的数的个数100-50-33+16=28,所以,准备铅笔为50X2+33X3+28=227 5,180÷3=60,180÷4=45,但是可能2个划线划在一起,也就是要算出他们的公倍数,180÷3÷4=15,所以应该为60+45-15=90

小学三年级奥数有余数的除法练习(3页)

三年级奥数练习 把一些书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要使小朋友分得的本数最多,这本书分到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种是全部分完,还有一种是剩余,并且剩余的本数必须比小朋友的人数少,否则还可以继续分下去。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解决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先确定余数,如果余数已知,就可以确定除数,然后再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求出被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要记住: 1、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练习题:(整数范围内) 1、()÷6=8……(),被除数最大是几? 2、()÷()=8……1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3、()÷4=7……(),被除数最大是几? 4、()÷()=3……2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5、()÷8=3……(),被除数最小是几? 6、()÷()=4……4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7、28÷()=()……4中,除数最大是几? 8、()÷7=()……()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大是几? 9、()÷()=()……4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10、149除以一个两位数,余数是5,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11、一个三位数除以15,商和余数相等,请写出符合条件的最小的三位数。 12、有一个除法算式,它的余数是9,除数和商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例2:算式□÷6=□……□中,不告诉你被除数,商是多少,你能写出它的余数有哪几个吗? ◇我试试: 1、算式□÷7=□……□中,你能写出它的余数有哪几个吗? 2、算式□÷9=5……□中,被除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3、算式□÷□=13……8中,除数最小是几?被除数最小是几? ★例3:23÷□=□……5中,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1、27÷□=□……3中,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2、□÷8=5……□中,被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 3、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中,商是最小的两位数,除数是最大的一位数,被除数和余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一、填空: 1、下面算式中的余数可能是几? □÷5=□……□() □÷6=□……□() □÷7=□……□() 2、要使商和余数相同,被除数是哪些数? □÷9=□……□() □÷6=□……□() 3、下列算式中除数和商各是几? 18÷□=□……4除数(),商() 33÷□=□……3除数(),商() 35÷□=□……8除数(),商() 二、判断题: 1、在算式□÷6=8……□中,余数最大是5。() 2、在算式23÷□=□……5中,除数可能是3,商可能是6。() 3、某一个数除以5,所得的商与余数相同,这个数只可能是6。() 4、在算式□÷□=25……3中,除数最小是4,被除数最小是103。()

五年级数学(上)从课本到奥数2

五年级数学(上)从课本到奥数2 一、填空 1.48平方米=()平方分米 7.05千米=()千米()米=()米5吨135千克=()千克 =()吨750克=()千克 0.68元=()角()分 1.5时=()时()分 2.两个小数相乘,按整数乘法计算的结果是360,如果一个因数有两位小数,另一个因数有一位小数,这两个数的积是()。3.一个数乘10后是78,这个数是()。一个数乘0.01后是1.2,这个数是()。4.把6.3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再扩大1000倍是()。 5.2.5×()=1 1.25×()=1 0.25×()=1 0.125×()=1 6.根据218×15=3270,在下面各题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 )×0.15=32.7 ( )×0.15=3.27 ( )×0.15=0.327( )×1.5=32.7 ( )×1.5=3.27 ( )×1.5=0.327 ( )×15=32.7 ( )×15=3.27 ( )×15=0.327 二、判断 1.1.82乘一个数,积一定大于1.82。()2.一个两位数乘一个两位小数,积是三位小数。() 3.把9.99保留一位小数是10.0。()4.如果把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 5.一个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是0.15,这个小数不一定大于0.15。() 三、选择 1.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4.76,这个三位小数可能是()。 A.4.759 B.4.668 C.4.761 2.与0.8×4.27的积相等的式子是()。A.0.08×0.427 B.8×4.27 C.42.7×0.08 3.下面各式中积最大的是()。 A.1.25×0.32 B.12.5×3.2 C.125×0.032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0.25×(4-0.4)0.25×3.2 1.25×83+1 2.5×170 五、由课本到典型应用题 1、甲乙两数的和是66,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甲乙两数各是多少?(和倍问题) 2、甲数是4.2,乙数是42,在它们的末尾都添上两个0,这时乙数是甲数的多少倍? 3、数学课上,刘老师要求同学们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再和10相加,小马虎却向右移动两位后和10相加,结果得45,原小数是多少?

五年级数学奥数题

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72,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如果是三个连续偶 数,这三个数又分别是多少? 2、五(1)班有43名同学,现派他们到4个社区参加劳动,每个社区只 能派奇数名同学,你能完成任务吗? 3、456789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4、2011年,东东和妈妈的年龄都是质数,乘积是259,2013年母子各多少 岁?年龄差是多少? 5、下面算式()里的数字各不相同,求这四个数字的积是多少? ()()×()()=546 6、300=2×2×3×5×5,则300一共有多少个不同的因数? 7、一个长方体的铁块,被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两个正方体棱长 之和比原来长方体棱长之和增加了16厘米。求原来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 8、李师傅要制作40根长方体的通风管。管口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 管长1米。一共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9、一个正方体木块,把它分成3个大小相同的长方体之后,表面积增加 了36平方厘米,这个木块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 10、一根铁丝长120厘米,先将这根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模型,长是14 厘米,宽和高相等,这个模型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1、有一个长方体的铁块,底面积是32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把它锻造 成一个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截面边长4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 12、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是368平方厘米,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底面周 长是36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13、将一个长方体的长减少5厘米,变成了正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比原来 表面积减少了60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4、一个长方体的高如果增加2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就 比原来增加了48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15、一条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40厘米的鱼缸中水深25厘米,放入 几条金鱼后,水面上升了3厘米。这几条金鱼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6、有一个长60厘米,宽32厘米,高22厘米的长方体箱子里,最多可 以装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物品多少个? 17、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铁箱,如果把它的侧面展开,正好得到一 个边长电话20厘米的正方形,那么这个铁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8、从一个长方体上截下一个体积是72立方厘米的长方体后,剩下的部分 是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9、学校的围墙长200米,宽150米,高2米,现外墙要重新粉刷。需要 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千克涂料可粉刷4平方米,购买1 千克涂料16元,购买涂料要多少元?粉刷外墙人工费每平方米要8 元,粉刷外墙人工费和涂料费共需多少元? 20、幼儿园张阿姨买了4袋同样的糖果,每袋1.5千克。她要把这些糖果 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千克糖果?每个小朋友分

五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奥数经典例题三(含解析)

例1: 甲、乙二人进行短跑训练,如果甲让乙先跑40米,则甲需要跑20秒追上乙;如果甲让乙先跑6秒,则甲仅用9秒就能追上乙。求: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解答:甲、乙两人的速度差:40÷20=2(米/秒)( 乙速:2×9÷6=3(米/秒) 甲速:3+2=5(米/秒)。 答:甲、乙二人的速度分别为5米/秒和3米/秒。 解析:如果甲让乙先跑40米,然后甲出发追乙,这40米就是二人间的路程差,甲用20秒追上乙是追及时间,根据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可求甲、乙二人的速度差,即40÷20=2(米/秒)。如果甲让乙先跑6秒,则甲需要9秒追上乙,这一过程中追及时间是9秒,由上一过程的结论可求路程差: 2X9=18(米),这18米就是乙先跑6秒所跑过的路程,所以可求出乙的速度是18÷6=3(米/秒),那么甲速可求。 例2: 把一块棱长12分米的正方体钢坯,熔铸成截面是9平方分米的长方体钢材,铸成的钢材长度是多少? 解答:12×12×12÷9=1728÷9=192(分米) 答;铸成的钢材长度是192分米。 解析:钢材从正方体变成长方体,体积保持不变。正方体的体积是1728立方分米,那么长方体的体积也是1728立方分米。又知道长方体的截面积,则可求出长度。 例3:

3头牛和4只羊一天共吃草77千克,6头牛和5只羊一天共吃草130千克。每头牛、每只羊每天各吃草多少千克? 解答:(77×2-130)÷(4×2-5)=24÷3=8(千克) (77-8×4)÷3=45÷3=15(千克) 答:每头牛每天吃草15千克,每只羊每天吃草8千克 解析:本题中,牛的头数和羊的只数都不相同,这样比较时不能直接消去一个量。我们观察比较发现,后面条件中的6头牛是前面条件中3头牛的两倍。把前面的牛的头数和羊的只数各扩大2倍得6头牛和8只羊,吃的草也扩大2倍是154千克。这样再与后面比较就可以消去牛吃的草。 例4: 某小贩出售一筐苹果,第一天卖掉了全部的一半多2千克,第二天卖掉了余下的一半少2千克,这时筐内还剩下20千克苹果。问:这筐苹果原有多少千克? 解答:〔(20-2)×2+2〕×2=38×2=76(千克) 答:这筐苹果原有76千克. 解析:解决这类一半多几,一半少几的还原法应用题,我们往往借助线段图来帮助我们解题。 根据题意此题可以画图如下: 例5: 五年级394个同学排成两路纵队郊游,每两个同学相隔0.5米,队伍以每分钟61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207米的大桥,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解答:394÷2-1=196(个) 207+0.5×196=305(米)

五年级上册数学奥数试题第五讲——进位制问题 人教版

第五讲进位制问题 例题1 (1)2013=() 5=() 8 =() 12 =() 16 (2)(2012) 5=() 10 ;(3)(2012) 2 =() 10 练习1 (3A2) 12=() 10 ;(ADD) 16 =() 10 ; (2012) 5=() 12 ;(2012) 8 =() 12 例题2 (1)把三进制数12120120110110121121改写为九进制,它从左向右数第1位数字是多少? (2)(111011001) 2=() 4 =() 8 练习2 (120011221) 3=() 9 例题3 (5453) 7+(6245) 7 =() 7 练习3 (123) 5 (123) 5 =() 5

例题4 在6进制中有三位数abc,化为9进制的cba,这个三位数在十进制中是多少? 练习4 在7进制中有三位数abc,化为9进制为cba,这三位数在十进制中是多少? 挑战极限 例题五一个天平,物品必须放在左盘,砝码必须放在右盘,那么为了能称出1克到1000克,至少需要多少个砝码? 例题6 一本书共有2013页,第一天看一页书,从第二天起,每天看到的页数都是以前各天的总和。如果直到最后剩下的不足以看一次时就一次看完,共 需要多少天?

作业1、进制互化 (1)(11202) 4=() 10 ;(2)(1CA) 16 =() 10 (2)(3120) 10=() 16 ;(4)(1248) 10 =() 5 (5)(11202) 4=() 9 ;(6)(157) 9 =()16 2 、(1)(202) 4+(323) 4 =() 4 ;(2)(21) 5 (322) 5 =() 5 3 、一个十进制三位数(abc) 10 ,其中a,b,c均代表某个数码,它的二进制表达式 是一个七位数(1abcabc) 2 ,这个十进制的三位数是多少? 4 、一个自然数用三进制和四进制表示都为三位数,并且它的各位数字的排列顺序恰好相反,这个自然数用十进制表示是多少? 5 、 a,b是自然数,a进制下的数47和b进制下的数74相等,a与b的和的最小值是多少?

五年级上册奥数题及答案讲课讲稿

五年级上册奥数题及答案(简单的)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底和高也相等。() 3、假如是一个假分数,那么a一定大于b。() 4、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是质数,它一定是最简分数。() 5、如果A是奇数,那么1093+89+A+25的结果还是奇数。() 二、我会选择。5分 1、算一个上底是acm,下底是bcm,高是3cm的梯形面积,应该使用()公式。 A、S=ab B、S=3a÷2 C、S=3(a+b)÷2 D、S=ab÷2 2、在60=12×5中,12和5是60的()。 A、倍数 B、偶数 C、质数 D、因数 3、分子加上12,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 )。 A、12 B、36 C、27 D、不能做。 4、3、如图,甲摸到白球得1分,乙摸到黑球得1分,在()箱中摸最公平。 5、小军从家出发去书店买书,当他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钱。于是他回家取钱,然后再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下面()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军的行为。A B C 三、数学迷宫。26分 1、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cm ,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 。 3、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单位,再去掉()个分数单位就是3。 4、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每段占全长的(),每段是5米的()。 5、()÷8==0.375=9÷()= 6、填质数:21=()+();( )=()×()。 7、要把36个球装在盒子里,每个盒子装得同样多,有()种装法。 8、今年在多哈举行的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夺得316枚奖牌,其中金牌有1 65个,银牌有88个,其余的是铜牌。金牌、银牌、铜牌各占奖牌总数的、、。 9、右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 涂色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下面一组图形的阴影变化是有规律的,请根据这个规律把第四幅图的阴影部分画出来.

五年级上册数学奥数专题练习

五年级上册数学奥数专题练习 一、简便方法计算: 1.25×(8 ÷0.5)18.6÷ 2.5÷0.4 1.25×(213×0.8)19.68-( 2.97+9.68) 2×0.8 102×7.3÷5.1 1.25÷ 3 0.92×1.41+0.92×8.59 1.3×11.6-0.16×13 9999+999+99+9 4821-998

2 13.5×27+13.5×72+13.5 1.5×7.4+0.6×150%+2÷ 3 1+2.7×25% 0.67×10.1-6.7 5.3× 4 二、解方程 = 3+ x x5 x -x 2 x 3+ 1 +x = 5= - x 13 x +x +x 13 5.5 9 4= x13 二堆的2倍多10个,问三堆苹果各有多少个?

2、少先队一、二、三中队共植树200棵,二中队植树的棵数是一中队的2倍多5棵,三中队植树的棵数比一、二中队之和多4棵,三个中队各植树多少棵? 3、甲、乙、丙三人,甲的年龄是乙的2倍还大3岁,乙的年龄是丙的2倍小2岁,三个人的年龄之和是109岁,分别求出三人的年龄? 4、甲、乙、丙、丁四个人一共做了370个零件,如果把甲做的个数加2,乙做的个数减3,丙做的个数乘2,丁做的个数除以2,四个人做的零件个数正好相等,问四个人各做多少个零件? 5、甲仓所存面粉是乙仓的3倍,从甲仓运走8500千克,从乙仓运走500千克后,两仓所剩的千克数相等,问两仓原有面粉多少千克? 6、姐妹两人买东西,姐姐带的钱数是妹妹的2倍,姐姐用去180元,妹妹用去30元,这时二人剩下的钱数相等,问姐妹各带了多少元? 7、有大小两个整千数,大数是小数的3倍,这两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字的差是6,问这两个整千数各是多少?

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奥数题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板块一和差倍分问题 [例题] 例1.一个小数,如果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得的数比原来增加63.72,这个小数是多少? 例2.两箱苹果共重34.8千克,如果从第一箱中取出2.6千克放入第二箱,则两箱苹果同样重。原来每箱苹果各重多少千克? 例3.甲油桶比乙油桶多2千克,从甲油桶取出36千克油加入乙桶,这时乙桶油的重量是甲桶油的3倍,原来甲桶油重千克。 [练习] 1.两个加数的和是149.6,其中一个加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等于另一个加数。这两个加数分别是多少? 2.2017年爷爷年龄是孙子的10倍,再过12年,爷爷年龄是孙子的4倍,那么2018年孙子是岁。(提示:画线段图)

3.甲有桌子若干张,乙有椅子若干把,如果乙用全部的椅子换回相同数量的桌子,那么需要补给甲320元;如果乙不补钱,就会少换回5张桌子。已知3张桌子比5把椅子的价钱少48元。求乙原有椅子多少把? 板块二平均数问题 [例题] 例1.甲、乙、丙三人各拿出同样多的钱买气球。甲拿到的气球比乙拿到的气球少6个,乙、丙拿到的气球同样多。这样乙、丙每人要各给甲0.8元。每个气球的售价是多少钱? 例2.有甲、乙、丙三种商品,买甲3件,乙7件,丙1件,共需32元;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需43元,则甲、乙、丙各买1件需元。 例3.甲、乙、丙三个盒子各装有一定数量的乒乓球,其中甲、乙两盒乒乓球的总数是27,乙、丙两盒的乒乓球的总数是35,甲、丙两盒乒乓球的总数是42,那么甲盒乒乓球的个数是。

例4.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例5.小莉读一本小说,第一天读74页,第二天读82页,第三天读71页,第四天读63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这5天中平均每天读的少6页,小莉第五天读多少页? [练习] 1.某公司的招聘考试有1000人,笔试的平均成绩是55分,笔试通过的有150人,笔试通过者比笔试未通过者的平均成绩高38分,笔试通过者的最低分数线比笔试通过者的平均分低6.3 2.小明期中考试成绩语文比语、数、英三科平均分低7.5分,数学比语、数、英三科平均成绩高9分,英语成绩比数学低分。 3.一位同学在期中测验中,除了数学外,其他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如果数学算在内,平均每门95分。已知他数学得了100分,问这位同学一共考了多少门功课?

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奥数题题型汇总

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奥数题题型汇总 一、拓展提优试题 1.如图所示,P为平行四边形 ABDC外一点。已知PCD ?的面积等于5平方厘米,PAB ?的面积等于11平方厘米。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C A D B P 2.由120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全部涂色,只有一面染色的小正方体,最多有块 3.(7分)后羿朝三个箭靶分别射了三支箭,如图:他在第一个箭靶上得了29分,第二个箭靶上得了43分.请问他在第三个箭靶上得了分. 4.先将从1开始的自然数排成一列: 123456789101112131415… 然后按一定规律分组: 1,23,456,7891,01112,131415,… 在分组后的数中,有一个十位数,这个十位数是. 5.小明从家到学校去上课,如果每分钟走60米,可提前10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要迟到4分钟到校.小明家到学校相距米. 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OE=EF=FD.平行四边形面积是240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用0、1、2、3、4这五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8.(1)数一数图1中有个三角形.

(2)数一数图2 中有 个正方形. 9.对于自然数N ,如果1﹣9这九个自然数中至少有六个数可以整除N ,则称N 是一个“六合数”,则在大于2000的自然数中,最小的“六合数” 是 . 10.同时掷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6,则朝上一面的4个数字的和有 种. 11.如果2头牛可以换42只羊,3只羊可以换26只兔,2只兔可以换3只鸡,则3头牛可以换多少只鸡? 12.(15分)甲、乙两船顺流每小时行8千米,逆流每小时行4千米,若甲船顺流而下,然后返回;乙船逆流而上,然后返回,两船同时出发,经过3小时同时回到各自的出发点,在这3小时中有多长时间甲、乙两船同向航行? 13.(8分)有一个特殊的计算器,当输入一个数后,计算器先将这个数乘以3,然后将其结果是数字逆序排列,接着再加2后显示最后的结果,小明输入了一个四位数后,显示结果是2015,那么小明输入的四位数是 . 14.小明准备和面包饺子,他在1.5千克面粉中加入了5千克的水,发现面和得太稀了,奶奶告诉他,包饺子的面需要按照3份面,2份水和面,于是小明 分三次加入相同分量的面粉,终于将面按按要求和好了,那么他每次加入了 千克面粉. 15.松鼠A 、B 、C 共有松果若干,松鼠A 原有松果26颗,从中拿出10颗平分给B 、C ,然后松鼠B 拿出自己的18颗松果平均分给A 、C ,最后松鼠C 把自己现有松果的一半平分给A 、B ,此时3只松鼠的松果数量相同,则松鼠C 原有松果 颗. 【参考答案】 一、拓展提优试题 1.12 [解答]作PF AB ⊥,由于//AB DC ,所以PF CD ⊥。容易知道 1212 PAB PCD S AB PF S CD PE ???=?????=???,由于AB CD =,所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