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邓论复习内容

邓论复习内容

邓论复习内容

选择:

1.(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

2.我国在( B)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A. 1949年 B. 1956年 C. 1957年

3.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党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的题目是(C )。

A.“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A )上来的战略决策。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5.邓小平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C )。

A.一个中心 B.两个基本点 C.四项基本原则

6.邓小平在党的(A )上的讲话中首次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

7.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8.实事求是的基本涵义是( A )。

A.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 B.找出事物的因果联系

C.发现事物本质与现象的区别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B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10.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C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奔向共产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2.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C )。

A.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改革和开放 C.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

13.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的两条的根本原则是( B )。

A.坚持不断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C.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14.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

15.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根本上决定于它能否( C )。

A.实现社会公平 B.消灭剥削 C.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6.邓小平认为,建国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没有完全搞清楚( A)。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实现市场经济

C.什么是阶级斗争,怎样进行阶级斗争

17.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8.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A )。

A.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实现公有制 C.实行按劳分配

19.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现实)

20.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C )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A. 2000 B.1500 C. 1000

21.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应对“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关键时期的一个(A)思想。

A.战略性 B.战术性 C.阶段性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C )

A.任何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2.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 A )o

A.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B.确定自己指导理论的认识路线

C.确定自己行动方向的认识路线

3.在全面改革中,( B )是重点。

A.文化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经济体制改革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 C )明确提出的。

A.邓小平

B.胡锦涛

C.习近平

5.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首次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 A )o

A.1982年 B.1 9 5 4年 C.2002年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C )o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计划经济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我国历史上孔子曾说过的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是(B)o

A.“兼相爱” B.“和为贵”

C“爱无差”

8.提高全民( C )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B.文化

A.体育

C道德

9.祖国大陆完成统一,可以( B )为标志。

B.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A.海南岛获得解放

C.广州获得解放。

10.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 )下的共存关系a

A.人类被动地服从自然状态 B.人类主动的适应自然状态

C.人类与自然平等

22.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开放的新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3.2004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C)的能力。

A.领导政治 B.领导经济 C.领导发展

24.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 B )。

A.第一目标 B.第一要务 C.第一职责

2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26.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 B )的集中体现。

A.政策和策略 B.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C.执政理念和执政方法

27.以人为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A )。

A.根本要求 B.根本方法 C.根本措施

28.我国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9.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建设的新目标是围绕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30.思想路线的本质在于(B),在于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在探索中前进。

A.与时俱进 B.创新 C.革命

31.实事求是的基本涵义是( A )。

A.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 B.找出事物的因果联系

C.发现事物本质与现象的区别

3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B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33.对非公有制经济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发展)

34.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35.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C )。

A.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改革和开放 C.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

36.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的两条的根本原则是( B )。

A.坚持不断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C.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3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38.(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39.邓小平认为,建国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没有完全搞清楚( A)。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实现市场经济

C.什么是阶级斗争,怎样进行阶级斗争

40.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城市和农村的矛盾

41.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A )。

A.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实现公有制 C.实行按劳分配

42.“长期共存,相互家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4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B )。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44.在党的十五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 )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4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C )。

A.立国之本 B.强国之路 C.兴国之要

46.党的十七大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的新表述,补充了( B )的内容。

A.政治建设 B.社会建设 C.文化建设

47.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 A )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A.和谐 B.进步 C.发展

48.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诚实守信)

49.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中,“和谐”是指(A)。

A.社会现代化 B.政治现代化 C.文化现代化

50.“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具体落实邓小平( C)第三步发展战略的一种部署。

A.第一步 B.第二步 C.第三步

二、多选

1.作为历史遗留问题,香港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是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 A B D )不平等条约霸占的。

A.《南京条约》(1 842年)

B.《北京条约》(1 860年)

C.《马关条约》(1 895年)

D.《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年)

2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向全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包括( B C D )

A.建设纯洁型马克思主义政党

C.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D.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B. 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C D).

A.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

C.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D.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

3.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命题的含义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认为( A B C D ).

A.“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B.“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C.“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D.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行动的向导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B C D ).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C.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D.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历史过程

5.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在各方面,包括( A B C ).

B.生产关系

A.生产力

D.思想文化

C.上层建筑

1.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AB)决定的。

A 社会主义性质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2.邓小平理论是(CD )。

A.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发展的最高峰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高峰

C.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D.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CD)

C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坚持共同富裕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者之间(ABC)。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稳定是目的

5.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包括下述方面(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C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D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晶体)

6.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BCD)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7.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BD )。

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 C.优先发展 D.可持续发展

8.劳动者就业的方针是(ABCD)

A 自主就业

B 市场调节就业

C 政府促进就业

D 鼓励创业

9.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立党为民;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1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ABCD)。

A.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 B.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D.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11.在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障碍主要是(ACD )。

A.“两个凡是”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C.教条主义 D.个人崇拜12.坚持(AB)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

A节约资源

B保护环境

13.20世纪7 0年代以后,时代主题变化的主要表现是( A B D ).

A.世界开始了多极化的进程

B.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问题

C.航天科技发展竞争成为焦点

D.新的科技革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1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 B C D )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B D )o

A.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 6.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包括\( A B C ).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把实现社会稳定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15.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包括( A B C D )

A.改善需求结构 B.优化产业结构.

C.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D.推进城镇化

16.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 C D ).

B.团结合作

A.政治协商

D.参政议政

C.民主监督

1 7.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的要求包括( A B C D ).

A.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 B.重在实际行动

C.重在持之以恒 D.重在形成机制

1 8.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 A B D ).

A.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B.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

C.充分发挥国内外华人华侨的积极作用

D.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1 9.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把( A B D )作为根本动力'建立和完

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A.改革开放 B.文化建设

C.社会建设 D.科技创新

1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BD )。

A.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BCD )。

A.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C.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D.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18.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AC )。

A.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D.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手段

19.改革的作用(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要看它(是否符合本国的具体国情;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BCD )。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B.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C.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D.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历史过程

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状态表现在(ABC )。

A.生产力上 B.生产关系上 C.上层建筑上 D.生产资料所有制上

23.改革开放主要解决( CD )的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如何坚持社会主义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24.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牢牢把握(ACD)这条主线。

A加强的的执政能力建设

C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D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

25.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ABCD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26.建设创新型国家,( ABC)。

A.发展科技是关键 B.优秀人才是核心 C.发展教育是基础 D.社会安定是保障27.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设想是,( ABCD )。

A.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 B.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

C.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 D.实现共同富裕

28.党中央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陆续提出了(ACD )等一系列大的政策。

A.推进西部大开发B.促进南北合作C.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D.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29.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经济社会体制整体转型与经济社会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三个重叠”;人民内部利益矛盾错综复杂,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增大;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从而凸显不公平)

30.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要看它( AB )。

A.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是否符合本国的具体国情

C.公有制程度的高低 D.市场化程度的高低

三、论述题

26.联系实际论述“和平统一,一国两治”方针提出的意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充分体现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原则性。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有着共同的血缘、共同的生活习俗、共同的文化,有愿意维系在一起的民族感情,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分割的。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的人民的共同愿望。

这一方针充分尊重台湾的历史和现实。几十年来,台湾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政治前途未卜,人心不稳,加上地狭人密,资源匮乏,市场有限,影响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如用“一国两制”的构想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统一,台湾可依托大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经济会发展更快,稳定繁荣也有了可靠的保证,这对台湾是十分有利的。

这一方针还考虑以国际范围内的实际情况。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如果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统一,美国利益也不致受损害。“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用和平共处的办法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中国政府“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既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该方针提出后,首先被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此后香港、澳门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保持了繁荣、稳定与发展。“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一方面证明了它的科学性,一方面也有助于台湾同胞能够具体地了解“一国两制”的实际内涵,这将对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产生

积极的影响。

联系实际论述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具体途径。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党和政府一直要求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性转变的的战略方针,十七大进一步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但总的来说,保障科学发展的新的发展方式还没有形成,因此,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要做到“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点”“五个更多依靠”。

第一,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推动发展的立足点。

第二,做到“四个着力”:一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二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三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四是着力培育开放型

经济发展新优势。“四个着力”指明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明确了

不断增强我国长期发展的后劲和路径,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全方位的战略选

择。

第三,“五个更多依靠”:一是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二是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三是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创新驱动;四是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五是更多依靠城乡区

域发展协调互动。

四、材料分析题

27.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说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也是邓小平设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邓小平理论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为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指导。

一、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这是开始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转折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及其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而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自1957年之后,我们党错误估计形势,全党全国的各项工作从根本指导思想上均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阶级斗争被扩大化、绝对化,到文革期间发展到极至,造成了人际关系破坏和无政府主义泛滥,根本没有社会生活的和谐可言。十一届三中全会断然否定了这个错误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代之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拨正了中国这艘巨船的航向,是中国开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转折点。

首先,“以阶级斗争为纲”只力图解决人与人的关系,没有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

设,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才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这一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了物质基础

其次,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以阶级斗争为纲”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现实社会基础,如果继续坚持,只会破坏社会和谐。各阶级、阶层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着的各个方面的对立统一。根据经典作家的“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的观点,邓小平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关系的许多新举措。第一,在国内实现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大大改变了“文革”时期所造成的人际关系混乱、不和谐状况。第二,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思想,为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增添了新鲜的力量。第三,指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并从细节问题出发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路。例如,他说,钢铁工人劳动那样重,而蔬菜少、肉类缺,基本条件都保证不了,这样的问题就必须具体地去研究解决。这一点在工业多的城市要特别注意。……可以专门划出一部分地种菜,生产的蔬菜首先供应工厂,还可以供应市民。工人有点菜吃,有点肉吃,农民也可以增加一些收入,这对于改善工农关系也有好处[1]。第四,指出妥善处理、协调各阶层、各群体的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邓小平指出:有人认为我们做事情只抓住工农就行了,这种想法总的来说是不对的,具体来说只有一半对。工农确实是我们依靠的基本群众,但只做工农群众的工作还解决不了全部问题,还必须处理好各阶级、阶层的关系,正是各阶级、阶层的相互依存、相互推动,才形成历史合力。邓小平在1975年整顿时就提出:农业搞不好就要拖工业的后腿,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3]这话虽是针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而言的,可实际上,这也正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整个国家建设中作用不同、却又彼此依赖、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关系的集中总结和凝炼表达。第六,统一战线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途径和方法,邓小平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一系列新思想。总之,正是由于邓小平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才把中国各条战线、各行业各、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的力量都凝聚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这个伟大理想上,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国际上,邓小平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关系及彼此之间和谐共处的必要性,抛弃了以往的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作法,大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善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团结一切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友好国家和人士,以智力、资源、资金引进的多种方式,进行交往与合作,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党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反映了党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新认识,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人类社会对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党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并做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反映了党对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战略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反映了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

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都搞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反映了党对当今世界发展新趋向的深刻把握,对推进人类生态文明的进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自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类生态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人类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拓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正成为新的趋向。党准确把握了这一新趋向,从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认识和解决资源环境等问题,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局限和不足,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全方位审视和应对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方面的严峻挑战,总结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不仅为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论指导,也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积极的、有益的促进。

邓论论述题

邓论论述题 第一章 1.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1)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种坚实的哲学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明确的理论主题——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思考。 (3)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系列内在联系的重要观点(9个方面,16条)。 2.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第二章 3.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脉相承。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新高度。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并在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使之上升到理论。 4.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三章 5.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2021年电大专科邓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 注意事项 一、将你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规定栏内。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阐明,并按题目规定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取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指引思想地位是在( )。 A.党十四大 B.党十五大C.党十六大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为,加强( )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社会主义政治文明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3.思想路线本质在于( ),在于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在摸索中迈进。 A.与时俱进 B.革命 C.创新 4.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必要不断解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 )环节和问题。 A.不适合思想路线 B.不适合生产力发展 C.不适合社会主义制度 5.党十七大通过党章,把( )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A.和谐 B.进步 C.发展 6.党十七大报告在讲到走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强调,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 )需求方针。 A.生产 B.消费C.出口 7.咱们要把( )作为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重要结合点。 A.改进人民生活 B.政策稳定C.改革力度 8.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基本政策是( )。 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B.增进各民族之间团结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9.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规定是( )。 A.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

电大专科《邓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0884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 )。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 2.明确了自身工作的责任,特别是认识到( )的极端重要性,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考问题和理论创新的重点。 A.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加强我们党作为国家执政党建设 C.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3.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 )的集中体现。 A.政策和策略 B.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C.执政理念和执政方法 4.思想路线的本质在于( ),在于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在探索中前进。 A.与时俱进 B.创新C.革命 5.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根本上决定于它能否( )。 A.实现社会公平 B.消灭剥削 C.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在党的十五大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7.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是( )。 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8.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第一步是( ),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A.政企分开 B.打破铁饭碗 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9.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 ( )。 A.注重公平 B.注重效率C.注重发展 10.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C.集体主义 11.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

A.具体内容 B.行动纲领C.指导思想 12.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来处理( )。 A.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C.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 )。 A.党的八大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酝酿产生阶段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的基本命题的提出阶段 C.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的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 D.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的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 2.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坚持“( )”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A.引进来 B.走出去 C.生产加工 D.转口贸易 3.当今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 )。 A.霸权主义 B.领土纠纷 C.强权政治 D.经济摩擦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2.什么是“按劳分配”? 3.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5.简述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三题中选作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2.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3.试述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中的战略优势。 试卷代号:200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B 2.B 3.B 4.B 5.C 6.B7.A 8.A 9.A10.C 11.C 12.A

(完整word版)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发端的,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征程中逐步形成、完善和发展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探索和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们的艰辛探索为后来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种探索是从反思苏联苏联模式利弊开始的。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体制,长处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也确实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弊端日益暴露,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管理体制僵化、农民负担过重等。毛泽东1955年就提出“以苏为戒”,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1956年,他发表《论十大关系》,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建设的重大关系。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要求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由于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个复杂的新课题,我们党缺乏经验,加之国内外形势复杂,党内左倾思想滋长,使得一些正确方针没有得到贯彻。但是毛泽东的艰辛探索为我们党提供了宝贵财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代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十三大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十四大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五大将这一理论正式定名为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形成。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邓论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邓论》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开学的第八周,我校的老师带了我们几个系的学生到广州黄埔笑翻天乐园游玩.我怀着莫名的心情上了校车,开始了一天的旅游和运动. 我们同宿舍的同学一起玩 ,第一次有点陌生,首先到达的是水上游乐区,第一个我们挑战的是木桩桥,这个项目是用一根坚实的钢丝绳吊着若干根有五十厘米左右高的木桩,每根木桩都会摇晃,而且呢,稍微不小心就会变成"落汤鸡",因为水上游乐区的项目是建在小溪上面的,每一个项目的脚下都是水,虽然掉下水成了"落汤鸡",但是没有危险,因为水浅没有沙鱼.但这对心理素质也是一种考验!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抓着吊木桩的粗绳子就往上踩,由于速度过快,险些跌落"炖鸡锅",我抓紧绳索,继续向前迈,心里面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坚持!经过重重的心里考验,最后我通过了,多一些锻炼.面对接下来的几十种项目,我更有信心了.不过接下来的项目可是一个比一个难,但我始终坚持着...... 下午我们系也举行了系对系,班对班的比赛,同学们挟手互帮互助克服了各项目的难点,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精诚协作的团队意识,闯了一关又一关,精彩片段不断,结果我们系和我们班都获得了第二名,但可惜的是我没有参加比赛,只是在旁边做“啦啦队”,我想没关系,因为“啦啦队”

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也是一种力量.笑翻天乐园的某个招牌写着,"胆大上来,胆小再来".所以我想下次有机会再参加吧. 我做“啦啦队”的同时也看到了几个企业团体来游玩和比赛,看他们身穿着相同颜色的上衣,玩着同一个项目,看着他们玩得这么开心,同我校的师生发出连绵不绝的笑声,弥漫了整个笑翻天乐园,此时我也感觉到一种快乐,温馨的气份。 这里能锻炼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其独特的体育拓展娱乐项目,将极高地锻炼与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能力、自主参与能力、危机应变能力、体能耐力,激发身体与心理潜能;帮助其建立起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精诚协作的团队意识.作为企业团体,要想打造一个强劲的团队,需要团队精神与企业的凝聚力. 我们当代大学生跟前辈比,我们的社会实践远远比不上前辈们的辛劳,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的提高,大学生自己动手的事情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就是懒,那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精诚协作的团队意识也随之缺乏了,所以我们当代学生要拓展以上娱乐项目,将极高地锻炼与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能力、自主参与能力、危机应变能力、体能耐力,激发身体与心理潜能.

邓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邓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确立是在------(C) A、1945年 B、1966年 C、1978年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 A、发展生产力 B、加强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3、我国在(B)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A、1949年 B、1956年 C、1957年 4、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C)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五大 5、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C) A、战争与革命 B、科技与创新 C、和平与发展 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C) A、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潮流 B、新技术革命浪潮迅猛发展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B) A、党的先进性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 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A)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党的阶级性 9、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C)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党的阶级性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中----(B) A、改革是目的 B、发展是硬道理 C、稳定是绝对的 11、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C) A、引进外资 B、引进外资技术 C、自力更生 1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A) A、改革 B、阶级斗争 C、物质利益原则 13、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制定并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在----(A)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14、邓小平指出,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是----(C)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经济建设 15、决定所有制结构的是----(A) A、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基本路线 16、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B) A、思想领导 B、政治领导 C、组织领导 1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C) A、民主制 B、集中制 C、民主集中制 1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B) A、相异的 B、一致的 C、相辅相成的 19、目前,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重要障碍是----(A)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军事集团和军事同盟按生产要素分配 C、地区冲

电大专科《邓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分) 1.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 ) 。 A. 党的十四大B .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加强()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B.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3.思想路线的本质在于( ) ,在于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在探索中前进。 A. 与时俱进B .革命 C .创新4.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必须不断解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 ) 的环节和问题。 A.不适合思想路线 B ?不适合生产力发展 C .不适合社会主义制度5.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 ) 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A. 和谐B .进步 C .发展 6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讲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强调,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 ) 需求的方针。 A .生产 B .消费C.出口 7.我们要把( ) 作为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重要结合点。 A.改善人民生活 B .政策的稳定C.改革的力度 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 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B.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9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 。 A. 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爱中国共产党 B.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C. 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 。 A.坚持民主法制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以人为本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30 分) 11 .我们党在新的世纪要带领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A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B .完成祖国统一 C.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 .推进现代化建设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党在这一时期的( A .根本任务 B .基本目标C.基本路线D .基本政策2 13.建设创新型国家,( } 。 A .发展科技是关键 B .优秀人才是核心 C. 发展教育是基础 D .社会安定是保障 14.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中,( ) 。 A.改革是动力B .发展是目的C.改革是目的 D .稳定是前提 15.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首长负责制原则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互为前提和保证 B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不直接等于人的全面发展 C .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尺 D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必然要求 17.根据2005 年胡锦涛重要讲话的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 () A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 ?民主法制、公平正义D.自由幸福、互助合作18?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是()。

邓论期末考试重点

期末考试采用开卷考试形式 题型包括: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论述题——两题,共50分。(联系实际论述) 二、复习重点 第1—3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XX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包含: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九大方面 1.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 2.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 3. 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4.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 5.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理论 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 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 8.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9. 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第二,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第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XX论武器。 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三,重要的指导方针和重大的战略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注意:形成和发展过程的阶段、时间及标志。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两次飞跃 思想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界定 ?党的理论创新 ?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3.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读经典学哲学心得体会最佳原创最佳原创

“读经典学哲学”心得体会 军事科:吴永安 近期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一书,使我感受很深,使我进一步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使我更加社深入地了解到了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力量,使我更加正确的认识了社会主义,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更加热爱。更增强了我对祖国明天更美好的信心。邓小平理论是伟大的一门学科,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做为新世纪的中青年领导干部,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党的十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像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主要包涵这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邓小平理论属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有继承也有发展,相对于毛泽东思想而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邓小平理论不是哪一个人的理论成果,而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邓小平是这一理论的创立者,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成果。 从内容上来看,邓小平理论系统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形成了科学体系。 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理论基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建设画卷: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基础,展开了一幅建设社会主义的画卷。 作为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 邓小平理论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认为邓小平理论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以及特定的历史根据和时代背景、命题提出和形成的发展过程。邓小平理论就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并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就是靠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因为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党才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因为有了邓

邓论模拟题参考答案(秋)

邓论模拟题参考答案(2018秋) 说明: 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蓝色小册子)最后的两套邓论模拟题,题目基本出自邓论学习指导书,不过,许多题目(尤其是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的ABCD选项顺序都发生了变化。所以答案选项也与指导书里不一样。大家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选项排序有无变化,再作出正确的判断。 考试由中央电大命题,各章均会涉及。实行开卷考,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复习作业册里的四次练习(答案已在课程主页上挂出)和期末复习指导小册子后的两套模拟题,以及在网上课堂挂出的邓论案例分析专题。要熟悉教材、尤其是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不然会找不到答案。 材料分析是论述题中的新题型,除了模拟题中的两题,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蓝色小册子) P3-4页中还有一题,大家复习的时候可以参考。 模拟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C 5B 6B 7A 8A 9A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D 3ABCD 4ABCD 5ABCD 6 ABCD 7BC 8BD 9ABC 10BCD 11ABCD 12 ABCD 13BCD 14ACD 15ABD 三、论述题 1、参照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学习指导书P213/215论述题第7题答案 2、参照第七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要结合材料论述 重要性:参见学习指导书P87-88简答题7建设新农村的意义 措施:参见学习指导书P80(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 模拟题(2)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A 5B 6C 7B 8C 9A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D 3BD 4ABC 5BD 6 ABCD 7AC 8 AC 9ABD 10BD 11ACD 12 BCD 13ABCD 14ACD 15ABC 三、论述题 1、参照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学习指导书P153/154论述题第7题答案

高教自考公共课邓论简答题总结 (1)

高教自考公共课邓论简答题总结(一) 1 、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想和当前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要性?(1)邓小平根据我国各地区的特点和条件,运用事物的不平衡发展规律,提出了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想。(2)这一战略构想的内容是:沿海地区利用有利条件和时机,较快的发展起来。但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地区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3)这一地区经济梯次推进发展的战略使沿海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并带动了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了。(4)实施西部开发的必要性在于: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富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2 、试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

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建设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第一,实行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第五,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3 、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角度,阐述我们党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 、在中国,发展生产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

个人考研的经历分享和经验总结

个人考研的经历分享和经验总结 一、写在前面的12点忠告: 1.选学校不要怕好,但是也不要报那些只招几个人的专业 有些同学在选学校的时候,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标准一降再降,或者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选了名牌大学,正式报名的时候又动摇了,报了一所二流学校,结果到最后连那个较次的学校都没上,为什么?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一旦你在学校选择上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复习的时间和质量绝对会随之而下,其实你选什么档次的学校都差不多,如果选了好学校,复习时间不自觉的就会上去了,所以大家选学校的时候尽量往好了选,尤其是在研究生如此泛滥的今天,我认为一个烂学校的研究生是绝对不值得读的。 2.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 一般情况下在大三暑假即七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此时距考试还有半年,时间足够了。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就像高速运转起来的齿轮一样,保持一种连贯性,千万不要停停歇歇。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可以每天4小时,逐渐递增,但进入状态之后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智商高点的可以6~8小时,一般人最好还是8~10小时。能坚持每天12小时以上的,那我只有2个字:佩服。 3.要有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计划不要定时,要定量(把每天的任务要定好并按时完成)。计划分为总计划、分期计划和每天计划。 从开始复习到考试之前,一共有多少时间,每本书要看多少遍,这是总计划。 每本书的每一遍花多长时间看完,在什么时间段看完,这是分期计划。 每天各科复习参考书要看多少页,这是每天的计划。 三者缺一不可,每天的计划可以变动,但分期计划千万别完不成或者拖期,否则你会发现任务越积越多。最后你可能会郁闷的吐血而亡。 4.既然准备考研了,就要学会放弃。能不上的课尽量不要上,能不参加的活动尽量不要参加,放弃一切影响考研的东西(自我放松的时间除外)。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逃几次课怎么了?就算挂了科又怎么了?奖学金没了又怎么了?开班会、年级大会我不去怎么了?被通报又怎么了?班上聚餐不去怎么了?既然决定考研了,一切皆是浮云,认真复习才是王道。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可就是有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了考研主动挂了3科,扔掉了大一大二连拿2年的一等奖学金和一堆的荣誉证书,我敢说以一般人的智商,如果不大量逃课想考名牌学校是肯定没戏的! 5.不要贪得无厌,买一堆参考书。一本好书读5遍胜过5本好书读一遍! 我在数学上花的功夫最多,暑假2个月的时间里,我所有的时间(从上午到深夜)都花在了数学上,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临考试前一个月很多人的复习全书还没看完,而我的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的)完完整整看了3遍,《真题解析》完完整整看了3遍(部分章节4遍),《400题》2遍,《超越135分》2遍(部分章节3遍)。推荐李永乐系列,确实很经典,尤其是里面总结的解题思路与考生误区要反复研读。 6.复习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静下心来慢慢地理解。

电大专科《邓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好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邓小平理论概论试卷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 )。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加强( )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3.思想路线的本质在于( ),在于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在探索中前进。 A.与时俱进 B.革命 C.创新 4.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必须不断解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 )的环节和问题。 A.不适合思想路线 B.不适合生产力发展 C.不适合社会主义制度 5.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 )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A.和谐 B.进步 C.发展 6.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讲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强调,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 )需求的方针。 A.生产 B.消费C.出口 7.我们要把( )作为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重要结合点。 A.改善人民生活 B.政策的稳定C.改革的力度 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B.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9.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 A.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爱中国共产党 B.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C.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 A.坚持民主法制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以人为本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我们党在新的世纪要带领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A.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推进现代化建设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党在这一时期的( A.根本任务 B.基本目标C.基本路线 D.基本政策2 13.建设创新型国家,( }。 A.发展科技是关键 B.优秀人才是核心 C.发展教育是基础 D.社会安定是保障 14.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中,( )。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C.改革是目的 D.稳定是前提 15.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

公共基础知识:论述题

公共基础知识:论述题(1-12) 1.【题目】 怎样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析】 (1)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以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为主要特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由于解放思想,不迷信以前的理论,严格地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出发,总结了人类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的成果,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强调、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实践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功能和作用,也在于指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好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毛泽东思想也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正是由于敢于解放思想,打破了对城市暴动论的迷信,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按照中国的实际国情确定自己的战略策略方针,才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扬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传统,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大胆地破除了在社会主义问题上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教条观念,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从当代国际形势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才正确解决了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境界,是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反对一切教条主义和“左”、右倾错误的锐利武器。 2.【题目】论述题 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 【解析】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社会分工已突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出现了国际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战后,在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下,国际经济联系由流通领域日益扩展到直接生产领域,世界各国的生产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相依存,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获得发展,孤立起来和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大趋势。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加快经济发展,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它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是世界通用的。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使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密切联系起来。历史经验证明,闭关自守只能延缓我国经济的发展。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能赶上时代,赶上当代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最新考研政治模拟试题:邓论客观练习题(三)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邓论客观练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重新确立了党的: 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2.1978年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推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大解放。在讨论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他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质就在于: A.是否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是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是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是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3.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由既定不变的概念、结论和公式构成的狭隘、封闭、僵化的体系,而是一个富有自我更新和生长活力的、开放的、具有强大实践功能的科学体系。以上这段表述所揭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 A.实践的品质 B.与时俱进的品质 C.批判的品质 D.时代的品质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4.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就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要更加符合实践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更加开拓创新。以上这”三个要”体现的是对: A.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 B.体现时代性的基本要求 C.把握规律性的基本要求 D.富于创造性的基本要求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5.邓小平说: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C.社会主义原则 D.全部基本原理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毛泽东同志首先对”实事求是”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则主

党课考试_论述题

党课考试_论述题 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要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认真学习、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下功夫。 第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全面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理论上下功夫。 第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上下功夫。一是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二是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三是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要点答案: 第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切实端正入党动机,努力做到在思想上首先入党。

第二,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是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员标准,明确努力方向;二是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三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第三,严格履行党章规定的入党手续,争取早日在组织上入党。 3(试论端正入党动机的极端重要性。 答案要点: 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要求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切实端正入党动机,第一,端正入党动机,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思想基础。 第二,端正入党动机,是端正入党行为的前提。 第三,端正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起点。 第四,端正入党动机,是经得起考验的基础。 4(结合实际试论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 答案要点: 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第二,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群众利益是我们党的最大利益。 第三,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事业成败的高度来增强群众观点,真正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天职,把实现群众的愿望作为最大的事情,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是每一个入党积极分子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 第四,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5(试论如何端正入党动机? 答案要点: 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这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树立这一正确的入党动机,不能靠天生,也不能靠后天自然形成,而只能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改造主观世界,在此基础上和过程中逐步形成。

时事政治背诵要点总结

1、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在党的十五大 2、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的重要会议是十六大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形成的 4、邓小平认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发展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是国际经济旧秩 序仍然没有改变 6、当今世界威胁和平与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7、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9、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2、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13、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强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4、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5、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16、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股份制企业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17、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的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18、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 19、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与按劳分配结合在一起的分配方式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20、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1、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社会安全制度是保障制度 22、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是人民民主专政 24、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2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 27、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共同繁荣 28、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中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