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节镜下腘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腘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腘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腘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

文章编号:1008-5572(2009)02-0150-02

关节镜下 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

张平,孙传友,张庆祥,陆锡平,徐明义,鞠盛涛,毕海峰

(解放军第一四八医院骨科,山东淄博 255300)

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体 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07年11月,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 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43例。急性损伤23例,陈旧性损伤20例。术前L ysho l m评分29~77分,平均56.6分。通过小切口用取腱器切取半腱肌和股薄肌腱,编织成四股并与微孔钢板相连,建立骨隧道,将四股 绳肌腱安放至合适位置,用微孔钢板与界面螺钉双重固定。术后无须外固定,早期CP M锻炼。结果 4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3~26个月,平均12个月。按L ysho l m 功能评分,平均93分。优28例,良13例,可2例。全部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良好、稳定性增强。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 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创伤小、固定可靠、再松动率低、可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满意。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关节镜;绳肌腱;膝关节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B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 r cruci2 ate ligam ent,A CL)损伤很多见。我院从2004年9月至2007年11月,完成关节镜下自体 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4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16~56岁,平均35.6岁。左膝18例,右膝25例。致伤原因:运动伤17例,车祸伤14例,摔伤12例。急性损伤23例,陈旧性损伤20例。常规行M R I检查,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8例,前、后叉韧带同时损伤2例,半月板损伤29例。按L ysho l m评分[1],术前29~77分,平均56.6分。

1.2 手术器械 德国Sto rz关节镜设备、国产交叉韧带重建器械、美国杰西A rthro scare2000射频汽化仪、强生220与520不可吸收编织线、钛界面钉与直纽扣微型钢板。

1.3 手术步骤

1.3.1 术前准备 硬膜外麻醉后,手法检查膝关节稳定性,若胫骨前移小于5mm,应先行膝关节镜检查,以明确A CL损伤情况及有无伴随其他损伤。

1.3.2 绳肌腱切取与制备 膝关节屈曲内翻“4”字位,于胫骨结节内侧鹅足附着处分离半腱肌和股薄肌腱,在鹅足止点处连同骨膜一并取下。套入肌腱剥离器,将肌腱拉紧,沿肌腱纵轴平行推进肌腱剥离器,取下长度约25c m的肌腱。刮除腱端的肌肉组织,两端用220不可吸收线编织缝合2~3c m。在工作平台上进行预张力,重量10~15kg,持续5~10 m in,对折两根肌腱成四股,用1根520不可吸收线双重穿过两肌腱的襻与直纽扣中心两孔间备用。

1.3.3 清理残端、处理合并伤 使用气囊止血带,清除关节内血肿、瘢痕组织及A CL残端。镜下射频汽化和刨削打磨清理A CL胫骨和股骨髁间窝的附着点,清除残存的韧带断端,不行髁间窝成形。一并处理半月板与软骨损伤。

1.3.4 建立骨隧道 屈膝80°~90°,自前内侧切口放置胫骨导向器,在关节线以远至少3c m胫骨脊内侧1.5c m钻入克氏针。胫骨隧道关节内开口距PCL 胫骨附着点前缘7mm,其中心点位于A CL残端的中心,在胫骨内侧髁间嵴顶点前方2mm处,还可用外侧半月板前角的内缘线作参照。根据四股 绳肌腱的直径选用空心钻钻通胫骨隧道,并彻底清理其关节内出口周围纤维组织。膝关节屈曲80°,沿胫骨隧道插入定位器,钻1枚导针直至髁间窝外侧壁右膝10~11点,左膝1~2点处,保留后壁2mm骨质。把带有刻度标记的空心钻顺着导针推至髁间窝外侧壁,注意不要损伤PCL。开始钻股骨隧道,其深度约3.5c m ,再用4.5mm钻至股骨隧道出口处。

1.3.5 移植物的放置 用测深器测量整个股骨隧道的长度,用总的股骨隧道长度减去进入隧道内的移植物长度(通常为25mm)即可得到纽扣至肌腱的合适长度。按这个长度将纽扣和四股 绳肌腱组装并在肌腱上作标记。在纽扣的一端穿1条520不可吸收引导线,在另一端穿1条220不吸收缝线,穿过一个直径

2.5mm的长导针尾部,屈膝80°,经胫骨和股骨隧道穿入,从股骨前外侧皮质穿出。用导针向近端拉出纽扣和移植物复合体的牵引线和固定线,从近侧皮肤穿出。用520引导线把这种复合体穿过隧道,使纽扣从股骨前外侧皮质穿出。当移植物上的标志进入隧道口时,拉220线旋转纽扣使其到位,然后向远侧回牵移植物确定纽扣的位置。

?

5

1

? Journal of P ractical O rthopaedics V o l.15,N o.2,Feb.2009 

屈膝110°,关节镜直视下从股骨隧道拧入界面螺钉固定移植物。牵引移植物远端,在膝关节屈曲范围活动5~10次,检查股骨端界面螺钉的固定强度。伸膝位固定胫骨端界面螺钉。再将移植物远端在胫骨骨桥交叉打结固定。关节镜下观察移植韧带与髁间窝处有无撞击,进行L achm an试验,检查韧带的张力。伴有内侧副韧带损伤者应另行切开修复或重建术。

1.3.6 术后处理 术后膝关节伸直支具制动3d。1周后开始CPM锻炼,开始为0°~30°,逐渐增加,术后2周屈曲至100°。3周后开始做伸直训练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6周,扶拐下床,部分负重。12周后弃拐完全负重行走。

2 结 果

4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3~26个月,平均12个月。无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临床检查:L achm an试验和抽屉试验0级:10例;+-:20例;1+:13例;++:0例。轴移试验术后均转为阴性。按L ysho l m功能评分:平均93分。优28例,良13例,可2例。全部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良好,上、下楼和行走时稳定性增强。

3 讨 论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常造成膝关节不稳定,继发关节软骨、半月板损伤[2],导致创伤性骨关节炎,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病废。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通过微创手术早期重建交叉韧带,保持膝关节稳定,恢复膝关节功能,在骨科界已形成广泛共识。但选用何种移植物,何种固定方法,却有不同的看法。

3.1 移植物的选择 常用的移植物包括:自体肌腱(髌韧带、自体骨2髌腱2骨、半腱肌股薄肌腱),冷冻同种异体肌腱[3],人工纤维韧带等。以何种材料重建交叉韧带是当前探讨的重点。同种异体肌腱,有传染疾病可能、免疫源性炎性反应、远期退变等缺点。而人工纤维韧带的远期疗效、转归尚待观察,且价格昂贵。

在自体肌腱中,由于自体骨2髌腱2骨两端带自体骨,增加了移植肌腱与隧道的接触面积,挤压严密,腱2骨愈合早,避免了“钟摆效应”,从而防止隧道口扩大;重建韧带稳定;远期效果好;似乎已成为移植物的金标准。但在供区髌腱挛缩、脂肪垫纤维化、髌骨骨折、髌骨疼痛、髌骨关节骨关节炎、影响青少年骨骺发育等,其发生率却很高[4,5],超过30%。而用四股 绳肌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过去多采用微型钢板和门形钉固定,缺点是固定点离正常解剖位置较远,移植物在骨隧道内发生所谓的“橡皮筋伸缩效应”、“雨刷效应”和“钟摆效应”[6],这种微动使骨隧道口逐渐扩大,关节液浸泡影响隧道与肌腱的愈合,韧带松动发生率高。但其在供区的影响较小,创伤也小。

3.2 双重固定的优越性 固定的方式有:挤压固定、内纽扣、直接固定、交锁固定和双重固定。我们采用四股 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用挤压螺钉和内纽扣双重固定。挤压螺钉靠近隧道内口接近正常解剖点,这样既增加了重建韧带的稳定性,又避免了“橡皮筋伸缩效应”和“钟摆效应”。在使用挤压螺钉时,由于应用双重固定,挤压螺钉的直径可比骨隧道小1mm,对韧带的切割作用比较轻,保证移植物的完好性和稳定性

,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此外,自体移植物无排异反应,绳肌腱在供区影响小的优点也完全显现出来。本组患者术后无须石膏外固定,经过早期关节活动,都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术后再松动率低,术后优良率达到95.3%。

3.3 手术的注意点 a)肌腱必须进行预张力,防止术后发生蠕变而松动;b)股骨隧道入口要准确,偏前不在等距点上,偏后易穿破后壁;c)注意测量股骨隧道长度,使内纽扣至肌腱的长度合适,这样避免挤压螺钉切割纽扣连接线(连接线绷紧后如琴弦易被割断);d)关节镜下检查重建韧带的张力与位置,是否有髁间撞击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L ysho l m J,Gillquist J.Evaluati on of knee ligam ent

surgery results w ith special emphasis on use of a

sco ring scale[J].Am J Spo rtsM ed,1982,10(3):1502

154.

[2]敖英芳.关节镜下重建膝十字韧带的临床现状[J].中

华骨科杂志,2001,21(10):588.

[3]张友乐,杨克非,朱伟,等.异体肌腱移植的实验研究

与临床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1995,33(9):5392

541.

[4]A tk inson T S,A tk inson PJ,M endenhall HV,et al.

Patellar tendon and infrapatellar fat pad healing after

harvest of an A CL graft[J].J Surg R es,1998,79(1):

25230.

[5]M arder RA,Sw anson TV,Sharkey NA,et al.Effect

of partial patellectom y and reattachm ent of the

Patellar tendon on patellofemo ral contact areas and

p ressures[J].J Bone Jo int Surg(Am),1993,75(1):

35245.

[6]刘玉杰,王志刚,李众利,等.关节镜下骨栓 绳肌腱

结嵌入固定法重建膝前后十字韧带[J].中华骨科杂

志,2004,24(3):1332136.

收稿日期:2008207203

作者简介:张平(1964-),男,主任医师,解放军第148医院骨科,255300。

?

1

5

1

?

 实用骨科杂志 第15卷,第2期,2009年2月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计划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计划 (在使用本计划指导练习前,应仔细阅读完全部内容,并经医生许可再予执行) ※注意事项: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日只进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 6.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7. 附录中带有阴影一侧为患侧。 8. 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正文 一·早期——炎性反应期(0-1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负重;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功能练习的早期及初期,因肌力水平较低,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重建的 韧带尚较为脆弱。故以小负荷的耐力练习为主。选用轻负荷(完成3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30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至疲劳为止。 ㈠手术当天: 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 ㈡术后一天: 1 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5分/组,1组/小时。(见附录1—图1) 2 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大腿前侧肌群)——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应在不增加疼痛的前 提下尽可能多做。至少>500次/日 3 腘绳肌等长练习(大腿后侧肌群)——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 放松。要求同上。(见附录1—图2) ㈢术后2天:拔除引流 1 继续以上练习。 2 踝泵改为抗重力练习(可由他人协助或用手扶住大腿)。(见附录—图3) 3 开始尝试直抬腿——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至力竭。(见附录1—图 4)。 4 开始侧抬腿练习,见附录1—图5、6。 ㈣术后3天: 1 继续以上练习。 2 负重及平衡——保护下双足分离,在微痛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5分/次,2次/日。 (见附录1—图7). ——双足前后分离,移动重心。(见附录1—图22)。 ㈤术后4天: 1 继续以上练习。 2 加强负重及平衡练习,逐渐至可用患腿单足站立。

关节镜下内引流治疗成人腘窝囊肿_李颖智

关节镜下内引流治疗成人腘窝囊肿 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内引流治疗成人腘窝囊肿的疗效。方法 自2013-06—2014-06采用关节镜下内引流术治疗 成人腘窝囊肿19例,术前常规MRI 检查明确诊断。结果术中证实合并骨性关节炎9例,风湿性关节炎5例,半月板损 伤11例,痛风2例。19例均获得平均16(12~24)个月随访,术后无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症状明显缓解,关节功能改善,疗效满意。2例复发,症状轻微,根据Rauschning 和Lindgren 分级1级2例,0级17例。结论关节镜下内引流治疗 成人腘窝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等优势,疗效满意。关键词:腘窝囊肿;关节镜;膝关节中图分类号:R 6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9935(2016)06-0599-03 李颖智1,刘晓宁1,金海鸿2,郑婷1,高美玲1,韩哲1,林婧1,王雪1,杨胜岚1,张伟1 Arthroscopic internal drainage for treatment of adult popiteal cyst LI Ying-zhi*,LIU Xiao-ning,JIN Hai-hong,ZHENG Ting,GAO Mei-ling,HAN Zhe,GUAN Wen-qi,LIN Jing,WANG Xue,YANG Sheng-lan,ZHANG Wei *Department of Sports Medicine of the Second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rthroscopic internal drainage of popliteal cyst.Methods Nineteen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arthroscopic internal drainage of popliteal cyst from June 2013to June 2014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MRI was made preoperatively to make clear of intra -articular lesions,cyst scope and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rrounding tissue.Results The intra-articular diseases were found in all patients intraoperatively,including meniscus tear in 11cases ,osteoarthritis in 9cases,rheumatoid arthritis in 5cases,gout in 2cases.There were no blood vessel or nerve complications and incision complication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to 24months (average,16months).Recurrence of popliteal cyst occurred in 2cases at final follow-up.According to the Rauschning and Lindgren classification,there were 17cases of grade 0and 2cases of grade 1.Conclusion Arthroscopic internal drainage of popliteal cyst has several advantages,such as mini-invasion ,fast recovery and low recurrence rate . Key words :Popliteal cyst ;Arthroscopy ;Knee joint ·论著· 1.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吉林长春130041; 2.黑龙江省医院 通讯作者:张伟,E-mail :xiaoliuzi62000@https://www.doczj.com/doc/be10590347.html, doi :10.7531/j.issn.1672-9935.2016.06.012 腘窝囊肿以往多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切口大,显露广,术后易复发,局部易瘢痕粘连。关节镜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1]。成人腘窝囊肿内液体之所以产生并逐渐增大,关键在于持续存在的关节内病变。初期,关节腔与囊肿内液体相互流通,未形成单向阀门,随着病情进展,交通口处滑膜皱襞继发增生逐渐阻止囊肿内液体逆向流动,从而导致囊肿逐渐增大并产生临床症状。笔者自2013-06—2014-06采用关节镜下内引流术治疗成人腘窝囊肿19例,临床疗效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19例,男3例,女16例;年龄40~56岁,平均43岁;均为单侧发病,左膝8例,右膝11 例;开放手术后复发患者2例;术前常规MRI 检查,明确关节内外病变性质[2],囊肿范围及与周围组织解剖关系(图1、2)。病变分级:根据Rauschning 和 Lindgren 腘窝囊肿分级标准:0级(无肿胀和疼痛,无 活动受限);1级(轻度肿胀和/或在剧烈活动后腘窝处有紧张感,轻度活动受限);2级(正常活动后肿胀和疼痛,活动受限<20°)。3级(休息时也可出现肿胀和疼痛,活动受限>20°)。本组2级12例,3级7例。 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后,取仰卧位,小腿悬 垂,标准前内、前外入路。逐序探查膝关节,处理损伤的半月板、关节软骨,清理炎性增生滑膜组织,取出关节内游离体。建立后内入口:关节镜通常可以由前外侧入路经后交叉韧带与股骨内髁间隙进入后内侧室,当髁间窝病变狭窄通过困难时,首先予以髁间窝成形以利于关节镜通过,在关节镜光影引导下,以细针初步穿刺定位,以细止血钳扩大通道建立内侧入路,改变膝关节屈伸角度并调整镜头,全面观察后内侧室,安全置入刨刀、射频。囊肿内引流(图3):①扩大内引流口。部分患者可在滑膜皱襞的凹陷处寻找到囊肿内口活瓣,刨除该处的滑膜层组织、活瓣,直至显露腓肠肌内侧头或者半膜肌肌腱,低温等离子消融刀适当扩大囊肿内口即可。后内侧关节囊活瓣切除术治疗腘窝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护理和康复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护理和康复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20例,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19~44岁,平均29.5岁。均以膝关节疼痛、下肢无力、活动受限为主诉入院。手术时间在伤后2~60天。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患者于手术后10~15天顺利出院。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术前评估患者全身状况。首先了解病人有无既往病史、既往用药情况及药物过敏史等,督促病人完成术前各项检查,护士应指导病人术前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增加营养,有利于增加机体抵抗力及术后身体的恢复。 2.2 皮肤护理。关节手术对手术区的皮肤要求比较严格,为了保证手术能够顺利的进行,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术前保护皮肤极为重要,告知患者避免抓伤、碰伤患肢,夏天要注意避免蚊虫叮咬。术前不能吃刺激性辛辣食物,以防皮肤过敏起疹延误手术时间。 2.3 术后护理。安全的将患者抬到床上,注意保护各种管道防止脱落,检查麻醉穿刺处有无渗出,密切观察麻醉反应、生命体征变化、患肢足趾活动及疼痛和出血情况,发现异常通知医生,根据医嘱膝关节每隔2小时冰敷30分钟。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抬高患肢的枕头应放在小腿的近端后侧,以免牵拉再造的后交叉韧带,影响手术效果。 2.4 术后康复。 2.4.1 术后0~7天:①术后即刻用活动夹板将膝关节固定在屈膝30°的位置,术后不做直抬脚练习,以防止在抬高患肢的过程中胫骨的异常后移倾向会牵拉重建的后交叉韧带。②踝跖练习:从术后第一天就开始。方法如下:患者在卧床伸直双下肢的情况下,双踝先自然放松,然后做背伸动作,背伸时一定要达到最大限度。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指导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指导 膝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运动伤之一,若损伤严重或断裂,需行韧带重建术,术后要在康复师指下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尽快恢复功能。 术后第一天: 目的:减少疼痛和肿胀,若病人有疼痛,可用冷敷、口服或肌注强痛定、度冷丁等止疼剂。 训练: 1、病人要充分休息。 2、患肢抬高,关节周围加冰袋间断冷敷,一般是30分钟,间隔2小时。 3、踝泵、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增加肌力。 术后第二天至术后两周: 目的:使膝关节能够完全伸直甚至过伸、最大限度的减轻肿胀、伤口愈合好、维持股四头肌的主动控制,能够达到屈曲90度。术后三天冰袋冷敷。 训练: 1、活动与第一天相同,可以坐起、站立、下地走,行走时要脚尖点地、拄双拐、部分负重行走。 2、尽量减少行走,以防止关节肿胀。(三天内患膝周围加冰袋,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 4、膝关节被动伸直:病人平卧,脚跟垫高,使膝关节完全伸直。 5、进行膝关节最后5度伸直训练:在腘窝处放一软枕(直径15公分),直腿下压,持续10秒钟,放松。 6、股四头肌静力及直腿抬高训练。 7、必要时进行髌骨活动度训练(由内向外推动髌骨)。 术后两周至术后六周: 目的:使膝关节屈曲达到135度、减少膝关节肿胀、增加肌肉力量。 训练: 1、病人可以在床上、床下活动。 2、股四头肌的锻炼---静力、直腿抬高、内侧头。 3、腘绳肌的训练---如膝关节能够完全伸直,可平卧,屈髋90度,利用小腿的重力来进行弯曲。 4、最后5度伸直训练---腘窝下加一软枕,直腿下压。 5、如膝关节能够达到150度,可嘱病人做蹬车试验。 术后六周到九周: 目的:膝关节能够达到正常的伸屈度(伸直0度,屈曲150度)。 训练: 1、自由行走 2、腘绳肌可抗阻力 术后九周到十二周: 目的:增加肌肉力量,进一步完善膝关节的活动度和增加肌肉力量。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康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康复(手术简介)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和术后康复的简介 前交叉韧带里几乎并没有血管,它的营养物质是由关节囊内的滑液和附着在韧带表面的毛细血管网来供应的。所以前交叉韧带断裂之后自己是不能愈合的。简单的缝合在一起,也是没法长在一起,即使是靠瘢痕连接上,也不会结实,承受不了正常的应力。 而且前交叉韧带断裂之后6周就属于陈旧性损伤,这个时候韧带通常已经在关节液里溶解吸收了。所以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之后通常是需要进行韧带重建手术来治疗才能恢复功能的。 在几年以前(关节镜技术还没有普及之前),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需要切开关节做的,要在膝关节的前面绕髌骨的内侧切一个“S”形切口,把髌骨翻开暴露出整个膝关节内部才能做手术。光是想像一下就知道手术的创伤很大,患者的痛苦也非常大,手术之后的功能康复也非常艰难,花费的时间很多。一个处理不好就会遗留很多后遗症,造成新的功能障碍。现在由于某些无法克服的原因,还有可能采用切开的方式来手术,但是随着手术技术和专门器械的成熟和发展,切口和创伤还是小了很多。 现在医疗科技更加进步,国际上已经基本普及使用膝关节镜来进行镜下的微创手术了。使用自体的或者异体的肌腱作为材料进行前交叉韧带的重建,来恢复韧带的物理结构和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手术的具体方式和内容由于非常专业,需要相关知识才可以理解,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但是为了便于理解后面的康复功能练习,可以通过一些图解来了解手术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刚才说了目前是使用“自体或者异体的肌腱作为材料” 重建前交叉韧带,所以有不同的“肌腱”可以取,手术方式也就有所不同。曾经比较“流行”的是取自己的髌腱(髌骨下面连结的那条很粗很结实的肌腱)的中间1/3来作材料。但是术后经常会遗留髌前的疼痛,同时伸膝的力量也会有一定损失,所以现在不是由于特别的需要,这样做的越来越少了。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用自己腘绳肌的肌腱。所谓腘绳肌就是大腿后面负责弯曲膝关节的一个大肌群,在主动用力弯腿的时候可以摸到大腿后侧的腘绳肌群收缩变硬。重建新的前交叉韧带的时候,就会取腘绳肌内侧的两条肌腱,对折和编织之后做韧带。所以有些患者在手术后主动弯腿的时候会觉得膝关节后侧有疼痛,原因就是那里的肌腱愈合需要一定时间。在没有愈合结实之前主动发力就会感到疼痛。 当然,还有使用其他人的异体肌腱,和其它部位的肌腱来做韧带的。而且也有使用人工材料来做成新的前交叉韧带的,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取好肌腱之后,要使用专门的定位器选择正确的上下止点,之后就是打骨道(简单的说就是在骨头上钻孔),然后用内固定的螺钉等等把新韧带固定好,就重建了新的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 【概述】 正常膝关节限制胫骨后移的结构主要是后交叉韧带(PCL),其次是外侧副韧带、腘绳肌和弓形韧带、内侧副韧带。PCL 损伤占所有膝韧带损伤de 3%—2%,其中30%是单独损伤,70%合并其他韧带损伤。PCL断裂后会引起膝后向不稳及旋转不稳。严重者可引起膝关节病废。合理的康复训练对于获得治疗成功至关重要。 【诊断要点】 1.病史通常有韧带受较强烈的牵拉力和过度伸展外力,或者在膝关节屈曲位胫骨上前方被突然撞击而向后移位的病史。 2.症状一般不会立即出现功能障碍,且无明显的膝关节不稳定症状,故临床上常漏诊。PCL损伤常伴有内侧和后外侧结构损伤。急性撕裂的早期可以表现为轻度或中度的膝关节肿胀、瘀斑、膝后侧硬结。慢性PCL损伤可有关节不稳、肌肉无力和反复关节肿痛等症状,但是不具有特征性。 3.体征 ⑴后抽屉试验(PDT):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屈曲45°,屈膝

90°,双手放在膝关节后方,拇指放在伸侧,重复向后推拉小腿近端,注意胫骨相对于股骨上移动程度和对侧膝关节比较。胫骨在股骨上向后移动为阳性,提示后交叉韧带部分或完全断裂,称为后直向不稳定。 ⑵后沉试验:不能区分异常活动是向前或者向后时,可以对比双侧胫骨结节前突的高度来评估:如屈髋、屈膝各90°,检查者用手托起患者双足;如果发现胫骨上端后沉,胫骨结节低于对侧,为后沉试验阳性,即有PCL损伤。 有的损伤可以在麻醉下或关节镜MRI检查发现。 ⑶胫骨外旋试验:患者仰卧或俯卧位,在屈膝30°时和对侧比例外旋角增加﹥10°,且有疼痛,屈膝90°时无次表现,提示单纯后外侧角损伤;在屈膝30°和90°时外旋角均﹥10°,提示后交叉韧带和后外侧角均受伤。 4.影像学诊断 ⑴普通X线平片:在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下,屈膝90做前后抽屉试验,照膝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从股骨髁的中心点向胫骨平台水平线做垂线将水平线分为前后两段,任何一段比健侧同段长5mm以上,是为阳性。前段长者为ACL撕裂,后断长者为PCL损伤。 ⑵MRI:诊断PCL断裂准确性达100%以上。但对于陈旧损伤,

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探讨

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34例腘窝囊肿患者,回顾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开展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34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未损伤血管和神经,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34例患者术中均发现伴关节内疾病,得到有效准确处理。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8±0.4)d;术后随访至今,无1例患者复发,术后患者囊肿分级均恢复至0级。结论采用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并进行使用。 标签:关节镜;腘窝囊肿;切除术 腘窝囊肿是临床常见关节内损伤,多见于中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及半月板损伤患者。而腘窝囊肿病变位置较深,腘窝解剖结构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手术难度。腘窝开放手术是既往临床治疗腘窝囊肿的常用手段,但手术切口大,术后易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瘢痕粘连等严重并发症,而且开放性手术无法处理关节腔内病变,存在较高复发率,影响了患者术后恢复。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日渐广泛,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患者术后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34例腘窝囊肿患者,患者因膝关节酸软、膝关节疼痛伴屈伸功能障碍、膝关节肿胀等症状入院就诊;经B超、CT、MRI确诊为腘窝囊肿;男13例,女21例;年龄40~75岁,平均(59.6±1 2.4)岁;左膝15例,右膝19例;患者囊肿大小体表纵径5~8 cm;患者存在药物治疗史,症状未改善;无手术禁忌证、凝血机制障碍及全身感染者;根据Rauschning和Lingdgren分级法,I级6例,Ⅱ级24例,Ⅲ4例;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并自愿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 1.2手术方法34例患者腘窝囊肿患者接受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患者取仰卧位,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取止血带系在大腿根部,常规消毒铺巾。常规膝关节外侧入路进镜,依次检查患者关节腔内病变情况。于膝关节内侧入路,取刨刀常规清理关节及增生骨膜,对Ⅱ级以上患者需修整关节软骨损伤,并刨削损伤的半月板修整成形。患者转为俯卧位,大腿根部上止血带,明确腘窝横纹、囊肿位置、股二头肌边缘、半膜肌边缘、腓总神经走行并以记号笔标记。触及囊肿穿入细针,取亚甲蓝注入,于囊肿下方内作皮肤切口约5 mm,置入关节镜于囊肿内,放出囊液,将关节镜灌注液充入囊肿内。根据亚甲蓝覆盖位置,在光影引导下细针穿刺定位,在囊肿上方内侧做切口5 mm,置入电动刨削刀,准确切除囊肿壁,通过射频汽化刀头对残端进行处理并止血,在关节镜引导下置入负压引流装置,关闭切口。患者术后常规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常规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注意患者患肢末梢血运,定时测量感觉及运动状况,术后24 h后行被动功能锻炼,并根据恢复情况适当下地行走,术后定期复诊。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重建术后的康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重建术后的康复 发表时间:2010-12-11 发表者:李克军(访问人次:235) 膝关节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又称十字韧带,前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向后、上、外止于股骨外髁的内面;前交叉韧带可防止胫骨向前移动和外旋,交叉韧带在稳定膝关节运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膝关节解剖 (二)病因病理与分类 交叉韧带部位深在,只有遭受强大暴力时才会损伤。一般多见于交通事故和运动损伤。暴力使膝关节过伸或过度外展引起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如屈膝时,外力从前向后加于股骨,或外力从后向前撞击胫骨上端,均可引起前交叉韧带断裂。 分类: (1)交叉韧带损伤可在起止点处将骨质撕裂,造成撕脱骨折。 (2)也可在体部损伤,损伤可为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膝关节有明显外伤史,受伤时可有膝关节内撕裂感,伤后膝关节疼痛,明显肿胀,关节不稳,活动障碍。检查可见关节肿胀,浮髌实验阳性;抽屉试验阳性。 (四)重建术后康复治疗计划 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的康复训练方案 早期—(0-1周)初期—(2-4周)中期—(5周-3个月)后期—(4个月-6个月) 恢复运动期(7个月-1年) 早期康复: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关节屈曲活动度维持在0~70度;肌肉收缩练习(主要是踝 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和腘绳肌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 松。大于500次/每日); 初期康复:关节活动度维持0~110(术后3周在坐位抱膝练习屈曲,抱膝至开始感到疼痛处保持10秒,稍稍放松休息5秒,再抱膝,反复练习20分钟,每日一次);强化肌肉力量练习(直腿抬高);患肢负重三分之一。 中期康复;关节活动度维持0~120;强化肌肉力量练习(6周后开始静蹲练习);增加本体感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的临床意义。方法84例人体膝关节标本作为观察对象,其中,56例浸泡保存于福尔马林液内,28例为低温冷冻保存的新鲜标本,分别对标本实施大体标本观察、显微外科解剖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宽度等。结果在附着区完整切下韧带后,胫骨端宽度为(15.5±2.1)mm,中端最窄部位平均为(10.4±1.5)mm,韧带胫骨端宽度为(20.5±6.3)mm。结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韧带,各个束之间均存在交叉纤维联结。 关键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临床意义 随着近年来临床上对于后交叉韧带(PCL)研究的深入和系统,临床医师对于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解剖结构也更加关注。然而,多数的文献和研究都关注与后交叉韧带损伤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且存在较大的争议性,由此可见,临床上对于后交叉韧带结构的研究相对較少,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分析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结构及其解剖,从而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本次医学研究就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次医学研究选择解剖实验室提供的84例人体膝关节标本作为观察对象,其中,56例浸泡保存于福尔马林液内,28例为低温冷冻保存的新鲜标本。新鲜标本全部来源于健康的青壮年,且分别实施病理切片和显微解剖组织学检查,其中,女4例,男24例,死亡年龄18~33岁,平均年龄(26.7±3.4)岁,膝关节标本保存于-20℃的冰箱内,保存时间20~30 d。而福尔马林液内浸泡保存的标本具体年龄和性别不详,由本地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 1. 2 方法 1. 2. 1 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福尔马林液浸泡的新鲜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标本进行固定,分别取材远、中、近三段,横向切取较长的韧带,对其进行脱水处理,并使用蜡块进行包埋。将韧带的横截面制为玻片,染色后使用放大一倍的显微镜进行组织学观察,对不同平面内韧带切片的纤维束大小、数量和走向进行描述。 1. 2. 2 显微外科解剖获取低温冷冻的新鲜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标本后,用摆锯完整取下后交叉韧带的股骨和胫骨附着区骨块。使用显微镜进行显微外科解剖观察,其主要作用在于准确观察纤维分束情况以及纤维束走向,避免常规解剖所致的人为分束现象。 1. 2. 3 大体标本观察标本冷冻于-20℃的冰柜中,实验前1 d内将其取出并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手术方法 1.21 移植物的获取及准备:自同侧胫骨结节下内侧行3~ 4cm直切口, 显露鹅足腱,翻开缝匠肌腱膜, 显露半腱肌 腱和股薄肌腱, 分别将肌腱游离端套入肌腱剥离器, 屈膝90, 牵拉肌腱游离端, 上推剥离器, 于腱腹交界部切断, 取出肌腱, 去除残留肌组织, 肌腱长度约260~320 mm(图1)。将取下的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各折叠为两股, 用爱惜 康5号不可吸收线编织线缝合两端约3cm段, 测量移植腱 直径, 其直径一般为7.0~8.0 mm, 长度约为120 mm。对 折后的另一端用爱惜帮康2号不可吸收线编织线套住移植 物对折端,用美蓝在此端3cm处作标记。肌腱在80N的预 张力下牵拉20分钟。 1.22 关节镜入路:标准的前外、前内入路。 1.23 骨隧道的制备:用气化刀修整PCL残迹, 在不影响视 野及操作的前提下尽量多保留原PCL残迹及其包绕的滑膜, 经髁间窝置入剥离器, 适当剥离后关节囊。先从外侧入口 置入股骨止点定位器于股骨髁间窝内侧壁, 左膝1∶30~ 2点, 右膝10点~10∶30, 距软骨缘6~9 mm位, 自股内 侧髁钻入导针, 沿导针钻直径与移植腱相同的股骨隧道, 深度为3cm,随后用4.5mm空心钻钻穿(图2)。再从前内 侧入口将胫骨止点定位器置于胫骨后窝, 关节线平面下

1cm处, 自胫骨结节平面前内侧2cm呈45°角打入导针, 沿导针钻直径与移植腱相同的胫骨隧道。 1.24 移植物植入及固定:用双股钢丝从胫骨隧道出口送入 关节腔内(图3),从外侧入口用抓钳将双股钢丝引出,将 编织缝合端的4股缝线引入双股钢丝内,随后用双股钢丝 从胫骨隧道将4股缝线拉出,拉紧4股缝线将移植腱导入 关节内,再慢慢进入胫骨隧道内。用带孔导针从前外侧入 口插入股骨隧道,将双股牵引线插入导针孔内,抽出导针 将双股引线带出,提拉双股引线将移植腱引入股骨隧道至 标记线。在股骨隧道与肌腱间隙,在上缘平行隧道插入导针, 沿导针向股骨隧道拧入挤压螺丝钉, 至平骨隧道关节内口 平面, 持续牵拉移植腱下端,伸屈膝关节5~6次, 于屈膝70°位在作前抽屉试验时进一步拉紧移植腱下端,自胫骨 隧道外口平行于隧道插入导钉, 沿导针向胫骨隧道拧入挤 压螺丝钉, 至平骨隧道关节内口平面, 再将移植物胫骨端 或其牵引线与鹅足腱残端拉紧缝合。最后检查重建PCL的 位置、张力和固定稳定性(图4)。 1.25 复合韧带损伤的处理: 对于合并新鲜的半月板损伤 均采用气化刀修整。对于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可同时重建;对于合并陈旧的后外复合体损伤,则同时行重建术。 1.26术后处理:术后24~48 h 拔除引流管。术后第二天开 始进行直腿抬高功能锻炼,每次15 s,每日60~100次。各

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重建术后康复程序

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重建术后康复程序

————————————————————————————————作者:————————————————————————————————日期: ?

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重建术后康复程序 术后即刻-术后1周的康复: (1)术后即刻用活动夹板或石膏将膝关节固 定在屈膝30°的位置。 (2) 术后不做直抬腿练习,以防止在抬高患肢 的过程中胫骨的异常后移倾向会牵拉重建的后交叉韧带。 (3) 踝泵练习。从术后第一天就开始。方法如下:患者在卧床伸直双下肢的情况下,双踝先自然放松,然后做背伸动作,背伸时一定要达到最大限度。然后从最大背伸状态开始做跖屈,跖屈也要达到最大限度。如此反复进行。在患者卧床看电视、看书或读报纸及与家人谈话过程中都可以不断进行跖屈、背伸练习。(4)做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从术后第一天就每天进行适量的股四头肌的收缩、放松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的方法是:患者卧在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反复进行双下肢大腿肌肉收缩5秒钟、再放松2秒钟的活动。每天收缩、放松次数共3组,每组50次,共150次。如果练习时双腿同时进行,可以增加患侧的 股四头肌收缩力30% 。 (5) 拔出负压引流多数都在术后48小时内, 也有术后不放置负压引流的。 (6) 术后4日内,不要求膝关节的屈伸活动。术后第4天,可以去除加压伤口用的棉垫,此时可以第一次屈膝练习到60°。练习完毕就带上屈膝30°的膝关节支俱。

(7) 辅助训练髋部和小腿部位的肌肉:可用各个方向的直抬腿练习。特别是做使髋关节外展的动作。(8) 扶拐部分负重下可以用脚尖点地走路(持 续到术后8周才完全负重)。 (9)健肢及双上肢的肌肉力量训练。(10)在下肢运动和在床上放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小腿的姿势和位置,不要使之处于过度前后位移的状态。(11)术后一周去掉石膏屈膝到60°,在20分钟内完成练习。练习完成后,还要将石膏带上,维持屈膝30度的位置。 术后2周-6周的康复: (1)继续以上练习. (2) 术后2周屈膝到90°。非负重下的膝关节屈伸(例如使用体操球)有利于消肿。膝关节伸膝活动在90-20°是允许的(即活动中每次离伸直还差20°时就停止),但是反复练习伸膝的范围建议在70-40°。很活跃地膝关节屈曲在术后9周之内应该避免。(3) 术后3周屈膝到100°,伸直应该还差15°。 (4) 术后4周屈膝到110°,伸膝差10°。(5) 术后5周屈膝到115伸膝差5°,伸膝差10°。 (6) 术后6周,膝关节的活动度应该达到10-120°之 间。此时的肌肉力量训练: a. 膝关节在10-60度范围内的压腿是允许的,以便 练习腘绳肌的力量。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基础篇)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属于滑车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又称前十字韧带,位于膝关节内,是膝关节重要的静力稳定结构。它由很多纤维束组成,连接股骨与胫骨,在膝关节屈伸时犹如绳索一样把关节紧密连接,构成股胫之间的内在铰链。 ACL的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及小腿的外翻和内旋,它与膝关节内其他结构共同作用,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使人体能完成各种复杂和高难度的下肢动作。 ACL损伤又分为部分撕裂和完全断裂(如图所示)前交叉韧带损伤大多数发生在运动时,尤其是方向快速变化和跳跃时,多见于接触性损伤,高处跳下膝关节着地等。

ACL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运动损伤,约占70%以上。患病人数最多的项目是篮球和足球,此外从事柔道、摔跤和田径运动以及滑雪、羽毛球、排球的专业运动员,甚至爱好运动的的普通人中,ACL断裂比较多见。非运动损伤,包括交通伤,生产生活意外伤约占30%以下。ACL可单独损伤,也常与膝关节其他静力结构(如侧副韧带、关节囊韧带或后交叉韧带以及半月板)同时发生损伤。 我国著名羽毛球运动员──外战女皇汪鑫,2012年伦敦奥运会与印度名将内瓦尔铜牌争夺战中左膝前十字韧带断裂,这位创下“379天外战不败”传奇记录的选手,最终选择了悲情退役。无独有偶,2016里约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半决赛,卫冕冠军李雪芮半决赛迎战西班牙世界排名第一的马林,李雪芮在第二局16比17落后时起跳后仰救球,左腿在落地支撑时扭到了膝盖,伤势确诊为左膝前十字韧带完全断裂,外侧半月板也有损伤。被誉为中国第一位世界级的组织后卫的篮球国手陈江华,在十字韧带重建手术中,医生将一条韧带植入了他的膝盖。虽然手术非常成功,但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若干年后,这条韧带也是会受到很大的损伤。他非常清楚这个情况,曾一度萌生退意,但最终选择了坚持。因为手术后积极配合治疗并努力康复训练,在术后半年就能打比赛,这在国内篮球圈里也是第一人。伤病猛于虎,12-13赛季后,伤病再次复发。无数球迷为他惋惜,他们这样评价,曾经在赛场上球风飘逸“动若脱兔”的陈江华,却越发地“静若处子”了,但他强突科比,晃过保罗的经典瞬间,也为他短短数十载的篮球生涯留下了灵动的一笔。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评定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评定 【概述】 正常膝关节限制胫骨后移的结构主要是后交叉韧带(PCL),其次是外侧副韧带、腘绳肌和弓形韧带、内侧副韧带。PCL 损伤占所有膝韧带损伤de 3%—2%,其中30%是单独损伤,70%合并其他韧带损伤。PCL断裂后会引起膝后向不稳及旋 转不稳。严重者可引起膝关节病废。合理的康复训练对于获 得治疗成功至关重要。 【诊断要点】 1.病史通常有韧带受较强烈的牵拉力和过度伸展外力,或 者在膝关节屈曲位胫骨上前方被突然撞击而向后移位的病 史。 2.症状一般不会立即出现功能障碍,且无明显的膝关节不 稳定症状,故临床上常漏诊。PCL损伤常伴有内侧和后外侧 结构损伤。急性撕裂的早期可以表现为轻度或中度的膝关节 肿胀、瘀斑、膝后侧硬结。慢性PCL损伤可有关节不稳、肌 肉无力和反复关节肿痛等症状,但是不具有特征性。 3.体征

⑴后抽屉试验(PDT):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屈曲45°,屈膝90°,双手放在膝关节后方,拇指放在伸侧,重复向后推拉 小腿近端,注意胫骨相对于股骨上移动程度与对侧膝关节比 较。胫骨在股骨上向后移动为阳性,提示后交叉韧带部分或 完全断裂,称为后直向不稳定。 ⑵后沉试验:不能区分异常活动是向前或者向后时,可以对 比双侧胫骨结节前突的高度来评估:如屈髋、屈膝各90°,检查者用手托起患者双足;如果发现胫骨上端后沉,胫骨结 节低于对侧,为后沉试验阳性,即有PCL损伤。 有的损伤可以在麻醉下或关节镜MRI检查发现。 ⑶胫骨外旋试验:患者仰卧或俯卧位,在屈膝30°时与对侧比例外旋角增加﹥10°,且有疼痛,屈膝90°时无次表现,提示单纯后外侧角损伤;在屈膝30°和90°时外旋角均﹥10°,提示后交叉韧带和后外侧角均受伤。 4.影像学诊断 ⑴普通X线平片:在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下,屈膝90做前后抽屉试验,照膝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从股骨髁的中 心点向胫骨平台水平线做垂线将水平线分为前后两段,任何 一段比健侧同段长5mm以上,是为阳性。前段长者为ACL撕裂,后断长者为PCL损伤。 ⑵MRI:诊断PCL断裂准确性达100%以上。但对于陈旧损伤,有假阴性

关节镜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32 关节镜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加强关节镜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 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术 后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与护理, 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经 6 个月以上的随访,膝关节功能优良,患者 均能自行下地行走。结论:后交叉韧带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 和临床护理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关键词】膝关节镜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护理 后交叉韧带损伤是运动系统常见损伤之一,是常见的膝 部损伤,多由屈膝位时胫骨近端受到直接向后的剪力作用所 致,断裂后的后交叉韧带会严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 功能。传统的关节切开缝合术随着关节镜的逐渐普及已被废 弃,而利用关节镜对后交叉韧带进行重建作为骨科的一种微 创术,具有组织损伤小,术中定位准确,术后感染、粘连机 会少、康复快、疼痛轻,可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等优点, 是目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的主要手段,在临床日益被推广, 比传统的关节切开手术相比预后更为理想。我院自 2004 年 至今采用膝关节镜重建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 22 例,疗效确 切,现将临床康复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 2 例病人均因外伤导致后交叉韧带断裂,其中男 27例,女5例;年龄23岁?51岁,平均37岁;左膝11例, 右膝2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为2月?3月,病人均有膝 关节疼痛、行走不稳、活动受限,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7例。 所有病人均进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 2 术后康复护理 2.1疼痛护理术后患肢可给予冷疗仪理疗,予消肿止痛、减少出血。 2 d 内若疼痛显著可应用止痛药物,疼痛较轻时可转移其注意力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护理操作应做到规范、准确、轻柔。 2.2患肢体位术后患肢抬高,佩戴支具外固定,保持屈曲15°? 30° 有利于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及韧带血供的建立。 2.3患肢观察术后48 h 内应密切观察足部血液循环和足背动脉搏 动。 每半小时观察患侧下肢肌力、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避免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可能。 2.4功能锻炼 1 )、术后6h 开始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 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指导患者股四头肌等

【实用】-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常规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常规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分新鲜和陈旧性损伤,损伤后通常情况下要行韧带重建手术。一般重建的韧带12周后与骨隧道愈合,1年后才完全成活,成为自己的韧带。在这段时间内既要保证韧带的愈合又要保证膝关节的功能,因而正确的术后康复训练尤为重要。 1 护理问题 1.1 焦虑情绪 1.2 疼痛 1.3有感染的可能 1.4 功能锻炼知识缺乏 2.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1同骨科手术的一般护理常规。 2.1.2按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术前常规护理。 2.1.3备齐各项检查指标:如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等,皮肤准备。 2.1.4完成常规药物的过敏试验。 2.1.5保证病人充足休息,必要时给予药物帮助。 2.1.6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 2.2术后护理: 2.2.1同骨科及外科术后护理 2.2.2按硬膜外或全麻术后常规护理。 2.2.3去枕平卧6小时,6小时后进食水,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基础护理。 2.2.4抬高患肢10~20度,以利于静脉血液及淋巴回流,防止或减轻肿胀。 2.2.5术后一日开始至两周做以下功能锻炼: 2.2.5.1活动髌骨,即用拇指、食指固定髌骨,上下左右推动。 2.2.5.2踝泵运动:做足跖屈与背屈运动,每次30下,每日3次。 2.2.5.3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直腿抬高运动:每天3次,每次10~30下,根据个体情况可适当增加。

2.2.5.4休息时带支具,支具度数锁定于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拄双拐,可根据耐受情况行部分负重,直至完全负重。 2.3出院指导: 2.3.1 同骨科出院指导. 2.3.2 重复住院期间的锻炼,增加锻炼次数,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 2.3.3 3~4周后去支具行膝关节的屈伸锻炼,一周内达到90度,患者可坐在床边,小腿垂在床沿,主动伸屈膝关节。8周时膝关节活动范围应达到接近正常。这期间在支具的保护下扶拐部分负重行走。 2.3.4 8周后除继续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外,可在支具的保护下负重行走。 2.3.5 12周后可去除支具负重行走,但不能进行剧烈活动和对抗性活动。 2.3.6 半年后可进行深蹲活动。 2.3.7 一年后可参加各种活动,没有限制。 2.3.8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复查。 3.护理评价 3.1 做好患者和家属心理工作,缓解焦虑恐惧心理。 3.2 疼痛是否缓解。 3.3 功能锻炼是否正确。 3.4 患者及家属了解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未有并发症的发生。 3.5患者及家属是否了解交叉韧带重建术的诊治、预后、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的内容。 3.6患者及家属是否了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4.健康指导 4.1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焦虑悲观心理。 4.2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4.3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定期复查。

新建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常规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 2. 1 心理护理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术中配合及术后的康复 是非常必要的。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和术后患肢功能恢 复的顾虑,往往会产生焦虑、烦躁、恐惧及紧张等心理。本科首 先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差 异,制订系统的个体化康复计划,用和蔼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 言与患者交谈,向患者讲解进行该手术的必要性及其与传统开 放手术相比的优越性,尽可能地使患者了解前交叉韧带重建手 术的目的、步骤,并请病房内术后效果好的患者与术前患者交 谈,消除他们的猜疑和顾虑,保证患者处于治疗的最佳状态。 1. 2. 2 术前准备(1) 完善常规的术前准备,行胸片,心电图, 膝关节的正侧位片及MRI ,检查其它系统有无重大疾病; (2) 术后患肢制动须在床上排便,术前有效的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 小便,可预防术后因排便方式的改变引起的排便困难; (3) 按医 嘱行术前皮试; (4)术前宣教,嘱患者术前晚22 :00 禁食,24 :00 禁水,以免术中引起恶心、呕吐情况,避免误吸及窒息; (5) 按医 嘱予以术前晚静脉滴注抗生素。 1. 2. 3 术前康复训练为了提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术前 指导患者行正确的股四头肌和膝关节功能锻炼是必要的[2] 。 指导患者学习并掌握踝关节的主动被动活动,股四头肌肌肉静 力收缩,患肢直腿抬高等训练。 1. 3 术后护理 1. 3. 1 一般护理(1) 硬腰联合麻醉后护理常规:禁食水6h , 神经阻滞麻醉后护理常规,如术后返回病房无恶心、呕吐可进 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2) 术后伤肢予棉垫,棉花腿,弹力绷 带加压包扎,外用伤肢长腿夹板固定好,垫于一软枕上抬高。 观察伤肢血循环,趾端动度及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弹力绷 带包扎松紧是否妥当,包扎过紧会导致静脉回流不畅,包扎过 松会导致关节腔积血。(3) 同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如有渗血 渗液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换药。(4)术后立即予冰袋持续冰敷患 处。冰袋下垫一张治疗巾,以免浸湿敷料。常规冰敷72h。 72h 后改为每次锻炼后可适当冰敷。(5) 术后常规使用止血药 和抗生素,防止感染。 1. 3. 2 伤口负压引流管的护理术后关节腔常规放置负压引 重庆医学2008 年10 月第37 卷第19 期9712流,此负压引流瓶为一次性引流瓶,有利

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重建术后康复程序

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重建术后康复程序 术后即刻-术后1周的康复: (1)术后即刻用活动夹板或石膏将膝关节固 定在屈膝30°的位置。 (2)术后不做直抬腿练习,以防止在抬高患肢的过程中胫骨的异常后移倾向会牵拉重建的后交叉韧带。 (3)踝泵练习。从术后第一天就开始。方法如下:患者在卧床伸直双下肢的情况下,双踝先自然放松,然后做背伸动作,背伸时一定要达到最大限度。然后从最大背伸状态开始做跖屈,跖屈也要达到最大限度。如此反复进行。在患者卧床看电视、看 书或读报纸及与家人谈话过程中都可以不断进行跖屈、背伸练习。(4)做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从术后第一天就每天进行适量的股四头肌的收缩、放松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的方法是:患者卧在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反复进行双下肢大腿肌肉收缩5秒钟、再放松2秒钟的活动。每天收缩、放松次数共 3 组,每组50次,共150次。如果练习时双腿同时进行,可以增加患 侧的股四头肌收缩力30%。 (5)拔出负压引流多数都在术后48小时内,也有术后不 放置负压引流的。 (6)术后4日内,不要求膝关节的屈伸活动。 术后第4天,可以去除加压伤口用的棉垫,此时可以第一次屈膝练习 到60°。练习完毕就带上屈膝30°的膝关节支俱。 (7)辅助训练髋部和小腿部位的肌肉:可用

各个方向的直抬腿练习。特别是做使髋关节外展的动作。 (8)扶拐部分负重下可以用脚尖点地走路 (持续到术后8周才完全负重)。 (9)健肢及双上肢的肌肉力量训练。 (10)在下肢运动和在床上放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小 腿的姿势和位置,不要使之处于过度前后位移的状态。 (11)术后一周去掉石膏屈膝到60°,在20分钟内 完成练习。练习完成后,还要将石膏带上,维持屈膝30度的位置。 术后2周-6周的康复: (1) 继续以上练习. (2)术后2周屈膝到90°。非负重下的膝关节屈伸(例 如使用体操球)有利于消肿。膝关节伸膝活动在90-20。是允许的(即活动中每次离伸直还差20°时就停止),但是反复练习伸膝的范围 建议在70-40 °。很活跃地膝关节屈曲在术后9周之内应该避免 (3) 术后3周屈膝到100°,伸直应该还差15°。 (4) 术后4周屈膝到110°,伸膝差10°。 (5) 术后5周屈膝到115伸膝差5°,伸膝差10°。 (6) 术后6周,膝关节的活动度应该达到10-120 °之间 此时的肌肉力量训练: 膝关节在10-60度范围内的压腿是允许的,以便练 a. 习腘绳肌的力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