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认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认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认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选择与设计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三个方面来认识计算机,在讲述过程中,定义直接阐述,分类通过举例人类社会关系图来类比,然后播放具体的图片来说明,组成阐述概念。最后意义旨在提高同学们对网络的认识以及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应注意的问题。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具

多媒体教室、投影仪

七、教学设计流程图

附PPT课件

九、课后小结及作业布置(时间:3分钟)

1、请问我们现在上课的计算机房是采用的那一种网络拓扑结构?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拓扑结构?

2、请画出本校计算机房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大学计算机网络工程期末试卷试题试题(附答案)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 IEEE 80 2.11 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 目前 802.11无线局域网使用了 2.4~2.5GHz 和5.725~5.875GHz 无线频段 (B) 802.11 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无线频段不需经过申请就能使用 (C) 每个国家和地区允许使用的 802.11 无线局域网频段是不一定相同 (D) 设计组建一个具有多个 AP 的无线局域网时,相互覆盖的 AP 可以使用相同的无线频段 2. 下列关于 RTS/CTS 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 RTS/CTS 机制是 CSMA/CA 协议的一部分 (B) RTS/CTS 机制的主要作用是解决无线局域网中“暴露节点”问题 (C) RTS/CTS 机制适合于传输较大的帧时使用 (D) 以上均不正确 3. 分发系统主要的作用是连接无线局域网延伸服务集中的 B 。 (A) 工作站 (B) 接入点( AP ) (C) 无线介质 (D) 以上均不是 4. 综合布线系统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属于 D 。(A) 管理平台 (B) 系统平台 (C) 传输平台 (D) 网络平台 5.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从某一建筑物中的主配线架延伸到另外一些建筑物的主配线架的连接系统被称为 A 。 (A) 建筑群子系统 (B) 工作区子系统 (C) 水平子系统 (D) 垂直干线子系统 6. 10Base-2 以太网的最大网段距离为 A 。 (A) 185 米 8. 常用的网络连通性测试命令是通过 C 协议来实现的。 (A) TCP (B) UDP (C) ICMP (D) ARP 9. 在 IEEE 802.3 以太网中,工作站在发送帧之前,需要 C 。 (A) 先等待冲突 (B) 等待一个令牌 (C) 先侦听传输媒体 (D) 先接收一个帧 10. 在尚未对交换机、路由器设置 IP 地址的情况下,通常只能通过 C 对其进行访问。 (A) SNMP (B) Telnet (C) 控制台端口 (D) Web 浏览器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 IP 协议基本功能的是 D 。 (A) 流量控制 (B) 寻址与路由 (C) 分段与重组 (D) B 和 C (E) A 和 B 12. 以下选项中,属于多宿主主机可以实现的功能的是 D 。 (A) 实现 VLAN 间的路由 (B) 防火墙 (C) 地址转换 (D) 以上均可 13. SNMP 管理系统中,可以通过 D 管理非 SNMP 设备。 (A) MIB (B) NAT 盒 (C) 路由器 (D) 委托代理 14. IP 地址中,最高位为“ 0”的是 A 类地址。 (A) A (B) B (C) C (D) D (E) E 15. ISDN 基本速率( BRI )服务提供了 A 。 (A) 2 个B 信道和 1个D 信道 (B) 30 个B 信道和 2个D 信道(C) 23个B 信道盒 1个D 信道 (D) 4个A 信道和 1个C 信道 18. RSA 是一种 B 19. 下列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标准中,传输速率最低的是 B 20. POP3是Internet 中 A 服务所使用的协议。 (A) 电子邮件 、填空题(共 20 个空格,每个空格 1 分,共计 20 分) 1. ISO 定义的五大网络管理功能包括故障管理、 性能管理 2. IEEE 802.1d 定义了 生成树协议(或 Spanning Tree Protocol 或 STP ) 协议,该协议能够通过计算消除以太网中的回路。 (B) 500 米 (C) 200 米 (D) 100 米 7. OSI 参考模型中第 5 层为 C 。 (A) 网络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表示层 16. MAC 地址长度为 C 位。(A) 24 (B) 32 (C) 48 (D) 128 17. A 可以提供局域网中的大量统计信息。 (A) RMON (B) DHCP (C) STP (D) 访问控制列表 (A) 单密钥密码体制 (B) 双密钥密码体制 (C) 数字签名 (D) 身份认证协议 (A) IEEE 802.11a (B) IEEE 802.11b (C) IEEE 802.11g (D) IEEE 802.11c (B) WWW (C) BBS (D) FTP 配置管理 、 计费管理 和安全管理。

天津大学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题

一、判断题 1.利用FTP服务,位于A地的用户可以很方便的通过Internet远程操控B地的计算机。 【X】 2.以太网的帧中,目的地址和源地址规定为32位二进制长度。【X】 3.传输层TCP协议能够向上层提供透明的可靠的端对端报文传送服务【√】。 4.千兆以太网的传输速度比传统的100Mbps以太网快10倍,因为他仍然保留着和传统的 以太网相同的物理层协议。【X】 5.局域网操作系统中最最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是文件共享服务。【√】 6.广域网一般采用的通讯原理为广播通讯。【X】 7.首次在ARPANET上使用的数据交换方式是分组交换方式。【√】 8.网络管理协议中最常用的是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9.为了网络系统安全,在内网和外网之间安装的防火墙软件主要功能是防止病毒入侵。【X】 10.http协议是支持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运行的网络协议。【√】 二、填空题 1.OSI七层模型中负责数据通信的最高层是【应用层】 2.如果数据传输速率是1Gbps,那么发送12.5Mbyte数据需要用【0.1s 】 3.常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有无线局域网技术,红外端口技术和【蓝牙技术】 4.在网络协议要素中,规定用户数据格式的是【语法】 5.将一个IP地址与一个端口号合起来称为【套接字地址(socket address)】 6.TCP/IP尽管不是OSI标准协议,但至今已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7.数据通信中将二进制数据位传输时出错的概率称为【误码率】 8.运行在一条电话线上为用户提供上、下行非对称的传输速率的宽带技术称为【ADSL 】 9.通信方式分为串行和并行方式,计算机网络中主要使用【串行】 10.选择传输介质考虑的因素有承受的价格、可靠性要求、网络拓补和【传输容量】 三、简答题 1.简述局域网中采用总线型拓补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1、网络结构简单,电缆长度短,造价低廉且易于维护,用户节点入网灵活。 2、如果某个节点失效不会影响到其他节点的使用。 3、可以在网中广播信息,所有工作站几乎可以同时“收到”每一条信息。 缺点:1、总线电缆的断裂或者端接器松动都可能使整个局域网崩溃。 2、由于共用一条传输信道,任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节点发送数据。 3、因为所有的工作站或设备共享一个通用的电缆,所以故障检测需要在网络 的各个节点上进行,非常耗时。 2.简述路由器和网桥的区别 路由器:1. 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 2.采用逻辑网络段的办法构成大型网络。 3.比网桥更具智能。不但能够建造网络地址表,而且还能使用算法确定出向某 个给定网络发送数据分组的最有效路径。 4.路由器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局域网(不同的介质类型)。 5.路由器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不同的网络编号)。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或导入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在社会上已广泛应用,本章向大家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使同学深化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技能,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章的操作在全国一级中占10分,而高校一级中占20分,主要考使用Outlook2000收发电子邮件题目难度不大,望大家在认真做好相关实验,争取在考试中拿到满分。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设计、具体实施步骤)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阶段划分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SAGE)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在SAGE系统中把远

程距离的雷达和其他测控设备的信息经由线路汇集至一台IBM计算机上进行集中处理与控制。世界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第一个远程计算机网络是在1969年,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组织研制成功的。该网络称为ARPANET,它就是现在Internet的前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 和内存。如图1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见图2)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图1 图 2

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模拟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试题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核自院测控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因特网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通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 网上的主机组成 2.在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中,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多台具有自治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 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是资源共享。 3.常用的传输介质有两类:有线和无线。有线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4.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了4层,其中3、5层是传输层、应用层_。 5.在信道复用技术中,有四种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 码分多路复用。 6.在英特网中,应用层的协议很多,例如,支持万维网应用的HTTP协议,支持电子邮件 的SMTP协议,支持文件传送的FTP协议 7.报文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叫时延,网络中时延要由传播时延、处理时 延和排队时延组成。 8.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 9.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常称作数据帧_。 10.为了利用邮电系统公用电话网的线路来传输计算机数字信号,必须配置调制解调器。 11.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是指加密密钥_PK是公开信息,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也都是公开的, 而解密密钥SK是保密的。 12.B类IP地址的范围是_128.0.0.0--191.255.255.255。?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3.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绞合成均匀的螺纹状的导线组成,下列关于双绞线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A---- A、它的传输速率达10Mbit/s~100Mbit/s,甚至更高,传输距离可达几十公里甚至更远。 B、它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C、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易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线路本身也产生噪声,误码率较 高。 D、通常只用作局域网通信介质。 14.ATM网络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传送数据,信元长度为___B___。 A、1024B B、53B C、128B D、64B 15.关于计算机网络形成的标志性成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APPANET的成功运行证明了分组交换理论的正确性 B.OSI参考模型为网络协议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C、T CP/IP的广泛应用为更大规模的网络互联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D、E-mail、FTP、TELNET 、BBS等应用展现出网络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

大学计算机网络考试.docx

计算机网络复习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 UDP 与 TCP 首部的共同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A、都包含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B、都包含首部长度 C、都包含序列号 D、都包含窗口大小 2、以下不属于拥塞控制算法的选项是(D)。 A、慢开始 B、拥塞避免 C、快恢复 D、流量控制 3、运输层提供了(D)之间逻辑通信。 A、应用程序 B、套接字 C、端口 D、应用进程 4、城域网的英文缩写为(D)。 A、 LAN B、 WAN C、 PAN D、MAN 5、以下用于多播管理的是(A)。 A、 IGMP B、 ICMP C、 IMAP D、 ISDN 6、已知一台机器(主机或路由器)的IP 地址,需要找出其对应硬件地址,应采用的协议是(A) A、 ARP B、IP C、 DNS D、 MAC 7、以下关于 RIP 与 OSPF 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 A、 RIP 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而OSPF 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 B、 RIP 是一种静态路由协议,而OSPF 是一种动态路由协议 C、 RIP 是一种距离向量协议,而OSPF 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 8、下列不属于分组交换的优点是( D )。 A、灵活 B、迅速 C、效率高 D、时延短 9、传送速率的单位“b/s ”代表( B)。 A、 bytes per second B、 bits per second C、 baud per second D、 billion per second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PPP 协议应满足的需求是(B)。 A、差错检测 B、流量控制 C、透明性 D、封装成帧 11、CSMA/CD 一般用于(C)网络拓扑中。 A、星型 B、环型 C、总线型 D、树型 12、以下 IP 地址中为 B 类地址的是(C)。 A、 123.213.12.3 B、 213.123.23.12 C、 153.0.0.23 D、 132.256.32.12 13、只要把子网掩码和IP 地址进行逐位的(B)运算就可以立即得出网络地址来。 A、 OR B、 AND C、 NOT D、 XOR 14、内部网关协议是指在一个(D)内部路由器使用的路由协议。 A、广域网 B、局域网 C、 Internet D、自治系统 15、以下关于 FTP 与 TFTP 所使用的传输层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 FTP 是基于 TCP 的,而 TFTP 是基于 UDP 的 B、 FTP 是基于 UDP 的,而 TFTP是基于 TCP 的 C、都是基于 TCP 的 D、都是基于 DUP 的 16、DHCP 协议不能为主机动态配置(D)。

认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1.1认识计算机网络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这一节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定义,功能,分类,概念性知识较多!教材重点突出,但相关知识不多,需要老师适当扩充! 2: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并不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只是浏览网页、QQ聊天、网上看视频、网上购物等一些网络应用上。对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功能和定义并不清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定义,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分类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三要素 三:【教法、学法】 教法:

1:讲授法 2:启发式教学 3:理论联系实际 学法: 1:查阅资料法 2:自主探究法 3:归纳法 四:【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引入→网络功能→网络定义→网络分类 一、引入课题 大家平时上网一般在做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入本节课题,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计算机网络功能 1、问题:咱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计算机网络,那么它有什么的功能?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结计算机网络功能: ①数据通信。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②资源共享。如:网上浏览新闻、网上查找学习资料等, 你可以查阅学习资料,浏览新闻,他也可以,大家都可以, ③分布处理。如:自动作战指挥系统 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炼知识的能力探究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定义 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4、小结计算机网络定义,三要素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一定的通信线路(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微波等)和通信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桥、HUB[集线器]、中继器等)连接起来,通过功能丰富的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通讯协议)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一个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 ①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 ②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 ③网络软件 四、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设问:大家平时听说过的网络类型有哪些? 2、讲解:计算机网络分类方式有多钟,一般的分类方式是 1:按网络覆盖范围来分,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按传输介质分类 1、有线网(Wired Network) 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钎等物理介质来传输数据! ⑴双绞线:其特点是比较经济、安装方便、传输率和抗干扰能力一般,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

初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教学内容:初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学会学习。【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引入本节课题,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问题:计算机网络有哪些部分组成? 2、实践:组织学生查瞧计算机教室的网络结构。 3、探究:

(1)单独一台计算机能不能称为网络?(多台) (2)有了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要成为网络,还需要什么呢?(网线) (3)大家玩游戏时,怎么判定输与赢呢?还得要有什么呢?(游戏规则)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查瞧网络结构,加深认识。 4、小结计算机网络组成、定义 (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①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 ②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 ③通信协议 (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炼知识的能力 三、计算机网络功能 1、问题:咱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计算机网络,那么它有什么的功能?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结 计算机网络功能: ①数据通信。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②资源共享。如:网上浏览新闻、网上查找学习资料等, ③分布控制与分布处理。如:自动作战指挥系统

山西大同大学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A卷 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 1、在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中,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多台具有()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是________。 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 3、常用的传输介质有两类:有线介质有: 4、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分为: 5、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了()层,其中3、4层是()。 6、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是一种_________服务,WWW服务模式为() 7、B类IP地址的范围是 8、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主要有___、_____、____。 9、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 10、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有两种: 11、用双绞线连接()台交换机,采用()线。586B的标准线序是() 12、多路复用技术是: 13、VLAN(虚拟局域网)是一种: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 14、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_____。 A、联机关系 B、结构关系 C、主次关系 D、层次关系 15、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绞合成均匀的螺纹状的导线组成,下列关于双绞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 A、它的传输速率达10Mbit/s~100Mbit/s,甚至更高,传输距离可达几十公里甚至更远 B、它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C、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易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线路本身也产生噪声,误码率较高 D、通常只用作局域网通信介质 16、ATM网络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传送数据,信元长度为____。 A、1024B B、53B C、128B D、64B 17、127.0.0.1属于哪一类特殊地址()。 A、广播地址 B、回环地址 C、本地链路地址 D、网络地址 18、HTTP的会话有四个过程,请选出不是的一个。() A、建立连接 B、发出请求信息 C、发出响应信息 D、传输数据 19、在ISO/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_____。 A、提供可靠的端—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 B、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 C、在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D、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 20、下列哪个任务不是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任务?___ A、明确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之间的差异 B、为用户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 C、管理网络系统的共享资源 D、提供网络系统的安全服务 21、以下选项不属于以太网的“543”原则是指?___ A、5个网段 B、4个中继器 C、3个网段可挂接设备 D、5个网段可挂接 22、既可应用于局域网又可应用于广域网的以太网技术是D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千兆以太网 D、万兆以太网 23、交换机端口可以分为半双工与全双工两类。对于100Mbps的全双工端口,端口带宽为__。 A、100Mpbs B、200Mbps C、400Mpbs D、800Mpbs 24、要把学校里行政楼和实验楼的局域网互连,可以通过()实现。

大学计算机网络工程-试卷

计算机网络工程-期末试卷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60题) 1. 下列关于IEEE 80 2.11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 目前802.11无线局域网使用了2.4~2.5GHz和5.725~5.875GHz无线频段 (B) 802.11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无线频段不需经过申请就能使用 (C) 每个国家和地区允许使用的802.11无线局域网频段是不一定相同 (D) 设计组建一个具有多个AP的无线局域网时,相互覆盖的AP可以使用相同的无线频段 2. 下列关于RTS/CTS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 RTS/CTS机制是CSMA/CA协议的一部分 (B) RTS/CTS机制的主要作用是解决无线局域网中“暴露节点”问题 (C) RTS/CTS机制适合于传输较大的帧时使用 (D) 以上均不正确 3. 分发系统主要的作用是连接无线局域网延伸服务集中的 B 。 (A) 工作站(B) 接入点(AP)(C) 无线介质(D) 以上均不是 4. 综合布线系统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属于 D 。 (A) 管理平台(B) 系统平台(C) 传输平台(D) 网络平台 5.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从某一建筑物中的主配线架延伸到另外一些建筑物的主配线架的连接系统被称为 A 。 (A) 建筑群子系统(B) 工作区子系统(C) 水平子系统(D) 垂直干线子系统 6. 10Base-2以太网的最大网段距离为 A 。 (A) 185米(B) 500米(C) 200米(D) 100米 7. OSI参考模型中第5层为 C 。 (A) 网络层(B) 数据链路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 8. 常用的网络连通性测试命令是通过 C 协议来实现的。 (A) TCP (B) UDP (C) ICMP (D) ARP 9. 在IEEE 802.3以太网中,工作站在发送帧之前,需要 C 。 (A) 先等待冲突(B) 等待一个令牌 (C) 先侦听传输媒体(D) 先接收一个帧 10. 在尚未对交换机、路由器设置IP地址的情况下,通常只能通过 C 对其进行访问。 (A) SNMP (B) Telnet (C) 控制台端口(D) Web浏览器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IP协议基本功能的是 D 。 (A) 流量控制(B) 寻址与路由(C) 分段与重组(D) B和C (E) A和B 12. 以下选项中,属于多宿主主机可以实现的功能的是 D 。 (A) 实现VLAN间的路由(B) 防火墙 (C) 地址转换(D) 以上均可 13. SNMP管理系统中,可以通过 D 管理非SNMP设备。 (A) MIB (B) NAT盒(C) 路由器(D) 委托代理 14. IP地址中,最高位为“0”的是 A 类地址。 (A) A (B) B (C) C (D) D (E) E 15. ISDN基本速率(BRI)服务提供了 A 。 (A) 2个B信道和1个D信道(B) 30个B信道和2个D信道

教案《计算机网络》

教案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授课对象: 授课章节:第三章 TCP/IP协议第一节 IP编址方案 课时安排:2节课 90分钟 授课教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IP地址的概念、格式和分类; 2.掌握子网掩码的作用及划分子网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 2.教学难点: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通过子网掩码划分子网的方法。 三、教学方式 以理论讲授为主,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的方式开展互动,加强教学效果。四、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组织 第三章 TCP/IP协议 首先回顾前面章节所讲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引出网络分层协议的工业应用标准——TCP/IP协议。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现实生活中我们用身份证来标识每一个公民,在复杂的网络世界如何 标识每一台计算机? 2.学校采用学校->学院->系->专业->班级的分层体系管理学生,网络世 界如何管理计算机呢? 3分钟左右,让学生举手回答,可能有以下情况: 对第一问:一种情况是给网络中每台计算机取一个名字;或者给每一台计算机一个编号…… 对第二问:一种情况是我们将网络按照行政区域分层管理;或者将计算机网络按照类似于学校分层管理的方式管理…… 讨论中有可能出现继续提问:取名字如何保证统一性;编号如何保证唯一性;

分层如何确定层次性…… 教师根据上述问题及其讨论情况开展点评,指出IP地址就是用来标识网络中计算机的编址方案,不仅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也同时解决了网络计算机的层次问题。 第一分节 IP编址方案 1.IP地址定义和作用 对比现实生活中身份证制度,不管某个人什么名字、什么民族、什么地区、什么性别,但都有唯一的18位身份标识,参照身份证制度提出IP地址概念。 IP地址:就是因特网上的每台主机被分配的唯一地址,也称为互联网地址,用于所有与该主机的通信中。 举例IP地址和我们的家庭地址的联系;IP地址与电话号码的联系。 思考:为什么要使用IP地址?(2分钟) 原因(在同学们回答基础上归纳提出): ●可以通过IP地址屏蔽各种物理网络的地址差异; ●每种网络都有各自的技术特点,其物理地址各不相同; ●统一物理地址的表示方法不现实; ●互联网对各种物理网络地址的“统一”可以通过IP地址在网络层完成。 2.IP地址的格式 提问:再次对比IP地址和身份证编号,提问学生身份证编码的格式如何,是否对IP地址的设计有借鉴作用。 在学生回答后,列举成都地区的身份证编号如510101************,分析该身份证号编码的规则1-2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3-4位表示地级市、盟、自治州代码,5-6位表示区县代码;7-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15-17位为顺序号,18位为校验码。根据上述分析得出其编制规则,即地区编码+出生日期+区分码。由此引出IP地址的格式。 一个完整的IP的地址由一组32位(bit)二进制组成,每8位为一个分段(Segment),共分为4段,段与段之间用小圆点.隔开。如: 11001010.01110000.01010001.00100010 这种表示方式称为“点分二进制表示法”。

华南农业大学_计算机网络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考试试卷( A 卷) 2011学年第一学期考试科目:计算机网络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评阅人 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计算机网卡与路由器以太口相连,如果使用双绞线,一般应选择() A、交叉线 B、直通线 C、全反线 D、以上都可以 2、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 ) A.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 B.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C.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D.以上均不对 3、以下哪个应用是基于ICMP协议的应用?() A、文件传输 B、电子邮件 C、PING程序 D、BBS 4 、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 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B、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 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传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5、地址21.25.23.56中的默认的网络掩码有多少位?() A、 8 B、 16 C、 24 D、 32 6、传输层中的套接字是什么?( ) A、套接字是IP地址加端口 B、它是使得传输层独立的API C、它是允许多个应用共享网络连接的API D、它是使得远端过程的功能就像在本地一样的 7、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

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 A、1倍 B、2倍 C、4倍 D、 2.5倍 8、在滑动窗口协议中,如果发送窗口大于1、接收窗口等于1时,就是()。 A、连续重发协议 B、停--等协议 C、选择重发协议 D、争用协议 9、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各种威胁,下面哪种攻击是被动攻击。() A、中断 B、篡改 C、伪造 D、截获 12、 10、Internet中发送邮件协议是()。 A、FTP B、SMTP C、HTTP D、POP 11、在 OSI模型中,第 N层和其上的 N+ l层的关系是 ( )。 A、N层为N十1层提供服务 B、N十1层将从N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了一个头 C、N层利用N十1层提供的服务 D、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 12、传输速率为()的以太网称为传统以太网。 A、1M bps B、10M bps C、100M bps D、1000M bps 13、在OSI参考模型中,负责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的是()的功能。 A、传输层 B、网络层 C、应用层 D、数据链路层 14、在实际使用的IP地址中,主机号不能为全“0”和全“1”,那么一个C类网络号,最多 能容纳的主机数目为()。 A、64516 B、254 C、64518 D、256 15、关于数据交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 B、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具有更好的网络响应速度; C、报文交换无存储转发过程; D、分组交换有存储转发过程; 16、关于微波通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较高的带宽和抗干扰性; B、易受地表障碍物限制; C、易受恶劣气候影响; D、隐蔽性好,不易被窃取。 17、路由选择是()的功能 A、网络层 B、传输层 C、应用层D、数据链路层 18、关于DNS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子节点能识别父节点的IP地址 B、DNS采用客户服务器工作模式 C、域名的命名原则是采用层次结构的命名树 D、域名不能反映计算机所在的物理地址 19、IPv6地址的长度为() A、32 bits B、48 bits C、64 bits D、128 bits 20、完成远程登录的TCP/IP协议是() A、SMTP B、FTP C、SNMP D、TELNET 21、局域网LAN所采用的传输方式为()

大学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复习题与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其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In ternet 的前身是 C 。 A、Intranet B Ethernet C、ARPAnet D Cernet 2、In ternet 的核心协议是 B 。 A、X.25 B、TCP/IP C、ICMP D、UDP 3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B、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C、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D、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 4在TCP/IP的进程之间进行通信经常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下面关于客户和服务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客户和服务器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B、客户/服务器方式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C、服务器是服务请求方.客户是服务提供方。 D、一个客户程序可与多个服务器进行通信。 5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it/s、Mbit/s、Gbit/s。1Gbit/s等于A 。 A. 1 x 103Mbit/s B.1 x 103kbit/s C 1 x 106Mbit/s D 1 x 109kbit/s &在同一信道上同一时刻?可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C 。 A、单工 B、半双工C全双工D上述三种均不是 8、局域网标准化工作是由 B 来制定的。 A、OSI B、IEEE C、ITU-T D CCITT 9、计算机内的传输是 A 传输.而通信线路上的传输是传输。 A、并行.串行B串行.并行C、并行.并行D串行?串行 10、 C 代表以双绞线为传输介质的快速以太网。 A、10BASE5 B、10BASE2 C 100BASE-T D 10BASE-F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计算机网络是第10章走进网络世界第1节的内容,本节属于《纲要》第三阶段中“信息的发布和交流”中的一个模块,主要讲网络的意义、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常见的网络设备。本节的理论性较强,内容也相对抽象一些,因此更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网络设备和功能是教学难点,需要老师精辟形象的讲解,恰当的演示和学生的仔细思考观察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初二学生,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上网都经历过,但对于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功能却了解的不多,组建计算机网络所需要的设备、传输介质,学生平常很少有机会接触,更是知之甚少。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究,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身边的广义网络及其作用。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功能,并在日常应用中能够区分各个功能的应用。 3、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并能够加以区分。 4、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功能。 5、了解常见的传输介质及特点。 6、了解常见的上网方式及特点,能够了解最常见的家庭ADSL共享上网方式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和连接情况。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类比,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功能。结合网络连接图让学生认识网络中的设备及作用,最后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家庭ADSL共享上网所需的设备及连接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一个搞笑的flash小短片,提高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知识的意识。 (四)行为与创新 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学习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功能,了解常见的上网方式及特点。 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功能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期末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网络模拟题1 一、填空题 1.快速以太网中通常使用__双绞线__和光缆两种媒体。 2.RIP路由表为每一个目的网络保留__1__条最佳路径信息。 3.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广域网_、_城域网_和_局域网_。 4.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_物理_层、__数据链路__层、__网络__层、_ 传输_层、_会话_层、__表示_层和__应用_层。 5.以太网使用_CSMA/CD__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而FDDI则使用_令牌环介质访问 控制方法。 6.在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互联层上,__IP__ 协议用于传输IP分组, __ARP__实现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7.IP地址有__32__位二进制数组成。 8.在TCP/IP互联网中,WWW服务器与WWW浏览器之间的信息传递使用_HTTP_ 协议。 9.TCP协议是建立在IP协议之上的,是面向连接的_端对端__的通信协议。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00Mbps共享型集线器,连接10个站点后,其系统带宽为( A ) A.10Mbps B.100Mbps C.200Mbps D.1000Mbps 2.令牌环网中发送站以外的其它站在环上( C ) A.不监听,不转发通过的帧 B.只监听,不转发通过的帧 C.不监听,只转发通过的帧 D.监听,并不断地转发通过的帧 3.RIP的路由超时时钟设置为( A ) A.30秒 B.90秒 C.180秒 D.270秒 4.电子邮件系统的核心是 B A.电子邮箱 B.邮件服务器 B.邮件地址 C.邮件客户机软件 5.假如网卡中心连接器为BNC,请问网络的传输介质为( B )。 A.双绞线 B.细 缆 C.粗缆 D.光纤 6.如有一个网络需要互连,在网络层上连接需要用( C )设备。 A.中继器 B.网桥 C.路由 器 D.网关

大学计算机网络考试题 2

计算机网络考试题 一、填空题(10题 20分) 1、调制解调器的调制方式有三种:调幅、调频和调相。 2、网络的五层体系结构是: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3、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义、语法、同步。 4、10Base-T以太网中,10指的是:传输速率为10MBPS;Base指的是:基带传输; T是指:双绞线;10Base-T 是:以太网的一种配置。 5、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四种危胁是:截获、中断、篡改、伪造。 6、常用的有线传输媒体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三种。 7、计算机网络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 8、TCP和UDP的最大区别是:TCP面向连结、UDP无连结。 9、常见的网络设备,物理层有:集线器;网络层有:路由器;数据链路层有:网桥。 10、通讯的多路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

分复用。 二、选择题(10题 20分) 1、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层的铜导线组成,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 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这样做是为了(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 2、网络中管理计算机的规则称(协议) 3、通信系统最基本的三个要素(信源,信道和信宿) 4、在网络层中,从事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包的存储和分组转发, 是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的网络设备是(路由器) 5、老师将考此类题: 在HDLC中,数据比特串0111101111110装帧发送出去的串为(C)(注:不一定是一样的数据) A、0111101111110 B、00111101111110 C、01111011111010 D、011110111110100 6、老师将给出一个IP地址,叫你判断是第几类。 例:在常规情况下,下列IP地址为B类的地址有:(C)。 A)126.111.2.3 B)127.100.10.11 C)185.129.22.90 D)221.90.77.23 7、下列四项中,不属于Internet的基本功能的是(C )。 A. 电子邮件 B.文件传输 C. 文件打印 D. 远程登录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 教案 苏继斌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工程技术基础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是提高学生信息素质和工程素养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核心原理和常用的组网技术,为今后从事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指挥、训练工作奠定必要的工程技术基础。 二、教学对象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他们具有基础较好,理解能力强,有强烈的求知欲的特点,并且对计算机网络已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接触和使用过不少网络应用。他们希望通过课程学习了解计算机网络内部的工作原理,利用所学知识能解决一些在网络应用方面的实际问题。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以及通信方面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理,掌握因特网一些重要协议和常用网络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学习复杂系统工作原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和综合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际,灵活利用所学原理与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网络应用中的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未来..….的需要。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为学习计算机、通信、信息类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今后从事……工作奠定必要的工程技术基础。

四、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44学时)和实践教学(12学时)两部分。理论教学借助计算机网络五层原理性体系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以因特网为实例,围绕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按照: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的顺序讲授各层内容,最后教授与以上各层都相关的网络安全。 一是概述。使学生对整个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功能、构成有一个整体粗略的了解。了解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理解什么是网络协议,网络协议的分层体系结构及各层的基本功能。 二是物理层。主要让学生理解一些数据通信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物理层能为上层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为理解上层协议的工作原理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 三是数据链路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底层技术: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重点是媒体访问控制和局域网技术。 四是网络层。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掌握网络层是理解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的关键,要掌握IP地址、分组转发、路由选择、网络互联等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和重要概念。还要掌握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关系,以及将网络虚拟化链路的概念。 五是运输层。理解运输层在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掌握可靠数据传输和TCP的工作原理,掌握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六是应用层。由于学生对网络应用的使用较为熟悉,应用层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应用层是如何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实现各种网络应用的,理解应用层协议所要解决的问题。理解典型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