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河南省地方标准2020版

印刷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河南省地方标准2020版

印刷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河南省地方标准2020版
印刷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河南省地方标准2020版

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实

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 理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 【法规类别】基本建设 【发文字号】豫建设标[2004]96号 【发布部门】河南省建设厅 【发布日期】2004.12.07 【实施日期】2004.12.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 (豫建设标[2004]96号) 各省辖市建委(建设局): 为促进我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现将《河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四年十二月七日

河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管理,促进全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技术进步,保证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建设部《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是指在工程建设领域,通过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从而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不具体,且根据我省的气候、地质、资源和环境等条件需要在全省范围内统一的下列技术要求,而制定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一)工程建设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及验收的质量要求和方法; (二)有关工程建设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 (三)工程建设有关的实验、检验和评定方法; (四)工程建设有关的信息技术要求; (五)其他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第四条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经费主要采取财政补贴、科研经费、上级拨款、企业资

河南省地方标准

河南省地方标准 《多层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监督检验规程》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2019年03月04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1) 1.1编制的目的 (1) 1.2编制的意义 (1) 第二章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2) 2.1任务来源 (2) 2.2编制的原则 (3) 2.3编制的依据 (3) 第三章编制的过程 (4) 3.1编制单位 (4) 3.2主要编制过程 (5) 第四章主要内容的确定 (5) 第五章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8) 第六章标准实施的建议 (8)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1、编制的目的 机械式停车设备是特种设备中起重机械的一个类别,而多层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是机械式停车设备的一个品种,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应对多层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进行安装改造修理的监督检验管理。由于起重机械的品种很多,多层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与起重机械在用途、结构型式和机构运行等方面区别很大,《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TSG Q7016-2008)中涉及机械式停车设备的专项检验项目较少,造成检验人员对检验项目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别,检验尺度很难把握,同时存在监督检验的项目设置和检验方法及要求方面不能满足相关专业标准〔《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 (GB17907-2010)、《多层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JB/T 11455-2013)〕的要求。故需要制定河南省地方标准《多层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监督检验规程》,规范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多层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检验行为,完善特种设备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2、编制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大中城市相继出现了机动车保有量和出行量急剧增长、机动车停车困难日趋严重的问题。在城市土地资源紧缺、道路网系统不尽完善、机动车出行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城市停车设施的发展、建设已成为现代城市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由于早些年各城市在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二〇一七年八月

项目名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主要起草人: 科技标准处项目管理人:

目录 1 任务来源与工作过程 (1) 1.1 任务来源 (1) 1.2 工作过程 (1) 2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2) 2.1 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需要 (2) 2.2 表面涂装行业技术进步和污染治理水平提高的需要 (3) 2.3 进一步强化环境管理、完善标准体系的需要 (4) 3 山东省表面涂装行业概况 (5) 4 表面涂装行业VOCs产排污环节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12) 4.1表面涂装行业VOCs产排污环节 (12) 4.1.1 加工纸制造 (12) 4.1.2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 (14) 4.1.3 金属制品 (16) 4.1.4 通用设备及专用设备制造 (18) 4.1.5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19) 4.1.6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20) 4.1.7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 (23) 4.1.8 电子产品制造 (25) 4.1.9 仪器仪表制造业 (28) 4.1.10 金属制品、机械、设备、汽车修理 (30) 4.2 污染物处理技术分析 (34)

4.2.1 源头控制 (34) 4.2.2 末端治理 (35) 5 国内外相关标准研究 (41) 5.1 国外相关排放标准 (41) 5.1.1 美国 (41) 5.1.2 欧洲 (45) 5.1.3 日本 (48) 5.2 国内相关排放标准 (50) 5.2.1 国家标准 (50) 5.2.2 其他省市标准 (50) 6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52) 6.1 适用范围 (52) 6.2 术语及定义 (52) 6.3 实施时间 (52) 6.4 控制指标选取 (53) 6.4.1有机污染物控制指标选取 (53) 6.4.2 其他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指标选取 (56) 6.4.3 标准框架的确定 (57) 6.5 污染物排放限值确定及制定依据 (59) 6.5.1 有组织排放浓度限值 (59) 6.5.2 有组织排放速率限值 (69) 6.5.3 无组织浓度限值 (79)

包装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附件2 包装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信息申报表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组织机构代码□□□□□□□□-□(□□) 企业名称(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填表人 行政区划代码□□□□□□-□□□申报时段年月至年月 报出日期年月日申报者声明:本申报表是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和本企业(个人)污染物排放情况填报的,我确定是完整的、真实的。

填报要求 1.向环境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简称排污企业)应在环保部门指定的网站填报本表并根据实际需要打印存档。无法网上填报的排污单位可在所在地环保部门领取纸质报表并按规定填报。 2.本表须按“填报说明”如实规范填报,各项栏目不得空缺。如属于“无”、“零”、“未检出”、“未测”、“不明”等,应用文字注明;填报纸质报表的如内容较多可另附页。 3.本表中含有“□”的表项为软件系统选择项目,填报单位按软件系统给出的项目进行选择,填报纸质报表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填报。 填报说明 【表封】 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按照《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的规定,由登记管理部门发放的统一代码,与“组织机构代码”可二选一进行填写。 2.[组织机构代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报,没有《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填报主要负责人的居民身份证号码。 3.[企业名称]:按法人登记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填报,企业名称应与企业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4.[法定代表人]:由《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中的法定代表人签章认可,没有法定代表人的,由企业实际负责人签章认可。 5.[填表人]:由填报报表的人员签名。 6.[行政区划代码]:为排污者所属辖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填报单位在系统列表中选择。填报纸质报表的前六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GB/T 2260)规定填报,后三位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规定填报,没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标准的后三位填报000。 7.[申报时段]:报表申报的起始终止日期,以下表格中所填信息应为申报时段内的核算信息。 8.[报出日期]:填报报表报出日期。

印刷行业VOC排放标准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Z 61 备案号: XXXX-XXXX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 xxx- 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排放标准 Emission standard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or printing industry ( 报批稿) -■-■发布 -11-01实施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Array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目次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技术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污染源界定与时段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印刷油墨VOC S含量限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排气筒VOC S排放限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无组织排放监控点VOC S浓度限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生产管理和工艺操作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排气筒高度与排放速率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监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布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采样和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监测工况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标准实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DB3301T+0277—2018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DB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 3301/T 0277—2018 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2018-12-30发布2019-01-30实施

目次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4) 4 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6) 5 监测要求 (8) 6 实施与监督 (10)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方法 (11)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便携式仪器法测量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 (14)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20)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金属滤筒吸收和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纺丝油烟的采样及分析方法 (26)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法律和法规,防治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改善环境质量,加强杭州市印刷、工业涂装、化学纤维制造等行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促进行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结合杭州市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印刷、工业涂装、化学纤维制造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及臭气浓度的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要求。本标准颁布实施后,国家和浙江省发布的相应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涉上述行业污染控制要求的,当其严于本标准或本标准未作规定的污染物项目时,执行国家和浙江省行业型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要求严于本标准时,按照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执行。 新建污染源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现有污染源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并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环境保护要求适时修订。 本标准附录A~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杭州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杭州市环保产业协会。 本标准起草人:杨强、应巍、唐伟、夏阳、卢滨、何校初、井宝莉、杨超、张奇漪、施明才、陈超、沈小东、沈鸿海。

江西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江西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1部分:印刷业) 编制说明 (报审稿)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1部分:印刷业)》编制组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

标准制定主管部门: 江西省环境保护厅 标准编制牵头单位: 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协作单位: 赣州市环境监测站、宜春市环境监测站、景德镇市环境监测 主要起草人员: 储险峰、陈谊、钟鸿雁、康长安、邹新、徐洁、罗小龙、于雯、刘敏、李文辉、胡巍。

目录 1 项目背景 (1) 1.1任务来源 (1) 1.2标准编制过程 (2) 2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5) 2.1印刷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5) 2.2标准制定必要性 (6) 3 印刷业发展概况 (14) 3.1印刷业行业分类 (14) 3.2我国印刷业发展概况 (14) 3.3江西省印刷行业概况 (16) 4 印刷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20) 4.1印刷行业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污节点 (20) 4.2印刷行业VOC S末端治理防治技术 (25) 4.3我省印刷企业VOC S 排放现状 (28) 5标准制定原则及思路 (36) 5.1标准制定的原则 (36) 5.2技术路线 (37) 6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38) 6.1标准的适用范围 (38) 6.2标准的结构框架 (39) 6.3术语与定义 (39) 6.4污染控制标准值形式 (42) 6.5污染因子的选择 (43) 6.6排放控制要求的确定及依据 (46) 6.7排气筒高度的规定 (64) 6.8监测与监控要求 (65) 6.9生产工艺和环境管理要求 (66) 7 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技术分析 (69) 7.1实施本标准的环境减排效益 (69) 7.2实施本标准的技术分析 (69)

《浙江省涂装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规范》和《浙江省印刷和包装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规范》

附件1 浙江省涂装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规范 1 整治目标 通过污染整治,基本解决浙江省涂装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落后、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低下、环境管理滞后、部分区域VOCs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 根据《浙江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整治方案》及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分年度整治目标,通过实施VOCs污染整治行动,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和VOCs污染防治水平明显提升,VOCs排放量大幅削减,区域环境质量得以改善。 ——至2015年底,涂装行业VOCs治理项目完成率达到60%。 ——至2016年底前,涂装行业VOCs治理项目完成率达到80%。 ——至2017年底,全面完成涂装行业VOCs污染整治,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和VOCs污染防治水平明显提升,VOCs污染排放水平大幅降低,VOCs污染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培育一批示范企业。 ——至2018年底,形成完善的涂装行业最佳可行技术指南,VOCs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有效运行。 2 整治要求

2.1 总体要求 2.1.1 加强源头控制 推广使用环境友好型原辅料。根据涂装工艺的不同,鼓励使用粉末、水性、高固体份、紫外(UV)光固化涂料等环境友好型涂料,限制使用即用状态下VOCs含量>420g/L的涂料,从工艺的源头减少原辅材料的VOCs含量,实现VOCs减排目的。 2.1.2 加强过程控制 (1)规范原辅料储存。对所有有机溶剂和含有有机溶剂的原辅料采取密封存储和密闭存放,属于危化品应符合危化品相关规定;减少使用小型桶装涂料、稀释剂,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 (2)规范原辅料调配与转运。溶剂型涂料、稀释剂等调配作业在独立密闭间内完成。宜采用集中供料系统,无集中供料系统时原辅料转运应采用密闭容器封存,缩短转运路径。 (3)规范原辅料使用与回收。禁止敞开式涂装作业,禁止露天和敞开式晾(风)干(船体等大型工件涂装及补漆确实不能实施密闭作业的除外)。所有涂装作业应尽量在有效VOCs收集系统的密闭空间内进行,无集中供料系统的浸涂、辊涂、淋涂等作业应采用密闭的泵送供料系统。应设置密闭的回收物料系统,淋涂作业应采取有效措施收集滴落的涂料,涂装作业结束应将剩余的所有涂料及含VOCs的辅料送回调配间或储存间。 (4)调配、转运、使用与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涂料桶、废溶剂、水帘废渣等危

《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标准编制组 2014年9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 (3) 1.1项目来源 (3) 1.2工作过程 (3) 2 行业概况 (4) 2.1北京市印刷行业概况 (4) 2.2印刷生产工艺 (7) 3 标准制定必要性分析 (16) 4 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17) 4.1 印刷行业VOCs排放源 (17) 4.2 印刷行业VOCs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22) 4.3 北京市印刷行业VOCs排放及治理现状 (28) 5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29) 5.1 标准适用范围 (29) 5.2 标准结构框架 (29) 5.3 污染物控制要求 (30) 5.4 标准限值与规定的制定依据 (36) 5.5 技术与管理规定 (50) 5.6 监测要求 (51) 6 国内外相关标准研究 (52) 6.1 国外相关标准及控制措施 (52) 6.2 我国相关标准及控制措施 (54) 7 经济技术分析 (56)

1项目背景 1.1项目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环境建设,改善空气质量,保障民众健康的要求,适应全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加强全市VOCs排放控制,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于2013年5月下达了制定《北京市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标准》的计划任务,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北京印刷协会负责制定。 1.2工作过程 本标准编制组于2013年7月开始启动标准的编制工作。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政策进行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然后选取北京市典型包装印刷企业进行现场的调研及采样工作,期间进行了多次专家咨询会及研讨会,对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标准的制定思路等进行了反复论证、研讨。最终于2014年6月形成包装印刷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具体工作过程如下:(1)2013年7 月~2013年10月。 ——资料收集和整理。标准制定课题组查阅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香港、台湾和北京等国家和地区对包装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环境管理、污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控制措施。 ——专家咨询。向长期从事VOCs排放治理技术研究的有关专家进行了当前VOCs治理措施的咨询;向北京印刷协会的专家咨询了北京市包装印刷行业生产现状及特点。 ——在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完成了北京市包装印刷行业VOCs 排放标准开题报告,并与2013年10月召开了标准开题论证会。 (2)2013年11月~2014年3月上旬。 ——与印刷企业的多次座谈交流。在北京印刷协会的协助下,多次与北京不同类型的印刷企业举行座谈会,对北京市印刷行业生产现状、污染排放和控制水平、标准制定构想、标准制定原则、标准控制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企业调研。选取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专项印刷等代表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基本掌握了北京市包装印刷企业的原辅材料使用特点、生产工艺、VOCs产生和排放环节、有机废气治理设施及其运行情况。 (3)2014年4 月~至今。

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标准项目简要情况 (一)任务来源 本项目是201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立项的行业标准,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下发“2015年第一批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制修订与研究开发工作项目计划”中的重要内容,项目编号为CY/Z XXXX-20XX,项目名称为《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装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70/SC 3)归口。 (二)标准的起草单位及起草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永发印艺包装设计有限公司、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鹰(福建)印刷有限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深圳市三上高分子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江苏省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深圳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技师学院。 本标准起草人为张旭亮、刘西省、严尧、陶艳、李小东、杨国强、吴旭辉、郑伟、孔真、朱洁、薛哲纯、谢森、俞朝晖、曹凤翎、刘映平、陈琪莎、陈明权、李红慧、陈耕夫。 (三)主要工作过程 1. 起草组成立会议暨第一次工作会议 2016年11月17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装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0/SC3)在北京召开《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起草组成立会议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就标准起草组组建及标准初稿的相关问题、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协商与研究。会议对《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的提出及立项进行了简要回顾,起草单位介绍了标准草案框架的形成过程。

(1)会议确定了《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起草人及执笔人。会议确定起草单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金鹰(福建)印刷有限公司、深圳永发印艺包装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深圳市三上高分子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等。 (2)会议确定起草人为张旭亮、刘西省、陶艳、杨国强、谢森、吴旭辉、孔真、郑伟、朱洁、薛哲纯、曹凤翎、刘映平、陈琪莎等。确定执笔人为张旭亮、刘西省、陶艳、杨国强、谢森、吴旭辉、孔真、郑伟、朱洁、薛哲纯、曹凤翎、刘映平、陈琪莎等。起草组组长为张旭亮,副组长:陶艳、朱洁。 (3)会议对《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标准题目、框架结构、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会议确定,标准的题目为《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英文题目为General rules of design for package printing。 (4)会议确定,本标准的框架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印刷设计要求及参考文献等五个部分。 (5)会议对标准的范围进行了修改,确定范围为本标准规定了包装印刷通用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印制设计。本标准适用于包装印刷产品的印刷设计。 (6)会议确定了本标准的术语为包装印刷、包装印刷设计、出血位及专色等术语,术语定义在会后进行补充和完善。 (7)会议对印刷设计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印刷设计要求以下分为基本要求、结构设计要求、材料设计要求及印制要求。印制要求中分为颜色模式、图像分辨率、图形、文字、专色、出血位、烫印、压凹凸、局部上光、覆膜、成型、其他表面整饰及文件格式等。 (8)会议对印刷设计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4.1总体设计要求”修改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部分表面涂装行业》解读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解读 发布日期:2018-05-16浏览次数:来源:作者:为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省环保厅组织制定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DB37/ 2801.5-2018),已经省政府批准,由省环保厅和省质监局联合发布,将于2018年10月23日起实施。为方便公众全面了解该标准编制的背景、主要思路、技术可行性等,现做以下解读: 一、为什么要编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导致城市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主要来源于化工生产、燃料涂料制造、溶剂涂料使用等过程,部分VOCs 具有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可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表面涂装行业的涂装工序属于溶剂涂料的使用过程,是环境空气中VOCs排放的重要来源。我省是表面涂装行业大省,除汽车制造、家具制造、铝型材工业外,我省具有涂装工序并产生VOCs排放的规模以上涂装企业(不含汽车修理与维护)有1000余家。表面涂装相关企业使用的溶剂和涂料种类繁多且用量大,部分企业生产车间及涂料贮存车间密闭性较差,且未能配备有效的污染治理设施,导致VOCs排放量大,并以无组织排放为主。因此,制定表面涂装行业VOCs排放标准对于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表面涂装行业VOCs排放有什么特点 表面涂装行业VOCs排放与涂料类型和涂装技术有关。涂装相同面积

时,使用油性涂料产生的VOCs最多,水性涂料次之,粉末涂料最少;使用空气喷涂技术产生的VOCs最多,静电喷涂和刷涂等工艺产生的VOCs较少。我省多数表面涂装企业生产过程中仍然使用油性涂料和空气喷涂技术,导致VOCs排放量大。表面涂装行业VOCs排放量与车间密闭性及末端治理措施也有很大关系。很大一部分表面涂装企业的生产车间为半封闭形式,生产设备分布不集中,部分企业只对污染较集中、较严重的喷漆工位、烘干工位等工位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和处理,而大部分有机废气仍以无组织的形式排放。且部分企业未采取有效的末端治理措施,或仅安装水吸收、活性炭吸附等简易VOCs治理设施,对VOCs处理效率较低,使VOCs排放量高。 三、目前表面涂装行业可行的VOCs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表面涂装行业VOCs废气治理可分为防、治两条途径。“防”主要是源头控制,即通过提高低有机溶剂含量的环保涂料(水性涂料或粉末涂料)的使用比例,改进涂装工艺技术(静电喷涂、刷涂、滚涂等),研发智能化涂装测试线,涂装车间充分密闭等方法,减少VOCs产生。“治”主要是对涂装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VOCs废气进行收集净化处理。结合省内典型表面涂装企业实地调研和资料调研结果,表面涂装行业VOCs废气较高效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催化燃烧(RCO)和高温焚烧(RTO)等。 从我省表面涂装企业涂装工艺水平、污染控制技术及调研实测数据来看,企业采取原料调整、改进喷涂工艺或喷涂技术、配套高效的污染治理设施等方式完全能够实现达标排放。 四、《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北京市印刷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ICS13.040.40 Z60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1201—2015 印刷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Emission standard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or printing industry 2015-05-13发布2015-07-01实施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排放控制要求 (3) 5监测与检测 (5) 6实施与监督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工艺措施和管理要求 (7)

前 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自标准实施之日起,北京市印刷业关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按本标准执行,不再执行DB11/501—200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15年5月13日批准。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北京印刷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磊、王敏燕、潘涛、栾志强、张伟、邵霞、任玉成、李国昊、高喜超、刘木兴、任培芳、袁勋、闫磊、李靖、何万清、王海林、高美平

广东省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技术指南设计

环 境 保 护 技 术 文 件 广东省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废气治理技术指南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2013-11-12发布 2013-11-15实施

目次 前言................................................................................ I 1 总则.. (1) 1.1 适用范围 (1) 1.2 编制依据 (1) 1.3 术语和定义 (1) 2 生产工艺及VOCs排放 (2) 2.1 平版印刷工艺及VOCs排放 (3) 2.2 凸版印刷工艺及VOCs排放 (3) 2.3 凹版印刷工艺及VOCs排放 (3) 2.4 孔版印刷工艺及VOCs排放 (3) 2.5 复合工艺及VOCs排放 (4) 3 印刷行业VOCs防治技术 (4) 3.1 工艺过程VOCs防治技术 (4) 3.2 VOCs废气治理技术概述 (5) 3.3 印刷行业VOCs治理技术推荐 (8) 4 治理设施建设与监管要求 (10) 4.1 总体要求 (10) 4.2 废气收集设施建设要求 (11) 4.3 废气采样口建设要求 (11) 4.4 废气治理设施建设要求 (11) 4.5 管理要求 (13)

前言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快建设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确保环境管理目标的技术可达性,增强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供环境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技术依据,引导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和环保产业发展,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制定污染防治治理指南等技术指导文件。 本指南可作为印刷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设计、竣工验收及运营管理等环节的技术依据,是提供各地市环保部门、治理企业以及印刷企业使用的指导性技术文件。 本指南为首次发布,将根据环境管理要求及技术发展情况适时修订。 本指南起草单位: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本指南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解释。

印刷行业VOC排放标准

ICS 13 020 40 Z 61 备案号:XXXX-XXXX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 xxx-2010 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排放标准 Emission standard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or printing industry (报批稿) 2010-■-■发布 2010-11-01实施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44/ xx-2010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4) 4. 技术内容 (6) 4.1污染源界定与时段划分 (6) 4.2印刷油墨VOC S含量限值 (6) 4.3排气筒VOC S排放限值 (6) 4.4无组织排放监控点VOC S浓度限值 (7) 4.5生产管理和工艺操作技术要求 (7) 4.6排气筒高度与排放速率要求 (7) 5. 监测 (7) 5.1布点 (8) 5.2采样和分析 (8) 5.3监测工况要求 (8) 6. 标准实施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印刷行业控制VOC S排放的生产工艺和管理要求 (9) 附录B(资料性附录)确定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外推法 (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等效排气筒有关参数计算 (11) 附录D(规范性附录)VOC S监测方法 (12) 参考文献 (17)

河南地方标准

河南省地方标准 《无公害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14年12月,洛阳市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等单位向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了制定《无公害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的地方标准立项申请。2015年3月,《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5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质监标发〔2015〕65号文)列入2015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批准由洛阳市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负责主持该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 2、起草单位 《无公害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由洛阳市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主持起草,偃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参与,主要起草人及任务分工如下表: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我国,葡萄已和苹果、柑桔、梨、香蕉一起并列成为五大果树之一。葡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经济寿命长的30年左右,早果易丰产,经济效益高而明显。所以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葡萄在我国发展的速度很快,根据国际葡萄园及葡萄酒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在2014年超越法国,跃居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世界第二,仅次于西班牙。我国鲜食葡萄产量多年稳居世界首位。2013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714.64千公顷,葡萄产量达到1155万吨,葡萄酒年产117.8万吨。从比较效益和投入产出比来说,种植葡萄效益较高而且见效快。随着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我省再次掀起鲜食葡萄新一轮种植高潮,仅偃师市种植面积就达到了4000公顷,鲜食葡萄种植面积连年增长。但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一些行业标准的废止,指导我省鲜食葡萄生产的地方标准缺位,使我省的无公害鲜食葡萄标准化生产滞后,也为我省鲜食葡萄质量安全水平的持续提高形成阻碍。 1、为无公害鲜食葡萄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无公害鲜食葡萄在全省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我省鲜食葡萄生产良莠不齐,鲜食葡萄的质量水平在低位徘徊,难以实现优质高效的目标。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对我省鲜食葡萄生产制定统一的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我省鲜食葡萄的质量水平,最终实现优质高效的目标。 2、规范鲜食葡萄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在实际工作中,鲜食葡萄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较低,果农习惯于打保险药,乱混乱用现象突出,生长调节剂滥用,没有贯彻执行统防统治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产品质量偏低的后果。通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规范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11/ ****—2016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 监测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emitted from stationary source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6.07.01) 2016-XX-XX发布2016-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测定项目的确定 (2) 5 监测方法的选择 (2) 6 采样技术要求 (3) 7 样品的运输和保存 (5) 8 结果与计算 (6) 9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苯系物的测定气袋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 (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或总烃标准监测方法表 (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特征项目标准监测方法表 (15) 附录D(资料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流程 (16)

精简版《广东省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ocx

广东省地方标准《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 (DB44/815-2010 )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广东省辖区内印刷企业工艺过程使用的油墨(处于即用状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 VOCs)含量限值,规定了VOCs的排放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印刷企业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污染源的VOCs排放控制,以及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VOCs排放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平版、凸版、凹版、柔性版和丝网版(孔版)印刷方式,以报纸、书籍、杂志、 广告、海报、包装(纸质、塑料)、金属、玻璃和陶瓷及其他材料为承印物的印刷生产活动。 二、污染源界定与时段划分 1、现有源是指本标准实施之日(2010 年 11 月 1 日)前已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获批准的污染源;新源是指自本标准实施之日(2010 年11 月 1 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改建、扩建污染源。 2、现有源和新源分时段执行不同的排放限值。现有源自本标准实施之日 起至 2012 年 12 月 31 日止执行第Ⅰ时段限值,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第Ⅱ时段限值;新源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第Ⅱ时段限值。 3、排放限值、技术与管理规定未划分时段的,则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 三、 VOCs排放限值 1、印刷油墨 VOCs含量限值 印刷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印刷油墨VOCs含量限值(为处于即用状态以每升油墨所含多少克VOCs计算)应执行表1 的规定。 2、排气筒 VOCs排放限值:

企业排气筒 VOCs排放限值按表 2 执行。 3、无组织排放监控点VOCs浓度限值: 无组织排放应执行表 3 的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 四、控制 VOCS排放的生产工艺和管理要求 1、油墨、粘胶剂、有机溶剂等原辅材料宜储存在密封容器中。有机溶剂 转移、墨辊等设备清洗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VOCs排放。废弃的油墨桶、有机溶剂容器桶或胶水桶在移交专门的回收处理机构前,应封盖存储。 2、产生 VOCs废气的工艺线应尽可能设置于密闭工作间内,集中排风并 导入 VOCs控制设备进行处理;无法设置密闭工作间的生产线,VOCs排放工段应尽可能设置集气罩、排风管道组成的排气系统。 3、安装 VOCS处理设施的企业,其VOCS处理设施应达到设计处理效率。 4、密闭排气系统、污染控制设备应与工艺设施同步运转。废气收集装置 和治理装置必须按照规范参数条件运行。 5、企业经营者应每月记录企业使用的含VOCs原料名称、厂家、品牌、型号、 VOCs含量、购入量、使用量和库存量等资料。 五、排气筒高度与排放速率要求 1、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 m ,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其排放 速率限值按表 2 所列对应排放速率限值的外推法计算结果的50%执行。 2、企业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 m 半径范围的最高建筑 5 m 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表 2 所列对应排放速率限值的50%执行。 3、企业内有多根排放含VOCs废气的排气筒的,两根排放相同污染物(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产生)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

河南省地方标准

河南省地方标准《电梯安全乘坐指南》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的目的和意义…………………………………………………………编制的目的……………………………………………………………………… 编制的意义……………………………………………………………………… 第二章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任务来源………………………………………………………………………… 编制的原则……………………………………………………………………… 编制的依据……………………………………………………………………… 第三章编制的过程…………………………………………………………………编制单位………………………………………………………………………… 主要编制过程…………………………………………………………………… 第四章主要内容的确定……………………………………………………………第五章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第六章标准实施的建议……………………………………………………………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编制的目的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等一系列法规标准对电梯生产、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使用、检验检测、监管等环节进行了规定,但对于电梯乘客乘坐电梯的安全常识之前没有专门的标准规范。该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市民的乘梯安全意识和知识,完善电梯安全法规体系,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编制的意义 随着科技时代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越发快速推进,高楼大厦成为了每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电梯这种垂直交通工具的出现,才使高层住宅建筑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同时高层建筑的发展也促进了电梯技术的革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标志着我们迈入了电梯化时代。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物内部最重要的运输工具,不仅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诸多生活上的便利,但是也带来了种种危险。目前大部分使用者都对电梯知识不了解,如何去普及电梯文明使用知识和管理方法是目前十分重要的一个课题之一。电梯作为一种特种设备,其中的危险性不言而喻,但是在交付客户使用前,都经过厂家各个部门的细心检查和检验部门检验,其本质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但并不代表乘客都能够安全使用。需懂得电梯基本的使用规则,才能安全使用电梯,电梯的本质安全并不代表在使用过程中就不出现任何的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