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二精选试题及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二精选试题及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二精选试题及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二精选试题及解析

1.(2014·湖南五市联考)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C)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分析可知图C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2.(2014·山西四校一联)将同种黄色鼠(A)和灰色鼠(a)杂交,已知A和a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如果黄色鼠与黄色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色鼠的比例是(C)

A.1

B.4/9

C.1/2

D.5/9

解析: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故不存在AA个体,可知,黄色鼠基因型为Aa。黄色鼠与黄色鼠(第一代)交配得第二代基因型为Aa占2/3,aa占1/3。故A=1/3,a=2/3,第三代中黄色鼠概率为(2×1/3×2/3)/(1-1/3×1/3)=1/2。

3.(2014·河北教学质检)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两对等位基因杂合、三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C)

A.1/32

B.1/16

C.1/8

D.1/4

解析:BB×bb、DD×dd的子代都是杂合子,Aa×Aa的子代中纯合子(AA、aa)占的比例为1/4+1/4=1/2,Cc×CC 的子代中纯合子(CC)占的比例为1/2,Ee×Ee的子代中纯合子(EE、ee)占的比例为1/4+1/4=1/2,因此,AaBBCcDDEe×AabbCCddEe的子代中有两对等位基因杂合、三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占的比例为

1/2×1/2×1/2=1/8。

4.(2014·天津十二所重点中学联考)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aBb ABAbaBab配子间M种结合方式子代:N种基因型P种表现型(12∶3∶1)

A.A、b

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M、N、P分别代表16、9、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解析:①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自由组合;②为受精作用, 该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4种雌雄配子有42种结合方式,子代有32种基因型,根据P的表现型比值判断,有3种表现型,故该植株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1∶1。

5.某自花受粉植物的株高受第1号染色体上的A、a,第7号染色体上的B、b和第11号染色体上的C、c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作用效果相同,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8 cm的基础上再增加2 cm。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基本高度8 cm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

B.控制株高的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株高为14 cm的植株基因型有6种

D.某株高为10 cm的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繁殖,F1应有1∶2∶1的性状分离比

解析:根据题意,基本高度8 cm的植株不含显性基因,因此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株高为14 cm的植株含有3个显性基因,其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7种;某株高为10 cm的个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其余基因均为隐性纯合,在自然状态下繁殖,F1应有1∶2∶1的性状分离比。

6.(2014·镇江模拟)据研究,某种植物的某品种能合成两种对治疗人类疾病有医疗价值的药物成分,其合成途径如图所示:

现有两纯种植物,一种只能合成药物1,另一种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这两种植物杂交,F1都只能合成药物1,F1

自交产生的F2中的三种表现型及比例是只能合成药物1∶两种药物都能合成∶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9∶3∶4。那么,能正确表示F1中所研究的两对基因位置的图是(A)

解析:根据题意,只能合成药物1的纯种植物基因型为MMNN,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的纯种植物基因型为mmNN或mmnn。由于F1只能合成药物1,故可以推知F1的基因型为MmN,再由F2中有三种表现型,且性状分离比为9∶3∶4,即9∶3∶(3+1),可以确定F1的基因型为MmNn,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7.(2014·福建六校联考)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B)

A.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

B.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

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2∶1

D.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

解析: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AA∶1Aa)(1Bb∶1bb)=1∶1∶1∶1,A正确;A与a是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分离,B错误;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1AA∶2Aa∶1aa)bb,C正确;甲、乙植株杂交过程属于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1∶1∶1,D正确。

8.(2015·张家口检测)人类有一种遗传病,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女儿均为棕色牙齿,儿子都正常。则他们的(C)

A.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病率为1/4

B.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女性

C.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病率为1/2

D.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男性

解析:因父亲患病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故该病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儿子基因型为X a Y,正常女子基因型为X a X a,则其后代全部正常;女儿基因型为X A X a,正常男子基因型为X a Y,则其后代男孩和女孩各一半正常一半患病,即后代患病率为1/2。

9.(2014·深圳二调改编)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与育性如表所示。科学家发现,白眼雌果蝇(X r X r)与红眼雄果蝇(X R Y)杂交产生的F1中,偶尔也出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称“例外”)。不考虑基因突变和环境改变因素,

A.

B.亲本雌果蝇产生了X r X r的卵细胞

C.子代中X R X r个体为红眼雌果蝇

D.子代中X R O个体为红眼雌果蝇

解析:白眼雌果蝇(X r X r)与红眼雄果蝇(X R Y)杂交产生的F1中,出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原因用遗传图解表示如下:

根据遗传图解分析可知,选项B正确。

10.(2014·郑州二检)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株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下列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A)

A.如果子代植株自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说明该植株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B.如果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子代植株接受aabb植株的花粉,形成的后代基因型有4种,且比例为1∶1∶1∶1

C.如果子代植株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该子代植株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

D.如果该植株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且A和a位于性染色体上,则不能确定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一定是雌性个体

解析:若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只能产生两种配子(不考虑交叉互换),则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故A项错误。若A和a基因位于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可能是雄性也可能是雌性,D项正确。

11.(2014·温州模拟)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荚膜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D)

A.3和4

B.1、3和4

C.2、3和4

D.1、2、3和4

解析:2、3、4三支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号试管内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R型细菌只是一部分,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

1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下图所示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解析: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实际上是标记了脱氧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和氨基酸中的R基。

13.(2014·南通二次调研)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个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不包括(D)

A.选择化学组成和结构简单的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

B.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将DNA注入其细胞中

D.噬菌体侵染时间过长,大肠杆菌会裂解死亡

解析:选用噬菌体为实验材料,一方面是因为噬菌体结构简单,仅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侵染细菌时,只将DNA注入细胞中,该过程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子代噬菌体会释放出来,影响实验结果。

14.如图是DNA分子的片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

A.④表示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⑦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决定于④的种类和数目

C.解旋酶作用于图中的⑤,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①②之间断开DNA

D.若整个DNA中T有M个,占碱基总数的a/b,则C的数目为M(b/2a-1)个

解析: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结构,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图可知,④表示脱氧核苷酸,⑦表示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取决于④的排列顺序;解旋酶作用部位是⑤氢键,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是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T=M个,且占碱基总数的a/b,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数目为[M÷(a/b)-2M]÷2=M(b/2a-1)(个)。

15.(2015·河南洛阳月考)下列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有(A)

①受精作用②病毒的增殖过程③细菌的二分裂过程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⑤细胞的融合

⑥翻译⑦逆转录

A.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⑥⑦

解析: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及逆转录过程中。病毒的增殖过程和细菌的二分裂过程都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黏性末端的碱基也要进行互补配对。受精作用与细胞融合是细胞膜相互识别与融合的过程,不涉及碱基互补配对。

16.(2014·韶关模拟)在一定温度下,DNA双链会解旋成单链,即发生DNA变性。T m是DNA的双螺旋有一半发生热变性时相应的温度。下图表示DNA分子中的G—C相对含量与DNA的T m之间的关系曲线(EDTA 对DNA分子具有保护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DNA的T m值受到G—C相对含量的影响

B.DNA的T m值受到离子浓度的影响

C.双链DNA热变性与解旋酶的催化作用有关

D.双链DNA热变性后不改变其中的遗传信息

解析:由图可知,G—C相对含量会影响DNA的T m值;NaCl溶液的浓度也会影响DNA的T m值;在一定温度下,DNA双链会解旋成单链,这与解旋酶无关;DNA双链解旋成单链后,遗传信息不会改变。

17.(2014·衡阳模拟)某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鸟嘌呤300个。该DNA进行连续复制,经测定,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周围环境中3 2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共复制了多少次(C)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解析:已知该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300个鸟嘌呤,则A与T均为200个;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3 200个A,因此最后一次复制增加的DNA分子数为3 200/200=16(个),则经过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总数为32个,即25个,因此这个DNA分子共进行了5次复制。

18.(2014·沈阳质量检测)如图表示某细胞中的转录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C)

A.a表示DNA

B.b表示RNA

C.c表示解旋酶

D.图中有5种碱基

解析:由题图可知,a表示双链DNA,A项正确。b表示转录出来的单链RNA,B项正确。RNA在c的作用下合成,c表示RNA聚合酶,C项错误。图中DNA含有A、T、C、G 4种碱基,RNA含有A、U、C、G 4种碱基,共5种碱基,D项正确。

19.(2014·乌鲁木齐诊断性测验)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核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甲、乙两图所示生理过程都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B.甲、乙两图所示生理过程中,所需模板完全相同

C.乙、丙两图表示的是核基因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

D.甲、乙、丙三图所示生理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

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乙、丙分别代表DNA复制、转录、翻译过程。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 聚合酶,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A项错误。DNA复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而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B项错误。核基因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分为转录、翻译两个阶段,C项正确。DNA复制时碱基配对方式为A—T、G—C、T—A、C—G,转录时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G—C、C—G,翻译时碱基配对方式为A—U、G—C、U—A、C—G,D项错误。

20.(2014·安徽合肥168中学最后一卷)如图是果蝇某条染色体上含有的几个基因以及红宝石眼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对该图的分析中,科学准确的是(A)

A.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一定不是一对等位基因

B.图示结构和过程在果蝇的所有细胞中都存在

C.RNA翻译合成蛋白质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与RNA上某启动部位结合

D.经过加工形成成熟的mRNA不一定同时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解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一定不是一对等位基因,A正确;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均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所以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所含的基因种类相同;题图是红宝石眼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不同的活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种类不同,B错误;mRNA翻译合成蛋白质过程需要tRNA搬运氨基酸并识别密码子,需要RNA聚合酶与RNA上某启动部位结合的是转录过程,C错误;经过加工形成成熟的mRNA不含有启动子、终止子,一定同时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D错误。

21.(2014·泉州质量检查)化学诱变剂羟胺能使胞嘧啶的氨基羟化,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育种学家常用适宜浓度的羟胺溶液浸泡番茄种子以培育番茄新品种。羟胺处理过的番茄不会出现(C)

A.番茄种子的基因突变频率提高

B.DNA序列中C—G转换成T—A

C.DNA分子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数目

D.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解析: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并没有改变DNA中嘌呤与嘧啶进行配对的规则,所以不会出现DNA分子中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数目的情况。

22.(2014·潍坊质量检测)医学界认为抗生素的滥用是“超级细菌”产生的罪魁祸首,超级细菌因含有一种叫NDM1的基因,使这种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C)

A.NDM1基因的产生是该细菌发生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B.滥用抗生素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产生NDM1基因

C.细菌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NDM1基因频率不断增大

D.NDM1基因的产生标志着新的细菌(物种)已经产生

解析:选项A,“超级细菌”为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选项B,抗生素只是起选择作用,而不是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选项C,由于抗生素的选择作用,耐药基因NDM1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大;选项D,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而不是出现新的基因。

23.(2014·承德模拟)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C)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的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的缺失①、易位②、倒位④和重复;③是基因突变或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所致。

24.(2014·舟山模拟)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据图所示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C)

A.该实验不能说明植物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

B.植株B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不考虑基因突变,植株A、B的细胞内没有等位基因

D.由花粉培养到植株B的过程都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解析:C项中,单倍体植株A体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而没有等位基因,植株A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植株B是纯合的二倍体,不含等位基因。A项中,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成单倍体植株A,利用了植物生殖细胞的全能性。B项中,植株B是纯合的二倍体,但并非所有的细胞都含两个染色体组,如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项中,组织培养阶段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

25.(2014·福建福州质检)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 -,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据此所作判断正确的是(C)

A.该患儿致病基因来自父亲

B.卵细胞21号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了该患儿

C.精子21号染色体有2条而产生了该患儿

D.该患儿的母亲再生一个21三体综合征婴儿的概率为50%

解析: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异常病,题干中给出的标记基因,不是致病基因,由于患儿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 -,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所以其致病原因是父亲产生的精子21号染色体有2条,该患儿母亲再生一个21三体综合征婴儿的概率不能确定。

26.(2014·山东临沂期中)以下为某家族甲病(设基因为A、a)和乙病(设基因为B、b)的遗传家系图,其中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若Ⅲ2与Ⅲ4结婚,生一个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是1/24

D.Ⅲ5的基因型aaX B X B或aaX B X b

解析:该家系图中有两种遗传病,解题时应该分别单独考虑。先考虑甲病,根据Ⅱ3、Ⅱ4均无病,生下患甲病女儿Ⅲ5,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单独考虑乙病,Ⅱ1、Ⅱ2均不患乙病,生下患乙病的Ⅲ1、Ⅲ3,且Ⅱ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乙病必然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的基因型有两种情况:1/2AaX B X b或1/2AaX B X B;Ⅲ4的基因型也有两种情况:2/3AaX B Y或1/3AAX B Y,若Ⅲ2与Ⅲ4婚配,生一个两病皆患的孩子的概率是1/48。

27.(2014·湖北荆州质检)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高秆和矮秆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①: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6株、抗病矮秆植株(乙)和不抗病高秆植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

实验②: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F1都表现为抗病高秆。

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实验②可以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之间的显、隐性关系

B.实验①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雌、雄配子

C.该育种实验运用了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

D.实验①中的白化苗不能合成叶绿素,不久会死亡,这类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解析:设控制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高秆和矮秆的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实验②中甲(不抗病矮秆)和丁(纯合抗病高秆)杂交后,F1全表现为抗病高秆,说明抗病(A)对不抗病(a)为显性、高秆(B)对矮秆(b)为显性;根据实验①乙与丙杂交产生的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可知乙和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则F1中抗病高秆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AB、Ab、aB、ab四种类型的雌、雄配子;该育种实验采用了诱变育种(用γ射线处理)、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杂交育种(不同亲本的杂交)的技术;实验①中使用γ射线处理后出现白化苗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该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8.(2014·辽宁六校联考)下图中的①②③表示培育番茄新品种的三种育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方法①和③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但方法③的变异是定向的

B.方法②形成单倍体的过程中细胞全能性的表达与植物激素密切相关

C.方法③中的抗病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细菌质粒作运载体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解析:图示方法①表示杂交育种,方法③表示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育种,它们依据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基因工程能对生物的性状进行定向改变,A正确;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植物激素,人为地控制细胞的去分化和再分化,B正确;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常用细菌质粒作为运载体,C正确;通过筛选获得纯合抗病植株,使抗病基因的频率不断升高,D错误。

29.(2014·山东烟台一模)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在此条件下该物种将

(A)

A.不断进化

B.不断衰退

C.产生新物种

D.丧失基因库

解析: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导致A基因频率下降、a基因频率增大,该种群发生进化,A正确、B错误;产生新物种要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该种群只是基因频率改变,没有丧失基因库,D错误。

30.(2014·新余模拟)如图中由于河道改变将种群隔离开,使它们之间彼此不能往来接触,失去了交配的机会。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它们形成了两个新物种甲和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D)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C.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A错误。由于彼此不能往来接触,两个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的差异,但不会完全不同,B错误。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的差异,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出现不同,C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使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出现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若四个班的同学没有进行交流,且均以为花色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 班和 班对显

隐性的判断刚好相反。四个班经过交流后,对该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说:

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 +、A 、a)控制,其中A 决定蓝色,A +和a 都决定红色,A +相对于A 、a 是

显性,A 相对于a 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一班同学所用的两朵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可能为① × ,② × 两种情况。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 、a 1、a 2)控制,只有a 1和a 2在一起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他情况均为红

色,A 相对于a 1、a 2为显性。能否仅根据一班F 1的数量比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 (填“能”或“不能”)。

(2)将一班F 1中的蓝色花进行自交得一班F 2,将二班F 1中的红色花自交得二班F 2。到了高三,统计得到一班

F 2中红花个体和蓝花个体各占一半,则一班同学可以据此判断自己高一时所用的两朵红花亲本的基因型

为 ,并且可推测二班F 2中的花色比例应为 ,而这个推测数据和二班同学实验得到的真实数

据吻合,表示我们的假说 (填“一”或“二”)是对的。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花色遗传方式的这种思路在科

学研究中被称为 法。

解析:(1)若花色受单基因控制,则由一班实验可判断蓝花是隐性性状,此推测与二班的实验结果(红花为隐性

性状)相矛盾;假说一:由题干知,三个复等位基因间的表达关系为A +>A>a,红花基因型为A +A +、A +A 、A +a 或

aa,蓝花基因型为AA 或Aa,两朵红花杂交,后代能出现3红花∶1蓝花的亲本组合可以为A +A×A +A 或

A +A×A +a;假说二:红花基因型为Aa 1、Aa 2、a 1a 1或a 2a 2,蓝花基因型为a 1a 2,两种假说都有符合一班F 1的数量

比,所以,根据一班F 1的数量比无法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

(2)若假说二是准确的,一班F 1蓝花基因型为a 1a 2(亲本都是红花,基因型为Aa 1×Aa 2),F 1中蓝花自交得到

F 2(1a 1a 1∶2a 1a 2∶1a 2a 2),即F 2中红花与蓝花个体各占一半;二班F 1中红花基因型为a 1a 1和a 2a 2,F 1中的红花自

交得到F 2(1a 1a 1∶1a 2a 2),即F 2中全是红花;此种研究方法为假说—演绎法。

答案:(1)一 二 A +A A +A A +A A +a 不能

(2)Aa 1和Aa 2 红∶蓝=1∶0(全为红花) 二 假说—演绎

32.(2014·宝鸡质检)(14分)某种蝴蝶的体色和触角均是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其中触角正常(B)对棒状(b)

为显性。已知这种蝴蝶雌性个体体色都是白色的,雄性个体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用白色正常父本与白

色棒状母本杂交,后代F 1中雄性个体全为黄色正常型,雌性个体全为白色正常型。让F 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

配,后代F 2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正常∶黄色棒状∶白色正常∶白色棒状=9∶3∶3∶1。根据以上

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中父本的基因型为 ,母本的基因型为 。

(2)体色和触角的决定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什么定律? ,判断依据

为 。F 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F 2雌性个体的表现型及

比例为 。

(3)若F 2中纯合白色棒状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写出它与F 1中雄性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及子代中雌、

解析:F 1中雄性个体全为黄色正常型可判断出亲本都为纯合子,再据F 2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正常∶黄

色棒状∶白色正常∶白色棒状=9∶3∶3∶1可判断出体色和触角的决定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

律,F 1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亲本的杂交组合为♂aaBB×♀AAbb 。据此写出题(3)中的遗传图解。

答案:(1)aaBB AAbb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F 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F 2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

比例为黄色正常∶黄色棒状∶白色正常∶白色棒状=9∶3∶3∶1 白色正常∶白色棒状=3∶1

(3)P:♀AAbb × ♂AaBb

子代:AABb Aabb AAbb AaBb

表现型:雌性 白色棒状∶白色正常=1∶1雄性 黄色正常∶黄色棒状=1∶1

33.(2014·唐山一模)(12分)现有两个纯合果蝇品系:品系A 和品系B 。两个品系都是猩红眼,这是一种与野生

型深红眼明显不同的表现型。品系A 猩红眼基因(用A 、a 表示)与品系B 猩红眼基因(用B 、b 表示)位于果

蝇的非同源染色体上(均与Ⅳ号染色体无关),这两对不同基因对眼色素具有类似的效应。

(1)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猩红眼对深红眼为性。

②让F2随机交配,所得F3中,雄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

③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深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猩红眼果蝇占。

(2)若让猩红眼品系B雌蝇与猩红眼品系A雄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为,F2杂合雌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解析:(1)①因表中F1双亲都为深红眼,而F2中出现了猩红眼,所以深红眼为显性性状,猩红眼为隐性性状;又因F2中的雌蝇全为深红眼,而雄蝇中深红眼∶猩红眼=1∶1,其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该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②由①可推出F2中深红眼雌蝇基因型为X A X A、X A X a,深红眼雄蝇基因型为X A Y,猩红眼雄蝇基因型为X a Y,那么雌蝇产生的配子为X A∶X a=3∶1,则F3的雄蝇中X A Y∶X a Y=3∶1,故F3雄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1/4。③根据题干可知,Ⅳ号染色体和控制眼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所以在分析时,可以先单独研究,再综合考虑。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果蝇杂交,后代果蝇中,Ⅳ号染色体无缺失∶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1∶2(缺失2条Ⅳ号染色体死亡),故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果蝇占2/3;深红眼杂合雌果蝇(X A X a)与深红眼雄果蝇(X A Y)杂交,后代猩红眼果蝇(X a Y)占1/4,从而得出F1中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猩红眼果蝇占(2/3)×(1/4)=1/6。(2)由品系A与品系B猩红眼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这两对不同基因对眼色素具有类似的效应,可知猩红眼品系B雌蝇和猩红眼品系A雄蝇的基因型分别是bbX A X A、BBX a Y,由此推出F1为野生型雌果蝇(BbX A X a)、野生型雄果蝇(BbX A Y),F1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雌蝇(B X A X-)∶猩红眼雌蝇(bbX A X-)∶野生型雄蝇(B X A Y)∶猩红眼雄蝇(B X a Y、bbX A Y、bbX a Y)=(3/8)∶(1/8)∶(3/16)∶(5/16)=6∶2∶3∶5。F2杂合雌果蝇(BBX A X a、BbX A X A、BbX A X a、bbX A X a)中猩红眼果蝇(bbX A X a)占1/6。

答案:(1)①X隐②1/4③1/6

(2)野生型雌蝇∶猩红眼雌蝇∶野生型雄蝇∶猩红眼雄蝇=6∶2∶3∶51/6

34.(2014·湖南长沙一中、师大附中等六校联考)(12分)鸟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种鸟尾部羽毛颜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a1,a2控制,使其分别有白色、灰色、褐色、棕色四种羽色,其生化机制如图所示。

(1)该种鸟尾羽颜色的基因型共有种。

(2)一只白色雄鸟与多只棕色雌鸟交配产生的后代分别有三种羽色,则该白色雄鸟的基因型为。

(3)若该种鸟的一种显性性状由基因B控制,但不知基因B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其生物兴趣小组制定了一个调查方案,对此进行研究,请对该方案进行相关补充。

调查方案:寻找具有此显性性状的该鸟种群,统计的个体数量。

预期结果:

①若具有该显性性状的,则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具有该显性性状的,则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③若具有该显性性状的,则B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

解析:(1)该种鸟尾羽颜色的基因型共有AA(灰色)、a1a1(白色)、a2a2(白色)、a1a2(白色)、Aa1(褐色)、Aa2(棕色)6种。(2)白色雄鸟与棕色雌鸟(Aa2)杂交,子代不可能产生灰色鸟(AA),则三种颜色为白色(a1a1、a2a2或a1a2)、褐色(Aa1)、棕色(Aa2),则该白色雄鸟的基因型为a1a2。(3)若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其控制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若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雄鸟表现显性性状(Z B Z B、Z B Z b)的个体数量多于雌鸟(Z B W)。若B 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则只有雌鸟才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答案:(1)6(2)a1a2

(3)具有该显性性状的雄鸟和雌鸟①雄鸟和雌鸟个体数量大致相等

②雄鸟个体数量明显多于雌鸟个体数量③个体全部为雌鸟

35.(2014·南昌调研)(12分)烟草是一种经济作物,也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烟草性状遗传的实质是。烟草的遗传物质中能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

之中。烟草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后两者的主要区别

是。

(2)将烟草的一个具有活性的根尖分生区细胞放入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发现有一条染色单体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有放射性,则其姐妹染色单体有条链含有放射性。在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中碱基A有3 000个,占全部碱基数的3/8,则碱基G的个数为。

(3)烟草花叶病毒会感染烟草的叶片,使之出现相应的病斑,试写出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的实验思路: 。

(4)如果用15N、32P、35S同时标记烟草花叶病毒后让其侵染未做标记的烟草细胞,在产生的子代烟草花叶病毒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及其存在的部位是。

解析:(1)烟草的遗传物质是DNA,烟草性状遗传的实质是基因的传递,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4种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染色体变异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2)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根尖分生区第一次分裂完成后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带有放射性;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一条染色单体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带有放射性,其姐妹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带有放射性。G的数目=3 000÷(3/8)×(1/8)=1 000(个)。(3)将RNA和蛋白质分别提取出来,并分别注入烟草细胞中,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4)D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为C、H、O、N、S,15N和32P标记的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15N和35S标记的是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因此在子代病毒的RNA中可以找到15N和32P。

答案:(1)基因的传递(亲代将遗传物质复制后传递给子代)DNA的4种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而基因突变不能)

(2)两 1 000个(3)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别提取出蛋白质和RNA,并分别注入到烟草细胞中,观察烟草叶片是否出现相应的病斑(4)在RNA中找到15N和32P

36.(2014·徐州模拟)(12分)下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图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分别是。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能发生乙过程的场所有。

(2)在正常情况下,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

(3)对于乙图来说,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分子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

分子上。(填字母)

(4)分子l彻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有种。

(5)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从分子l链的端开始的。如果该链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n链,最多需要脱掉分子的水。

解析:(1)DNA复制以解旋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以解旋后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以mRNA单链为模板。小麦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都含有DNA,可以进行乙过程。

(2)a和d分别是亲代DNA分子上的单链,二者的碱基序列为互补关系,因此a和c、b和d上的碱基序列相同。

(3)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属于DNA分子上的片段,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信使RNA上。

(4)丙图中两个核糖体位于同一条链l上,说明l链为信使RNA,彻底水解后有6种化合物:核糖、磷酸、4种碱基。

(5)从两条肽链m和n的长度可以知道,翻译从A端开始。l链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最多对应117个密码子,最多对应117个氨基酸,脱掉116个水分子。

答案:(1)DNA复制、转录、翻译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2)a和c、b和d(3)e f(4)6(5)A116

37.(12分)如图是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合成和分泌的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有关结构,

①~②表示有关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①过程的酶是。与②过程相比,①过程中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2)大麦种子萌发时,赤霉素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能活化赤霉素信号传递中间体,导致GAI阻

抑蛋白降解。结合图解判断,GAI阻抑蛋白的功能是,GA MYB蛋白质的功能是。

(3)甲~丙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图示乙的功能是。

(4)大麦种子萌发时,赤霉素诱导合成α淀粉酶,其意义是

解析:(1)图示中①过程是转录,参与此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①过程中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T—A。

(2)赤霉素与受体结合后,导致GAI阻抑蛋白降解,从而促进GA MYB基因的转录。GA MYB蛋白质的功能是启动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

(3)丙是核糖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乙是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加工与分泌有关。

答案:(1)RNA聚合酶T—A

(2)阻止GA MYB基因的转录启动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

(3)丙与蛋白质的加工与分泌有关

(4)催化大麦种子中储藏的淀粉分解,为种子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

38.(14分)半乳糖血症患者不能同化半乳糖,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已知要把半乳糖导入糖类的正常代谢途径中,必须先将其转变为葡萄糖的衍生物(物质C)。它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已知控制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的基因(设显性基因分别为A、B、C)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

(1)半乳糖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途径示意图可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有:

①;

②。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结果与权威部门发布的情况不相符,可能的原因有、等。

(3)下表是一个患者家庭中某半乳糖血症患者及其父母与正常人体内三种酶的活性比较:(表中数值代表酶活

①与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相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理由是。

②写出患者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若患者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解析:(1)从代谢途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半乳糖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由酶①、酶②、酶③催化完成,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半乳糖)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且是多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

(2)调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要考虑调查的群体要足够大,并随机取样,否则将会影响调查结果。

(3)由题意可知控制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的基因(设显性基因分别为A、B、C)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从半乳糖血症患者及其父母与正常人体内三种酶的活性比较可看出,患者

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为AaBbCc、正常母亲的基因型为AaBbCC,又从代谢途径示意图看出,只有三对基因中同时有显性基因时才表现正常,生一个正常孩子A B C的概率是3/4×3/4×1=9/16,所以患病的概率为

1-9/16=7/16。

答案:(1)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半乳糖)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多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2)调查的群体小没有随机取样(3)①自由组合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②AaBbCc7/16

39.(9分)某科学小组对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前后的某种雌雄异株植物(性染色体为XY型)进行研究,发现了一性状与野生植株有明显差异的突变雄株。经检测,该突变植株的突变性状由某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相关基因用A、a表示)。在事故前,这种突变类型的植株并不存在。请回答:

(1)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原因是。

(2)A与a的本质区别是。若要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基本思路是选择与杂交,然后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个体数量(数量足够多

①如果Q和P值分别为1、0,则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②如果Q和P值分别为0、1,则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性。

③如果Q和P分别为0、0,则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性。

④如果Q和P值分别为1/2、1/2,则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性。

解析:(1)生长旺盛部位的细胞DNA复制旺盛,易发生基因突变。(2)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本质上的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基因突变显隐性及其位置有五种情况:A→a的隐性突变(位于X或常染色体上两种),a→A的显性突变(位于X或常染色体上两种)及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一般性状由成对基因控制,题目中雄株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说明突变型为显性性状,该雄株为杂合体。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野生型(雌)×突变型(雄)。(3)根据伴性遗传的性状符合交叉遗传特点。隐性母本的隐性性状可传递给子代中的雄性个体,显性父本的显性性状,可传递给子代的雌性个体。一个基因突变导致性状改变,可判断为显性突变,突变型为显性性状。野生型雌株与突变型雄株杂交,若符合交叉遗传特点即后代表现为雄株都是野生型,雌株都是突变型,则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联,则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性状与雄性个体相关联,则在Y染色体上。发生显性突变的实验预期:若后代雌株均为野生型,雄株均为突变型,则说明突变基因在Y染色体上,即X a X a×X a Y A→X a X a∶X a Y A=1∶1。若后代雌株均为突变型,雄株均为野生型,则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即X a X a×X A Y→X A X a∶X a Y=1∶1。若后代雌雄个体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则说明突变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即aa×Aa→Aa∶aa=1∶1。发生隐性突变的实验预期:若后代雌雄株均为野生型,则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即X A X A×X a Y→X A X a、X A Y或常染色体上即AA×aa→Aa后代均为野生型,Q和P 值均为0。

答案:(1)生长旺盛部位的细胞DNA复制旺盛(2)碱基序列不同突变雄株野生雌株

(3)②X显③X或常隐④常显

40.(2014·佛山模拟)(15分)某医师通过对一对正常夫妇(Ⅲ)(妻子已经怀孕)的检查和询问,判断出丈夫家族中有人患有甲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他的祖父和祖母是近亲结婚;妻子家族中患有乙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她有一个与她年龄相差不多患先天性愚型(21三体综合征)的舅舅。医师将两个家族的系谱图绘制如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医师通过咨询得知该夫妇各自家族中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均无对方家庭遗传病的患者,由此可以判断夫妻双方(填“不带有”或“带有”)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

(2)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性遗传。

(3)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性遗传。

(4)丈夫的基因型是,妻子的基因型是。

(5)该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女孩患病的概率是。

(6)先天性愚型,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的卵细胞或的精子与正常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来的。

(7)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为了达到优生的目的,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①;

②;

③;

④。

解析:(2)甲病“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由于女性患者Ⅱ5的父亲表现正常,由此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3)乙病“无中生有”也是隐性遗传病,由于Ⅲ11不带有乙病的致病基因,因此Ⅳ13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Ⅲ12,由此判断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由于该夫妇不带有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因此可以判断丈夫的基因型是AAX B Y或AaX B Y,妻子的基因型是AAX B X b。(5)该夫妇所生子女都不患甲病,生男孩患病概率为1/2,生女孩患病概率为0。(6)先天性愚型的染色体组成为47,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23+X的卵细胞或23+Y的精子与正常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来的。

答案:(1)不带有(2)常隐(3)X隐(4)AAX B Y或AaX B Y AAX B X b(5)1/20(6)23+X23+Y (7)①禁止近亲结婚②进行遗传咨询③提倡“适龄生育”④产前诊断

41.(2014·银川模拟)(13分)果蝇具有繁殖速度快、培养周期短、染色体数目少,可区分的性状多等特点,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摩尔根利用X射线照射处理红眼果蝇,之所以能获得白眼果蝇是因为发生了。

(2)如图为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及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的示意图,该果蝇的基因型是,该果蝇最多能产生种卵细胞。

(3)一个如图所示的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DX W的极体,那么与该极体同时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

(4)下图是该果蝇Ⅳ号染色体结构发生异常时出现的情况,该异常属于。

(5)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灰身果蝇种群中,出现了一只黑身雄果蝇。假如已知黑身是隐性性状,请设计实验,判断黑身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完善有关的实验步骤、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纯种的与变异的黑身雄果蝇交配,得子一代,子一代表现型为。

第二步:将子一代中与原种群的灰身雄果蝇交配,得子二代,分析并统计子二代不同表现型的个体数。

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子二代个体都是灰身果蝇,则黑身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②如果子二代出现黑身雄果蝇,则黑身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解析:(1)X射线照射处理红眼果蝇从而获得了白眼果蝇,这是因为发生了基因突变。(2)结合图示分析,该果蝇是雌果蝇,其基因型为AaDDX W X w,这样的果蝇最多能产生的卵细胞为2×1×2=4种。(3)一个这样的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DX W的极体,那么与该极体同时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DX W或aDX w。(4)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染色体异常属于一条染色体上的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这种变化叫易位。(5)判断黑身基因的遗传方式,可用纯种的灰身雌果蝇与变异的黑身雄果蝇杂交,看其F1灰身雌果蝇与原种群的灰身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表现型即可。

答案:(1)基因突变(2)AaDDX W X w4(3)ADX W或aDX w(4)易位(5)实验步骤:灰身雌果蝇

灰身灰身雌果蝇结果和结论:①常②X

42.(2014·潍坊质量检测)(13分)某种野生型细菌,自然条件下产生了:Ⅰ型(含L A基因)、Ⅱ型(含L B基因)、Ⅲ型(含L C基因)三种新类型,现将等量四个品系的细菌混合,置于恒定密闭条件下培养,间隔相同时间,

-23

野生型细菌能产生新类型的根本原因是。多种新类型细菌的出现表明了生物变异具有的特性。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在自然条件下菌群中L A基因频率会上升”的结论?,原因如下:

①;

②;

③。

(3)如果Ⅱ型细菌在空气中能很好生存,那么将Ⅰ、Ⅱ型细菌通过人工融合形成杂种细菌,其后代的基因组成是。在通气的条件下培养,杂种细菌能否生存?,请分析原因:。

解析:(1)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产生新类型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多种新类型基因的出现表明了生物变异具有不定向性。(2)表中的数据是在恒定密闭的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获得的,不同于自然条件下,所以不能判断自然条件下L A的基因频率上升,因此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对细菌的选择作用不同,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环境而言的,只有适应环境的突变基因频率才能上升。

答案:(1)基因突变不定向(2)不能①基因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②只有适应生物生存环境的基因突变,其频率才会上升③表中数据只能说明在密闭条件下,种群中L A 的基因频率会上升(3)L A L B能杂种细胞分裂产生的子代都含有L A L B基因(或不能L B基因有可能不表达)

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下列哪一项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D.细胞中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其他物质 3.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生活在人的大肠内的细菌等生物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①④ 4.下面是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时的几个操作 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图像从右下图中的甲转为乙, 规范的操作步骤是()

①移动载玻片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⑤D.③②①⑤ 5.洋葱与大肠杆菌细胞最显著的区别是() A.有无核物质B.有无细胞质C.有无核膜D.有无细胞膜 6.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A.Fe、Mn、Zn、Mg B.Zn、Cu、Mg、Ca C.Zn、Cu、B、Mn D.Mg、Mn、Cu、Mo 7.下列有关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B.都是由C、H、O、N 4种元素组成 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 8.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 A.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鉴定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要现配现用 9.甲硫氨酸的R基是-CH 2-CH 2 -S-CH 3 ,它的分子式是() A.C5H11O2NS B.C3H7ONS C.C5H11O2S D.C5H10O2NS 10.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由100个氨基酸所组成的1个环状多

高中生物必修二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2017——2018学年度 第二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2、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组合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 2 的性状分离比为 3∶1 C.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面的哪个过程?( ) AaBb1AB∶1Ab∶1aB∶1ab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A.① B.② C.③ D.④ 4、基因型为Dd的个体连续自交n代,下图中的哪一条曲线能正确地反映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 ) 5、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得F 1,下列有关对F 1 的处理方法及所产生的结果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如果让F 1 个体连续自交,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 B.如果让F 1 个体连续自交,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C.如果让F 1 个体随机交配,且aa个体的生存能力较弱,每代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个体不能完成生命周期,那么连续数代后,aa个体出现的概率会减小 D.让F 1 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杂合子比例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6、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复制一次,着丝点分裂一次 B.染色体和DNA均等分配 C.细胞质和细胞核物质均等分配 D.同一生物的细胞分别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均与分裂前的细胞相同 7、女性色盲患者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 8、在果蝇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细胞是( ) A.初级精母细胞 B.精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9、、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的准确复制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每条子链与其模板链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10、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圆圈“○”中所对应的含义错误的是( ) A.①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②腺嘌呤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11、经测定,青蛙体细胞中一段DNA分子中含有A碱基600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4%,那么,该DNA片段中C碱基所占比例和数量分别是( ) A.48% 600 B.48% 650 C.26% 600 D.26% 650 12、下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双链DNA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 B.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C.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D.图中的a和b都是一个完整的核苷酸 13、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形成子代噬菌体时,用来作模板物质的是() 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B.细菌内的蛋白质 C.噬菌体的DNA分子 D.细菌内的DNA分子 14、据研究发现,红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生长,原因是有的抗生素能干扰细菌核

最新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讲解学习

必修二综合测试卷 1.(2013·郑州一模)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2.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④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色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有关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白色 B.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绿色 C. 有3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2:3:1 D.有4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9:3:3:1 4.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相对性状。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去除后代中的黑身果蝇,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果蝇基因型比例为( ) A.4∶4∶1 B.3∶2∶1 C.1∶2∶1 D.8∶1 5.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关于两图叙述错误的是() A.图1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 时期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B.两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发生在 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2是卵细胞,则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6.红花蚕豆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黄花的蚕豆植株,推测该黄花表现型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确定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黄花植株与红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B.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 7.如图表示H5N1病毒、硝化细菌、酵母菌和人体内遗传物质组成中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H5N1病毒B.硝化细菌 C.酵母菌 D.人体 8.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的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9.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 A.上清液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B.甲组沉淀物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C.沉淀物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D.甲组上清液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10.(2013·山东一模)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两个过程,图丙为其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一、单选题 1.组成细胞的元素中有4种元素的含量很高,其中不包括() A.C B.O C.N D.P 2.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 B.镁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镁影响光合作用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是人体的骨中的重要成分.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有些地区在食盐中加碘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3.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核孔是DNA等大分子进出的通道 D.染色质是细胞核内的重要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4.如图表示人体内某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上升 B.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 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5.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中含有微量元素Fe B.细胞鲜重中的O含量最高 C.细胞中的N只存在于蛋白质和核酸中 D.淀粉和脂肪都只含有C、O、H 6.某生物体内能发生如下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糖类在生物体内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7.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高二生物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必修二期末模拟考试一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 A.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B.实验→分析→假设→结论 C.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D.分析→假说→实验→验证 2.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 ①黑×棕→1匹黑②黑×黑→2匹黑 ③棕×棕→3匹棕④黑×棕→1匹黑+1匹棕 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 B.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 C.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马和棕马肯定都是纯合子 D.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 3.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DD×dd B.dd×Dd C.Dd×Dd D.dd×dd 4.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在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 A.l/16 B.2/16 C.3/16 D.4/16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由于() A.着丝点的分裂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DNA的复制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6.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D.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印证 7.已知一色觉正常女孩的祖母是红绿色盲,这个女孩携带红绿色盲基因的可能性是()A.25% B.50% C.75% D.100% 8.在下列4个遗传系谱中(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A.B.C.D.9.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B.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 C.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 D.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 10.“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A.稳定性B.特异性 C.多样性D.可变性 11.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C)/(T+G)=0.4,则在其互补链中及整个DNA中该比例分别是()A.0.4,0.4 B.2.5,0.4 C.2.5,1.0 D.0.6,1.0 12.测得某DNA片段含有碱基1600个,其中腺嘌呤占27.5%,问该DNA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有多少个() A.2520个 B.1480个 C.1080个 D.720个 13.遗传密码通常是指() A.D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不同碱基序列 B.核糖体上决定氨基酸的碱基序列 C.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不同碱基序列 D.转运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不同碱基序列14.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000个,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成mRNA 的DNA分子,至少含有碱基的数量分别是() A.3000个和3000个 B.1000个和2000个 C.2000个和4000个 D.3000个和6000个 15.白化病人出现白化症状的根本原因是() A.病人体内缺乏黑色素B.病人体内无酪氨酸 C.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不正常 D.长期见不到阳光所致 16.如下图所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 、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 高 矮 1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1第一章测试题(一) 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从生物圈到细胞,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细胞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圈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 4、某水库中属于同一种群的生物是() A.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B.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 C.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D.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 5、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实例的是() 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 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6、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A.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B.能够侵染其他生物 .能够在寄主体内复制产生后代D.具有细胞结构 7、某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对应于哪一生命层次:() A.个体B.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8、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 A.酵母菌B.SARS病毒C.蓝藻D.大肠杆菌 9、细菌、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B.无核膜C.二分裂繁殖D.对抗生素敏感 10、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 A.转动细准焦螺旋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11、最先观察和记载植物细胞结构的学者是() A.英国植物学家布朗B.英国自然科学家虎克 C.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D.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12、细胞学说主要阐明() A.细胞的结构B.细胞的种类C.细胞的统一性D.细胞的多样性 1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谁的名言() A.施莱登B.施旺C.达尔文D.魏尔肖 14、下列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结构不同于其它三种的是() A.蓝藻B.衣藻C.苔藓D.玉米 15、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繁殖季节里,长出蓬松而分披的长饰羽,决定这种性状的出现是由于生物体具 有() A.应激性 B.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殖作用 D.遗传的特性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ARS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B、细菌本身不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7、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解答

高一生物 期末模拟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1.5 分,共 69 分。) 1.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 ) A .实验 → 假设 → 验证 → 结论 B .实验 → 分析 → 假设 → 结论 C .假设 →实验→结论→验证 D .分析 →假说→实验→验证 2.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 ①黑×棕→1匹黑 ②黑×黑→2匹黑 ③棕×棕→3匹棕 ④黑×棕→1匹黑+ 1匹棕 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 B .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 C .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马和棕马肯定都是纯合子 D .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 3.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 的基 因型为( ) A . DD × dd C . Dd ×Dd D . dd ×dd 4.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在 F 2 中能 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 )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由于( ) 7.已知一色觉正常女孩的祖母是红绿色盲,这个女孩携带红绿色盲基因的可能性是( ) B . C . D . 9.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B .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 C .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 B .dd ×Dd A . l/16 B .2/16 C .3/16 D . 4/16 A .着丝点的分裂 B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 .DNA 的复制 6.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 A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D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 B .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 验 A .25% B . 50% C .75% D . 100% 8.在下列 4 个遗传系谱中 传病是( ) 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 ,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二试卷及标准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基因的不正确 ...叙述是 A.基因是生物性状的控制者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碱基组成 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是 (1)染色体的复制(2)同源染色体的分离(3)着丝点分裂 (4)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5)形成四分体(6)同源染色体联会 (7)姐妹染色单体变成姐妹染色体 A.(1)(6)(5)(4)(2) B.(1)(2)(4)(5)(7) C.(1)(6)(5)(4)(2)(3)(7) D.(2)(3)(4)(5) 3.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表示染色体移向两极状态的是 4.人体的下列细胞中,不可能 ...出现含有44+XX染色体组成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 B.次级卵母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5.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0.25,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 A.0.25 B.4 C.1 D.0.75 6. 下列有关纯合体和杂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纯合体中不含隐性基因 B.杂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杂合体 C.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 D.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 7.下列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1)极体(2)次级精母细胞(3)初级精母细胞(4)精原细胞 (5)受精卵 (6)正常体细胞 A.(2)(3)(4)(5) B.(3)(4)(5)(6) C.(2)(4)(5)(6) D.(1)(4)(5)(6) 8.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 ..的一项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 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9.某生物体细胞内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a,b,c,d来自父方,A,B,C,D来自母方,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有四个母方染色体的可能性是 A.1/2 B.1/4 C.1/8 D.1/16

生物必修二试题及答案讲解

一单向选择题 1.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 ) 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2.一般情况下,下列各项中不能用2n来表示的是() A.具有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 B.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 C.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所产生的DNA分子数 D.含有n个碱基的双链DNA分子的种类 3.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 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 2 表现型的比例③F 1 测交后代类型的比 例, ④F 1表现型的比例⑤F 2 的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②⑤ 4.下面是科学家探明基因的历程。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l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A.①假说一演绎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一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5.下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所得到的子代F 2 的基因型(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表中部分基因型没有列出,有的以数字表示。下列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表中被研究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B.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 2 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 > 2 = 4 > 1 C.F 2 中出现亲本没有的重组性状的比例是6/16或10/16 D.表中被研究的基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一、多选题 1.{下列有关图中的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并非所有大分子物质都可通过④进出细胞核,④可参与信息交流 B.所有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①②③周期性的出现和消失 C.该结构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D.②的结构是流动镶嵌模型,RNA 经过④需要穿过 0 层膜结构且需消耗能量 2.{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和A、G、C、T4种碱基 C.玉米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但其遗传物质是DNA D.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 3.{将细胞膜破坏后的某植物细胞匀浆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下列三种有机物的有无(“+”表示有,“-”表示无),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蛋白质脂质核酸 细胞器X+++ 细胞器Y++- 细胞器Z+-+ A.细胞器X一定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细胞器Y一定与蛋白质加工和分泌有关 C.细胞器Z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有DNA复制 D.硝化细菌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Z 4.{生活中生物常识无处不在,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人体每天需求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富含糖类的粮食制品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5.{阿胶原产于山东,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阿胶的滋补作用主要体现为: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再生和增强免疫力,下列

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试题带答案

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 高中学习资料群:628239042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月考 生 物 试 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30x2=60分) 1.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 A.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 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C. 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 离 2、 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 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D. 麂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3、小麦高秆(D )对矮秆(d )显性、抗病(T )对染病(t )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纯种高秆抗病和矮秆染病两品种作亲本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在F 2矮秆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占( ) A. B. C. D. 4、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1黄色圆粒豌豆(YyRr )自交产生F 2.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1个F 1个体只能产生YR 、yr 、Yr 、yR 的配子各一个 B. F 1产生基因型YR 的卵和基因型YR 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 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F 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随机结合 D. F 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 和基因型为yr 的比例为1: 1 5、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条染色体上含多个基因 B. 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C. 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D.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 6、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 B. 图甲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 图乙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0 D. 图丙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 7、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艾弗里及其同事证明了S 型菌体内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 细菌发生了转化 B. 分离烟草花叶病毒的RNA 和蛋白质后,分别感染烟草,证明了RNA 是遗传物质 C. R 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 型菌的DNA ,R 型菌的转化率与DNA 浓度无关 D. 赫尔希和蔡斯分离提纯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进行研究,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8、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32P 和35S 标记一个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结果产生了n 个子代噬菌体.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有2个子代噬菌体的DNA 中含32P B. 子代噬菌体的DNA 分子中都含有31P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测试题

高中生物第二章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分析下图叙述正确的是() A. ④无姐妹染色单体,②有同源染色体 B. ②人体细胞中有44条常、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 C. 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 基因型为Aa的人体,②发生A与A的分离,③发生A与a的分离 2.某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若从细胞的某一极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染色体,下列图像中合理的是 A. A B. B C. C D. D 3.图1表示某雄果蝇细胞分裂某时期模式图,图2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MA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对应图2中的d B. 图1细胞进入分裂后期不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C. 图2中a细胞含有2条X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D. 图2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c 4.图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此图只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 B. 在bc时期细胞核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 cd时期的细胞有可能不含Y染色体 D. ab时期和ef时期细胞中含的染色体数目一定相同 5.甲、乙、丙是某二倍体动物的3个正常细胞,其染色体组数分别为1、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B. 乙细胞中可能含有4N个染色单体 C. 丙细胞中染色体可能正向细胞两极移动 D. 甲、乙、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6.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雄性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 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形成两种类型的四个精子 B. 两个B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C. 形成此细胞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D. 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7.下列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染色体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A. B. C. D. 8.正常体细胞中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某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核中DNA分子有10个,下列情况最可能出现的是 A. 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 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人教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2种核酸、5种碱基、5种核苷酸 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水浴条件下它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C.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它属于脂质 D.水和无机盐都是无机物,细胞中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2.肠腺细胞能够分泌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酶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 B.合成和分泌脂肪酶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C.肠腺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 D.脂肪酶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C.生物膜系统中,只有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 B.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叶绿体中的色素都有吸收光能的作用 D.在叶绿体的内膜、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5.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 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6.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研磨时加入少许CaC03,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①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②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影响的机理相同 B.据图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因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C.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 D.曲线乙和曲线丙分别是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 2.如图表示在某pH范围内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pH由4调至6,酶B的活性逐渐增强 B.不同温度下实验,酶A的最适pH不同 C.酶B具有高效性,酶A不具有高效性 D.pH为5时,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 3.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都产生[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 4.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e和f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d和e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d、e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时,曲线d、f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酸、过碱、高温会使酶失活,应在低温下保存酶制剂 B.酶催化反应后,会立即被分解成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C.酶为分子提供能量,从常态转变为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D.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6.下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第3章基因的本质 一、选择题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 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4.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5.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 : (T + C)=2.5,则DNA双链中(A+G) : (T + C)的比值是( A. 0.25 B. 0.4 C. 1. D. 2.5 6.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条链中A和T的数S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S也相等 B.—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 : 1 : 4 : 3

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生物《必修1》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1 ?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2. 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 3.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 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 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4. 谷氨酸的R 基为GHQ, 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 CHO N 原子数 依次是 ( ) A. 5、9、4、1 B . 4、8、5、1 C . 5、8、4、1 D . 4、9、4、1 5. 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 ) ①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②具有双层膜; ③产生氧气; ④水是其中化学反应的原料; 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酶 A. ①②④⑥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④⑤⑥ 6. 科 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 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易涨破 B .此类细胞容易得到 C 此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易观察 D .此类细胞内无核膜,线粒体膜等 结构 7、水溶性染色剂(Pl )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细胞浸 泡于一定浓度的 PI 中,仅有死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利用 PI 鉴别死活的基 A.N S 、O Mg B.H 、O K 、B C.P 、N 、C Mo D. Ca 、C O Mn B.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测试

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2.下图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家系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8的基因型为Aa B.PKU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8与9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第3个孩子是PKU的概率为1/6 D.该地区PKU发病率为1/10000,10号男子与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生病孩几率为1/200 3.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 .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4条染色体 D .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4.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生病和死亡( ) A .加热杀死的 B .活的,但缺乏多糖荚膜 C .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和缺乏细胞荚膜的肺炎球菌的混合物 D .既缺乏多糖荚膜又加热杀死的 5.抗维生素D 佝偻病是由位于X 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A .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 .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 .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 .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6.下图是某家系一种遗传病的遗传图解,成员中Ⅰ-1、2和Ⅱ-2为患者。推测合理的一项是( ) A .III -2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50% B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 .II -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50% D .该病为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7.从某生物中提取出DNA 进行化学分析,发现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 的一条链(H 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 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 A .26% B .24% C .14% D .11% 8.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 A .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B .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C .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D .转录的信使RNA 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 ■ ● ○ ○ □ ○ ○ Ⅰ 1 2 Ⅱ 1 2 3 4 Ⅲ 1 2 3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测试题.doc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形成 4 个卵细胞 B. 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一般能形成 4 种精子细胞 C.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D.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比原始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2、牛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 A. 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裂 C. 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3.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四个染色单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B.一个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C.一个四分体就是两对染色体 D.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4.次级精母细胞与精子比较,染色体和DNA 数量的变化分别是() A. 不变、不变 B.减半、减半 C.不变、减半 D.减半、不变 5.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 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四分体、染色体 单体、 DNA 分子数目分别是() A.32 、 16、 64、 64 B.32、 8、32、 64 C.16、 8、 32、32 D.16、 0、32、 32 6.某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多时有44 个,则该物种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 程中可出现的四分体数目是() A.88 个 B.44 个 C.22 个 D.11 个 7.如果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 A 和 a、 B 和 b、 C 和 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同一个精 原细胞的() A.aBc 、 AbC 、 aBc、AbC B.AbC 、 aBC、 Abc、 abc C.AbC 、 Abc 、 abc、 ABC D.abC、 abc、 aBc、 ABC 8.一个基因型为YyRr 的精原细胞和一个同样基因型的卵原细胞,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各能产 生几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 A.2 种和 1 种 B.4 种和 4 种 C.4 种和 1 种 D.2 种和 2 种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细胞中 B.常染色体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C.常染色体存在于性细胞中,而性染色体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D.常染色体和性染色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而在性细胞中成单存在 10.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出() A.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B.同源染色体上不同基因之间的关系 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