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宋代理学家把《中庸》、《大学》抽出来,与《论语》、《盂子》合在一起,作为《四书》,成为宋以后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所谓“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观点。

1、教育作用--"率性"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意思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尽且发展自己的本性。郑玄解释:

"诚","天性也。。朱熹解释:"真实无妄之谓诚。。所以说,诚即是善,即是天成道德。《中庸》又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意思是说,上天所命与或赐予的叫做性,顺从和发扬本性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和推广,使之实行则叫做教,这就是说,"修道"即是教育,教育的作用叫"率性",循顺着先天的善性发展,尽且发挥内心的先天的善端,把天赋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体现出来。这是思孟学派"性善论"思想,与孟子的教育作用思想是一致的。

2、教育过程--"学、问、思、辩、行"

孔子讲过学与思、学与行的关系。荀子讲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中庸》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思想,把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步骤系统地讲出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就是广泛地学习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知识内容;"审问之",即对博学中的内容,以"诚"为标准,审慎地间其真伪是非;"慎思之,即对审问的内容进行分析,谨慎地思考,并注意反省自己;"明辨之",明辩了存在的问题,知道了努力的方向;"笃行之",使观念和行为统一,切实地实行,最终形成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概念、观点。

这是一套反省的教学方法,通过节节反馈,层层深入、筛选,最后形成概念、观念和信念的过程,是符合反馈理论的,有其合理的因素。可借的是

《中庸》对于审问、镇思、明辨的具体过程,没有深入揭示。

3、教育途径--"尊德性与道学问"

孔子说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中庸》便把"博文”、"约礼"发展为"尊德性与道问学"。《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意思是说,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

理想,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既要熟悉旧的知识,又要不断认识新的事物;既要笃实厚道,又要娴习礼仪。尽管"尊德性"指的是发扬自己先天的善性,这里是从性善论出发的,是唯心的;但"道问学"也包含着后天学习和努力的成分。这里也初步接触到思想道得品质的形成与掌握文化知识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这两个途径是相依并进、相辅相成的。这也还是有一定的合理因素的。

4、重视个别差异 "学知、学知、困知"

《中庸》继承了孔子的重视个别差异的思想,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意思是说,有的人天生就能知道。有的人需要学习才能知道,有的人必须经过困难才能知道。到了知道了以后却是一样的。有的人是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安然无事地去实行,有的人为了对自己有利才去实行,有的人是需要极大的努力才能实行。到了成功以后却是一样的。《中庙》这种重视个别差异、鼓励"困知"与"勉行"的思想是可贯的。

5、强调主观能动作用--"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中庸》强调个人的主观努力,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强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意思是说,除非不学习,学习了还没能掌握,一定不罢休。除非不追问,追问了还没能理解,一定不罢休。除非不思考,思考了还不能得出结果,一定不罢休。除非不分析,分析了还不明白,一定不罢休。除非不实行,实行了还不切实,一定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力能做到的,自己就加上百倍的力;别人用十分力能做到的,自己就加上千倍的力。如果能用这个办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必定会变为明智,即使是软弱的人也必定会变得刚强。这里明确地指出,一个人的聪明与坚强是在顽强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决定于个人主观的努力而不决定于他的天资。《中庸》这个思想十分深刻。(完)

在古希腊神话中

在古希腊神话中,爱神的名字是() A.雅曲娜 B.维纳斯C.阿弗洛狄忒 D.阿耳忒弥斯 2.《奥德修纪》突出的主题是() A.和平 B.冒险精神C.宗教 D.来世思想 3.《列那狐传奇》中的列那狐是() A.市民的典型 B.无产阶级的典型C.封建贵族的典型 D.神职人员的典型 在希腊神话中,爱神与战神私通,被爱神的丈夫用一张大网捉住,众神哄堂大笑。在古希腊人看来,这些都是[ ] A.理性不能克制情欲的表现B.缺乏道德意识的表现 C.婚姻状态尚不稳定的表现D.神和人一样有七情六欲的表现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十日谈》的核心思想是[ ] A.反对个人主义B.宣扬“幸福在人间”C.倡导英雄主义D.宣扬封建迷信 莫里哀的《吝啬鬼》塑造了阿巴贡这个典型的守财奴形象,这个形象的特征是( A) A.爱钱,要女儿嫁给富有的老头,丧失人性 B.爱钱,但更爱女儿,具有温馨人性 C.不爱钱,不爱女儿,只爱儿子 D.不爱钱,不爱女儿,只想娶一个年轻漂亮姑娘为续弦 18世纪是个过渡世纪,各种文学在此时都有着长足的发展,其中直接成为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前奏的文学主要有( ABCD)

A.英国感伤主义文学 B.德国狂飙突进文学 C.前浪漫主义 D.哥特式小说 E.自然主义文学 中世纪文学的主要类型有() A. 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B. 骑士文学 C. 英雄史诗 D. 城市文学 E. 教会文学 18世纪是个过渡世纪,各种文学在此时都有着长足的发展,其中直接成为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前奏的文学主要有( ) A.英国感伤主义文学 B.德国狂飙突进文学 C.前浪漫主义 D.哥特式小说 E.自然主义文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里的格言名句

大学里的格言名句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7、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8、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9、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10、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11、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12、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13、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中庸里的格言名句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君子慎其独也。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4.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5.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6.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7.君子遵道而行。 8.君子依乎中庸,循世不见知而不悔,惟圣者能之。 9.君子之道,费而隐。 10.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11.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12.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13.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14.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15.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16.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17.大德者必受命。 18.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19.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20.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21.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2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3.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24.至诚如神。 25.至诚无息。

古代_中和_观及其现实意义

天津师大学报  2000年第2期 古代“中和”观及其现实意义 王 冬 摘 要 “中和”,是中国认识史上的一个古老概念,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处于世纪之交,惟有对其全面正确把握,这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才能被科学理解和正确弘扬。文章阐述了古代“中和”观的渊源、发展及基本特征,并结合历史和现实进行分析,提出了以创造为先导的新时代“中和”观。 关键词 中 和 中和 同 创造 “中和”观在中国可谓渊远流长。它所倡导的“贵和尚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这一观念虽有其不足之处,但其蕴含的积极、合理思想仍值得发掘弘扬。 “中和”观念的渊源及发展 “中和”问题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中和”一词虽首见于《中庸》,但“中和”观念却由来已久。从字面上看,“中和”由“中”与“和”两字合而为一。何谓“中”?“中”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和哲学思想,始见于《尚书?盘庚》:“各设中于乃心”《尚书?酒诰》中也有:“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这是“中”行之于德;《孟子?离娄下》赞美商汤“汤执中,立贤无方”,这是“中”行之于用人;《尚书》中的《立政》、《吕刑》记载的“中罚”、“中”则体现了“中”行之于刑。所谓“中”,《说文解字注》云:“中,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中,正也”。故中即为恰到好处、符合一定标准、正确合理之义。综观先秦典籍,虽然由于当时理论思维水平的局限尚未将“中”上升到哲学高度,但对它的褒举之意却如实反映了这一时期较为普遍的尚中、执中的思维倾向。总之,先秦时期的“中”已具有政治、伦理范畴的特点。 “尚中”观念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始于《易经》。易有八卦,两两相重而得六十四卦,卦各六爻。其中爻的爻辞多是吉利的,且中爻也是统摄整个卦义中的两爻:“若夫杂物撰德,辨

《中庸》教案

《中庸节选》教案 项城一高——史明才——2015.3.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讨论、交流 2、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中庸之道的内容原则。 教学难点: 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理解。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文化背景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三、《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

希腊神话影响

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分析 希腊神话是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成果,它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包含着渗透了西方文化各方面的古希腊人民思想。它的流传与发展不仅激发了诗人以及论文联盟https://www.doczj.com/doc/b94329325.html,艺术家们的灵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同时,它本身也是极其富有深刻意境的文学杰作。希腊神话在西方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并已成为西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另一方面,不断发展的英美文学也为希腊文化注入了新时代内容和新鲜活力。 一、希腊神话的特点及文学性特征 古希腊神话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神的人格化,神人同形、神人同性则是对其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希腊人依照人的外形塑造神的外形,这也表现出了古希腊人对人类自我精神的崇尚以及对人类自身美的肯定和追求。然而,虽然神被认为有超乎常人能力的行为,但是仍具有人的性格和情感,其行为中散发着人本色彩。在希腊神话中,神依然会同人一样有着无法摆脱的命运,会按自己的意愿或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一些有违道德的事,这实际上也是希腊人以此表达对人类自身智慧和力量的认可,其中也包含对个体价值的追求。 作为初始性文学代表之一的希腊神话,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与艺术表现力都有着后世无法模拟的特征,其故事情节特有的张力也是后世文学所难以攀登的高峰。希腊神话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运用了许多浪漫主义元素,在对神的形象进行塑造时,使其与人一样拥有七情六欲,他们的行为中同样含有善良友好或是仇恨斗争等,并且通过夸张、浪漫、想象的艺术手法使神话中的每一个神都是丰富而独特的角色。在故事情节上,希腊神话注重通过唯美的表达方式阐述出丰富的哲理。这些故事包括了关于开天辟地、神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以及神的行为活动甚至是它们的情感和伦理故事。故事中或充满了善良与美好,或是包含着仇恨和战争,故事往往情节委婉曲折,内容丰富而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水平,每一段生动的故事情节都是一种对众神的形象、性格的展现。同时,古希腊神话还拥有和谐统一的审美特征,希腊人历来对美有着很大的热情和追求,以美为重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在神话文学的创作中也时刻透露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学的追求的精神。在民主自由、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希腊人发现并创造了美、创造了神,并且在希腊人心中神具有着完美的形象,同时希腊人也会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和尊重,这种独特的审美境界已逐渐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宝贵的遗产。 二、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一)文艺复兴时期希腊神话对英关文学的影响 希腊文化来自于希腊神话的流传,所以说西方文化的奠基者就来自于希腊神话。正所谓西方人“言必称希腊”,在西方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希腊神话绚丽古朴的艺术风格为其融入了新鲜的风景。因此,可以说希腊文化是欧洲英美文学发展的基础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文学风格的交汇、相容,我们也可以说希腊文化已经成为了人类文学发展史的源头之一,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研究价值。 文艺复兴时期,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地区对希腊文化有着广泛的关注,对于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并不是文学家们对文化的一种复古方式,而是借以希腊神话对文学进一步地创作,宣传人文精神并更加推崇创新和进取精神。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以希腊神话作题材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包括悲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其中《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便是以古希腊、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为素材,整首诗通过对特洛亚之战和克瑞西达爱情的故事表述,反映了时代特征以及人性、价值观念的变化,是英美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爱情叙事诗。而在《维纳斯与阿多尼斯》诗中的主角也正是希腊神话中的爱神维纳斯与猎手阿多尼斯,另外在莎士比亚的其余作品中也出现了许多希腊神话人物的名字。可以看到,从文艺复兴时期起,如莎士比亚、弥尔顿、斯宾塞、邓恩等人的作品无不具有明显的希腊神话式浪漫主义倾向,并受当时社会环境影响,作品中注入了对个人情感的宣泄,肯定了人性和人的价值,对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有所推崇。 (二)文艺复兴后希腊神话对英关文学的影响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是英美文学的新古典主义时期,以亚历山大·蒲柏为代表的一批新古典主义者在创作形式上更加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认为理想的艺术应当基于秩序、逻辑以及情感控制的基础之上,这也是18世纪被称为理性时代的原因。雪莱也是这一时期英美文学史中的著名人物,他是英国的一位抒情诗人,也是古希腊艺术的崇拜者,通过借助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普罗米修斯,

希腊神话中的人本主义精神

浅析古希腊神话中的人本主义精神 人文公选课程 希腊神话,是人类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时至今日,它依然散发着久远的艺术魅力。在西方希腊神话的世界里,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它们或相处融洽,或水火不容,演绎出一个个情节曲折,形象生动的优美故事。这些故事既富有情趣,又思想深刻,予人启迪,发人深省,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神话的主要内容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十二大神:众神之主宙斯,天后赫拉,海王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射术神及光明神阿波罗,狩猎女神及月神阿尔忒弥斯,爱与美之神阿弗罗狄忒,战神阿瑞斯,火神与工匠神赫淮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农神德墨忒尔,灶神赫斯提亚。它们掌管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匹斯神统体系。 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这类传说的主人公大多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它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其中最著名的有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大功,伊阿宋取金毛等。 古希腊神话的人本主义精神 古希腊神话以其神祗所具有的人性、深刻的哲理性以及希腊式的浪漫而散发着永久的魅

力,这种魅力主要来自希腊神话的突出特征—人本主义精神。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是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在这种土壤中产生的古希腊神话,通过对诸神和英雄的描绘,流露出鲜明的个人意识,展现了人的个体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处处散发着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其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2.1 希腊神话中神的故事中诸神身上透露出来的人文价值 古希腊神话一大基本特点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神,赋予神以人形人性,甚至人的

《论语》《中庸》《大学》经典语录

《论语》《中庸》《大学》经典语录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大

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中庸》(任 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

对善的思考及其现实意义

对善的思考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古今中外,我们都提倡一个人要成为一个“善人”,要行善,最后达到自身内心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但是到我们今天的中国,“善”似乎越来越远离我们,我们不在讨论“善”,取而代之的是“利”。所以,社会变的冷漠而无情,人与人越来越成为原子化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缺乏温情脉脉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赤裸裸的交易的关系。如果把这一切全归罪于市场经济人们对财富和自身幸福的追求,是不足以说服人的;单纯的大声疾呼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也是见效甚微;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在对“善”做了一番深切的思考和探讨之后,才能得到答案,然后,我们才能知道,怎样改变我们自己和这个社会。 关键词:善人性教化伦理 在伦理学的范畴中中,不管是西方还是在中国,“善”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虽然西方意义上的“善”的概念和中国哲学中的“善”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分,不能完全的一概而论,但是他们之间有相通之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认为“善”是我们作为个人和社会要达到的终极的一种状态,“善”是值得追求的一种状态,或者说是作为人应该具有的一种完满的属性。没有事物从来都是一成不变的,“善”在东西方在不同的时代都具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思想家都对其有独到的论述。 善的观念是如何影响人和改造人同样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简言之,善是如何发生的。善如何发生必然牵扯出对人性的讨论。 在如今的社会,“善”发生了改变,作为善的载体的个人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事实上的社会已经不再是理想中的样态。我们如何来改变这种现状才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 (一)、什么是“善” 在探讨什么是“善”之前,必须清晰的指出,我们所说的善,是指的伦理学上的善,而不是单纯的哲学意义上的善,这种善,是存在于人心之中的一种高贵的品质,在这个意义上,中西方的善是相通的,为此必须简单的了解一下中西方的“善”的概念的历史与演变,从而找到相通之处,进而为进一步的讨论提供讨论基础。 “善”在西方伦理学中是一个基本的概念,“西方人的‘善’是一个有关对象的认识性科学性的概念,是指事物各部分没有矛盾、完备无缺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自足性,即‘完善’(完美)”。【西方伦理学中的善邓晓芒】,“善”用英文是good ,good通常的翻译为“好”,这就很明显的表明,“善”在西方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一种性质,这些性质有高低的区分,亚里斯多德认为善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如快乐、健康、德性、财富、地位、正义等等人所拥有的东西。苏格拉底认为“善应当包含健康、财富、地位、荣誉,而‘灵魂的善’则是节制、正义、勇敢、智慧、豪爽等等,即美德。”【同上】 对于善,有不同的分类,有目的善和手段善、内在善与外在善、一般的善和最高的善。对于目的善和手段善,对于目的善,亚里斯多德这么分析,“按照这种分析,a)一事物(或事务)是因他自身之故被称为善的,如果它处于我们可以期望于它的那种最好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期望与它相联系的活动能够以最好的方式展现,并且我们的这些期望并不是因它可以因此对我们的其他某种目的有促进作用而产生”,【尼各马可伦理学1096b17_19\1097b3-5】目的善就是一种自为的善,相对应的,手段善,是一种“因它物之故而善的”。内在善和外在的善,最著名的就是亚里斯多德的关于善的分类,即身体之善、灵魂善、外在善三种,只有灵魂善才是道德意义上的善。关于一般的善和最高的善,我们以亚里斯多德和康德两位哲

如何将中庸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如何将中庸思想贯彻到 教育教学实践中 作者:周仕民 “中庸”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人们通常只从封建道德卫道士的角度曲解“中庸”,以致于忽略了它积极的价值。其实,“中庸”的核心思想并非中立、平庸、保守、妥协,而是“中和”。何谓“中和”?“中”者,中而有节,强调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即适度;“和”者,和而有度,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和谐。一言以蔽之,中庸思想实则要求分析处理问题时要适度而和谐。《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作为在各个领域都能广泛运用的“至道”,中庸思想对推动“问题式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反映在课堂上,就是要求必须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与“预设—生成”的中和。 随着“问题式教学”的深入开展,“过犹不及”的现象愈加“丰富”。对于这些并不陌生的现象,我们除了要在实践中寻求知行合一,还应该从其它的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学会从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里汲取精华,做到古为今用。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中庸思想,将有助于实现三维目标的动态平衡,推进问题式教学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将中庸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呢? 一、领悟核心理念,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 作为实践新课程的重要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十分鲜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此处的“中”要求不能走向主导或主体的极端;此处的“和”强调师生情感共鸣、平等互重。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中”可达“和”,“和”可致“中”。 回顾“问题式教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1.有中无和。虽然教师设计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问题,可学生刚“蠢蠢欲动”就立刻“接管”,学生只好“有口难开”,学生的主体性无从谈起。试问,缺少情感沟通的知识又怎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共振、情感的共鸣呢?2.有和无中。教师过于追求“活”、“动”,学生情绪高昂,然而该讲的没讲、该学的不懂,学生的热情在知识的高

对希腊神话中人文精神的看法

对古希腊神话中人文精神的看法 关键词:中国神话、古希腊神话、人文精神、命运、中西文化差异 摘要:古希腊民主政治盛行,到了伯利克里达到黄金时代。所以在古希腊这个民主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也受其影响。在生产力及不发达的时代,人的一切行为受自然限制,但是伟大的先民,依旧与天抗衡,在恶劣的环境中寻找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 中国神话中的神多属兽形、半人半兽形或几种动物的合体,纯属人形的较少.古希腊神话中也有人兽同体的遗迹,他们是诸神的祖先。但古希腊神话的主要人物希腊十二主神都是与人同形、与人同性的,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都有很强的世俗性。 (一)、人本精神的表现之一——神折射人 我们从古希腊神话的作品中关于神的肖像描写的内容和古希腊关于神的雕塑、绘画中可以分辨出希腊众神是人形化了的。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并不赋予神过高的崇高性,也不把神奉为道德衡量的标准,而是把神作为人的折射。希腊诸神除了长生不死于神通广大之外,于人类没有多少区别。纵览古希腊神话界多是赋予超能力但更富有人情味的的诸神。古希腊诸神住在奥林匹斯山上,他们组织了一套家庭及社会生活的网络,他们像人一样思考行动,像人一样去恋爱、结婚、争风吃醋、养儿育女。希腊神的情绪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希腊创造神话,就是在关注自己。“神在古希腊人心中既不像罗马人心中那样表现为赤裸裸的法权关系和现实国家,也不像在基督教心中那样威严可怖和高不可及,也不像中国神话那种干瘪僵硬的道德偶像,而是呈现出一个亲切可爱更完善的人的形象,呈现一种美得理想”。希腊神话正是人的体验和社会的故事。这正是一种人本精神的完全体现。 (一)强烈的个体意识。希腊神话崇尚个人荣誉,肯定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阿咯琉斯尽管知道自己的两种命运:或默默无闻而长寿,或在战场上光荣地牺牲,但他选择了同特洛伊人作战的战场。荣誉对他来说重过生命,而当阿伽门农抢走了他心爱的女奴后他拒绝出战,任凭他的同胞被特洛伊人追得四处逃窜,成批死于特洛伊人刀箭之下,即使阿伽门农登门谢罪,他也无动于衷。其实阿咯琉斯的愤怒来自他对个人尊严的捍卫,没有人可以玷污他的尊严,哪怕是希腊联军的统帅阿伽门农,如果阿伽门农要以抢夺他的战利品来践踏这份尊严,那么他就有理由愤怒,忍看自己的军队被赫克托耳所杀,溃不成军。这足以见得希腊人的个人尊严是高于国家利益的,或者说希腊人的个人尊严与个体价值是高于国家利益的。直到后来阿咯琉斯的挚友被杀,才又激起了他的怒火,决意为挚友复仇。在这里阿咯琉斯顾及的是一己之私利,正体现了个人主义为本质特征的希腊文化精神,突出的是个体至上的价值理念。希腊人基于天人相分的观念,在人与自然分离后就产生了强烈的个体意识,作为主体的人就处于自然和社会的位置上,主张人对自然与社会的征服和改造,主体与客体呈分立的态势。

国学经典励志名言名句

国学经典励志名言名句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励志名言名句,供大家参阅! 国学经典励志名言名句精选1. 抱刺于怀,三年灭字;侧身以望,四海无家。;;蒲松龄《聊斋志异》 2. 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蒲松龄《聊斋志异》 3. 焚琴煮鹤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冯梦龙《醒世恒言》 4. 彤云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纳兰容若《纳兰词》 5. 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6. 当厄之施,甘为时雨。伤心之语,毒于阴冰。;;金缨《格言联壁》 7.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警世通言》 8.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吕不韦《吕氏春秋》 9. 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司

马迁《史记》 10.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子思《中庸》 11. 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司马迁《史记》 12.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纳兰容若《纳兰词》 13.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14.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蒲松龄《聊斋志异》 15.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子思《中庸》 国学经典励志名言名句经典1. 世情宜假不宜真,信假疑真害正人。若是世人能辨假,真人不用诉明神。;;冯梦龙《警世通言》 2.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子思《中庸》 3.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司马迁《史记》 4. 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纳兰容若《纳兰词》 5.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吕不韦《吕氏春秋》 6.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纳兰容若《纳兰词》 7.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曾子《大学》 8. 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冯梦龙《警世通言》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7公管1班崔惜舜 20173216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于《老子》,应在中国或是华夏子孙,炎黄后代口口中流传。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曾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常说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更有人以为:中国根蒂全在道教。 在诸多影视作品、志怪小说、远古传奇中都有着关于道家的各种描述,如“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封神榜》、黄巾军张角的传于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道家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蓬勃发展,潜移默化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滋润着我们。 要说道,又不得不说老庄。老子被誉为道家祖师,写出《道德经》的皇皇巨著,其思想主要存于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叫道生万物。这个思想,是为我们中国人,当然也是为世界人,提供了一个解释宇宙的框架。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顺服自然。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治理国家,各个方面提供了一个根本的准则,根本的原则。第三,就是相反相成。我们也用四个字来总结,相反相成。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基本法则。第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持盈,盈是盈满,把这杯慢慢的水端在手上这

个叫持盈,持就是把持,持盈守缺以柔克刚。第四个方面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总结,后面四个字也行,就是以柔克刚。而庄子则是继老子后道家中集大成者“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了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三的一个人。”《庄子》其书,以落天外的构思,意深旨远的寓言,曼妙朦胧的情致,与天地万物共舞的神采,渊深海涵的襟抱,使其受到了后世文人毫不吝啬的称誉:“其言汪洋自恣”, “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在我的体会中他的文章主要体现了他的生死观,名利观和道德观。 对于我而言,听了关于于丹对庄子的解读,了解了庄子的世界观和生死观,发现他的思想,是我们这些羡慕田园生活、渴望内心宁静的现代人无比向往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他对许由说:“日月都出来了,可火炬没有熄灭,对于光亮而言,不是太难堪了吗?应时的雨已经降临,可浇灌还在进行,对于润泽而言,浇水不是多余的吗?如果立先生为天下之主,那么天下定然太平;而今我还身居其位,这不是多余的吗?请让我将天下交给你。”肯将天子之位出让,尧乃是一片公心;也是以天下苍生为念,日月可鉴。但许由不这么认为,他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太平了,还要叫我来接替你,难道我是为了虚名吗?回去吧,君王,天下对我来说没有好处。”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宋代理学家把《中庸》、《大学》抽出来,与《论语》、《盂子》合在一起,作为《四书》,成为宋以后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所谓“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观点。 1、教育作用--"率性"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意思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尽且发展自己的本性。郑玄解释: "诚","天性也。。朱熹解释:"真实无妄之谓诚。。所以说,诚即是善,即是天成道德。《中庸》又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意思是说,上天所命与或赐予的叫做性,顺从和发扬本性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和推广,使之实行则叫做教,这就是说,"修道"即是教育,教育的作用叫"率性",循顺着先天的善性发展,尽且发挥内心的先天的善端,把天赋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体现出来。这是思孟学派"性善论"思想,与孟子的教育作用思想是一致的。 2、教育过程--"学、问、思、辩、行" 孔子讲过学与思、学与行的关系。荀子讲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

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中庸》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思想,把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步骤系统地讲出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就是广泛地学习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知识内容;"审问之",即对博学中的内容,以"诚"为标准,审慎地间其真伪是非; "慎思之,即对审问的内容进行分析,谨慎地思考,并注意反省自己; "明辨之",明辩了存在的问题,知道了努力的方向;"笃行之",使观念和行为统一,切实地实行,最终形成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概念、观点。 这是一套反省的教学方法,通过节节反馈,层层深入、筛选,最后形成概念、观念和信念的过程,是符合反馈理论的,有其合理的因素。可借的是 《中庸》对于审问、镇思、明辨的具体过程,没有深入揭示。 3、教育途径--"尊德性与道学问" 孔子说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中庸》便把"博文”、"约礼"发展为"尊德性与道问学"。《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意思是说,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理想,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既要熟悉旧的知识,又要不断认识新的事物;既要笃实厚

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特点和意义

希腊神话具有人神同姓同形的特点人和神同样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希腊神话的艺术性与哲理性表现特别充分。 希腊、罗马神话的特点分析 希腊罗马神话是欧洲文明的源头之一,展现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历史。它们既有一般神话的特点,又有他特有的个性来展现人类美丽的沉淀。 1.我们主要是通过大量流传下来的希腊、罗马诗人的作品来了解古人对神的想象,这些诗人是神话得以形成的最大功臣。如诗人荷马等。 2.诸神的外表看来与人一样,在我们的想象中,他们只是比人更高大、更美丽、更庄严,但人们也并不是把他们夸大到超过人的想象。 3.神比人看的更远、听得更远。 4.他们与人一样听命于身体的需要,如睡眠、进食和饮水等。 5和人一样有出生、身体渐渐发育和思想不断发展的自然过程。 6.精神方面,神是胜过人的,但也不免有各种各样的恶习出现。 7.神也像人一样凝聚成了一个大家庭,他们的首领和中心人物就是众神之王—宙斯,他统治一切。 所以,希腊罗马神话向我们展现了以宙斯为最高统治者的众神之国的整套体系。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当今文化的影响 首先是对英文文化的影响.兴起于14 世纪,结束于16 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当时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主阶级而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古希腊罗马文化被重新发掘出来,重新受到重视。希腊神话用数以千计的人物形象和许多曲折优美的故事反应了史前人类生活的广阔图景,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天真烂漫、自尊、公正的特点和向自然、向一切邪恶力量作斗争的英雄气概, 因此具有永久的魅力。希腊神话对欧洲文化有特别大的影响。 希腊罗马神话对于欧洲的语言文化,特别是善于兼收并蓄的英语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典故用语都被吸收到英语当中,成为英语语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

中庸名言警句及翻译

中庸名言警句及翻译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庸名言警句及翻译,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译:只有天下极端真诚的人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帮助大地培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2、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译:君子做人的道理,看来平淡却不会使人讨厌,看来简单平易却有文采,虽然温和却不失条理;见彼而知此,见外而知内,见微而知著,能明白这样的道理,就可以一起进入道德之门了。 3、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译:极端真诚可以预知未来的事。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呈现在著草龟甲上,表现在手脚动作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4、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译: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译: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6、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译: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7、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译: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8、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译: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

希腊神话中女性之争

希腊神话中女性之争 ——以“金苹果之争”为例 摘要 作为西方文明两大基柱之一的希腊神话,迄今流传已三千余年,其有辉煌宏大的场景、性格鲜明的人物以及优美曲折的故事情节,故事“金苹果之争”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从希腊神话简介、“金苹果之争”故事简介、如何看待“金苹果之争”以及希腊神话中与中国神话中的女神地位比较这四个方面分析希腊神话中的女性之争。 关键词“金苹果之争”悲剧性特洛伊战争女神地位

一、希腊神话简介 希腊神话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大多来源于古希腊文学,包括如《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奥维德的《变形记》等经典作品,因其有较完整的体系和独特的文学魅力而流传久远。 二、“金苹果之争”故事简介 (一)“金苹果之争”中的主要人物 1.Hera(天后赫拉):争夺金苹果三女神之一 赫拉是克洛诺斯之女,宙斯的姐姐,也是宙斯的最后一任妻子,是奥林匹斯诸神中的红粉领袖,主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和婚姻的保护神,坚决捍卫一夫一妻制式女权主义,对伴侣忠贞不渝,其善妒闻名于世。 2.Athena(智慧女神雅典娜):争夺金苹果三女神之一 雅典娜是宙斯的长女,奥林匹斯的三位处女神之一,既是正义的战神,也是艺术和工艺的女守护神,智慧女神。 3.Aphrodite(爱神阿佛洛狄忒):争夺金苹果三女神之一 阿芙罗狄蒂是宙斯的女儿,也是爱神、美神和宫妓的保护神,主管爱情和婚姻,与战神阿瑞斯生下小爱神——丘比特。 4.Helen(美丽王后海伦):因为阿佛洛狄忒的诺言被帕里斯抢走 海伦市斯巴达王国的王后,被认为是最美丽的女人,由她引起特洛伊战争,即著名的木马屠城记。

中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中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A组 “中和”问题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中和”一词虽首见于《中庸》,但“中和”观念却由来已久。从字面上看,“中和”由“中”与“和”两字合而为一。 何谓“中”?“中”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和哲学思想,始见于《尚书?盘庚》:“各设中于乃心”,《尚书?酒诰》中也有:“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这是“中”行之于德;《孟子?离娄下》赞美商汤“汤执中,立贤无方”,这是“中”行之于用人;《尚书》中的《立政》、《吕刑》记载的“中罚”、“中”则体现了“中”行之于刑。故中即为恰到好处、符合一定标准、正确合理之义。 何谓“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经典概念,起源甚早。关于“和”的含义,从字源的角度看,“和”有三种原始意义。一义为声音相和,二义为稼禾成熟,三义为五味调和。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用“相济”、“相承”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将“和”视为多种不同或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彼此之间的相泄相济、相反相成而达到的和谐统一状态。孔子进一步将“和”的应用范围扩大到人际关系上,主张“和而不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体现了重和去同的价值取向。 “中和”观具有其基本特征,儒家“中和”观的特征涉及诸多方面。 其一:执两用中。孔子总结舜的统治经验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第六章),提出了“两端”和“用中”这两个极为重要的范畴。《论语?子罕》中记载:“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里孔子阐明了自己在回答别人的提问时不单纯片面地看问题,而力求在分析综合后予以解答的思想。这表明孔子已认识到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矛盾方面,在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时,应避免“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为政》),即反对做事走极端,只抓一点不计其余,这样必然带来危害,而应采取“允执厥中”、“执两用中”的方法,由此之过,济彼不及;以此之长,补彼之短,以求正确合理的“中”的状态。 其二:权变与时中。权即权变,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时因地制宜。儒家认为权变与时中有相通之处,“中”必于通权达变之中才能得以贯彻。孔子首先提出“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意即立足于具体情况,既不违背常规,又能有所变通。孟子认为“中”是随时变动的,指出“执中无权”,只能流于执偏,会“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嫂溺不援,是豺狼也”(《孟子?离娄上》)即是执中无权的生动例证。荀子也主张“与时屈伸”(《荀子?不苟》),允许君子此一时的“柔以若蒲苇”,彼一时的“刚强猛毅,靡所不伸”,或柔或刚,或左或右,看似流于一偏,但从时间的全过程看,却恰恰体现了儒家灵活的以“权”行“中”的执中之道,符合“时中”原则。《中庸》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时中”的概念,主张“君子而时中”(《礼记?中庸》)。要求人们随不同的时空条件的变化及时变通以合于中道做到“时措之宜”,以达到最佳的用中行权之目的,是对孔子“权变”思想的完善化。但“权”与“时中”的灵活性绝非主观任意,而是有其具体的原则与度,否则便会使事物发生质变而不符中道。 其三:贯通“道”的体用。孔子视“中庸”为“至德”,孔子也讲“志于道”(《述而》)。因而孔子所谓的“至德”是有“志于道”的,是与道相联系的德,中庸不再仅仅局限于伦理范畴,而是达到了哲学的高度。但遗憾的是孔子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和德的原则提出来,未展开系统论述,缺乏形上思维,偏于实践,注重“道”的“用”。而子思提出的“中和”则弥补了这一缺憾。《中庸》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天道与人性的关系方面论证了“中和”是宇宙人生的最高准则,表明“道”的体用。“中”为道体,“和”为道用,展开道的层面,将现实的仁义礼知信等伦理道德本体化,提升到“道”的高度,用“中和”论证“道”,以实现达“道”,即将孔子的“执中

儒家经典语录精华100句(附注释)

【】儒家经典语录精华100句(附注释)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像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像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满足于自己庄稼的好。)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于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中庸》 (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中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