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选】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精品教学设计

【优选】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精品教学设计

【优选】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精品教学设计
【优选】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精品教学设计

《习作:多彩的活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习作,本次习作的话题是“多彩的活动”。与一般记事作文写清六要素不同的是,写活动的作文要着重于对场面的描写,通过仔细地观察和细致的描写,体现出活动的意义深远或丰富多彩。

本次习作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教材中列举了一些活动,这些活动主题从学科到传统节日,范围从校内到校外,可谓丰富多彩,同时还提供了三张活动时的照片,用更直观的方式将学生代入,突出了选材的真实和典型性。第二部分教材中对本次习作进行了具体的写法要求,明确指出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以及要记录活动中的体会。这也与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的写法高度一致,如《狼牙山五壮士》中既有对人物群体的描写,也有对每一位战士动作、神态等的细致描写。再如《开国大典》写“阅兵式”的段落,按照方阵行进顺序,既写了每个军种的特点,又写了整个队伍的情况,很好地示范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又如《七律长征》中对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磅礴气势的描写,给我们很好地示范了用词准确贴切,能够有效表达场面的气氛。第三部分着重于伙伴间的评价和成文后的修改,这样互学互评、写后修改的课堂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读者意识和写作素养。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三年的积累和实践,在记事类习作中,基本能够用比较合适的词语和通顺的句子,用事情发展顺序或倒叙的顺序将事情说清楚。而描写活动这类记事习作,虽然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过,但是因为日常学校开展的活动较多,活动后写感受的习作方式学生并不陌生,对于“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学生也比较熟悉。

虽然形式和方法学生有所接触和了解,但是该如何写好“点”?什么样的方法能将“面”铺展开来,将气氛描写得生动准确?又怎样能将“点面”结合在一起来写?这都是学生面临的卡点,也是他们习作中珍贵的提升点。

三、教学目标

1.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2.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的描写。

3.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的描写。

教学难点:

学习点面描写的写作方法时,既能关注整个场景,又能按一定的顺序细致描写个别的人物。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

一、课前活动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流行歌曲,请大家放松地听,认真地听。”

2.播放《青春修炼手册》。

“这首歌有谁听过?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歌词发言。

3.预设评价:青春就是(无忧无虑、自由、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有希望、有信心……),这样丰富多彩的!”

二、“集结成册”导入主题

1.引入诗文。

“青春美好!生活多彩!有诗为证——”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2.突出主题。

“你觉得你的生活中多彩的是什么?”

预设:各种各样的活动。

“大家喜欢用什么方式留下这多彩的时光?”

预设1:照片、视频——

预设2:文字——“文字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还有吗?”

总结:照片可以留下当时的画面,视频可以还原当时的画面和声音,其实文字能记录下的更多。

“所以很多名人喜欢用文字记录他们眼中多彩的生活,咱们一起来看看——”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沈从文《端午日》

记得一次正和同班同学酣斗,忽然一群人高马大的高年级学生跳了过来,吓得同学们四散奔逃。我想跑已经来不及,只好被迫迎战。一个高个子蹦起来泰山压顶似地用膝盖砸向我的肩膀,想一击而胜。没想到我因为以静待动站得很沉稳,趔趄了一下没有倒掉,上挑的膝盖反而使他失去重心,弄了个嘴啃泥。从此我们知道“斗鸠”可以以矮胜高,不再无谓惧怕高年级。玩“斗鸠”的那几年,极大地强健了我的身体和腿力。

——廖奔《记一次难忘的童年游戏》

“沈从文先生的《端午日》里记录赛龙舟这个端午节传统活动。这个片段是作协副主席廖奔先生的作品,正如题目所说,记录了他童年一个难忘的游戏。”

3.明确任务群主任务。

“这些名家用文字写成了他们的‘纪念册’,那咱们也来做一本属于咱们班的‘纪念册’怎么样?”

【板书:纪念册】

三、细化主题,帮助选材(写什么)

1.思考选材。

“那我们需要每个同学都写一篇文章,然后集结成册才行。大家各自的文章打算写什么多彩的事情呢?”

预设:运动会、公益活动、传统节日民俗活动。

“同学们大都选择的是我们经历的活动,好,咱们的纪念册就写‘多彩的活动’。”

【板书:多彩的活动】

2.小组讲述。

“静静地在心里回忆一下这个活动,和同桌讲述一下,好吗?”

小组说,老师巡视。

3.全班讲述。

预设1:比较具体

“听出了你乐在其中,确实是个有意思的活动。”

预设2:比较简单

“虽然你说得比较简单,但是基本听明白这个活动让你非常难忘。”

四、出示文集题目,细化难忘部分(怎么写)

1.引出应突出重点部分。

“每本纪念册都有个特别的名字,我也给咱们这本起了名字,请看——”

《青春羽翼·多彩记忆》

“时光转瞬即逝,你多大年纪的时候会翻看这本纪念册?”

“试想一下,你们四五十岁,甚至六七十岁翻看的时候,如果里面的文字写得非常简单,恐怕很难让我们想起活动时的情景,所以我们应该——写具体。那么大家觉得,我们应该在哪些地方写清楚写具体?”

预设:经过部分、难忘部分、重点部分等。

【板书:重点部分】

2.强调怎样写好重点部分。

“你们都发现了问题的关键——要突出‘活动重点’来写!那该怎么写呢?”

学生自由说。

“我也有个办法,我的好办法还是读名作,学名作。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是我们刚才提到廖奔先生的一段文字,读读看,他在写什么活动?”

记得一次正和同班同学酣斗,忽然一群人高马大的高年级学生跳了过来,吓得同学们四散奔逃。我想跑已经来不及,只好被迫迎战。一个高个子蹦起来泰山压顶似地用膝盖砸向我的肩膀,想一击而胜。没想到我因为以静待动站得很沉稳,趔趄了一下没有倒掉,上挑的膝盖反而使他失去重心,弄了个嘴啃泥。从此我们知道“斗鸠”可以以矮胜高,不再无谓惧怕高年级。玩“斗鸠”的那几年,极大地强健了我的身体和腿力。

——廖奔《记一次难忘的童年游戏》

(斗鸠游戏)

“作者把斗鸠游戏分成了几个镜头来写?”

学生说。教师总结“整个场面的描写”、“个别人物的描写”。

“综合大家的意见,作者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分成了四个小镜头来写。”

“其实我们课文中也有这样的例子,一起来看《狼牙山五壮士》中这段情景。”

(课件出示《狼牙山五壮士》片段)

“你能试着找一找作者把这个情景分成了哪几个小镜头来写吗?”

教师重点评价某个镜头要注意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刻画。

3.完成思维导图。

“在你活动的重点部分,一定也有这样的一些小镜头,请你认真回忆,填一填写学习单这个部分。”

4.还原文章,完成难忘部分的动笔。

“我们再来看,作者将每一个小镜头都描写一个个完整的画面后,再把它们按一定的顺序串联在一起,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活动的重点部分就写成了。”

【板书:串联分镜头】

五、总结

“下节课借助表格,完成这篇文章,然后咱们做成班级的纪念册,希望在你多年后翻看的时候,能够回忆起这节课,回忆起美好的年少时光!下课!”

第二课时:习作写作课

1. 回忆上节课研究内容,总结习作要点。

(1)选择重点部分来写。

(2)注意点面结合。

(3)有人物描写,写出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4)注意写出自己的体会。

2. 完成自己的习作。

第三、四课时:习作赏评课

(一)好文一起赏

1. 在三组故事中各选取1—2篇典型习作,组织全班学生赏析。

2.结合习作要点,出示评价表(表2),梳理例文突出优点,提出修改建议。

表2

(二)好文大家评

根据表2内容,小组内进行习作评价。

1.说一说每篇习作的优点。

2.讨论修改建议。

3.填写评价表(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三)好文我来改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誊抄。

六、板书设计

学习小提示: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同学们,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老师坚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加油吧!孩子们。向着目标前进,努力,努力,再努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