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习题详解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习题详解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习题详解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习题详解

序言

1.胡锦涛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国与国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请结合这一论断,谈谈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20世纪人类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首先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其次是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三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四是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最后人类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空前提高。

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有:一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机遇和挑战;二是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三是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机遇和挑战;四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既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了许多难得的机遇,总体来讲机遇大于挑战。世界各国人民只有共同努力、维护和平、推动发展、实现合作,才能向着美好未来不断前进。

2.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中指出,“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但是,“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

又不同于俄国”。请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答: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推动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科学真理和富有感召力的学说,是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解放和发展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国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

的出色表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对此,国际上既有对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称赞,也有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非议。请谈谈如何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科学地看待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全球影响力。

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首先是要努力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必须善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问题,增强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最后,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归结起来就是要不断深化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

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略局

1.邓小平在1985年的一次谈话中提出,和平问题、发展问题是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联系21世纪以来的世界形势,分析和平与发展在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答: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当今世界变化的突出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机遇、新挑战和新矛盾、新问题。各个国家、各种国际组织和其他经济政治主体都在努力调整自己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以适应这些新变化。当前和平与发展问题面临的主要挑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及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特别苏联解体后,原有两极格局瓦解,

冷战局面结束。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没有改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一些西方国家坚持要把它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强加于别国。冷战时期形成的军事集团正在进一步扩大,并公然违背国际公约,捍然武装干涉他国内政。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导致的局部冲突和战争时起时伏,世界仍不安宁。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祟,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解决。

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是一个国家的首要外交目标,也被认为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结合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分析在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答:经济全球化使发展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新的威胁。经济全球化使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性风险日益增多,国内问题国际化,安全问题多样化,主权国家的权力受到限制和削弱。由于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极力推销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这对我国的国家主权提出了挑战。为了有效的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我们应该继续坚定的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路线,不断加强自身实力,切实提高人命生活水平。同时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发展变革中,逐渐摆脱西方主导的局面,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健康发展,尊重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在竞争比较重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3.近代以来,大国崛起往往伴随着战争与冲突,因此国际社会对当前中国国力的增强产生了某些忧虑和猜疑。结合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答: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坚持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身

的发展,同时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和各国共同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中国政府和人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际舞台上的鲜明主张。

第二讲当代发展问题

1.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是认识当代发展问题的思想前提与理论基础。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对于认识当代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理念以及重大问题,具有哪些当代意义与价值?

答:当代发展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极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为把握当代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有着丰富的发展理论,它是把握发展概念基本内涵的理论基础,也是认识当代发展理念、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之中。

2.人类发展的实践,既要满足人的需要,又要保护自然;既要满

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又要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的有利环境与条件。针对当代发展的重大问题,谈谈如何理解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与历史根据。

答:当今世界发展面临一些列的威胁与挑战:如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枯竭、环境问题、宗教、战争、人口膨胀等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人类解决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与共同课题。人既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大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 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的重要意义。 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发展。事物的发展在不同阶段都会展现出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即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为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为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决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基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可忽视次要矛盾,统筹兼顾,并且还要注意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并且还要

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虽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能激化,但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顺利解决创造有利条件。另外,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进步。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对于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提高,社会经济以较快速度持续发展,社会稳定。我们取得的成绩是主流,是主要的。但是前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那是支流,是次要的。因此,我们要继续坚定信心、巩固成绩,同时也不忽视支流,防止支流对主流的影响,集中力量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两个文明”一起抓。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其他矛盾均属于次要矛盾。为解决主要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作业 从一则环境污染案例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作业从一则环境污染案例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1.案例简介 2015年6月的中央电视台上有一则新闻非常让人惋惜,让我感到协调好环境 保护和经济发展刻不容缓。长江南岸一个小镇的土地一直都很肥沃,并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可奇怪的是最近几年,这个镇的很多农民却不种地了,镇里数千亩农田全都变成了荒地。从新闻里可以看到大片土地被撂荒搁置,杂草丛生。引起土地被遗弃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上游的工业园大量排放污水,导致村民们用来灌溉的河流遭到严重污染,以至于无法用于灌溉。往年一直清澈的灌溉水现在已经呈暗红色或者黑色,水面漂着大量泡沫,并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村民们因为无法耕地,只能去找村企业讨个说法。遗憾的是,村民们得到的答复竟然是从未往河里排放,并号称河中都是地表水,以此来推卸责任。通过调查,确实发现企业为了通过环保部门的检查,是在排污沟的侧边用土堆了堤坝,防止污水流入河流。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河流究竟是怎么样被污染了呢?更进一步的蹲守调查终于发现,原来是工业园的管委会偷偷让人定期把土堤坝挖开,直接将污水排放入河流,这样就可以减少污水处理的费用,并且还能躲避责任。经过取样检验,发现河流水中已经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并通过河流最终直接进入长江。更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挖开堤坝进行排污的时候,始终无人出面制止,拨打环保举报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就这样,化工企业把周围的良田都变成了无法耕种的荒地。 2.问题阐述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们生活品质有了质的飞跃,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些刺激了人们对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的狂热追求。然而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很容易被繁华和金钱蒙蔽了双眼。为了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一味追求效率的提升,产量的增加,就无节制向大自然索取原料,大肆砍伐森林,无限制向大自然排放废气废料,环境恶化的趋势日益加剧,人和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人与自然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及其时代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98404237.html,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及其时代价值 作者:李飞菲 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1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是在实践的基础之上而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的特质。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备的当代性,使其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力,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1-0232-02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马克思主义哲学非但没有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反倒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一切的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当代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像其他学科一样,在社会生活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说。马克思曾经说过“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①,自从工业革命以后,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了科学知识以及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马克思主义哲学非但没有在时间的洪流中褪色,反倒更加熠熠夺目,这都是与它的当代性息息相关。 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简单来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够及时地创新自己的内涵从而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乃至走在时代的前列指导时代的发展。从理论层面上来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自己的理论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解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也不再仅仅只是对于时代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相关问题的反思,它也更多地包含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展开,从而为社会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充分了解并且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的发展,真正的探查到人自身的发展规律。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任何哲学都是那个时代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社会背景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正是因为当时社会充斥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尖锐矛盾,才催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历史的记录可知早在19世纪的时候,英法等国家都采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英国、法国都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之上为资产阶级建立了相关政权,从而开始明确要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工人一直被资本家所压榨,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工人日渐不满这样的生存状态,也就导致了資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战争如箭在弦上。这个时候就必须号召广大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去争

(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A 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 题卷 学号: 姓名: 层次: 专科 类别: 网教 专业: 公共课 201 5 年 6月课程名称【编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163】 A 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卷人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一、解释题:(选做其中四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资本:在经济学意义上,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及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定义:能够创造、带来新增价值的价值附着物叫做资本。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广义上,资本可作为人类创造物质、精神和信用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 3、民主: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尽管世界各民主政体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民主政府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则和运作方式。 4、垄断: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与买者垄断刚刚相反。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随意调节价格与产量(不能同时调节)。 5、马克思主义: 6、科学发展观: 7、资本的有机构成: 8、社会基本矛盾:

二、辨析题:(选做其中四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答:正确。这句话的合义,它强调一切事物总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是作为过程存在的,没有永世长存的事物. 2、剩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答:错误。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 。 3、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真实的规律与本质。 答:错误。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4、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然地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答:错误。必须由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发起革命。 5、哲学的思维特征最主要表现是抽象与概括。 6、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最根本的规律。 7、剩余价值是由不变资本带来的,也就是由机器设备创造出来的。 8、人民的主体是广大的从事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劳动者。 三、简答题:(选做其中四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2、辨证法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答:辩证法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而形而上学否定中排斥肯定。 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什么? 答: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的工作路线。它的理论基础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原理的唯物史观和坚持实践第一观点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明确提出并科学慨括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禁用词语的重要理论贡献。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4、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答:、1、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2017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古诗“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化形式说明时间具有()。 A.客观性 B.有限性 C.可知性 D.相对性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被称为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关键是()。 A.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哲学的优秀成果 B.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 C.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坚持科学的实践观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编号:D002 开课单位:社科部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总学时数:36 学分:2 主讲教师:熊絮茸 【教学目的】 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注重政治性和学术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开启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比较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战略思维能力。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及要求】 导论 导论分析了20 世纪人类社会的成就和问题、进入21 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理论内涵以及如何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和世界,并系统阐述了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本讲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2)总体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主要观点。(3)学习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一讲分析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主要变化,为认识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明确中国的定位提供了基本背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基本特征,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形势严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大作业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我们应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答:自然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分化出了人类社会,从世界演进的过程看,自然界 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整个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和 人类思维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 (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 物主义的,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背叛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前提而陷入了唯心主 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同社会史观结合起来,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理解,使得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根本原因在于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到哲学中来,使它成为自己的哲学的基础。 (3)由于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使得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正确的揭示和有力的证明。 ①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是由数千万年前的一种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由猿进化到人的决定性环节是劳动,其根本标志是工具的生产和使用。劳动不是个别人的孤立活动,而是一种集体行为。劳动实践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它不仅生产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产品,同时也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基础。 ②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活动,它是各种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在这种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③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活动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社会生活是异常丰富和复杂的,有经济的(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因此,一切观念、思想、法律、宗教等,归根到底是由物质原因引起的,也应从社会的物质关系中得到解释和说明。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人类社会它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精神的产物,而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存在形态。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研究生作业)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论文题目: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对现代 炼化企业管理的现实意义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考生姓名:阿不都热合木.托乎提 学号:2011313017 所在院系: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化学工程与技术(2011年级) 任课教师:董贵成 完成日期:2011 年 11 月 20日

马克思主义《资本论》再生产理论对现代炼化企业管理的现实意义 阿不都热合木。托乎提董贵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昌平 102249) 摘要:通过学习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资本论》理论其再生产理论,认识《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揭示了社会生产的规律、揭示了市场经济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并提出了《资本论》再生产理论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点。 关键词:《资本论》; 再生产理论; 企业管理;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资本论》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其中再生产理论是《资本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认真学习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搞好企业管理工作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一、《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而且,这三个部分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一整体的基石就是《资本论》。恩格斯指出,“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阶级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1](P79)“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1](P548)因此,无论是唯物史观的建立还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马克思《资本论》所阐述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因此,列宁说,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 [2](P429)恩格斯说,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3](P596)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备而严密的有机整体,那么〈《资本论》无疑是这一有机整体的坚实的基石。离开这一坚实的基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厦就会坍塌;牢牢地站立在这一坚实的基石之上,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列宁曾经说过:“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但他留下了‘资本论’的逻辑。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必要的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4](P145)

2017马克思主义作业

作业1 1. ( 单选题)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本题6.0分)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2. ( 单选题)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本题6.0分)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3. ( 单选题) 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本题6.0分) A、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 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C、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 D、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4. ( 单选题)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本题6.0分)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5. ( 单选题)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本题 6.0分)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6. ( 单选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本题6.0分)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7. ( 单选题) 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本题6.0分) 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8. ( 单选题) 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发菜,过度放牧,获得一定经济利益,然而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这些人们() 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B、只看到物与物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 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D、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9. ( 单选题)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反映()的历史观(本题6.0分) A、唯物主义 B、宿命论 C、唯意志论 D、循环论 10. ( 单选题)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本题6.0分) A、人民群众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C、人民群众没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强 D、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11. ( 单选题)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本题6.0分) 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马克思原理作业 答案

廊坊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年级 成绩 2012年11 月25 日

作业题8 19世纪中期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国家的工资高出50%.从那时到现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解答:: 第一,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资原理表明:工资的本质是劳动价值,其货币表现是劳动力价格,但表面上工资表现为劳动价值或 价格,这掩饰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第二,劳动力商品的价格是有生产劳动力商品所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在于他可以还原为维 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延续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以及劳 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指出的费用等,劳动力价值的特点在 于: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 水平受自然条件,民族特点,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等各 方面因素的影响,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影响工 资水平。 第三,各国工资水平的差距主要是由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决定,无产阶级为提高 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对整个工资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水平 发展较低的国家,因此,资本主义各国的工资水平过去存在

差距现在也存在差距。 第四,当今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工资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发达国家与次发达国 家差距更大。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工资水平存在差距主要 是由资本主义工资,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受剥削的程度不 同所决定的,而我们所说的工资只是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由 各种因素决定。一、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在资本主义社会, 工资从表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从而,表面上,工 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自己的劳动,工人的劳动也得到了报酬, 但实质却是: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劳动不是商品, 它没有价值或价格,它不能被买卖。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 等价交换,劳动都不可能是商品。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上的 劳动能力,劳动力的使用即为劳动。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 的生存为条件,劳动的实现则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 合为条件。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具有价 值或使用价值的属性。资本家与工人交换的过程中,工人出 卖的是劳动力,这就等同于商品交换,实现了商品的价值, 工人与资本家交换的是劳动力的价值,交换的是进行生产劳 动的能力。因而,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换 形式,资本主义的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正 如马克思所说的:“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隐蔽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今中国发展(马哲)

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发展 如果说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那么中国的发展,就应该是我们自己应该要完成的责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去看它,我有话要说。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贸易保护主义 现今,中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继70年代末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的第二次对外开放,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使我们明白,既要对外开放市场又要保护民族工业。开放型适度贸易政策是建立在对外开放基础上的有目的、有选择的保护,并不是什么肚缶龋护,更不可以保护落后的产业或企业。故而,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中形成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以关税壁垒为辅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其特点是: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利用WTO规则实行贸易保护,依据国内法履行国际条约,利用区域贸易组织保护成员国利益,保护手段更趋多样化,制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这种新贸易保护主义尽管其历史不长,但因其形式的多样性、手段的有效性和技术法规的合理性而被各国政府所青睐。我国虽已初步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壁垒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差异性尚有待于完善和提高,政策的艺术性有待加强,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则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新贸易保护主义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的末路,不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危机!面对共同的危机,需要的是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任何试图独善其身、走出困境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幼稚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

和变化发展的,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着;而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因此,任何单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以靠单边的贸易保护发展自己。 当今世界的经济是一个联系的有机体,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存在。我国的贸易是世界贸易的一部分,会对世界贸易起作用,同时,世界贸易的形式也会影响中国的贸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WTO)坚持以市场经济为体制要帮求、以贸易自由化为原则,任何单个国家的贸易保护都会带来双重伤害——不仅伤害了出口国的利益,也会伤害那些本想保护自己的进口国的利益。美国国会通过的新经济刺激方案,被世人认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典型,其做法不仅难解当前美国的就业困境,并且对外贸易必将受到严重打击,并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形势的全球蔓延。但美国假如放弃贸易保护主义,低价的进口产品不仅使国民大受其益维持旺盛内需,并且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可以弥补国内储蓄率低下之不足。 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中,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比任何时候都显得 更为迫切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和范围,成为衡量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要想发展自己的经济,就必须逐步开放市场,把中国的市场纳入到整个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中去,而不可以独立于这个体系之外,并应进一步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5 交卷时间:2018-03-27 17:13:30 一、单选题 1. (5分)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上,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开始于()。 ? A. 19世纪70年代 ? B. 19世纪60年代 ? C.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D. 19世纪50年代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1.1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2. (5分) 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的行为,称之为()。? A. 收购 ? B. 垄断 ? C. 兼并 ? D. 联合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1.1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3.

(5分) ? A. 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 B. 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 C. 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 D. 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1.1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4. (5分) ? A. 垄断组织制定的以保证垄断利润的价格 ? B. 垄断组织制定的以保证平均利润的价格 ? C. 按商品生产价格制定的价格 ? D. 按商品价值制定的价格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1.1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5. (5分) ? A. 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 B. 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 C. 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 垄断价格是指(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16年江南大学上半年机考大作业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6年上半年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结合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答: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技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主要表现在: 第一,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首先,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了质的变革,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越来越成为科技的物化,劳动者“智化”程度越来越高。其次,它导致了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传统产业在技术改造中面目一新,新的“知识产业”迅速兴起。再次,它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第二,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现代科技革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从而引起现代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革。 第三,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现代科技革命使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等特征,并使认识活动出现数学化、模型化、形式化的趋势。 现代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充分展现出科学技术全方位的社会功能。它用最新的事实印证着马克思所认为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中作业题+20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7年期中作业题 绪论 (一)论述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请阐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和主要的思想来源。 3、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有哪些?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二)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论述题 1、请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基本问题。 2、请简述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和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 4、什么是唯物辩证法? 5、请详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 6、请概述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主要内容。 7、请谈谈人类意识的起源及其本质。 (二)名词解释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物质 3、意识 4、联系 5、矛盾 6、发展 7、两点论和重点论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论述题 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与认识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2、所谓“两条认识路线”是什么? 3、请阐述认识的实质及认识的基本规律和过程。 4、请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和谬误的联系与区别。

5、详述真理的检验标准或者方式有哪些? 6、请谈谈实用主义真理观的内容与问题。 7、请分析真理与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二)名词解释 1、认识 2、实践 3、真理 4、价值 5、反映论 6、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论述题 1、所谓“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什么?它们的主要内容与特征有哪些? 2、请阐述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 3、请阐述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规律。 4、能否详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有哪些? 7、请分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8、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应该如何对待这种情况呢? 9、请谈谈历史人物及其评价法。 (二)名词解释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社会基本矛盾 3、社会形态 4、人民群众 5、科学技术 6、历史唯物主义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论述题 1、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2、请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前提条件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3、请阐述剩余价值的本质与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经济危机的关系。 4、请简述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二)名词解释 1、商品经济 2、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3、劳动价值论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5、剩余价值论 6、货币 7、资本原始积累与资本积累

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感想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 与对于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l9世纪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在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到来的结论,这一论断曾感召过世界范围内无数志士仁人为之奋斗。如今,当代大学生中有一些人对这一结论持怀疑态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苏东巨变以后,对于什么是信仰,该信仰什么,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常常疑惑和探讨的问题。 一、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促进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压力、灾难与迷茫,人们在享受自身发明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尤其是精神信仰上的迷失。面对这一切,不少大学生也在逐步失去方向,丧失信仰,陷入到一个毫无目标的困境中无法自拔。正如马尔库塞所说:与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相伴随的是人的精神的不断丧失,人们在更多的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对如思想、信念等许多东西却越来越淡漠。在这种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已经产生了

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表面富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对落后使得当代中国大学生感到迷茫,不知所措。邓小平曾经说过: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它在人民中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极涣散、离心离德的情绪,腐蚀人们的灵魂和意志,助长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泛滥,助长一部分人当中怀疑以至否定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思潮。而中国现存的如贫富差距问题、官僚腐败问题、政治体制问题等更使得一些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失之偏颇。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现状与存在问题。根据中困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对广东、广州、北京、吉林和四川等地一些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状况进行的调研显示: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积极的,并不存在大范围的信仰危机。例如,有78.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没有过时”;84.2%的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57.4%的学生认为通过近年来的政治理论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问题越来越明白了;而认为理论学习仃一定效果的也达到了32%;78.3%的学生赞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但部分学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理论淡化、思想多元化等倾向也是事实。 中国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在理解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加以认可和拥护,一般以学习政治专业的学生居多。由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完全是一种自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3

作业一 第1题(4分)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 A、世界是精神的产物 B、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C、上帝创造世界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第2题(4分)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C)。 A、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 B、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的觉悟及其积极性 第3题(4分)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 A、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C、真理是人的感觉的复合 D、真理是指客观事物本身 第4题(4分)劳动对象是指(C)。 A、生产资料 B、各种产品 C、引入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改造的物质对象 D、各种生产工具 第5题(4分)辩证的否定是(A)。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 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 第6题(4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A)。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第7题(4分)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是(A)。 A、经济基础 B、阶级斗争状况 C、生产力 D、科学技术 第8题(4分)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D)。 A、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 B、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 C、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 D、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 第9题(4分)唯物史观认为,所谓自由是指(C)。 A、人们摆脱了客观规律的限制

B、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人们可以自主地制造和消灭规律 第10题(4分)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D)。B A、政治原因引起的 B、经济原因引起的 C、精神原因引起的 D、科学技术水平引起的 论述: 第1题(15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100字。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它就必然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其身。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是由它的理论本性决定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其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的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常说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内容。 再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 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产生160多年来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创始人和后继者总是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使其获得新的生命,采取新的形态,从而形成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法发展史。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存在于它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 第2题(15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100字。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或者简要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体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三者之间相互渗透,互相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第3题(15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100字。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及实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及实现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不仅体现在内蕴的适用于现代社会实践的丰富思想 资源,也体现在与各种错误思潮较量中所展现的生命力即关于人的实践本质和超越本性的最深刻的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实现,必须具备必要的前提和条件。应以一种彻底的“实践精神”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价值;哲学;马克思主义 当今世界经济正从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缓慢复苏,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思潮面临新一轮信任危机,马克思主义研究复而大热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它既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又同样适用于当代。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突出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精神尤为重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追寻 每一个时代真正的哲学都是人的生存意义的自我澄明。因而,哲学不可能固守不变的问题域和不变的定位。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学说面临时代内涵转换的需要,这是维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活力的关键。 首先,有必要明确“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者的概念区别。“马克思哲学”指的是蕴含在马克思本人的著作、手稿、书信、谈话等原始资料中的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指的是马克思同时代的或以后的研究者在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解和解释中形成的各种文本。由于研究者个人见解的融入,必然会产生多元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如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这里探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马克思哲学”基础上生发形成的。 以往的哲学是从先验的理性原则出发“解释世界”,这就意味着要让现实屈从理性的抽象原则。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现实世界出发,试图“改造世界”。宏观的现实性变革必然要求马克思哲学重新构建自己的问题域,建立新的视野,从而构筑自己的当代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当代面临的主要问题即是:在经历和面临一系列重大事件如苏东剧变、后工业文明、知识经济与新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等等之后,如何重新理解和看待马克思哲学文本的当代意义,提升马克思哲学的活力。 在西方,崛起于20 世纪70 年代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提出要“重建”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理论进行分析、紧缩和重建,保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定问题和概念谱系”,淡化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经院化马克思主义。而以德里达为代表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则要求激进化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来批判现实,并对传统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前东欧所谓“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势在于它直接关注并介入生活和行动,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自治人道主义和异化的理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所包含的阶级、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观点,至今仍具有价值。而作为世界体系理论派代表人物的沃勒斯坦则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有四个基本观念仍然有用,而且必不可少,它们是:阶级斗争、两极分化、意识形态和异化。德国知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赫尔茨认为,怀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毫无根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并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但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科学进步相同步,必须不断修正、扩充和更新它的概念。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当代性问题是讨论得最多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否会过时或已经过时的问题,而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如何与时俱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