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填空。(24分)

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会占据空间、有(质量)、有(弹性)、会(流动)、、能(压缩)。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 (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4、空气具有流动性,总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载人热气球。

5、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6、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处所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形就(不同) ,各地的冷热水平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7、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

8、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酿成一种叫做 (干冰) 的固体。(干冰 )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况。

9、在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不能支持燃烧并且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10、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 空气就被(污染)了。 11、(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2、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 等。 13、森林的作用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 1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轻 )。 1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6、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17、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气体) 的热胀冷缩。 18、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0度以下)。

19、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 冷形成的,这种现象叫(凝结)。

20、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辐射)。

21、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度,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度

22、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逐渐稳定。 23、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4、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不靠空气、水或

25、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 26、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 27、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

28、绝大多 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29、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30、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和(体积)。 31、物体吸热和散热的快慢取决于(物质)和(颜色)。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

32、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 (水

)的多姿多彩的化身,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

33、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极细小的水珠,它在高空为(云),在低空为(雾)。 15、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34、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聚成(固体)。

35、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

36、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当物体振动大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强)。当物体振动小时,声音就(弱)。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声音的强弱称为(音量)。37、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朝着(四面八方)传播。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38、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39、耳朵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部分。 40、声音传递的路径为—(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41、声音的强弱与 (声源的振幅) 和( 距离)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强)。

42

、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

43、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越长)音高越(强)。 44、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 高),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低) 。 45、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 保质期) 和( 生产日期)。

46、食物在人体内经由了哪些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47、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 )和 (水)。 48、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49、(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50、小胖墩身材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豆芽菜身材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缺陷造成的(营养不良)。 51、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两大类。 52、(加工)食品是指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 53、(天然)成分。

54、加工食品中诱人的颜色是(色素)。

55、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绿色食品)。

56、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绿色食品),少食(腌腊食品)等。

57、(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58、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叫做(分类)。

59、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将动物分成了3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

60、(林奈

二、判断(19分)

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

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3、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4、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5、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者的。(√)

8、云就是水蒸气。(×)

9、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合理搭配食物必须考虑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11、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12、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13、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14不同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15、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有害的物体。(√)

16、没有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17、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18、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

19、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消化。(√)

20、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物。(×)

21、只有吃得多,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22、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们可以放心的吃。(×)

23、一日三餐要按时定量。√)

24、油的吸热和散热速度都比水的速度快。(√)

2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也不会消失。错

26、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对话必须用无线电话。(√)

27、要想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就必须把橡皮筋拉的紧一点。(√)

28、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流动,永不停息(√)

29、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太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

30、蔬菜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

31、弹橡皮筋时,紧的橡皮筋比松的橡皮筋的音调高。(√)32、水和沙子在相同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

三、选择(16分)

1、关于空气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B )。

A占据空间B没有质量C有流动性D能被压缩

2、小明家安装一个壁挂式制冷空调,应该把空调装在墙壁的(A )

A靠上的地方 B 靠下的地方C中间

3、在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这是太阳的(C )造成的。

A传导B对流C辐射D散热

4、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食物是(A )

A鱼 B 黄瓜C馒头

5、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是( B ).

A.鸡蛋

B.芹菜

C.馒头

6、为了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应该(D )

A一半浸在水里一半露在空气中B全部露出睡面C先浸在水里再拿出水面D一直浸泡在水中,读数后再拿出水面

7、二氧化碳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固体,叫做(C )。

A气冰B液冰C干冰

8、同一种物体,表面颜色深的与表面颜色浅的相比较(A )

A表面颜色深的吸热快B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C无法确定

9、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B )

A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B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

C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

10、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上受冷后凝结的小冰晶是( B )

A露B霜C雨D雪

11、下列材料中,声音在(C )中传播速度快。

A空气B水C钢铁

12、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C )

A 0℃

B 0℃以上

C 0℃以下

13、下列材料中,导热性能最强的是(C ),

A.木板

B.棉质毛巾

C.金属把手

D.瓷砖

14( C )能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A.牙齿

B.胃

C.唾液

15、澄清的石灰水遇到(B )会变浑浊。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16、“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主要是借助于(A、C )传人侦察兵的耳朵。A土地 B.空气 C.坛子

17、在演唱中男高音和女高音是(B )不同的表现。

A.音量

B.音调

C.音高

四、连线。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弱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强

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低

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高

2、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和它们的功能用线连起来,然后标出人耳的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顺序。听神经收集声波

耳蜗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外耳道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

耳廓传递振动

鼓膜传送声波

听小骨产生振动

五、操作题:

1、空气会热胀冷缩吗?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答: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

(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设计实验研究雨的形成原因。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3、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实验材料:玻璃杯、饼干2块、塑料袋、线

实验过程:把一块饼干放在玻璃杯中,另一块放在塑料袋中用线扎紧袋子,把它们放在房间中,

一周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把饼干放在空气中,时间久了它们会变软。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六、简答。

1、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压缩空气?

答:自行车轮胎和篮球充气、空气枪、公共汽车的门、喷雾器。

2、水和空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不同点: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3、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

答:不能。开始可能会流进几滴,但再多就不会了。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了。

4、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

答: 食物应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降,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食物,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5、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自然界中,冷空气和热空气总是在不断的循环运动着,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6、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什么?

答:少开车、少用空调、多养些净化空气的植物。

7、为什么人们冬天喜欢深色衣服,夏天喜欢浅色衣服?

答:因为深色衣服吸热快,冬天保热;浅色衣服吸热慢,夏天凉爽。所以人们冬天喜欢深色衣服,夏天喜欢浅色衣服。

8、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

答:地面上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不断上升,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断聚集形成云,云越聚越多形成雨,降落到地面变成水。

9、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

答:因为水在自然界中是在不断地循环。

10、水有哪几种形态?

答:水在自然界中有液体、固体、气体三种形态。液态的水遇冷0℃以下会凝结成冰,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

11、厨房里的锅、铲子大多是金属制造的,为什么都有一个木头的或者塑料的把手呢?

答:因为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不同。金属吸热快,可以尽快将菜做熟。塑料吸热慢,避免做菜时烫伤。

12、温度的变化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答: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如:蜡烛、巧克力、松香等遇热会熔化成液体,遇冷会凝结成固体。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如: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

13、在水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哪些事?请举例说明。

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

14、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

答: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是因为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更好。

15、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答: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以形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

16、为什么海水和海边的沙子温度不一样?

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光照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17、在生活中,人们采取了许多减少噪声的措施。请举出三个实例

答:(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隔声墙,防止噪声直接向外传播。

(2)、加强绿化,在繁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

(3)、添置隔音设施。

(4)、给机器上足润滑油,即防止产生噪音,又能保护机器。

(5)、在耳朵处加塞隔音装置,如好的耳

18、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耳廓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9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什么?它运用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答:“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

20声音传递的路径是怎样的?

答: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21、如何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答:

22、如何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油脂?

答:将物质在白纸上涂抹,看其是否留下油迹来判断食物是否含有油脂。

23、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是:(1)荤素搭配(2)粗细粮搭配(3)多种食物搭配(4)每天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5)和适量的水。

24、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因为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

偏食、挑食

25、你认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至少举出3例)

答:(1)细嚼慢咽。(2)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3)饭前洗手,饭后漱口。(4)荤素搭配。(5)讲究口腔卫生。(6)保持良好心情。

26、人们都知道“病从口入”,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

答:(1)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多清洗,多浸泡。(3)少吃腌腊食品。(4)多吃绿色食品。

27、每当饭熟的时候,我们揭开锅盖,锅盖上会有许多小水珠掉下来,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答:它们是水蒸气受冷时凝结成的小水珠。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 ·小组动手完成空气水“火箭”的制作 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 ·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不仅占据一定空间,而且有质量,不能随意压缩做占据的空间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三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橘子皮、橡皮、橡胶塞、自行车气门心、气筒、塑料袋、塑料管、白、餐巾纸、天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先请大家猜个谜语,“摸不着,看不到,没有颜色没味道,植物动物都需要,一时一刻离不了。”这是什么东西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的主题就是空气。首先大家先想一想: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自主学习 拿出一个纸团,我如果把纸团放进水里,纸团会湿吗? 1、初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 ①现在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纸团并没有湿,怎么回事呢? ②如果有的同学想试,可以让学生多试几次 (2)实验二 ①班上哪个同学会吹气球?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我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 (3)做了2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演示实验,让学生猜测 由学生来验证实验,提高学生兴趣 提醒:杯子要竖直放入水槽中 前后对比,让学生产生疑问

2020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年班座号姓名 一、填空 1、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3、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5、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6、(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7、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8、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9、(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2、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3、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5、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6、一个听力有障碍的人;骂他几句也没关系;反正他听不到. (×) 7、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对话必须用无线电话. (√) 8、每个人都会制造噪音;我们应该养成在公共场所低声交谈的习惯.(√) 9、1816年;英国医生兰尼克利用声音传播发明了听诊器.(×) 三、连线题 把人耳的各主要部分名称与它们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外耳道产生振动 鼓膜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耳蜗产生听觉 听神经收集声音 大脑把振动转变成大脑能识别的声音信号

(1对4, 2对1, 3对5, 4对2, 5对3 )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年班座号姓名 一、填空 1、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就越(). 2、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冷空气会(). 3、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4、空气总是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 5、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 6、()、()、()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7、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8、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9、摩擦、()、敲击、()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2、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3、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5、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6、一个听力有障碍的人;骂他几句也没关系;反正他听不到. () 7、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对话必须用无线电话. () 8、每个人都会制造噪音;我们应该养成在公共场所低声交谈的习惯.() 9、1816年;英国医生兰尼克利用声音传播发明了听诊器.() 三、连线题 把人耳的各主要部分名称与它们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外耳道产生振动 鼓膜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耳蜗产生听觉 听神经收集声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空气 一、空气的性质 一、填空题: 1、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二、实验回答: 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 答: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 答:气球吹不大。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答:刺破气球的这边翘了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4、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脸上觉得有风吹过来,凉凉的,还听到“嘶-嘶”的声音。说明空气会流动。 5、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在用力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 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再用力压,发现袋子被压下去了一点,松开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这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6、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答:①给自行车轮胎充气②篮球、排球、皮球充气③玩空气枪④气垫船等。三、设计实验: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问题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是否有关? 假设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步骤1、用绳子穿过吸管,把绳子绷直。 2、用气筒分别给两个气球打气,一个的打得多点,一个少点,拧紧口。 3、用胶带把打过气的气球固定在吸管上。 4、同时放开两个气球,比谁跑得远。 结论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T),冷空气会(下降J )。 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冷热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C)、(华氏度)作单位。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温差大,降温快。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6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7、(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8、真空状态下,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空气 1 、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 、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 、(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 ),冷空气会(下降↓ )。 5 、(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 、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 、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 、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 、(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 、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 、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冷热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 )、(华氏度)作单位。 2 、(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 、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温差大,降温快。 4 、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 、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6 、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7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8 、真空状态下,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全 册 教 案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 意缩小。 △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 △小组动手完成空气水“火箭”的制作。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 △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 2、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教学准备〗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2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塑料袋、塑料管、餐巾纸、天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了解空气么? 2、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3、先不急着讨论,先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 ①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 ②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学生演示) (2)实验二 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 (3)做了两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变化? (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 (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空气 1.空气的性质 一、填空题: 1、空气是(混合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水能看得见,空气看不见)等。 二、实验回答: 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答:气球吹不大。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一边翘了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4、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 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再用力压,发现袋子被压下去了一点,松开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这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5、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答:①给自行车轮胎充气②篮球、排球、皮球充气③气枪④气垫船喷雾器等 三、设计实验: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问题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是否有关? 假设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步骤1、用绳子穿过吸管,把绳子绷直。2、用气筒分别给两个气球打气,一个的打得多点,一个少点,拧紧口。3、用胶带把打过气的气球固定在吸管上。4、同时放开两个气球,比谁跑得远。 结论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2.热空气和冷空气 一、填空: 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2.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三国时,诸葛亮发明了“孔明灯”。1783年,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 二、实验回答: 1.空气是无色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观察空气流动的办法有?答:①把手放在点燃的蜡烛上方。(手感觉到蜡烛火焰上方有股热气往上冲) ②将纸蛇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纸蛇转动起来。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上升, 引起纸蛇转动。) 2.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用实验证明。 答:①在木棍的两端各挂一个纸杯保持平衡②用燃烧的火柴烤热一端纸杯内的空气。 ③移开燃烧的火柴,不再平衡,发现被烤热的纸杯这端轻,上升,冷的那端下降。说明: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冷空气重会上升。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答案及试题

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及试题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 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 (大)。 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 誉。第二单元: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7、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8、(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9、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10、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11、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12、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13、(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14、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 体)。 16、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例如(油)吸热和散热比水快;(金属片)吸热和散热比纸板快。 17、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 18、同一种物质,(深色的)比浅色的吸热和散热(快)。 19、(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0、(云)、(雾)、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空气 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冷热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温差大,降温快。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6、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7、(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8、真空状态下,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9、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再提起一次重盖。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1)

2020新教材苏教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套 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1 给动物分类 2 鱼类 3 鸟类 4 哺乳类 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 5 运动与位置 6 不同的运动 7 运动的快慢 第三单元常见的力 8 力与运动 9 弹力 10 摩擦力 11 浮力 第四单元简单电路 12 点亮小灯泡 13 导体和绝缘体 14 电路暗箱 15 生活中的电 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 16 常见的岩石 17 认识矿物 18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 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1.1《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动物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科学探索目标 1、按照一定标准给动物分类。 2、摸脊椎,体验脊椎特点。 3、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2、认识某些动物具有共同特点。 3、了解珍贵动物资源,提高保护动物意识。 重点了解某些动物的共同特征,能给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难点制作脊椎模型,探究脊椎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播放《动物世界》片头视频,提问:你们认识哪些动物? 2、进一步提问: 你去过动物园吗? 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 展示动物园参观示意图。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么分 区的? 归纳: 按照某种标椎分区,比如生活习性、居住环境、珍贵程度、进化程度等。观看视频,回 答 看图回答 交流 从视频和旅游等 方面入手,让学 生知道动物的种 类很多,应该进 行分类。 讲授新课一、给动物分类 1、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 提示:首先确定分类标准。 把分类情况记录下来。小组内确定标 准给动物分类 给动物分类需要 一定标准。按不 同标准会有不同 分类。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1.给动物分类

写出鱼的外形的共同特征。 1.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2.头骨与躯椎间缺乏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 3.体形多呈流线型.在水中游泳减少水的阻力。 4.以鳃进行呼吸,靠口的开关,鳃弧的张缩一促使水的通入与流出。 5.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 6.身体颜色是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 7.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画出你观察到的鱼的外形,并标注出鳃和鳍。

研究鸽子的羽毛。 我的发现对鸽子的作用观察正羽 正羽外形优美,比较宽大, 摸上去比较光滑,中间有 一根坚硬的、粗壮的羽轴。 利于鸽子的飞行和掌握身 体的平衡。 剪断正羽羽根后发现羽根里面是空的。减轻重量 在正羽上滴水后水不会被吸收。 防水,防止羽毛被水沾湿, 影响飞行。 用放大镜观察绒羽 绒羽看上去比较细小,摸 在手上比较柔软。 保持体温,减少热量散失, 抵御寒冷。 将这些鸟喙与它们各适合吃的食物连线。

研究哺乳动物。 写出下面动物的运动方式,以及一两种有相同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名称。

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 5.运动与位置 辨别教科书图片中哪些物体在运动 (汽车)在运动,因为它相对于(草地上的两个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自行车与骑手)在运动,因为它相对于(公路)位置发生了变化; (河里的鸭子)在运动,因为它相对于(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河边小路的乌龟)在运动,因为它相对于(草地上的两个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天空中的老鹰)在运动,因为它相对于(白云)位置发生了变化。 6.不同的运动 用简单的图示表示下面各种物体的运动轨迹。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第1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的性质》教学反思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对空气的认识,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会流动,也知道了空杯子、空瓶子里面有空气等。本课教学正是以学生的认知背景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观察实验来探究空气的性质的。 空气的性质很多,光从一堂科学课上来探究这么多空气的性质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在课上,将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取舍,把学生不清楚的内容通过反复观察实验进行重点探究,而学生已经知道的内容只是在课上提一下,引导学生在课后再作进一步探究。 学生始终不明白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我先用“纸团不湿”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纸团为什么不湿?因为空气占据了空间,水不能进去。然后,我又让学生吹放在空瓶子里的气球,结果气球吹不大。这一实验也证明了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课上我对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也进行了重点指导。 至于空气会流动的性质,我考虑到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可能他们已经知道空气的这个性质,所以我在课上没有花费多大时间,只是稍微提了一下。空气有质量的性质也没有重点探究,在课上也是一笔带过,学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去观察实验。 《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后反思 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开头同学生将冷空气和热空气进行比较,让他们知道冷、热空气是相对的,当然对这一点,下一单元还要谈到,所以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接下来说明本课的研究内容,即冷热空气的流动方向,本课用了三个实验证明热空气向上流动,我先让学生看书上的三个实验,并且让学生猜出其结果,对于第一个实验,有个别学生认为是旁边的手感到热,一般学生都感觉上面的手热,对于第二个实验,和上课的气球实验进行了对比,这样一来,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可以理解得好一点。接着让学生对第一个实验进行验证,并且汇报说哪一只手感到热,由此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体会

2018苏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总课时27课时。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本单元由四部分的内容构成:1、认识空气的性质。这些性质包括空气无一定的形状,向四面八方流动,具有质量、要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等。2、认识空气流动的规律,包括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形成风的主要原因。 第二单元:冷和热本单元主要由5课组成,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本单元共分为四课,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一些可以使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才能到达人的耳朵,知道乐音是令人愉悦的声音,噪音是使人烦躁的声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保护听力的方法。 第四单元:吃的学问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知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了解营养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注重个人保健。 第五单元:排序与分类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排序,第二部分是分类,通过学习指导学生识别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排序,自然地理解并接受在科学探究中也离不开排序的观念,理解排序的科学含义。 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空气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进—步确信空气的真实存在,获取对空气的性质、组成及风的成因直观而生动的认识,同时更强烈地意识到空气是生命的要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自觉地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2.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 2.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解释。 科学知识 1.3知道……空气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主要原因。 4.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4.2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氧气对于生命的意义。 4.3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等性质,了解人类对此性质的应用。 4.4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1.5愿意合作与交流。 4.3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本单元在学习用多种方法认识水、固体和液体之后,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不容易直接感知的空气,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探究事物的能力。 由于空气不同于其他有形物体,需要通过实验来间接觉察到它,因此,本单元各课大多是以实验感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寻求答案的线索来呈现的。 第一单元课时分配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汇总完整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 上册重点知识汇总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空气的性质:1空气是有重量的 2空气具有流动性 3空气能被压缩 4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压缩空气有(弹性)。 4喷气气球气打的越足,压力越大,飞的越远,方向朝气球口的反方向。 5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制冷空调赢放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人们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热气球和孔明灯)。 6 相同体积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7 凤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各地区冷热不均,造成热的地区空气上升,冷的地区空气下降,形成气压差,从而使空气流动,也就形成了凤。 总结:(流动的空气)就是凤,(空气的流动)形成了凤。 8 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空气的21℅,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占1℅。 9 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 10 二氧化碳性质:(1)用醋和小苏打制取(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 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把冰块放在杯子里,盖上玻璃片。。。玻璃片上产生水雾。 12 空气和水一样,都是生命之源。空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1)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环境。(2)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煤、石油等资源的使用。(3)减少开车次数 第二单元冷和热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 温度计的构成:液柱、液泡、刻度。(单位:摄氏度℃) 3 一杯热水变凉的过程:由快到慢。 4 温度计的使用规则:(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2)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3)要等到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5 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6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传导主要在固体金属中传热,对流主要在液体、气体中传热,辐射主要是太阳)。 7 热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1给动物分类 1.动物园动物分类 食肉动物区——老虎、狮子、熊、狼 灵长类区——猩猩、猴子 食草动物区——斑马、长颈鹿、大象 海洋动物区——企鹅、鱼、海龟、河豚 珍禽区——丹顶鹤、鹦鹉、孔雀、老鹰 2.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下列动物分类。 丹顶鹤、孔雀、小丑鱼、蚂蚁、蜗牛、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一:按照活动区域分类。 天上飞的——丹顶鹤 水里游的——小丑鱼、海豚 地上跑的——孔雀、蚂蚁、蜗牛、长颈鹿、猫、大象 分类标准二:按照鸟类、昆虫类、鱼类、兽类分为四大类 鸟类——丹顶鹤、孔雀 昆虫类——蚂蚁、蜗牛 鱼类——小丑鱼 兽类——长颈鹿、海豚、猫、大象 分类标准三:按照有无脊椎分类

脊椎动物——丹顶鹤、孔雀、小丑鱼、长颈鹿、海豚、猫、大象 无脊椎动物——蚂蚁、蜗牛 3.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4.脊椎的特点:脊椎是一节一节的,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5.脊椎的作用: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6.找到下列脊椎动物的脊椎,用彩色笔将它们分别描出来。 7.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扬子鳄、鹦鹉螺、宽尾凤蝶、朱鹮等等。 2鱼类 1.鱼类外形上的共同特征: A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B头骨与躯椎间缺乏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 C体形多呈流线型.在水中游泳减少水的阻力。

D以鳃进行呼吸,靠口的开关,鳃弧的张缩一促使水的通入与流出。 E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 F身体颜色是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 G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2.海鳗、鳐、河豚也属于鱼类。 3.鳍和鳃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有鳍和鳃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4.鱼鳍有保持平衡的作用,鱼在游动时,鳍各有分工,且相互协作。 5.鱼在呼吸时,水从鱼嘴中进入,从鳃盖后流出,说明鱼是用鳃呼吸的。 3.鸟类 1.鸟类的共同特点: 鸟身上长着羽毛,有翅膀,大多数鸟都会飞。 鸟都是卵生的。 鸟有鸟喙,但是没有牙齿。 2.鸟类属于脊椎动物,企鹅、鸭子、母鸡也属于鸟类。 3.鸽子的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鸽子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正羽;绒羽紧贴在鸟的身体上,细小而柔软。 4.研究鸽子的羽毛。

2020年最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科学知识: 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 科学探究: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1.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2.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 3.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9.1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 1.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低年段 说出生活中常见动植物的名称及主要特征,知道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一年级下册《动物与植物》) 中年段 1.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识别常见动物类别,描迷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描述昆虫的特征,说出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四年级下册《昆虫的一生》) 3.学习和比较动物繁殖方式的不同(四年级下册《繁殖》)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空饮料瓶、气球 实验步骤: 1、套气球。 2、吹气球。 3、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气球吹不大,这是因为瓶内的空气占据了空间。 实验目的:压缩空气性质 实验器材:针筒注射器、橡皮 实验步骤: 1、抽一针筒空气。 2、封住针筒注射器头。 3、推活塞。 4、观察现象。 5、重复3与4步骤。 实验结论: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实验目的:比较水与空气的相同与不同 实验器材:烧杯、水槽、注射器、橡皮、小塑料瓶、圆底烧瓶 实验步骤: 1、将水、空气分别装入不同的容器里,比较其形状。 2、将空小塑料瓶放入水槽,观察水流入瓶中,空气跑出的情形。 3、分别将水、空气吸入注射器。 4、将注射器,一端顶住橡皮,推动注射器,比较。 实验结论:水与空气都可流动,形状都能改变,水很难被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缩。实验目的: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 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 实验步骤: 1、将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分别放在冷、热水槽中使之变热或变冷。 2、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香,立即用玻璃片将瓶子盖上。 3、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 4、重复1.2步骤,将冷瓶和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观察烟又会如何流动。 5、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且会向上升,冷空气下降形成对流。 实验目的:空气的成分 实验器材: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透明规则圆柱形玻璃杯、水槽、红色水、火柴 实验步骤: 1、将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放入有红色水的水槽中。 2、点燃蜡烛。 3、将透明玻璃杯罩在蜡烛上。 4、观察现象。 5、将玻璃杯连同玻璃一同取出,正放于桌上。 6、把燃烧的火柴伸入玻璃杯内。 7、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空气中有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两种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实验目的:认识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锥形瓶、集气瓶,带有玻璃管的塞子、软管、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知识广场(36分,每空2分) 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和两大类。 2.蝙蝠鸟类,猫头鹰鸟类。(逸镇“属于”或“不属于”) 3.比较不是同场赛跑的运动员的快慢可以看他们跑相同的路程用了多少。 4.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来说,车内的乘客在运动。(选填.“有”或“没有”) 5.浸人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托举的力,这种力叫作浮力。 6.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与。 7.像铁钉、铝箔等物品,容易导电,被称为 ;像塑料尺、干燥的竹签等物品,不容易导电,被称为。 8.把许多用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或用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过热而引发火灾。 9.花岗岩通常由粉红色颗粒的、半透明颗粒的、黑色颗粒的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构成。

10.用指甲可以刻.划出痕迹的矿物硬度 ;用铜钥匙可以刻、划出痕迹的矿物硬度 ;用铁钉可以刻、划出痕迹的矿物硬度。 二、判断大厅(20分,每题2分) 1.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 2.鸟是哺乳动物。( ) 3.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就是看哪个物体移动得快。( ) 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关键是要测量准确距离和时间。( ) 5.弹簧拉长或压缩时都会产生弹力。( ) 6.静止不动的物体,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 7.只有金属才是导体。( ) 8.石墨可以用来制作铅笔芯。( ) 9.矿物资源可以再生.不需要保护。( ) 10.矿物和岩石没有区别,只是岩石的另一种说法。( ) 三、选择乐园(20分,每题2分) 1.下列动物不属于鸟类的是( )。 A.喜鹊 B,蝙蝠. C.燕子. 2.有的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其他动物,它们是( )动物。 A.杂食性 B.植食性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从知识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涉及的核心概念有4个,教师要抓住好学生的兴奋点进行教学。 第二单元《冷和热》,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这个单元探究的问题比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让孩子先学会订计划,学会与他人合作,讲究操作的严密性。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包含的核心概念有声音于物体的振动,声音能穿过许多物质,耳朵听声的机理,声音的音色、音强和音调,乐音和噪音等,教学注重活动性和趣味性。 第四单元《吃的学问》,教学时要从价值观上入手,让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要让孩子们意识到吃得合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是专门的探究技能练习单元。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 第1页共2页 感。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班里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第2页共2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