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联剧变的政治文化原因及启示

苏联剧变的政治文化原因及启示

华侨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苏联剧变的政治文化原因及启示

姓名:王福文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指导教师:庄锡福

20090601

论文摘要

苏联剧变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虽然它已过去十八年,可人们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停止对它的研究。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教训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尽管人们已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讨了苏联剧变之谜,但从政治文化这个角度来分析苏联剧变的却很少。并且,无论是从理论上的分析还是历史的事实,都表明一个稳定、有效的民主政府的发展必须得到一种有效政治文化的支撑,不然,这个系统成功的机会是很渺茫的。基于这些认识,本文便从政治文化这个角度来探讨苏联剧变。

论文由绪论和三章正文组成。绪论主要分析了选题的来源、意义和写作思路,并且从中观的层面对政治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与价值的综合。第一章苏联政治文化的消极因素及其形成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从政治思想、政治理想和政治心理三个层面分析了苏联政治文化的一些消极因素,二是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当时的政治经济体制三个方面对苏联政治文化的消极因素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二章苏联政治文化的消极因素对苏联政治生活的影响,主要分析了苏联政治文化的消极因素对苏联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制和政治环境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第三章结论和启示,通过前面分析,本文得出一个结论:政治文化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严重影响一国的历史进程。由此也得到一些启示,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要最终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在政治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合理对待不同政治文

化;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公民文化的培育;必须建设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关键词:苏联剧变政治文化启示

Abstract

The Soviet drastic change is a significant event in history. Although it has passed for 18 years, people do not stop to research on it because the time have passed. Therefore, the reason and lesson of Soviet drastic change have always been the hot topics. Whereas, people have discussed the riddle of The Soviet drastic change from different angle and layer, the research on it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 is rare. Besides, no matter where people research on from theoretical analysis or historical fact , which all indicat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 steady and effective democratic government must have a support of a kind of effective political culture.

This article is composed of introduction and three chapters .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analyses the source、meaning and writing mentality, and making a definition of political culture from the layer of neutrality. It figures that political culture is the combination of political thought and political mentality and value.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discussion of the basic form、character and the reason of The Soviet polity and culture. It includes two parts: the first one analyses the basic form and charater, the second one labors the forming reason of The Soviet polity and culture from three aspect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historical trondition and the tempo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The third part is the influence of the spallation of The Soviet polity and culture. It mainly analyse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the spallation of The Soviet polity and culture to the political behavior 、political system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oviet people. The for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and inspiration. Through the analyse, this article get a conclusion: Political culture can do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hitorical process of a country in some time. And the inspiration:Socialism country have to insist on the dominant status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in political culture and treat different political culture properly; The Socialism country have to develop socialism market economy vigorously; The Socialism country have to strenghten the cultivation of citizen culture; The Socialism country have to construct socialism citizen society and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democratic polity.

Key words: The Soviet drastic change; political culture; spallation;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成果。论文写作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内容,如参考他人或集体的科研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说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所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授权华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机关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签名日期:签名日期:

绪论

一、选题来源和意义

在人类历史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曾发生过许多大国的崛起和衰落,可没有那一个政党和国家像苏联共产党垮台、苏联剧变那样富有戏剧性。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创造了很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了为资本主义世界震惊的辉煌成就,而且,以其自身的优势吸引了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为什么这样一个“代表了未来的浪潮”“代表了站在社会进步前列的日益崛起的阶级呼声”,①且经济和军事都十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却在没有外部入侵和内部暴乱的情况下,会突然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对此,国内外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发表了大量有关研究苏联剧变原因的著作和文章。有的强调经济因素在导致苏联剧变过程中所起的突出或特殊作用;有的强调个人因素在苏联剧变中的重要作用;有的则从民族政策、制衡机制视角,对前苏联剧变的原因进行再探索等。但从现有的文章和资料来看,从政治文化角度来探讨的文章很少,即使有从文化角度分析的,也都是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探讨,如宋惠昌《苏联解体原因的文化学思考》、《苏联文化体制沿革史》(马龙闪著)、《红色风暴之谜——破解从俄国到苏联的神话》(张建华等著)等。因此,笔者便想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来展开对苏联剧变的研究。

从政治文化分析苏联剧变不只是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更主要的是政治文化是解读苏联剧变这一“历史之谜”的重要思路。挖掘潜伏在苏联人及体制中政治思想、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等因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苏联人的政治行为,而且也可以知道苏联那种高度集权体制形成的真正原因。而这种政治行为、政治体制和政治环境却恰恰就是很多学者认为是苏联剧变的重要原因。同时,通过很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历史,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国家要走向现代化进程,就必须改造人的政治思想、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

此外,从政治文化视角研究苏联剧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虽然今天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已经从苏联剧变中吸取了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很多改革,但它们的改革很多都只是停留在技术和器物等层面,并没有认识到潜伏在这些层面背后的

政治文化的作用,改革结果最终不是半途夭折就是失去其本来意义。尽管中国作为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在改革中也暴露出了许多与社会主义不相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治文化建设滞后所造成的。因此,认真研究苏联剧变前的政治文化对于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2 0 年代,就有西方学者从文化角度研究苏联政治。萨缪尔?哈泊(Sam uel Harper)的《苏俄时期的公民训练》、《造就布尔什维克人》以及米勒( ReneF ulop Miller)的《布尔什维克的表象与实质》研究了旧俄文化的转型、苏俄文化的形成。

为了了解敌国、盟国的政治情况,二战前后,美国有些学者运用心理文化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研究苏联政治行为。如雷特斯(Nathan Leites) 的《政治局的运作规则》,通过分析列宁、斯大林的著作,试图提出布尔什维克也相信是政治行为有效运作必不可少的规则。他相信,布尔什维克领导者是一贯誓守他们的信条。因此,对布尔什维克领导人的经典著作,按照某种分类如组织、手段和目的、暴力等加以研究,就能预测苏联领导人在任何场合下的政治行为。沿着雷特斯的同一思路,格奥夫雷?高若(Geoffrey Gorer) 在其《伟大的俄罗斯人民》一书中,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俄国人哺养婴儿的方法影响了孩子成年后的行为。由于心理文化、精神分析对民族性的研究,主观臆测味太浓且不顾历史与政治发展的动态进程,其科学性、学术性令人怀疑。在二战后,这种方法也就销声匿迹、影响甚微。

6 0年代以后,对苏联政治文化的研究再次兴起。巴洪是此时期比较公认的代表人物。在他再版了三次的《苏联政治》一书中研究了苏联政治文化的历史模式、亚文化走向、精英的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化和交流过程。在他看来,苏联的政治文化虽与1 9世纪俄国的政治文化有不同之处,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按照他的理解,苏联政治文化本身就是沙俄时期政治文化的连续。即使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他还断言:戈尔巴乔夫尽管尽管试图改变苏联政治文化来协调新政治集团的出现,但他仍将失败,因为俄国历

史和苏联现实均抗拒改革。苏联政治文化有着强烈的历史连续性,使得民主化政治变迁的可能性不大。

把政治文化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苏联研究,在中国还是不多。但苏联剧变后,从意识形态、思想文化角度研究苏联制度变迁的学者还是不少。

我国的苏联史学者在《锤子和镰刀—苏维埃文化与苏维埃人》一书中研究了在二十、三十年代,社会主义性质的苏维埃文化形成,及在苏维埃文化下如何塑造了苏维埃人,因此,侧重研究的是苏维埃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即通过除旧布新,十月革命所标识的理念与价值是如何纳入苏维埃文化中,又是如何教化、塑造苏维埃人。就此而言,该书是中国学者研究苏联政治文化的开山之作。有的学者从苏联思想文化的形成、发展及演变,探究苏联剧变。他们认为,苏联思想文化模式对苏联剧变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僵化凝固的理论教条,特别是斯大林确定的那种社会主义观念,长期束缚、阻碍着苏联的改革,使数十年的改革屡遭挫折,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长期形成的危机无法克服,最终走向瓦解。第二,苏联僵化凝固的意识形态使马克思主义变形,失去了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强大功能,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人文社会科学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穿透力,造成注释风气盛行,创新思维能力衰竭,变成了粉饰现实、歌功颂德的工具。结果,积弊成因,把社会引向危机。第三,苏联历史上残酷的思想文化斗争不仅束缚、压制着人们的科学创新,而且镇压消灭了一系列自然科学学派,使科学不仅不能为苏联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反而使苏联经济停滞,导致在同西方国家竞赛中最终败北。第四,苏联的思想文化模式铸造了强大的保守主义和极端主义。保守主义阻挠、贻误改革,造成积弊成堆;极端主义破坏改革,冲垮改革的堤防。结果保守主义和极端主义两面夹攻,把苏联引向垮台。

还有的学者则从意识形态角度研究苏联剧变,他们指出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为民主社会主义在前苏联的泛滥提供了思想条件和认识基础。认为新思维全盘否定过去必然导致否定现实;“新思维”奢谈超阶级的民主化和公开性,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反社会主义势力的滋长: “新思维”离开阶级分析原则,阐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导致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对立: “新思维”为政治多元论开了绿灯,使党失去了执政地位和战斗力; “新思维”用超阶级的全人类利益谈论国际关系,导致放松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警惕。有的学者强调苏联意

识形态中的人道主义则是苏联剧变的直接因素。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等人无视客观条件对人道主义的制约,以民主化、公开性作为改革的基本方针,以美好理想裁减现实生活,想要使人道主义原则立即在苏联成为现实,造成了苏联剧变这样的严重后果是不难理解的。

综上所述,有关苏联政治文化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苏联政治文化的一个方面,如专制主义或意识形态等。真正从整体上去把握苏联政治文化对苏联剧变的影响却很少。即使有,也是去研究苏联政治文化的形成、变动、转型的过程,进而从这个演进过程了解政治文化对国家与社会的影响来揭示苏联剧变。如罗嗣炬《苏联政治文化的演进与苏联剧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事实上,苏联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应该是由政治思想、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三个层次组成,而且这三个层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苏联人的政治行为、政治运作过程和政治环境都产生重大影响。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便选择了苏联剧变的政治文化原因及启示这个课题。

三、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由于苏联政治文化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不可能对所有不同政治文化类型做专门论述,本文只能研究潜伏在苏联政治文化中且严重影响着苏联政治生活的一些消极因素。可能文章在论述时运用批判性语言过多,可批判也是为了更好的建设.基于这种认识,本文首先借鉴当今学术界对政治文化的不同认识,对政治文化的概念作了界定,然后从政治思想、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三个层次分析了苏联政治文化的一些消极因素,认为,尽管苏联政治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指导下形成的,但由于受到其自身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影响,加上苏联当时政治经济体制的支持,苏联政治文化并没有显现出马克思主义真正要义,而是呈现出一些专制主义、教条化和粗鄙化等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影响了苏联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制,而且恶化了苏联的国内外政治环境,最终导致了苏联剧变。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一个结论:政治文化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严重影响一国的历史进程。由此也得到一些启示,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在政治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合理对待不同政治文化;必须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加强公民文化的培育;必须要建设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唯物史观方法运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立足于苏联当时状况,结合历史传统等的影响,辩证地看待苏联政治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形成及其对苏联剧变的影响。

(2)、资料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苏联(俄罗斯)的文献、著作、报刊和各种书籍,并加以分析归纳,进而了解隐藏在苏联体制背后之中政治文化。

(3)、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政治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三个层面。因此只有通过这三个层面分析,才能深入地了解苏联政治文化的一些消极因素,从而揭示苏联剧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多学科综合运用的方法这一课题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多,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与其它学科: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等结合起来。

四、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

政治文化是当代政治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关于政治文化的涵义,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至今尚没有一个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可的说法。对这个概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立场、观点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国际学术界关于政治文化的理论把握也是众说纷纭,且各有特定的文化特点。人们往往认为对政治文化的分析和研究,只是在近几十年才开始的,其实并非如此,倘如追寻人类几千年的政治历史,我们会发现尽管政治文化这一术语出现得很晚,但对它的探索则早已有之。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曾以“心灵论”来构画社会的政治结构,他认为人们的心灵来于一个“可知”的理念世界,各种人心灵中理性、意念和情欲三因素的比例不同,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社会的等级结构与秩序。亚里士多德是以“本性论”来探讨国家问题,提出了人在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的命题。认为人具有合群的天性,决定着人们想和同类过共同生活,因此建立了国家。到近代,从民族精神来考察各国政治的文化性的政治分析思路在孟德斯鸠的学说上已清晰可见。他的民族精神可概括为:由于各国的气候、土壤、面积和居民的职业、性格、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决定了各国的民族精神的不同,从而导致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差别。在古代和近代的中国,以政治

观念形态的角度来论述立国治国之道的不乏其例,从文化性的政治分析视点来评述中国传统文化、分析外国和中国政治制度的也不乏其人。但是,历史上人们对政治文化的探析是零散而不成系统、模糊而不甚明确的。

政治文化明确地作为政治学中的一个专门概念和专门课题,是在本世纪5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1956年,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政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系统》,首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个概念。认为“每个政治体系皆镶嵌于某种对政治活动指向的特殊模式之中,我认为可把它叫做政治文化。”①后来他对这个表述做了进一步发挥和完善,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②他和维尔巴率先在《公民文化》一书中从政治学意义上使用“政治文化”的概念,提出“认知、情感、评价”三层次界定法,把政治文化看作是一个政治心理或政治意识的结构。

虽然后来也有不少政治学家对政治文化的概念进行过表述,例如L-W?派伊在阿尔蒙德定义的基础上曾提出政治文化对象上有两个标准,第一,并非人们所有的政治态度和情感都可以归结于政治文化,只有那些经常地、明显地影响基本政治发展的态度和情感,才属于这个范畴。第二,有许多非政治性的信念,比如,对人际关系的基本信任感,对时间和进步可能性的行为取向等,它们深刻地影响到政治发展,也属于这个范畴,但就其实质来看都没有超出阿尔蒙德的定义范畴。

③尽管,后来也有政治学家主张政治文化应该涵盖政治制度。如小PR穆迪认为:“文化与制度这两个视角是一种互补关系。文化分析有时会造成特殊的假说。文化上概括也不能取代制度分析或其他各类政治分析。文化提供了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力量得以运行的背景;反过来,制度、社会关系或历史事件规定了文化得以显示自身的方式。④但总的来说,西方学者在使用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时一般不包括行为模式、思想和制度,而是侧重于心理方面。

政治文化研究在中国学术界的兴起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政治文化研究的历程中,对于政治文化的概念界定、政治文化的功用以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和现代化等各个层面的研究,都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政治文化的研究范畴引进之后,国内学者有的从政治学角度进行界定,有的从文化学方面进

①引自马庆钰:《近50年来政治文化研究的回顾》[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②G?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出版社,1987年版 223页。

③转引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1页。

行阐释,有的则将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试图更准确地加以揭示。从现有的论著看,中国学者对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宏观化的政治文化定义。即认为政治文化不仅包括政治心理,还包括政治理论及政治制度。如孙正甲认为,政治文化的界定“一般可解释为政治体系中的意识形态领域以及意识形态的可操作领域,其中,前一领域可涵容政治心理、政治价值、政治意识等含强烈政治色彩的精神要素:而后一领域则可包括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表达方式等政治范畴.”。①万高认为:“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系统结构,包括实体性政治文化和观念性政治文化。实体性政治文化是以政治文化转化形态出现的政治制度,……观念性政治文化包括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②

二类是中观的政治文化定义。主张将政治文化视作与实体政治制度相对的观念性的东西,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理论和政治心理与价值的综合。例如徐大同先生认为:“所谓政治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政治理论、思想、价值观念的总积淀”。③王沪宁先生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活动中的一种主观意识领域,包括了社会对政治活动的态度、信仰、情感,具体的说,包括政治意识、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民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④王惠岩先生认为:“政治文化既应该包括人们对政治生活非理性的情感认识因素,也应该包括人们对政治生活的理性认识因素。即政治文化既应该包括在政治生活中起着潜在作用的社会政治心理因素,同时还应该包括在政治生活中对人们政治行为起着规范和支配作用的政治思想。”。⑤另外,戚街先生认为,政治文化“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以理论形态出现的政治理论、政治意识,二是以感情、习俗等表现的政治心理,三是在上述两方面作用下形成的政治价值及判断。”⑥

三类是微观的政治文化定义。基本上持西方政治文化研究专家的观点,如孙西克倾向于“接受国际政治学界对政治文化概念的限定,把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加以研究”。马庆钰认为:“政治文化是从一定思想文化环境和

①孙正甲:《政治文化模式分析》[J],《理论探讨》,1990年,第4期。

②万高:《简论“政治文化”》[J],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1995年,第2期。

③引自徐大同:《政治文化民族性的几点思考》[J],《天律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

④王沪宁:《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J],《复旦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⑤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社会经济制度中产生出来的、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相对稳定地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政治系统及其运作的观念依托.”。①由此可见,国内学术界对政治文化概念内涵的理解,都把社会政治心理作为政治文化的内容,这是他们的共同点,理解的分歧点在于政治思想理论和政治制度该不该也看作政治文化的内容。主张把政治制度作为政治文化内容的学者,显然受到了文化学界对文化内容分类的影响,在文化学界,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可以分为观念性文化和实体性文化。实体性文化是指承载和体现着一系列文化观念的制度体系,而观念性文化则包括思想意识、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笔者认为,不应该把政治制度作为政治文化的内容,这是因为,虽然政治制度是政治文化的“物质载体”,体现着一系列的政治文化价值,但是它毕竟不是政治文化本身。而且,这样一来,未免使政治文化的概念泛化,使政治文化研究和一般的政治学研究,没有什么区别,不能突出政治文化研究的特殊性。因此,不宜把政治制度作为政治文化研究的内容。

关于政治理论和政治思想是否政治文化的内容,笔者倾向于把它们作为政治文化的内容。正如前苏联学者所分析的那样,政治文化是社会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上层建筑领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社会性。它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因此,政治文化首先表现为一定阶级的文化,而其核心和实质就是一定阶级的政治思想以及系统化了的政治观点和理论。因为无论个体的认识情感、愿望要求、社会风俗、民族传统还是思想理论观点,都是社会的精神范畴,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经济运行发展的结果,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结构之上,反映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要求的。因此,苏联学者对美国学者政治文化观的批评是合理的。一味强调政治文化中的心理动因、个体主观方面,是不全面的。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多地强调政治理论和思想在政治文化中的作用,如果这样,就不能从动态过程来观察公民与政治体系的相互关系,也容易走向片面性。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既要把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加以研究,又把政治文化作为“对人们政治行为起着规范和支配作用的政治思想”来研究。因此,笔者在本研究中采用的是中观层次的政治文化定义,即把政治文化作为与实体的政治制度相对立的政治观念体

①马庆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发展逻辑》[J],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

系,包括政治理论、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与价值的综合。

第一章苏联政治文化的消极因素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一、苏联政治文化的消极因素

(一)政治思想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它的实质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权利,具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苏联作为第一个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民主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无论从苏联的宪法和苏共党章还是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人的革命奋斗目标,我们都可以看到苏联的这种政治思想。

十月革命以前,作为联共(布)的主要领导人的列宁,既认识到沙皇专制统治的弊端,又看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认为虽然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有所欠缺,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只要善于把握革命危机,就可能在当时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首先夺取政权。正是在这种革命信念的驱使下,他领导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斗争,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立即把巴黎公社式的民主理想付诸实践,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这种民主既与传统的政治思想有根本区别,也与资本主义民主有着本质区别。这是继巴黎公社之后第一次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广大人民群众获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民主权利。为此,,列宁曾经向全世界自豪地宣称:“在世界上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国家里,哪一个国家的平常的、普通的工人,平常的、普通的雇农或农村半无产者(即占人口大多数的被压迫群众的一分子),能够多少像在苏维埃俄国那样,享有在最好的建筑物里开会的自由,享有利用最大的印刷所和最好的纸库来发表自己的意见、维护自己的利益的自由,享有推选正是本阶级的人去管理国家、‘建设’国家的自由呢。”①

然而,我们也知道,在俄国这样一个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加野蛮的、中世纪的、经济落后的、军事官僚式的帝国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布尔什维克所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问题不仅有来自国内、国际资产阶级的反抗和颠覆,更重要的是旧制度的残余、植根于历史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旧

①《列宁全集》第34卷[M],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6页。

习俗、旧的思维范式对新制度、新体制的侵蚀,其中最关键的是始终贯穿于苏联领导决策、国家管理以及社会控制过程中的专制主义残余。对此,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五年仍然尖锐指出,苏维埃的国家机构,仍是从沙皇制度继承下来的,不过稍微涂了一点苏维埃色彩罢了。如果说,在列宁时期,由于他的崇高的威望和卓越的才干还能够控制这种传统思想蔓延的话,那么到斯大林时期,苏联却走向了一条完全与社会主义民主不相符的过度集权的道路,专制思想也再次粉墨登场,并愈演愈烈。虽然这种专制思想与传统的政治思想有所不同,但在以下两个特征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1.个人专权,从理论上,苏联的政治权力是由苏维埃掌握,它拥有群众选举制度的形式,苏联宪法也明确规定:“苏联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组织成为苏联政治基础的苏联最高苏维埃和地方各级苏维埃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生产资料归全民和集体所有。可是事实上,从斯大林时期后,苏联并没有像列宁在革命前设想那样,人人当“官”,人人参加管理,从而从根本上铲除官僚制度;实际上在很长的时间里只能是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所有的权力都操纵在苏联共产党之手。苏维埃成了共产党领导层制定政策的橡皮图章。通过干部制度的由上而下的委任制和事实上的终身制,等额选举制组建党的机关等方式,使同一级党的机关权力集中在一把手手中,下级机关权力集中在上级机关,全党的最高权力集中在最高领导人手中。通过这种集中方式在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中形成一个以一把手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在全党则形成了最高领导人个人专权的局面。斯大林、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个人专权。用托洛茨基在1904年所写的一本小册子《我们的政治任务》中曾是以预言的形式对党提出的批评的话来说,就是:“党的组织取代了党本身:中央委员会取代了党组织:而到头来独裁者取代了中央委员会。”①

2.思想控制卢森堡有句名言:“自由始终是持不同思想者的自由。②不承认不同的思想和意见,笼统地鼓吹“舆论一律”和“思想大一统”,也就无所谓自由。诚然,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要求在一定时期的行动方针上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无可厚非,但这并不是说不允许保留不同意见,更不是要消除在其他层次上

①引自郝宇青《苏联政治生活中非制度化现象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人们思想和意见的参差多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样,面对外部敌人的侵略和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掌握意识形态的控制权,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但这种统一和控制并不代表国家和领导人对民众思想的控制,更不代表对民主的践踏。而在剧变前的苏联并不是如此,“且不说苏联的舆论宣传机器都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赞美以及掩盖隐瞒其缺点和不足,隐瞒和歪曲来自国境之外的消息,过分低估其他民族的生活力。”①到斯大林时期后,苏联则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系和严格的社会舆论控制。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和舆论都高度统一于苏共中央.最后统一于党的最高领袖。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为例。1938年斯大林钦定的《教程》出版后,联共(布)中央曾专门作出决议,要求全国立即停止使用其他版本的党史。更为严重地是出现了所谓的“思想罪”。在1937年11月7日纪念十月革命的大游行之后举行的庆祝会上,,斯大林发表祝酒词,说:“如果任何人,他的行为和思想——对,正是指他的思想——威胁到了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我们将毫不留情地消灭他。”

斯大林之后,从赫鲁晓夫开始的改革,尽管对斯大林时期一些政策作了调整,实质上并没有触及斯大林的政治体制的根本缺陷,更没有改变斯大林时期的个人专制主义倾向。这个我们从苏联党内任期制可以看到。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新党章专门作出了规定,党内领导人任期不超过三届,但是德高望重者可以例外。实际上为赫鲁晓夫及以后领导人实行领导职务终身制开了绿灯。如果赫鲁晓夫不被赶下台,勃涅日列夫不去世,难道他们的统治不是个人专制倾向的延续吗?直至戈尔巴乔夫时期,这种专制统治思想也没有得到彻底根除。我们在仔细考察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权力结构就可以发现,尽管戈尔巴乔夫在政党体制上实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实行公开性和多元化,其实国家权力仍然集中在戈尔巴乔夫一人身上。苏联剧变时,正因为戈尔巴乔夫具有这种“无限权力”,而其他政治家面对这种局面显得束手无策,于是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超级大国垮下去。

(二)政治理想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从社会化大生产和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的发展趋势中,以及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思

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最高人类社会形态。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实践,通常只能在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的国家开始。然而,历史的实际演进是,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却首先在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俄国建立起来。对于这种在传统观点看来是非常规的社会制度的演进,列宁说:“在世界帝国主义战争造成的“毫无出路的情况下,俄国甚至不具备物质前提而不得不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①尽管落后的俄国并不具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非常规的社会制度的演进本身,给了苏联一个特殊的合法性资源,这就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因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强调实质性平等的理想图画,从而也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下的政权提供了来日合法性。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共(布)正是在这一意识形态的旗帜下夺取政权,并开始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主义是苏联共产党及民众的政治理想。然而,纵观苏联政治理想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共产主义理想虽然曾在苏联人的思想中树立和巩固了起来,但也经历了扭曲,直至崩溃的过程。并且,自产生伊始就包含着许多非科学特征。

在十月革命之前,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等理论,创造了列宁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得到了俄国人民的广泛认同,真正确立起来。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这种政治理想携带着明显的传统政治信仰的特征,呈现出明显的非科学性。如过分强调了价值理想而脱离了现实;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主义情感化而缺乏理性思考等等。这个我们从苏联建国初期的一些政策也可以看出,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难能可贵的是,列宁能够马上意识到问题所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苏俄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行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发展商业、允许资本主义商业的存在和发展、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废除平均主义等等。真正做到了理想和现实、个人和国家的统一。但斯大林没有达到列宁的思想修养和认识水平,他放弃了新经济政策。而急剧推行一整套与苏联现实国情不相适应的经济政治体制,这实际上是切断了共产主义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内在联系。赫鲁晓夫虽然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

改革的路子不对,使苏联出现大量的社会问题。政治信仰教育虽然比斯大林时期有所改进,但仍然没有跳出原有的框架,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动摇了人们对共产主义的追求。这样,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信仰建设面临的问题仍然是对传统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和进行有效的政治信仰教育。但遗憾的是,这两大问题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也没有得到正确解决。这样,共产主义信仰建设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苏联的共产主义理想越来越失去了对民众的吸引力。综合苏联各个时期的表现,可以发现共产主义政治理想在苏联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特征:

1.教条化马克思主义是方法而不是教条,恩格斯曾说过:“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①也就是说,每个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共产主义的原则规定和本国的具体国情结合,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才能带来政治经济繁荣景象。然而,由于苏联政权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强烈依赖性,共产主义也因此成为一种“刚性”的制度安排。这种刚性的意识形态,具有一套明确的特殊化的政治指向,不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因而显得僵硬和教条化。因为在刚性的意识形态作用下,苏联政权不得不首先为了满足理论的需要而裁剪现实。同时,刚性的意识形态具有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特殊地位,它不只存在于严格意义上的政治领域,而是伸张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每种政治和社会情况都具有一套不具妥协意象的预设的解释和行动准则。这样,苏联政府机构的设置、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及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判断等方面必然带上了意识形态的胎记。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联政权简直就象是意识形态在进行统治。我们可以发现,人们的每一个行动都要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寻找理论依据,政府每一项政策的的出台都要和意识形态相吻合 (至少是听起来符合意识形态,是在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服务),而至于政策是否切合实际和有效则退居到了次要地位。例如共产主义理想下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那么,根据这一要求,地主、富农就没有生存空间。斯大林推行的农业集体化与其说是无视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草率行为,不如说是为了达到“共产主义理想”要求。沃尔科戈诺夫曾发表评论说:“斯大林总是根据现成的公式、教条、公设、固定

的概念来做事情”。①在赫鲁晓夫和勃涅日列夫时期,也曾发生过不顾生产关系的实际状况,而强制改变生产关系以使之与理想中的目标取得表面的概念上一致的情况。

2.粗鄙化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无限美好的事业,共产主义必然在全世界胜利,这是人类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但是,共产主义又不会自然而然地,一步到位的战胜资本主义,而是要经过全世界无产者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经过许多代人的长期斗争,经过艰难曲折的道路才能实现。可是,在苏联,由于缺乏对共产主义的理论认同,人们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只能从狭隘的农民意识出发,对在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以为革命胜利后就可以马上进入到理想社会,呈现出明显的急于求成的特征,而实际上只能不断降低共产主义的标准,把共产主义理想粗鄙化。纵观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各个历史时期的苏共领导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共产主义粗鄙化的现象。如斯大林时期围绕着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出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系列偏差,最终形成了斯大林体制,即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产生重要影响的苏联模式;赫鲁晓夫时期又提出“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理想主义口号;随后又有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等等。这些都是把共产主义理想粗鄙化(三)政治心理

与前面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想相适应,苏联民众的政治心理也呈现出政治冷漠等消极因素。

我们知道,十月革命以前,俄国是一个民族矛盾积累比较深和皇权主义心理比较严重的国家。由于受沙皇专制统治和压迫,民众毫无民主权利可言,民主意识也相当淡薄。正因为如此,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人,发动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如前所述,在这个政权,人民不仅可以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而且真正享有各项权利。这种地位的转变极大地改变民众的政治心理。所以,苏联建国初期,苏联人民情绪乐观,热情赞颂革命,热烈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对于建国初期群众这种高昂的热情,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本雅明论述了自己来苏联的感受:“人民在一夜之间成为他的巨大财富的继承人。他们现在开始清点自己的人力和领土财产的大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