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有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有机体各个组成成分(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生理学包括人体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

生理学研究方法对人而言坚持非创伤性原则。对动物的试验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急性实验又包括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

慢性实验是指以清醒、完整和健康的动物作为研究对象,一般需在无菌、麻醉条件下手术,待动物情形和恢复健康后再进行试验。

新陈代谢:活的机体、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它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后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成为兴奋性。其生物学基础为新陈代谢,由于各组织器官的代谢水平不同环境变化时改变代谢的能量不同,所以兴奋性不同。刺激:凡是能引起细胞或组织的新陈代谢发生改变的变化的环境条件叫做刺激。包括机械的、化学的、温度的、声光、电等、其特点是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和作用时间才能改变代谢而出现反应。

反应:细胞、组织或机体在适宜刺激作用下所发生的新陈代谢改变时活动的改变叫反应。兴奋:机体的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或由活动较弱状态转变为活动较强状态叫兴奋。其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

抑制:机体的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转变为静止状态,由显著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

阈值:当固定刺激时间不变时,把刚刚引起自身发生兴奋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阈或阈值。具有阈值的刺激叫阈刺激。

刺激的强度:阈强度: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顶强度

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

时间阈值: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兴奋的最短刺激作用时间

可兴奋细胞:感受器细胞、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神经、肌肉、腺体三种组织的细胞的兴奋性比较高,被称为兴奋组织。)

兴奋性的变化;

1、绝对不应期:细胞对任何新刺激都不发生反应,完全缺乏兴奋性。

2、相对不应期:较强的刺激能引起细胞反应,兴奋性开始恢复,但低于正常水平。

3、超常期;细胞兴奋性略高于正常水平,阈下刺激也能引起反应。

4、低常期:细胞兴奋性低于正常水平,持续时间较长。

生命过程中出现的电现象称为生物电现象。生物电现象是细胞的基本特征之一,随细胞的兴奋性变化而变化。

跨膜静息电位:活细胞未受刺激时(静息状态),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叫做跨膜静息电位,又叫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神经、肌肉细胞的静息电位约为-65Mv~-100mV。动作电位:当神经或肌肉细胞受一次短促的阈刺激或阈上刺激而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会发生一次迅速而可逆的电位翻转,可向周围分布的点位波动叫做动作电位。就膜内而言: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由峰电位和后电位组成。

锋电位(spike potential):构成动作电位主要部分的一次短促而尖锐的脉冲样变化,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后电位(after potential):继锋电位后所出现的电位波动,可分为负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和正后电位(超极化后电位)。它代表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恢复过程。

极化:惊喜状态下,细胞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的状态称为极化。

去极化:生物膜受到刺激或损伤后膜内外的电位差逐渐减小,极化状态逐步消除此种过程叫做去极化。

超射:膜由原来的-70毫伏去极化到0mv进而变化到20~40mv,去极化超过0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此时膜的状态为反化状态。去极化和反极化构成了电位的上升支

复极化:由去极化状态恢复到静息状态时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的过程成为复极化(动作电位的下降支)

超极化:原有极化程度增强,膜内电位负值大于静息电位是的状态。

峰电位存在时期相当于绝对不应期,后去极化(后负电位)出现时期大约正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后超极化(正后电位)则相当于低常期。

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制:

1、静息电位和K+平衡电位

膜(离子)学说: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的不均衡;不同生理状态下,膜对离子选择通透性不同;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衡主要是由钠钾泵活动的结果。膜内有较多的K+,膜外有较多的Na+。静息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对带负电的蛋白质大分子根本不通透是细胞报纸外正内负极化状态的基础。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是K+顺着浓度梯度向膜外移动的结果,其值等于K+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和电压依赖于离子通道

外来阈刺激使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并超过了K+通透性;

由于膜内负电场的吸引和Na+的浓度梯度的推动下,促使Na+内流,使膜内电位急剧升高,直至Na+在膜内形成正电位。电场力又开始阻止Na+内流,直到浓度势能和电场力达到一个平衡,Na+ 净流量为零。此时膜两侧的电位差就是锋电位,等于Na+平衡电位。这形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是Na+内流的结果。

去极化达高锋在很短时间里,膜对Na+通透性迅速下降,Na+通道很快失活(inactivation),Na+内流停止。

Na+通道失活的同时,膜中的另一种电压门控K+通道开放,K+的外流增加,使膜内电位变负,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状态。

这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是K+顺电化学梯度外流的结果。

当刺激使膜内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可以在已经去极化的基础上诱发产生动作电位,该临界电位值称为阈电位

再生性去极化(regeneration depolarization):对于一段膜来说,当刺激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会引起一定数量的Na+通道开放,Na+因此内流,而Na+的内流会使膜进一步去极化,结果又引起更多的Na+通道开放和更大的开放概率,如此反复下去,出现一个“正反馈”过程,称(Na+的)再生性去极化(循环)。

从兴奋性角度来看:

①阈刺激是引起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的刺激。

②只要是阈上刺激,不论刺激强度多么强均能引起Na+内流与去极化的正反馈关系,膜去极化都会接近或达到ENa。

③动作电位的幅度只与ENa和静息电位之差有关,而与原来的刺激强度无关。

④阈下刺激使膜去极化达不到阈电位水平,不能形成去极化与Na+内流的正反馈,不能形成动作电位。这是动作电位的“全”和“无”

关于“全或无”特性:“全或无”现象(all or none phenomena ):同一细胞上的动作电位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刺激达到阈值即可引起整个细胞的反应,阈强度即顶强度。这是关于细胞兴奋性的一个普遍性原理。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会因距离衰竭,也是由于动作电位具有“全”和“无”特性。心脏因为其功能合胞体特征,致使其收缩表现出“全”和“无”特性。

阈下刺激虽不能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但也可引起少量Na+通道开放,有少量Na+内流引起的去极化迭加在一起,在受刺激部位出现的一个较小去极化,称为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local excitation)。

(与动作电位相比)局部电位的特点:? 1、不具有“全或无”现象2、电紧张方式扩布3、可以总和效应: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和

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无髓鞘神经纤维,膜内外的溶液都是导电的,于是就有电荷移动,称为局部电流,造成未兴奋段膜去极化。(图)

动作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膜上传导,称之为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

跳跃式传导(Saltatory conduction)

有髓鞘神经纤维为远距离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 局部电流只能出现在与之相邻的朗飞氏结之间,兴奋就以跳跃的方式从一个朗飞氏结传到另一个朗飞氏结,不断向前传导。传导特点:1、生理完整性2、双向性3、相对不疲劳性4、绝缘性5、不衰减性或“全或无”现象

机体的内环境统称为体液(占成人体重的60%)

体液:细胞内液(占体重40%)

细胞外液(占体重20%):血浆5%、组织液15%、淋巴液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机体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

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1、稳态表现:T 37℃,pH 7.35~7.45,【Ca2+】9~11mg%

2、意义: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内环境的稳态破坏则失态

生理功能的调节:当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体内的一些器官和组织的功能活动也会发

生相应的改变以适应这些变化,最终恢复内环境的稳态。其调节方式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指机体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调节各器官的机能。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作的应答性反应。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

反射。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准确、作用部位局限和作用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由体内的某些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主要是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hormone)经体液运输到距离较远的部位而发挥调节作用。其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激素:是一些能在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由血液或组织携带,作用于具有相

应受体的细胞,调节这些细胞的活动。靶细胞是指接受某种激素调节的细胞。

体液调节分为1、远距分泌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激素经血液运输作用于较远距离

2、旁分泌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激素或化学物质经组织液扩散作用于邻近细胞

3、神经分泌调节下丘脑的一些神经细胞合成、释放的激素经血液运势发挥作用

4、自分泌调节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经局部扩撒作用于自身而发挥反馈作用。

自身调节:是指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根据自身的生理特性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特点是范围小不太灵敏。

人体的控制系统分为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1、非自动控制系统为单项控制(开环系统);自动控制能力,刺激的大小决定反应的强

弱。

2、反馈控制系统双向控制(闭环系统);具有自动控制的能力。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

馈。负反馈能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信号能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①负反控制系统当受控部分变化时,通过负反馈机制改变控制部分的活动,以维持原有

的平衡或稳定状态。是体内最重要的控制系统,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机制。

正反馈控制系统只要有控制信号作用于受控部分,反馈信号就会进一步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使控制信号得到加强而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更加强。意义:系统处于再生状态,不可能维

持稳态(体内的正反馈很少见)。正反馈是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负反馈是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正常机体中有大量的负反馈机制,正反馈机制则很少。

反馈系统的缺点:有一定的波动,时间滞后。

3、前馈控制系统超前控制;快速控制反应活动,有预见性,及时作出适应性反应。在避

免反馈调节的波动和滞后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有可能失误。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

1、经典突触概念: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的部位。结构:突触前膜:神经细胞的末梢进入突出结构的最前方的膜。突触后膜:后一个神经元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一部分膜。突触间隙:两膜之间的间隙,内含有突触小泡,间隙内充满细胞外液。

传递过程:经典突触又称化学性突触,其传递过程是通过轴突末梢释放特殊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而实现的。包括突触前过程和突出后过程。

(1)突触前过程:神经动作电位使神经末梢的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加,Ca2+内流;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破裂、释放其内的神经递质。

(2)突触后过程:递质扩撒到突触后膜与后膜上受体或通道蛋白发生特异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某离子的通透性;后膜的某些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突出后电位(一种局部反应)。

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性质不同最终引发的突出后电位的性质不同,突出后电位有:兴奋性突出后电位和抑制性突出后电位。

经典突触传递是一个电—化学—电过程:

①电:是指突触前末梢去极化

②化学:指Ca2+进入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扩散,递质与突触后膜上

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上的受体)发生特异结合

③电: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改变,离子进入突触后膜,产生突出后电位。

2、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肌细胞(即肌纤维)相接触的部位,称为神经

肌肉接头或运动终板。每个运动神经元和它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称为运动单位。

神经—肌肉接头结构:运动神经末梢膜也称突触前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肌膜史特化的及细胞膜,又叫终板膜,终板膜褶上有高密度的乙酰胆碱受体和乙酰胆碱酯酶,可分解乙酰胆碱;突触前膜与终板膜之间的间隙叫街头间隙,其中充满了细胞间隙液。

传递过程:与经典突触传递过程基本相似;其化学门控通道为乙酰胆碱门控通道,允许Na+流入,K+流出,但最终Na+流入远远超过K+流出。总的结果使终板膜缓慢去极化,产生约10mv 的兴奋性后电位,称为终板电位(EPP)。其特点:电位只是去极化,不会反极化。不是全或无德,无表现总和。电位大小与递质量有关。

突出后电位和EPP都是一种局部电位,不具全或无特征,但其大小可随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多而增加;不能传播,只能在局部紧张性扩布;可以产生总和。由于终板电位的紧张性扩布,它可使与之邻接的普通肌细胞膜去极化而达到阈电位水平,激活该处的电压门控性通道,引发一次可沿整个肌细胞膜传导的动作电位。

ACH受体的结构:乙酰胆碱受体由五个同源性很高的亚基构成,包括2个α亚基,1个β亚基,1个γ亚基的和1个δ亚基。每一个亚基分子量约60kd,约由50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亚基为四条α螺旋结构,其中一条α螺旋含较多的极性氨基酸,就是由于这个亲水区的存在,使五个亚基共同在膜中形成一个亲水性的通道。乙酰胆碱的结合部位位于α亚基上。

突触的递质化学Ach

?要使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保持1:1的关系,神经纤维每次兴奋时所释放的Ach在发生效

应之后必须能迅速清除,否则它将持续作用于终板,使终板持续去极化,影响到下一次的神经冲动效应。

?事实上在终板膜以外的肌纤维膜的基膜上含有能使Ach分解的胆碱酯酶,能将Ach迅速降解,以便再次接受新的Ach

神经-骨骼肌街头传递的特点:单方向性;有时间延迟(突触延搁),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易疲劳性,称为突触疲劳。

去极化-释放耦联

街头传递:运动神经末梢去极化→Ca2+进入轴突内→小泡内递质(乙酰胆碱)释放→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终板电位(EPP)

神经肌肉接点突触传递过程

?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

?前膜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向膜内流动

?接头前膜内囊泡移动、融合、破裂,囊泡中ACh释放(量子式释放)

?ACh与终板膜上的受体结合,受体蛋白分子构型改变

?终板膜对Na+、K+(尤其是Na+)通透性↑

?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EPP)

?EPP电紧张性扩布至肌膜

?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爆发肌细胞膜动作电位

动物的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心肌。骨骼肌的活动受躯体神经的直接控制。它的功能是控制各种关节的活动,借以完成躯体运动、呼吸动作,保持各种正常姿势以及维持躯体平衡和其他各种复杂的运动等。

骨骼肌的结构

肌小节→肌原纤维→成肌细胞→肌纤维

肌小节由粗肌丝(肌球蛋白)和细肌丝(肌动蛋白)组成。

?粗肌丝(thick filaments): 由肌球蛋白(myosin,也叫肌凝蛋白)组成,其头部有一膨大部分——横桥(cross-bridge)

?细肌丝(thin filaments): 由肌动蛋白(actin,也叫肌纤蛋白) :表面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肌球蛋白掩盖。

?肌球蛋白、肌动蛋白与肌肉收缩有直接关系,被称为收缩蛋白.

?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也叫原肌凝蛋白)静息时掩盖横桥结合位点。

?肌钙蛋白(troponin,也叫肌宁蛋白)与Ca2+结合变构后,使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出结合位点。

肌丝滑行理论:肌丝收缩时,肌小节缩短,是细肌丝(肌动蛋白丝)在粗肌丝(肌球蛋白丝)中间主动滑行的收缩时,肌小节中的粗肌丝与细肌丝的长度均未发生变化,只是细肌丝在向粗肌丝中央滑行时,增加了其与粗肌丝重迭的区域,因此H 区的宽度减少直至消失,甚至出现细肌丝重叠的新区带,相应肌小节的亮带也变窄。

横敲的功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细肌丝中的肌动蛋白可你结合,并随之发生构型改变;当它与肌动蛋白结合后,可被激活而具有A TP酶活性能分解A TP供能。

钙的作用:肌钙蛋白由T、C、I三个亚单位组成的复合体。其中C亚单位(TnC)带有双负电荷的结合位点,对肌浆中出现的Ca2+有很大的亲和力,T(TnT)与I(TnI)亚单位位于C亚单位两侧,分别与原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相结合。

收缩机理: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2+进入肌浆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的构型

?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分解ATP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肌管系统:

横管系统(transverse tubules , T tubule):T管,由肌细胞膜在Z线水平向细胞内凹入而形成,与肌原纤维长轴垂直。其膜具有与肌膜相类似的特性,可以产生以Na+为基础的去极化和动作电位。

纵管系统(longitudinal tubule, L tubule):L管,又称肌质网;大致与肌原纤维长轴平行。,包绕于肌小节中间部。在接近于肌小节两端的T管处,形成终末池。

横管是兴奋传递的通路;纵管系统是及细胞内的Ca2+库;三联管是横管和纵管衔接的部位,起偶联作用。

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把从

骨骼肌接受神经冲动、肌膜发生兴奋,与肌原纤维中的肌丝活动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叫兴奋—收缩耦联。动作电位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三联管部位的信息传递→纵管系统对Ca2+贮存、释放和在聚集。Ca2+起着细胞内信息传递物质或耦联因子的作用。

骨骼肌收缩全过程:运动神经冲动传至末梢→N末梢对Ca2+通透性增加Ca2+内流入N末梢内→接头前膜内囊泡向前摸移动、融合、破裂→乙酰胆碱释放入接头间隙→乙酰胆碱与终板膜受体结合→受体构型改变→终板膜对Na+、K+(尤其是Na+)的通透性增加→产生终板电位(EPP)→EPP引起肌膜AP→肌膜AP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终池膜上的钙离子开放肌质网侧囊Ca2+进入肌浆→Ca2+浓度由10-7mol激活到10-6,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构型改变→原肌球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激活ATP酶作用。分解ATP→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Ca2+浓度下降,肌钙蛋白重新抑制横桥附着活动,肌肉舒张。

等张收缩:以长度变化为主而张力基本不变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

等长收缩:以张力变化为主而长度基本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

单收缩:在实验条件下,肌肉受到一次刺激所引起的一次收缩,称为单收缩。单收缩包括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3个时期。

收缩总和:在实验条件下,给肌肉一连串的刺激,若后一次刺激落在前一刺激所引起的舒张期内则肌肉不再舒张,而出现一个比前一次收缩幅度更高的收缩。这种现象称为收缩总和。

强直收缩: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大,肌肉不断进行综合,直至肌肉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这种收缩称为强直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在刺激频率较低时,描记得收缩的曲线呈锯齿状态,这样的收缩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当刺激频率升高时,可描记出平滑的收缩曲线,这样的收缩称为完全强直收缩。临界融合频率:引起完全强直收缩所需的最低刺激频率。

动物在持久的肌肉活动过程中,出现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叫做疲劳(fatigue ATP提供的途径

?磷酸肌酸

?糖酵解

?氧化磷酸化

疲劳的防止与延缓

①首先要有适宜的负重和运动速度②调教和训练也是延缓疲劳发生的有效措施。③锻炼可增强体力④大脑皮质兴奋性的提高有助于防止或减轻疲劳

细胞膜:一切细胞外面所包裹着的一层薄膜。

细胞膜的功能

1. 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使细胞内液与外界环境相分离保持细胞内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

2. 具有选择通透性(选择性半透膜)作用,控制着离子、分子等各物质的出入。

3. 细胞膜含有多种蛋白和酶类,它们可根据作用于膜上的化学信号改变自己的活动,进而改变细胞的各种生理功能。

4. 对细胞的吸收、排泄、粘着、电荷调节及免疫作用等有影响。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单纯扩散:一些脂溶性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顺着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不消耗

能量,不需运载工具,顺浓度差进行。

影响因素:a 单位时间内的扩散通量,(即该物质在每秒内通过每平方厘米假想平面的摩尔数),b 取决于膜两侧该物质的电化学梯度, c 细胞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及溶质分子的大小。

通透性(permeability):物质通过细胞膜难易程度。

2、易化扩散:一些不溶于脂质的(如葡萄糖、氨基酸、Na+、K+、Ca2+等无机离子),

或溶解度很小的物质,在膜结构中的一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

扩散到低浓度一侧的物质转运方式.易化扩散至少可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蛋白

质载体为中介(Carrier medialed)的易化扩散(图);另一种是以离子通道(ion channel)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①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载体是指细胞膜上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它能在溶质高浓度

一侧与溶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构想发生改变,把溶质转运到低浓度一侧将之释放

出来,载体蛋白恢复到原来的构象,又开始新一轮的转运。特点:高度的结构特异性

(专一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转运速度快

②由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离子通道蛋白的臂外侧面是疏水的而臂的内侧是亲水的(叫

水相孔道);其通道的开放与关闭是受精密调控的,而不是自动的持续进行的。有些只

在它所造膜的两侧(主要是外侧)出现某种化学信号时才开放,称为化学门控通道;

有些则由所在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决定其开、闭,称为电压门通道;有些则由所在膜

所受压力不同而决定其开放的称为机械门控通道。特点:速度快,有选择性(但不像

载体那样严格),受精密调控

3、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

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①原发性的主动转运(Na+、K+的主动转运):主动转运中所需的能量是由ATP直接提

供的主动转运过程,则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钠-钾泵:是镶嵌在膜的脂质双分子层中

的、具有ATP酶活性的特殊蛋白质。它可被Na+/K+和Mg2+等离子所激活,通过分

解ATP为物质主动转运提供能量。

细胞膜上的钠-钾泵活动的意义: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即Na+、K+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势能;是可兴奋细胞(组织)兴奋的基础,也可供其他耗能过程应用。

②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的主动转运):载体蛋白必须与Na+和待转运物质的分子同时

结合,才能顺着Na+浓度梯度的方向将它们的分子逆着浓度梯度由肠腔转运到细胞内;

物质逆着浓度差转运的能量间接来源于ATP。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或联合(或协同)

转运,每一种联合转运都有特定的转运体蛋白。

岀胞:指某些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由细胞排出的过程,如腺细胞分泌某些酶和粘液,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以及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等都属于出胞作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耗能过程

入胞:指细胞外某些大分子物质或团块(例如侵入动物体内的细菌、病毒或大分子蛋白质等)被整批转入细胞的过程。如进入的物质是固体物质,便成为吞噬,若为液体物质则称为吞饮。

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充满于心血管系统中,在心脏的推动下循环流动,实现运输物质、

维持稳态、保护机体及参与神经体液调节等生理功能。因此,血量、血液成分或性质的相对稳定,是生命正常活动的基本条件。

细胞外液分布:血浆(plasma)、细胞间液(interstitial fluid)[淋巴液(lymph fluid)、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血液是由液体成分的血浆和悬浮其中的有形成分—血细胞所组成。血浆占50%~60%包括水(90%~92%)晶体物质(2%~3%)血浆蛋白(5%~8%)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血细胞占40%~50%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清:血液流出血管不经抗凝处理,就会很快凝成血块,随血块逐渐紧缩所析出的淡黄色清凉液体。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血清中主要不含纤维蛋白酶,凝血酶原,及其他参与血凝的因子;可以说西湖区了纤维蛋白原的血浆就是血清。

血量(blood volume):动物体内的血液总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量的总和。

循环血量: 在安静状态下,大部分血液在心血管内循环流动。

储备血量: 安静时有一部分血液则滞留在肝、肺、脾、皮下静脉丛和体下静脉等处,这些流动缓慢,红细胞比容较高的血液量叫…或贮血量

血液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指溶液中的溶质促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一侧溶液扩散到另一侧溶液的力量。

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主要是无机离子(Nacl、NaHCO3)、尿素、葡萄糖等低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血浆蛋白等高分子(白蛋白、球蛋白)。血浆总渗透压在体温37℃时约为7.6个大气压

血浆渗透压的生理功能:

晶渗压——调节细胞内外的液体交换,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机能。

胶渗压——调节血管内外的液体交换,维持血浆量组织液量的恒定。

血液酸碱性

?血液呈弱碱性,pH值为7.35~7.45,机体生命活动所能耐受的pH值极限在7.00~7.80之间,严重的失衡会导致死亡。

?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为NaHCO3/H2CO3。

?HL+NaHCO3 NaL+H2CO3 H2O+CO2↑

?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称为血液的碱储(alkali reserve)。

血浆蛋白质

白蛋白:血浆中含有4%

球蛋白:分为α、β、γ三类,与免疫机能有关。

纤维蛋白原,是血液凝固的重要物质,在凝血酶的催化下转变为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

起止血和凝血作用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压紧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是无核、双凹圆盘形细胞,驼骆和鹿的红细胞呈椭圆形。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其作用是在肺部获取氧气,并将其运输到全身以满足各组织细胞的需要。红细胞呈双凹圆饼状,这为其摄取氧气提供更大的表面。同时红细胞中还含有与氧亲和力很强的血红蛋白从而更利于氧气的结合。此外,红细胞十分灵活,可以渗透并通过毛细血管壁。

红细胞的功能与血红蛋白

主要功能:运输O2和CO2

每个红细胞含有(4×106)个血红蛋白分子。

血红蛋白(Hb):是由1个珠蛋白与4个亚铁血红素组成的结合蛋白质。

成熟红细胞在循环系统内约能存活100~150天,禽类红细胞的存活期约30~50天。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生成部位:始期在肝、脾,出生后在红骨髓。多潜能干细胞、髓系干细胞,最终生成红

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

生成条件:一是充足的造血原料:主要是蛋白质、铁、维生素B12 和叶酸。二是正常

的骨髓造血功能。

生成过程:

a.多潜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裂。分化为两大类:一类是髓系干细胞(分化为

红系、粒系、单核和巨核系定向祖细胞);一类为淋巴细胞。(图)

b. 定向祖细胞的增殖分裂。分化而成的定向祖细胞,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作用下,增殖分化为原红细胞。

c. 红细胞生成。原红细胞进一步分化成幼红细胞,聚集成网织红细胞、经脱核

酸过程,形成成熟红细胞。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图)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的调节,雄激素

等也参与其调节过程。

红细胞的破坏:一为血管内破坏(机械破损和药物溶解)二为肝脾脏网状巨噬细胞所吞

噬。

缺氧是刺激红细胞生成的因子,缺氧可刺激肾脏分泌EPO,使血浆中的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后者促进造血器官红系祖细胞的增殖,进而使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缓解了缺氧sgi一个反馈机制。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与血沉

?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在血浆中能够保持悬浮状态而不下沉的特性。

?血沉——将抗凝血放进垂直静立的试管中,在一定的时间内红细胞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

胞沉降速率,简称血沉

红细胞渗透脆性:

当NaCl浓度进一步降低时,部分红细胞将因过度膨胀并破裂,使血红蛋白释出,称红

细胞溶解,简称溶血。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称为渗透性脆性(osmotic fragility)。

但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并不完全溶血,表明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白细胞的形态与数目

◆与红细胞相比,白细胞体积较大但其数量相对较少与红细胞的数量比为1:600.白细胞的

主要功能是防止身体的感染,白细胞和红细胞一样是由骨髓生成然而不同的是,白细胞内部都有细胞核,同时它还可以随意改变形状。白细胞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淋巴细胞,噬中性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白细胞是比红细胞体积大、数目少、比重小的有核血细胞。

◆分三大类: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

胞(T细胞、B细胞

白细胞的机能

?主要功能是通过吞噬、消化和免疫反应实现,对机体的保护繁育功能,抵御外来微生物

对机体的损害。

?生理功能:吞噬性(酸、中、单)——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性(淋巴)——特异性免疫;

?分泌活性物质(碱)。

?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游走变形、趋化、和吞噬能力,是吞噬微生物病原体的主要细

胞。

?嗜酸性粒细胞:有吞噬能力,因缺少溶菌酶,基本无杀菌能力。

?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参与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过敏性慢物质和肝素。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从血液流入肝、脾、和淋巴结等组织后,即转化为体积大、溶菌

颗粒多、吞噬能力强的巨噬细胞,参与机体防卫。

?淋巴细胞:是免疫细胞中的一大类,在免疫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分T细胞(细胞免疫);

B细胞(体液免疫)。

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生成部位:主要在骨髓(还有淋巴结,脾脏等)

?寿命: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只停留几小时或2~4天即进入组织中发挥作用,

一般生存时间都比较短。

?叶酸和B12不足可影响其生成

?破坏途径:成熟白细胞一部分储存于贮血器官中,一部分于循环血液中,可因衰老死亡

和执行防御功能被消耗;由消化道、呼吸、泌尿等排出,或被内质系统吞噬。

血小板

血小板(platelets thrombocyte):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无色透

明的不规则小体。(图)

机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图)

?主要有粘附、聚集、释放、吸附和收缩等。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则增长。

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个体的血滴放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的红细胞会聚集成团,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是一种免疫现象。

红细胞膜上存在着特异的抗原, 为凝集原(agglutinogens);血浆中的凝集素能与凝集

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血型(blood group)通常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人类的ABO血型系统

输血原则

检查ABO血型必须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即坚持输同型血。

紧急情况下的输血当无法得到同型血时,也可以输入O型血,但是O型血的人血浆

中的抗A和抗B凝集素能使不同血型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也会发生意外。

在每次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血液离开血管后,很快就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简称血凝。

凝血因子(blood clotting factors):血浆与组织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1、凝血因子

生物学特性:

有12种凝血因子(I~XIII)和血小板释放的凝脂、前激肽释放酶、高分子激肽原,除因子IV 与磷脂外,其余都是蛋白质,II、IX、X、XI、XII都是无活性的酶原,纤维蛋白原Ⅰ> 凝血酶原Ⅱ> FⅩ> Ⅸ,与凝血过程"瀑布"反应逐级扩大相适应

3、触发血液凝固的两种途径:①依靠血浆内部的凝血因子使凝血致活酶形成而发生的凝血称

为内源性激活途径。②依靠血管外组织释放的组织因子激活凝血因子,而发生的凝血称为外源性激活途径。

血液中抗凝物质: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Ⅲ、肝素和蛋白质C。

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 III)作用机制:抗凝血酶III与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酶失活(IIa、VII、IXa、Xa、XIIa)

肝素与抗凝蛋白结合→抗凝蛋白活性↑↑

释放凝血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脂酶

蛋白质C 灭活凝血因子V和VIII 限制因子Xa和血小板结合↑纤维蛋白的溶解

体外因素:

光滑的表面:可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解体,减弱对凝血过程的触发,因而延缓了凝血酶

的形成。

降低温度:温度降低至10℃以下许多参与凝血过程的酶的活性下降可延缓血液凝固。

去除或阻断血浆中的Ca2+,将能阻止血凝形成。

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凝血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溶解的过程,简称纤溶。

心动周期

1)心房收缩期

(2)心室收缩期

?等容收缩期

?快速射血期

?减慢射血期

(3)心室舒张期

?等容舒张期

?快速充盈期

?减慢充盈期

心肌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自动节律性、传导性、收缩性

呼吸(respiration):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的3个连续过程:1、外呼吸,包括呼吸器官的通气和呼吸器官换气;2、气体的运输;3、内呼吸,包括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简称气道。

上呼吸道:胸腔外的鼻、咽、气管。

下呼吸道:胸腔内的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

肺:是一对含有丰富弹性组织的气囊,由呼吸性小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四个

部分组成的功能单位。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肺泡的结构

肺泡壁上皮细胞可以分为2种,大多数为扁平上皮细胞(I型细胞),少数为较

大的分泌上皮细胞(II型细胞)。(图)

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含有多层组织结构组成呼吸膜(respiratory

membrane)。肺泡经过呼吸膜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呼吸膜含有6层物质:

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层;

②肺泡上皮细胞层;

③肺泡上皮基膜;

④肺泡与毛细血管间隙(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

⑤毛细血管基膜层;

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呼吸运动:胸腔节律性地扩大和缩小叫呼吸运动,它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运动过程。

肺通气的动力

气体的流动是顺压力差的, 从高到低。肺泡的扩张与收缩依赖于胸廓的扩张与收缩.

1、吸气运动(inspiration movement)

平静呼吸(eupnea)时,主要的吸气肌是肋间外肌和膈肌。

主要过程:

肋间外肌收缩→胸腔横径增大

膈肌收缩→胸腔前后直径延长

2、呼气运动(expiration movement)

平静呼吸时,呼气动作是被动的。

用力呼吸(forced breathing)时,肋间内肌和腹壁肌是主要的呼气肌群。这时的呼气动作

是一种主动的过程。

3、呼吸式:(breathing pattern

胸式:呼吸时主要靠肋间外肌的张缩来完成;

腹式:呼吸时主要靠膈肌的张缩来完成;

胸腹式呼吸(混合式呼吸):靠肋间外肌和膈肌的共同张缩来完成。

4、呼吸频率(respiratory frequency一分钟内呼或吸的次数为呼吸频率

(二)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

1.肺内压(intrapulmonary pressure):是指肺内气道、肺泡内的压力。

肺内压周期性↑/↓造成压力差(肺内压-大气压)是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 临床意义: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①人工呼吸机②口对口呼吸2. 胸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指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膜腔的特点:1)潜在的、密闭的2)左右分隔3)为负压

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吸气之末与呼气之末肺内压均等于大气压等于0:胸内压=0-肺回缩力=-肺回缩力

∴胸内负压是由肺的回缩力造成的。

胸内负压生理意义

1)维持肺的扩张,有利于肺通气与肺换气

2)促进静脉回流和淋巴循环

气胸(pneumothorax)的处理:塞堵伤口,抽出气体

吸气肌收缩胸廓扩大

(呼气肌)舒张→→↓缩小

呼吸运动

↓肺扩大缩小

↓↓

原动力↓降低<大气压吸气

肺内压

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升高>大气压呼气

直接动力

肺通气的阻力Resistance on pulmonary ventilation

包括胸廓弹性阻力、肺弹性阻力(肺组织本身回缩力、表面张力)、肺弹性阻力(30%)

1.肺弹性阻力

(1).肺的弹性成分回缩力:由肺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产生

(2).肺泡表面张力(alveolar surface tension使液体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表面张力

拉普拉斯定律P=2T/R注P 肺内压R 半径,R2 = 2R1,T 表面张力

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脂质和PS结合蛋白质(SP)组成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降低吸气阻力;稳定大小肺泡的容量;防止肺不张;保持肺内干燥,防止肺水肿

2.胸廓的弹性阻力:特点:弹性阻力的方向随肺容积的改变而而变化,不同于肺的弹性阻力。

3.非弹性阻力(non-elastic resistance

气道阻力、惯性阻力、粘滞阻力。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基本肺容量(Basic Pulmonary volumes)

1.潮气量(tidal volume,TV):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像潮水一样一涨一落,平静呼吸时约400~500ml, 一般以500ml计算。

2.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约1500~1800ml

3.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约900ml

4. 余气量(residual volume,RV:正常人约1000~1500ml

肺容量(Pulmonary Capacity

二)、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①肺活量(vital capacity):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即潮气量、补吸

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②肺总容量(total lung capacity):肺所容纳的最大气体量为…。即肺活量与余气量之和。

③肺通气量:包括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每分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每分钟吸入肺内或从肺呼出的气体总量,

等于潮气量×呼吸频率。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每分钟吸入肺并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也称有效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量)×呼吸频率

解剖无效腔:吸入的气体,一部分停留在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部位的呼吸道内,这部分

气体不能参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肺泡无效腔: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也可能由于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与血液进行气

体交换,这部分肺泡容量称…。

每分通气量与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除以呼吸频率所得的商,即生理无效腔量。

气体交换与运输

在呼吸过程中气体交换发生在两个部位:一是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称肺换气;另一是组织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称组织换气。

经肺换气与组织换气进入血液中的O2与CO2,经血液循环分别运送到组织和肺,这就是气体交换与运输。

气体交换:1、肺内气体交换的结构基础:呼吸膜。2、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分子不停地进行着无定向的运动,其结果是气体分子从高分压向低分压扩散。3、气体交换的动力:是分压差分压——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压力叫分压。4、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气中的O2透过呼吸膜扩散进入毛细血管内,而血中的CO2透过呼吸膜扩散进入肺泡内。组织中的CO2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O2进入组织。毛细血管中的动脉血,边流动边进行气体交换,逐渐变成静脉血。

影响肺内气体交换的因素:分压差、溶解度和分子量;呼吸膜面积与通透性;通气/血流比值(循环)。

气体扩散速度正比于气体分压差*溶解度*呼吸膜面积/呼吸膜厚度*根号分子量

气体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游离状态=== 物理溶解===化学结合

O2的运输

1、Hb的氧合作用:

在高氧分压情况下氧进入红细胞与Hb中血红素的亚铁离子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叫氧合作用。

Hb与O2结合特征:反应快、可逆、不需酶催化。血红蛋白与O2结合,不是氧化而是氧合(oxygenation)。只有在血红素的Fe2+和珠蛋白的链结合的情况下,才具有运输O2机能。正常情况下1克Hb能携带1.34~1.36mlO2;l分子血红蛋白可与4分子O2结合。

氧离曲线或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

氧容量:100 ml血液中Hb能结合氧的最大量称氧容量。

氧含量:100 ml血液中Hb实际能结合的O2量。

氧饱和度:Hb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氧离曲线: 表示氧分压与氧饱和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呈“S”型曲线。

该曲线即表示不同PO2下,O2与Hb解离情况,同样也反映了不同PO2时O2与Hb

的结合情况。

氧离曲线上半段:只要呼吸器官中的氧气不低于60mmHg,氧饱和度仍可达90%以上(高原高空)中间段:Po2 40~60mmHg,曲线陡峭,释放氧。下半段:Po2 15~40mmHg,曲线最陡,组织器官中的Po2稍低就可以大量释放O2,供组织利用。

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1)pH和Pco2的影响:当pH降低或Pco2升高,曲线右移,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 反之,pH升高或Pco2降低,曲线左移。酸度对Hb氧亲合力的这种影响称为玻尔效应.在组织器官有明显的玻尔效应。

(2)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升高氧离曲线右移。

(3)特殊的有机磷化合物:红细胞内含有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红细胞无氧代谢产物),升高时通过[H+]升高,由玻尔效应降低Hb与O2的亲合力。

(4)Hb的自身特性:胎儿的Hb与O2的合力大

CO2的运输

1、CO2主要以两种结合形式运输:

a.以碳酸氢盐形式:CO2是以NaHCO3、KHCO3的形式被运输,约占87%;

b.CO2进入红细胞内,与Hb的-NH2结合,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H)被

运输,约占7%

2、组织中的大量CO2进入红细胞内,红细胞内有丰富的碳酸酐酶催化作用:

3、氯转移:HCO3-扩散入血浆的过程中,又有等量的Cl-从血浆扩散入红细胞,以维持红细胞内外正负离子的静电平衡。这种Cl-与HCO3-的交换现象,称氯转移。

呼吸活动的调节

横切脑干的实验表明,在哺乳动物的中脑和脑桥之间进行横切(A),呼吸无明显变化;在延髓和脊髓之间横切(D) ,呼吸停止;在脑桥上、中部之间横切(B) ,呼吸将变慢变深,如再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出现长吸式呼吸(apneusis);在脑桥和延髓之间横切(C) ,不论迷走神经是否完整,长吸式呼吸都消失,而呈喘息样呼吸(gasping)。

神经调节

(一)呼吸中枢: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它们分布在延髓、脊髓、丘脑、脑桥及大脑皮层等部位。

1.脊髓:脊髓只联系上位脑起到呼吸的中继站作用,是呼吸运动的初级中枢。

2.延髓: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是基本中枢。分背呼吸组(含吸气神经元)和腹呼吸组(含

呼气神经元和过渡性呼吸神经元)。

3.脑桥脑桥上部呼吸神经元相对集中于臂旁内侧核与相邻的KF核,合称PBKF核

群。

4. 高级呼吸中枢呼吸还受脑桥以上部位,如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等的影响。

低位脑干的呼吸调节系统是不随意的自主呼吸调节系统,而高位脑的调控是随意的,大

脑皮层可以随意控制呼吸。

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1.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tch reflex)

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黑—伯二氏反射(Hering-Breuer

reflex),又称肺牵张反射。其中肺扩张引起吸气反射性抑制称为肺扩张反射,而肺缩小引起反射性吸气称为肺缩小反射。

2.呼吸肌的本体感受性反射

3.防御性呼吸反射咳嗽反射和喷嚏反射。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左右对称。对脑脊液中的H+敏感。CO2

能透过血-脑屏障使中枢化学感受器周围的脑脊液的[H+]升高,从而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引起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深加快。

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对血液中缺O2和H+增高很

敏感。当血液中Po2↓或Pco2↑时受到刺激,而发放冲动,沿迷走神经传入延脑,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Pco2、pH、Po2对呼吸的影响

(1)CO2:血中Pco2升高可以加强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但超过一定限度则有压抑和麻醉效应。CO2的刺激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a)、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b)、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

(2)H+:是通过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两条路径影响呼吸,脑脊液中[H+]才是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有效因子。

(3)O2:低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低氧对中枢是压抑作用,但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对抗这种压抑作用。但严重缺氧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反射性活动不足以克服缺氧对中枢的压抑作用,最终导致呼吸障碍。

高院对呼吸的影响

高原对动物呼吸影响的因素是低氧(hypoxia)。

缺氧时,首先是脑组织受损伤,其次是心肌。

呼吸性碱中毒:

①由于脑脊液中二氧化碳减少,氢离子浓度下降,导致呼吸中枢抑制,呼吸减弱。

②动脉血中pH值升高,氧离曲线左移,造成组织缺氧。

高原风土驯化的动物表现

①风土驯化后机体长期保持了较大的肺通气量,并通过增强肾脏的排出HCO3-作用;

②风土驯化后的动物,增强了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

③血液中氧容量增大,运氧能力增强,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都有增加;

④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DPG)增加,于是氧离曲线右移,促使氧合血红蛋白放氧,以缓解组织缺氧。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digestion)。

胞内消化、胞外消化

经过消化后的食物、水、盐等,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一、消化的方式

1.物理消化是指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以及将食糜不断地向消化道远端推送,最终将消化吸收后的饲料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2.化学消化是指消化腺所分泌的各种消化酶和植物饲料本身的酶将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3.生物消化是指由栖居在畜禽消化道内的微生物对饲料进行发酵的过程。

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2.自动节律性3.有较大的展长性4.紧张性5.对化学、温度和牵张的刺激较敏感

二)消化道平滑肌电生理特性:1、静息电位:不稳定,波动大,约-50mv ~-60mv,K+的外流是主要原因,也存在着少量Na+内流和Cl-外流。2、慢波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有节律性的、自发的去极化、复极化电位变化,因频率较低而被称为慢波电位。

慢波电位并不引起肌肉的收缩,但可使静息电位接近阈电位。一旦去极化达到了阈电位水平,即在其波幅上产生1至数个动作电位。这种慢波变化决定着平滑肌的收缩节律,因此,又被称为基本电节律(basic electrical rhythm,BER),也被称为平滑肌起搏电位。

3、动作电位:在慢波基础上去极化发生的。①上升慢,持续时间长,与慢波相比,

它又要快得多,因此又称为快波(fast wave).

②平滑肌动作电位的上升支由一种慢通道介导的离子内流引起(主要是Ca2+和少量

Na+的内流)。

③平滑肌动作电位下降支主要是K+外流而产生的复极化。

④大量Ca2+进入肌细胞,通过钙调素激活肌纤蛋白-肌凝蛋白-三磷酸腺苷系统,

引起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是继动作电位之后产生的.

慢波、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的关系:平滑肌的收缩是继动作电位之后产生的,而动作电位是在慢波基础上去极化发生的。慢波不能引起动作电位,但却能提高平滑肌的兴奋性,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被认为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它决定胃肠道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每个慢波上的动作电位数目越多,动作电位频率越高,平滑肌收缩幅度也就越大。

(一)神经支配系统

1、内在神经系统(intrinsic nervous system)又称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

主要是存在于粘膜下及肌间神经丛,其细胞突起交织成网自成一个特殊的内在神经体系,能对胃肠道的功能起到局部调节作用。

2、外来神经(extrinsic nervous system),又称植物性神经、内脏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胃肠道系统既受交感神经又受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属于肾上腺能纤维, 分泌肾上腺素。其兴奋时抑制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副交感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多数是胆碱能纤维,兴奋时引起胃肠道运动加强、腺体分泌增加。少数为非胆碱能、非肾上腺素能纤维,其作用视具体器官而异,引起胃容受性舒张即是这类神经的抑制作用

消化管的运动

(一)采食

采食和饮水的方式:家畜用嘴捕捉食物,并将食物送入口腔的过程称为采食。不同的动物其采食的方式不同。但唇、舌、齿是各种动物采食的主要器官。

采食的调节:1.采食中枢 2.反射调节家畜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兴奋或抑制采食中枢的活动

二、咀嚼

咀嚼(mastication)是在颌部、颊部肌肉和舌肌的配合运动下,用上下臼齿将食物机械磨碎,并混合唾液的过程,是消化过程的第一步。

咀嚼的作用:(1)将饲料磨碎,增加与消化液接触面积。

(2)使粉碎后的饲料与唾液充分混合,湿润和润滑食物,利于吞咽。

(3)咀嚼动作可以刺激口腔内的各种感受器,反射性引起消化腺的分泌、胃肠运动,为以后的消化过程创造有利条件。

吞咽:吞咽是由口腔、舌、咽和食管肌肉共同参与的一系列复杂的反射性协调活动,是食团从口腔进入胃的过程。吞咽依靠有关肌肉反射性地收缩来完成

食管的蠕动

胃的运动

(一)胃运动的形式

1.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刺激咽和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的近侧区肌肉舒张,称为胃的容受性舒张(receptive relaxation

2.蠕动:胃壁肌肉呈波浪形、有节律的向前推进的舒缩运动称蠕动。

蠕动的生理意义:(1)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有利于胃液发挥消化作用。(2)搅拌和粉碎食物,推进胃内容物通过幽门向十二指肠移行。

紧张性收缩:是以平滑肌长时间收缩为特征的运动。这种收缩缓慢而有力,可使胃内压升高,压迫食糜向幽门部移动,并可使食糜紧贴胃壁,促进胃液渗进食物。另外,紧张性收缩有维持胃腔内压、保持胃的正常形态和位置的作用。

(二)胃运动的调节

1.胃运动的神经调节

2.胃运动的体液调节

(三)胃的排空及调节

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gastric emptying)。

1.胃内因素促进排空

(1)胃内食物量对排空速率的影响:胃的内容物作为扩张胃的机械刺激,通过壁内神经反射或迷走—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胃运动加强;(2)胃运动对排空的影响:胃运动加强能促进胃排空。(3)胃泌素对胃排空的影响:扩张刺激以及食物的某些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消化产物,可引起胃窦粘膜释放胃泌素。胃泌素除了引起胃酸分泌外,对胃运动也有刺激作用。

2.十二指肠因素抑制排空

在十二指肠壁上存在着多种感受器,酸、脂肪、高渗溶液及机械扩张均可以刺激这些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胃运动,引起胃排空减慢,这个反射称为肠—胃反射(entero-gastric reflex)。

四、小肠运动

(一)小肠运动的形式

1.紧张性收缩:平滑肌的紧张性收缩是小肠保持其基本形状,进行其他形式运动的基础

2.分节运动:是小肠环行肌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分节运动的主要生理功能

(1)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进行化学消化。(2)使食糜与肠管紧密接触,有利于吸收。(3)分节运动还能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3.蠕动:蠕动是小肠的环行肌和纵行肌由前(上)而后(下)依次发生的推进性收缩运动。其作用在于使经过分节运动作用的食糜向前推进一步。

在小肠还常见到一种进行速度快、传播较远的蠕动,称为蠕动冲。蠕动冲可把食糜从小肠始端一直推送到末端。

(二)小肠运动的调节

1.内在神经丛的作用位于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肌间神经丛对小肠运动起主要作用。当机械或化学刺激作用于肠壁感受器时,通过局部反射可引起平滑肌蠕动。

2.外来神经的作用副交感神经的兴奋能加强肠的运动,而交感神经兴奋则产生抑制作用

3.体液因素的作用

促进小肠运动的体液因素有:乙酰胆碱、5-羟色胺、胃泌素、胆囊收缩素、胃动素、P物质等。其中P物质、5-羟色胺等作用更强。

抑制小肠运动的物质有血管活性肠肽、抑胃肽、内啡肽、促胰液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消化腺:唾液腺、胰腺、肝脏、胃腺等

酶原(zymogen):酶的形成就是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只是还没有酶的活性。

一、唾液分泌

唾液是三对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组成)和口腔粘膜中许多小腺体的混合分泌物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主要蛋白质成分:黏液蛋白;唾液淀粉酶;舌脂酶

唾液的生理功能

(1)湿润口腔和食物,利于吞咽。(2)溶解可溶性物质。(3)唾液淀粉酶可水解淀粉为麦芽糖。(4)舌脂酶将甘油三酯水解为甘油二酯和脂肪酸。(5)洁净口腔;肉食动物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作用。(6)保持口腔的碱性环境。(7)某些动物(如狗)的汗腺不发达,有助于散热

唾液分泌的调节

唾液分泌完全受神经的反射性调节,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是指动物采食时,食物的形、色、味以及采食时的周围环境等各种信号,引起的唾液分泌。非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是指食物对口腔的机械、化学、温度等刺激引起反射。

胃液分期

1.头期

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分泌量大、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高、消化力强。

迷走神经不但传出冲动还引起迷走神经末梢释放胃泌素及多肽(GRP)

2.胃期

(1)扩张刺激胃底、胃体部的感受器,通过迷走—迷走神经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的短反射,引起胃液分泌;(2)扩张刺激胃幽门部,通过壁内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G细胞,引起胃泌素的释放。(3)食物的化学成分直接作用于G细胞,引起胃泌素释放。另外,进食后食物的缓冲作用提高了胃内pH值(4.5左右),解除了酸对G细胞分泌的抑制作用,刺激胃泌素的释放。胃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酸度较高,但胃蛋白酶含量较头期低,消化力较弱

3.肠期

肠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分泌量少,大约只有采食后胃液分泌总量的1/10,消化力低。

与肠期胃液分泌量减少有关的因素:1)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可对胃酸的分泌产生抑制。(2)脂肪是抑制胃液分泌的另一重要因素。(3)十二指肠内的高涨溶液对胃液分泌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液分泌;另一种是通过一种或多种抑制性激素发挥抑制作用。(4)肠粘膜内的嗜铬细胞分泌的5-羟色胺对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

胃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1/胃蛋白酶

盐酸、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2.盐酸

胃腺壁细胞分泌→激活→胃蛋白酶

↓↘↘

抑制细菌进入小肠后促进胰液,小肠液和胆汁分泌。食物颗粒变小。

3.黏液

由黏膜上皮细胞、黏液细胞分泌,主要成分为糖蛋白,碱性。

分为可溶性粘液和不溶性粘液。可溶性粘液由粘液细胞分泌,又称腺性粘液,迷走神经兴奋时引起分泌;不溶性粘液呈胶冻状,由胃表面上皮持续地自发性分泌,覆盖于胃粘膜表面,机械刺激时分泌增加。

胃粘液的机能:与胃粘膜非泌酸细胞分泌的HCO3-一起构成了“粘液—碳酸氢盐屏障”。a.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滑润食物,免受其机械损伤。b.中和、缓冲胃酸和防御胃蛋白酶对粘膜的消化作用。

三、胰液

(一)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胰液是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值为7.8~8.4。

成分:水、电解质(碳酸氢盐、氯化物,中和胃酸提供弱碱环境)、有机物(多种消化酶)

1.胰淀粉酶是一种α-淀粉酶,以活性状态分泌。

胰淀粉酶

淀粉→→→→糊精、麦芽糖、麦芽寡糖

pH6.7~7.0

2.胰脂肪酶

胰脂肪酶

甘油三酯→→→→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

pH7.5~8.5

3.胰蛋白分解酶胰液中的蛋白酶主要是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少量的弹性蛋白酶

肠致活菌

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

十二指肠↓

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糜蛋白酶原、弹性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蛋白质→肽键→→→蛋白胨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羧基肽酶↓pH 7.0

氨基酸←←←小分子多肽少量氨基酸

↓ pH 7.0

↓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

核酸→→→→→→→→单核苷酸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1. 神经调节

2.体液性调节

1)促胰液素(Secretin(2)促胰酶素(cholecystokinin,CCK(3)胃泌素(gastrin)

小肠液

小肠内有两种腺体:十二指肠腺和肠腺

十二指肠腺又称为勃氏腺(Brunnes gland),分布在十二指肠的粘膜下层中,分泌碱性液体,内含粘蛋白,因而粘稠度很高。其主要机能为保护十二指肠的粘膜上皮不受胃酸的侵蚀。

肠腺又称为李氏腺(Lieberkühn crypt),分布于全部小肠的粘膜层内,其分泌液构成小肠液的主要成分。

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小肠液是一种弱碱性液体,pH约为8.2~8.7,其中的无机物来自血浆,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小肠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粘液、多种消化酶和大量脱落的肠粘膜上皮细胞。

动物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全

一、概述 (5分) 1.机体功能与环境(1)体液与内环境的概念(2)稳态的概念 2.机体功能的调节(1)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2)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控的科学。 动物生理学研究内容:①阐明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特点,以及各部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②阐明机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各器官、系统活动的变化规律。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水平:①整体和环境水平;②器官和系统水平;③细胞和分子水平。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急性实验(①离体实验;②在体试验)2.慢性实验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都保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称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内环境稳态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处在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调节作用。 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有规律的适应性反应。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类型: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作用部位局限 2.体液调节: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到达较远或邻近的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影响并改变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作用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特点: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 3.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并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所以称之为自身调节。例如:血管平滑肌在收到牵拉刺激时,会发生收缩反应。 特点:范围小,不够灵活,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动物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反馈调节:即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 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如:排便、分娩、血液凝固 负反馈:反馈信号能够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如:血压、体温、肺牵张、血钙、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5分) 1.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2)细胞兴奋性与兴奋的概念 (3)阈值、阈电位和锋电位 2.骨骼肌的收缩功能(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物质转运和信号传导 物质转运方式:1.小分子物质或离子的转运: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2.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的转运:出胞和入胞

动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科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 __ _____,它的分泌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系统和血_______↓、血_______↑的调节。 2、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支气管平滑肌,瞳孔。 3、血浆中有许多缓冲对以维持其pH的稳定,其中最重要一对是。 4、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组成, 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由 组成。哺乳动物的血浆的渗透压大约与葡萄糖或氯化钠溶液相等。 5、皮肤散热的方式有、、 和 。 6、胰岛素的作用是使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使血糖水 平,调节这两种激素分泌的最重要的因素是。7、肾小球滤过压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和 代数和。 8、血液是由液体成分的和悬浮其中的所组成。 9、肾上腺皮质产生、和三类激素。 肾上腺髓质产生和二种激素。 10、血浆蛋白中_____________是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 _____________是机体防御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_____ _________则参与血液凝固 11、机体在安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 ___,运动或使役时的主要 产热器官是____ ____,促进机体产热的最主要的激素是。 12、经典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_ __ 和_________ ___。 13、通过消化液中消化酶实现的消化活动称为___ _____消化。

14、胃肠共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最主要的部位是。 二、选择题 1、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自身调节 2、红细胞的比容是指红细胞() A. 与血浆容积之比 B.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C. 与血管容积之比 D.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3、微循环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 A.物质交换 B.维持血容量 C.促进散热 D.保存体温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4、CO 2 A.物理溶解 B. 形成碳酸氢盐 C. 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D.与血浆蛋白结合 5、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A. Cl- B. Na+ C. HCl D. 内因子 6、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胆盐、胆固醇、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 B. 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C. 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 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 7.原尿和终尿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终尿中不含() A. 葡萄糖 B. Nacl C. Kcl D. 白蛋白 8. 下列哪些物质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必需原料() A. 碘 B. 铁 C. 镁 D. 钠 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反馈 10、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A.种族遗传 B.先天获得 C.反射弧固定 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

动物生理学复习答案完整版

动物生理学复习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本科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2.稳态(homeostasis) 3.刺激(stimulus) 4.兴奋性(excitability) 5.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6.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7.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二、问答题 1. 体生理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2. 简述生理学研究的方法。 3. 试述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4. 试述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1. 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2. 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 gated ion channel) 3. 兴奋性(excitability) 4.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 5. 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 6. 局部电流(local current) 7. 兴奋-收缩藕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二、问答题 1. 试述Na+-K+泵的本质、作用及生理意义。 2. 什么是静息电位其产生机制如何 3. 试述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4. 简述细胞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5. 试比较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不同。 6. 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全

(注:其中加粗的知识点考大题的概率为99.9%、还有编辑时可能有误差请大见谅、祝大家考个好成绩!!!) 绪论 1.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动物生理学研究内容:①阐明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特点,以及各部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②阐明机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各器官、系统活动的变化规律。 动物生理学研究水平:①整体和环境水平;②器官和系统水平;③细胞和分子水平。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急性实验(①离体实验;②在体试验)2.慢性实验 2.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稳态: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都保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称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3.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机体受到刺激时,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通过反射活动对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类型: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作用部位局限 体液调节: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到达较远或邻近的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对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作用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特点: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 4. 动物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反馈调节:即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 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如:排便、分娩、血液凝固 负反馈:反馈信号能够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如:血压、体温、肺牵张、血钙、第一章、细胞的功能 1.细胞膜物质转运方式: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指一些小分子的脂溶性物质顺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的方式。如:二氧化碳、氧气 易化扩散:某些物质需要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从膜的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如:Na+通道 易化扩散分类:载体介导的异化扩散、离子通道介导的异化扩散。 主动转运:在细胞膜上载体的帮助下,通过消耗ATP,将某种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 主动转运特点:(1)逆浓度梯度转运(2)消耗能量(3)需要载体介导 (1)原发性主动转运如:钠钾泵、钙泵、碘泵(2)继发性主动转运如:主动转运分类: 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转运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分类:(1)由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2)由G蛋白耦联受体

动物生理学试题(有答案)

1. (体温调节中枢)难易度:适中认知度:识记 实验证明,须保留动物的哪一部分及以下神经结构的完整,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选项 A )延髓 选项B)中脑选项C)下丘脑选项D)小脑选项E)大脑答案:C 2. 知识点:0701(基础代谢率)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关于基础代谢率,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选项 A )与肌肉活动有关选项B)与精神紧张有关选项C)与食物有关选项D )与环境温度有关选项E)基础代谢率的高低以千卡/体重()/小时表示答案:E 3. 知识点:0701(基础代谢率)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基础代谢率是以每小时下列哪一项为单位计算的产热量() 选项 A )体重 选项B)体长选项C)年龄选项D )体表面积选项E)环境温度 答案:D 4. 知识点:0702(散热方式)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方式是

选项 A )辐射散热 选项B )传导散热 选项C)对流散热 选项 D )蒸发散热 选项E)传导和对流散热答案:D 5. 知识点:0701(基础代谢率)难易度:容易下列有关基础代谢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A )雄性动物的基础代谢率平均比雌性动物高选项B)幼畜的基础代谢率比成畜的高选项C)老龄畜的基础代谢率低 选项 D )体重相同的动物基础代谢率较为接近选项巳基础代谢率与体表面积之间具有比例关系答案:D 6. 知识点:0702(散热方式)难易度:容易 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选项A )辐射 选项B)传导和对流 选项C)不感蒸发 选项D)发汗 选项E)辐射+传导+对流 答案:E 7. 知识点:0702(散热方式)难易度:容易 给高热动物用酒精擦浴是() 选项 A )增加辐射散热 选项B)增加传导散热 选项C)增加对流散热 选项D)增加蒸发散热 选项E)传导散热和辐射散热同时增加 认知度:识记 认知度:识记) 认知度:识记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专升本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专升本) 一、填空题 1. 机体在安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 _____,运动或使役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 2.血浆中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是,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则主要由血浆 中的所形成。 3.哺乳动物心脏活动的正常起搏点在,其他自律细胞为起搏点。 4.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支气管平滑肌,瞳 孔。 5.血型是 指。 6.消化的方式有三种,即,,。 7.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其结构基础称为。 8.动物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 和。 9.血液凝固的三个阶段都需要的凝血因子是。 10..血浆中有许多缓冲对以维持其pH的稳定,其中最重要一对是。 11. 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主要有、和。 12.以乙酰胆碱为配体的受体称为受体,根据其药理学特性,该种受体又可分 和。 13.在心血管调节中,肾上腺素常用于 ,去甲肾上腺素常用于。 14. 呼吸节律基本中枢位于____ 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 ______。 二、选择题 1.微循环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 A. 物质交换 B. 维持血容量 C. 促进散热 D. 保存体温 2.对于保护胃粘膜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基础是()。 A. 胃蛋白酶 B. 内因子 C. 水分 D.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吸收的物质是()。 3. 能促进维生素B 12 A. 胃蛋白酶 B. HCl C. 碳酸氢盐 D. 内因子 4. 交感神经对胃肠活动与分泌的作用是()。

A. 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抑制 B. 胃肠运动及分泌均抑制 C. 胃肠运动及分泌均增强 D. 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 5.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6.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B.血液pH值维持相对稳定 C.当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稳定 D.全身血压维持相对稳定 7.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8.载体易化扩散的饱和现象的原因是: ( ) A.离子跨膜梯度小 B.能量供应不足 C.转运速度太慢 D.膜上载体数量固定、有限 9.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调节内脏功能 D.调节姿势反射 10.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最重要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 三、判断题 1.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其呼吸节律变深变慢。() 2.草酸钠抗凝血的机制是抑制凝血酶活性。() 3.当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成了唯一的散热途径。() 4.无论抗利尿激素还是醛固酮都能直接引起尿量的减少。() 5. 前列腺素由前列腺产生,其种类很多,作用也相当广泛。() 6激素由内分泌系统释放之后,只有经血液运送到靶细胞才能发挥调节作用。() 7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与动脉血压、滤过膜的通透性及滤过面积成正比。() 8交叉配血试验主侧是指供血者的血清不使受血者红细胞凝集。() 9血浆中的碳酸氢盐主要在红细胞内生成,其主要原因是红细胞含丰富的碳酸酐酶。()10缺铁性贫血者再补充铁剂时可同时补充维生素C,是因为维生素C能将高铁还原为亚铁而

动物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全

一、概述 (5分) 1、机体功能与环境(1)体液与内环境得概念(2)稳态得概念 2。机体功能得调节 (1)机体功能调节得基本方式 (2)反射与反射弧得概念 动物生理学:就是研究动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控得科学。 动物生理学研究内容:①阐明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特点,以及各部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得规律;②阐明机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各器官、系统活动得变化规律、 动物生理学得研究水平:①整体与环境水平;②器官与系统水平;③细胞与分子水平。 动物生理学得研究方法:1、急性实验(①离体实验;②在体试验)2、慢性实验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就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得环境、 内环境稳态:组成内环境得各种理化因素得变化都保持在一个较小得范围内,称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就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得必要条件,也就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得基本条件、 内环境稳态并非静止不动,而就是处在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得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与系统得生理功能所发挥得调节作用、 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得变化所产生得有规律得适应性反应。 神经调节得基本方式就是反射。类型: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 反射得结构基础就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与效应器。 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作用部位局限 2。体液调节:内分泌腺与具有内分泌功能得组织细胞产生得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到达较远或邻近得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影响并改变其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作用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特点: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 3。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得反应,这种反应就是组织、细胞本身得生理特性,并不依赖于外来得神经或体液因素得作用,所以称之为自身调节。例如:血管平滑肌在收到牵拉刺激时,会发生收缩反应。 特点:范围小,不够灵活,就是神经与体液调节得补充。 动物生理功能得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反馈调节:即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得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得活动进行调节。 反馈包括正反馈与负反馈。 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得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得活动,称为正反馈。如:排便、分娩、血液凝固 负反馈:反馈信号能够降低控制部分得活动,称为负反馈。如:血压、体温、肺牵张、血钙、 二、细胞得基本功能(5分) 1、细胞得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得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2)细胞兴奋性与兴奋得概念 (3)阈值、阈电位与锋电位 2.骨骼肌得收缩功能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得兴奋传递(2)骨骼肌得兴奋-收缩偶联 细胞膜得生理功能:物质转运与信号传导 物质转运方式:1、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得转运: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2。大分子物质或团块得转运:出胞与入胞

动物生理学试题一(含答案)

动物生理学试题一 (职高班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指标可反映兴奋性的大小 A 动作电位去极化幅度 B 动作电位去极化速度 C 膜电位水平 D 阈强度 2.动作电位长极相(上升支)的出现与膜对哪种离子通透性的变化有关 A K+通透性降低 B K+通透性增高 C Na+通透性增高 D Na+通透性降低 3.神经一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 A NE(去甲肾上腺素) B Ach(乙酸胆碱) C 5—HT(5一羟色胺) D 多巴胺 4.肌细胞兴奋一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A Ca2+ B Na+ C Mg2+ D K+ 5.阈电位是指 A 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 造成膜对Na+通道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C 造成膜对K+通道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D 造成膜对Na+通过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6.通常所说的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值大约是-70mV,意思是 A 膜内两点之间电位差为70mV B 膜外电位比膜内电位低70mV C 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低70mV D 膜外两点的电位差为70mV 7.细胞在静息时膜对下述离子通透性最大的是 A Na+ B Mg2+ C K+ D Cl- E Ca2+ 8.神经纤维接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从-70mV变为0mV的过程称为 A 极化 B 超极化 C 去极化 D 反极化 E 复极化 9.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下降相是指膜的 A 复极化过程 B 去极化过程 C 反极化过程 D 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 10.目前一般认为肌肉收缩是由于 A 骨骼肌粗肌丝长度变短 B 骨骼肌细肌丝长度缩短 C 粗肌丝向细肌丝之间滑行 D 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 E 粗、细肌丝长度均缩短 11.组成骨骼肌粗肌丝的主要蛋白质是 A 肌凝蛋白 B 原肌凝蛋白 C 肌钙蛋白 D 肌纤蛋白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下载无需积分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新陈代谢适应性正反馈负反馈 二、问答: 1.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研究从那几个水平进行的,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2.生命现象的基本生理特征有哪些? 3.人体及动物的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如何?其各自的特点如何? 4.简述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生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 第二章神经肌肉生理 一、名词解释: 时值、超射、阈值、阈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兴奋性、兴奋和抑制、局部反应、易化扩散、终板电位、刺激和反应、强直收缩 二、问答题 1.简述刺激的特征? 2.阈电位的实质是什么? 3.电刺激神经时,为什么兴奋首先发生在阴极下? 4.电刺激神经干时,引发动作电位前,神经纤维膜先要产生局部反应,这种局部反应有何生理意义?其特点有哪些? 5.神经纤维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是怎样的? 6.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是什么? 7.简述易化扩散及其特点。 8.在神经纤维膜产生动作电位时,怎样理解Na+呈现再生式内流? 9.动作电位的组成,各组分持续时间及产生原理是什么? 10.怎样理解动作产生和传导的“全或无”性质? 11.神经冲动传导的局部电流学说是什么? 12.神经冲动传导的局部电流学说是什么? 13.跳跃式传导是怎样发生的? 14.怎样利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来将神经纤维进行分类?这种方法一般将神经纤维分为几类? 15.神经干双动作电位是如何纪录到的?为什么一般情况下纪录到的动作电位波形是不对称的? 16.如何区别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 17.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如何?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上是怎样传递的? 18.怎样理解兴奋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过程中,乙酰胆碱是量子性释放的? 19.在神经肌肉接点中,胆碱酯酶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去极阻滞是如何引起的? 20.三联体的结构和机能是什么? 21.简述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1)

动物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生理学及动物生理学得概念 1、生理学:研究生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得一门科学。 2、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得一门科学. 2、动物生理学得研究内容 根据机体结构得层次性分为三个水平: A、整体与环境水平得研究:研究机体对环境变化得反应与适应以及机体在整体状态下得整合机制。(捕食行 为、逃离行为) B、器官与系统水平得研究:研究各器官系统得机能。包括研究各器官系统得活动特征、内在机制、影响与控 制它们得因素,以及它们对整体活动得作用与意义。 C、细胞与分子水平得研究:研究细胞及其所含物质分子得活动规律。又称为细胞生理学 3、动物生理学得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1、慢性实验:在无菌条件下对健康动物施行手术,并在不损害动物机体完整性得前提下暴露、摘除、破坏以及移植所要研究得器官,然后在尽可能正常得条件下,观察实验动物得功能变化。由于这种动物可 以较长时间用于实验,故称之为慢性实验。(假饲实验) 特点:优点因研究对象处于接近正常得状态下,所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缺点应用范围常受到限制。如有些生理问题目前仍未找到合适得手术与方法;整体条 件复杂不易分析。 2、急性实验:实验过程不能持久,只能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实验结果,称为急性实验。 特点:优点实验条件易于控制、结果易于分析。 缺点实验往往就是在离体或麻醉状态下进行,使实验结果不一定能代表它们得在体活 动情况. 4、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得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与系统得生理功能所发挥得调节作用。神经系统就是机 体分化出来专门执行调节作用得系统。主要就是通过反射来实现。 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比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2、体液调节:指体液因素通过局部扩散或借助淋巴与血液循环抵达特定器官组织,调节其功能活动得过程。 特点: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比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指机体自发产生得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得调节。 特点:适应范围与作用范围都比较小。 第二章细胞得基本功能 1、细胞膜得结构特点 液态相嵌模型 1、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液态、膜具流动性 2、镶嵌蛋白质:α-螺旋或球形结构、构型不同、功能不同 3、糖类在表面:与脂质或蛋白结合成糖脂、糖蛋白、成为抗原 2、跨膜转运方式及其特点 一、单纯扩散:一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得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得过程. 二、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低得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特殊膜蛋白质得帮助,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 跨膜转运得方式。 特点:1、顺浓度差、电位差,不耗能2、需要膜蛋白得帮助3、具有选择性4、通透性可改变。 可分为通道转运、载体转运 三、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得耗能过程,将某物质从膜得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移动得过程,由生物泵完成。 特征:1、逆电化学梯度2、耗能 四、入胞与出胞:入胞:细菌、异物得清除,药物、大分子营养物质得吸收。 出胞:激素、神经递质、酶得分泌。 3、兴奋、抑制、刺激、反应、兴奋性、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极化、超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得概念 兴奋:就是生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足够强得刺激后所产生得生理功能加强得反应。 抑制:物质得活性程度或反应速率降低、停止、阻止或活性完全丧失得现象。刺激:能为人体感受并引起组织细胞、器官与机体发生反应得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反应: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得刺激引起得相应得活动。 兴奋性:就是指活细胞,主要就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得能力。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就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得外正内负得电位差。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就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得基础上产生得可扩布得电 位变化过程。 极化:细胞就是不良导体,膜内得细胞内液与膜外得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答案

答案 一、名词解释: 7。原尿:入球小动脉得血液经过肾小球得滤过作用,形成得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与集合管得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得尿液。 9、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得原尿量。 10。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得压力差、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与其它不需要得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得过程。 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得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得能量释放、转化与利用得过程、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得能量代谢水平。 15.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得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得能量代谢水平、 16.等热范围:动物得代谢强度与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得环境温度。 17.蒸发:机体得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得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与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得过程。 20。胃得排空:随着胃得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1.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得消化活动称反刍、 22.容受性舒张:当咀嚼与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与胃

体部得肌肉舒张得反射。 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得消化液中得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 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得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 25.肾单位:肾单位就是肾脏得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与肾小管组成。26.致密斑: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或髓绊升支粗段部分,细胞核密集而形成圆盘状得聚集区,其功能为感受小管液中钠离子浓度得变化从而调节肾素得分泌、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得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原尿得量 29。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得血糖浓度 30、高渗尿:尿得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1、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得部分称为肌小节,就是肌肉收缩与舒张得基本单位 32.横桥:肌球蛋白得头部露出在粗肌丝得表面形成横桥。 33、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得收缩 34、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得收缩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与,直至处于持续得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36.终板电位:终板膜上发生得Na+跨膜内流与K+跨膜外流而引起得终板膜得去极化称终板电位。 37、量子释放:以小泡为单位得倾囊释放称为量子释放 38。三联体:由横管与两侧得终池构成得结构单位称三联体,它就是把肌细胞膜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及答案1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氧饱和度: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2.余气量:在竭尽全力呼气之后,仍能剩留在肺内的气量。 3.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量。 4.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的压力差。 5.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浓度限度。 6.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 7.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8.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的能量代谢水平。 9.蒸发:体液的水分在体表及呼吸道黏膜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并带走热量的过程。 10.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 11.胃的排空:胃内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12.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饲料在瘤胃内被浸泡软化并经一定时间的发酵后,胃内容物被逆呕回到口腔,再被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13.嗳气:瘤胃的中的部分气体通过食管向外排出的过程。 14.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体部的肌肉舒张的反射。 15.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小节,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16.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17.突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下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的部分。 18.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元或效应器上的受体,引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19.受体:指细胞膜或细胞内的某些大分子蛋白质,它能识别特定的化学物质并与之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 20.去大脑僵直:将中脑前后丘切断后,动物出现四肢僵直,头后仰,尾巴翘起,躯体呈角弓反张状态,这一现象称去大脑僵直。 21.内分泌: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把胞浆中生物活性物质排到周围血浆或组织液的过程。 22.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能传递信息的活性物质。 23.发情周期:由一次发情开始到下次发情开始所经历的时期称一个发情周期 24.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所构成的活动周期 25.每搏输出量:心脏收缩时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量 26.期前收缩:在心肌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额外刺激,可引起心肌正常收缩之前的收缩27.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有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称代偿间歇 28.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在原有静息电位基础上膜两侧电位发生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并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 29.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30.阈值: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3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32.血压:血管内血流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33.肺活量: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34.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状态 35.血清: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发生收缩,并释放出的淡黄色液体 36.血浆:全血去除血细胞以后的部分 37.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 38.渗透性利尿:由于小管液中渗透压的升高,阻碍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而引起的尿量增加 39.激素的允许作用:某些激素本身并不能对某器官、组织或细胞直接发生作用,但它的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能够产生效应的必要条件 40.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41.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排出小肠后,绝大部分可由小肠粘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回到肝脏重新组成胆汁排入十二指肠,这一过程称胆盐的肠肝循环。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大致可分为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和整体水平等。 研究方法:(1)急性实验:a 离体实验b 在体实验;(2)慢性实验 2?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成的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内环境稳态?:组成细胞内环境的各种理化环境保持在动态平衡的条件,叫做稳态。(3点) 意义:是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集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它并非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出在一个动态平衡。 3?动物机体的生理机能特征: ①新陈代谢:指生物体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过程。 ②兴奋性:指组织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生物电反应的能力。 ③生殖:生物体具有产生后代的能力。 ④适应性:动物机体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生理功能以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性称为适应性。 4 动物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怎样调节的,举例说明)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血压,呼吸运动 体液调节: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 自身调节:范围小,不够灵活。 5 动作电位和反馈调节(闭环系统) 反射:在中枢神经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反馈调节: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活动,从而对受控的活动进行调节。 反馈调节的类型:正反馈(加强作用)和负反馈(减弱作用) 第二章 1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物质转运和信号传导 (1)细胞跨膜转运的形式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被动)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举例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有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现象。(O2 CO2)

动物生理学作业答案

动物生理学作业题 作业题(一) 一、填空题 1.生理学中常把血浆中的NaHCO的含量称为碱贮。 2.家畜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是动物实验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3.能够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成为抗凝血剂。 4.一个心动周期中可顺序出现三个时期即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和心房心室共同舒张期。 5.呼吸道是呼吸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其中上呼吸道是指鼻咽喉。 6.饲料在消化管内消化有三种方式,包括物理的消化,化学的消化和微生物的消化 7.正常的尿中几乎不含葡萄糖__________ 。 8.测量畜禽体温是指在安静状态下直肠温度。 9?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包括重吸收和分泌。 10血细胞是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细胞组成。 二、单选题 1.红细胞能发挥生理作用的物质是(C) A.蛋白质 B .铁C .血红蛋白D .原卟啉 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A) A.升高血糖 B .降低血糖 C.升高血钙 D .降低血钙 3.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C) A.延髓 B . 中脑C .下丘脑 D . 基底神经节 4.胆汁的主要作用是(B) A.消化脂肪B ?乳化脂肪 C .分解蛋白质 D .分泌胆汁 5.肝素的主要作用有 (A) A.抗凝血 B .促血凝 C .激活凝血 D .加快凝血 6. 神经调节的基本万式是(A) A ?反射 B .反应 C .适应 D .反馈 7.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B) A.细胞内液B .细胞外液 C .血液 D .组织液 8?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A) A ?血浆胶体渗透压一(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囊内压) B ?血浆胶体渗透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囊内压) C ?血浆胶体渗透压一(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肾小囊内压)

动物生理学 复习资料

兴奋性:指感受器细胞对适宜的刺激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 动作电位的“全或无”:某些生理现象不发生则无,一旦发生即为最大反应,反应的大小与引起这个反应的刺激的大小无关,取决于系统所储存的能量。 终板电位:刺激运动神经轴突,在肌肉动作电位之前,在神经肌肉接点的终板区可以记录到一个局部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其特点是只产生于中板区并随着传播的距离而衰减,随刺激强度增强而幅度增强,是一个局部兴奋。 兴奋—收缩耦联:在脊椎动物的骨骼肌上,运动轴突末梢的动作电位引起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引起终板电位;终板电位引起肌纤维膜上全或无的肌肉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从终板两端传播开,使整个肌纤维膜兴奋;在动作电位达到顶点之后肌纤维产生全或无的收缩。肌膜上的动作电位触发肌纤维膜收缩的一系列过程叫做………。 肌丝滑行学说:肌肉的缩短是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相对滑行的结果,即肌小节缩短时,粗、细肌丝长度都不变,只是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心滑行,逐渐接近,直到相遇,甚至重叠;当肌肉舒张或被牵张时,粗细肌丝之间的重叠减少。 等长收缩:收缩时张力不发生变化而长度发生变化的收缩形式 等张收缩:收缩时只发生长度变化而张力保持不变的收缩形式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及其传出纤维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 阈电位:能使细胞膜钠离子通道突然大量迅速开放,而诱发动作电位的去极化临界膜电位值。阈电位一般比静息电位低。 超极化:膜电位继续下降到初始静息电位数值以下,然后逐渐恢复到正常静息电位。 阈强度:最低限度可以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强度。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的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引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神经末梢释放化学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去极化,这种去极化使电位变化。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神经末梢释放神经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钾离子通透性增加,从而使突触后膜处于超极化状态。 突触前抑制:由于一种抑制性末梢终止在兴奋性轴突的突触前末梢上,形成了轴突-轴突型突触,兴奋性冲动在到达突触前就烧到了抑制性末梢的影响,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变小,由此所致的抑制过程称…… 牵强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能产生反射效应,引起受牵拉的同意肌肉收缩,称为牵强反射。 脊休克: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主要表现: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消失,血压下降,血管扩张,出汗反射不出现。 锥体系统:又叫皮层脊髓束是较直接的联系。起源于皮层中央前回运动区、中央后回体觉区以及额叶等广泛皮质区的神经纤维经延髓锥体下行到达脊髓,于脊髓中间神经元或直接与前角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锥体外系统:起源广泛,经基底神经节和脑干网状结构中替换神经元下行纤维,控制脊髓的运动神经元。 非特异性投射反应:指特异性投射经过脑干网状结构中的神经元,反复经神经元到达丘脑换神经元,丘脑发出的纤维弥撒的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感受器电位:在刺激的作用下,传入神经末梢局部去极化,叫做感受器电位。 上行激动系统:各种感觉传导束经过脑干时,均有侧枝进入网状结构,通过网状结构多突触的上行纤维经丘脑非特异性核团弥撒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激动系统,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答案

. 答案 一、名词解释: 7.原尿: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的尿液。9.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量。 10.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的压力差。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 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15.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的能量代谢水平。 16.等热范围: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的环境温度。17.蒸发:机体的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和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的过程。 20.胃的排空:随着胃的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1.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文档Word

. 22.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 体部的肌肉舒张的反射。 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的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25.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6.致密斑: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或髓绊升支粗段部分,细胞核密集而 形成圆盘状的聚集区,其功能为感受小管液中钠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调节肾素的分泌。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的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原尿的量 29.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30.高渗尿: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1.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小节,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 32.横桥:肌球蛋白的头部露出在粗肌丝的表面形成横桥。 33.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的收缩 34.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的收缩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跨膜外流而引起的终板膜跨膜内流和36.终板电位:终板膜上发生的NaK 的去极化称终板电位。.量子释放:以小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称为量子释放37文档Word .

动物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试题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 易化扩散 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小的物质, 在膜结构中某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 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①特点: 顺浓度差, 不耗能;对通过膜的物质具有选择性;②分类: 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载体介导:高度的结构特异性、有饱和现象、有竞争抑制现象) 刺激与兴奋 凡能引起机体的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任何环境变化因子都称作刺激,由刺激引起的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都称为反应。最初,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尽管形式不同)都称为兴奋,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兴奋性。 引起兴奋的条件: ①刺激强度 阈强度(阈值):当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都不变时,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刺激:阈强度时的刺激。 基强度:无论作用时间多长,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时值:两倍于基强度时的作用时间。 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绝对不应期:无论多大刺激都不产生兴奋,兴奋性为0。 相对不应期: 阈刺激大于条件刺激,兴奋性逐渐上升,但低于原有水平。 超常期:阈刺激低于条件刺激,兴奋性高于原有水平。持续12ms 低常期: 阈刺激大于条件刺激,兴奋性低于原有水平。持续70ms 阈下刺激通常不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但两个或多个阈下刺激可能引起兴奋,称为阈下总和。

电紧张:直流电通电过程中以及断电后短时期内,组织的兴奋性发生的变化。通电过程中,阴极部位组织的兴奋性增高,称阴极电紧张;阳极部位降低。断电后相反。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㈠概念 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两侧的电位差称静息电位(RP),通常膜内为负。 细胞兴奋时产生的扩布性的可逆膜电位变化称动作电位(AP)。 膜内电位由RP上升的过程称为去极化,后期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时相称反极化。AP由最高点恢复到RP水平的过程称复极化,低于RP水平的过程称超极化。 ㈡特点: 全或无:在同一C上,AP一旦出现,其锋电位的形状、幅度、持续时间都是恒定的,不随刺激的变化而变化。 非衰减性传导:AP一旦产生,就以一定的速度向整个细胞传导,其锋电位不随传导距离而发生改变。 ㈢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①膜内外离子分布差异;②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为PK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