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逋诗歌鉴赏

林逋诗歌鉴赏

林逋诗歌鉴赏
林逋诗歌鉴赏

林逋诗歌鉴赏

山园小梅二首

宋代: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像剪碎的丝绸点缀着酥酪般的枝干,要画出那姿态和布局确实为难。

尽情享受着日落春晚,影单应当怯怕霜重夜寒。

澄洁鲜艳只与相邻的高僧共惜,冷落孤傲犹嫌被俗人一看。

想起旧时在江南的旅途上,香魂飘落于酒旗下行吟的马鞍。

注释

暄(xun)妍:景物明媚鲜丽,这里是形容梅花。

疏影横斜:梅花疏疏落落,斜横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疏影,指梅枝的形态。

暗香浮动: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黄昏:指月色朦胧,与上句清浅相对应,有双关义。

霜禽:羽毛白色的禽鸟。根据林通梅妻鹤子的趣称,理解为白鹤更佳。偷眼:偷偷地窥看。

合:应该。断魂:形容神往,犹指销魂。

狎(xi):玩赏,亲近。

檀(tn)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歌唱或演奏音乐时用以打拍子。这里泛指乐器。金樽(zn):豪华的酒杯,此处指饮酒。

绡(xio):生丝绸。酥:酥酪一般的。乾(gn):枝干。

向背:面向和背对的姿态。稀稠:疏疏密密的布局。

日薄:日落。从:任从。甘:甘心。

澄鲜:清新。

吟鞍:指吟诗者所骑的马鞍。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创作背景

这组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林逋是宋代著名隐士,年轻时漫游江淮,四十余岁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喜梅与鹤,自谓以梅为妻鹤为子,一生写了不少咏梅诗篇,这组诗即是其中最有名的两首。

赏析

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

第一首诗一开端就突写对梅花的喜爱与赞颂之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它是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丽动人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了。一个独字、一个尽字,充分表现了梅花独特的生活环境、不同凡响的性格和那引人入胜的风韵。虽是咏梅,实则是他弗趋荣利、趣向博远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苏轼曾在《书林逋诗后》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其诗正是人格的化身。

颔联是最为世人称道的,它为人们送上了一幅优美的山园小梅图。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姿写尽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上句轻笔勾勒出梅之骨,下句浓墨描摹出梅之韵,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梅花不同于牡丹、芍药的独特形成;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极真实地表现诗人在朦胧月色下对梅花清幽香气的感受,更何况是在黄昏月下的清澈水边漫步,那静谧的意境,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使之陶醉。横斜传其妩媚,迎风而歌;浮动言其款款而来,飘然而逝,颇有仙风道骨。水清浅显其澄澈,灵动温润。暗香写其无形而香,随风而至,如同捉迷藏一样富有情趣;月黄昏采其美妙背景,从时间上把人们带到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动人时刻,从空间上把人们引进一个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似的迷人意境。首联极目聘怀,颔联凝眉结思。林逋这两句诗也并非是臆想出来的,他除了有生活实感外,还借鉴了前人的诗句。

林逋这两句诗也并非是臆想出来的,他除了有生活实感外,还借鉴了前人的诗句。五代南唐江为有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既写竹,又写桂。不但未写出竹影的特点,且未道出桂花的清香。因无题,又没有完整的诗篇,未能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主题、意境,感触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这点睛之笔,使梅花形神活现,可见林逋点化诗句的才华。

上二联皆实写,下二联虚写。

写尽梅花姿质后,掉笔头,从客观上着意泻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前句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来赏梅,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先偷眼三字写得很是传神,对现实事物的观察是非常细致的。后句则变换手法,用设想之词,来写假托之物,意味深邃。而合断魂一词更是下得凄苦凝重,因爱梅而至销魂,这就把蝴蝶对梅的喜爱夸张到了顶端。通过颈联的拟人化手法,从而更进一步衬托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和幽居之乐。联中那不为人经意的霜、粉二字,也实是经诗人精心择取,用来表现他高洁情操和淡远的趣味。

以上三联,是把梅当作主体,诗人的感情是通过议论、叙述、拟人等手法隐曲地体现在咏梅之中。至尾联主体的梅花化为客体,成为被欣赏的对象。而则从客体变为主体,他的感情由隐至显,从借物抒怀变为直抒胸臆: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尾联微吟实讲口中梅也,微言其淡泊雅致,如此咀嚼,虽不果腹,然可暖心、洁品、动情、铸魂,表达出诗人愿与梅化而为一的生活旨趣和精神追求,至此诗人对梅的观赏进入了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人们看到的则是和霜禽粉蝶一样迫不及待和如痴如醉的诗人——一个梅化的诗人。在赏梅中低声吟诗,使幽居生活平添几分雅兴,在恬静的山林里自得其乐,真是别具风情,根本不须音乐、饮宴那些热闹的俗情来凑趣。这就把诗人的理想、情操、趣味全盘托出,使咏物与抒情达到水乳交融的进步。

全诗之妙在于脱略花之形迹,着意写意传神,因而用侧面烘托的笔法,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这种神韵其实就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

第二首诗开头两句是说梅花像是剪碎了的丝织品,上面涂了油酥,正反面有深有浅,多么自然,画是画不出来的。这里用精细轻薄的丝织品绢和油酥制品来比喻悔花的滋润柔美,十分传神。这在宋代诗词作品中一不乏其例,如苏轼《腊梅》诗中就有天工点酥作梅花的句子。向背、稀稠‘’描绘了在白天丽日高照下的梅花风姿。接下去说梅花在整个白天直到日薄西山这段时间里,可以尽情地享受春天的温暖,但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在严霜的侵袭下,梅花可能要受不了吧。梅花本来是以其经霜耐寒的品格受到人们称赞的,霜深应怯的顾虑似乎大可不必,但正是这不必要顾虑的顾虑,才能表达出诗人对梅花的无比深情。

五、六两句是赞美梅花孤高绝俗的品性:清新鲜艳的梅花只能让隔壁的僧人爱惜,尽管它很冷落,但是还不愿让城里的俗人来观赏。把邻僧和俗客对举,是因为佛门弟子信奉清净无为的教义,往往和隐逸之士的思想非常合拍,这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政治上遭到挫折后,就以诗佛自居,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看破红尘,成为佛门信徒。二十年足迹不进城市的林逋也是如此。末尾两句是说:回忆过去在梅花盛开、洒旗飘拂的江南路上,微风吹过,梅花簌簌地坠到马鞍上,叫人情不自禁地吟起诗来。以此作结,饶有情趣。

从意象构造的角度言,这组诗单言山园小梅,实非易事,但诗人借物来衬,借景来托,使其成为一幅画面中的中心意象,此一绝也。

诗人具体写梅画梅时,虚实结合,对比呈现,使得全诗节奏起伏跌宕,色彩时浓时淡,环境动静相宜,观景如梦如幻,充分体现了山园的绝妙之处,这一点也是为许多赏家所忽视的,正是通过这一点,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弗趋荣利、趣向博远精神品格。此二绝也。

以梅自况,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一贯追求,然而也颇具特色。单就疏影一联而言,欧阳修说: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陈与义说: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和张矩臣水墨梅》)他认为林逋的咏梅诗已压倒了唐齐已《早梅》诗中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王士朋对其评价更高,誉之为千古绝唱:暗香和月人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辛弃疾在《念奴娇》中奉劝骚人墨客不要草草赋梅: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因为这联特别出名,所以疏影、暗香二词,就成了后人填写梅词的调名,如姜夔有两首咏梅词即题为《暗香》、《疏影》,此后即成为咏梅的专有名词,可见林逋的咏梅诗对后世文人影响之大。这只说到了其一,更为重要的是梅在林逋的笔下,不再是浑身冷香了,而是充满了一种丰满的美丽,很有精神,很有力度,也很温度,很有未来。正因为如此,该诗才有着强烈的现实感,让人感到很真实,回到它的起始状态,作为梅妻鹤子的林逋,写出此种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诗句来,是一种富有力量的心灵审美。此三绝也。

写出此种妙句,亦非唾手可得。宋初另有相当多的诗人,偏重以苦吟的写作方法在狭小的格局中描绘清新小巧的自然景象,表达或是失意怅惘、或是闲适旷达的士大夫情趣,这主要是继承了唐代贾岛、姚合一派的风格,林逋就是这些诗人之一。另外,这组诗格局未免太小,后面自命清高的标榜,也实在有唯恐不为人知的味道。

相思令·吴山青

宋代: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送别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宋代·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赏析注释译文

点绛唇·金谷年年

宋代: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宋词精选,婉约,典故,送别

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宋代·林逋《咏秋江》

赏析注释

咏秋江

宋代:林逋

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

咏物,写花,写景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宋代·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赏析注释译文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宋代:林逋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秋天,写景,隐居,抒情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梦绝。金兽爇。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宋代·林逋《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

宋代:林逋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爇。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复制赞12

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月中未要恨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宋代·林逋《山中寄招山中寄招叶秀才

宋代:林逋

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

月中未要恨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

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

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宋代·林逋《小隐自题》

赏析注释译文

小隐自题

宋代:林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编写说明 王涧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我们编选了高中语文选修课《外国诗歌与散文欣赏》。其中诗歌与散文系列的要求是这样的:1。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与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4。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一、本书的体例 本书分为诗歌与散文两部分,每个部分包括四个单元。每个单元由导言、讲读课文、自读课文、思考与探究等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诗歌部分每单元讲读、自主阅读各三篇共六篇,散文部分每单元讲读、自主阅读各两篇,共四篇。导言是每个单元内容的总括,一般概括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提示学习的方法、目标等。如第一单元的导言,重在讲诗歌与其他文体尤其散文在形式上的区别,提示学习者注意诗歌由于分行排列而形成的语言上的中断、空白及其背后的深长意味。这一单元所选的课文,也都围绕着这一学习重点来安排。讲读课文是本书学习的重点,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引导学生品味赏析,关键是要教给学生鉴赏诗歌散文的方式方法。自主阅读部分建议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可以采用诵读、讨论、比较鉴赏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思考与探究部分属于课后练习,是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本单元一些重点内容和可探究的知识点,有些还需要课外的阅读与实践来充实,有些单元还专门安排了一些学生自己的写作实践,试图引导他们通过诗歌与散文的尝试性写作,掌握诗歌与散文的一些基本写法与特点。 二、诗歌部分 诗歌部分是围绕着外国诗歌的形式特点与表达方式来划分单元、选择作品的。四个单元在内容上各有侧重,选择范围既涵盖英法德俄美等欧美名篇,也涉及伊朗、印度等东方名作。从时间范围来看,18世纪以后的作品占多数,也有少部分古代诗歌。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接触具体的外国诗歌名作,感受外国诗歌的魅力,体会诗歌的艺术特点与表达技巧。 第一个单元内容的侧重点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诗歌形式上的突出特点。学生以前虽然也学过不少中外诗歌,但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了解得还不够深入,体会还不够深刻。在此,从诗歌与一般文体特别是散文的区别入手,分析诗之所以成为诗的外在与内在因素。从外在形式上看,诗歌是分行、分节排列的,这是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标志,许多诗歌名篇都善于运用句式的重复与变化,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绪。但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分行排列的都是诗歌,诗意的形成还需要许多内在的因素,如语言运用的方式、目的,诗歌善于运用声音、节奏、分行、想象等手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外在事件的本身,转移到事件背后的情绪,使思想与感情的表达更加集中,更加生动,更富有深长的意味与感染力。所以说,诗歌不以事件的完整生动见长,而是以表达事件中人类的感受、思绪、思想为目的。这个单元所选的6篇诗歌,在形式上都有突出的特点。英国18世纪浪漫主义的先驱布莱克的《老虎》通过相同句式的重复,形成一种急骤、强劲的节奏,鲜活地体现了老虎所象征的生命强度和激情。19

部分现代诗、外国诗欣赏(多媒体版)

闻一多的《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何其芳的《预言》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於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的私语,麋鹿驰过苔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燕子是怎样痴恋著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停下你疲倦的奔波, 进来,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听我低低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古老的树现著野兽身上的斑文,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著,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当你听到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与你同行,我的足知道每条平安的路径,我可以不停地唱著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转眼地望著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17首外国最经典的情诗朗诵欣赏

17首外国最经典的情诗朗诵欣赏 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客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17首诗歌译文 1.我曾经爱过你(俄国:普希金)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但愿它不会再去打扰你,我也不想再让你难过悲伤。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象我一样爱你。 2.印度小夜曲(英国:雪莱) 在夜晚第一度香甜的睡眠里,我从梦见你的梦中起身下了地。习习的夜风正轻轻地吹,灿烂的星星耀着光辉;从梦见你的梦中起身下了地,有个精灵附在我的脚底,它引导着我,来到你的纱窗下,哦,亲爱的!真是不可思议。四处游荡的乐声已经疲惫,湮没在幽暗静寂的清溪。金香木的芳馨已经消逝,就象梦中那甜美的情思;夜莺一声声泣血的怨啼,已在心底盍然死去,我的生命也必将在你心上停熄,因

为,哦,我所热爱的只是你!哦,请快把我从绿草地上扶起,我气息奄奄,神智昏迷,衰竭无力!让你的爱在亲吻的密雨里降落,降落在我苍白的嘴唇和眼皮,我的面颊已经冰凉,惨淡!我的心脏音响沉重,跳动迅疾。哦,请再一次把它拥在你的朐前,它终将碎裂在你的心窝里。 3.茅屋(丹麦:安徒生) 在浪花冲打的海岸上,有间孤寂的小茅屋,一望辽阔无边无际,没有一棵树木,只有那天空和大海,只有那峭壁和悬崖,但里面有着最大的幸福,因为有爱人同住。茅屋里没有金和银,却有一对亲爱的人,时刻地相互凝视,他们多么情深,这茅屋又小又破烂,伫立在岸上多孤单,但里面有着最大的幸福,因为有爱人作伴。 4.雅典的少女(英国:拜伦) 雅典的少女呵,在我们临别以前,把我的心,把我的心交还!或者,既然它已经和我脱离,那就留着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请听一句我别前的誓语,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我要依偎那松开的鬈发,每一阵爱琴海的风都追逐着它。我要依偎着那长睫毛的眼睛,睫毛直吻着你颊上的桃红,我要依偎着那野鹿似的眼睛誓语,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还有我久欲一尝的红唇,还有那轻盈紧束的腰身,我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老虎》(高二选修)

1 老虎 赏析指导 《老虎》是诗人布莱克的一首名作,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集中体现了诗歌独特的形式魅力。对这首诗的讲解,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探究语言、形式方面的特点;二是探究“老虎”这一形象的多重内涵。 在语言、形式方面,此诗最突出的特点,首先是通过相同句式(“什么样……”)的重叠使用,形成强劲的语言节奏,一行一行诗,像锤子一下一下打在铁锭上,铿锵有力,震撼人心。阅读此诗,即便抛开诗歌的意义,这种节奏本身,就可让读者感受到老虎威猛的气势。其次,全诗以疑问句为主,基本上没有使用描摹、叙述的手段,但在强劲的节奏之外,也有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我们仿佛真的见到一只老虎,正活灵活现地跃出纸面。这点与布莱克同时也是个画家不无关系。这首诗没有直接描绘老虎的形象,但诗人一连串的追问,也像画笔或刻刀一样,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在读者的想像中刻画出了虎的铁掌、眼睛、体形。这种绘画性,也表现在诗人对色彩、环境的反差的把握上,譬如,在诗的开始,“黑夜的森林和草莽”,是诗人营造的整体氛围,它黑暗、神秘又无比宽广。正是在这一背景中,“老虎!老虎!”两个词的突然出现,才有先声夺人之效:老虎鲜艳的皮毛,“火一样辉煌”,在无边的黑夜与熊熊的火焰之间,一种充满张力的画面感,得以强烈地凸现。 从结构上说,全诗共分六节,前面四节一气呵成,可以说节奏越来越急骤,对虎的渲染也不断加强,但到了第五节“到临了,星星扔下了金枪”一句,节奏却一下子慢了下来,色彩的对比也变得柔和起来,诗人也将笔触从暗夜中的老虎,转向了缀满星斗的夜空(将星星比做“千万滴银泪”)。如果说,前面四节诗行追问的是造物主的创造过程,那么在这一节,诗人呈现的是“创造”之后的平静:“完工了再看看,他可会笑笑?”这个“他”,指的应该就是“老虎”的创造者。在这短暂的平静之后,最后一节又回到雷霆万钧的句式,与第一节首尾呼应,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此诗虽短,却张弛有度。 “老虎”的形象本身,也包含了多重的意蕴。在诗中吟咏动物,在“咏物诗”的传统中是一种常见的类型,老虎也是古今中外很多文学家钟爱的对象。然而,布莱克书写的与其说是一只真实的老虎,毋宁说是一只不存在的老虎,它直接从诗人的想像中跳出,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的化身。因而,这首诗一方面在听觉、视觉上充满了具体的感性,在内涵上还是有些抽象的,不只是简单地描摹一只猛兽。是“虎”又非“虎”,这也为我们的理解带来了丰富的可能。 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正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期,布莱克本人也是这场革命热烈的支持者。一种解释,就是着眼于它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内涵,将“老虎”看作是革命力量的象征,它摧毁了“黑暗森林”一样的旧制度,诗人赞颂的正是这种摧枯拉朽、创造新世界的革命力量。这种解释当然很有道理,但设想一下,如果一个读者对上述时代背景一无所知,也仍然能被诗歌中的节奏和力量所感染,对“老虎”的理解,似乎也不必如此实在。上面说到,布莱克不仅是个诗人,还是一个画家,同时还可以看作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很多诗作都包含着神秘的哲理,譬如《天真的预示》中的名句“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就因含义隽永而脍炙人口。这首咏叹老虎的诗作,其实也可从宗教的、哲学的层面理解。“什么样”的力量创造了老虎,对自然伟力的追问背后,依托的正是基督教的创世神话,上帝创造了万物,创造了老虎,也创造了羔羊。作为一种幻象出现的“老虎”,由此也可看作是一种神秘的象征,代表了一切生命的创造。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482通向友人之路(新)

2通向友人之路(节选) 自学指导 《通向友人之路》以短章的形式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大有“人生箴言”的意味。审视普里什文的散文作品,我们很容易会联想起泰戈尔、纪伯伦、卡夫卡和尼采的散文短章。普里什文的作品因其语言的创造性和表现力而被誉为“俄罗斯语言的百草”。意思是说,他作品中丰富的语言就如同百草一样纷繁茂盛,不受拘束。 一、主题 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一篇短章都表达一个主题,同时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这些短章的主题有: (1)生命。如《追随》讲命运中的机缘;《生命长在》将生命的生生不息;《紫红色的斑点》讲对待生命的态度;《思想的诞生》讲生命中的创伤对人生的意义;《花园》讲生命的终结。 (2)幸福。如《幸福》讲如何才能得到幸福。 (3)创造与创作。如《读者》阐明作者的创作思想以及创作与爱的关系;《最困难的》指明文化创造和奉献的关系;《公路》形象地描述了写作顺利时的心理状态。 (4)沟通。如《通向友人之路》启示我们在自己内心开辟一条“通向另一个人的心灵”的路径,达到人与人的沟通。 (5)爱。这是本文中出现最多的主题。如《爱的起源》讲爱与希望;《读者》讲爱与创作;《为了爱的斗争》和《向自己提出的问题》的主题是爱与行动;《神秘的地方》的主题是爱与选择;《爱的孩子》的主题是爱与忍耐和怜悯;《心灵──杜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爱;《关于爱》的主题是什么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善和爱》的主题是社会性的爱。 二、形象化的说理 文章中的片段记载了作者点点滴滴的思考和领悟。有的是作者看到自然景物引起的遐思,比如《公路》,作者看到一片干白桦叶跟在汽车后边急速飞翔,由此想到了自己写作时的心理状态;《紫红色的斑点》中,一棵松树被太阳涂上了一块紫红色的斑点,太阳越往下坠,斑点却越升越高,作者由此想到人的一生,虽然难免一死,但一定也要像这块斑点一样壮烈,在上升的时候,在进取中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不能平平庸庸了此一生。有的是作者对哲理进行的形象化的再包装,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些典型的景物,借助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表达哲思。比如《追随》,作者想要表达生命的偶然性,就用在雪地行路的事情做比喻,互相比较,充满了理趣;《生命常在》中,严寒开始笼罩一切,“大地似乎已经在呼出它的最后一口气”,但生命并没有停止,远处“茂盛而富有朝气的秋播作物”预示着生命的顽强不息;《思想的诞生》中,“子弹和霰弹”比喻生活的折磨,击中心灵的“弹伤”则是生命中创伤或者岁月的伤痕的形象描述;《通向友人之路》中,作者用“通路”形象比喻人与人的沟通和理解;《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中,通过对鸟和扁角兽、老虎的错觉,类比我们“人生中充满了爱”的错觉,指出在付出爱的问题上,我们普遍存在的惰性和缺憾。 三、问题探究 如何理解下边这些语句? 1.人们的幸福有时会“出现”,而欢乐却只能获得。 幸福有两种。“有一种幸福,纯属偶然”,也就是说幸福可能不经过努力也会“出现”在你面前,但作者认为在这种幸福中体验不到欢乐。只有另一种幸福,那种像建立功勋一样,经历“备受煎熬”的岁月,通过“顽强的劳动”避开个人所受的欺凌,从而获得的幸福,才能体会到胜利的欢乐,也才是弥足珍贵的。在这里,“出现”是被动的接受,而“获得”则是主动出击。 2.在那曾经受伤的地方,就生长出思想来。

欧美诗歌鉴赏

《欧美诗歌鉴赏》教学大纲 授课时数:32 教学目的:导引学生领会英诗特点,提高学生英语诗歌鉴赏水平、完善学生诗歌审美趣味与品位, 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对英诗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思考、理解与评价. 教学内容: 第一周:英诗的构成特点(诗的节奏、音韵、语言风格、词汇、句法特点以及比喻、形象、象征的使用、诗的变异与突出)的简介(二学 时) 第二周:英诗赏析的相关知识与认知(诗歌外在形式及内在内容、常规解析手段及欣赏套路、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文艺批评理论和方法对诗 歌重新认识评价)(二学时) 第三周:Thomas White Farewell,Love 主要是针对怀特的诗风进行解析,让学生认识诗歌的演变形式 (二学时) 第四周:Norton Love Me Little, Love Me Long Ted Hughes Hawk Roosting 主要是分析两个诗人的所属流派的背景,并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 传统的分类方式的知识(二学时) 第五周:William Blake The Sick Rose Percy Bysshe Shelley Ozymandias of Egypt 主要解读诗歌的审美内涵以及两位诗人如何接受时代影响,明晰

时代的各个方面对诗歌进程的冲击(二学时) 第六周:Carl Sandburg The Fog e.e. cummings [L(a] 主要解析意象派诗歌的风格特点以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以使学 生对此流派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二学时) 第七周:W.B. Y eats When Y ou are Old William Wordsworth 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 主要分析两位诗人的异同点,并进一步明晰诗歌的本质:对生命、 死亡、思维、存在、意识、宇宙的探索(二学时) 第八周:Allan Poe To Helen William Shakespeare Sonnet 18 主要解析诗歌的形式因素及其所承载的音韵、节奏、词汇使用、 修辞的手法等相关方面的意义(二学时) 第九周:John Donne The Flea Thomas Gray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引导学生如何依据自身的知识和认知能力自行解读诗歌的内涵 (二学时) 第十周:Robert Burns A Red, Red Rose 引导学生学习用社会学批评方法解读此诗,对比讲解彭斯与美 国诗人惠特曼的诗风的形似点与相异之处(二学时) 第十一周:John Keats Ode to a Nightingale 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音韵之美,探讨诗与歌的相关性(二学时)

《外国诗三首》 [推荐]

《外国诗三首》 [推荐] 【背景材料】 一、普希金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发表诗作。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方。1826年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监视下埋头.写作。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除了一些叙事诗、小说,他一生写了近九百首抒情诗。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别林斯基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剑击一样坚强有力。”高尔基说:“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溢着阳光。 二、《篱笆那边》的.写作背景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美国19世纪诗坛的一颗巨星,世界抒情短诗的大师之一。她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知名人士。她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度过的,生活圈子极其狭小。父亲去世后,她更加深居简出,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绝,终日闭门作诗写信。她55岁去世时,留下近一千八百首诗歌。她的诗大都短小,抒发了她对人生、爱情、艺术、死亡等方面的见解,寄托了她个人的情感。《篱笆那边》就是代表作之一。 三、《我愿意是急流》的.写作背景 裴多菲是19世纪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月在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动人的诗给她。1847年秋,裴多菲与心爱的人结为伉俪。这首诗的创作,可以看作爱情的表达。当然,这首诗也可以有多种解读。【示范.教案】 外国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因小见大的写法,理解文章借“剃光头”这一平凡的生活现象所阐发的深刻道理。 2.品味本文语言的幽默讽刺意味,逐步提高鉴赏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学习作者善用类比,联类引申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1、3、4段与课文主旨的关系。 2.品味本文语言幽默讽刺,富含深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杂文在立意选材上常常以小见大,从平凡的生活现象落笔,谈重大的社会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何满子的《剃光头发微》,看看作者从剃光头事件中发现了什么。

高中语文外国诗歌四首 课文赏析

外国诗歌四首-课文赏析 一、方法点拨 《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诗人1824年写于第二次流放之前,是诗人在南俄时期写的一篇浪漫主义代表作。作品歌颂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反对世俗生活的丑恶与平庸,突出了人与自然在感情上的共鸣,把自然景物拟人化,把大海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即对自由和解放的热烈追求和对暴力统治的憎恶、反抗。《我一无所求》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诗,诗人在诗篇里自始至终处于一种隐形的状态,但他描绘的挤奶女子的形象却呼之欲出,在晨曦中,在薄雾里她平静的神态,她勤劳的双手,给人美的感觉。诗歌还通过一系列人和事物的勾勒,突出挤奶女子的与众不同,《底片》的作者是波兰女诗人,这首诗前四节从多角度描绘了底片呈现出来的与生活相反的色彩,最后一节令人深思,让我们从中悟到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看到事物的正面,还要看到事物的反面,要用相反的目光来看生活,不管生活是否有答案,《黑八月》通过八月雨水的泛滥,环境阴暗潮湿的描写,让我们感到压抑郁闷,作者试图告诉人们在面对人生逆境和苦难时,只能选择顺应而无法回避。这首诗的结尾着重表达的是在顺境和逆境中自己心态的转变、发展。 二、赏析要点 1.《致大海》 《致大海》的作者——诗人普希金,在青少年时代就为全国人民反对拿破仑战争的爱国激情所鼓舞,又受到十二月党人的影响,写下了许多反对专制暴政和歌颂自由的政治抒情诗。21岁时就被沙皇放逐。被幽禁在奥德萨期间,他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全诗十五个诗节,可分为三个部分来读。开头两节,向大海告别;中间十一个诗节、写诗人由大海引起的回忆和联想;最后,诗人再一次向大海深情地告别,说明自己的整个心灵被大海的形象和音响充斥,永不忘怀。 赏析此诗,不仅要理清思路,还要理解诗人为什么把大海人格化。因为大海的喧响像是忧郁的怨诉,又像是临别时的呼唤。这无疑是诗人的一种感觉,是诗人忧郁之情的一种写照,同时也是诗人对大海所召唤的自由之神的一种向往。他把大海的自由奔放,任性不羁看作自己心灵的投影,引起诗人对于自由和解放的向往。他由大海得到启示,执著追求自由、歌颂自由。诗人追念拿破仑和拜伦,是因为他们与诗人有相似的地方,渴求自由,追求理想。但对拿破仑的暴君行为却更多的是谴责。 2.《我一无所求》 《我一无所求》选自泰戈尔的《园丁集》。《园丁集》1913仍然是一部“生命之歌”,但较多地融进了诗人青春时代的体验,细腻地描述了爱情的幸福、烦恼与忧伤,其实可以视为一部青春恋歌。不过,诗人是在回首往事时吟唱出这些恋歌的,在回味青春心灵的悸动时,他无疑又与自己的青春经验保有一定距离,可以相对地进行理性审视和思考,从而使这部恋歌不时闪烁出哲理的光彩。《我一无所求》刻画了一个青年在一个清晨,偷偷地欣赏他心中的恋人劳作的情景。诗中的女子勤劳而美丽,挤奶这个劳动场面积写出了女子优美娴熟的动作,也用鲜嫩的牛奶衬托出了女子的性格与品质。而一旁看着的青年始终没有走近,给这场恋爱笼罩上了一点淡淡的忧伤。 3.《底片》 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在波兰的一座城市里,用怀疑的目光注视着世界,注视着蹦蹦跳跳的男人们与女人们的爱情,注视着人类孤寂的灵魂和布满痛苦的生活。她珍爱自己心灵里的怀疑,让它们在各居的世界的每一个空间里,淀结为充满智慧和询问的诗章。她怀疑爱情,怀疑生活,希姆博尔斯卡像爱护天真与童心一样,珍爱自己的怀疑。希姆博尔斯卡的怀疑是人类的一种美好的情愫,是诗人的一种美好的气质。她用怀疑的金线穿起了历史与哲学,在人类现实生活碎片中,让历史和哲学闪烁着生命的光辉。 《底片》选取照相的“底片”作意象,来象征我们的生活,照相的“底片”对物象的扭曲变形——围着黑圈的太阳、白樱桃的黑花、鬼魂的印象……就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真实的一种怀疑。但是作者最后还是

外国现代英文诗歌欣赏

外国现代英文诗歌欣赏 【篇一】外国现代英文诗歌欣赏 Instructions for life生命的启示 Give people more than they expect and do it cheerfully. 施与别人尽可能多的东西,并要欣不过为之。 Memorize your favorite poem. 牢记你最爱的诗歌。 Don’t believe all you hear, spend all you have or sleep all you want. 不要相信你所听来的一切,也不要耗尽你所拥有的一切,更不要将时间都浪费在睡眠上。 When you say, “I love you”, mean it. 说“我爱你”时,要满怀诚意。 When you say, “I’m sorry”, look the person in the eye. 说“对不起”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 Be engaged at least six months before you get married. 至少在订婚半年后再结婚。 Believe in love at first sight. 要笃信一见钟情。 Never laugh at anyone’s dreams. People who don’t have dreams don’t have much.

对别人的梦想不妄加嘲讽,没有梦想的人不会拥有很多。 Love deeply and passionately. You might get hurt but it’s the one way to live life completely. 全心投入地去爱,或许你会受到伤害,不过,这却是使生活完整的途径。 In disagreements, fight fairly. No name calling. 意见相悖时,要公正地争论,切不可大吵大嚷。 Don’t judge people by their relatives. 不要以一个人的亲戚来评判此人。 Talk slowly but think quickly. 说话语速宜慢,但反应要快。 When someone asks you a question you don’t want to answer, smile and ask, “Why do you want to know?” 当有人问及你不想回答的问题时,要笑问对方:“为何想知道答案?” Remember that great love and great achievements involve great risk. 谨记:不朽的爱情和伟大的成就就要冒巨大风险才可获得。 Call your parents. 要多打电话问候父母。 Say “bless you” when you hear someone sneeze. 听到某人打喷嚏时,要说:“上帝保佑你。” When you lose, don’t lose the lesson.

中英文对照外国诗歌鉴赏

中英文对照外国诗歌鉴赏 (2)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不断地像发光的星斗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闪烁在银河中,They stretch'd in never-ending line 无涯无际地延伸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在海湾之滨;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一瞥间,我看到成千上万的水仙,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摇晃着它们的小脑袋快乐地起舞。 (3)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海水在它们的身旁澎湃,Out-did the sparkling waves in glee:--- 但它们比闪耀的海波更为愉快:-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诗人不得不由衷欣喜In such a jocund company! 在这样愉悦的友伴之中!I gazed --- and gazed --- but little thought 我看了又看-可是很少想到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这景象带给我多么宝贵的财富;(4)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在心境空虚或沉思之际,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我常仰卧在沙发上,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它们掠过我的心灵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那是我孤寂中的无上喜乐;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于是,我心充满喜悦,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与水仙共享舞足之乐。 by William Wordsworth

外国诗歌鉴赏

Themes and interpretation Because the poem is concerned primarily with the irregular musings of the narrator, it can be difficult to interpret. Laurence Perrine wrote, "[the poem] presents the apparently random thoughts going through a person's head within a certain time interval, in which the transitional links are psychological rather than logical".This stylistic choice makes it difficult to determine exactly what is literal and what is symbolic. On the surface,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relays the thoughts of a sexually frustrated middle-aged man who wants to say something but is afraid to do so, and ultimately does not. The dispute, however, lies in to whom Prufrock is speaking, whether he is actually going anywhere, what he wants to say, and to what the various images refer. The intended audience is not evident. Some believe that Prufrock is talking to another person or directly to the reader,while others

外国诗歌鉴赏

尊敬的同事们: 大家上午好! 四年前来到教研室,开始面对专题讲座,得到大家的帮助与支持,内心十分感激。谢谢大家! 2015年,教育部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语言素养、人文情怀,都和语文密不可分,这是因为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老师没有得多读书,有深厚的文学积淀。 语文学习内容繁杂,涉及的知识点很多,但可以用五个字概括:字、词、句、段、篇。“篇”无非是古,今;中,外。那么多的诗人,作家,用一条线可以把他们穿起来,那就是历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史不分家。拽拽唐朝这根线,掉落一地诗人;拉拉宋朝这根线,词人不胜枚举。诗人的作品离不开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与个人情怀,李白郁郁不得志时“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可见一斑。李白只有遇到唐玄宗那样的皇帝,才能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放不羁。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才有“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悲壮,以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凄婉哀叹。 外国文学作品打开一扇窗,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人、事、物及风土人情。最早提出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是歌德,1827年1月31日,他在谈到中国传奇和贝朗瑞的诗时,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诗的才能并不那样稀罕,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自己写过一首好诗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不过说句实在话,我们德国人如果不跳开周围环境的小圈子朝外面看一看,我们就会陷入上面说的那种学究气的昏头昏脑。所以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的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他劝告德国的作家,要学习和研究外国的作品。 小学语文中百分之八十选入的是中国的文章,百分之二十是外国的作品。数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增加。简要了解外国的文学史,对于讲解这些外国作品是有帮助的。四年级下册31课《普罗米修斯》,教参上介绍选自《一千零一夜》,其实借用的是雪莱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结尾,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解放了普罗米修斯。塑造了一个为真理而斗争,毫不妥协的英雄形象。小学语文课文选入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马克·吐温三篇作品,作品风格以幽默与讽刺为主,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他的代表作是《百万英镑》,五年级下册24课《金钱的魔力》是选自《百万英镑》。他的作品还有选入六年级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还有五年级下册的《威尼斯的小艇》。 今年是“小学语文与外国文史”。今天的“外国诗歌欣赏”是其中的一部分。 但愿,我粗略的讲解 ——让您喜欢阅读,享受阅读 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1、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 2、着力歌颂大自然; 3、重视民间文学和民族文学传统; 4、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给对人类的未来带来了希望,并对英国社会造成冲击。在这个背景下,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崛起,它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Active Romanticism)和消极浪漫主义(Passive Romanticism)。积极浪漫主义是进步的潮流,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

国外优美英文诗歌欣赏

国外优美英文诗歌欣赏 【导语】英语诗歌是英美文学中的珍宝。在英美文学中,尤其是早期作品中,如史诗及戏剧都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欣赏英语诗歌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下面是由无忧考网带来的国外优美英文诗歌欣赏,欢迎阅读! 【篇一】国外优美英文诗歌欣赏 A Cold Day 阴暗的一天 The day is cold,and dark,and dreary; It rains,and the wind is never weary; The vine still clings to the moldering wall, But at every gust the dead leaves fall, And the day is dark and dreary. My life is cold and dark and dreary; It rains and the wind is never weary; My though still cling to the moldering past, But the hopes of youth fall thick in the blast, And the days are dark and dreary. Be still,sad heart!And cease repining; Behind the clouds is the sun still shining; Thy fate is the common fate of all, Into each life some rain must fall, Some days must be dark and dreary. 天冷、阴暗、沉闷; 下着雨,风也刮个不停; 藤还攀附着颓垣残壁, 每来一阵狂风,枯叶附落纷纷, 天真是阴暗而沉闷。

西方诗歌鉴赏之诗歌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Nature I loved, and next to Nature, Art: I warm’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它是如何构建的? 或者说,它是如何写成的,是自由诗,还是格律严谨的格律诗歌? 它是由哪些要素,或者说哪些零部件组成的? 我们怎么来对它进行分析? 这里我首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 西方诗歌的最小单位是什么? 汉诗的最小单位:字,四言、五言、七言…… 有人可能由此推理,西方诗歌的最小单位是word? 其实不然,西方诗歌的最小单位是syllable。 从诗律学的角度,一首诗大致是这样构成的: 音节→音步→诗行→诗节→诗 一、音节 音节,syllable,通常是由一个元音加上它前面或后面的辅音构成。 音节是西方诗歌的最小(基础)单位(而不是word)。(这和汉诗不同,汉诗的最小单位是字:四言、五言、七言……) 一行诗的长度是以syllable或foot来计算的,而非word。 下面这行诗含几个音节?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二、音步 音步,foot,是西方诗歌音律的基础单位,指由某种音节组合格式构成的诗歌节奏单位。 类似于汉诗的音组、顿:五言三顿、七言四顿……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具体说来,由构成音步的音节数量和重读的不同,音步可划分为以下几种: 抑扬格:指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后跟一个重读音节构成的音步。(非重读+重读)以单词为例: Compare 、destroy、 prevent、 possess (New York) 抑扬格是英诗中最常见的一种音步。 扬抑格:由……重读………非重读……(重读+非重读) 这也是较常见的一种音步: London memo major manner 抑抑扬格:指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后跟一个重读音节构成的音步。(非+非+重)

鉴赏外国诗歌的方法

鉴赏外国诗歌的方法 1.对诗歌语言风格的领悟。 在诗歌语言方面,外国诗歌中有好多词汇有特殊的意义,是各民族文化的积淀,在中文里是没有等值词汇来还原的,所以无论从诗歌的形式还是内容看都有其不可译性。外国诗歌的翻译历来是个见仁见智的领域,而中学教材中所选入的外国诗歌显然都是翻译作品,必然包含对翻译文字的鉴赏。 各民族诗歌语言有其共性:诗歌语言是一种有格律的语言,节奏感强,声调抑扬顿挫,韵脚回环有序,读起来朗朗上口,记忆起来轻松快捷。因而译文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吻合原作的情感思想和语言神韵。在语言的鉴赏方面,翻译成中文的外国诗歌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如话,形象鲜明,具有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和含蓄性,精练生动的语言中蕴涵着诗歌丰富的内涵。 2.对诗歌结构线索的辨析。 结构手法包括情感线索、抒情层次及各种意象的内在联系等。诗歌的情感表达是有层次性的,作者情感的发展往往成为诗歌的结构线索,顺应着这一条线索,逐层深入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内蕴。在鉴赏外国诗歌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理清全诗的结构,理出线索,掌握思路,始终要去感觉整个文章的节奏和情感的线索,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位置与作者进行角色互换,假设自己处在作者的位置上,见到那样的景色,自己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而自己又将去如何一步一步地用文字清晰地表达出来,这是对文章情感线索把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把握了文章的情感线索,那么你也就对文章的构造有了全局的把握。 情感表达往往有层次性,一般总是在具体的形象中融注诗人的感情,形成意象的过程就成为情感逐层深入的历程,也就形成了诗歌清晰的结构层次。 3.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感悟。 外国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反映个性主张、时代精神,写出诗人的愿望、情绪和关注。诗人的某种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常常就成为与诗歌主题紧密联系的切入点。 直接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来抒情达意,似乎打通了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界限,也往往使外国诗歌显得简单,而外国诗歌对生活的反映常常是浓缩的,艺术想像大胆而夸张,其想像空间比起中国诗歌要更加宏大。外国诗歌的风格是多元的,体裁上无一不备,各有阵地;题材上,有海、陆、空,过去、现在、未来,政治、宗教、艺术、科技、爱情、友谊、生命、宇宙、环保等;对象上,有写给祖先的、有写给父母的、有写给爱人的、有写给儿童的,“上得了庙堂,下得了厨房”。 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外国诗歌的鉴赏实际是一个从文本出发去探求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意和情思的过程。诗歌的节奏、韵律、词语、句式、章法都应该是研究的对象。鉴赏诗歌除了整体鉴赏之外,还可从局部鉴赏。如抓诗眼,辨虚实,视开合,析名句,析妙语等等,与中国诗歌的鉴赏基本相同。

西方诗歌鉴赏之诗歌1

十四行诗 Sonnet,又译为商籁体,这是欧洲抒情诗中占首席地位的一种诗体。自13世纪产生于意大利之后,在以后的岁月里传遍了世界各国:15世纪流传到了西班牙,16世纪流传到了英、法;17世纪传到德、美;19世纪传到俄国;20世纪初又传入我国……影响深远。 总的说来,十四行诗有两种基本的体式:意大利体(或彼特拉克体)和英国体(或莎士比亚体)。 彼特拉克体 彼特拉克(1304——1374),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个人文主义学者,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其代表作《歌集》对欧洲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是当时整个欧洲的桂冠诗人。 学者们一般认为,十四行诗源自13世纪的意大利,但彼特拉克并不是这种诗体的创立者,也不是其最早的使用者(例如,但丁);但是因彼特拉克几近完美的创作使得这种诗体成为欧洲最重要的诗体。于是它便被冠上了“彼特拉克体”的名称。 具体说来,它可分为两部分:前面是一个“八行组”(八行体);后面是一个“六行组”(六行体)。一般说来,前面的“八行组”用于展现主题或提出疑问;后面的“六行组”是解决问题或作出结论。 从韵式上看,前八行又包括两个“四行组”,使用抱韵,韵式固定:abba abba;后六行则又包括两个“三行组”,韵式则多变,常见的有:cde cde; cdc dcd等。这样全诗就形成了“4 4 3 3”结构,寓变化于整齐之中,富有结构美,韵律美。 爱的矛盾 我结束了战争,却找不到和平, 我发烧又发冷,希望混合着恐怖, 我乘风飞翔,又离不开泥土, 我占有整个世界,却两手空空; 我并无绳索缠身枷锁套颈, 我却仍是个无法脱逃的囚徒, 我既无生之路,也无死之途, 即便我自寻,也仍求死不能; 我不用眼而看,不用舌头而抱怨, 我愿灭亡,但我仍要求康健, 我爱一个人,却又把自己怨恨; 我在悲哀中食,我在痛苦中笑, 不论生和死都一样叫我苦恼, 我的欢乐啊,正是愁苦的原因。 我形单影只

《我自己之歌》赏析(人教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我自己之歌》赏析 李野光 这首长诗是《草叶集》初版12首诗中的第一首,那时没有标题,到第二版才标为《关于一个美国人──华尔特·惠特曼》,第三版改为《华尔特·惠特曼》,直到1881年出第七版时才确定为《我自己之歌》。诗题在中国最初由徐志摩译为《我自己的歌》,后来楚图南改译为《自己之歌》,近年赵萝蕤又译为《我自己的歌》。这两种译法我觉得都不十分确切,因为在这里“我自己”是诗的主题,正如“大路”是《大路之歌》的主题一样。一种翻译忽略了“我”,另一种翻译中的“我自己的”又可能被理解为一个所属性的定语(与“别人的”相对),故决定改译为《我自己之歌》,似觉全面一些。 诗中的“我”究竟怎样解释,这是个关键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见解。首先必须承认,这个“我”具有两重乃至多重的意义。第一重意义是诗人自己,即惠特曼本人,他在诗中有种种自白,谈到自己的情况和经历,这是读者最先认出的。第二重意义是作为一个一般的人、一个人的象征的“我”,他可以代替各种各样的人发言、感受、行动,等等。第三,在某些情况下则是宇宙万物乃至宇宙本身的“我”,它是一种泛神论生命力的人格化。由于这几种身份在诗中交替出现,彼此混淆,所以许多地方不好理解。例如此诗最初问世时,读者看到第24段中举出的诗人名字,便把“我”完全看成了惠特曼本人,并到诗中去寻找作者的自传,结果得出的印象是他为人傲慢、粗鲁而好吹嘘,这当然对诗人十分不利。后来经过一些友好的评论家和惠特曼本人相继解释,说诗中的“我”并非就是诗人,而主要是指19世纪美国的代表人物,这才有了不同的看法。如某位批评家说的,如果那个“我”是当时美国人的代表,这首诗倒是好理解得多,因为对于一位能象征领土迅速扩张、生产蓬勃发展的美国的人物,说他自己“里外是神圣的”,说他“溺爱我自己”,就比较符合实际了。 《我自己之歌》作为惠特曼的代表作,作为《草叶集》的缩影,它的产生背景就是《草叶集》的背景,其主题思想也就是《草叶集》的中心思想。关于这一点,诗人在《过去历程的回顾》中写道:我为我的理想追求和斗争了多年之后,“发现自己在31岁到33岁时仍然醉心于一个特别的愿望和信念……这就是发愤以文学或诗的形式,将我的身体的、感情的、道德的、智力的和审美的个性,坚定不移地、明明白白地端出和忠实地表现出来。”又说:“在我的事业和探索积极形成时(我怎样才能表现我自己的特殊时代和环境、美国、民主呢?)我就看到,那个提供答案并叫一切事物以它为转移的主体和核心,必然是一个肉体与灵魂的统一体,一个人──这个人,我经过多次考虑和深思之后,审慎地断定应当是我自己──的确,不能是任何别的一个。” 这个问题还可以从美国历史的、民族的角度来加以考察。19世纪上半叶,美国在经济上虽然发展很快,但仍基本上处于欧洲殖民地的地位。至于文化,特别是文学方面,则主要从属于英国,还没有建立起本民族的与合众国相适应的民主主义文学。当时以爱默生为首的美国超验主义者提倡个性解放,鼓吹打破神学和外国教条主义的束缚,在美国来一次文艺复兴。解放个性,就是要发现自己,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要确立本民族自己的独立人格。在这样的历史要求下,惠特曼树立自己的雄心,要通过他自己来表现他的“特殊时代、环境和美国”,于是他的“我自己”便与他们民族的“我自己”合而为一了。 这首诗在《草叶集》初版中出现时,不但没有标题,也没有标出可分段落的数字,甚至全诗结尾处竟没有一个句号。用美国现代批评家理查德·蔡斯的话来说,它是一种包括“意象派似的小诗、现实主义城乡风俗画、各式各样的目录、说教、哲理探讨、滑稽插曲、自由漫谈和抒情沉思”的特殊结合。这代表了历来许多评论家的意见,即认为长诗没有什么结构可言,只是一些串连在一起的各种不大相干的段落。但也有些评论家觉得长诗的整体性很强,其内在联系并不难追踪。个别专门研究的学者甚至把它体系化了,说它结构严密,形成了一个繁复的图案。这种说法显然很勉强。 笔者倾向于同意理查德·蔡斯的见解,认为此诗是一种“特殊的结合”,它所包括的主要是对于诗人所处的那个“特殊时代和环境、美国、民主”的描写、沉思、议论和赞美,而他是通过一个个性即“我自己”来写的。可以说它是“我自己”由内而外、由近而远、由小而大的发展,逐步与集体、国家、全人类乃至永恒世界相结合,最后形成一支歌唱民主精神和宇宙一统的狂想曲,连物我、生死、时空的差别也全都泯灭了。这里的确贯穿着“自我中心”或“自我主义”的思想,但是如英国现代批评家道·格兰特所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