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reen公式及其运用

Green公式及其运用

Green公式及其运用
Green公式及其运用

Green 公式及其应用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机制111班 姓名: 王腊辉

摘 要 利用格林公式的相对物理意义及数学性质把二重积分化为曲线积分.

关键词 闭区域D ;格林公式;积分与路径的关系;曲线积分;二重积分;

引 言

格林公式是英国数学家格林发明,他通过这个公式来求关于面积、二重积分、第二类曲线积分与路径的关系等问题。其定义是:设闭区域D 由分段光滑的曲线L 围成,函数P (x,y )及Q (x,y )在D 上具有一阶连续偏导函数,则有

?

??+=

??-

??L

D

Qdy Pdx dxdy y

P x

Q )(

,其中L 是D 的取正向边界曲线

格林公式转化的物理意义: 二重积分——第二类曲线积分 将一物体计算体积的值转化为计算绕该物体地面一周所做的功

1 格林公式的内容

格林公式是高等教学中一个著名的计算公式,它建立了曲线积分与二重积分之间的联系.它的条件,结论叙述如下:

设D 是平面有界闭域,D ?是有限条封闭的彼此不相交的可求长曲线是并集,()()()D C y x Q y x P ',,,∈ 则

dxdy

y P x

Q Qdy dx P D

D

??

?????

????-??=

++

? ??

??

??=

D

dxdy Q

y P x 域,D ?是有限条封闭的彼此不相交的可求长曲线是并集,()()()D C y x Q y x P ',,,∈ 则

dxdy y P x Q Qdy dx P D

D

??

????

?

????-??=

++

? ??

??

??=

D

dxdy Q

y P x

2 二重积分转化为曲线积分的一个定理及推论

下面给出关于二重积分转化为曲线积分的一个定理并对它进行讨论.

把二重积分??D

dxdy y x f ),(转化为曲线积分,关键是适当的选择具有一阶连续导数的二阶函数

),(),,(y x Q y x P ,使

),(y x f y

P x

Q =??-

??

在D 上恒成立.为此,我们有下面的

2.1定理 设闭区域D 由分段光滑曲线L 围成,函数),(y x f 在D 上具有一阶连续倒数且

),(321y x f k y

f y

k x f x

k =??+??,0321≠++k k k

))(,(1),(213

21ydx k xdy k y x f k k k dxdy y x f L

D

-++=

?

??

其中L 取D 的正向边界曲线.

证 令),(2y x yf k P -=,),(1y x xf k Q =,于是

y

f y

k y x f k y

P ??--=??22),(,

x

f x

k y x f k x

Q ??+=??11),(.

???

??

???+??++=??-??y f y k x f x k y x f k k y P

x

Q

2121),()( ),()(321y x f k k k ++=,D y x ∈),(. 由格林公式得

?

??++=-L

D

dxdy y x f k k k ydx k xdy k y x f ),()())(,(32121,

从而

?

??

-++=

L

D

ydx k xdy k y x f k k k dxdy y x f ))(,(1),(213

21.

2.2推论 设闭区域D 由分段光滑曲线L 围成,函数),(y x f 在D 上具

有一阶连续偏导数.则

(i )当01),(≠+=??k y x kf x

f x

且时,

???

+=

L

D

dy y x xf k dxdy y x f ),(1

1

),(;

(ii )当01),(≠+=??k y x kf y

f y

且时,

??

?+-

=D

L

dx y x yf k dxdy y x f ),(1

1

),(;

(iii )当0=??+??y

f y

x

f x

时,

???

-=

L

D

ydx xdy y x f dxdy y x f ))(,(2

1

),(;

(iv )当021=??+??y

f y

k x

f x

k 且021≠+k k 时,

?

??

-+=

L

D

ydx k xdy k y x f k k dxdy y x f ))(,(1),(212

1,

其中L 取D 的正方向边界曲线.

3 格林公式的应用

3.1 格林公式在流体力学及其他学科中有如下几种变型: ⑴ ?

??

-=????

????+??L

D

Qdx Pdy dxdy y Q x P

()()[]???

+=???

? ?

???+??L D

ds n x Q n x P dxdy y Q

x P

,sin ,cos

3.2 利用格林公式将曲线积分化为二重积分.

例1 计算2

2

L

xy dy x yds -? ,其中L 为正向圆周222

x y R +=.

解 本题除了运用参数方程方法解外,还可如下求解,满足格林公式条件:

因为 2222

,,,P Q P x y Q xy x y y x ??=-==-=??

所以原积分22

()D

y x dxdy =+??,考虑极坐标算法: 0r R ≤≤,02θπ≤≤

所以原积分4

22

2

R

R d r rdr ππθ=

=

?

?

3.3 利用格林公式把二重积分化为曲线积分.

2 计算I

=

?

+-L

y

x ydx xdy 2

2

,其中L 为任一不包含原点的闭区域的边界.

解 格林公式条件满足,故

I

=?

+-L

y

x ydx xdy 2

2

??

???

?

????-??D

d y P x Q σ=±

??

???

? ?????? ??+??-???? ??+-??

D

d y x x y y x y x σ2222

??D

d σ

0=0.

4 曲线积分与积分路径的关系.

1) 与路无关:是G 为一开区域,),(),,(y x Q y x P 在G 内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若G

内任意指定两点B A ,及G 内从A 到B 的任意两条曲线21,L L

?

?

+=

+2

1

L L Qdy

Pdx Qdy Pdx 恒成立,则称?+L

Qdy

Pdx 在G 内与路径无关.否则与

路径有关.

例1.

?

-++L

dy y x dx y x )()(1L

:从)1,1(到)3,2(的折线

2L 从)1,1(到)3,2(的直线

解:?+1

L

Qdy

Pdx =

25)1()2(2

1

3

1

=

++

-?

?

dx x dy y 3

2L :)2(23-+=x y ,即 12-=x y

?

-++2

)()(L dy

y x dx y x =

25)]1(2)12[(2

1

=

-+-+?

dx x x x

定理:设),(y x P ,),(y x Q 在单连通区域D 内有连续的一阶偏

导数,则以下四个条件相互等价

(1)内任一闭曲线C ,?+C Qdy

Pdx =0.

(2)对内任一曲线L ,?+L

Qdy

Pdx 与路径无关

(3)在D 内存在某一函数),(y x μ使Qdy Pdx y x d +=),(μ在D 内成立. (4)x Q

y

P

??-

??,在D 内处处成立.

证明:(1)?(2) 在D 内任取两点B A ,,及连接B A ,的任意两条曲线?

AEB ,?

AGB

?

?

+=BGA AGB C 为D 内一闭曲线

∴?

+C

Qdy

Pdx , 由(1)知

??

+A G B

Q d y P d x +??

+BEA

Qdy Pdx =0 即?

?

+AGB

Qdy

Pdx =??

+BEA

Qdy

Pdx

(2)?(3)若?+L

Q d y

P d x 在D 内与路径无关.当起点固定在(00,y x )点,终点为)

,(y x 后,则

?+)

,()

,(00y x y x Qdy

Pdx 是y x ,的函数,记为),(y x u .

下证:),(y x u =

?

+)

,()

,(00y x y x Qdy

Pdx 的全微分为),(y x du =Qdy Pdx +.

∵),(y x P ,),(y x Q 连续,只需证)

,(y x P x

u

=??, )

,(y x Q y

u

=??,

o

y

x

(2,3)

(1,1)

L2

L1

o

y

x

E B A

G

x ?y

M(x,y)

N(x+,y)

由定义=

??x

u

x

y x u x x u x ?-?+→?)

,()(lim 0

=

?+),(y x x u ?

?++)

,()

,(00y x x y x Qdy

Pdx =),(y x u +??++)

,()

,(y x x y x Qdy

Pdx

=),(y x u +??+x

x x

Pdx

∴-?+),(y x x u ),(y x u =??+x

x x

Pdx

=x P ?,),(y x x P P ?+=θ)10(≤≤θ 即)

,(y x P x

u =??, 同理)

,(y x Q y

u =??.

(3)?(4)若),(y x du =Qdy Pdx +,往证y P

??=x Q

??,=P x P

??,=Q y Q

?? y x P

y

P ???=

??,x y Q x

Q

???=

??, 由Q P ,具有连续的一阶偏导数=

???y

x u

2

x y u ???2

故y P

??=x Q

??

(4)?(1)设C 为D 内任一闭曲线,D 为C 所围成的区域.?+C

Qdy

Pdx =

dxdy

y

P x

Q D

??

??-

??)(

=0.

三角函数常用公式以及证明

三角函数公式和相关证明 倒数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平常针对不同条件的常用的两个公式 sin^2(α)+cos^2(α)=1 tan α *cot α=1 一个特殊公式 (sina+sinθ)*(sina-sinθ)=sin(a+θ)*sin(a-θ) 证明:(sina+sinθ)*(sina-sinθ)=2 sin[(θ+a)/2] cos[(a-θ)/2] *2 cos[(θ+a)/2] sin[(a-θ)/2] =sin(a+θ)*sin(a-θ) 坡度公式 我们通常半坡面的铅直高度h与水平高度l的比叫做坡度(也叫坡比),用字母i表示, 即i=h / l, 坡度的一般形式写成l : m 形式,如i=1:5.如果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 a(叫做坡角),那么i=h/l=tan a.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 正弦:sin α=∠α的对边/∠α 的斜边 余弦:cos α=∠α的邻边/∠α的斜边 正切:tan α=∠α的对边/∠α的邻边 余切:cot α=∠α的邻边/∠α的对边 二倍角公式 正弦 sin2A=2sinA·cosA 余弦 1.Cos2a=Cos^2(a)-Sin^2(a) 2.Cos2a=1-2Sin^2(a) 3.Cos2a=2Cos^2(a)-1 即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正切 tan2A=(2tanA)/(1-tan^2(A)) 三倍角公式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与证明

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cot(A+B) =cotA cotB 1-cotAcotB + cot(A-B) =cotA cotB 1cotAcotB -+ 倍角公式 tan2A =A tan 12tanA 2-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 2A-Sin 2A=2Cos 2A-1=1-2sin 2A 三倍角公式 sin3A = 3sinA-4(sinA)3 cos3A = 4(cosA)3-3cosA tan3a = tana ·tan(3π+a)·tan(3 π-a) 半角公式 sin(2A )=2 cos 1A - cos(2A )=2 cos 1A + tan(2A )=A A cos 1cos 1+- cot( 2A )=A A cos 1cos 1-+ tan(2 A )=A A sin cos 1-=A A cos 1sin + 和差化积 sina+sinb=2sin 2b a +cos 2 b a -

sina-sinb=2cos 2b a +sin 2 b a - cosa+cosb = 2cos 2b a +cos 2 b a - cosa-cosb = -2sin 2b a +sin 2 b a - tana+tanb=b a b a cos cos )sin(+ 积化和差 sinasinb = -2 1[cos(a+b)-cos(a-b)] cosacosb = 2 1[cos(a+b)+cos(a-b)] sinacosb = 2 1[sin(a+b)+sin(a-b)] cosasinb = 2 1[sin(a+b)-sin(a-b)] 诱导公式 sin(-a) = -sina cos(-a) = cosa sin( 2 π-a) = cosa cos(2 π-a) = sina sin(2 π+a) = cosa cos(2 π+a) = -sina sin(π-a) = sina cos(π-a) = -cosa sin(π+a) = -sina cos(π+a) = -cosa tgA=tanA =a a cos sin 万能公式 sina=2 )2 (tan 12tan 2a a + cosa=2 2 )2(tan 1)2(tan 1a a +-

三角函数公式及证明

三角函数公式及证明 ( 编辑整理 2013.5.3) 基本定义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在此单位圆中,弧AB 的长度等于α; B 点的横坐标αcos =x ,纵坐标 αsin =y ; (由 三角形OBC 面积<弧形OAB 的面积<三角形OMA 的面积 可得: a a tan sin <<α (2 0πα<<)) 2.正切: α α αcos sin tan = 基本定理 1.勾股定理: 1cos sin 22=+αα 1.正弦定理: A a sin = B b sin =C c sin = 2R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2.余弦定理:a 2 =b 2 +c 2 -2bc A cos bc a c b A 2cos 2 22-+=? 3.诱导公试: απ ±k 2

cot tan cos sin ??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相线 4.正余弦和差公式: ①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②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μ=± 推导结论 1. 基本结论 ααα2sin 1)cos (sin 2+=+ α α2 2cos 1 1tan = + 2. 正切和差公式: β αβ αβαβαβ αβα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sin sin cos cos sin cos cos sin )cos()sin() tan(μμ±= ??? ? ??±=±±=± 3.二倍角公式(包含万能公式): θ θθθθθθθθ2 22tan 1tan 2cos sin cos sin 2cos sin 22sin +=??? ??+== θθ θθθθθθθθθ2222222 2 2 2 tan 1tan 1cos sin sin cos 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 ? ??+-=-=-=-= θ θ θθθ2tan 1tan 22cos 2sin 2tan -= = θ θ θθ222 tan 1tan 22cos 1sin +=-= 22cos 1cos 2θθ+= 4.半角公式:(符号的选择由2θ 所在的象限确定)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及推导过程

三角函数公式看似很多、很复杂,但只要掌握了三角函数的本质及内部规律,就会发现三角函数各个公式之间有强大的联系。接下来分享三角函数万能公式及推导过程。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 (1)(sinα)^2+(cosα)^2=1 (2)1+(tanα)^2=(secα)^2 (3)1+(cotα)^2=(cscα)^2 (4)tanA+tanB+tanC=tanAtanBtanC(任意非直角三角形)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推导过程 由余弦定理:a^2+b^2-c^2-2abcosC=0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得(sinA)^2+(sinB)^2-(sinC)^2-2sinAsinBcosC=0 转化1-(cosA)^2+1-(cosB)^2-[1-(cosC)^2]-2sinAsinBcosC=0 即(cosA)^2+(cosB)^2-(cosC)^2+2sinAsinBcosC-1=0 又cos(C)=-cos(A+B)=sinAsinB-cosAcosB 得(cosA)^2+(cosB)^2-(cosC)^2+2cosC[cos(C)+cosAcosB]-1=0 (cosA)^2+(cosB)^2+(cosC)^2=1-2cosAcosBcosC 得证(sinA)^2+(sinB)^2+(sinC)^2=2+2cosAcosBcosC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公式 倒数关系公式 ①tanαcotα=1 ②sinαcscα=1 ③cosαsecα=1 商数关系公式 tanα=sinα/cosα

cotα=cosα/sinα平方关系公式 ①sin2α+cos2α=1 ②1+tan2α=sec2α ③1+cot2α=csc2α

三角函数公式的推导及公式大全

诱导公式 目录2诱导公式 2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2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2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 2两角和差公式 2倍角公式 2半角公式 2万能公式 2万能公式推导 2三倍角公式 2三倍角公式推导 2三倍角公式联想记忆 2和差化积公式 2积化和差公式 2和差化积公式推导 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 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k2π/2±α(k∈z)的个三角函数值,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及推导过程

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 一点),(y x P ,记:22y x r +=, 正弦:r y =αsin 余弦:r x =αcos 正切:x y =αtan 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商数关系:α ααcos sin tan =,平方关系:1cos sin 22=+αα,221cos 1tan αα=+ 三、诱导公式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 (2kπ+α)= sinα cos(2kπ+α)= cosα tan(2kπ+α)= tan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π+α)= -sinα cos(π+α)= -cosα tan(π+α)= tan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α)= -sinα cos (-α)= cosα tan(-α)= -tan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π-α)= sinα cos(π-α)= -cosα tan(π-α)= -tan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2π-α)= -sinα cos(2π-α)= cosα tan(2π-α)= -tanα 公式六: 2 π±α及23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2π-α)= cosα cos(2 π-α)= sinα sin (2π+α)= cosα cos(2 π+α)= -sinα

sin ( 23π-α)= -cosα cos(2 3π-α)= -sinα sin (23π+α)= -cosα cos(23π+α)= sinα 三、两角和差公式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β 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 四、二倍角公式 αααcos sin 22sin = 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 α αα2tan 1tan 22tan -= 二倍角的余弦公式)(*有以下常用变形:(规律:降幂扩角,升幂缩角) αα2cos 22cos 1=+ αα2sin 22cos 1=- 2)cos (sin 2sin 1ααα+=+ 2)cos (sin 2sin 1ααα-=-其它公式 五、辅助角公式: )sin(cos sin 22?++=+x b a x b x a (其中a b =?tan ) 其中: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与点),(b a 所在的象限相同,(以上k ∈Z) 六、其它公式: 1、正弦定理: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 2、余弦定理 A bc c b a cos 2222?-+=

三角函数公式总结与推导--很全很实用

三角函数公式总结与推导 1. ①与α(0°≤α<36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角α与角β的终边重合):{} Z k k ∈+?=,360|αββ ②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 } Z k k ∈?=,180| ββ ③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90180 | ββ ④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90| ββ ⑤终边在y =x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45180| ββ ⑥终边在x y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45180| ββ ⑦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k 360 ⑧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 180360k ⑨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在一条直线上,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k 180 ⑩角α与角β的终边互相垂直,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 90360±+=βαk 2. 角度与弧度的互换关系:360°=2π 180°=π 1°=0.01745 1=57.30°=57°18′ 注意: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 、弧度与角度互换公式: 1rad =π 180°≈57.30°=57°18ˊ. 1°=180 π≈0.01745(rad ) 3、弧长公式:r l ?=||α. 扇形面积公式:211||22 s lr r α==?扇形 4、三角函数:设α是一个任意角,在α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P (x,y )P 与原点的距离为r ,则 r y =αsin ; r x =αcos ; x y =αtan ; y x =αcot ; x r =αsec ;. y r =αcsc . 5、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 正切、余切 余弦、正割 正弦、余割 SIN \COS 1、2、3、4表示第一、二、三、四象限一半所在区域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 摘 要: 格林公式把二重积分化为曲线积分,从而简化了计算的过程。 在介绍格林公式之前先引入平面区域连通性概念。 设D 为一平面区域,如果区域D 内任意区域所围成的部分都属于D ,则称D 为平面单连通区域,否则称为复连通区域。 关键词 闭区域D ;格林公式;积分与路径的关系;曲线积分;二重积分; 引言 格林公式是英国数学家格林发明,他通过这个公式来求关于面积、二重积分、第二类曲线积分与路径的关系等问题。其定义是:设闭区域D 由分段光滑的曲线L 围成,函数P (x,y )及Q (x,y )在D 上具有一阶连续偏导函数,则有 ??? +=??-??L D Qdy Pdx dxdy y P x Q )( ,其中L 是D 的取正向边界曲线 格林公式转化的物理意义: 二重积分——第二类曲线积分 将一物体计算体积的值转化为计算绕该物体地面一周所做的功 定理1 设闭区域D 由分段光滑曲线L 围成,函数P (x ,y )及函数Q (x ,y ) 在D 上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则有 D D Q P Pdx Qdy dxdy x y +??? ??+=- ????????D y dxdy x P Q ???=??? 其中L 是D 的取正向的边界曲线,此公式即为格林公式 证明: (1)若区域D 既是-X 型又是-Y 型,即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和L 至多交于两 点. }),()(),{(21b x a x y x y x D ≤≤≤≤=??}),()(),{(21d y c y x y y x D ≤≤≤≤=ψψ dx x Q dy dxdy x Q y y d c D ??????=??)()(21ψψ ??-=d c d c dy y y Q dy y y Q )),(()),((12ψψ x x x

三角函数公式总结与推导(全)

三角函数公式总结与推导(全) 1. ①与α(0°≤α<36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角α与角β的终边重合):{} Z k k ∈+?=,360|αββ ②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 } Z k k ∈?=,180| ββ ③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90180| ββ ④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90| ββ ⑤终边在y =x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45180| ββ ⑥终边在x y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45180| ββ ⑦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k 360 ⑧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 180360k ⑨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在一条直线上,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k 180 ⑩角α与角β的终边互相垂直,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 90360±+=βαk 2. 角度与弧度的互换关系:360°=2π 180°=π 1°=0.01745 1=57.30°=57°18′ 注意: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 、弧度与角度互换公式: 1rad =π 180°≈57.30°=57°18ˊ. 1°=180 π≈0.01745(rad ) 3、弧长公式:r l ?=||α. 扇形面积公式:211 ||22 s lr r α= =?扇形 4、三角函数:设α是一个任意角,在α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P (x,y )P 与原点的距离为r ,则 r y =αsin ; r x = α cos ; x y =αtan ; y x =αcot ; x r =αsec ;. y r =αcsc . 5、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 正切、余切 余弦、正割 正弦、余割 SIN \COS 三角函数值大小关系图1、2、3、4表示第一、二、三、四象限一半所在区域

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 1. ①与α(0°≤α<36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角α与角β的终边重合): {} Z k k ∈+?=,360 |αββο ②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 Z k k ∈?=,180|οββ ③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90180|οοββ ④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90|οββ ⑤终边在y =x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45180|οοββ ⑥终边在x y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45180|οοββ ⑦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k ο360 ⑧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οο180360k ⑨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在一条直线上,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k ο180 ⑩角α与角β的终边互相垂直,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οο90360±+=βαk 2. 角度与弧度的互换关系:360°=2π 180°=π 1°= 1=°=57°18′ 注意: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 、弧度与角度互换公式: 1rad =π 180°≈°=57°18ˊ. 1°=180 π≈(rad ) 3、弧长公式:r l ?=||α. 扇形面积公式:21 1||22 s lr r α==?扇形 4、三角函数:设α是一个任意角,在α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P (x,y )P 与原点的距离为r ,则 r y =αsin ; r x =αcos ; x y =αtan ; y x =αcot ; x r =αsec ;. y r =αcsc . 5、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 6、三角函数线 正弦线:MP; 余弦线:OM; 正切线: AT. 7.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及推导过程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及推导过程 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 一点),(y x P ,记:22y x r +=, 正弦:r y =αsin 余弦:r x =αcos 正切:x y =αtan 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商数关系:α ααcos sin tan =,平方关系:1cos sin 22=+αα,221cos 1tan αα=+ 三、诱导公式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 (2kπ+α)= sinα cos (2kπ+α)= cosα tan (2kπ+α)= tan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π+α)= -sinα cos (π+α)= -cosα tan (π+α)= tan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α)= -sinα cos (-α)= cosα tan (-α)= -tan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π-α)= sinα cos (π-α)= -cosα tan (π-α)= -tan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2π-α)= -sinα cos (2π-α)= cosα tan (2π-α)= -tanα 公式六: 2 π±α及23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2π-α)= cosα cos (2 π-α)= sinα sin (2π+α)= cosα cos (2 π+α)= -sinα sin (23π-α)= -cosα cos (2 3π-α)= -sinα sin (23π+α)= -cosα cos (2 3π+α)= sinα 三、两角和差公式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及其推导方法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及其推导 1. 三角函数的定义 由此,我们定义: 如Figure I, 在ΔABC 中 sin ( ) cos () tan ()11 cot () tan 11 sec () cos 11 csc () sin b c a c b a a b b a c a a c c b b c 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 ∠= ∠= ∠===∠===∠===对边 的正弦值:斜边邻边的余弦值:斜边对边的正切值:邻边 邻边 的余切值:对边斜边 的正割值:邻边 斜边 的余割值:对边 备注:当用一个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角时,可略写∠符号,但用三个子母表示时,不能省略。在本文中,我们只研究sin 、cos 、tan 。 2. 额外的定义 222222sin (sin )cos (cos )tan (tan )θθθθθθ=== A c b θ C a B Figure I

3. 简便计算公式 22sin cos cos(90)cos sin sin(90) 111 tan tan tan(90)sin cos 1b A c c A b b a a A b θθθθθθθθ= ==-∠===-∠==== -∠+= 证明: 222 22 22222901sin sin 1 sin cos 1ABC ABC a b c a b c c B A θθ?∠=∴+=∴+=∴+=∴+= 在中, 证完 222 222sin tan cos sin cos 1tan 1cos cos cos b b c a a c θθθ θθθθθθ === +=+= 4. 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如Figure II , C a b h d e Figure II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及推导公式

任意角 直角三角形 三角函数 倒数关系: 商数关系:

平方关系: 诱导公式 公式一:设 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公式二:设 为任意角, 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公式三:任意角 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公式四: 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公式五: 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公式六: 及 与 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记背诀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即形如(2k+1)90°±α,则函数名称变为余名函数,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正切变余切,余切变正切。形如 2k×90°±α,则函数名称不变。 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意义: k×π/2±a(k∈z)的三角函数值.(1)当k为偶数时,等于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2)当k为奇数时,等于α的异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记忆方法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记忆方法二:无论α是多大的角,都将α看成锐角. 以诱导公式二为例: 若将α看成锐角(终边在第一象限),则π十α是第三象限的角(终边在第三象限),正弦函数的函数值在第三象限是负值,余弦函数的函数值在第三象限是负值,正切函数的函数值在第三象限是正值.这样,就得到了诱导公式二.以诱导公式四为例: 若将α看成锐角(终边在第一象限),则π-α是第二象限的角(终边在第二象限),正弦函数的三角函数值在第二象限是正值,余弦函数的三角函数值在第二象限是负值,正切函数的三角函数值在第二象限是负值.这样,就得到了诱导公式四. 诱导公式的应用:

三角函数推导公式及公式大全

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三角关系 倒数关系: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商的关系: 平方关系:

三角函数公式 2公式相关 编辑 两角和公式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 -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三角和公式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 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 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六公式)[1] 公式一: sin(α+k*2π)=sinα cos(α+k*2π)=cosα tan(α+k*π)=tanα 公式二: sin(π+α) = -sinα

精品文档cos(π+α) = -cosα tan(π+α)=tanα 公式三: sin(-α) = -sinα cos(-α) = cosα tan (-α)=-tanα 公式四: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tan(π-α) =-tanα 公式五: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sinα 由于π/2+α=π-(π/2-α),由公式四和公式五可得

三角函数公式及其推导两种方法

三角函数公式及其推导 1. 三角函数的定义 由此,我们定义: 如Figure I, 在ΔABC 中 sin ( ) cos () tan ()11 cot () tan 11 sec () cos 11 csc () sin b c a c b a a b b a c a a c c b b c 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 ∠= ∠= ∠===∠===∠===对边 的正弦值:斜边邻边的余弦值:斜边对边的正切值:邻边 邻边 的余切值:对边斜边 的正割值:邻边 斜边 的余割值:对边 备注:当用一个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角时,可略写∠符号,但用三个子母表示时,不能省略。在本文中,我们只研究sin 、cos 、tan 。 2. 额外的定义 222222sin (sin )cos (cos )tan (tan )θθθθθθ=== A c b θ C a B Figure I

3. 简便计算公式 22sin cos cos(90)cos sin sin(90) 111 tan tan tan(90)sin cos 1b A c c A b b a a A b θθθθθθθθ= ==-∠===-∠==== -∠+= 证明: 222 22 2222290 1sin sin 1 sin cos 1ABC ABC a b c a b c c B A θθ?∠=∴+=∴+=∴+=∴+ =在中, 证完 222 222sin tan cos sin cos 1tan 1cos cos cos b b c a a c θθθ θθθθθθ === +=+= 4. 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如Figure II , C a b h d e Figure II

三角函数推导及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推导及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推导 和差化积公式推导 首先,我们知道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 我们把两式相加就得到sin(a+b)+sin(a-b)=2sina*cosb 所以,sina*cosb=(sin(a+b)+sin(a-b))/2 同理,若把两式相减,就得到cosa*sinb=(sin(a+b)-sin(a-b))/2 同样的,我们还知道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所以,把两式相加,我们就可以得到cos(a+b)+cos(a-b)=2cosa*cosb 所以我们就得到,cosa*cosb=(cos(a+b)+cos(a-b))/2 同理,两式相减我们就得到sina*sinb=-(cos(a+b)-cos(a-b))/2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积化和差的四个公式: sina*cosb=(sin(a+b)+sin(a-b))/2 cosa*sinb=(sin(a+b)-sin(a-b))/2 cosa*cosb=(cos(a+b)+cos(a-b))/2 sina*sinb=-(cos(a+b)-cos(a-b))/2 好,有了积化和差的四个公式以后,我们只需一个变形,就可以得到和差化积的四个公式. 我们把上述四个公式中的a+b设为x,a-b设为y,那么a=(x+y)/2,b=(x-y)/2 把a,b分别用x,y表示就可以得到和差化积的四个公式: sinx+siny=2sin((x+y)/2)*cos((x-y)/2) sinx-siny=2cos((x+y)/2)*sin((x-y)/2) cosx+cosy=2cos((x+y)/2)*cos((x-y)/2)

三角函数公式推导大全

三角函数公式推导及应用 两角和的正弦与余弦公式: (1)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2)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教材的思路是在直角坐标系的单位圆中,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推导: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再用诱导公式证明: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如图所示:∠AOD=α,∠BOD=-β,∠AOC=β,∠DOC=β+α。 则B(cosβ,-sinβ);D(1,0);A(cosα,sinα);C[cos(α+β),sin(α+β)]。∵ OA=OB=OC=OD=1 ∴ CD=AB。 ∵ CD2=[cos(α+β)-1] 2+[ sin(α+β)-0] 2; =cos2(α+β)- 2cos(α+β)+1 + sin2(α+β); =2-2 cos(α+β)。 AB2=(cosα-cosβ)2+ (sinα+sinβ)2; =cos2α-2cosαcosβ+cos2β+sin2α+2sinαsinβ+sin2β; =2-2[cosαcosβ- sinαsinβ]。 ∴ 2-2 cos(α+β)=2-2[cosαcosβ- sinαsinβ]。 ∴ cos(α+β)=cosαcosβ- sinαsinβ ∴ sin(α+β)= cos(90°-α-β) =cos[(90°-α)+(-β)] =cos(90°-α)cos(-β)- sin(90°-α)sin(-β) =sinαcosβ+cosαsinβ

() () ()()()()()()()[ ] ()()()()[ ] ()1 cos 2cos 1cos sin 21sin sin 1sin cos sin 2/cos cos 2/sin 2/sin 2cos 22222222-=--=-=--=-=-----=--=ααααααααααπααπααπα 又tan(α-β) = sin(α-β)/cos(α-β) = (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cosβ+sinα·sinβ) 同除cosα·cosβ,得tan (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同理,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正弦、余弦的和差化积公式 指三角函数中的一组恒等式 以上公式可用积化和差公式推导,也可以由和角公式得到,以下用和角公式证明之。 证明:由和角公式有, 两式相加、减便可得到上面的公式(1)、(2),同理可证明公式(3)、(4)。 正切的和差化积 (附证明)

三角函数公式及证明

三角函数公式及证明 (本文由hahacjh@https://www.doczj.com/doc/ba13652861.html, 编辑整理 2013.5.3) 基本定义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在此单位圆中,弧AB 的长度等于α; B 点的横坐标αcos =x ,纵坐标αsin =y ; (由 三角形OBC 面积<弧形OAB 的面积<三角形OMA 的面积 可得: a a tan sin <<α (2 0π α< <)) 2.正切: α ααcos sin tan = 基本定理 1.勾股定理: 1cos sin 22=+αα 1.正弦定理: A a sin = B b sin = C c sin = 2R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2.余弦定理:a 2 =b 2 +c 2 -2bc A cos bc a c b A 2cos 2 22-+= ? 3.诱导公试: α π ±k 2

cot tan cos sin ??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相线 4.正余弦和差公式: ①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②β αβαβα sin sin cos cos )cos( =± 推导结论 1. 基本结论 ααα2sin 1) cos (sin 2 +=+ α α2 2 cos 11tan = + 2. 正切和差公式: β 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sin sin cos cos sin cos cos sin )cos()sin()tan( ±= ???? ??±=±±=± 3.二倍角公式(包含万能公式): θ θθθθθθθθ2 22tan 1tan 2cos sin cos sin 2cos sin 22sin +=??? ??+== θθθ θθ θθθθθθ2222222 2 2 2 tan 1tan 1cos sin sin cos 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 ??? ? ? ?+-=-=-=-= θ θθ θθ2 tan 1tan 22cos 2sin 2tan -= = θ θθ θ2 2 2 tan 1tan 2 2cos 1sin += -= 2 2cos 1cos 2 θ θ+= 4.半角公式:(符号的选择由 2 θ 所在的象限确定)

三角函数公式的推导及公式大全

诱导公式 目录·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 ·两角和差公式 ·倍角公式 ·半角公式 ·万能公式 ·万能公式推导 ·三倍角公式 ·三倍角公式推导 ·三倍角公式联想记忆 ·和差化积公式 ·积化和差公式 ·和差化积公式推导 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 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k·π/2±α(k∈z)的个三角函数值,

三角函数公式推导及证明.doc

三角函数公式推导及证明 推导公式:(a+b+c)/(sinA+sinB+sinC)=2R(其中,R为外接圆半径) 由正弦定理有 a/sinA=b/sinB=c/sinC=2R 所以 a=2R*sinA b=2R*sinB c=2R*sinC 加起来a+b+c=2R*⑸nA+sinB+sinC)带入(a+b+c)/(sinA+sinB+sinC)=2R*(sinA+sinB+sinC)/⑸nA+sinB+sinC)=2R 对数的性质及推导 用八表示乘方,用log(a)(b)表示以a为底,b的对数 *表示乘号,/表示除号 定义式: 若a A n=b(a>0 且aHl) 则n=log(a)(b) 基本性质: 1.a A(log(a)(b))=b 2.log(a)(MN)=log(a)(M)+log(a)(N); 3.log(a)(M/N)=log(a)(M)-log(a)(N); 4.log(a)(M A n)=nlog(a)(M) 推导 1?这个就不用推了吧,直接由定义式可得(把定义式屮的[n=log(a)(b)]帯入a A n=b) 2.MN=M*N 由基本性质1(换掉M和N) a A[log(a)(MN)]=a A[log(a)(M)]*a A[log(a)(N)] 由指数的性质 a A[log(a)(MN)]=a A{[log(a)(M) ]+[log(a)(N)]} 又因为指数函数是单调函数,所以 log(a)(MN)=log(a)(M)+log(a)(N) 3.与2类似处理 MN=M/N 由基木性质1(换掉M和N) a A[log(a)(M/N)]=a A[log(a)(M)]/a A[log(a)(N)] 由指数的性质 aA[log(a)(M/N)]=aA{[log(a)(M)]-[log(a)(N)]} 乂因为指数函数是单调函数,所以 log(a)(M/N)=log(a)(M)-log(a)(N) 4.与2类似处理 M A n=M A n 由基本性质1(换掉M) a A[log(a)(M A n)]={a A[log(a)(M)]}A 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