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寺庙导游词

寺庙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

今天欢迎大家来我们XX寺旅游观光。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南北朝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唐朝诗人杜牧有诗为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进入寺庙之前,首先请允许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中国佛寺采用传统皇家宫殿建筑形式,集中地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特点。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主要建筑都位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安排在轴线的东西两侧。平面布局,东西对称,体现了中国寺庙建筑追求对称的美学法则,是造型艺术的杰作,它与佛教雕塑、绘画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旅游最为重要的人文景观。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进入寺庙游览。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由于寺院多建在山林之处,所以寺庙的大门称为“山门”。山门一般有三个门,象征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山门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像,如同两个门卫护持寺院。

进了山门往北就是天王殿。在天王殿前两侧对称建有钟楼和鼓楼。钟楼在东边,鼓楼在西边,表示晨钟暮鼓,钟楼下供奉地藏菩萨,鼓楼下供奉关公。天王殿中间迎面坐着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弥勒佛背后神龛内供奉年轻英俊的韦驮菩萨。东西两旁分塑四大天王像。

天王殿再往北是“大雄宝殿”,是寺院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法华经.涌出品》曰:“善哉善哉,大雄世尊。”“大雄”是对佛祖释加牟尼的尊称,指佛有大力,能伏四魔。殿内正中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莲台之上,高25米,左手为“禅定印”,右手为“说法印”。造型端庄,气宇轩昂,低眉细目,极具风采。东西两侧塑十八罗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殿后壁是“海岛观音”立体群塑,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持杨枝净瓶,普渡众生,整座佛山造型生动,很有艺术价值。

大殿的东西两侧配殿是伽蓝殿与祖师殿。伽蓝殿内供奉关羽,左是关平,右周仓。祖师殿供奉初祖达摩祖师,左为六祖慧能,右为百丈怀海。

大殿的后面为法堂,是寺院演说佛法集会的地方。法堂之后是藏经阁,藏有大量佛教书籍,一般不对外开放。

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通过今天游览,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佛寺不论规模大小,其建筑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中轴线来组织空间,沿着这条中轴线,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就响应在群山、流水、松柏

、殿堂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的韵味。中国的寺庙是以皇家宫殿为蓝本来建造,既显示了佛的尊贵,又形象化展现了佛国的富饶安乐。也可以理解为神的居所与人的居所一致,乐土就在现世,在人间,天人合一,人神同在。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