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教知识点终极整理

佛教知识点终极整理

佛教知识点整理

牛军,你懂得……

填空:

1“识”也被称为“心”或者“意”

2瑜伽行派出现以后,形成了以唯识思想为根本的大乘佛教思想。

3中国佛教史上传习唯识理论是真谛系统和玄奘系统。

4成实师“境理二谛”说,三论师“言教二谛”说

5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公认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创立者是释迦摩尼。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是所属族名的音译。佛教是“觉悟者之教”。当时佛教的基础是刹帝利和吠舍。十大弟子。

6小乘中,佛家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7大乘经是大乘佛教形成的重要标志。

8般若类经是大乘佛教形成的重要标志,“空”“六度”

9小品《宝积经》较早的表述了大乘佛教中的“中道”思想

10法华类经“方便”思想

11华严类经“三界唯心”“一多相即”

12《维摩诘经》论述了大乘佛教的“菩萨行”和“人不二法门”的思想

13四德:常乐我净

14密教为佛教在印度发展过程中最后一种重要的形态。

15密教信奉大日如来

16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17中国汉地较早译出汉译佛经:小乘安世高《转法轮经》《四谛经》《八正道经》《阴持入经》,大乘支娄迦谶《道行般若经》《般舟三昧经》

18安世高是安息国人,支娄迦谶是月氏国人。

19汉末三位翻译家:支谦、康僧会、朱士行

20朱士行译《放光般若经》,是汉地第一个受戒出家成为比丘的人。

21僧肇《肇论》中的篇目:《物不迁论》(动与静)《不真空论》(般若、不真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真正的涅槃应是无名)《注维摩诘经》。

22天台宗:创立者智X

三心一观:人同时体悟或是顿悟到《中论》中所说的空、假、中。即对这三者不能分开或是单独的认识,而是同时认为这三个方面。

三论宗:印度龙树,中国释迦摩尼。创始者吉藏。

慈恩宗:创始人玄奘和其弟子窥基。

华严宗:弘扬《华严经》,创始人法藏,主要理论四法界、六相圆融、五教十宗。

法藏写了《华严金师子章》

禅宗:禅宗最初的祖师就是所谓的“东土五祖”,初祖菩提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弘忍之后,南宗慧能,北宗神秀。南宗后来又分化出五家: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临济宗在宋代又分为黄龙宗和杨岐宗。黄龙宗代表人物慧南,杨歧宗代表人物方会。这两宗和原来五家合称“五家七宗”。

净土宗:东晋慧远或是东魏的昙鸾,主要代表人物就是道绰和善导

密宗:代表人物“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弘扬《大日经》、《金刚顶经》思想。律宗:创宗人道宣。

23心性本净是禅宗许多观念的基础。

24四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玄奘、真谛、不空

25中国大规模的使用木刻系统印刷佛教大藏经从宋代开始。

26开宝藏属宋代官刻性质的大藏经,为中国后来的汉文藏经刻印的一个范本。

27明代出现了藏传佛教史上重要人物宗咯巴,创立了格鲁派。格鲁派也叫“黄教”。

28杨文会居士1866年创办金陵刻经处。

29太虚提出了“人间佛教”

30印顺把大乘佛教分为性空唯名、真常唯心、虚妄唯识。

31佛典分为三部分:经、律、论,所谓“三藏”。

32释迦摩尼创立佛教时使用的传教语言是所谓的俗语,即古印度的一些方言。

33现存佛教大藏经主要有三大类:巴利文系统大藏经、藏文系统大藏经、汉文系统大藏经。34般若类汉译本最全的是玄奘翻译的《大般若菠萝蜜多经》。

法华类《妙法莲华经》,华严类《大方广佛华严经》

35西晋时期的翻译家竺法护,东晋十六国鸠摩罗什。

36中国人写的最早的佛教文章《眸子理惑论》。

37普济《五灯会元》。

38《长阿含经》是佛教中记述早期佛教内容的经。

39《金刚经》是印度佛教中般若类大乘经之一,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40《中论》是印度大乘佛教中中观派龙树论著,又称《中论颂》。

41《瑜伽师地论》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主要论著。弥勒所做。

42《成实论》是印度佛教中后期小乘论师诃梨跋摩论著。

43《华严金师子章》是法藏著作。法藏曾为武则天讲述华严思想。

44《坛经》是禅宗代表人物慧能所做。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坛经》是中国人撰写的佛教著作中唯一称经的。该经吸收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根本思想,特别是般若中观的主要观念。45龙树,中观派的创立者。《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七十空性论》《十住毗婆沙论》。46鸠摩罗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办性质的大规模佛经译场。

47智,天台宗创始者。“天台三大部”《法华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天台五小部”《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佛经疏》,创立的止观法门。

48吉藏,三宗论创立者。

Ps :八识三性唐代宗派是重点啊

名词解释:

1三藏:1佛典分为三部分:经、律、论,所谓“三藏”。2经,一般认为是佛说的。律,是佛教组织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论对经等佛教中的解释或是对佛教中重要思想的阐述,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论师作的。

2四法界:1华严宗关于事物的内在关系理论的一种具体表述。

事法界:有差别的各种事物的界

理法界:理或事物本质的界

理事无碍法界:特殊与一般相融无碍的界

事事无碍法界:事物与事物之间有共同性

3大乘起信论:1相传马鸣所作。2《大乘起信论》提出了大乘佛教的基本观念和修行理论,具体表明了“一心”(如来藏心)“二门”(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五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将印度佛教中如来藏、心性、唯识等思想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后来的禅宗、唯识宗、华严宗等宗派理论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4空:1大乘认为事物的本性就是空,空是事物不可分离的属性。2没有离开空性的事物,也没有与事物无关的独立的空。3即空观有,即有观空。事物的空就是指假有,性空即指事物的缘起,一切事物都是毫无例外的缘起的。4事物都是因缘产生,事物都是无自体,没有什么不空的事物。5空不是绝对的虚无,是事物不断变化的状态或本性。6人们对于事物的观念不能完全反应外部事物的本来面目,人们对于事物观念的本质上不具有完全的真理性,是幻空。

5中道:1中道是一种佛教的认识方法或思维方式。大乘佛教初期对相反观念的同样否定上,无分别的观念上。对语言观念的不断否定体现了一种中道的思想。2中观派对于性空和假有的论述。事物在本质上是空,但空并不是空无所有,还存在缘起的假有或是假名,都看到才是中道。3大乘佛教的瑜伽行派强调我与法的非有,识或心的非无。非有非无也是一种中道的精神。4三宗论破邪显正和言教二谛贯穿着中道的思想。

6中观派:1大乘佛教的两大派别之一,吸收般若类经等早期大乘经思想上形成的。龙树是此派的创始人。2主要理论有:中道、缘起性空、八不、二谛、实相涅槃

中观派中道:1对任何事都不能执着,在否定一个概念的时候,也要否定与之相反的概念,看问题不能走极端。2对事物既讲“性空”也讲“假有”。

7缘起性空:1事物毫无例外的都是缘起的,无论是作为果的东西还是作为因的东西,事物是“空”的。2缘起性空的理论与体空的理论一致。3事物是无自性的,但又不是绝对的虚无,要看到性空和假有两个方面,以实现中道。

8八不:1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2这表明了中观派对任何事物都不执着的思想,体现了此派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3是中道思想的一种具体表现。

9二谛:1佛教关于不同类别真理试用范围的理论,也是佛教关于佛说法的表述方式的理论。2二谛包括真谛(第一义谛、胜义谛)俗谛(世俗谛、世谛)。3般若类经理解真谛是指性空或是超越一切言语的真理性认识,俗谛是佛以方便力借助言语对众生的说法。4中观认为,真谛是佛教圣贤所理解的,表现为诸法性空的理论。俗谛是对有颠倒观念的世俗之人说的,表现为在他们看来是正确的言语。5瑜伽行派真谛是指唯识的思想。

Ps:

中观二谛:1中观认为,真谛是佛教圣贤所理解的,表现为诸法性空的理论。俗谛是指世间关于事物真实的认识或是言语,对有颠倒观念的世俗之人说的,表现为在他们看来是正确的言语。2佛依靠二谛为不同的人说法3真谛是直接关于事物的本质的,对真谛的表述离不开俗谛,二者对于弘扬佛法都很重要。

10佛性:

1《胜鬘经》“如来藏”就是佛性或是成佛的可能性。人生死是依如来藏,如来藏是众生存在的根本。它把佛性看成是众生的存在的基础,是一切佛教徒修行成功的依据。大乘佛教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佛。2《大般涅槃经》讨论佛性和成佛问题的经典。3《入楞伽经》《佛地经论》不认为众生悉有佛性4禅宗也强调“佛性本有”

11因果:

1中观派的对事物的无自性的认识影响到对因果的看法。因果关系是没有实在性的。2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因果关系,因中有果论和因中无果论,否定了真正的“生”。

12法:1一切事物或是一切现象的含义。2瑜伽行派的“五位百法”。

13涅槃:1涅槃,是佛教和当时印度多种宗教所追求的最高解脱境界。佛教创立的教义,倡导的修行,都是为了达到涅槃。

2涅槃也称解脱。停止对外物的贪恋和追求,没有了这种追求的行为就不会有业力,没有了业力就不会再有轮回,摆脱了轮回就是摆脱了痛苦。

3原义是指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印度其它宗教很早就采用此词做为最高理想境界,如《大

毗婆沙论》列举异教五种现法涅槃论,即以现世五欲的快乐与得四禅定为涅槃。

4从消极义言,意为吹散、息灭,特指息灭内心的无明烦恼之火,止息生死轮回。从积极义言,表示熄灭烦恼后的殊胜功果。大乘经中,把涅槃的功德归纳为常、乐、我、净四德,或八味。总之,涅槃是从一切烦恼的系缚中解脱,不再轮回于迷妄世界,获得永恒、清凉的幸福快乐。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为佛教终极的实践目的。寂静,是小乘涅槃之体,大乘的涅槃之体则是实相。

5大乘佛教的涅槃思想亦有发展变异,但在下述思想上是一致的:

1、按缘起法则,把人生看作一个休戚相关的整体,全面地去解决人生问题,把业从自业推究到共业,故不逃避现实世间,不回避现实的烦恼。

2、在客观情感上,由厌弃苦进展到拔济众生之苦的“悲心”,产生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同体大悲精神。不与世间绝对化的区分,不仅自利,还要利他。

Ps:实相涅槃:涅槃与世间是没有本质分别的,认识了世间的本质或事物的实相,也就是达到了涅槃。中观派认为,涅槃就是诸法的实相。不能离开世间或诸法去追求超世间的涅槃。3、涅槃的寂灭性不待生死法灭后,当体即在生灭法本身,即生灭法而证入寂灭,涅槃之理想目标即内在于过程之中。

14善恶:

1在分析佛教善恶观念可分为三类成分:一是与世俗社会中人们的一般善恶观念相同的成分;二是宗教上善恶观念与世俗社会中人们一般的善恶观念不同的成分;三是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善恶观念的成分。

15缘起:

1事物、人生现象是由多种要素或是条件构成,这被称为“缘”,因缘和合的流转变化。

2众多的缘构成的事物当中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事事都可为因,事事都可为果。3世间的事物总是处在一种依存的关系之中,某种事物总要依赖于其他事物的存在,而自身又可以作为其他事物存在的条件。

4事物的产生就是依缘而起,事物存在也是因缘变化的形态。

16无我:佛教关于人生现象等事物不存在一个根本因的理论。

1一切事物之中没有一个不变的最高实体2宇宙中没有一个作为万有实体的“梵”,人的生命现象也没有一个作为人的意识、感情主体的“我”。3无我理论是创立佛教最主要的特色。4佛教认为解脱的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认识到事物的无我,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状态或是过程,其中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人们不可能永远拥有或真正得到实在的外部事物。17四谛:

1佛教关于现实世界充满痛苦以及如何摆脱痛苦的主要理论。

2苦谛:认识到世间充满了痛苦

集谛:认识到产生痛苦的原因是人的渴爱或贪爱,由此引出的行为将产生的业力,使人陷入痛苦的轮回

灭谛:认识到应当消除渴爱或是贪爱,以跳出轮回,到达涅槃

道谛:认识到灭苦的八种途径或是方法,即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18五蕴:

1佛教关于人或人的作用的主要构成要素的理论。

2色蕴:物质的要素,地、水、火、风;受蕴:感受,苦、乐、不苦不乐;想蕴:表象或是观念等;行蕴:意志的一类心的作用;识蕴:对事物的识别或是认识

3五蕴后属于“三科”之一。

19无常:

1佛教关于人生现象等事物形态的一种判断。

2人生现象等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没有常住不变的形态。

瑜伽行派:

20唯识无境:

1瑜伽行派的基本理论。2事物仅是识变现的外境,是不实在的。3识可以分为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前六识为“了别境识”)、末那识(思量识)、阿赖耶识(“我”,并伴随四种关于我的烦恼,阿赖耶识为“种子识”,它是万象的根源,亦是他识的根本,还是业报轮回或生命相续过程中的主体);4瑜伽行派的主流思想认为,对识也不能执为真实有,否则就是一种“法执”。

21三性:

遍计所执性(人不能认识到唯识无境,因而从各个方面“周边计度”,虚妄的认为外部世界的种种现象实在)、依他起性(由于事物是依缘而起的,因此无自性)、圆成实性(由性空所显示的实的真性是一种圆满成就的状态)

22三无性:

相无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是虚妄的,因而这种认识所执有的“相状”实际上就是无)、生无性(由缘生起的东西不能有真正的自体或主体)、胜义无性(达到事物的最高真理“无自知”或“真如”状态。)

23四分:

1见分:认识能向外缘取的方面。

2相分:指认识的对象,这对象并不是独立于认识之外或有别于认识的东西,而是认识自身的变现。

3自证分:认识自体对见分作用于相分的证知。

4证自证分:认知自体对自证分作用的证知,而它自身的作用则可由自证分证知。

24转识得智:

1将有漏的八识转化成无漏的八识,已达到不同层次的智慧。成所作智1~5;妙观察智6;平等性智那末识;大圆镜智阿赖耶识。

25格义:

西晋时期,用原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观念来比附说明佛教,用中国的词语来繁荣意义,如“空”原为玄学的词语,但是这些观念常常不能准确的表明印度佛教有关思想的本来含义。这一时期的中国佛教,被称作“格义佛教”。

Ps:印度的声明之学影响了中国的四声。鸠摩罗什翻译多为音译,翻译华美有异国情调,并且丰富了汉语词汇,玄奘多为意译。

26般若思想:

1西晋末东晋初“六家七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特色的佛教般若学说的形成。六家是

论述:

1大小乘的重要分歧?大乘的形态和义理是什么,中国化的佛教又有怎样的变化?

乘是运载之义,喻修行者因根器心量的差异,所据之境与所获之果亦有差异。偏重解脱烦恼生死,但得自利,即所谓小乘。兼示菩提度人,以利他为自利,即所谓大乘。

分歧:

(1)讲“空”的角度和彻底性

小乘从分析的角度讲空,认为事物之所以空是因为组成它的部分有可能离散,或现在存在的东西过去不存在,将来出现的东西现在也不存在

小乘把空和有看成是完全无关的,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状态。

大乘从体空的角度谈空,认为事物在本质上就是空,没有离开空性的事物,也没有离开事物

独立的空,要求即空观有,即有观空。

(2)修行内容和目的上

小乘佛教修一般的“三学”(戒定慧),以达到阿罗汉果为目的,主要要求自身的解脱或是自利。

大乘佛教则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菩萨行,以成佛为目的,要求普度众生或是利他。

(3)出家的问题上

小乘强调出家或是出世。

大乘相对而言重视入世,主张为众生脱离痛苦而不离世间。

(4)对待佛陀的看法

小乘比如上座部把佛陀看成是佛法最高的教主

大乘佛教一般把佛陀描绘为全知全能、威力无比的神,突出把佛神化。

2佛是什么意思?

(1)原始佛教指释迦摩尼。

释迦摩尼的信徒认为他悟出了人生的根本真理,他的学说是世界最高智慧的表现。能力智慧是如来十号;佛所具有十八种功德叫“十八不共法”;形象有三十二种相;“三身”之说:法身报身应身

(2)全知全能者或主宰一方世界者都被称为佛。

(3)从时间上将佛分为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1释迦摩尼是现在佛,以他为基点有过去佛和未来佛

2佛教有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之劫说。过去劫名庄严劫,现在劫叫贤劫,未来劫叫星宿劫。

3过去佛有七佛之说和燃灯佛。未来佛有弥勒、观世音、得大势。

(4)佛教的僧侣也被称为佛

(5)诸方世界之佛:东方阿閦佛、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