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现中庸的例子

体现中庸的例子

体现中庸的例子

【篇一:体现中庸的例子】

中庸之道的例子范文一:《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

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

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

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

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

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

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

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

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

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

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第三个意思:庸就是下面的第一部分叫做用,所以中庸也可以颠倒

过来说庸中,叫使用中道的方法,叫庸中。所以庸有三个意思,从

字义上说,庸者常也,是个常道;庸者不易也,庸者用也,中庸也

许就是用者这样的意思。

孔子还有一句话,谈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叫“质胜文则野,文胜质

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和质这个内容,文和质要相当,形

式和内容相当才比较好。孔子在评价一首诗的时候,说“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快乐不至于太淫荡,哀伤的时候也不是过分的痛楚,保

持一个中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情感表达是这样。孔子的弟子

说孔子的性格是“温而厉,威而不猛”,他有威风,但是不至于过分,不是像现在主张的超男、猛男。然后“恭而安”,恭敬又很安详,严肃、恭敬而又很安详。

三、中庸之道的原则性

孔门有一个大弟子叫有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

为美。”用一种专门的规矩来节制人们的行为,协调各种冲突,协调

人际关系,使人事的处理正好恰到好处,这是礼乐的制度的价值。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这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一种精神。

孔子还有一个思想叫“叩其两端而竭焉”。如果有人问他一个问题,

孔子不一定马上回答他。但是孔子的方法从这个提问的问题的两边

慢慢的去启发问题,然后慢慢的去回答对方的问题,“叩其两端而竭焉”,一点一点问,两端来问。我们处事,正和负、快和慢,两个方

面怎么把它相互地去叩问、相互去思考,达到一种平衡。

他还有“只取两端而用其中于民”。两端之中保留一个动态统一的平

衡的机制具体去分析,灵活去处理,辩证地去综合。

四、中庸的涵义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我们也有道德的情感,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施琅之心。喜怒哀乐这些感情没

有抒发的属于平静的状况,叫做中;“发而皆中节”,叫做“和”,我

们抒发出来了,符合于我们当时所处的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伦理、社

会的要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情感没有发的时候,心截然不动,是中

的状态,没有过和不及的规避,中是道之提、信之德,如果情感抒

发恰到好处,自然而然就叫和。和是道之庸,中是天下事物的大原则,和是天下可以通行的叫做达道,君子的自省的工夫,达到至善

至美综合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安于其所、运行不息,万物是各率

其性,生生不已。

中和就来自中庸,它所追求的中和的境界。孔子所讲的“五伦”,又

叫“五达道”,君臣、父子、朋友、夫妇、兄弟等等的关系,这五者

通过人伦关系去学习人道。学习的途径还要学习“三达德”,叫智、仁、勇,日本有个公司用“智、仁、勇”作为它的公司的精神理念。“智”是智慧,知人任事;“仁”是仁慈、仁爱、推已及人;勇是勇敢,勇者不惧。

子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我们爱好学习接

近着智慧,知识不是智慧,力行实践。我们要知道羞耻就是勇的开始,知这三者才是修身,这是内圣,这跟《大学》的主张是一致的。《中庸》的境界让我们成就自己,还要成就他人,成就万物。我们

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来成就自己,我们爱自己,我们也爱别人。我

们在爱别人的过程中学会爱自己,在爱自己的过程学会爱别人。这

就要从我们个体的生命,从形躯中超脱出来,使万物各安其位,我

们人就会提升自己的境界。孔子的第74代孙孔繁森,他就是具有成己、成物、成人这样一个精神。他在阿里和藏族同胞生活在一起,

他是在成就别人的过程中来成就自己。他的仁德、他的智慧、他的

勇敢三达德发挥到极致。这就是《中庸》所讲的“尊德性”和“道问学”的统一,也是《中庸》所讲的平凡和伟大的统一。“故君子尊德性而

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意思是说我们既要保

护天赋给我们的善良的本性,也要重视后天的学习、修养。我们既

有远大的目标,又要脚踏实地,不离开凡俗的生活,我们是人之子女、人之父母,我们要尽人道、尽家庭、尽社会的责任,追求真善

美合一的目标。像孔繁森这样的人物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五、中庸的品德在现代的意义

“中庸”既是理想的境界,又是普遍的方法。儒家思想讲和,不仅讲

社会的和谐,还讲人和自然的和谐平衡,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平衡,

人和自己内在的身和心,内在的平衡和谐。儒家讲和,孔子讲和而

不同,和不是同,和也不是不同。和是多样的统一,“和也者,天下

之大道也。”不是天下没有对立,而是说我们要达到和谐的状态,要

争取克服这些对立,达到和谐的状态,这是一个人文的睿智。这个

智慧是现代化的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它不只是

生态平衡,不只是社会的和谐,他是人和天地万物的整体的和谐的

思想,这是讲的“和”,普遍和谐,这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它发挥到一个极高的境界,万物生长

就茂盛。

中国哲学、儒家哲学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物我的相通。人际关系

也要次序化、和谐化,天地人物之间达到《中庸》这本书里面所说

到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形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意思是指万事万物共同的繁荣发展,彼此不相妨害,个人所追

求的道并行不悖。这就是一个宽容的、平和的、兼收并蓄的,博大

恢弘的品格,这正是我们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多民族统一的文化,

华夏文明、华夏的种族,一个根本性的品格。在公元前八世纪到公

元前二世纪,就是西方哲人雅斯贝尔斯所讲的轴心文明的时代,君

不见那个时代的文化巨人、文化渊源之处,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印度,到后来晚一点的波斯,现在的希腊人已经不是古代那

个希腊雕塑的黑头发的英俊的希腊人的后代,希腊的人种已经消散

斯拉夫族群中去了。埃及、印度不是古埃及、古印度的一个延续发展。中华的民族、中华的文化,在长期的中庸平衡、中和之道,这

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的文化统和过程中,她慢慢地相延成形。

它的语言、它的文化、它的生存方式、它的价值世界,一直到今天

延续下来。这说明我们是一个爱好历史的民族,我们是一个爱好有

一个崇高理念,有一个崇高追求的民族。我们是一个不断地吸纳周

边的文化和人种,种族和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以贯之而又不断代谢。

这就是“中庸中道”。

中庸之美就是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生命之中,就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

一个经验,我们要珍惜这个经验,我们和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他们的文化相比较,才有了真正的认识,中国华夏孔孟当然

他有老庄的,还有佛家的这个智慧,都是世界顶级的智慧。

孔子在思想方法上,很重视客观的法则,反对主观的偏好,有四个

方面他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要太过意、私意地揣测;

不要太自以为是,我们在管理中,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社会、

和自身的身和心的关系的时候,处理国家之间、宗教之间、语言之

间复杂的矛盾的时候,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的内部事务、外部事务,家国天下事,公司的内部事务、外部事务,在处理各方面的时候,应对各方面的时候,可以学一点《中庸》,学一点孔子的中庸

之道,这会增长我们的智慧,可以让我们坦然地、安宁地面对各种

矛盾。“中庸之道”既是人生修养的极致、最高的境界;又是一个普

遍的方法学,一个方法论的原理,像松下公司那样,它是可以活用

于当今的世界,圣贤的智慧是要靠我们实际地去体验的。原文地址:《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

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

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

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

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

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

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

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

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

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

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第三个意思:庸就是下面的第一部分叫做用,所以中庸也可以颠倒

过来说庸中,叫使用中道的方法,叫庸中。所以庸有三个意思,从

字义上说,庸者常也,是个常道;庸者不易也,庸者用也,中庸也

许就是用者这样的意思。

孔子还有一句话,谈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叫“质胜文则野,文胜质

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和质这个内容,文和质要相当,形

式和内容相当才比较好。孔子在评价一首诗的时候,说“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快乐不至于太淫荡,哀伤的时候也不是过分的痛楚,保

持一个中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情感表达是这样。孔子的弟子

说孔子的性格是“温而厉,威而不猛”,他有威风,但是不至于过分,不是像现在主张的超男、猛男。然后“恭而安”,恭敬又很安详,严肃、恭敬而又很安详。

三、中庸之道的原则性

孔门有一个大弟子叫有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

为美。”用一种专门的规矩来节制人们的行为,协调各种冲突,协调

人际关系,使人事的处理正好恰到好处,这是礼乐的制度的价值。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这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一种精神。

孔子还有一个思想叫“叩其两端而竭焉”。如果有人问他一个问题,

孔子不一定马上回答他。但是孔子的方法从这个提问的问题的两边

慢慢的去启发问题,然后慢慢的去回答对方的问题,“叩其两端而竭焉”,一点一点问,两端来问。我们处事,正和负、快和慢,两个方

面怎么把它相互地去叩问、相互去思考,达到一种平衡。

他还有“只取两端而用其中于民”。两端之中保留一个动态统一的平

衡的机制具体去分析,灵活去处理,辩证地去综合。

四、中庸的涵义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我们也有道德的情感,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施琅之心。喜怒哀乐这些感情没

有抒发的属于平静的状况,叫做中;“发而皆中节”,叫做“和”,我

们抒发出来了,符合于我们当时所处的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伦理、社

会的要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情感没有发的时候,心截然不动,是中

的状态,没有过和不及的规避,中是道之提、信之德,如果情感抒

发恰到好处,自然而然就叫和。和是道之庸,中是天下事物的大原则,和是天下可以通行的叫做达道,君子的自省的工夫,达到至善

至美综合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安于其所、运行不息,万物是各率

其性,生生不已。

中和就来自中庸,它所追求的中和的境界。孔子所讲的“五伦”,又

叫“五达道”,君臣、父子、朋友、夫妇、兄弟等等的关系,这五者

通过人伦关系去学习人道。学习的途径还要学习“三达德”,叫智、仁、勇,日本有个公司用“智、仁、勇”作为它的公司的精神理念。“智”是智慧,知人任事;“仁”是仁慈、仁爱、推已及人;勇是勇敢,勇者不惧。

子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我们爱好学习接

近着智慧,知识不是智慧,力行实践。我们要知道羞耻就是勇的开始,知这三者才是修身,这是内圣,这跟《大学》的主张是一致的。《中庸》的境界让我们成就自己,还要成就他人,成就万物。我们

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来成就自己,我们爱自己,我们也爱别人。我

们在爱别人的过程中学会爱自己,在爱自己的过程学会爱别人。这

就要从我们个体的生命,从形躯中超脱出来,使万物各安其位,我

们人就会提升自己的境界。孔子的第74代孙孔繁森,他就是具有成己、成物、成人这样一个精神。他在阿里和藏族同胞生活在一起,

他是在成就别人的过程中来成就自己。他的仁德、他的智慧、他的

勇敢三达德发挥到极致。这就是《中庸》所讲的“尊德性”和“道问学”的统一,也是《中庸》所讲的平凡和伟大的统一。“故君子尊德性而

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意思是说我们既要保

护天赋给我们的善良的本性,也要重视后天的学习、修养。我们既

有远大的目标,又要脚踏实地,不离开凡俗的生活,我们是人之子女、人之父母,我们要尽人道、尽家庭、尽社会的责任,追求真善

美合一的目标。像孔繁森这样的人物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五、中庸的品德在现代的意义

“中庸”既是理想的境界,又是普遍的方法。儒家思想讲和,不仅讲

社会的和谐,还讲人和自然的和谐平衡,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平衡,

人和自己内在的身和心,内在的平衡和谐。儒家讲和,孔子讲和而

不同,和不是同,和也不是不同。和是多样的统一,“和也者,天下

之大道也。”不是天下没有对立,而是说我们要达到和谐的状态,要

争取克服这些对立,达到和谐的状态,这是一个人文的睿智。这个

智慧是现代化的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它不只是

生态平衡,不只是社会的和谐,他是人和天地万物的整体的和谐的

思想,这是讲的“和”,普遍和谐,这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它发挥到一个极高的境界,万物生长

就茂盛。

中国哲学、儒家哲学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物我的相通。人际关系

也要次序化、和谐化,天地人物之间达到《中庸》这本书里面所说

到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形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意思是指万事万物共同的繁荣发展,彼此不相妨害,个人所追

求的道并行不悖。这就是一个宽容的、平和的、兼收并蓄的,博大

恢弘的品格,这正是我们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多民族统一的文化,

华夏文明、华夏的种族,一个根本性的品格。在公元前八世纪到公

元前二世纪,就是西方哲人雅斯贝尔斯所讲的轴心文明的时代,君

不见那个时代的文化巨人、文化渊源之处,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印度,到后来晚一点的波斯,现在的希腊人已经不是古代那

个希腊雕塑的黑头发的英俊的希腊人的后代,希腊的人种已经消散

斯拉夫族群中去了。埃及、印度不是古埃及、古印度的一个延续发展。中华的民族、中华的文化,在长期的中庸平衡、中和之道,这

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的文化统和过程中,她慢慢地相延成形。

它的语言、它的文化、它的生存方式、它的价值世界,一直到今天

延续下来。这说明我们是一个爱好历史的民族,我们是一个爱好有

一个崇高理念,有一个崇高追求的民族。我们是一个不断地吸纳周

边的文化和人种,种族和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以贯之而又不断代谢。

这就是“中庸中道”。

中庸之美就是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生命之中,就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

一个经验,我们要珍惜这个经验,我们和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他们的文化相比较,才有了真正的认识,中国华夏孔孟当然

他有老庄的,还有佛家的这个智慧,都是世界顶级的智慧。

孔子在思想方法上,很重视客观的法则,反对主观的偏好,有四个

方面他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要太过意、私意地揣测;

不要太自以为是,我们在管理中,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社会、

和自身的身和心的关系的时候,处理国家之间、宗教之间、语言之

间复杂的矛盾的时候,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的内部事务、外部事务,家国天下事,公司的内部事务、外部事务,在处理各方面的时候,应对各方面的时候,可以学一点《中庸》,学一点孔子的中庸

之道,这会增长我们的智慧,可以让我们坦然地、安宁地面对各种

矛盾。“中庸之道”既是人生修养的极致、最高的境界;又是一个普

遍的方法学,一个方法论的原理,像松下公司那样,它是可以活用

于当今的世界,圣贤的智慧是要靠我们实际地去体验的。

范文二:哲学??人文

□戴

论孔子中庸之道

论孔子中庸之道

〔内容摘要〕孔子哲学甚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中均未形成如西方哲

学般严密论述辩证—这集中体现于中庸。其内法的理论体系;但孔

子思想中确实蕴含着深邃的辩证精神——

蕴分为思想方法和思想境界。作为华夏文明的思想基质,它对于民

族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关键词〕孔子;中庸;方法;境界〔作者

简介〕戴

劲,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6级博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马克思哲学

孔子思想中所蕴含的辩证精神集中体:“千古圣贤授受,只一个现于“中庸之道”

。下文就中……学者讲学,不过讲求此中”

情全面而不偏激,讲求包容精神,追求事物“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和谐。子曰:

”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此从两重视角对中庸思想加以诠释并厘定其文化价值。

意指从问题的首尾本末发现矛盾,从事物的矛盾双方加以分析,再

把问题综合起来“攻乎异端,斯害也予以回答。孔子又说:

已。”因而,“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④退之”。所谓“三思

而后行”,即拥有一种观

一、思想诠释

东汉郑玄在《中庸解题》里将中庸注解为“用中”说:“名曰中庸者,

以记其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北宋程颐讲:“不偏之谓中,不

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在《四书集注》中,南宋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除古人外

《论语译注》还有今人的释义,杨伯峻先生的将“中”解为“最合理而

至当不移”。

点或做法时必须考虑其对立面,不论“乡人皆好之”还是“乡人皆恶之”,都要顾及事情另一方面,“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

⑤焉”。这里,孔子并未简单地反对偏执,只⑥是强调小心谨慎,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并非一味地排斥“狂狷”(在他看来总要强过“乡愿”),而是讲这样

往往偏离中道,如他所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

”践行中要时有所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方法论总原则。笔者认为,中庸首先

“允执其(厥)是一种方法论总则,可概括为

中”(即诚实地执守中道)、无过不及(“过犹),既包括思维方法(认识矛盾),又包不及”

括处事原则(处理矛盾)。这是其方法义。实现中庸,必须达到两点:第一,看问题、做事

偏,或偏向过度,或偏向不及,这样易于达到中庸。因为“过”与“不及”都已部分地包含了“中道”的因素或萌芽,所以,二者是实行中庸

之道必须抓住的“两端”,即所谓“叩

28

社会科学论坛??(下)

哲学??人文

其两端”。可见,“用中”是通过“执两”实现的。正如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所言,“知得过不及处就是中和”,即只要能体认到何者,何

者为“不及”,这就自然含有“中为“过”

和”之义了。第二,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多样的统一,这种原则

在行为方面集中恰到好处。子曰:“君子表现为适中(适度)、

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是讲,看

&)$

民鲜久矣。”“可见在孔子心目中,中庸乃&*$德行的至高境界”。和

而求其中,所谓“和”

的过程在中国哲学中并没有精确论证和逻“内在超越”,强调主体通

辑推演,它是一种

过自身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和谐的理想境界;又只能通过“求诸其身”进行直觉体悟,而“绝妙的直觉判断

&+$

。的做出更是一种境界的结果”

孔子中庸之道

到两点却不盲从附和、忽左忽右,而是始终“致中和”。这样才能切

中坚持正道,即所谓

肯綮。主张太偏于理想则不能实行,因而要“和”;太偏于现实则随

波逐流,因而又要“不同”。总之“,完整的中道——既和而不流又

。刚而无虐,或既曲而不屈又直而不倨”

实现“中庸”原则的途径是“择善而固执”(即固守善行)。一方面,“执中”在现实中是以“执善”来彰显的。中庸本身内含着“善”的价值

取向即中庸取向“,能够符合‘中’的标准,才是‘至善’;偏离‘中’的‘过’

&,$

,就是恶”。“善”再进一步就是孔子‘不及’

作为方法论,中庸渗透于孔子思想的诸多层面。在理想人格层面,

其一,它表现为行为举止既不过头,又不欠缺,即道德规范上有所

节制。孔子指出:“质胜文则野,文

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二,它

的“仁”。可见,作为处世准则的“中庸”同作为道德理想的“仁”是一

致的,二者统一之点在于实现身心、人际和谐的终极目标。这样便

使中庸由体现工具性的方法总则上升为体现目的性的道德境界。而

这种境界又与“仁”的入世观念相互贯通并使之得以升华。因此,中

庸原则同仁学原则相得益彰,中庸思想完全合于孔子的道德哲学体系。“在孔子的思想中,‘仁’是道的本原,‘中庸’是道的方法。‘仁’与

‘中庸’的相互交织作用

&-$

乃成为完整的‘道’”。另一方面,庸德总的

体现为既不要求他人与自己意见绝对同一,又有独立见解,即待人处事中兼收并

&%$

蓄。孔子讲“群而不党”,还讲“君子之于天&’$

。因此,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中行者”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勇于进取而又考虑全局,为人正直而又与人合作,能够实现节度精神与兼容精神的统一。

“仁者静”,即在2.理想精神境界。所谓

和谐中求发展,在变中求不变,中庸之道正是这样一种在乱世中谋求正道的处世原则。如此便在这种意义上“把‘中庸’提升为

&($

人类最高的生生之‘德’即最高的生存智慧”。

来说是种不易之道。“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

&.$

。换言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怀之”

&0/

,即用道决定自己的进退出处,以弘道隐”

自任,反映了儒家“中道而立”、特立独行的执拗品格。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病了,没有人能振作。子路含怒见孔子说:“君孔子道:“君子子也有穷困无法的时候吗?”

&%/

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所谓“君子固穷”,正

笔者认为,中庸不仅是方法论原则,更可归为“仁”的理想境界,即格守“善道”。这是其境界义。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下)社会科学论坛

29

哲学??人文

是一种中庸精神,“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便是这种精神的具体表征。其中,“和”

论孔子中庸之道

冲突,使之中国化而非本土外化,有利于保持民族的自性。然而,它又使华夏文化持守有余而开放不足,加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封闭的民族特质,导致舶来文化的精神内核难以介入,不利于吸收外国先进文化。五千年来从未发生过文化断裂不但是民族的骄傲,而且是民族的缺憾。

中庸性格在后儒思想中有所延伸,本文恕不赘述。综上,中庸哲学实质是种“和谐的辩证法”———同时观照两端(矛盾双方),又非任何一端(其中一方),这与人类社会乃至

(有节制),“流”“倚”即“滥”“中立”即“固”(无节制)。只有这样才会达到“从容中道”的境界。用孔子的话表述,第一方面即“得—善”;第二方面即“拳拳服膺”。

总而言之,“中庸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和

#

最高智慧”,是智慧与美德、手段与目标的

完善统一,最终“成为儒家最高的道德准则

#$!和矛盾观及处理矛盾的方法论”。

二、价值审视

庄泽宣先生认为:“中国民族最讲持中之道……中国儒家学说的根本思想便在中

#%!

的确,中庸乃中华文化之精髓、庸之道。”

LT注释:

《明儒学案》卷三七《甘泉学案一??语录》。①见

《诸子集成》(第1册)#/0#/

第17、5、21、31、13、26、26、12、31、8、12、30、16、30页,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民族之灵魂。因为它孕育了华夏智慧与文明,并使之生生不息。

笔者以为,中庸对国人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它教人言谈举止上讲究分寸、适可而止,凡事寻求合宜状态。这便逐渐塑造了处事恭顺、恪尽职守的民族心态。然而,它又包含了向均衡论转化的可能,且有“宁不及勿过”的戒惧之嫌,加之中国人谋求行动体系和谐共处和“向后看”的传统心理,便演化为一种趋同避异、安于既往的价值倾向。培养出明伦守礼的同时却是“不的左右逢源。其次,它影响求有功,但求无过”

到中华民族对待外来文化的基本态度———融而圆通、和而不同。这便使得中国文化极少被异质文化所同化,却总是化解对方及其价值

⑨庞朴:“中庸与三分”,载《文史哲》2000年第4期。

,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

金耀基、陈海文、陈健民、杨中芳、赵志裕、伊#张德胜、4/

沙白:“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

“浅析‘和’的哲学思想”,载《福建论坛》(文#张文彪:5/

史哲版)1999年第6期。

,载《河北大学学#/6/#徐儒宗:“王阳明的中庸修养论”7报》(哲学社会科学科版)1995年第1期。

#王$!冬:古代“‘中和’观及其现实意义”,载《天津师

大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

30

社会科学论坛??(下)

范文三: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第三个意思:庸就是下面的第一部分叫做用,所以中庸也可以颠倒过来说庸中,叫使用中道的方法,叫庸中。所以庸有三个意思,从字义上说,庸者常也,是个常道;庸者不易也,庸者用也,中庸也许就是用者这样的意思。

孔子还有一句话,谈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叫“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和质这个内容,文和质要相当,形

式和内容相当才比较好。孔子在评价一首诗的时候,说“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快乐不至于太淫荡,哀伤的时候也不是过分的痛楚,保

持一个中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情感表达是这样。孔子的弟子

说孔子的性格是“温而厉,威而不猛”,他有威风,但是不至于过分,不是像现在主张的超男、猛男。然后“恭而安”,恭敬又很安详,严肃、恭敬而又很安详。

三、中庸之道的原则性

孔门有一个大弟子叫有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

为美。”用一种专门的规矩来节制人们的行为,协调各种冲突,协调

人际关系,使人事的处理正好恰到好处,这是礼乐的制度的价值。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这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一种精神。

孔子还有一个思想叫“叩其两端而竭焉”。如果有人问他一个问题,

孔子不一定马上回答他。但是孔子的方法从这个提问的问题的两边

慢慢的去启发问题,然后慢慢的去回答对方的问题,“叩其两端而竭焉”,一点一点问,两端来问。我们处事,正和负、快和慢,两个方

面怎么把它相互地去叩问、相互去思考,达到一种平衡。

他还有“只取两端而用其中于民”。两端之中保留一个动态统一的平

衡的机制具体去分析,灵活去处理,辩证地去综合。

四、中庸的涵义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我们也有道德的情感,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施琅之心。喜怒哀乐这些感情没

有抒发的属于平静的状况,叫做中;“发而皆中节”,叫做“和”,我

们抒发出来了,符合于我们当时所处的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伦理、社

会的要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情感没有发的时候,心截然不动,是中

的状态,没有过和不及的规避,中是道之提、信之德,如果情感抒

发恰到好处,自然而然就叫和。和是道之庸,中是

天下事物的大原则,和是天下可以通行的叫做达道,君子的自省的

工夫,达到至善至美综合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安于其所、运行不息,万物是各率其性,生生不已。

中和就来自中庸,它所追求的中和的境界。孔子所讲的“五伦”,又

叫“五达道”,君臣、父子、朋友、夫妇、兄弟等等的关系,这五者

通过人伦关系去学习人道。学习的途径还要学习“三达德”,叫智、仁、勇,日本有个公司用“智、仁、勇”作为它的公司的精神理念。

“智”是智慧,知人任事;“仁”是仁慈、仁爱、推已及人;勇是勇敢,勇者不惧。

子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我们爱好学习接

近着智慧,知识不是智慧,力行实践。我们要知道羞耻就是勇的开始,知这三者才是修身,这是内圣,这跟《大学》的主张是一致的。《中庸》的境界让我们成就自己,还要成就他人,成就万物。我们

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来成就自己,我们爱自己,我们也爱别人。我

们在爱别人的过程中学会爱自己,在爱自己的过程学会爱别人。这

就要从我们个体的生命,从形躯中超脱出来,使万物各安其位,我

们人就会提升自己的境界。孔子的第74代孙孔繁森,他就是具有成己、成物、成人这样一个精神。他在阿里和藏族同胞生活在一起,

他是在成就别人的过程中来成就自己。他的仁德、他的智慧、他的

勇敢三达德发挥到极致。这就是《中庸》所讲的“尊德性”和“道问学”的统一,也是《中庸》所讲的平凡和伟大的统一。“故君子尊德性而

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意思是说我们既要保

护天赋给我们的善良的本性,也要重视后天的学习、修养。我们既

有远大的目标,又要脚踏实地,不离开凡俗的生活,我们是人之子女、人之父母,我们要尽人道、尽家庭、尽社会的责任,追求真善

美合一的目标。像孔繁森这样的人物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五、中庸的品德在现代的意义

“中庸”既是理想的境界,又是普遍的方法。儒家思想讲和,不仅讲

社会的和谐,还讲人和自然的和谐平衡,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平衡,

人和自己内在的身和心,内在的平衡和谐。儒家讲和,孔子讲和而

不同,和不是同,和也不是不同。和是多样的统一,“和也者,天下

之大道也。”不是天下没有对立,而是说我们要达到和谐的状态,要

争取克服这些对立,达到和谐的状态,这是一个人文的睿智。这个

智慧是现代化的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它不只是

生态平衡,不只是社会的和谐,他是人和天地万物的整体的和谐的

思想,这是讲的“和”,普遍和谐,这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它发挥到一个极高的境界,万物生长

就茂盛。

中国哲学、儒家哲学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物我的相通。人际关系

也要次序化、和谐化,天地人物之间达到《中庸》这本书里面所说

到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形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意思是指万事万物共同的繁荣发展,彼此不相妨害,个人所追

求的道并行不悖。这就是一个宽容的、平和的、兼收并蓄的,博大

恢弘的品格,这正是我们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多民族统一的文化,

华夏文明、华夏的种族,一个根本性的品格。在公元前八世纪到公

元前二世纪,就是西方哲人雅斯贝尔斯所讲的轴心文明的时代,君

不见那个时代的文化巨人、文化渊源之处,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印度,到后来晚一点的波斯,现在的希腊人已经不是古代那

个希腊雕塑的黑头发的英俊的希腊人的后代,希腊的人种已经消散

斯拉夫族群中去了。埃及、印度不是古埃及、古印度的一个延续发展。中华的民族、中华的文化,在长期的中庸平衡、中和之道,这

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的文化统和过程中,她慢慢地相延成形。

它的语言、它的文化、它的生存方式、它的价值世界,一直到今天

延续下来。这说明我们是一个爱好历史的民族,我们是一个爱好有

一个崇高理念,有一个崇高追求的民族。我们是一个不断地吸纳周

边的文化和人种,种族和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以贯之而又不断代谢。

这就是“中庸中道”。

中庸之美就是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生命之中,就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

一个经验,我们要珍惜这个经验,我们和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他们的文化相比较,才有了真正的认识,中国华夏孔孟当然

他有老庄的,还有佛家的这个智慧,都是世界顶级的智慧。

孔子在思想方法上,很重视客观的法则,反对主观的偏好,有四个

方面他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要太过意、私意地揣测;

不要太自以为是,我们在管理中,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社会、

和自身的身和心的关系的时候,处理国家之间、宗教之间、语言之

间复杂的矛盾的时候,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的内部事务、外部事务,家国天下事,公司的内部事务、外部事务,在处理各方面的时候,应对各方面的时候,可以学一点《中庸》,学一点孔子的中庸

之道,这会增长我们的智慧,可以让我们坦然地、安宁地面对各种

矛盾。“中庸之道”既是人生修养的极致、最高的境界;又是一个普

遍的方法学,一个方法论的原理,像松下公司那样,它是可以活用

于当今的世界,圣贤的智慧是要靠我们实际地去体验的。

范文四:【摘要】在中国古代人文思想中,处事方法首推孔子倡导

的中庸思想。这种思想深深积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具有民族

特色的为人处事原则。所谓中庸之道,就是掌握过犹不及的道理,

坚持适度的原则,中庸是对矛盾的驾驭和超越而非折中主义。

【关键词】中庸 ?? ??适度 ?? ??过犹不及 ?? ??折中主义 ?? ??

孔子

古语中,中有中正、中和两层意思。所谓庸,即是用、即是常,就

是规律。汉代郑玄在其《礼记??中庸注》中指出:“中庸者,以其记

中和之为用也。庸者,用也。”到了宋代,理学大师程颢和程颐兄弟

则进一步指出:“不偏之谓之中,不易之谓庸。”“庸者,天下之定理。”这里所讲的“不易”,暗指在变动不定的自然和人生背后,存在

着一个永不变更的常数,因此,中庸也就是把中和与中正当做常道

加以应用的高明之道。“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提倡的是以诚、以宽、以礼待人;不偏听偏信,也不搞放弃原则,而要以社会的利益为重,

高瞻远瞩地、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

孔子认为,君子做事能够符合中庸的道理,小人的所作所为完全违

背中庸的道理,原因就是“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君子对于中庸的理,能时时省察,做到随时而异,适中不偏。小人对于中庸的理,任性妄为,肆无忌惮。君子能用中

和之道,所以说君子中庸。舜是运用中庸的能手,所以成为圣人。“时中”也就是“适度”,即事物的均衡性或者说是行为的适度性。

《论语》记载,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如何评价另外两个弟子。孔子说,这两个人,一个太过,另一个不及。子贡又问,过比不及好一些吧?孔子回答说“过犹不及”。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的后果和失误都是一

样的,只有脱去极端,以“适度”的准则,既无“过”又无“不及”,方

为中庸之道。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孔子对“过”与“不及”都加以

排斥,他所倡导的中庸,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并且牢牢把

握了恰到好处的中正处,即坚持了“适度”的原则。那么,如何找到

一个适合的“度”,做到“时中”呢?《中庸??大知章》中,有一段孔

子对中庸的经典解释。孔子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国古代

的那些圣君明主,他们之所以得到百姓的拥戴,在于他们能够做到

隐恶扬善,把握过与不及的两端,采用中庸的办法来治理国家、安

抚百姓。孔子把中庸视为个人修身养性的基本准则,并把它当作治

国安邦的指导思想。要想避免两端,首先就应该把握两端,亦即“执

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不走极端,而取中间,使两端既互相补充,又互相制约。如果只顾一端,不顾另一端,那就成了极端主义,其

结果就是过犹不及。把握两端之后,经过度量便可以找到不宽不严、不重不轻、不隆不简的中点,这个中点就是“适度”。在儒家看来,

合于“度”的要求,才恰到好处。历代圣君明主和有德之人,都具备

这种合于“度”的中庸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践履。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

多言论可以体现,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强调

学与思的结合,反对只学不思和只思不学两个极端,而要把握事物

之度。

基于以上阐述,中庸是否等同于折中主义呢?儒家学说强调“仁”,

而春秋战国作为社会大变革时期,统治者所需要的是富国强兵之术,而非仁义道德。在如此“以攻伐为贤”的战乱时期,“仁”的思想何以

立足?也就是说,从儒学建立一直到汉武帝之前,儒学都是不被统

治者重视的。更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庸思想是孔子在乱世中向君王邀宠、得以生存的手段,是传统思想中遗留下来的中华民族的劣根,

即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处事原则。但依笔者之见,中庸并不是模

棱两可的折中主义,中庸是讲原则的。在前面提到过,“仁”和“礼”

是符合中庸思想的,同样,中庸思想也离不开“仁”和“礼”。孔子说:“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所以,中庸的原则就是“仁”和“礼”。

中庸之道的真谛就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

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而折中主义是

无原则可言的,它什么也不坚持,一切都迁就。恰恰相反,孔子是

反对“好好先生”的,并把它作为社会伦理秩序的最大敌人,居于两

者之间而又不改变自己的立场才是中庸之道的精义,它对矛盾的驾

驭和超越并非简单的折中!

中国历史是一部浩瀚的精神营养书――道家的“无为无不为”;墨家思

想的“兼爱”和“侠义”;佛家的“极乐世界”。相比于以上各家学说,孔

子的“中庸”介于两极之间,其效果看上去通常是很平常的,也许在

有些人看来是卑之无甚高论,不如极端的言行和主张那样,或使人

热血沸腾、慷慨激昂,或令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中庸”只是平

常道理,“庸”字也有平常、普通的意思。但中庸却绝不是平庸,而

是在平常普通中见出“极高明”,在平凡中体现出伟大。“中庸”是原

则性与灵活性并举的,如果人们能在一切事情上恰到好处地这样做,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中庸”是一门艺术,坚持“中庸”

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要比不负责任地唱一点哗众取宠、耸

人听闻的极端的调子难得多,需要的倒是胆量和勇气。

【参考文献】

[1]来可泓.大学直解??中庸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2]施忠连.四书五经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3]刘成纪.中庸的理想[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范文五:摘要:“中庸”不是什么都不做,更不是“和稀泥”,而是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顺其恰到好处而为之。“中庸”作为“德”,可谓“其至矣乎”。它表现于外就是行礼乐,表现于内就是修仁义,是为政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中庸”的修养,最终可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实际上正是一种“天人合一”。

关键词:孔子中庸礼乐仁义学知

一、礼乐与中庸

二、仁义与中庸

三、学知与中庸

四、“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前面我们分析了仁、义、礼、乐的中庸原则,也论述了“学”、“教”对于中庸的重要性。另外,中庸还是为政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也是一种最高的道德。

注释:

①古“知”同“智”.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本文所引《论语》原句均取自本书,方便起见,只在文中标出篇章名,不再对其进行脚注).

④二程集:1148.

⑥刘宝楠.论语正义.香港:中华书局,1978:44.

⑦古“君子”一词有两成含义,其一指有道德的人,其二指在高位的人,这里指后者.

⑧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64.

⑨论语译注:292-293.

范文六:《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

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

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

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

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第三个意思:庸就是下面的第一部分叫做用,所以中庸也可以颠倒

过来说庸中,叫使用中道的方法,叫庸中。所以庸有三个意思,从

字义上说,庸者常也,是个常道;庸者不易也,庸者用也,中庸也

许就是用者这样的意思。

孔子还有一句话,谈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叫“质胜文则野,文胜质

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和质这个内容,文和质要相当,形

式和内容相当才比较好。孔子在评价一首诗的时候,说“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快乐不至于太淫荡,哀伤的时候也不是过分的痛楚,保

持一个中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情感表达是这样。孔子的弟子

说孔子的性格是“温而厉,威而不猛”,他有威风,但是不至于过分,不是像现在主张的超男、猛男。然后“恭而安”,恭敬又很安详,严肃、恭敬而又很安详。

三、中庸之道的原则性

孔门有一个大弟子叫有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

为美。”用一种专门的规矩来节制人们的行为,协调各种冲突,协调

人际关系,使人事的处理正好恰到好处,这是礼乐的制度的价值。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这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一种精神。

孔子还有一个思想叫“叩其两端而竭焉”。如果有人问他一个问题,

孔子不一定马上回答他。但是孔子的方法从这个提问的问题的两边

慢慢的去启发问题,然后慢慢的去回答对方的问题,“叩其两端而竭焉”,一点一点问,两端来问。我们处事,正和负、快和慢,两个方

面怎么把它相互地去叩问、相互去思考,达到一种平衡。

他还有“只取两端而用其中于民”。两端之中保留一个动态统一的平

衡的机制具体去分析,灵活去处理,辩证地去综合。

四、中庸的涵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