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2 第二章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图 2 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3 第四章夹具设计 6 第五章参考文献7 第六章结束语8

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连杆体零件夹具

设计内容:1、产品零件图

2、产品毛坯图

3、夹具设计装配图

4、夹具设计零件图

5、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学生:姚若飞

指导老师:王晨升

设计日期:2015年1月9日

前言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主要机械制造装备的工作原理及其正确使用和选用方法、原则,并具备一定的机械制造装备的总体设计、传动设计、结构设计等基本知识和主要工艺装备的设计能力。而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综合地运用装备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知识,进一步培养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机械设计能力。其目的在于:〔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夹具设计课程及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机床夹具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提高其走上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

〔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习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

零件在工艺规程之后,就要按工艺规程顺序进行加工。在加工中除了需要机床、刀具、量具之外,成批生产时还要用机床夹具。他们是机床和工件之间的连接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获得正确的位置。机床夹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通常把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当工件定位后,为了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而破坏定位,还应该用一定的机构或装置将工件加以固定。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将工件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工件装夹是否正确、迅速、方便和可靠,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成本和操作安全。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工件的装夹是通过机床夹具来实现的。机床夹具在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夹具按使用范围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可调夹具、组合夹具和随行夹具,按使用机床分为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镗床夹具、磨床夹具、齿轮机床夹具、自动机床夹具、数控机床夹具、自动线随行夹具以及其他机床夹具等,按夹紧的动力源分为手动夹具、气动夹具、液压夹具、气-液增力夹具、电磁夹具及真空夹具等。根据所加工工件

的要求,本次使用的是钻床浮动夹紧专用夹具。

机床夹具发展前景

夹具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夹具已从一种辅助工具发展成为门类齐全的工艺装备。

1.床夹具的现状

国际生产研究协会的统计表明,小批多品种生产的工件品种已占工件种类总数的85%左右。现代生产要求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品种经常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竞争。然而,一般企业都仍习惯于大量采用传统的专用夹具,一般在具有中等生产能力的工厂里,约拥有数千甚至近万套专用夹具;另一方面,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每隔3~4年就要更新50~80%左右专用夹具,而夹具的实际磨损量仅为10~20%左右。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成组技术、柔性制造系统(FMS)等新加工技术的应用,对机床夹具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

1)能迅速而方便地装备新产品的投产,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2)能装夹一组具有相似性特征的工件;

3)能适用于精密加工的高精度机床夹具;

4)能适用于各种现代化制造技术的新型机床夹具;

5)采用以液压站等为动力源的高效夹紧装置,以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6)提高机床夹具的标准化程度。

2.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

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标准化、精密化、高效化和柔性化等四个方面。

(1)标准化机床夹具的标准化与通用化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我国已有夹具零件及部件的国家标准:GB/T2148~T2259-91以及各类通用夹具、组合夹具标准等。机床夹具的标准化,有利于夹具的商品化生产,有利于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总成本。

(2)精密化随着机械产品精度的日益提高,势必相应提高了对夹具的精度要求。精密化夹具的结构类型很多,例如用于精密分度的多齿盘,其分度精度可达±0.1";用于精密车削的高精度三爪自定心卡盘,其定心精度为5μm。

(3)高效化高效化夹具主要用来减少工件加工的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常见的高效化夹具有自动化夹具、高速化夹具和具有夹紧力装置的夹具等。例如,在铣床上使用电动虎钳装夹工件,效率可提高5倍左右;在车床上使用高速三爪自定心卡盘,可保证卡爪在试验转速为9000r/min的条件下仍能牢固地夹紧工件,从而使切削速度大幅度提高,除了在生产流水线、自动线配置相应的高效、自动化夹具外,在数控机床上,尤其在加工中心上出现了各种自动装夹工件的夹具以及自动更换夹具的装置,充分发挥了数控机床的效率。

(4)柔性化机床夹具的柔性化与机床的柔性化相似,它是指机床夹具通过调整、组合等方式,以适应工艺可变因素的能力。工艺的可变因素主要有:工序特征、生产批量、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等。具有柔性化特征的新型夹具种类主要有:组合夹具、通用可调夹具、成组夹具、模块化夹具、数控夹具等。为适应现代机械工业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需要,扩大夹具的柔性化程度,改变专用夹具的不可拆结构为可拆结构,发展可调夹具结构,将是当前夹具发展的主要方向。

机床夹具设计

机床夹具概念

1.机床夹具概念

在机床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中用来安装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确位置上,完成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称为夹具。

2.工件的安装

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为了保证工件被加工表面的尺寸,几何形状及相互位置精度方面的要求,事先必须将工件正确地安装到机床加工位置上去.工件的安装一般包括定位和夹紧两个过程:即首先应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及刀具占有一个正确的位置,这就是工件的定位,然后将工件紧固在这一既定位置上,使之不因受切削力、重力、离心力和惯性力作用发生位置改变,这就是工件的夹紧。工件的安装一般有两种方式:直接在机床工作台或通用夹具上安装;采用专用夹具安装。本次安装为第二种。

3.机床夹具的功用

(1)保证产品加工精度,稳定产品质量;

(2)提高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

(3)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

4.机床夹具的组成

机床夹具因被加工工件的加工表面不同或使用机床种类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但就机床夹具具体结构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导向对刀元件、连接元件、其它装置和元件、夹具体。

5. 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1)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技术要求;

(2)提高机械加工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工件的成本;

(3)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维修;

(4)操作安全、方便。

专用夹具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步骤

1.夹具的基本要求

对机床夹具的基本要求归纳为四个方面:

1)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2)提高机械加工的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工件的知道成本;

3)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和安全,便于排屑;

4)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便于夹具的制造、装配、检验、调整与维修。

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必须保证工件的加工要求,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处理好加工质量、生产率、劳动条件和经济性等方面的关系。在大批量生产中,为提高生产率应采用先进的结构和机械传动装置。在小批生产中,则夹具的结构要尽量简单以降低夹具的制造成本。工件加工精度很高时,则应着重考虑保证加工精度。

专用夹具适用于产品相对稳定的批量生产中。在小批量生产中,由于每个品种的零件数较少,所以设计制造专用夹具的经济效益很差。因此,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往往设计和使用可调整夹具、组合夹具及其他易于更换产品品种的夹具结构。

2.夹具的设计步骤

专用夹具设计的主要步骤为:

收集并分析原始资料,明确设计任务设计夹具时必要的原始资料为工件的有关技术文件、本工序所用机床的技术特性、夹具零部件的标准及夹具结构图册等。

首先根据设计任务书,分析研究工件的工作图、毛坯图、有关部

件的装配图、工艺规程等,明确工件的结构、材料、年产量及其在部件中的作用,深入了解本工序加工的技术要求、前后工序的联系、毛坯(或半成品)种类、加工余量和切削用量等。

为使夹具的设计符合本厂实际情况,还要熟悉本工序所用的设备、辅助工具中与设计夹具有关的技术性能和规格、安装夹具部位的基本尺寸、所用刀具的有关参数、本厂工具车间的技术水平及库存材料情况等等。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成功经验,参考生产中行之有效的典型结构和先进夹具,熟悉夹具零部件标准,以使所设计夹具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

(1)拟订夹具的结构方案,绘制结构草图

在此阶段主要应解决的问题大致顺序是:遵照六点定位规则确定工件的定位方式,并设计相应的定位元件;确定刀具的导引方案,设计对刀、导引装置;研究确定工件的夹紧部位和夹紧方法,并设计可靠的夹紧装置;确定其它元件或装置的结构形式,如定向键、分度装置等;考虑各种装置和元件的布局,确定夹具体和夹具的总体结构。

(2)绘制夹具总图

在能够清楚表达夹具的工作原理、整体结构和各种装置、元件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前提下,应使总图中的视图数尽量少。还应尽量选择面对操作者的方向为主视图。绘制夹具总图的顺序是:

①用双点划线或红色铅笔绘出工件的轮廓外形和主要表面(定位面、夹紧面、待加工面),并用网线表示出加工余量。

②视工件轮廓为透明体,按工件的形状和位置依次绘出定位、对刀导引、夹紧元件及其他元件或装置。最后绘出夹具体,形成一个夹具整体。绘图后还要对夹具零件进行编号并填写零件明细表和标题栏。

③标注有关尺寸和夹具的技术条件。

④绘制夹具零件图

夹具总图中的非标准件都要绘制零件图。设计人员应注意夹具制造、装配和适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直至夹具能投入生产使用为止。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连杆是柴油机的重要零件之一。连杆体与连杆盖通过螺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其大头孔与曲轴相连,小头孔通过活塞销与活塞连接,将作用于活塞的气体膨胀压力传给曲轴,又受曲轴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图可知,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的零件。

该零件上的主要加工面N面、R面、Q面、P面、Ф25的孔、2-Ф8的孔和1Ф0的孔。

所要加工的面的粗糙度是6.3和3.2 ,而孔的要求比较高粗糙度要求为1.6和3.2。Ф8和Ф25的中心距840.2,25的孔的轴线是要做为基准,故其精度要求较高。

参考文献(1)中有关面和孔加工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技术要求是可以达到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

二、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图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又由题目已知零件的生产纲领为10000件/年。通过计算,该零件的质量约为7kg 。查参考文献(2)表8.2可知,其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毛坯的铸造方法选用砂型机器造型。由于所有的孔径都小于30mm,故在铸造时这些孔都不用铸造出来。此外,为消除参与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

铸件的分型面为B中心线(在毛坯图上表示出)浇口为于零件的侧面。

查参考文献(1),用查表法确定个表面的总余量如下表所示:

各加工表面总余量

查参考文献(2)表2.3-9可得铸件的主要尺寸的公差,如下表所示:

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

三、工艺规程设计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连杆的N面既是装配基准又是设计基准,用它作为基准,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其余各加工工序也能选用其定位,符合“基准统一”原则。此外,N 面的面积较大,定位比较稳定,夹紧方案也比较简单、可靠。

粗基准的选择:考虑到下面几点:1.在保证各加工面有加工余量的前提下,使重要孔的加工余量尽量均匀;2.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我所加工的Ф25的孔的夹紧方案有两种:

方案一:以R面定位,限制三个自由度;在Ф40的圆柱外圆中间以V形块定位,限制两个自由度;在A-A视图的最左边用压板加紧,限制一个自由度。

方案二:以R面定位,限制了三个自由度;在Ф40的圆柱外圆中间以V形块定位,限制两个自由度;在A-A视图的最左边用一个活动V行块夹紧,限制两个自由度,其中一个自由度重复限制。

(二)、制定工艺路线

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N面和R面:粗铣——精铣;Q面和P面:粗铣——精铣;Ф25的孔:钻——扩——铰;Ф8和Ф10的孔:钻——扩——铰。

根据先面后孔、先主后次和先粗后精的原则,先加工N面、R面、Q面和P面,后加工Ф25和Ф8及Ф10的孔,并在加工过程中把粗加工放在前面,把精加工放在后面。

拟订的加工工艺路线如下:

工序号工序内容

10. 铸造

20. 时效

30. 涂漆

40. 粗精铣底面

50. 粗精铣顶面N

60. 钻扩铰Ф25H9孔,孔口倒角1X45°

70. 粗精铣Q面

80. 粗精铣P面

90. 钻扩铰2-¢8H7(+0.015)和¢10H7(+0.015)

00

100. 检验

(三)、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由于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故加工设备宜以通用机床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其生产方式以通用机床加专用夹具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的流水生产线。工件在各机床上的装卸及各机床间的传送均由人工完成。

粗精铣N面。采用立铣,选用X62W。选择直齿三面刃铣刀,游标卡尺。

粗精铣R面。采用立铣,选用X62W。选择直齿三面刃铣刀,游标卡尺。

钻Ф23的孔。采用立式钻床,选用Z3025。选择¢24锥柄扩孔钻,三爪内千分尺。

扩Ф24的孔。选择¢24锥柄扩孔钻,三爪内千分尺。

铰¢25的孔。选择锥柄机用铰刀,三爪内千分尺。

(四)、加工工序设计

工序60钻扩铰Ф25H9孔的工序

各工步的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公差列于下表:

各工步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公差

加工表面加工方法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Ф25H9钻孔0Ф23

Ф25H9扩孔1.8Ф24.8+0.03

Ф25H9铰孔0.2Ф25+0.05

Ф25的孔需要做为其他尺寸的基准,故其精度需要得到保证。用钻模来保证,由于是大批量生产,参考文献(2),选用可换钻模。

参考文献(1)表10-66,并参考Z5025钻床说明书,取钻Ф25孔的进给量s=0.21mm/r。

参考文献(1)表10-93,用插入法求得钻Ф孔的切削速度v=106.1mm/s=6.366m/min,由此算出转速为

n=1000v/лd=1000X43.6/3.14X25=553.6r/min

实际转矩取n=550r/min

v=nлd/1000=550X3.14X25/1000=43.175m/s

查文献(1)表10-78

Ff=9.81X42.7d0Xf0.8KF=9.81X42.7X25X0.210.8X1=3005N

M=9.81X0.02d02f0.8KM=9.81X0.021X625Xf0.8X1=36.9N 它们均小于最大进给力900N,最大扭距2500N.M

扩Ф25的孔,参考文献(1)表10-97,取s=0.75mm/r,查表10-98,用插补法求得速度v为56.85

n=1000v/лd=1000X56.85/3.14X25=724r/min

实际取n=720r/min

v= nлd/1000=56.52m/min

铰Ф25的孔,参考文献(1),s=1.9,v=7.55m/s

n=1000v/лd=1000X7.55/3.14X25=96

实际取n=100r/min

v= nлd/1000=3.14X25X100/1000=7.85m/min

(五)、时间定额计算

计算工序30的时间定额。

1.机动时间参考文献(1),表11-6,得出钻孔公式为:

t j=l+l1+l2/sn

查表11-6,l1=7.4mm,l2=2,l=54,s=0.21,n=550

t j=l+l1+l2/sn=7.4+2+54/0.21X550=0.55

扩Ф25孔:

T0= l+l1+l2/sn

查表11-8,l1=2,l2=0.61X2=1.22,l=54

T0= l+l1+l2/sn=2+1.22+54/0.21X720=0.11min

铰Ф25孔Te=l+l1+l2/sn

查表11-10,l1=1.1+1=2.1, l2=28,l=54

Te=l+l1+l2/sn=54+2.1+28/1.9X100=0.44

To=0.55+0.11+0.44=1.1min

2.辅助时间。参考文献(3)表5.2-44确定如下表所示:

辅助时间

(min) 操作内容每次需用时间钻Ф25孔扩Ф25孔铰Ф25孔

主轴变速0.025 0.025 0.025

变换进给量0.02 0.02

移动摇臂0.02 0.06 0.02 0.02

升降钻杆0.03 0.06 0.03 0.03

装卸套筒刀具0.04 0.04 0.04 0.04

测量时间0.04 0.04 0.04 0.04

开停车0.02

主轴运转0.02

清除铣屑0.03

各工步的辅助时间为:钻Ф25孔0.22min 、扩Ф25孔0.155min、铰Ф25孔0.155min.

装卸时间参考文献(3)取1.5mm。

所以辅助时间Ta为:

Ta=0.22+0.155+0.155+0.02+0.02+0.03+1.5=2.1min

3.作业时间

T B=Tb+Ta=1.1+2.1=3.3min

4.布置工作地点时间Ts。查参考文献(3)取ɑ=3%,则:

Ts=T Bɑ=3.3X3%=0.099min

5.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Tr。查参考资料(3),取β=3%。则:

Tr=T Bβ=3.3X3%=0.099min

6.准备与终结时间Te。查参考文献(3)表2.5-44,取各部分时间为:

中等件33min

升降摇臂1min

深度定位0.3min

使用回转夹具10min

试铰刀7min

由题目已知生产批量为10000件,则:

Te/n=(33+1+0.3+10+7)/10000=0.005min

7. 单件时间Tp

Tp=Tb+Ta+Ts+Tr=1.1+2.1+0.099+0.099=3.4min

8.单件计算时间Tc

Tc=Tp+Te/n=3.4+0.005=3.405min

(六)、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详见附表)

夹具设计

本次设计的夹具为第60道工序——钻扩铰Ф25孔,孔口倒角1X45°,该夹具适用于Z5025立式钻。

a)确定设计方案

这道工序所加工的孔N面上,并与N面垂直。按照基准重合原则并考

虑到N面已经经过加工,为避免重复使用粗基准,应以N面定位。N面定位限制了工件的三个自由度。在Ф40圆柱的外表面中间用一V形块定位,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剩余一个自由度应该怎么限制呢?工件怎么夹紧呢?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在A-A视图上工件的最左面用压板压紧,这样就限制了工件最后一个自由度。这种方案定位可靠,夹紧比较方便。

方案二:在A-A视图上工件的最左边用一活动V形块夹紧,这样限制了工件的两个自由度,其中一个自由度被重复限制,但该方案夹紧比较简单。

综合上述分析,选择第一种夹具设计方案。

b)计算夹紧力

参考文献(5)表1-2-11,因夹具的夹紧力与切削力的方向相反,实际

需夹紧力F夹与切削力F之间的关系为F夹=KF

式中K为安全系数。参考文献(6),当夹紧力与切削力相反时。取K=3。

由前面的计算可知F=3005N

所以F夹=KF=3X3005=9015N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是对大学所学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和检测,是每一个合格的大学生的必经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次课程设计,不仅培养了我们正确的设计思想;也同时让我们掌握了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以及锻炼了我们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我们大量阅读了各种技术资料及设计手册,认真探讨了机械领域内的各种基本问题。因此,本次设计不仅加强了对自己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解和认识,而且也对自己的知识面进行了拓宽。在学习以上知识的同时也练习了CAD、UG、数控仿真加工、数控机床加工等知识,既完成了课程,又对以往学习的知识进行了完整的复习,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大大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水平,培养了我们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培养我们掌握实验、测试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锻炼我们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给我们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培养我们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在过几个月我们即将踏入工作岗位,这次实习正好为我们的未来的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锻炼了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水平更

加的完善。我们要发扬实习期间的能力和精神,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就,为自己开创美好的未来。

在我实习过程中,我的设计老师高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了解到了什么叫工艺设计,怎么样去完成一个工件的全部工艺流程,通过查手册,找数据,给设计过程中的所有数据都能有一个详细的标准,这是我的最终学习目的,现在的学习为的就是以后在工作当中的熟练运用,我想在这两周的实习中我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由于本人知识有限,实际经验更加不足,因此我的设计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正,本人将不胜感激!

参考文献:

[1]金大鹰.机械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吴拓.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肖继德,陈宁平.机床夹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艾兴,诗纲.切削量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5]赵宏立.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6]陈宏钧.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7]张婕.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

[8]王娜军.金属切削刀具课程设计指导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

[9]张良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9

[10]邹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

[11]吴拓.简明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

[12]徐发仁.机床夹具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01

[13]浦林祥.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14]陈家芳.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与实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

结束语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工艺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门能综合地运用机械制造技术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际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

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连杆体)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时间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下良好的基础。做本次课程设计使我获益匪浅,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进一步掌握了机械方面的知识。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难处,是陈兴和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感谢陈老师的指导。

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出,希望老师多加指教。

轴承座镗孔设计说明书

专业课程综合设计 题目轴承座¢47孔镗床夹具设计院别机电学院 专业机制专业 级别2010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

目录 1.序言 (3) 2.任务介绍 (4) 3.夹具设计 (4) 一、定位与夹紧方案选择 (6) 二、定位误差分析 (10) 三、夹紧力钻削力计算 (11) 四、夹具零件以及工艺分析 (13) 4.总结 (14) 5.参考文献 (15)

1.序言 对我而言,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完成了对轴承座零件¢47孔镗床夹具设计的夹具设计,通过这次设计,我了解到了关于夹具设计相关的零件,如夹具体的设计、定位元件(定位销、支承板等)、夹紧机构、对刀装置等等。是在我们对机械相关课程和生产实习综合运用进行的一次锻炼。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这次设计更加巩固了我对CAD、PROE制图软件的应用。非常感激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镗孔夹具设计 2.任务介绍 轴承座:为箱体类零件,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的,固定轴承的外圈,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承受冲击载荷。 零件三维图模型截图如下: 零件二维图如下:

镗¢47孔 工序图: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轴承座¢47孔镗床夹具设计 设计清单: 1、用三维工程软件(PROE)设计夹具方案结构示意图。 2、夹具总装图(AUTOCAD)。 3、主要非标准件零件图(AUTOCAD)。 4、设计说明书(需含夹具设计方案、夹具设计原理说明、定位误差分析和夹紧力计算)。 5、以上所有资料的纸质版和电子版。

3.夹具设计 一:定位与夹紧方案选择 1.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工艺对轴承座两端面的尺寸精度没有要求,端面对底面有0.02的垂直度误差要求,故选择底面为定位基准,考虑对底面的平行度的要求,采用一面两孔的定位方式定位,采用分别在两个支承板上固定一个圆柱定位销和一个菱形定位销配合在底座的对角线处。其中支承板限制3个自由度,圆柱定位销限制2个自由度,菱形定位销限制1个自由度。 2.夹具设计方案确定 根据要求,铣轴承座上端面到尺寸为50mm,端面粗糙度1.6,端面与底面的垂直度误差要求0.02mm,现设计夹具方案有:方案一:采用压板,螺栓连接,采用气缸夹紧,这种夹紧方式夹紧力可靠,辅助时间短,工人劳动强度小,但是成本高。 方案二:采用压板,用螺栓、螺母连接,利用手动夹紧,这种夹紧力小,成本低。 本次设计零件为大批量生产,要求成本低,并且在加工过程中夹紧力要求不高,因此夹具方案采用方案二,利用螺栓、螺母手动夹紧。 夹具上装有对刀装置,可使夹具在一批零件加工之前很好的对刀(与对刀塞尺配合使用);同时通过支承板固定在夹具体上,通过定位销将工件定位在两个支承板上,这样可以保证加工精度,有利于铣削,提高加工工艺性。

钻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设计课程:钻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姓名:

2、定位方案的确定与定位元件的选择 定位基准为下表面和左端面,考虑到工件加工尺寸较大,结合工艺性,工件以平面为定位基准,常用定位元件采用支撑板和2个支撑钉 3、夹具结构设计 3.1 定位装置(含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采用一面两孔定位时,支撑钉位如下。两定位孔中心距为150 ±0.06mm 1)确定圆柱销直径 圆柱销直径公差取g6,即 mm。 (2)确定圆柱销与削边销之间的中心距 根据公式(5-3),取 mm ,所以圆柱销与削边销之间的中心距为150±0.02mm。 3.2 夹紧装置(含夹紧机构设计与夹紧力计算) 根据设计思想,则此钻床夹具采用固定式钻床夹具,草图如下所示:

夹紧力计算 09.81Zf Yf F F F C d f K = 查表可得F C =42.7、 xf=1.0、 yf=0.7、.Z F K =. 0.9 因此Fz=.595N 09.81ZM YM M M M C d f K = 查表可得M C =0.021、 xM=2.0、 yM=0.8、.M K =.0.87 因此 扭矩 M=1.6Nm 由夹紧力机构产生的实际夹紧力应满足下式 P=K ×'F 其中:其余系数K=K1×K2×K3×K4 K1——基本安全系数 1.3 K2——加工性质系数1.1 K3——刀具钝化系数1.15 K4——断续刀削系数1.2

所以K=1.3×1.1×1.15×1.2.=1.98 考虑实际夹紧力较小,以及所加工零件的结构特征,决定选用螺旋夹紧机构,而且不需要进行强度校核 3.3辅助装置(如钻模板、钻套等) 钻模板 1)钻模板类型的选择 引导刀具在工件上钻孔用的机床夹具。钻模的结构特点是除有工件的定位,夹紧装置外还有根据被加工的孔的位置的分布而设置的钻套和钻模板,确定刀具的位置,并防止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倾斜,从而保证被加工的位置精度。由于加工的两个孔均匀分布在180度的轴线两侧,则选择固定式钻模。 2)钻模板的主要尺寸的确定 钻模板的厚度,夹具板的外尺寸确定,可根据加工工序的要求及尺寸确定。 厚度为25,长为262.5mm,宽为50mm

夹具设计说明书

《夹具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邓俊宏 学号 20121495 班级模具12-1班 指导老师张俊纪 2014/12/15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三.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1、根据工序加工要求,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方案 2 夹紧方案 3、确定夹紧机构 4、尺寸的确定 5.夹具精度分析 6,制定工艺路线 7.夹具体设计 四.夹具装配图 五.夹具使用注意事项、保养及维护 六.课程设计总结 七.参考资料

一夹具设计任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 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二.定位基准选择: 底面对孔的中心线有一定的垂直度公差要求。因此以底面为定位基准,由于铸件的公差要求较大,利用两个大端面表面作为辅助定位基准时,只有采用自动对中夹具才能同时保证对铣削50h11槽精度的公差要求.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现决定采用套装式直齿三面刃铣刀来完成铣削。 1,零件的工艺分析 按照零件的工艺要求以及工作要求,选取零件的材料为KTH350-10,可锻铸铁有较高的韧性和强度,能用于承受较高的冲击,振动及扭转负荷下的进行工作。为此一下是壳体需要加工的表面及加工表面之间的要求。 1.上下两端面粗糙度为1 2.5。 2.侧面槽44×28mm的粗糙度为12.5。 3.内孔Φ48mm的内壁粗糙度为6.3。 4.内孔Φ30mm的内壁粗糙度为6.3。

2,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KTH350-10,考虑零件在运行中受到的冲击力小,零件结构复杂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故宜选用金属型铸造,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明手册》P516 ,选用可锻铸铁尺寸公差等级为C7~8,本设计中选用8级。 3,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明手册》P509,可知孔径小于Φ10mm的铸件将不予铸出。 孔径大于Φ10mm时,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明手册》P517,可知:铸件加工余量与工艺余量是为了机械加工时能满足最后精度要求而具有足够被切削的材料量,一 A15.0公式计算 般按照 e=CA2.0 max 式中e————余量值 A ————铸件的最大尺寸(mm) max A————加工表面最大尺寸(mm) C————系数;由于本设计中零件为组建且为大批量生产,则加工顶面时C=0.65,加工侧表面及地面时C=0.45. 铸件中孔φ30mm的加工余量e=0.45×892.0×6615.0=2.13mm 上表面的加工余量e=0.65×892.0×8915.0=3.13mm

夹具设计说明书

哈尔滨理工大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制定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设计钻φ5锥孔及2-M8孔的钻床夹具 设计者:李志荣 指导教师:敖晓春 2006年9月28日 .

目录 机械自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3) 序言 (4) 零件的分析 (4) 零件的作用 (4) 零件的工艺分析 (4) 工艺规程设计 (5)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基准面的选择 (5) 制定工艺路线 (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夹具设计 (12) 问题提出 (12) 夹具设计 (12) 参考文献 (13)

哈尔滨理工大学 机械自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制定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设计钻φ5孔及2-M8孔的钻床夹具 设计要求:中批量生产手动夹紧通用工艺装备 设计时间:2006.9.11~2006.9.29 设计内容:1、熟悉零件图; 2、绘制零件图(一张); 3、绘制毛坯图(一张); 4、编写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各一张); 5、绘制夹具总装图; 6、绘制夹具零件图; 7、说明书 班级:机械03-1 班 学生:李志荣 指导教师:敖晓春 系主任: 2006年09月29日

序 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科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性的训练,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资料的能力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 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厢体内部:主要作用是传递纽距,帮助改变机床工作台的运动方向。零件在主视方向均有8mm 的筋板 支撑,零件中部有0220025。+φ的花键孔,上平面分别有M8的螺纹孔和5mm 的锥孔.,所有技术要求都是为了机床总体装配.。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本零件可从零件图中可知,它有三组加工面,而有位置要求,还有两组孔,也有位置和精度要求。 1、零件左端面,它是毛坯铸造出来之后等待加工的第一个面,此面将作为初基准,表面粗糙度为 3.2。根据表面粗糙度要求我们采取粗铣、半精铣的加工方式,即节省时间又能达到技术要求。 2、零件顶面,它是以底面为粗基准而加工的,它将作为精基准以完成以

轴承盖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数控机床的问世,提高了更新频率的小批量零件和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及加工精度。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自20世纪末以来,现代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工具(含刀具、夹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断的革新中,起功能仍然十分显著。机床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上用于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成为机床夹具,如车床上使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卡盘,铣床上使用的平口虎钳等。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因此,无论是在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工艺系统中,夹具都是重要的工艺装备。 一、夹具的功能 1.保证加工质量使用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加工面与定位面之间以及被加工表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使用机床夹具后,这种精度主要靠夹具和机床来保证,不再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夹具后可减少划线、找正的辅助时间,且易实现多件、多工位加工。在现代机床加工中,广泛采用气动、液动等机动加紧装置,可是辅助时间进一步减少。 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例如,在机床或钻床上使用镗模,可以代替镗床镗孔。又如,使用靠模夹具,可在车床或铣床上进行仿形加工。 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3) 设计任务书 (4) 设计思想与不同方案对比 (5) 定位分析与定位误差计算 (10) 对刀及导引装置设计 (13) 夹紧机构设计与夹紧力计算 (14) 夹具操作动作说明 (15) 设计心得体会 (15) 参考文献书目 (17) 前言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就是机械设计中得一个重要得实践性教学环节,也就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得机械设计训练。 其目得在于: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及其她课程得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得能力,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可以巩固与加深有关机械课程设计方面得理论知识; 学习与掌握一般机械设计得基本方法与步骤,培养独立设计得能力,为后续得专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查询规范手册、图册与有关设计资料得能力。 在工艺规程中,零件就要按工艺规程顺序进行加工。在加工中,除

了需要机床、刀具、量具之外,还要用机床夹具。机床夹具就是机床与工件之间得连接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获得正确得位置。机床夹具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得位置精度。通常把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得过程,称为定位。当工件定位后,为了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得作用而破坏定位,还应该用一定得机构或装置将工件加以固定。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得操作,称为夹紧。将工件定位、夹紧得过程称为装夹。工件装夹就是否正确、迅速、方便与可靠,将直接影响工件得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成本与操作安全等。机床夹具在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思想与不同方案对比 1、钻床夹具设计: (1)设计前得准备工作 ①明确工件得年生产纲领:就是夹具总体方案确定得依据之一,决定了夹具得复杂程度与自动化程度。如在小批量生产中, 常采用固定式 质量 材料 毛坯种类 0、45㎏ 45 模锻件 设计要求 1、用计算机绘制总装图一张(A2图)、指定零件图一张(A3图); 2、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零件图分析、定位方案确定、定位误差确定、定位误差 计算等内容); 3、设计时间:7天。 审 核 批 准 年 月 日 评 语

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机械加工技术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机械制造工艺学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生产纲领: 5000件 生产类型:批量生产 内容: 1.产品零件图 1张 2.产品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5. 毕业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

目录 前言…………………………………………………………………………………………… 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二、确定生产类型………………………………………………………………………… 三、确定毛坯……………………………………………………………………………… (一)、确定毛坯的种类……………………………………………………………… (二)、绘制铸造件毛坯图…………………………………………………………… 四、工艺规程设计…………………………………………………………………………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三),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五、工装设计分析提设计任务书…………………………………………………………… 六、小结………………………………………………………………………………………… 七、主要参考文献………………………………………………………………………………

支承块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1绪论 (3) 2.支撑块的分析 (4) 2.1支撑块的工艺分析 (4) 2.2支撑块的工艺要求 (4)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6) 3.1加工工艺过程 (6) 3.2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案 (6) 3.2.1影响加工方法的因素 (7) 3.2.2加工方案的选择 (7) 3.3 确定定位基准 (8) 3.3.1粗基准的选择 (8) 3.3.2精基准的选择 (9) 3.4工艺路线的拟订 (10) 3.4.1工序的合理组合 (10) 3.4.2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 (11) 3.4.3工艺方案比较与分析。 (13) 3.5 支撑块的毛坯尺寸的确定 (13) 4.夹具设计 (15) 4.1研究原始质料 (15) 4.2定位基准的选择 (16) 4.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6) 4.4误差分析与计算 (26) 4.5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9) 5.钻孔时间 (30) 5.1确定第一次切削用量 (30) 5.1.1 确定背吃刀量 (30) 5.1.2确定进给量 (30) 5.1.4确定麻花钻的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30) 5.1.5确定机床主轴转速n (30) 5.1.6确定时间定额 (30)

5.2 确定第二次切削用量 (31) 5.2.1 确定背吃刀量 (31) 5.2.2 确定进给量 (31) 5.2.3 确定切削速度 (31) 5.2.4确定麻花钻的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31) 5.2.5确定机床主轴转速n (31) 5.2.6确定时间定额 (31) 6.心得体会 (32) 参考文献34

郑州科技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支承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内容: 1.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 1份 5.夹具设计装配图 1张 6.夹具体零件图 1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机制本16班 姓名:张鹏飞 学号:201233477 指导教师:杨晨 教研室主任: 2015 年 10 月 20 日

机械设计夹具座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题目:夹具座的工艺规程及钻攻2-M8螺纹的工装夹具设计 学生: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摘要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夹具座的工艺规程及钻、攻2-M8螺纹的工装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ABSTRCT The design of the content relates to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machine tool fixture design, metal cutting machine tool, tolerance and measur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knowledge. A clamp seat technical regulation and drilling, tapping thread of 2-M8 fixture design including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process design and fixture design in three parts. In the design process should first of all parts for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parts of the process to design the structure of the blank, and select good parts processing base, design parts of the process route; and then the various parts of process dimension calculation, is the key to decide all processes equipment and cutting parameters; then special fixture design,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a jig for the various components, such as positioning devices, clamping elements, the guide element, clamp and the machine tool connecting parts and other components; calculate fixture is produced when the positioning error of fixture structure, rationality and deficiency, and later in the design of improved. Keywords:The craft, the working procedure,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clamp, the localization, the error

副变速拨叉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机械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作者所在班级: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完成时间:

目录 一、前言……………………………………………………………………………… 二、零件图的分析…………………………………………………………………… 1、生产类型………………………………………………………………………… 2、零件的作用……………………………………………………………………… 3、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三、工艺规程设计……………………………………………………………………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基面的选择……………………………………………………………………… 3、制定工艺路线……………………………………………………………………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4.1、Φ24mm右端面……………………………………………………………… 4.2、Φ14mm的孔………………………………………………………………… 4.3、14H13的槽…………………………………………………………………… 5、确定切削用量…………………………………………………………………… φ右端面的切削用量………………………………… 5.1、确定工序1:铣削24 φ孔的切削用量…………………… 5.2、确定工序2:钻、扩、铰、及精铰14 5.3、确定工序6:铣削14H13的槽的切削用量………………………………… 四、夹具设计…………………………………………………………………………… 1、问题的提出……………………………………………………………………… 2、夹具设计………………………………………………………………………… 2.1、定位基准的选择…………………………………………………………… 2.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3、定位误差分析……………………………………………………………… 2.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五、设计总结………………………………………………………………………… 六、参考文献…………………………………………………………………………

夹具设计说明书 (3)

夹具设计说明书 1 夹具方案的论证 本专用钻模用于钻杠杆臂的钻削以及另一垂直方向13孔的钻加工。由于加工精度不高,属于单工步工序应采用固定钻套。由于与分布在小同表而且相互垂直,加工时由手工操作连同工件起翻, 所以以应采用翻转式钻模。此种钻模在设计制造时应注意安装位置的平稳性及切屑的排出等问题。 本工序(孔的钻、扩、铰)之前已加工完各平面且内孔,提供了本工序的加工定位基准。为此根 据加工要求确定定位方案为完伞定位。 夹紧机构采用螺旋夹紧机构,简甲可靠。 本工序采用立钻Z5025机床,刀具为标准麻花钻。机床与刀具均为通用型号,故夹具设计应使其适应机床与刀具,由于是中小批量生产,夹具的结构力求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方便。 2夹具的结构及特点 2.1夹具的结构 本钻模属翻转钻模(适合重不大于10kg小件)加工时翻转使用,在工作台上不安装,本夹具主要由钻模体、上模板、定位轴、辅助支撑等组成。 2.2夹具的特点 铸造钻模体 钻模板还可分为固定式钻模板、铰链式钻模板、可卸式钻模板和悬挂式钻模板。 本夹具根据结构特点,以及13加工皆采用固定模板。这样可以保证较高的中 心距精度,用两对角线布置的定位锥销来定位,再由两对角线布置的螺钉紧。 本夹具有辅助支撑: 3.定位: 3.1定位与定位原理 本夹具在钻模中采用完全定位,即六点定位,用适当分布的六个约束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3.2定位方式 本钻模定位属于组合定位:22圆柱孔用于短销定位,限制两个自由度,端平面(42-22环形面)定位,限制三个自由度,形成了短销加宽环形平血组合,共限制五个自由度。另用一个防转定位销定位,限制一个定位度。防转定位销定在工件的另一端厚10mm,lO的侧面(见左视图)位置,可防止 工件转动。 对于一孔一端面的定位基准我们设计了定位柱。 定位柱的结构分三段: 安装部分:42下端面往下16安装柱,安装螺纹M12。(加垫圈、锁紧螺母)是用来定位柱安装在钻模体上的。 定位部分:42上端面加上往上22定位颈。(长度较短,与22长25 通孔是间隙配合,作定位时属短销

机床尾座体夹具设计说明书

序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夹具设计是对我们完成大学三年的学习内容后进行的总体的系统的复习,融会贯通三年所学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毕业设计的一次模拟训练,为我们下一年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性文件,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因此工艺规程编制的好坏是该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和重要依据。在编制工艺时须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完善性。 夹具设计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大批量生产中,常采用专用夹具。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这次的设计能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与缺陷,这对我们以后有很大的益处。我们希望能在这次的设计中提升自己,加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一)零件分析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机床尾座体,尾座安装在机床的右端导轨上,尾座上的套筒可以安装顶尖,以支承较长工件的右端(即顶持工件的中心孔)、安装钻头、绞刀,进行孔加工,也可以安装丝锥攻螺纹工具、圆析牙套螺纹工具加工内、外螺纹。尾座可以沿尾座导轨作纵向调整移动,然后压下尾座紧固手轮将尾座夹紧在所需位置,摇动尾座手轮可以实现对工件的顶紧、松开或对工件进行切削的纵向进给。 (二)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尾座体”共有三组加工表面,其中两组有位置度要求。 (1)以Φ14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表面包括Φ14mm孔以及Φ26×1的沉头孔和粗糙度Ra=12.5μm的凸台面。 (2)以基准面A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表面包括Ra=1.6μm的基准面A和基准面B,Ra=12.5μm的凹槽底面和Ra=6.3μm的右端面以及Ra=12.5μm 的下端面。 (3)以Φ17H6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表面包括Φ17H6孔以及1×45°的倒角,左右端面和M6的螺纹孔。其中主要加工面为Φ17H6孔内壁。 第二组和第三组加工表面有位置度要求,如下: Φ17H6孔圆度公差为0.003mm; Φ17H6孔圆柱度公差为0.004mm; Φ17H6孔中心线与基准面A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为0.005mm; Φ17H6孔中心线与基准面B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为0.005mm; Φ17H6的孔轴心线与导轨面A的位置度误差为0~0.1; Φ17H6的孔与燕尾面B的位置度误差不超过0.15; Φ17H6各面的粗糙度达到需要的要求; Φ17H6的孔需精加工、研配; 导轨面配刮10~13点/2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5。 (三) 零件工艺分析

轴上键槽专用夹具设计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传动轴上键槽专用夹具设计” 班级:机制131 学生:徐仕阳 指导老师:梁春光 职业技术学院 年月

零件图 一、专用夹具作用分析 专用夹具是为零件的某一道工序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在产品相对稳定、批量较大的生产中使用;在生产过程中它能有效地降低工作时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夹具的设计质量的高低,应以能否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排屑方便,操作安全、省力和制造、维护容易等为其衡量指标。正确地设计并合理的使用夹具,是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 二、任务分析

1.设计任务 (1)设计轴键槽铣削夹具 (2)加工工件两件如图1所示 (3)生产类型:单件生产 (4)毛坯:模锻件 (5)工艺容;本工序在?62mm和?48mm两处分别铣削键槽,工序图如图2所示。在进行本工序前,定位基准?48mm和?60mm的外圆一加工,达到图纸技术要求。该工序所用设备为X53T型立式升降台铣床,刀具选择标准键槽铣刀,本工序选用?14e8和?18e8键槽铣刀。(6)工序的加工要求:键槽宽为18mm键槽深度为7mm以及键槽宽14mm,槽深为5.5mm。键槽中心平面与轴颈中心线的平行度误差为标准误差,对称度误差为0.040mm。 图一、轴零件图

图二、键槽铣削工序图 2.设计步骤 1)夹具类型的选择 由于该工件生产为单件生产,且工件体积小,结构部复杂,从经济耐用的要求考虑,本工序加工夹具不宜太复杂,自动化程度不宜太高。故拟定选用简单的V形块定位螺旋压板加紧机构。 2)定位装置的设计 (1)定位装置的确定。 方案一:以?60外圆表面自定心三爪卡盘与活动顶尖定位,限制X ,Y,Z,Z`,四个自由度。这种定位无法保证轴尺寸精度,再由于加紧力方向与切削力方向不一致,切削力远离定位支撑面,加紧不稳定,如图3所示。 图样三、

组合夹具设计说明书

组合夹具设计说明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学校代码: 10128 学号: 课程论文 题目:铣床组合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 班级: 指导教师: 2013年 7 月 12 日

摘要 本论文是结合目前实际生产中,常常发现仅用通用夹具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用通用夹具装夹工件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大,加工质量不高,而且往往需要增加划线工序,而专门设计两种夹具:铣床夹具和钻床夹具,主要包括夹具的定位方案,夹紧方案、对刀方案,夹具体与定位键的设计及加工精度等方面的分析。 本次设计为铣槽用的夹具,它针对零件的结构特点,采用了组合式的定位方案,以支承板、圆柱销等作为定位元件。使工件安装方便,且能保证加工精度。压紧装置以杠杆原理为核心,采用压板压紧工件,左侧压板压紧之后右侧自动压紧。其具有夹紧力装置,具备现代机床夹具所要求的高效化和精密化的特点,可以有效的减少工件加工的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从而可以有效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增加劳动效率。铣床夹具具有提高生产率、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以及保证生产安全等特点。因此,对夹具知识的认识和学习以及设计新式的适合实际生产的夹具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起来。 关键词:铣床夹具,定位,夹紧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is combing the actual production at present, which is that either using universal fixture cannot meet only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or using universal fixture clamping work-piece to product is poor efficiency and powerful labor and not high processing quality or often it need to increase crossed process, to specially design two fixture: milling fixture and drilling fixture, mainly including schemes of fixture positioning, clamping and cutter, the design of the concrete and the TAB folder and the analysis of machining precision et al. The milling fixture, mainly is used to process dial the fork parts milling is aimed at connecting rod of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adopted the "one-two" targeted programmes to ensure that the workpiece be processed on the location accuracy, mo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of the workpiece, assisted by a short working hours. The fixture with clamping force device has

电机座夹具设计说明书1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课程设计 专用夹具设计 说 明 书 零件名称:电机座 作者姓名: 作者班级: 08机制二班 作者学号: 0811111034 指导老师:

目录 一、夹具设计所在工序介绍 (3) 二、专用夹具设计要求 (4) 1、零件图形位、尺寸精度要求 2、设计中的其他要求 三、《专用夹具设计》定位夹紧方案的选择 (4) 四、夹具体设计方案的设计过程 (5) 1、标准件的选择及设计 2、非标准件的选择及设计 五、夹紧力计算 (10) 六、定位误差的计算 (11) 小结 (12) 参考文献 (13)

课程设计项目设计过程 一、夹具设计所在工序介绍 “电机座”零件图如下: 加工前 加工后 如图零件,线条加粗部分为所需加工位置。按零件图要求被加工孔尺寸与左上角Φ18孔联系,加工要以该孔作为定位基准。被加工孔轴线与工件底面有垂

直度要求0.05mm。底面要作为定位面,以保证位置精度。一次加工镗沉孔,需要在镗杆上装两把镗刀。 二、专用夹具设计要求 1、零件图形位、尺寸精度要求 (1)保证168.2±0.08的尺寸精度要求; (2)保证孔表面的粗糙度为1.6; (3)保证所要达到的垂直度。 2、设计中的其他要求 (1)选择合适的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导向元件以及对刀元件; (2)掌握夹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根据工序卡对夹具体进行设计,并将各部件进行装配以获得专用夹具的装配图; (4)掌握各部件的设计原则,尽量采用标准件,提高夹具的通用性和经济性; (5)掌握尺寸链、夹紧力和切削力的计算。 三、《专用夹具设计》定位夹紧方案的选择 由上述的零件加工工艺要求可以对所要求工序的专用夹具进行初步的设计。为了保证精度、形位、表面和工艺方面的要求,可以拟定以下两种夹具设计方案: 方案一

夹具设计说明书

序言 工艺学是以研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和夹具设计为主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次课程设计的课题是CA6140车床法兰盘加工工艺规程及某一工序专用夹具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主要是零件作用的分析和工艺分析,通过零件分析可以了解零件的基本情况,而工艺分析可以知道零件的加工表面和加工要求。根据零件图提出的加工要求,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和尺寸的确定。 第二步,进行基面的选择,确定加工过程中的粗基准和精基准。根据选好的基准,制订工艺路线,通常制订两种以上的工艺路线,通过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再选择可以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合理的保证的一种工序。 第三步,根据已经选定的工序路线,确定每一步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并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对于粗加工,还要校核机床功率。 孔的夹具。先提出设计问题,再选择定位基准,然后最后,设计钻49 开始切削力、夹紧力的计算和定位误差的分析。然后把设计的过程整理为图纸。 通过以上的概述,整个设计基本完成。 课程设计是我们对大学三年的学习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考核,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CA6140车床法兰盘)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因此,它在我们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希望通过这次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心理,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未来的工作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套筒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机床夹具 (3) 1.1机床夹具在加工中的作用 (3) 1.2机床夹具的分类 (3) 1.3机床夹具的组成 (4) 1.4 工件零件图 (5) 第二章夹具设计 (6) 2.1 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6) 2.2 定位方案 (6) 2.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 2.2.2 定位元件的布置 (7) 2.3 夹紧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夹紧元件的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夹紧元件的确定 (9) 2.4导向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导向装置的选择 (9) 2.4.2 导向装置的布置 (10) 2.5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11) 总结 (13)

前言 夹具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夹具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各产业对机械的性能要求不同而有许多专业性的夹具设计。 在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中,用来安装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确位置上,完成其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统称为夹具。如机床夹具、检验夹具、焊接夹具、装配夹具等。 机床夹具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保证加工精度机床夹具可准确确定工件、刀具和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保证加工精度。 2.提高生产效率机床夹具可快速地将工件定位和夹紧,减少辅助时间。 3.减少劳动强度采用机械、气动、液动等夹紧机构,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利用机床夹具,可使机床的加工范围扩大,例如在卧式车床刀架处安装镗孔夹具,可对箱体孔进行镗孔加工。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其目的在于: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以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设训练可以巩固、加深有关机械课设方面的理论知识。 2.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尽管已有一定的基础,规模也不小,实力较其它发展中国家雄厚。但毕竟技术基础薄弱,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我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建设成为一个制造强国,成为世界级制造业基础地之一。

手柄座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

序言 综合模块(机制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课程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次课程设计中,我所选的零件是“手柄套”,完成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工艺装备的设计。在加工时,零件的配合部分需进行精加工,保证其配合准确,提高车床的综合性能,又因为被加工零件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难度大,需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与装配。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多加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零件的生产类型 依设计题目知:Qn=5000件/年; 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α和废品率β可以取为α=5%,β=0.5%。由此可得,该零件的生产纲领

年 件/ 5513 0.5%) (1 %) 5 (1 5000 ) + )(1 + Qn(1 = N = + + ? = βα 查表可知其属轻型零件,生产类型为中大批量生产。 二、零件毛坯的设计 1、选择毛坯 根据生产纲领可知,手柄套属中大批量生产,零件形状为全圆柱体,可选零件材料为45,毛坯制造选用铸造毛坯,这样毛坯与成品相似,加工方便,省工省料。为了提高生产率,铸造方法选用砂型铸造,且为机器造型。 2、确定毛坯尺寸 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Ra≥1.6μm。Ra<6.3μm的表面,余量要适当增大。 分析零件,各加工表面均为Ra≥1.6μm,因此这些表面的毛坯尺寸只需要将零件的尺寸加上余量值即可。 图2:根据零件尺寸计算的毛坯尺寸 三、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 本零件是不规则多孔零件体,其右端面是设计基准(亦是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为了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应选右端面为定位基准,即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