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总结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总结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总结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总结

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

1、地理条件

2、地质条件

3、气候条件

4、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5,路基土的类别

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

1、道路工程相似性原则

2、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原则

3、自然因素中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一级区划依据:1、全年均温-2℃等值线,1月份0℃均温等值线 2、1000m、3000m两条等高线 3、黄土高原的筑路特殊性

二级区划划分的主要指标:1、潮湿系数 2、地貌,气候特征,自然病害因素

Ⅱ区——东部温润季冻区:主要矛盾是冬季冻胀,春季翻浆,夏季水毁。路基路面采用隔温排水措施防冻胀和翻浆。路基采用稳定土做防冻层。

Ⅵ——西北干旱区:该区气候干旱,高山区有风沙流,沙漠区有风蚀砂埋灾害,筑路难度大,要采取防风雪,防风砂措施

细粒土:(小于0.074mm的颗粒)质量大于总质量50%的土总称为细粒土,细粒土中粗粒组(2~60mm颗粒)质量小于总质量25%的土称为细粒土冻土可分为多年冻土,隔年冻土,季节冻土三类

路基水温状况:由于湿度与温度变化对路基产生的共同影响称为路基的水温状况

路基临界高度H: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

路基破坏原因:1、不良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2、不利的水文与气候因素 3、设计不合理 4、施工不符合规定

路基病害的防治:1、正确设计路基横断面 2、选良好路基用土,对路基上层做稳定处理 3、正确填筑方法,保证压实度 4、提高路基,防止水从侧面进入路基工作区 5、正确进行排水设计 6、设隔离层,隔温层,砂垫层 7、边坡加固,修挡土结构物,土体加筋,提高整体稳定性

对路基的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2、具有足够的强度 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

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1/10—1/5),该深度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文克勒地基:假设地基上任一点的反力与该点的挠度成正比,而与其他点无关,即土基相当于由互不联系的弹簧组成

加州承载比CBR:承载力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力变形的能力表征,并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相对比值即为CBR值

路基土的回弹模量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现场实测法,查表法,室内实验法,换算法

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形式可归纳为路堤,路堑,填挖结合三类

路基横断面设计内容:1、选择路基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度,高度 2、选择路堤填料,压实标准 3、确定边坡形式,坡度 4、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 5、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 6、附属设施设计

路基尺寸由宽度,高度,边坡坡度三者构成

路基宽度为行车道路面及其两侧路肩宽度之和

路基高度是指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设计高程和地面设计高程之差

(18m

路旁弃土堆要求:要求堆弃整平,顶面具有适当横坡,并设平台,三角土块及排水沟,宽度d与地面土质有关,最小3m,最大可按路堑深度加5m,即d≥H+5m,积砂或积雪地段的弃土堆,宜有利于防砂防雪,可设在迎面一侧,并具有足够距离

影响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因素:1、边坡土质 2、水的活动 3、边坡的几何形状 4、活荷载增加 5、地震及其震动荷载

边坡稳定性分析:力学分析法,工程地质比拟法

力学分析法假定:1、破裂面以上的不稳定土体沿破裂面做整体滑动,不考虑其内部的应力分布不均和局部移动 2、土的极限平衡状态只在破裂面上达到3、为简化计算,用力学分析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通常按平面问题来处理

直线法适用于砂和砂性土(两者合称砂类土),土的抗力以内摩擦力为主,黏聚力甚小,边坡破坏时,破裂面近似平面

选择路堑横断面的边坡形式,一般采用:直线形,折线形,台阶形

浸水路堤的特点:1、稳定性受水位降落的影响 2、稳定性与路堤填料透水性有关

陡坡路堤:当路堤修筑在陡坡上,且地面横坡度大于1:2或在不稳固的山坡上时,称为陡坡路堤

怎样验算陡坡路堤的稳定性?1、直线法 2、折线法:滑动面为多个坡度的折线倾斜面时,将滑动面上土体折线划分为若干条块,自上而下分别计算每个土体的剩余下滑力,根据最后一块的剩余下滑力的正负值确定地基整体稳定性,剩余下滑力等于或小于0时,认为稳定,大于0时则不稳定,必须采取稳定措施路基路面排水的任务:路基排水任务:将路基范围内的土基湿度降低到一定的限度以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路面排水任务:就是及时排除路面及渗入路面结构内的水分,减少对行车安全和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边沟布设要求与要点:依据沿线具体条件,选用标准横断面形式,不能与其他人工沟渠合并使用,不宜过长,就近排水,必要时设置涵洞,边沟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平坡边沟宜不小于0.5%的纵坡,特殊情况容许采用0.3%,边沟口间距宜减短,特殊路段边沟特殊设计

排水沟布设要求与要点:可根据当地地形等条件而定,离路基尽可能远,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2m,平面上要直捷,转弯做圆顺,弧形,半径不宜小于10—20m,连续长度要短,一般不超过500m

倒虹吸与渡水槽:当水流需横跨路基,同时受到设计高程的限制,可以采用管道或沟槽,从路基底部或者上部架空跨越,前者称为倒虹吸,后者称为渡水槽常用的路基地下排水结构物有盲沟,渗沟,渗井

路面表面排水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雨水通过路面横坡向两侧排走,避免路面积水 2、在不受雨水冲刷情况下,采用横向浸坡排水 3、在受水流冲刷时,路肩外侧边缘设拦水带,汇集路面水通过泄水口排离路堤 4、设置拦水带路面,拦水带内水面在高速,一级公路上不得漫过右侧车道外边缘,二级及以下不得漫过右侧车道中心线

路面内部排水系统设置条件:1、年降水量为600mm以上的湿润多雨地区,路床由渗透系数不大于10^(-4)mm/s的细粒土填筑的高速公路,一级或者重要的

二级公路 2、路基两侧有滞水,可能渗入路面结构内 3、重冻土地区,路床为粉性土的潮湿路段 4、现有公路路面改建或路基改善工程,需排除积滞在路面结构内的水

常用的坡面防护设施有植物防护(种草,铺草皮,植树等)和工程防护(抹面,喷浆,勾缝,石砌护面等)

堤岸防护直接措施包括植物防护,石砌防护或者抛石与石笼防护,以及必要时设置的支挡

按墙的位置,挡土墙可分为路堑墙,路肩墙,路堤墙和山坡墙等类型

薄壁式挡土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悬壁式和扶壁式两种主要形式

悬壁式挡土墙由立壁和底板组成,有三个悬壁,即立壁,趾板和踵板

挡土墙的设置场合:1、路基位于陡坡地段或沿石风化的路堑边缘地段 2、为避免大量挖方及降低边坡高度的路堑地段可能产生坍方,滑坡的不良地质路段 4、水流冲刷严重或长期受水浸泡的沿河路基地段 5、为节约用地,减少拆迁或少占农田的地段 6、为保护重要建筑物,生态环境或其他特殊需要的地段常用的重力式挡土墙一般是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沉降缝与伸缩缝组成挡土墙的设计原则:1、整个挡土墙或挡土墙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2、挡土墙构件或连接部件因材料承受的强度超过极限而破坏,或因过量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挡土墙结构变为机动体系或局部失去平衡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指挡土墙出现什么状态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局部破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

挡土墙的验算:1、挡土墙稳定性验算(抗滑,抗倾覆) 2、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验算 3、墙身截面强度验算

增加挡土墙稳定性的措施:1、增加抗滑稳定性的方法(1、设置倾斜基底 2、采用凸榫基础) 2、加抗倾覆稳定性方法(1、展宽墙趾 2、改变墙面及墙背坡度 3、改变墙身断面类型)

折线形墙背的土压力计算方法:1、延长墙背法 2:力多边形法

浸水地区,地震地区挡土墙设计同一般地区挡土墙设计有何区别与联系?

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人工及简易机械化,综合机械化,水力机械化和爆破方法等

路基施工的一般程序: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路基施工的基本工作 3、路基工程的检查和验收

路堤填筑基本方案:1、分层填筑法正确的分层填筑方案应满足1、不同土质分层填筑 2、透水性差的土填筑在下层时,其表面应做成一定的横坡,以保证来自上层透水性填土的水分及时排除 3、为保证水分蒸发和排除,路堤不宜被透水性差的土层封闭 4、根据强度与稳定性要求,合理安排不同土质的层位5、为防止相邻两段用不同土质填筑的路堤在交接处发生不均匀变形,交接处做成斜面,并将透水性差的土填在斜面下部

2、竖向填筑法

3、混合填筑法

路基开挖基本方案:1、横向全宽挖掘法 2、纵向挖掘法 3、混合法

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内因指土质和湿度,外因指压实功能及压实时的外界自然和人为的其他因素等

控制最佳含水量ω0压实的土基,其强度和稳定性最好,如果以ωk为准,经管相应的Ek最高,但饱水后的Es却大大降低,水稳性极差,这就是选用γ0及相应的ω0作为控制土基压实指标的机理所在

土基压实类型:碾压式,夯击式,振动式三大类

压实操作时宜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超高路段则宜先低后高)压实度K就是现行规范的路基压实标准

路面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3、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4、具有足够的表面平整度 5、具有足够的表面抗滑性 6、具有足够的不透水性 7具有低噪声及低扬尘性

通常路面横断面分为槽式和全铺式两种

通常路面结构划分为面层,基层,垫层三个层次

垫层功能: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影响,同时还起到将基层传下的车辆荷载应力进一步加以扩散,减小土基顶面应力和竖向变形的作用

路面划分为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半刚性基层路面

纯碎石强度形成原理:嵌锁型原则,级配原则

碎砾石基层是用尺寸均匀的碎砾石作为基本材料,以石屑,黏土或石灰土作为填充结合料,经压实而成的结构层

泥灰结碎石基层是以碎石为集料,用一定数量的石灰和土作粘结填缝料的结构层

石灰稳定类基层强度形成原理:离子交换作用,结晶硬化作用,火山灰作用,碳酸化作用

石灰土基层的作用: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有一定的抗弯强度,强度随龄期逐渐增加,用于各类路面基层或底基层,水稳定性差不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基层,必要可做底基层

石灰稳定土基层缩裂防治:1、控制压实含水率 2、严格控制压实标准 3、温缩的最不利季节是材料处于最佳含水率附近,而且温度在0℃~10℃时 4、干缩的最不利情况是石灰稳定土成型初期,初期养护防止干晒 5、石灰稳定土施工结束及早铺筑面层,减轻干缩裂隙 6、掺加集料满足最佳组合,提高强度,稳定性,抗裂性 7、防止基层反射裂缝:设置联结层,铺筑碎石隔离过渡层水泥稳定类基层: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适当水泥和水,按照技术要求,拌和摊铺,在最佳含水率时压实及养护成型,抗压强度符合要求,以此修建的路面基层称为水泥稳定类基层

水泥稳定类基层强度影响因素:1、土质 2、水泥的成分和剂量 3、含水率4、施工工艺过程

石灰煤渣土:二渣中掺入一定量的粗集料便称为三渣,掺入一定量的土便称为石灰煤渣土

石灰粉煤灰基层是用石灰和粉煤灰按一定的配比,加水拌和,摊铺,碾压及养生而成型的基层

二灰土基层:在二灰中掺入一定量的土,加水拌和,摊铺,碾压及养生成型的基层称为二灰土基层

按施工工艺沥青路面分为层铺法,路拌法,厂拌法

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是指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做面层或抗滑层的路面,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以间断级配为骨架,用改性沥青、矿粉及木质纤维素组成的沥青玛蹄脂为结合料,经拌和,摊铺,压实而形成的一种构造深度较大的抗滑面层

沥青路面一般不宜铺筑在纵坡大于6%的路段上

沥青路面对路基的要求:1、路基要有尽可能高的强度 2、路基要有尽可能

高的稳定性

沥青路面对基层的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宜的刚度 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表面必须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一致 4、与面层结合良好 5、有较小的干燥收缩温度收缩变形,以减少发射裂缝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形态有:密实悬浮结构,骨架空隙结构,密实骨架结构

沥青混合料抵制破坏的三个方面:剪切强度,断裂强度,临界应变

车辙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车辙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在渠化交通的重交通道路上,有三种类型:失稳型车辙,结构型车辙,磨耗型车辙

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的预防措施:注意沥青的油源,在严寒地区采用针入度较大、黏度较低的沥青,满足夏季要求,选用温度敏感性小的沥青有利于减小沥青路面的温度裂缝,采用吸水率低的集料,粗集料吸水率要小于2%,采用100%轧制碎石集料拌制沥青混合料,控制沥青用量在马歇尔最佳用量±0.5%范围内对裂缝影响小,保证高温稳定性,采用应力松弛性能好的聚合物改性沥青,掺加纤维,使用改性沥青

提高沥青路面水稳定性技术措施:1、完善路面结构排水系统 2、选用黏度大的沥青和表面活性成分含量高的沥青 3、满足各项指标的前提下,尽量选择SiO2含量低的碱性集料,还可以掺入外掺剂 4、施工保持集料干燥,无杂质,拌和充分,摊铺不产生离析,保证压实要求

影响沥青路面疲劳的因素:1、荷载条件 2、材料性质 3、环境条件

沥青面层施工要点:沥青路面的抗弯强度较低,要求路面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所以要掌握路基土的特性充分压实,对软弱土基或翻浆路段,须预先加以处理,寒冷地区设置防冻层,提高基层的水稳性采用结合料处治的整体性基层,还可以在沥青面层下设置沥青混合料联结层,采用较薄的沥青面层时,特别是在旧路面上加铺面层时,要采取措施加强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防止沥青面层的剥落,推挤,拥包等破坏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和检查项目有:施工质量管理有:对厚度,平整度,宽度,高程,压实度,横向偏位

检查项目有:1、高温稳定性检测 2、水稳定性检测 3低温抗裂稳定性检测 4渗水性能检测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经验法,力学—经验法

我国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我国规范规定,当量轴载换算分三种情况:1、当以弯沉值和沥青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按式(11-1)完成轴载当量换算,且轴载小于25KN的忽略不计

2、当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按式(11-3)完成轴载当量换算,且轴载小于50KN忽略不计

3、对于贫混凝土基层以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按式(11-5)进行轴载当量换算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保证路面表面使用品质长期稳定 2、路面各结构层的强度,抗变形能力与各层次的力学响应量相匹配 3、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节约外运材料,做好优化选择,降低建设与养护费用

沥青路面的基层按材料和力学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

半刚性基层主要采用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对级配集料作稳定处理的基层结构

垫层可分为:防水,排水,防污,防冻垫层

沥青路面层间结合:1、沥青面层与基层之间应设置透层沥青或黏层沥青 2、沥青面层由两层或三层组成又不能连续摊铺时,则在铺上层前清理下层表面有害物质,设粘层沥青 3、透层沥青,粘层沥青,单层表面处治下封层,稀浆封层下封层的材料规格,用量应根据地区气候特点,施工季节,结构类型选定新建路面厚度设计程序:1、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按设计回弹弯沉和容许拉应力两个设计指标,分别计算设计年限内的标准轴载累计当量轴次,确定交通等级,面层类型,计算设计弯沉值Ld和容许弯拉应力σr 2、按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及路基横断面形式,沿线把路基分段,确定各段回弹模量E0 3、参考地区经验,拟定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根据选用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测定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与抗拉强度,确定各结构层的设计参数Ei,σspi 4计算路面结构表面弯沉值Ls以及结构层层底弯拉应力σm 5根据设计指标,采用多层弹性体系理论设计程序计算路面结构设计层的厚度,若不能满足设计弯沉和层底拉应力的要求,调整组合,重新确定参数满足为止 6、季节性冰冻地区验算防

冻层厚度 7技术比较优选方案

路面状况调查工作包括:1、交通调查 2、路基状况调查 3路面状况调查4、路面修建和养护历史调查

混凝土路面优点: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有利于夜间行车

混凝土路面缺点:对水泥和水的需求量特别大,有接缝,开放交通迟,修复困难

横缝有缩缝,胀缝,施工缝

特殊部位混凝土路面的处理:1、混凝土路面与桥涵,通道及隧道等固定构造物相衔接的胀缝无法设置传力杆时,可在毗邻构造物的板端部内配置双层钢筋网2、混凝土路面与桥梁相接应符合以下规定:桥头设有搭板时,应在搭板与混凝土面层板之间设置长6~10m的钢筋混凝土面层过渡板,未设搭板时,混凝土面层与桥台之间设置长10~15m的钢筋混凝土面层板 3、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相接时,设置不小于3m的过渡段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工作:1、选择施工器械 2、选择混凝土拌和场地3、进行材料实验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基层的检查与整修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程序:1、安装模板 2、设置传力杆 3、混凝土的拌和与运送 4、混凝土摊铺和振捣 5、接缝的设置 6、表面整修 7、混凝土的养生与填缝

我国目前采用的摊铺机具与摊铺方式包括滑模摊铺,轨道摊铺,碾压摊铺,三辊轴摊铺,手工摊铺

三辊轴机组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流程为:布料→密集排振→安装拉杆→人工补料→三辊轴整平→(真空脱水)→(精平饰面)→拉毛→切缝→养生→(硬刻槽)→填缝

横向缩缝,即假缝用:压缝法,切缝法

冬季低温施工措施:1、采用高等级快凝水泥,掺入早强剂,增加水泥用量 2、加热水和集料 3、混凝土整修完毕后,表面应覆盖蓄热保温材料,必要时加盖养生暖棚

夏季高温施工措施:1、对湿混合料,在运输途中要加以遮盖 2、各道工序应紧凑衔接,尽量缩短施工时间 3、搭设临时性的遮光挡风设备,避免混凝土遭到烈日暴晒并降低吹到混凝土表面的风速,减少水分蒸发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受力特点:1、混凝土的强度和模量远大于基层和土基的强度和模量 2、水泥混凝土本身的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折强度 3、基层表面与路面板间摩擦力较小 4、板块厚度相对于平面尺寸较小,板块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很小 5、混凝土板在自然条件下,存在沿板厚方向的温度梯度,会产生翘曲现象,如果受到约束,会在板中产生翘曲应力 6、荷载多次重复作用,温度梯度也反复变化,混凝土板有疲劳现象

胀缩应力:当气温缓慢变化时,板内温度均匀升降,也面板沿断面的深度均匀胀缩

翘曲应力:由于混凝土板,基层,土基的导热性能较差,当气温变化较快时,使板顶面与底面产生温度差,因而板顶与板底的胀缩变形大小不同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靠度设计内容:1、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 2、混凝土面板厚度设计 3、混凝土面板的平面尺寸与接缝设计 4、路肩设计 5、普通混凝土路面的钢筋配筋率设计

混凝土板厚度设计过程:1:收集并分析交通参数 2、初拟路面结构 3、确定材料参数 4、计算荷载疲劳应力 5、计算温度应力 6、检验初拟路面结构路面使用性能包括功能,结构,安全三个方面

平整度测定方法:断面类平整度测定,反应类平整度测定

路面结构的损坏状况从三方面进行描述:损坏类型,损坏严重程度,出现损坏范围或密度

横向裂缝出现原因及防治对策:出现原因:主要是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温缩和干缩特性引起的反射裂缝,沥青混合料自身的抗裂缝性降低使其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缩裂缝,在构造物或台背与路段交接处,填挖方结合部,软土地基与非软土地基交界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变化处等因地基引起的差异沉降导致基层的开裂,并反射到沥青面层,形成横向裂缝

对策:合理材料及配合比,合理路面厚度,加强质量控制,压实加固,合理施工组织

车辙出现原因及防治对策:车辙产生原因: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当,高温稳定性差,易产生流动性车辙,基层施工质量差或道路整体强度不足,产生结构性车辙,在施工过程中片面追求平整度而放松压实度,使路面空隙率偏大,在通车后,行车造成压密性车辙

防治对策:合理选结构形式,沥青厚度,采用高质量,高黏度重交通道路沥青,选优质矿料,选合理级配提高嵌挤能力,提高压实度,做封层,透层,治理超限,超载车辆

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通常根据工程量规模大小,技术的难易程度将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作业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建,“重修理,轻预防”。国际上分类方法是根据病害类型,路面破坏程度以及所需采用养护维修措施的性质和功能分类,分为预防性养护,改正性养护和应急性养护预防性养护:裂缝填封类,薄层罩面类,表面封层类

沥青再生剂是一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沥青性能的产品

破碎板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原因:重载超载车辆加剧破坏,在路基填挖交界段或高填方路段及路面与桥涵等构造物交接路段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路面基层和面层强度不足,板下脱空等原因产生

措施:对于路基,基层及水泥混凝土在材料选择,设计,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满足规范要求。轻微采用灌缝法维修,严重的整块挖除浇筑混凝土即可唧泥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原因:1、路基或基层的土壤处于松散状态 2、在面板与基层及路面之间有自由水存在,并与松散细粒土混合形成泥浆 3、频繁的重载车辆轴载的作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产生泵吸作用将泥浆喷出,吸入措施:1、控制路基,路面材料,设计,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 2、加强路面排水,使用灌封料进行多次重复填堵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各种缝隙,以防止水的渗入 3、治理超载超限车辆

白改黑技术是将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稳固处理后作为路面基层,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形成一种刚性基层与柔性面层的组合结构

白改黑技术适用于只有当旧水泥混凝土面层的结构性损坏和接缝传荷能力均评价为优良或中时,并且对面层裂缝,错台和板底脱空等病害进行修复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打裂—压稳处理旧水泥路面分为:破裂稳固处理方式,纹裂稳固处理方式,旧板破碎处理方式

碎石化技术定义:是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成表面小于8cm,底部小于40cm 的紧密结合,内部嵌挤的混凝土块,用以限制新铺的热拌沥青罩面上出现反射裂缝

病害修补技术定义:是指路面在出现各种病害后,根据病害的类型及病害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修补方法进行处治,使其恢复路用性能

病害修补技术适用范围:1、压注灌浆法:适用于宽度在0.5mm以下的非扩展性的表面裂缝修补 2、扩缝灌浆法:适用于宽度小于3mm的轻微裂缝修补 3、直接灌浆法:适用于非扩展性裂缝的修补 4、条带罩面法:适用于贯穿全厚的大于3mm小于15mm的中等裂缝的修补 5、全深度补块法:适用于大于15mm的严重裂缝的修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