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思考(精)

关于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思考(精)

关于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思考(精)
关于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思考(精)

关于“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思考

邸永君

内容提要: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而其虽肇始于西方,但现代化绝非西方化。回首往事,自从英吉利的大炮轰开大清国门,中国便别无选择地被卷入了现代化的“旋涡”。这段痛苦而坎坷的历史,真可谓一波三折、步履蹒跚。作为“现代化”进程始作俑者的西方,一直做着将其文化理念逐步推向整个世界的努力;而由于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传统的古国,负载着厚重的文化遗产,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就成了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一直到今天,在“中华文化向何处去,如何使中华文化现代化”等问题上我们仍然未能准确把握并达成共识。不同年代、不同立场、不同身份的人们各执一端,见仁见智、争论不休,波澜迭起,未曾有一刻或息。本文拟就“文化体系的结构”、“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当今世界文明体系与类型的分野”和“中华文化体系的前景”等四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现代化、中华文化体系、传统与现代、文明体系与类型。

自从英吉利的大炮轰开大清国门,中国便别无选择地被卷入了现代化的“旋涡”。回首这段痛苦而坎坷的历史,真可谓一波三折、步履蹒跚。众所周知,西方是当前所谓“现代化”进程的始作俑者,并“义”无返顾地将其逐步推向整个世界。而由于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传统的古国,负载着厚重的文化遗产,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就成了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一直到今天,在“中华文化向何处去,如何使中华文化现代化”等问题上我们仍然未能准确把握并达成共识。不同年代、不同立场、不同身份的人们各执一端,见仁见智、争论不休,波澜迭起,未曾有一刻或息。此问题多年来也一直萦绕于笔者心头,

苦苦冥思,而终无所解。然作为炎黄子孙,皆有使自己的祖国尽快实现现代化的责任,又有将先哲所创造并代代相传、一以贯之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的使命,故而不揣冒昧,直抒胸臆,以求抛砖引玉,就正于方家。

根据文化结构的层次理论,任何文化体系皆可在横截面上划分以不同层次。比较流行的方法是两分法和三分法。按两分法,可以把文化体系分为物质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物质文化为表层,精神文化为为底层;而三分法则将其分器物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器物层为表层,制度层为中层,精神层为底层。所谓现代化过程,无疑就是将上述两个或三个层面的内容进行更新。而无论是哪一层面的更新,皆是一个由从表层到深层、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这种变化一定是首先从表层的量变开始的。而表层现代化又必然会带动下一层面的现代化。但其时间之漫长,进展之迟缓,是不以某些心急火燎之辈的意志为转移的。

纵向地考察历史则不难发现,任何一个文化体系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换言之,它必然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不断进化。若以某一个特定的时期为时间坐标,当时的人将这种进化称之为“现代化”亦无不可。而横向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文化起源的多元性和内涵的多样性又决定了现代化模式的多种多样,众彩纷呈。若就发生机制而论,现代化似可分为自发型(indigenous)和外源型(exogenous)两种基本模式。前者指在某一文化体系内部自发地产生新质,并且新质的发展导致了文化范式的转化。后者指将另一文化体系产生的新质引入本体系,并导致该文化体系范式的转化。从广义上讲,上述两种类型的发展皆可归属于我们现在要探讨的当今阶段“现代化”的进程;而就某一具体的文化体系而论,纯粹的自发型的现代化只是在理论上可以存在。因为任何文化体系及其传人绝难与世隔绝,必然要受到他文化的影响,也必然要对他文化施加影响,并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借鉴,逐渐趋同。在此过程中,较强势的文化体系所起作用往往大于较弱势的文化体系,前者虽也可吸收后者的某些文化因子,但其主体不变,体系仍然完整,面目仍然清晰;而后者则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甚至解体消亡。必须正视的事实是:我们正在探讨的“现代化”的真实涵义则毋庸置

疑是非西方文化体系接受西方文化体系所产生的文化模式和新质的同义语。从此种意义上讲,当今中华文化体系的现代化过程是典型的外源型的现代化。

另一方面,世界是异常复杂、奥妙无穷的,加之每个个体和其依托的文化体系的认知经验、知识构成、存在环境等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任何一个个体和其依托的文化体系均不可能靠单独的力量揭开世界的全部奥秘,它们往往从不同角度去认知、体会、展示世界的不同方面。即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而就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而言,某种文化由于在某一方面的领先地位而成为强势文化,在某一领域和层面担当起主流文化的角色。中华文化体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确曾充当过强势文化的角色;而令人无可奈何的现实却是,我们恰恰宿命般地遇到了西方文化体系充当此种角色的时代。所以,就当前而论,西方文化体系的模式和新质被接纳(不管是主动接纳和被动接纳)并开始改变某一他文化自身的模式时,现代化的进程便徐徐启动了。事实上,新的模式和文化因子的被接纳,又绝非新的因子完全代替和置换旧的因子,而是用新的因子去补充和改造旧的因子,并相互融合。故而从本质上讲,所谓现代化就是由来自西方文化的新因子引起的他文化系统内部的全面调整与转型的过程。

综观历史,在近代之前,由于当时交通、通讯的手段的限制,某种文明类型的影响仅限于一隅,致使人类文化的进化长期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区域,曾多次发生的文化进步浪潮只能是区域性的,就象前已述及的那样。就当时而言,这也应属于“现代化”(可能表述为“进化”更为准确)的进程。譬如地中海东部和西亚各地的希腊化文明的扩展、中国早期华夏文化对四夷文化的渗透、同化,皆可被认为是区域性“现代化”的过程。从涉及到某一文化体系的的具体领域看,现代化又可分为全方位的和局部的两种形态。前者涉及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此进行的“现代化”极有可能导致某种文化体系和承载着该文化体系的人类集团(如部族、民族甚至国家)的溶解消亡。如中国历史上的匈奴、契丹等民族的消亡就是因其全面接受了汉文化体系的模式和新质,最终导致了自身的消亡。而后者则仅涉及文化的某一领域或某些内容。如古代中国对印度佛教的吸收和改造,形成了主

要局限于人们思想领域“汉传佛教”系统并纳入中华文化体系。原有的文化体系在吸收了异质文化的新质后更加完善、强大,优势互补,成为中华文化体系在新时期的新形态。

不同文化体系的内容和价值观有不少不同之处,即个性和特殊性。但另一方面,在相对孤立的、彼此不相往来的情况下,人类各文化体系的基本因子和诸多内容又有着极其相似之处,这表现出人类文化的共性和普遍性。必须承认,由于种种原因,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内,各个不同的文明体系又往往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这反映出文化发展方面的不平衡性。从理论上讲,若有充分的时间和相应的条件,自源型现代化都会发生。但外源型现代化往往更为普遍,迅速,使得大多数文化体系失去了实现自源型现代化的机会与可能。全人类的文化就是带着上述的个性、共性和不平衡性的特征而迈向现代化的门槛的。

现代化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入,其内涵也在不断更新。不同的现代化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定内涵。随着各种新的文化因素的不断产生,某些曾经属于现代化成果的文化成分逐渐进入传统领域。而倘若没有被我们称之为传统的“旧”知识作为基础和依托,新的知识就会是空中楼阁而无法根植于文化的土壤。这是因为,就物质文化领域的现代化而言,新的物质文化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须有传统的物质文化作为基础;另一方面,一些旧的物质文化成分以不同形式被运用于新的物质文化层面之中,在新的系统内复活而获得新生。因此,现代化的过程又始终闪现着传统的身影。一般而言,在物质文化的知识系统内产生的新质容易引入、接受并产生大量新的文化因子,表现出多变性和弹性;相反,精神文化层面(其中心是价值观念)内则会保留更多的固有因素,表现出稳定性与韧性。其作用就更加突出,生命力也更加强大。虽然价值观念并非一成不变,但变化速度明显趋缓,难度大为提高。当然,并非所有传统都可以被运用到现代化之中,我们必须有取有舍,即所谓“扬弃”;即使是取,也需要加以改造,才能使传统精华的生命力延伸至现代。当然,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中所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也就使得各个文化层面的发展态势有所不同。事实上,作为文化的内核,各个文化体系在中世纪时其基本价

值观就已经确立并十分稳定而坚固。在其后精神文化系统的转型中,尽管我们不能说在实质内容上没有新的发展,但传统的价值观被运用甚至稳据于新精神文化系统中,则是一种普遍现象。稍稍留心即可发现,许多被我们当作现代化的概念,在翻阅古籍时竟赫然纸上数千年了。比如作为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实事求是”,即载于《汉书·刘德传》。其实人类的每一次重大文化转型,总是毫不例外地要从古典文明中汲取智慧、摄取营养。西方文明体系中“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即是明证。

按三分法对上述问题予以阐释可能更加清晰。前已述及,文化可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器物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是文化的表层,其发展是最为活跃、显而易见、高潮迭起、永无止境的。不同文化体系的交流、撞击、相互渗透和作用也最早发生于这个层面。由于所有文化体系都具备的吸收、兼容功能,只要产生交流,因而就外源型现代化而论,在该层面上产生的吸收、容纳是比较容易的。正所谓“科学技术无国界”是也。而作为文化体系中层的制度文化,则一方面要受到业已发生变化的表层文化的作用并随之改变、适应,同时由于其根植于特定的作为文化底层即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之上,必然要受其强烈影响和钳制,因而借鉴和吸收异质文化成分的速度就会明显趋缓,步履蹒跚。而文化作为核心层的精神文化,则是一个依托于不同文化体系而存在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所形成,并因之区别于他民族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是一种文化的本质,也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因而在文化体系的融合过程中极难产生作用。概言之,器物文化之间的引进与融合最为容易、快捷,制度文化次之,精神文化最难。

在外源型现代化进程中逐步所铸造的新的社会模式中,内外因素所占的比例是千差万别、一言难蔽的。规模小、发展程度低的文化体系完全被异质文化体系同化者有之。如先秦鲁国本属东夷故地,后成为周公的封地。周公之子在鲁国推行全盘华夏化的政策,“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1),“启以商政,疆以周索”(2),从而使这一地区全盘华夏化;因旗鼓相当、势均力敌,以致新旧因素、相互渗透、平分秋色者有之,如地中海东部和西亚各地,始于亚历山大时代持续到基督教时代之初的希腊化文明,就是希腊文明与亚洲文明联姻结出兼具两者特征的中间型的新果。因吸纳方体系完备、规模宏大,造成其固有文

化体系对异质文化因素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然后纳入自己体系者亦有之,如清代时满族文化逐渐被汉族文化体系所容纳、消化和吸收等等。

由此可见,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借鉴乃至融合,并非无规律可循。一般而言,越是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规模宏大、程度发达的文化体系,就越有生命力,其在新的文化模式中所占比例也就越大,并成为新兴文化的主体。至于若干种强大的文化体系因势均力敌、难分伯仲、各有千秋,则其相互引进与融合,就会出现某种文化体系以自身为依托,主动或被动地吸收、引进其他文化,从而完善、充实原有的文化体系,各自形成新的文化模式,而相互间万难被对方的异质文化同化。在新的文化模式中,自身固有的文化体系仍为主体。所以,在现代化过程中,较为弱小、落后的文化体系的价值系统将被较强大和发达的文化的价值系统所同化。也就是说,那种弱小、落后的文化将面临失去自我的境地。反之,一种较为强大和发达的文化的价值系统,则会吸收和同化其他弱小、落后的甚至与自己势均力敌的文化的价值系统。

如何理解当今时代仍在进行中的现代化,经过逐渐整合而形成的组成当今世界格局的各个文化体现将何去何从,是我们必须予以考虑的问题。

就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而言,我们可以断言,现代化就是由发轫于西方文化体系的新质传播、扩张而引起的各个文化体系的一系列应对、调整、适应并相互吸收与融合的过程。它是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过程逐步展开切愈演愈烈的。因此,该进程是和世界新秩序的调整与确立交织在一起的。

亨廷顿教授认为,冷战结束以后的多极的世界新秩序主要由七个或八个文明构成,它们是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3)。他将影响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因素归结为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冲突,且把文明作为世界新秩序格局中的基本单位的见解,实可谓独具匠心。笔者认为此处“文明类型”当与“文化体系”的内涵极为相似甚至等同。若沿着亨氏的思路进一步归并,笔者认为似可将

当今世界最强势的文明概括为西方文明、东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文明在此暂且不论,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的进程中的角色堪称是强势中的强势。因为它们都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吸纳、融合了诸多弱小的文明后形成的,因而其生命力之顽强可想而知。双方之间在历史上的相互交流、借鉴固然不少,但全方位、深层次的撞击、较量已是无从回避。且是西方文化体系主动出击、咄咄逼人,而东方文化体系欲罢不能,只得奋起迎战。这是巨人之间的较量,是强者之间的交手。就西方文化体系而言,它仍在进行中的现代化是否纯粹属于自源型暂且不论,而就东方文化体系而言,由于现代化发轫于西方,属外源型现代化无疑。西方文化体系的传人以一些弱小文化完全为西方的现代化所同化,实行全盘西化的经验为模式,试图使东方文明体系失去自我,同化与消亡于西方文化体系,达到世界大同;而东方文化体系也由于有过同化其他文化体系的“光荣”历史,曾一度自以为是,对西方的“奇技淫巧”不屑一顾。直至今日,持“东方文明体系必然会被同化、灭亡”的悲观者亦不多见。因此,孰胜孰败尚难逆料。

前已述及,就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而论,在西方文明入侵其他文明之前,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是相对独立发展的。西方的入侵,标志着各个文化体系“现代化”的开始,也就是标志着世界一体化的开始。在世界一体化过程中,西方凭借其最早现代化的优势,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势文化体系。当时的现代化,便意味着西化。而西化又只能是作用文化体系的表层之上。当其他文明的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开始认同自我,回归传统,作为文化体系精神内核的价值观和群体认同意识由于借助了器物文化的更新和制度文化的变革而产生的巨大力量而转危为安,甚至再现辉煌,从而走出西方的阴影,在一体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由于各文化体系的独特性,每一个文化体系都有自己的优势,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不但具有排他性,同样具有互补性。所以,吸收西方文化体系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新质,将其转换、消化,同样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可见,到目前为止的整个世界现代化进程,正是世界秩序在一体化中调整的过程。为学者所认同的现代性的三项内容,即市场经济、个人主义和民主政治,不仅只是形成并存在于西方文明的土壤。在其他文化体系包括中华文化体系内也都含有上述三项基本内容的因子,经过重新调试、消化,其他文化体系包括中华文化体系也应当能够使这些理念生根、开花并结出果实。当然,西方以外的各大文化体系结合自身特色完成的现代化的途径和模式与西方文化体系不可能完全相同。笔者以为,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建设两个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标,

就是在按两分法分成的两个不同层面上实现文化体系现代化的具体方针。而去年提出的在建设两个文明基础上又强调建设“政治文明”,则是按照三分法,对居于文化体系中层即制度文化层面的变革更加重视、并力图更有作为的具体体现,是对中华文化体系现代化进程认识更加深化、步骤更加细化的结果。

从文明形态方面考察,作为东方文化体系主体的中华文化体系起源于农牧文明并将其推向十分成熟。而现代化的主体则在是西方文化体系衍生出工业文明阶段后开始的。因此在诸多方面的确存在着巨大差异,相去甚远。但西方工业文明也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而东方农牧文明在现代化的起步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工业文明的成分。两者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具有诸多相似、相通之处。

中华文明的特质是农牧文明,而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阶段,牧业文明是农业文明的补充,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农牧文明尤其是农业文明的生产生活节奏之迟缓尽人皆知。古人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时间在古人的身边缓缓流逝,其基本单位是日与年。在一日之中,只有饱食安睡才能继续劳作;在一年之中,只有天下太平才能有秋后的收成。这一切都决定了此阶段对社会秩序和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强烈依赖。为适应这种文明形式的需求,中华文化体系在制度层面上异常发达,很早就以政权强大,社会组织成熟而著称于世。为追求农业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稳定和秩序,中华文化体系的价值观不惜以牺牲效率为代价;而效率低下又被与此相适应的是生产和生活节奏缓慢、效率低下、生产周期漫长的现实需求所允许。强大的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与庞杂的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呈层次化、网络状分布,其触角遍及各个领域和角落,唯最高统治者能够控制其弛张;辅之以成熟的道德伦理体系,使得这种文明体系对社会动荡的承受能力极强。一般而言,小规模、低强度的社会冲突在低层次的政权管辖区域内即可解决,而使局部的动荡不会引起全国性的秩序失控。只有在内忧外患交织、社会矛盾积累到社会网络实在无法承受时,周期性的政治危机才会总爆发,即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即便如此,经过短期动荡对社会能量的释放,各社会阶层的利益得到调整,在旧王朝的废墟上,很快就会建立起新的王朝,恢复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秩序。而新王朝必须在旧王朝的基础上存在和发展,在历史的惯性体系内运作,文明体系理所当然地得到延续。这就是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不是王朝制度的简单重复,而是为适应新的形势、新的社会环境而

有所调整的产物。中华文化体系就是在这种适应和调整中发展,不断前进的。时至清代,这种文明的发展达到了顶点,而呈由胜转衰之势。而恰在此时,一种全新的文明类型——西方工业文明突然闯入,改变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进程。

西方工业文明体系是当时的中华民族未曾接触过的新事物。它重效率、倡科学、行民主,与中华文化体系有诸多不同。其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分和秒,以分秒必争的速度向四周扩展。与几近原地徘徊的中华文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它总是在寻找新的突破点,让这个世界日新月异,令世人眼花缭乱。与这种充满生机的新的文明形式相比,长期停滞不前的中华文明显得是那样的陈旧落伍、不堪一击。的确,它的到来曾使得文明形态自古以来一直全方位高于周边部族的中华文化体系的传人们一度茫然失措。并因自己的落后而迁怒于这个“既难以割舍,又好梦难圆”的文化体系,以致“砸烂孔家店”的喧嚣震耳发聩,“全盘西化”的口号此伏彼起。然而,历经风雨的古老的文明往往极具韧性,加之其与生俱来的对异质文明的吸收消化机制,中华文化体系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招架、适应之后,已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断地将西方工业文明的优秀成分融入中华文化体系之内,逐步缩小着与西方的差距。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懂得,任何一种文化体系都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扬弃自身文化体系中失去存在价值的成分,对自身的文化体系进行改造、整合、从而做到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再者,任何一种成熟的文化往往蕴涵着诸多带有永恒生命力的文化因子,中华文化体系更是不言而喻。在经历了时间的冲刷和检验后,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古老文明,不难发现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现的珍贵价值。诸如,孔子不语怪力乱神(4),轻来生而重今世,意近科学;孟子强调草芥寇仇(5),贵人民而轻国君,意近民主;老子鼓吹道法自然,倡无为而无不为(6),堪称智者哲思;庄子标榜物我互化(7),穷绝顶而临万象,极尽旷达意境。而另一方面,任何文明形态都有其消极的成分。伴随工业文明发展,人性的异化、对人类尊严的亵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物欲横流的现实让人触目惊心。而中华文化体系正是医治上述西方文明并发症的良方。再者,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化的社会对秩序的依赖更胜于古代的中国。这就使得中华文化体系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

所表现出的强大功能可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各个领域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就象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需要互补一样,工业文明与农牧文明也需要相互补充,中华文明和现代化一定能够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现代化虽肇始于西方,但现代化绝非西方化。中华文化体系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前途无量。作为中华文化的传人,既为此而引以为自豪,又深感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在21世纪,我们必定会有所作为,中华文化必定会重现辉煌。而就未来东西方文明的撞击和世界一体化的前景而论,也绝非简单的谁征服谁、谁同化谁,而是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体现各文化体系价值的尺度与评判标准,当是考察在未来(尽管遥遥无期)统一的人类文化体系中,各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化因子所占份额的多寡。尤其是在作为文化核心层的精神内核中所占有的份额。我们对中华文化体系的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华文化体系的现代化充满信心。

注释:

(1)《史记·鲁世家》。

(2)《左传·定公四年》。

(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3页。

(4)《论语·述而》。

(5)《孟子·离娄》。

(6)《老子》第37章。

(7)《庄子·逍遥游》。

作者简介:邸永君,1957年5月生,河北固安人,历史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任科研处处长、副研究员。电话:68933534,邮编:100081。

高二政治知识点:我们的中华文化

高二政治知识点:我们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是中化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民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表现在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能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表现在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表现在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其鲜明的民族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2、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1.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了解我国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区域特征,不同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特征 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我国的雕刻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族名,同时又有一个共同的总称,那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起源于多元,经过长期的交往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我国各个民族尽管在地域分布、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不尽相同,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异,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平等的一员,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和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是实现民族大团结、祖国大统一、中华民族大振兴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自强、自主的精神支柱,是团结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爱国主义对我们来说,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人民。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中国各民族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要自觉维护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与各个民族特殊利益的关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实践中,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这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当前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团结各族兄弟姐妹共同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认为,维护和发展“四个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该成为当前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注重国家认同、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宣传,并在各项工作实践中努力贯彻公民权利义务平等,以此树立和巩固公民意识、构建现代法制观念下的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认同,推动单一民族认同向国家公民认同发展。其次,要积极促进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使各族人民通过文化认知、文化认可的过程,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文化认同,培育共同文化。第三,要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促进各族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感情,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塑造起各族人民从心理上、文化上认同的国民精神,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第四,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渗透、反分裂斗争。长期以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新疆的渗透、分裂、颠覆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其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因人们的意志而转移。在坚持正面宣传引导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批驳“三股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同时,加强对思想文化、宣传舆论阵地的领导和管理,切实维护民族地区文化安全。们坚信,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有了高度的认同感,就一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焕发勃勃生机,伟大的中华民族就会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后的民族团结工作要注意把握几点:一是要坚持“公民一律平等”的宪法精神,树立和强化公民意识,克服狭隘民族情绪,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来处理”,不能把与民族关系无关的问题随意上纲上线,混淆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把民族问题无原则地“泛化”“强化”和“高度政治化”;二是民族团结教育要强调各民族的“合”而不是“分”,多讲共同性,强调56个民族是一家,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意识;三是明确当今中国是现代公民国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 一、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 (文化历史的悠久与一脉相传体现文化的源远流长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即规模大、存留丰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从而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延绵不断。 ③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它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二 (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中华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与独特性体现其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中华文化中的文艺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艺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艺,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三、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以及再创新辉煌 1.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在近代,中华文化出现了一个衰微的过程,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以及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内外因 2.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①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条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①②③P55 四、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我们的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为什么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①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区域文化

山东齐鲁文化对我的影响 我的家乡在山东,山东的一切对我的影响至深。 齐鲁文化的精神 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凝聚力和生命力来自它的基本精神。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我认为有: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等。这些,不仅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我的影响也很深刻。 1.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 刚健自强是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像源头活水,给齐鲁文化以无穷的生命活力。 2.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 气节即志气和节操,指的是为坚持正义和真理,宁死不向邪恶屈服的品质。气节之中,民族气节为重。民族气节是爱国主义的道德基础,它以维护民族、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表现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 3.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 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作为将齐鲁诸家诸派思想联结为一体纽带,也就是说,尽管各家各派思想特点和体系有别,但积极人世、救世的精神是一致的,因此形成了齐鲁文化的经世致用的基本精神。 4.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 人所共知,齐鲁文化,甚至中国传统文化有个基本观点,叫做天人合一。 但是,在天人合一思想贯穿的齐鲁文化当中也不乏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其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天论》云:“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明确天人之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光辉思想,强调人的能动作用。这种思想在古代是难能可贵的,里面充满了辩证、唯物精神。对后世影响至深至大。 5.“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 6.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是齐鲁文化的灵魂和核心。仁民的人道精神 7.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 中华民族崇尚集体主义,讲合群,讲和谐,讲统一,强调大公无私。 群体主义精神,是齐鲁诸子、各家学派的又一共同主导精神。 8. 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 齐鲁古代文化之所以兴旺发达、人才济济、圣贤辈出,优越于其他地区,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民族聚居融合的动力以及上述基本精神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常被人们忽视的齐鲁文化中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 齐鲁文化的精神在这些年生长的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我觉得作为一个向上的人,要自信,要坚强,受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得影响,而且作为一个中国人,也要爱国,任何侮辱国家的事情都不会去做,这是受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受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得影响,不向命运屈服,相信人定胜天,所以我一直在努力。而且更学会了包容,学会无私奉献,果实是需要我勤劳智慧的努力才能收获。我出生在山东,长在山东,山东齐鲁文化的精神对我的影响已经深入心底。 小县城的名人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x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关知识有哪些?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例题:(2010安徽?38 )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答案:①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③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2、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包容性相关知识)①含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②意义:这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也有利于文化多样性。 例题:(013年北京卷)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7分) 答案: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是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如何?(特性、地位、关系、意义) ①特性: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关系: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意义:各族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 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例题: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答案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②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指定用“中华文化”相关知识答题常用观点有哪些? ①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③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用中华文化力量的相关知识作答时,可用这个观点答)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如今有很多学校开展古典诗文诵读活动,内容基本上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并以儒家的典籍为主,旨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丰富思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的热销,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这些专家学者拉近了普通百姓与深奥莫测的古代典籍的距离。虽说对于丹、易中天等人的论述众人褒贬不一,但我觉得其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这些学者毕竟唤起了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如此说来,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了,由此可见,诵读千古美文不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

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这句话同时也是清华、北大两座高校的校训。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一,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傲然屹立。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志存高远“志”是指某种坚定的信念,是对某种价值目标的宏愿和决心,同时也是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立之事。”“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二、刻苦坚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刻苦并非心血来潮、一曝十寒,而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古人特别注重“守志”,强调志向的一贯性、稳定性和坚定性。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梁启超说:“人之大患,莫甚无恒。”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弘毅坚忍的性格。 三、乐观进取《论语》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语,表现出乐观进取的精神。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靠着上述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奋发进取,战天斗地,百折不回。这种精神成就了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文明绵延不断,生生不息。“厚德载物”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宽广仁厚、兼容并包的精神特质。也主要是儒家思想,既仁爱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

广东省2018届高三数学一模试题文科附答案

广东省2018届高三数学一模试题(文科 附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省文科数学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复数满足,则复数的虚部为() A.B.C.D. 2.已知集合,则() A.B.C.D. 3.“常数是2与8的等比中项”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下图为射击使用的靶子,靶中最小的圆的半径为1, 靶中各图的半径依次加1,在靶中随机取一点,则此点 取自黑色部分(7环到9环)的概率是()A.B.C.D. 5.已知是双曲线的一个焦点,点到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B.C.D.2

6.等差数列的第四项等于() A.3B.4C.D. 7.如图,网格纸上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 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B.C.D. 8.已知曲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把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曲线关于原点对称B.把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曲线关于轴对称 C.把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曲线关于原点对称D.把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曲线关于轴对称 9.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 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中,曾经经历过 的两仪数量总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隐藏着的世界数学 史上第一道数列题.其规律是:偶数项是序号平方再除以2,奇数项是序号平方减1再除以2,其前10项依次是0,2,4,8,12,18,24,32,40,50,…,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是为了得到大衍数列的前100项而设计的,那么 在两个“”中,可以先后填入() A.是偶数,B.是奇数, C.是偶数,D.是奇数, 10.已知函数在其定义域上单调递减,则函数的图象可能

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提起中国文化,我脑中首先涌出的词汇就是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这是初高中教科书上对我国悠久文化的特点总结。但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早已不再停留在这两个抽象的词汇上,下面我将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主要特点两个方面来谈谈我所理解的中国文化。 首先关于中国文化的形成。文化的本质内蕴是自然的人化,所以我认为中国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中国人对自然条件的“人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地理环境可以大致概括为:东南沿海,西北内陆毗邻茫茫沙漠、戈壁,而西南地区则耸立着世界屋脊。海洋、高山、沙漠这些自然屏障为中国文化的独立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这一点对于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极为关键的,它关系到了文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中国独特的自然环境也为其独特的文化形成奠定了基础,比如其大片平原和充沛的雨水、适宜的气候使得中国农业文明及其发达,而海洋文明则不如西方临海国家那样强大。但文化形成的关键还是在于人类对自然的“人化”过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基础、中央集权统治、宗法制社会结构、礼乐教化制度、不同地域间的文化融合、宗教的传入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在进行社会生产活动中逐渐确立起来的或者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的“人化”过程,它们是形成中国文化的基础,也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不竭源泉。 其次关于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特点数不胜数,这里我想列举几点我认为比较明显重要的。第一就是具有浓厚的宗法制家族色彩。不同于古印度和古希腊的奴隶制,中国社会是由氏族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社会。在这样的制度下,家族观念深入人心,“大世家”、“家长制作风”等等词汇都有所反映。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因此,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这样又可以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关系的一整套处理原则,三纲五常也可以看成是宗法制家族的产物。在宗法制家族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的伦理观也逐步形成,所以我认为浓厚的宗法制家族色彩是中国文化一大显著特点。其次我认为相对于海洋文明那种竞争开放的文化特点,中国文化绝对具有本分保守的特点。的确,小农经济基础下的人们安于劳作,安土重迁,并且古代国家政策主张重农抑商,人们大都固守一片土地过一辈子,并不四处走动开拓视野。这种生活模式形成了中国人较保守的思想观念,中国文化便也随之打上了保守的烙印,如中国人的性观念就不如西方国家开放,对于一些新鲜事物中国人也不愿主动尝试。这种保守本分的观念也容易滋长一种自大的情绪,清朝皇帝“天朝之大无所不有”的落后观念就是一个证明。最后我认为中国文化较之其他文化还有一个重大特点,那就是绵延不绝。试比较中国文明与同时期发轫的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古文明,你就会发现大多古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没落甚至完全消失,但中国文明浩浩荡荡上下五千年却在朝代更替、外族入侵等等磨难中绵延不绝。这当然同中国文化的认同力和适应力密不可分,例如中国历史上因战争而引起的民族融合,就使得汉族文化和外族文化在磨合中互补长短,这大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使得中国文化更具生命力,历史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很好的例证。当然除了上述我所例举的三个特点之外,中国文化还有诸多特点,如课本上所说的人文传统、尊君重民、中庸协和等等,这些特点我也十分认同,因课本有所讲解故不再赘述。 作为一个青年人,我或许还没有很厚重的文化积淀,但我一直以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为骄傲。平时看到日剧、韩剧里频繁出现的汉字,甚至是韩国首都汉城的改名,我都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极大影响力,至少在东亚文化圈绝对是最有底蕴的一位。希望今后的中国文化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当然坚持原有特色更为重要。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报告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希望. 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采用总体描述和抽样调查的方法, 展示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现状, 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情况. 同时对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问题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希望能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有一定帮助,并通过此次活动唤醒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认知、大学生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些大家耳熟能详,而谁又能给出准确理解?对于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御,酒令,歇后语等中华传统文化又会怎样呢?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根基,但因为诸多原因,传统文化呈现出很大的断层. 青年一代,当出生时,就已经处于文化的断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么不了解, 要么有严重的误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一方面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一方面又缺乏全面清晰的认识和体验,这极为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我们进行此次调查,旨在唤醒大学生,学校,乃至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就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大学生作为当今时代的中坚。 二,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及重要意义 1. 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内容:中华传统文化,包括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也包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既包括中国古代教育,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既包括中国古代艺术,也包括中国古代史学;既包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也包括中国古代宗教与中国古代哲学。 2. 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探索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与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国当代与未来的文化建设和创新,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当代和未来中国文化建设和创新,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培养诚信的高尚情操。 三.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世界多元文化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唯有高擎中华文化的大旗,弘扬民族传统,加强国民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才能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大学的时间是宝贵而又有限的,作为一个大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学习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更能增强爱国情怀.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 我们对不同大学学生进行了采访与问卷调查.本课题从"认同,知晓,态度"三个大方面调查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衡水金卷2020年高考模拟数学(理)试题(四)含答案

A . a 9 B a 7 C. S 15 D . S 16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理数(四)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5i 1. 已知 i 虚数单位,复数 3i 对应的点在复平面的( ) 3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 1 2. 已知集合 A {x|x a} ,B {x|log 1(x 2 4x) log 2 },若 A B ,则实数 a 的 取 2 5 值范围为( . [0,4] C . ( , 1] D . ( , 1) 4. 设随机变量 N ( , 2 ) ,则使得 P ( 3m ) P ( 3) 1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为 () 2 A . m 1或 m 2 B . m 1 C. m 1 D . m 或 m 2 3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 S 3,则判断框内实数 M 应填入的整数值 为 A . ( 1,5) 3. 设 a , b , c ,d , x 为实数,且 b a 0 , c d ,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 . d a c d C . b c a d D a a |x| b b |x|

A. 998 B . 999 C.1000 D .1001 6.已知公差不为 0的等差数列{a n} 的前n项和为S n,若a92 a72,则下列选项中结果为 0的是()

22 xy 7.设 A 1, A 2分别为双曲线 C: 2 2 1(a 0, b 0 )的左、右顶点,过左顶点 A 1的 ab 直线 l 交双曲线右支于点 P ,连接 A 2P ,设直线 l 与直线 A 2P 的斜率分别为 k 1, k 2,若 k 1,k 2 ) D . 2 2 1,粗实线画出的是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 A . 8 16 B . 8 C.16 D . 8 16 2 9. 已知曲线 y x 3 3x 和直线 y x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是 m ,则 (y x m )5 的展开式 中 x 3 项的系数为( ) 的最大值为( ) A . 7 B . 10 C.8 D .12 11. 如图所示,椭圆有这样的光学性质: 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出发的光线,经椭圆反射后,反射 光线经过椭圆的另一个焦点 .根据椭圆的光学性质解决下题:已知曲线 C 的方程为 x 2 4y 2 4 ,其左、右焦点分别是 F 1, F 2,直线 l 与椭圆 C 切于点 P ,且 | PF 1| 1,过点 互为倒数,则双曲线 C 的离心率为( A . 1 B . 2 C. 3 2 A . 480 B . 160 C.1280 D .640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O 为坐标原点, A(0, 4) , AB (2,0) , AB (2,0) , BC BA (1, 1),设 Px(,y ) ,AP mAB nAC ,若 m 0 , n 0 ,且 m n 1,则 x 2y 体积为(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难点: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 1、听“古典音乐” 2、看“万里长城”“故宫”“书画展”等图片… 3、古诗朗诵… 讲授新课: 活动一:看谁说的多 1、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2、你知道他们的来历吗? 活动二:品味中华文化 1、你是怎样品味这些文化情趣的? 2、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为什么你觉得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

活动三:谚语和格言赏析 1、吃一堑,长一智 2、车到山前必有路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 7、 8、 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欣赏并说出上述谚语的内涵,在横线上再写三句类似的格言,并谈谈面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有什么影响? 活动四:讲故事 1、请三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以下三个历史故事 书武牧羊 徙木为信 负荆请罪 2、这些故事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课堂训练】 当堂完成巩固练习 第五课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希望。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于今年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和不同属性文化历史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本文从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及方法等诸方面论述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进行进一步阐释,同时对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问题提出一些新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认知;大学生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hop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llege students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cognition in certain exten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the great reviv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Because this year to multicultural influence and impact of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different attribute, university students' value being made a great imp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thoughts and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modern significance for further explanation, at the same tim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gnition problems brought forward some new Suggestions, hoping to on their healthy growth and realize their own value maximization helpful.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erception;University students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教育全球化应用而生,与之同时出现的是对教育全球话带来的影响与反思,包括如何应对全球化教育中的多元与冲突,教育多元与冲突致使现代教育中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危机。笔者认为认同危机与多元化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与我国的特殊情况有关。文化的历史属性与教育不可跨越历史的规律,决定了我国文化的独特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根基,但因为诸多原因,传统文化呈现出很大的断层。我们青年一代,在出生时,就已经处于文化的断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么不了解,要么有严重的误解。我们这遭遇文化缺失的一代人,面对的这样一种格局,已经是非常严重的倒金字塔形状,如果任其发展,将有严重的后果。 尤其是大学生做为国家的未来,一方面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一方面又缺乏全面清晰的认识和体验,这极为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作为当今时代的中坚,日后的国之栋梁,应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只有加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才能加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才能提升本国的综合水平,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下,保持自己独树一帜的民族精神。 一、中华传统文化 1. 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产生,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包括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也包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既包括中国

中国文化区的划分及其特点

题目:《中国文化区的划分及其特点》 【摘要】中国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关键字】:中国文化区、地理特点、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阎耀军《文化区域与区域文化性格的识别》 王会昌等《中国文化地理》 《中国文化区的划分及其特点》 二、中国文化区的划分 中国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 我国地貌西高东低,形成三大阶梯。在我国东西差异中,最突出的一条是东部比较发达,西部相对欠发达。我国东西部社会经济的巨大差异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叠加的结果。 针对不同的标准来划分中国的文化区:如果考虑南北差异,中国地区可以分为南方和北方地区;如果考虑东西差异,中国地区可以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如果同时考虑南北和东西差异,中国地区可以分为北方、南方和西部地区;如果考虑管理要素,中国地区的区域划分要尊重行政区域的完整性。 尽管划分的标准有很多,但是中国文化区的划分仍是以地理和经济特征为基础。 2>中国各文化区特点(地理、文化上) ㈠中国各文化区的地理特点

一、关东文化副区: 主体位于我国东北,因其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为关东文化副区。 二、燕赵文化副区: 以今河北省为核心,北以燕山为界,西止太行山,东临渤海,南接中原和江淮。 三、黄土高原文化副区: 依托于黄土高原,西迄河西走廊,东抵太行山脉,北界万里长城,南限秦岭太白山。。 四、中原文化副区: 核心地带是今河南省,因位于古九州的中央,故又称“中州”。 五、齐鲁文化副区: 以今山东省为核心,由于春秋时这里为齐国和鲁国所在地,故又称齐鲁大地。本区位于黄河下游,土壤深厚肥沃。 六、淮河流域文化副区: 顾名思义位于淮河流域,大体上北界陇海铁路,南濒长江,西临河南、湖北,东达江苏北部沿海,即今安徽、江苏两省的北部。 七、巴蜀文化副区: 位于四川盆地,3 000多年前重庆为巴国的首府,2 400多年前成都为蜀国王都,因此人们习惯上将这里称为巴蜀之地。 八、荆湘文化副区: 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江汉—洞庭湖平原,巫山、武陵山屏障其西境,东有幕阜、武功诸山与吴越相隔,北以桐柏山、大别山与中原分野,南以五岭为界。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 九、鄱阳文化副区: 鄱阳文化副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鄱阳湖一带,以今江西省为主。本区一面对水(长江),三面环山。 十、吴越文化副区: 位于长江三角洲和杭州湾沿岸,北临长江天堑,西望鄱阳平原,南界雁荡山脉,东濒茫茫大海。本区河流密布,湖泊众多,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 十一、岭南文化副区:

2020届高考政治复习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7)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精练(含解析)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1、2018年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的主题是“从汉字到文学:中国文化的魅力”,旨在向19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的外交使节和数万名联合国雇员介绍中国文化。此活动主题() 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渗透 ④表明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不断吸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也丰富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中秋文化与儒家精神,互为表里,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精神主旋律,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A.集中表现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力量 B.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C.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3、《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4、在某地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其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 良好的 发展机遇。“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 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 ③因时而进能够促进社会进步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5、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

中国饮食文化2-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

【1】 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 【2】 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的历史考察 【3】 一、“饮食文化圈”的概念 文化圈的概念首先由德国的人种学家格雷布纳提出,此后,在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术领域被广泛认可与运用。根据中国客观纯在的饮食文化的区域差异,用“饮食文化圈”的概念反映和表达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属性的特征,可以叫清楚地了解到不同民族、历史、地域、习俗在中国饮食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具有相同饮食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共同生息相存的自然和文化生态地理单元。 【4】 二、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的类型 按照赵荣光的观点,中国饮食文化从17——18世纪,形成了12各饮食文化圈。分别是: 1.东北饮食文化圈 2.京津饮食文化圈 3.黄河中游饮食文化圈 4.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圈 5.长江中游饮食文化圈

6.长江下游饮食文化圈 7.中北饮食文化圈 8.西北饮食文化圈 9.西南饮食文化圈 10.东南饮食文化圈 11.青藏高原饮食文化圈 12.素食文化圈 【5】 这种划分的依据是饮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进程以及各区域饮食特征及习俗,但其中所牵涉到的因素多而且复杂。从了解饮食文化知识的角度上说,划分中国饮食文化圈也是为了理解的方便。 【也有人认为中国饮食文化圈可以只分为6个区域,分别是:华北、华东、西南、中南和西北饮食文化区。】 【6】 三、中国饮食文化区位形成的历史原因 (一)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地域因素——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二)政治经济与饮食科技因素——经济的发展对饮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民族、信仰与饮食习俗因素——中国西部游牧民族文化区历史地形成了中北、西北、青藏高原彼此风格差异较大的三个饮食文化区位,其中除了历史地理气候等的影响之外,民族、信仰与饮食习俗也

传统伊斯兰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渊源的认同

传统伊斯兰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渊源的认同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国传统伊斯兰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渊源的认同 清初伊斯兰大学者刘智曾说:(伊斯兰之教道)“虽载在天方之书,不异乎儒者之典,遵习天方之礼即犹遵习先圣先王之教也。圣人之教,东西同,古今一。”1 《天方正学》是一部中国伊斯兰教译着,原文为阿拉伯文,由清代伊斯兰着名宗教学者蓝煦翻译为汉语。译者在例言中称:“回、儒经书,文字虽殊而道无不共,语言虽异而义无不同……知回、儒两教,道本同原,初无二理,何必拘泥语言文字之末,而疑其有同有不同耶” 这一番话可称得上“以儒释伊”的中国伊斯兰宗教大师们的共识,并广为正统派穆斯林学者和群众所接受。 此经典对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有这样的记载:“天方努哈大圣人出世,居克尔白…聪明睿知,承继天方道统,兼为天方国皇王,生子三人,长撒穆,中哈穆,少伏羲,其时七十二国皆遭洪水之难…命伏羲率诸臣工二十四人治东土,都于赤泥阵。昆仑东来十二万里顺流东下也,伏羲制易,着六书,因天干地支造甲辰以定岁时,建寅为岁首,为太昊皇帝,道传阴康,封之为神农,乃继位为炎帝…伏羲天方之道,自昆仑发源而来也,道授神农而黄帝得之,尧舜禹汤继之…赤泥国大圣文王周公孔子着周易以明天道,老子着道德经,曾子着大学礼记以言人道,子思着中庸以言至道,孟子继之矣,皆相继伏羲之道统也”。 文中提到的“天方努哈大圣人”,就是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内整个天启宗教体系所公认的大先知,汉译版《圣经》中称其为“诺1《天方典礼》自序

亚”,在宗教学界他被认为是第二代人祖。他的事迹在《圣经》和《古兰经》中都有基本一致的记载: 真主(基督教称上帝)给努哈圣人降下启示,派遣他去教化他的民族,将他们引上正道。结果,努哈圣人倍受族人的嘲弄和欺辱,多年劝化收效甚微。绝望之际,他祈祷真主降下天灾以惩罚他的民族,真主随准其所求,连降四十日暴雨,整个世界为洪水淹没。努哈提前得到真主的启示,造好巨船。洪水泛滥时,他和家人及少数追随者在船上随波逐流。洪水退去,他们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天方正学》对《古兰经》中有关努哈圣人的故事进行了补充:努哈(诺亚)大圣有三个儿子,三子伏羲2带领二十四人,被努哈圣人派往昆仑山以东治理残余的洪水。“伏羲制易,着六书,因天干地支造甲辰以定岁时”,建都于赤泥阵,世人称他为“太昊皇帝”。后来,他把自己所传承的“道”传给了阴康,赐给他“神农”的封号。阴康继承了伏羲的王位,世人称之为“炎帝”,炎帝之后有黄帝、尧、舜、禹、商汤相继传承着伏羲之“道”。后来赤泥国圣人周文王和孔子相继完成了《周易》以阐明“天道”,老子着《道德经》,曾子着《大学》、《礼记》以阐明“人道”,子思着《中庸》以阐明“至道”而被孟子继承了。他们都继承了伏羲的道统。 中国传统伊斯兰着名苏菲导师和领袖马元章,在其所着的《道统论》中对中国传统文化道统的历史传承有着更加深入的阐述: 2《圣经》中称为“雅弗”,阿拉伯语称为“雅伏羲”,和汉语称呼基本一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