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投影法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第1章 投影法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第1章 投影法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第1章 投影法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第一章投影法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主要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投影法概述(25分钟)

2、点的投影(45分钟)

3、直线的投影(90分钟)

4、平面的投影(45分钟)【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

2、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实长

3、直角投影定理

4、面上取点、取线

难点:

1、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实长

2、直角投影定理

3、面上取点、取线

【教学要求】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

2、掌握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

3、掌握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实长

4、掌握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

【实施方法】

课堂讲授,板书作图,模型展示,PPT配合,布置课后作业。

§1-1 投影法

一、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投影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影,并在该面上获得物体投影的方法叫做投影法。

二、投影法的分类

1.中心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

(1)斜投影法。

(2)正投影法。

三、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1)实形性。

(2)积聚性。

(3)类似性。

四、工程中常用的两种作图方法

1、多面正投影图:采用相互垂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影面,在每个投影面上分别用正投影法获得物体的投影。它有良好的度量性,作图简便,但直观性差。

2、轴测图:将物体连同其参考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它能反映长、宽、高的形状,但作图较繁且度量性差,作辅助图样。

§1-2 点的投影

一、点的三面投影

点的投影规律:

(1)点的两面投影的连线,必定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

(2)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空间点到相应的投影面的距离,即“影轴距等于点面距”。

二、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点的空间位置可用直角坐标来表示。即把投影面当作坐标面,投影轴当作坐标轴,O即为坐标原点。则:

S点的X坐标X S=S点到W面的距离Ss″;

S点的Y坐标Y S=S点到V面的距离Ss′;

S点的Z坐标Z S=S点到H面的距离Ss。

点S坐标的规定书写形式为:S(x、y、z)。

三、两点的相对位置

两点在空间的相对位置,由两点的坐标关系来确定。

两点的左、右相对位置由x坐标来确定,坐标大者在左方。故点A在点B的左方;

两点的前、后相对位置由y坐标来确定,坐标大者在前方。故点A在点B的后方;

两点的上、下相对位置由z坐标来确定,坐标大者在上方。故点A在点B的下方。

若反过来说,则点B在点A的右、前、上方。如图:

在图所示E、F两点的投影中,e′和f′重合,这说明E、F两点的x、z坐标相同,x E=x F、z E=z F,即E、F两点处于对正面的同一条投射线上。

可见,共处于同一条投射线上的两点,必在相应的投影面上具有重合的投影。这两个点被称为对该投影面的一对重影点。

重影点的可见性需根据这两点不重影的投影的坐标大小来判别,即:

当两点在V面的投影重合时,需判别其H面或W面投影,则点在前(y坐标大)者可见;

当两点在H面的投影重合时,需判别其V面或W面投影,则点在上(z坐标大)者可见;

若两点在W面的投影重合时,需判别其H面或V面投影,则点在左(x坐标大)者可见。

如图中,e′、f′重合,但水平投影不重合,且e在前f在后,即Y E﹥Y F。所以对V面来说,E可见,F不可见。在投影图中,对不可见的点,需加圆括号表示。

例题1:已知点A的三面投影图,如图a 所示,作点B(30、10、0)的三面投影,并判断两点的空间相对位置。

分析点B的z坐标等于0,说明点B属于H面,点B的正面投影b′一定在OX轴上,侧面投影b″一定在OY W轴上。

作图在OX轴上由O向左量取30,得b x(b′重合于该点),由b x向下作垂线并量取b x b=10,得b。根据b、b′,即可求出第三投影b″,如图2-13b所示。应注意,b″事实上在W面的OY W轴上,而不在H面的OY H轴上。

判别A、B两点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左、右相对位置:x B-x A=10,故点A在点B右方10mm。

前、后相对位置:y A-y B=10,故点A在点B前方10mm;

上、下相对位置:z A-z B=10,故点A在点B上方10mm;

即点A在点B的右、前、上方各10mm处。

1-3 直线的投影

一、直线的三面投影

(1)一般来说,直线的投影仍为直线。

(2)直线的投影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同面投影(即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来确定。

二、属于直线的点

如果一个点在直线上,则该点的各个投影必在该直线的同面投影上。反之,如果点的各个投影都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则该点一定在该直线上。

三、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直线的位置共有三种,即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

1.一般位置直线

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如图:

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为:

(1)一般位置直线的各面投影都与投影轴倾斜;

(2)一般位置直线的各面投影的长度均小于实长。

2.特殊位置直线

(1)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与其他两个投影面倾斜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平行线。

根据投影面平行线所平行的平面不同,投影面平行线又可分为三种:平行于H面的直线,称为水平线;平行于V面的直线,称为正平线;平行于W面的直线,称为侧平线。

直线和投影面的夹角,叫直线对投影面的倾角,并以α、β、γ分别表示直线对H、V、W面的倾角。

(2)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垂直线。

根据投影面垂直线垂直的投影面不同,投影面垂直线又可分为三种:垂直于H面的直线,称为铅垂

线;垂直于V面的直线,称为正垂线;垂直于W面的直线,称为侧垂线。

四、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有平行、相交和交叉三种情况,它们的投影特性分述如下:

1.平行两直线

空间相互平行的两直线,它们的同面投影也一定相互平行。

2.相交两直线

空间相交的两直线,他们的同面投影也一定相交,交点为两直线的共有点,且应符合点的投影

规律。

3.交叉两直线

在空间即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直线,叫交叉两直线,又称异面直线。

1-4 平面的投影

一、平面的表示法

不属于同一直线的三点可确定一平面。因此平面可以用任何一组几何要素的投影来表示。在投影图中,常用平面图形来表示空间的平面。

平面的投影也是先画出平面图形各顶点的投影,然后将各点的同面投影依次连接,即为平面图形的投影

二、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

在投影体系中,平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也有三种,即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

1.一般位置平面

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

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为:

三面投影都是小于原平面图形的类似形。

2.特殊位置平面

(1)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一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平行面。

根据投影面平行面所平行的平面不同,投影面平行面又可分为三种:

平行于H面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平行于V面的平面,称为正平面;

平行于W面的平面,称为侧平面。

投影面平行面特性:

平面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其余的投影都是平行于投影轴的直线;

(2)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对其他两个投影面倾斜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垂直面。

根据投影面垂直面所垂直的平面不同,投影面垂直面又可分为三种:

垂直于H面的平面,称为铅垂面;

垂直于V面的平面,称为正垂面;

垂直于W面的平面,称为侧垂面。

投影面垂直面特性:

平面在所垂直的投影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直线,该直线于投影轴的夹角,就是该平面对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真实倾角,而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是该平面的类似形。

三、平面上直线和点的投影

1.平面上的直线

在平面上取直线的条件是:

(1)一直线经过平面上的两点;

(2)一直线经过平面上的一点,且平行于平面上的另一已知直线。

2.平面上的点

在平面上取点的条件是:

若点在直线上,直线在平面上,则点一定在该平面上。因此,在平面上取点时,应先在平面上取直线,再在该直线上取点。

例题2:已知△ABC上的直线EF的正面投影e′f′,如图b所示,求水平投影ef。

分析如图a所示,因为直线EF在△ABC平面内,延长EF,可与△ABC的边线交于M、N,则直线EF是△ABC上直线MN的一部分,它的投影必属于直线MN的同面投影。

作图

①延长e′f′与a′b′和b'c'交于m′、n′, 由m′n′求得m、n,如图c所示。

②连m、n, 在mn上由e′f′求得ef,如图d所示。

例题3:如图a所示,已知△ABC上点E的正面投影e′和点F的水平投影f,求作它们的另一面投影。

分析因为点E、F在△ABC上,故过E、F在△ABC平面上各作一条辅助直线,则点E、F的两个投影必定在相应的辅助直线的同面投影上。

作图

①如图b所示,过e′做一条辅助直线Ⅰ、Ⅱ的正面投影1′2′,使1′2′//a′b′,求出水平投影1、2;然后过e′作OX轴的垂线与1、2相交,交点e即为点E的水平投影。

②过f作辅助直线的水平投影fa,fa交bc于3,求出正面投影a′3′,过f作OX轴的垂线与a′3′

的延长线相交,交点即为点F的正面投影f′。

例题4: 已知五边形的五个顶点组成一平面图形,试完成图b所示图形的水平投影。

分析因为五边形的五个顶点在同一平面上,已知A、B、C三点的两面投影,可在△ABC所确定的平面上,应用在平面上取点的方法,求D、E的水平投影,从而完成五边形的水平投影。

作图

①过E在△ABC上作辅助线AF:连a'e'并延长,与b'c'交于f',由f'求得f;连af,由e'求得e,如图a、c所示。

②过D在△ABC上作辅助线DG//BC:过d'作d'g'//b'c'得g',由g'求得g;作dg//bc,由d'求得d,如图a、d所示。

③连ae、ed和dc,完成五边形ABCDE的水平面投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