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政治思想》复习考题

《西方政治思想》复习考题

《西方政治思想》复习考题

《西方政治思想》复习考题

第一讲古典政治思想

1 、如何理解“美德即知识”?

2 、试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异同。

3 、分析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

第二讲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后期的政治思想

1 、城邦的解体和世界帝国的建立,给西方政治思想带来哪些变化?

2 、波利比阿和西塞罗混和政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3 、西塞罗怎样表达了罗马共和精神?

第三讲神权政治思想

1 、奥古斯丁双城论的内容及意义。

2 、中世纪政治思想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基督教给西方政治思想带来了哪些变革?

3 、教权派与王权派的分歧和斗争。

4 、阿奎那改造和利用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意义。

第四讲新时期的新探索

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民族国家的崛起对政治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2 、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 、博丹的主权论的基本内容及理论意义。

4 、新教思想家关于世俗国家权力的思想的特点。

第五讲近现代西方民主权利政治观

1 、分析霍布斯的主权论。他的自然法契约论思想的意义何在?

2 、简述洛克分权学说的主要内容。洛克是怎样论述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关系的?

3 、如何认识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说明分权制衡论的基本观点

4 、分析卢梭社会契约论的特点,他的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思想的关系是怎样的?

5、分析18 世纪美国政治思想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6 、黑格尔是怎样论述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

7 、托克维尔是怎样论述民主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

8 、试分析边沁对自然法、自然权利和契约论的批判。

9 、密尔社会自由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0、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政治学说的特点。

11 、从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的区别说明自由主义的观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复习过程

精品文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 1.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被称为()。A.理想 B.空想 C.道德 D.信念 2.现阶段,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是()。 A.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一个人有了目标就是有了一个牢固的根据和基础,最大的不幸就是漫无目的。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是要靠()。 A.民主法制 B.理想信念 C.伦理道德 D.科学文化 4.江泽民曾经指出,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毕生精力,以此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这强调的是()。A.中华民族富于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B.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C.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D.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主要看他从社会中取得了什么 5.爱祖国是千百年来凝结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 。 A.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 B. 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 C.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取利益 D.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6.实践一再证明: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C.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7.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是()。 A.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C.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不正确的 D.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正确的 8.个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惯 C.内心信念 D.评价方式 9.我国的人民法院是国家的( ) 。 A.监督机关 B.检察机关 C.审判机关 D.权力机关 10.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基本原则的是( )。 A.请求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保障

西方文化史 课后习题

西方文化史课后习题 1、如何认识古代希腊文明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1)、地域范围: 古代希腊的概念是一个大希腊的概念,包括希腊本土、小亚细亚和西亚沿海地区、南意大利地区,甚至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 (2)、时间跨度: 古代希腊文化包括三个发展阶段: A、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的文化(公元前26-前12世纪)黑暗时代(公元前12-前8世纪) B、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公元前8-前4世纪) C、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公元前4-前2世纪) 2、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什么文化学意义? 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它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论。希腊神话的神谱不仅仅是神的家族史,同时也反映了希腊人的宇宙生成观和自然观,神的衍生和交替也就是自然过程的发生和演进。这种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来说明宇宙起源和自然演化过程的神话思维图景,构成了哲学和科学产生之前人们唯一的世界观。 它蕴涵着一种以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以内在的自我否定作为神系延续和发展的契机是希腊神话的又一个基本特征。这种维系神系更新和发展的自我否定机制使希腊神话表现出一种新陈代谢的社会进化思想,神权的替代和神系的更迭揭示了一种深刻的命运观。这种通过“命运”来实现的神系神系的更迭和自然进化的思想,构成了希腊神话中最深刻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整个西方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形而上的动力。 3.希腊神话的“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 A、神人同形--希腊人的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崇尚完美的形体。 B、神人同性--神与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像人一样会犯错误,经常到人间来滋生是非、拈花惹草。 由此导致了希腊神话和整个希腊文化的和谐之美的基本特点。 在希腊宗教和希腊文化中,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构成了最基本特征。 肉体与精神的原始和谐,使整个希腊文化呈现出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悠扬的意境。 4.希腊自然哲学与形而上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A、自然哲学-发展从泰勒斯到原子论者-强调质料或具象性的元素 当希腊“哲学之父”泰勒斯宣称万物都是从水中产生时,他用一种新的形式——哲学形式表述了神话中的内容。在以后的希腊哲学中,米利都学派的“水”、“气”等自然形态的物质概念进一步发展为赫拉克利特的“火”,恩培多克勒的“四根”(火、气、水、土)和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最终以还原的形式表现为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的超越了现象性的物质概念“原子”。在希腊自然哲学的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神话的影响呈逐渐减弱之势,而抽象的理性思维能力则不断提高。 B、形而上学-发展从毕达哥拉斯到柏拉图-强调形式或抽象性的本质、实体。构成了希腊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主流 希腊第一个具有形而上学倾向的哲学家是克罗顿城邦的毕达哥拉斯,他是奥尔弗斯宗教 的一个改革者。毕达哥拉斯把万物的本原说成是一种超自然形态的东西——“数”。“数”,与奥林匹斯宗教的“命运”、“定数”以及奥尔弗斯神秘祭所强调的“亚男克”(Ananke,即“必然”或“强制”)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毕达哥拉斯的“数”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就被表述为一个更加哲学化和抽象化的概念——“逻各斯”(logos)。奥尔弗斯宗教的灵魂与肉体的直观对立到巴门尼德那里演化为“存在”与“非存在”的抽象对立,后来又进一步发展为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与“感觉世界”的对立。至于希腊最重要的思想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其哲学思想中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一种与希腊的感性直观宗教截然相反的形而上学特点,并且把奥尔弗斯宗教中的唯灵主义倾向和灵肉对立思想推向了极端,从而成为希腊多神教向基督教转化的重要理论中介。到亚里斯多德那里,一个充满了理性色彩的形而上学体系和自然物质世界成为人们所面对的唯一真实的思想背景和生活世界。 5.如何理解希腊化时期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所谓希腊化是指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公元前334-前323年)后的三个世纪里,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时间范围通常认为开始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吞并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托勒密王朝为止。其重要性是成为西方文化的基础。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以希腊—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十年征战,亚历山大不仅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己有,而且有所扩大。从地中海到印度河,从黑海、里海、咸海到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几乎被囊括在亚历山大的帝国之下。虽然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23年突然病逝,他的帝国迅即崩溃,被他的部将们瓜分一空,但希腊—马其顿人对当地民族的统治格局并没有改变。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希腊化的进程加快了,与东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日益广泛深入。希腊化世界的形成,大大便利和促进了各希腊化王国之间以及它们与周边地区的交往。由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往往大大超出政治统治的区域,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的交通体系。 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丝绸之路的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而且此时距亚历山大东征已经有两个世纪之久,东部希腊化世界的政治格局和文化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希腊人控制与影响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讲:《提纲》第一条——第三条解读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认为费尔巴哈是他们与黑格尔之间的“联系环节”。但是,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赞赏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可是他们永远也不会成为彻底的费尔巴哈信徒。他们在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之后,立即用批判的武器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正如他们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摄取了它的“合理内核”一样,他们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中摄取了它的“基本的内核”,并且,也正如他们摈弃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的外壳”一样,他们也摈弃了费尔巴哈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和宗教的伦理杂质。 要着重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区别,理解这一著作何以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在《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先是指出从前一切哲学(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问题在于,不是从感性的人的活动,不是从实践,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客体和一切对象,从而不能真正理解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根本原因在于它们都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而唯心主义虽然知道从主体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本体”,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但是它们把主体能动性只理解为抽象的理性或绝对理念,把整个人类世界和人自身看作是精神的展现。唯物主义也罢,唯心主义也罢,它们的共同毛病是着眼于理论的抽象去理解人的存在和社会的本体,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从前一切哲学的根本缺陷在于,没有深入到生活实践的层面,没有追随到理论活动背后的人的实践活动那里,被理论遮住了视线,从而看不到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人的原初活动——“对象性的”、“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活动。马克思确立起“感性的人的活动”的世界观、生存论及本体论地位,指出理解“对象、感性、现实”要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生存与发展要从实践出发,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要从实践出发。从而确立起“改变世界”的新哲学的“实践本体论”。人的存在及其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的可能根据都在实践本体中。 费尔巴哈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热衷于追溯一个先于人、外在于人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把整个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则被看作不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客体,运动、变化、发展是物质自身具有的属性。而唯心主义则把外部世界的存在视作思维本身,黑格尔认为存在就是单纯的直接性,而直接性就是思维,所以外部世界就是思维自身之内的观念客体。费尔巴哈不满于上述对客体的理解,提出用感性来规定客观事物,以人的感性来对抗黑格尔的思维直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费尔巴哈知道对自然界的理解不能离开人,不能离开人的感性直观,他把脱离人的感性直观的自然界视为抽象的东西,这比起他以前的自然观把自然与人的感性分离开来的做法,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 但是费尔巴哈只是在与感觉相对应的意义上理解感性客体,也就是把感性客体看作是直观的对象。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这两个局限导致他把对象看作预成的、先在的,而不是把对象看作是在人的感性活动作用下生成和发展的。他没有弄清人的感性活动本身就是客观的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曾多次提到“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等等,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提纲》中,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石实现了从抽象认识论到历史认识论的转换,这种历史认识论是建立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哲学认识论。在《提纲》写作之前,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再次研究了古典经济学,在这次研究中,马克思着眼于改造现实生活进程的工业的社会历史意义,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马原》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

《马原》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理论来源、经典著作、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答: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经典著作:两人《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新莱茵报》 马《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 恩《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卷 鲜明特征: (1)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应。(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 观性) (2)革命性, 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按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 的,它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 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 (1)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2)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可知论VS不可知论;唯物史观VS唯心史观;辩证法VS形而上学)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欧洲文明史大纲中各章思考题

目录 第一章希腊文明 (2) 1、希腊文明有哪些特点 (2) 2、分析雅典民主制度的利与弊(P11) (2) 3、希腊文明在哪些方面对欧洲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4、希腊文明的历史是如何体现其人本主义精神的 (3) 第二章罗马文明 (4) 1、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P23) (4) 2、罗马共和国大规模军事征服取得成功的原因。(P21) (4) 3、罗马共和国是如何向帝制转变的。(P21) (4) 4、在罗马文明发展过程中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罗马文明的规则性。(?) (4) 5、罗马文明都有哪些特点。(P24) (4) 第三章中世纪的基督文明 (4) 1、简述政教之争。(P35) (4) 2、中世纪的西欧封建制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 3、分析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的地位和作用。 (5) 第四章文艺复兴 (5) 1、比较欧洲主要国家的封建制度 (5) 2、分析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体现其人文主义精神的。 (6) 3、分析地理大发现的背景、条件及意义(P37) (6) 4、分析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运动是如何互相影响的。 (6) 第五章启蒙时代 (7) 1、分析启蒙运动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7) 2、比较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8) 第六章工业文明 (8)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英国的原因。(P48) (8) 2、简述德国统一过程中的三次王朝战争。(P45) (8) 3、分析由于德国的崛起给欧洲局势带来的巨大影响。(P45) (8)

第一章希腊文明 1、希腊文明有哪些特点 (一)、城邦制度发达 (二)、工商航海业发达 (三)、民主政治发达 (四)、文化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和理性的特征 2、分析雅典民主制度的利与弊(P11) 3、希腊文明在哪些方面对欧洲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纵观古希腊文化, 古希腊不同城邦的公民在自由、民主的空气下, 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努力创造, 由此涌现了无数的天才, 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神话、政治学、建筑和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并不断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与吸收, 逐步使古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古希腊文明中所倡导的哲学观、历史观、伦理道德观、社会与国家学说, 都对西方近现代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古希腊宗教神话文化为后世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古希腊的宗教与神话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进一步说就是古希腊的各种神灵信仰是神话传说的思想基础, 而神话传说反过来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宗教, 神话是宗教的核心。 首先, 古希腊宗教没有经典教义, 没有教会组织及神职人员, 这种宗教的世俗性是希腊城邦理性主义的萌芽。其次,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拉近了神与人之间的联系, 为希腊及以后的西方世界创作无数优秀的文艺作品提供了不竭的题材。 二、古希腊哲学开启了世界哲学研究的诸多领域, 奠定了哲学派别的基础 古希腊留给西方哲学的遗产就是西方哲学的本身, 正如德国历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所指出的: “古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的自由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三、古希腊的文学艺术成就对西方文化的开创性影响 史诗和悲剧是古希腊文学中的两颗明珠, 光耀夺目。 《荷马史诗》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 成为欧洲文学的渊源, 是西方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 除了史诗, 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另一伟大成就是出现公元前5世纪雅典时期的悲剧。当时雅典先后涌现出三大悲剧诗人。 埃斯库罗斯是第一位重要的悲剧诗人,有“悲剧之父”之称,是古希腊悲剧的真正创始人, 据说, 我们今天看到的戏剧演出时的布景、舞蹈、高底靴和轻飘鲜明的服装, 都是埃斯库罗斯首先采用而流传至今的。 索福克勒斯是三大悲剧家中最具有才华的一位。在他的著作里突破了抒情诗式的悲剧形式, 诗歌队退到台外, 减少合唱的作用, 加强了戏剧的作用, 使悲剧艺术趋于完善。 在欧里庇得斯的作品中, 命运实际上已是人物自身的性格, 所以他的悲剧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 以此表现发生在家庭伦理关系方面的可悲事件。由于这一特点,欧里庇得斯被认为是开创西方家庭问题剧的第一人。 四、自然科学成就是西方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方面, 泰勒斯证明了许多几何学命题,毕达哥拉斯是西方最早证明勾股定理的人, 该定理也因此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及自己解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 一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四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归结於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於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五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 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於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指导及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指导 说明: 1.复习题有四种题型,即单项选择题、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思考题,在思考题中,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两类。复习题的内容,基本覆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2.复习题可以帮助大家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它们的答案都可以在教材和参考书中找到,所以不再提供参考答案。希望大家把阅读教材与做题结合起来,在阅读的过程中,自找复习题的答案,可以帮助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并学会知识的运用。 3.试题的题型,基本采用复习题的题型,共有六类。(1)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2)二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3)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4)简答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5)论述题共2题,每题8分,共16分;(6)分析题共1题,共14分。 4.分析题主要是考察对所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实际应用,不必去做应试准备。只要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注重它的实际应用,一般都能回答。下面提供一个分析题的具体题型: 60年代,我国有一场关于桌子哲学的讨论。论题是:先有桌子的实体,还是先有桌子的图纸? 甲:先有桌子的图纸,桌子是按照图纸制造出来的。 乙:先有桌子,图纸是按照桌子画出来的。 甲:没有图纸,第一张桌子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乙:没有桌子,第一张图纸是怎样画出来的? 请回答: (1)你对甲与乙关于桌子与图纸谁先谁后的争论,有什么评论?你认为,甲的观点正确,还是乙的观点正确,或甲、乙的观点都不正确?(5分)(2)桌子与图纸到底谁先谁后?在哲学上这是一个什么问题?(5分) (3)第一张桌子和第一张桌子的图纸是怎样产生的?(4分)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是() A. 世界观 B. 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C. 科学的方法论 D.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 A. 社会实践性 B. 体系科学性 C. 对象确定性 D. 原理普遍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B.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C.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D.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4.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A. 唯心论 B. 不可知论 C. 一元论 D. 诡辩论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 A. 阶级性 B. 科学性 C. 革命性 D. 实践性

欧洲文明的现代化进程2020春季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40,共分) 1()是关于启蒙观念的第一个详尽解释。() A、?社会契约论? B、?百科全书? C、?启蒙观念史? D、?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起源? 我的答案:C 2托马斯·皮凯蒂在()中用大量历史数据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提出了极大的疑问。() A、?资本论? B、?英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C、?21世纪资本论? D、?德国工人阶级状况? 我的答案:C 3在法国废除死刑前,以()方式是该国执行死刑的最常用的方式。() A、绞刑 B、枪决 C、断头台斩首 D、斧头斩首

我的答案:C 4皮埃尔·罗桑瓦隆认为,政治的内涵包括()。() A、政治生活的全部因素 B、政府权力斗争的直接领域 C、政府的日常行动 D、制度的例行运转 我的答案:A 5()认为“工人阶级并不像太阳那样在预定的时间升起,它出现在自己的形成中。”() A、诺斯 B、孔多塞 C、汤普森 D、培根 我的答案:C 6人权宣言的起草人是()。() A、诺阿耶 B、笛卡尔 C、穆尼埃 D、孔多塞

我的答案:C 7()被人们评价为“引导人们走向自由之路”。() A、孟德斯鸠 B、卢梭 C、伏尔泰 D、笛卡尔 我的答案:C 8()认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A、康德 B、孟德斯鸠 C、卢梭 D、伏尔泰 我的答案:A 9()一书阐述了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财富积聚和过度消费现象。() A、?制造路易十四? B、?百科全书? C、?奢侈与资本主义? D、?启蒙观念史?

我的答案:C 10()认为社会革命的目的是要摧毁资产阶级所有权,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体制。() A、孔多塞 B、培根 C、布朗基 D、汤普森 我的答案:C 11()既对启蒙运动进行了深刻反思,又有对与启蒙相关的现代性问题的深度审视。() A、?道德情操论? B、?百科全书? C、?社会契约论? D、?启蒙运动与现代性? 我的答案:D 12()是传播启蒙运动思想的最好载体。() A、?道德情操论? B、?社会契约论? C、?论法的精神? D、?百科全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通俗哲学》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从客观的物质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 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B、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5、某先生病了,家人给他端来香蕉和苹果,他却说,医生让他吃“水果”,不是吃这些。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B、夸大了共性和个性的联系 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 6、“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之所以是错误的,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违背了发展的观点 C、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D、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7、有的人做事情往往急于求成,总是企图“立竿见影”。这样的做法违背了()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D、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8、下列成语与"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诗句包含共同哲理的是()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李维:古罗马学家。著述丰富,流传下来仅《建城以来史》并残缺不齐。创立通史体例,重视历史垂训,文笔优美。但其陷入了历史循环论,对某些史料缺乏分析批判,影响史实可靠性。但还有很高史料价值,是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塔西陀:古罗马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著有《日耳曼尼亚志》《历史》和《编年史》,强调信史实录以及道德教化作用。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作了深刻的揭露,反对暴政,怀念歌颂共和,痛恨暴君,透露出悲观主义情绪。但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代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奥古斯丁: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代表人物。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确立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为以后中世纪史学定下基调。 吉本:十八世纪英国史学家,启蒙时代西方史家杰出代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代表了十八世纪西方历史学的最高成就,上自古罗马帝国下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共6卷71章,体大思精、卷帙浩繁。尽管吉本恪守政治?军事史的旧传统,但把古代与近代历史发展过程连接起来,具有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极大。 维柯:近代西方历史哲学鼻祖,代表作《新科学》,详论人类历史社会历史发展,建立历史发展观点,并试图为它寻求出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提出了三阶段:神祗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马克思称赞其思想“有不少天才的闪光”。他是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近代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 边疆史学:特纳是美国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很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他提出了边疆学说,强调边疆和西进运动对美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扫除了以往历史编纂学的积弊,提出了历史研究的新观念,对美国史学界的影响极为深远,该派因为适应美国扩张主义而名噪一时。 休谟:十八世纪英国史学家,经验主义哲学家,近代“不可知论”的创始人。著有《英国史》、《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研究》、《自然宗教对话录》等,主张扩大历史记载的范围,倾向于社会史。同罗伯逊、吉本并称为18世纪英国三大史家。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目录 前言 (1) 导读 (3) 总述 (6) 赏析 (7) 总结 (14)

前言 百度一下,浏览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后,惊异的发现一个字数甚少的提纲居然可以成为流传后世的著作,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也确实说明了它是一份透露着新世界观萌芽的天才大纲。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 今天趁着小空,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给看完了,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仅一千两百余字,但是意义重大,其中包含的哲学在我看来甚至超过了当代的很多哲学书。在看这篇文章之前看了一下它的简单介绍:这篇马克思写于1845年的文章在1888年首次出版,恩格斯评价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于是带着辩证的思想看了这篇文章。看了之后感触颇深,文中马克思深刻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论述了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并最终提出了无产阶级哲学家的历史使命。

导读 写作背景: 《提纲》旧译《费尔巴哈论纲》。写于1845年春,马克思生前未发表过。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是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提纲》向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们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马克思生前未发表过。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马克思早年曾经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后来又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唯物主义,但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质唯物主义无视社会实践,抽象谈论人的本质和“爱”的说教等不满。该文是为了深入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并与其划清界限而写的提纲。该提纲简明扼要,思想深刻,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它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的基本思想的形成。在其中,马克思对实践作了科学的解释,批判了否认实践能动性的直观唯物主义,也批判了抽象地发展能动性的唯心主义;指明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首先,《提纲》是对否认实践能动性的直观唯物主义和抽象地发展能动性的唯心主义的批判。在《提纲》中的第一条就简明扼要的提出了对这两种哲学主义的批判,提出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非实践性,称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

国际政治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 山东大学政管

国际政治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206) 一、培养目标 培养本专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能够全面、系统、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全面把握国际政治领域内的各种不同理论和方法,能够把握住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动向,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对外政策和外交策略,熟练地掌握至少一门外国语,能够通过网络、电台等或直接阅读外文报刊掌握国际政治领域内的第一手材料,具备独立分析国际政治问题的能力。完成学业者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基本功底,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够胜任党政管理部门及大型企业涉外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二、研究方向 1.国际政治理论 重点研究国际政治领域内主要理论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间政治行为的基本发展趋势、国际政治基本格局、各主要国家的基本外交政策等,为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制定自己的对外政策及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2.欧洲政治 本方向包括三个研究领域:欧洲联盟政治、欧洲国家政治和俄罗斯及中东欧地区政治。欧洲既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又是社会主义的故乡,研究欧洲政治不仅可以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还能够为研究资本主义发展进程,总结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经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做出贡献。 3.亚太地区政治经济 以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合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其中主要以朝鲜半岛、东亚以及中国与东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及合作为重点,从而在这方面为国家及山东省有关部门提供一些有实际价值的研究成果和报告。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三至五年。 四、应修总学分数:15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2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学位专业课2学分;前言讲座5学分;第二外国语2学分(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必修第二外国语,一般要修英语)。 前沿讲座(或讨论班)的目的、范围和形式:主要研讨本学科或各研究方向的重大学术课题与前沿性课题以及可供深刻探讨的热点课题,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学术发展或未来发展趋势有清晰地了解,积极参与本专业前沿问题和重大课题的研究。以小型讲座和小组讨论为主,由导师或有关教师主讲,或外请专家主讲,亦可由博士生主讲,然后进行专题讨论。 前沿讲座方式及次数:以专家和学生讲授交叉进行。专家主讲,要求学生撰写有关课题论文与专家对话;由学生主讲者,要求主讲者撰写有关课题报告,并准备接受有关提问。要求学生参加讲座次数不少于15次,主讲不得少于5次。 考核方式:参与讲座的教授(不少于三位)根据学生在前沿讲座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分别给予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成绩,成绩合格以上计5学分。 2.选修课:在必修课学分达不到总学分要求的情况下,需要修选修课;博士研究生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 3.补修课:跨学科或同等学力考入的博士生应补修本专业硕士阶段的主干课1-2门,但不计学分。 六、中期考核 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 经初试、复试后录取入学的学生,在学位课程基本完成后即在第二学期进行中期考核、筛选。考核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表现、基础知识、学位课程学习情况、科研能力及身体状况等。 考核由考试委员会主持。考试委员会由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至少五名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委员会主席必须是博士生导师。委员会的组成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核同意并报请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综合考试可以采取口试、笔试或口试加笔试等方式。如采取口试方式,必须有口述提纲。综合考核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成绩合格以上者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不合格者不得补考,并将根据《山东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流处理。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衡量博士生学术水平和本学科点培养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博士学位论文在学术上要有一定创新,必须探讨一定的未知领域,论文选题必须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博士学位论文要在导师、指导小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它应是一篇(或由一组论文组成的)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共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抓好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博士生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广泛调查研究、了解主攻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在第一学年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学习过程中逐步酝酿,最后与导师一起确定论文题目,并独立完成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前,在本专业博士生指导小组召集的专家会议上做开题报告,听取与会专家意见,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进行指导和把关。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正式进行论文写作。开题报告不合格者,应在三个月内修改补充,重新进行。 2.学位论文的定期检查。一般情况下,每隔3-5个月,博士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

马克思原理复习资料全

马克思原理复习资料 绪论(以下加粗的为空或者题目) 1、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人物是乔·威·弗·黑格尔和路·费尔巴哈;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核”。 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嘉图。 3、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里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这三位思想家具有同资本主义旧制度决裂的理论勇气。 4、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的独立是哲学的起点,这个起点构成哲学的全部意义。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4、意识的关系在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6、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7、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容。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9、唯物辩证法体系中对立流。三大规律: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规律 10、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简答)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容和永恒发展的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全文)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 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gegenstandliche)活动。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andliche)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现实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四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哩。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五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 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2)所以,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七 所以,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八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

欧洲文明史期末论文

对欧洲文明史的哲学反思 摘要:研究了欧洲文明的特性,认为欧洲文明史的特性是作为进展的事实,这种进展的事实借着真理语言构造着文明,而这种真理语言的传统源于希腊精神。欧洲文明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继承了希腊精神。欧洲文明带给近代世界的政治文明、法律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是希腊哲学的现实展开。 关键词:欧洲文明;现实展开;希腊哲学 近代世界的一系列不同于传统世界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源自欧洲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而近代世界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正是欧洲文明的特性决定的。近代世界的多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欧洲文明的近代性问题,如构建民族国家面临着国家间冲突,推进政治民主面临着传统习俗的文化制约,文化多样性与普适性彼此较量,技术统治社会及社会化大生产又形成对人的异化。这些近代性的问题为全世界所面临,必须探索问题的根源才能对人类的下一步有所裨益。 一、欧洲文明的特性 文明是指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法国学者基佐对欧洲文明的这种进展状态早已作过分析,他在其著作《欧洲文明史———自罗马帝国败落起到法国革命》中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①文明是一个普遍的、隐蔽的、复杂的事实,是一切其他事实的归宿和总结[1]。文明这个词所包含的第一个事实是进展、发展这个事实[1]。②法国是欧洲文明的中心和焦点[1]。③基督教是文明的一大关键[1]。④罗马遗传给欧洲文明的要素:一方面,地方自治的制度,它的习惯、规章、先例、自由的原则;另一方面,一套广泛而一律的民法法规,绝对权力的观念,神圣的最高权力的观念,皇帝的观念,秩序与臣服的原则[1]。 ⑤欧洲文明的显著特性是欧洲文明的诸成分中,没有一个能成功地统治我们的社会,或者至少统治得如此完全以致奴役或逐出其他成分[1]。⑥宗教改革是一次人类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是一次人们要求独立思考和判断迄今欧洲从权威方面接受或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和思想的运动。这是一次人类心灵争取自治的尝试,是对神领域内的绝对权力发起的名副其实的反抗[1]。 依据基佐对文明的表述,可以看出他把文明界定为事实,而且是一种符合进展的事实。可见,在他看来欧洲文明之与其他文化的区别主要是进展这一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