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当山与全真道教韵学

武当山与全真道教韵学

武当山与全真道教韵学
武当山与全真道教韵学

武当山与全真道教韵学

*导读:湖北武当山从唐宋时期道教就十分兴盛,到了明代,因为皇室崇信的原因,武当道教兴盛达到顶峰。有的学者认为,武当皇家道教科仪、……

湖北武当山从唐宋时期道教就十分兴盛,到了明代,因为皇室崇信的原因,武当道教兴盛达到顶峰。有的学者认为,武当皇家道教科仪、音乐影响了明清全真经韵音乐。

*1. 全真道教与武当山

史书说早在周朝时期,武当山已经有隐士居住,东汉时,寻仙者成为时潮,这里成为修仙炼丹家们向往之地。据《图经》载武当,神仙窟宅,自黄老设教,神仙至人栖之者众。著名的隐士炼丹者有尹喜、尹轨、戴孟、马明生、阳长生、谢允、徐子平、刘怀道、刘虬、诸葛亮等。

宋代统治者极力推崇和宣扬武当真武神,奉为社稷家神、佑圣等,并在武当山设观堂,建五龙观、紫霄宫等观庙祀奉真武。明朝诸帝把武当山作为皇家告天祝寿的重要道场加以庇护和扶植,使武当道教组织发展迅速,时有九宫八观、堂、庵、庙等七十余处,基本奠定了武当山道教建筑的格局。

全真道士首先进入武当的,是陕西合阳人吉志通,他师从马丹阳弟子乔潜道和潘清容,后居武当山,十年不食火食,但饵黄精、苍术,精神清澈,行步如飞。在陈教友《长春道教源流》一

书中,丘处机去世之后的全真法嗣,第一名为鲁大宥(号洞云),宋金时居武当四十余年,蒙古军占领襄阳后赴陕西寻访全真道,西绝汧陇,北逾阴山,至元十二年归,与汪贞常等修复五龙宫。鲁大宥西行寻访全真道之时,吉志通已在武当;鲁返武当,吉已仙逝(中统甲子岁)。后来鲁大宥授徒张守清,形成武当本山派,成为近代武当道派的主体。记录鲁大宥师徒事迹的元程矩夫《大天一真庆万寿宫碑》没有记录鲁大宥师从全真道的传承,但《长春道教源流》认为乔潜道弟子吉志通居武当盖在襄阳未陷时。大宥当先闻全真之学于志通,其后西绝汧陇,北逾阴山,则长春弟子演教之地也。武当传全真教盖自大宥始。在陈教友眼里,鲁大宥既是马丹阳法嗣,又是龙门派传人。《武当道教史略》记载:南宋末,北方全真道盛行,鲁洞云北上访道全真,自然要融贯吸收全真道的内丹学,但就其道派授受来看,他并非是全真派道士。他先后度徒众一百多人,最得意的弟子张守清精通清微、正一等派道法,而不称是全真派。虽然鲁大宥难以认定为全真道传承,但在《长春道教源流》中,紧随鲁大宥的汪贞常,确实是属于全真道,并列为丘处机法嗣。汪贞常同鲁大宥一起到武当,为修复受战争破坏的武当宫观功劳甚巨。其弟子张道贵又礼清微派黄雷囦习正一道法。陈教友认为鲁大宥、汪贞常俱全真弟子,张道贵师贞常而学于雷囦,盖全真而兼正一派者。逮张洞囦而所学大行,于是武当遂为全真别派。汪贞常法孙单道安后来于明代洪武初年西游西华、终南诸山,仍居重阳万寿宫。清初,龙门派在武当

盛行,开办起十方丛林,肇始其事者,是两个来自陕西的龙门道士。一个名叫白玄福,号柱峰,陕北延川县人,龙门派第四代。入武当山修真,顺治十三年嗣修明真庵,为聚徒讲道之所。又于康熙元年抚治王公倡行,修复太子坡复真观,白福元主其事。另一位名叫杨常炫,山西人,明末弃家登华山,后迁嵩山,再迁武当北岩。在白福元和杨常炫的努力下,全真道龙门派在武当得到大规模发展,到康熙年间,太子坡道观成为龙门派向全国传播的一个重要基地,以至龙门祖庭之兴复,都有赖于武当道士。

明代是武当道教鼎盛时期。明太祖朱元璋曾授武当山道士丘玄靖为嘉仪大夫、太常寺卿,并遣高道多次请武当全真道士张三丰入朝为官。明王朝除不惜血本大建武当宫观外,还加强了对武当山的管理。据不完全统计,明王朝为扶植和管理武当道教,先后颁降圣旨敕诰三百多道,御制碑文近百通。将武当山所有道士作为皇帝御用神职人员供养,从全国钦选四百余名道行高深的道士到武当山为道。嘉靖年间,武当山全山有道官、道众、军队、工匠等一万余人。另有上千人在此耕种,供赡道士。当时,武当山是全国各地道士定期朝拜的圣山,是全国道教活动交流的中心。

*2. 全真道乐与武当皇家音乐

武当道乐具有中国道教音乐文化的一般共性。这就是它的多源性、融摄性、延续性和保守性。它受宫观组织和清规戒律之制约,较少受战争、灾害等世事动乱冲击,主要靠口传心受(少数

情况下用手抄乐谱辅助),严格亲手传授,不允许随意改变,向

来以死全真之称的全真道传授要求更为严格。武当道乐具有下列个性特征:

武当道乐与皇室宫廷廷雅乐关系特别密切。自唐以后历代皇室直接扶持并经营武当道场,至明代达到顶峰,修理宫观,安置神像,科仪法事,配置乐舞生,均纳入皇室宫府议事日程,宫廷雅乐给武当道乐以影响,是武当道乐具有庄严典雅气质原因之所在。

元、明两代,武当山各宫观提点及焚修、祀典道士分属全真、一两大派,道士长期同室咏讽经乐。明代不断从外省名山抽调道士充实武当道场,外地道士常来武当道教丛林云游挂单。相互吸收,繁杂渐归统一是是武当道教音乐的主要特点。

明代,是武当道乐发展最辉煌的时期。由于武当道教受到明成祖朱棣的推崇,大建武当,使武当山成为皇室家庙,并从全国各地钦选四百多名高道分派到武当山各宫观办道;祭祀也按宫廷制度设置乐舞生(受过宫廷祭祀音乐训练的御用演礼、诵经、奏乐的人);经常在武当山设坛建醮,少则三七天,长则四十九天。在武当山形成了仙乐忽从天外传、仙乐飘飘处处闻的景象。

武当山道教音乐有三大特色。第一,音乐与斋醮仪式密切联系,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第二,在祭祀时用宫廷音乐的韵调庄严、肃穆、恬静与稳重。第三,使用自己的韵调武当韵,其风格清幽、典雅、古朴,而不尚华彩,具有浓厚的殿堂气息与宗教韵味。

全真道教从元代初期开始进入武当山,并且引进全真斋醮科

仪等文化形式。明皇室扬正一抑全真,使得全真道教在明朝一度低落,许多全真高道隐居武当,寻找机遇。大概因为武当山是明皇室家庙,因此清初的一些明代遗民纷纷入武当为黄冠,如:二虎王、白元福、杨常炫等。这些人在武当山办学收徒,弘扬教法,造就一大批道学人才。据《太上律脉源流》称:全真龙门派第十四代祖师赵复阳二十五岁辞尘,远游至武当、茅山及吴越间。[1]尤其是清初的王常月祖师继北京白云观传戒以后,经武昌至武当玉虚宫,开坛传戒,将北京白云观的全真斋醮科仪以及传戒仪规流传于武当山,再一次造就一大批武当高道,这些高道在清初全真道教中兴时期,分赴全国各地阐教,使得全真斋醮科仪、经韵、音乐传播各地。

《武当道教史略》中说王常月可能在康熙十一年左右从江浙一带立坛说戒,从江浙北上时或回到北京后又南下武当立坛说戒的。龙起潜在《初真戒律序》中说:

昆阳王老师,得戒法于复阳赵真人,当世祖章皇帝时,于京都白云观,设立戒坛,传戒演钵,一时授受弟子千有余人。嗣而移舄,广演于江浙间,声教四溢。昔余识师于江南之隐仙庵,私心巳尸祝之矣。因狂心未歇,难遽投拜。今朝谒武当,幸遇师传戒于玉虚宫中,遂发心皈命而受持戒律。[2]

又据龙门派第八代律师谭守诚自述中说王常月真人:言余真诚不苟,携余前往武当演教。[3]王常月在武当山传戒培养了大批武当高道,这些人后来分赴全国各地传道,确实起了中兴全真

道教的作用。这些人有张静明、张真源、齐守山、王常文、王常安、詹太林、蔡太智、余太源、谢清忠、陈清觉等。后张静明、张真源、王常文、王常安、蔡太智等常住武当太子坡复真观广收门徒,广演全真教风,太子坡被誉为全真龙门派法眷第五房。从武当太子坡分赴全国各处有显著成绩的高道有以下各处:

(1)传入四川成都

武当太子坡道士陈清觉(1606-1705),明末清初著名全真高道。号烟霞子,又号寒松,少年登第入庶。后见世事变乱,便辞官隐居武当山太子坡,礼全真道士詹太林祖师为师。康熙八年(1669)入蜀常住青城山天师洞,主持维修全山宫观。后下山至成都青羊宫。康熙三十四年得成都府臬宪赵良璧资助修建二仙庵,并受康熙大帝召见。康熙四十一年敕封为碧洞真人,御赐碧洞丹台,开创龙门派碧洞宗。

后长州人张清夜(1676-1763)至武当山太子坡拜余太源为师,雍正七年(1729)至成都武候祠任主持,乾隆八年(1743),成都令夏绍、华阳令安洪德重修青羊宫,请张清夜主持青羊宫,著《玄门戒白》、《阴符发秘》,据传还著有《谭东集》。[4]与张清夜同

到青城山的张清湖,于陈清觉后主持天师洞,张清夜还主持成都文昌宫与武候祠。

(2)传入陕西广大地区

清初武当太子坡道教传入陕西最为显著。按张文主编的《丘处机与龙门洞》载:

太子坡道士曾守云,号自悦,系清初龙门派开山祖师。为山东曾子之后,在武当山太子坡入道,传为龙门五房法眷,属龙门派第八代传人清顺治年间,曾守云由武当山太子坡入住龙门洞。

[5]

据说曾守云擅长斋醮科仪,其吸取龙门洞本山韵并融入《全真正韵》,为一代龙门斋醮大师。一同从武当山太子坡至龙门洞的还有田守存、苗紫霄、黄守善。共称龙门四公。曾守云后至龙门景福山,苗紫霄至平凉崆峒山。

闵智亭大师在《华山高道》一文中谈到:华山西峰白一贯,乾隆年间由武当太子坡到此任主持。北峰刘教斌、贾合录由武当山周府庵到此为主持。南峰在明末为胡真海,由武当山太子坡到此任主持。

清乾隆二年(1737),全真道士李永明由湖北武昌到天柱山,先后收徒一百余人。但后来这一支未能在天柱山承传下来。现今天柱山全真派道士的承传,系由清朝中叶武当山太子坡道士王圆吉到天柱山弘道,延续下来的道脉。所以,现今天柱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尊武当太子坡为其法嗣之源。王圆吉到天柱山后,与其徒吴明慧、张明秀、刘明玉等大力弘道,修复道观,刻印道教典籍二十余种,门人达500多人。王圆吉的弟子又分赴陕西华县莲花山、岐山县钟离坪、五丈塬、宝鸡县钓渭乡烽火台万圣宫、武汉大道观、湖南真武庙等地。王圆吉羽化后,吴明慧(道号道隐子)继其师掌天柱山道教事务,勤奋耕耘,著有道书《度人秘

录》、《修炼丹术》等,皈依弟子超过一千人。

(3)传入其它地区

雷宏安在《云南道教源流初探》一文中提及:漓江木土司曾派人到武当山学道,请回《玉皇经》和神像,供奉玉龙雪山的岩脚院中。据调查,青海土楼观、甘肃天水玉泉观、张掖城西七十多华里的祁连山西武当、兰州金台观、山西吕梁地区的北武当、贺兰山韮菜沟西南的北武当山、山东的东武当、河南省平顶山的真武观及安徽齐云山、福建漳州独后宫等地的许多道观,都是武当山道士于清初前往开山传宗。据台湾彰化县松柏岭清圣宫资料载,在清康熙年间,武当洪姓道人在福建漳州传道后,东渡台湾,建真武祠以祀,后扩建为宫,供奉玄天上帝。也有记载:明末郑成功习武当拳,到台湾时,已在船中供奉玄帝像,后在台湾建庙祀玄帝像。关于武当道教在明末清初向全国传播,尤其在西南、西北地区的传播。

--------------------------------------------------------------------------------

[1] 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道教史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89-393页。

[2] 清王常月撰《初真戒律》,四川二仙庵版,第1-3页。

[3] 同上注。

[4] 见黄海德、李刚编:《简明道教辞典》,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2年。

[5] 张文主编:《丘处机与龙门洞》,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0页。

道教服饰续道袍欣赏

道教服飾续道袍欣赏 道教, 服饰, 图解法衣是道教法事专用服饰,科仪中高功法师各种穿着的统称。又称“天仙洞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有金丝银线绣的各种道教吉祥图案,如郁罗萧台、日月星辰、八卦、宝塔、龙凤、仙鹤、麒麟等。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道场为主的高功身着此衣。方丈在举行隆重祀典时穿着此衣,则为紫色。传言道祖老子骑牛出关时“紫气东来”,故道教崇尚紫色道服。唐宋以来的皇帝,亦多赐给名道高真以紫色道服。忏衣又称“班衣”。亦属法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面亦有各种绣花图案,但较天仙洞衣显得简洁,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众经师着用此衣。也有红色或黄色不带图案者,为做一般道场的经师穿用,称为“经衣”。绛衣在大型斋醮法会中,高功法师所穿的一种法衣,穿时里衬海青,其制两袖宽大垂地,双臂展开时,两袖和衣身合成四角形,两袖和衣身均绣有金丝龙纹。。海青为道士日常穿用,是用青布简单制作而成宽袖道袍。现今为了穿着方便,夏天多穿白色对襟和斜襟两种道衣,多数以棉绸制做。衲衣亦称“衲头”。大襟,长及小腿。多层粗布缝制,显得笨拙厚重。过去云游的道士野外打坐时穿用,以御风寒。今日道士多已不用,少数道士还保存着过去代代相传的衲衣。法衣的颜色黄色法衣:王者所

着,在法衣中最为上等。天师圣主常着黄袍。紫色法衣:大师讲经所着,亦可为天师老臣,高阶法师。红色法衣:上等法师所着,上表祈福所用。青色法衣:中等法师所着,拜斗,祝寿常用。绿色法衣:下等法师所着,散人仙客亦着。黑色法衣:斗部着。白色法衣:冥司着。法服是道教衣冠服饰的统称,按照《洞真太霄琅书》的释义:“法者,何也,业也合也,洗垢去尘,息欲静志,专念玄宗,十善为业,行止合道,三界所崇,以正除邪,故谓为法。”“服者,何也,伏也福也,伏从正理,致延福祥,济度身神,故谓为服。”上界天真无形无相,自然无有法衣,但为显道而化显衣,谓之“无衣之衣”,下界学士为体合真道,故而要穿上天尊、祖师穿过的法服,用于人间的布化,所以法服虽然只是外相,但是修道、弘道的重要法具。穿衣戴冠的礼仪可以帮助我们修正行为中的偏差,可以增进我们的恭敬心、敬畏心,从而体合大道。从场合和功用上,法服分常服和法衣两类。常服多与道巾搭配,用于日常生活和一般场合;法衣多与冠簪云履搭配,用于斋醮科仪和庄严、正式的场合。一、道巾《太霄琅书》说“巾者洁也,敛束洁净,通神明也。”是说巾是用来笼络我们杂乱的头发,并有通神灵之功能。清末的《清规玄妙》记载道教有九种巾:“一曰唐巾,二曰冲和,三曰浩然,四曰逍遥,五曰紫阳,六曰一字,七曰纶巾,八曰三教,九曰九阳。”事实上,道教远远不止九种巾。包巾,初

武当山简介

大岳武当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 景区面积:古称“方圆八百里”,现有312平方千米。地理位置:鄂西北。东接历史名城襄樊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林区,北临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武当山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可以说,武当山无与伦比的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的统一,因此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早在1994年被列入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八大避暑胜地之一,其古建筑群早在1994年和故宫、西藏的布达拉宫,山东曲阜的孔林孔府孔庙被列入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 武当山,是著名的山岳风景旅游胜地。胜景有箭镞林立的72峰、绝壁深悬的36岩、激湍飞流的24涧、云腾雾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誉为“一柱擎天”,四周群峰向主峰倾斜,形成“万山来朝”的奇观,此外武当动八景和静八景颇具神秘色彩。 武当动八景有:金猴跳涧、海马吐雾、黑虎巡山、飞蚁来朝、 乌鸦接食、梅鹿衔花、猕猴献桃、雀不漫顶 武当静八景有:天柱晓晴、陆海奔潮、平地惊雷、雷火炼殿、 祖师映光、空中悬松、月敲山门、金殿倒影 武当山的药用植物丰富,在《本草纲目》记载的1800多种中草药中,武当山就有400多种。据1985年药用植物普查结果,已知全山有药材617种,因此,武当山有“天然药库”之称。如曼陀罗花,七月一只花,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龙王一支笔。 武当山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据统计,唐至清代共建庙宇500多处,庙房20000余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明永乐年间,大建武当,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进行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建筑奇观,达到“仙山琼阁”的意境。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犹如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览。金殿、紫霄宫、“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宫、玉虚宫遗址分别于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古建筑外,武当山尚存珍贵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称于世,故被誉为“道教文物宝库”。武当武术、庙会和武当宫观道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九宫:净乐宫、玉虚宫、遇真宫、五龙宫、紫霄宫、南岩宫、朝天宫、清微宫、太和宫、 八观:元和观、仁威观、回龙观、复真观、龙泉观、八仙观、琼台三观、泰常观 武当武术,又称“内家拳”,源远流长,玄妙飘灵,是中国武术的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炼气凝神,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是极好的健身养性之术。富有神韵的武当道教音乐,具有中庸、委婉和庄重、典雅的特点,与武当武术同享盛名。武当传说故事、民歌、民俗风情等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武当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作为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块瑰宝,令世人神往,让我们走进钟灵毓秀、自然天成的武当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灵和神韵……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探究

-149- 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不灭的理想和追求。“养生”一词在先秦早已有之,道家重要典籍《庄子?养生主》称:“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1]”顾名思义,“养生”就是为了生命的健康长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养生思想的内容纷繁复杂,结合现代健康理念所提倡的“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发现传统养生中的养形、养神、养德对当今健康主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1 静以养神 “夫神者,生之本;形者,神之具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这句话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明了中国养生思想中形与神之间的关系,神为本,形为具。是故中国养生思想,在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时,是以养神为主,养形为辅。只有“形与神惧”“形体不蔽,精神不散”,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神指的是人体的一切精神思维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内经》中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也”。养神的关键是清静,老子最先提出“致虚极,守静笃”“静为躁君”的观点,《黄帝内经》则更全面地阐述了以静养神的观点,提倡“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庄子在《天道》中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2];另外《淮南子》也提出“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3]”可见中国古代的养生是以“静”为核心的。 静以养神并不是让人无所事事,而是让人少私寡欲,老子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孟子谓“养心莫善于寡欲[4]”,因为多欲就会伤神,只有减少贪欲,这样才能积蓄更多的能量,从而发挥更大的智慧。但中国养生思想之中并不是单纯地以静养神,而是以辨证的动静观实现养神这一目的。这里所谓的“动”,并非肢体的运动,而是指适当的脑力活动。孟子所言“耳目之官不思则蔽”,即用进废退,如果错误的理解“静”就是什么也不想,不思考问题,只能使脑细胞退化,思维迟钝。 反观现实,在环境、交通、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的压力下,据统计亚健康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探究 张立新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广东 广州 511450 摘 要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主张无欲虚静,讲究“适劳其体”,反对“跳走喘乏”,同时认识到了道德修炼的重要性,其中的养形、养神和以德养生对现代的健康主题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历史相关文献的探究,呈现个中本貌,为当今的健康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关键词 传统;养生;探究;归总 者约占人口的60%,健康与非健康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话题。“静以养神”对于处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副清凉之药,如能在杂乱之中,且驻足追求片刻的清静,认真体悟这远古的智慧,对于健康定有莫大的益处。 2 动以养形 形指的是形体,包括人体的脏腑、皮肉、筋骨、脉络等。“形乃神之宅”,保养形体必不可少。中国的养生思想历来提倡“动以养形”。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庄子?刻意》”然而,最有影响、流传最广的是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编的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的“五禽戏”。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还专门列了形体锻炼篇《导引按摩》,在该篇中收录了许多导引按摩的术式和方法,其中详细地介绍了华佗“五禽戏”的具体术式。孙思邈根据中医的原理,对形体锻炼的健身祛病功效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在《千金要方》中指出:“人欲劳其形,百病不能成”,老人“须知调身按摩,摇动肢节,导引行气……不得安于其处,以致奎滞,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义在斯矣。能知此者,可得一、二百年[5]。” 然而纵观中国的历史,“动以养形”这一养生思想却有着自身的指导原则。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例如老子说“驰骋狩猎令人心发狂《道德经》”,庄子认为“形劳不休则弊”,晋朝葛洪认为“跳走喘乏,伤也,积伤至尽则早亡《抱朴子?辩问》。”这里的“动”与当今的体育活动是不同的,它将诸如扫地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烦琐小事当做一种养生活动,体现了流水不腐的养生思想。动以养形是以清静养神为前提的。中国古代的养生思想之中始终贯穿着“形神共养,以养神为重”的指导原则,只有做到形神共养才能维持人这个有机整体处于一个和谐统一的状态,才能“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在西方体育成为体育锻炼的主流之时,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中关于“身体锻炼”思想的确有些另类,西方体育强调“更高、更快、更强”,中国的养生思想则是反对大强度的活动,要“常欲小劳”“体欲常劳”,做到“形劳而不倦”“不妄劳作”“不当使极耳”“莫大疲极强所不能堪耳”。但两者之间并非矛盾,正确认识两者,便能使其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 以德养生 中国的文化价值系统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古人将本来属于道德范畴的伦理归纳到自己的养生体系之,赋予道德以养生的职能。 葛洪指出“为道者当先立功德。若德行不修而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6]”而孙思邈则把道德修养放在养生的首位,反复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指出:“夫养性者,欲所习成性,性自为善,……性既 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7]”。这正体现了保养生命活动中的伦理道德精神指向。这里“道”“德”“善”是生命修行的伦理目标,也是健康长寿的不二法门。由此可见,“养生”实际上不限于形体动作的“锻炼”,而且具备丰富的伦理道德意义。 “以德养生”在表面上是依据一定的社会伦理规范来保养精神和形体,但从深层次方面看,却蕴涵着顺应天道以尽心知性的养生理念。姑且不论这一套理论是否成立,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是否有必要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自己的行为?至于是否能够起到养生的作用,那便是“仁者见仁”的事了。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传统养生理论和养生实践的解读,仅能将中国博大精深的养生文化之一面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推行健康教育的今天,传统养生文化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借鉴。 4.1 提炼出适合中华民族心理和文化特性的锻炼形式 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但是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的差异。 在健身方面,中国人主静不主动,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以达到“无为而治”。而西方的健身理念则是主动,注重强身,突出体格的健美。东西方文明之间是存在着可以沟通的桥梁的,东方的养生观和西方的强身理念的融合必将对当代的健康主体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合本民族的健身体系。 4.2加强一些有价值锻炼形似的人文教化作用 我们应当重视一些锻炼形式的人文教化作用,不能将两者剥离开来。养生文化,除去一些糟粕外,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许多人文教化的思想,如将道德纳入养生体系之内。我们应当去发掘其有价值的东西,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更多时候人们是在追求心灵的完美。参考文献 [1]安继民,高秀昌.庄子[M].第一版.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32 [2]安继民,高秀昌.庄子[M].第一版.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179 [3]许匡一. 《淮南子》校注献疑[J].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3(50):92 [4]金良年.孟子译注[M].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12 [5]肖嵘等.武当道教武术养生方法略论[J]. 搏击?武术科学.2006;3(2):70 [6]郭雪.中国道教与印度瑜伽养生的比较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 [7]周 宏.孙思邈养生方法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0(8):84 作者简介 张立新(1982-),男,河南,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2.09.093

天伦之乐国际健康养生城项目介绍

田利剑:天伦之乐国际健康养生城项目介绍 我们这个项目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天伦之乐,一个是健康城。我简单的给大家阐述一下、介绍一下我们现在做的健康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式、怎么样的一个概念。那么,在介绍之前,我给大家再有一个序,这个序是我从2008年年初就开始接触健康城,是在北京的边上燕郊,叫燕达国际健康城,而且从规划建设到运营。今天很高兴,一个是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再一个我也见到了我们燕达当时一块的同事,非常高兴。 那么,天伦之乐是什么呢?天伦之乐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心情、家庭的和睦。因为我们现在国家的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家庭结构发展到国家人为的这种四二一的家庭结构,那么就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对于天伦之乐来说,就是来完善它,对它做一个补充,让他们真正能够得到现在社会结构导致的一些在家庭里得不到的天伦之乐,我们主要是通过这种形式来完成它的一些需求。再一个,是健康养生城,健康养生城我们在里边会规划几个项目,规划的这些项目是围绕着医疗、养老、养生为核心来规划这些项目,在燕达国际健康城项目也是围绕医疗、养老来做的。这个项目和我们前边所看到的这些项目不太一样,因为我们之前讲的都是在做养老或养老地产。健康城是把养老,不是说养老地产,这个概念只是作为其中一个部分来做的。 再一个,就是目前我在天伦之乐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会儿我会详细的给大家去介绍。下面,我从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 第一,天伦之乐基金。 第二,关于国际生态健康养成城的战略规划。为什么说战略规划,我真正过来是去年9月份到达了我们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下的一个专项基金,就是天伦之乐专项基金,过来之前他们有一些想法当时没有落地,只是我从9月份到现在过来以后才逐步给他们去落地,开始规划,在全国开始布点,目前这半年期间我们签约

武当山道教文化

诚信本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概念与核心范畴,是儒家一贯提倡并力求践履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其思想内涵主要有三层意义: 其一,诚作为哲学范畴,亦即真实无妄的本然之道,系指宇宙万物之实有而言,不诚不能有万物,即所谓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其二,诚作为道德范畴,是为诚实,这是为人的基本素质。5大学6将诚意、正心列为"八条目"之中,而5中庸6更把诚视为一切德行之本,是承载三达德以实行五达道的坚实基础。 其三,信作为道德范畴和行为规范,是人的内在之诚的外化,体现为社会化的道德践行,亦即取信于人。 因此,诚与信的结合,体现了儒家所强调的为人必须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和知行合一的道德思想。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与儒家在伦理思想方面历来相反相成、互抗互补。 武当山导游认为道教是中国传统思想儒道两家思想相结合的宗教。道教.之称为-道教.并不仅仅因为它和-道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也因为它是一种-道德教化.以-致太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宗教。 道教形成之初,就把儒家的诚信思想引入了道教,作为道教徒修炼的教理教义,强调诚信既是学道修道的基础,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如汉代受到太平道尊奉的5太平经6就认为:天下之事,孝忠诚信为大。夫至诚者,名为至诚,乃言其上视天而行,象天道可为;俯视地而行,象地德而移。,,还考之于心乃行。心者,最藏之神尊者也。故人为至诚,心中正疾痛应。 心神至圣,乃上白于日,日乃上白于天。故至诚于五内者,动神灵也。诚信也以天地之德性为转移,关键在人心,心诚才能感天动地,招来神灵护佑。人如果不诚信而/共欺,就会引起/天地甚疾之恶之,使其短命而早死也。要想避免短命的一条途径就是/诚信不欺诈。 以武当山为本山,以信仰真武-玄帝、重视内丹修炼、擅长雷法及符箓、强调三教融通为主要特征的武当道教于宋代形成后,继承发展了早期道教和儒家的诚信伦理思想;不但在道经中大力宣扬诚信受赏、欺诈遭罚的教义,而且在宫观建筑、匾额楹联等武当文化中对之也多有体现,武当清微道派更是把/正心诚意作为行雷法的根本;武当道教诚信伦理思想,还体现在历代信徒香客将武当山称为灵山这一点上。 武当道教有关真武神的经典,都非常注重对诚信的宣扬,强调正心诚意、虔诚修炼才能得道成仙。如5玄天上帝启圣录6卷一/辞亲幕道条讲:玄帝长而勇猛,不统王位,惟务修行辅助玉帝,誓断天下妖魔,救护群品,日夜於王宫发此誓愿,父王不能抑志,年十五,辞父而寻幽谷内炼元真。悟杵成针条讲:玄帝修炼未契,玄元一日欲出山。

湖湘文化单项选择题汇编

《湖湘文化》单项选择题汇编 1.湖南正式建省是在()。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D 2.下列省市不与湖南交界的是()。 A.江西 B.安徽 C.贵州 D.广东 答案:B 3.周敦颐是下列哪个理学学派的代表人物。 A.闽学 B.关学 C.濂学 D.洛学 答案:C 4.在春秋战国时期乃至更早以前,湖湘大地主要居住着五个古老的民族,下列不属于这五个民族的是。 A.越人 B.吴人 C.楚人 D.濮人 答案:B 5.湖南至迟在什么时候被成为“湘”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答案:A 6、湖湘学派的奠基者是 A.胡安国、胡宏 B.胡安国、朱熹 C.朱熹、张栻 D.周敦颐、朱熹 答案:A 8、、最早出现“湖南”这一地域概念名称的时间是在 A、唐代 B、先秦 C、汉代 D、元代 答案:A

9、湖南某地的新石器遗址中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原始古栽培稻,距今约12000年—14000年,为湖南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明之源提供了初步的实物证据。这个地方是 A、永州道县玉蟾岩 B、长沙市宁乡县 C、宁远九嶷山 D、望城高沙脊 答案:A 10、所谓“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发生在什么时候 A、唐代 B、先秦 C、汉代 D、明代 答案:D 11.南宋时,对湖湘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重修岳麓书院记》,出自著名理学家() 之手。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朱熹 D、张栻 答案:D 12.毛泽东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它标志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在中国文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反对党八股》 C、《为人民服务》 D、《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答案:D 13.在现代湖湘小说史上,有两。一位作家()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直率而又细腻地描写了一个经受过“五四”精神洗礼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内心世界,震动了当时的文坛。 A、陈衡哲 B、丁玲 C、谢冰莹 D、向恺然 答案:B 14.()的《海国图志》序,就是一篇震古烁今的政论文。 A、魏源 B、曾国藩 C、谢冰莹 D、向恺然 答案:A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据文献记载,汉魏六朝时,修仙学道之士荟萃是山。宋代道经尊此山为真武修炼之地,武当山道教正式形成。元代,武当山宫观教团日益发展。明代,自永乐皇帝大建武当山宫观祠庙始,明皇室长期奉行扶植武当山道教的政策,使其呈现出200余年的鼎盛局面。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武当山道教创造、包融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至今仍在中国社会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Wudang Mountains is our country famous Taoist shrines.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the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cultivation way, meta is a mountain.The Song Dynasty: respect the mountain - the practice of Taoism officially formed, Wudang Mountains.The Yuan Dynasty, the Wudang Mountains Temple community development.Since the Ming Dynasty, Emperor Yongle Temple Temple was constructed in Wudang Mountains, Ming room pursue long-term construction Wudang Mountains Taoist policy, so that it shows the situation of its 200 years.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 Wudang Mountains, embracing Taoism to create rich and colorful cultural content, is still in Chinese society has a broad and profound impact.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1918),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打岳而祀超百代”。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Taoism is China's native religion, "China is totally rooted in Taoist" (Lu Xun, 1918), it i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Wudang Mountains Chinese Taoism Taoism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ts development, rulers of holding and respected, Ming Dynasty reached its peak: has been the emperor as "big mountain" (emperor), "Zhi Shi Xuan Yue" (Shizong), make its position above the mountains, was honored as the "four great mountains are arch then, five common ancestor" "Xianyue" crown "," town play Yue and worship of emi".Wudang Mountains is designed for the blessing of the "Royal Jiamiao s disaster", "the best in all the land" (song Mi Fu), in Taoist field was obtained in first position, becoming the country's largest temple and the Taoist activities, far-reaching,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a Taoism wrote down brilliant canto. 真武,古称玄武,民间俗称真武大帝。玄武本是中国古代宗教中的北方之神,其形象为龟蛇。道教兴起后,玄武被纳入道教神系,并与北极大帝信仰相结合,逐渐演变为道教大神。唐代宫廷中已供奉玄武神像,北宋真宗时因避圣祖赵玄朗名讳,乃改称玄武为真武。宋初已经在民间流行的道经如《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经》等,称真武是净乐国太子,在黄帝时入武当山修道,历时42年,功成飞升。南宋流行的道经《玄帝实录》等,称真武因降魔有功,被玉帝封为“玉虚师相、玄天上帝”。由于宋朝北方边境一直遭受游牧民族的军事威胁,为了乞助于道教神灵以解除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安定民心,宋朝君臣对道教皆相当崇拜,对真武神顶礼膜拜。宋真宗、仁宗、徽宗、钦宗、孝宗、宁宗、理宗诸帝虔祀真武,屡封尊号。上行下效,民间早有的真武崇拜也日益炽盛。元代武当山道士编刊了《武当福地总真集》、《玄天上帝启圣录》等经书,使真武神在武当山修仙得道的故事更丰满完善,进而使武当山成了世人崇奉的真武道场。 六朝时,武当山便被《荆州图记》称为“嵩高之参佐,五岳之流辈”。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编写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将武当山列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元成宗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加封真武神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的圣旨云:“武当

武当山道教古建筑群空间布局研究

70 武当山古建筑群,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境内,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体现了我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艺术成就。现存四座宫殿、两座宫殿遗址、200多处庵堂祠庙,占地总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其规模、布局、设计构思、技艺水平实属世之罕见,堪称“旷世之极盛,万古之奇观”。经过所在团队的长达数月的实地测量体验、绘图、电脑建模和资料汇编工作后,笔者认为武当山古建筑群虽规模不等,形式各异,但每组建筑群其空间布局存在一定规律,基本可以分为规整合院式布局、自由布局和规整自由相结合的布局3种类型。规整合院式布局的武当山道教宫观建筑整体轴线分明,院落布置严谨。这类建筑群多建于平整开阔地上,如八仙观;或在高差较大地形选取较平缓的区域,如老君堂建于山顶的平地上。 这类宫观一般由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组成,多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殿堂(大殿),以供奉神像为主要功能,同时作为斋醮的场所。斋醮是道教的一种仪式,“道士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异的法器,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翩翩起舞”。大殿前主轴线两侧布置次要的殿堂,如配殿,纪念殿等。附属建筑如斋堂、客房等也布置在侧轴线,灵活自由。也有些道观还在主轴线后部或侧面构建小型园林。殿堂大多采用中国传统的木构架,以砖、瓦为墙壁或屋面材料,由台基、屋身、屋面组成单体建筑、内部空间则因宗教需要作灵活处理。 从尺度上来说,规整合院式布局的建筑可以细分为小型单院式规整布局和多院宫殿式规整布局。前者常常只有一个院落,院落由东西南北四座建筑——大殿、两座配殿、龙虎 殿——所围合形成,典型例子是老君堂和八仙观。而后者常常通过多个大小不同的院落串联的方式形成明显的空间序列,类似于故宫这类的皇家宫殿的建筑组织方式,典型例子是紫霄宫。 1.1小型单院式规整布局——以老君堂为例根据实地调研测绘,现在老君堂除大殿保留以外,院落其他古建筑已经完全被毁坏拆除,几乎难以寻到明显痕迹。然而通过基座和其他线索,我们仍然推测老君堂院落部分是典型的“大殿+两座配殿+龙虎殿”空间构成模式,即小型单院式规整布局。 老君堂在磨针井上2.5公里处,海拔590米。建于岔路之间一座山凸之上,属太子坡景区,素有“云中仙观”之称。明代方豪诗云:“岩下长松高拂云,岩上天语可侃闻。群峰环抱黄金顶,此地真宜奉老君。”建设面积1153平方米,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 历史上老君堂也称老君殿,以供奉太上老君为主要功能。永乐时期建有三合院,嘉靖年间扩至50余间,清乾隆元年重修,规模宏大。如今虽然大多数建筑被毁坏并非是当年风貌,但仍然保留和呈现出从明清、民国以及新中国整个历史进程中的过程性信息,具有很高的价值。 大殿位于较高的石台基上,为砖木结构。大殿内部仍可见明清时期的抬梁式木构架,但因经过多次改造加固处理,呈现不对称、不规则的特征。大殿建筑采用硬山式屋顶,屋脊装饰已无法辨别。小青瓦屋面,瓦片为后来重新覆盖修缮。大殿外石墙曾被重新修缮,木窗残留窗框,窗内被石材填充,室内无采光。建筑物现无使用功能。 轴线两侧的建筑为民国或新中国时期新建,原有配殿已拆毁。两侧台基平面形状已被改造,现不再对称。现重建建筑为一层和两层的砖混平房,内部地面已重新粉刷,无法找 1.规整合院式布局 城乡规划 武当山道教古建筑群空间布局研究 侯晨陈文广

“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民歌与武当山道教

作者简介:张紫云,女,汉族,河南商丘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村位于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南麓,其民歌与武当山道教关系匪浅。本文从明代大修武当事件、武当道教重孝思想、斋醮科仪、阴阳思想和武当道教文化的兼容性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田野调查,综合考察武当山道教对吕家河民歌的多重影响。如果撇开武当山道教的因素,我们将不能全面认识吕家河民歌的真正风貌,这不仅是吕家河民歌的损失,也是中国汉族民歌的损失。 关键词:吕家河民歌;武当山道教;吕家河民歌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 吕家河村位于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南麓,距武当山主峰金顶仅20公里。该村仅有人口749人,能唱歌2小时以上的歌手就有85人,占总人口的11.3%,其中4人能唱千首以上,如此高的民歌手比例和令人惊叹的民歌数量,全国并不多见,汉族地区更是绝无仅有,因此被誉为“汉族民歌第一村”[1],并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吕家河民歌的主要特点有:曲调多,目前发现的有79种;歌词多,目前收集整理的已有3000多首;荤歌、妓歌多;孝歌多;分为阴歌阳歌两大类等。众所周知,汉族历史上曾经有着悠久绵长的民歌传统,但如今却很少有汉族地区大量传承着活态民歌。因而,吕家河民歌可说是弥足珍贵。 吕家河民歌村常被冠以“武当山民歌村”的称号,因武当山的知名度更利于信息传播,然而吕家河与武当山之间不仅仅只有地缘关系。本文将采用查阅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明代大修武当事件、武当道教重孝思想、斋醮科仪、阴阳思想、神仙形象和武当道教文化的兼容性等几个方面入手,来考察武当山道教对吕家河民歌的重要影响,从而进一步挖掘吕家河民歌的文化内涵。 一、吕家河民歌的形成与明代大修武当 吕家河村隶属湖北省十堰地区丹江口市官山镇。丹江口市古名均州,位于汉水中游流域,这里自古就有唱民歌之风俗。吕家河村所在地区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歌传统,但是当时存在的民歌和今天流传下来的民歌并非一回事。明代以前,此地流传的应当主要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民歌,曲调和歌词远少于今日之吕家河民歌。而现在使吕家河民歌多种多样、璀璨多姿的那些曲调和歌词却是来自全国不同地区——这些外来民歌随着明朝大修武当的官民夫役一起来到了吕家河。 明代以前,武当山便已经是道教圣地,然而其规模都远远比不上明永乐年间大修武当后的盛况。这期间,武当山地区的外来人口也并不能与大修武当时期相比。明成祖朱棣出于政治需要,崇奉真武,召集军民夫役三十余万人,历时十四年,在武当山营建皇家道场。他们主要来自湖广、江浙、河南、陕西、四川等地[2]。其后,明世宗又耗费大量人力财力重修武当宫观。吕家河等地便是当年修筑武当宫观的后勤基地,是向官兵、民工提供粮草和娱乐的地方,也是其随行家属的居住地。吕家河全村182户749人,有35个姓氏之多,这在聚姓而居的汉族农村中是很少见的。应该是因为当年来自各地、有着不同姓氏的民工在此地定居并繁衍后嗣,才使一个村子拥有众多姓氏。 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兵和民工常年累月生活在这里,带来并传播了他们家乡的民歌、小调。例如,来自江浙地区的无锡景调、孟姜女调、鲜花调,来自河北的剪剪花调,来自河南的补缸调及一些豫剧曲调,来自北京的对花调等[3]。这些民歌小调都保留了其原本的旋律,并在本土化的过程当中做出了改变,以适应本地方言和本地人的审美需要。此外,吕家河村坐落在武当山南神道上,经由南神道朝拜武当的香客很可能也为吕家河民歌作出了贡献。这些来自大江南北的民歌曲调,在吕家河及其附近地区汇集,几百年来不断传承、演变、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韵味,造就了今日的“汉族民歌第一村”。可以说,没有当日的大修武

武当道教教派一览

武当道教教派一览 武当道教教派一览 北宋以前,武当山道教无明显宗派辨别。以其宗教行为而论,大致分为丹鼎派和符箓派。其明显的门派辨别,应自南宋和金元对峙之时开端。分属全真、正一两大道派的全真派、上清五龙派、正一派、清微派等,长期在武当山传道授徒。这些道教派系固然教义有别,但在尊崇真武这一点上是共同认可的,而且不同水平的交融是其主流。 全真派 亦称全真教、全真道。与正一道同为元以后道教两大派。金大定七年(1167年)陕西咸阳人王喆,即王重阳创建。主张三教合一。教旨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济贫拔苦,祖先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行俱全,故名全真。该派主要典籍有《道德清净经》、《船若心经》、《孝径》等。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汪思真来武当山五龙观开山传宗,授徒百余人。 正一派 亦称正一道,是道教符箓各派的总称。原为五斗米道,东汉末张陵所创,后尊张陵为天师,故亦称“天师道”。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合流。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后嗣张与材为“正一教

主”,总领三山符箓,即龙虎山、阁皂山、茅山。尔后但凡道教的符箓各派统称正一道。主要奉持《正一经》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等。该派汉末后传入武当山,明代曾为武当山的主要道派。 上清派 东晋时创建。起初传播于江南一带。自陶弘景以后,该派主要在江苏茅山地域活动,故亦称“茅山宗”。上清派以《黄庭经》为主要内修理论,称《大洞经》、《雌一五老宝经》和《太上素灵大有妙经》为“道者三奇”,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后圣金阙帝君、太上老君等为最高神。北宋时,武当山就有上清玉仙观,但由于典籍埋没,北宋以前上清派在武当山的传承状况,无可考。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茅山清真观道士孙寂然登武当山,兴复五龙诸观庙宇,以上清五雷诸法传授弟子,擅长符箓驱邪,遂构成“五龙之派”,该派以武当山五龙观为主要传授活动场所,所以也叫“上清五龙派。” 清徽派 是宋元民间影响较大的符箓派系,主要从上清派演化而来,自谓其符箓道法出于清微天元始天尊,故以清徽为名。张宇初《道门十规》称:“清微自魏(华存)、祖(舒)二师而下,则有朱(洞元)、李(少微)、南(毕道)、黄(舜申)诸师,传衍尤盛。凡符章经道斋法雷法之文,率多黄(舜申)所衍”。宋元时

湖北艺术写生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湖北艺术写生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引言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与自然景观丰富,历史跨越时间长,艺术欣赏与研究价值高。山水名胜、文物古迹遍布全省,古文化遗址众多,旅游景观多姿多彩,历史文化名城个性突出。这为艺术写生基地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外出艺术写生、考察,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也是艺术家体验生活、寻找灵感的重要活动内容。 在文化兴国、文化强省的战略背景下,弘扬荆楚文化、加快湖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深化湖北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研究湖北艺术写生与创作基地建设与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艺术教育与湖北写生基地建设现状 目前,全国百分之九十的高校开设了美术与设计专业,招生人数达到空前规模。高校艺术教育在新形势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高艺术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是国家对高校及教师赋予的历史使命。 从湖北高校的情况看,2012年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96所,在校美术生约8万人。仅湖北美术学院每年招收美术本科生、研究生、成教生达3000人以上。另外还有美术院、画院等社会美术创作机构。面临如此多的艺术资源,如何开展艺术写生及创作呢?经调查发现,由于湖北写生基地建设开发滞后,不能满足省内高校艺术学生写生教学的需要,美术写生课程都到外省进行,更没有外省院校到湖北开展写生教学。 长期以来,湖北写生基地建设与周边省份比较,差距明显。湖北目前还没有成熟或初具规模的写生基地。湖北虽有长江三峡、武当山道教胜地、钟祥明显陵世界文化遗产等采风基地,但在接待学生生源方面,缺乏诸多方面的条件,没有像安徽宏村、江西婺源、湖南凤凰等写生基地,市场运作成熟,艺术氛围浓厚。 2 湖北地区艺术写生基地建设滞后原因 2.1 缺乏创新机制,受传统思维定式影响大,文化经济战略意识薄弱地方政府以及旅游、交通、文化等部门,主要精力投放在旅游产业上。没有深入挖掘和开发本地的文化资源,在引进外资、合作开发、产业升级、着眼长远利益上,缺乏创新精神。认为旅游参与者是高消费人群,写生基地是低消费人群,导致一些资源浪费,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同时也影响了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2.2 各地主管部门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艺术写生基地影响力有限湖北有很多艺术价值高的历史遗迹、文化景观等,但在全国影响力不大。主要原因是宣传推介力度不大。艺术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也称为环保产业,一些政府部门对此认识不够,导致艺术写生基地建设受到限制。 2.3 写生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接待规模过小湖北有良好的写生资源,但目前主要是针对旅游人群,所以在学生住宿、交通、景区门票上与学校教学要求相差悬殊,基础设施不健全,有条件的少数景点,接待人数有限,接待规模不大。像安徽宏村一次可接待2000人次。 2.4 政府扶持力度过小,缺乏市场调研政府是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支柱,长期以来,政府在财政、税收、物价、工商、交通等没有相关的扶持政策。同时各地旅游部门及文化部门没有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创意市场调研,使写生基地建设步履维艰。

武当山玄天上帝灵签

【玄天上帝灵签】 - 道教签诗及签解 (共49签) 玄天上帝百字圣号 混元六天传法教主修真悟道济度群迷普为众生消除灾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三元都总管九天游奕使左天罡北极右垣大将军镇天助顺真武灵应福德衍庆仁慈正烈协运真君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 金阙化身荡魔大天尊 赞曰 万物之祖盛德可委精贯玄天灵光有炜 兴益之宗保合大同香火瞻敬五福攸从 祈签祝文 天蓬大元帅天犹副元帅翊圣保德真君真武灵应大帝北天大道四十九位灵应天尊左右侍从官军殿庭香火应惑真灵向伸启告俯垂鉴听弟子某人今为。。。祈求圣签伏望明彰报应指示愚迷所祈所愿大赐显灵下情无任虔祷之至 举签念曰 天地神只万身皆知吾今下课善恶扶持 凶应凶兆吉应吉时判断生死决定无疑 玄天上帝圣降日 正月初七日二月初八日三月初三日三月初九日

四月初四日五月初五日六月初七日七月初七日 八月十三日九月初九日十月廿一日十一月初七日 十二月廿七日润月亦同 ==================================================== 第一签大吉飞龙变化 圣意飞龙变化喜逢时此日升腾果遂期 谋望求财多吉庆求官进位更无疑 谋望冲霄志气满心胸君子应非久困穷 此行当际风云会万人头上逞英雄 家宅三阳交泰转鸿钧瑞气迎门万事新 岁稔时丰财禄旺又添人口喜相亲 婚姻世间大礼是婚姻天配如何娱世人 人若自知天理合何须着意问天神 失物偶失资财莫怨天要知踪迹在南边 过时终有传音信莫把平人作盗冤 官事未发文书不用嗔公厅虽直事难伸 不如散却心头火免得将钱送别人 行人卦直飞龙莫问亲千山万水几艰辛

直交明月团圆处西出阳关见故人 占病焚香祷告意精专惟在君心作福田 寿筭天曹曾注定何劳私下保安痊 解曰占家宅平安病者立痊六甲生男行人立至官事有理失物可寻婚姻可成出行吉利求官必达求财大遂田蚕大熟六畜兴旺百事大吉 第二签中下虎出大林 圣意虎出大林须动众众人见了却忧疑 虽然未必伤人命亦主虚惊事可知 谋望不平天理强支援妄作从来是祸基 君子安贫终有道莫教失计被人欺 家宅久淹陋室欲更新无奈伊家少福被 不惮虚惊忧怪梦更防小口及阴人 婚姻乍时相见好容仪谁料中间一半非 不是婚姻休作对何如撒手且回归 失物只为当初不小心资财已失复何寻 直教月尽寅申日纔有傍人说音信 官事只好安居守运时莫经官府受鞭笞 劝君休管人闲事惹得愁来后悔迟

访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

5月25日,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在北京接受国家旅游局5A级景区授牌。“虽然只是块牌子,但对武当山特区来说是沉甸甸的。这是对武当山资源禀赋的肯定,是对这些年武当山特区发展水平的肯定,我们已经盼了很久了。”李发平感慨道。 5A级景区是目前全国景区的最高评定标准。武当山从2008年开始申报创建5A级景区,由收集资料申报、自查、初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测评、到专家组暗访,历时4年时间。成功荣膺5A级景区的背后,凝结着武当山特区上下的心血和辛劳。 李发平介绍,武当山自提出创建国家5A旅游景区以来,便在加强景区综合治理上下工夫,以创建为载体,以创新为手段,打出“组合拳”。实施“景区做减法,城区做加法”治理工程,组建旅游环保观光车队和武当山功夫艺术团,修缮南岩玄帝殿和玉虚宫,打造逍遥谷生态景点,建设景区星级厕所、武当博物馆、武当演艺厅、太极广场、武当大剧院、武当体育中心,建设景区监控系统、电子门禁系统等,以及一系列景区服务理念、服务设施和服务档次的提升,加上福银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武汉到十堰动车组的开通,让武当山景区旅游环境显著改善,旅游经济加速发展,具备了坚实的创建基础。针对33项工作任务,武当山特区细化责任,全力打造“世界知名,国际一流”的风景区。 谈到升级5A对武当山的作用和影响,李发平说,5A是一套规范性标准化的质量等级评定体系,是目前全国旅游景区(点)最高评定标准,强调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性化和细节化,更能反映出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普遍心理需求,这与武当山“不让一个游客受委屈“的服务理念不谋而合。武当山开展5A创建工作,目的就是加大投资力度以改善硬件设施,强化管理以提升软件水平,不断满足国内外游客需求,打造新的旅游风向标,成为国内旅游精品景区标杆,提高武当山的国际竞争力。 5A是荣誉,同时也是一个新考验。李发平说,5A是一个标尺,不只衡量过去的工作,也将衡量景区今后的工作,景区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是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将通过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综合服务功能,凸显“大山大水大人文”旅游品牌特色。下阶段,武当山特区将通过硬件水平及服务水平的提升,努力实现七大转变,即评价方式从“产业本位”到“游客本位”,提升游客满意度;增长方式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提高产业化水平;资源开发从“分散经济”到“集约经济”,建立产业要素聚集区;企业发展从“遍地开花”到“打造航母”,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市场开发从“境内为主”到“内外并重”,科学开发市场;资本投入从“招商引资”到“产业融资”,强化投资效率;开发理念从“我有什么”到“我做什么”,引导旅游消费。 近几年,经过精心的“补课”,厚积薄发的武当山特区正处在弯道超越的最佳点。按照“武当元素、太极文化、国际水准、学术品质”的要求,总投资20亿元的武当山三大项目群,蓝湾景区、森林公园景区、丽水街于今年元月开工,成为太极湖旅游区建设强力引擎。随着武当山旅游发展中心、武当国际武术交流中心、武当艺术馆、太极剧场、武当国际会议中心、超五星文化主题酒店、武当旅游码头、游艇俱乐部等项目的竣工运营,一幅山水相依、珠联璧合、集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国际生态旅游“山水画”将上演新的“太极传奇”。 “画好山水画,练好太极拳。…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补短板、攻软肋、强基础、抓管理,努力把武当山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龙头和重要支撑,把旅游业打造成全市第二大支柱产业。”李发平满怀信心。 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是当前武当山景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李发平介绍,今年将是太极湖旅游区建设的加速推进期,武当山特区将抢抓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机遇,以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为引擎,围绕“一区二线三宫”建设重点,做足山水大文章,打造生态文化旅游风向标。一是完成10大重点项目建设,即完成太极湖旅游区主干道、水上游示范区、武当码头集散中心、太极湖码头、蓝湾大道、森林公园、户外营地、三岛公园、超五星级木屋酒店、新农村示范区建设。二是重点抓好“20大工程”,即完成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