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2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学案 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2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学案 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2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学案 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2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学案 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宏观发展格局,知道四大板块协调发展的内容。(重点)2.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背景,理解其战略定位。(重难点)3.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指导思想。(重难点)

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1.区域发展战略

(1)含义:是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

(2)特点: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

(3)制定原则:需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同富裕。

2.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1)基本国情:人口数量多、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

(2)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

①改革开放之前: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②改革开放以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

③新时期:强调区域协调发展。

四大地区协调发展:东部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长江经济带概况

(1)范围: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

(2)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21%。

(3)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3.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导向: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总人口已超过1亿人、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

2.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3.定位:国家重大战略。

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4.核心:有序缓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5.目标

(1)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道路。

(2)使京津冀地区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创新增长引擎和生态修复示范区。

(1)长江流域人口和城镇密集,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

(2)长江水运横贯东西,重庆以下皆可通航。( )

(3)长江经济带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

(4)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

(5)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关于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世界城市群

B.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

C.北方地区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D.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区

提示:(1)×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而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集程度更大,城市化水平很高。

(2)×长江沿岸河港众多,宜宾以下可通航。

(3)√长江经济带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各自比较优势,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4)√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

(5)B [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背景

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分布示意图。

问题1 (综合思维)评价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

提示:有利:长江水运能力大;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运输线路等级高;各种交通运输衔接程度好;经济带走向与长江航运方向一致。

不利:长江中上游地区航道季节变化明显;沿长江东西向铁路不足,影响运力。

问题 2 (综合思维)指出长江三大城市群中先天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提示:长三角城市群。(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长江的入海口,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发展空间)地势平坦开阔,腹地宽广;(劳动力数量)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移民规模)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大,能吸纳大量国内人口和海外移民。

问题 3 (人地协调观)为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建设沿江绿色发展轴,应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环保意识。

[归纳总结]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开发条件与现状

(1)长江上游的开发条件与发展现状

开发条件发展现状

①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

丰富;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附近

土壤肥沃

①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具有发电、航运、防洪等效

益,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中心;

③成都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中、下游地区的开发条件与发展现状

地区

发展的有利条件发展现状

中游地区农业

①多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②气候温暖湿润;

③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

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工业

①矿产资源及森林资源丰富;

②水源充足

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

下游地区农业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基础好

鱼米之乡、丝绸之乡

工业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交通便利;

③科技发达,具有人才优势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治理和建立地区之间、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关于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整治措施如下表所示:

地区存在问题整治措施

上游①水土流失、崩塌、滑坡、

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生态破坏;②水能开发程

度低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②实行封山

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

性的经营与开发;③建设三峡工程

中游①洪水威胁严重;②毁林

开荒和乱砍滥伐;③围湖

造田、湖泊萎缩、河床抬

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加强和搞

好荆江分洪工程;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

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④修建水利工程,

发挥水利工程的拦洪治沙功能

下游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1.读图,完成(1)~(3)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