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分子生物学》学习指南

《医学分子生物学》学习指南

《医学分子生物学》学习指南
《医学分子生物学》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因此,分子生物学已经渗入到基础和应用生物学的每一个分支领域,也是整个生物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从分子水平研究人体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人体生物大分子和大分子体系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及其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为一门课程,医学分子生物学涵盖了医学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以及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中形成的专门研究领域及相关知识。这些基础知识为医学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了解各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分子生物学是广大医学生和临床医学、生物学研究者学习、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桥梁课程。

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介绍了分子生物学在医学各相关领域的应用和相关研究进展。理论包括3大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包括绪论、基因与基因组、基因表达的调控、DNA损伤与修复等章节。第二部分为医学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主要包括基因结构与表达分析的基本策略、基因工程与基因体外表达、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进展等章节。第三部分介绍疾病的分子诊断、预防和治疗,主要有疾病产生的分子基础、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原理与研究进展。实验部分主要让学生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技术。学生学习本课程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并加强各种课外的科研实训。

该课程通过提供课程的全程录像、教案、课件和教学大纲,为学生、教师和社会群体的网络学习提供了便捷的资源,辐射对象量大面广,切实为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转化医学推广过程服务。

该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体系完备,编写了《医学分子生物学》(胡维新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初出版)、《临床分子生物学》(胡维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1年出版)、《分子生物学习题集》(刘静、曾海涛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出版)、《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操作》(胡维新、刘静主编,湖南科技出版社,预计2014年初出版)等系列配套教材。课程教学资源丰富,适合各相关专业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使用。具有系统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等特色。

构建多媒体智能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络对远程资源的查询、分析和利用,利用网络、进行通信、交流,使课程具有形象化的知识内涵、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情景化的虚拟学习环境;注重视频教学理念与技术,具有特色的专业网络教学资源。

2019年高级计量经济学考试

高级计量经济学考试 一、单选题(25 *2分)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rrectly identifies a difference between cross-sectional data and time series data? a. Cross-sectional data is based on temporal ordering, whereas time series data is not. b. Time series data is based on temporal ordering, whereas cross sectional data is not. c. Cross-sectional data consists of only qualitative variables, whereas time series data consists of only quantitative variables. d. Time series data consists of only qualitative variables, whereas cross-sectional data does not include qualitative variables. 2. A stochastic process refers to a: a. sequence of random variables indexed by time. b. sequence of variables that can take fixed qualitative values. c. sequence of random variables that can take binary values only. d. sequence of random variables estimated at the same point of tim e. 3. The model: yt = β0 +β1ct +μ , t = 1,2,……., n is an example of a(n): a.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model. b. static model. c. finite distributed lag model. d. infinite distributed lag model. 4. Refer to the following model yt = α0 +β0st +β1st?1 +β2st?2 +β3st?3 +μt This is an example of a(n): a. infinite distributed lag model. b. finite distributed lag model of order 1. c. finite distributed lag model of order 2. d. finite distributed lag model of order 3. 5. Refer to the following model. yt = α0 +β0st +β1st?1 +β2st?2 +β3st?3 +μtβ0+ β1 + β2 + β3 represents: a. the short-run change in y given a temporary increase in s. b. the short-run change in y given a permanent increase in s. c. the long-run change in y given a permanent increase in s. d. the long-run change in y given a temporary increase in s.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assumption on which time series regression is based? a. A time series process follows a model that is nonlinear in parameters. b. In a time series process, no independent variable is a perfect linear combination of the others. c. In a time series process, at least one independent variable is a constant. d. For each time period, the expected value of the error ut, given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for all time periods, is positiv e.

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生物学评价报告

生物学评价报告--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无菌) 一、产品与人体的接触描述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口罩本体的主要原材料为纺粘无纺布(聚丙烯(PP))、熔喷布(聚丙烯(PP))、静电滤棉(聚丙烯(PP))材料制造,耳带(松紧带)主要为涤纶材料制造。 根据GB/T 按人体接触性质分类为表面接触器械,仅与皮肤表面接触的器械;按接触时间分类为短期接触(24h以内)。 二、化学评价和物理评价 医用纺织材料,即以纺织材料为基础,依托现代加工成形技术,应用于医疗、卫生及保健领域,为人类肌体提供保护、修复作用。按照纤维、织物成分可分为:天然纤维(棉、毛、丝和麻类)材料和化学纤维(聚酯、聚酰胺、聚丙烯类合成纤维)材料。从功能上又可以分为可吸收降解材料和不可吸收降解材料。 纺粘无纺布是在聚合物已被挤出、拉伸而形成连续长丝后,长丝铺设成网,纤网再经过自身粘合、热粘合、化学粘合或机械加固方法,使纤网变成无纺布。高强度、耐高温性能好(可在150℃环境中长期使用)、耐老化、抗紫外线、延伸率高、稳定性和透气性好、耐腐蚀、隔音、防蛀、无毒。 纺粘无纺布的轧点是菱形的。 本产品使用的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纤维直径可以达到微米,这些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增加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是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常见的过滤材料。 静电滤棉:采用静电吸附原理的滤棉,相比较传统的机械过滤,静电滤棉过滤效率更高,可以更好的吸附超显微粉尘,还具有更好的阻力,令呼吸更顺畅,容尘率也更高。

本产品的耳带主要为涤纶,涤纶也称尼龙,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聚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涤纶具有强韧度高、弹性好、热塑性好、耐磨性好、耐光性好、耐腐蚀性等性能。 上述材料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导致的纤维的直径不同,纤维越细,其形成的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效果就越好,同时所形成的平均纤网孔径也越小,对颗粒物等起到较好的截留和阻滞作用,临床应用时可实现对病原体微生物、颗粒物形成较高的过滤效率以达到防护作用。若材料不合格,可能导致使用者吸入病原微生物和/或颗粒,导致防护作用失败,因此口罩的有效过滤功能是其重要的物理指标。目前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对病原体微生物、颗粒物的要求应符合YY /T 0969-2013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要求,其中细菌过滤效率应≥95%。 临床上对上述材料和已获准上市的医用防护口罩的过滤效率均有相应的研究资料,通过资料可发现材料对颗粒的过滤效率能达30%以上(文献【1】-【4】),已获准上市的医用防护口罩大部分可满足细菌过滤效率应≥95%,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30%(文献【5】-【6】) 三、生产工艺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本次申报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主要生产工艺为口罩本体加工(纺粘无纺布(外层))、熔喷布(第二层)、纺粘无纺布(最内层)),三层材料卷筒依次固定好在放料架上,并挂好张紧带,使无纺布卷筒在一定张紧度下运行转动,三层材料进行热压焊接成型,此工序未引入任何其他添加剂或助剂等物质,耳挂焊接以及包装封口过程,也未引入其他添加剂或助剂等物质。因此仅对口罩罩体材料及耳挂材料进行性能及毒理学评价,可以代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成品的生物学评价。 本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高级计量经济学练习试题精编版63137

第一讲作业题 为分析不同州的公共教育支出花费在学生身上的教育经费,估计了如下的回归方程: 式中,S代表第i个州花费在每个公立学校学生身上的教育经费;Y代表第i个州的资本收入;G代表第i个州公立学校学生的增长率。 1A 说明变量Y与变量G的参数估计值的经济意义。 作业题2 1B 你预期变量Y和G的参数符号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估计结果与你的预期一致吗 作业题3 1C 变量G是用小数来衡量的,因此,当一个州的招生人数增加了10%时,G等于。如果变量G用百分比的形式来衡量,那么当一个州的招生人数增加了10%时,G等于10。此时,方程的参数估计值会如何变化(文字说明即可) 作业题4 Jaime Diaz发表在《体育画报》上的一篇论文研究了美国职业高尔夫球协会(PGA)巡回赛中不同距离的推杆次数。论文中建立了推杆进洞次数百分比(P)关于推杆距离(L,英尺)的关系式。推杆距离越长,进洞的可能性越小。可以预测,L的参数估计值为负。回归方程如下: 2A 说明L的参数估计值的经济意义。 作业题5 2B 利用该方程估计一个PGA高尔夫球员10英尺推杆进球的次数百分比。再分别估计1英尺和25英尺的情况。结果是否符合现实 作业题6 2C 上一题的答案说明回归分析时存在什么问题 第二讲作业题 作业题1 1 查尔斯·拉弗(Charles Lave)发表了一篇驾驶员交通事故率的研究报告。他的总体结论是驾驶速度的方差(同一公路上汽车驾驶速度差异的程度)是交通事故率的重要决定因素。在他的分析中,采用两年的全美数据分别估计,得出的回归方程为: 第一年: 第二年:

式中,代表第i个州州际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数量(单位:车辆每行驶一亿英里的交通事故数);代表一个不确定的估计截距;代表第i个州的驾驶速度的方差;代表第i个州每名驾驶员的平均罚单数量;代表第i个州内每平方英里医院的数量。 1a.考察变量的理论依据,给出其参数符号的预期。 作业题2 1b.这两年的参数估计的差异是否值得重视请说出你的理由。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关注这些差异呢 作业题3 1c.通过比较两个方程的调整的判定系数,哪一个方程具有更高的判定系数调整的判定系数越高,回归方程越好吗为什么 作业题4 假定你决定建一个离你学校最近的冷冻酸奶商店的销售量模型。店主很乐意帮助收集数据,因为她相信你们学校的学生是她的主要顾客。经过长时间的数据收集以及无限量的冷冻酸奶供给之后,你估计得到以下回归方程: 式中,代表第t个两周内冷冻酸奶的销售总量;代表t期的平均温度(单 位:华氏温度);代表t期该商店冷冻酸奶价格(单位:美元);代表反 映是否在学校报纸发布广告的虚拟变量(1=店主在学校报纸上做了广告); 代表反映是否为学校学期时间的虚拟变量(1=t期是学校学期时间,即9月初到12月初、1月初到5月底)。 2a.为什么要假定“无限量的冷冻酸奶供给”(提示:考虑模型是否满足经典假设) 作业题5 2b.说明变量和变量的参数估计值的经济含义。

高级计量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 计量经济分析的步骤 2)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①确定模型包含的变量;②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③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理论期望值区间 3)收集数据。数据质量: 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一致性 4)估计参数。参数估计为经济理论提供了实际经验的内容,并验证经济理论。 5)假设检验。①经济意义检验:根据拟定的符号、大小、关系②统计检验③计量经济学检验 ④模型预测检验 6)预测和政策分析。①结构分析②经济预测③政策评价④实证分析(理论检验与发展 经典线性回归模型 2.统计假设 ②E(ui uj)=0,③E(ut 2)=σ2④Xjt 是非随机量,⑤(K+1)< n; ⑥各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线性关系。 2)A1. E(u)=0 A2. A3. X 是一个非随机元素矩阵 A4. Rank(X) = (K+1) < n 3.β的统计值及其分布 ~ 4.拟合优度(决定系数、修正决定系数) 使用修正决定系数原因:决定系数是一个与解释变量的个数有关的量,解释变量个数增加,RSS 减小,从而使R 2 增大。人们总是可以通过增加模型中解释变量的方法来增大 R2 的值。 5.假设检验 1)单个系数显著性检验 2)若干个系数的显著性检验(联合假设检验) ~t(n-k-1) ~F(g,n-k-1) 3)全部斜率系数为0的检验 4)检验其他形式的系数约束条件(同联合检验) ~F(g,n-k-1) 6. 回归结果的提供和分析: DW 检验值说明是否存在扰动项的自相关。 7. 斜率和截距都变动(分别检验β2和β4的显著性即可) n I u u E 2)(σ='?''-1β=(X X)X Y )6(??)5()()())((?2222X Y x y x X X n Y X Y X n X X Y Y X X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βαβ-==--=---=∑∑∑∑∑∑∑∑∑β?),(22∑t x N σβ2?~(,)j j jj N c ββσ()TSS RSS TSS ESS R Y Y e R -==--==∑∑112222或总变差解释变差()∑∑-----=22)1()1(1Y Y K n e n ())1()1(1222-----=∑∑n Y Y K n e R 1)1)(1(12-----=K n R n /2?(1)j t n k αβ±--σ)?(?)?(?j j j j ββββVar Se t ==())1(---=K n S g S S F R )1()1(22---=K n R K R u DX X D Y u X D D Y ++++=++++=)()()(43214321ββββββββ即: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指南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指南 一、目的与范围 为使GB/T 16886-ISO 10993系列标准能够正确而有效地实施,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为医疗器械评价者提供了生物学评价指南,为医疗器械的审查提供了生物安全性审查指南。 注:本指南不涉及微生物污染、灭菌(如“无菌”、“细菌内毒素”)、除菌和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的病毒去除与控制等方面的生物安全性。 二、术语 (一)医疗器械:同《医疗器械管理管理条例》。 (二)制造者:医疗器械制造者或商标持有人/单位。 (三)评价者:医疗器械制造者或受其委托的专家。 注:医疗器械制造者对生物安全性评价负责。 (四)审查者:对医疗器械管理负有职责的行政管理部门或受其委托负责医疗器械审查的机构。 三、医疗器械/材料首次生物安全性评价 (一)评价依据 GB/T 16886-ISO 1099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 (二)评价者 应当经过培训并在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方面具有长期实践经验。

(三)评价要求 1.出于保护人类的目的,需要进行生物学评价的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特别是必要的动物试验)未开展之前不得进入临床试验。 2.对医疗器械开展生物学评价时,应当按照GB/T 16886.1-ISO 10993.1给出的评价流程图开展。 3.评价者在进行生物学评价过程中应当注重运用已有信息(包括材料、文献资料、体外和体内试验数据、临床经验),不应当局限在生物学试验上。 4.当生物学评价确定需要进行生物学试验时,应当委托有相应生物学试验资质的检验机构来进行。 5.在进行生物学试验时,应当: (1)在进行动物试验前,先进行体外试验; (2)按要求充分并合理地利用试验动物资源,优化试验方案,降低试验成本。 6.应当按GB/T 16886-ISO 10993系列标准对报告的要求,出具《生物学试验报告》。 注:生物学试验报告可不与型式检验报告一起出具。 7.《生物学评价报告》可以考虑(但不限于)包括以下方面: (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策略和所含程序; (2)医疗器械所用材料选择的描述; (3)材料表征 -医疗器械材料的定性与定量的说明或分析 -医疗器械材料与市售产品的等同性比较 (4)选择或放弃生物学试验的理由和论证;

高级计量经济学复习精要

高级计量经济学复习精要 一、简答题(10分x 2): (一)多重共线性问题:(主要看修正方法) 1、多重共线性是指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之间由于存在精确相关关系或高度相关关系 而使模型估计失真或难以估计准确。完全共线性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岀现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的 共线性,即近似共线性。 2、产生原因主要有3各方面:(1)经济变量相关的共同趋势;(2)滞后变量的引入;(3)样本资料的限制。 3、造成的后果:(1)完全共线性下参数估计量不存在;( 2)近似共线性下 OLS估计量非有效;(3)参数估计量经济含义不合理;( 4)变量的显着性检验失去意义;( 5)模型的预测功能失效。 4、识别方法:(1)经验识别:对模型估计后,R1 2 3极高,多个变量不显着,出现与理论预期 相悖的情况,有理由怀疑存在多重共线性。(2)相关系数法:计算变量间两两相关系数。只要 其中一个大等于 0.6或0.7,则表明可能存在严重的共线性。(3)膨胀因子法:计算每个解释 变量的VIF,若某一个 VIF > 10,则表明存在严重的共线性。 5、修正方法[(※※※[根据潘老师讲课内容进行整理 共线性的修正方法有很多,按照优劣程度排序,主要有五种方法: 方法1:扩充样本以减弱共线性。主要通过增加自由度来提高精度,如将时序数据或截面数 据变为面板数据,从而将一维数据变为二维。 评价:这种方法最理想,但存在的缺点是:①效果不定;②不可行。 方法2:工具变量法(IV)。主要通过工具变量,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完成。 评价:这种方法目前最受欢迎,高质量的期刊论文通常都采用该方法。缺点是:①由于相关 关系具有传导性,工具变量S很难找;②用S替代X,有时经济正当性不足。 方法3:变量变换法。可以通过对数变换、绝对转相对和方程变换进行变量变换。 评价:这种方法最简单易行,但存在的缺点是:①简单相关系数描述的是线性关系,而对数 是非线性化过程;②功效不足;③不是所有变量都能用来做变换,必须有明确的经济学指代。 方法4:逐步回归法。主要是通过降维减少变量来减弱共线性。 评价:这种方法要慎用,最大的缺点是:虽然能很好地解决共线性问题,但是却引发了更严 重的内生性问题。 方法5:主成份分析法或因子分析法。具有降维的作用,主要用于多指标评价。 评价:该方法很好地消除了共线性。但这种方法要慎用,最大的缺点是:经济含义伤害过大。 (二)内生性问题 2内生性是指: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与扰动项相关。通常我们做古典假设①;i为白噪声, _ 2 叮叮 E(;)=0,var () =;- ,cov(j)=0 :②X是非随机变量(微观可以通过固定抽样得到 解决,宏观则不可),贝U cov (X, )=0成立。但是当cov (X,'、丰0时上述假设便不再成立,我们称之为内生性,进而导致OLS失效,是非一致性的。 3 内生性产生的原因:①X与丫存在双向因果,即 X影响丫的同时,丫也影响X;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经济增长;犯罪率与警备投入。②模型遗漏重要解释变量。无论是缺失重要解释变量导致,还是无法获取数据导致,被遗漏的重要变量进入了残差项, 如果与其他解释变量相关,就会岀现 cov(U t,X t)工0,也就是内生性问题。③度量误差:由于关键变量的度量上存在误差,使其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偏差,这种偏差可能会成为回归误差的一部分,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doc

1.样本回归函数:样本散点图近似于一条直线,画一条直线以尽好地拟合该散点 图,由于样本取自总体,可以该线近似地代表总体回归线。该线称为样本 回归线。记样本回归线的函数形式为:称为样本回归函数(sample regression function,SRF)。 2.随机的总体回归函数:函数或者在线性假设下, 式称为总体回归函数(方程) PRF的随机设定形式。表明被解释变量除了受解释变量的系统性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的随机性影 响。由于方程中引入了随机项,成为计量经济学模型,因此也称为总体回归 模型。 3.线性回归模型: 假设 1、回归模型是正确设定的。 假设 2、解释变量 X 是确定性变量,不是随机变量,在重复抽样中取固定值。 假设 3、解释变量 X 在所抽取的样本中具有变异性,而且随着样本容量的无限增加,解释变量 X 的样本方差趋于一个非零的有限常数,即 n __ ( X i X )2/ n Q, n i 1 假设 4、随机误差项具有零均值、同方差和不序列相关性: E( i )=0 i=1,2, ,n Var ( i )= 2 i=1,2, ,n Cov( )=0 i≠j i,j= 1,2,,n i, j 假设 5、随机误差项与解释变量 X 之间不相关: Cov(X i , i )=0 i=1,2, ,n 假设 6、服从零均值、同方差、零协方差的正态分布 ) i=1,2, ,n i ~N(0, 2 以上假设也称为线性回归模型的经典假设,满足该假设的线性回归模型,也 称为经典线性回归模型 4. 随机误差项()和残差项():(1)i为观察值Y i围绕它的期望值E( Y| X i)

(完整word版)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假单胞菌普遍存在,而在潮湿环境尤甚。铜绿假单胞菌是存在于人类中最常见的一种假单胞菌,它偶尔可在腋下和肛门生殖道周围的正常皮肤,但除非给服抗生素,在粪中甚为罕见。该菌通常伴随毒力较强的细菌存在于病灶中,但偶尔也可单独引起暴露于外部的组织感染.假单胞菌感染通常发生于医院内。洗涤槽,防腐溶液和贮尿容器中常可发现这种细菌。通过医护人员可将病菌传给病人,特别在灼伤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重要的医院内病原菌。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很多感染发生在衰弱或免疫受损的住院病人,它是重症监护室感染的第二位最常见的病原菌,是换气机相关性肺炎的常见原因。除医院内获得感染外,HIV感染者很容易在社区获得该菌的感染,而且一旦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可出现晚期HIV感染的体征。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发生于很多解剖部位,包括皮肤,皮下组织,骨,耳,眼,尿路和心脏瓣膜。感染部位与细菌的入口及病人的易感性有关。烧伤时,焦痂下区域可成为大量细菌侵犯的场所,进而成为引起菌血症的病灶,而菌血症常是烧伤的致死性并发症。 本菌所致感染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部位。在住院病人中,若口咽部有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共同繁殖,则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间歇性正压呼吸可引起肺部感染。囊性纤维病的后期铜绿假单胞菌性支气管炎常见,分离得到的菌株有粘液状菌落的形态学特征。烧伤伴有恶性肿瘤的病人常见在其血液中分离出该菌株,临床表现为革兰氏阴性败血症,有时出现坏疽性深部脓疱,其特征为直径约1cm的紫黑色病变,中央区溃疡,四周为红斑。这种病变最常见于腋下和肛门生殖器部位。该菌还是 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特别常见于有过泌尿科操作的病人,尿路梗阻的病人或接受广谱抗生素的病人。 热带气候条件下常见的外耳炎流脓是耳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糖尿病患者可发生更为严重的恶性外耳炎,表现为严重耳痛常伴有单侧颅神经麻痹,需要肠外给药治疗。绿脓杆菌眼部感染一般表现为角膜溃疡,最多见于外伤之后,但有些病人也可因角膜接触镜片或镜片液体污染而感染。引流的窦道,特别在足部外伤或深部穿刺伤后,可发现该菌菌。引流物常有汗味和果味.这种穿刺伤有很多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性蜂窝织炎和骨髓炎,为此除抗生素外,还要早期外科扩创。 罕见情况下该菌可引起心内膜炎,通常发生于心脏直视手术所装的人工瓣膜或静脉吸毒者的自然瓣膜上。右侧心内膜炎用内科治疗,但为根治累及二尖瓣,主动脉瓣或人工瓣膜的感染,通常必须将感染的瓣膜切除。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铜绿假单胞菌属于假单胞菌属,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的一端有一根鞭毛,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活泼。本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最适生长温度为35℃,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需氧生长,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在血平板上会溶血。 该菌含有O抗原(菌体抗原)以及H抗原(鞭毛抗原)。O抗原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其外膜蛋白,为保护性抗原;另一种是脂多糖,有特异性。O抗原可用以分型。 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1.标本采集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标本、脓汁、穿刺液等。还包括来自医院环境中的各种标本如水、空气、物体表面采样等。 2.染色镜检为革兰阴性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的一端有一根鞭毛。 3.分离培养对有正常菌群存在的临床标本或采自环境中的标本应接种选择性培养基如MAC;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与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 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C.政策变量 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 B.内生变量 C.前定变量 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修匀数据 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D.变量间不确定性的依存关系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报告》的出具与审查要点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报告》的出具与审查要点 一、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策略和所含程序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程序应当按GB/T 16886.1-ISO 10993.1给出的评价流程图开展。由于医疗器械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各医疗器械在按流程图进行生物学评价时,实际产品在流程图中所走的路线是不一致的,应当对所走的路线予以详细说明。 二、医疗器械所用材料的描述 三、材料表征 (一)医疗器械材料的定性与定量的说明或分析 审查者了解医疗器械材料的成分信息,是审查决策的前提。制造者有义务对医疗器械所选材料的配方和/或来源给予详细的说明。至少从以下一个方面获取材料的信息: 1.公认的材料化学名称; 2.材料理化特性信息; 3.从材料的供应方获取材料的成分信息; 4.从医疗器械的加工方获取加工助剂的成分信息; 5.化学分析; 6.有关标准。 注:采用经过主管部门认可、并有标准可依的材料,比未得到认可的材料更具有生物安全性保证。 (二)医疗器械/材料与市售产品的等同性比较 与上市产品进行等同性比较的目的,是期望证明该产品与上市产品具有相同的生物安全性,从而为确定该产品的生物学评价和/或试验是否可以减化或免除。 产品的等同性比较主要分为两方面的比较。首先是比较材料和产品的用途是否等同,由于医疗器械的材料与用途对其生物安全性起

决定性作用,如果能够证明注册产品材料和用途与上市产品具有等同性,就表明注册产品具有最基本的生物安全保证。但这还不足以证明注册产品与上市产品具有完全的等同性,还应当证明两者的生产过程(加工过程、灭菌过程、包装等)是否相同,因为生产过程也可能会引入新的有害物质(灭菌剂、加工助剂、脱模剂等残留物)。 与同类产品、材料、生产过程进行等同性比较,不是单指比较两个材料是否完全等同,而应当从毒理学等同性进行比较。与同类产品材料比较的原则是,所选用的材料和生产过程引入物质的毒理学或生物安全性不低于同类临床可接受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注册医疗器械和/或材料与已上市医疗器械和/或材料是否具有等同性,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ISO 10993-18给出的以下示例都能表明生物学等同性:1.拟用材料的成分和可溶出物与临床已确立材料等同; 2.拟用材料与现行标准规定材料的一致性及拟用材料符合现行标准中规定的用途、接触时间和程度; 3.拟用材料具有比其拟用接触方式更高接触程度的临床应用史; 4.拟用材料的可溶出物限量不超过GB/T 16886.17-ISO 10993.17规定的允许极限; 5.拟用材料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或残留物比其拟取代的临床已确立材料更具毒理学安全性(假定接触相似); 6.拟用材料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或残留物与其拟取代的临床已确立材料具有相同的毒理学安全性(假定接触相似); 7.拟用材料与临床已确立材料的可溶出物成分种类和数量不变,唯一区别是前者中的添加剂、污染物或残留物已经去除或比后者有所减少; 8.拟用材料与临床已确立材料的可溶出物相对量没有增加, 唯一区别是前者使用了比后者更能降低可溶出物水平的加工条件。 注:与自家生产的上市产品进行比较,往往比与他家生产上市产品进行比较更现实、更具可操作性。 四、选择或放弃生物学试验的理由和论证 评价可包括有关经验研究和实际试验。如果设计中医疗器械的材料在具体应用中具有可论证的使用史,采用这样的评价,其结果可能不必再进行试验。 由于医疗器械的多样性, 对任何一种医疗器械而言,GB/T16886.1-ISO 10993.1表1和表2中推荐的试验并非都是必须的或可行的,应当根据医疗器械的具体情况考虑应做的试验,表中未提到的其他试验也可能是必须做的。

2019级博士高级计量经济学指南共118页文档

2009级博士高级计量经济学学习指南 第一部分条件期望与条件方差 第二部分古典假设与最小二乘 第三部分最小二乘的有限样本 第四部分最小二乘的大样本性质 第五部分非球型扰动与广义回归模型 第六部分异方差与自相关 第七部分工具变量和两阶段最小二乘 第八部分广义矩估计 第九部分极大似然估计 第十部分检验与推断(Wald检验、LM检验和LR检验) 第十一部分模型的设定和检验 (第十二部分上机操作) 第一部分条件期望与条件方差 在正式进入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之前,需要对条件期望以及条件方差熟练掌握,它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遇到。 一、条件期望 1、条件均值的定义 条件均值的定义为: 应当指出的是,条件期望是谁的函数。 2、条件均值的性质 条件均值有几个简单而有用的性质:

(1)迭代期望律 ( Law of Iterated expectations, LIE) 条件期望的条件期望等于无条件期望。 [][]|x E y E E y x ??=??,其中,记号[]x E ?表示关于 x 值的期望。 Interpretation: the expectation of Y can be calculated by first conditioning on X, finding E(Y |X) and then averaging this quantity with over X. Proof: 离散情形: We need to show: ()[]()|X x E y E y X x P X x ===∑ Where []()|||Y X y E Y X x yP y x ==∑. We have Continuous Case: ()()X x E g gf x dx =?Q ,and ()()||y E y x yf y x dy =? Q.E.D. 迭代期望律的一般表述方式 其中,()g =x w ,x 是w 的子集,()g ?为非随机函数。 语义:若已知w 的结论,我们也就知道x 的结论。 记: ()()()()12|, |E y E y μμ≡≡w w x x 则:()()()()21||E y E μμ≡=x x w x Proof 需要较多的测度论的知识,这里只是加以说明证明的思路。 ()||E E y ????w x 中,w 的信息多于x 。因此,当()()1|E y μ≡w w 时,运用x 的信息,也可描述()()2|E y μ≡x x 。例如,w 和x 分别为天平的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是模拟试卷

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有关经济计量模型的描述正确的为( ) A.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 B.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C.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D.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2.在X 与Y 的相关分析中( ) A.X 是随机变量,Y 是非随机变量 B.Y 是随机变量,X 是非随机变量 C.X 和Y 都是随机变量 D.X 和Y 均为非随机变量 3.对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0i e =∑ B.0i i e X =∑ C. 0i i eY ≠∑ D.?i i Y Y =∑∑ 4.在一元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2β通过了显著性t 检验,表示( ) A.20β= B.2?0β≠ C.20β=,2?0β≠ D.22 ?0,0ββ≠= 5.如果X 为随机解释变量,X i 与随机误差项u i 相关,即有Cov(X i ,u i )≠0,则普通最小二乘估计β?是( ) A .有偏的、一致的 B .有偏的、非一致的 C .无偏的、一致的 D .无偏的、非一致的 6.有关调整后的判定系数2 R 与判定系数2 R 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2 R 与2 R 均非负 B.模型中包含的解释个数越多,2 R 与2 R 就相差越小 C.只要模型中包括截距项在内的参数的个数大于1,则2 2 R R < D.2 R 有可能大于2 R 7.如果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则最小二乘估计量( ) A .不确定,方差无限大 B.确定,方差无限大 C .不确定,方差最小 D.确定,方差最小 8.逐步回归法既检验又修正了( ) A .异方差性 B.自相关性 C .随机解释变量 D.多重共线性 9.如果线性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 A .无偏的,但方差不是最小的 B .有偏的,且方差不是最小的 C .无偏的,且方差最小 D .有偏的,但方差仍为最小 10.如果dL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指导原则第1部分_总则

附件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指导原则第1部分:总则 (征求意见稿) 一、前言 本指导原则的制定,旨在指导医疗器械行业对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医疗器械进行合理充分的生物学评价,以确定人体与器械部件材料接触是否会产生毒性。 本指导原则主要依据GB/T 16886系列标准,参考美国FDA的指南文件,结合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指南的通知》进行编写。 GB/T 16886系列标准是等同转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ISO 10993)系列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为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提供了一个框架,也可用于指导生物学试验的选择。 现行的GB/T 16886.1-2011标准,已将重点从如何执行生物学试验转变为通过现有信息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生物学试验。 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应着眼于优先通过化学成分的分析和采用体外模型的方法,使试验动物的数量和接触情况最小化。

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应提供最终使用状态器械的生物相容性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风险管理过程或生物相容性测试(使用体外和体内模型)和/或充足的化学表征结合补充的生物相容性信息获得,信息应能充分揭示器械生物相容性的风险。 本指导原则提供了与使用GB/T 16886.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相关的更多信息,以支持医疗器械的注册申请。本指导原则将由正文和8个附件组成: 附件1:生物学评价终点 附件2:生物学评价流程图 附件3:术语 附件4:用于生物相容性评价的器械主文件 附件5:组件和器械文件示例 附件6:文献检索和筛选 附件7:生物学试验报告 附件8:生物学评价总结表 本指导原则及其附件仅适用于对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无菌或未灭菌医疗器械进行生物学评价。 对于特定类型器械应遵循更具有器械针对性的标准,如牙科器械应考虑YY/T 0127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反之,一些针对特定器械的指导原则包含了与生物相容性评价相关的建议,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生物学评价报告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生物学评价报告 项目内容: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生物学评价报告 评价方法:GB/T 16886.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 文件编号: 版本: 编制人:日期:2020年月日 审批人:日期:2020年月日

一、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策略和所含程序 该评价是对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产品进行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所有产品采用同样的材料进行生产。 本产品的生物学评价方法选择流程图。 1.生物学评价流程 按照 GB/T 16886. 1-2011 图 1 进行。 二、产品简介 1.产品用途 适用于佩戴者在不存在体液和喷溅风险的普通医疗环境下的卫生护理。2.产品组成 本产品由罩体、鼻夹、口罩带组成。其中罩体是由三层过滤材料组成;前后两层为无纺布,中间层为熔喷布,鼻夹为弹性塑胶,口罩带为弹性涤纶氨纶。为非灭菌产品,一次性使用。 3.工作原理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工作原理是使含有害物的空气通过口罩的滤料过滤后再被人吸入或者呼出。口罩滤料的过滤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如图):

图 图2 滤料纤维过滤机制示意图 扩散沉积:粒子布朗运动扩散位移到过滤纤维,受分子引力作用而被吸附。最易捕捉小尺度粒子、细纤维和低速运动的粒子。 截留沉积:随气流运动的较大粒子被过滤材料的机械筛率作用截留。粒子直径与滤膜纤维的直径的比率影响拦截效率。 惯性沉积:粒子通过过滤材料弯曲的网状通道时,粒子由于惯性作用脱离气流撞击过滤纤维,并受分子引力作用被截留。大粒子、高密度、速度快时截留效果好。 静电吸引沉积:粒子被过滤纤维的静电作用产生的沉积。 颗粒越小时,1、4沉积效应越强,颗粒越大时,2、3效果好,所以并非越小的颗粒越难被过滤。综合4种过滤机制的协同作用,普通机械性滤材最易穿透粒径的范围是0.1μm~0.3μm(见图2)。

计量经济学期末复习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 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 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 (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