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得体会:坚定道路自信理直气壮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心得体会:坚定道路自信理直气壮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理直气壮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并非一个学术流派或一种学术观点,而是带有强烈政治倾向和政治意图的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所谓“学术研究”的主题,是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他们虚无历史的根本目的,是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了什么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方法是打着“理性反思”“重新评价”“还原真相”“范式转换”等幌子,以主观代替客观、以细节代替整体、以臆想代替史实,大做翻案文章,企图“重新改写历史”。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了什么呢?

丑化中华民族文明史,歪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革命史。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笔下,中华民族不仅“愚昧”“丑陋”,而且充满“奴性”、缺乏创造力、安于现状、逃避现实。他们认为,通过流血牺牲的方式来变革社会,是幼稚和鲁莽的;正是因为选择了革命,才使中国走向了“令人叹息的百年疯狂与幼稚”。在他们看来,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是“狭隘民族主义”,只起到了“破坏”作用,因此应“告别革命”,走全盘西化的道路。有人指责太平天国运动“绝无进步的历史意义可言”;攻击“辛亥革命搞糟了”,破坏了“一个社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污蔑五四运动“把民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东西截断了”。有文章甚至宣称,如果没有康梁的维新变法和孙中山的革命,“中国早就实现现代化了”。

诋毁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篡改新中国的发展史。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眼里,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历史,是一系列“左”的错误叠加和延续的历史。有人否认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说它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呐喊,是一朵不结果实的鲜花,没有造成重要的社会进步;有人认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脱离“以英美为师”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文明主流”而误入歧途,宣称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没有资格搞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搞的不过是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有人甚至把指导新中国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视作所谓“极左教条”,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道路从根本上就错了”;有人拿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困难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挫折来反对社会主义制度,认为“三大改造”带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发展;有人把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前30年与改革开放后的30年对立起来,一方面污蔑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是一步步倒退,几乎走向毁灭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歪曲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对“近代文明主流”的回归。

贬损革命前辈,诋毁党的领袖,抹黑英雄人物。历史虚无主义者对林则徐的爱国行动、洪秀全的革命、康梁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肆意贬损,大加否定。在极端的历史虚无主义者那里,毛泽东同志是“功高盖世、罪恶滔天”。有人在文学、影视等作品中,肆意讥讽民族英雄、嘲笑革命先烈。在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看来,推动历史进步的人民大众及其领袖人物,浑身充满了错误和罪过;昔日革命对象身上倒是具有值得挖掘的闪光的东西。他们恶意抹黑各个时期具有

标志意义的人民英雄,诸如周文雍、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

当然,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对历史完全虚无。诚如历史学家龚书铎指出的,历史虚无主义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虚无什么,不虚无什么,说到底是立场、观点问题。历史虚无主义者虚无的是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但对叛徒、汉奸、反动统治者则不虚无,而是加以美化,歌功颂德,把已被颠倒过来的历史再颠倒回去,混淆是非。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各种方式,“挖掘”已被历史定论的反动人物的所谓“进步意义”,在他们看来,李鸿章、袁世凯、慈禧等不再是腐朽愚昧的统治者形象,反而成为了民族的英雄。

根本问题是中国走什么道路

历史虚无主义者否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党的一切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发展所决定的。有人指责说,五四运动以来,一种从苏俄传入的“外来文化”造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断裂和民族精神根基的缺失,这从根本上颠倒了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有人把“历史虚无主义”的帽子扣在马克思主义头上,以此来诋毁马克思主义,这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