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矿山法施工风险事件预防及应急措施

常见矿山法施工风险事件预防及应急措施

常见矿山法施工风险事件预防及应急措施
常见矿山法施工风险事件预防及应急措施

三、常见矿山法施工风险事件预防及应急措施

3.1 拱顶坍塌

风险特点

隧道拱顶坍塌一般发生在隧道开挖过程至初支喷射混凝土初凝前。坍塌前一般会有局部或小范围掉快,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掉快加大导致坍塌。拱顶坍塌可能的后果包括(不限于):①人员伤亡、材、物损坏;②引起拱顶空洞及地面和拱顶沉降过大;③结构破坏;④造成地面坍塌、管线破坏或其他建筑物破坏。

产生原因(包括但不限于):1、超前加固效果不好;2、开挖步距太大或钢格栅架设不及时、喷射混凝土不及时;3、超挖严重导致开挖范围超出超前注浆范围加固区;4、各种原因导致的钢格栅封闭不及时或拱脚不实;5、带上作业等;

6、遇不良工程、水文地质情况,设计、施工处置不当;

预防措施

1、施工前对隧道通过和影响地段进行施工勘察;

1)对查出的空洞采取注浆或其他措施回填,保证回填密实;

2)查清不良地层的空洞位置,必要时采取适宜的加固处理措施;

2、选择适宜的降水、排水方案,确保隧道无水作业;

3、加强超前支护施工质量,保证超前到导管或管棚的数量、长度、外插角和搭接长度,严格控制注浆和注浆压力,并根据岩(土)层特性调整注浆参数及工艺;

4、拱部采用人工开挖、预留核心土,保证在加固范围内开挖,严谨挖“神仙土”;台阶长度不得超过一倍洞径;上台阶开挖时拱脚应垫牢垫实,严格按设计要求打设锁脚锚管,保证锁脚锚管的长度及角度,保证纵向连接筋和钢筋网的焊接和搭接质量;下台阶“接腿”和仰拱施工要一次形成,保证技术封闭成环;开挖完成后及时架设钢支撑和喷射混凝土;

5、及时加强背后回填注浆;

6、开挖过程中如出现小范围的局部坍塌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封堵开挖面,根据地质情况,坍塌范围和部位,待制定可行的防止继续坍塌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7、加强监控量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

应急措施

1、疏散险情现场闲杂人员,必要时,对地面影响范围内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

2、如塌方范围内地层存在管线,应通知相关产权单位,并配合对其监护和处置;

3、必要时,会同属地公安交通部门对影响到周边道路进行封闭,疏导调整事故路段内的交通;

4、组织经验丰富的抢险人员采取堆土,沙袋或木支撑、格栅钢架等手段封闭掌子面;

5、加强和地面联系和检测,观察坍塌的发展情况;

6、从已支护好的部位钻孔,对坍塌处采取泵送混凝土和注浆等措施将坍塌处

填充密实,必要时可结合地面回填等手段;

7、根据坍塌情况和发展趋势确定成立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现场施工指挥领导小组进行现场施工管理;

8、土坍塌过大,影响到道路则执行道路坍塌应急措施。

应急救援设备、物质配备

需备的抢险物质有:方木、沙袋、水泥、轻体加气块、钢格栅及其配套物资。

需备的抢险设备:注浆设备,喷浆设备,混凝土拌合及浇筑设备,钢筋连接及搭接设备,空压机等。

注意事项

1、由于坍塌后发生不确定性和拱顶坍塌后后果的多样性,出现坍塌后,在防止和减轻人员伤亡事故的同时,第一时间应先封闭掌子面和坍塌处,防止和减弱其继续坍塌。同时关注地面变化和地面监控措施;

2 、为防止次生灾害,回填一定要及时,密实。

3.2 隧道突泥涌水

风险特点

隧道突发涌水一般发生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通常出现在隧道拱部。如出现突涌水可能会导致隧道坍塌,甚至坍塌至地面。

产生原因一般为隧道开挖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的水管突然破裂、或连涌有强烈补给的地下水体,或在开挖过程中围岩突然变化而相应的超前支护措施没有及时改变。

预防措施

1、隧道开挖施工前,对沿线地层和管线进行一次普查,对发现有管线渗漏的情况立即通知相关单位进行修补和加固,同时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2、对不良地质提前采取加固措施;

3、详细调查地下水的补给来源、采取多种措施切断其补给;

4、对隧道开挖的预降水及开挖过程中的洞内疏排水工作,确保隧道开挖污水作业;

5、在打设超前小导管时,如发现管内大股流水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封闭掌子面,待制定可靠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6、加强地质素描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一旦发现围岩发生变化,立即改变超前支护和措施;

7、其他措施同管线变形过大预防措施。

应急措施

1、准备好足够的砂袋,一旦发生突发情况,立即用砂袋封堵;

2、待封堵稳定后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进行全断面超前注浆,并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直至达到开挖要求方可继续施工;

3、突泥后及时加强啊背后注浆,保证初支背后密实;

4、准备足够的抽水设备及时排除涌水,如可能,第一时间切断水源补给来源,加强注浆堵水和加强围岩;

5、根据情况确定成了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现场指挥领导小组进行现场施工管理;

6、其他应急措施同“管线变形过大”及“隧道过河湖渗漏”应急措施。

注意事项

1、涌水后应根据涌水原因、来源及水源制定应急措施,如涌泥,则应根据涌出物的性质和大小制定应急措施;

2、发生突泥涌水后一半情况下隧道承受的荷载会变大,施工时应强化初期支护,加快封闭成环时间。

3.3 隧道初支失稳

风险特点

隧道初支失稳往往发生在隧道开挖完成后,二次衬砌施工前,往往出现在有临时仰拱或临时中隔墙的大断面隧道结构中,出现初支失稳前可能出现沉降或收敛过速过大的现象,同时可能伴随喷射混凝土开裂现象。隧道出现初支失稳后可能导致沉降、收敛急剧加大、结构破坏、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如管线破坏、建构筑物变形过大、道路坍塌等严重后果;隧道初支失稳产生的原因可能包括(不限于):

1、临时支撑的数量不足或刚度、强度不足;

2、临时支撑架设和连接不及时或不符合要求;

3、喷射混凝土不及时或不符合要求;

4、由于背后回填注浆压力过大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导致初期支护承受过大荷载;

5、在变形还没有稳定时拆除临时支撑或临时支撑拆除时间、方式、顺序等不符合要求;

6、需爆破施工的区段,爆破参数控制不当造成初支破坏。

预防措施

1、从超前支护、格栅间距、开挖步序、开挖台阶长度等方面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组织施工,对有临时支撑的工法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每步的开挖断面尺寸;

2、保证钢格栅和纵向连接筋,特别是临时支撑的连接和焊接质量;

3、施工过程中防止临时仰拱堆载过大和动载;

4、在二次衬砌施工前,严格按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的方式、时间和顺序拆除临时支撑;

5、加强拱顶沉降、收敛和应力应变的监控量测工作,并加强对检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施工,对初支进行加固;

6、进行背后回填注浆时,随时检测初支的变化情况,严格控制注浆压力;

7、需要爆破施工的区段严格按照专业设计单位提供的爆破参数作业;

应急措施

1、立即停止施工;

2、紧急组织所有应急人员到位,根据指令快速调集足够的应急物质到场;

3、采用木方或工字钢立即对初支进行加固,加固范围为失稳段两侧各延长

一倍洞泾;

4、对于构成隧道永久结构的初支,根据其失稳破坏情况,在专家的指导下,

采用锚杆补强、加密钢支撑或增加喷射混凝土厚度等综合处理措施;5、加固的同时,同步进行监控量测,根据检测结果指导加固施工;

6、检测地面及管线和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7、待加固完成并稳定后方可继续施工;

应急救援设备、物质配备需备的抢险物质:方木、工字钢,其他同管线变

形过大抢险物质。

需备的抢险设备:除运输设备和钢筋焊接和连接设备,其他同管线变形过大抢险设备。

主要事项

1、一旦发生失稳现场,立即补强临时支撑,清除洞内闲杂人员;

2、抢险时应密切关注隧道结构、变形及地面和相关建筑物的情况;

3、待稳定并永久初支可靠补强后方可继续施工。

3.4 隧道过河湖渗漏

风险特点

隧道过河湖渗漏一般发生在开挖过程中,开挖完成,甚至衬砌完成后,在开挖过程中出现渗漏影响开挖安全、质量、导致坍塌甚至塌至和河联通。开挖完成后二次衬施工前渗漏影响机构安全和防水质量。

产生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

1、由于水体补给丰富,隧道开挖时河湖水体沿地层渗漏;

2、河湖底地层防渗性能差;

预防措施

1、开挖施工前详细调查河湖水深、补给、河床(湖底)地层分布及岩(土)层的物理力学状况;

2、条件许可时,在隧道通过地段疏干或减少河湖水系,或对河湖基础进行防渗处理;

3、隧道开挖前,利用水平钻孔对开挖掌子面进行全断面水平注浆,,确保注浆范围径向上超出开挖不少于50CM,注浆应超前开挖掌子面一倍洞泾,同时应检查注浆后土体强度和渗透系数,只有符合要求方可施工;

4、利用钻孔探明前方掌子面地层特点,根据地层特性调整浆液配比、注浆参数和胶凝时间;

5、开挖时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及时封闭成环,严格控制超挖;

6、随时排除洞内积水;

7、开挖完成后,及时加强初支背后回填注浆;

8、施工竖井选位要避开地表水(特别是洪水)的排泄通道,同时井口周边设置可靠的挡水墙;

应急措施

1、立即用喷射混凝土、砂袋等方式封闭掌子面,停止开挖;

2、立即启动洞口排水系统,迅速排除洞内积水;

3、加强对掌子面超前注浆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坚强对注浆效果的检查;

4、可能时,截断河湖水体源;

应急救援设备、物质配备

需备的抢险物质:抽水机及备件、拌浆设备、水平钻孔设备。

需备的抢险设备:水泥、水玻璃及外加剂,围堰用的砂袋。

主要事项

由于渗漏必将导致初支受力过大,应将初支补强措施和上述措施相结合。

3.5 管线变形过大

着隧道施工的各个阶段,甚至在竣工通车后一段时间内仍持续变形,一般来说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特别是仰拱封闭前,是其变形速度较大的阶段。管线变形过大可能导致管线断裂,从而导致一系列灾害事故。

管线变形过大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沉降的措施不力;

2、开挖过程中管线周边出现坍塌;

3、背后回填不及时、不密实;

4、管线保护措施不力或落实不力;

预防措施

1、开挖施工前,对开挖影响范围内所有管线进行一次普查,对管线的性质、材质、和隧道的关系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调查清楚管线的管井、阀门开关控制位置,必要可能时,开挖暴露出管线土体进行详查;

2、可能时,在施工前对管线进行评估,取得其能承受的沉降的差异沉降的有关数据;

3、对隧道通过和影响地段进行空洞调查,对查出的空洞采取注浆或其他措施回填,保证回填密实;

4、根据调查所得的管线性质、材质、埋深及和隧道的关系等资料对管线周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在可能和必要时可采取桩墙隔离或悬吊保护措施;

5、隧道通过管线地段,从超前加固措施,开挖方法、支护手段等方面制定专门的措施,并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执行;

6、及时加强初支背后回填注浆,主动控制其沉降;

7、防止湿陷性土层侵水;

8、加强拱顶沉降、收敛、地表沉降、管线沉降等监控量测工作。如发生沉降或收敛过大或异常,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及时注浆和补注浆,并跟经济监控量测结果调整施工参数;

9、为方便施工过程中目标管理,根据隧道的不同地段施工阶段总变形值进行目标分解,分解到不同施工阶段进行控制。

应急措施

1、在穿越或邻近管线的区段加强洞内注浆加固措施,以主动控制其沉降;

2、开挖并暴露管线,对其进行悬吊等方式加以保护,必要时可临时改迁;

3、根据检查情况及时调整开挖步距、台阶长度、封闭时间等施工参数;

4、联系并配合管线产权单位对局部已产生变形,但不影响环境的管线进行修补;

5、加强监测频率、强化监测措施和要求,根据变形过大的严重程度和管线的重要性,确定成立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现场施工指挥领导小组进行现场施工管理。主要事项

1、由于其后果的不确定性和严重性,管线变形稳定后应继续加强监控,可能时一直持续到工后,必要时采取二次注浆措施;

2、应注意合理安排注浆顺序、部位、压力及不同时段的浆液选择及配比,以防止注浆过程中隆起过快或不均匀隆起而导致管线受折破坏。

3.6 建筑物变形过大

风险特点

因地基变形引起的建筑物变形伴随着隧道施工的各个阶段,甚至在竣工通车后一段时间内仍持续变形,一般来说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特别是仰拱封闭前是其变形速度较大的阶段。建筑物变形过大可能导致建筑物破坏或危及使用甚至倒塌、

建筑物变形过大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于):

1、控制沉降的措施不力;

2、开挖过程中建筑物周边出现坍塌;

3、背后注浆不及时、不密实;

4、建筑物保护措施不力或落实不力

预防措施

1、开挖施工前,对开挖影响范围内所有建筑物进行一次普查,对其结构型式、地基基础、高度、层数、及其与隧道的空间关系等方面做到可能详细的调查;

2、必要或可能时,在施工前对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取得其能承受的沉降和差异沉降的有关数据;

3、对隧道通过和影响地段进行空洞普查,对查出的空间采取注浆或其他加固回填,保证回填密实;

4、根据调查和评估所取得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对建筑物周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或采取桩基隔离措施;

5、隧道通过或相邻地段,从超前加固措施、开挖方法、支护手段、回填注浆等方面制定专门的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6、需要降水施工的区段必要时可采取回灌等措施来稳定周边地下水(存在湿陷性黄土的区段甚用)

7、加强对拱顶沉降、收敛、地表沉降等监控量测工作,加强对建筑物沉降和差异沉降的观测,如发现沉降或收敛过大或异常,应立即停止开挖及时注浆和补注浆,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8、为方便施工阶段的目标管理,根基隧道的不同施工阶段对总变形值进行目标分析,分解到不同施工阶段进行控制,同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随时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

应急措施

1、立即停止开挖,必要时,疏散建筑物内及周边人员;

2、对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周边土体采取洞内和洞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浆加固,适当加大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改善注浆材料性能,同时,及时对建筑物进行检测,根据检测情况调整注浆部位和注浆参数;

3、必要时邀请相关专家对建筑物使用性能进行评估,对建筑物进行适当的结构加固和修补;

4、加强监控频率、强化检测措施和要求,根据变形过大的严重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成立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现场施工指挥领导小组进行现场施工管理;

5、继续优化隧道施工参数和工艺。

注意事项

1、由于变形的持续性和长期性,抢险完成后继续加强检测,可能时应一直持续到工后,必要时应采取二次注浆措施;

2、应注意合理安排注浆顺序、部位、压力及不同地段的浆液选择和配比,以防止注浆过程中隆起过快或不均匀隆起而导致结构破坏;

3、在遇到易软化的土层中注浆时要控制注浆范围及速度,范围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

4、存在湿陷性黄土层的区域不宜采用回灌水的办法补充地下水。

3.7 桥梁变形过大

风险特点

因地基变形引起的桥梁变形伴随着隧道施工的各个阶段,甚至在竣工通车后一段时间内仍持续变形,一般来说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特别是仰拱封闭前是其变形较大的阶段。桥梁变形过大可能导致桥梁开裂或危及行车安全甚至桥梁倒塌。

桥梁变形过大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包括但不限于);

1、控制沉降的措施不力;

2、开挖过程中桥梁基础周边土体出现坍塌;

3、背后回填注浆不及时、不密实;

4、桥梁保护措施不力或落实不力;

预防措施

1、开挖施工前,对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各类桥进行一次普查,对桥的结构型式、地基基础及和隧道的空间关系等详细调查;

2、必要时,施工前对桥梁进行安全评估,取得其能承受的沉降和差异沉降的有关数据;

3、对隧道通过和影响地段进行空洞普查,对查出的空洞采取注浆或其他措施回填,保证回填密实;

4、必要时对桥梁基础周边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桩基的摩擦阻力或采取桩基隔离等措施;

5、对隧道穿越或邻近地段拟定专项初支方案;

6、加强拱顶沉降、收敛、地表沉降、桥梁沉降和差异沉降等监控量测工作。如发现沉降、收敛过大或异常,应立即停止开挖,分析原因及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7、根据隧道不同施工阶段对总变形值进行目标分解,分解到不同施工阶段进行控制;

8、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加以整理分析指导和修正参数。

应急措施

1、立即停止施工,在高架桥底部紧急架设临时支撑,确保高架桥结构安全和交通正常、安全、同时,对开挖影响范围内的桥梁和洞内土体进行进一步注浆加固,注浆的同时对桥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情况调整注浆压力、注浆量、注浆工艺、注浆部位等参数,以主动控制其沉降量;

2、必要时邀请相关专家对桥梁现状进行评估,需要时有专业单位对桥梁结构加固和修补;

3、必要和可能时限制过往桥梁车辆和数量、速度和吨位;

4、加强监测频率、强化检测措施和要求,成立公司现场施工指挥领导小组

进行现场施工管理;

5、继续优化隧道施工参数和工艺。

主要事项

1、由于变形的持续性和长期性,抢险完成变形稳定后继续加强监控,必要时一直坚持到工后,同时应采取二次注浆措施;

2、应注意合理安排注浆顺序、部位、压力及不同时段的浆液选择和配比,以防止注浆过程中桥梁基础隆起过快或不均匀隆起而导致结构破坏;

3、若隧道下穿桥桩,则应拟定专项方案。

3.8 既有轨道交通设施变形过大

风险特点

因地基变形引起的既有线轨道交通设施变形伴随着隧道施工的各个阶段,甚至在竣工通车后一段时间内仍持续变形,一般来说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特别是仰拱封闭前是其变形较大的阶段。既有线轨道交通设施变形过大将影响既有轨道交通的行车速度和安全、甚至影响既有轨道交通本身的安全。

既有轨道交通设施变形过大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包括但不限于):

1、控制沉降的措施不力;

2、开挖过程中桥梁基础周边土体出现坍塌;

3、背后回填注浆不及时、不密实;

4、既有轨道交通设施保护措施不力或落实不力;

预防措施

1、隧道开挖施工前,详细调查既有轨道交通和隧道的空洞关系,既有轨道交通工程和结构形式等方面的内容:

2、在隧道施工前,对既有轨道交通进行安全评估,取得其结构的相关参数和其能承受的沉降和差异的相关数据;

3、对隧道通过和影响地段进行空洞普查,对查出的空洞采取注浆或其他措施回填,保证密实;

4、对既有轨道交通周边土体进行处理,检验其加固效果,有条件的优先采取桩基隔离措施;

5、隧道通过或临济地段,从超前加固措施、开挖方法、支护手段、回填注浆等方面制定专门措施;

6、加强拱顶沉降、收敛、地表沉降、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沉降和差异沉降等监控量测工作,如发现沉降、收敛过大差异,应立即停止开挖,分析原因及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7、根据隧道的不同施工阶段对总变形值进行目标分解,分解到不同施工阶段进行控制;

8、和运营部门取得联系,在隧道施工阶段列车通过时采取限速等相关措施;

9、隧道施工期间,24小时值班,加强监控量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

应急措施

1、立即停止开挖,对开挖影响范围内的既有轨道交通周边土体进行进一步注浆加固,注浆的同时及时对既有轨道交通进行检测,以主动控制其沉降,同时

根据基检测情况调整注浆压力、注浆量、注浆工艺、注浆部位等参数;

2、对既有轨道交通进行结构加固和修补,在此期间由运营单位决定限速通过;

3、加强检测频率、强化检测措施和要求,成立公司现场施工指挥领导小组进行现场施工管理;

4、继续优化隧道施工参数和工艺;

注意事项

1、由于变形的持续性和长期性,抢险完成变形稳定后继续加强监控,必要时一直坚持到工后,同时应采取二次注浆措施;

2、应注意合理安排注浆顺序、部位、压力及不同时段的浆液选择和配比,以防止注浆过程中桥梁基础隆起过快或不均匀隆起而导致结构破坏;

3、在遇水易软化或湿陷性黄土的土层中注浆时要控制注浆范围及速度,范围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

3.9 道路坍塌

风险特点

道路坍塌一般发生在隧道开挖施工阶段(为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空洞进行回填处理或回填不密实时,也可能引起后期道路坍塌),隧道出现坍塌、控制、处理不当导致坍塌扩大至地面;坍塌部位回填不及时或回填未达到设计要求都可能引起道理坍塌。道路坍塌影响地面交通,影响地面建筑物和管线的安全,同时可能影响隧道结构安全;

预防措施

1、施工前对通过和影响地段进行空洞普查,对查出的空洞采取注浆或其他措施回填,保证回填密实;

2、实施可靠的降排水措施,确保开挖不因涌水、涌泥而坍塌;

3、加强超前支护施工质量,保证超前小导管或管棚的数量、长度、外插角和搭接长度,严格控制注浆量和注浆压力;

4、拱部开挖采用人工开挖,预留核心土,保证在加固范围内开挖,严谨挖“神仙土”

5、开挖完成后及时架设钢支撑和喷射混凝土;

6、开挖过程中如出现小范围的局部坍塌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封闭开挖面、根据地质情况、坍塌范围和部位、待制定可靠的防止继续坍塌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7、开挖施工时,对地面道路采取铺盖钢板等措施以增加路面的整体刚度,使车辆通过时路面均匀受力;

8、加强监控量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

应急措施

1、疏散险情现场人员及可能影响到得居民,对坍塌处道路进行封闭,做好交通疏导工作;

2、核查坍塌范围内的所有管线,对其进行可靠保护,可能时,切断其相应来源;

3、紧急向上级部门、交管单位和市政管线管理部门汇报,紧急联系所有相关部门;

4、紧急组织所有应急人员到位,根据指令快速调集足够的应急物质到位,对坍塌处进行回填作业;

5、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安全隔离区,并参与警戒和巡逻等;

6、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抢救工作;注意事项

恢复路面后应对坍塌处及坍塌影响区进行填充注浆,

3.10 有毒气体中毒

风险特点

当存在于地层的有毒气体其封闭层遭到破坏产生泄漏;或其他原因导致有毒气体泄漏;或施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不能及时排除都可能导致有毒气体中毒。有毒气体一般无色无味,中毒没有预兆。

预防措施

有毒气体预防采取送气方法,隧道内通风采用大功率、高效能通风,用风管送风至开挖面,送风有效距离大于2KM,以确保远距离通风的要求。

对于作业人员的通风量,在一般隧道内的作业,以每人3M3/min的通风量求出。

Q1=3×N

N:隧道作业人数

加强隧道内空气质量检测,超过安全标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隧道内含氧量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标准和检测仪器见表1。

应急措施

隧道内发现有人昏迷、疑似有毒气体或异味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硫化氢

紧急处理:吸氧、糖皮质激素;

2、一氧化碳、甲烷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处,裂开中毒者领口、裤袋、使他呼吸不受阻碍。但也要注意保暖,以免发生肺炎,如中毒者失去知觉,可刺中,十宣等穴位,刺激其呼吸,醒后给其和大量浓茶。如中毒者迅速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大汗淋漓、瞳孔缩小或放大、血压下降、呼吸且而快,心跳过速,体温升高,可判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措施方案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措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履行行政职能,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应急体系,全面加强我市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防范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通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 救援队伍、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 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以及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 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三)编制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抓紧编制出台我市“”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各 类应急资源,统一规划突发事件应急平台、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指导各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编制本地本部

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要符合预 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与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指导,根据 《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及时编制、修订、完善各类应 急预案,推进镇处(街道)村(社区)学校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求。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分级实施、逐级监督” 原则,制订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做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衔接工作,不 断增强应急预案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应急预案演练和评估制度,有计划、有 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促进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不断提升应急队伍实 战水平,结合应急演练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完善。涉及重点领域的应急预案要求每年至少演练一次。 (五)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 常规应急办事机构都应设在本单位的办公室。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是全市处置突发事件的 决策指挥机构,下设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政府应急办)明确为市政府办公室内 设机构。市政府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自职责, 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在相关领域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各地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尽快明确承担应急管理工作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及其职责,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年,各地人民政府要组织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

工程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

工程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 为及时有效地处理重大事件突发对工程正常施工秩序的影响,我公司从工程开工就建立以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为首、公司总部领导班子为辅、总部各部门支持配合的总承包现场应急响应小组。在紧急情况发生第一时间内启动应急机制,一小时内上报有关部门。保证做到:统一指挥、职责明确、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果断,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 一、应急准备及响应组织准备 ⑴为了保护本企业从业人员在经营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本企业在出现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给本企业及本企业员工所造成的损失,成立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成员经培训,掌握并且具备现场救援救护的基本技能,施工现场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小组必须配备相应的急救器材和设备。小组每年进行1-2次应急救援演习和对急救器材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从而保证应急救援时正常运转。 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公司及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 如发生产安全事故立即上报,具体上报程序如下: 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值班人员——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公司值班人员——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向上级部门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现场发现人:向现场值班人员报告 现场值班人员: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送往最佳医院。 公司值班人员: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情况 公司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小组: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各简况及采取的措施,成立生产安全事故临时指挥小组,进行善后处理事故调查,预防事故发生措施的落实。并上报上级部门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⑴组织检查各施工现场及其它生产部门的安全隐患,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执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⑵进行教育培训,使小组成员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常识,同时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相应的素质水平,小组成员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素质。 ⑶制定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确定企业和现场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验收、监控和危险预测。 施工现场的应急处理设备和设施管理 ⑴应急电话的安装要求 工地应安装电话。电话可安装于办公室、值班室、警卫室内。在室外附近张贴119电话的安全提示标志,以便现场人员都了解,在应急时能快捷地找到电话拨打报警求救。电话一般应放在室内临现场通道的窗扇附近,电话机旁应张贴常用紧急急用查询电话和工地主要负责人和上级单位的联络电话,以便在节假日、夜间等情况下使用,房间无人上锁,有紧急情况无法开锁时,可击碎窗玻璃,便可以向有关部门、单位、人员拨打电话报警求救。 ⑵应急电话的正确使用 为合理安排施工,事先拨打气象专用电话,了解气候情况拨打电话121,掌握近期和中长期气候,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组织施工,既有利

盾构过矿山法暗挖段空推施工技术要点

盾构过矿山法暗挖段空推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通过工程实例,从工程技术方面详述XXXX一期工程202标段东纬路至春光街区间盾构空推过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明确了该施工方法的适用范围,详细总结了该工法的原理、主要施工工艺及现场质量控制要点,对今后类似条件下的盾构空推过暗挖法隧道施工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地铁,盾构,空推,过暗挖段,施工工法 1 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法适用于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空推通过暗挖法隧道施工。 2 工程概述 XXXX202标段东纬路至春光街区间刘家桥老盾构井至新盾构井区间盾构全长412米,其中盾构施工正线337米,75米为已经暗挖施工完成区间,需盾构空推管片通过。 图1 盾构空推方向示意图 3 工法原理 首先对硬岩段和极硬岩段采用矿山法开挖,进行初期支护;然后对盾构与暗挖段分界端头墙进行处理,同时在已进行初期支护的暗挖段施工混凝土导台,后对暗挖段回填豆砾石。在空推掘进过程中,由刀盘前方回填的碎石为盾构

机提供反力,保证管片拼装质量; 同时采用盾构机同步注浆系统对管片背后空隙进行充填,并采用管片固定螺栓对已拼装好的管片加固。在空推拼装管片通过后,对空推段进行二次补充注浆固结整环管片,确保施工质量。 4 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流程 暗挖盾构空推段总体施工流程为: 暗挖段开挖初支施工→端头墙加固施工→隧道内碴土清理→导台施工→盾构机到达掘进→盾构机检查维修及拆盾构机周边刮刀→盾构机步进上导台( 4~5m) →隧道堆填豆砾石→盾构机步进、拼装管片空推开始→横通道封堵→盾构机步进、拼装管片通过空推段到达竖井→盾构完成空推段掘进 4 工序施工方法 准备工作 背后注浆 由于该暗挖段爆破施工后立设钢筋格栅支护,拱架背后存在着大量的空洞,为避免造成盾构机空推通过造成初支损坏和后期管片压实后, 不密贴和仰拱突然沉降, 寸见图2所示

青岛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青岛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市领导: 下面我代表地铁集团,对青岛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进行汇报: 一、地铁建设基本情况 (一)规划情况 根据《青岛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年)》,我市线网规划由19条线路构成,全长814.5公里。目前,正结合城市总体及各功能区的规划发展,进行调整完善。 (二)在建及拟建工程情况 目前,青岛地铁2号线、3号线、R1线、R3线在建,线路总里程达到130公里;同时1号线可研已获批复,过海段即将开工建设;8号线胶东机场和红岛高铁枢纽轨道交通配套工程也将于年内动工。预计到2015年底,青岛地铁面临5条线路+1项配套工程同时在建局面,总里程将突破200公里。安全生产面临建设周期长、工程规模大、管理幅度广、施工工法多、涉及专业多、工序交叉多、专业技术复杂、地质条件复杂、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复杂、参建单位多、劳务用工多、从业人员队伍庞大、安全风险高等特点。 二、工程建设主要安全风险 地铁建设主要面临工程施工自身风险、周边环境风险与自然环境风险。 (一)工程施工风险 青岛地区基岩虽以花岗岩为主,但完整性差,地质突变、节理、断裂带较多,地质“上软下硬”,加之线路整体埋深较浅,大部分

位于土岩结合面上,绝大部分工点采用传统的明(盖)挖法和矿山法,施工中对爆破和沉降等的控制难度较大,安全风险较高。 1.矿山法施工风险 包括竖井开挖、隧道(车站)开挖、爆破作业、联络通道施工、初支及二衬结构施工等过程中的塌方、涌水涌砂等风险。如3号线五江区间、敦化路站等;2号线五南区间、海啤区间、啤苗区间、枣李区间、高雄路站等;R1线崂山隧道、辽阳东路站等。 2.明挖法施工风险 包括围护结构施工、基坑降水、支撑架设及拆除、土方开挖、主体结构施工等过程中的围护结构失稳、塌方等风险。如3号线火车站、五四广场站、李村站等,2号线海安路站、啤酒城站、东韩站等,R1线苗岭路站、科大路站等。 3.TBM(盾构)法施工风险 包括盾构吊装、盾构始发和到达、盾构开仓及换刀、管片拼装、电瓶车运输、联络通道施工等过程中的塌方、人身伤害等风险。如2号线泰利区间、利台区间、台延区间采用TBM法施工;燕高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 4.高架段施工风险 包括基础施工、墩身施工、架桥机架设作业、桥面铺装作业、预应力张拉等过程中的制、运及架梁等风险。如R1线高架段、R3线高架段等。 5.轨行区及机电安装施工风险 包括轨行区吊装、铺轨、安装、装修等作业以及机电设备吊装、运输及安装调试作业过程中的机械伤害等操作风险。交叉作业多、风险集中、管理协调难度大。如3号线轨道施工及机械设备安装。 6.其他施工风险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一、应急处置工作的目标 在最短时间限内,及时,果断处理在本公司范围内发生的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突发性时间,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与稳定。 二、应急预案启动 1、网站、网页出现非法言论; 2、网络遭受黑客攻击; 3、计算机网络出现病毒; 4、软件系统操守破坏性攻击; 5、数据库系统出现故障; 6、广域网外部线路中断; 7、局域网大范围中断; 8、服务器等关键网络设备故障; 9、网络中心机房几点中断。 三、应急预案启动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1、网站、网页出现非法言论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1)网站、网页由各相关使用部门的具体负责人员随时密切监视信息内容。每天不少于5次;非常时期,每半小时监控一次,必要时,24小时监控。 (2)发现网上出现非法信息时,负责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处置工作组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应先及时采取删除等处理措施,再按程序报告。

(3)应急处置工作组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十分钟内进行处理,作好必要的记录,清理网站上的非法信息,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将网站网页重新投入使用。 (4)应急处置人员应妥善保存有关记录及日志或审计记录。 2.黑客攻击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1)当有关负责人员发现网页内容被篡改,或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有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应立即向应急处置工作组通报情况。 (2)应急处置人员应在十分钟内进行处理,首先应将被攻击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保护现场,同时向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情况。 (3)应急处置人员负责被破坏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修补漏洞、强化安全措施后方可将被攻击的服务器设备接入网络。 (4)应急处置人员追查非法信息来源。 (5)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会商后,如认为情况严重,则立即向公安部门汇报。 3.计算机网络病毒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1)当发现网络上出现病毒,并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后,应立即找出感染病毒机器。 (2)将感染病毒机器和网络隔离,待病毒彻底清除后方允许再次接入网络。 (3)网络中心技术人员要针对该款病毒进行研究,做好相应的病毒发作特征及解决方案。 4.软件系统遭受破坏性攻击的紧急处置措施

工程施工现场应急措施

施工现场应急措施 1.目的 明确逃生和急救的方法,让员工掌握逃生和急救技巧,减少人员伤亡损失。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施工现场发生火灾、触电、机械伤害、化学品伤害、中暑等事故的逃生和急救。 3.职责 3.1公司人事部及项目部负责进行逃生和急救的培训。 3.2员工应学习逃生和急救技巧,做好有备无患。 4.工作程序 4.1报警 在城市中发生各种危难,都可以通过拨打报警电话而获得相关部门有效和及时的救援。 4.1.1 “119”火警电话 报警时,拨通“119”后,要尽量讲清着火的单位名称、街道门牌号码等详细地址、着火物质、火情大小以及报警人的姓名与电话号码。 4.1.2 “110”匪警电话 遭遇坏人袭击或发现有人盗窃时,利用一切机会及时拨打“110”电

话,讲清自己的姓名、发生事故的地点及所使用的电话号码,然后将案情简要报告,包括犯罪分子的人数、面貌衣着特征、作案手段、逃逸方向等,提供尽可能多的线索,并保护好作案现场。 4.1.3 “120”急救电话 无论在任何地发现危重病人或意外事故,都可拨打“120”电话,请求急救中心(站)进行急求。通话中,要讲清楚病人的姓名、年龄、目前病情、详细地址、电话号码以及等待救护车的确切地点,最好讲清户外易识别的建筑物。意外火灾事故,还需说明伤害性质、受伤人数等情况。 4.1.4 “122”交通故事报告电话 发生交通事故后,除了应紧急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外,要保护现场,并迅速拨打“122”电话报警,讲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情况和造成的后果。 4.2 火灾现场的逃生 4.2.1遇有火警发生时,应迅速准确地打“119”报警并积极参加与扑救初期火灾。防止火势蔓延。当火势难以控制时,要镇定情绪,设法逃生。 4.2.2火灾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惊慌,要尽可能做到沉着、冷静,更不要大吵大闹,互相拥挤、推搡; 2.正确判断火源、火势和蔓延方向,以便选择合适的逃生路线;

企业应急管理制度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贵州长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企业稳定,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促进和谐企业建设,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突发风险事件是指对集团及所属各公司、各平台的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使员工人身安全、公司正常经营和信誉面临损失、损害的各类内、外部突发风险事件。 第三条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突然发生,严重影响或可能导致或转化为严重影响生产营销市场稳定的公司紧急事件的处置。 第二章突发事件分类 第五条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四类: (一)治理类 1、公司主要股东出现重大风险,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 2、大股东之间存在纷争诉讼,或出现明显分歧; 3、公司与社会、股东、员工之间存在纷争诉讼,包括因劳动争议引起的职工群体上访或罢工事件; 4、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涉及重大违规甚至违法行为; 5、决策管理层对公司失去控制; 6、公司资产被大股东或有关人员转移、藏匿到海外或异地无法调回; (二)经营类 1、公司董事会出现较大的决策失误; 2、公司的经营班子出现较大的经营失误; 3、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 4、公司面临退市风险; 5、公司主营业务不清晰,或无持续经营能力; 6、其它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情况; (三)环境类 1、国际重大事件波及公司; 2、国内重大事件或政策的重大变化波及公司; 3、自然灾害造成公司经营业务受到影响;

常见矿山法施工风险事件预防及应急措施

三、常见矿山法施工风险事件预防及应急措施 3.1拱顶坍塌 风险特点 隧道拱顶坍塌一般发生在隧道开挖过程至初支喷射混凝土初凝前。坍塌前一般会有局部或小范围掉快,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掉快加大导致坍塌。拱顶坍塌可能的后果包括(不限于):①人员伤亡、材、物损坏;②引起拱顶空洞及地面和拱顶沉降过大;③结构破坏;④造成地面坍塌、管线破坏或其他建筑物破坏。 产生原因(包括但不限于):1、超前加固效果不好;2、开挖步距太大或钢格栅架设不及时、喷射混凝土不及时;3、超挖严重导致开挖范围超出超前注浆范围加固区;4、各种原因导致的钢格栅封闭不及时或拱脚不实;5、带上作业等; 6、遇不良工程、水文地质情况,设计、施工处置不当; 预防措施 1、施工前对隧道通过和影响地段进行施工勘察; 1)对查出的空洞采取注浆或其他措施回填,保证回填密实; 2)查清不良地层的空洞位置,必要时采取适宜的加固处理措施; 2、选择适宜的降水、排水方案,确保隧道无水作业; 3、加强超前支护施工质量,保证超前到导管或管棚的数量、长度、外插角和搭接长度,严格控制注浆和注浆压力,并根据岩(土)层特性调整注浆参数及工艺; 4、拱部采用人工开挖、预留核心土,保证在加固范围内开挖,严谨挖“神仙土”;台阶长度不得超过一倍洞径;上台阶开挖时拱脚应垫牢垫实,严格按设计要求打设锁脚锚管,保证锁脚锚管的长度及角度,保证纵向连接筋和钢筋网的焊接和搭接质量;下台阶“接腿”和仰拱施工要一次形成,保证技术封闭成环;开挖完成后及时架设钢支撑和喷射混凝土; 5、及时加强背后回填注浆; 6、开挖过程中如出现小范围的局部坍塌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封堵开挖面,根据地质情况,坍塌范围和部位,待制定可行的防止继续坍塌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7、加强监控量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 应急措施 1、疏散险情现场闲杂人员,必要时,对地面影响范围内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 2、如塌方范围内地层存在管线,应通知相关产权单位,并配合对其监护和处置; 3、必要时,会同属地公安交通部门对影响到周边道路进行封闭,疏导调整事故路段内的交通; 4、组织经验丰富的抢险人员采取堆土,沙袋或木支撑、格栅钢架等手段封闭掌子面; 5、加强和地面联系和检测,观察坍塌的发展情况; 6、从已支护好的部位钻孔,对坍塌处采取泵送混凝土和注浆等措施将坍塌处

应急处理机制

应急处理机制 一、应急处理的制定与职能 1.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及时掌握信息系统故障事件的发展动态,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动态;对有关事项做出重大决策;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和调度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主管、各部门经理 2.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 负责定期了解外部支持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其技术人员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快速响应信息系统发现的故障事件、业务部门对信息系统故障的申告;执行信息系统故障的诊断、排查和恢复操作;定期通过设备监控软件、系统运行报告等工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尽早发现信息系统的异常状况,排除信息系统的隐患。 工作小组组长:信息技术部负责人 工作小组成员:信息技术部全体成员 3. 外部支持人员 包括电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以及系统集成商。负责事先向信息技术部提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技术方案和应急技术支援体系;积极配合信息技术部应急人员进行故障处理。 二、应急处理程序 (一)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分类分级的说明 根据业务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性质和机理,业务信息系统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 攻击类事件:指信息系统因计算机病毒感染、非法入侵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 2. 故障类事件:指信息系统因计算机软硬件故障、停电、人为误操作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 3. 灾害类事件:指因爆炸、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外力因素导致信息系统损毁,造成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 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将其分为一般故障、严重故障、重大故障三级。 1. 一般故障 信息系统中单个系统故障,但未影响业务系统运行,也未造成社会影响或经济损失的突发事件。 2. 严重故障 信息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公司业务中断,可能造成较大业务影响或较大经济损失的突发事件。 3. 重大故障 特指发生不可预见的灾难性事故,如火灾、水灾和地震等。

施工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施工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总则 1.1目的: 为提高施工项目部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正确、有效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证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方案。 1.2编制依据: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7]98号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工作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安监[2007]110号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0]1020号文件 1.3适用范围: 本处置方案适用于工程施工项目部 1.4方案内容: 人身伤亡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垮(坍)塌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触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机械设备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食物中毒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突发恶劣天气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急性传染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2事件特征

3应急组织及职责 3.1应急自救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为各部门负责人、各班组负责人及各专业分包单位负责人。 应急救援小组下设抢险救援、安全警戒、后勤保障等应急专业组。在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未到来前组织开展现场自救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2职责 3.2.1施工项目部应急救援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有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与处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2)对于项目部发生的突发事件,立即上报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在上级领导机构未到来前组织进行现场应急抢险和处置工作。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 发表时间:2018-11-15T09:38:32.4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作者:韩燕[导读] 摘要:新时期地铁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为现代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142摘要:新时期地铁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为现代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城市地铁属于万众瞩目的工程,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极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社会影响和极大的舆论压力。因此,准确分析城市地铁施工期间风险事故原因,研究其结构的可靠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事故风险;评价引言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城市地铁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日益受到各方面重视。隧道工程作为一项高风险建设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大、风险高、风险因素众多以及客观条件复杂等特点。 1安全事故统计自我国1965年第一条地铁一北京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以来,截至2016年末,共有30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其中地铁里程3168.7km,获得批复的城市共有58个,规划线路总长为7345.3km,总投资超过37000亿元。相比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近百年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经验还很不足,虽然我国60年代就开始了地铁建设,但是大规模建设也就是2000年以后至今十几年的时间。加之城市地铁建设多位于城区密集区,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与之相应的施工及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因此,在我国地铁高速发展的近一段时期内施工事故频频发生。 我国在煤矿事故、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等统计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在隧道施工尤其是地铁施工事故方面统计较少,有关隧道事故统计大部分仅限于运营阶段和火灾事故等。针对地铁隧道施工事故的事故类型、风险源指向、发展趋势等数据分析不系统,事故发生的原因、类型、条件等对相似地质条件下的新建隧道施工有极大的参考意义,通过对历史事故资料的分析,可以揭示事故发生特征和规律,同时可以为避免事故和提高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供指导。 通过分析我国近10年来100起地铁隧道矿山法建设施工期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样本发现,该样本包含坍塌事故55起,由各种机械伤害引起的事故11起,火灾与水灾诱发事故各7起,坠物击打引起事故6起,模板坍塌造成事故5起,爆炸引发事故4起,由其他方面原因导致事故5起,如图1所示。对于各类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方面,坍塌占总伤亡人数的55.9%,通过对上述各类事故数据统计分析可知,坍塌是地铁隧道工程建设期的多发多害事故,是重点防备的事故类型。 图1安全事故统计 2工程实例分析 2.1事故概况 2012?04?25凌晨突降大雨,某市地铁3号线某区间由于雨水渗入掌子面前方的土体,引起掌子面涌水、涌砂、突泥,进而发生隧道坍塌冒顶事故。此事故诱发地面坍塌范围约15m×15m,坍塌深度约为8m,并且造成4条高压电缆受损,部分砂土、各种杂物涌入隧道,造成大面积浸水。 由于工作人员发现较早,抢险及时,未引起人员伤亡情况,但坍塌段位于某市交通干道,人流量较大,引起较多市民围观,产生极坏的社会负面影响。 事故原因如下:坍塌区隧道围岩为富水砂层,在其开挖前已经布设降水井进行降水,并且降水后地下水位已降至隧道底部以下,确保隧道开挖在无水环境下进行,但由于突降大雨,排放雨水的暗渠无法大量排水,导致暗渠转折处(即塌方位置)产生破裂,暗渠中的大量雨水涌入隧道上方土层,在雨水浸泡下,原来无水的隧道周围砂层内黏聚力下降、内摩擦角变小,整体强度变弱,自稳能力下降,掌子面发生涌水、涌砂现象,并导致地面发生冒顶事故。 2.2坍塌事故可靠度分析 塌方处隧道埋深约8m,穿越地层岩性以砂土为主,采用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方法开挖,数值计算模型分为回填土、砂土、上台阶、下台阶、核心土、上下台阶衬砌、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等9种模型单元,模型范围为52m(横向)×10m(纵向)×31m(竖向),对其四周进行水平约束,底面竖直方向约束,上边界为自由边界,模型采用Mohr-Coulomb弹塑性模型,即τ=c+σtanφ,f=tanφ,其模型如图2所示。

应急准备管理制度

金湖县人民医院医院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对院内外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的质量和水平,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努力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安全的医疗急救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医院实际,现制定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一、医院突发事件定义 本文件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及医院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核素泄漏、重大医疗事故、水、电、医疗设施等的质量事故、水灾、火灾、台风、地震、战争、动乱、恐怖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的事件。 二、成立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汪 泓(医院院长) 副组长:王 军(医院副院长) 徐 斌(医务科科长) 成 员:高 佳(护理部主任) 纪泽森(急诊科主任) 时 炳(医教科干事) 疫情监测上报组:欣惠惠 通讯联络组:高从全

后勤保障组:施列华 下设办公室在医务科:孙荣(120站站长兼) 三、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不定期召开应急管理小组会议,对医院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并提出改进建议。 2.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工作实行规范管理,做到常备不懈,及时有效。 3.对事发现场伤亡情况和事态发展作出快速、准确的评估,及时了解掌握事故的原因、特征、规律、医疗救援资源、地理交通状况等信息。 4.在事发现场或临时指定地点设立临时指挥部,组长(总指挥)负责组织、部署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工作,组长不在时,根据突发事件原因由分管院领导担任总指挥,副组长按各自行政分工协助总指挥负责所分管部门的应急和医疗救援工作,指挥、调遣院内各科室医疗救援力量和应急处置、抢险维修人员,本小组中各位组员即是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的具体实施人。 5.向当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领导小组或上一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有关情况并接受其指令和任务,统一口径对外发布有关信息,会同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损失进行调查、评估,并将调查结果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等。 四、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职责 1.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管理。医院内突发事件大体可分为环境安全和公共卫生两类,医务科负责对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包括重大传染

施工现场应急预案28752

十三、施工中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1、建立应急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 组员: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质量负责人 HSE负责人、各施工班长。 2、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2.1立即报警。当接到汇报事故现场火灾发生信息后,指挥小组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及时通知公司应急响应领导小组,以便领导了解和指挥扑救火灾事故。 2.2组织扑救火灾。当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后,除及时报警外,指挥小组要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员工进行扑救,扑救火灾时按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战术原则。并派人及时切断电源,接通消防水泵电源,组织抢救伤亡人员,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要物资,充分利用施工现场中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灭火。 a)协助消防员灭火。在自救的基础上,当专业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火灾事故应急指挥小组要简要的向消防队的负责人说明火灾情况,并全力支持消防队员灭火,要听从消防队的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 b)伤员身上燃烧的衣物一时脱不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洒扑灭火焰。 c).保护现场。当火灾发生时和扑救完毕后,指挥小组派人保护好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等待对事故原因及责任人的调查。同时应立即采取善后工作,及时清理,将火灾造成的垃圾分类处理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从而将火灾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2.3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按照公司事故(事件)报告分析处理制度规定,项目组火灾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指挥小组在调查和审查事故情况报告出来以后,做出有关处理决定,重新落实防范措施。并报公司应急抢救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 2.4应急物资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原理及要点(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原理及要点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314-99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原理及要点(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原理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即新奥法施工。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原文是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简称为NATM。新奥法概念是奥地利学者拉布西维兹教授于二十世纪50年代提出的。我国近40年来,铁路、交通、水利与市政等部门通过科研、设计、施工实践,在许多隧道修建中,根据自己的特点成功地应用了新奥法,取得了较多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新奥法在市政地铁建设中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在许多省市地铁建设的应用正日益广泛,目前新奥法几乎成为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建隧道的一种基本方法,其技术经济效益是明显的。下面结合新奥法施工的原理和要点,介绍地铁隧道矿山法

城市地铁矿山法二衬施工技术

城市地铁区间矿山法二衬施工技术 内容摘要 城市地铁区间隧道矿山法施工具有很高的普遍性和适应性,目前国内已经有十分成熟的施工工法和经验。通过广州地铁广佛十五标沙园站至燕岗站区间隧道矿山法二衬施工技术研究,对区间二衬施工过程的不断总结,分析、提炼,遇到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一)工程概况: 沙园站~燕岗站区间矿山法段起点为沙园站南端长约20m的暗挖区间接口,沿工业大道往南,终点为沙燕区间盾构始发井(兼轨排井)本区间矿山法区间自沙园站南端起点开始,由上下重叠段隧道逐渐过渡到左右线平行隧道,左线全长776.415m,右线全长777.458m,其中重叠段隧道长256.824m。区间左右线各设三个曲线,曲线半径最大为3000m,最小为2000m。左线线路最大纵坡为10.528‰,拱顶覆土12.1~21.0m,右线线路最大坡度未27.45‰,拱顶覆土10.4~18.24m。 (二)施工步骤: 1.基面清理:在铺设土工布之前应清理多余初支后留下的钢筋头,小导管以免扎破防水板. 2.铺设防水层:用材料用400g/㎡土工布作为缓冲层,然后用1.5mm厚pvc 防水板。 3.绑扎钢筋:环向筋用@200Φ16钢筋(重叠隧道采用@200Φ20钢筋),水平筋用@200Φ14钢筋,保证焊接质量及搭接长度。 4.台车定位:要求测量人员计算精准严禁超限。 5.浇筑混凝土:保证浇筑过程中振捣,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浇筑后12小时拆模,并拆掉上方收口网,以便二次注浆能顺利流通。每日养护3次。 (三)隧道二次衬砌衬常见问题及控制 (1)布设垫块;焊接外侧定位钢筋及做好防水板的保护 完成钢筋工程后,就准备就位衬砌台车了。在此之前,在已绑扎好的纵向钢筋上纵、环向两每米安设塑料垫块,呈梅花形布置起到控制钢筋保护层的作用。行走台车及台车就位。从档头处和台车的窗口中检查钢筋保护层的情况,垫块的设置有效的解决了钢筋保护不够的情况;但也存在钢筋保护层过厚和保护层厚度不均

应急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制 度 样 本年度:

某某小学 安全管理制度及事故应急方案 根据县教委有关安全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我校安全工作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责任制度 1、我校成立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某某 副组长:王某某王某某 组员:王某某王某某王某某王某某 安全联络员:王某某 2、责任制度:我校安全工作由王某某校长负总责,王某某副校长安全分管领导全方位抓安全工作,李mm、张mm配合抓,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校长为学校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学校安全管理第二责任人;班主任为班级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科任教师为班级安全管理第二责任人。 3、学校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头上,每学期学校与各年级班科教师、与家长和学生签定责任书。(将安全责任书随同《成绩通知书》或《学生手册》带回家,家长签字后,下学期开学学生报名时上交班主任和学校。) 二、隐患排查制度 1、实施安全常规检查制度。(1)时令安全检查制度。开展夏季防洪、冬季防火安全检查。(2)开学安全检查制度。每学期开学前一周进行校园安全检查,排除隐患。(3)期中安全检查制度。实行每学月一次安全例行检查。 2、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隐患排查整治分级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由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各班主任、科任教师必须时时注意学生安全,排除安全隐患。 三、机构工作制度 1、学校建立以黄mm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小组,负责本校的安全工作,组织成员定期分析形势,制定措施,研究和部署安全工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

校长办公室,mmm任办公室主任,成员:mmm、mmm、mmm、mmm 各班主任负责综合管理本校安全工作,学校每年度对安全办公室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奖惩斗硬。 2、全校教职工在安全工作中要认真履行职责,学校将安全工作纳入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之中,将与教职工的奖金、津贴、评优、晋级挂钩。 四、法规宣教制度 1、要坚持学习宣传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重庆市中小学生安全常规》等及各级的安全工作管理办法。 2、要坚持开展开学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五、卫生防疫制度 1、食品试尝、留样制度。学校抓好食堂卫生管理,食堂出售的食品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坚持食品品尝制度。每餐饭菜由每日值周领导试尝签字,并留样50克,在冷藏状态下保留24小时。学校填写进货、试尝、留样登记表并保存归档。 2、年度体检制度。每年均对学生、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应随身携带,以备接受检查中。 3、年度防疫制度。加强对流行病的防控工作,宣传动员学生自愿服驱虫药、碘油丸。严格流行病的检查上报制度。 六、假日值班制度 1、国家法定假日、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假日(校历规定)、期中的双休日等,均由学校安排人值班。 2、值班人员名单报镇中心校办公室。 3、每天安排行政领导带班。值班人员应做好值班记录。 4、应事先做好安全应急预案。 七、值周值勤制度 1、学校每周安排一位行政领导、两名教师值周。 2、值周行政在每周校会上宣布值周人员名单,要使全校师生都明确值周人员。 3、值周教师是当然的安全责任人员。 4、值周领导、教师应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检查。 5、严格执行课间楼道执勤制度、课间教师交接制度(上一节课任课教师晚5分钟左右离开教室,下一节课任课教师提前5分钟左右到教室接岗,并设立课间楼道值班岗,守护学生,以免学生安全事故发生。)每期楼道值岗人员见每期工作计划。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确保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高效有序的实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后造成的损失,并在项目部统一领导下做好应急救助工作,维护生产经营稳定,特制定本预案管理制度。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2、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常态下的队伍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预案演练等工作。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营造人人重视、个个有责的安全工作氛围。 二、应急机构组成、职责 1、项目部成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本项目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工作和平时应急准备工作;安监部主管负责处理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指导各部门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按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要求协调、检查、督促应急的准备落实情况等。 2、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领

导、指挥和协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并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助工作。 3、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成成员如下: 组长:徐高辉副组长:马文凰 成员: 高雅刘磊卢国良巢桥辉陈凯申伟 4、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迅速接受和执行政府主管部门的各项通知,确保政令畅通。 (2)组织实施应急预案,发布各项应急命令、指示、通知等。 (3)确定应急计划,部署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实施事故有关人、物转移救治方案。 (4)及时统计、上报事故及损失。 5、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现场负责人员应迅速反应,及时作出应急处理,将现场人员按如下分工作出应急安排: (1)首先保证人员的及时抢救 在事故发生后,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首先积极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安排现场员工分工处理事故(成立现场事故救援小组):救护人员负责受伤人员的临时护理,自身不具备护理或抢救条件时,须及时拨打120,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在保证不造成二次伤害的前提下,对受伤人员进行护理。 (2)安排通讯人员,负责事故第一时间按程序报告。报告程序:现场人员—施工队负责人(兼职安全员)—项目部安监部部长—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报告。

施工现场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和方法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施工现场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和方法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施工现场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和方法 第一条事故应急措施和方法的编制依据为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第二条本编制的事故应急措施及方法,突出了建筑工程事故控制的重点,对施工现场易出现的火灾、高空坠落、触电等意外伤害事故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三条应急措施救援和方法的编制,主要用于项目监理部。 第四条应急救援组织、职责。 组长: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组员: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 组长职责:负责突发事故的现场救援指挥,日常应组织组员进行应急救援措施演练,通过演练熟悉和完善方案。 组员职责:按照组长现场的统一指挥,按分工尽最大努力做好突发事件的初起阶段的应急救助工作,以减少对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事故发生后,在迅速救援的同时,要在第一时间内向公司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报告人在突发事件报告时,第一时间应向专业救助单位报警,报警内容应清楚地讲明事故现场的地理位置,事故情况,火势大小,人员伤害情况,联系人电话号码,报警结束后,主动到路口迎接消防车,救险车或其他车辆。 通讯联系方式: 火警:119医疗急救:120 第五条火灾应急措施和方法 1)施工现场出现火灾,项目监理部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报警和扑 第 2 页共 5 页

救 要针对不同物质火灾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如工地可燃物堆料场、仓库发生火灾,可就近利用消防水源,消火栓开启进行灭火,也可利用消防灭火器进行。如工地存放的易燃油桶、基坑、沟槽渗出的污油火灾,可利用现场的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电气火灾,应首先切断电源,未切断电源灭火时禁止使用水和泡沫灭火,可采用2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器灭火,电石库火灾可利用沙土或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能用水灭火,电石遇水会产生乙炔气,会造成更加严重后果。2)自救逃生措施火灾现场人员如遇火灾危协:可利用身边已有的设施、物品等进行逃生,如在建筑物内,可利用湿毛巾湿棉被通过楼梯口,也可利用床单等物连接在窗外进行逃生,千万不能利用电梯逃生,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中毒。 3)火灾烧、烫伤的急救措施 人员烧烫伤部位,应立即用冷水冲洗烧烫伤部位10-30分钟或用水浸泡直到无痛的感觉为止。 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衣裤,妥善保护创面,不可挑破伤处水泡,不可在伤处乱涂药水或药膏等,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搬运时,病人应取仰卧位,动作应轻柔,行进要平稳,并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对途中发生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人工呼吸抢救,恢复后,应尽快送就近医院进一步治疗。 第六条高空坠落伤害的应急措施和方法 发生施工现场高空坠落人身伤害事故,现场人员首先要通知120急救医生前来救治或就近找来车辆运送伤员,运送伤员前,要检查伤者情况,是否允许搬动,确需采取初步急救措施止血、包扎固定的,动作应 第 3 页共 5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