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郊野公园植物景观的营建与维护

上海郊野公园植物景观的营建与维护

目 录

第一章 郊野公园国内外发展概况 (1)

1.1郊野公园概念界定 (1)

1.1.1与国家公园的异同 (1)

1.1.2与风景名胜区的异同 (2)

1.1.3与森林公园的异同 (3)

1.2 国内外郊野公园发展概况 (4)

1.2.1 英国发展概况 (4)

1.2.2 香港发展概况 (7)

1.2.3 中国内地发展情况 (10)

1.3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 (13)

1.3.1立题依据 (13)

1.3.2 研究内容 (14)

1.3.3 论文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 (14)

第二章 上海郊野公园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 (16)

2.1 上海郊野休闲资源概况 (16)

2.1.1 林地资源 (16)

2.1.2 湿地资源 (18)

2.1.3 乡村农林观光资源 (19)

2.2 现状分析 (19)

2.2.1 功能指标评价 (20)

2.2.2 使用者评价 (20)

2.2.3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21)

2.3 主要功能定位分析 (21)

2.3.1 生态保护功能 (21)

2.3.2 休闲功能 (22)

2.3.3 科普教育功能 (24)

2.4 植物景观特色定位 (25)

2.4.1 郊野公园植物造景理念 (25)

2.4.2 上海郊野公园植物景观特色定位 (25)

2.4.3 植物配置模式设计 (27)

2.5 开发方式定位 (27)

2.5.1 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27)

2.5.2 开发方式的选择 (29)

IX

第三章 上海郊野公园植物景观营建 (31)

3.1 林地景观 (31)

3.1.1 树种选择 (31)

3.1.2 功能区块划分 (32)

3.1.3 科学的初植密度和动态管理 (33)

3.1.4 多类型的生境营造 (36)

3.1.5 景观表现 (37)

3.2 水生植物景观 (41)

3.2.1 植物选择 (41)

3.2.2 种植环境营建 (44)

3.3 地被景观 (48)

3.3.1 特色定位 (48)

3.3.2 覆盖为主的野花地被景观 (50)

3.3.3 强视觉冲击力的花海景观 (53)

3.3.4 粗放野趣的观赏草景观 (55)

3.3.5 农作物景观 (57)

3.4 生态教育与体验类植物景观 (57)

3.4.1 游览辅助 (57)

3.4.2 内容设计 (58)

第四章 上海郊野公园景观维护 (61)

4.1 维护理念 (61)

4.2 养护方法 (63)

4.2.1 植物形态控制 (63)

4.2.2 有害生物防控 (64)

4.2.3 绿化废弃物处置 (65)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67)

5.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67)

5.2上海郊野公园发展展望 (68)

参 考 文 献 (71)

致 谢 (7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6)

X

第一章郊野公园国内外发展概况

1.1郊野公园概念界定

牛津地理词典对郊野公园(Country Park)的解释为[1]:具有野餐、徒步、骑车、垂钓等设施的乡村区域,能够为大众提供邻近城市享受郊野乡村的游憩机会。按照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郊野公园和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同属其它类型绿地,其具体属性概括为:“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除此以外,目前在我国并没有统一、权威的解释和专门的定义。

与郊野公园概念有交集的其它绿地类型还有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郊野公园与这些类型的绿地空间有相似之外,但也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在在面积规模、与城区距离、设施数量、景观特色、生境多样性、自我维护能力等诸多方面,在下面各节将进行具体分析。

1.1.1与国家公园的异同

1872年,美国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3]——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公园占地约9,000 km2。建立这类国家公园的目的[4]是为了保护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同时让国民可在其中进行休闲保健、观光游览、教育科研等活动。现在,美国国家公园总面积已达到近亿公顷,是世界上国家公园总面积最大的国家。此后很多国家也设立了国家公园,建立时间较早的有加拿大、南非、纳米比亚、印度瑞典等国家,而日本则是世界上国家公园占国土面积比例最高的国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