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相分析及检测基础

金相分析及检测基础

金相分析及检测基础
金相分析及检测基础

绪论

金相分析是研究金属及其合金内部组织及缺陷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在金属材料研究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利用金相显微镜在专门制备的试样上放大100~1500倍来研究金属及合金组织的方法称为金相显微分析法,它是研究金属材料微观结构最基本的一种实验技术。显微分析可以研究金属及合金的组织与其化学成分的关系;可以确定各类合金材料经过不同的加工及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可以判别金属材料的质量优劣,如各种非金属夹杂物--氧化物、硫化物等在组织中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以及金属晶粒度的大小等。

在现代金相显微分析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有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本书以常用的光学金相显微镜为例进行介绍。

第一章金相试样的制备

§1.1取样和镶嵌

一、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取样

(一)取样部位和磨面方向的选择

取样部位必须与检验目的和要求相一致,使所切取的式样具有代表性。

例如:

上图中1用于检验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大小、形状;2用于检验晶粒的变形程度;3用于检验钢材的带状组织消除程度。

(二)取样方法

1.金相式样的形状

①Φ12×12mm的圆柱体。②12×12×12mm的立方体。③其他不规则的形状。

式样的棱边应倒圆,防止在磨制中划破砂纸和抛光织物。

2.取样方法

①硬度较低的材料如低碳钢、中碳钢、灰口铸铁、有色金属等。

用锯、车、刨、铣等机械加工。

②硬度较高的材料如白口铸铁、硬质合金、淬火后的零件等。

用锤击法,从击碎的碎片中选出大小适当者作为试样。

③韧性较高的材料

用切割机切割。

④大断面和高锰钢等

用氧乙炔焰气割。

二、试样的热处理

取下来的试样有的可直接进行磨制,有的尚需按照相应的标准经热处理后才能进行磨制,如检验钢的本质晶粒度、非金属夹杂物、碳化物不均匀等。

1.本质晶粒度试样的热处理

(1)渗碳法——用于低碳钢。

(2)网状铁素体法——用于中碳钢。

(3)网状屈氏体法——用于共析钢。

(4)网状渗碳体法——用于过共析钢。

(5)氧化法——

1°木炭氧化法将抛光试样用木炭覆盖,加热至930℃,保温3h后再将木炭抖掉,在炉膛中氧化5min后水淬。

2°真空氧化法将抛光试样在真空中或惰性气体中

加入至930℃,保温3h后,再通入空气,经30~60s短

时间氧化,最后水淬。

3°热浸氧化法将试样在预先脱氧良好的盐浴中加

热至930℃,保温3h,再将试样移入具有弱氧化作用的

盐浴中浸蚀。浸蚀温度仍为930℃,浸蚀时间为2~5min,

取出后油淬,最后用水清洗、吹干,置于金相显微镜下

观察。

(6)直接浸蚀法——

2、非金属夹杂物试样的热处理

3、碳化物不均匀度试样的热处理

二、镶嵌

1.机械夹持法

适用于表层检验,不易产生倒角。

要求:夹具的硬度略高于试样(低、中碳钢均可);垫片多用铜或铝质;垫片的电极电位略高于试样。

2.塑料镶嵌法

一种是用环氧树脂在室温镶嵌;一种是在专用的镶嵌机上进行。

(1)环氧树脂镶嵌

要求:材料为环氧树脂+固化剂+磨料;用于较硬且热敏感性不高的材料。

(2)镶嵌机镶嵌

是在专用的镶嵌机上进行镶嵌。镶嵌机由加热、加压、压模装置组成。

(3)低熔点合金镶嵌

配制合金→熔化浇注即可。

§1-2 磨光与抛光

一、磨光

目的是得到光滑平整的表面。

1.粗磨

目的:将取样形成的粗糙表面和不规则外形休整成形。

要点:

(1)根据检验目的确定磨面方向。

(2)可手工或机械磨制。手工磨制常用于较软的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采用的工具为锉刀或粗砂纸。机械磨制常用于钢铁材料,采用的工具为砂轮。机械磨制时,应注意冷却试样,否则发热易导致金属内部组织变化。

2.手工细磨

手工细磨是在由粗到细的砂纸上进行。

要点:砂纸平铺在玻璃板、金属、塑料或木板上,一手紧压砂纸,另一手平稳拿住试样,将磨面轻压砂纸,向前推移,然后提起、拉回。拉回时试样不得基础砂纸,不可来回磨削,否则易磨成弧形,得不到平整的磨面。

金相砂纸规格见教材。

手工细磨时应注意:

(1)粗磨后的试样须清洗、吹干后进行细磨,直到得到方向一致的磨痕,再更换更细的砂纸,并转90°后继续磨制。

(2)磨制时压力不能过大,否则磨痕过深、发热严重。

(3)磨制软材料时,应在砂纸上滴润滑剂。

(4)磨过硬材料的砂纸不得用于软材料的磨制。

3.机械细磨

常用装置有预磨机、蜡盘、预磨膏。

(1)预磨机细磨

把由粗到细的水砂纸置于旋转盘上,加水润滑兼冷却,试样磨面轻压在砂纸上,沿径向移动试样并与旋转方向相反转动,待粗磨痕消失,新磨痕一致即可。

水砂纸与金相砂纸的规格不同。

(2)蜡盘细磨

把石蜡、磨料加热搅拌均匀,使成糊状,浇注到预磨机或抛光机上,约5~10mm厚,待冷却后刮平后即可使用。

二、抛光

金相试样磨制的最后一道工序。抛光方式有机械抛光、电解抛光、化学抛光、综合抛光等。

(一)机械抛光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分为粗抛和精抛(抛光粉颗粒大小不同)。较软的金属必须粗磨和精磨,对钢铁材料仅粗磨即可。

1.机械抛光设备

国产抛光机有单盘P-1和双盘P-2型,都是由电动机(0.18KW)带动旋转盘,转速为1350r/min。旋转盘由铜或铝制成,直径200~250mm。

2.抛光原理

(1)磨削作用:图1-15。

(2)滚压作用:甩出抛光微粉在织物与磨面间滚动,实现滚压作用。

3.抛光微粉

4.抛光织物(抛光布)

作用:

1)织物纤维能嵌存抛光粉,能防止磨粉不因离心力而散失。

2)能贮存部分润滑剂。

3)织物纤维与磨面间磨削,能使磨面更加光亮。

5.抛光操作

1)在抛光时,试样和操作者双手及抛光用具必须洗净,以免将粗砂粒带入抛光盘。

2)抛光微粉悬浮液的浓度一般为5~15%的抛光粉蒸馏水悬浮液,装在瓶中,使用时摇动,滴入抛光盘中心。

3)抛光盘湿度是以提起试样,磨面上的水膜在2~3s自行蒸发干为宜。

4)抛光时试样磨面应平稳轻压于抛光盘中心附近,沿径向缓慢往复移动,并逆抛光盘旋转方向轻微转动,以防磨面产生曳尾。

5)极软极硬金属的磨制特点

对于铜、铝、铅等金属及其合金,试样制备时易引起金属形变层,使金属扰乱层加厚。常采用手工取样,手工粗磨,使用新砂纸手工细磨,并在砂纸上滴以润滑剂。

对于硬质合金试样,常采用60目软质碳化硅砂轮粗磨;在主贴盘上洒以200目碳化硼或金刚石粉细磨试样,并滴入机油润滑,约2~3min即可;最后在特制的塑料抛光盘上抛光2~3min,抛光时涂以金刚石研磨膏,也可在金属抛光盘上蒙上尼龙布,再涂金刚石研磨膏进行抛光。

6)铸铁及非金属夹杂物试样的抛光

铸铁中的石墨及金属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在抛光时易拖尾、扩大、剥落,因此多用手工细磨,用肥皂作润滑剂;也可用蜡盘代替手工细磨,但是必须选用短纤维抛光布。

(二)电解抛光

利用电解方法,以试样表面作为阳极,逐渐使凹凸不平的磨面溶解成光滑平整的表面。适用于硬度较低的单相合金、容易产生塑性变形而引起加工硬化的金属材料,如奥氏体不锈钢、高锰钢、有色金属和易剥落硬质点的合金等的试样抛光。

1.电解抛光装置

包括阳极(试样)、阴极、搅拌器、电解槽、电解液、电流计等部件。

2.电解抛光原理

电解抛光是电化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理论尚不完善。常用薄膜理论来解释。

电解抛光的进行须依赖于稳定的薄膜,这就需要弄清楚电解抛光特性曲线。

螺母、金相检验报告、、、金相技术[1]

金相技术 φ10 螺母 金相检验报告 姓名: 班级: KT833 学号: 实验日期: 2011年11月06日

φ10螺母的金相检验报告 一、材料的原始条件: 螺母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金相显微镜、抛光机、预磨机、吹风机、各号金相砂纸、抛光布、抛光剂、脱脂棉、滤纸、3%硝酸酒精腐蚀液、待检测试样 三、实验内容: 试样的制备 1、取样 试样的选取应根据被检验零件的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 对于内径为10mm的球墨铸铁螺母试样,选取其一个光滑的棱面作为实验面。 2、打磨 分为粗磨和细磨。 首先进行手工磨光,在一个平整的桌面上放置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在玻璃板上铺上砂纸,并用左手压住砂纸,右手握住试样,使磨面朝下并水平与砂纸接触,然后轻轻向前推行进行磨制,提起试样进行返回,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打磨掉试样表面的锈迹污渍并使其光整。 再利用预磨机进行打磨,从粗砂纸向细砂纸依次打磨,每换一号砂纸,应将试样转90度再磨制,使磨削方向与之前的磨痕方向垂直,以便观察前一道磨痕是否完全消除,在打磨过程中需要不断用水冷却试样,避免其受热引起组织变化。 3、抛光 本实验采用抛光机进行抛光。 抛光前需要仔细的清洗试样,避免打磨时把砂纸上的沙粒附着试样表面,在

抛光时对试样表面造成影响。 抛光时先将一定量的抛光剂倒在抛光布上,然后拿稳试样使其磨面平稳的压在旋转的抛光布上,压力不宜过大。每隔一段时间需拿起试样进行观察,当试样表面干燥时,应添加抛光剂。待试样表面的磨痕全部消除干净并呈现光亮的镜面时,即停止包抛光。抛光结束后应用水进行清洗,并用脱脂棉擦洗,将试样上的抛光剂彻底洗净。 4、浸蚀 本试样采用3%的硝酸酒精进行腐蚀,浸蚀前需要把试样上所带的水甩掉避免稀释腐蚀剂。 将试样的抛光面浸入腐蚀剂中,浸蚀时间要适当,当抛光面由光亮的镜面变成暗灰色不能成像时即停止腐蚀,并迅速用清水冲洗干净。 最后,用滤纸吸干试样上的水,并用吹风机进行烘干,即可进行金相观察。 四、结果的分析 1、金相组织

金相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 目录 一、实验步骤及原理 1 (一)磨样1方式 1 工序 1 磨制方法 2 (二)抛光2机械抛光2 1. 原理 2 2.分类 3 3.操作 3 (三)腐蚀 4 1.概述 4 2.目的 4 3.化学侵蚀法的原理 4 4.进一步腐蚀的方法 5 5.操作步骤 5 (四)拍照5 二、金相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及使用 5 1、原理 5 2、构造 6 3、使用 6 (五)硬度测试 7 1.硬度 7 2.洛氏硬度 7 3.布氏硬度 8 4.显微硬度 8 三.实验结果 9 (一)金相照片 9 (二)硬度值 9 四.参考资料来源 10 一、实验步骤及原理 磨样---抛光---腐蚀---拍照---分 析 观察宏观硬度HB,HRC 观察显微硬度 (一)磨样

●方式: 手工磨和机械磨 ●工序: 粗磨和细磨 粗磨—获得一个平整的表面 细磨—消除磨痕 A:粗磨 粗磨的目的是为了整平试样,并磨成合适的外形。粗磨一般在砂轮机上进图1. 试样磨痕示意图(1) 行。对很软的材料,可用锉刀锉平。使用砂轮机粗磨时,必须注意接触压力不可过大,若压力过大,可能使砂轮碎裂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同时极易使磨面温度升高引起组织变化,并且使磨痕加深,金属扰乱层增厚,给细磨抛光带来困难。粗磨时需冷却试样,防止受热而引起组织变化。粗磨后需将试样和双手清洗干净,以防将粗砂粒带到细磨用的砂纸上,造成难以消除的深磨痕。 B:常规细磨方法 细磨的目的是消除粗磨时留下的较深的磨痕,为下一个工序——抛光做准备。常规的细磨有手工磨光和机械磨光两种方法。手工磨光是用手握持试样,在金相砂纸上单方向推移磨制,拉回时提起试样,使之脱离砂纸。细磨时可以用水作为润滑剂。我国金相砂纸按粗细分为01号、02号、03号、04号、05号等几种(表2-2)。细磨时,依次从粗到细研磨,即从01号磨至05号;每次换下一道砂纸之前,必须先用水洗去样品和手上的砂粒,以免把粗砂粒带到下一级的细砂纸上去。同时要将试样的磨制方向调转90°,即本道磨制方向与上一道磨痕方向垂直,以便观察上一道磨痕是否全部消除。 图2. 磨样操作图(1)为加快磨制速度,减轻劳动强度,可在转盘上贴有水砂纸的预磨机上进行机械磨光。水砂纸按粗细有200号、300号、400号—900号等。磨制时由200号开始,逐次磨到900号砂纸,磨制时要不断加水冷却。每换一道砂纸,必须用水将试样冲洗干净,并将磨制方向调 换90°。 ●磨制方法 ●砂纸平铺在玻璃板上,一手按住砂纸,另一手握住试样,使试样磨面朝下并与砂纸

金相试样制备试验报告.

金相试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显微试样制备原理,熟悉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过程。 (2)初步掌握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 金相试样制备 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取样、粗磨、细磨、抛光和浸蚀五个步骤。 1.取样 从需要检测的金属材料和零件上截取试样称为"取样"。取样的部位和磨面的选择必须根据分析要求而定。截取方法有多种,对于软材料可以用锯、车、刨等方法;对于硬材料可以用砂轮切片机或线切割机等切割的方法,对于硬而脆的材料可以用锤击的方法。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尽量避免和减轻因塑性变形或受热引起的组织失真现象。试样的尺寸并无统一规定,从便于握持和磨制角度考虑,一般直径或边长为15~20mm,高为12~18mm比较适宜。对那些尺寸过小、形状不规则和需要保护边缘的试样,可以采取镶嵌或机械夹持的办法。 金相试样的镶嵌,是利用热塑性塑料(如聚氯乙烯),热凝性塑料(如胶木粉)以及冷凝性塑料(如环氧树脂+固化剂)作为填料进行的。前两种属于热镶填料,热镶必须在专用设备一镶嵌机上进行。第三种属于冷镶填料,冷镶方法不需要专用设备,只将适宜尺寸(约φl5~20mm)

的钢管、塑料管或纸壳管放在平滑的塑料(或玻璃)板上,试样置于管内待磨面朝下倒入填料,放置一段时间凝固硬化即可。 2.粗磨 粗磨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修整有些试样,例如用锤击法敲下来的试样,形状很不规则,必须经过粗磨,修整为规则形状的试样; 2)磨平无论用什么方法取样,切口往往不十分平滑,为了将观察面磨平,同时去掉切割时产生的变形层,必须进行粗磨; 3)倒角在不影响观察目的的前提下,需将试样上的棱角磨掉,以免划破砂纸和抛光织物。 黑色金属材料的粗磨在砂轮机上进行,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试样牢牢地捏住,用砂轮的侧面磨制。在试样与砂轮接触的一瞬间,尽量使磨面与砂轮面平行,用力不可过大。由于磨削力的作用往往出现试样磨面的上半部分磨削量偏大,故需人为地进行调整,尽量加大试样下半部分的压力,以求整个磨面均匀受力。另外在磨制过程中,试样必须沿砂轮的径向往复缓慢移动,防止砂轮表面形成凹沟。必须指出的是,磨削过程会使试样表面温度骤然升高,只有不断地将试样浸水冷却,才能防止组织发生变化。 砂轮机转速比较快,一般2850r/min,工作者不应站在砂轮的正前方,以防被飞出物击伤。操作时严禁戴手套,以免手被卷入砂轮机。 3.细磨 粗磨后的试样,磨面上仍有较粗较深的磨痕,为了消除这些磨痕必须进行细磨。细磨,可分为手工磨和机械磨两种。 (1)手工磨 手工磨是将砂纸铺在玻璃板上,左手按住砂纸,右手握住试样在砂纸上作单向推磨。金相砂纸由粗到细分许多种,其规格可参考表2-1。 表2-1 常用金相砂纸的规格

螺栓材质检测 金相报告

金相实验 螺栓材料检测 专业:材料成型级控制工程 班级: k1233-1 姓名: 龙旭岑金星学号:20129330135 20129330103

一实验前准备: 样品名称:六角螺栓零件 2.材质: 强度( 500 N/mm2 以下或 60000 psi 以下 )的螺栓使用一般软钢材,一般使用 SAE 1008 或是 JIS SWRM 8( 或 SWRCH 8 ). 较低强度( 600 N/mm2 或74000 psi )的螺栓使用一般软钢材, 但限定含 碳量等级, 一般使用 SAE 1010 - 1015或是JIS SWRM 10 - 15( 或 SWRCH 10 –15 ). 较高强度( 800 N/mm2 或125000 psi )的螺栓中碳钢, 低碳硼钢加淬火及 回火, 一般使用 SAE 1035 - 1040或是SWRCH 35K – 40K. 高强度( 900 N/mm2以上或150000 psi以上)的螺栓使用中碳合金钢或是低碳硼钢, 在应用上, 公制Class 10.9 级使用低碳硼钢者, 其印记需在级数印 记下加上底线成为 10.9 , 英制8.2级其印记也和一般Grade 8螺栓使用印记不同, 以便于识别, 使用低碳硼钢制作之高强度螺栓不可用于高温状态下使用. 设计强度超过Class 12.9 或是ASTM A574 超高强度螺栓限用中碳合金钢加淬 火及回火. 根据上述,猜测我们所选择的螺栓主材是Q235 3.样品宏观照片:

4.加工工艺流程: 退火--酸洗--成型--辗牙--热处理--表面处理 5.热处理 (一)退火(珠光体型钢) 1、预热处理:正火 高温回火(马氏体型钢) (1)、正火目的是细化晶粒,减少组织中的带状程度,并调整好硬度,便于机械加工,正火后,钢材具有等轴状细晶粒。 2、淬火:将钢体加热到850℃左右进行淬火,淬火介质可根据钢件尺寸大小和该钢的淬透性加以选择,一般可选择水或油甚至空气淬火。处于淬火状态的钢,塑性低,内应力大。 3、回火: (1)、为使钢材具有高塑性、韧性和适当的强度,钢材在400-500℃左右进行高温回火,对回火脆性敏感性较大的钢,回火后必须迅速冷却,抑制回火脆性 的发生。

金相实验报告(成分组织观察分析)

金相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碳钢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综合分析实验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 材料11(1) 指导老师:席生岐高圆 小组组长: 仇程希 小组成员:齐慧媛李敏朱婧王艳姿闫士琪陈长龙黄忠鹤郭晓波丁江蒋经国庞小通林乐 二〇一四年四月三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碳钢热处理工艺操作; 2.学会使用洛氏硬度计测量材料的硬度性能值; 3.利用数码显微镜获取金相组织图像,掌握热处理后钢的金相组织分析方法; 4.探讨淬火温度、淬火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45和T12钢的组织和性能(硬度)的影响; 5.巩固课堂教学所学相关专业知识,体会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之间关系。 二、实验内容 1.进行45和T12钢试样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规范参考相关资料; 2.用洛氏硬度计测定试样热处理试样前后的硬度; 3.制备所给表中样品的金相试样,观察并获取其显微组织图像; 4.对照金相图谱,分析探讨本次实验可能得到的典型组织:片状珠光体、片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索氏体等的金相特征。三、实验原理 热处理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方法。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变钢的性能,热处理工艺的特点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经一定时间保温,然后以某种速度冷却下来,从而达到改变钢的性能的目的。研究非平衡热处理组织,主要是根据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来确定。 热处理之所以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钢的内部组织结构发生了的一系列的变化。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将会使钢得到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 钢的热处理基本工艺方法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一)碳钢热处理工艺 1.加热温度 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一般为Ac3+30-50℃,过共析钢加热温度一般为Ac 1+30-50℃(淬火)或Acm+50-100℃(正火)。 淬火后回火温度有三种,即:低温回火(150-250℃)、中温回火(350-500℃)、

金相检验试用期总结

金相检验试用期总结 金相、力学检验个人工作总结自今年4月份开始进入单位,转眼一年过去了。对于本人来说,又积累了一年的经验。在这短暂的一年中,由于院、部门领导,各位同行同事以及亲友的帮助,较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本人在检测技术能力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此谨感谢各位领导,同事。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现将2016年工作简要总结如下:一、学而时习之,不断提高在检验工作上,作为一名金相、力学检验的新人,我充分的意识到首先我需要虚心的学习理论、充分的参与实践操作工作,尽快的提高自身检验能力。在领导、同事的关怀和帮助下,使我很快的熟悉了工作环境,明确了工作任务及目标。并于7月份、9月份分别参加物理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全省无损检测培训,均使自己受益匪浅。对待每项检测任务,我都积极的协助有经验的老员工去完成检测工作,并在检测的实践工作过程中边学习理论,边掌握实践。对于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专业人士请教并实践掌握之。截止目前,已基本掌握相关检测技术方法及检测手段。累计完成了力学、金相实验报告89份。二、吃得苦中苦,爱岗敬业在工作中,除了学习理论检测知识及掌握检测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检测能力外,我也意识到要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才能保证对送检试样的检测质量。 金相检验工作总结

在热处理过程中,金相检验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金相检验是一道非常严谨的工作,主要包括取样、镶嵌、磨制、抛光、侵蚀、观察、检测等几个步骤,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仔细认真完成,只要一道工序出现工作失误都可能造成误检、数据偏差较大。在昆山溢阳潮热处理 有限公司实习的过程当中,我有许多的心得体会,我把主要的技术步骤总结如下。取样。根据检验零件的技术要求,在被检零件上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取试样。试样的截取应该便于以后的磨制和观察、检测为准。齿类零件做试样时一般切两个齿并留齿根。其他的零件必须与检测面垂直,切时注意别烧伤。尤其是切荣立减速 轴是必须慢速、冲水到位,否则就切坏了。 镶嵌。我们公司用的镶嵌材料是HM3金相镶嵌粉。镶嵌时,被检测面朝下,镶嵌粉一 般放7小勺就够了,保温10分钟左右即可取出。 磨制。磨制包括粗磨和细磨。粗磨:经取样和镶嵌的试样,首先应在砂轮片上磨平,磨制划痕均匀。在砂轮打磨试样时,用力均匀压力不要太大,并经常用水冷却,避免试样因受热而发生组织变形。细磨:由粗到细的各号水磨砂纸和金相砂纸上依次进行磨制。我们公司主要用240、600、1000号水磨砂纸和金相砂纸进行磨制。磨制时用力要均匀,在每张砂纸的磨制时间不要太长,一般每一张砂纸磨制试样的个

机械性能,金相检验报告

中铁亨通道岔 检验报告 (2017)检字第01号 产品名称: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AT尖轨) 产品图号:SC(07)330-104、105 制造单位:中铁亨通道岔道岔车间 检验类别: 成品全检+淬火试样抽检 检验单位:中铁亨通道岔质检部 报告日期:2017年5月24日

检验报告首页

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尖轨检验记录表直线尖轨 J-1705017-LZ未注明单位为毫米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 检验 类别 检验结果 合格 判定 1 标识永久标识,容齐全、工整、鲜 明、位置正确 A 无超差√ 2 尖轨工作边直线度≤0.3/1m,1.0/10m,全长分 两段每段均为1.0 B 0.2,0.5 √ 3 不加工轨顶面直线度≤0.4/1m 0.3 √ 4 轨底扭曲≤0.45/1m,1.0/10m全长1. 5 0.3 √ 5 跟端成型段轨底平面度≤0.5 0.4 √ 6 跟端加工的轨顶直线度 ≤0.3/1m A 0.1 √ 7 跟端轨头工作边直线度 B 0.1 √ 8 长度12480 B 12479 √ 9 螺栓孔径(φ22、φ30)22、30.1 √ 10 螺栓孔中心位置(上下)65±1.0 64.8 √ 11 有装配关系的两相邻螺栓孔 中心距 (120、330)±1.0 120、330 √ 12 无装配关系的两相邻螺栓孔 中心距 (160、2280、2337)±2.0 160、2280、2337.5 √ 13 两最远螺栓孔中心距离(直11362、曲11358)±3.0 11362.5 √ 14 螺栓孔倒棱≥1×45°/R≥1倒圆,并清除毛刺无超差√ 15 螺栓孔壁粗糙度MRR Ra25 无超差√ 16 加工后倒棱倒棱或打磨无超差√ 17 尖轨加工表面质量平滑,表面粗糙度 MRR Ra25 无超差√ 18 顶弯支距极限偏差/校直(19.8、42.4、67.9、96.2、 127.4、161.4、191.7) / / 19 尖轨顶弯压痕≤0.5,不允许裂纹 A 0.4 √ 20 轨头尖端宽度(b) ±0.5 B 3.9 √ 21 轨头5mm断面宽度(b) 5 √ 22 轨头10mm断面宽度(b)10 √ 23 轨头20mm断面宽度(b)20 √ 24 轨头50mm断面宽度(b)50.1 √ 25 尖端高度(H)129 B 128.1 √ 26 轨头5mm断面高度(H)138 137.2 √ 27 轨头10mm断面高度(H)141.7 141 √

金相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范本

实验一 金属材料显微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规则; 掌握金相显微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观察,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了解并掌握铁碳合金中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 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概述: 金相分析是研究工程材料内部组织结构的主要方法金相显微分析法:利用金相显微镜在专门制备的试样上观察 材料的组织和缺陷的方法。 1.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 2.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为了能够在金相显微镜下真实地、清楚地观察到 金属内部的显微组织,需要精心地制备金相显微试样。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主要步骤有: 本实验金相试样制备过程的步骤如下: 3.观察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平衡组织 分析各种相组分和组织组成物的特征 碳钢: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 白口铸铁: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 相或组织: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 区分:铁素体与渗碳体、各种渗碳体

磨制方法 ●砂纸平铺在玻璃板上,一手按住砂纸,另一手握住试样,使 试样磨面朝下并与砂纸接触,在轻微压力作用下向前推行磨制。 方式重复进行。

显微组织。 右图为单相组织和 双 相组织的显微组织图 实验概述: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金相分析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有: 光学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电吹风机等。 ?实验材料有: 低碳钢试样,工业纯铁、20钢、T8钢、亚共晶白口铸铁等显微组织样品,金相砂纸,抛光粉,硝酸酒精溶液(含4%HNO3),酒精,脱脂棉等。 实验一金属的显微分析法 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实验讲义的有关内容; ?听取实验指导教师讲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等内容,熟悉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其操作规程; ?由实验指导教师讲解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过程,学生每人一块试样,进行试样制备全过程的操作,直至制成合格的金相试样; ?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所制备试样的显微组织特征,并用摄像机拍照存盘。

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使金相检测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范围 凡本公司需做金相检验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 3.1检验标准 检验项目和标准根据客户要求定。 3.2操作程序 3.2.1金相试样的制备 取样-粗磨-细磨-抛光 3.2.1.1取样 取样要具有代表性,截取过程中应防止组织发生变化。 3.2.1.2粗磨 粗磨一般在专用的砂轮和砂布上进行,目的是将取样所形成的粗糙表面、不规则外形的试样修整成形,为以后的磨制和抛光作好准备。在砂轮上磨制后,为使试样的检验面进一步磨平,在0号或00号砂布上再进行磨制,磨至试样磨面看不到砂轮磨痕为止。粗磨后,将试样和双手清洗干净,以防粗沙粒带入砂纸。 3.2.1.3 细磨 细磨一般在金相砂纸上对粗磨好的试样进一步磨制,为抛光作好准备。细磨一般要由粗到细依次经过800 1000 1200 金相砂纸。每更换一道砂纸转动90 角, ###○ 以观察上道砂纸划痕是否全部磨掉。细磨后,将试样和双手冲洗干净。 3.2.1.4抛光 抛光的目的是除去试样磨面上磨痕,使其呈光亮无痕的镜面。抛光在涂有金刚石研磨膏的专用抛光机上进行,并在抛光机上沿半径方向往复移动或转动,以防产生抛光道痕或拖尾。抛光好的试样冲洗干净,并迅速用吹风机吹干。 3.2.2金相组织的浸蚀 3.2.2.1溶液的配制 2—5%硝酸酒精溶液:2—5mL硝酸95-98mL无水乙醇 3.2.2.2金相组织的显示

一般过程:冲洗抛光试样-酒精擦洗-吹干-浸蚀-冲洗-酒精擦洗-吹干。 方 法有揩擦法和浸入法两种。 a)揩擦法 揩擦法是用药棉球沾上浸蚀剂揩擦抛光面,直至抛光镜面变成灰暗色,冲洗吹干。 b)浸入法 浸入法是将试样浸入浸蚀剂中,再轻微移动试样,促使气泡逸出,镜面变成灰 暗色,取出冲洗吹干 3.2.3金相试样的观察判定 3.2.3.1铸铁的金相检验 a)灰铸铁(执行标准GB/T7216-87) 用未浸蚀的试样检验石墨形状和石墨长度。如在同一试样中有不同形状石墨,应观察估计每种形状石墨的百分数,并在报告中依次说明。检验石墨长度,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视场取其中最长的三条以上石墨的平均值测定,被测视场不少于三个。用2-5%硝酸酒精溶液浸蚀3-5秒后观察基体组织,珠光体含量、碳化物数量、磷共晶数量,以大多数视场对照图片。 b)球墨铸铁(执行标准GB9441-88) 试样浸蚀前,观察球墨铸铁的球化级别和石墨大小。检验球化级别至少观察5 个视场,取其中3个较差的视场与级别图对照评定。检验石墨大小,以大多数视场对照级别图。抛光好的试样用2-5%硝酸酒精溶液浸蚀3-5秒,观察基体组织。检验珠光体、铁素体分散分布的含量时,以大多数视场对照级别图。检验渗碳体含量时,以含量最多的视场对照评级。 3.2.3.2铸钢的金相检验 铸钢的金相检验项目根据客户要求定。 3.2.4金相显微镜 3.2. 4.1金相显微镜的操作规程 a)检查电源和显微镜主机是否连接,确认显微镜灯泡电压已经打至最小,方可打开 主

金属试样成分分析及金相分析实验报告

金属试样成分分析及金相分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电火花直读光谱仪,分析材料各组成元素及含量含量;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材料金相组织,分析相组成; ●超景深显微镜观察断口形貌,分析断裂类型。 2.实验设备 ●QSN-750型电火花直读光谱仪; ●VK-9710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VHX-1000超景深显微镜 3.实验步骤 ●电火花直读光谱仪成分分析 对需要检测成分的金属试样(最小尺寸需大于15mm,本实验实验为7A04ZrSc)进行表面处理,将表面的氧化层打磨干净,用150#的砂纸粗磨即可;然后对试样进行成分分析。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金相分析 a.镶样:为方便样品的打磨和观察,将7A04ZrSc试样镶嵌在环氧树脂镶样件上; b.打磨:分布使用400#、600#、800#金相砂纸逐级打磨,然后再抛光机上利用金刚石抛光剂抛光 直至表面呈镜面无划痕; c.腐蚀:采用混合酸腐蚀试样至无大量气泡产生,再用蒸馏水、无水乙醇清洗干净后吹干。 d.观样: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7A04ZrSc试样金相组织。 4.实验结果及分析 ●成分分析 QSN-750型电火花直读光谱仪成分分析得出的数据,经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7A04ZrSc试样组成各元素含量(质量分数,%) 合金Si Fe Cu Mn Mg Cr Zn Ti Zr Sc 7A04ZrSc 0.199 0.863571 1.559 0.232 1.977 0.179143 6.351 0 0.146914 0.2 7A04ZrSc属Al-Zn-Mg-Cu系超高强度铝合金,亦称超硬铝,是超硬铝中相当成熟.使用较久和较广的一个合金。强度高,热处理强化效果好,退火和新淬火状态下塑性中等;与硬铝不同,人工时效状态下的耐蚀性比自然时效状态的耐蚀性好,且自然时效进程慢,需经过3个月后才能达到时效硬化峰值,故7A04在淬火人工时效状态下使用。其缺点是组织稳定性不高,低频疲劳强度低,有应力腐蚀破裂倾向。合金点焊焊接性良好,气焊不良,热处理后可切削性良好,但退火后的可切削性不佳。其内外加的Sc、Zr元素作用如下: a.Sc元素 一般来说,过渡族元素被加入到纯铝中时,由于它们在铝中溶解度低,易于沉淀或结晶,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因而合金的强度、再结晶温度及微观组织被显著提高。少量的Sc元素加入到硬质铝合金内,合金的强度、再结晶温度及微观组织被显著提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产生了与基体共格的、稳定的、弥散的Al3Sc粒子,对位错有强烈钉扎作用,并能阻止晶界的迁移,在高温下仍能保持与基体共格的关系。

金相实验报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材料物理专业实验训练报告 实验名称金相试验 实验日期2013 年12 月17 日得分: 地点: 年级班 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同组人姓名 目录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及讨论……………………………………………………………………….. 附:实验原始数据处理……………………………………………………………….. 注意事项 1、禁止随意动设备、仪器、药品及实践场所物品,实践活动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 2、安全操作,严格注意电、火、水、试剂等具有伤害性带来的危险,不得违章进行任何活动。

金相试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金相试样的制备与观察 二、实验项目简介 通过制备试样,并在显微镜下观察铝合金的金相组织,使学生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方法,认识铝合金的金相组织和形态特征,建立成分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 三、实验目的 1. 掌握铝合金的制备过程和抛光机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2. 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认识铝合金的金相组织; 4. 结合理论,理解铝合金成分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实验要求 1对实验原理与方法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教材的基本知识,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了解铝合金常规的金相组织,对有关名词、概念有清楚地认识,了解观察显微组织的原理、方法和作用。 2对操作技能与仪器设备的要求: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了解砂纸的型号和使用,熟悉抛光机和显微镜的使用,会判断试样制备的好坏。仪器设备:砂轮机、砂纸、抛光机、金相显微镜等。

理化检验记录表格

六、理化表式汇总表 序号编号名称 1 ZJ/LH-01 理化试验委托单 2 ZJ/LH-02 力学和工艺性能试验试样加工检验记录(表1) ZJ/LH-02-1 拉伸试样检验记录(表2) ZJ/LH-02-2 冲击试样检验记录(表3) ZJ/LH-02-3 弯曲、压扁、扩口等试样检验记录(表4) 3 ZJ/LH-03 材料理化试验报告原始记录 4 ZJ/LH-04 理化试验报告 5 ZJ/LH-05 化学分析原始记录 6 ZJ/LH-06 化学分析结果登记表 7 ZJ/LH-07 金相检验原始记录 8 ZJ/LH-08 金相试验报告 9 ZJ/LH-09 焊接件理化试验报告

理化试验委托单 委托单位:无锡市四方机械厂2010年10月12 日委托编号:LH2010-10-01 名称钢板试件编号10S-01 批号10205899330101 材料牌号、规格Q345R、12mm焊工钢印焊接材料 材料入库号1001009 坡口型式焊接方法及位置 热处理状态代表产品工作令号10-10-001 代表部位 试验项目及数量 项目数量项目数量项目数量项目数量 拉伸R el R m A 1 冲击 温度0℃ 3 金 相 检 验 晶 间 腐 蚀 方法: 化 学 分 析 及 其 他 C √ 缺口型式V Si √ 弯曲 面弯 D=2a 1 硬度宏观Mn √ 背弯断口微观P √侧弯S √压扁Al √ 备注试验标准:拉伸试验按GB/T228-2002, 弯曲试验按GB/T232-1999;冲击试验按GB/T229-2007 评定标准:GB713-2008 委托人 要求完成时间2010.10.13 接受人

机械性能,金相检验报告

唐山中铁亨通道岔有限公司 检验报告 (2017)检字第01号 产品名称: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AT尖轨)产品图号:SC(07)330-104、105 制造单位:唐山中铁亨通道岔有限公司道岔车间检验类别: 成品全检+淬火试样抽检 检验单位:唐山中铁亨通道岔有限公司质检部 报告日期:2017年5月24日

检验报告首页 产品名称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 (AT尖轨) 产品图号SC(07)330-104、105 检验单位唐山中铁亨通道岔有限公司质检部 制造单位唐山中铁亨通道岔有限公司道岔车间 检验类别成品全检+淬火试验抽检样品来源入库成品 样品数量成品2件,淬火样轨6件,正火 样轨6件。 样品状态完好 检验依据TB/T412-2014 《标准轨距铁路道岔技术条件》 TB/T1779-1993 《道岔钢轨件淬火技术条件》TSZTHT-T-029 《标准轨距铁路道岔内控技术条件》TSZTHT-Q-002 《道岔产品检验制度》 TSZTHT-Q-011 《尖轨检验规程》 设计图:SC(07)330-104、105 主要检验仪器设备里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超声波探伤仪,专用检验测试平台,一米直尺,钢卷尺,塞尺,宽座直角尺,钢板尺,游标卡尺,深度尺,弦线、检验专用量具 检验项目表面质量及外形尺寸,轨顶面硬度,轨头宽30mm、50mm及跟端热影响区断面淬火层形状、深度、硬度、组织,跟端纵向硬度。 检验地点道岔车间AT尖轨检验平台区和试验室 检验结论对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尖轨进行检验,所检项目A类项点、B类、C 类项点均合格。 检验人 章审核人 检验日期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的制备实验报告

金相检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方法 2)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概述 (一)金相显微镜的构造 光学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一般包括放大系统、光路系统和机械系统三部分,其中放大系统是显微镜的关键部分。 (二) 金相试样制备 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取样、粗磨、细磨、抛光和浸蚀五个步骤。 1.取样 从需要检测的金属材料和零件上截取试样称为"取样"。取样的部位和磨面的选择必须根据分析要求而定。试样的尺寸并无统一规定,从便于握持和磨制角度考虑,一般直径或边长为15~20mm,高为12~18mm比较适宜。对那些尺寸过小、形状不规则和需要保护边缘的试样,可以采取镶嵌或机械夹持的办法。 金相试样的镶嵌,将适宜尺寸(约φl5~20mm)的钢管、塑料管或纸壳管放在平滑的塑料(或玻璃)板上,试样置于管待磨面朝下倒入填料,放置一段时间凝固硬化即可。 2.粗磨 粗磨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修整有些试样,例如用锤击法敲下来的试样,形状很不规则,必须经过粗磨,修整为规则形状的试样; 2)磨平无论用什么方法取样,切口往往不十分平滑,为了将观察面磨平,同时去掉切割时产生的变形层,必须进行粗磨; 3)倒角在不影响观察目的的前提下,需将试样上的棱角磨掉,以免划破砂纸和抛光织物。 3.细磨 粗磨后的试样,磨面上仍有较粗较深的磨痕,为了消除这些磨痕必须进行细磨。细磨,可分为手工磨和机械磨两种。 (1)手工磨 手工磨是将砂纸铺在玻璃板上,左手按住砂纸,右手握住试样在砂纸上作单 向推磨。 1)加在试样上的力要均匀,使整个磨面都能磨到; 2)在同一砂纸上磨痕方向耍一致,并与前一道砂纸磨痕方向垂直。待前一道砂纸磨痕完全消失时才能换用下一道砂纸。 3)每次更换砂纸时,必须将试样、玻璃板清理干净,以防将租砂粒带到细砂纸上。 4)磨制时不可用力过大,否则一方面因磨痕过深增加下一道磨制的困难,另一方面因表面变形严重影响组织真实性。

金相实验报告

金相试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金相试样的制备与观察 二、实验项目简介 通过制备试样,并在显微镜下观察XXX的金相组织,使学生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方法,认识XXX的金相组织和形态特征,建立成分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 三、实验目的 1. 掌握铝合金的制备过程和抛光机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2. 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认识铝合金的金相组织; 4. 结合理论,理解铝合金成分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实验要求 1对实验原理与方法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教材的基本知识,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了解相关材料常规的金相组织,对有关名词、概念有清楚地认识,了解观察显微组织的原理、方法和作用。 2对操作技能与仪器设备的要求: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了解砂纸的型号和使用,熟悉抛光机和显微镜的使用,会判断试样制备的好坏。仪器设备:砂轮机、砂纸、抛光机、金相显微镜等。

3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 记录实验过程; 2. 根据金相照片分析成分和金相组织的关系; 3. 要求用正规实验报告纸,书写清晰。 五、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及材料 1. 设备: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砂轮机。 2. 各号金相砂纸、抛光布、脱脂棉、3~5﹪硝酸酒精溶液、试样(成分:xxxxx )。 六、 实验步骤 (1) 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 金相试样的制备包括取样、磨制、抛光和浸蚀等步骤。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主要步骤 本实验金相试样制备过程的步骤如下:

1.取样 试样的选取应根据被检验材料或零件的特点,取其有代表性的部位。例如研究零件的失效原因时,应在失效部位取样,并在完好部位取样,以便对比分析。对于铸造合金,考虑到组织的不均匀性,应从表层到中心各个部位进行选取。对于轧材,研究表层缺陷和夹杂物的分布时应横向取样;研究夹杂物类型、形状、变形程度、带状组织时应纵向取样。对一般热处理后的零件,由于组织均匀,可任意取样取样时应保证试样观察面不发生组织变化,试样尺寸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以手拿方便即可,其形状以便于观察为宜。 金相试样(标准样) 2.磨制 (1) 粗磨:粗磨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平整的表面,使用砂轮机将试样的棱角磨平。磨削时应注意试样对砂轮的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在试样表面上形成较深的磨痕而增加细磨的困难,磨削时应不断用水冷却试样,以免受热引起组织变化,试样边缘要进行倒角,以免在细磨和抛

金相检验规范

1.目的 通过对锻件进行金相检验,使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产品的内在质量符合国家法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有金相试验要求的产品。 3.执行标准: ①ASTM E381-01-2006 棒材、锻坯、大方坯和锻件的宏观侵蚀试验标准 ②ASTM E45-2013 测定钢材夹杂物含量的试验方法 ③ASTM E112-2013 测定平均晶粒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4.检验人员必须经考核培训并取得相应岗位资格证书。 5.检验设备:光学显微镜、放大镜 6.操作程序: 6.1试样的制备 a)试样截取方向、部位、数量应依据检验的目的、技术标准或双方技术合同进行; b)试样的尺寸见附图; c)试样的制备:磨平磨光(粗磨、细磨)抛光浸蚀观察 6.2金相检验 6.2.1非金属夹杂物的检验: 6.2.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标准图谱评定压缩比大于或等于3的轧制或锻制钢材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的显微评定方法。这种方法广泛用于对给定用途钢适应性的评估。但是,由于受试验人员的影响,即使采用大量试样也很难再现试验结果,因此,使用本方法时应十分慎重。 6.2.1.2原理 将所观察的视场与本标准图谱进行对比,并分别对每类夹杂物进行评级。这些评级图片相当于100倍下纵向抛光平面上面积为0.50mm2的正方形视场。 根据夹杂物的形态和分布,标准图谱分为A、B、C、D和DS五大类。 这五大类夹杂物代表最常观察到的夹杂物的类型和形态: ——A类(硫化物类):具有高的延展性,有较宽范围形态比(长度/宽度)的单个灰色夹杂物,一般端部呈圆角;——B类(氧化铝类):大多数没有变形,带角的,形态比小(一般<3),黑色或带蓝色的颗粒,沿轧制方向排成一行(至少有3个颗粒); ——C类(硅酸盐类):具有高的延展性,有较宽范围形态比(一般≥3)的单个呈黑色或深灰色夹杂物,一般端部呈锐角; ——D类(球状氧化类):不变形,带角或圆形的,形态比小(一般<3),黑色或蓝色的,无规则分布的颗粒; ——DS类(单颗粒球状类):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直径≥13μm的单颗粒夹杂物。 非传统类型夹杂物的评定也可通过将其形状与上述五类夹杂物进行比较,并注明其化学特征。例如:球状硫化物可作为D类夹杂物评定,但是试验报告中应加注一个下标(如:D sulf表示;D cas表示球状硫化钙;D RES表示球状稀土硫化物; D Dup表示球状复相夹杂物,如硫化钙包裹着氧化铝。 沉淀相类如棚化物、碳化物、碳氮化合物或氮化物的评定,也可以根据它们的形态与上述五类夹杂物进行比较,并按上述的方法表示它们的化学特征。 注:在进行试验之前,可采用大于100倍的放大倍率对非传统类型夹杂物进行检验,以确定其化学特征。 每类夹杂物又根据非金属夹杂物颗粒宽度的不同分成两个系列,每个系列由表示夹杂物含量递增的六级图片组成。 附录A列出了每类夹杂物的评级图谱。 评级图片级别i从0.5级到3级,这些级别随着夹杂物的长度或串(条)状夹杂物的长度(A,B,C类),或夹杂物的数量(D)类,或夹杂物的直径(DS类)的增加而递增,具体划分界限见表1。各类夹杂物的宽度划分界限见表2。例如:图谱A类i=2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夹杂物的形态属于A类,而分布和数量属于第2级图片。

金相检测作业指导书

金相检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使金相检测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范围 凡本公司需做金相检验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 3.1.检验标准 检验项目和标准根据客户要求定。 3.2.操作程序 金相试样的制备:取样-粗磨-细磨-抛光-腐蚀-显微观察评级 3.2.1取样 取样要具有代表性,试样尺寸尽量12-20mm范围内,截取过程中应防止组织发生变化(要求截取试样过程中试样受热、受外力作用都能尽量小)。 通常用于切割试样的有砂轮切割机、线切割、锯床等。 a)原材料检测试样:试样的金相检测面要平行于轧制方向; b)感应热处理后检测试样:在刃板的边缘处和刃板中心处分别取样; c)整体特处理后检测试样:在距刃板边缘超过厚度1.5倍的位置上取样, 厚度(<30mm)的刃板,截面作为金相观察面; 厚度(30mm—50mm)的刃板,厚度方向的2/3处锯断为2个试样; 厚度(>50mm)的刃板,厚度方向的等分为3个试样; 3.2.2粗磨 粗磨一般在专用的砂布上进行,目的是将取样所形成的粗糙表面、不规则外形的试样修整成形,为以后的磨制和抛光作好准备。在砂布上进行磨制,磨至试样磨面看不到锯痕为止。粗磨后,将试样和双手清洗干净,以防粗沙粒带入砂纸。 3.2.3细磨 细磨一般在金相砂纸上对粗磨好的试样进一步磨制,为抛光作好准备。细磨一般要由粗到细依次经过240#400#800#金相砂纸。每更换一道砂纸,试样转动90°角,以观察上道砂纸划痕是否全部磨掉。细磨后,将试样和双手冲洗干净。 3.2.4抛光 抛光的目的是除去试样磨面上磨痕,使其呈光亮无痕的镜面。抛光在涂有金刚石研磨膏的专用抛光机上进行,并在抛光机上沿半径方向往复移动或转动,以防产生抛光道痕或拖尾。抛光好的试样冲洗干净,并迅速用吹风机吹干。 3.2.5试样的腐蚀 为进行显微组织检验,须对抛光好的金属试样进行腐蚀,以显示其真实,清晰的组织结构。 3.2.5.1腐蚀试剂 4%硝酸酒精溶液 3.2.5.2腐蚀金相显微组织: 一般过程:冲洗抛光试样-酒精擦洗-吹干-腐蚀-冲洗-酒精擦洗-吹干。 腐蚀方法有揩擦法和浸入法两种: a)揩擦法:揩擦法是用药棉球沾上腐蚀剂揩擦抛光面,直至抛光镜面变成灰暗色,冲洗吹干。 b)浸入法:浸入法是将试样浸入腐蚀剂中,再轻微移动试样,促使气泡逸出,镜面变成

金相检验实习报告

金相检验实习报告 在热处理过程中,金相检验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金相检验是一道非常严谨的工作,主要包括取样、镶嵌、磨制、抛光、侵蚀、观察、检测等几个步骤,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仔细认真完成,只要一道工序出现工作失误都可能造成误检、数据偏差较大。在昆山溢阳潮热处理有限公司实习的过程当中,我有许多的心得体会,我把主要的技术步骤总结如下。 取样。根据检验零件的技术要求,在被检零件上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取试样。试样的截取应该便于以后的磨制和观察、检测为准。齿类零件做试样时一般切两个齿并留齿根(从动轴、空调机齿、中间轴、倒档齿轮3033、主轴齿轮3049,巴西伊顿1588、1182,金杯主动、猎豹前后桥主动等)。其他的零件必须与检测面垂直,切时注意别烧伤。尤其是切荣立减速轴是必须慢速、冲水到位,否则就切坏了。 镶嵌。我们公司用的镶嵌材料是HM3金相镶嵌粉。镶嵌时,被检测面朝下,镶嵌粉一般放7小勺就够了,保温10分钟左右即可取出。 磨制。磨制包括粗磨和细磨。粗磨:经取样和镶嵌的试样,首先应在砂轮片上磨平,磨制划痕均匀。在砂轮打磨试样时,用力均匀压力不要太大,并经常用水冷却,避免试样因受热而发生组织变形。细磨:由粗到细的各号水磨砂纸和金相砂纸上依次进行磨制。我们公司主要用240、600、1000号水磨砂纸和金相砂纸进行磨制。磨制时用力要均匀,在每张砂纸的磨制时间不要太长,一般每一张砂纸磨制试样的个数不超过5个。每换一张另一号砂纸磨制时,试样都要转动

90度。粗磨和细磨时要将试样洗净,试样在冲水的状态下磨制。磨制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试样会倒角。 抛光。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后一步,目的是除去最后一道砂纸留下的划痕,得到光滑如镜的检测面。我们主要是机械抛光,抛光织物是绒布。磨料是金刚石喷雾抛光剂。抛光时将磨料均匀的喷在织物上,试样的磨痕要和转盘的的方向垂直,抛光用力均匀,较小的施加压力。 侵蚀。侵蚀是把金相样品浸在化学侵蚀液里或用带有化学侵蚀剂的脱脂棉球擦拭一定时间,借助化学侵蚀剂对金属的化学作用使金相组织呈现出来。我们使用化学侵蚀剂为硝酸酒精溶液,用1%的硝酸酒精溶液进行轻腐蚀,主要为了观察齿根部位非马组织的厚度,非马组织到现在我还没有搞懂,总是腐蚀不出来。其他的试样一般都是用4%的硝酸酒精溶液进行腐蚀,腐蚀时间5s左右。 观察。我们金相组织分析时用100*、400*金相显微镜镜的镜头对试样表面进行观察分析试样内部金相组织:渗碳层的深度,齿顶碳化物的含量等级,节圆残余处马氏体的含量等级,心部铁素体的含量等级。用放大100*的显微镜头对整个被检面的晶粒度进行分析评定和整个被检面的组织观察,用400*镜头对金相组织中残余马氏体的等级进行判定。这个步骤我觉得挺简单的,也很容易掌握。 有效硬化层测定。在最终热处理后的零件横截面上进行,硬度压痕在指定的宽度为1.5mm的范围内,沿与表面垂直的一条或多条平行线上进行。两相邻压痕间的距离(S)应不小于压痕对角线的2.5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