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2014学年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

2013-2014学年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

2013-2014学年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
2013-2014学年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

1.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将行政机关分为( B )。

A.行政机关和其内设机构 B.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C.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D.部级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2.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 C )。

A.五人 B.三人 C.两人 D.四人

3.被委托的组织必须以委托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其后果由( A )。

A.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 B.自己承担 C.与委托的行政机关共同承担

D.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由谁来承担

4.除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 B )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A.15 B.20 C.30 D.60

5.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人承担者,称为( A )。

A.首长负责制 B.委员会制 C.选举制 D.法定制

6.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系统内部违法失职的公务员实施的惩戒措施是( B )。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 C.行政强制 D.行政司法

7.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签署行政法规的人是( C )。

A.全国人大党委会主任 B.国家主席 C.国务院总理 D.中共中央主席

8.公务员职务关系因哪种情况而消灭?( D )

A.撤职 B.免职 C.升职 D.辞退

9.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范围是( C )。

A.拘留 B.劳动教养 C.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 D.没收非法所得

10.关于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B.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范围大于行政主体范围

C.行政主体必定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不限于行政主体

11.关于行政许可的设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法律已经设定行政许可的,行政法规可以酌情设定 B.省级人民政府可以设定永久性行政许可

C.国务院各部门的规章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D.任何规范性文件均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1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符合条件的某公司颁发企业营业执照的行为属于( A )。

A.行政许可 B.行政确认 C.行政裁决 D.行政指导

13.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在行政处罚当场处罚程序中,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数额为( C )。

A.100元以下 B.50元以下 C.20元以下 D- 10元以下

14.区公所设立的批准机关是( A )。

A.省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大党委会 C.县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大党委会

15.属于行政职务关系消灭的是( B )。

A.调任 B.退休 C.升职 D.委任

16.某省某县畜牧水产局被合并到农业局,这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 A )。

A.主体变更 B.客体变更 C.内容变更 D.法律事实变更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在我国,乡(镇)人民政府是最基层的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所辖行政区域内的行政事务

B.派出机关是指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有权机关批准,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不是一级人民政府

C.乡(镇)人民政府内部只设办事机构,不设职能部门

D.在我国,居委会是最基层的人民政府

18.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 C )。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 B.行政机关是唯一的行政主体

C.行政机关在任何场合都是行政主体 D.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相同

20.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合同的是( C )。

A.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的买卖合同 B.司法机关同其工作人员签订的岗位责任书C.国家订购军用物资、救灾物资的合同 D.行政机关分流人员与某农场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

21.下列属于对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是( C )。

A.劳动教养 B.驱逐出境 C.遣送出境 D.行政拘留

22.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有( B )。

A.全国人大及其党委会 B.各级人民政府 C.法院、检察院 D.社会团体

23.下列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 D )。

A.广州市越秀区公安分局 B.苏州市人民政府

C.青岛市市南区八大湖街道办事处 D.沈阳市铁西区重工工商所

24.行政主体因受胁迫而作出的行政行为,该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是( A )。

A.无效 B.可撤销 C.可废止 D.效力待定

25.行政规章有权设定警告和( C )。

A.吊销执照 B.拘留 C.一定数额的罚款 D.没收财物

26.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队拆除违章建筑,并向违章者征收拆除费用的行为是( B )。

A.直接强制 B.代执行 C.即时强制 D.执行罚

27.行政立法行为属于( D )。

A.依申请的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抽象行政行为

28.行政指导使用的最普遍的国家是( A )。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29.行政法制监督的不同主体中,能对行政主体监督最全面、具有最高权威性的是( A )。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司法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中国共产党

30.行政机关吊销任职资格证书的行为,属于( B )。

A.人身罚 B.行为罚 C.执行罚 D.申诫罚

31.行政监督的主体是( C )。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司法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国家监察机关

32.行政责任的主体是下列哪一个选项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 A )

A.行政主体 B.行政机关 C.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D.行政相对方

33.行政立法行为属于( A )。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依申请的行为

34.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下列哪一项设定?( A )

A.法律 B.法律和行政法规 C.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 D.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

35.行政监督属于( B )。

A.立法行为 B.行政行为 C.司法行为 D.个人行为

36.以下不是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的是( D )。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法律事实

37.以下主体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是( C )。

A.区公所 B.街道办事处 C.派出所 D.地区行政公署

38.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体现了行政行为的( B )。

A.公定力 B.确定力 C.执行力 D.拘束力

39.以下主体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B )。

A.全国国人大 B.国务院 C.公安部 D.南京市人民政府

40.以下监督检查,不属于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监督检查的是( D )。

A.层级监督检查 B.书面检查 C.抽样检查 D.自检制度

41.以下法律规范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是( B )。

A.法律 B.国务院部门规章 C.行政法规 D.省政府规章

42.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 B )。

A.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B.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

C.中央行政法与地方行政法 D.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

43.我国从国务院到省、县、乡等各级人民政府,就是一种( C )。

A.委员会制 B.职能制 C.层级制 D.分权制

44.在我国可以设立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是( B )。

A.省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各部门

45.在行政授权中,不可以接受授权的主体是( B )。

A.行政机构 B.民主党派 C.社会团体 D.企事业单位

46.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 B )。

A.行政相对方是公民 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 D.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

47.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产生的争议,不可以通过以下何种途径解决?( D )

A.行政复议 B.行政裁决 C.行政诉讼 D.民事调解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权力中属于行政职权的是( ABCD )。

A.规章制定权 B.行政奖励权 C.行政强制执行权 D.行政复议权

2.下列属于行为罚的是( ABC )。

A.责令停产停业 B.暂扣许可证 C.吊销营业执照 D.没收财物

3.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区别表现在( BCD )。

A.前者是双方行为,而后者是单方行为 B.前者是单方行为,而后者是双方行为

C.前者对于行政相对方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而后者一经成立,就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双方必须遵守

D.前者不产生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后者产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4.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是( ABCD )。

A.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

活动

B.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C.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j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D.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XZ .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 ABD )。

A.主体变更 B.客体变更 C.关系变更 D.内容变更

5.下列属于我国行政法渊源的有( ABCD )。

A.宪法和法律 B.行政法规与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是( ABCD )。

A.适应需要原则 B.精简原则 C.高效率原则 D.依法设置的原则

7.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包括( ABC )。

A.直接涉及到经济宏观调控活动的事项 B.涉及公共资源配置的事项

C.企业设立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D.市场竞争机制可以有效调节的事项

8.下列属于行政处罚形式的有( BCD )。

A.罚金 B.警告 C.行政拘留 D.罚款

9.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BCD )。

A.事实 B.物 C.行为 D.精神财富

10.关于行政主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 B.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

C.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产生法律后果 D.行政机关一定是行政主体

11.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包括( ACD )。

A.教育部 B.国家海关总署 C.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D.中国人民银行

12.关于行政相对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 B.可以分为抽象相对方与具体相对方

C.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是相对方重要的权利 D.遵循法定程序要求是相对方重要义务

13.行政行为合法要件之中的内容合法的要求是( ABC )。

A.行为由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B.行为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适用法律规范正确

C.行为必须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与精神 D.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的步骤与程序

14.以下主体属于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的是( ABD )。

A.国务院 B.国家教育部 C.山东省梁山县人民政府 D.重庆市人民政府

15.行政许可公开原则在实施行政许可时,体现为( ABCD )。

A.实施主体要公开 B.实施条件公开 C.实施期限公开 D.实施结果公开

16.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 ABCD )。

A.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 B.行政处罚的理由 C.行政处罚的依据 D.依法享有的权利

17.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包括( ABC )。

A.行政机关 B.公务员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行政相对人

18.在我国,专门行政监督是指( BD )。

A.行政复议 B.行政监察 C.行政诉讼 D.审计监督

19.通报批评属于( AB )。

A.行政处罚 B.申诫罚 C.人身罚 D.行为罚

20.关于行政合同和行政指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行政指导是单方行为 B.行政合同具有法律强制力

C.行政合同是事实行为 D.行政指导适用法律优先原则

21.行政许可的作用有( ABCD )。

A.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 B.保障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C.保护与发展民族经济 D.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22.依据行政行为实施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 AC )

A.行政立法行为 B.单方行政行为 C.行政执法行为 D.双方行政行为

23.以下主体可以接受行政委托成为被委托的组织的是( ABC )。

A.陕西省咸阳市人民政府 B.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官桥派出所

C.吉林省长春市律师协会 D.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法院

24.根据我国《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下列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ABD )

A.警告 B.记过 C.罚款 D.降级、撤职

25.关于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行政关系属于法律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关系为基础

C.行政法律关系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 D.行政关系经行政法调整转为行政法律关系

26.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ABCD )。

A.行政主体 B.行政相对方 C.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27.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 BD )。

A.合乎现实性 B.合法性 C.具有中国特色 D.合理性

28.关于行政主体与国家公务员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国家行政管理活动通过公务员公务行为得以实现 B.公务员公务行为是以国家机关名义实施

C.公务员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国家行政机关承担 D.公务员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是职务上的委托关系

29.在我国,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有哪几种情况?( ABC )

A.选任 B.委任 C.调任 D.升职

30.关于行政相对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 B.可以分为直接相对方与间接相对方

C.听证是相对方重要的义务 D.相对方有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

31.行政行为的无效的原由包括( ABCD )。

A.行政行为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 B.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职权的行为

C.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D.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

32.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照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3%的罚款属于( BCD )。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执行 C.间接强制 D.执行罚

三、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0分)

1.行政职权一般依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有职权;另一类是授予职权。

2.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3.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4.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5.《行政处罚法》第42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6.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8.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_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9.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来设定。

10.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11.行政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而行政合理性原则则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

12.我国的政府派出机关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行政公署、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

13.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和职责的一部份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

14.行政立法的原则主要包括民主原则和效率原则。

15.即时强制是指因情况紧急,为了达到预期的行政目的,行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对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或制度。

16.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17.省级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18.行政处罚处罚法定原则主要含义包括依据法定主体法定、职权法定和程序法定。

19.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的法律监督。

20.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21.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包括限制性、强制性和执行性。

22.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制度中的创新包括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办理、集中办理或者联合办理。

23.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公定力、执行力、确定力和拘束力。

24.在我国,最基层的人民政府是乡(镇)人民政府。

25.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

26.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27.行政立法权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规章的权力。

28.行政立法性质的双重性体现在它既具有行政性,又具有立法性。

29.被委托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30.行政不当也叫行政失当,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合理。

31.行政处罚适用的时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是两年,《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是六个月。

32.行政处罚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人身罚、行为罚、财产罚和申诫罚。

33.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包括法定行政机关、被授权组织和受委托的行政机关。

34.行政处罚听证应当制作听证笔录。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1.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

22.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23.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采取的强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24.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1.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22.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确立、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24.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违法或者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

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五、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简述行政合同的特征。

答:行政合同的特征:(1)行政合同的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实施行政管理;(3)行政合同的双方意思表示必须一致;(4)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中,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

25.简述行政法的特点。

答:行政法的特点有:(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2)行政法规范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是由多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3)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4)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5)行政程序性规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类行为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共存于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

26.简述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答: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包括:(1)合法性原则;(2)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3)便民原则;(4)救济原则;(5)信赖保护原则;(6)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7)监督原则。

28.简述行政相对方的权利。

答: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包括:(1)提出申请的权利;(2)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3)听证的权利;(4)了解情况的权利;(5)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的权利。

30.简述行政指导的特征。

答: (1)行政指导是非权力行政活动;(2)行政指导是一种事实行为;(3)行政指导属于单方行为;(4)行政指导是一种适用较大幅度的弹性的管理领域;(5)行政指导适用法律优先原则;(6)行政指导是一种外部行为。

28.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答:(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行政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

30.简述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

答:二者区别在于:(1)性质不同;(2)产生依据不同;(3)行为后果不同。

28.简述行政法的法源。

答:行政法的法源分为:(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6)我国政府签订、加入或承认的国际条约。

29.简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答: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包括:(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当符合法律目的;(2)行政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之上,要有正当的动机,(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30.简述行政立法的程序。

答:行政立法的程序大致包括:(1)起草;(2)征求意见;(3)审查;(4)通过;(5)签署;(6)发布与备案。

六、论述题(15分)

27.论述行政立法与权力机关立法的主要区别。

答:行政立法与权力机关的立法有重要的区别:(1)立法的主体不同。行政立法的主体是有权的行政机关,权力机关的立法主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立法权的来源不同。行政立法权来源于宪法规定和权力机关乃至上级行政机关的授权,权力机关的立法权直接来源于宪法规定。(3)立法的内容不同。依据法律保留原则,涉及国家基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必须要由国家权力机关立法。(4)所立之法的效力等级不同。权力机关所立之法的效力高于行政机关的立法。(5)立法的程序不同。权力机关立法要比行政立法严格。(6)立法的形式不同。权力机关立法以“法典”或“法”的形式颁布,行政立法多以“规定”等形式发布。(7)立法效果不同。权力机关立法比行政立法稳定性强,而行政立法则适应性强。

27.论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答: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是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

基本准则,具有普遍性、基础性等特点。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含义和具体要求: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

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

内容。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包括: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任何行

政职权的行使都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

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含义和具体要求:行政合理性原则指行政行为,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

理,也就是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要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和适度。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包括: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行政目的;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

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即应符合事情的常规或规律。

31.试述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答:对行政立法的监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2)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立法的监督;(3)人民法院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31.试述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答: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重要活动之一,其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法性原则,包括行政许可的设定与实施均要合法。(2)分开、公平、公正原则。(2分)(3)便民原则。(4)救济原则。(5)信赖保护原则。 (6)行政许可一般不得转让原则。(7)监督原则。

说明:每一要点答到给1-2分,适当展开再得1分。

31.试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答:(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行政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

七、案例分析题(15分)

28.案情介绍:司机甲酒后驾车,撞伤路人乙,下班交警徐某路过看见,赶紧去调解处理。

徐某出示了交警的证件,并要求甲出示驾驶证,并问甲是否喝酒,甲承认喝了酒。徐某对甲开

出处罚单,甲因徐某已下班为由,对处罚不服。

问题:

(1)在此案中,司机甲与徐某之间的纠纷性质,属于民事纠纷还是行政纠纷?

(2)本案是否存在行政行为,理由是什么?

(3)如存在行政行为,谁是行政主体?

答:(1)属于行政纠纷。(2分)本案中司机甲与交警之间因交通行政处罚行为之间发生了

纠纷,是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之间因不服行政管理发生的纠纷,属于行政纠纷。(3分)

(2)存在行政行为。(2分)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

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依据人民警察法规定,警察在下班期间如果遇到违法行为

的,应当及时干预制止,打击违法犯罪。本案交警的行为属于执行公务的行政行为。(3分)

(3)本案的行政主体是徐某所在的交通管理局。(2分)公务人员自身不能成为行政主体,

他只是在代表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徐某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公务人员实施行政管理

活动,必须以行政机关的名义,所在行政机关承担该行为的法律后果(3分)

28.案情介绍:2010年11月11日晚,王洪涛之子王志在饭店就餐时与店芏发生纠纷。饭

店所在警区的执勤人员、某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杨某上前制止,并带王志到值班室处理,王志

不听劝阻,杨某遂对王志拳打脚踢,并用手铐击中王志的头部导致其死亡。

请问:

(1)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公务人员有几种’身份?

(2)本案杨某实施的致害行为属于个人行为还是公务行为?理由何在?

(3)本案应由谁对王志的死亡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答:(1)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公务人员有两种身份:个人身份和公务身份。(3分)

(2)杨某实施的致害行为属于公务行为。(3分)理由:一是该行为是杨某在执勤期间实施的;二

是以某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的身份实施的:三是行为与公安行政管理职权有内在联系。(3分)

(3)应由市公安局承担行政赔偿责任。(3分)因为杨某是在执行公务中侵权的,根据有关

法律规定应由杨某所在的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3分)

32.案情:2010年12月7日,某区政府工作人员以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政策为由,将马某夫

妇家的笔记本电脑带走。同年12月31日,区政府工作人员又在孙某任教的学校将其带走,次

日放回。孙某将区政府告上了区法院。

问题:

(1)本案中行政法律关系的行政主体是谁?

(2)区政府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

答:(1)本案中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马某夫妇(2分)和区政府(2分)

(2)本案中区政府行为违法。(3分)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区政府没有权力扣押相对人

财产、限制相对人人身自由。(3分)

32.案情:某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王某在一次宴请自己老战友的酒席上与酒店老板李某发生争执。王某一气之下,将酒店内的一台高级进口彩电砸坏,并扬言要吊销李某的营业执照。李某在多次向王某索赔无效的情况下,以王某为县公安局干部为由,要求公安局予以赔偿。

问题:

(1)王某在本案中的行为所涉及到的身份是个人身份还是公务身份?

(2)县公安局应该不应该赔偿李某损失?为什么?

(3)李某应当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答:参考答案:

(1)是个人身份。(2分)

(2)①县公安局不应当赔偿李某损失。(2分)

②因为张某行为是和执行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公务员以个人身份进行的个人行为,其后果由其自己承担。(2分)

(3)李某应当向法院直接起诉张某,请求法院判决其赔偿损失。(4分)

32.案情:2005年8月,张某当选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3个月后,其被所在镇党委、镇政

府免去职务。张某不服,诉至法院。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四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

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

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问题:

(1)你认为对本案中涉及到的行政行为是否属于越权?

(2)本案中,引发争议的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是谁?

(3)本案中,某村村民委员会是不是行政主体?

(4)本案中,镇政府行为是否合法有效?为什么?

答:参考答案:

(1)是越权;(2分)

(2)是镇政府;(2分)

(3)村委会不是行政主体;(2分)

(4)镇政府行为是违法的,无效的。(2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组织法》的规定,镇政府并不当然享有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的

权力,只是对村委会成员的选举活动具有指导、支持与帮助作用。本案中镇政府直接免去张某

村委会主任的职务,超越了法律赋予自己的行政职权,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因而是违法的。行

政合法性原则认为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镇政府行为因为越权而归于无效。(2分)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心得体会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心得体会 把握是学好行政法的关键,但它只是前提性条件,不能替代具体学习方法。在对具体内容的把握上,有以下几点值得考生参考:“实”是重点。凡是教材、法律规定中具有实用性、应用性的内容是司法考试的重点所在。因为司法考试是职业资格考试。作为一种职业资格,它主要测试的是入门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司法考试的性质决定其偏重于那些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内容。例如,行政法概述、行政诉讼概述这两章,作为编写教材是不可缺少的,但作为司法考试则是不重要的,因为概述所涉及的是入门所要掌握的基本原理,在法律实务中,它不会成为法官判案的依据,也不会成为律师辩护的理由。相反,作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类的内容,则几乎是司法考试必考的内容。因为司法职业每天所面对的是生活中发生的案件,而行政案件所要分析的首要的问题是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新”是考点。司法考试每年都会有所微调。调整无非是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两个方面。去年的司法考试,考试方法上的调整如论述题的增加;考试内容上的调整如证据方面的内容,由于有新的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的出台,证据方面的考题占了六分。在总分约40分的比例中,6分的分值应该说是占了比较高的比例。今年的司法考试,新的内容增加了行

政许可法、行政应急和政府采购法三个部分。尤其是行政许可法,它裹挟了许多新的现代政府的理念,几乎是必考的内容。需要考生注意。 “特”是题眼。司法考试涉及的内容很多,这恐怕也是司法考试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难考”的重要原因所在。但其所涉及的内容在考试中并不能等量齐观。有的具有出题价值,有的不具有出题价值。具有出题价值的部分我们可以称其为“题眼”。就像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必须有“新闻眼”一样,应对司法考试也需要有“题眼”。题眼究竟何在呢?“特”往往是题眼所在,即那些特殊的制度、特殊的规则即是题眼所在。如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相比,行政诉讼特有的规则往往是题眼所在;如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行政复议不同于行政诉讼的特殊规则也往往是题眼所在。对于考生来说,应对于此,一个比较有价值的方法是比较,将两种制度、两种规则比较着去把握,在比较中你可以找到特殊规则所在,同时也就能够找到题眼所在。 “本质”是关键。司法考试经常出现的题型是这样的题,它所考的不是你对某项制度或规则是否知道,而考的是你对这项规则或制度的本质的把握。这种题假定你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因为司法考试的门槛是大学本科,已具备了相当的基础知识,所要考的是你对该项知识的运用或把握。这就取决于你对这项知识或规则性质或本质的把握。如我们都知道行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六版)1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六版) 第一编行政法的基本理论 一、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形式,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的总和。 2、特征:?内容上具有明显公益性,与公共利益直接相关 ?形式上具有广泛性,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形式上具有多元性,行政法规出于不同性质、层次国家机关之手,来源多元 ?形式上具有变动性,行政直接面对社会生活 二、成文法是法律的主要渊源(选择题) 1、宪法和条约--行政法最高法律渊源 2、指定法--行政法基本法渊源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3、法律解释 ?宪法解释 ?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 ?行政解释 ?地方解释 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权的行使符合法律规定 1、法律优先,法律高于行政,因为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2、法律保留,法律对某些事项在一定范围内有所保留。法律沉默时,行政机关不能任意做出决断。在法律保留范围内,拒绝禁止行政机关行使权力,不在范围之内,允许行使权力。法律保留范围包括侵害保留、全面保留、重要保留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 1、平等对待: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时要平等对待老百姓,适用于侵害、受益领域 要求:?行政机关同时面对多个行政相对人,要相同情况相同对待 ?先后面对多个行政相对人也要相同对待 ?行政机关无论同时面对还是先后面对多个行政相对人,要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在本质不同时应有所区别。 2、比例原则:行政法中的皇冠原则,适用于侵害行政领域 要求:?妥当性:行政机关所采取手段和利益必须能够实现公共利益 ?最小侵害要求:当行政机关拥有多个手段可以实现既定目标,应当选择对个人利益损害最小的手段 ?均衡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原则 3、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诚实性原则),最早起源于德国,适用于受益行政领域

2013信息分析与预测试卷及答案学习资料

信息分析与预测复习题 一、单选题( 10 个) 1. 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生是在 ( C ) 之后。 A 、1935 年 B 、 1937 年 C 、1939 年 D 、1940 年 2. 只有满足条件 ( C ) 的 Gompertz 曲线才能称为生长曲线。 A 、 K>0, a>0, b>0 B 、 K<0, a<0, b<0 C 、K>0, 00, a>1, b>1 3. 信息分析过程中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研究的相对独立性,是为了保证信息分析的 ( C ) 。 A 、系统性 B 预测性 C 科学性 D 社会性 4. 对事件实现时间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应该用 ( D )来表达。 A 、评分算术平均值 B 满分频度 C 中位数 1. 完整的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一个 ( D )的活动过程。 A.规范化 B.满足特定需求 C.满足用户需求 D.系列化 2. 信息分析的目的是 ( A ) 。 A 、为科学决策服务 B 为科学研究服务 C 为信息管理服务 D 为信息咨询服务 3. 网上调查的基本方法是 ( A ) 。 A 、站点法 B E-mail 法 C 随机IP 法 D 视讯会议法 4. 指数平滑法中的加权系数 a 一般取值范围为(C )。 A 、 0.01-0.05 B 、 0.10-0.50 C 、 0.01-0.30 D 、 0.01-0.50 5. 信息分析过程中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研究的相对独立性,是为了保证信息分析的 ( C )。 A 、系统性 B 预测性 C 科学性 D 社会性 6. 在采用倾向线逐步修正的方法时,如果时间序列数据的倾向线呈非线性,则应该用 ( C ) 法。 A 、二次移动平均 B 二次指数平滑 C 三次指数平滑 D 多项式曲线 7.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是两种 ( C )的分析方法。 A 、完全不同 B 完全相同 C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D 比较相似 8. 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生是在 ( C )之后。 5. 从信息分析的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有 A 、跟踪、比较 B 比较、预测 6. 在四种实际调查形式中,又以 ( A 、现场调查 B 访问调查 7. 文献计量学方法主要是运用数学和 数学模型表示出来。 A 、信息学 B 统计学 8.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 A 、萨蒂 B 、布鲁克斯 C 、 9. 社会调查是收集 ( D ) 的主要途径。 A 、文献信息 10. 在实践中, 法。 A 、层次法 ( D ) 等类型。 C 预测、评价 D 跟踪、比较、预测、评价 D ) 为实际调查的主要方法。 C 样品调查 D 问卷调查 ( B ) 处理手段,将文献信息交流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用 ( A 齐夫 C 、计量学 D 、管理学 ) 首先提出的。 D 洛特卡 l=t 八乞 B 、实物信息 C 、口头信息 D 、非文献信息 无论是及时评价还是最终评价,一般都分为定性、定量和 ( B ) 三种评价方 B 半定量法 C 计量学法 D 、平滑移动法 D 中位数及上下四分点

(完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行政法 1、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规范行政组织及其职权、行政行为的条件与程序,以及对行政活动予以监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主要特征:(1)行政法涉及的内容广泛;(2)行政法规范具有易变性;(3)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没有截然分开。 2、行政法的渊源及其制定主体: (1)宪法; (2)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3)行政法规:国务院; (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6)行政规章: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地方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7)国际条约与协定; (8)法律解释; 3、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对由行政活动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后,所形成的行政主体相互之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以及行政主体与其他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中,行政主体一方是恒定的; (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对应性和不对等性; (3)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国家权力具有不可处分性; (4)行政法律关系的设定具有灵活性与及时性; 构成要素:(1)主体,行政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2)内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 (3)客体,行政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或标的。 4、依法行政原则: (1)合法行政,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具体要求: A、职权法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首先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权,即职权法定; B、依法的规定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包括遵循法定条件,依照法定程序行政; C、法律优先,在依法的规定进行行政活动的过程中,行政主体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等多种法律文件,此时从法制统一的要求出发,必须遵循法律优先。 D、法律保留,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

信息学奥赛试题

第19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BASIC 试题说明: 请考生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要求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存储容量2GB相当于() A、2000KB B、2000MB C、2048MB D、2048KB 2、输入一个数(可能是小数),再按原样输出,则程序中处理此数的变量最好使用() A、字符串类型 B、整数类型 C、实数类型 D、数组类型 3、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尽量做到使用正版软件,是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有效措施。 B、用强效杀毒软件将U盘杀毒后,U盘就再也不会感染病毒了。 C、未知来源的程序很可能携带有计算机病毒。 D、计算机病毒通常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被激活。 4、国标码的“中国”二字在计算机内占()个字节。 A、2 B、4 C、8 D、16 5、在计算机中,ASCⅡ码是( )位二进制代码。 A、8 B、7 C、12 D、16 6、将十进制数2013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 A、11111011100 B、11111001101 C、11111011101 D、11111101101 7、现有30枚硬币(其中有一枚假币,重量较轻)和一架天平,请问最少需要称几次,才能找出假币( )。 A、3 B、4 C、5 D、6 8、下列计算机设备中,不是输出设备的是()。 A、显示器 B、音箱 C、打印机 D、扫描仪 9、在windows窗口操作时,能使窗口大小恢复原状的操作是() A、单击“最小化”按钮 B、单击“关闭”按钮 C、双击窗口标题栏 D、单击“最大化”按钮 10、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它是出于()的需要。 A、军事 B、工业 C、农业 D、教学二、问题求解(共2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请观察如下形式的等边三角形: 边长为 2 边长为4 当边长为2时,有4个小三角形。 问:当边长为6时,有________个小三角形。 当边长为n时,有________个小三角形。 2、A、B、C三人中一位是工人,一位是教师,一位是律师。已知:C比律师年龄大,A和教师不同岁,B比教师年龄小。问:A、B、C分别是什么身分? 答:是工人,是教师,是律师。 三、阅读程序写结果(共4题,每小题8分,共计32分) 1、REM Test31 FOR I =1 TO 30 S=S+I\5 NEXT I PRINT S END 本题的运行结果是:( 1) 2、REM Test32 FOR I =1 TO 4 PRINT TAB (13-3*I); N=0 FOR J =1 TO 2*I-1 N=N+1 PRINT N; NEXT J PRINT NEXT I END 本题的运行结果是:( 2)

简答

简答 1.简述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主要由输入/输出设备、数控装置、伺服系统、辅助控制装置、检测反馈装置和机床本体组成. 2.刀具补偿的目的是什么?刀具补偿有哪些类型? 刀具补偿的目的是使数控系统的控制对象由刀架参考点变换到刀尖或刀刃。 刀具补偿一般分为:刀具位置补偿、刀具长度补偿、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刀具半径补偿。 3.简述开环步进式伺服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驱动控制线路接收来自机床数控系统发出的进给脉冲信号(指令信号)并把此信号转换为控制步进电机各项绕组依此通电、断电的信号,使步进电机运转;步进电机的转子与机床丝杠连在一起,转子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再带动工作台移动。 4.简述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内容和步骤。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内容:零件加工顺序,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轨迹的尺寸数据,工艺参数以及辅助操作等加工信息。 编程步骤:分析零件图纸及工艺处理,数学处理,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单、制作介质,进行程序检验。 5.简述数控系统的插补概念 答:根据运动轨迹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和轨迹的曲线方程,由数控系统实时地算出各个中间点的坐标,即插入补上运动轨迹各个中间点的坐标6.简述数控开环、半闭环、闭环伺服系统的区别。 答:开环伺服系统即无位置反馈的系统,其驱动元件主要是功率步进电机,其实质是数字脉冲到角度位移的变换。 闭环伺服系统是误差控制随动系统,该装置测出实际位移量,并将测量值反馈给CNC装置,与指令进行比较,求得误差,构成闭环位置控制。 半闭环系统指位置检测元件不直接安装在进给坐标的最终运动部件上,而是中间经过机械传动部件的位置转换,这种伺服系统的精度低于闭环系统。 7.反向间隙误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进行补偿? 答: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先采取调整和预紧的方法,减少间隙。而对于剩余间隙,在半闭环系统中可将其值测出,作为参数输入数控系统,则此后每当坐标轴接收到反向指令时,数控系统便调用间隙补偿程序,自动将间隙补偿值加到由插补程序算出的位置增量命令中,以补偿间隙引起的失动。 8.简述数控加工过程中,对刀点和换刀点选择的基本原则。 对刀点选择的原则:①便于数学处理和程序编制;②在机床上容易校准; ③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④引起的加工误差小。 换刀点的选择原则:根据工序内容的安排。为了防止换刀时刀具碰伤工件,换刀点往往设在零件的外面。 9.伺服系统执行元件的种类? 伺服系统执行元件的种类:步进电动机伺服系统、直流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系统。 10.反向间隙误差是怎样产生的? 在进给传动链中,齿轮传动、滚珠丝杠螺母副等均存在反转间隙。这种反转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点整理

一、基础理论 1、行政法上的行政范围 行政法上的行政是公共行政。包括国家行政和社会公行政(被授权的组织)。国家行政包括形式行政和实质行政 行政法上的行政通常指公共行政,即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决策与调控等活动。 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关系 ⑴、行政管理关系 行政主体在管理关系中占主导地位。这是行政关系中最主要和最基础的一种关系。 ⑵、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关系是监督主体在对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和其他行政执法组织、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专门的行政监察机关、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组织 ⑶、行政救济关系 行政救济关系是行政相对人认为其权益受到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的侵犯,向行政救济主体申请救济,行政救济主体对其申请予以审查,作出向相对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济的决定而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救济主体包括:行政复议机关、人民法院、信访机关 ⑷、内部行政关系 指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⑴、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也称依法行政原则,即依照法律实施行政活动,具体是指行政权的存在、

行使必须依据法律,行政主体对其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体内容: ①、行政权的来源要合法。行政权必须基于法律的设定和授权才能存在。 ②、行政权的运用要合法。行政职权必须依据行政法律规范行使。 ☆符合实体法规范 ☆符合程序法规定 ⑵、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原则亦称行政适当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在合法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合理、适当和公正。行政合理原则以控制自由裁量权和自由裁量行为的实施为目的。 具体要求: ①、行政行为的动机应符合立法目的 法律赋予行政主体以自由裁量权的目的,是使行政主体能在法律规定的原则和幅度内根据具体情况更准确地体现法律的意图。 ②、考虑相关因素,排除不相关因素 (1)相关的考虑,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能忽视法律规定应当考虑的因素。 (2)排除不相关的考虑。如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时,不能因为被处罚的人是高级干部而从轻处罚。 ③、行政行为的内容合乎情理 ⑶、比例原则 行政行为要权衡各种利害关系,以作出最佳利益判断,体现法的实质公平。 比例原则的三项子原则: ☆适当性原则——行政机关所采取的措施必须能实现行政目的或至少有助于达到该目的。如果手段根本无法达到目的,就是违反妥当性原则。比如以轻微罚款无法达到噪音超标污染的整治。

高中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信息学基础知识题库 硬件 1.微型计算机的问世是由于(C)的出现。 A.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B. 晶体管电路 C.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D. 电子管电路2.中央处理器(CPU)能访问的最大存储器容量取决于(A)。 A. 地址总线 B. 数据总线 C. 控制总线 D. 实际内存容量 3.微型计算机中,(C)的存储速度最快。 A. 高速缓存 B. 外存储器 C. 寄存器 D. 内存储器 4.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cache是(D)存储器。 A. 只读 B. 可编程只读 C.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 D. 高速缓冲 5.若我们说一个微机的CPU是用的PII300,此处的300确切指的是(A)。 A. CPU的住时钟频率 B. CPU产品的系列号 C. 每秒执行300百万条指令 D. 此种CPU允许的最大内存容量 6.计算机主机是由CPU与(D)构成。 A. 控制器 B. 输入输出设备 C. 运算器 D. 内存储器 7.计算机系统总线上传送的信号有(B)。 A. 地址信号与控制信号 B. 数据信号、控制信号与地址信号 C. 控制信号与数据信号 D. 数据信号与地址信号 8.不同类型的存储器组成了多层次结构的存储器体系,按存储器速度又快到慢的排列是(C)。 A. 快存>辅存>主存 B. 外存>主存>辅存 C. 快存>主存>辅存 D. 主存>辅存>外存 9.微机内存储器的地址是按(C)编址的。 A. 二进制位 B. 字长 C. 字节 D. 微处理器的型号 10.在微机中,通用寄存器的位数是(D)。 A. 8位 B. 16位 C. 32位 D. 计算机字长 11.不同的计算机,其指令系统也不同,这主要取决于(C)。 A. 所用的操作系统 B. 系统的总体结构 C. 所用的CPU D. 所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DE) A. 程序是指令的序列,它有三种结构:顺序、分支和循环 B. 数据总线决定了中央处理器CPU所能访问的最大内存空间的大小 C. 中央处理器CPU内部有寄存器组,用来存储数据 D. 不同厂家生产的CPU所能处理的指令集是相同的 E. 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错,奇偶校验法可以检测出数据中哪一位在传输中出了错误 13.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对计算机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C)。 A. 提出理想计算机的数学模型,成为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 B. 世界上第一个编写计算机程序的人 C. 提出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并设计出第一台具有存储程序功能的计算机EDV AC D. 采用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 E. 指出计算机性能将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向前发展 14.CPU访问内存的速度比下列哪个(些)存储器设备要慢。(AD)

(整理后的)分析与预测试卷(绝密)

信息分析与预测 1、选题应严格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课题初步指出后必须进行课题的,最终选定课题后还 要以开题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并拟定。 2、信息搜集的两个基本途径是、。 3、文献信息源按照载体的不同可分为印刷型文献、、电子型文献和。 4、信息整理是对信息的初级加工,包含和两个层次。 5、根据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的内容及其制作特点,可分为、数据类产品和。 6、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的评价主要从理论意义和两方面进行。 7、层次分析法的独特性在于递阶层次结构、和一致性检验三个方面。 8、美国兰德公司创立了著名的。 9、商品市场按其满足需要的性质可分为、两大类。 10、是对产品消费后产生的最终效果进行的一种长远评价。 11、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的思维形式,推理三要素包括、、。 12、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包括、方法和三部分。 13、指数平滑法考虑到时间序列上数据的价值不同,对移动平均法进行了改进,因此指数平滑法的实质 是。 14、生长曲线包含两种:和,前者属于对称型生长曲线。 1、信息分析的最终目的是( D) A. 为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B. 为R&D提供服务 C. 为市场开拓提供服务 D. 通过已知信息揭示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 2、我国信息分析与预测工作在服务方式上的转变(C ) A. 全盘无偿服务转向有偿服务 B. 有偿服务转向全盘无偿服务 C. 从无偿服务转向以无偿服务为基础、有偿服务为主流的服务新方式 D. 传统服务转向全盘无偿服务 3、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主要环节依次是(C ) A. 信息搜集→课题选择→产品制作和利用→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 B. 信息搜集→课题选择→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产品制作和利用 C. 课题选择→信息搜集→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产品制作和利用 D. 课题选择→信息搜集→产品制作和利用→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 4、课题选择时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冲突,应当坚持( A)原则 A. 社会效益优先 B. 经济效益优先 C. 政治性优先 D. 必要性优先 5、搜集非文献信息的主要途径是( D) A. 系统检索法 B. 追溯检索法 C. 浏览检索法 D. 社会调查 6、为了防止信息搜集过程中过量“信息垃圾”的出现,信息搜集应具有(D ) A. 新颖性 B. 可靠性 C. 科学性 D. 针对性 7、目前要搜集哪种手提电脑的品牌最好,最好的调查法是(B ) A. 现场调查 B. 问卷调查 C. 访问调查 D. 样品调查 8、军事情报属于(C ) A. 白色文献 B. 灰色文献 C. 黑色文献 D. 蓝色文献 9、年度总结属于下列报告中的(B ) A. 述评性研究报告 B. 综述性研究报告 C. 预测性研究报告 D. 背景性研究报告 10、问卷调查的质量和效果取决于(C ) A. 提问的内容 B. 提问的方式 C. 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和效果 D. 提问的顺序 11、问卷调查设计问题的数量应控制在(A )以内比较合适

完整word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经典资料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经典 案例(1) 2004年10月20日,天津市工商局北辰分局市场科的工作人员张某、王某和天津市地税局北辰分局征收科的工作人员李某、赵某联合对某农贸市场进行执法大检查。李某、赵某发现E公司自2004年7月至2004年9月,偷漏税款达5000元,当场作出罚款5000元的处罚,并责令E公司补缴税款5000元。随后,张某、王某发现E公司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当场作出罚款3000元、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E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钱某要求张某、王某举行听证,张某、王某告知钱某现在局里正在对办公楼进行翻新,没有地方举行听证,且E公司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举行听证还是这个结果,拒绝举行听证。E公司不服,遂向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请问: (1)李某、赵某和张某、王某当场对E公司作出处罚是否合法?为什么?(2分) (2)张某、王某拒绝E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钱某的听证请求是否合法?为什么?(3分) (3)张某、王某对E公司作出罚款3000元、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是否违反《行政处罚法》关于“一事不再罚”的规定?为什么?(3分) (4)E公司对上述行政处罚均不服,是否可以以天津市工商局北辰分局和天津市地税局北辰分局为共同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2分) 1111 (1)不合法。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场处罚程序适用于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案件,本案中两机关的执法人员当场对E公司作出较大数额的罚款、吊销执照的处罚显然违法。(2分) (2)不合法。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天津市工商局北辰分局在作出较大数额罚款、吊销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E公司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E公司要求听证的,其应当组织听证。(3分) (3)不违反。《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一事不再罚”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本案中,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是针对E公司偷漏税款的行为,工商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是针对E公司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前后作出的两个行政处罚不是针对E公司的同一个违法行为,故不违反《行政处罚法》关于“一事不再罚”的规定。(3分) (4)不可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两个行政机关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本案中,天津市工商局北辰分局和天津市地税局北辰分局是分别针对E公司的不同违法行为作出处罚的,E 公司对上述行政处罚均不服,只能分别提起行政诉讼。(2分) 案例(2) 2005年3月10日,某直辖市甲、乙、丙三名律师决定出资合伙成立“新津律师事务所”。2005年5月16日,甲、乙、丙三人向该市司法局口头申请成立律师事务所并提供了律师事务所章程、发起人名单、简历、身份证明、资金证明等有关申请材料。市司法局受理申请的工作人员李某见甲满头白发,特别提醒三人,根据该市政府规章的规定,设立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发起人的年龄均不得超过60岁。甲告知李某,他们三人的年龄均不到60岁。于是,李某将一份市司法局

(noip2019)二十三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初赛试题及答案c++.doc

言简意赅,远见卓识,望君采纳,谢谢!删除水印可,编辑页眉,选中水印,点击删除。 第二十三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初赛 普及组 C++ 语言试题 竞赛时间: 2019 年 10 月 14 日 14:30~16:30 选手注意: ●试题纸共有 7 页,答题纸共有 2 页,满分 100 分。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写在试题纸上的一律无效。 ●不得使用任何电子设备(如计算器、手机、电子词典等)或查阅任何书籍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每题 1.5 分,共计30 分;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 8 位二进制补码中, 10101011 表示的数是十进制下的()。 A. 43 B. -85 C. -43 D. -84 2. 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 A. bit B. Byte C. GB )。 D. KB 3.下列协议中与电子邮件无关的是()。 A. POP3 B. SMTP C. WTO D. IMAP 4. 分辨率为 A. 937.5KB 800x600 、16 位色的位图,存储图像信息所需的空间为( B. 4218.75KB C. 4320KB D. 2880KB )。 5.计算机应用的最早领域是()。 A. 数值计算 B. 人工智能 C. 机器人 D. 过程控制 6.下列不属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是 ( A. C B. C++ C. Java D. C# )。 7.NOI 的中文意思是()。 A. 中国信息学联赛 B.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C. 中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D. 中国计算机协会 8.2017 年 10 月 1 日是星期日, 1999 年 10 月 1 日是()。 A. 星期三 B. 星期日 C. 星期五 D. 星期二

浙江7月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试题 课程代码:0092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严格意义上的行政法,在法国行政法院建立之前就有了 B.法国行政法院的建立标志着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行政法的形成 C.严格意义上的行政法,在法国行政法院建立之后才产生 D.行政法和“行政国”的兴起没有任何联系 2.下列选项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A.警告 B.撤职 C.罚款 D.行政拘留 3.下列何项不是行政行为( )。 A.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行为 B.某县粮食局与农民签订粮棉订购合同的行为 C.某保安公司起诉公安局的行为 D.某公安局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 4.下列无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 )。 A.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B.省会所在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C.国务院 D.经济特区所在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5.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种以上的行政处罚 B.依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劳动教养是一种行政处罚 C.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D.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6.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违法行为在几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 A.2年 B.5年 C.10年 D.20年 7.《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逾期不缴纳罚款的,行政机关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 处罚款。这在行政法学上叫做( )。 A.行政处罚 B.执行罚 C.代执行 D.惩戒罚 8.在我国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发生,不适用下述哪项程序( )。 A.选举 B.直接任命 C.公开考试 D.调任 9.对下列哪项可提起行政诉讼( )。 A.县工商局到商场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 1

(完整版)华师情报学考研真题

华师情报学真题 华师2003年情报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4分,20分) 1.信息管理学 2.网络信息资源 3.SCI 4.超媒体系统 5.CA 二、辨析题(1-5小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第6题只需连线。共30分) 1、信息具有普遍性,而知识具有社会性。 2、信息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使信息有序化。 3、经济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关于国内3500多种中英文核心期刊和专业期刊的大型题录数据库。 5、IPC是英国德温特(Derwent)公司编制的世界专利索引工具。 6、将下列网络检索工具和网络资源连线。 WAIS WEB资源 Veronica Usenet资源 Archie Gopher资源 Yahoo FTP资源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要作解释。共60分) 1、简述管理决策人员的信息需要特点。 2、简述正式信息交流与非正式信息交流的差异。 3、简述CIO在现代组织管理中的主要职能。、 4、简述Ei Village的服务内容。 5、简述First Search应用环境与特点。 6、简述Dialog数据库类型和基本索引字段。 四、论述题(第一题必做,2、3选择一道,共40分) 1、论述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中的作用。 2、论参考工具书的排列法。 3、论述网络信息检索策略。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CIO 2、倒排文档 3、模糊检索 4、多元搜索引擎 5、Ei Village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说明理由。共30) 1、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 2、科学研究人员所需信息的内容范围比管理决策人员所需信息的内容范围广。 3、减少传递层级是保证组织中垂直信息交流精确度唯一有效的方法。 4、实物信息源具有直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5、用快速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要求开发者在早期调查中充分掌握用户的需求。 三、简单题(共60分) 1、简述用户信息查询行为的规律。 2、简述信息技术的社会作用。 3、简述网络指南针(http//https://www.doczj.com/doc/b214963092.html,)的分类体系。 4、简述机读文献数据库的类型及层次关系。 5、简述超媒体检索技术。 6、举例说明布尔逻辑检索、字段限定检索、截词检索、相邻度检索的含义及检索结果。 四、论述题(1必做,2.3选一。共40) 1、论述信息市场的竞争机制和竞争策略。 2、论述事实数据型信息存取系统的作用和特点。 3、论述网络信息检索技巧。

信息学奥赛初赛试题(第十六届)

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初赛试题(提高组 Pascal 语言二小时完成) ●●全部试题答案均要求写在答卷纸上,写在试卷纸上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与16进制数 A1.2等值的10进制数是() A.101.2 B.111.4 C.161.125 D.177.25 2.一个字节(byte)由()个二进制组成。 A.8 B.16 C.32 D.以上都有可能 3.以下逻辑表达式的值恒为真的是()。 A.P∨(┓P∧Q)∨(┓P∧┓Q) B.Q∨(┓P∧Q)∨(P∧┓Q) C.P∨Q∨(P∧┓Q)∨(┓P∧Q) D.P∨┓Q∨(P∧┓Q)∨(┓P∧┓Q) 4.Linux下可执行文件的默认扩展名是( )。 A. exe B. com C. dll D.以上都不是 5.如果在某个进制下等式7*7=41成立,那么在该进制下等式12*12=()也成立。 A. 100 B. 144 C. 164 D. 196 6.提出“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是()。 A. 克劳德?香农 B.戈登?摩尔 C.查尔斯?巴比奇 D.冯?诺依曼 7.前缀表达式“+ 3 * 2 + 512 ” 的值是()。A. 23 B. 25 C. 37 D. 65 8.主存储器的存取速度比中央处理器(CPU)的工作速度慢的多,从而使得后者的效率受到影响。而根据局部性原理,CPU所访问的存储单元通常都趋于一个较小的连续区域中。于是,为了提高系统整体的执行效率,在CPU中引入了( )。A.寄存器 B.高速缓存 C.闪存 D.外存 9.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方案,是指将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存放到一个顺序结构的数组中。假定根结点存放在数组的1号位置上,则第k号结点的父结点如果存在的话,应当存放在数组中的()号位置。 A. 2k B. 2k+1 C. k/2下取整 D. (k+1)/2 10.以下竞赛活动中历史最悠久的是()。A. NOIP B.NOI C. IOI D. APIO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每题正确答案的个数不少于1。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元素R1、R2、R3、R4、R5入栈的顺序为R1、R2、R3、R4、R5。如果第1个出栈的是R3,那么第5个出栈的可能是( )。A.R1 B.R2 C.R4 D.R5 2. Pascal语言,C语言和C++语言都属于( )。A.高级语言 B.自然语言 C.解释性语言 D.编译性语言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含案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行政权 P3 2.行政法律关系 P18 3.行政机关 P38 4.行政行为 P64 5.抽象行政行为 P66 6.行政许可 P115 7.行政复议 P219 8.行政诉讼 P244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题所备选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 1.下列选项中,可提起行政诉讼的行为是(A)A.房屋产权登记 B.对公务员的奖惩 C.政府规章的适用 D.劳动争议的终局仲裁 2.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指导性质的行为是 (B) A.国务院法制局拟定的国务院年度立法规划 B.国务院发布的《20XX年产业发展政策纲要》 C.公安部发布禁止旅客携带危险品上车的规定 D.环保局责令超标排污企业限期整改的通告 3.在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 B.行政主体就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C.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职权、实施行政活动、承担行政责任的组织 D.行政主体就是指国家机关 4.在关于行政权的下列说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D)A.行政权是一种可以强制他人服从的权力 B.行政权也是一种必须加以控制的权力 C.行政权是职权与职责的统一 D.行政权只能依法由行政机关享有 5.下列可诉的行政裁决行为是 (D) A.国务院对规章适用冲突的裁决 B.市监察局对公务员不服行政处分申诉意见的裁决 C.省人民政府作出的有关土地所有权的行政复议裁决 D.专利评审委员会对专利侵权纠纷的裁决 6.在下列选项中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B)A.国务院各部委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7.张某因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被A市大田公安分局东城派出所罚款50元,张某对此处罚不服,应向哪个机关(部门)申请行政复议?(D)A.向A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B.向A市大田公安分局申请行政复议 C.向A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 D.向A市人民政府或A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8.张某被某市公安局强制遣返,在途中窒息而亡,以下正确的说法是哪项?(C)

信息分析与预测第七八章重点

7.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就是根据调查得到的情况,凭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直接或经过简单的推算,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寻求其特性和发展规律,并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本章主要讲述是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和交叉影响分析法。 专家调查法最大优点是简便直观,无需建立繁琐的数学模型,而且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没有类似历史事件可借鉴的情况下,也能对研究对象的未知或未来的状态作出有效的预测。 德尔菲法 是一种用于政策制订、经营管理、方案评估等方面的一种广为适用的预测方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 术。 德尔菲法的三个特点: ①匿名性; 德尔菲法采用匿名的方式征求专家意见,被调查专家“背靠背”接受调查。这样可以让专家不受任何干扰独立地对调查问题发表意见,或者参考前一轮的预测结果修改自己的意见,消除专家会议调查法中权威、会议氛围和潮流等因素对调查的影响。 ②反馈性; 德尔菲法采用匿名调查,不能现场交流和沟通,专家意见往往比较分散,为此需要多次征询专家意见。经典的德尔菲法要进行四轮专家意见征询,每一轮调查表回收后,由预测者将各位专家提供的意见和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归纳、分类后,再随同下一轮调查表一起发送给各位专家。这样通过意见反馈来组织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讨论,可使专家们在匿名状态下相互影响和启迪,达到提高预测准确度的目的。 ③统计性。 为了科学的综合专家们的预测意见和定量的表示预测结果,德尔菲法采用统计方法对专家意见进行处理其结果往往以概率的形式出现,可以反映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 德尔菲法预测征询的过程: 1) 成立预测领导小组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本科)

填空题: 1.我们现在所说的行政法,除了指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规以外,更重要的是其包含了对进行(行政权)规和控制的精神实质。 2.按照行政管理活动的环节划分,可以分为(决策机关),(执行机关)、辅助机关、咨询机关和监督机关。 3.在我国,行政职务的产生主要有四种程序其中(选任)由权力机关通过选举产生行政职务。 4.依据行政行为的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标准,将行政行为划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5.《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6.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赔偿案件的管辖同于(行政)诉讼案件。7.《行政诉讼法》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围、条件和(程序)。 8.《行政处罚法》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9、行政诉讼参与人是指除(审判人员)、(书记员)、执行人员以外的参与行政诉讼的人。 10.行政判决分为(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两种。 11、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容)三大要素构成。12.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合理性原则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 13.在行政组织法规中对于行政机关职责权限的规定,一般采用三种方式:(概括)规定,(列举)规定和(折衷)规定。 14.被授权的组织在行政法上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 15. 行政立法依其权力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职权立法)、(授权立法)。 6;(行政许可证)是行政许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法律术语。 17.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是:(行政性)、(强制性)、(执行性)。 18.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0.在我国行政职务产生主要有四种程序:(选任)、(委任)、(调任)、(聘任)。21.在行政委托中,被委托的对象可以是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 22.行政救济以行政管理相对方的(请求)为前提。 24.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 25、行政合同的缔结主要有(招标)、(拍卖)、(邀请发价)和直接磋商等方式。 26、以行政指导的功能差异为标准,可将行政指导分为(规制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助成性行政指导)。 27.申诫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警告)和(通报批评)。 28、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 29、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两种,(行政机关)救济和(司法机关)救济。 30、我国的行政复议机关有两类:一类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一类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31、行政法律关系的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 32、行政职权一般依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有职权);另一类是(授予职权)。 33、行政委托的委托人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34、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 35、依据行政行为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标准,将行政行为划分为 (依职权行政行为)、(依申请行政行为)。 36、行政许可申请的审核,一般包括(程序性)审核和(实质性)审核。 37、以行政指导的对象是否具体为标准,可将行政指导分为(普遍的行政指导)、 (个别的行政指导)。 38、《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 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39、、行政救济以行政(争议)为基础。 40、行政赔偿围包括(侵犯人身权)的违法行政行为和(侵犯财产权)的违法 行政行为两种,对这两种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赔偿。 41、确立行政诉讼受案围的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列举式)、(概括式)、(结 合式)等三种。 42、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行政相对方)申请为前提。 43、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44、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围不同,可以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 行政机关。 45、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具有纵向管 理性质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 46、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民主原则)(效率原则)。 47、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 48、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 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提出行政复议。 49、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 50、(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 51、行政诉讼参与人包括(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52、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为(上诉 人)和(被上诉人)。 53、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7)日立案,并通 知原告。 54、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得以调解为必经审理程序及结案方式。但 是,(行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55、行政判决分为(维持判决)和(依法改判)。 56、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58、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是通过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表现出来的。 59、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民主原则)二 是(效率原则)。 6根据强制执行的对象分为(对财产)(行为)(人身)三种执行方式。 61、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 的行政机关管辖。 62、申戒罚的具体形式有(警告)和(通报批评)。 63、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过错责任)原则;(危险责任)原则; 违法责任原则。 64.行政关系的(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2.行政法的调节对象是(行政关系)和(一定围的监督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 3.在行政法律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4.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地位具有(不对等)性。 6.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或(行政法制监督主 体)与(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构成。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 为)和(精神财富)。 7. 行政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大类。 8. 行政法的法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 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有关法律解释)以及(国 际条例)。 9.根据行政法调整对象的围不同,行政法可分为(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 法)。根据行政法规的性质不同,行政法分为(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根据行政法的作用不同,行政法可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 政监督法)。 10.行政立法是一种抽象的行政行为,具有(行政)与(立法)的双重属性。 11.依据行政立法法权的来源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职权立法与授权立法)。 12.依据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主体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中央行政立法与地 方行政立法)。 13.根据行政立法容、目的和功能的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执行性立法) 与(创制性立法)。 14.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为(条例、规定和办法)。 15.有权制定规章的地方人民政府包括(省级政府、省府所在地的市府、经国 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和(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 16.行政立法程序一般包括(起草、征求意见、审查、通过、签署、发布和备 案)等步骤。 17.行政行为就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 为。 18.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19.根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 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三类。 20.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 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 21.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 与具体行政行为)。 23.根据决定行政行为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的数目的不同,行政行为分为 (单方行政行为、双方行政行为和双方行政行为)。 24.行政行为的成立应当具备四个条件,即(主体条件、主观条件、客观条件 和法律效果条件)。 25.行政行为的无效是指行政行为有(明显)或(重大)违法情形,自始至终 不产生法律效力。 26.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 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 28.行政法制监督的容是监督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监督国 家公务员及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 29.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主体的监督方式主要有(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 监督)。 30.国家审判机关对行政主体的监督主要是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进行。 31.行政相对方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 其权益受(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32.以是否为一定的组织为标准,行政相对方可以分为(个人相对方)与(组织相 对方)。 33.以其与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相对方可以分为(相接相对 方与间接相对方)。 34.以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所影响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行政相对方可以分 为(抽象相对方与具体向对方)。 35.行政授权是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作出的。 36.行政职权引起(职权)和(职责)的同时转移。故行政授权又被称作行政职 权的转移。 37.被授权组织包括三类,即被授权行使特定行政职权的(事业单位、企业单位 和社会团体)。 38.被授权组织具有独立的( 行政主体 )的法律地位。 39.行政委托的委托人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