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萨特《禁闭》读后感

萨特《禁闭》读后感

萨特《禁闭》读后感
萨特《禁闭》读后感

《禁闭》读后感

《禁闭》是萨特最优秀的剧本之一,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作品。剧本通过三个鬼魂之间的对话,表达了萨特对“自由”的独特思考。

全剧只有四个人物,除了一名不参与剧情的侍者外,其余三人,不分主次,在情节和台词中平分秋色。这三个都是罪人,先后被投入地狱,囚禁于一室,三人之间争风吃醋,嫉妒挑拨、互相猜忌、各不相容。“他人即地狱”是剧中加尔散的一句台词,这成了萨特的名言。

在戏剧的开头,加尔散问听差:“尖桩刑具在哪里?”而实际上地狱是没有这些的,因为“地狱原来是这个样,我从来都没有想到……提到地狱,你们便会想到硫磺、火刑、烤架……啊,真是莫大的玩笑!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即是地狱。”

“他人即是地狱这句话主要含有三层意思:

第一,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那么他人便是你的地狱。若自己是恶化与他人关系的原因,自己就得承担地狱之苦的责任。剧中的三人都是罪人,都是败坏与他人关系的罪魁祸首,生前都给他人造成过痛苦,所以死后都遭受地狱之苦。萨特通过三个已死的”死活人”,正是要点醒许多在世的“活死人”来明白认识这个道理。

第二,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对你的判断,那么他人的判断就是你的地狱。加尔散从不自审而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他耿耿于怀、总在计较别人会怎样给自己做结论:死后仍然争取艾丝黛尔相信他不是胆小鬼。他认为求助于她一人的认可便可得救,但艾丝黛尔对此并无兴趣。他失望后又去找肯动脑经的伊内斯,然而他得到的回答正好相反,这是他更加痛苦,因而陷于精神地狱之中。

第三,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那么你也是自己的地狱。人生旅途,每出差错,人们很容易去找社会原因、客观原因和他人原因,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原因,正确对待自己常被忽略。艾丝黛尔”粘糊糊,软塌塌,似一条章鱼,像一片沼泽“,不动脑,不思考,只追求动物本能般的直感享乐,不能严肃对待自己,也不去改变自己,所以走上犯罪道路,落入了自己的地狱,伊内丝有思考能力,却被同性恋的情欲引入歧途,明明知道自己很坏,还要一意孤行,步入作恶的深渊。加尔散既不能在事前正确选择,又不敢在事后面对事实,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以他人的判断为准绳来确定自己的价值,也落入了自设的陷阱之中不能自拔。

“他人即是地狱”正是在他人的目光下生活备受折磨,我与他人互为地狱。三个鬼魂谁都无法忽略他人的存在,艾丝黛尔甚至试图用裁纸刀杀死伊内丝,但是鬼魂已经没有命了,因此不能再死了。萨特通过三个鬼魂之间无法摆脱的限制的关系,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我们无法杀死别人,只能永远生活在他人的注视之下,这种注视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因而我们倍感痛苦。与此同时,我们本身也正在限制着别人的自由,并与他人一起,禁锢了自己的自由。可以说,面对自由,我们既是虔诚的教徒,又是凶恶的刽子手。因而伊内丝说:“就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另外两个人的刽子手。”

剧中始终追求自由的只有加尔散一人,他不断的进行思考,希望得到伊内丝的认同。但是伊内丝只为自己活着,始终选择作恶的生活方式,在地狱中,她只对艾丝戴尔感兴趣,面对加尔散的询问,她是不屑一顾。最后,加尔散不得不说:“好吧,让我们继续下去吧。”门开了,加尔散可以逃走,但是他可能面临新的地狱,新的折磨而无法摆脱。所以,他最后还是同艾丝戴尔一起留了下来,因为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我们难以用行动揭穿这个他人的地狱,我们不得不接受这种处境,因为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将人们局限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这环境中的自由才是自由。

作者生平简介:

萨特(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创始人。萨特出生于巴黎富阶层家庭,青年时代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这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巴黎高师每年一次的戏剧演出让萨特迷上戏剧,并最终让萨特走上戏剧创作的道路。随后,萨特认识了在巴黎大学就读的西蒙娜?波伏娃,她后来成为萨特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1931年萨特在勒阿弗尔一所高中任哲学教师,并进行哲学和文学创作。1933年萨特前往柏林进修胡塞尔现象学。1938年,萨特带有哲学色彩的小说《恶心》出版,开始在评论界为萨特赢得名声。后来伽利玛出版社将《一个工厂主的童年》、《艾洛斯特拉特》、《墙》等几篇已发表小说合在一起,以《墙》的名字发表小说集。萨特从此名声鹊起。1939年二战爆发,

萨特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气象兵。在1940年他35岁生日时,萨特在德法边境被德军俘虏。后来因为眼疾被德军释放。1943年对于萨特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年份,这一年,萨特几经周折获得抵抗组织信任,为《法国信使报》和《法兰西文学》工作。他的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也在同年完成,这标志着存在主义哲学的诞生并在战后风行全球;在戏剧方面,《苍蝇》在德占区上演,戏剧为唤醒法国人民为自由而抗争的意志而大声疾呼,受到广泛好评。在接下来的几年,萨特接连写出《禁闭》(1945)、《死无葬身之地》、《恭顺的妓女》(1946)等著名戏剧,这使他跻身世界戏剧大师的殿堂并成为引领战后现代主义戏剧发展的旗手。战后的萨特同样活跃于政坛,他逐渐倾向于共产党,但1952年共产党人被捕和罢工运动的失败给萨特很大刺激。1956年苏联入侵匈牙利,萨特因此同共产党决裂,当政治上仍然向左。1954年萨特公开反对法国队阿尔及利亚作战,支持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独立。1960年萨特完成其第二本哲学巨著《辩证理性批判》的第一部分《使用整体理论》,他认为这弥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某些方面的空白。虽然后来晚年萨特否认这本书属于马克思主义,但不可否认的是萨特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963年萨特的自传体小说《文学时代》在《现代》杂志上发表,记录了他12岁之前的童年生活。1964年萨特因为《文学时代》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萨特拒绝领奖,原因是他从来不接受官方荣誉。60年代美国介入越战,萨特坚决反对,并以执行主席的身份参加了一个审判美国入侵越南的法庭,法庭的名誉主席是勃兰特?罗素;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萨特断绝同苏联的一切联系并称苏联是战犯,他的反法西斯戏剧《苍蝇《、《肮脏的手》在捷克上演,广受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热烈欢迎;同年法国爆发五月风暴,萨特支持学生的行为并到学校演讲。五月风暴过后,萨特参加无产阶级左派创办的报纸并上街散发,1973年他担任另一份左派报纸《解放报》的主编。这一系列的行为使萨特获得了“世界良心”的称号。到了70年代,萨特的身体每况愈下,1973年几乎失明。晚年生活由波伏娃和养女照顾。1980年4月15日萨特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享年75岁。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法国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萨特的文学作品从来都是其深邃的哲学思想绝好体现。在萨特的诸多文学作品中,戏剧可以说代表了他的最高成就。而在萨特流芳后世的8部戏剧中,《禁闭》并不像《苍蝇》和《死无

葬身之地》那样充满哲学意味,在《禁闭》看似荒诞的剧情和发人深省的台词背后,体现的是萨特这位被誉为“20世纪最有良心的哲学家”对当前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因此无论是在哲学表现还是文学造诣上,《禁闭》都可以代表萨特的最高水平。

一、主角、剧外人与次要因素

《禁闭》是一部独幕剧,主角只有三人,政论文作家加尔散、邮局职员伊内斯和家庭主妇艾斯戴尔,再加上侍从一共四人。戏剧的背景设在地狱,但是与主角的想象不同,地狱没有各种刑具,也没有火焰,更没有行刑人。有的只是一间第二帝国打扮的客厅、三张躺椅、一座青铜像,和一盏永不熄灭的电灯。主角三人相互迫害又互相需要,最后它们才发现原来地狱根本不需要什么刑具和行刑人,因为他人就是地狱。

萨特将戏剧的背景设在地狱,主角三人都是罪人,死后被遣送至地狱。加尔散是个逃兵,还曾在家中与其他女人同居,借以折磨他的妻子;伊内斯是个女同性恋,霸占了她表哥的妻子并设计谋害了她的表哥;艾斯戴尔是个色情狂,曾经和一名男子有染并产下一女。后来艾斯戴尔将女儿溺死并导致了情夫的自杀。萨特之所以要这样做,暗示的是人类在自由状态下所体现的“眩晕”和“焦虑”状态。人类在绝对自由中无法依据任何东西做出选择,由此会产生这种状态。萨特借此要说明人类是绝对自由的,并由此营造出人生的虚无感并强调人生选择和“存在先于本质”。

虽然本剧主角有三位,但实际上在戏剧中所提到的人远不止这些。具体来说,加尔散谈论的是戈梅,伊内斯谈论的是弗洛朗斯;二艾斯戴尔谈论的则是奥尔加、罗歇和被称为“小拇指”的前男友。事实上,在第一次出场的时候,伊内斯和艾斯戴尔都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件相同的事,就是寻找自己曾经害死的人。伊内斯一进来就问佛洛朗斯在哪,而艾斯戴尔则以为加尔散是罗歇。这里事实上显示出两位女人强烈的控制欲望。在这两位女性眼中,其他人都是自己控制之下的玩偶。她们的自由触角伸得太长,将别人的自由折磨致死。而加尔散则不同,他只关心戈梅如何谈论他。加尔散是个逃兵,在大战开始时奉行和平主义,后来因此被处以枪决。他是背着胆小鬼的罪名而死的,但加尔散却一直不肯承认自己是胆小鬼,他要别人承认自己是英雄,但他一生的言行却毫不掩饰地证明他是个不折不扣的

胆小鬼。加尔散太在意别人的意见,在人生的自由状态中,他做出了选择,但是却无法对此承担责任,并不能正视自己这段历史。与伊内斯相反,加尔散需要的是别人将自己对象化,在别人的眼中把自己变成“自在的存在” 并且确定自己的价值。从这个角度看,萨特就将人生的状态从道德高度上升到哲学高度。人虽然生来自由,“存在先于本质”,但是人在社会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却要依靠毁灭自己或者他人的自由来实现,人生在世,不可能脱离其他人遗世独立,更不可能摆脱无休止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争夺和折磨。在剧中,三位主人公都试图掌握并控制阳间发生的事,当他们发现自己眼前一片黑暗,自己同人间的联系被完全隔断的时候是多么的沮丧和难过。欲望,在这里表现为意识,使人变成了“自为的存在”,使人具有超越性,能做出选择,但同样使人的一生彻底虚无化。

另外,除了主角之外,戏剧的其他因素都在传递着各种有意思的信息。萨特将地狱设计成一间带有第二帝国风格的客厅。第二帝国是一个带有专制色彩的政权,暗示着当时统治法国的德国法西斯。但事实上,从更深远的角度来看,法西斯政权其实是人性扭曲之后在政治上的体现。萨特虽然认为人生来具有绝对自由,所谓“存在先于本质”。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由却是非常困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法西斯专制一样,不断地互相压迫与奴役。在萨特看来这正是“自为的存在”所体现出来的。人生来本无本质,更不存在什么超验的“本性”、“任务”之类。人的一生就是在寻找意义,因此人的过去与现在不同,而将来尚不可及,人的一生就处在一种虚无之中。而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压迫与奴役正是在失去了本质之后作为“自为的存在”的人在当下最明显的体现。意识,或者说欲望,使人类不可避免地走上互相撕咬的“丛林生活”其次,没有眼皮的侍者与永远亮着灯的客厅暗示着人类永远处于他人的注视之下。在萨特笔下,“人看人”带有很明显的哲学意味。当别人看我的时候,他便将我物体化,从而取消了我的自由。而我想要获得自由就必须看他,使我自己重新占有我的自由。然而在这种永不睡觉的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永远都处在互相注视的状态下,人们永远都在保护自己的自由和侵略别人的自由,由此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永无止境的侵略和压榨。再次,艾斯戴尔在剧中出现了一段极富哲学意味的情节。艾斯戴尔发现客厅里一面镜子,自己的镜子也不翼而飞。在这里便暗示着人们在现实的生活中虽然竭力尝试保护自己的自由不受他人支配,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却几乎不能做到这一点。人们不能

通过注视自己来支配自己的自由,只能依靠注视别人来抢夺自己的自由并通过支配别人的自由来保护自己的自由。由此在剧本中我们就不难理解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伊内斯自告奋勇去当艾斯戴尔的“镜子”,她说:“那儿!那儿!我是面百灵鸟镜。我的小百灵鸟。我逮住你了!没有口红了,一点都没有了。嗯?要是镜子也骗人呢?或者,要是我闭上眼睛,要是我不肯看你,你长得这样美又有什么用呢?不要顾虑我一定会看你的,我的眼睛将睁得大大的。”伊内斯就是通过注视将艾斯戴尔的自由夺走,将这位美丽的太太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这一切对一个邪恶的女同性恋来说是多么自然啊。伊内斯说“爱”,毋宁说是“支配”。萨特认为,相爱需要两方的自由同化。任何一方的对象本质包含着别人的实存并反之亦然。可是伊内斯只想控制别人的自由但却不愿交出自己的自由,她把艾斯戴尔称为“小百灵鸟”,并不是对艾斯戴尔的爱称,而是实在地想向猎人那样控制、玩弄百灵鸟那样对待艾斯戴尔。最后,艾斯戴尔还在剧中反复提及一个问题,偶然与安排。艾斯戴尔总认为他们三人之所以会聚集在一间第二帝国风格,有着壁炉和青铜像的客厅里是由人安排的。然而加尔散和伊内斯明确地告诉她一切都是机缘使然。机缘,代表着不确定性。因为在萨特的哲学世界里,既然存在先于本质,所以人生根本就没有什么先验的安排,人生浸泡在一片虚无中。人类想要成为“自为的存在”的基础还是要依靠机缘。另外,这事实上也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压榨关系是普遍的,不管怎样,只要有人相处一室,此类情况就会不断上演。

二、场景分析

作为现代主义戏剧的代表作,《禁闭》在结构上完全不同于一莎士比亚为代表的古典戏剧。它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但实际上冲突和张力却无处不在。因此对于一部没有情节的戏剧,我们无法体现蕴含其中的张力能像花朵一般绽放。所以在戏剧中张力和哲学思想的体现就像天上的繁星一般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接下来我将分析3个在我看来具有明显哲学意味和文学审美情趣的片段,并从中一窥萨特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超的文学技巧。

1、伊内斯紧贴在艾斯戴尔背后向她提问题,而艾斯戴尔则面向加尔散回答问题,仿佛就像加尔散对艾斯戴尔提问一样。首先这个站位让人觉得很有意思。三人这样的位置关系体现了三人的关系。伊内斯站在艾斯戴尔背后,意图控制艾斯戴尔;而艾斯戴尔面对加尔散则象征艾斯戴尔希望获得加尔散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肯定自己是个美人;而表面上加尔散不拒绝艾斯戴尔的美色,实际上他需要的是艾斯戴尔背后的伊内斯,因为只有伊内斯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加尔散并不需要艾斯戴尔。这里用一种形象的方式诠释剧中加尔散的一句台词:“我们像旋转的木马似的一个追逐一个,永远碰不到一块去。” 三人的关系是一种单向的三角关系,每个人都是追逐一个而排斥另一个,追逐排斥自己的人而排斥追逐自己的人。

2、从文中两人的对话来看,内容关注于艾斯戴尔的好友奥尔加和艾斯戴尔的前男友一同去跳舞,由此艾斯戴尔对奥尔加充满充满不屑并加以讽刺。对于前男友,艾斯戴尔说自己根本没有爱过他,但却说他是她的。在这里体现了艾斯戴尔作为一位美丽的色情狂真实的心态。萨特认为两情相悦必然要使两人的自由融为一体,互相成为存在的自由。可是艾斯戴尔对自己的前男友,她并不肯交出自己的自由,反而占有他的自由,把他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艾斯戴尔说“惦记我吧,皮埃尔,你只惦记我一个人吧,保护我吧。只要你还这样想:我的…活水?,我亲爱的…活水?。那我就只有一半在这儿,我只有一半罪过,在那边,在你身边,我依然是…活水?。”她所在意的才不是什么爱情,而是那种支配别人自由带来的快感,她以她的美丽为诱饵,最大的乐趣就是让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其他一切均不在乎。

2、加尔散无法忍受两个女人,他不顾一切想开门逃走。可是当门打开之后,却没有一个人离开。加尔散厌烦了艾斯戴尔无休止的纠缠和伊内斯的挖苦。加尔散边敲门边说,“我宁可遍体鳞伤,宁可给鞭子抽,被硫酸浇,也不愿受脑袋的折磨”。这里实际上为“他人就是地狱“作了注释。而更重要的是,当门打开了以后,口口声声说无法忍受脑袋折磨的加尔散此时却在门口停留良久,他为什么不出去?伊内斯说到,”怎么样,加尔散?走吧” 。伊内斯没想过要走,而加尔散说走却又不走了。伊内斯深知,自己做出的选择自己就要对此负责,所以她毫不隐讳地承认自己是个罪人,她也没打算离开房间。更重要的是,伊内斯只想着支配他人的自由,只要艾斯戴尔不走她就不会走。她不会改变自己,也不会为自己辩护。然而加尔散不同,加尔散要摆脱伊内斯的注视的挖苦。他不能在伊内斯的注视下亲吻艾斯戴尔,更重要的是加尔散不能在艾斯戴尔身上找到自己是英雄的安慰。艾斯戴尔急于得到加尔散,对他的心思毫不在意,所有夸赞加尔散勇敢的

词汇不过是一个交易。因此对于加尔散来说,艾斯戴尔“粘乎乎、软塌塌的,是一片沼泽,是一条章鱼”,真正能够理解什么是勇敢的只有伊内斯,因此加尔散选择留了下来。这实际上暗示着人类在们面对自由时的那种“眩晕”和“焦虑”的状态。当人突然面临选择的时候,人类多半会束手无策。他并没有一个参考,在文本内的体现就是加尔散面对敞开的大门会停留良久。正如伊内斯说的,“道路是畅通无阻的,谁在拖住我们”。到底谁在拖住我们?我们自己。但为什么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自由。正如萨特所说:“我们是痛苦的,因为为我们自由!” 萨特说到,人有超越性,可以做出选择。但是在这里,加尔散的超越性表现在何处?我想这种超越性与其说是一种自主选择,还不如说是一种惯性。试想一下,假如加尔散真的离开这间房子,他能获得什么。其实与在房子内没什么差别,他并不能说服伊内斯,他甚至连自己都说服不了,他留在房间内只是惯性使然。这事实上暗示了人类在面临选择时遭遇的困境。加尔散在房间内吵着要出去,因为他知道门是不可能开的,但没想到门真的开了。人们虽然生于自由,但实际上哪有自由可言,所谓的超越性,在现在大都不过是一种惯性。这三个人所构成的三角关系由此也不可能被任何一方打破。这种惯性恰好更能表现人们的“眩晕”和“焦虑”,以及人生的虚无状态。所以在这一场景中,哲学与人生现实紧密结合,营造出极富戏剧感的张力。

3、戏剧结尾,加尔散因为伊内斯的注视无法亲吻艾斯戴尔。艾斯戴尔便操起裁纸刀砍向伊内斯,伊内斯安然无恙,艾斯戴尔这才翻然醒悟他们都是死人,谁也杀死不了谁,这种木马游戏只能如西西弗斯一般永远进行下去。加尔散注视着青铜像,说到这一切都是预设好的。在这里事实上隐含着一个张力点,其实这三人的相遇本来是偶然,但是这种结果无疑是必然的,因此加尔散说“预设好的”,包含着偶然与必然的冲突与张力。伊内斯说到“死人!死人!死人!刀子、毒药、绳子,都不中用了。这是安排好了的,你明白吗?我们这几个人永远在一起了!”这时戏剧的张力达到顶点并爆发出来,读者恍然大悟,这种如木马一般的你追我赶永远不可能停止。良久之后,加尔散站起来,说到,“好吧,让我们继续下去吧” 。这时候,张力爆发后所带来的虚无感在读者心中油然而生,所带来的正是萨特所赋予这部戏剧的哲学意味。人类的生活就是在这种虚无、荒诞之中永远持续下去。人们仿佛在眼前看到一篇废墟。存在先于本质,可人类又处在这种互相

压榨的状态之下。人类生存的意义到底何在?正如萨特所说,“人除了自我塑造之外什么也不是” 人生的意义只存在于“自为的存在”的想象中,人们给自己定下诸多任务,实际上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借口。正如海德格尔在《时间与存在》演讲稿中说的那样,我们并不能知道本有,本有并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我们想要回归人的本真。所谓“自为的存在“——意识给人强加的种种“意义”被抛弃之后,我们看到的只有一片虚无。

人为何成为人,人生活在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人生本无意义,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借口。可是我们又不愿像犬儒主义者那样生活。在如今一个后现代社会中,人们尔虞我诈,追名逐利,究竟为何?这种人生的紧张悖谬总会伴随着人类社会直至灭亡,并不会因为我们不去考虑它就使它不存在。我们总对那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伟人报以敬意,但却又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恬然自居。究竟我们为何而存活?人的意义、目的、价值究竟在何处?此刻,我想到了海德格尔的话,“对神秘保持虔敬”。让人生永远处在“在路上”的状态,不断反思,或许正如萨特所说,“人除了自我塑造外什么都不是”,只有这种状态才是有意义的。倘若人真能摆脱惯性拥抱超越性,真的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何尝又不是活出自我呢。这种问题永远都不会有答案,这是一个紧张的悖谬,这是让人类保持审慎与虔敬的基础,这是让人类保持智慧的唯一方法。

再论萨特自由观

再论萨特自由观 萨特不仅是哲学家也是政治学家,萨特的所有哲学作品和大部分政治活动都与“自由”紧密相连。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又被西方哲学界称为“自由哲学”。萨特的自由观是建立在黑格尔的自由观和之前的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学家们关于自由的观点和学说的基础之上,萨特结合自己对存在主义的理解对个人自由作了深入、详尽地论述后,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比较系统的主观唯心主义自由观。 标签:存在主义;自由;选择 “自由”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萨特哲学的核心问题。在萨特哲学那里,人是自己自由创造的存在,拥有绝对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对人而言亦是一种人为的束缚,人们被“强行抛入自由之中”,不能逃离进行选择且要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全部责任。本文试论和浅析萨特所宣扬的“绝对自由”的自由观。 一、萨特从本体论出发阐释自由观 萨特的哲学是存在主义本体论哲学,他提出的重要哲学名言就是“存在先于本质”。这也是其哲学的核心思想。这里所说的存在,专门指的是人的存在。按照萨特自己的理解:“人”的存在不同于一般“物”的存在,一般“物”的存在,总是在“物”还没有出现时,“人”在头脑里就已经开始勾勒了有关“物”的轮廓、概念、形象。因此,“物”的本质是先发生的,处于第一的位置,存在是后发生的,处于第二的位置。而“人”的存在与“物”的存在恰恰相反,“人”不受其他的概念、设想、轮廓的限制。人是怎样的人,不是由特殊阶级、外部环境决定的,上帝、神灵或普遍的“人性”也决定不了人的任何属性。“人”成为怎样的人,绝对意义上说完全由“人”自己决定的。因此,“人”与“物”完全不同,物是先有本质,后有存在,而人是先天的存在,在存在过程中又获得后天规定性,由此才拥有自己的本质。所以萨特得出了结论:人的根本特点就是“存在先于本质”。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是对色诺芬的“共同人性论”、霍布斯的“人性神创说”的有力否定,他充分认识到“人”与“物”的区别,高扬人的存在所具有的特殊价值。萨特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深刻理解了“人”在形成、成长、塑造人性的道路上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这是哲学理论界的重大突破,是对人的认识方面的重大革命,在西方哲学领域产生巨大轰动,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也要看到萨特人的“存在先于本质”理论的缺陷:萨特将“人”的存在看成是一种纯粹的、彻底的抽象存在。这种“存在”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所谈论的“存在”都不相同,这种存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缥缈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说明,人的产生是有着一定发展历程的,人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自然界中逐步进化而来的,在进化的过程中不仅具有自然物质属性,而且具有社会的历史属性。人的发展变化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制约,而且受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同时又与社会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而萨特的自由虚化了人的存在,使自由依附的主体消失了。 二、萨特从“存在先于本质”出发阐释自由选择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萨特:《厌恶》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萨特:《厌恶》内容梗概 叙述者(我)安东纳洛根丁从中欧、北非和远东旅行回来,想在布城完成关于某侯爵的研究工作,并试图以日记的方式精确地把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他曾想学顽童打水漂,可捡起的石头让他感到厌恶。厌恶感不时地出现在日记之中:他发现自己有了某种变化,对朋友自学者的手、对电话机旁的小雕像、乃至从别人胡子上散发出来的香水味都感到恶心。外来的感受,伴随着内心的空虚,加之脑海中无法名状的体积庞大而乏味的观念都令他烦躁,迷惑、孤独。日记中记载了日常生活的细屑琐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过于敏感甚至病态的直觉体验。他看着在荒凉的街道上前进的老太婆,再也分辨不出将来和现在,而时间正继续,将来在实现,日子永无休止地单调地出现增加、又不可复归。他想着被研究者――侯爵,思考着存在和虚无。通过和自学者谈话,知道他是个人道主义者,曾当过战俘,后来参加了法国社会党并且无比地快乐,而他认为自己不是人道主义者,面对这位盲目的人道主义者,他想呕吐。厌恶之感到来了,又觉得它存在了,而且自玩打水漂的那天开始,厌恶就没有离开过,他想到自己永生永世也是多余的,他思考着荒谬,找到了存在的关键,厌恶的关键。在他最恐怖、最感厌恶的时候,他寄希望于安妮,并乘火车去巴黎见安妮,她说:我只需要你

存在和你没有改变。而他也许只有一种欲望,那就是默默无言地望着她,在沉默中完成安妮在我面前的重要性。安妮和他的情形极其相似,孤独,也有着恶心感,他们探讨着独特的境遇。之后,安妮去英国,洛根丁回到布城。他懂得了人总是输的,孤独而自由,可是这种自由有点象死亡,现在明白了安妮的回来使他的一切希望化为乌有。在布城的最后一天,他走遍全城找寻自学者,发现自学者是个同性恋。洛根丁可怜自己,又有被遗忘的感觉。他与老板娘告别,离开布城,想通过写书来毫不厌恶地回忆一生,通过他的过去,评定自己是怎样一个人。 研究综述 萨特对二十世纪西方思想界产生过重要影响。《厌恶》(即《恶心》)是萨特存在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我国自80年代以来,文学评论界一直关注着这部作品,从不同侧面解读这部哲理小说。有关《厌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厌恶》的主题 如何评价萨特与他的文学创作曾在评论界引发过争论。《厌恶》采用日记体,它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以第一人称的形式通过我这一视角,观察外界的点滴变化,剖析内心的情绪波澜,把握思想意识的流动,洛根丁只是一名普通资

自由选择与他人——萨特戏剧作品的哲学分析

自由:选择与他人——萨特戏剧作品的哲学分析 /****************************************************************************/ 亲爱的朋友,您好,此文档为我站的宣传信息,若需查看部分资料或者购买此套资料,请联系我们的客服或登陆我们的网站--3A学习网万分感谢您对我站的关注与支持!!! /****************************************************************************/ 老人(外祖 父)和两个女人(外祖母和母亲)中间。”吸有父亲,没有父亲的要求和管束,萨特也就失去了一般孩子所拥有的“父亲一上帝”的 观念。萨特认为,失去了父亲,自己在一定意义上就失去了存在的 .阿当雷诺;《萨特,最后一位哲学家》,第U页..萨特:《词语》。转引自弗明西加让松《存在与自由》,第巧页. .萨特:《词语熟转引自柳鸣九《萨特研究A.第406页. 2 理由,失去了必然性。自己是个无根的、偶然的、抽象的人。“让。巴蒂斯特之死是我生活中的大事,它重又给我母亲套上枷锁,却给了 我以自由。”。萨特的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自由哲学。“自由”不仅是其哲学著作、文学作品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而 且他穷其一生为了自由而介入生活、参与政治。当然,萨特这里讲的自由,还是一种事实上的自由,是萨特对自由的初步生活体验, 是一种“空洞”的自由。但是,正是这种从小就对自由、偶然性的体验,不仅让他在1929年中学哲学教师资格考试中以《自由与偶然》 为题所做的论文荣登榜首,更重要地是,这成了他整个思想取之不竭的源泉。早死的父亲的影响毕竟是潜在的,而在活着的人当中, 母亲的影响则是最大的。在萨特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他曾说过失去父亲使他可以完全地占有母亲,他也时常提及他与母亲间的默契。 但后来母亲的改嫁,使他很早就体验到了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困难。童年的萨特是孤独的、早熟的、敏感的,这使他从小就对“孤独” 和“多余”有所感悟,而同时又具有从中摆脱和证明自己存在的愿望。无疑,萨特是在孤独中长大的,又由于自己是个“丑八怪”,所 以他少时几乎没有玩伴,但他有最好的玩伴书,大名鼎鼎的作家们成了萨特最好的朋友。“我发现了我的宗教,对我来说没有比书更重 要的了。”.读书、写书构成了萨特的一生,如他自己所说的,“我的生命是从书中开始的,它也必将以书而告结束”。,他把笛卡尔的“我 思故我在”说成是布我写作,故我存在分气一个人的童年对他整个人的思想、性格形成的影响至关重大。 “每个人都有他的天然处所,不论是骄傲或价值都决定不了它的高度,决定的是童年。”。

萨特思想研究总结

萨特本体论思想探究博士论文 本文以萨特本人的哲学著作为主要依据,参照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成果,突出萨特本体论思想的建设性内涵和积极意义。“导论”部分,根据萨特自己的论述,对萨特本体论的目标、出发点和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萨特本体论的根本特征和问题范围做出初步限制和规定。萨特本体论根据各种存在(beings)的内在否定关系实现了对实在(existence)特别是人的存在的彻底理解,从而使本体论思想在根本上脱离了传统形而上学和实体主义的藩篱。“第一章”的任务是具体说明萨特本体论视野中“实在”和各种存在的规定性。在萨特的本体论中,“实在”首先是作为整体的“人的存在”(human being ),它超出反思知识的范围,其独特性必须根据“各种存在的内在否定关系”来理解。萨特本体论提出三种本体论存在:自在存在、自为存在和理想或价值存在,其中自为存在也即“意识的存在”(the being of consciousness),它自身就是“各种存在的内在否定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具有彻底透明性的本体论“虚无”,它证明了自在存在的事实。另外,萨特本体论超出唯我论,强调自为存在的本体论多元性即他人的存在(the existence of others),这种存在也是可以用自为的内在否定关系直接证明的原始事实。萨特强调,只有在自为的内在否定关系中,自在存在和价值存在才有实在性和意义。自为存在自身就是对事实的面对和承担,它对这些事实负责。这一切,在萨特对于"自为的自由行为"

的本体论理解中得到了更为具体的说明。“第二章”说明的是:既然作为整体的人的存在,自为的存在本身就以自在、自为和价值存在的内在否定关系为构成结构并对这一关系负责,那么,本体论的不可还原的三种存在之间的直接内在关系以及“本体论的自由行为”作为自为对自在的改变,它们就只能根据自为自身的直接结构来说明。自为自身的直接结构就是一种三重的"面对" (presence to):“自为面对自在存在”(the presence of for-itself to being-in-itself)、“自为面对自身”(the presence of for-itself to itself)和“自为面对他人的存在”(the presence of for-itself to the being of others)。萨特既不同意把自在存在作为人的存在的最高价值,也反对把人的行为在根本上理解为单纯的机械运动。萨特从意识的自为存在的本体论来理解人的行动。萨特认为自由的行动只有从自为存在的本体论结构出发才能得到彻底的理解,即必须从意识向着存在超越自身的虚无化行动开始。根据自为的本体论,《存在与虚无》强调意向性,强调行为的本体论自由,强调处境是以本体论的自由行为为中心的内在否定的有机整体。另外,“本体论的自为是多元的”这一事实,就是自由所能遇到的内在限制。萨特指出,在自为存在的水平上,只有我的自由才能限制我的自由;在他者的存在这一事实水平上,他者的自由存在也是我的自由的限制。在自由行为的本体论中,萨特着重说明自为与其他各种存在的直接内在关系或原初关系,而且坚持自在自

对萨特_绝对自由_的反思_牛潇潇

第25卷 第4期V o.l 25 N o .4 中州大学学报J OURNA L O F Z HONGZHOU UN I V ERSITY 2008年8月 A ug.2008 对萨特/绝对自由0的反思 牛潇潇 (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郑州450001) 收稿日期:2008-04-25 作者简介:牛潇潇(1984)),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文学院2006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摘 要:自由观是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萨特以/存在即自由0为基础提出人就是自由,自由是人具有的天然属性,被后人称为/绝对自由0观。然而这种自由是以个人的主观意识为基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本文正是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指导来分析萨特自由观中存在的/不自由0,以反思萨特的绝对自由是否真的是绝对的。 关键词:萨特;绝对自由;不自由 中图分类号:B0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08)04-0043-03 人的自由,是萨特毕生关注的中心问题,也是其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萨特自由思想的提出是以对上帝的假设、人性论的神话、对先验既定的价值原则与行为规范的否定为前提的。他所说的自由是个人的自由。萨特在5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6中指出:人就是自由,人生而自由。他认为自由是人具有的天然属性。人最初只是作为纯粹的虚无而存在,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造就出各自具体的特质和规定性。这种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谋划、选择自己的行动就是自由。他说:/我是被判定在我的本质之外、永远在我行为的原因和动机之外的存在。我被判定为自由,这意味着,除了自由本身外,不可能找到我自身的限制;或者意味着,我不能自由地终止自由的存在。0[1]565可见,萨特所讲的是个人的绝对的自由,它是人的存在的宿命,也是人的主体性存在的确证。自由没有界限,没有根据。这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具有绝对性。他所讲的人的自由主要是以人的意识的虚无化运动这一视角为基点的。而本质上,人的自由的真正根基在于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性的活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只有社会性的物质生产实践,才是人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转换器,是人确证自身的自由之本质的根据所在。正是在以人为主体自觉地引起、调整、控制和改变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人才确证自己高于其他的存在物的自由本质。所以从意识的角度论证人的自由,这种自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精神自由上。本文正是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指导来分析萨特自由观中存在的/不自由0,以反思萨特的绝对自由是否真的是绝对的。 一 /存在即自由0是萨特的名言之一,萨特说:/自由和自为的存在是一回事:人的存在严格地说他应该是其固有的虚 无而言是自由的。0[1]8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自为的存在就是自由;其二,自为的存在之所以就是自由,是因为自为的存在是其固有的虚无。这就使萨特的自由与萨特的虚无划上了等号。于是,要理解萨特的自由理论,首先就必须弄清萨特的/虚无0概念。 在萨特那里,/虚无0并不是与/有0相对的,在有之外的/无0;也不是与/存在0相对的,在存在之外的/非存在0;而是以存在为基质,对存在的虚无化。萨特说/虚无只有在存在的基质中才可能虚无化;如果一些虚无能被给出,它就既不在存在之前,也不在它之后,按一般说法,也不在存在之外,而是象蛔虫一样在存在的内部,在它的核心中。0[1]52这种在存在的内部,在存在的核心中,以存在为基质,对存在虚无化的虚无,其实指的就是人的/意识0。首先/意识没有实体性,它只就自己显现而言才存在,在这种意义下,它是纯粹的-显像.。但是恰恰因为它是纯粹的显像,是完全的空洞(既然整个世界都在它之外),它才能由于自身中显像和存在的那种同一性而被看成绝对。0[1]12然而,没有实体性的纯粹的显像和完全的空洞,不可能是实存,只能是虚无,因此,我们说,/意识0就是/虚无0。另一方面,/意识0是由存在所支撑的,/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这意味着超越性是意识的构成结构;也就是说,意识生来就被一个不是自身的存在支撑着。0[1]21这就是说,意识由存在所支撑,被存在所充实,没有存在就没有意识,存在是意识的基质,是意识把存在虚无化了。萨特说/虚无只有在被明确地虚无化为世界的虚无时,才能成为虚无;即只有当它在虚无化中明确地指向这个世界以把自己确立为对这个世界的否认时,才能成为虚无。虚无把存在带到它的内心中。0[1]48这样一来,由于意识由存在所支撑,同时又将存在虚无化,萨特才会断言/虚无0在存在的内部,在存在的核心中,以存在为基质,是对存在的虚无 # 43#

萨特眼中的自由

萨特眼中的自由 ——读《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2013709016 丁佳彤) 摘要:萨特一生都在致力于终极意义的求索,他关注生命与自由,关注个体与历史,旨在赋予人以不可剥蚀的尊严。而《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为它辩护,从而进一步简明扼要的阐明了他存在主义学说的重要观点。萨特的学说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肯定人的实在性,把人的自由当作最高价值;同时,又以人的责任为归宿,认为人对自己的自由行为负完全的责任,乃是人自由行动的方法。本文试图解读《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萨特对于自由的理解。 关键词:萨特、自由、《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自由的根基——存在先于本质 在文章的一开始,萨特先为我们阐明了何为“本质先于存在”。他以裁纸刀为例,裁纸刀就是人以固定方式、为达到某种固定目的所制造出来的物件,是某种公式和质地的总和,当人准备制作它时,就已经注定了它的本质已经被设定好,所以裁纸刀是本质先于存在的。而正像人制造一把裁纸刀,我们的存在就像上帝制造人一样,上帝是一个超凡的工匠,我们人类则被按照定义和公式制造出来。而当18世纪后,上帝的观念被禁止了,大家普遍使用无神论哲学,但本质先于存在这种理论还是存在。那些人认为,“人具有一种人性;这种‘人性’,也即人的概念,是人身上都有的,它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普遍概念——人的概念——的特殊例子。”1而及至康德,他将这种普遍性推向极端,认为即使是原始状态的人和野人也具有此种人性,说明了本质先于经验上的人的存在。 而萨特认为以上的学说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他认为人是一种“自为的存在”,而非裁纸刀一般是“自在的存在”,具有意识的人是不能和无生命的物一般相提

简析萨特的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简析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进行辩护,简明扼要的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 学说。文章就读这篇论文谈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人道主义思想等问题。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不是一种哲学,只是一个标签,它标志着反 抗传统哲学的种种逆流,而这些逆流本身又殊为分歧。现 在还活着的‘存在主义’大部分都抛弃了这个标签,因之被 弄迷糊的局外者很可以这样下结论,说他们之间的唯一共 同点,就是对于彼此的反感。”[1]“在当代哲学中,还没有第 二个流派像存在主义这样,其主要创始人有如此强烈的自 我破坏倾向。名字与这个哲学思潮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哲学 家们,远远背离了自己的出发点。”[2]这两段话引起了对存 在主义的兴趣,于是翻开了它神秘的篇章。 一、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使人的尊严被践 踏,而战后的经济萧条和各种社会问题又加深了人们心理 上的阴影,形成了普遍的生存危机感。战后科技对社会生 活的渗透,又使人们受到机械的控制和管理,人被平均化、 整体化,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创造性被泯灭, “被异化了”成 为人们的共同感觉。所有这一切,都已经不能用传统社会 进步和人生观来说明和解释,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柱而感 到空虚和惶惑不安的人们,需要重新思考生存的目的和意 义。为此,存在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 存在主义兴起于20 世纪20 年代的德国,这一时期的 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40 年代后,其中心转移 到法国并开始兴盛,代表人物是萨特、马塞尔梅洛- 庞蒂、 加谬;到50 年代,存在主义风行全球进入鼎盛时期;进入70 年代,存在主义不能为人们指出消除异化的现实可行的道 路而走向衰落。其中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比他先行者还要大,他早年是研究哲学的,后来官费留学德 国受到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学说的影响,所以 形成一种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1980 年4 月15 日,法国当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

浅析萨特自由观及其现实性意义

浅析萨特自由观及其现实性意义 摘要:萨特的自由观以存在主义本体论为基础,认为人拥有绝对的自由,强调人的自由即人的存在。同时,萨特又把这种绝对的自由与责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责任成为自由的归宿。因此,这种看似矛盾的自由观至今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责任现实性意义 An Analyze of Sartre’s View on Freedom and Its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bstract: Based on the ontology of existentialism, Sartre’s view on freedom considers that human possess absolute freedom and underlines “freedom” as “being”. Meanwhile, Sartre relates the absolute freedom to the responsibility which becomes the destination of freedom. Therefore, his view on freedom, which seems to be contradictory, still possesses a crucial realistic significance nowadays. Keywords: Sartre, existentialism, freedom, responsibility,realistic significance 让-保罗·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和其他存在主义哲学家一样,萨特关注的是现实的人的存在和发展,而关于人的自由理论也是他存在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这种思想理论对于解决当下人类所面临的生存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由此人们对于萨特及其思想也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并逐渐呈现出繁荣之势。在中国,理论界对萨特思想的研究

从萨特自由观看人的自由与社会关系

从萨特自由观看人的自由与社会关系 人文社会科学系思想政治教育08010106 郭湘蓉指导老师伍辉 摘要:自由观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体系中的核心观点,主要围绕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探索。萨特的自由学说是建立在“存在先于本质”的本体论基础上的,是一种不受限制的绝对自由,同时他又认为人的行为处于自由选择的同时也要承担责任,人的自由选择摆脱不掉个人所处在的“一个有组织的处境之中”的限制,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在现实社会关系中个人是不可能获得绝对的自由的。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我们应当辩证的分析萨特自由哲学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萨特自由选择责任社会关系 萨特通过他的哲学论著和文学作品宣扬他的存在主义思想,是无神论存在主义者,也就是说,他既否定了上帝造人的神话,又否定了先天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他提出“存在先于本质”,他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扼要地阐述说,人必须为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一切行为“承担责任”。萨特的这种他自称是“人道主义”存在主义思想,在法国以至欧洲,对于经历了空前酷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在这次大浩劫、大动乱中心灵和肉体都受到巨大震撼和伤痛,正陷于迷惘彷徨,企图寻找解脱和出路的知识分子中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萨特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他自身处境的不断变化也相应的发生改变,在他后期发表的《存在于虚无》中就表现出他对过去所持观点的改变和修正,也有进一步的阐发。如他对人道主义,从三十年代称人道主义为“胡说”,到四十年代阐述存在主义即是一种人道主义,再到后来,他认为只有等到人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原始关系”即“兄弟关系”,等到“人真实地、完全地存在”的时候,“他和同时代人的关系以及他独自存在的方式”才可以称作“人道主义的目的”。他的自由观也不断变化着的。 一、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理论的主要内容: 1本体论是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理论的哲学根基。 “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自由观存在主义哲学的根基,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第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吕丽娟 0820220079 摘要:存在主义是西方人本思潮中影响最大哲学思想,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最为完备,最具代表性,它力图以超越主客二分的存在论取代传统的思维方式,从揭示人的真正存在出发强调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以及人的自由和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也可以称之为人道主义。 关键字:“自在”与“自为”;存在与本质;自由与责任;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首先产生于德国,然后传到法国,并以法国为中心向外扩散,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最为巨大,最为深远,正如某位思想家所说的“法国在萨特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位真正的思想家”。 萨特生活于20世纪,生活于马克思之后,因而其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性,萨特的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共产主义倾向,但又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尽相同。 一、“自在”与“自为” 萨特的存在论内容非常丰富,他首先界定了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自在的存在,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外部世界。 “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这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即都是指客观外部世界,只不过马克思的物质特指客观实在,而萨特的自在的存在则是客观存在,范围较物质概念更广。自为的存在是能动的,不断变化的,“是其所非是”,这与马克思的意识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没有固定的本身,都是不断变化的,都不断地否定自身,超越自身,只是萨特的意识更加具体,是对外部世界的虚无化,强调意识的超越性、否定性。 二、存在先于本质 在界定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基础上,萨特又进一步指出了二者的关系,即自在的存在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势,自在的存在不需要自为的存在来决定,但是它的意义则要靠自为的存在来赋予。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关系是虚无,自为的存在通过自在

萨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的存在主义 内容摘要: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也是上世纪西方哲学家中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大师之一。萨特也曾经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思维,被人们誉为“2O世纪人类的良心”。萨特把存在主义发挥到了及至,他赞同马克思主义,并一直以社会主义者自居,一生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出路。他以独特的眼光分析世界,留给人们的是永远闪光的思想。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社会主义 引言 无论是在当代中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领域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领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受到广泛评论的现代外国哲学思潮之一。萨特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大师之一,他自认为是个社会主义者,一生都在探索和思考社会主义的出路。萨特用独特的辩证法看问题分析世界,作为一位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出现是存在主义发展的里程碑。1945年,萨特为反驳外界对存在主义的批评做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著名演讲,将“存在先于本质”作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萨特认为,“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先要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这个东西就是人,或者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人的实在。”也就是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最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来到世界上,是作为一种单纯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的,没有什么本质。萨特的这一“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正是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与以往哲学的不同。它不仅代表着存在主义的基本人学观,而且也代表和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主要倾向。 一、历史辩证法下的存在主义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的起点,首先就是在“匮乏”基础上形成的人与物的对立。而人是由事物中介的,同样,事物也是由人来中介的。正由于物的“匮乏”,才有人与人之间否定性关系的出现。这里表现的就是,一个物体要表现出来,必须有另一个物体的存在。而在“匮乏”基础上人与物的这种辩证关系,正是萨特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本文来源:论文 https://www.doczj.com/doc/bd4207359.html,/ 论文摘要:关于美学,中国美学称之为“道”,西方美学称之为“存在”,萨特曾说: “存在主义就是人道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与德国其他哲学家的存在主义美学相比,美学并不突出,但很有特点,且现实性很强,影响比较广泛。论文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一、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时代背景萨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些经历对他以后的哲学道路影响深远。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日益显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信仰开始动摇,各种矛盾不可调和,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幻想破灭,整日生活在迷茫、惊恐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社会情况下,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论断开始向人们传递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思想,这种思想重视对人的生存与关怀,由于这种思想适应了时代特征的发展,影响也日益扩大。存在主义美学的思想就是这种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存在主义美学是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在美学上的反映。二、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存在主义美学是在存在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存在主义思想的重要分支,存在主义美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一)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人首先是存在,这种存在是绝对的。人首先他必须存在,然后才能创造自己,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造就自身。人的本质并不是天生的,它不同于物的本质,物的本质是事先被人规定好了的,而人的本质是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二)人是绝对自由的。人的本质是由他自己造成的,所以人是绝对自由的。人从出生开始,所有的科学、理性、道德都对人们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所以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和自由行动来创造自身。人的本质就是由他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每个人都要认识到选择的重要性,然后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从而达到自身的自由;(三)他人是地狱。他人不同于物体,他人是一个存在的客体,虽然人是绝对自由的,但他人和社会总是限制人的这种绝对自由,而且还会对自身构成威胁。因此,人与人之间是彼此冲突的。他人是地狱,存在是虚无的。人面对的是一个虚无的世界,一个荒谬的世界。三、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内容:想象与自由萨特的美学思想是在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美学思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1)“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2)“自由选择”。上帝死了,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动选择是自由的。这是因为人的选择既没有任何先天模式,没有上帝的指导,也不能凭借别人的判断,人是自己行动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世界是荒诞的”。人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瞬息万变、没有锂性、没有秩序、纯粹偶然的、混乱的、不合理的客观外界,人感到处处受到限制、阻碍。在这茫茫的世界里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人只有感到恶心、呕吐。 1、“自在”与“自为” 萨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并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想要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必须首先弄清这两个概念的涵义。 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

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 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虚无。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在性质上是相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自为的存在不能离开自在独立地存在,没有自在的自为将流于抽象,就像没有音高和音色的声音一样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在的在仅仅是,至于是什么,这是自为或意识所赋予的。如果没有自为的出现,自在就只是一种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本身不含有任何区别的浑然一体的东西。自在只有依赖人的意识才能得以说明,才能成为有意义的真实性的存在。 2、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即是把纯粹的主观性,即自为,当作人的基本存在;把它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并由此推导出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或者说“纯粹主观性”被当作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和本原。人的存在被认为是第一性的。基于此,对于人的存在及本质问题,萨特一反“本质先于存在”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所谓“存在”是指“人的实在”或“自我”。即个人的主观性。所谓“本质”是指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行动中造成他自身的规定性。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的基本意思是:人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而存在,

论萨特的自由观及实践意义

M 丨文史纵横W 论萨特的自由观及实践意义 尹 航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0) 【摘 要】本文分析了萨特关于自由的基本论点,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他关于选择的自由、责任理论、价值实现的观点,认为 其提倡“行动哲学”:人的自由,就是要行动,这样,自由才有目的,存在才有意义;人的价值实现就是一切实践行动的总和。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责任 让——保罗·萨特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自由观”贯彻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始终,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理论大厦的支点,“人的自由”是萨特关注和研究的核心问题。自由观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震撼心灵的影响,而且对现代人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当下,萨特自由观对人们的生活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论是证明萨特“自由观”的逻辑前提和哲学基础,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一定程度上被誉为一种“自由的哲学”,“人的存在”和“人的自由”是始终贯穿其中的永恒主题。萨特的自由观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肯定人的实在性,把人的自由作为人存在的最高价值,又以人的责任为最终归宿,认为人对其自由行为负有绝对的责任。萨特的自由观理论包含了自由的基本观点、选择的自由、责任理论、价值意识、行动哲学等基本内涵,强调人具有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又强调自由的同时要肩负责任。 一、自由的基本论点 对于自由的观点,萨特从他的“存在先于本质”论出发加以论述,这是他人道主义理论的核心。“人不外是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萨特说,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是指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才给自己下定义,在一开头人是空无所有,只在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他自身,不仅就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是他投入存在以后,自己所志愿变成的人。“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哲学基础指出了人的自由是绝对的,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所特有的本质,人对其本质有着绝对的自由和自主权。 萨特说,人是自由的,认为自由是人所必然具有的,它不是在人之外的、为人所追求的东西,而是与人的存在融为一体的东西。萨特将人的绝对自由作为存在主义的落脚点和归宿。在萨特看来,人通过意识对自己的不断否定,进而展现自己,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人的存在就是自由,也就是说人的存在和人的自由并没有什么分别。所以萨特的结论是:“人永远是,完全是自由的,否则就不存在。” 总之,人就是一种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己规定自己、自己造成自己的存在物,无论是懦夫还是英雄都并非天生,在于“自我选择”和“自我创造”,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选择使自己成为英雄或懦夫,这就是萨特自由观的基本论点。 二、选择的自由 萨特认为,人的自由如何体现,就体现在自由选择上。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但真正的自由都是相对的,就是指选择的自由,自由选择具有绝对的意义,自由选择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自由选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自我的每一个行动都意味着自由选择。在当下,无论何种社会阶级的人都要面对大大小小的选择,真正的自由意味着自由选择,自由选择去成为“懦夫”或是“英雄”,即使是“不选择”也是 一种选择,是选择了“不选择”,选择了“选择”或“放弃”,所以人都不能处于选择之外,选择是与自由相对的,看似自由的选择,其中也蕴含着必然的选择,只是选择主体的差异性,导致选择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第二,自由选择无任何普遍的先验标准和唯一尺度,自由选择没有任何因果关系或逻辑结构,没有任何的客观必然性束缚,人的每一个自由选择都是绝对自由的。自由是在“人的存在先于本质”理论基础上与生俱来的特点,自由的选择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尺度,更没有任何因果逻辑关系的束缚,说明了在选择的自由这个问题上,人同样也是绝对自由的,通过“自由选择”去达到自我设计、自我造就、自我实现。因此,基于萨特的观点,人的自由通常通过自由的选择体现出来,不是漫无目的、无所依归的,人在选择时,要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的影响,不受任何客观条件的制约和束缚,人在做出每一个选择时都是绝对自由的。 三、责任理论 萨特强调自由选择的责任感,责任理论是萨特自由观的核心意涵,既然自由意味着自由选择,那么自由选择过后,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都是相对的,绝对的自由意味着绝对的责任。萨特的责任理论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人要对自我负责。萨特指出:“人注定是自由的,因而他肩负着整个世界的重担;他要对世界也要对作为存在方式的自己负责。”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处于各种各样的选择之中,人人生而自由,但在自由选择上,人必须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不仅在选择的过程中对自己负责,在选择的结果上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选择的自由和承担的责任是相伴相生的,人的自由既体现在自由选择上,也体现在选择要承担的责任上。 第二,人要对他人和社会乃至全人类负责。萨特指出:“当我们说一个人要对自己负责的时候,我们的意思还不仅指他要对自己的个体负责,而且也指他要对一切人负责。”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都处在社会生活之中,既然每个人都有了自由选择权,那么自由选择过后,在承担责任之时,不仅仅要考虑到对自身负责,更应对社会乃至全人类负责。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意识到自身对于社会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不仅把自己视为单独孤立的个体而存在,而应该将自己看作整个社会环境中的一份子,在自由选择过程中,不仅仅对自己负责,更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承担一份责任和义务。 四、价值实现 萨特认为自由是价值的唯一基础。价值就是人的自我选择,价值存在于选择之中。人在自由选择的同时,人也创造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所谓价值,就是人所挑选的意义。因此,人的自由选择不仅要承担责任,更能体现价值。 第一,选择过程中体现了人的存在的意义,体现了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超越,人的自由选择在创造人的同时,就实现了人自身的价值。人在选择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局限和不足,进而向着更高层次和更高阶段迈(下转第124页) 107 新西部 NEW WEST 2019年03月中旬刊

飘荡在虚无中的自由——萨特《存在与虚无》一书中的自由理论评析

《存在与虚无》是萨特的最重要的传世之作之一。该书不仅全面地阐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而且也系统地论述了萨特的自由理论。后人对该书的研究,往往只重视对其存在主义的探讨,而忽视了对其自由理论的研判。其实,该书中的自由理论,即使不是萨特存在主义的精髓,也是萨特存在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萨特存在主义的主要命题之一就是“存在即自由”。而要破解这一命题,就必须研究和理解萨特的自由理论。本文仅就概括和评析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所阐发的自由理论作一初步的尝试。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所阐发的自由理论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 即:虚无、否定、选择、超越。虚无是自由的基础;否定是自由的条件;选择是自由的表现;超越是自由的结果。在《存在与虚无》中,自在、自我和他人是萨特阐发其存在主义理论的三个角度,或三维,也是萨特阐发其自由理论的三维。因此,对《存在与虚无》中的自由理论的概括,也应从这三维,即从自由与自在的关系、自由与自我的关系以及自由与他人的关系这三个角度来加以阐释。兹详述之:第一章虚无——自由的基础“存在即自由”是萨特的名言之一,也是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所阐述的自由理论的精髓。萨特说:“自由和自为的存在是一回事:人的实在严格地就他应该是其固有的虚无而言是自由的。”()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自为的存在就是自由;其二,自为的存在之所以就是自由,是因为自为的存在是其固有的虚无。这就使萨特的自由与萨特的虚无划上了等号。于是,要理解萨特的自由理论,首先就必须弄清萨特的虚无概念。 一、什么是虚无?“虚无”是萨特存在主义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萨特那里,虚无并不是与“有”相对的,在有之外的“无”;也不是与“存在”相对的,在存在之外的“非存在”。而是以存在为基质,对存在的虚无化。萨特说“虚无只有在存在的基质中才可能虚无化;如果一些虚无能被给出,它就既不在存在之前,也不在它之后,按一般说法,也不在存在之外,而是象蛔虫一样在存在的内部,在它的核心中。”(第52页)这种在存在的内部,在存在的核心中,以存在为基质,对存在虚无化的虚无,其实指的就人的“意识”。说意识是虚无,首先是因为“意识没有实体性,它只就自己显现而言才存在,在这种意义下,它是纯粹的‘显像’。但是恰恰因为它是纯粹的显像,是完全的空洞(既然整个世界都在它之外),它才能由于自身中显像和存在的那种同一性而被看成绝对。”(第15页)没有实体性的纯粹的显像和完全的空洞,不可能是实存,而只能是虚无。因此,意识是虚无。说意识是虚无,还因为意识是对存在的虚无化。一方面,意识由存在所支撑。“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这意味着超越性是意识的构成结构;也就是说,意识生来就被一个不是自身的存在支撑着。”(第21页)这就是说,意识由存在所支撑,被存在所充实,没有存在就没有意识。另一方面,意识把存在虚无化。“虚无只有在被明确地虚无化为世界的虚无时,才能成为虚无;即,只有当它在虚无化中明确地指向这个世界以把自己确立为对这个世界的否认时,才能成为虚无。虚无把存在带到它的内心中。”(第48页)由于意识由存在所支撑,同时又将存在虚无化,萨特才会断言虚无在存在的内部,在存在的核心中,在存在的基质中。说虚无是意识,不仅仅因为对自在的意识是对自在的虚无化(表现为反映-反映者的关系),还因为对自我的意识,是对虚无的虚无化(表现为反思-反思者的关系)。因为“我思”已经是虚无,对“我思”的反思,即是对虚无的虚无化。对虚无的虚无化无疑只能是更深层次的虚无。说虚无是意识,最后还因为对他人的意识也是对虚无的虚无化。因为,对他人意识,包含着三个内容:其一、意识到他人意识的存在;其二、意识到我成为他人意识的对象;其三、通过他人的意识,意识到我所是的东西。不论是他人的意识,还是对他人的意识的意识,抑或是通过他人的意识而意识到的东西,都是对虚无的虚无化,都是更深层次的虚无。综上所述,意识不论是对世界的意识,还是对自我的意识,抑或是对他人的意识,都是对存在的虚无化,或是在更深层次上,对虚无的虚无化,都是虚无。二、虚无是自由的基础说虚无是自由的基础,首先是因为萨特的自由是意识的自由,是飘荡在虚无中的自由,是完全并永远囿于意识领域的自由。无论是否定,还是选择,抑或是超越,都囿于意识领域中,都是意识的自由。说虚无是自由的基础,其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