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控制技术试题

计算机控制技术试题

计算机控制技术试题
计算机控制技术试题

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实现的自动控制系统。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三个控制过程是什么?

答: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控制决策、实时控制输出。

3.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包括什么?

答:主机、过程通道、I/O接口、常用外部设备、操作控制台。

4.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各种各样的结构和形式,按完成的功能和结构,可分为哪几类?

答: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5.什么是过程通道?

答:实现在过程信号与计算机数据之间变换传递的电路称为输入输出过程通道,简称过程通道。[过程通道是主机和被控过程进行信息交换的通道]

6.过程通道分类有哪些?

答:过程通道按变换传递信号的种类分为模拟量通道和数字量通道,过程通道按信号传输的方向分为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因此,过程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入通道和数字量输出通道。

7.什么是输入输出接口?

答:输入输出接口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通道和桥梁。输入接口是实现将外部设备懂得各种信息输入到计算机,输出接口是实现计算机的各种信息输出到外部设备。

8.单信号通道类型有哪些?

答:高电压、大电流模拟信号,低电压、小电流模拟信号,脉冲信号,开关信号等。

9.输出通道的特点是什么?

答:输出通道具有小信号输出、大功率控制的特点,并且接近控制对象,环境恶劣,电磁、机械干扰较为严重。

10.接口技术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数据缓冲、寻址功能、命令译码、同步控制、数据转换、电平转换、中断接口、总线驱动。[数据缓冲,信号转换,驱动,中断管理]

11.通常采用的输入输出控制方式哪三种?

答:程序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和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

12多路开关有哪俩类?

答:机械接触式、电子式。[常用的机械接触式多路开关是干簧继电器]

13.采样保持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A/D进行转换期间,保持输入模拟量的大小不变;A/D转换结束后,立即跟随模拟量变化。

14.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A/D转换器是把模拟电压或电流转换成数字量的集成电路器件;D/A转换器是一种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电压或者模拟电流信号的器件。

15.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那些?

答:分辨率[分辨率=满量程值/2的n次方]、转换时间及转换速率[转换时间是A/D转换器完成一次转换所需的时间,转换速率是转换时间的倒数]、转换精度、电源灵敏度、量程、工作温度范围。

16.人机接口技术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显示并记录来自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过程参数,将过程参数集中起来,实现适当的信息处理和操作的集中化。

17.键盘处理程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a.确定是否有键按下。b.当有键按下时,则对键进行译码,找出按下的是哪个键;若无键按下时,即返回。C.如按下的是显示字键,便送缓冲单元;若为功能键,即转到对应的键服务程序。D.去抖动。E.对于任何一个键,无论按下的时间长短,均作一次处理。F.处理同时按键[通常采用‘先入有效’或‘后留有效’的原则进行处理]。

18报警原理是什么?

答:把计算机采集数据,或经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数字滤波、标度变换之后,与该参数运行中的上、下限给定值进行比较,如果高于(或低于)上限(或下限),则进行报警,否则就作为采样的正常值,以便进行显示和控制。

19.RS-232中DB-9连接器中各管脚的定义是什么?

答:SG--信号地,PG—保护地信号线

DTR--数据终端准备好(dateset ready),

TxD--发送数据(transmitted data),

RxD--接收数据(received data),

DCD--数据载波检出(data carrier dectection),

RI--振铃指示(ringing),

CTS--允许发送(clear to send),

RTS--请求发送(request to send),

DSR--数据装置准备好(data set ready)。

20.什么是LED数码显示中的静态、动态显示技术?各自特点是什么?

答:静态显示:每一位可独立显示,只要在该位的段选线上保持段选码电平,该位就保持相应的显示字符。特点:在同一时间里每一位显示的字符可以各不相同,占用I/O资源较多。动态显示:让各位数码管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流显示。特点:能显著降低显示器的功耗,能大大减少显示器的外部接线,容易和微机相连。

21.计算机控制系统测量环节的误差有哪几种?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修正误差的方法有哪些?

答:误差有:一、系统误差;二、随机误差;三、疏失误差。

原因有:测量系统设计原理以及制造上的缺陷;测量环境的变化;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近似的测量方法或者计算公式。

测量仪器中元器件配合的不稳定;温度及电流电压的频繁波动。

测量过程中由于疏忽造成的;由于测量条件的突然变化。

修正误差的方法:精确建立温度误差的数学模型,辅助测温原件,多次测量并取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程序对疏失误差进行判断并剔除。

22.常用的数字滤波算法有哪些?

答:程序判断滤波法、中值滤波、算术平均值滤波、加权平均值滤波、移动平均值滤波、一阶滞后滤波法、复合滤波法、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

23.简述异步通讯的特点及其帧格式。

答:起止式异步通信的特点是: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传输,每个字符一位一位的传输,并且传输一个字符时,总是以”起始位“开始,以“停止位”结束,字符之间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要求。可靠性高,传输效率低。

帧格式: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

24.Modbus协议支持哪些设备?

答:此协议支持传统的RS-232、RS-422、RS-485和以太网设备。许多工业设备,包括PLC,DCS,智能仪表等都在使用Modbus协议作为他们之间的通讯标准.

25.什么是数字PID调节器?PID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数字PID调节器:全称是比例微分积分调节器,是对被调量与给定值的偏差分别进行比例、微分和积分运算,取其和构成连续信号以控制执行器的模拟调节器。

PID:P--比例,I--积分,D--微分。

[P能迅速反应偏差,I与偏差的积分成正比,D能迅速地反映偏差的变化率]

26.根据干扰的来源,干扰可以分为哪俩类?

答:内部干扰、外部干扰。

27.什么是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

答:串模干扰:指叠加在被测信号上的干扰噪声,也称为常态干扰。

共模干扰:指系统的两个信号输入端上所共有的干扰电压,也称为共态干扰。

28.看门狗技术有何作用?

答:当程序飞到一个临时构成的死循环中时,冗余指令和软件陷阱将不起作用,造成系统完全瘫痪。采用看门狗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29.CPU的抗干扰技术中复位方式有哪三类?

答:上电复位、人工复位、自动复位。

30.什么是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和总线控制系统?

答: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综合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CRT显示技术,即4C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集中监测、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新型控制系统。[操作站——控制站——现场仪表]

计算机总线控制系统:是把单个分散的测控设备变成网络节点,以现场总线为枢带,把它们连接成可以相互沟通信息,共同完成自控任务的网络系统与控制系统。[采用‘工作站——现场总线智能仪表’的结构模式]

补充:

1.接口(I/O)根据数据传输的时间关系可分为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根据数据传输的方向

可分为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

2.电压/频率(简称V/F)转换是A/D转换的另一种形式,模拟量通过V/F转换变换成频率

量输入计算机。V/F结构通道的优点是精度高、性能好、输出单值、抗干扰能力强、便于远距离传输,但是由于频率测量相应速度慢,故多用于非快速过程参量的测量。这种系统适用于远距离传输和噪声干扰较强的系统。

3.D/A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分辨率、绝对精度、相对精度、输出电平、建立时间。

4.干扰的抑制有硬件电路抗干扰和软件抗干扰。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干扰大部分是有电源

耦合产生的。交流电源滤波器可采用电容滤波器,电感电容滤波器,有源滤波器。

5.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接地的目的a是为了安全,即安全接地b是为了保证计算机控制系统

稳定可靠工作,提供一个基准电位的接地,即工作接地。

6.共模干扰的抑制方法:变压器隔离、光电隔离、浮地屏蔽。

7.为消除长线的反射现象,采用终端或始端阻抗匹配的方法。

8.CPU与外围设备和器件的连接是通过三总线,即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同时

还有电源和地。

9.CPU的抗干扰技术:复位、掉电保护、指令冗余、软件陷阱、watchdog技术。

计算机控制技术试卷及答案

一、]t b 填空题 1.工业控制机是指按生产过程控制的特点和要求而设计的计算机,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组成部分。 2.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器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工控机、单片机、DSP、智能调节器等。 3.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被测信号有单端对地输入和双端不对地输入两种输入方式。 4.ADC0809是一种带有8通道模拟开关的8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 5.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任务是把从系统中检测到的模拟信号,变成二进制数字信号,经接口送往计算机。 6.信号接地方式应采用一点接地方式,而不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7.按极点配置设计的控制器通常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状态观测器,另一部分是控制规律。 8.模块化程序设计一般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设计方法。 9.线性表、数组、堆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要求连续的存储单元来顺序存放数据元素。 10.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输入变送器和输出执行机构的信号统一为0~10mA DC或4~20mA DC。 二、名词解释 1.采样过程按一定的时间间隔T,把时间上连续和幅值上也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成在时刻0、T、2T、…kT的一连串脉冲输出信号的过程 2.地线”是信号电流流回信号源的地阻抗路径 3.数字程序控制就是计算机根据输入的指令和数据,控制生产机械(如各种加工机床)按规定的工作顺序、运动轨迹、运动距离和运动速度等规律自动地完成工作的自动控制 4.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数、字符,以及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集合 5.积分饱和如果执行机构已到极限位置,仍然不能消除偏差时,由于积分作用,尽管计算PID差分方程式所得的运算结果继续增大或减小,但执行机构已无相应的动作 三、选择题(合计15分,每题3分) 1.下列不属于数字控制方式的是(C ) A、点位控制 B、直线控制 C、网格控制 D、轮廓控制 2.8位的A/D转换器分辨率为( C ) A、0.01587 B、0.007874 C、0.003922 D、0.0009775 3.专家控制系统大致可以分为(D ) ①专家自整定控制②专家自适应控制③专家监督控制④混合型专家控制⑤仿人智能控制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4.一个8位的A/D转换器(量化精度0.1%),孔径时间3.18μm,如果要求转换误差在转换精度内,则允许转换的正弦波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为(B ) A、5Hz B、50Hz C、100Hz D、500Hz 5.某热处理炉温度变化范围为0~1350℃,经温度变送器变换为1~5V的电压送至ADC0809,ADC0809的输入范围为0~5V,当t=KT时,ADC0809的转换结果为6A,此时炉温为(C ) A、588.98℃ B、288.98℃ C、361.23℃ D、698.73℃ 四、简答题(合计20分,每题5分) 1.什么是干扰,干扰来源,抗干扰措施。 答:就是有用信号以外的噪声或造成计算机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破坏因素。外部干扰和内部干扰。硬件措施,软件措施,软硬结合的措施 2.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 答:所谓逐点比较法插补,就是刀具或绘图笔每走一步都要和给定轨迹上的坐标值进行比较,看这

计算机控制技术考试卷B卷

专业: 年级: 学区: 姓名: 学号: 考试日期: 装 订 线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试卷B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空,总共 20 分)。 1.常用的AD 转换方法有: 计数法 、 双积分法 , 逐次逼近法 。 2. 常用的AD 转换的启动信号有 脉冲方式 和 电平方式 方式。 3. 8051单片机IO 接口编码方式为 统一编址 ,INTEL8088的IO 编码方式为 独立编址。 4. I/O 通道的干扰类型包括: 串模干扰 和 共模干扰 。 5. 大林算法的设计原则是 以大林算法为模型的数字控制器,使闭环系统的特性为时间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且滞后时间与被控对象的滞后时间相同 。 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10题,总共20 分)。 1.防止抖动是能否正确读取键值的必要环节,实现方法是( A )。 A .可以用硬件电路或软件程序实现 B .只能用滤波电路或双稳态电路实现 C .只能用软件程序实现 D .只能用延时程序实现 2. LCD 显示的关键技术是解决驱动问题,正确的作法是( D )。 A .采用固定的交流电压驱动 B .采用直流电压驱动 C .采用交变电压驱动 D .采用固定的交变电压驱动 3. 小功率直流电机控制控制系统中,正确的作法是( B ) A .改变定子上的通电极性,以便改变电机的转向 B .改变转子上的通电极性,以便改变电机的转向 C .在定子上通以交流电,电机可周期性变换转向 D .在转子上通以交流电,电机可周期性变换转向 4.在实际应用中,PID 调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结构,但不能( D )。 A .采用增量型PID 调节 B .采用带死区的PID 调节 C .采用PI 调节 D .采用I D 调节 5. 若用4位共阳极LED 和74LS04构成光报警系统,使最高位发光其余位不发光的报警模型是( A )。 A .1000 B B .0001B C .1111B D .0000B 6. 关于ADC0809中EOC 信号的描述,不正确的说法是( D )。 A. EOC 呈高电平,说明转换已经结束 B. EOC 呈高电平,可以向CPU 申请中断 C. EOC 呈高电平,表明数据输出锁存器已被选通 D. EOC 呈低电平,处于转换过程中 7. 采样/保持器的逻辑端接+5V ,输入端从2.3V 变至2.6V,输出端为( A )。 A .从2.3V 变至2.6V B .从2.3V 变至2.45V 并维持不变 C .维持在2.3V D .快速升至2.6V 并维持不变 8. 计算机监督系统(SCC )中,SCC 计算机的作用是( B ) A .接收测量值和管理命令并提供给DDC 计算机 B .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给定植并提供给DDC 计算机 C .当DDC 计算机出现故障时,SCC 计算机也无法工作 D .SCC 计算机与控制无关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四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四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使用光电隔离器件时,如何做到器件两侧的电气被彻底隔离? 答:光电隔离器件两侧的供电电源必须完全隔离。 2.给出多通道复用一个D/A转换器的原理示意图。 答: 3.什么是信号重构? 答:把离散信号变为连续信号的过程,称为信号重构,它是采样的逆过程。 4.写出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引入零阶保持器对系统开环传 递函数的极点有何影响? 答: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为 1e () Ts H s s - - =。零阶保持器的引入并不影响开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 5.阶跃响应不变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阶跃响应不变法的基本思想是:离散近似后的数字控制器的阶跃响应序列与模拟控制器的阶跃响应的采样值一致。 6.如何消除积分饱和现象? 答:减小积分饱和的关键在于不能使积分项累积过大。因此当偏差大于某个规定的门限值时,删除积分作用,PID控制器相当于一个PD调节器,既可以加快系统的响应又可以消除积分饱和现象,不致使系统产生过大的超调和振荡。只有当误差e在门限ε之内时,加入积分控制,相当于PID控制器,则可消除静差,提高控制精度。 7.给出常规的直接设计法或离散化设计法的具体设计步骤。 答:直接设计法或称离散化设计法的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1)根据已知的被控对象,针对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及其它约束条件,确定理想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Φz。 (2)确定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D(z);根据D(z)编制控制算法程序。

8. 采用状态反馈任意配置闭环系统极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 么? 答:采用状态反馈任意配置闭环系统极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状态完全能控。 9. 说出实施信号隔离的主要方法。 答:信号隔离方法主要有变压器隔离和光电隔离,变压器隔离适用于模拟信号隔离,光电隔离则特别适合数字信号的隔离。 10. 故障诊断中的状态估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故障诊断中的状态估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重构被控过程的状态,通过与可测变量比较构成残差序列,再构造适当的模型并用统计检验法,从残差序列中把故障诊断出来。因此,这就要求系统可观测或部分可观测,通常用各种状态观测器或滤波器进行状态估计。 二、已知系统框图如下所示:T =1s(15分) 试求闭环离散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并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解:广义对象脉冲传递函数为 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则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由z 域直接判据 ①|W (0)|=0.632<1 ②W (1)=1-1+0.632>0 ③W (-1)=1+1+0.632>0 知闭环系统稳定。 三、已知某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15分) 要求设计成单位反馈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采样周期为T =1s 。要求闭环特征根为0.4和0.6。试求数字控制器。 解:广义对象脉冲传递函数为 根据要求设定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r (t ) y (t ) -T

计算机控制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西北工业大学考试题(A 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一. 填空题(共30分,每空1.5分) 1. 采样,是指按一定的时间间隔T 对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t X 取值,得到) (t X *或),2,1,0,1,)(( -=n nT X 的过程。 P12 2. D/A 转换器的基本结构由电阻网络、基准电源、模拟切换开关和运算放大器所组成。 P21 3.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I/O 接口用作主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界面。 P39 4. RS-232C 又称为通用串行通信接口,它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颁布的串行总线标准。P63 5. 大部分过程控制的目的之一就是抑制作用于过程的各种扰动,以维持过程输出为恒定值。P104 6. 中值滤波法是指在kT 采样时刻,按小采样周期1T 连续进行奇数次采样。P137 7. 基于观测状态反馈的伺服系统极点配置设计方法的设计参数,一是采样周期T 的选择,二是配置系统的极点参数。 P177 8. 伺服系统,指的就是系统输出必须准确跟随指令信号的控制系统。P199 9. DMC 算法的计算机实现,是由初始化程序和主程序两部分组成。P232 10. 啤酒发酵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代谢过程,啤酒发酵罐内的发酵温度始终 是决定啤酒质量的关键所在。P267 二. 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 1. 对同一个FSR 的值,A/D 转换器的位数越多,q 所代表的量值就越小。P18(√) 2. 时钟周期宽度为D T ,则接收/发送数位的位宽度为D nT 2。P55 (×) 3. 当受控工业对象有大的时延时间环节时,不管选择的采样周期T 是否与时延时间τ成整数倍,系统都是较难按常规方法综合的。P91 (√) 4. 最好的离散化方法是双线性变换。P120 (√) 5. PID 算法中的微分项,虽能增大超调和缩短调节时间,但却易于引入高频干扰。P129 (×) 6. 只要选择采样周期T 足够小,最少拍系统的响应调整时间S t 也可以足够小。P158 (√) 7. 当对象的纯延迟时间θ与对象惯性时间常数m T 之比小于0.5时,采用常规PID 算法难以获得良好的系统性能。P171 (×)

计算机控制系统测试题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劳斯稳定判据在离散系统中主要解决的是( C )。 A、S平面中系统的稳定性; B、Z平面中系统的稳定性; C、三阶以上特征方程稳定判据。 2.某系统的Z传递函数为 0.5(0.5) () ( 1.2)(0.5) z G z z z + = +- ,可知该系统是(B)。 A、稳定的; B、不稳定的;C 临界稳定的。 3、脉冲传递函数是表征(B)。 A、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B、计算机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C、脉冲输入的传递函数。 4、有关PID控制算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当系统有阶跃信号输入时,微分项剧增,易引起振荡; B、比例调节几乎贯穿整个控制过程; C、比例控制可以消除一切静差; D、一般来说,不使用纯微分控制。 5、下面关于标度变换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标度变换就是把数字量转换成与工程量相关的模拟量; B、标度变换就是把模拟量转换成十进制工程量; C、标度变换就是把数字量转换成人们熟悉的十进制工程量; D、标度变换就是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6. 适用于某些生产过程对控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但希望系统工作平稳,执行机构不要频繁动作的PID算法为(D )。 A、积分分离PID; B、变速积分PID; C、不完全微分PID; D、带死区的PID。 7、下列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属于单闭环控制系统的是(B)。 A、操作指导控制系统; B、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C、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 D、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8、增量式PID算法解决了位置式PID算法(A)的缺点。 A、计算复杂、手/自切换不便; B、不易实现编程; C、控制准确性差; D、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试题 总结

1.若连续信号的最高频率为ωmax,按采样定理要求,采样频率ωs应 >=2ωmax。 2.通常在传感器与A/D之间加入调理电路的目的是使模拟输入电压满足A/D转换量程要求。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信号主要分为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步: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控制决策、实时输出 控制。 5.共模干扰的抑制方法主要有:变压器隔离、光电隔离、浮地屏蔽、采用仪表放大器提高 共模抑制比。 6.一般数控系统组成包括:输入装置、输出装置、控制器和插补器等四大部分组成。 7.控制系统的四大要素是:给定量、执行机构、控制对象以及被控量。 8.传感器把生产过程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用A/D转换器把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读入计算机中,对 于这样得到的数据,一般要进行一些预处理,其中最基本的处理有线性化处理、标度变换和系统误差的自动校准。 9.计算机控制中的数字PID控制算法有数字PID位置型控制算法和数字PID增量型控制算法两 种基本形式。 10.经常采用的软件抗干扰技术包括:数字滤波技术、开关量的软件抗干扰技术、指令冗余技 术、软件陷阱技术等。 11.采用差分放大器作为信号前置放大是抑制串模干扰的方法之一。 12.通常把叠加在被测信号上的干扰信号称为串模干扰。 13.若信号的动态范围为N,计算机字长n≥ log2 (1+N) 。 1、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和被控对象(或生产过程)两部分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实时数据处理、实时监督决策、实时控制及输出。 3、若ω max 为被采样的连续信号的最高频率,根据香农采样定理,采样周期必须满足 T<π/ω max 4、人机接口的作用:一是输入程序或数据,完成各种操作控制;二是显示生产过程的工艺状况与运行结果。 6、为使传感器特性与A/D变换器特性相匹配,通常应在传感器与A/D之间加入调理电路。选择D/A变换器字长时,要求计算机系统输出的最小信号应小于执行机构的死区。 9、某8位A/D转换器的输入电压为0~+5V,则输入模拟量为3V是输出的数字量是99H 1.工业控制机是指按生产过程控制的特点和要求而设计的计算机,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组成部分。 2.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器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工控机、单片机、DSP、智能调节器等。 3.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被测信号有单端对地输入和双端不对地输入两种输入方式。 4.ADC0809是一种带有8通道模拟开关的8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 5.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任务是把从系统中检测到的模拟信号,变成二进制数字信号,经接口送往计算机。 6.信号接地方式应采用一点接地方式,而不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7.按极点配置设计的控制器通常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状态观测器,另一部分是控制规律。 8.模块化程序设计一般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设计方法。 9.线性表、数组、堆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要求连续的存储单元来顺序存放数据元素。 10.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输入变送器和输出执行机构的信号统一为0~10mA DC或4~20mA DC。 1.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和生产过程两大部分组成。 2.集散控制系统(DCS)的结构模式为:操作站—控制站—现场仪表 3.变送器输出的信号为0~10mA或4~20mA 的统一信号。 4.模拟输出通道的结构型式主要取决于输出保持器的构成方式。 5.数控系统一般由数控装置、、和检测装置等。 6.设线性定常系统的输出方程为()()t Cx = t y,y(t)以最少的N拍跟踪参考输入r(t),必须满足条件 7.常用的状态观测器有3种:、、 8.“若A则B,否则C”,用模糊关系表示为 9.在一些对程序流向起决定作用的指令前插入两条指令,以保证弹飞的程序迅速纳入正确轨道。 10.采用双绞线作信号引线的目的是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一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一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 答: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如下: 2、根据采样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采样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根据采样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采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周期采样 指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相等,也称为普通采样。 (2) 同步采样 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且同时进行采样,则称为同步采样。 (3) 非同步采样 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但不同时开闭,则称为非同步采样。 (4) 多速采样 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每个采样开关都是周期采样的,但它们的采样周期不相同,则称多速采样。 (5) 随机采样 若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不相等,则称为随机采样。 3、简述比例调节、积分调节和微分调节的作用。 答:(1)比例调节器:比例调节器对偏差是即时反应的,偏差一旦出现,调节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使输出量朝着减小偏差的方向变化,控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比例系数K P。比例调节器虽然简单快速,但对于系统响应为有限值的控制对象存在静差。加大比例系数K P可以减小静差,但是K P过大时,会使系统的动态质量变坏,引起输出量

振荡,甚至导致闭环系统不稳定。 (2)积分调节器:为了消除在比例调节中的残余静差,可在比例调节的基础上加入积分调节。积分调节具有累积成分,只要偏差e不为零,它将通过累积作用影响控制量u,从而减小偏差,直到偏差为零。积分时间常数T I大,则积分作用弱,反之强。增大T I将减慢消除静差的过程,但可减小超调,提高稳定性。引入积分调节的代价是降低系统的快速性。 (3)微分调节器:为加快控制过程,有必要在偏差出现或变化的瞬间,按偏差变化的趋向进行控制,使偏差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微分调节的原理。微分作用的加入将有助于减小超调,克服振荡,使系统趋于稳定。 4、采样保持器LF398工作原理图如下图,试分析其工作原理。 答:LF398的电路原理:放大器A2作为比较器来控制开关K的通断,若IN+的电压高于IN-的电压,则K闭合,由A1、A3组成跟随器,并向C H端外接的保持电容充电;IN+的电压低于IN-的电压时,则K断开,外接电容保持K断开时刻的电压,并经A3组成的跟随器输出至Aout。 5、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答: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的模|z i|<1,即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均位于z平面的单位圆内。 6、为什么会出现比例和微分饱和现象? 答:当给定值发生很大跃变时,在PID增量控制算法中的比例部分和微分部分计算出的控制增量可能比较大(由于积分项的系数一般小得多,所以积分部分的增量相对比较小)。如果该计算值超过了执行元件所允许的最大限度,那么,控制作用必然不如应有的计算值理想,

计算机控制技术考试样题及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考试卷 课 程:计算机控制技术 专业班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姓 名 学号 期中 期末 注:所有答题都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为了减少有限字长产生的量化误差,采样周期应( )。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少 D. 不确定 2. 已知离散系统脉冲传递函数为 0.5 ( 1.2)(0.8) z z z +-+,则该系统是( )的。 A. 稳定 B. 临界稳定 C. 稳定性不确定 D. 不稳定 3. 当系统中还有零阶保持器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与采样周期( )。 A. 无关 B. 有关 C. 的关系不确定 D. 以上都不是 4. 字符C 的ASCII 码为43H ,字符c 的ASCII 码为( )。 A .43H B. 63H C .62H D. 61H 5. 一个有符号十进制正数13,在数据单元中的二进制表示为( )。 A .00000011 B. 10000001 C. 00001110 D. 00001101 成绩 第 1 页 共 2 页 二、分析计算题 1.(20分)模拟PID 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1 ()(1)P D I D s K T s T s =+ +。当采样周期相当短时,用求和代替积分、用后向差分代替微分,试从模拟PID 推导出数字PID 的位置型及增量型控制算法。

解: PID 调节器的时域表达式为 1 ()()()+ ()t P D I de t u t K e t e t dt T T dt ?? =+???? ? 把上式变换为差分方程,可作如下近似 ()() k t i e t dt Te i =≈∑? ()()(1) de t e k e k dt T --≈ 式中,T 为采样周期,k 为采样序号。 由上述三式可得数字PID 的位置型控制算法 ()(1)()()+ ()k P D i I T e k e k u k K e k Te i T T T =?? --=+??? ? ∑ 在上式中令1k k =-,则得 1 (1)(2)(1)(1)+ ()k P D i I T e k e k u k K e k Te i T T T -=?? ----=-+??? ? ∑ 将上述2式相减,即得数字PID 的增量型控制算法 ()()(1)u k u k u k ?=-- [][] ()(1)()()2(1)(2)P I D K e k e k K e k K e k e k e k =--++--+- =Ae(k)+Be(k-1)+Ce(k-2) 其中:A=Kp+K I +K D B=-(Kp+2K D ) C=K D 其中, P K 为比例增益, I P I T K K T =为积分系数, D D P T K K T =为微分系数。 2.(20分)某炉温度变化范围为0~1500℃,要求分辨率为3℃,温度变送器输出范围为0~5V 。若A/D 转换器的输入范围也为0~5V ,则请在ADC0809和AD574A 之间选择A/D 转换器,要求写出计算过程。选定A/D 转换器后,通过变送器零点迁移而将信号零点迁移到600℃,此时系统对炉温变化的分辨率为多少? 解:分辨率为C ?3,分辨率也可定义为 002 .0015003 =-= D 则A/D 转换器的字长 501log )002.011(log )11(log 222=+=+ ≥D n 82256= 92512= 981<<∴n ∴在ADC0809(8位)与AD574A(12位)间选择AD574A 通过零点迁移将信号迁移到C ?600,则此时系统对炉温的变化分辨率为 C ?=--220.012600 150012 3.(20分)信号采集中,为什么要进行采样保持,对模拟量的采样频 率是依据什么来确定?

计算机控制技术试题解答

1、惯性环节的主要特点是:当输入变量发生突变时,其输出变量不能突变,而是按(周期)变化。 2、通常,系统的稳定裕度的大小反映了系统的(稳定性)。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信号的动态范围为N,计算机字长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连续系统为Gc(s)稳定,采用一阶向前差分离散化方法离散,所得 Gc(z)___ C___. A.也是稳定的 B 。是不稳定的 C 。稳定性不一定 5、已知离散系统脉冲传递函数为:G( Z)=( Z+) /+A2,可知该系统是A A.稳定的B 。不稳定的C 。中性稳定的 6双线性变换的一个特性是:连续传递函数经过双线性变换后所得Z传递函数的稳态增益____ C ____ A.不变B 。变小 C 。增大 7, 当系统中含有零阶保持器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与采样周期T__A _____ . A,无关B.有关 C. 关系不定 8, 在单位闭环负馈控制系统里,增大开环放大系数K,则系统的稳态误差能常 (A ) A,减少 B ,不变,C,增大 9, 确定A/D变换器精度时,能常要求它的精度应( A )传感器的精度。A,高于 B ,小于 C ,等于 10,单位闭环负反馈控制系统里,在下向能首中加入一积分环节,则系统工程的稳定程度(增大) 11, 一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调节时间近似为ts=__C _____ (按误差带为5炖算)A,B,4T C,3T 现已知SE飞机飞行高度雙牝范围为㈣采“测试时,采用12竝的阳D 变换器.试问此时系统对高度变化的分辩率为多少.若訓试时*通过高度 表改变测试方式.测量相对基淮高度叫皿米的士却皿素的变化*'试问此 时变换器的分屛率为多少. 解:高陰麦化范围为070000*时.因为測蜀均为同号■听以AD12位均可用于测I J「故分聊率0=10000 2,3=2,45米; 测量相对基准髙度土500来的变化屋时?因瀚费割量正负变化回故A/D应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一答案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答: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如下: 2、根据采样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采样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 (1) 周期采样指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相等,也称为普通采样。 (2) 同步采样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且同时进行采样,则称为同步采样。 (3) 非同步采样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但不同时开闭,则称为非同步采样。 (4) 多速采样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每个采样开关都是周期采样的,但它们的采样周期不相同,则称多速采样。 (5) 随机采样若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不相等,则称为随机采样。 3、简述比例调节、积分调节和微分调节的作用。 答:(1)比例调节器:比例调节器对偏差是即时反应的,偏差一旦出现,调节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使输出量朝着减小偏差的方向变化,控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比例系数K P。比例调节器虽然简单快速,但对于系统响应为有限值的控制对象存在静差。加大比例系数K P可以减小静差,但是K P过大时,会使系统的动态质量变坏,引起输出量振荡,甚至导致闭环系统不稳定。 (2)积分调节器:为了消除在比例调节中的残余静差,可在比例调节的基础上加入积分调节。积分调节具有累积成分,只要偏差e不为零,它将通过累积作用影响控制量u,从而减小偏差,直到偏差为零。积分时间常数T I大,则积分作用弱,反之强。增大T I将减慢消除静差的过程,但可减小超调,提高稳定性。引入积分调节的代价是降低系统的快速性。 (3)微分调节器:为加快控制过程,有必要在偏差出现或变化的瞬间,按偏差变化的趋向进行控制,使偏差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微分调节的原理。微分作用的加入将有助于减小超调,克服振荡,使系统趋于稳定。 4、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答: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的模|z i|<1,即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均位于z平面的单位圆内。 5、为什么会出现比例和微分饱和现象? 答:当给定值发生很大跃变时,在PID增量控制算法中的比例部分和微分部分计算出的控制增量可能比较大(由于积分项的系数一般小得多,所以积分部分的增量相对比较小)。如果该计算值超过了执行元件所允许的最大限度,那么,控制作用必然不如应有的计算值理想,其中计算值的多余信息没有执行就遗失了,从而影响控制效果。

15自动化计算机控制技术复习题

题型:填空题、简答题、综合题 第一章 1.常规仪表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一般分成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两种结构形 式。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一般是由主机、常规外部设备、过程输入/输出通道、 操作台和通信设备等组成。 3.软件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4.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分为:数据采集系统、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 制系统、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5.计算机控制装置主要分为: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调节器、总线式工控机、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和其他控制装置。 第二章 1.DAC0832主要由8位输入寄存器、8位DAC寄存器、8位D/A转换器以及 输入控制电路四部分组成。 2.模拟量输出通道的任务:把计算机处理后的数字量信号转换成模拟量电压或 电流信号,去驱动相应的执行器,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模拟量输出通道(称为D/A通道或AO通道)构成:一般是由接口电路、数/ 模转换器(简称D/A或DAC)和电压/电流变换器等组成。 4.模拟量输出通道基本结构:多D/A结构和共享D/A结构。 5.D/A转换器的性能指标有分辨率、转换精度、偏移量误差、线性误差、稳定 时间。 6.DAC0832的内部结构组成及其作用:DAC0832主要由8位输入寄存器、8 位DAC寄存器、8位D/A转换器以及输入控制电路四部分组成。8位输入寄存器用于存放主机送来的数字量,使输入数字量得到缓冲和锁存;8位DAC 寄存器用于存放待转换的数字量;8位D/A转换器输出与数字量成正比的模拟电流;输入控制电路来控制2个寄存器的选通或锁存状态。 7.结合图,计算DAC0832的地址,分析说明由DAC0832组成的接口电路的工 作过程,并编写完成一次D/A转换的接口程序。

计算机控制技术-试题-总结讲解学习

1. 若连续信号的最高频率为ωmax ,按采样定理要求,采样频率ωs 应 >=2ωmax 。 2. 通常在传感器与A/D 之间加入调理电路的目的是 使模拟输入电压满足A/D 转换量程要求 。 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信号主要分为 数字 信号与 模拟 信号。 4.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步: 实时数据采集 、 实时控制决策 、 实时输出 控制 。 5. 共模干扰的抑制方法主要有: 变压器隔离 、 光电隔离 、 浮地屏蔽 、 采用仪表放大器提高 共模抑制比 。 6. 一般数控系统组成包括: 输入装置 、 输出装置 、 控制器 和 插补器 等四大部分组成。 7. 控制系统的四大要素是: 给定量 、 执行机构 、 控制对象 以及 被控量 。 8. 传感器把生产过程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用A /D 转换器把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读入计算机中,对 于这样得到的数据,一般要进行一些预处理,其中最基本的处理有 线性化处理 、 标度变换 和 系统误差的自动校准 。 9. 计算机控制中的数字PID 控制算法有 数字PID 位置型控制算法 和 数字PID 增量型控制算法 两 种基本形式。 10. 经常采用的软件抗干扰技术包括: 数字滤波技术 、 开关量的软件抗干扰技术 、 指令冗余技 术 、 软件陷阱技术 等。 11. 采用差分放大器作为信号前置放大是抑制 串模 干扰的方法之一。 12. 通常把 叠加在被测信号上 的干扰信号称为串模干扰。 13. 若信号的动态范围为N ,计算机字长n ≥ log2 (1+N) 。 1、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和 被控对象(或生产过程)两部分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 实时数据处理、 实时监督决策、 实时控制及输出。 3、若ωmax 为被采样的连续信号的最高频率,根据香农采样定理,采样周期必须满足 T<π/ωmax 4、人机接口的作用:一是输入程序或数据,完成各种操作控制;二是显示生产过程的工艺状况与运行结果。 6、为使传感器特性与A/D 变换器特性相匹配,通常应在传感器与A/D 之间加入调理电路。 选择D/A 变换器字长时,要求计算机系统输出的最小信号应小于执行机构的死区。 9、某8位A/D 转换器的输入电压为0~+5V ,则输入模拟量为3V 是输出的数字量是99H 1.工业控制机是指按生产过程控制的特点和要求而设计的计算机,它包括硬件 和软件两个组成部分。 2.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器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工控机、单片机、DSP 、智能调节器等。 3.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被测信号有单端对地输入和双端不对地输入两种输入方式。 4.ADC0809是一种带有8通道模拟开关的8位逐次逼近式A/D 转换器。 5.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任务是把从系统中检测到的模拟信号,变成二进制数字信号,经接口送往计算机。 6.信号接地方式应采用一点接地方式,而不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7.按极点配置设计的控制器通常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状态观测器,另一部分是控制规律。 8.模块化程序设计一般包括 自顶向下 和自底向上 两种设计方法。 9.线性表、数组、堆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要求连续的存储单元来顺序存放数据元素。 10.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输入变送器和输出执行机构的信号统一为0~10mA DC 或4~20mA DC 。 1.计算机系统由 计算机 和 生产过程 两大部分组成。 2.集散控制系统(DCS )的结构模式为: 操作站—控制站—现场仪表 3.变送器输出的信号为 0~10mA 或 4~20mA 的统一信号。 4.模拟输出通道的结构型式主要取决于 输出保持器 的构成方式。 5.数控系统一般由数控装置、 、 和检测装置等。 6.设线性定常系统的输出方程为()()t Cx =t y ,y (t )以最少的N 拍跟踪参考输入r (t ),必须满足条件 7.常用的状态观测器有3种: 、 、 8.“若A 则B ,否则C ”,用模糊关系表示为 9.在一些对程序流向起决定作用的指令前插入两条 指令,以保证弹飞的程序迅速纳入正确轨道。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复习资料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2.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主要区别是什么?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些优点? 3.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保持器有何作用,简述保持器的特点? 4.简述PID 调节器的作用,有哪几种改进型数字PID 算法? 5.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四种形式的信号?各有什么特点? 6.简要说明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模拟调节器与数字调节器有何区别? 二、分析和计算题: 1.已知一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1 -1 -2 0.1z Y(z)Gc(z)== 1-0.4z +0.8z R(z) ,其中输入为单 位阶跃信号,求输出y(KT)。 2.已知一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1 -1 0.53+0.1z Gc(z)=1-0.37z 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 时, 求输出y(KT)及y(∞)。 3.用长除法或Z 反变换法或迭代法求闭环系统2 z +0.5Gc(z)=8(z +0.1z -0.12) 的单位阶 跃响应。 4.已知低通数字滤波器0.5266z D(z)= z -0.4734 ,求D (z )的带宽ωm;并求当输入E(z)为 阶跃信号时数字滤波器的控制算法。取采样周期T=2ms 。 5.设系统如图所示,试求: ①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②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③分别求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和单位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 _ 6.设函数的La 氏变换为2 5F(s)= s (s +4) ,试求它的Z 变换F(z)。 7.数字控制系统如图所示,求当K=10,T=1s,a=1时,分别求当输入为单位阶跃、单位斜单位抛物线函数时的稳态误差。 8.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Gk(z)=K(0.1z+0.08)/[(z-1)(z-0.7)],问当K 为何值时系统稳定。 9.已知系统单位负反馈的开环传递函数为:z +0.8Gk(z)= z(z -1)(z -0.7) 问:K 为何值时系统稳定? 10.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广义对象的Z 传递函数为: -1 -1 -1 -1 -1 0.26z (1+2.78z )(1+0.2z ) W1(z)= (1-z )(1-0.286z ) ,试按最少拍无波纹设计原则设计单位阶跃 输入时,计算机的调节模型D(z),并求其控制算法。 11.已知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G(s)=(s+1)/[s(s+2)]试用冲击不变法求其等效的Z 传递函数. 12.已知离散系统的Z 传递函数:22 z 2z 1Y(z) G(z)z 5z 6U(z) ++==++,试求离散系统的状态

青岛理工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1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试做时间 出题教师 取题时间 审核 教研室主任 出题单位 使用班级 考试日期 考试成绩期望值 印刷份数 规定完成时间 交教学部印刷日期 学号; 姓名: 班级: ..........................................................密.......................................................封...........................................................线.......................................................... 专业 年级 班 20 ~20 学年第 学期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试卷 试卷类型: 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成绩 得分 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1 .某微机最大可寻址的内存空间为16MB ,其CPU 地址总线至少应有( )条。A. 3 2 B. 16 C. 20 D. 24 2 .用8088CPU 组成的PC 机数据线是( )。A. 8条单向线 B. 16条单向线 C. 8条双向线 D. 16条双向线 3 .微处理器系统采用存储器映像方式编址时存储单元与I/O 端口是通过( )来区分的。 A. 不同的地址编码 B. 不同的读控制逻辑 C. 不同的写控制逻辑 D. 专用I/O 指令 4 .要禁止8259A 的IR0的中断请求,则其中断屏蔽操作指令字OCW1应为( )。A. 80H B. 28H C. E8H D. 01H 5 .在8086环境下,对单片方式使用的8259A 进行初始化时,必须放置的初始化命令字为( )。 A. ICW1,ICW2,ICW3 B. ICW1,ICW2,ICW4 C. ICW1,ICW3,ICW4 D. ICW2,ICW3,ICW4 6 .6166为2Kx8位的SRAM 芯片,它的地址线条数为( )。A. 11 B. 12 C. 13 D. 14 7 .在计算机系统中,可用于传送中断请求和中断相应信号的是( )。A. 地址总线 B. 数据总线 C. 控制总线 D. 都不对 8 .段寄存器装入2300H ,该段的结束地址是( )。 A. 32FFFH B. 23000H C. 33FFFH D. 33000H 9 .在进入DMA 工作方式之前,DMA 控制器当作CPU 总线上的一个( )。A. I/O 设备 B. I/O 接口 C. 主处理器 D. 逻辑高 10 .在8086宏汇编过程中不产生指令码,只用来指示汇编程序如何汇编的指令是( )。 A. 汇编指令 B. 宏指令 C. 机器指令 D. 伪指令 11 .中断向量表占用内存地址空间为( )。 A. 00000H ~003FFH B. 00000H ~000FFH C. 00000H ~00100H D. FFF00H ~FFFFFH 12 .实现CPU 与8259A 之间信息交换是( )。 A. 数据总线缓冲器 B. 级联缓冲/比较器 C. 读写控制电路 D. 数据总线缓冲器与读写控制电路 13 .Intel 8253的最大输入时钟频率是( )。A. 5MHz B. 2MHz C. 1MHz D. 4MHz 14 .完成两数相加后是否溢出的运算,用( )标志位判别。 A. ZF B. IF C. OF D. SF 15 .8255A 的方式选择控制字应写入( )。A. A 口 B. B 口 C. C 口 D. 控制口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每空2分,共40分) 1 . 8086/8088CPU 的数据线和地址线是以_____________方式轮流使用的。 2 . CPU 中的总线接口部件BIU ,根据执行部件EU 的要求,完成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数据传送。 3 . 8086中的BIU 由_____________个_____________位段寄存器、一个_____________位指令指针、_____________字节指令队列、_____________位地址加法器和控制电路组成。 4 . 8086/8088构成的微机中,每个主存单元对应两种地址:_________和__________。 5 . 对于8259A 的中断请求寄存器IRR ,当某一个IRi 端呈现_____________时,则表示该端有中断请求。 6 . 若8259A 中ICW2的初始值为40H ,则在中断响应周期数据总线上出现的与IR5对应的中断类型码为_____________。 7 . 在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中,越远离CPU 的存储器,其存取速度_____________,存储容量_____________,价格_____________。 8 . 存储器的存取速度可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时间参数来衡量,其中后者比前者大。 9 . 中断返回指令IRET 总是排在_____________。 10 .若8255A 的系统基地址为2F9H ,且各端口都是奇地址,则8255A 的三个端口地址为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共30分) .计数器/定时器8253,振荡器(频率为1MHZ )连线如下图所示,其中振荡器的脉冲输出端接通道0的计数输入端CLK 0,设8253的端口地址为180H ~186H 。 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该电路中通道0的OUT 0输出2KHZ 连续方波,通道0的计数初值为多少(写出计算式)?GATE 0应接何电位?在图上画出。 (2)若要8253的OUT 1端,能产生周期为1秒的连续方波,该如何解决?在图上画出。 (3)写出实现上述功能的8253初始化程序。 试题要求:1、试题后标注本题得分;2、试卷应附有评卷用标准答案,并有每题每步得分标准;3、试卷必须装订,拆散无效;4、试卷必须打印或用碳素笔楷书,以便誉印;5、考试前到指定地点领取试卷;6、各题之间应适当给学生留下答题的空间。 ----------------------装 ------------------------------ : 学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