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地理作业一答案

自然地理作业一答案

自然地理作业一答案
自然地理作业一答案

作业一:

3、地球自转的速度越来越慢,从地球形状特征、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的角度出发,设想地球若停止自转将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答:地球停止自转后仍会继续公转,仍有昼夜现象,即半个半球为昼半球,半个为夜半球,但是昼夜交替的周期由原来的一天,延长至一年,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都将忍受长达6个月的寒冷黑夜,而后是6个月的太阳暴晒。.从而导致地球上温差特别大,处于昼半球的地点温度极高,而夜半球的地点温度极低。温差巨大使得各类生物无法适应,植物大量死亡,食物链中断导致大量动物死亡,人类也无法生存。所有的海水将向两极涌去。一些城市将淹没。

4、简述地球的内部和外部构造特征。

答:地球呈现出圈层构造,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由莫霍面、古登堡面将固体地球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康拉德面进一步将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指环绕地球的气体组成的圈层;水圈指地球表层由各种形式存在的水组成的圈层;生物圈指地球表层所有活着的有机体组成的圈层。

5、简述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答:研究表明,地球为一部规则旋转椭球体。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而太阳到地球的距离非常遥远,这样远的距离可以将太阳光线视为平行光线。当平行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地区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将各不相同。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北纬23°27′向两极地区减小。因此,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暖的程度也按同样的方向降低了,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多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6、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答:地球在不停地运动。运动的主要形式包括自转与绕太阳的公转。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运动对地表温度调节、生命孕育有重要的意义。

7、谈谈你所理解的地球表层系统。

答: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系统,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可分为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三大界(人文界、有机届、无机界)和固、液、气三态物质。

8、地球表面的形态有哪些?

答:垂直分层、水平分异、立体交叉和多级嵌套。

9、自然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环境性)与(系统性)四性质.

10、自然地理学是(大气科学)(水文学)(地质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1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土星)(木星)(金星)(火星)(天王星)(冥王星)与海王星.

12、组成岩石圈的最常见矿物包括(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

13、岩石根据成因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14、日地距离是( A )

A 1.5亿公里

B 1.5亿米

C 1.5亿光年

D 1.5亿里

15、地球表层系统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16、岩石圈运动有两种方向,分别为(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17、火山喷发的两种基本类型是(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

18、下列不属于地球自传产生环境效应的是(D )

A昼夜交替B地方时C地转偏向力D季节变化

19、地表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C )。

A地热B万有引力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

20、按岩石圈总体积进行统计,占最大体积的岩石类型是(B)。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21、举例简述野外如何鉴定矿物(岩石)?

答: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解理和硬度。

22、简述威尔逊旋回。

答:1、胚胎期:地幔的活化,引起大陆壳的破裂,形成大陆裂谷。

2、幼年期:地幔物质上涌、溢出,岩石圈进一步破裂并开始出现洋中脊和

狭窄的洋壳盆地。

3、成年期:洋中脊的进一步延长和扩张作用的加强,洋盆扩大,两侧大陆

相向分离,出现了成熟的大洋盆地,洋盆两侧并未发生俯冲作

用,与相邻大陆间不存在海沟和火山弧,称为被动大陆边缘。

4、衰退期:随着海底扩张的进行,洋盆一侧或者两侧开始出现了海沟,俯

冲消减作用开始进行,主动大陆边缘开始出现,洋盆面积开始

缩小,两侧大陆互相靠近。

5、残余期:随着俯冲消减作用的进行,两侧大陆相互靠近,其间仅残留一

个狭窄的海盆。

6、消亡期:最后两侧大陆直接碰撞拼合,海域完全消失,转化为高峻山系。

23、地球为什么能够成为人类的家园?

答:这是由适宜的日地距离、适中的地球质量、近球形的地球形状、特定的运动速度与方式决定的。

24、论述岩石圈与人类的关系。

答:岩石圈层是人类的生活场所。人类生活在地球表层,主要生活在岩石表层。在目前条件下,人类无法长期生活在水中或者空中。假如没有固体岩石圈的支撑,很难想象人类能否诞生,能否演化为今天的人类。从生物演化的历史看,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在海洋中。但如果没有陆地,没有一部分海洋生物登上陆地,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人类。人类的食物主要依赖于岩石表层的土壤的生产力。没有岩石,也就没有土壤,人类的食物来源将会成为问题。没有固体岩石圈的支撑,水圈的形态将会明显不同于现在,对食物、人类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岩石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是人类修筑房屋,建造公路、桥梁、水库、水库、大坝等不可缺少的材料。

石质工具是人类使用的时间最长的工具。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金属工具使用是时间中有几千年,而石质工具使用的时间却长达几百万年。

25、简述我国地震带的分布。

答:1、华北地震带2、东南沿海地震带3、中部南北地震带4、藏南地震带

5、西北地区盆地边缘地震带

6、东北东部深震带

7、河西走廊地震带

判断题: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错)

27、我国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属于地震较多的地区。(对)

28、化石一般出现在沉积岩中。(对)

29、沉积岩、岩浆岩与变质岩这三类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对)

30、大洋中脊与大陆裂谷都是属于拉张型板块边界。(对)

31、海沟——岛弧是属于转换断层型板块边界。(对)

32、地缝合线是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地碰撞相结合式的地带。(错)

33、大西洋正在伸展,而太平洋正在缩小。(对)

34、日本列岛位于的地震带(A )

A环太平洋B地中海喜马拉雅C大洋中脊D大陆裂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作业本答案(202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作业本答案(20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准确的。请将准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依次填在下面答题栏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8 19 20 答案 1.下列一些自然现象,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变化现象 C.昼夜现象 D.昼夜交替现象 2.太阳直射最北、最南的界线是 A.南回归线和北极圈 B.北极圈和南极圈 C.北回归线和南极圈 D.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3.下面是同样图幅的地图,你若采用比例尺的地图是 A.建平县行政图 B.朝阳市行政图 C.辽宁省行政图 D.中国行政图 4.下列山脉为两个大洲分界线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乌拉尔山脉 D.大分水岭 5.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 B.20°E和160°W之间 C.20°W以西到160°E D.20°W以东到160 °E

6.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准确的是 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B.南半球陆地多于北半球 C.西半球陆地多于东半球 D.陆半球陆地多于海洋 7.地球上,海洋所占的比例是: A.71% B.29% C.50% D.39% 8.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9.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风和日丽 B.长夏无冬 C.四季如春 D.常年湿润 10.如果你爸爸今天要到南非出差(南半球),你将会建议带 A.春装 B.夏装 C.秋装 D.冬装 11.2004年8月13日台风“查理”袭击美国,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 12.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位置 13.下列地区中多地形雨的是 A.沿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

(0686)《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686)《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 案 1:第一次 2:第二次 3:第三次 4:第四次 5:第五次 6:第六次 7:第七次 1:[填空题] 衡量地震的指标是___、___。 参考答案: 2:[填空题] 完整的气候系统由、、、、五部分组成。 参考答案: 3:[填空题] 风化作用分为、、。 参考答案: 4:[论述题]论述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填空题] 飞机起飞拔高后一般都要进入,因为这个高度空气能见度好。 参考答案: 2:[填空题] 河流根据地理―地质特征划分为河源、、、、五段。 参考答案: 3:[论述题] 以降水补给河流为例,说明径流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4:[填空题]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

密度减小。 参考答案: 5:[填空题] 地理环境可分为、和,而自然环境又包括和。 参考答案: 1:[论述题] 名词解释 生态平衡2、气旋3、滑坡 参考答案: 2:[论述题] 土壤基本属性和本质特点是具有,土壤四个肥力因素是、、、。 参考答案: 3:[论述题] 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E气之差值,称为。 参考答案: 1:[填空题] 地球具有圈层结构,从地表到地心将地球划分为、、 。其间有两个分界面,分别为、。 参考答案: 2:[论述题] 论述气压带和三圈环流的形成 参考答案: 3:[论述题]简述三大岩类的区别和联系。 参考答案: 1:[多选题]由于褶皱形成的地貌有 A:单面山 B:构造盆地 C:一山三岭两槽 D:方山 E:地堑

参考答案:BC 2:[单选题]某地经度指该地所在经线与()角距 A:赤道面 B:地心 C:极点 D:本初子午线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从水量平衡方程中可知,海洋蒸发量()降水量A:大于 B:小于 C:等于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在北半球的气旋中,气流的运动方向为 A:从中心向四周作顺时针旋转 B:从中心向四周作反时针旋转 C:从四周向中心作顺时针旋转 D:从四周向中心作反时针旋转 参考答案:D 5:[多选题]自由大气中空气作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有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惯性离心力 D:摩擦力 参考答案:AB 6:[单选题]片流作用的产物称为 A:洪积物 B:坡积物

【西南●最新版】[0431]《综合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431]《综合自然地理学》 第一次作业 [填空题]地域分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与。 参考答案:太阳能地球内能 [填空题] 太阳能在无机界中的转化途径是,转化形式是;太阳能在有机界中的转化途径是,转化形式是。 参考答案: 大气―地面―大气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地表增温(长波辐射)―大气增温植物―动物―微生物光能―化学能―热能。 [填空题]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组成,主要包括、以及等,其中以为最重要,它们共同支配着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物质运动。 参考答案:太阳能地球内能潮汐能太阳能 [填空题]水分循环通常由、、和四个环节组成。 参考答案:凝结降水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 [填空题]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能量来源是:和。 参考答案:太阳能地球内能 [填空题]自然地理系统的物质组成是:、、和。 参考答案:大气对流圈、水圈、沉积岩石圈和生物圈。 [填空题]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的方式可归纳为四种类型, 即:、、、。 参考答案:大气循环水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 [填空题]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海陆间热量交换:。 参考答案:大气环流、大洋洋流,季风。 [填空题]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要素包 括:、、、、、六大要素。 参考答案: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岩石 [填空题]太阳能对自然地理系统的作用效应是,地球内能的作用效应是。 参考答案:夷平化崎岖化

[填空题]土地分级的基本单位是:、、。 参考答案:相限区地方 [填空题]水分循环通常由、、和四个环节组成。 参考答案: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 [填空题]地质循环的全过程实际蕴含着太阳能与地球内能的一系列转化及其相应的四种作用过程,即、、、。 参考答案:风化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构造作用。 [填空题]根据风化发育阶段学说,土壤形成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 是、、、。 参考答案:物理风化阶段、富钙阶段、富硅铝阶段、富铝阶段。 [填空题]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叫,非地带性单位内的地带性叫。参考答案:省性带段性 [填空题]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可概括为三类型:、、。 参考答案:周期性节律旋回性节律阶段性节律 [填空题]按照空间范围和规模的大小,大气环流可分为:、、。 参考答案:行星风系季风环流局地环流 [填空题]根据地洼学说,地壳构造的演化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 参考答案:地槽区地台区地洼区 [填空题]《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一书把中国境内划分为三个大区:、、。参考答案:东部季风大区西北干旱大区青藏高寒大区 第二次作业 [单选题]列著作哪一部是世界上最早的土地分类和分等著作: A:《管子?地员篇》 B:《汉书?地理志》 C:《宇宙》 D:《地学通论》 参考答案:A [多选题]下列分异规律属区域规模尺度的分异是: A:热力分带性

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题(20200702164514)

六年级语文试题——实践活动与口语交际 一、实践活动 1、小明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请你送一句有关学习的格言勉励他。 答:_____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些广告词,常常在一些成语(或词语)中巧妙运用同音字或偕音字,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请在下面的广告词中,找出这些字来,在它的下面加点,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把原来的成语(或词语)中正确的字写出来。 例:“青蛙牌蚊香,默默无蚊好帮手。”(闻) ⑴咳不容缓,请服用潘高寿药厂的治咳川贝枇杷露。”(刻) ⑵“舒适牌热水器,随心所浴。”(欲) 3、根据提示,请你用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或诗词佳句来表达意思。 ⑴朋友即将远行,你会送他一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诺比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上一句有关做学问的名言:学海无涯苦作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为学校的生物园(或花圃)设计两条标语。 标语1:别踩我,我怕疼。 标语2:别摘我 5、本学期,同学们的语文老师曾按教材的要求组织大家开展一次”选编自己的作文选“的语文实践活动。现请你为自己这本作文选起一个你喜欢的名字,并用几句话写一段”编者的话“。 ⑴作文选的名字:《天天小作文》 ⑵遍者的话:作文不但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而且还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小作家!不仅乐趣多多,而且奇 妙无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美化校园,让每一块墙壁说话。校长想请同学们当设计师给下列地方设计标语。可以用合适的 名言佳句,也可以自己创新(任选一个地方,多设计一条加0.5分) ⑴学校花圃:别珍惜我,保护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乐教室:别乱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验室:手别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校餐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育馆:好好玩,做运动 ⑹图书阅览室: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 1、情境:彬彬正在看课外书,他很喜欢在课外阅读书报杂志。可他的爸爸却反对他看课外书,只是要他读课本,做练习。可不,彬彬的爸爸又在说彬彬了:“你就是不好好复习功课,看起闲书来倒那么起劲要求:请替彬彬设计一段话回答他爸爸,要说服他爸爸同意彬彬在课余时间读课外书,以消除父子间的 误会。(100字左右) 答:我看这本书不是闲书,是对写作有用的。这本书可以让我增加课外知识,让我更加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境:广州百货大厦的一个柜台前,几个顾客正在看商品…… 要求:如果你是售货员,你会怎样与顾客打招呼,怎样向顾客介绍商品?请为售货员设计有关话语(约100字) 答:这位女士打扰一下,我来推荐一下我们这里的是商品,这个比这个贵,这个比这个好看3、情境:小明因为搬家,到了一个新住宅小区居住,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居住环境,他要和居住在那里的小朋友交往。正好小区花园有一群小朋友在玩游戏…… 要求:请你替小明设计几句和小朋友认识交往的说话。 答:加不加我一起玩,我们可以玩的更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毕业水平测试结束后,班上要组织一次“心灵交融”班会。假如由你代表同学们向班主任致告别辞,你将如何满怀感激和依恋之情发表感想呢? 答:老师您就是春雨,您无声的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谢谢您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B) A. 整体性 B. 综合性 C. 相关性 D. 区域性 2、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发生统一性原则的是:(A ) A. 古地理法 B. 顺序划分法 C. 主导标志法 D. 合并法 3、贯彻区域共轭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B ) A. 部门区划叠置法 B. 类型制图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主导标志法 4、下面四种动物:①兔子;②鱼;③恐龙;④章鱼。按照动物进化过程,顺序正确的是:(B)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5、原始大气中没有:(D) A. H2O B. CO2 C. N2 D. O3 6、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D)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梦溪笔谈》 D. 《禹贡》 二、多项选择题 7、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BC ) A. 地貌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8、地球内能释放的主要形式有:(ABCD) A. 火山 B. 地震 C. 热水活动 D. 构造运动 9、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BCD) A. 景观圈 B. 自然综合体 C. 自然地理环境 D. 地球表层 10、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相对一致性的是:(BD) A. 古地理法 B. 顺序划分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合并法 11、贯彻综合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AC) A. 部门区划叠置法 B. 类型制图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主导标志法 12、下列分异规律属区域规模尺度的分异是:(AB) A. 带段性 B. 省性 C. 干湿度地带性 D. 热力分带性 13、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BC) A. 地貌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14、根据风化发育阶段学说,土壤形成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①物理风化阶段;②富钙阶段;③富硅铝阶段;④富铝阶段。下列顺序正确的是:(A)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15、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BCD) A. 综合性 B. 整体性 C. 地域性 D. 相关性 16、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C)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禹贡》 D. 《梦溪笔谈》 17、地球内能释放的主要形式有: A. 火山 B. 地震 C. 热水活动 D. 构造运动 18、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哪几种形式:(BC) A. 采集渔猎、农业社会 B. 依附自然、顺应自然 C. 征服自然、与自然共生 D. 工业化、人地协调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最新整理)

主题活动一我的小书包 一、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同时会整理自己的书包。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获得知识,使学生认识爱护自己的书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观察自己的书包,用语言表达自己书包的特征与外形。 三、课时计划: 4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获得知识,感受爱护自己的书包和保持自己的书包干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观察自己的书包。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你知道吗”。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书包。 2、观察后填空。 3、老师评点。 (二)学习“大家一起说一说”。 1、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书包的的作用。 2、学生自己说一说

3、老师总结 (三)画一画小书包 1、老师叫学生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2、学生描述书包的样子。 3、画一画自己的小书包。 (四)布置作业: 画一画自己的小书包。 五、板书设计: 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颜色:黄色红色蓝色蓝色和红色 形状:长方体正方体 大小:很大中等很小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学生去主动观察,才会获得知识。 第二课时画书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画自己的小书包,并知道怎样正确背书包。 2、过程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画一画自己的书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画书包 三、教学过程: (一)评点学生的作业。 (二)把画得好的拿到学习园地去展览。 (三)学习“开阔视野”。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A.洪堡德 B.道库恰耶C.伊萨钦科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地理环境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 C.PRED系统 3.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是。A.贝尔B.索恰瓦C.帕萨格 4.冷湿的森林沼泽环境的标型元素是。A.Fe+B.Fe++ C.Ca++ 5.《21世纪议程》是在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A.1972B.1987C.1992 6.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人是。A.孟德斯鸠B.道库恰耶夫C.白吕纳 7.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美国八等制基本上属于。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 8.按照道库恰耶夫的理解,是自然地理综合体的一面镜子。A.植被B.土壤C.气候 9.美国八等制的土地潜力级主要是根据划分的。A.土壤B.适宜性C.限制性 10.土地评价因素的选取原则主要是。A.因评价用途的不同而不同B.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C.A和B D.因评价者的理论水平差异而不同 1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A.道库恰耶夫B.洪堡德C.伊萨钦科 1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地理环境B.自然地理环境C.PRED系统 13.景观学的创始人是。A.贝尔格B.索恰瓦C.帕萨格 14.干旱草原环境的标型元素是。A.Fe++ B.Fe+++ C.Ca++ 15.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次是在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A.1972B.1987C.1992 16.或然论的创始人是。A.维达尔·白吕纳B.罗士培C.拉采 17.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FAO土地评价纲要基本上属于。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 18.按照狭义理解,属于地带性规律。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C.水平地带性 19.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级主要是根据划分的。A.适宜性类别B.适宜性程度C.限制性因素 20.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系统)是由首先提出的。A.贝尔格B.索恰C.帕萨格 21.湿热环境的标型元素是。A.Fe++ B.Fe+++和Al+++C.Ca++ 2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是在中提出的。 A.《我们共有一个地球》 B.《我们共同的未来》C.《21世纪议程》 23.协调论的思想是由提出的。A.罗士培B.维达尔·白吕纳C.拉采尔 24.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基本上属于。A.潜力评价 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 25.按照广义理解,属于地带性规律。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C.水平地带性D.A、B、C 26、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A.简单B.复杂C.不变 27.下列区划方案中属于交叉单列系统的是。 A.罗开富的区划方案 B.任美锷的区划方案C.黄秉维的区划方案 28.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学者是。A.拉采尔B.罗士培C.维达尔·白吕纳 29.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评估的评价系统基本上属于。 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 30.下列区划方案中属于统一单列系统的是。A.黄秉维的区划方案B.席承藩的区划方案C.任美锷的区划方案 二.填空题 1.近代地理学早期萌发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集中反映在的著作中,在他的著作中,

《感悟时间》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感悟时间》——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乳山市西苑学校 于振华

《感悟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随着课改的深入,小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要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强,而孩子自身的生活经验却很少,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有的孩子是在死记硬背,比如时间的问题,通过教学,我们发现孩子只认识课本上的钟表表示的时间,不能够读出生活中的时间,知识与生活不能相联系。而且时间一去不复返,古代就有“逝者如斯乎”的感慨,可是,当今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家长的溺爱和包办直接导致孩子自主能力差,依赖性强。很大一部分学生平时做事拖拉,上课铃响了半天才磨磨蹭蹭走进教室,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时间观念淡漠。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纠正,不但影响这些孩子的学业成绩,对他们长大后参加工作,学会生活都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为了让孩子能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同时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明白时间流逝得快,从而明白珍惜时间的道理,提出此活动主题。 二、活动目的 1、在数学知识技能方面,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并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2、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对资料的阅读、写作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语文学习能力。 4、通过诵读、欣赏等活动感受时间的宝贵,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

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就是节约时间,合理地利用时间,时间是飞逝的,它不会为任何人而停留。 三、活动途径 突出活动体验、实施学科整合、强化拓展延伸。“突出活动体验”就是以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将“时间”这一主题,细化为若干个小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感悟中升华情感、提升能力。“实施学科整合”就是围绕活动主题,组织相关教师结合学科特点,研究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强化活动指导,增强活动成效。“强化拓展延伸”就是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组织各学科教师拓展延伸学科知识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以增强学科教学的综合效益,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 四、活动方式 搜集整理材料、动手操作、比赛活动等 五、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6.10—2016.11) 1、做好活动方案设计,制定计划。分析现有条件,确定具体目标。 2、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时间。 3、围绕活动主题,利用课本、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调查了解以下具体内容: ●认识时间 ●了解计时方法和计时工具 ●怎样制作简易钟表模型 ●关于时间有哪些名言警句? ●关于时间有哪些作品?

东师《综合自然地理学》17春在线作业2

2017秋17春综合自然地理学17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有明显界限限定的自然综合体是() A. 相 B. 地方 C. 限区 D. 自然区 正确答案: 2. 单独地划分地带性单位和非地带性单位,然后将两类不完全的区划单位进行交叉,可获得()。 A. 自然区域 B. 综合单位 C. 单列系统 D. 双列系统 正确答案: 3. 下列关于大洋表层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大洋表层是大洋表面以下100m深的范围 B. 海洋绿色植物的集中带 C. 大洋的基本生长部分 D. 海洋动物最集中的水层 正确答案: 4. 自然地理系统起连接作用的组成部分是() A. 水分 B. 大气 C. 岩石地形复合体 D. 土壤 正确答案: 5. ()是生态系统各要素中对干扰反映最敏感的因子,也是人类与自然合作水平是否融洽的标志。 A. 气候 B. 植被类型 C. 径流量 D. 土壤 正确答案: 6. 自然地理系统的核心是() A. 水分

B. 大气 C. 有机界 D. 土壤 正确答案: 7. 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是人为干扰,自然地理环境的状态并不会变动过大,或是变动后自我调节,逐步恢复原状态,我们称之为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 B. 发展性 C. 稳定性 D. 有序性 正确答案: 8. 人类活动加剧了地表固体物质的机械搬迁,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 地表的水平衡被破坏 B. 改变了生物界的平衡 C. 使地表形态发生改变 D. 加速了化学元素的迁移 正确答案: 9. 平地上开垦的耕地与林带的组合属于哪种典型的自然地理结构() A. 棋盘式结构 B. 水平式结构 C. 交错式结构 D. 镶嵌式结构 正确答案: 10. 下列解释中,关于自然区划单位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异质的合并 B. 是同质的归纳 C. 是不同等级异质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分布区 D. 自然地理区划单位内部结构是不同的 正确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17春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地球内部水平联系方式有() A. 机械迁移 B. 物理过程 C. 化学过程

自然地理1作业和答案

1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以下各种三角洲中属于鸟足状三角洲的是() A.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B. 黄河三角洲 C. 尼罗河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2. 石海属于() A. 重力地貌 B. 冻土地貌 C. 风沙地貌 D. 喀斯特地貌 满分:3 分 3. 河床向上游的加长主要是由()造成的 A. B. 下蚀作用 C. 侧蚀作用 D. 磨蚀作用 E. 溯源侵蚀作用 满分:3 分 4. 河流侵蚀最强烈是()处 A. 海平面以下 B. 海平面附近 C. 中游水库 D. 上游源头地区

满分:3 分 5. 戴维斯侵蚀循环学说认为()阶段地表起伏最大。 A. 萌芽期 B. 幼年期 C. 壮年期 D. 老年期 满分:3 分 6. 某山地海拔高度4185m,它属于() A. 低山 B. 中山 C. 高山 D. 极高山 满分:3 分 7. 属于冰蚀地貌的是() A. 蛇形丘 B. 冰斗 C. 终碛堤 D. 鼓丘 满分:3 分 8. 某谷地走向较为顺直,横剖面呈梯形,谷坡陡峻,纵剖面崎岖不平,没有恒定的纵比 降,谷底组成物质为沙或基岩,这个谷地应当是() A. 溶蚀谷 B. 河谷 C. 风蚀谷 D. 冰川谷 满分:3 分 9. 当外海的波浪进入深度小于()波长的浅水区时,波浪开始变形 A. 1/2

B. 1倍 C. 2倍 D. 4倍 满分:3 分 10. 理论上,当波浪入射角与岸线成()角时,沿岸泥沙流的搬运量最大。 A. 0° B. 15° C. 45° D. 75° 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以下为干旱区常见的地貌有() A. 风蚀残丘 B. 峰丛 C. 洪积扇 D. 溶蚀谷 满分:3 分 2. 以下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有() A. 溶沟 B. 溶斗 C. 石芽 D. 石柱 满分:3 分 3. 以下属于冰水堆积的有() A. 冰砾阜 B. 蛇形丘

自然地理学--课后复习题

成都理工大学精品课程 自然地理学 课后复习题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为什么说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轨迹等与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有什么关联?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有哪些地理意义?如果没有自转和公转,地球会变成怎样? 第四节地理坐标 1.什么是地理坐标?它们是如何划分的?

第五节地球的圈层构造 1.地球的内部和外部构造分别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划分的?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1.地表都有哪些基本的形态和特征? 第二章地壳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 1.谈谈对矿物的科学认识 2.举例比较矿物的类质同象和同质多象 3.比较石墨和金刚石形态和物理性质。 第二节地壳运动极其构造行迹 1.地壳运动与变形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如何认识板块的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 第三节关于大地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是如何形成的? 2.什么是转换断层?其研究有什么作用? 3.浅谈有关板块驱动力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火山与地震 1.火山和地震产生原因? 2.中国地震活动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如何理解? 第五节地壳的演变 1.相对年代法与绝对年代法的区别是什么? 第三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热能 1.什么是气压?气压的垂直分布有什么特点?水平气压场不同区域对应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2.大气如何分层?为什么对流层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3.大气热量的来源有哪些? 4.气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都有哪些特点?逆温层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节大气水分和降水 1.湿度的日变化、年变化以及空间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 2.降水的类型有哪几种?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都有哪些? 第三节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1.大气的水平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2.行星风系是如何产生和划分的? 3.什么是三圈环流? 4.季风环流和局地环流产生的原因分布是什么? 5.锋的形成原因与分类是什么?每种类型的锋对应的天气特征是什么? 6.气旋与反气旋的区别? 第四节气候的形成 1.气候形成的不同因子有哪些? 2.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有什么区别?地中海型气候又有什么不同?

综合自然地理学 第二次作业

第二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地域分异的概念:(P40) 2.景观要素的相互共轭性:(P45) 3.自然区划:(P93) 二、填空 1.地带性因素是指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非地带性因素是指由地球内能所形成的海陆分布对比关系、地势起伏、岩浆活动和构造作用等。 2.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自然次带。 3.目前常用的区划原则有: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空间连续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 4.区划的原则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自然区划的方法有:古地理方法;顺序划分和合并法;类型制图法;部门区划图叠置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和主导标志法。 5.地带性区划单位:带 - 地带 - 亚地带- 次亚地带(P106) 6.非地带性区划单位:大区—地区—亚地区—州(P113) 三、简答 1.简述地域分异因素。(P40) 2.简述道库恰耶夫自然地带学说的要点:P52 答:(1)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2)由某些宇宙-行星因素如日地距离、地球形状和黄赤交角等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表各纬度的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的动力学原因;(3)带和地带在理想情况下呈东西延伸并具有环球分布的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更替;(4)地带性规律并非唯一的空间地理规律,客观上还存在另一种规律。 道库恰耶夫的地带和带,实质上是纬度地带和纬度带。 3.简述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意义:P88 答: ①地带性规律(自然区划)是指导农业、交通和工程建设的重要规律。 ②研究地带性分异规律对于山区的土地利用也有积极意义。 ③排水良好的残积处境和排水不好的水上处境交替出现的区域,旱涝年份农业收成的互补作用显得极为重要。 ④集约化农业更需考虑土地类型的组合状况。 ⑤在牧业地区,处境的镶嵌结合有利于倒场放牧。 ⑥三北防护林建设,同样存在遵循地域分异规律,做到因地制宜的问题。

(完整版)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学情调查》 江西余泉兴.陈美清 学生年级:高中二年级 指导老师:余泉兴 案例撰写:余泉兴 资料统计:邓世达、吴正 宣传行动队:黄佳娣、周维、吴正 其余组员:吴艳平、李俊峰、过国强、彭小芳 活动主题的提出: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经济水平在迅猛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我们青少年一代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不得不承认青少年的压力也比以前重了很多。所以国家一再提出让青少年减轻负担。但是,减负的成效究竟如何呢?减负之后的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究竟有没有产生好的变化呢?还有,国家一再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兴趣的方针究竟有没有落到实处呢? 对于我们来说,通过培养广泛的兴趣,既可以陶冶生活情趣,又可以“因材施教”,更好地发掘出我们的特长,为祖国培养出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但是,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和不良环境的影响,难免使青少年染上一些不良习惯,我们学校到底有没有这种情况?还有,对于国家提出素质教育促使学生

全面发展,可在现实生活中,全面发展越来越难,这样做会不会使全面发展变成“全面庸才”? 这样一些既实在又对我们青少年未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问题,难免引起我们的好奇心,所以我们提出要做一次学情调查,以了解我们周围最贴近我们学习和生活的问题。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学生兴趣的倾向及对兴趣培养的状况,和不同性别的同学在兴趣选择上的区别 2、了解我校同学对“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看法 3、了解普遍学生的学习压力负担的情况 4、培养团队精神,学会沟通与合作 5、发展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Ⅰ。调查准备阶段 1、确立调查的中心、主体、目的和讨论可行的调查方案。(第一,二课时) 在这两个课时中,我们使用了“完全民主+自由讨论”的方式,由同学做主人,结合老师的建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中完全围绕“了解学生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海洋沉积最重要的区域()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滨海区 2. B. 浅海区 3. C. 半深海区 4. D. 深海区 2、在北半球的反气旋中,气流的运动方向为 √此题回答正确 1. A. 从中心向四周作顺时针旋转 2. B. 从中心向四周作反时针旋转 3. C. 从四周向中心作顺时针旋转 4. D. 从四周向中心作反时针旋转 有关地球形状的正确叙述是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正圆球体 2. B. 扁球体 3. C. 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 4. D. 两级略扁的椭球体 洪流作用的产物称为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坡积物 2. B. 冲积物 3. C. 残积物 4. D. 洪积物 5. E. 风积物 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将植物分为 √此题回答正确 1. A. 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 2. B. 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 3. C.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4. D. 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 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光直射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北回归线 2. B. 南回归线 3. C. 赤道 4. D. 南极圈 、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可以有经纬线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无数条 2. B. 各一条 3. C. 一条 4. D. 各两条 某地经度指该地所在经线与()角距 √此题回答正确 1. A. 赤道面 2. B. 极点 3. C. 本初子午线 4. D. 地心 从水量平衡方程中可知,海洋蒸发量()降水量√此题回答正确 1. A. 大于 2. B. 小于 3. C. 等于 在北半球的气旋中,气流的运动方向为 √此题回答正确 1. A. 从中心向四周作顺时针旋转 2. B. 从中心向四周作反时针旋转 3. C. 从四周向中心作顺时针旋转 4. D. 从四周向中心作反时针旋转 下列属于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洪积扇 2. B. 自然堤 3. C. 牛轭湖 4. D. 泥石流 5. E. 沙嘴 6. F. 河漫滩 12、莫霍面是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自然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地球 1. 宇宙的天体分为哪几种?P5 答: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2. 太阳系包含哪八大行星?可分为哪两组?P6 答:地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密度大,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少) 木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体积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多) 3. 度量天体距离的单位?P9 答:天文单位:14960×410千米,光年:94600×8 10千米。 4. 行星的运动特征。P6 (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近乎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也自西向东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轨道面也比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5. 简述地球自转的意义。P15-16 答: ①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一昼夜的节奏;(节奏) ②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偏移) ③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时差) ④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潮汐) ⑤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流体运动) ⑥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离心力把海水抛向赤道,可以造成赤道和低纬区的海面上升,而中高纬度区海面则相应下降。 6.什么是黄赤交角?其地理意义?P17 答: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为23度27分。 地理意义:(1)产生四季更替;(2)产生五带 7.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P21-24 答:地球圈层构造:地球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地球内部构造); 地球外部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地球外部构造) 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 ① 大气圈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基本特征水文特点 、地貌类型、土壤发育、生物类型。 ② 水圈参与和改变地球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 ③ 生物圈改变大气和地壳的物质成分;参与岩石的破坏和建设作用; ④ 参加土壤的形成发育。推动地球和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8.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P27 ① 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太阳辐射) ② .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 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相态) ③ 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地貌) ④ 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能量流动) ⑤ 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异质性) ⑥ 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人类场所)

关于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纲要后的测试题和答案

2019年我市关于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纲要后的测试题和答案 1.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学段是() 您的回答:B.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以()为主 您的回答:C.学校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多采用质性进行评价,以下不属于质性评价的是() 正确答案为:B.测试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具有()的意识和能力 正确答案为:A.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 6.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正确答案为:C.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 7.综合实践与学科课程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您的回答:B.学科实践活动可以取代综合实践活动 8.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方式以()为主 您的回答:B.小组 9.教师在参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应成为() 您的回答:C.讲授者 10.如何使用《纲要》推荐主题,做法不正确的是() 您的回答:B.《纲要》推荐的主题都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好 11.《指导纲要》附件中分类型、分学段推荐了()个活动主题 正确答案为:C. 152 12. 综合实践活动是动态开放性课程,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您的回答:C.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但教师要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 13.以下是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表述,其中正确的表述是() 您的回答: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这是与一般课外活动的最大不同。 14.《纲要》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安排,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您的回答:A. 小学一至二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 1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模式是() 您的回答:A.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开发 16. (多选题)在实践和探究过程中以下正确做法是() 您的回答:A.注意原始材料的保存┋B.留下小学生成长发展的痕迹 17. (多选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包括()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1191 学年学季: 20182 单项选择题 1、()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人造景观相继问世。 . . . . 20 世纪 80 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20 世纪 60 年代20 世纪 50 年代 2、下列哪个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主持建筑的呢? . . . . 都江堰 灵渠 京杭大运河坎儿井 3、下列哪个因素()不是早期人类选择自己的政治中心的原因? . . . 自然条件优越区位良好 交通便利 . 百姓生活的要求 4、滇池、抚仙湖属于哪种湖泊。()

. 河迹湖

. . . 构造湖堰塞湖海迹湖 5、湖南武陵源属于下列哪种地质地貌?() . . . . 花岗岩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流纹岩地貌景观熔岩地貌景观 6、除了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之外,还属于我国三大瀑布的有哪个?() . . . 吊水楼瀑布大龙湫瀑布海螺沟瀑布 . 从化温泉 7、滑竿、轿子、溜索、羊皮筏、牛皮船、桦皮船、乌篷船等属于下列哪种旅游交通? . . . . 民俗型特种交通工具原始型特种交通工具仿古型特种交通工具现代型特种交通工具 8、导致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当大的部分倒流了回去是旅游发展的哪个时期()

. 旅游业发展期

. . . 旅游业成熟期 旅游业萌动期 旅游业发展的衰落期 9、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引发的生态灾难,如气象、地质等灾害带来的旅游危机属于下列哪个危机?() . . . . 自然生态危机 社会危机 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政治危机 10、工业旅游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 . . . 德国鲁尔矿区及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澳大利亚造币厂 美国废弃的金矿 . 日本汽车制造厂 11、湖南武陵源是哪类地质地貌的典型区域()。 . . . . 丹霞地貌景观花岗岩地貌景观熔岩地貌景观湿地地貌景观 判断题

自然地理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在地理学中的位置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复习思考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 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体系中的地位。 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方向。 第二章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 第二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第三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 第四节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 第五节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复习思考题 1、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代表性的人物? 2、现代综合自然地理学具有哪些特征? 3、综合自然地理学未来重点研究领域?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 第四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系统框架 复习思考题 1、分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能量和要素组成。 2、试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3、自然地理环境结构有何特性? 4、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5、简述系统的结构类型,并举例进行说明。 第四章外部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宇宙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行星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地球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自然地理环境外部联系的本质 复习思考题

1、太阳辐射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2、海洋潮汐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3、简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 4、试述自然地理环境外部联系的本质。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球化学作用 第四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水热作用 第五节自然地理环境内部联系的基本特点 复习思考题 1、人们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识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自然地理环境中四种物质循环类型。 3、试述自然地理环境内部联系的基本特点。 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第四节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 复习思考题 简述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发展的方向性。 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周期性节律与旋回性节律有什么不同? 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随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 第七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 第三节垂直地带性 第四节地方性 第五节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复习思考题 什么是地域分异? 简述纬向地带性的成因和主要表现。 简述经向地带性的成因和主要表现。 什么是水平地带谱?理想大陆划分为哪些地带? 什么是垂直地带性?什么是垂直地带谱?影响垂直地带谱的基本因素有哪些?什么是地方性?地方性分异因素有哪些? 简述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联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