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一中、东北育才中学、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

十四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1-10题每题1分,11-35题每题2分,共60分)

1.关于细胞生长与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与细胞分裂两个独立过程

B.在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持续的时间通常比分裂间期的长

C.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D.细胞板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出现的一种结构

2.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端粒学说认为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延长

B.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所有酶的活性降低

C.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蝌蚪尾的消失、细胞的自然更新和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都通过细胞凋亡完成

3.下列能说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存在血红蛋白基因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酪氨酸酶D.进行ATP的合成

4.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是孟德尔假设的核心内容

C.推理“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的理论基础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5.下列相关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绵羊的软毛与黑毛、棉花的长绒与短绒都属于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D.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相同

6.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

A.测交B.自交

C.与杂合体高茎杂交D.与纯合体高茎杂交

7.纯合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所得F1再自交,若F2中杂合的黄色皱粒豌豆为200粒,则杂合黄色圆粒豌豆的粒数为()

A.100 B.200 C.400 D.800

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同源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不一定相同

C.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D.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9.下列与受精作用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核和卵细胞的核融合

B.当精子的头和尾均进入卵细胞后,卵细胞膜会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C.精卵中的核DNA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

D.受精作用前后卵细胞的活跃状态不同

10.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在复制过程中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两条新的子链通过氢键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11.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装片制作的实验流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染色体染色可选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和健那绿

C.DNA和染色体的复制均发生于间期

D.观察到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12.两只白羊都是杂合子(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生的白羊与一只杂合白羊交配,这对白羊生下黑色雄羊的可能性是()

A.B.C. D.

13.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曲线可表示豌豆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通过对图示分析可以得出,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连续自交提高所想获得的某种纯合品系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很多

D.c曲线可表示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14.假设下列多对等位基因均独立遗传并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aBb可产生4种配子,AaBbCc可产生8种配子

B.AaBb的配子中AB出现的概率为,AaBbCcDD的配子中ABCD出现的概率为

C.AaBb×aabb后代的基因型有4种,表现型也有4种

D.AaBb×aaBb后代中基因型AaBb出现的概率为,双隐性性状出现的概率为

15.基因型为Aa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AA、aa、Aa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③B.③③②C.②②②D.②③④

16.某植物在形成花粉的过程中,细胞内可产生6个四分体,那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条数为()

A.3条B.6条C.12条D.24条

17.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有非等位基因随之发生自由组合

②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减Ⅰ前期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④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发生交叉互换的同时非等位基因发生基因重组

⑤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在受精过程中遵循自自组合定律.

A.﹣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18.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19.一个正常女性(其母只患白化病,弟为色盲患者,父亲正常)与一正常男性(其父母表现型均正常,但都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结婚,预计他们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A.B.C. D.

20.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家系,Ⅰ4为纯合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只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II5的致病基因来自I1和I2

C.Ⅱ7与Ⅱ8的基因型表现型均相同

D.正常个体中只有Ⅲ9可能是纯合子

21.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的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B.直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2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所含有核酸的种类和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核酸的种类遗传物质

原核生物①DNA或RNA ④RNA

真核生物②DNA和RNA ⑤DNA

病毒③DNA和RNA ⑥DNA和RNA

A.①②⑤B.③④⑥C.②⑤D.①③⑥

23.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着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中,基因D控制高茎,基因d控制矮茎),这是因为()

A.不同基因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不同

B.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

C.不同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个体发育过程不同

24.下列关于生物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

B.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C.萨顿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均运用了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25.下列有关双链DNA结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一条链上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DNA分子中绝大多数的脱氧核糖上连接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C.正常情况下,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未必与嘧啶数相等

D.正常情况下,双链DNA分子中A+C的量不一定等于T+G的量

26.关于下列图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共有5种碱基5种核苷酸

B.甲乙丙图中圆圈内的物质均不相同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

D.原核生物体内不会发生甲过程

27.某双链DNA分子中共有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二,则该DNA分子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的数目是()

A.150个B.200个C.500个D.1000个

28.一个DNA分子中,共有1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20个T,第三次复制时需要环境提供游离的鸟嘌呤脱

氧核苷酸的个数为()

A.640个B.560个C.320个D.240个

29.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复制三次,则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是多少,含有15N的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是多少()

A.1,B.1,C.,D.,

30.关于染色体和DNA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在染色体上成线性排列

B.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是DNA

C.一条染色体含有一条或两条DNA链

D.染色体是DNA的唯一载体

31.某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双链DNA,其一条链上的局部序列为…ACGCAT…,以该链的互补链为模板转录出相应的mRNA,后者又在宿主细胞中逆转录成单链DNA(称为cDNA).则这条cDNA链相应的局部序列应为

()

A.…ACGCAT…B.…ATGCGT…C.…TACGCA…D.…TGCGTA…

32.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X是DNA,Z是逆转录酶,则Y是RNA

B.若X是DNA,Z是脱氧核苷酸,则Y是RNA

C.若X是RNA,Z是DNA酶,则Y是核糖核苷酸

D.若X是RNA,Z是逆转录酶,则Y是DNA

33.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翻译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mRNA与tRNA之间

B.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C.中心法则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能够准确地进行

D.在人的胰岛细胞中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均得以表达

34.某蛋白质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含42个氨基酸,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则形成该蛋白质时脱掉的水分子数、该蛋白质的分子量及编码该蛋白质的mRNA的碱基数至少是()

A.41、3882、512 B.41、3882、126 C.40、3900、126 D.40、3900、129

35.下列关于基因和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③控制某遗传病的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上,若母亲患病则子女必患病

④控制某遗传病的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上,则正交和反交后代性状相同.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6.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有,图甲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均填序号).

(2)若该动物的性别是雌性,则②细胞的名称是,A和a形成的原因是.(3)若④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为Y染色体,则另一条是(X/常)染色体,该时期细胞中有条染色体.

(4)图甲细胞中处于图乙CD段的有(填序号).

(5)图乙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E段形成的原因是.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则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段.

37.如图甲?丁表示大分子物质或结构,①、②代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甲乙丙丁的名称:甲乙丙丁.

(2)①过程是需要的酶是;①过程与②过程碱基配对方式的区别是:只有①发生了.

(3)RNA共有类,其中mRNA分子上能编码蛋白质的密码子有种,一种tRNA能转运种种氨基酸.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AUG,则它所携带的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

为.

(4)下列生物或结构中,与结构丁化学组成相近的是

A.T2噬菌体 B.烟草花叶病毒 C.线粒体 D.染色体.

38.解答下列关于果蝇的遗传学问题:

I.果蝇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将基因型为AaBb的灰身长翅果蝇相互交配:

(1)当F1只出现三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2:3:1时,则该灰身长翅果绳进行测交时,所产生的后代对应的表现型的比例为.

(2)当控制体色的基因出现了显性纯合致死现象时,则F1中表现型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的比例为.

(3)当F1中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时,选取F1中的某种表现型的全部个体与aabb的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出现的四种表现型比例为4:2:2:1,则选取的该F1个体的表现型是.II.用四种果蝇(甲:卷曲翅♂、乙:卷曲翅♀、丙:正常翅♂、丁:正常翅♀)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卷曲翅(E)对正常翅(e)为显性.

(4)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E、e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选用的杂交组合序号

是,如果子代表现为雌、雄性个体中均既有卷曲翅又有正常翅,则基因在染色体上;如果子代表现为,则基因在染色体上.

(5)若该翅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发现正常翅雌果蝇和卷曲翅雄果蝇杂交后,产生的大量子代中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正常翅雌果蝇.请据此推测,该正常翅雌果蝴的形成是由于亲代

(雌、雄)果绳减数分裂异常造成的.此正常翅雌果绳产生的配子类型有,对应的比例

为.

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一中、东北育才中学、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高一(下)期末生物

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1-10题每题1分,11-35题每题2分,共60分)

1.关于细胞生长与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与细胞分裂两个独立过程

B.在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持续的时间通常比分裂间期的长

C.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D.细胞板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出现的一种结构

【考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分析】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2、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末期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

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解答】解:A、植物的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与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A错误;

B、在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持续的时间通常比分裂间期的短,B错误;

C、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低,C正确;

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板,D错误.

故选:C.

2.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端粒学说认为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延长

B.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所有酶的活性降低

C.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蝌蚪尾的消失、细胞的自然更新和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都通过细胞凋亡完成

【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的知识.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细胞衰老是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功能减退,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衰老是生界的普遍规律,细胞作为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也在不断地新生和衰老死亡.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都要经过增殖、分化、衰老、死亡等几个阶段.可见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也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3、癌细胞的特征有: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如扁梭形的纤维细胞癌变后变成球形);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粘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转移.癌变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解答】解:A、端粒学说认为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A错误;

B、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大多数酶的活性降低,B错误;

C、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C错误;

D、蝌蚪尾的消失、细胞的自然更新和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都通过细胞凋亡完成,D正确.

故选:D.

3.下列能说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存在血红蛋白基因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酪氨酸酶D.进行ATP的合成

【考点】细胞的分化.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解答】解:A、人体所有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具有血红蛋白基因,这与细胞分化无关,A错误;

B、人体几乎所有细胞都能合成mRNA,B错误;

C、酪氨酸酶只存在于某些特定的细胞中,因此存在酪氨酸酶说明细胞已经分化,C正确;

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所有细胞都进行ATP的合成与分解,与细胞分化无关,D错误.

故选:C.

4.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是孟德尔假设的核心内容

C.推理“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的理论基础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解答】解:A、孟德尔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A正确;

B、孟德尔提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是孟德尔假设的核心内容,B正确;

C、演绎推理是指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即“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并非是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得出的,C错误;

D、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之一是: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D正确.

故选:C.

5.下列相关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绵羊的软毛与黑毛、棉花的长绒与短绒都属于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D.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相同

【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1、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

2、孟德尔在杂交豌豆实验中,把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子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3、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控制;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表现的性状,杂种子一代没表现出的亲本性状是隐性性状;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表现型是由基因型与环境共同决定的.

【解答】解:A、绵羊的软毛与黑毛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此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

B、隐性性状是指杂合子未表现出的性状,隐性纯合子表现隐性性状,B错误;

C、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C正确;

D、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但性状表现可能相同,如Aa与AA,D错误.

故选:C.

6.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

A.测交B.自交

C.与杂合体高茎杂交D.与纯合体高茎杂交

【考点】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

【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解答】解:鉴别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体,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但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自交)植物,因此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故选:B.

7.纯合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所得F1再自交,若F2中杂合的黄色皱粒豌豆为200粒,则杂合黄色圆粒豌豆的粒数为()

A.100 B.200 C.400 D.800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让能自由组合的黄色圆粒纯合豌豆和绿色皱粒纯合豌豆杂交,子代都是黄色圆粒豌豆,说明黄色相对于绿色为显性性状(用Y、y表示),圆粒相对于皱粒为显性性状(用R、r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F1的基因型为YyRr.

【解答】解: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YyRr,F2中杂合的黄色皱粒(Yyrr)豌豆为200粒,其占F2的比例为,则整个F2代豌豆共有1600粒,则杂合黄色圆粒豌豆的粒数=1600×=800粒.

故选:D.

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同源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不一定相同

C.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D.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据此答题.

【解答】解:A、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正确;

B、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一般相同,也可能不同,如X和Y这对性染色体,B正确;

C、形态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C错误;

D、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C.

9.下列与受精作用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核和卵细胞的核融合

B.当精子的头和尾均进入卵细胞后,卵细胞膜会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C.精卵中的核DNA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

D.受精作用前后卵细胞的活跃状态不同

【考点】受精作用.

【分析】受精作用是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和卵细胞核融合;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持了生物前后代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解答】解:A、精子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是受精作用的实质,A正确;

B、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不进入卵细胞,B错误;

C、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中的细胞核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C正确;

D、受精作用前后,卵细胞的活跃状态不同,受精后,卵细胞发育,更加活跃,D正确.

故选:B.

10.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在复制过程中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两条新的子链通过氢键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形成的每个DNA分子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复制需DNA模板,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有关酶催化,ATP提供能量,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为条件,边解旋边复制.

【解答】解:A、解旋酶使得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是DNA水解成单链而不是水解成脱氧核苷酸,A错误;

B、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所以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B正确;

C、水解成的两条单链都可以作为DNA复制的模板,C错误;

D、形成的DNA分子中各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组成一个新的DNA分子,D错误.

故选:B.

11.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装片制作的实验流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染色体染色可选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和健那绿

C.DNA和染色体的复制均发生于间期

D.观察到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制作临时装片,其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解离后细胞死亡,因此不会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染色是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可以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解答】解:A、装片制作的实验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

B、染色体染色可选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不能用健那绿,B错误;

C、DNA和染色体的复制均发生于间期,C正确;

D、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在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会观察到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向两极移动,D错误.

故选:C.

12.两只白羊都是杂合子(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生的白羊与一只杂合白羊交配,这对白羊生下黑色雄羊的可能性是()

A.B.C. D.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两只白羊都是杂合子,假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设基因型都为Aa,所生的白羊的基因

型即概率为Aa、AA.据此答题.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所生的白羊的基因型和概率为Aa、AA与杂合白羊(Aa)交配,生下黑色雄羊的可能性是.

故选:C.

13.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曲线可表示豌豆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通过对图示分析可以得出,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连续自交提高所想获得的某种纯合品系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很多

D.c曲线可表示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Aa连续自交后代基因型和比例如下表

【解答】解:A、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向于1,

所以a曲线可表示豌豆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A正确;

B、通过对图示分析,杂合子的比例为()n,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所以

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连续自交提高所想获得的某种纯合品系的比例,B正确;

C、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相等,因此隐性纯合子的比例也可用b曲线表示,C错误;

D、杂合子的比例为()n,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无限接近于0,即c

曲线,D正确.

故选:C.

14.假设下列多对等位基因均独立遗传并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aBb可产生4种配子,AaBbCc可产生8种配子

B.AaBb的配子中AB出现的概率为,AaBbCcDD的配子中ABCD出现的概率为

C.AaBb×aabb后代的基因型有4种,表现型也有4种

D.AaBb×aaBb后代中基因型AaBb出现的概率为,双隐性性状出现的概率为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答】解:A、由于题干中提出“多对等位基因均独立遗传”,因此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AaBb 可产生22=4种配子,AaBbCc可产生23=8种配子,A正确;

B、AaBb的配子中AB出现的概率==,AaBbCcDD的配子中ABCD出现的概率=,B

错误;

C、AaBb×aabb后代的基因型有2×2=4种,表现型也有2×2=4种,C正确;

D、AaBb×aaBb后代中基因型AaBb出现的概率==,双隐性性状aabb出现的概率==,D正

确.

故选:B.

15.基因型为Aa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AA、aa、Aa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③B.③③②C.②②②D.②③④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分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过程),着丝粒分裂,复制的基因分开,移向细胞两极,分配到2个精细胞中去.

【解答】解: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即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过程中;

基因a和a的分离也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即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过程中;

A和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

故选:B.

16.某植物在形成花粉的过程中,细胞内可产生6个四分体,那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条数为()

A.3条B.6条C.12条D.24条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2n 2n 2n n n n 2n n

DNA数目4n 4n 4n 2n 2n 2n 2n n

染色单体4n 4n 4n 2n 2n 2n 0 0

四分体n n 0 0 0 0 0 0

【解答】解:(1)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某植物在形成花粉的过程中,细胞内可产生6个四分体,说明该植物精原细胞中含有6对同源染色体,即12条染色体.

(2)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细胞中染色体是12条.

故选:C.

17.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有非等位基因随之发生自由组合

②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减Ⅰ前期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④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发生交叉互换的同时非等位基因发生基因重组

⑤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在受精过程中遵循自自组合定律.

A.﹣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成线性排列;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

【解答】解: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①错误;

②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可存在相互作用,如9:6:1,②错误;

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减Ⅰ前期可以发生交叉互换,③正确;

④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发生交叉互换的同时非等位基因发生基因重组,④正确;

⑤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⑤错误.

故选:B.

18.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解答】解:A、短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同,A错误;

B、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B正确;

C、抗维生素D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遗传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C错误;

D、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般不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D错误.

故选:B.

19.一个正常女性(其母只患白化病,弟为色盲患者,父亲正常)与一正常男性(其父母表现型均正常,但都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结婚,预计他们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A.B.C. D.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由A/a控制,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由B/b控制,一个正常女性其母只患白化病,弟为色盲患者,父亲正常,则其基因型为AaX B X B或AaX B X b,正常男性其父母表现型均正常,但都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其基因型为AAX B Y或AaX B Y,据此答题.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AaX B X B或AaX B X b、AAX B Y或AaX B Y,两者婚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故选:A.

20.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家系,Ⅰ4为纯合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只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II5的致病基因来自I1和I2

C.Ⅱ7与Ⅱ8的基因型表现型均相同

D.正常个体中只有Ⅲ9可能是纯合子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分析系谱图:已知Ⅰ4为纯合体,其后代都正常,说明该病不可能为显性遗传病,则为隐性遗传

病;又因为图中Ⅰ2有病,其儿子正常,说明该病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

此答题.

【解答】解:A、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Ⅱ5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1和Ⅰ2,B正确;

C、Ⅱ7与Ⅱ8的基因型(都是Aa)、表现型均相同,C正确;

D、Ⅱ6与Ⅱ7都是Aa,Ⅲ9的基因型为AA或Aa,可能为纯合子,但Ⅰ3也可能为纯合子,D错误.

故选:D.

21.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的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B.直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

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解: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的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A正确;

B、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错误;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C正确;

D、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一定有35S,可能有32P,D正确.

故选:B.

2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所含有核酸的种类和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核酸的种类遗传物质

原核生物①DNA或RNA ④RNA

真核生物②DNA和RNA ⑤DN A

病毒③DNA和RNA ⑥DNA和RNA

A.①②⑤B.③④⑥C.②⑤D.①③⑥

【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真核细胞生物和原核细胞的生物都含有DNA和RNA,遗传物质是DNA;病毒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具有DNA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具有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解答】解:①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遗传物质是DNA,①错误;

②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②正确;

③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③错误;

④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④错误;

⑤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⑤正确;

⑥病毒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⑥错误.

故选:C.

23.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着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中,基因D控制高茎,基因d控制矮茎),这是因为()

A.不同基因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不同

B.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

C.不同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个体发育过程不同

【考点】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分析】遗传信息:遗传信息是指生物为复制与自己相同的东西、由亲代传递给子代、或各细胞每次分裂时由细胞传递给细胞的信息,即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或指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解答】解:A、不同基因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相同,都是核糖体,A错误;

B、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B错误;

C、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着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中,基因D控制高茎,基因d控制矮茎),这是因为不同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C正确;

D、同种生物个体发育过程相同,D错误.

故选:C.

24.下列关于生物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

B.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C.萨顿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均运用了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解:A、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

C、萨顿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错误;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均运用了对比实验进行探究,D正确.

故选:D.

25.下列有关双链DNA结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一条链上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DNA分子中绝大多数的脱氧核糖上连接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C.正常情况下,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未必与嘧啶数相等

D.正常情况下,双链DNA分子中A+C的量不一定等于T+G的量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