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中成语

论语中成语

【欲速不达】出于《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达,到也。意谓想快反而达不到目的。现指做事不从实际出发,一味求快,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名正言顺】语出《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据此,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有“名正言顺,以讨国贼”句。名正,名义正当。言顺,道理讲得通。成语指做事理由正当而且充足。

【手足无措】语本《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后据以作“手足无措”。措,安放。成语意为手和脚都没有适当的地方放置。现用以形容丝毫没有办法或慌乱到了极点,不知怎样才好。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子曰:‘过犹不及。’”犹,如,同。不及,不足,不够。原指超过了礼教的规定,如同不合于礼教的规定一样,都是不符合标准的。后来泛指事情做得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一仍旧贯】见于《论语.先进》:“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一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一,全,都。仍,依照。贯,通“惯”,习惯。成语是说全部按照过去的惯例做事。

【既来之,则安之】出于《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原指既然已经使他来了,就要让他安下心来。现在多用于表示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

【分崩离析】见于《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分,分开。崩,倒塌,破裂。离,离开。析,散开。原意是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现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祸起萧墙】语出《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后人据以作“祸起萧墙”。萧墙,指屏风。意即祸患起于内部。

【血气方刚】见于《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血气,指精力。方,正。刚,旺盛。形容年轻人精力旺盛。

【色厉内荏】语出《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色,神色。厉,厉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成语意为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道听途说】《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道,途,道路。原意是从路上听来的话在路上传说。现指无根据的传闻。

【患得患失】见于《论语.阳货》:“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来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后人据之作“患得患失”。患,忧愁,担心。原意是担心得不到,得到以后又担心失掉。

现用以形容庸俗的人总是考虑个人的得失。

【既往不咎】语本《论语.八佾》:“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咎,怪罪。意为对已经过去的错事,不再追究责任。

【尽善尽美】出于《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原意是对舜时乐曲《韶》加以赞美的。后人据以作“尽善尽美”,来形容事物达到最美好的境地,没有一点缺点。尽,达到极限。

【肥马轻裘】出于《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后人遂作“肥马轻裘”。裘,皮袍。肥壮的马匹,轻暖的皮袍。用以形容阔绰的生活。

【文质彬彬】见于《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朱熹注曰:“野,野人,言鄙略也;史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文,文采。质,质地。彬彬,文质兼备的样子。指品学兼优,温文儒雅的样子。

【仁者必寿】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后据此作“仁者必寿”。是说有仁德的人必定长寿。


【当仁不让】《论语.卫灵公》有“当仁不让于师”的句子。朱熹注曰:“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当,面对。仁,合乎道义的事情。成语是说,面对合乎道义的事情,决不退让。现在也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要主动积极地去做,决不推让。

【杀身成仁】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成,成全。仁,仁义。原指不惜牺牲生命以成全仁义。现用以指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或维护正义的事业,而不惜献出生命。

【仁人志士】即“志士仁人”。出处同“杀身成仁”。仁人,有仁爱之心的人。志士,有志向,有节操的人。原指有仁爱之心和崇高志向的人。现指爱国的愿意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论语.卫灵公》中的原句。意思是,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小不忍则乱大谋】语出《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忍,容忍,让步。大谋,全局策略。成语指,不能容忍细小枝节,就会打乱全局策略。现用来比喻做事情必须顾全大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论语.卫灵公》原句。善其事,做好活儿。利其器,使工具锐利好用。意为,工匠要想做好活儿,必须先使工具好用。现在也用以指做事要预先准备好条件。

【见利思义】见于《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

以成人矣。”成语意为遇到利益,先要想到道义。即指重义轻利,不贪分外的好处。

【见危授命】出处同于“见利思义”。危,危险,危难。授命,献出生命。意思是看见危难当头,而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怨天尤人】语出《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后世据之作“怨天尤人”。尤,责怪,归罪。成语愿意是说,怨恨天命,责怪别人。现指自己犯了错误或出了问题,只是一味的埋怨别人或把责任推给客观原因。

【见贤思齐】语本《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指才德兼备的人。思齐,想着要追上,看齐。成语是说,见到品德和才能比自己高强的,就想着向人家学习。是一种谦逊好学的态度。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见于《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以,因为。惧,害怕。愿意指,父母年岁大了,喜其高寿,忧其死亡。现在一般是说,一方面因之而高兴,一方面因之而恐惧。用以形容忧喜兼有的复杂心情。

【任重道远】语出《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任,负担。成语意为担子重而路途长。现比喻责任重大,并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成语意为人在临死时,所说的话都是善意的。

【生荣死哀】语出《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三国时曹植在《王仲宣誺》中引而改作“生荣死哀”。荣,光荣。哀,哀悼。是说活着有荣誉,死了被哀悼。指为世人所尊崇爱戴,不以生死而不同。常用于称颂受人敬重的死者。

【言必信,行必果】是《论语.子路》中的原句。信,守信用。果,果断。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不耻下问】语出《论语.公冶长》:“自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成语意为,不以向比自己的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

【三思而行】见于《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三,多次。思,思考。行,做。意思是,经过反复考虑后才采取行动。

【斐然成章】语本《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斐然,有文采的样子。成语是说,很有文采,出口成章。

【温故知新】《论语.为政》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句子。意思是说,复习已

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体会。现在也常指吸收历史经验,从而更好地认识现在。

【见义勇为】《论语.为政》有“见义不为,无勇也”的句子。元.脱脱等《宋史.欧阳修传》说“修......天资刚质,见义勇为”。系根据《论语》句演化而成。成语意为,见到合乎正义的事情,就勇敢地去做。

【温良恭俭让】语出《论语.学而》:“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五个字的意思分别为温和、善良、恭敬、简朴、谦让。本为子贡颂扬孔子的话,含褒义。现在有时也用于贬义,指缺乏斗争性。

【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成语的意思是说,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在用以形容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

【举一反三】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复也。”隅,角落。反,类推。原意是,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对他的说教能够举一反三,否则就不教了。现在用于比喻懂得一部分,就可以推至其余。形容善于学习,能由此及彼。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语出《论语.述而》:“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厌,厌弃,满足。倦,疲倦,厌倦。意思是,自己学习要专心,从不厌弃、满足;教导别人非常耐心,从不厌倦。多作为两条成语使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见于《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未明白。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启、发:都是启发的意思。一般是作为两条成语使用的。前者是说,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未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即必须是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到困惑,产生了求知欲,然后进行启发,教学效果才会显著。即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要把握适当时机。

【循循善诱】《论语.子罕》有“夫子循循然善诱人”的句子。后人据以节缩。原意是,孔子耐心有步骤的启发、引导所教对象。现在用以形容教导有方。循循:有次序,有步骤的样子。诱:启发,引导。

【待价而沽】《论语.子罕》:“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贾,通“价”。后人据之作“待价而沽”。沽,出卖。意思是,等待高价去出售。现比喻某些人等待好的待遇或条件才肯出来做事。

【后生可畏】《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生,后辈,指年轻人。畏,敬畏。意即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指青年人易超过老年人。

【岁寒知松柏】《论语.子罕》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之句,后缩减。

意为,严寒之时,才知道松柏耐寒而不调。现在也比喻在艰难困苦的逆境里才能够看出一个人坚持节操的品格。

【有教无类】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类,类别。意为施教不分对象,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教育。

字斟句酌 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众星环极 〖解释〗比喻众物围绕一物或众人拥戴一人。
中庸之道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志士仁人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直道而行 比喻办事公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解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知命之年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知过能改 〖解释〗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择善而从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造次颠沛 流离失所,生活困顿。
允执其中 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悦近来远 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
怨天尤人 怨:怨恨;天:命运;尤:责怪,归罪。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怨天忧人 怨:怨恨;天:命运;忧:责怪。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欲速则不达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欲速反迟 〖解释〗速:快;迟:慢。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很快达到目的。
欲速不达 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欲罢不能 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玉毁椟中 比喻因主管人员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
愚不可及 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有勇知方 有勇气且知道义。
有头有尾 有开头,有结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有始有终 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有教无类 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有过之无不及 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
用行舍藏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用舍行藏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勇者不惧 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隐居求志 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饮水曲肱 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因材施教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

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以紫乱朱 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
以直报怨 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以文会友 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以身作则 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以德报怨 〖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衣马轻肥 〖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形容生活的豪华。
一隅三反 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一以贯之 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一言以蔽之 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一息尚存 息:呼吸,气息;尚:还。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一日三省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一仍旧贯 一:都,全;仍:因袭,依照;贯:习惯的办法。执照老规矩办事,没有丝毫改变。
仰之弥高 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洋洋盈耳 〖解释〗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言而有信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言不及义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言必有中 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言必信,行必果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循循善诱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循序渐进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血气方刚 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学而不厌 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秀而不实 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朽木粪土 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朽木粪墙 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朽木不雕 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
行不由径 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兴灭继绝 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
兴观群怨 〖解释〗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心有余而力不足 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小德出入 〖解释〗小德:小节;出入

: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小大由之 指用途可大可小。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贤贤易色 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先难后获 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
下愚不移 〖解释〗移:改变。下等的愚人,决不可能有所改变。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也指不求上进,不想学好。
下学上达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五谷不分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无所用心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无所措手足 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无所不至 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无可无不可 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无可非议 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无动于中 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闻一知十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闻一知二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文质彬彬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文武之道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温良恭俭让 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温故知新 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危言危行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望而生畏 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通力合作 通力:一起出力。不分彼此,一齐出力。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天理昭昭 〖解释〗昭昭: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岁寒知松柏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岁寒松柏 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岁不我与 年岁是不等人的。表示应该及时奋起,有所作为。
松柏后凋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驷不及舌 一句话说出口,驷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四体不勤 四肢不劳

动,形容脱离劳动。
四海之内皆兄弟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解释〗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死而后已 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司马牛之叹 〖解释〗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顺理成章 顺:依顺;理:条理;章:章法。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述而不作 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手足无措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逝者如斯 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适可而止 适可:恰好可以。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诗礼之训 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生荣死衰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生荣死哀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升堂入室 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慎终追远 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舍己为人 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杀身成仁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杀鸡焉用牛刀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色仁行违 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
色厉内荏 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三思而行 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三十而立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三纲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任重道远 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

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群起而攻之 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犬马之养 供养父母的谦辞。
求仁得仁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轻裘肥马 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千方百计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杞宋无征 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
片言折狱 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披发左衽 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匏瓜空悬 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应该出仕为官,有所作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
涅而不缁 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念念不忘 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年富力强 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能近取譬 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讷言敏行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鸣鼓而攻 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明鼓而攻之 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名正言顺 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名不正,言不顺 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敏于事,慎于言 〖解释〗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苗而不秀 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门墙桃李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陋巷箪瓢 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
六尺之孤 指没有成年的孤儿。
临危致命 在遇到危难时肯豁出性命。
临危授命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临事而惧 临:遭遇,碰到;惧:或惧。遇事谨慎戒惧。
了如指掌 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立人达人 立:建树,成就;达:发达,显贵。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提高地拉。
理屈词穷 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乐在其中 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乐而不淫 快乐而不放荡
老而不死是为贼 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
来者可追 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

空空如也 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克己复礼 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侃侃而言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侃侃谔谔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谔谔:说话正直。说话正直,理直气壮。
开柙出虎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举直措枉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举一反三 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举枉措直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鞠躬屏气 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居下讪上 〖解释〗指属员背地里讥笑上级。
敬而远之 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精益求精 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
浸润之谮 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近悦远来 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尽美尽善 〖解释〗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
节用爱民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降志辱身 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指与世俗同流合污。
见义勇为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见危授命 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见利思义 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简在帝心 〖解释〗指能被皇帝所知者。
既往不咎 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既来之,则安之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季孟之间 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计过自讼 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祸起萧墙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惠而不费 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诲人不倦 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患得患失 患:忧患。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怀宝迷邦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后生

可畏 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红紫乱朱 古以朱为正色,紫为杂色。红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和颜悦色 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和而不同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好色之徒 喜欢女色、玩弄女性之人。
过犹不及 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龟玉毁椟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观过知仁 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怪力乱神 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故旧不弃 故旧:旧交,旧部下;弃:抛弃。不轻易抛弃老朋友、老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