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b综合性设计实验报告

vb综合性设计实验报告

vb综合性设计实验报告
vb综合性设计实验报告

综合性实验

实验名称: 用vb编写简单计算器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 0901班

学生姓名: ***

学号: *********

指导教师: ***

1 需求分析

该计算器程序是在Visual 环境下编写,编写完成后在Windows xp下运行,通过初步测试,发现该计算程序能完成整数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通过在虚拟键盘上用鼠标点击输入第一个数,然后点击运算符,再输入第二个数,最后点击“=”就会在计算器上方的文本框中输出结果,清空文本框进行下次运算。经过仔细测试发现,该计算器最高支持五位整数的运算,在除法运算中能精确到小数点后14位。

2 运行环境

WINDOWS XP系统;;

3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

开发工具:Visual

“微型整值计算器”程序编写代码:

Dim op1 As Integer

Dim op2 As Integer

Dim operator As String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 "1"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 & "2"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 & "3"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 & "4"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5_Click() = & "5"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6_Click() = & "6"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7_Click() = & "7"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8_Click() = & "8"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9_Click() = & "9"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1_Click() = & "0"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0_Click() op1 = Val

operator = "+"

= ""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2_Click() op1 = Val

operator = "-"

= ""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3_Click() op1 = Val

operator = "*"

= ""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4_Click() op1 = Val

operator = "/"

= ""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5_Click() op2 = Val

If operator = "+" Then

= op1 + op2

ElseIf operator = "-" Then = op1 - op2

ElseIf operator = "*" Then

= op1 * op2

ElseIf operator = "/" Then

= op1 / op2

End If

End Sub

4 系统设计

(1)程序的组织结构(包括窗体、模块及其功能)。

窗体模块:用来包含sub与事件过程

窗口:用来承载控件,包括按钮控件、文本框控件、标签控件。

控件:按钮控件用来输入数据与运算符号,文本框控件用来显示输入的数值以及最后的运算结果,标签控件显示标签既该程序的自定义名称。

Sub过程:通过代码的编写使窗口上的控件能在程序运行时有特殊的作用,使命令按钮能产生相应的数值,运算按钮产生相应的运算过程,及文本框中显示相应结果。

(2)每个窗体(模块)详细描述设计思路。

首先打开新建工程,创建一个forml窗口,并在窗口中放入控件。分别放入一个标签控件,一个文本框控件和15个按钮控件,调整各控件的大小和位置,使其布局如下图示。

调整各控件的属性值。单击标签控件,将其caption属性设置为“微型整值计算器”并将fount属性设置为粗体,小四。将文本框清空,然后依次设置command1~command15的caption属性分别为数字“1~10”和运算符“+”“-”“*”“/”以及“=”。

编写控件触发事件过程代码。先声明三个变量:两个整值和一个字符串。然后编写command1~command10的click事件使用赋值语句,在文本框中显示相应数值。再编写command11~command14的click事件,使用赋值语句赋予相应运算符,并将文本框中字符串转换为数值型赋值给第一个变量,清空文本框。编写command15的click事件代码,将第二次输入的字符串转换为数值型赋给第二个变量,并用块结构条件语句分别编写四种运算过程。

完成后进行调试,修改,运行,测试。

5 系统运行及测试

几组测试数据以及相应的测试结果:

运算10/3的结果运算14*3的结果运算78+20的结果

运行界面:

6 参考文献

[1] 郭晓君、谢日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黄河水利出版社

[2] 龚沛曾、杨志强、陆慰民,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与测试,高等教育出版社

7心得体会

在这次实验中,在vb环境下制作了一个标准exe工程,虽然结果比较令人满意,但是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在其中深深体会到了了解和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并不容易,要真正学好它必须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我在这次实验中就查阅了相关资料,并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交流学习,这样既有利于相互的学习与提高,又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此次实验的成功完成,对我自己也是极大的鼓舞,鼓舞我今后更加努力的去学好这门课程。这个计算器的制作使我领会到了vb的实用性与强大的功能,所以我以后一定会以更加努力认真的态度来学习vb课程,为以后的应用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VB实验报告

VB实验报告 实验一、VB控制结构 [实验目的] 1.掌握选择语句的使用 2.掌握循环语句的使用 [实验内容] 一、VB编程基础 练习:在应用程序的代码窗口中分别输入以下四段代码,当程序运行 时在窗体上单击,分别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 ①Private Sub Form_Click() I = 10 Print I End Sub ②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I% I = 10 Print I End Sub ③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Form_Click() I = 10 Print I End Sub ④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I% I = 10 Print I

End Sub 第一个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点击一次窗体便会出现一个“10” 第二个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也是点击一次窗体出现一个“10” 第三个程序运行的结果是:无法运行,显示变量未定义第四个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在应用程序的代码窗口中分别输入以下两段代码,当程序运行时在窗体上反复单击,分别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n As Integer n = n + 1 Print n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Click() Static n As Integer n = n + 1 Print n End Sub 第一个程序运行结果是: 第二个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二、选择语句 程序1:创建应用程序。要求:单击窗体可弹出输入框,任意输入三个数,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到窗体上。 Private Sub Text1_Change() Dim X1 As Single, X2 As Single, X3 As Single, Temp As Single '定义x1,x2,x3,temp X1 = CSng(InputBox("请输入第1个数:", "输入数据")) '弹出请求输入数据x1的文本框 X2 = CSng(InputBox("请输入第2个数:", "输入数据")) '弹出请求输入数据x2的文本框 X3 = CSng(InputBox("请输入第3个数:", "输入数据")) '弹出请求输入数据x3的文本框 If X1 > X2 Then Temp = X1: X1 = X2: X2 = Temp '比较x1,x2,若x1大于x2将两值交换 End If If X1 > X3 Then Temp = X1: X1 = X3: X3 = Temp '比较x1,x3,若x1大于x3将两值交换 End If If X2 > X3 Then Temp = X3: X3 = X2: X2 = Temp '比较x2,x3,若x2大于x3将两值交换 End If Print: Print Print "输出结果:" ’在屏幕上输出“输出结果:” Print Print x1,x2,x3 ’在屏幕上输出x1,x2,x3 End Sub

平面设计实验报告文档2篇

平面设计实验报告文档2篇Graphic design experiment report document

平面设计实验报告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 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 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一、我的面试文档 2、篇章2:二、我的工作过程文档 摘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在经历了大学三年的理论学习之后,必须接受一段时期的实践。因为传统的纸上谈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行业对于学毕业生的严厉要求,因此这次是我正式接触社会的时刻。我相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古人得之于实践 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回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耳际。如今,即 将离开象牙塔的我,也应在一番寒彻骨之后寻得人生的梅花香。 实践目的:熟悉公司的运作流程,掌握设计的基本要求, 工作程序、工作方法、职业素质要求熟练专业技能,将书本知

识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前适应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及毕业后的工作生活。 实践时间:20xx年12月01日到20xx年12月31日 实践地点:广州xxx有限公司 篇章1:一、我的面试文档 上公司进行面试,对于经验尚浅的我少不了紧张,焦急 的情绪。我知道,要给经理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关乎到我的面试合格与否。面试那一天我并没有很刻意为自己打扮什么,而是朴素大方,洁净整齐。因为我知道:一个人脸上的表情,要比她身上的衣装重要多了。除了衣着方面,我更注重时间。我一向是一个守时的人。守时是我个人的一项基本原则。这次我也不例外,因为我知道,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应该是公平的。拖延时间即偷窃时间。任何的早到或者迟到都会扰乱别人的正常工作。因此我把时间控制得很好,既不早到也不迟到。这样就为我们的谈话奠定了基础。 见到经理,我始终脸带微笑。我为自己能在短时间内舒 缓紧张的心情而感到高兴。我首先介绍了自己,整个谈话过程都比较畅顺,气氛也比较轻松,由于我只是实习生,而且操作比较简单,经理并没有刻意刁难。终于我被录用了。

VB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VB程序设计》实验单元二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新闻班姓名: ________________ 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3.5 一、实验题目 数组和自定义类型 二、实验环境 Visual Basic6.0 程序软件 三、实验目的 1.掌握数组的声明、数组元素的引用。 2.掌握固定长度数组和动态数组的使用差别。 3.掌握数组常用的操作和常用算法。 4.掌握列表框和组合框的使用。 5.掌握自定义类型及数组的使用。 四、实验内容 1.随机产生30—100 (包括30、100)的10个正整数,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并显示整个数组的只和结果。 2.随机产生20个学生成绩,统计各分数段人数。即0~59、 60~69、 70~79、80~89、90~100,并显示结果。

五、实验步骤 1.打开VB界面,建立工程 2.在窗体窗口设置界面 3?属性窗口控件对象属性设置 4.编写程序代码 5?运行程序及调试 6?程序建立,保存工程文件六、实验结果 第1题:

70 53 57 28 30 77 1 76 81 70最大值81 最小值1 平均值54.3 4 41 86 79 37 96 87 5 94 36 最大值96 最小值4 平均值56.5 52 76 5 59 46 29 62 64 26 27 :最大值76 最小值5 平均值44.6 82 82 58 98 91 22 69 98 24 53最大值98 最小值22 平均值67.7 10 99 67 1 57 10 10 79 28 4 最大值99 最小值1 平均值36. 5 29 38 30 94 97 40 27 16 16 64实验 r Q Forml 回

VB课程实验报告

山西财经大学《程序设计(VB+Acces)》实验报告 ****年*月**日实验题目1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选课课号2015-2016-2-N081002S00-08034- 学院 ***** 学院 班 级 ******* 姓名*** 学 号 ********* 理论课教师李平珍 上机指 导教师 李平珍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条件表达式和分支语句 2.正确使用If...Then...Else和If...Then...ElseIf等语句3.使用选择性控件实现程序应用 编写以下程序段: 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设计一个四则运算计算器 实验的详细操作步骤、程序代码及运行截图: 一.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Single, B As Single, C As Single Dim R1 As Single, R2 As Single A = Val B = Val

If B ^ 2 - 4 * A * C < 0 Then MsgBox "该方程无解." ElseIf B ^ 2 - 4 * A * C = 0 Then R1 = -B / 2 / A MsgBox "该方程仅有一个根为" & R1 & "." Else R1 = (-B + Sqr(B ^ 2 - 4 * A * C)) / (2 * A) R2 = (-B - Sqr(B ^ 2 - 4 * A * C)) / (2 * A) MsgBox "该方程有两个根分别为" & R1 & "和" & R2 & "." End If End Sub 二. Private Sub cmdCal-Click() Dim x1 As Single,sign As String,x2 As Single X1=Val(txtA):sign=txtB:x2=Val(txtC)

vf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vf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经济管理学院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09年12 月28 日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通过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其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简单实用的系统,它是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好帮手。 此软件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合各种学校对繁杂的学生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具有严格的系统使用权限管理,具有完善的管理功能,强大的查询功能。它可以融入学校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不仅方便了学生信息各方面的管理,同时也为教师的管理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我们进行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上机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数据库的设 计、表单的设计、表单与数据库的连接、SQL语言的使用和了解它的功能:数据定 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以及简单VF程序的编写。基本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 包括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录入、学生信息的浏览、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学生信息的删除,并对Visual FoxPro6.0 的各种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们更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方便,使我们更容易融入当今社会,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 - 1 -

、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该系统可以基本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包括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录 入、学生信息的浏览、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学生信息的删除。系统 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界面 登录 管理 学学学学学 生生生生生 信信信信信 息息息息息 录查浏修删 入询览改除 三、系统设计内容及步骤 3.1创建项目管理文件 1.启动foxpro 系统,建一个项目管理器,命名为“学生管理”。 哑 目f ■ 也 电 岂同左 矣 氏H. 0 存 JI 蛋誤曾

VB实验一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 课程VB程序设计实验项目Visual Basic环境 顺序选择程序设计(4学时) 成绩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 (1)熟悉Visual Basic6.0集成开发环境 (2)掌握Visual Basic程序的开发过程,能够运行一个完整的Visual Basic程序(3)掌握选择控制结构(If、Select case)语句实现程序分支 (4)掌握控制结构相关控件(单选按钮、复选框) (5)能综合运用选择及循环控制结构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实验内容 一、VB环境和顺序结构 【实验1】设计一个简单VB程序(10分) 它由一个窗体、一个文本框和3个命令按钮组成。窗体的标题为"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示例",当用户单击命令按钮“显示”时,文本框中出现“欢迎使用Visual Basic 6.0”,窗体上显示“你好”,单击命令按钮“清除”时,清除文本框中显示的内容和窗体上的内容,单击命令按钮“结束”时,结束程序。 实验结果: 【实验1 代码】 【实验1 典型结果】 【实验2】编写程序,其功能为输入三角形的三边,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

S=(a+b+c)/2,面积=sqr(s*(s-a)*(s-b)*(s-c)) (20分) 程序界面如下所示 实验结果: 【实验2 代码】 【实验2 典型结果】 【选做1】单击窗体时,随机产生一个三位正整数,然后逆序输出该数,产生的数与逆序数同时显示,结果如下所示,要求用两种方法实现(使用数字的逆序和字符串的逆序)(15分) 实验结果: 【方法1 代码】 【方法1 典型结果】 【方法2 代码】 【方法2 典型结果】

设计性实验报告格式

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万用表设计与组装实验仪 姓名:李双阳学号:131409138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1314091 指导教师:_王朝勇王新练 上课时间:2010 年12 月 6 日

一、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名称:万能表的设计与组装试验仪 实验时间:2010年12月6日 小组合作: 是 小组成员:孙超群 1. 实验目的:掌握数字万用表的工作原理、组成和特性。 2. 掌握数字万用表的校准和使用。 3. 掌握多量程数字万用表分压、分流电路计算和连接;学会设计制作、使用多量程数字万用表 2、实验地点及仪器、设备和材料: 万用表设计与组装实验仪、标准数字万用表。 3、实验思路(实验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及实验步骤等): 1. 直流电压测量电路 在数字电压表头前面加一级分压电路(分压电阻),可以扩展直流电压测量的量程。 数字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分压电路如图一所示,它能在不降低输入阻抗的情况下,达到准确的分压效果。 例如:其中200 V 档的分压比为: 001.010*********==+++++M K R R R R R R R 其余各档的分压比分别为: 档位 200mV 2V 20V 200V 2000V 分压比 1 0.1 0.01 0.001 0.0001 图一 实用分压器电路 实际设计时是根据各档的分压比和总电阻来确定各分压电阻的,如先确定 M R R R R R R 1054321=++++=总 再计算200V 档的电阻:K R R R 10001.021==+总,依次可计算出3R 、4R 、5R 等各档的分压电阻值。换量程时,多刀量程转换开关可以根据档位调整小数点的位置,使用者可方便地直读出测量结果。 尽管上述最高量程档的理论量程是2000V ,但通常的数字万用表出于耐压和安全考虑,规定最高电压量限为1000V 或750V 。

VB实验报告一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人机界面程序设计基础 实验项目:一、VB环境和可视化编程基础实验地点: 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李何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启动与退出Visual Basic的方法。 2、掌握建立、编辑和运行一个简单的Visual Basic应用程序的全过程。 3、掌握定义变量、常量的方法;了解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熟悉内部函数。 4、掌握基本控件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编写一程序,在文本框中统计在该窗口上鼠标单击的次数。 提示:使用Form_Click事件;文本框计数Text1=Val(Text1)+1。 2、使用Print方法,掌握“,”和“;”的区别;以及Spc(n)函数、Tab(n)函数、属性Current X和Current Y的定位输出。 3、编写一程序,在标签上实时显示系统时间,系统时间要求00:00:00AM/PM格式 提示:使用Timer控件、Format函数和Now函数。 4、对教材上例4-13进行改动,用输入框函数完成输入,用消息框函数显示结果。 5、使用Len()函数、LenB()函数、Rnd函数和Randomize语句、Shell函数,并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 三、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

四、实验步骤 1、编写一程序,在文本框中统计在该窗口上鼠标单击的次数。 提示:使用Form_Click事件;文本框计数Text1=Val(Text1)+1。 打开VB软件,建立标准exe,在窗体设计器中添加Command1,更名为“按钮” 添加text1,删掉名称。 双击按钮,编写程序如图

《VB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台州学院 《VB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1.1设计一个程序,程序运行的初始界面如图1-1所示。当单击“显示”按钮时,在文本框中显示“欢迎使用VB!”(图1-1);当单击“清除”按钮时,清除文本框内的文本;当单击“退出”按钮时,结束程序运行。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Text1.Text = "欢迎使用VB!"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Text1.Text = ""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End End Sub 实验1.2 设计一个程序,程序运行的初始界面如图1-3所示,其中“显示”按钮为不可用。同时要求: (1)当单击“改变文字”按钮时,在左边标签文字内容改为“你好,张三!”,同时“改变文字”按钮变为不可用(图1-4); (2)当单击“隐藏”按钮时,将左边标签设为不可见,同时“隐藏”按钮变为不可用,“显示”按钮变为可用(图1-5); (3)当单击“显示”按钮时,重新显示左边标签,同时“隐藏”按钮变为可用,“显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Label1.Caption = "你好,张三!" Command1.Enabled = False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Label1.Visible = False Command3.Enabled = True Command2.Enabled = False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Label1.Visible = True Command2.Enabled = True Command3.Enabled = False End Sub 实验2.1 设计一个程序,运行时界面如图2-1所示。当单击“左”、 “右”、“上”、“下”按钮时,标签分别向左、右、上、下移动。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Label1.Left = Label1.Left - 100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Label1.Left = Label1.Left + 100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Label1.Top = Label1.Top - 100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Label1.Top = Label1.Top + 100 End Sub

设计性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设计性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两种描述形式—传递函数描述法、零极点增益描述法。 2.掌握两种描述形式之间的转换。 3.掌握连续和离散系统频率响应的求解 二、 实验仪器或设备 装MATLAB 软件的计算机一台。 三、 实验内容 1. 生成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并记录下函数命令和波形。 2. 生成占空比为30%的矩形波。 3. 将连续系统 4)(s )21)(s (s 3) 1)(s -(s 0.5H(s)++++=转化为传递函数模型的描述形式。 4. 将离散系统 4-3-2-1--2 -10.5z 0.9z -1.3z 1.6z -12z 5z 3H(z)++++=转化为传递函数和零极点增益模型的的描述形式。

四、实验步骤(包括主要步骤、代码分析等) 1. 生成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并记录下函数命令和波 形。 程序: clear,clc,close %清除变量空间变量,清除命令窗口命令,关闭图形窗口 t=-10:9; %取20个点 ft1=(t==0); %单位脉冲信号函数 ft2=(t>=0); %单位阶跃信号函数 subplot(1,2,1),stem(t,ft1,'m-o') %图像窗口1行2列的第1个子图绘制单位脉冲信号图形 title('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 %设置标题为“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 subplot(1,2,2),stem(t,ft2) %图像窗口1行2列的第2个子图绘制单位阶跃信号图形 title('20个点的单位阶跃信号'); %设置标题为“20个点的单位阶跃信号” 2. 生成占空比为30%的矩形波。 程序: clear,clc,close %清除变量空间变量,清除命令窗口命令 x=0:0.001:0.6; %设置变量x的值范围 y=square(2*pi*10*x,30); %用square函数得到占空比为30%的矩形波 plot(x,y,'m'); %绘制矩形波的图像

VB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VB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1502班 学号: 姓名: 日期:2016年12月20日

一、实验题目:记事本程序的设计 二、实验目的 1、掌握菜单编辑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菜单事件的编程方法。 3、初步掌握多窗体程序设计方法。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设计一个记事本程序。 2、界面设计(贴出对象属性表和界面设计图)。 ①在窗体frmPad上添加一个文本框text1,并根据下表修改窗体及控件属性。 对象窗体属性设置 对象名属性值 FrmPad Caption “记事本” Text1 MultiLine True ScrollBars 2-Vertical Text 清空 ②使用菜单编辑器在窗体上建立菜单:选中窗体frmpad后,单击“工具”菜 单的“菜单编辑器”命令,弹出“菜单编辑器“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③根据下表设置菜单。 菜单设置 菜单项标题菜单项名称快捷键其他属性编辑mnuEdit ···剪切mnuCut Ctrl+X ···复制mnuCopy Ctrl+C ···粘贴mnuPaste Ctrl+V

文本风格mnuStyle ···粗体(&B)mnuBold "复选"属性为True ···斜体(&I)mnuItalic "复选"属性为True 弹出菜单popMenu "可见"属性为True ···剪切popCut ···复制popCopy ···粘贴popPaste 设计好程序窗体如下图所示。 菜单编辑器

界面设计 3、编写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Form_Load() Text1.FontSize = 16 Text1.Text =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mnuBold.Checked = False mnuItalic.Checked = False End Sub '剪切 Private Sub mnuCut_Click() Clipboard.Clear Clipboard.SetText Text1.SelText Text1.SelText = "" End Sub '复制

vb综合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技术基础(VB) 实验学期2010 至2011 学年第 2 学期 学生所在系部安全工程学院 年级大一专业班级采矿B101 学生姓名朱寅学号201010014112 任课教师李芙玲 实验成绩

《计算机技术基础(VB)》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基础实验室2010 年7 月6日实验题目Visual Basic综合应用程序开发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组的应用: (1)数组的定义 (2)数组的基本操作,包括数组的输入输出、数组元素的比较、求平均值、数组的排序等。 2、会使用过程编程和字符串操作 (1)sub过程的定义与调用 (2)function过程的定义调用 (3)字符串的大小写转换操作 3、掌握基本控件的使用 包括常用标准控件的使用,如标签、按钮、文本框、单选按钮、滚动条等。 4、掌握菜单和工具栏的使用 二、设备与环境 硬件:多媒体计算机 软件:Windows 2000以上的操作系统、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 三、实验内容 1、先进入欢迎界面,在屏幕上显示"欢迎您使用本程序",并弹出密码框,等待输入密码。(5%) 2、密码正确后进入系统主界面,主界面包括“数组应用”、“过程应用”、“控件应用”和“退出”等菜 单,并提供相关工具栏或命令按钮。(10%) 3、“数组应用”菜单中包括“数组操作”子菜单,单击此菜单,弹出“数组操作”对话框,如图1所 示。(35%,每个按钮功能为5%)。 题目描述如下:在名称为“数组操作”的窗体上有一个label控件,4个text控件及7个命令按钮,功能如下: (1)开始启动工程时,界面上除“输入”及“返回”按钮之外,其他按钮均不可用(灰色显示)。 (2)单击“输入”按钮之后,利用inputbox让用户连续且必须输入10个整数。若输入为非数字符号,则给出警告“输入数据无效,请重新输入,请输入第n个数”。 (3)输入完毕后,“输入”按钮变灰,其他变为可用状态。 (4)按相应的按钮可分别将输入的数据升序或降序排列,及求最大、最小值,并在右侧对应的文本框中显示(注意用A(10)存放最大数,A(1)存放最小数)。 (5)单击“清空”按钮将所有文本框清空。 4、“过程应用”菜单中包括“字符转换”子菜单,单击此菜单,弹出“字符转换”对话框,如图2所 示,要求必须将“大小写转换”功能定义为一个sub过程,通过调用该过程完成大小写转换。(25%)题目描述如下:在“字符转换”窗体上有两个文本框、三个单选按钮和一个命令按钮。运行时,在text1中输入若干个大写和小写字母,并选中一个单选按钮,再单击“转换”按钮,则按选中的单选按钮的标题进行转换,结果放入text2。 5、单击“控件应用”菜单,弹出“数学运算”对话框,如图3所示。(25%)

VB设计计算器实验报告

VB 设计计算器 实验报告 姓名: 专业: 学号: 二0 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设计功能完整的计算器,实现如下图所示按钮(除“ MC,“MR , “MS,“M+ )及菜单功能,如图: 一、解题思路、分析: 对于我来说,设置一个完整的计算器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一开始想了一小段时间,自己试着编了一些,但就是无法达到一个完整的计算器,于是,就到网上去下载了一些有关计算 器的程序进行参考分析。首先先定义一些量,比如说前后两个操作数opl、op2,小数点是 否真存在的量DecimalFlag ,操作数个数NumOps上一次按键的类型等。接着对窗体进行初始化,同时设置所有变量为其初始。然后对各个键盘的命令进行编写程序,对0---9按键设 置为一个按键命令组,编写一个程序,同时加减乘除设置一个命令组,也编写一个程序,其 他按键都各自设置为一个命令,分别单独进行编写程序。同时在多个命令中都要对显示器中 的小数点进行分析,看它是否是真实存在。同时对于除法分母是否为0,也要加以考虑。 、源程序: Private Sub Form_Load() DecimalFlag = False NumOps = 0 LastI nput = "NONE" OpFlag ="" Text1.Text = Format(0, "0.") 'Decimal.Captio n = Format(0, ".") End Sub Opti on Explicit Dim Op1, Op2 Dim DecimalFlag As In teger Dim NumOps As In teger Dim LastInput 类型 Dim OpFlag Dim TempReadout ' 窗体的初始化过程 ' 设置所有变量为其初始值 前面输入的操作数 小数点仍然存在吗? 操作数个数 指示上一次按键事件的 指示未完成的操作

苯妥英钠设计性实验报告

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苯妥英钠的制备与分析 姓名:闫洁 班级: 学号:39 日期:2015.11.2

设计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原理和应用维生素B1及氰化钠为催化剂进行反应的实验方法。 2.学习有害气体的排出方法。 3.学习二苯羟乙酸重排反应机理。 4.掌握用硝酸氧化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方案一 1、实验原理 1.安息香缩合反应(安息香的制备) 2.氧化反应(二苯乙二酮的制备) 3.二苯羟乙酸重排及缩合反应(苯妥英的制备) 4.成盐反应(苯妥英钠的制备) 2、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烧杯(500 ml 250 ml )量筒、锥形瓶、三颈瓶、抽滤瓶、球形冷凝管、干燥管、水浴锅、布氏漏斗、温度计、玻璃棒、抽滤器、 药品:苯甲醛、盐酸硫胺、氢氧化钠、无水乙醇、硝酸、浓盐酸 CHO VitB 1or NaCN O H HNO 3 O O O O H O O 1.H 2NCO NH 2/NaO H 2.HCl N H O O H 5C 6H 5C 6N H N H N O O Na H 5C 6H 5C 6 N H O OH H 5C 6 H 5C 6N O H 2NaOH

4、实验装置图 5、实验步骤 (一)安息香的制备(盐酸硫胺催化) 1.原料规格及用量配比 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 苯甲醛CP d 1.050 bp179.9℃20 ml0.2 盐酸硫胺原料药 3.5 g 氢氧化钠CP10 ml 2. 操作 在100 ml三口瓶中加入3.5 g盐酸硫胺(Vit.B1)和8 ml水,溶解后加入95%乙醇30 ml。搅拌下滴加2 mol/L NaOH溶液10 m1。再取新蒸苯甲醛20 ml,加入上述反应瓶中。水浴加热至70℃左右反应1.5 h。冷却,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干燥后得粗品。测定熔点,计算收率。mp 136—l37℃ 注:也可采用室温放置的方法制备安息香,即将上述原料依次加入到100 ml三角瓶中,室温放置有结晶析出,抽滤,用冷水洗涤。于燥后得粗品。测定熔点,计算收率。 (二)二苯乙二酮(联苯甲酰)的制备 1.主要原料规格及用量比 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 安息香自制8.5 g0.04 1 硝酸(65%-68%) CP d 1.40 bp122℃25 ml0.379.25 2.操作 取8.5 g粗制的安息香和25 ml硝酸(65%-68%)置于100 ml圆底烧瓶中,安装冷凝器和气体连续吸收装置,低压加热并搅拌,逐渐升高温度,直至二氧化氮逸去(约1.5—2 h)。反应完毕,在搅拌下趁热将反应液倒入盛有150 ml冷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直至油状物呈黄色固体全部析出。抽滤,结晶用水充分洗涤至中性,干燥,得粗品。用四氯化碳重结晶(1:2),也可用乙醇重结晶(1:25),mp.94—96℃。 (三)苯妥英的制备

VB实验报告模板

课程编号:B080103140 https://www.doczj.com/doc/be709329.html,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

1.实验目的 (1)练习https://www.doczj.com/doc/be709329.html,的控件的综合运用。熟悉https://www.doczj.com/doc/be709329.html,的集成开发环境,掌握https://www.doczj.com/doc/be709329.html, 编程技巧和开发过程。 (2)训练学生对https://www.doczj.com/doc/be709329.html,的基本语句、控件、文件等的综合运用。 2.实验内容 (1)https://www.doczj.com/doc/be709329.html,控件综合应用。 (2)https://www.doczj.com/doc/be709329.html,文件操作——具体的名称(需要替换并变为黑色)。 3.程序中使用的控件及其命名 把程序中用到的控件类型及对应的名称以表格的形式给出,表格的行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充。 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并且为黑色,首行缩进2个汉字,如包含英文,用“Times New Roman”,行间距为“多倍行距”,设置为1.25(从弹出菜单的“段落”菜单项进行设置,或利用“格式刷”直接从本说明刷取格式)。 注意说明文字需要删除,不能保留在文档中。 (1)实验1的控件及命名 (2)实验2的控件及命名 4.系统实现与调试 把主要实现的功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并给出调试时的截图(主要是功能验证的截图,在结算时,是否能正确的找零等) 如果包含图片,图片要居中,而且图片的高度不能超过页面高度的1/3。 (1)实验1的系统实现与调试 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并且为黑色,首行缩进2个汉字,如包含英文,用“Times New Roman”,行间距为“多倍行距”,设置为1.25(从弹出菜单的“段落”菜单项进行设置,或利用“格式刷”直接从本说明刷取格式)。 注意说明文字需要删除,不能保留在文档中。

(2)实验2的系统实现与调试 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并且为黑色,首行缩进2个汉字,如包含英文,用“Times New Roman”,行间距为“多倍行距”,设置为1.25(从弹出菜单的“段落”菜单项进行设置,或利用“格式刷”直接从本说明刷取格式)。注意说明文字需要删除,不能保留在文档中。 5.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列举出主要的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并且为黑色,首行缩进2个汉字,如包含英文,用“Times New Roman”,行间距为“多倍行距”,设置为1.25(从弹出菜单的“段落”菜单项进行设置,或利用“格式刷”直接从本说明刷取格式)。注意说明文字需要删除,不能保留在文档中。 6.实验总结 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并且为黑色,首行缩进2个汉字,如包含英文,用“Times New Roman”,行间距为“多倍行距”,设置为1.25(从弹出菜单的“段落”菜单项进行设置,或利用“格式刷”直接从本说明刷取格式)。注意说明文字需要删除,不能保留在文档中。

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 验 --电位差计测金属丝电 阻率 姓名:马野 班级:土木0944 学号: 0905411418 指导教师:曹艳玲 实验地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目的】 1. 了解电位差计的结构,正确使用电位差计; 2掌握电位差的工作原理—补偿原理。 3能用电位差计校准电表和电阻率的测定。 4学习简单电路的设计方法,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 【实验原理】 利用电位差计,通过补偿原理,来测定未知电阻和已知电阻两端的 电压,利用分压原理,算出未知电阻的阻值,利用螺旋测微器和刻度尺测出电阻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的直径,通过电阻率公式即可计算出电阻率。 补偿原理 在图1的电路中,设E 0是电动势可调的标准电源,Ex 是待测电池的电动势(或待测电压Ux ),它们的正负极相对并接,在回路串联上一只检流计G ,用来检测回路中有无电流通过。设E 0的内阻为r 0;Ex 的内阻为 rx 。根据欧姆定律,回路的总电流为: 电位差原理 如果我们调节E 0使E 0和Ex 相等,由(1)式可知,此时I =0,回路无电流通过,即检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此时称电路的电位达到补偿。在电位补 R R r r E E I g x x +++-= 00 图1 补偿原理 x

偿的情况下,若已知E 0的大小,就可确定Ex 的大小。这种测定电动势或电压的方法就叫做补偿法。 显然,用补偿法测定Ex ,必须要求E 0可调,而且E 0的最大值E 0max >Ex ,此外E 0还要在整个测量过程中保持稳定,又能准确读数。在电位差计中,E 0是用一个稳定性好的电池(E )加上精密电阻接成的分压器来代替的,如图2所示。 图2中,由电源E 、限流电阻R 1以及均匀电阻丝RAD 构成的回路叫做工作回路。由它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流I 0,并在电阻RAD 上产生均匀的电压降。改变B 、C 之间的距离,可以从中引出大小连续变化的电压来,起到了与E 0相似的作用。为了能够准确读出该电压的读数,使用一个标准电池进行校准。换接开关K 倒向“1”端,接入标准电池E S ,由E S 、限流电阻R 2、检流计G 和RBC 构成的回路称为校准回路。把B 、C 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如图中的位置),设RBC =R S ,调节R 1(即调节I 0),总可以使校准回路的电流为零,即R S 上的电压降与E S 之间的电位差为零,达到补偿。 图2 电位差计原理图 x

设计性实验报告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双水 相性质的测定 学院 班级: 姓名: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双水相性质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了解其前沿研究动态 2.学会运用称量法配置三元相行为中的特定样品,运用恒 温法得到双水相;运用分光度法测定双水相两相中被萃取物质的浓度,并学会萃取效率和分配系数的计算方法。 3.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有关理 论进行综合,强化各课程之间的依托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的能力,重点实现理论课-实验课-科学研究的转化。 二、实验原理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特点是具有不对称,并且具有两亲性。其按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分类,可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适当的条件下,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混合使用,并且在混合溶液中存在电性相反的表面活性离子静电作用及其疏水性碳链间的相互作用。 双水相体系(aque two phase systems,简称ATPS)是指某些物质的水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自发分离形成两个互相不相容的水相系统。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水溶液在适当的

条件下能形成双水相。由于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胶束结构在不同的条件下组装形式不同,这使得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系统对物质萃取的选择性具有可调节性。利用该系统萃取生物大分子物质如牛血清蛋白、胰蛋白酶等的研究已有报道。 本实验通过研究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水(H2O)混合体系在硫酸钠(Na2SO4)溶液中的相行为、双水相分相时间以及双水相对罗丹明B的萃取作用,揭示影响物质在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中分配系数的主要因素,进而讨论影响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萃取作用的主要因素。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子天平;磁力加热搅拌器;721型分光光度计;厚度规格0.5cm、1.0cm比色皿若干;干燥器;恒温水浴箱;塑料保鲜膜;剪刀;橡皮筋12个;圆柱形玻璃小瓶12个;玻璃棒4根;长吸管一支;注射器2支;100ml烧杯14个;250ml烧杯2个;100ml容量瓶2个;500ml容量瓶1个;5ml移液管一支;10ml移液管2支;刻度尺1把;洗耳球1个。 试剂:SDS(分析纯,99%);CTAB(分析纯,99%);Na2SO4(分析纯,99%)罗丹明B(分析纯);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实验报告VB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3: VB程序设计 二、计算二元一次方程。 1、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控件的使用。 (2)复习巩固系统给用户提供算数函数的用法。 2、内容和步骤 (1)创建窗体 窗体forml 由二个命令按钮command1、command2、四个标签labell、Iabel2、Iabel3、Iabel4、三个文本框textl、text2、text3组成 (2)设计窗体界面及属性 属性设置: (3)编写代码 Private Sub Comma nd1_Click() Dim a As Long, b As Long, c As Long Dim d As Long, t As Si ngle Dim x1 As Single, x2 As Single, x3 As Single, x4 As Single a = Val(Text1.Text) b = Val(Text2.Text) c = Val(Text3.Text) If a = 0 The n If b = 0 The n If c = 0 The n Label4.Caption = “方程有无穷多解“ Else Label4.Caption ="方程无解" End If Else x1 = (-c) / b Label4.Caption ="方程有一个解:"& x1 End If

Else d = b * b - 4 * a * c

t = Sqr(Abs(d)) If (d >= 0) Then x1 = (-b + t) / (2 * a) x2 = (-b - t) / (2 * a) Label4.Caption ="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Else x3 = (-b) / (2 * a) x4 = t / (2 * a) Label4.Caption ="方程有两个复数根: End If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 nd2_Click() Textl.Text ="" Text2.Text ="" Text3.Text ="" Label4.Captio n ="" End Sub (4)保存工程,运行程序 3、调试过程及运行结果 4、实验心得 (1)要把求解过程中遇到的情况考虑全面。 (2)要善于利用系统提供的计算函数。x1=" & x1 & " x2=" & x2 x1=" & x3 & "+" & x4 & "i" & " x2=" & x3 & "-" & x4 & "i"

胰岛素设计性实验报告doc

胰岛素设计性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设计-修订版 胰岛素所致的低血糖休克及药物 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 第一临床医学院XX级医学检验一班 设计人:郭英刘雨霏刘妮彭超 XX年3月12日 【题目】胰岛素所致低血糖休克及药物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 【背景】 胰岛素是重要的内分泌激素之一,主要生理作用是全面地调节糖类代谢,同时也相应地调节脂肪和蛋白代谢。正常动物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的相互作用,血液中胰岛素浓度是相对稳定的。若给正常动物注射胰岛素,可造成人胰岛素性低血糖症状。血糖浓度持续降低而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脑功能障碍症群而导致的综合症就是低血糖休克。在实验条件下如果给动物注射过量的胰岛素,使动物体内胰岛素量骤然升高,可造成动物实验性低血糖,会使神经组织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发生障碍,以至产生痉挛昏迷,外部表现为惊厥,称之为胰岛素休克。小鼠的低血糖休克实验属于经典实验.传统的胰岛素休克实验目的是观察人工胰岛素性低血糖休克以及注射葡萄糖后的消失过程,以加深对胰岛素

生理作用的理解.但实验中一般不测定小鼠血糖的变化,只是观察胰岛素造成低血糖休克时的行为变化。 现阶段对胰岛素降低血糖的原理研究较多,其他药物和激素如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对血糖的研究也以较多,但都是单量试验,并未将多种激素和药物联合起来观察对血糖影响的研究。本次试验将通过制作胰岛素低血糖休克模型来同时观察多种药物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 体内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但升高血糖的激素却不止胰高血糖素一种。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胰岛素拮抗激素,可以增强肝脏中的糖原异生,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而甲状腺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也能够促进糖的吸收和糖异生,也可升高血糖。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神经组织以外的所有其他组织生长;促进机体合成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抑制葡萄糖利用而使血糖升高等作用。但其剂量不同,对血糖的影响亦不同,本次试验就胰岛素等临床常见的与血糖有关的药物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做相应的探讨。 【目的】 学习检测血糖的方法,观察胰岛素及药物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同时验证不同剂量的生长激素对血糖的影响不同,从而加深理解药物和激素影响血糖水平的机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