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进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进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进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进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进展

陈其文 田丹杏 周永明

作者单位:20043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岳阳医院血液科

通讯作者:周永明,电子信箱:yong m i ngz @sohu .co m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 yelodysplastic syndro m e ,M DS)是一种以骨髓造血细胞发育异常、无效造血和外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原发性或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增生异常和无效造血为特点,临床上以单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为表现,晚期多进展为造血功能衰竭或转为白血病。由于MDS 病变的高度恶性进展特征,2000年WHO 里昂会议正式将其归属为造血和淋巴系恶性肿瘤。长期以来,如何提高治疗M DS 药物的疗效、降低病死率、延长生存期及改善生存质量一直是棘手的问题。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在其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一、支持治疗

2009年NCCN 关于MDS 的临床指南提出M DS 的支持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临床监测; 社会心理支持;!输注红细胞及血小板:对有相关症状的贫血患者输注去白红细胞,对血小板计数过低导致出血者输注血小板,并建议拟行移植的患者输注放射线照射过的血制品;对巨细胞(C MV )病毒阴性、拟行移植的患者尽量输注C MV 阴性的血制品;?抗感染治疗;#对难治性的出血可以加用氨基己酸或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等止血药;?祛铁治疗:NCC N 建议输注红细胞20~30次便应行祛铁治疗以减轻铁负荷,尤其对于那些低危及拟行移植的患者更应降低铁负荷。建议血清铁蛋白浓度>2500ng /m l 者应降至1000ng /m l 以下;%细胞因子:NCCN 将MDS 治疗中EP O 、G -CSF 、G M -CSF 等细胞因子的使用归于支持治疗范畴,建议环状铁粒幼细胞小于15%,血清EPO 浓度&500mU /m l 的MDS 患者,以EPO40000~60000U 每周1~3次皮下注射,或darbepoetin alfa 150~300m g 每周皮下注射1次;对环状铁粒幼细胞?15%,血清EPO 浓度&500mU /m l 的MDS 患者,NCCN 建议联用

G-CSF ;而对于血清EPO 浓度?500mU /m l 的M DS 患者,NCCN 没有建议使用EPO;并且,NCCN 不建议G-CSF 、GM -CSF 作为预防感染的常规用药,但粒缺患者若合并反复难治的感染时应考虑使用,且与EPO 联用可增强EPO 疗效。

二、免疫抑制剂

1.T 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T 淋巴细胞异常在MDS 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MDS 患者有CD4+

/CD8+

细胞比值倒置,CD4+

亚群绝对性减少及CD8+细胞(细胞毒淋巴细胞,CTL)功能异常,而且后者似与可溶性I L-2受体(sI L-2R)水平相关。后来的研究发现MDS 患者Thl/Th2、Tc1/Tc2比值及CD8+

CD28-、CD8+

CD28-CD57+

细胞比例增高,后者在体外抑制造血祖细胞增生及产生过量造血负调节因子,从而导致MDS 的发生

[1]

。M DS 的免疫干预

治疗主要针对T 细胞介导的骨髓抑制,靶向T 细胞或T 细胞及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主要有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 )、环孢菌素(C s A )两种药物。此两种药物主要用于I PSS 积分为中低危的M DS 患者的治疗。S loand 等人研究结果表明:免疫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一部分M DS 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尤其对I PSS 预后积分为低危同时年龄较小的患者疗效较好。他们研究了129例接受单纯接受ATG 或C s A,或两药联用治疗的MDS 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年(时间跨度0.03~11.3年),结果发现30%(129例中的39例)的患者对治疗有完全或部分的反应,24%(74例中的18例)单用ATG 的患者对治疗有反应,48%(42例中的20例)对ATG 与Cs A 联用的治疗有反应,8%(13例中的1例)对单用Cs A 有反应。治疗有反应的患者中,31%(39例中的12例)脱离了输血,外周血象接近正常。在多因素分析中,较小的年龄是对治疗有反应的最有利因素,其他有利因素是H LA -DR15阳性及ATG 与Cs A 联用

[2]

2.B 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MDS 患者B 淋

巴细胞的异常表现为自身抗体的产生,如出现类风湿

(

119(

因子、抗核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等情况。此时,可以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抗体产生,调节MDS患者的B细胞免疫功能而产生疗效。虽然有报道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M DS产生疗效,但大多数临床实践发现单用糖皮质激素疗效差,且增加感染机会,具有诸多不良反应,因而2003年英国MDS治疗指南不推荐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MDS,2009年NCCN的MDS指南中亦未提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3]。

三、诱导分化治疗

M DS异常克隆细胞仍保留一定的分化潜力,诱导分化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诱导有缺陷的造血祖细胞发育成较成熟并带有正常功能的血细胞。代表药物为维甲酸类、维生素D化合物以及干扰素。目前国际上使用的维甲酸有13顺式维甲酸与全反式维甲酸两种,维甲酸可以抑制MDS恶性克隆细胞株增生并诱导其向成熟方向分化,还可以改变造血干细胞膜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增加血细胞膜蛋白糖基化,增加其对G-CSF,GM-CSF,EP O的反应性,促进正常细胞集落生长;1,25-二羟基维生素D3亦是一种诱导剂,可使正常骨髓细胞CFU-GM生长,抑制恶性克隆细胞株的增生,促其分化,两药在治疗MDS时常常联用,或同时加用刺激骨髓造血的雄激素,往往可以使低危的MDS患者受益[4]。干扰素可以抑制M DS 患者恶性克隆增生,促进细胞分化。临床常用干扰素有 、 两种干扰素。其中,I N F 是一种免疫型干扰素,除直接作用于恶性克隆外,尚有通过免疫机制刺激造血因子分泌及增强造血祖细胞对生长因子的反应等作用。国内外关于干扰素治疗MDS的报道不多,少数报道干扰素治疗M DS有效[5]。但在一定剂量下,各型干扰素均有抑制造血的作用,因而干扰素在血液系统疾病的使用中,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治疗。干扰素的血液学毒性限制了其在MDS治疗中的使用,因MDS患者的外周血常常表现出一系或多系的减少,干扰素在抑制肿瘤细胞增生的同时,亦抑制正常细胞的增生,故近年来临床治疗MDS已逐渐废弃干扰素的使用。

四、砷制剂

三氧化二砷(A s2O3)是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

近几年来,国内外的诸多学者将As

2O

3

用于MDS的

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A s2O3抗肿瘤有以下作用机制: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生; !诱导肿瘤细胞分化[6]。法国的V ey N等人运用亚砷酸治疗了115例MDS患者,用法用量前5天每天给予负荷剂量0.3m g/kg,其后以维持剂量0.25m g/ kg每周2次持续15周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轻度到中等,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19%(115例中的24例),其中低危组中50例患者13例得到血液学改善,有效率为26%,高危组中,64例患者中11例出现了血液学改善,有效率低于低危组,为17%。其中,16%的依赖输血的患者脱离输血, 29%的依赖血小板输注的患者脱离输注血小板,治疗的中位反应时间为3.4个月[7];国内关于亚砷酸治疗MDS缺少大样本的研究,多用于高危组,亚砷酸的使用剂量10mg/d,与国外的多数研究不同。张洪红等人报道使用亚砷酸10m g/d治疗MDS-RAEB型9例,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出现了血液学反应及骨髓象的改善,输血间歇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其中基本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进步2例,无效2例,有效率高达77.8%[8]。国内文献报道亚砷酸治疗M DS 高危组的样本数较小,有待于日后较大样本以及更加严谨的临床研究以更准确地提供亚砷酸治疗国人MDS有效率的数据。

五、刺激造血药物

主要为雄性激素,多用于RA等低危型MDS的治疗。临床上常用的雄激素有达那唑、十一酸睾丸酮、康力龙3种。雄激素可以刺激MDS残存的正常造血干细胞造血,而改善RA患者的贫血状况。单用雄激素治疗MDS-RA、RAS疗效欠佳,现临床多以雄激素为基础,同时联合诱导分化的药物治疗RA,疗效确切。维甲酸与维生素D的受体(VDR)都属于核受体家族成员,其大部分生物活性是通过核内受体的激活而介导,而VDR的氨基酸序列与雄激素受体有显著的同源性,证明康力龙与维甲酸和维生素D联合可产生协同作用[9]。周芙玲等人采用全反式维甲酸30mg/(m2(d),活性维生素D30.01g/(kg(d),康力龙0.1m g/(kg(d)治疗MDS-RA62例。用药8周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2例,血液学改善(H I)43例(69.35%)。平均随访26.25个月出现10例死亡、2例RAEB、1例RAEB-T及3例转变为白血病[10]。

六、化学治疗

单药或联合化疗主要用于高危型MDS-RAEB 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化疗方案。化疗可能根除增生异常的克隆,其中小剂量单药化疗和联合化疗在临床上已证明有一定的疗效。

( 120 (

1.小剂量单药化疗:MDS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因老年患者机体情况差,常伴有心、肺等慢性疾病,影响了患者对高强度治疗的耐受性,早期病死率高,故近年来提出小剂量化疗治疗高危MDS。小剂量A ra-C 是治疗MDS较成熟、较有效的方法,剂量10~20m g/ m2、皮下注射、每天1~2次,10~14天为1疗程。刘文海等运用小剂量A ra-C治疗5例RA,5例RAEB 患者,其中3例获得CR(RA2例,RAEB1例),3例PR(均为RAEB),获CR及PR的患者进行了1~3疗程的治疗方获缓解,3例获CR的患者在CR前出现骨髓抑制;3例患者在化疗中出现牙龈炎、肺炎,感染易控制,有2例在化疗中因脑出血死亡,疗效不甚满意[11]。其他药物还包括小剂量阿克拉霉素、小剂量三尖杉酯碱及依托泊甙(VP16)等,疗效不如A ra-C。

2.联合化疗:联合化疗方案适用于年龄<65岁、病史较短、细胞遗传学好、外周血三系细胞无严重减低的MDS患者,即便这样,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相关病死率为15%~30%,完全缓解率在40%~50%左右。目前尚无可靠方法筛选出何种高危M DS对联合化疗效果好,因而对于个体MDS患者要权衡利弊。目前主要的联合化疗方案有DA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TA方案(拓扑替康+阿糖胞苷),以及FLA(氟达拉滨+阿糖胞苷)为基础的方案。Kan tarji a n等人对510例接受联合化疗方案的患者进行了长期的随访,患者中位年龄为63岁,82%的患者为中危)型或高危患者,32%为继发性MDS,40%有5号或7号染色体的异常。其中,77例接受拓扑替康+A ra-C的治疗,270例患者接受去甲柔红霉素+Ara-C的治疗,67例接受TA+环磷酰胺的方案治疗,96例患者接受氟达拉滨+A ra-C的治疗,结果显示:总体CR 率为55%,治疗相关病死率为17%,5年生存率为8%,年纪小于65岁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11%,正常核型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17%,82例年纪小于65岁,且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患者CR率为67%,5年生存率为27%,拓扑替康+Ara-C组与去甲柔红霉素+A ra-C组在CR率和生存率上没有大的差别,但是治疗相关病死率却低于其他化疗方案组,故Kan tarjian课题组建议对于老年高危MDS患者联合化疗方案的选择应倾向于拓扑替康+A ra-C方案[12]。

七、DNA去甲基化制剂

从发现高甲基化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开始, DNA甲基化抑制就作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目前,美国FDA批准上市的DNA去甲基化药物有两种:5-阿扎胞苷(AZA)及5-氮-2?-脱氧胞苷(DAC)。两种胞嘧啶类似物作为特异性DNA抑制物,通过对DNA-甲基化转移酶(MTases)的灭活作用产生抗肿瘤效果。1991年首先证实小剂量5-氮杂胞苷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有效。2004年5月19日FDA批准5-氮杂胞苷用于M DS 治疗,为目前FDA核准的第1个利用DNA去甲基化作用治疗MDS的抗肿瘤注射药物。Lyons R M等人以3种方案进行AZA的给药:AZA5-2-2方案: 75mg/(m2(d)皮下连续注射5天,休息2天,接着75mg/(m2(d)注射2天;AZA5-2-5方案:50m g/ (m2(d)连续皮下注射5天,休息2天,接着50m g/ (m2(d)注射5天;AZ A5方案:75m g/(m2(d)连续皮下注射5天,3组入组的患者分别为50、51、50,其中63%为FAB分型低危患者,30%为RAEB患者,52% (79例)的患者完成了6个疗程的治疗,3组中获得血液学改善的比例为AZA5-2-2方案中44%(22/ 50),AZ A5-2-5方案中45%(23/51),AZ A5方案中56%(28/50)。治疗前依赖输注红细胞而治疗后脱离输血的比例分别为50%(12/24),55%(12/22), 64%(16/25),说明AZ A治疗依赖输血的低危M DS 患者有效[13]。5-氮-2?-脱氧胞苷(DAC)上市名为地西他滨。早在1997年,荷兰学者就报道运用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连续72h静脉输注治疗29例老年高危M DS患者,结果52%(15例)可观察到治疗效果,8例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其中包括较差的细胞遗传学病例,治疗开始计算的中位生存期可达46周,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17%出现血细胞减少的相关死亡,主要原因为白细胞减少导致感染有关[14]。北美多中心的+期临床试验中,低剂量的地西他滨已被证明可以使部分MDS患者获得长时间的缓解,同时延缓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时间,减少MDS病死率[15]。目前,使用地西他滨治疗MDS的最佳疗程仍有争议,最常用的疗程为在获得最佳的血液学反应后,再巩固治疗至少2个疗程。R ter B等人研究表明首次以地西他滨治疗有效的MDS患者中,在疾病复发后,仍有45%的患者对再次的地西他滨治疗有反应,说明以地西他滨治疗有效的MDS患者可以从持续的地西他滨治疗中获益[16]。

八、抗血管生成药物

本类药物的代表品种为沙利度胺(tha li d o m i d e)及其类似物莱利度胺(lena lido m ide)。

(

121

(

1.沙利度胺:沙利度胺除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外,亦可以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可使T辅助细胞从T H1亚型转变为TH2亚型,抑制TNF- 的产生。研究证实沙利度胺能改善贫血,可使年轻低危M DS 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得到改善。Raza等报道, 83例患者用沙利度胺治疗,初次给药量为100m g/d,慢慢增加至耐受量400m g/d,完成治疗的51例患者中,16例有效,其中9例RA患者,5例RAS患者,2例RAEB患者。10例治疗前依赖输血,治疗后脱离输血。研究结果表明沙利度胺单药对治疗M DS的血细胞减少有效,尤其对无原始细胞增多的MDS疗效较好。但因随访时间短,尚无证据表明沙利度胺是否会影响MDS病程转归[17]。国内的报道多为沙利度胺与雄激素、亚砷酸、维甲酸等联用,样本数较小,有效率报道不一。

2.莱利度胺:莱利度胺是一个免疫调节药物,对于提高转录活性和纠正染色体异常有帮助,特别是对于5q-和包括5q-的复合异常有效果。5q-为WHO的MDS分型中预后较好的亚型,以依赖输注红细胞、难以脱离输血为其特点。莱利度胺通过抑制血管新生调控因子bFGF、VEGF、TNF等的分泌,阻断PI3K-Akt途径的激活,从而阻止内皮细胞迁移,抑制血管新生,其治疗疗效与患者的年龄、病程、FAB 分型、I PSS危度分组、之前接受其他治疗无关,而与细胞遗传学类型明显相关[18]。2005年12月27日,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5q-伴或不伴附加细胞遗传学异常的输血依赖性低危和中危-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LI ST等报道43例MDS病人经莱利度胺治疗16周后,56%(24例)对治疗有反应,20例脱离输血。5q-的病人治疗有效率特别高,为83%,核型正常者有效率为57%,其他核型异常为12%,且出现反应的时间也较早。55%获得细胞遗传学反应(9例为5q-),64%巨核细胞病态造血消失[19]。目前,尚无使用莱利度胺后长期随访的报道, LI ST等人又将2002年4月~2003年6月间开始使用莱利度胺的6例患者随访至2009年,6例患者全部长期脱离输血,而其中5例仍坚持口服莱利度胺治疗。一定程度上说明莱利度胺持续治疗可能延续疗效[20]。

九、细胞保护剂

氨磷汀(a m ifostine)是广谱细胞保护剂,即可针对一系列细胞毒药物,又可针对多组织器官发挥作用。氨磷汀是半胱氨酸衍生物硫磷酸盐,是一种前体药物,在体内可被碱性磷酸酶水解脱磷酸成活性代谢物-含自由琉基的WR-1065,而后由细胞摄入发挥保护作用。主要用于各种癌症的辅助治疗。在对肺癌、卵巢癌、乳腺癌、鼻咽癌、骨肿瘤、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肿瘤等多种癌症患者进行化疗前应用本品,可明显减轻化疗药物所产生的肾脏、骨髓、心脏、耳及神经系统的毒性,而不降低化疗药物的药效。近年来,氨磷汀被用于治疗MDS。Schanz等人报道使用氨磷汀治疗22例MDS患者,总体血液学有效率为18%,其中1例出现完全而长期的血液学缓解[21];TefferiA 等人以氨磷汀为主治疗10例MDS患者,以200m g/ m2每周3次静脉注射,5周为1个疗程,进行了2个疗程后,同等氨磷汀的剂量加用EPO150U/kg,1周3次,持续8周,结果10例患者无一例获得血液学缓解,氨磷汀单药或联用EPO治疗MDS的疗效可能不佳[22]。但亦有氨磷汀联合EPO治疗MDS有效的报道,之所以获得不同的结果,可能与用药没有统一的剂量和方案以及样本量过小有关,未来需要增大样本量,并进行更严谨的临床试验,以对氨磷汀治疗M DS 的疗效做出判定。

十、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FT I)

RAS原癌基因突变见于部分MDS患者,较常见于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 MML)。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far n isy l transferase i n h i b itor,FTI)可以阻止包括RAS在内的特定靶蛋白法尼基化,抑制突变的RAS 基因的活性而促进M DS的造血。目前FT I已进入)期临床试验,代表药物为tipifar n i b和l o nafarn i b。Feld m an等人使用l o nafarn i b200~300m g/d治疗67例MDS患者,中位年龄为70岁(44~86岁),其中2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1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35例C MML患者中有10例对治疗有反应,19例治疗前依赖血小板输注的患者,有5例治疗后脱离输注血小板,脱离输注的中位时间为185天。证明FT I治疗MDS有一定效果,以C MM L效果为佳[23]。FTI的有效性尚待扩大样本后进一步评估,同时,联用其他药物是否可以提高疗效也需要进一步临床试验来证明。

参考文献

1 W ang HQ,Sh ao ZH,Sh i J,et al.S t udy on the bu rden of abnor m al

he m at opoi eti c cl one of t he patients w it h m yel odys p lasti c syndro m es and its i m pli cati ons.Zhonghua Xue Y e Xue Za Zh,i2005,26(8):473-

476

2 S l oand E M,W u CO,Greenberg P,et a l.Factors affecti ng response and

surv i val in patients w it h m yel odys p las i a treated w it h i m m unosupp res

( 122 (

s i ve t h erapy .J C li n Onco,l 2008,26(15):2505-2511

3 M oto mu ra S,M ot o ji T ,Dku t om i K ,e ta l .Successf u l treat m ent of refracto

ry ane m i a by h i gh-dose m ethyl p redn i solone as soci ated w it h an i ncre m ent i n CD68-pos i ti ve cells i n bonem arro w.Am J H e m at o,l 2001,66(2):80-84

4 Ferrero D ,Darbes i o A ,G iaiV,e ta l .E fficacy ofa co mb i nati on ofhu

man reco m b i nant eryt h ropo i eti n +

13-cis -reti noic aci d and d i

hydroxy l ated vita m i n D3to i m prove m oderat e to severe anae m ia i n l o w /i n ter m ed iate ri s k myel odysp l astic s yndro m es .Br J H ae m ato,l 2009,144(3):342-349

5 M aiol o AT ,Cortelezz iA,C al oriR ,et a l .Reco m b i nan t ga mm a-i n t er

feron as fi rst li ne therapy for h i gh ri sk m yelodys p l asti c s yndro m es .Leu ke m i a ,1990,4(7):480-485

6 C uiX,Kob ayas h iY,A kash iM,Okayasu R.M et abo li s m and the para

doxical effects of arsen ic :carci nogen es i s and an tican cer .Cu rr M ed C he m,2008,15(22):2293-2304

7 Vey N ,Bos l y A ,GuerciA,et a l .Arsen i c tri oxi de i n pati en tsw it h myel

odys p lasti c syndrom es :a phase II mu lti cen ter study .J C li n Onco,l 2006,24(16):2414-2416

8 张洪红,林瑞祥,王治,等.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6例

临床观察.武警医学.2006,17(12):915-916

9 Nez bedova P ,Brt ko J .I al pha ,25d i hydroxyvita m i n D3i nduci b l e tran

scri pti on f actor and i ts ro l e i n the vita m i n D acti on.Endocr R e-gu1,2004,38:29-38

10 周芙玲,张王刚,曹星梅,等.全反式维甲酸、活性维生素D3联合

雄激素对M DS-难治性贫血的疗效追踪观察.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5,13(5):861-866

11 刘文海,庞辉,杨慧华,等.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

合征的临床研究.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5,7(4):331-33212 Kan tarji an H,B eran M,C ortes J ,et a l .Long-ter m f oll o w -up resu l ts

of the co m binati on of topotecan and cytarab i ne and other i ntens i ve che m otherapy reg i m ens i n m yelodys p l asti c s ynd ro m e .C ancer ,2006,106(5):1099-1109

13 Lyons R M,C osgriffTM,M od i SS,et a l .H e m atol ogi c res ponse t o three

altern ati ve dos i ng schedu l es of azaci ti d i ne i n pati en ts w ith m yelodys

p l astic syndro m es .J C li n Onco,l 2009,27(11):1850-1856

14 W ij er m ans P W,Kru l der J W ,H u ij gens P,e t a l .Con ti nuous i n f us i on of

l o w -dose 5-Aza-2?-deoxycyti d i ne i n el derl y patients w it h h i gh-ris k m yelodys p l asti c synd ro m e .Leuke m ia ,1997,11(1):1-515 Y ee K W,Jabbou r E,K antarji an HM,e t al .C li n i cal experience w it h

deci tab i ne i n Nort h Am erican patients w it h m yel odysplastic synd ro m e .Ann H e m ato,l 2005,84Supp l1:18-24

16 R ter B,W ijer m an s P W,L bbert M.Superi orit y of p rol onged l o w -dos e azanucleosi de ad m i n i s trati on ?R esults of 5-aza-2?-deoxycyti d i ne retreat m en t i n h i gh -ri sk myel odysp l asia patients .C ancer ,2006,106(8):1744-1150

17 RazaA,M eyer P ,Du ttD,ZoratF ,et a l .Thali do m i de produces tran sf u

s i on i ndependence i n l ong -st andi ng refract ory ane m i as of patien t s w i th m yel odysplas tic s yndro m es .B l ood ,2001,98(4):958-96518 Lu L,Payvand iF ,W u L ,e ta l .Th e anti -cancer d rug lenalidom i d e i n

h i b i ts angiogenes is and m et astas i s v i a mu lti p le i nh i b itory effects on en dot heli al cell f unction i n n or m ox i c and hypox i c cond i ti on s .M icrovasc Res ,2009,77(2):78-86

19 L istA,Ku rti n S ,Roe DJ ,et a l .E ffi cacy of lenali dom i d e i n m yelodys

p l astic syndro m es .N Engl JM ed,2005,352(6):549-557

20 Ku rti n SE,L i stAF .Durable long-ter m res ponses i n pati en ts w i th m y

el odysp l astic syndrom es treated w it h lenali do m ide .C li n Ly m pho m a M yel o m a ,2009,9(3):E10-13

21 Schan z J ,Jung H,W r m ann B,e ta l .Am if ostine has the poten tial to i n

duce hae m atologic res ponses and decel erate disease progress i on i n i n d i vi dual p ati en ts w it h l o w -and i nter m ed i ate-1-ris k myel odysp l as ti c s ynd ro m es .Leuk R es ,2009,33(9):1183-1188

22 Tefferi A ,E lli ott M A ,S teens m a DP ,e t al .Am i fosti n e al on e and i n

comb i nati on w it h eryt h ropoieti n for t h e treat m ent of f avorab le m yel o dysp l astic syndrom e .Leuk R es ,2001,25(2):183-185

23 Feld m an EJ ,C ortes J ,DeAngelo DJ ,et a l .On the use of l onaf arn i b i n

myel odysp l astic syndro m e and chron ic m yelo monocyti c leuke m i a .Leu ke m i a ,2008,22(9):1707-1711

(收稿:2010-03-01)

黄体生成素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

柳发勇 雷小敏

作者单位:443002 宜昌,三峡大学医学院(柳发勇);三峡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生殖中心(雷小敏)

通讯作者:雷小敏,电子信箱:llx m 306@hot m ai .l co m

黄体生成素(L H )为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促性腺激素,本文从生理、病理、人为干预条件下等方面,对其在不同条件下卵泡发育中的作用做一综

述。

一、L H 概述及其在自然周期中的作用

黄体生成素为促性腺激素(Gn )中的一种,相对

分子质量为28kDa ,由蛋白及寡糖链组成,蛋白部分由 、!两个亚单位肽链以非共价键形式结合组成。 亚单位与FS H 、TSH 亚单位结构相同,无激素间差异具有种属间差异;!亚单位是决定激素抗原特异性

(

12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建议参照维也纳标准(表2)。MDS诊断需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和一个确定标准。 表2 MDS的诊断标准 条件 一、必要条件 1 持续(≥6月)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红细胞(Hb<110g/L);中性粒细胞(ANC<1.5×10^9/L);血小板(BPC<100×10^9/L) 2 排除其他可以导致血细胞减少和病态造血的造血及非造血系统疾患 二、确定标准 1 病态造血:骨髓涂片红细胞系、中性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中任一系至少达10%; 2环状铁粒幼细胞占有核红细胞比例≥15% 3 原始细胞:骨髓涂片中达5~19% 4 染色体异常(参考表6) 三、辅助标准 (用于符合必要标准,未达确定标准,临床呈典型MDS表现者) 1 流式细胞术显示骨髓细胞表型异常,提示红细胞系或/和髓系存在单克隆细胞群 2 单克隆细胞群存在明确的分子学标志:HUMARA(人类雄激素受体)分析,基因芯片谱型或点突变(如RAS突变) 3 骨髓或/和循环中祖细胞的CFU集落(±集簇)形成显著和持久减少 当患者未达到确定标准,如:不典型的染色体异常,病态造血<10%,原始细胞比例4%等,而临床表现高度疑似MDS,如输血依赖的大细胞性贫血,应进行MDS辅助诊断标准的检测(见表2),符合者基本为伴有骨髓功能衰竭的克隆性髓系疾病,此类患者诊断为高度疑似MDS。若辅助检测未能够进行,或结果呈阴性,则对患者进行随访,或暂时归为意义未明的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定期检查以明确诊断。 MDS的形态学异常 原始细胞标准:Ⅰ型为无嗜天青颗粒的原始细胞,Ⅱ型为含有嗜天青颗粒但未出现核旁高尔基区的原始细胞。出现核旁高尔基区者则为早幼粒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题库1-1-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题库1-1-8

问题: [单选]以下属于MDS的病态造血的是() A.骨髓红系增生活跃 B.粒细胞核固缩,有空泡 C.可见Auer小体 D.呈裂孔现象 E.可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

问题: [单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A.RA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 B.RAEB以贫血为主,可见环形铁粒幼细胞 C.RAEB骨髓中原始细胞20%~30% D.RAEB-T全血细胞减少的进程缓慢 E.CMML的Ph染色体阳性

问题: [单选]以下措施不宜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的是() A.输血 B.阿糖胞苷化疗 C.维A酸 D.ATG E.干扰素 (羽毛球教学视频 https://www.doczj.com/doc/be17536869.html,/)

问题: [单选]男性,62岁,头昏苍白半年,发热伴鼻出血1周。体检:体温39℃,贫血貌,胸骨压痛(-)。HGB50g/L,WBC3×109/L,PLT20×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出现有核细胞和巨大红细胞,粒系分叶过多,见巨大血小板。本例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红白血病 E.急性淋巴细胞向血病

问题: [单选]女性,65岁,头昏苍白半年。贫血貌,胸骨压痛(-),肝脾不大。HGB76g/L,WBC3×109/L,PLT100×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出现有核细胞和巨大红细胞及环形铁粒幼细胞15%,本例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慢性病性贫血 D.急性红白血病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多发于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其病因是患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所导致的造血功能障碍,这种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为患者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同时出现许多的并发症,接下来我就为大家着重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首先,感染、发热 主要是肺部感染、贫血、严重者可并发贫血性心脏病。出血主要见于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关节疼痛等。约20%的MDS患者有出血表现,常见于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也有颅内出血者。 其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免疫性疾病 免疫性疾病可发生于MDS病程的任何阶段。免疫性疾病也可并发于MDS的各个亚型,但较多并发于有克隆性和复杂染色体异常者。MDS并发某些免疫性疾病如Sweet’s综合征时,病情常迅速恶化或在短期内转白白血病。免疫抑制治疗对部分患者可控制病情,改善血液学异常。 再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骨髓增生低下 约10%~15%的MDS患者在诊断时骨髓涂片示有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组织切片中造血组织面积缩小(60岁以下患者造血组织面积<30%,60岁以上患者 <20%)。有一些作者将这种情况称为增生低下型MDS ,是MDS的一个特殊亚型。 最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骨髓纤维化 研究发现,近50%的MDS患者骨髓中有轻~中度网状纤维增多,其中:10%~15%的患者有明显纤维化。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不同的是,MDS合并骨髓纤维化者外周血常全血细胞减少,异形和破碎红细胞较少见;骨髓常示明显三系发育异常,胶原纤维形成十分少见。而且常无肝脾大。MDS合并骨髓纤维化可见于各

个亚型,是提示不良预后的因素之一。患者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常于数月内死于骨髓衰竭或转化为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除了要及时接受科学治疗,还要注意日常护理。 1、注意营养合理调配饮食,对肉类、蛋类、新鲜蔬菜的摄取要全面,不要偏食。 2、肝气郁结与MDS的发病关系密切,有资料提出MDS发病前有长达半年以上的较严重的精神刺激。因此提倡虚怀若谷,胸襟开阔,提高修养,在疾病调治过程中亦非常关键。 3、非特异性的预防有增强体质的作用,饮食起居的合理安排、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之类锻炼,散步,可以自我调节身体的失衡。MDS与情绪密切相关,情绪乐观、精神愉快对防病极有意义。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注意事项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注意事项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特点就是体内的白细胞减少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到现在我们对于它的病因还不是很了解,这个给我们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一旦患上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我们要给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人做充分的护理才行,下文我们介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注意事项。 患上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人要懂得一些需要注意的 事项才行,例如在饮食上面要懂得忌口,在心理上面要懂得如何自我调理,这些我们将在下文一一介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MDS治疗 主要解决两大问题:骨髓衰竭及并发症、AML转化。就患者群体而言,MDS患者自然病程和预后的差异性很大,治疗宜个体化。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注意事项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忌口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虚实夹杂,邪毒内壅,助火动风之品宜忌,特别是阴虚火旺,出血,痰湿交阻者尤要注意。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注意事项还有,注意营养,合理调配饮食,对肉类、蛋类、新鲜蔬菜的摄取要全面,不要偏食。 3.肝气郁结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关系密切,有资料提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前有长达半年以上的较严重的精神刺激。因此提倡虚怀若谷,胸襟开阔,提高修养,在疾病调治过程中亦非常关键。 了解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注意事项后,还应认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鉴别,及早发现治疗疾病。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我们知道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这种疾病的病因还不是很清楚,因为这样所以给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上文介绍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注意事项。

肖志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精确诊断(仅供参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精确诊断 肖志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mdrome, 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是血细胞减少,主要髓系细胞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dysplasia),无效造血,以及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风险增高。自1982年FAB协作组首次定义MDS的诊断与分型标准,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几经补充修改,日趋完善。近年,随着细胞遗传学、流式细胞术骨髓单个核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和第2代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突变等新的诊断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MDS的诊断已进入一个精细化时代。 一个高度怀疑MDS患者,在病史询问时以下几点应引起高度重视:①由于实体肿瘤患者的生存已有显著提高,远期并发症的治疗相关性MDS/AML也愈且多见,治疗药物及其累计量和放射治疗的累计量和剂量率等,都应有详尽的记录;②如果患者此前有血制品输注史,则应记录输血的频率和累计总量;③如果患者有长期血常规检查,其中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是一个非常有助于MDS诊断的指标,MDS患者MCV有一个不断增大的变化过程,此过程伴随着血红蛋白的逐渐下降。 对于那些骨髓原始细胞<5%的MDS患者的诊断,需除外那些可有血细胞计数减少且伴有血细胞发育异常的其他血液和非血液系统疾病,以下几种疾病尤应引起注意:①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T-LGL可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血小板减少,与MDS的RCUD应进行鉴别诊断,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包括TCR Vβ分析)及TCR基因重排不难做出鉴别;②HIV感染,特别是艾滋病晚期患者,可有血细胞减少和血细胞发育异常形态学改变,HIV病毒检测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有助于HIV感染和艾滋病的诊断;③先天性红系发育异常性贫血(CDA),对儿童和青少年MDS的鉴别诊断更为重要。 “骨髓涂片中红细胞系、中性粒细胞系或巨核细胞系中细胞发育异常的比例≥10%”是MDS的确定诊断标准之一,WHO MDS诊断标准(2008)对血细胞发育异常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具体描述,但已有研究证实由于不同的形态学分析者对原始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巨幼样变掌握的标准不同,诊断一致率不足80%。为了进一步规范粒细胞发育异常的形态学,最近,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0295);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1106130005) 作者单位:300020 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 )是一组原因未明的获得性造 血干细胞功能异常,导致以难治性贫血及其他血细胞减少,并伴有病态和无效造血为特征的疾病。因与急性白血病发生密切相关,曾有难治性贫血、白血病前期等名称。1976 年由法、美、英(FAB )协作组命名为MDS ,并于1982 年提出细胞形态学特点和亚型分类的建议,为世界各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 )根据MDS 为骨髓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特征,明 确将其定位骨髓肿瘤性疾病。理由是患者骨髓呈现异常增生,并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生物学行为与急性白血病无明显区别。 常见病因 1. 原发性:原发性MDS 找不出发病原因。 2. 继发性:继发性MDS 常发生于长期化疗及放疗之后。即治疗相关性MDS 。以原发于造血组织肿瘤发病率高,如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也见于卵巢癌、肺癌、乳腺癌、睾丸癌、消化道癌及脑肿瘤等。此外,肾脏病、炎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后也可继发MDS 。能够引起继发性MDS 药物有氮芥、卡氮芥、瘤可宁、环磷酰胺、马法兰、马利兰、乙双吗琳、氯霉素等。也与接触苯、杀虫齐、石油产品等可能有关。 可能发病机理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干细胞功能异常:在各种致病因子诱发MDS 过程中,与AML 类似之处,受累之靶 细胞是骨髓干细胞。已知电离辐射和烷化剂(有拟放射作用)等诱至广泛的染色体改变,在体内于干细胞有丝分裂的静止期,与DNA 螺旋进行交叉连合,从而使于细胞损伤,引起染色体畸变与细胞转形,导致异常细胞克隆形成。加上原已处于抑制状态的兔疫系统进一步受到抑制,引起免疫监护系统的严重障碍,从而容许异常克隆的生长与增殖。但此种MDS 细胞与AML 时的白血病细胞不同,它在保持自我复制力的同时,尚保留有一定程度分化潜力,残存的“正常”造血干细胞也遭至部分抑制,该病程中原始细胞进行性堆积,而周围血细胞减少。 2?细胞突变:细胞内癌基因(on coge n)在正常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中起有重要作用。癌基因在正常细胞内有其相应的同源基因,称细胞癌基因或原癌基因(Proto-o ncoge n)。许多特异性染色体改变的断裂点往往是某些癌基因定位所在。MDS 患者进展方式及其是否向 AML 转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胞内被激活之癌基因类型和数量。对于伴有染色体异常的MDS 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畸变的结果,但对核型正常的MDS 来说,也可能与激惹机理有关,因为细胞内癌基因亦能被异常位点所激活,癌基因激活顺序或许是MDS 和AML 发展重要 机制之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为骨髓增殖性疾病,临床表现由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导致贫血、出血、感染。用“髓毒虚损”病名。在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可与“虚劳”、“出血病” 癥瘕” 积聚”等病名相互参照。主要依据与特征:①髓”为人体骨髓组织,毒”在医学上讲是指破坏机体组织器官与机能的有害物质。“虚损”见于《肘后方》,是指诸虚不 足的疾病。②用“髓毒虚损”复合病名意指由毒邪深入骨髓,引起虚损的疾病。③骨髓增殖活跃,有幼稚细胞与网硬蛋白增生、肝与脾肿大的特征。④髓毒虚损”病名既可代表病位与病 性,也可代表病理结果与疾病程度。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一)症状 1?一般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有头晕、衰弱、乏力等,部分患者可有体重减轻、恶心、上腹部不适和骨关节疼痛等不典型临床症状。由于发病较为隐匿,少数患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当诊治其他疾病或体格检查时被确诊。 2?贫血:多数患者常以贫血起病,并以此而导致就医。贫血程度不一,可由轻度至重度不等,多数为轻中度贫血,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发展为严重贫血。而且,贫血病程长短也不一致,有些患者可见持续性贫血,有些患者贫血可持续数月或者数年。 3?出血:约20?60%病例于病程中可伴出血倾向,其程度轻重不一,多数较轻,为皮肤瘀点或瘀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 细胞过多(MDS-RAEB)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MDS-RAEB)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MDS-RAEB(ICD:D46.2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Pathology and Genetic of Tumo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2008)、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V.2.2010)。 诊断标准: 1.RAEB-Ⅰ:

(1)外周血: ①血细胞减少; ②原始细胞<5%; ③无Auer小体; ④单核细胞

③有或无Auer小体。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邓家栋临床血液学》(邓家栋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内科学》(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第二版)、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V.2.2010)。 首先进行诊断分型,然后根据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见表1)进行预后分组。 表1 评价MDS预后的国际积分系统(IPSS) 1.不同危险组的积分: (1)低度:0;

内科学题库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内科学题库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思考题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如何分型? FAB协助组将MDS分为5型:难治性贫血(RA),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RAEB-t) 2000年。WHO提出新的MDS分型,保留了FAB的RA.RAS.RAEB.将CMML,归为MDS/MPD,RAEB-t归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新增加5q-综合征,u-MDS. 2.MDS与巨幼细胞贫血如何鉴别? MDS患者多见于老年人,RAEB.RAEB-t患者可有脾大,骨髓虽有巨幼变,但其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不会减少,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无效,40%~70%的患者有克隆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多为缺失性改变,如+8.-5/5q-,-7/7q-.20q-. 3.MDS的血象有哪些改变? 巨幼红细胞贫血一般无脾大,骨髓可有巨幼变,其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减少,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无效,患者无克隆性染色体核型异常。 MDS血象少数为一系减少,多为2系或2系以上减少,50%~70%的患者为全血细胞减少。RAEB.RAEB-t型外周血分类可见到原始细胞。 4.低危组MDS,高危组MDS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低危组 MDS采用促造血,诱导分化和生物反应调节剂等治疗,高危组MDS采用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选择题 5.女性,26岁,皮下出血,面色苍白2周。2个哥哥,2个姐姐体健,白细胞12.1*10/L,Hb66g/L,血小板12*10/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粒细胞15%,诊断为MDS-RAEB,经1个疗程化疗,血象,骨髓象完全正常,巩固4次化疗,下一步最好的治疗措施? (标答:B) 7.男性,60岁,诊断为MDS-RAS,其环形铁幼粒细胞占全骨髓有核细胞比例为 A.1%以上 B.15%以上 C.10%~12% D.2%~5% E.5% (标答:B) 8.女性,50岁,头晕,面色苍白2月,脾肋下1指。白细胞2.1*10/L,Hb65g/L,血小板22*10/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中晚幼红细胞61%,见有巨幼变,原始细胞2%,可见小巨核细胞,环形铁粒幼细胞3%,染色体检查示:5q,可诊断下列哪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特约专家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何广胜(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百科名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MDS治疗主要解决两大问题:骨髓衰竭及并发症、AML转化。就患者群体而言,MDS患者自然病程和预后的差异性很大,治疗宜个体化。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检查 诊断 并发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1.症状MDS临床表现无特殊性,MDS通常起病缓慢,少数起病急剧,一般从发病开始转化为白血病,在一年之内约由50%以上,贫血患者占90%,包括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老年人贫血常使原有的慢性心,肺疾病加重,发热占50%,其中原因不明性发热占10%~15%,表现为反复发生的感染及发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肛门周围和泌尿系为多,严重的粒细胞缺乏可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出血占20%,常见于呼吸道,消化道,也由颅内出血者,早期的出血症状较轻,多为皮肤粘膜出血,牙龈出血或鼻衄,女性...查看详情 目录 疾病简介 病因 1诊断诊断流程 1诊断标准 1鉴别诊断 分型 1治疗支持治疗 1免疫抑制治疗(IST)

1免疫调节治疗 1表观遗传学修饰治疗 1细胞毒性化疗 1造血干细胞移植 疗效和随访 相关资料 展开 疾病简介 病因 1诊断诊断流程 1诊断标准 1鉴别诊断 分型 1治疗支持治疗 1免疫抑制治疗(IST) 1免疫调节治疗 1表观遗传学修饰治疗 1细胞毒性化疗 1造血干细胞移植 疗效和随访 相关资料 展开 疾病简介 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为血细胞减少,髓系细胞一系或多系病态造血,无效造血及高风险向白血病转化。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推荐的血细胞减少的标准为Hb<100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8×10^9/L,血小板(PLT)<100×10^9/L,但实际诊断MDS时,不要求一定达到这么低。多数MDS病例以进行性的骨髓衰竭为特征,并最终都会发展成为AML,但是不同亚型转白率也不同,某些患者的生物学特征是相对惰性的,病程较长,转白率很低。 在MDS定义明确后,诊断和分型中主要难点在那些外周血和骨髓原始细胞不增多病例上,尤其当病态造血不显著时;或与营养缺乏、化学药物、中毒、造血生长因子、炎症及感染继发的病态造血鉴别;以及骨髓低增生或伴随纤维化等情况,不能获得足够细胞分析可能的疾病过程。低增生性MDS及MDS伴骨髓纤维化诊断常常很困难。

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

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 近年来发现有一些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不能为FAB标准所包括,现对其综述如下。 1早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arlyMDS) Hamblin〔1〕认为下列情况是尚未到MDS阶段或MDS早期:仅一系或两系出现轻度病态造血;仅一系血细胞减少;仅大红细胞增多而无贫血。Anttila〔2〕等检测了15例老年人大红细胞性贫血异常克隆的分子或细胞生物学参数,发现降钙素A基因5'区甲基化、N-ras基因在密码子12和13处的点突变、体外外周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异常及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改变,不论是否符合MDS标准组都有上述异常,认为不符合MDS标准组的病例,可能是处于干细胞疾病早期,为早期MDS。对于尚无明显病态造血,不完全符合FAB标准的病例,经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和免疫学等可证明异常克隆存在,有助于诊断早期MDS。 2伴多系病态造血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RCMD) RCMD为一组严重的多系血细胞减少伴多系病态造血的MDS,无原始细胞增多,无单核细胞增多,无Auer小体,与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RA/RAS)以外的MDS 标准明显不符,故多归为RA/RAS〔3〕。但典型RA/RAS的形态异常和临床改变主要在红系(贫血)上,而RCMD除红系以外,尚有明显的粒系或(和)巨核系的异常。Rosati等〔3〕同期比较了RA/RAS、RCMD和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发现5号(不包括5q-)、7号染色体异常和复合染色体改变仅见于RCMD和RAEB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仅见于RAEB组。RCMD组中位生存期与RAEB组相近,而明显短于RA/RAS组。RCMD可能为另一亚型MDS。RCMD组未发生白血病转化,但预后较RA/RAS组差,与RAEB组相近,说明严重的血细胞减少和多系病态造血与原始细胞增多一样,均为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界于RA/RAS和RAEB 之间的RCMD也许说明MDS发病早期可能由红系开始,再进一步累及非红系。 3急性骨髓增生异常伴骨髓纤维化(AMMF) AMMF是一种临床过程急进的MDS伴骨髓纤维化(MF)〔4〕。起病年龄多大于50岁,表现急性骨髓衰竭症状,无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可见轻度大小不均、破碎、泪滴状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偶见原始和幼稚粒细胞,骨髓三系细胞增生伴病态造血。AMMF诊断主要依靠骨髓活检:①骨髓纤维极度增生,有时呈破坏性,可有局灶性胶原纤维沉积(骨髓硬化症进展的标志)或(和)局灶性沿骨小梁排列的成骨细胞的活性增高;②大量的异常巨核细胞增生;③原始细胞中度增多,但无成片状或大的簇状分布,通常在0.10~0.20之间;④残存粒、红系成熟过程中的前体细胞。AMMF临床经过凶险,死于骨髓衰竭或转化为AML,化疗缓解率低,生存期小于1年。有人建议将AMMF列为MDS的一个亚型,并将以前所称的急性骨髓硬化症和恶性骨髓硬化症包括在内〔4〕。 4白细胞异常染色质凝集综合征(SACCL) 白细胞异常染色质凝集(ACCL)可见于MDS、AML、骨髓增殖综合征(MPS)、反应性病态造血,但MDS中SACCL可达75%以上。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1.0×109/L,嗜碱粒细胞不高,白细胞碱性磷酸酶(LAP)积分高低不一。特征性改变是成熟粒细胞核染色质呈大的块状凝集,以清晰的常染色质带分开,使整个核染色质呈碎块状而不见分叶状核,出现ACCL现象,且ACCL比例可随病情进展及白细胞增多而增多〔5,6〕。骨髓为高增生性,粒系增多,可见三系病态造血,嗜碱、嗜酸粒细胞比例不高。Ph染色体阴性,DNA分析未发现超倍体克隆,ACCL的出现可能与异染色质、常染色质比例改变有关〔6〕。SACCL临床感染出血重,转白率低,生存期短,形态学有特征性改变,提示其可能为一独立的MDS亚型,但有人认为其仅为MDS病态造血的一种表现。 5伴病态造血的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D) CNL-D除CNL改变之外,外周血和骨髓均有以粒系为主,伴红系或(和)巨核系的病态造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题库1-1-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题库1-1-9

问题: [单选]以下属于MDS的病态造血的是() A.骨髓红系增生活跃 B.粒细胞核固缩,有空泡 C.可见Auer小体 D.呈裂孔现象 E.可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

问题: [单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A.RA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 B.RAEB以贫血为主,可见环形铁粒幼细胞 C.RAEB骨髓中原始细胞20%~30% D.RAEB-T全血细胞减少的进程缓慢 E.CMML的Ph染色体阳性

问题: [单选]以下措施不宜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的是() A.输血 B.阿糖胞苷化疗 C.维A酸 D.ATG E.干扰素 出处:辽宁11选5 https://www.doczj.com/doc/be17536869.html,;

问题: [单选]男性,62岁,头昏苍白半年,发热伴鼻出血1周。体检:体温39℃,贫血貌,胸骨压痛(-)。HGB50g/L,WBC3×109/L,PLT20×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出现有核细胞和巨大红细胞,粒系分叶过多,见巨大血小板。本例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红白血病 E.急性淋巴细胞向血病

问题: [单选]女性,65岁,头昏苍白半年。贫血貌,胸骨压痛(-),肝脾不大。HGB76g/L,WBC3×109/L,PLT100×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出现有核细胞和巨大红细胞及环形铁粒幼细胞15%,本例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慢性病性贫血 D.急性红白血病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一、难治原因分析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尽管自19世纪以来人们对MDS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但至今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就病因而言,目前将MD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仅继发性MDS常有明显的发病诱因,包括某些药物,尤其是烷化剂,如氮芥、卡氮芥、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马法兰、白消安、乙双吗啉、氯霉素等,此外,电离辐射(如放疗)、工业反应剂(如苯,聚氯乙烯)等,均可能诱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导致MDS的发生。但原发性MDS,即无法找到确切病因者,仍占大多数。 有关MDS的发病机制,国内外许多学者近年来对MDS进行了造血干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免疫表型分析、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分析等方面研究,已有大量证据表明,MDS与急性白血病类似,是来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克隆性疾病,主要累及髓系细胞,使骨髓粒、红及巨核三系细胞产生无效病态造血,有时淋巴细胞亦可受影响。其发生可能与某些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化有关。 尽管人们对该疾病的本质已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但在临床、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特征上,各个亚型均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内在机制尚不明确。此外,该病往往可逐渐进展为急性白血病,因而曾经被称为白血病前期,但目前临床发现,多数MDS患者并不向急性白血病进展,而死于骨髓造血衰竭所导致的并发症,人们对其向白血病转化的规律尚不明确。为此,对MDS的确切发病机制还缺乏足够的了解,从而造成诊断与治疗上的一系列困难。 (二)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同时亦可出现发热感染及出血等症状,这些表现并无特殊性,不易与存在贫血、出血或感染表现的其他血液系统疾病鉴别。 尽管2000年MDS的WHO最新分类更多地关注于细胞遗传学异常,但目前形态学仍是诊断的基础,并且是协助细胞遗传学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工具。然而,即使是形态学专家对所谓“骨髓增生异常”的认识亦存在重复性不佳的问题,同时这些形态学上的增生异常并非MDS 所特异的,尤其在某些“低危”疾病或较早期病例中,单靠形态学鉴别MDS可能很困难。部分MDS患者的骨髓可有增生低下或伴有骨髓纤维化等,因此MDS常可被误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纤维化。若见红细胞巨幼样变也易误诊为巨幼红细胞贫血。此外,在正常情况下,有时亦可见到少量异常增生的红细胞、粒细胞或巨核细胞。因此,MDS仍存在一定比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 骨髓纤维化、染色体异常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什么并发症 一、并发病症 1、合并骨髓纤维化近50%的MDS患者骨髓中有轻~中度网状纤维增多,其中:10%~15%的患者有明显纤维化。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不同的是,MDS合并骨髓纤维化者外周血常全血细胞减少,异形和破碎红细胞较少见;骨髓常示明显三系发育异常,胶原纤维形成十分少见。而且常无肝脾肿大。MDS合并骨髓纤维化可见于各个亚型,有作者认为是提示不良预后的因素之一。另有一种罕见的情况,称为急性骨髓增生异常伴有骨髓纤维化(acutemyelodysplasia with myelofibrosis,AMMF)。患者急性起病,有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和体征,无肝脾肿大。外周血中全血细胞减少,成熟红细胞形态改变较轻,仅有少数破碎红细胞,偶可见到原始细胞、不成熟粒细胞或有核红细胞。骨髓组织切片造血组织面积增大,三系造血细胞发育异常,明显纤维化。巨核细胞增多而且形态异常十分突出。原始细胞中度增多,但不形成大的片、簇。少数情况下有局灶性粗胶原纤维沉积和局灶性成骨活动增加。患者病情凶险,常于数月内死于骨髓衰竭或转化为白血病。 2、合并骨髓增生低下约10%~15%的MDS患者在诊断时骨髓涂片示有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组织切片中造血组织面积缩小(60岁以下患者造血组织面积30%,60岁以上患者20%)。有一些作者将这种情况称为增生低下型MDS (hypoplastic或hypocellular MDS),并认为是MDS的一个特殊亚型。事实上这种情况很难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以下各种发现有助于成立MDS合并骨髓增生低下的诊断:①血片中能见到发育异常的中性粒细胞或Ⅰ、Ⅱ型原始细胞;②骨髓涂片中能见到发育异常的粒、红系细胞,能见到Ⅰ、Ⅱ型原始细胞,特别是小巨核细胞;③骨髓切片中能见到小巨核细胞,早期粒系细胞相对多见或ALIP( ),网状纤维增多;④骨髓细胞有MDS常见的克隆性染色体异常;⑤能证明单克隆造血。有作者认为MDS合并骨髓增生低下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两者都是免疫性骨髓抑制的结果,只是程度有所不同。都可采用免疫抑制治疗。 3、并发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关于MDS并发免疫性疾病的报道日渐增多。免疫性疾病可发生于MDS 诊断之前、之后或同时。Enright等分析221例MDS患者,并发免疫性疾病者30例,占13、6%。另有10例临床无免疫性疾病表现,但有免疫性疾病的血清学异常。已报道并发于MDS的免疫性疾病有皮肤性或系统性血管炎、风湿性骨关节炎、炎性肠病、复发性多软骨炎、急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性皮炎(AFND,或称Sweetrsquo;s综合征)、坏死性脂膜炎、桥本甲状腺炎、干燥综合征(舍格伦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等等。免疫性疾病可并发于MDS各个亚型,但较多并发于有克隆性和复杂染色体异常者。MDS并发某些免疫性疾病(如Sweetrsquo;s综合征)时,病情常迅速恶化或在短期内转白。免疫抑制治疗对部分患者可控制病情,改善血液学异常。 4、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发热主要是肺部感染、贫血、严重者可并发贫血性心脏病。出血主要见于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关节疼痛等。急性白血病 MDS中RA,RAS型演变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发生率约为13%,此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