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浏览:91 更新时间:2010-6-28 9:12:14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既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原则,又有其特殊的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中安全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律。

安全生产管理原则是指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安全生产活动的通用规则。

(一)、系统原理

1、系统原理的含义: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2)、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3)、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4)、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封闭原则告诉我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

(二)、人本原理

1、人本原理的含义: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

管理系统各环节,都需要人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

2、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1)、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

(2)、能级原则。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以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能级。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这就是能级原则。

(3)、激励原则。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

学的手段,激发人的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

(三)、预防原理

1、预防原理含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就是预防原理。

2、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的偶然性。偶然损失原则告诉我们,无论事故损失的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2)、因果关系原则。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这就是因果管理原则。

(3)、3E原则(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结为4个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这4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3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即所谓的3E原则。

(4)、本质安全化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与设备设施,还可以应用与建设项目。

(四)、强制原理

1、强制原理的含义: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

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所谓强制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2、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1)、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它工作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它工作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的原则。

(2)、监督原则。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必须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生产中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

三、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只有掌握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处于有效状态。

(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二)、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或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

(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

(四)、系统安全理论

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故障在事故致因中的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

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可以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要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

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及其风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生

产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即使万一发生事故,也可以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

四、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事故预防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事故控制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小。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对策。

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则主要是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安全教育对策主要是使人知道哪里存在危险源、如何导致事故、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如何、对于可能的危险源应该怎么做。安全管理措施则是要求必须怎么做。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 则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既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原则、又有特殊的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中安全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抽象与概况所的出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律。 安全生产原则是指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安全生产活动的通用规则。 (一)系统原理 1.系统原理的含义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它是指人们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管理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可以分为若干因素,即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按照系统的观点,管理系统有六个特征,即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包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安全贯穿于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安全生产管理是全方位,全天候且涉及全体人民的管理。 2.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他们相互联系有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2)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运用该原则,要求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这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3)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形式。 (4)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封闭原则告诉我们,在企业安群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 (二)人本原理 1.人本原理的含义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以人为本有两个含义: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观念里: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是需要人掌管,运做、推动和实施。 2.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安全生产)安全基础知识

安全基础知识 安全管理科学理论与安全管理技术方法(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安全管理基础 1、什么是安全管理:是指以国家的法律、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企业生产的安全状况, 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内容包括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工业卫生管理; 2、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目的: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是生产经营的重 要保证,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 3、安全生产保障的三大对策:工程技术的对策、安全教育的对策、安全管理的对策。工程技术对策就是要尽 量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从硬件上达到技术所要求的安全生产科学标准;教育对策就是对企业职工进行全员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从而防止人因事故;管理对策就是通过强制管理和科学管理使人员、技术、设备和工具、生产环境等各种安全生产要素得到有机的协调。 4、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①生产与安全统一的原则,即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落实“管生产必须管理安全” 的原则;②三同时原则: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其安全卫生设施和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营;③五同时原则:企业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还应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④三同步原则,企业在考虑经济发展、进行机制改革、技术改造时,安全生产方面要与之同步规划、同步组织实施、同步运作投产;⑤三(四)不放过原则:发生事故后,要做到事故原因没查清,当事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整改措施未落实三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 5、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安全生产系统(它包括的要素是:生产的人员、生产的设备和环境、生产的动力和能 量,以及管理的信息和资料)“人、机、料、法、环” 6、安全否决权原则:是指安全工作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好坏的一项基本内容,该原则要求,在对企业各 项指标考核、评选先进时,必须要首先考虑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安全生产指标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二、安全管理原理(了解) 安全经济学原理:安全的效益可从两方面来评价:安全的“减损效益”(减少人员伤亡、职业病负担、事故经济损失、环境危害等),一般安全的减损价值占GNP(或企业产值)的2.5%(追求目标);第二是安全的增值效益,通过安全对生产的“贡献率”来评价,一般可达到GNP(或企业产值)的2~5%(直接的)。通常安全的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6。安全经济学原则有:安全生产投入与社会经济状况相统一的原则;发展安全与发展经济比例协调性原则;安全发展的超前性原则;宏观协调与微观协调辩证统一的原则;协调与不协调辩证统一的原则。 有三种基本性质: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和事故 的再现性。事故展四阶段论:从事故时间特性的角度分 析,事故经历如下四个阶段:事故的孕育阶段——事故 的发展阶段——事故的发生阶段——事故损失阶段。事 故原因体系:如图。 三、安全管理模式与原则(了解) 1、事后型安全管理模式:在事故或灾难发生后进行整 改,以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一种对策。这种对策模式遵循如下技术步骤:事故或灾难发生——调查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提出整改对策——进行评价——新的对策。 2、预期型安全模式。是一种主动、积极地预防事故或灾难发生的对策。其基本的技术步骤:提出安全或减灾 目标——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主要问题——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方案——评价——新的目标。 3、安全管理对策的组织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计划性原则、效果性原则、单项解决的原则、等同原则、全

安全管理的“四项原则”(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973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安全管理的“四项原 则”(正式版)

安全管理的“四项原则”(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原则是做人的宗旨,是企业的一切工作的航标和指南。坚持原则各项工作就会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丢掉原则就会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被侵蚀或迷惑,就犯错误。当前,企业正面临“转制”和市场经济的考验,企业为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在市场大潮中疲于拼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安全工作很有可能被忽视、削弱或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安全检查工作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保证安全工作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作为一个企业如何制定和确立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原则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虑。首

先,要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去考虑原则的确立;其次是要从企业自身实际来考虑。原则制定有利于企业的安定和发展。经过多年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企业在新形下必须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1、首先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安全第一,是指企业在考虑生产的时候,首先要把安全作为一个前提条件,去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则应该服从安全。坚持这个原则企业就会正确的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摆正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位置。 2、坚持以教育为本的原则 当前,党和国家把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政治性任务来抓,并提出了科教兴国、振兴教育等口号,说明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样,企业安全工作也必须以教育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原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指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和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强制原理、预防原理、责任原理五个基本原理。 一、系统原理 (一)系统原理的概念 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管理对象均可看成一个系统,人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应从整体出发去研究事物间的联系。 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如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又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等若干个子系统。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系统原理的运用原则 运用系统原理时应遵循整分合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 1.整分合原则 整分合原则是指首先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再进行有效的综合。该原则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意义如下: 整――企业领导确定整体目标、制定规划与计划、进行宏观决策。此阶段,要把安全放在 首要位置加以考虑。 分――明确分工,层层落实,确保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合――展现全员的凝聚力,对各部分、人员进行协调控制,实现有效的全面的安全管理。 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把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2.动态相关性原则 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不仅是运动和发展的,而且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对于安全管理 来说,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认识动态相关性原则,如图1所示。 图1 动态相关性原则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反馈原则 反馈原则指的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如图2所示。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基本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指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和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强制原理、预防原理、责任原理五个基本原理。 一、系统原理 (一)系统原理的概念 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管理对象均可看成一个系统,人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应从整体出发去研究事物间的联系。 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如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又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等若干个子系统。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系统原理的运用原则 运用系统原理时应遵循整分合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 1.整分合原则 整分合原则是指首先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再进行有效的综合。该原则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意义如下: 整――企业领导确定整体目标、制定规划与计划、进行宏观决策。此阶段,要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加以考虑。 分――明确分工,层层落实,确保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合――展现全员的凝聚力,对各部分、人员进行协调控制,实现有效的全面的安全管理。 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把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2.动态相关性原则 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不仅是运动和发展的,而且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对于安全管理来说,应从以 下两个方面认识动态相关性原则,如图1所示。 动态相关性原则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1 图.反馈原则3. 反馈原则指的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如图2所示。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1,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1)计划性原则,实施目标管理;(2)责任制原则,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3)预防为主;(4)坚持动态管理; (5)重在控制;(6)效果原则; (7)反馈原则;(8)系统性原则; (9)不得混放并存原则;(10)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原则; (11)干部选择原则;(12)阶梯原则。 2,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 (1)生产生活房屋、变电所、发电机房、临时油库等均应设在干燥地基上,并应符合防火、防洪、防风、防爆、防寒的要求。(2)要设置足够的消防设备,施工人员应熟悉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组织一支经过训练的义务消防队伍。(3)生产生活用房应按规定保持必须的安全净距,一般情况下活动板房不小于7米,铁皮板房不小于5米,临时的锅炉房、发电机房、变电室、铁工房、厨房等与其它房屋的间距不小于15米。(4)易燃易爆的仓库、发电机房、变电所,应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严禁用易燃材料修建。炸药库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工地的小型油库应远离生活区50米以外,并设置围栏。(5)工地上较高的建筑物,临时设施及重要库房,如炸药房、油库、发(变)电所、塔架、龙门吊架等,均应加设避雷设施。(6)对环境有污染的设施应设置在远离人员居住的空旷地点。3,桥涵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 (1)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出现;(2)结构形式越来越多,尤其是高塔、高墩、深水基础和大跨径桥梁增多;(3)施工中要采用各种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如基础施工设备,大型运输设备,大型船舶等。(4)可能经历恶劣气候条件和复杂地质条件。 4,钻空灌注装桩基础施工安全要点: (1)要全面检查钻机及配套设施,指定专人操作机械;(2)拆除钻杆或钻头要迅速快捷,保证连接牢靠;(3)保持孔内水位的高度及泥浆稠度,以防坍孔;(4)泥浆池应设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和防护围栏;(5)钢筋起吊和分段接长要慢起慢落,控制稳定。 5,隧道施工一般安全措施: (1)做好前期准备,正确选用施工方法,超过1000米隧道,要制定地质超前预报方案;(2)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3)坚持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衬砌、先护顶,小循环施工工艺;(4)发现危险,及时采取措施,情况危及时应把所有人员撤离危险区;(5)进洞人员,配带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6,《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违纪行为分为哪几类: (1)利用职权干预安全生产相关事项类(2)不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类(3)违反规定实施行政许可类(4)违反规定批准提供危险物资类(5)不按照规定组织审查验收安全设施类(6)违反规定进行安全生产作业类(7)违反规定使用安全生产证照类(8)违反规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类(9)违反规定投资入股或者经商办企业类(10)出具虚假报告等与事实不符的文件材料类7,《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适用范围及执行主体是什么? 违纪主体 一适用于“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 二适用于“党组织负责人” 三、四、五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部门、单位的工作人员” 六、七、八适用于“国有企业(公司)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公司)的工作人员” ;“其他企业(公司) 的工作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理” 十适用于“承担安全评价、培训、认证、资质验证、设计、检测、检验等工作的机构”的人员九适用于“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 8,《公路水运公车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当坚持什么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9,《公路水运公车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八条所称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三类人员是指哪些人员: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0.《公路水运公车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费用有哪些安全责人规定。 施工单位在工程报价中应当包含安全生产费用,一般不得低于投标价的1%,且不得作为竞争性报价;安全生产费用,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

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理和原则

编号:SM-ZD-31706 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理和 原则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理和原则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保护劳动者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护生产系统的良性运行,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生产的顺利开展。 1安全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广大劳动者和设备的安全,防止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危害,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生产和建设的正常进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而这三者中,安全管理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是重大的。 (1)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任何事故的发生不外乎四个方面的原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安全管理的缺陷。 而人、物和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常常是安全管理出现失误或存在缺陷。因此,可以说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

安全基本法学原理(通用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基本法学原理(通用版)

安全基本法学原理(通用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法的起源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地的。原始社会没有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的规范靠氏族习惯,这种习惯是全体氏族成员靠长期的共向劳动逐渐形成的。它主要靠全体氏族成员的自觉遵守,首领的威望来执行。没有专门的执行机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产出的产品除了满足自己需要以外还有剩余,这样产生了交换的必要,产生了社会大分工,战俘不再被杀死,而是被作为奴隶,氏族贫民则也逐渐沦为奴隶,这便是最初的奴隶。氏族首领则利用自己的威望、权力和地位,占有更多的财富,这便是最初的奴隶主,这样阶级对抗便出现。奴隶主要剥削奴隶,而奴隶则要反抗这种剥削,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氏族成员间的平等关系已不复习存在,而代之以被剥削、被压迫与剥削、压迫的关系。原来的氏族习惯已无法调整这种关系,这时国家出现,调整人们之间新的关系的法律规范也就出现了。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学习目标 1.掌握管理原理的特点 2.理解管理原理与管理原则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的主要内容 4.理解贯彻每个管理原理应遵循的主要管理原则 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性和意义 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性 1. 客观性 2. 概括性 3. 稳定性 4. 系统性 二、管理原则 管理原则是以管理原理为依据考虑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环境及管理任务的要求而制定出来的进行管理活动应遵循的法则。它是用来规范、指导实际管理工作的,表现为组织的规章制度和各种规程。 三、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研究管理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对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二是有助于管理科学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系统原理 一、系统论和系统 系统论是指研究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的哲学理论,又称系统观。 系统是指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管理系统 1. 管理系统的要素 考察管理活动不难发现,管理系统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过程和管理目标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就是管理系统的四大要素。

2. 管理系统的特性 管理系统是个社会系统,其目的性就是通过管理主体的主导活动实现系统的各种目标。 三、系统原理的主要内容 1. 整体性原理 所谓的整体性原理,就是指系统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 整体性原理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持系统有机性;二是系统整体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之和;三是系统整体功能具有不同于个别要素所表现的新功能。 在贯彻整体原理时,要坚持的原则: 1)整分合原则 2)能级原则 2.动态相关性原理 动态相关性原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系统内部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二是要素与系统整体的相关性; 三是系统环境的相关性。 在贯彻动态相关性原理时,应遵守的原则: 1)弹性原则 2)环境适应性原则 3. 有序性原理 有序性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首先,任何系统都有特定结构,结构合理系统有序度高,功能就好,反之亦然,混乱是一种低度有序状态。 其次,系统由低级结构转变为高级结构趋向有序,反之趋向无序。 最后,要实现并维持系统有序,前提条件是保持系统的开放,从环境中不断吸收物质、能量、信息,以抵制系统熵增。 贯彻有序原理应遵守的原则: 1)层次性原则

安全管理意义和作用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保护劳动者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护生产系统的良性运行,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生产的顺利开展。 1 安全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广大劳动者和设备的安全,防止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危害,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生产和建设的正常进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而这三者中,安全管理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是重大的。 (1)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任何事故的发生不外乎四个方面的原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安全管理的缺陷。 而人、物和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常常是安全管理出现失误或存在缺陷。因此,可以说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生产中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也表明,80%以上的伤亡事故与安全管理缺陷密切相关。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必须从加强安全管理做起,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搞好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根本方针,是多年来实现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方针,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和自觉性,千方百计实施各方面防止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对策;另一方面需要广大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自觉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所有这些都有赖于良好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合理设立目标,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科学地规划、计划和决策,加强监督监察、考核激励和安全宣传教育,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才能够调动起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才能使安全生产方针得以真正贯彻执行。 (3)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安全技术指各专业有关安全的专门技术。如防电、防水、防火、防爆等安全技术。劳动卫生指对尘毒、噪声、辐射等各方面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治理。毫无疑问,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对于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安全生产具有巨大作用。然而这些纵向单独分科的硬技术,基本上是以物为主的,是不可能自动实现的,需要人们计划、组织、督促、检查,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活动,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再者,单独某一方面的安全技术,其安全保障作用是有限的。随着煤炭生产向集约化、集中化发展,煤矿机械装备向高效、安全、大功率、高强度、高速度和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要求综合应用各方面的安全技术,才能求得整体的安全。硬技术的发挥,有赖于软科学的保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全领域当然也不能例外。 (4)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为了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必须从人、物、环境以及它们的合理匹配这几方面采取对策。包括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业环境的整治和改善,设备与设施的检查、维修、改造和更新,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以及作业方法的改善等。为了实现这些方面的对策,势必加强对生产、技术、设备、人事等的管理,进而对企业各方面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反过来又为改进安全管理创造了条件,促使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得好,安全工作也必然受到重视,安全管理也比较好;反之,安全管理混乱,事故不断,职工无法安心工作,

安全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安全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一)预防原理与原则 1、预防原理的含义 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 预防和善后是安全管理的两种工作方法。预防是在有可能发生意外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场合,采取事前的措施,防止伤害的发生。善后是针对事故发生以后所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处理工作。显然,预防的工作方法是主动的、积极的,是安全管理应该采取的主要。 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其基本出发点源自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是能够预防的观点。除了自然灾害以外,凡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而造成危害,总有其产生的因果关系,探索事故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原则上说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由于预防是事前的工作,因此,正确性和有效性就十分重要。生产系统一般都是较复杂的系统,事故的发生既有物的方面原因,又有人的方面的原因,事先很难估计充分。有时,重点预防的问题没有发生,但未被重视的问题却酿成大祸。为了使预防工作真正起到作用,一方面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对既成事故和大量的未遂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要采用科学的安全分析、评价技术,对生产中的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后果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实施有效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 2、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发生的后果(人员伤亡、健康损害、物质损失等),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都是随机的,是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对于人身事故,美国学者海因里希(Heinrich)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得出了重伤(包括死亡)、轻伤和无伤害事件发生的概率之比为1:29:300,称为海因里希法则。也有的事故发生没有造成任何损失,这种事故被称为险肇事故。但若再次发生完全类似的事故,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只能由偶然性决定而无法预测。 根据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可得到安全管理上的偶然损失原则,无论事故是否造成损失,摸了防止事故损失的发生,惟一的办法是防止事故再次发生。这个原则强调,在安全管理实践中,一定要重视各类事故,包括险肇事故,只有连险肇事故都控制住,才能真正防止事故损失的发生。 (2)因果关系原则,因果,即原因和结果,因果关系是指事物之间存在着一事物是另一事物发生的原因的关系。事故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一个因素是前一因素的结果,而又是后一因素的原因。事故的因果关系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即决定了事故或迟或早必然要发生。 掌握事故的因果关系,砍断事故因素的环链,就消除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就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事故的必然性中包含着规律性。必然性来自于因果关系,深入调查、了解事故因素的因果关系,就可以发现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从而为防止事故发生提供依据。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的变革和地质条件的复杂化,生产事故的种类和发生频率增大,企业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学习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加深对安全管理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安全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切实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一、安全管理的定义与分类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一种现象,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约束行为。 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管理对象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二)安全管理的定义: 安全管理既指对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和防止事故发生的管理,又包括对生活和生活环境中的安全问题的管理。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发展,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安全管理的分类:

1、广义安全管理: 泛指一切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防止国家财产受到损失的管理活动。 从上述可以看出,安全管理不仅要防止生产作业中的人员伤害,也要与危害人员身体健康的一切因素进行斗争;不仅要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也要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化,实现作业环境和作业过程的本质安全。 2、狭义安全管理: 指针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具体的危险源而开展的安全管理活动,以防止生产过程或与生产有直接关系的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和财产损失。 二、安全管理的对象与内容 (一)安全管理的对象: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煤炭生产系统这个人机环境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包括人的系统、物质系统、能量系统、信息系统以及这些系统的协调组合。 1、人的系统: 人员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因此安全管理必须以人为根本,加强对人的系统的管理和控制。 2、物质系统: 物质系统包括生产作业环境中的机械设备、设施、工具、器件、构筑物、原材料、

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原则

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原则 我一直认为既然管理是一门科学,那它就具有广泛适用性,一些普遍的原理与原则是适用于任何企业或组织的。下面总结几点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供探讨。 一、系统管理原理:我们知道系统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及相关性,社会上任何组织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企业也如此。世界为系统,组织为系统,管理也是一个系统。企业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如下: 1.目标明确原则。企业管理必须要明确的管理目标,要具有方向性。 2.整合分原则。企业中各部门、各要素都有不同的区别与功用,因而是可以分解的。但各部门、各要素间又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又是可以综合的。在企业各部门职责分配中,我们常强调的“分工合作”即是最好的证明。 3.层次清晰原则。企业在管理活动中,必须明确组织层次,明确企业中各部门、人员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及从属关系,在实际工作中,逐层汇报、逐层指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 二、能级管理原理:组织能级要求管理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都要各在其位、各谋其政、各司其职,以保证该能级目标的实现。企业能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如下: 1.稳定性原则。企业各要素的能级确定必须保证组织结构的稳定性。 2.责权利原则。企业中不同能级的要素应授予不同的权力与责任,给予不同的利益,使其责任、权力、利益与该能级相对应。责任能使该能级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整体目标相联系;权力能保证该能级正常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利益能激励该能级发挥最大的能量。 3.能级对应原则。企业应使具有相应才能的人处于相应的的岗位上。 三、效益管理原理: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取得尽可能多的效益。在企业管理中,必须讲求管理的效益,时时以效益为出发点,加强管理,提升效率,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效益管理的基本原则如下: 1.价值原则。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我们必须合理利于各种资源,努力追求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更多的价值。 2.有效原则。企业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确定管理绩效,用以全面衡量管理的总效果,若总体效果很差,则是管理的失败,此时,其他的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 3.定量分析原则。对现代管理的有效性评价,在很多方面要求用数量化来表示,因此要求管理者必须重视和运用定量分析原则。

《安全管理》之坚持安全管理六项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管理六项基本原则 (一)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目的,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统一。 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企业中备有关专职机构,都应该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管生产同时管安全,不仅是对各级领导人员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同时,也向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明确了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由此可见,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都必须参与安全管理并在管理中承担责任。认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门的事,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 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建立,管理责任的落实,体现了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二)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的。 没有明确目的安全管理是一种盲目行为。盲目的安全管理,充其量只能算作花架子,劳民伤财,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在一定意义上,盲目的安全管理,只能纵容危胁人的安全与健康的状态,向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或转化。 (三)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

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进行安全管理不是处理事故,而是在生产活动中,针对生产的特点,对生产因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 第一讲绪言-安全管理学的发展 罗云(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管理,就是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通过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群体的活动,以达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开展的各项活动。安全管理就是企业经营者、生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按照一定的安全管理原则,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活动。 实现现代企业的安全科学管理,需要研究安全管理科学,研究安全管理的理论、原理、原则、模式、方法、手段、技术等。 安全管理原理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为了有助于系统学习和掌握安全管理原理,首先要对安全科学的理论发展,以及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和体系作一基本的了解。 1.1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 人类对于防范意外事故的认识与科学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宿命论到经验论,从经验论到系统论,从系统论到本质论;从无意识地被动承受到主动对策,从事后型的"亡羊补牢"到预防型的本质安全;从单因素的就事论事到安全系统工程;从事故致因理论到安全科学原理,工业安全科学的理论体系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追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轨迹,探讨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于系统、完整和前詹性地认识安全科学理论,以指导现代安全管理科学实践和事故预防工程具有现实的意义。 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具有代表性有三个阶段:从工业社会到50年代主要发展了事故学理论;50年代到80年代发展了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从90年代以来,现代的安全科学原理初见端倪,目前下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从基本的认识论、理论系统和方法特征三个方面可以总结出保阶段理论体系的发展内涵。 1.1.1事故学理论 认识论:事故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事故,以事故为研究的对象和认识的目标,在认识论上主要是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哲学,是建立在事故与灾难的经历上来认识安全,是一种逆式思路(从事故后果到原因事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在于被动与滞后,是"亡羊补牢"的模式,突出表现为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对策方式。 理论系统:基于以事故为研究对象的认识,形成和发展了事故学的理论体系。 事故分类学-按管理要求的分类法,如加害物分类法、事故程度分类法、损失工日分类法、伤害程度与部位分类法等;按预防需要的分类法:如致因物分类法、原因体系分类法、时间规律分类法、空间特征分类法等。 事故模型论-因果连锁模型(多米诺骨牌模型)、综合模型、轨迹交叉模型、人为失误模型、生物节律模型、事故突变模型等。 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论、能量意外释放论、能量转移理论、两类危险源理论、事故预测理论-线性回归理论、趋势外推理论、规范反馈理论、灾变预测法、灰色预测法等。 事故预防理论-三E对策理论、事后型对策等 方法与特征:在上述思想认识的基础上,事故学理论的主要导出方法是事故分析(调查、处理、报告等)、事故规律的研究、事后型管理模式、三不放过的原则(即发生事故后原因不明、当事人未受到教育、措施不落实三不放过);建立在事故统计学上致因理论研究;事后整改对策;事故赔偿机制与事故保险制度等。 事故学的理论对于研究事故规律,认识事故的本质,从而对指导预防事故有重要的意

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一讲绪言-安全管理学的发展 罗云(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管理,就是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通过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群体的活动,以达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开展的各项活动。安全管理就是企业经营者、生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按照一定的安全管理原则,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活动。 实现现代企业的安全科学管理,需要研究安全管理科学,研究安全管理的理论、原理、原则、模式、方法、手段、技术等。 安全管理原理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为了有助于系统学习和掌握安全管理原理,首先要对安全科学的理论发展,以及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和体系作一基本的了解。 1.1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 人类对于防范意外事故的认识与科学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宿命论到经验论,从经验论到系统论,从系统论到本质论;从无意识地被动承受到主动对策,从事后型的"亡羊补牢"到预防型的本质安全;从单因素的就事论事到安全系统工程;从事故致因理论到安全科学原理,工业安全科学的理论体系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追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轨迹,探讨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于系统、完整和前詹性地认识安全科学理论,以指导现代安全管理科学实践和事故预防工程具有现实的意义。 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具有代表性有三个阶段:从工业社会到50年代主要发展了事故学理论;50年代到80年代发展了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从90年代以来,现代的安全科学原理初见端倪,目前下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从基本的认识论、理论系统和方法特征三个方面可以总结出保阶段理论体系的发展内涵。 1.1.1事故学理论

2021新版安全管理监督的基本原则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新版安全管理监督的基本 原则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新版安全管理监督的基本原则 安全监督是安全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这部分安全管理活动科学化,合理化和有效化,以取得较好的安全监督效果,就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安全监督,最根本的任务是要保证安全管理目的的实现。为此,规划和实施安全监督活动,首先就要考虑到它是否和安全管理的目的相一致,这就是安全监督的目的性原则,也是安全监督的首要原则。 安全监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偏差、纠正偏差的过程。无论是发现偏差,还是纠正偏差,都不外是两类问题:一类是安全目标和安全计划正确,执行活动偏离了计划的轨道并影响到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这时需对执行活动纠正偏差;一类是安全目标和安全计划的制定不符合客观实际,继续实施下去,会给安全管理带来不

良后果,危及到安全管理最终目的的实现,这时需对安全目标和安全计划作相应的修改。这两类问题的纠偏,就其实质而言,都是为了安全管理最终目的的实现。前者是在安全目标和安全计划制定正确的前提下,即合理体现了安全管理目的的要求,成为安全管理目的的表现形式,把不符合要求的安全执行活动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后者是为了保证安全管理目的顺利实现,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安全目标、安全计划和运行轨道作相应的、权宜的修正。可见,安全监督活动的实质,是为了保证安全管理目的的实现。安全管理的目的,也就成为规划、实施安全监督活动的基本准则。 二、客观性原则 安全监督是一种反馈,而且是一种及时的反馈。而有效反馈的本质则要求真实、准确、全面、及时。这就决定了安全监督活动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首先,要求安全监督主体从思想上、认识上注重客观事实,注重安全管理运行客观实际,这是进行真实、准确、全面安全监督的必要前提;其次,为实施安全监督检查所制定的安全监督标准必须是客观的。客观的安全监督标准可避免安全监督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