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苓白术扁豆汤

云苓白术扁豆汤

云苓白术扁豆汤
云苓白术扁豆汤

18/09/08稿

雲苓白術扁豆湯

老一輩的人,經常會有一些獨特的養生經驗,如覺得濕重身倦了就會到藥材店買些雲苓白術扁豆衣煲水飲用,很快就覺精神爽利。或者有不相信者會說,這沒有科學道理。其實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機體,其生理功能和病理改變並不完全為我們認識,很多現象並不能單從現有的解剖、生理、病理理論去解釋,還有待日後或有更好的手段去探討,不過無論如何,我還是認為最重要的是效果,只要感覺好轉、症狀消退,甚至檢驗結果變為正常,解釋不清又如何?

最近是否覺睡眠不寧、神倦乏力,飲用“雲苓白術扁豆湯”或者有幫助。

材料:雲苓50克,白術、白扁豆各30克,瘦肉500克,乾瑤柱(乾貝)幾個,蜜棗數枚。

做法:(1)瘦肉洗淨,切成大塊;乾瑤柱用清水浸透洗淨。

(2)雲苓、白術、扁豆、蜜棗,用清水浸洗乾淨。

(3)把全部材料放入湯煲內,加水煲約2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益氣補虛,健脾祛濕。

雲苓學名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以雲南省為多產和質較優,故廣東人習稱其為雲苓,其性味甘淡平,可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於脾虛濕重之身倦水腫,或心神不寧之眠差多夢,是常用的中藥和食療材料。根據藥用部位不同又可分為白茯苓、赤茯苓、茯神、茯苓皮,各種茯苓均有健脾滲濕的功效,但白茯苓長於健脾,赤茯苓偏於利濕,茯神重於寧心安神,茯苓皮因較輕浮,特別適合皮下水腫。白茯苓還因其切製方式不同而分為茯苓塊、茯苓粒、卷茯苓,這三種白茯苓的效果是一樣的,不過卷茯苓因刨成薄片,會較易出味(有效成分較易析出),但價格稍貴,本湯的茯苓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選用合適的。

白術也是一種常用的補益藥,可補氣健脾、燥濕利水、固表止汗、培土安胎,本湯是取白術健脾補氣燥濕的功效,白術常和茯苓配合,可相得益彰。老一輩人還在飲參湯前先煲雲苓白術水清清腸胃,這樣既可清除胃腸道的濕滯,有利人參有效成分的吸收,更可增強人參的補氣功效。

大家對扁豆一定不會陌生,它也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食物,可健脾化濕、和中消暑,扁豆也因藥用部分和製作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療效,如生扁豆去濕之力較好,炒扁豆健脾之力較強,扁豆衣(扁豆的皮)因輕清走皮絡,可去濕消腫,而扁豆花(又稱南豆花)消暑化濕之力較好,是治療暑天感冒的常用藥。

雲苓、白術、扁豆煲湯,既補(健脾補氣)也清(利水滲濕),適合四時飲用,尤其是現在冬春交替,眠差早醒,“春困”致神倦乏力、胃納不佳,飲用此湯可解春困的不適。本湯還可減肥排毒,整天嚷著減肥的女士們不妨常飲。

注意:本湯較平和,適合各種體質。

(本資料僅供參考,讀者應根據自己的體質和具體情況作選擇。)

廣州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吳擎添供稿吳擎柱攝影

茯苓白术减肥汤的功效

茯苓白术减肥汤的功效 很多人在减肥的时候总是喜欢做一些运动来减肥,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运动都是浮云,不是自己能坚持得了的减肥项目,很多人一边想减肥,但是一边又想偷懒,长期下来就得不到任何的减肥效果,所以说很多人会联想到用白术和茯苓一起熬汤后饮用来帮助自己得到减肥的功效,那么茯苓白术减肥汤的功效有哪些? 人类身体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身体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需要时刻的关注身体的变化,当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诊断和治疗。白术茯苓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白术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别名】白术汤 【处方】白术4两,茯苓2两,甘草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逐支饮,通利小便。主饮积胸痞,痰停膈上,头痛目眩,噫醋吞酸,嘈烦忪悸,喘咳呕逆,体重胁痛,腹痛肠

鸣,倚息短气,身形如肿。及时行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振振身摇;脾虚泄泻,脉缓者。 【用法用量】白术汤(《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泻由乎湿,脾土虚弱,不能制御于中,故偏渗大肠,泄泻不止焉。白术崇土燥湿,茯苓渗湿和脾,炙草缓中益胃,兼益中州之气也。水煎温服,使湿去土强,则脾能健运而敷化有权,泄泻无不自止矣。此健脾渗湿之剂,为脾亏泄泻之专方。 【摘录】《鸡峰》卷十八 【别名】白术汤 【处方】白术1两,白茯苓1两,半夏1两,炒曲2钱,麦糵面5分(炒)。 【功能主治】实脾胃。主胃气弱,风邪羁绊于脾胃之间,身重有痰,恶心欲吐。 【用法用量】白术汤(《普济方》卷二十五)。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白术5钱,茯苓5钱。 【功能主治】湿泻,或食积、湿热作泻,脾胃虚弱,不能克制水谷,湿盛作泻者。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煎,食前服。 【各家论述】《医方考》:脾胃者,土也。土虚则不能四布津液,水谷常留于胃而生湿矣。经曰:湿盛则濡泻。故知水泻之疾,原于湿也。白术甘温而燥,甘则入脾,燥则胜湿;茯苓甘温而淡,温则益脾,淡则渗湿,土旺湿衰,泻斯止矣。 【摘录】《医统》卷三十五引《机要》 【处方】白术5两,茯苓3两,橘皮2两,当归2两,附子(炮)2两,生姜4两,半夏4两(切),桂4两,细辛4两(一作人参)。 【制法】上切。

白芍、白术功效和配伍

白芍、白术功效和配伍 白芍的功效作用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入肝、脾经。 【功效】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养阴平肝。 【功效特点】本品酸能收敛,苦凉泄热,而有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之功,为治疗诸痛之良药,凡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肝郁不舒之胸胁、胃、腹绞痛、四肢拘挛、肝脾不和、腹中挛急作痛、泻痢腹痛、营阴不固、虚汗不止以及肝阴不足、肝阳亢盛的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肌肉跳动等证,皆可应用。 【功效作用】 1.补血敛阴:①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可与当归、川芎、熟地等同用。②用于表虚自汗,可与桂枝同用,以调和营卫;用于盗汗,可与黄芪、五味子等药同用。③用于崩漏、子宫功能性出血,可与熟地、阿胶、焦白术等同用。 ④用于血痹,症见肌肤麻木不仁,不痛,状如风痹,营气虚

则不仁,故用白芍养血和营,可配当归、川芎、黄芪、白术等药同用,效果更好。 2.柔肝止痛:①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胃、腹胀满疼痛,可与柴胡、香附、郁金等疏肝解郁药同用。②用于脘腹疼痛、四肢拘挛,可与甘草同用。③用于痢疾腹痛,可与黄芩、黄连、木香等药同用。 3.养阴平肝: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亢盛引起的头痛、眩晕等,可与生地、天麻、石决明、钩藤、桑叶、菊花等同用。 【鉴别应用】 1.白芍与当归,二者皆能补血,且常同用于血虚之证,然 当归性温,主治血虚有寒之证,而白芍微寒,主治血虚有热之 证,均能止痛,但当归补血活血,专治血虚有瘀滞或有寒之痛, 不似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而止痛。

2.白芍与赤芍,古代二者不分,统称芍药,但其功能差异显著,临床应用时自有分别,白芍以养血敛阴柔肝为主,赤芍以泻火凉血、化瘀活血为主,虽都有较好的止痛作用,但前者柔川止痛,后者化瘀止痛。 3.欲敛其阴,平肝多生用,用以舒肝和脾、调经止痛多炒用。 【配伍应用】 1.配当归: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血中气药,长于动而活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为血中阴药,善于静而敛阴。一动一静,相配有养血理血之效,主治心肝血虚之心悸不宁、头晕耳鸣、筋脉挛急、妇女月经不调等。 2.配桂枝桂枝能助心阳,通经络,解肌以去在表的风邪,芍药养阴和里,能固护在里的营阴。桂枝为阳药,芍药为阴药,其意在于一散一收,阴阳相配,刚柔相济以达到调和营卫、养阴止汗的目的。 3.配柴胡:柴胡疏肝解郁,和解透邪,白芍和营止痛,平肝缓急,二药配合,补散兼施,既疏达肝郁,又能养阴滋液,对肝脾失调有和解止痛之功。

加味参苓白术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187例

加味参苓白术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187例 发表时间:2013-03-06T13:34:52.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0期供稿作者:马文奇[导读] 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四诊辩证,用加味参苓白术汤治疗胃溃疡属脾胃虚寒型187例,疗效满意。马文奇(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 743400) 胃溃疡属中医“胃脘痛”的范围,而且以脾胃虚寒为常见,是一种以胃脘部疼痛明显的疾病,反复发作,尤以食生冷或气候变冷后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健康[1]。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四诊辩证,用加味参苓白术汤治疗胃溃疡属脾胃虚寒型18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临床共观察病例350例,系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门诊和中医病房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治疗组187例,男96例,女91例,15—30岁48例,31—45岁67例,46岁以上72例;对照组163例,男84例,女79例,15—30岁46例,31—45岁52例,46岁以上65例。治疗组平均病史12年,对照组平均病史12.5年。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与辩证符合胃脘痛脾胃虚寒证,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判定:胃脘部疼痛,常伴有脹满或痞悶,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证,常遇情志不畅、劳累、受寒或食生冷后加重。上消化道钡透、纤维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等,可见胃粘膜溃疡、炎症等病变。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则有并发溃疡出血。同时行肝胆胰脾腹腔B超、肝功能检查及胆道X线造影以进行鉴别诊断。 1.2.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3] :①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常与饮食不当、精神因素、遇冷等有关。发作时上腹呈胀痛、灼痛、隐痛或纯痛,常伴有嗳气、泛酸或后背疼痛,服碱性或解痉止疼药可缓解。②纤维胃镜检查可见胃壁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溃疡,边缘多整齐,无结节状隆起,周围粘膜充血水肿,活检可排除恶性病变。③上消化道钡透可见龛影及胃粘膜皱襞集中征象。具备以上①②或①③即可确诊。 2 治疗方案 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430),每日2次,每次20mg;果体胶铋(山西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476),每日3次,每次200mg,饭前半小时。同时服用加味参苓白术汤:太子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佛手、元胡各10g,砂仁、桔梗、甘草各6g。嗳气泛酸者加半夏10g、吴萸6g;寒湿盛者加陈皮、干姜各10g;痛甚者加木香、白芍各10g;腹胀者加枳壳10g;便秘者加莱菔子10g;便溏者加葛根、补骨脂各10g;肝郁者加柴胡6g;失眠者加酸枣仁15g。 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一日两次;果体胶铋200mg,一日三次;两组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二周内复查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透,治疗期间均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和烟酒。 3 疗效观察 3.l 疗效标准根据文献[2]判定:治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消失,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透检查正常。好转:胃脘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胃镜或上消化道检查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胃镜或上消化道检查无变化。 3.2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187例,治愈127例,好转4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163例,治愈97例,好转42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8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4 讨论 关于胃脘痛,古今医书论述颇多,其病因虽有病邪犯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种种,然“气机不利、不通则痛”是其共同之处。在临床中,尤以脾胃虚寒多见,大多病人缘于饮食过饱或恣食生冷,损伤脾胃而致。正如《医学正传》所论:“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熬,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专为脾胃虚弱、兼有湿邪而设。证见胃脘痞满、胀痛或隐痛、饮食不化、四肢无力、形体虚羸、面色萎黄、苔白腻、脉虚缓者。方中太子参、山药和胃补气;白术、茯苓、白扁豆健脾和胃;佛手、元胡、砂仁理气止痛;甘草和中;桔梗载药上行,共成一首性味平和、温而不燥、健脾益气、和胃渗湿的良方,且随证加减,每收佳效。参考文献 [1]郑之田.胃肠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34—33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3]吴少祯.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94.

鸡内金作用功效与禁忌症

作用:消食健胃、涩精止遗。禁忌:临床上使用没有绝对禁忌症,只要对症即可 鸡内金是指家鸡的砂囊内壁,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该品为传统中药之一,用于消化不良、遗精盗汗等症,效果极佳,故而以“金”命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鸡内金 别名 鸡肫皮、鸡黄皮、鸡肫、鸡胗 性味 甘,寒 归经 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来源 家鸡的干燥砂囊内壁(肌胃)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为脊索动物门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砂囊内壁(肌胃)。全国各地均产。杀鸡后,取出鸡肫,立即取下内壁,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用。 【名称】鸡内金、鸡肉金 【别名】鸡肫皮、鸡黄皮、鸡肫、鸡胗 【性味归经】甘,寒。归脾、胃、小肠、膀胱经。[1] 鸡内金 鸡内金 【功效】消食健胃助消化,涩精止遗。可以促进胃液分泌,提高胃酸度及消化力,使胃运动功能明显增强,胃排空加快。 【炮制】 1.生鸡内金:将鸡内金净制,除去非药用部位。 2.醋炒鸡内金,醋用量100:10,将净制过的鸡内金用文火炒至表面颜色加深,喷淋食醋,待醋被完全吸进鸡内金。 3.焦内金: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内部焦黄,喷淋食醋,吸干后出锅晾凉。 【用法用量】煎服,8~10g;研末服,每次1.5~8g。研末用效果比煎剂好。 【宜食】适宜消化不良、面色萎黄、不思纳谷、小儿疳积、形体消瘦、腹大腹胀、脾胃虚弱、食积胀满、肠结核、骨结核等病症患者食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鸡内金含胃激素(胃激素ventriculin),角蛋白(keratin),微量胃蛋白酶(pepsin),淀粉酶(diastase),多种维生素。出生4-8星期的小鸡砂囊内膜还含有胆汁三烯(bil atriene)和胆绿素的黄色衍生物,并含赖氨酸(lysaine),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亮氨酸(leucine),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脯氨酸(proline),色氨酸(tryptophane)等18种氨基酸及铝、钙、铬、钴、铜、铁、镁、锰、钼、铅、锌等微量元素。含胃激素、角蛋白等。 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砂囊的角蛋白样腆含一种糖蛋白,它的半胱氨酸的含率低于一般上皮角蛋白。 出生4~3星期的小鸡砂囊内膜,含蓝绿色素和黄色素,分别为胆汁三烯和胆绿素的黄色衍生物。 砂囊含维生素(总量100克):维生素B1-100微克,B2-200微克,尼克酸7.0毫克,抗坏血酸5毫克。又抗坏血酸含量,每克砂囊含还原型的0.11毫克,总抗坏血酸0.12毫克;总抗坏血酸中,还原型占92%,氧化型占8%。 折叠编辑本段药理作用 1.对人体胃功能的影响:健康人口服炙鸡内金粉末5g,经45-60分钟,胃液分泌量比对照值增高30-37%,2小时内恢复正常。胃液酸度也明显增高。游离酸或总酸度在服药1小鸡内金-药用时后一般开始上升,于1-2小时达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3小时后恢复正常。其中游离酸的最高值为0.19-0.24%,比对照值增加32-113%;总酸度的最高值为0.2-0.32%,比正常值增加25-75%。消化力的增强虽较迟缓,但维持时间较久。胃运动机能明显增强,表现在胃运动延长及蠕动波增强,因此胃排空速率加快。鸡内金本身只含微量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服药后能使胃液的分泌量增加和胃运动增强,认为可能是鸡内金消化吸收后通过体液因素兴奋胃壁的神经肌肉所致。亦有认为是胃激素促进了胃分泌机能。 2.加速放射性锶的排泄:鸡内金水煎剂对加速排除放射性锶有一定的作用。其酸提取物效果较煎剂为好,尿中排出的锶比对照高2-3倍,并认为鸡内金中的氯化铵为促进锶排出的有效成分之一。 3.鸡内金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肠胃推进功能的影响:鸡内金生品和不同炮制品:清炒品、砂烫品、醋制品、烘制品灌胃0.2m1/10g对小鼠肠胃推进功能情况并与生理盐水比较。虽各种炮制品的推进功能有增强的趋势,但并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鸡内金的消食作用并不是药物在胃内的局部作用或直接刺激肠胃运动引起的,可能是药物消化后进入血液刺激胃腺分泌增加而起到间接助消化作用。 4.抗癌作用:体外试验;鸡内金有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口服本品后,胃液分泌量、酸度和消化能力均提高,胃运动加强,排空率加快,催泌作用甚至强于肉粉,作用途经似是经消

刘志杰 经方病案

《刘志杰经方医案》-心悸案23 心悸案 常某,女,26岁。 初诊日期: 主诉:心悸气短20余天。 刻诊:阵发性心悸气短,眩晕,胸闷,呃逆,肌肉瞤动,畏寒脚凉,腰腹凉,尿黄,便秘,舌淡胖,苔白腻,左脉沉弦,右脉寸沉弦,关尺浮弦。这个简单,分析吧。 郭红兰:太阴病,苓桂术甘汤。 俞坤琴:太阴寒阴 王荣生:饮,滞太阴阳明真武汤 谢国贤:太阴阳明 高海荣:苓桂术甘汤+肾着汤+真武汤 俞坤琴:太阴寒阴上逆兼阳明中焦水热互结,苓桂术甘+? 吴海棠:太阴少阴苓桂术甘汤,真武汤 杜圣昌:少阴太阴阳明属厥阴大黄附子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 景方建:太阴饮滞,苓桂术甘+桔枳姜汤 朴玲玲:太阴阳明肾着汤+真武汤 淮国栋:太阴阳明属厥阴 李锋:太阴阳明苓桂术甘汤+真武汤 王阳辉:少阴太阴苓桂术甘汤+真武汤 王芳平:真武汤加旋复代赭汤 禤宝子:苓桂术甘+小柴胡汤+肾着汤 都还算是比较接近。应该是:苓桂术甘汤+真武汤+肾着汤。凡是见到眩晕、心悸、胸闷的,都要首先考虑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苓桂术甘汤证,临床是太多了。要是寒饮盛而有少阴虚寒的,就要考虑真武汤。这个病人,去医院检查,说是阵发性心动过速。她一上楼,或者躺着突然起来,或者稍微剧烈活动,就会心悸气短的要命,伴随着头晕。从脉象上看,脉弦,这是寒饮脉,双弦为寒,寒必有饮。舌象上,舌淡胖,苔白腻,也支持水饮。我就问她,浑身肌肉跳动吗,她

说是确实比较严重。好了,第一印象,是个真武汤证。继续问她,怕冷吗?脚凉吗?她说,“畏寒脚凉,腰腹凉”。少阴的寒象,也出来了。更加证实,符合真武汤证了。 1、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膶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病人呃逆,没有其它痞证症状伴随,可以认定为水饮上逆,属于真武汤的“或呕”的病机。那么,眩晕,胸闷,呃逆,这组症状,又很符合苓桂术甘汤证。 1、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晕,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揺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2、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3、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 呃逆,是不是又是“气上冲胸”的一种情况呢?大家临床的思路要放开,要辨病机。呃逆,与“呕”、“气上冲胸”,是一类病机。腰腹发凉,脚凉,这又是符合肾着汤的病机。“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病人的右脉寸沉弦,关尺浮弦,关尺浮弦,代表中下焦有风湿之邪。实际上,病人也说,右侧腰腿有时冷痛。最后一个症状,“尿黄,便秘”,这是还夹有下焦阳明实热。那么,她有了少阴、太阴、阳明症状,我们可以定性为属厥阴病了。阳明的问题如何解决?攻下吗?不行,人家以虚寒水饮为主,阳明症候也不重,无所苦啊,还是以温化为主,何况,真武汤中的芍药,可以对治这个问题。芍药不但止腹痛,也能去阳明不严重的里实。既然这样,我们就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二者合方,还内含肾着汤方义。 处方如下: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方剂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制丸,名参苓白术丸。组成与用法莲子肉500克薏苡仁500克砂仁500克桔梗500克扁豆750克茯苓1000克人参1000克甘草1000克白术1000克山药1000克上药均研细末,为散剂。每服6—9克,日服2—3次,枣汤凋服。丸剂,服法同上。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须酌减至常规剂量。功效与主治功能益气健脾,和胃渗湿。主治脾胃气虚夹湿,面色萎黄,四肢无力,形体虚羸,饮食不化,或吐或泻,胸脘痞塞,苔薄白腻,脉濡缓。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浅表性胃炎,慢性肾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又用于治疗糖尿病,肝硬化,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带下,水肿,乳糜尿,阳痿,恶性肿瘤放疗化疗中胃肠道毒副反应等病症。例如;(1)慢性腹泻本方加减,治疗56例。其中包括慢性结肠炎、功能性腹泻等。结果:痊愈29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5例。其中服药时间最短20天,最长65天(《湖北中医杂志>1986年第3期)。(2)浅表性胃炎本方加减,治疗32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工例(《陕西中医函授》1990年第2期)。(3)隐匿性肾炎本方加减,治疗15例。结果:显效8例,有效4 例,无效3例。其中服蓟时间最短

45天,最长156天(《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年第7期)。(4)肝硬化本方加减,治疗30例。结果: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恶化4例(《河南中医》1990年第2期)。(5)糖尿病本方加减,治疗15例。结果: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6)恶性肿瘤放疗化疗中胃肠道毒副反应本方加减,治疗96 例。其中包括宫颈癌、肺癌、胃癌、直肠癌、卵巢癌、精原细胞瘤、食道癌、喉癌、扁桃体癌、鼻腔癌、多发性骨髓瘤、膀胱癌等。结果:显效33 例,有效46例,无效17例(《贵州医药》1985年第3期)。(7)乳糜尿本方加减,治疗2例。结果均获痊愈。其中1例为病已4年者,服药20天告愈; 另1例为病已3年余,伴尿道结石,服药35天后尿化验正常,X线摄片提示输尿管阴影消失(《四川中医》1989 年第7期).(8)阳癌本方加减治疗。患者兼见食欲不振,身重体倦,脘腹痞闷,便溏。结果:服药7剂后,纳振;再进14剂,阳事能举,诸症消失;遂改服归脾丸。工年后随访, 未见复发,并使其妻受孕(《四川中医》1989 年第10期)。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湿邪碍滞之症。方以四 君子、扁豆、山药健脾益气,舍以薏仁、砂仁渗湿化湿;药性平和,不腻不燥,无寒热之偏胜,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脾虚夹湿、四肢无力、饮食不化、苔薄白腻、脉濡缓,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脾肾阳亏,可加熟附片、补骨脂;

春砂仁的吃法以及效果

春砂仁的吃法以及效果 春砂仁作用很多,具有散结解滞、行气调中、养胃益肾、补肺醒脾并有解酒之功效等等。以下介绍常用的吃法: 一、春砂仁焖排骨:温暖脾胃,补气养血。 春砂仁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据宋代的《开源通宝》和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春砂仁有性味辛温、健胃、行气调中、消食安胎的作用。用其制成的菜式,享誉四方。 二、春砂仁蒸排骨 煮排骨前,拿出三、四粒干砂仁(或砂仁末),用布包好,然后用锤子之类的东西把它们砸成碎末,再来把灰褐色的春砂末均匀地洒在排骨面上,就可以拿去蒸了。约五分钟后,就可以闻到一股渴望闻到的春砂香。 三、春砂仁蒸鸡 健脾养胃,补中益气,润肾安胎。 四、春砂仁焖鸡脚 特别好吃哦!最好用砂锅来焖,味道会更好! 五、砂仁蒸猪腰

砂仁蒸猪腰,有益气和中、和肾醒脾的功效,是民间传统的保健食品。[做法]每次用砂仁3克,研末,猪肾一个洗净切片,以砂仁拌匀,加油、盐少许调味,上笼蒸熟食用。[特色]清香可口。砂仁,性味辛、温、入脾、胃经。猪腰,性味咸、平、入肾经。 六、春砂仁猪扇骨汤 春砂仁猪扇骨汤有着一股香浓的春砂仁气味,进食后顿有益气暖胃的感觉。它具有温胃散寒,调中益气的功效,常服用对健胃、补中、理气十分有效,同时也能辅助治疗胃寒呕吐、妊娠呕吐等症。 〔材料〕春砂仁6克、猪扇骨750克、生姜2~3片。 〔烹制〕用清水把猪扇骨洗净,并用刀背敲打至稍裂开;春砂仁敲开见籽。把猪扇骨和生姜片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约10碗水),先用武火煲沸腾,改用文火煲2个小时,加入春砂仁稍沸腾片刻即可,调入适量食盐。此量可供2~3人用。 七、春砂仁鲫鱼汤 原料:春砂仁末5克,豆蔻1枚打碎制成粉,活鲫鱼500克(毛重),姜、葱、黄酒、味精、烹调油、食盐适量。 制作:将活鲫鱼宰杀后,去鳞及内脏洗净,悬吊沥水。待锅中油热后将鱼煎至微黄,煽葱及姜加清汤及黄酒、味精、食盐用武水煮沸,然后用中火继续煮至鱼汤呈白色,将春砂仁末、豆蔻粉用纱布包好投

白术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白术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人类身体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身体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需要时刻的关注身体的变化,当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诊断和治疗。白术茯苓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白术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别名】 白术汤 【处方】 白术4两,茯苓2两,甘草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逐支饮,通利小便。主饮积胸痞,痰停膈上,头痛目眩,噫醋吞酸,嘈烦忪悸,喘咳呕逆,体重胁痛,腹痛肠鸣,倚息短气,身形如肿。及时行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振振身摇;脾虚泄泻,脉缓者。

【用法用量】 白术汤(《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泻由乎湿,脾土虚弱,不能制御于中,故偏渗大肠,泄泻不止焉。白术崇土燥湿,茯苓渗湿和脾,炙草缓中益胃,兼益中州之气也。水煎温服,使湿去土强,则脾能健运而敷化有权,泄泻无不自止矣。此健脾渗湿之剂,为脾亏泄泻之专方。 【摘录】 《鸡峰》卷十八 【别名】 白术汤 【处方】 白术1两,白茯苓1两,半夏1两,炒曲2钱,麦糵面5分(炒)。 【功能主治】 实脾胃。主胃气弱,风邪羁绊于脾胃之间,身重有痰,恶心欲吐。 【用法用量】

白术汤(《普济方》卷二十五)。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 白术5钱,茯苓5钱。 【功能主治】 湿泻,或食积、湿热作泻,脾胃虚弱,不能克制水谷,湿盛作泻者。 【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煎,食前服。 【各家论述】 《医方考》:脾胃者,土也。土虚则不能四布津液,水谷常留于胃而生湿矣。经曰:湿盛则濡泻。故知水泻之疾,原于湿也。白术甘温而燥,甘则入脾,燥则胜湿;茯苓甘温而淡,温则益脾,淡则渗湿,土旺湿衰,泻斯止矣。 【摘录】 《医统》卷三十五引《机要》

草果的功效与作用

草果的功效与作用
草果是什么 草果是姜科豆蔻属植物草果的果实,草果药用较晚,最早记载于 元代《饮膳正要》。有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食的功效,多用 于肠胃湿寒。主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 食积。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无毒。入脾经、胃经。 《饮膳正要》:味辛,温,无毒。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 消酒毒。
(中药-草果) 别名 草果子、草果仁(《传信适用方》)、老扣、草蔻(《小儿卫生总微 论方》)。

性味归经 【性味】辛,热、涩。 【归经】归入脾、胃二经。 药理作用 抗炎;健胃。 加工炮制 1、净制除去外壳,搓散,筛去膜质的假种皮。 2、切制用时捣碎。 草果的外形特征 草果果实呈椭圆形,长 2 至 4.5 厘米,直径 1 至 2.5 厘米。表 面棕色或红棕色,具 3 钝棱及明显的纵沟及棱线,先端有圆形柱基, 基部有果柄或果柄痕。 果皮坚韧, 内分 3 室, 每室含种子 7 至 24 粒, 多集结成团,黄棕色或红棕色。气芳香,味辛、辣。以个大、饱满、 色红棕、气味浓者为佳。

草果中医药方 1、以草果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如:用 草果配柴胡、桂枝等 14 味中药组成柴桂草果汤,治疗流感行性感冒 300 例,总有效率为 95.31%(浙江中医杂志,1993,1:65)。 2、以草果 15g,诃子 5g,山柰 5g,官桂 5g,焙干研细末,再 以樟脑 5g,一起入香油 125g 中,装入盐水瓶,密封浸泡三天后, 外擦用治斑秃,治疗 30 例,均愈(中医药学报,1987,3:53)。 3、配知母,具有调寒热,和表里之功,善治疟证。 4、配常山,可加强截疟之药力,免除常山涌吐之弊。 5、配砂仁,增强化湿浊,温脾阳,和胃气的功效。配厚朴,化 湿浊,健脾胃,行气和胃。 6、配白豆蔻,二药相使配对,各取所长,具有较强的化湿醒脾, 暖胃散寒,行气止痛,调中止呕作用。

调理脾胃四法

调理脾胃四法 《金匮要略》治疗杂病的最大特点是注意扶助机体正气,而扶正之中,又首重调理脾胃。 预防法 《金匮要略》在疾病的预防中强调脾胃的作用,指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认为脾气健旺是人体抗病的基础。其一,未病须防损伤。脾主运化水谷,其损伤多由饮食不当所致,如食之过多,停于胃肠,宿食停滞,导致脾转输无权;五味应当调和,“服食节其生冷苦酸辛甘”,偏食则伐胃;有毒之物则更易操作脾胃,故专设“禽兽鱼虫禁忌”、“果实菜谷禁忌”等篇以警之。惟食饮调摄,善于“养慎”,“不令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反之,食味“不闲调摄,疾疹竟起”,说明食饮的调摄是保持脾旺的重要措施。其二,既病宜防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已病防变的预防措施,强调在疾病可能传变的途径中调补脾胃的重要性,指出肝虚在“补用酸,助用焦苦”之时,须“益以甘味之药以调之”。甘味益脾,土旺能御木侮,肝病便不能传之于脾。又因脾旺则气血渐充,正气来复,有利于肝病的向愈,一举而兼收两功。后世张从正“养生当论食补”,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论,都是强调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与其一脉相承。 补益健脾法 《金匮要略》体现了在虚证中强调补脾胃的观点,无论因脾胃虚弱而致生他病,或病后脾胃功能不复使病程缠绵不愈,总以脾胃功能不足为主。补益脾胃,因证型不同,又有建中、温脾及脾与他脏并调等法。 建中若脾气虚弱,气血化源不足,便会变生各种证候,如虚劳、虚黄等,即以建中为法治之。如虚劳,因阴阳不相维系,或见“里急、腹中痛、四肢酸痛”之阳虚阴寒独盛证,或见“悸衄、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梦失精”之阴虚虚阳上亢证,系阴阳俱不足之候。但非阴阳自虚,是由于气血不足,而致阴阳乘戾,非直补阴阳所能奏效,故以甘温建中、补益脾气法以调和营卫,复建中阳,使中气立,脾胃传输有权,气血渐生,则阴阳可期平复,方处小建中汤或黄芪建中汤类,尤在泾“欲求阴阳之和者,必求之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之论,可谓深得仲景之旨。虚黄为气血不荣于外,脾色外现而发黄,非湿热内蕴所致,故不宜以清利退黄,而须从气血的化生图治,亦用建中之法治之。《金匮要略》以建立中气为治的观点,对后世医学影响颇大,著名的脾胃专家李东垣的脾胃论中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升阳举陷汤莫不是建中法的推广运用。 温脾水谷的转输,气血的化生,全赖脾阳主之,脾阳虚则水谷消化、气血化生即发生障碍,呈现中寒之象,见症多有脘腹胀满、腹痛喜按、肢冷便溏,纳谷不佳等,常以温中之法治之。如温中止痛、温中除满、温中消痞、温脾生血、温脾摄血、温胃止呕等,于寒疝、腹满、胸痹、下血、呕血及产后诸疾常用之。 寒疝腹痛出现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或腹痛出现有头足不可触近。属脾阳衰微、中焦寒盛之证,此时寒凝中焦,非温不去,故用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等温中散寒止痛。脾阳不足,阴寒内生,“脏寒生满病”,可见“腹满时减,复如故”,仲景虽未出方,但明言“当与温药”,《医宗金鉴》认为应予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亦属方证切合,临床验之,其温中除满实有确效。中阳不足,寒邪上乘阳位而致之胸痹,用人参汤温运脾阳、开发中气。产后血虚,或血虚寒疝,见虚羸少气,腹中痛,为血虚有寒,经脉不荣,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或内补归建中汤以温脾生血。中焦虚寒,脾不统血,见“下血、先便后血”之远血,用黄土汤温脾摄血。脾胃虚寒,气机升降失司,胃气上逆而呕吐,轻者“干呕、吐逆、吐涎沫”以半夏干姜散温胃止呕;重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用大半夏汤温中补虚止呕。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 【组成】 莲子肉12g、薏苡仁9g、砂仁6g、桔梗6g、白扁豆12g、甘草9g、白术15g、山药15g、茯苓12g、党参12g(或人参5g)。 【用法】 为细末,每服6g,枣汤调下,小儿剂量按岁数加减服之。或为丸剂吞服。也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主治】 脾胃气虚挟湿。症见四肢无力,形体虚羸,饮食不化,或吐或泻,胸脘痞塞,面色萎黄,苔白腻,脉虚缓者。 【方义体会】 脾胃,土也,为后天之本。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强。脾胃若亏,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羸弱。然脾喜燥恶湿,喜甘恶苦,喜香恶臭,喜利恶滞。治脾者,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而已。是方以人参、扁豆、甘草甘补脾胃;白术、茯苓、山药、莲肉燥渗利湿;砂仁辛香醒脾;桔梗宣肺,以利脾气通达。 诸药合剂,为益中气健脾胃之良方。临证凡以脾胃虚弱旁及诸症皆宜此方。 【临床应用】 一、营养不良 偏食是小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其表现有二,一者偏食一类,二者偏食零食。此多由食伤脾胃所致,余常以参苓白术散治之取效。 例:郑某之子,7岁。该童家庭条件较好,常随欲所食冷饮点心之类,而正食不食。长期以来,家长顺其性,使其偏食成弊。时值学龄期,该童面黄消瘦,发育不良,与健康儿童差异明显。家长苦于其中,找余与治。余献两法:其一,教育家长正确爱子。若从其弊,往往“爱”而“害”之,嘱其零食有度,正食五谷。其二,令其服用参苓白术散每日一袋,入蔗糖少许,以开水溶服。以月为期。家长遵余训,两法治之,不日小儿饮食正常,面色红润,形体渐丰。 二、肠结核 例:魏某,男,33岁。患者婚前有肺结核病史,婚后一时期常便秘、腹痛,渐而腹痛腹泻不止,多法治疗,均开始见效,渐渐无效。西医诊为肠结核。诊见:面

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有什么作用呢

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有什么作用呢白术和甘草是两种很常见的中草药,白术具有通经活络治疗胸口发闷,那么甘草可以止咳化痰,治疗胸闷气短,所以这两种药材的结合,是可以发挥很多不同的效果的,我们都知道白术和甘草很常见,可是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厚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有什么作用呢!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茯苓12g 桂枝9g 白术6g 炙 甘草6g 、 上4味,以水1200ml,煮取600ml,去渣,分3次温服。 (功效]温中降逆,化饮利水. (主治) 主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目眩晕,身振振摇,苔白

滑,脉沉紧或沉滑。 副证:短气,心悸,咳喘,呕吐清水痰涎。 (临证加减) 1.呕吐痰涎者,加制半夏,以温化痰涎,降逆止呕;痰多, 加陈皮,以理气化痰;若脾气虚者,加党参、黄芪、怀山药以姜 气补脾。 2.痰饮眩晕:脾胃阳虚者,加台党参;脾虚相火上逆者, 加白芍;白带多腰重者,除重用茯苓、白术外,加山药、芡实, 恶心重者,加姜半夏、陈皮. 3.寒湿泄泻:泻水频频者,茯苓、白术各用至30g;兼寒

邪腹痛重者,加干姜;肝郁气滞者,加木香、白芍。 4.白带:腰痛重者,加杜仲、川断、狗脊;胸脘胀满者, 加木香、香附;大便溏泻者,茯苓、白术加至30g;下元虚寒作 痛者,加干姜、附子。 5.水饮:小便不利者,加猪苓、车前子、泽泻;兼痰者, 加陈皮、川贝母、半夏。 要知道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有什么作用呢,具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如有脾胃虚弱,身体乏力者可服用来治疗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手脚冰冷,小便异常,身体虚弱的朋友们同样可以服用白术甘草,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朋友服用甘草可缓解病情。

香附的作用与功效

香附的作用与功效 香附的功效和作用 1脘腹胀痛:香附可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治胃寒痛。 2调经止痛:中医认为,香附可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 3对子宫的作用:香附能抑制离体子宫的收缩,对子宫肌张力的弛缓作用,而且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4镇痛作用:用小鼠电盘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贵阳)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体重皮下注射,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 5抗菌作用:香附块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比如香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宋内氏痢疾杆菌亦有效。 6麻醉作用:科学研究表明,香附有麻醉作用。 7解热作用:香附醇提取物对发热有解热作用。 8降温作用:实验表明,香附可以降低直肠的体温。 9抗炎作用:对于炎症引起的脚肿等症状,香附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10保护支气管:香附对支气管痉孪有保护作用。 11止呕吐:中医认为,香附可以止呕吐,对于呕吐犯恶的人,服用香附可以止呕吐。

12安神宁心:香附能够安神,对于浮躁的心情导致的肝气郁结,心烦意乱,香附可以稳定情绪,安神宁心。 13降压:服用香附,可以使得血压缓慢下降,可持续0.5~1小时。 14强心:香附有强心和减慢心率作用,其强心的有效成分与生物碱、黄酮、苷类、酚类等均有关. 香附的附方 治切气疾心腹胀满,胸膈噎塞,噫气吞酸,胃中痰逆呕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饮食:香附子(炒,去毛)三十二两,缩砂仁八两,甘草(爁)四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用盐汤点下。(《局方》快气汤) 治心腹刺痛,调中快气:乌药(去心)十两,甘草(炒)一两,香附子(去皮毛,焙干)二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人盐少许,或不着盐,沸汤点服。(《局方》小乌沉汤) 治心气痛、腹痛、少腹痛、血气痛不可忍者:香附子二两,蕲艾叶半两。以醋汤同煮熟,去艾,炒为末,米醋糊为丸梧子大。每白汤服五十丸。(《濒湖集简方》) 解诸郁: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丹溪心法》越鞠丸) 治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荚水漫)、半夏各一两,白矾末半两。姜汁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随时下。(《仁存堂经验方》) 治偏正头痛:川芎二两,香附子(炒)四两。上为末。以茶调服,得腊茶清尤好。(《澹寮方》)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日期: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来源:飞暖网 白术(zhú),拉丁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湿地。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安胎。 一,本草论述 《神农本草经》: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 山蓟,生山谷。 《长沙药解》: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 《本草蒙筌》:白术咀后,人乳汁润之,制其性也,润过陈壁土和炒。 《本草备要》:白术,用糯米泔浸,陈壁土炒,或蜜水炒,人乳拌炒。 1,药材简述 a,性味归经 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 b,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C,炮制方法 生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

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麸皮10斤)3.焦白术: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土炒白术: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伏龙肝粉20斤) 2,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6] 3,贮藏方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4,注意事项 a、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 b、忌桃、李、菘菜、雀肉、青鱼。 c、《药品化义》:凡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脓,黑瘦人气实作胀,皆宜忌用。 二,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对各种动物如大鼠、兔、狗都有作用。对不麻醉狗静脉注射煎剂0.05~0.25g/kg,尿量增加可达9倍以上,并在用药5小时后仍高于正常;灌胃给药1~3g/kg,尿量较用药前可增加2~6倍,而且多数于用药6~7小时后仍多于正常,白术煎剂和流浸膏1.0g /kg给大鼠静脉注射,兔1.0g/kg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产生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白术不仅增加水的排泄,也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出,并且钠的排泄还胜于水的排泄。它也不影响垂体后叶激素的抗利尿作用,因此白术增加水的排泄可能主要不是影响水的主动性重吸收,而是续发于电解质重吸收的减少,既有汞撒利样排泄氯、钠的作用;又有增高尿中二氧化碳容量、pH值以及增加钾排泄,减少铵排泄的醋唑磺胺样的特点。对人的利尿作用有少数试验,不能最后肯定。 2、降血糖作用: 家兔灌胃煎剂或浸膏,血糖稍有降低。大鼠灌胃煎剂有加速体内葡萄糖的同化因而降低血糖。小鼠内服煎剂有保护肝脏,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糖元减少作用。 3、强壮作用: 白术煎剂灌胃1mol或6g/kg,能促进小鼠体重增加和增强游泳耐力,白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呈活化作用,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及其溶酶体消化平均较对照组显着增加。在白细胞减少症时,白术有升白作用。白术还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自然玫瑰花形成率,促进细胞免疫功能,且IgG明显增高。说明白术有健脾胃、壮身体和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4、抗凝血作用: 白术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术煎剂0.5g/kg灌胃1~4周,能显着延长大鼠凝血酶元的时间。其作用较双香豆素弱,但较Butadion为强。根的作用比茎强。健康人服用5%根煎剂,每次1汤匙,每天3次,4天后凝血酶元时间及凝血时间均显着延长,停药后10天上述指标恢复到给药前的水平,酒精浸出液也有效果,但维持时间较短。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白术有血管扩张作用。对心脏呈抑制作用,剂量过大时可致停博,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0.1g/kg,血压轻度下降0.25g/kg时,血压急剧下降,3~4小时内未见恢复。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 目录 “参苓白术散”在《中国药典》 “参苓白术散”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参苓白术散”在《片玉痘疹》卷五 “参苓白术散”在《镐京直指》 “参苓白术散”在《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参苓白术散”在《婴童百问》卷二 “参苓白术散”在《幼科指南》卷下 “参苓白术散”在《回春》卷三 “参苓白术散”在《医学心悟》卷六 “参苓白术散”在《己任编》卷三 “参苓白术散”在《诚书》卷八 “参苓白术散”在《冯氏锦囊·痘疹》卷十四“参苓白术散”在《种痘新书》卷四 《中国药典》:参苓白术散

【处方】 人参100g 茯苓100g 白术(炒)100g 山药100g 白扁豆(炒)75g 莲子50g 薏苡仁(炒)50g 砂仁50g 桔梗50g 甘草100g 【性状】 为黄色至灰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甜。 【炮制】 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 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贮藏】 密闭,防潮。 【摘录】 《中国药典》 页首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 【处方】 莲子肉(去皮)、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炒令深黄色),各一斤。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白茯苓、人参

(去芦)、甘草(炒)、白术、山药,各二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冶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力,中满痞噎,心忪气喘,呕吐泄泻及伤寒咳噫。此药中和不热,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页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参苓白术散 【别名】 参术饮(《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 莲子肉(去皮)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炒令深黄色)各500克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750克白茯苓人参(去芦)甘草(炒)白术山药各1千克 【制法】 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

云苓白术扁豆汤

18/09/08稿 雲苓白術扁豆湯 老一輩的人,經常會有一些獨特的養生經驗,如覺得濕重身倦了就會到藥材店買些雲苓白術扁豆衣煲水飲用,很快就覺精神爽利。或者有不相信者會說,這沒有科學道理。其實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機體,其生理功能和病理改變並不完全為我們認識,很多現象並不能單從現有的解剖、生理、病理理論去解釋,還有待日後或有更好的手段去探討,不過無論如何,我還是認為最重要的是效果,只要感覺好轉、症狀消退,甚至檢驗結果變為正常,解釋不清又如何? 最近是否覺睡眠不寧、神倦乏力,飲用“雲苓白術扁豆湯”或者有幫助。 材料: 雲苓50克,白術、白扁豆各30克,瘦肉500克,乾瑤柱(乾貝)幾個,蜜棗數枚。 做法: (1)瘦肉洗淨,切成大塊;乾瑤柱用清水浸透洗淨。 (2)雲苓、白術、扁豆、蜜棗,用清水浸洗乾淨。 (3)把全部材料放入湯煲內,加水煲約2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 益氣補虛,健脾祛濕。 雲苓學名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以雲南省為多產和質較優,故廣東人習稱其為雲苓,其性味甘淡平,可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於脾虛濕重之身倦水腫,或心神不寧之眠差多夢,是常用的中藥和食療材料。根據藥用部位不同又可分為白茯苓、赤茯苓、茯神、茯苓皮,各種茯苓均有健脾滲濕的功效,但白茯苓長於健脾,赤茯苓偏於利濕,茯神重於寧心安神,茯苓皮因較輕浮,特別適合皮下水腫。白茯苓還因其切製方式不同而分為茯苓塊、茯

苓粒、卷茯苓,這三種白茯苓的效果是一樣的,不過卷茯苓因刨成薄片,會較易出味(有效成分較易析出),但價格稍貴,本湯的茯苓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選用合適的。 白術也是一種常用的補益藥,可補氣健脾、燥濕利水、固表止汗、培土安胎,本湯是取白術健脾補氣燥濕的功效,白術常和茯苓配合,可相得益彰。老一輩人還在飲參湯前先煲雲苓白術水清清腸胃,這樣既可清除胃腸道的濕滯,有利人參有效成分的吸收,更可增強人參的補氣功效。 大家對扁豆一定不會陌生,它也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食物,可健脾化濕、和中消暑,扁豆也因藥用部分和製作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療效,如生扁豆去濕之力較好,炒扁豆健脾之力較強,扁豆衣(扁豆的皮)因輕清走皮絡,可去濕消腫,而扁豆花(又稱南豆花)消暑化濕之力較好,是治療暑天感冒的常用藥。 雲苓、白術、扁豆煲湯,既補(健脾補氣)也清(利水滲濕),適合四時飲用,尤其是現在冬春交替,眠差早醒,“春困”致神倦乏力、胃納不佳,飲用此湯可解春困的不適。本湯還可減肥排毒,整天嚷著減肥的女士們不妨常飲。 注意: 本湯較平和,適合各種體質。 (本資料僅供參考,讀者應根據自己的體質和具體情況作選擇。)廣州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吳擎添供稿吳擎柱攝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