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文明史

世界文明史

辨析文明与文化:其一,文化和文明没有多大差别,甚至可以说,两者是同义的。

不少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持这种意见,尤其是在19世纪的法国和英国,两者的意义几乎等同,“文明”这一词的“意义精确地或几乎精确地等同于‘文化”’。[12]如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把文化与文明连在一起,他说:“就广义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合的丛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所获得的全部能力和习惯。”[13]

其二,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明更加广泛。

不少学者认为,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文明是在文字出现、城市形成和社会分工之后形成的。尤其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文明是较高的文化发展阶段。如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Vere Gordon Childe)的《社会进化》(Social Evolution,1951)和克拉克(G. Clark)的《从野蛮到文明》(From Savagery to Civilization,1946)均持这一观点。

美国学者巴格比也认为,在19世纪,英法两国把“文化”与“文明”视为同义词。“然而,总的来说,在最近几十年里,在英法这两个国家——尽管英国更甚于法国,有以‘文化’取代‘文明’的倾向。”文明“似乎指一种较高级的,较发达的文化形态,或者较特殊地指城市文化。”[14]在英法等国,比较喜欢使用“文化”一词,虽然他们也曾经使用“文明”一词。

其三,文化和文明是属性不同的两个部分。

有些学者认为,文明是物质文化,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在20世纪之前,德国传统的看法普遍认为,文化包括人的价值、信仰、道德、理想、艺术等因素;而文明仅包括技术、技巧和物质的因素。如德国文化社会学家艾尔夫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认为:“文化与文明的分别,便是文明是‘发明’出来的,而文化是‘创造’出来的。发明的东西可以传授,可以从一个民族传授到另一个民族,而不失其特性;可以从这一代传到那一代,而依然保存其用途。凡自然科学及物质的工具等等,都可目为文明。”“文化既是创造的,所以它是一个地方一个时代

的民族性的表现,只有在一定时间与空间内,能保存其原有的意义,别个地方的人,如抄袭过去,总会把原意失去的。凡宗教、哲学、艺术等,都是属于文化一类的。”[15]他所说的文明即是科学技术及其发明物,而文化则是伦理、道德和艺术等。

日本一些学者也持这一观点。如伊东俊太郎认为,文明是物质的,文化是精神的。两者应结合起来,物质丰富与精神充实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文明具有扩散的性质,文化具有凝聚的性质。[16] 以上三种观点中,第二种较为符合事实,即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文明,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

(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文明较容易比较和衡量,较易区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秦代的兵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学使用最为普遍;而文化则难以比较,因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而价值是相对的。作为物质文化的文明是累积的和扩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时期先后发明的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等直到现在仍存在。而且,一项发明一旦公诸于世,便会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作为精神文化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等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非累积和凝聚的。

(5)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我们可以说“中国文明”,但一般不说“汉族文明”,而说“汉

族文化”。这也说明“文明”具有国家或地区性,“文化”具有民族性。另外,一个国家也可以包含多个文明。例如中国,并不仅仅有一个儒教文明,而是有三个主要文明: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藏传佛教文明。

(6)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文明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是历史上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

(7)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步,如物质文明,变化最大;而表现在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则不尽然,变化缓慢。

(8)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例如,可以说酒文化、食文化、服饰文化,但一般不说“酒文明”、“食文明”和“服饰文明”。

据上,文明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之内,“文明”与“文化”在词义上有些区别,在有些条件下可以替换,在有些条件下不能替换。

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步,如物质文明,变化最大;而表现在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则不尽然,变化缓慢。

其实,从“文化(culture)”和“文明(civilization)”这两个英文单词的词源上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两者的区别。“文化(culture)”这个单词的词根“cult-”的原始意义是“耕作”,这很清楚地表明了“文化”这个概念的本义是属于与“农耕”相联系的原始部落时代的范畴的;而“文明(civilization)”这个单词的词根“civ-”的原始意义是“市民”,这也同样清晰的表明了“文明”这个概念的本义是伴随着“市民”的出现而同时产生的“城市”及工商业相联系的青铜时代的范畴的。

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文明较容易比较和衡量,较易区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秦代的兵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学使用最为普遍;而文化则难以比较,因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而价值是相对的。作为物质文化的文明是累积的和扩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时期先后发明的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等直到现在仍存在。而且,一项发明一旦公诸于世,便会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作为精神文化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等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非累积和凝聚的。

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例如,可以说酒文化、食文化、服饰文化,但一般不说“酒文明”、“食文明”和“服饰文明”。

2.试述自然环境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

古代埃及人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明与其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古代埃及是一个典型的以河流(尼罗河)为中心

的国家,所以,水利灌溉在古代埃及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代埃及在自然地理环境上具有很大的孤立性,这种孤立性是

古代埃及文明成为历史最悠久文明的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古代埃及文明始终保留了它的连续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古代埃及

东西两边的沙漠对其丧葬文化尤其是木乃伊的制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埃及为了保全尸体,防止腐败,发明了木乃伊的制作

技术,而木乃伊的发明又和埃及的自然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

自然环境古代埃及尼罗河木乃伊

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埃及位于非罗马统治埃及以后在法尤姆地区发展起来的。[1]

古埃及的尼罗

洲东北角,地中海的东南方,东隔红海与阿拉伯半岛相望,西河自然泛滥灌溉和人工灌溉的发展,促进了古代埃及农业的

接利比亚,东临地中海,南连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

发展,尤其尼罗河自然泛滥对古代埃及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

大致以尼罗河第一瀑布为界。此外,还包括亚洲西南端的西奈的作用。古代埃及人没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期盼,

半岛,面积10

万平方公里。整个埃及以尼罗河为中心,几乎是他们只需静静地等待着尼罗河的泛滥。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

个方形版图的国家。除了尼罗河外,还有三角洲和法尤姆绿他们的农业劳作没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呢?一

洲。东西丘陵带为荒无人烟的沙漠。位作家这样描述古代埃及的农业生产:

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由于埃及是世界上最

的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汇合而成,全长6648

公里,是世界上为富裕的国度,我们习惯于将埃及看作是一处天堂。在那里,

最长的大河之一。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长约1350

公里。尼只要随便翻下土,播下种子,我们就只等待收获庄稼了。希腊

罗河是埃及的生命之源。每年从

7

月开始,尼罗河水位上升,

8

人说埃及是最适合于最初人类生活的地方,因为他们说那里

月出现洪水,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尼罗河的泛滥从上游带的食物垂手可得,无需劳作便有可靠的充足的食物供给。”著

来的肥沃的淤泥沉积在河床两岸,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使尼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评论上述看法时明确地指出:“当然,

河两岸的土地(尼罗河河谷)成为肥沃的“黑土地”。10

至11

这种流行的错误观点事实上完全忽略了有关人类的巨大努

月,人们在黑土地播种农作物,次年

1

4

月进入收割期。埃力。”[2]

事实上,古代埃及人也要进行农业劳作。以水利灌溉为

及的河谷地区几乎常年无雨,气候十分干燥,古代埃及人的用例,不仅仅是尼罗河水的自然泛滥灌溉,还需要人工灌溉。古

水全靠尼罗河供给。三角洲地带大部分是沼泽区,只有小部分代埃及人也要进行修建堤坝、开凿河渠等劳作。

土地可以农耕和放牧。法尤姆绿洲以莫伊利斯湖为中心,中王

国时代,埃及法老曾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工作。除了尼二、沙漠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

罗河谷、三角洲和法尤姆绿洲之外,大片的沙漠覆盖了大片的

古代埃及大地,沙漠地带占埃及全国面积的96%以上。习惯上正如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美索布达米亚文明起源于幼

把尼罗河河谷两边的沙漠地带称为“红土地”。东西沙漠,特别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那样

,

埃及文明起源于一条沿尼罗河

是东沙漠和西奈半岛,蕴藏着大量的金属和石料。古代埃及这两岸分布的充满生机的绿色狭长地带。有生命与无生命地区

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其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的划分非常清晰

:

一个人可以一只脚踩在肥沃的黑土地上,与

此同时,另一只脚则踩在褐色的沙漠上。[3]

古代埃及东西两边

一、尼罗河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的沙漠对其丧葬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埃及人为了保留

尸体,防止尸体腐烂,发明了木乃伊的制作技术,而木乃伊制

从古代埃及的地貌学和生态学来看,它是一个典型的以作技术的发明又和埃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比较密切的关

河流为中心的国家,所以,水利灌溉在古代埃及农业发展中起系。在早王朝之前,古代埃及人就已有了死后把尸体埋葬在地

着重要的作用。水利灌溉既有尼罗河周期性的泛滥而形成的下的习俗。埃及学者发现的前王朝时代的墓穴将近15000

座。

自然灌溉,又有人们修建堤坝、开凿河渠等有目的规划的人工埃及干燥的沙漠地带则给保留墓葬,特别是尸体创造了条件。

灌溉。人工灌溉既有小规模的局部的地方性的池塘灌溉,又有遗体埋葬后,尸体上腐败的液体被干燥的沙漠所吸收,很快地

较大规模的中央政府主持的灌溉网络系统的建设。在古代埃出现了脱水现象,变成干尸,因而得以长久地保存下来。这种

及,人工灌溉至迟在早王朝已经出现,但是较大规模的统一灌古老的葬礼习惯影响了埃及人信仰的发展,以至于形成了只

溉网的建设最早是在中王国以后的法尤姆地区的开发。或许要保全尸体,死者之灵魂便可返回尸体,并继续生活下去的来

可以说,真正有组织的大规模水利灌溉是在马其顿、希腊以及世观。[4]

古代埃及人正是受到沙漠自然脱水把尸体变成干尸

[作者简介

]

谢振玲(1975-),内蒙古赤峰人,唐山师范学院政史系讲师,硕士。河北唐山063000

[基金项目

]

唐山师范学院2009

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课题《古代埃及水利灌溉及其影响》(课题编号:09C14)。

3.概述农耕文明的特点。

农耕文明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其传承性。

也许有人说,传承性是所有文明发展的共同特点。笔者所讲的传承性至少在程度上与游牧民文明有差异。农业种子、技术对季节变化、工具制造等方面知识积累方面传承性。一个作物种子被发现,那么它就会一代代被传下来。人们会不断地加深对这种植物的认识。农耕与天气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对季节变化的观察总结也是不断地积累。中国在周王朝时便有了较为完备的天文知识。武王向箕子请教中有“八”政:“庶徵:岁日月时毋,百谷用成”之语,箕子过殷虚,感慨而作《麦秀之诗》:有“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之句。在造字方面,《殷本纪》记载,成汤之前,其祖先用先用园圃之类的字眼作名字,后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字作名字。后来发展了天干地支纪年。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成汤的名字就叫“天乙”。

第二个特点是对土地的依赖。

农耕文明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高于其他文明。这是由农耕文明本身决定的。农耕与土地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农耕对土地还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土地都能种出作物。越是生产工具落后,对土地的要求就越苛刻。《周礼》中“草人”这一职务,就是掌管土地化治,也就是土壤改良工作的专门职该书还就什么样的土质应该用什么方法和物资进行改良。古代中国人对土地的利用确实用心良苦。这种对土地的依赖性与定居的稳定性相联系。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有本质的区别。正是因为农耕民族严重依赖土地,决定了农耕民族定居的极其稳定性。《尚书:盘庚》记载了盘庚为了迁移遭遇其部族强烈反对,盘庚说服他们进行迁移的故事。实际上盘庚是连恐带吓,才实现迁移的目的。司马迁在《史记:殷本记》里,对这一历史予以肯定。虽然《尚书》里还记载有舜三迁其都,但最早的、有细节的记载就是这篇《盘庚》。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农耕民族迁移是多么的难,连首领的命令实行起来也是有阻力的。在此之后的人口迁移就记载的比较清楚了,也进一步证明了农耕民族对迁移的恐惧和反感。土地是农耕民族的命根子,农民把土地视为了生命的一部分。汉以后的王朝更迭、农民起义,大多打着“均田地”的口号,就连20世纪初的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也认识到失地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就是建立在对这一力量的深刻的清醒的准确的认识上。他的最最通俗易懂、最深入人心的口号就是“打土豪,分田地。”由此可知农耕民族与土地的关系。正是因为这种定居的极其稳定性,决定了文明的发展方向。所以,这个特点也可以叫做定居的稳定性。

对土地的依赖与不愿迁徙的特点对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定居的后果,产生了家族关系和国家政治制度的

萌芽。最先的部族首领很可能就是族长,最先的君主很可能就是最强大的部族首领。中国秦以后的国家政治制度,我们也能从中找到家族制度的影子。这种定居的稳定性,使得部族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复杂化。产生了对管理和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需求。管理制度愈来愈精细,“礼”的规范愈来愈详细烦琐。例如,对亲戚的称呼上,中文与英文区别就很大。中文里“祖父”、“外祖父”,英文就一个词;中文里“伯伯”、“叔叔”、“姑父”、“舅舅”、“姨父”等英文里也是一个词。中文里对这些亲戚关系称呼之所以分得清清楚楚,是因为定居社会复杂的关系,亲戚大多居住相隔不远,所产生的分清血亲关系特定要求。

直至今天,大陆内地的许多地方,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已成为观念更新、经济发展的巨大阻力。在内地,一个人如果想办什么事情,首先想到那些部门的同学亲戚朋友。许多事情可以不用去找关系就可以办好的,也都去找关系。而有时候,找关系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意想不到的收获,使人进一步强化了对找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内陆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就业岗位相对较少,就业人口相对过剩,好的岗位如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就成了让人看着就眼睛放光的位子。地方的党政班子领导的子弟,大多就在好的岗位上坐着,部门的负责人就彼此交易互相帮忙解决子弟就业问题。有一个县,每一次改革,机关就膨胀一次,除教师外,吃财政饭的人数由10年前的1000多人增加到6000多人。这实际上是农耕文明根深蒂固影响的一种表现。特别是这种现象还被看作是理所当然。许多人因为“没关系”,子女就业困难。这些人不是怪社会不公,相反只埋怨自己“没关系”。

农耕文明的第三个特点是温和性。

中华农耕文明的温和性的第二个表现是“和平相处”和依靠“集体的力量”。一个大的定居族群,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生活物资的匮乏,对生活物资的争夺肯定会不时发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公认的准则,有争议也是协商解决,而不象游牧文明的决斗解决方式。族群的“和平相处”的观念得到公认。在古时候后,中国人就把人能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下来归根于依靠集体的力量。《吕氏春秋:恃君》篇说:“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肌肤不足以干寒暑,筋骨不足以从利辟害,勇猛不足以却猛禁悍。然且犹裁万物,制禽兽,服狡虫,寒暑燥湿不能害,不唯先有其备,而以群聚邪!”意思是说人类以群居形成的集体力量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依靠“集体”力量的观念,是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而得到强化。在国家制度形成后,这种观念成为一个国家内,人与人之间、部族与部族之间相处的准则。为什么当年中国人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强不能理解?因为在他们游牧文明的词典里只有“丛林法则”,没有“和平共处”这样的概念。为什么中国人信奉的集体原则,被西方认为是人权不能保障的主要因素?因为在游牧文明中,个人主义至上,只有强调个人自由,人权才能得到保障的思维定势起作用。

这种温和性的第三表现是协商解决纷争。今天中国主张政治解决国际纷争,实际上是农耕文明的惯性思维的表现,而美国则偏好使用武力。有人认为是中国还不够强大所以推崇政治解决,美国因为足够强大所以喜欢使用武力。这是以游牧文明的思维方式推理出来的结论。也进一步说明文明之间的差异之大和文明之间的理解交流的任务之艰巨。

这种温和善良,有时表现为宽容,有时表现为谦虚,有时表现为固执,有时表现为驯从,有时表现为认命。有时表现为果断,有时表现为迟疑。有时表现为进取,有时表现为保守。这种特性具有强大的同化吸收包容力量。“曾有许多游牧民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文字、习俗,或者是游牧经济。相反,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地、完全地被同化。”(《全球通史》)。满清统治时期,中国人被迫接受去发、留辫、穿马甲、系腰裙的风俗习惯等。中国人如今对旗袍已完全接受。再回到文章开头所提出电视剧现象,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满文化已成为汉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满文化被认为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人已不把他当做外来文化。向游牧民族学习的例子有很多,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就是有名的例子。今天的中华文明,虽然他的农耕文明的本质没有改变,已不是纯粹的农耕文明。

第四个特点是中国历史上可能没有出现真正的奴隶社会。

第五个特征是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制度。

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在《统一与分裂》一书中,认为秦以前的中国,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按古时候的国家概念,确实如此。而今天的国家概念与古时候的天下概念很相似。中国古时候的国家概念,相当于今天的联邦制的州或共和国的地位。“周王朝统治的前250年,有大约70-90个诸侯(姬发封诸侯72,其中同姓诸侯42个。笔者注)。他对诸侯国的控制是松散的,但在事实上是有效的。”(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能实行有效的控制――统治,便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至于控制是紧密的还是松散的,只是方式问题。正如现代国家制度是联邦制还是共和制一样,不能说联邦制就是事实上分裂的,共和制才算真正统一的国家。今天的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美国联邦政府对各州的控制是比较松散的,但实际上又是有效的。所以美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有人说周王朝时的生产力水平,做不到强有力的控制,只能是松散的控制。笔者认为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统治的有效性标准。到春秋后期,周王朝对诸不能实行有效的控制,事实是分裂的。

中央集权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特点。虽然,不同的王朝的集权程度有差异。农耕文明发展,导致必然出现中央集权。从文明发展的进程看都是渐进的,反应在国家制度上也是渐进的。《吕氏春秋:恃君》篇,归纳了这种“君王”产生是基于依靠集体的力量演化而来的。周王朝前250年的统治,被认为是有效的,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一是凭借文化上的统一,同姓诸侯的认同起了重要作用。二是道德的力量,这种威望本身就是一种威慑。第三是军事力量。不服从中央的统治,就出兵讨伐。王朝的讨伐,是正义之师,理直气壮。而叛乱的诸侯是暴戾,是乱臣贼子。同样周王朝这种统治也不是突然出现的,这之前的夏王朝和商王朝都有他的影子。自禹传位于益,三年后,益让位于禹之子启。确立了王朝“父传子”的制度――家族政权制度。夏王朝确立的这种制度,并被诸侯认同。殷商、周王朝继承了这种制度。从国家制度的渐进式发展规律推测,至少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周王朝制度的基本形态。而中国一词在《尚书:梓材》中出现。中有“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之句。该篇主要是教导商之遗民要服从周王朝的管理,《史记》记载商之遗民封于宋,武庚之乱后其遗民又迁于卫,商微子代殷祀留在宋。这篇记载也证明,周王朝对诸侯即其臣民的管理权的是实实在在的。

4.论述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起因与影响。

《传承》2009

年第11

哲学与历史

而得以长久地保存下来的启发,开始人工制作的木乃伊。在早王朝和古王国时代,人们逐渐发明了制作木乃伊的方法。由于墓葬形式的发展,特别是马斯塔巴和金字塔陵墓的建造,人们的尸体并不是埋在沙土中,要想保存尸体,必须人工制作木乃伊。从第一王朝开始,人们采用麻布带包裹遗体,后来又发明了涂抹树脂的包带防腐技术。从第四王朝开始,人们发明了通过切口从遗体内取出内脏的新技术。到了新王朝时代,人们用钩子通过鼻孔摘除脑髓,并把尸体放在曹达中浸泡而使之脱水,然后再包裹起来。希罗多德讲到了制作木乃伊的繁简的

3

种方法,最长大概70

天。[5]

三、自然环境的孤立性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

从地理环境上看,埃及尼罗河谷两边是沙漠地带,南边有

几个大险滩(尼罗河瀑布),北部是地中海,同外界交往比较困

难,只有通过东北端的西奈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具有很大的孤立性。这种地理环境上的孤立性是古

代埃及文明成为历史最悠久的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古代埃及

文明始终保留了它的连续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从公元前

3500

年左右埃及文明产生开始,上古时代的古代世界一些文

明兴盛了,一些文明衰落了。在这些文明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古代埃及文明和中国古文明,这两个古老文明在发展过程中

始终没有中断。在公元前3500

年前,古代埃及文明出现。早王

朝时期的埃及还没有统一,到古王国时期埃及实现了统一。经历了第一中间期、中王国和第二中间期几个发展阶段以后,

代埃及文明发展到了顶峰时期。在新王国时期,古代埃及发展成跨越西亚北非地区的帝国。新王国以后,古代埃及逐渐衰落下去,先后被努比亚人、亚述人和波斯人所征服,后来又处于希腊罗马人的统治之下。但是,埃及人始终坚持自己的斗争,争取民族的解放,埃及本民族的王朝体系并未完全断绝,仍然保持了它的连续性。在希腊、罗马人统治埃及时代,埃及人仍然维持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除了少数上层分子外,仍然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尽管文字有些变动。[6]

公元641

年阿拉伯人征

服了古代埃及,古代埃及奴隶制文明被阿拉伯人的封建制文

明所代替。从公元前3500

年前古代埃及文明出现,到公元

641

年阿拉伯人征服了古代埃及,古代埃及奴隶制文明结束,

古老的埃及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所以,我们认为古代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并且始终保留了它的连续性。其他的古老文明,即古代世界的奴隶制文明先后中断或消亡了。中国的古文明没有被外来民族所冲击、破坏,但是早在公元前

5

世纪己结束了奴隶制,古代文明没

落,进入了封建制社会。唯有埃及古文明维持到公元

7

世纪,

大约有4000

年之久。尽管古代埃及文明受到其他民族的冲

击,但是,埃及仍然是埃及人的埃及,埃及民族及其古老的文明传统仍然维持、延续下来。公元

7

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埃

及。阿拉伯人根本不同于古埃及人,阿拉伯人属塞姆语系,

且他们创造了穆斯林文明。从公元

7

世纪后,阿拉伯人的穆斯

林文明逐渐代替了古埃及文明。从此以后,直至今日,埃及是阿拉伯人的埃及,古老的埃及文明最终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6]

同古代埃及一样,古代西亚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

文明区域之一。这一地区既有大河冲击平原,也有高原、丘陵,且呈现出向四周开放的状态。特殊地理环境所导致的民族构

成及其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与民族关系的复杂化,构成了西亚

古国政治变迁的社会土壤。[7]“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古代两河流域“种族复杂,政局多变”的特点。公元前4000

年左右,两河流域南部进入苏美尔早

王朝时期,苏美尔人成为两河流域的主要居民。公元前3000

年左右,苏美尔北部的阿卡德兴起,阿卡德人进入两河流域,萨尔贡创立了阿卡德国王。此后,属塞姆语系的阿摩利、亚述人、迦勒底人、阿拉美亚人在此定居。在两河流域的周边地区还居住着其他民族:北部山区的乌拉尔图人;西北部的赫梯人,胡

里安人;东部的库提人,埃兰人,米底人和波斯人;东南地区的

加喜特人以及住在南部沙漠地区的阿拉伯人。这些民族都先

后对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可以说,两河流域

的历史就是复杂漫长的种族承袭、融合的历史。[8]

希罗多德感慨地说: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

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

的巨大业绩。”[9]

被古希腊罗马人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大

金字塔,至今仍然放出奇异的光彩。几千年来,埃及在古代交

通闭塞隔阂的情况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这里有巍

峨雄伟的金字塔,瑰丽宏伟的神庙,具有特色的方尖碑,惟妙

惟肖的雕塑绘画,多姿多彩的宗教文学,清新悠远的神话传

说,炫耀功德的传记文学,规范行为的教谕文学,千古流芳的

散文故事,永远传唱的诗歌,还有适于表演的戏剧,希拉康波

里画墓,亚历山大图书馆,神秘的帝王谷以及法老的工人村。

古代埃及这些辉煌的文明成就与其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独

古特的地形条件使古埃及文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按自己的道路

独立发展。[10]

5.概论中华文明的特点与精神

(一)悠久性

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二)持续性

中华文明自从产生以来就持续不断、一脉相承的发展到现代。这是最基本的特征。世界文化,支脉很多。在最古老的文明中,如古埃、古印度、古巴比伦等两河流域文明以及古美洲雅玛文化等造就夭折了;曾辉煌一时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也经历了中断发展,长期湮没无闻的厄运。而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中华民族屡经曲折磨难,甚至几临倾覆的厄运,却一次又一次地哀而复兴,蹶而复振,

巍然屹立。我们华夏文明五千年来绵延不绝,并且代代都有伟大的成就,是决无仅有的世界奇迹。这是特别值得我们庆幸、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警惕,大家都有责任续传薪火,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辉煌灿烂。(三)兼容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正是在不断吸收、消化各异文化的过程中兴旺发达起来的。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充满自信,非常开放,气势恢宏。中国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排除异端的宗教战争,世界三宗教都能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千百年来,西方的各宗教始终未能征服我们这个民族的头脑。这是世界史上罕见的现象,也是中华文明兼容性很强的缘故。历史上任何外来文化出传入中国,最终还是被中华文化所融合,成为颇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如古代的佛教,现代的马克思主义,都是外来文化的典型。所谓“夏夷之辨”,并不是按人种、血统来划分,而是按文化来区分。你只要接受我们华夏的文化,你就是华夏子弟,当然你是中国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发展壮大,中华文明也是在不断兼收并蓄中辉煌灿烂的。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仍是中国的首要任务。我们将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的一句千年传世格言。中华民族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坚忍不拔、与时俱进的精神。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在建设国家中焕发出来的创造热情,在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中国人民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使命。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行为,都会得到中国人民真诚的欢迎和拥护。一切有损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举动,都会遭到中国人民强烈的反对和抗争。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人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主张“协和万

邦”。中国人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真诚愿意同各国广泛开展合作,真诚愿意兼收并蓄、博采各种文明之长,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6试述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一、驯化野蛮人的基督教

从人性进化的角度讲,特别是在精神及其伦理层面上,基督教在古希腊的理性精神之外,提供了统一的持久的超验信仰,对天堂的期待安抚着地上的苦难,信徒的良知反抗着世俗权力的蛮横,并通过圣徒的殉道和忏悔为人们提供道德典范(比如,耶稣殉难之后,又有圣彼得和圣保罗的殉教,圣·奥古斯丁的忏悔)。这信仰,这典范,提升着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也作为在道德上凝聚社会的纽带连接起世世代代的伦理传承。由基督教和古希腊形而上学的结合而形成的超验伦理,在西方文明中具有超越世俗功利的绝对价值,并逐渐演变为普遍有效的公德标准。来自上天的超自然的恩惠和制裁,许给为善者入天堂的万世至福,降给作恶者下地狱的永生惩罚,又通过忏悔的途径给人以赎罪和自新的机会。上帝之子耶稣用甘愿上十字架的代价,背负起人的“原罪”,以绝对的非暴力对抗暴力,以绝对的爱与宽恕降恩于所有罪人。生而有罪的人类,唯有终生向上帝祈祷和忏悔,在行为上不断行善积德,才能在无限的赎罪之路上接近天国。正是这种恩罚并重、忏悔赎罪和良知反抗的超验伦理,逐渐把凶悍的野蛮人和贪婪的惟利是图之徒,驯化为平和、节制和反省的文明人,也就是把本能人提升为具有信仰的理性人。

从历史进程的角度讲,基督教兴盛于大一统的罗马帝国开始走向衰败之时。北方蛮族的入侵、内部的暴虐统治、腐败奢侈、权争阴谋和底层反抗,已经失去道德方向的罗马帝国,强大的武力只能带来更大的灾难。幸运的在于,罗马帝国在武力上败给了蛮族,基督教却在精神上驯服了野蛮人,使之逐渐变成文明人。古罗马帝国的统一传统与北方蛮族的分离势力发生武力冲突,在世俗意义上,促成了罗马帝国的衰亡和民族国家的纷纷独立,但在属灵意义上,教权之下的信仰及教会的统一,等于在另类意义上延续着昔日的罗马帝国统一。正如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领袖温斯顿·邱吉尔所言:“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获胜的野蛮人也同样被基督的福音迷住了。虽然他们并不比今天的善男信女更能克制自己的邪欲,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教义和神灵的启示。一条联接着欧洲各个民族。一个世界性机构遍布所有国家,它无比强大,而且是罗马时代幸存下来的惟一成为系统的机构。这一机构的首脑是罗马的主教,他在精神上或者至少以教职的形式,恢复了罗马皇帝已经丧失的权威。”(《英语民族史》第一卷《不列颠的诞生》,温斯顿·邱吉尔著。)

正是凭借着圣徒的榜样激励、教会的超然权威、教义的普世正义、教士之布道安慰、仪式之庄严魅力、信徒之坚定虔诚……才培育出互助、慈善、克制、苦行等社会公德。僧侣们的开荒拓土,教堂和修道院对弱势者的庇护、对穷人的赈济、收养鲧寡孤独、安顿迷途旅客,教会医院救死扶伤,特别是救助那些被遗弃的罪犯和传染病人……等等,宗教场所不仅成为施善育德和救死扶伤之地,也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源泉,交战双方不得进入宗教场所,

已经成为世界通则。

二、改变社会结构的基督教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基督教对西方社会的发展具有三大功能。

1,教会成为凝聚社会大家庭的组织纽带和自治权威,也成为秩序与和平之源。不仅是罗马教廷提供了西方属灵世界的统一权威,而且各地方教会也成为社区自治的组织核心。这种以教会为组织核心而形成的秩序,对结束无政府的混乱状态来说,具有着远比世俗政府更强大的功能。怪不得有人戏称:“梵蒂冈的世界性权威就是宗教领域的…联合国总部?。”但与现在的联合国相比,梵蒂冈的统一权威具有悠久的传统,而联合国的权威仅仅是二战后的产物,所以,梵蒂冈对世界各地的天主教会的权威之有效,远非纽约联合国总部对各成员国的权威所能比拟。梵蒂冈训令对全世界的教徒具有强大的约束力,而联合国决议却难以真正约束各主权国家的行为。

2,基督教信仰,逐渐凝聚起整个西方教徒的信仰共识,从而形成了相对于世俗权力及其利益的超验良知,随着教会的普及和日渐扩张,这种独立于世俗王权之外的道德的或精神的普遍共识,逐渐变成了高度组织化的宗教权威,在世俗政权本身无法形成对最高权力的内部制度化制约的情况下,基督教作为社会性的精神权威,发挥着从外部制约世俗王权的作用。由此,基督教改变了西方社会的整体结构,即在世俗政府的权威之外,造就了另一个独立的属灵权威,构成了两种权威、两套法律、两种责任的并存。神权的确立及其教会财产的合法化,在使西方人的宗教信仰由多神教变成一神教的同时,也使古希腊遗留下来的一元社会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西方社会的权力结构逐渐由一元变成二元,神权与王权、教会与政府、僧侣与俗人、宗教法与世俗法……的并存,构成了古罗马社会结构的二元化:一是僧俗并存并日趋走向政教分离,二是自上而下的封建和自下而上的自治并存。正是在两种不相上下的社会力量及其制度的相互对抗中,西方社会才能逐渐形成两种统治力量相互制约的权威均衡,为西方制度向自由宪政的演变提供了成熟的社会条件。

3,为西方法治秩序的形成提供超验基础。在基督教成为古罗马的国教之后,不仅教会法在技术上为世俗法提供了可资效仿的对象,而且对来自超验正义的教会法为法治秩序的超验基础,于是,西方人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法治思想:法律如若要形成稳定的普遍的规则,首先,法律来上帝的意志,乃善法而非恶法,《摩西五经》是法律的原型;而法律如果仅仅来自恺撒,就很容易变成主要服务于统治者意志的恶法。其次,法律只有被信仰,才会被尊重、被自愿服从,整个社会才能具有以遵纪守法为荣的公共意愿。否则的话,法律要么变成“恶法”,只服务于统治者的意志;要么形同虚设、被法律之外的潜规则代替。所以,同时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就更有现实意义了。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很以前多梦寐以求的东西是可以被轻易抓到的,所以越来越注意物质上的追求。精神上的空虚、信仰的缺失,造成了社会道德层面上的混乱。就连以千年来以基督教为精神支柱的西方世界也不例外。我想还是对基督教有所保留,可能因为我的家庭环境,不太接受这个方式看世界吧。但是我肯定基督教有它的优点,它至少可以让人活得有信念,让人心灵不空虚。我认为研究和了解基督教,并不一定要信仰他,但是从中能明白一些智慧的沉淀、精神的结晶其实就是我们的一大财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多少

迷茫、没落、疑惑无所寄托,多少无知和无助让年轻的同伴轻易的走上不归路。所以心中还是要有意识地点燃有那一盏精神世界明灯,在纷繁的世界中安然从容的走自己的轨迹!7.古罗马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对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有深刻的影响。古希腊人吸收、借鉴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希腊文化。古罗马人继承希腊和东方文化成果,逐渐建立罗马文化。

纵观这两个在人类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文化,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同属于地中海文明。在同一片海洋孕育下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从生活习性到社会变迁甚至是思想发展自然会有其相同之处。

罗马人自称是特洛伊人埃涅阿斯的后代,当然这个可能只是罗马人抬高身价的做法。罗马人属于亚平宁半岛上的拉丁人的一支(当然是说“纯种”的罗马人)。之后融合了萨宾人。埃特鲁底亚人等意大利古民族,之后肯定还有希腊人,因为希腊人一直住在意大利南部,称大希腊地区。在罗马公民权普遍授于外省人后成分就更复杂了。

希腊是罗马的老师,罗马的法律来自希腊雅典;罗马神话基本都是来自希腊神话;罗马的政体吸收了希腊成分;整个罗马时期,罗马人虽然不愿意接受希腊对戏剧,竞技的爱好,但是很多艺术,文学,还有哲学却仍然来自希腊。

一、政治方面

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雅典民主政治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同时也要理解其无法逾越

的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性;罗马法为罗马文明的内核,有力的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后世的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启示。

1.就政治文明拓展的方式而言,古希腊是通过殖民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部文明来拓展希腊文明的;而古罗马却是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来拓展罗马文明。

2.就国家的形式而言,古希腊是分散的城邦制,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古罗马实行统一的集权制,采取行省制度,实行总督统治。

3.就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而言,古希腊经历了从君主个人统治到贵族集体统治,再到全体公民集体统治的制度演变,在古代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而古罗马在摆脱了君主制后建立了共和国,但是一开始全力就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共和国并没有进一步演化为民主制,而是一种贵族共和国,随着疆域的扩大,共和国转化为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4.就政治文明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言,古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其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古罗马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权》为总结的罗马法,是罗马政治文明中最伟大的成就。

二、思想方面

民族精神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形态,它表现的是文化共同体,也就是民族群体的心态。因为古希腊语古罗马的社会现状不一,所以导致其心态上和品格上有所差异。前者活泼、奔放、善辩、崇尚智慧、爱好自由和理想纸媒,但又有点多情、散漫和不切实际;而后者严肃、质朴、贱人、勇敢、虔敬、爱国。手机,但又有些固执、粗暴、缺乏想象力。前者崇尚的是乐感文化,长于创造性的理论思考,而后者则忙于文治武功的实践。所谓上层建筑决定其社会的思想潮流果真如此。

三、艺术方面

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是原创与模仿,基石和发扬的关系。古罗马艺术可以说是在古希腊艺术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古希腊是民主社会,在追求艺术方面会更富人文气息,相对古罗马而言是真正的对自然和人体美的追求。而古罗马是君主制,还带有暴政和专制色彩,自身在艺术上没有太大成就,实际上是一个希腊化而不是拉丁化的帝国在那个社会下的艺术更多的就是装饰艺术和摆阔。但因为古罗马的统一和富有,为艺术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思想文化也更为先进,因此古罗马艺术才有了很大的发展。

1.雕刻艺术,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刻特别是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的雕刻,其共同特点是追求一种和谐的理想美。它的突出成就集中体现在人像(包括神像)雕刻,特别是人体雕刻上。古罗马的雕刻,其成就集中体现在肖像雕刻上,其特点是既写实而又个性化。但是,古希腊在雕刻创作时,追求理想、简朴,强调共性、典雅精致与和谐;而古罗马因为其社会现实的羁绊所以在雕刻艺术上崇尚的确实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并且强调个性和宏伟豪华。

2.建筑艺术,古希腊以神庙建筑最为发达。它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它的非常完美的建筑形式。即用石制的梁柱围绕长方形的建筑主体,形成一圈连续的围廊,柱子、梁枋和两坡顶的山墙共同构成建筑的主要立面。经过几百年不断演进,这种建筑形式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境地,基座、柱子和屋檐等各部分之间的组合都具有一定的格式,称作“柱式”。柱式的出现对欧洲后来的建筑有很大影响。而古罗马人由于发明了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在券拱结构的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建筑艺术方面,罗马继承了希腊的柱式艺术,并把它和券拱结构结合创造了券柱式。使罗马的建筑物在艺术风格上显得更为华丽。同时,为了适应庞大的罗马帝国的多方面的需要,古罗马人创造了一系列新的建筑类型。罗马的建筑师维特鲁威,总结了前人的实

践经验,写出了系统的建筑学理论著作:《建筑十书》,首先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建筑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在各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异同,其实也就是体现出了两个时代不同的经济基础的不同。古希腊相对安稳的社会环境催生了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乐感文化在社会中逐步占主导地位;而古罗马罗马从最初人口就相当大,但是土地相对狭小,满足不了耕作的需求。所以就催生了社会的实用理性的思想观念,这也就是古罗马之所以走上战争扩张道路的原因了。

8.游牧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

众所周知人类文明的起源基本上都是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孕育发展的结果。由于农业能够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聚集到一起的人类群体,组织系统完备的村落组织,所以才能产生精密而复杂的文明。但是,在农耕民族在创造着人类文明的曙光时,游牧民族也在其中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现代世界的历史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共同创造的。具体是怎样影响的那?本文就想通过对人类文明三大重要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的分析,来探讨游牧文化对人类文明的作用和影响。

一、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起源和对比

游牧与农耕是古代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经济生产,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经济生产养育和形成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文化。

就起源而论,由狩猎发展而来的游牧活动,要早于由采集而形成的农耕活动。“在东大陆,野蛮时代的中期阶段是从驯养供给乳和肉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